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全球经济走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增长“前高后低”,世界经济“双轨复苏”
(一)经济增长“前高后低”
纵观2010年,世界经济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世界经济折年率增长5%以上。下半年,受短期利好因素逐渐消失、财政巩固计划对增长的抑制效应逐步显现以及债务危机等不确定性上升的综合影响,全球经济未能延续上半年超预期反弹的势头,复苏动能有所减弱。IMF在10月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4.8%的年度增长,鉴于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高达5.25%,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将较上半年显著回落。
发达国家GDP环比增长呈“逐季放缓”之势。第三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总体GDP环比增速为0.6%,比第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美国环比折年率增长2.5%,回落1.2个百分点;日本环比增长0.9%,回落0.7个百分点。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4%,与第一季度持平,但比第二季度放缓0.6个百分点;英国增长0.8%,比第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但比第二季度放缓0.4个百分点。
主要发展中经济体GDP同比增速大多回落。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6%,比第一季度放缓2.3个百分点;巴西同比增速预计为5.8%,放缓3.2个百分点;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GDP同比分别增长4.5%、5.8%、9.8%和5.3%,分别放缓2.7、1.2、3.8和4.8个百分点。此外,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第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8.9%和5.8%,比第一季度小幅加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
(二)复苏差异性不断加大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下降,复苏渐进性与曲折性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也进一步扩大,逐渐走向分化:
第一,新兴市场复苏动力强于发达市场。2010年期间,代表全球GDP三分之一的新兴经济体,推动了三分之二的全球经济增长。据IMF预测,新兴经济体2010年增长率将达到7.1%,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2010年增长速度为2.7%。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3次世界性危机之后的复苏相比,发达经济体本次复苏势头尤显缓慢。
第二,新兴市场复苏稳健性强于发达市场。从近来公布的经济指标看,部分发达市场下半年的复苏动能大幅弱于上半年,而新兴市场经济的复苏动能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第三,全球经济增速分化也表现在发达市场内部和新兴市场体内部。中国、印度、印尼和巴西等国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达经济体内部,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中等规模发达经济体增速快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而在欧盟内部,复苏也极不平衡,预计德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4%,而欧元区部分国家2010年仍将为负增长或零增长。
(三)国际间政策协调问题凸显
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冷热不均。通货紧缩对发达国家短期经济的风险更大,通货膨胀则是新兴经济国家的当务之急,因此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变得越发困难。
为刺激疲弱的经济实现增长,三大经济体陆续采取了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传统货币政策方面。2010年以来,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0.25%以及1%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而日本则在10月5日将政策利率从0.1%降至0―0.1%;非传统货币政策方面,三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扩大流动性,美国和日本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区扩大流动性,发达国家普遍进入“量化宽松时代”。
为管理通胀及通胀预期,主要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截至目前,印度2010年经过7次加息,已累计将回购利率上调1.75个百分点,达到6.5%。巴西央行从2010年4月起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目前基准利率已高达10.75%,中国也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在四季度让加息的“靴子”落地,然而政策的分道扬镳将造成与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差异扩大,导致新兴经济体更多的跨境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压力增加,给宏观决策带来新的纷扰和两难。
二、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交织增大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
纵观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美国货币政策“外部性”问题、发达国家债务风险、新兴市场通胀趋势等,都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看来,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弭,对未来全球经济影响依旧难料。
(一)严重依赖政策刺激凸显全球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金融危机时期,各国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援措施,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政府担保的金融业救援行动的资金估计为20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世界GDP的30%。为应对经济衰退,2008―2010年期间全球财政刺激措施总规模达2.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4.3%,然而,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短暂的,这些政策性的外生因素并没有转换成持续的、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曲折和艰难。尽管全球范围内将有“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但真正走出危机将一个漫长的过程,反映经济自主增长动力的个人消费及企业投资尽管略有恢复,然而依然薄弱,一旦刺激性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很可能再次放缓。
(二)债务问题和财政状况恶化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难题
欧盟的金融救助以及严厉的财政紧缩计划并未延缓希腊债务危机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的脚步,欧元区的债务问题显示出“扩散性”特征。希腊、爱尔兰不会是倒下的两个壮士,西班牙、葡萄牙……欧债危机很可能再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拖垮欧元区核心国家的经济。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债务问题和财政状况恶化在发达国家同样具有“普遍性”,并成为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率上升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IMF的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鲜有达标者:美、英、德、法、日5国2010年预算赤字分别达到GDP的11.0%、11.4%、5.7%、8.2%、9.8%;而5国截至2009年年底的公债余额占GDP比例分别为83.2%、68.2%、72.5%、77.4%、217.7%,财政赤字水平较危机前都大幅提高,负债水平普遍比危机前的2007年提高了15―20%。
美国债务问题更需高度警惕。美国财政部12月21日在年度财政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2010财年赤字为13.5万亿美元,高于2009财年的11.5万亿美元和2008财年的10.2万亿美元。随着美国8580亿美元减税计划的实施,还将不断加大联邦赤字水平,预计2011财年预算赤字可能再破万亿。而美国债务余额突破14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务余额的24%左右。近期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已经发出警告,有可能下调美国长期债务评级。
(三)全球通胀趋势的整体上行将对复苏形成负向冲击
美联储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的贬值压力,致使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以M2口径衡量,2000年,发达国家M2为4.5万亿美元,2008年升至9万亿美元,而今发达国家M2已升至10万亿美元,全球流动性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粮价、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该组织的农产品价格基准指数大幅上涨,创下名义新高,超过了2007―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在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推动下,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幅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欧元区通胀年率也升至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未来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大国经济体都难免受到通胀的威胁,如果这样的话,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滞涨”的风险。
(四)房价深陷低迷,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大底部区域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崩溃,房价未来五年将处低位。发达国家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周期与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明显不同,因为房地产周期变动被银行的信贷强化了。宽松的货币条件和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使家庭融资变得更加容易,进而放大了家庭的投资杠杆。去杠杆化使本轮房地产衰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票和债券更加困难。因此,房地产市场复苏比由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问题触发的衰退复苏更加艰难。美国房地产咨询公司Zillow预计,2010年美国住房价值预计将会缩水1.7万亿美元以上,超出2009年的下滑1.05万亿美元,这将使美国房产总价值比2006年6月的高峰值时总共减少了9万亿美元。全美地产经济协会(NAR)报告称,考虑到美国正面临的止赎、就业不振和债务去杠杆化等诸多不利因素,10-15%的下跌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预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很可能面临长期停滞。
(五)发达国家结构性失业问题难解,就业复苏严重滞后于经济复苏
发达国家高失业率问题制约经济复苏。目前欧元区失业率维持在10%左右,日本也高于5%,美国失业率更是连续18个月处于9%以上,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时期。此次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相伴,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加上大量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使得就业复苏明显滞后于二战以来的历次经济周期。失业率居高不下,不仅会影响到当期居民可支配收入,还会通过预期收入因素降低消费倾向,使得占发达国家总需求70%左右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全球经济复苏的就业创造能力较危机前显著下降,进而限制了内需的恢复力度。
(六)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历阵痛风险
全球经济正步入一个增速放缓、调整转型、竞争加剧的新时期。由于各国也着眼于长期结构调整,全球失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而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再平衡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通过降低过度消费来提升储蓄率,并大力推动本国出口发展,力图改变高负债下的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此外,虽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开始着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但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出口贸易可能会由于经济转型而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从而经历外需停滞不前而内需尚未培育成熟的转型镇痛,据IMF预测,预计在后危机时代贸易盈余对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维持在低位,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将可能会面临全球经济再平衡趋势进一步强化的重大考验。
三、2011年:短期复苏力度下降,长期复苏趋势不改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依旧极为复杂:全球经济货币宽松、政府透支、结构失衡、美元走势、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压力、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交织,这将使未来全球经济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特别是美国严重依赖政策刺激、欧洲债务危机积弊太久、日本陷入本币升值和通缩的恶性循环,这决定了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较快的“南高北低”双轨复苏格局今年还将延续。伴随着经济增长引擎渐次从政策刺激、库存变化转向消费和贸易内生驱动,全球经济在增速小幅回落后有望实现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进一步提升。
导语 日本的跨国婚姻的比例隐藏着神秘的规律,跨国婚姻的势头变化总是领先于全球经济形势两年。
日本人和德国人一样严谨,因此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统计”恐怕是世界各国中做得最细致的。查阅日本跨国婚姻的数字,虽然枯燥,但也能发现许多有意思的趋势。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跨国婚姻比例一直在1%以下。1980年突破1%,1987年达2%,仅两年后的1989年就突破3%。但在1990年突破3.6%之后,因离婚率的迅速增加开始徘徊。到1995年,跨国婚姻终于又止跌回升,再度掀起。在世纪之交稍有滑落后,2003年再度上涨,2006年突破6%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长期滑坡。
从数量上看,1990年跨国婚姻约为2.5万对,2006年约为4.5万件。
仔细观察这组数字,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那就是日本的跨国结婚势头总是先于经济形势两年左右变动。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前两年,跨国结婚比率已经先行下落;在亚洲金融危机袭来的前2年,跨国结婚比率开始迅速增加;又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2年,跨国婚姻比率已先行坠落。真应了那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超越国境的爱情结晶,竟似隐藏着经济走势未卜先知的魔手!
再看国际离婚占离婚总件数的比例,1992年才开始统计公布。当年约占4.3%,此后一度低回至4%左右,1997年再度上升,年年刷新,2005年突破6%。此后,由于日本人离婚基数的缩小,相比之下国际离婚所占比率如脱缰野马般跃升,本文由收集整理与国际结婚件数的减少呈现出一种巨大剪刀的形状。
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似乎也同样隐含着某种神秘的规律,1992年开始统计公布本身就非同寻常,那是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崩溃之年,也是跨国离婚高发开始引人注目之年。同样,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跨国婚姻的主力军是东南亚、韩国等地的女性,这种联姻是逃出危机地区的手段之一。而且,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伴随着一段跨国婚姻破裂的高发期,这意味着危机造成的家道变迁、财产纠葛是主因之一。
跨国婚姻预言了经济危机
如果要研究日本的跨国婚姻数据,首先要是“谁娶谁”,其次是“对象来自何方”。日本的跨国婚姻主要是日本男性与外国女性结婚。有一个统计数据叫做“外国妻子与外国丈夫之比”,1990年达3.5以上,这意味着7成以上的跨国婚姻是日本男性娶了外国女性。
此后,数据长期下滑,1999年再度上升,2000年超过4,这意味着上述比例达到8成。此后再经过较短期低回,2006年再破4,此后便一路滑落,2010年跌至约2.3。这幅图景看起来也与经济发展和各国实力对比暗合。在发展阶段,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跨国婚姻是摆脱目前不利地位、提前进入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随着亚洲各国经济成果的显现,发达国家一边倒的结婚模式也在变化。
再看“对象来自何方”.目前,日本男性所娶的外国女性中,按国籍人数排依次是中国、菲律宾、韩国和朝鲜,泰国尾随其后。
中国女子嫁到日本的人数,1983年达2000人后,一直到1987年基本持平。1988年以后再度劲升,1997年达近7000人,一跃而居各国之首。世纪之交是中国女性外嫁日本的高峰,其后几经波折,到2009年,数量开始呈现决定性的下滑,回到1万人左右水平。
这组曲线看起来很像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人口流动的再现。当国门打开、流动限制放宽时,出现人口流动。之后,主要流动限制由行政限制让位给经济条件、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其他要素。
再将中国与位居第二三位的朝韩和菲律宾相比较。韩国和朝鲜新娘的数量也是从1987年开始急速上升,到泡沫经济破灭开始下滑。在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至2006年日本经济高扬时期,又出现两个小,但无不以过后的离婚率暴增为代价。
菲律宾的数据更有意思。其人数统计出现于1992年,但已近6000人。就是说,当日本人开始注目时,菲律宾新娘早已是庞大军团。同样,其人数从2006年后陡然下滑。一向被视为顺从老实的菲律宾女性,看来其慧剑之锋利决不亚于韩朝女性。
离婚后,外国女性成为日本经济的骨干力量
若将跨国婚姻比例视为成果、将离婚比例看作代价,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那就是国际婚姻首先与国家开放程度相关,其次与经济形势好坏相关。因其与政治、经济因素关联太紧密,跨国婚姻过后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不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婚姻要素除情之外,永远无法抛离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婚姻可以改变当事人及其所属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居民同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婚姻,当不乏绝世爱情,但普遍观之,多数家庭的组织往往含有太多的其他考量。
数据显示,日本国际结婚大幅度增加始于1987年。此时,日本泡沫经济已经发生,日本政府政策开始向福利国家转变,日本人开始有了富裕的感觉。此后,日本政府为解决日本人婚育问题,为跨国婚姻大开绿灯;国际婚姻介绍业成为流行行业,办理国际婚姻所需手续也成为“司法书士”的赚钱业务;加上日本“残留孤儿”归国人数增加、中日间的经济合作增加等等,促成了日本“跨国婚姻”的到来。
但是,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前两年,日本的
国际结婚就开始出现大退潮。如菲律宾和韩朝数据所示,近半数以上跨国婚姻家庭破裂,中国女性的离婚率也高达近3成,如此高昂的代价,不能不令人考虑其原因。
首先,日本的跨国婚姻大多数是经国际婚介所介绍的。因为是营利行为,一般是以成果论费用。其费用不仅包括介绍、会面、还包括婚礼、结婚手续、办理新娘签证指导等,每个case都价格不菲。因国际旅行费用高昂,多数在一两次见面后就进入谈婚论嫁的程序。
其次,多数日本新郎和外国新娘的条件并不对等。日本新郎多在日本社会评价层面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常见的case是:家居农村、结婚对手无处可寻;离婚或老鳏夫;寡母相守、无人愿嫁;自小骄纵或放任,沟通不易;就职企业或职业难得女性欢心;其貌不扬、性格内向;为收取报酬而假结婚。而外国新娘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普遍情况是无法通过留学或投资的方式达到出国的目的。
由于语言限制和日本出入境管理制度,外国新娘从开始交往阶段就在语言和保护自身权益方面处于弱者的地位。
商业运作和初期的弱势,已经蕴含着日后变故的重大原因。当外国新娘在语言、自我认知和签证问题上的弱势地位一旦改变,情况就大为不同。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社会几多动荡,解雇、中小企业破产、家族商业没落等造成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都构成婚姻破裂的原因。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适应而掌握了生存诀窍的外国女性,远比日本丈夫们更能适应日本的社会生活,甚至更拥有创业精神,走出家门也成为她们伸张权利的选择。而面对丈夫及其家族的不公正待遇,觉醒的女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求法律的保护。打官司要花钱,法律咨询却可以免费获得,除个别特例之外,在跨国离婚导致的财产纠纷中,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外国女性。
当她们一旦脱离了婚姻的羁绊,往往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一面养育着孩子,一面为日本经济作着贡献,甚至成为日本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活力。
如果要研究日本的跨国婚姻数据,首先要是“谁娶谁”,其次是“对象来自何方”。日本的跨国婚姻主要是日本男性与外国女性结婚。有一个统计数据叫做“外国妻子与外国丈夫之比”,1990年达3.5以上,这意味着7成以上的跨国婚姻是日本男性娶了外国女性。
此后,数据长期下滑,1999年再度上升,2000年超过4,这意味着上述比例达到8成。此后再经过较短期低回,2006年再破4,此后便一路滑落,2010年跌至约2.3。这幅图景看起来也与经济发展和各国实力对比暗合。在发展阶段,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跨国婚姻是摆脱目前不利地位、提前进入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随着亚洲各国经济成果的显现,发达国家一边倒的结婚模式也在变化。
再看“对象来自何方”.目前,日本男性所娶的外国女性中,按国籍人数排依次是中国、菲律宾、韩国和朝鲜,泰国尾随其后。
中国女子嫁到日本的人数,1983年达2000人后,一直到1987年基本持平。1988年以后再度劲升,1997年达近7000人,一跃而居各国之首。世纪之交是中国女性外嫁日本的高峰,其后几经波折,到2009年,数量开始呈现决定性的下滑,回到1万人左右水平。
这组曲线看起来很像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人口流动的再现。当国门打开、流动限制放宽时,出现人口流动。之后,主要流动限制由行政限制让位给经济条件、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其他要素。
一根稻草
――中国速度舒缓全球滑坡
报告称,2007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各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工业生产增速普遍提高。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突出。
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快、自身出口结构升级等能力,以及通过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均可化解美国次级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
报告预期,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缓解发达国家经济所出现的问题。但世界银行提醒中国,要警惕经济过热。
二种猜测
――油价回落通胀忧心
“由于创纪录的原油价格对全球原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今年国际油价可能缓慢回落。”
世行是在评估全球通胀时作出上述预测的。由于能源价格大幅飙升,2007年全球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胀。据世行估算,2007年发达国家平均消费价格涨幅为1.8%,发展中国家平均涨幅为5.9%。
报告指出,去年发达国家通胀压力处于可控状态,为各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情况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通胀压力有所上升,而东亚、南亚、拉美、中亚等地区的通胀水平虽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
“从需求层面来看,高油价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世行发展预测组全球趋势小组负责人汉斯・蒂莫称,“在高收入国家,实际上原油需求已经不再增长。”高企的油价以及各国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将对全球原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不断增加原油开采投资将促进原油产量的提升。世行表示,从长期来看,油价有望逐步向每桶50美元左右水平回落。
尽管如此,蒂莫指出,原油市场非常不稳定,“任何外部震荡都可能导致巨大变动”。
三大风险
――全球经济恐将软着陆
美元走弱、美国经济衰退幽灵不散、金融市场动荡增多,这些都会给全球经济的这种软着陆前景带来阴影。这些风险会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和资本流入,降低他们境外美元投资的价值。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组和国际贸易局局长尤里・达杜什说:“总体来看,我们预期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会在未来两年温和放缓。然而,美国出现大幅放缓是一个实际的风险,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中期前景。”
汉斯・蒂莫说:“从贸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强劲有助于保持全球增速。由于美元贬值,美国的出口迅速扩大,有助于缩小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减少全球失衡。”
发展中国家近期的强劲增长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明显的有石油、金属、矿砂等。这使得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得益,从而造成一些较贫困国家需求增长强劲。然而,近期粮食涨价部分原因是由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粮食产量增加,伤害到城市贫民的实际收入。
四倍差距
――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
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为副标题的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快速技术进步帮助提高了收入水平,使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29%减少到2004年的18%。尽管成就斐然,但富国与穷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经济体采纳新技术的能力依然薄弱。”
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安德鲁・伯恩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比发达国家快40%至60%。然而,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他们采纳的技术含量只达到高收入国家所采纳的1/4。”
尤里・达杜什表示:“与高收入国家贸易和投资接触增多,移民团体往往起着推动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光靠开放还不够。要继续迎头赶上,各国还需要强化教育成就,加强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移民团体的联系。”
五年增长
――拉美抗风险能力渐强
世行预计,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2007年GDP增长率保持在5.1%,依然保持连续4年的较高增速。
报告预计,该地区2008年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至4.5%,其中,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增速都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其他国家,如巴西等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时墨西哥预期将会走出2007年的弱势,出现反弹。
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次级贷危机范围扩大和美国经济的衰退对拉美以及加勒比海等地区的发展前景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可以看到,该地区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非常强,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依旧会保持强势。
巨额外汇储备、持续贸易顺差以及整体经济基础的强大,这些都使得该地区经济出现反弹。尽管在2006年,智利由于受货币紧缩的延迟效应、采矿业中断、能源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有所下滑,但随后经济出现回升。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智利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7%。
六难保持
――欧洲中亚难抵“厄运”
报告指出,2007年欧洲及中亚GDP的增速达到6.7%,预计2008年将会下降至6.1%,2009年更会滑落至5.7%。本次减速不但会加大该地区金融市场危险性,同时也会直接间接地引发需求量外流。
此外,报告还分析指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特别是德国等欧元区国家的出口量在今年将会出现下滑。因此,对欧洲金融机构来说,欧洲及中亚地区面临的困境将继续延伸。
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土耳其这3个国家将会幸运地逃出经济减速的命运。由于阿尔巴尼亚的国内需求非常强盛,因此,预计2008年该国会经历一个高速度成长阶段。需求量增加了公众的投资热情,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能源短缺所带来的压力。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国内环境的改善给市场带来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也给需求量以另一个支撑点,这些因素都会使GDP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增长范围。
报告显示,尽管欧洲和中亚地区外部需求增加,同时国内需求也有相应提高,但预计到2009年,该地区经常项目赤字还会继续恶化。
七点要求
――点亮中东与非洲
报告预测,中东和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将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新亮点。
中东和北非地区GDP在2007年略有放缓,数值为4.9%,2008年借助高油价可能上升至5.4%。创纪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该地区、充裕的资本流动性,以及强有力的本土需求都支撑该地区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发展中国家前景光明,预计2008年和2009年GDP增长将达到5%。值得一提的是埃及,世行报告把埃及列为2007年度全球“最佳改革国”之一,名列178个国家的第26位,在中东仅次于阿联酋和以色列。
除中东外,非洲经济是全球瞩目的另一个焦点。报告显示,2007年,非洲有16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其中加纳、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和出口的多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
2.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资源等上的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化问题的缓解以及全球性行动的协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上。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几乎涉及世界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大约控制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70%的国际直接投资,60%的世界贸易。
4.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物质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资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
5.高度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的快速流动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的经济开放战略是成功的。可是鉴于全球化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与动荡,为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中国政府采取如下几策略:
1.立足国本,面向世界:进一步树立全球意识,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努力地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努力推进建立公正、合理、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
2.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周边环境,加快实施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国民经济,并操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对内,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清除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即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
3.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就应当适时收回,让市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力度,促使政府的角度由直接引导改变为间接诱导型转化。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加强民主监管机制,防止和克服出现官商不分和政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公平。大力搞好经济建设,提高物质文明的程度,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步伐,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外开放,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作用,规避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远去,因此只有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坚持以“人”以本,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力开发人力资源,走“人才兴国”之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專家雲集共同展望未來經濟市場發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發展經濟學系主任章政教授及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及經濟學家、著名金融市場專家左小蕾教授在演講及點評環節分別就「關於當前宏觀經濟的若干熱點問題分析和「金融市場新態度進行分享討論;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演講關於「中國期貨市場現狀和貴金屬未來走勢的相關話題,同時第一金董事長鞠祿龍結合自己行走歐美各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享對「貴金屬交易的投資展望及理念。
左小蕾教授表示,大家應該關注中國經濟的長遠形勢,在瞭解宏觀經濟形勢後,投資者要更理性地判斷分析把握投資時機及投資技巧。
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鞠祿龍說:「這兩年來全球經濟有很大的波動,歐美市場復蘇沒有預期好。量化寬鬆政策三出來以後,未來美國國債上限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解決前的不確定性對貴金屬行業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我們的行業也會很活躍。
他認為,過去十年,黃金市場一直很活躍,只是在近兩年很快到了一個歷史高位,超過1900美元/盎司的水平,之後在這兩年又很快回落下來。目前價格在1250美元~1350美元/盎司左右,未來黃金價格應該有一個上升的趨勢。
鞠祿龍表示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很看好,他說:「我發現,無論哪個地方,基本上每個當地的居民,做金融投資時都會覺得當地的經濟不夠好,永遠都是這樣。其實我們就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但從未來經濟講,世界絕大多數金融家來看,中國還是最好的。
大陸境外人民幣交易關注人民幣公斤條
提及台商也在關注中國未來經濟及市場發展和黃金走勢,鞠祿龍表示,目前大陸境外的人民幣產品相當匱乏,除了點心債之外,人民幣公斤條是另一項獲得中國政府特許香港經營的離岸人民幣交易商品,全球機構法人或投資人可以透過這項產品間接或直接持有人民幣,進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金在台灣就是及時抓住『台商在大陸經商但台灣人民幣兌換卻有上限的商機,發展得非常好。打個比方,台灣人本來每天只能換2萬人民幣,購買人民幣公斤條一條,就可以換25萬人民幣。另一方面,很多台商在大陸的各行各業發展都很不錯,有個有趣的事情,一個賣人民幣公斤條的台灣人會對台商太太們說:『老公賺那麼多人民幣,幹嘛不買公斤條,難道讓他包二奶嗎?再加上台幣對人民幣在貶值,從抗風險來說,黃金是個很好的必選產品。
鞠祿龍亦表示,台灣人只要到擁有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行員執照的金商開戶,就可以透過電子交易平台買賣人民幣公斤條,並以實體黃金進行交割,賣出時,則透過金商賣回給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在香港買賣黃金是免稅的,投資人可選擇存放在香港機場金庫;如果帶回台灣,依法必須申報和課稅。
比起黃金存摺、黃金基金等投資工具,人民幣公斤條的特點是以現貨交割,同時,也透過即時線上交易,可以隨買隨賣,而且當日可進行多次累積操作,沒有漲跌幅限制。鞠祿龍指出,人民幣公斤條現貨合約還可以雙向操作,做多或做空,套利空間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