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1

关键词:高校 心理问题 女大学生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已占据高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在82.95%,有13.70%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彭雷生.关于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4):64。

篇2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重要时期。在大学生涯中,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与认知偏差。由于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应对困难的方式方法不同,学生面对或经历同样的心理危机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会通过自己努力健康应对,有的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这充分说明外在环境是客观的,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体的性格、受挫能力等才是主观原因,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人之所以不同,是人格上的差异,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及对应激事件的情绪反应与行为模式。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离异的心理创伤、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造成个体人格缺陷,诸如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执拗、依赖等,导致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如歪曲的、不合理的信念或消极的思想,最终引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因素。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跨越,中学时期目标明确,即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在强大动力支撑下,同学们你追我赶,生活紧张而充实。一旦进入大学,有了相对自由的学习与生活,却仿佛失去了目标与动力。加上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佼佼者齐聚一堂的地方,自己不再一枝独秀,个人优越感降低,容易产生茫然与失落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还没度过新生适应期,享受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开始忧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大多数家长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一些学生在兴趣与专业的选择上一片迷茫。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日常必修的学业外,还要频繁参加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尽可能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压力巨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应对策略

1.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预防教育。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想影响,将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升学上,成绩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很好开展,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危机认识与应对能力,强化学生心理预防教育。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运用科学的量表测评,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个人生活事件、心理测量结果及综合评定、专业求助记录。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建立大学生数字化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及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并筛选高危人群,长期跟踪,为危机干预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从而及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及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握好两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能够让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大学生社会环境的改善,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也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现天赋才华,尽情挥洒激情,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群体的力量,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干预,不仅关系到本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关系到学生小家及祖国大家的未来。

篇3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析因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

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

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降低自我价值感。

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备感压力剧增,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但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太大,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处处忍让,一味迁就别人,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二是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四是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五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六是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七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2]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

篇4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无时不与社会价值追求、社会舆论导向和道德观念等各种社会信息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4],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把握和创造一切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压力感愈加强烈,处理不当的就易产生紧张、压抑、不安等负面情绪。另外,当今社会的分配不公、官僚腐败、道德失范等一些消极思潮,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易使他们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盲目、迷惘,产生心理偏差。

篇5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问题 策略

一、“9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大学生在优越的现代化环境下成长,从出生到学业结束,日常事务的处理及经济来源基本依靠父母,自理自立的能力普遍较低,久而久之对父母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然而,他们却又存在着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和教师干涉。

(二)自信与自负并存

“90”后大学生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勇于表现自己,敢作敢当。“我的青春我做主”“舍我其谁”已然成为体现他们鲜明个性的座右铭。然而,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高的评价自己势必在将来吃“闭门羹”。

(三)享乐意识强烈

优越的生活环境及父母的精心呵护让“90”后大学生成为了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 他们养尊处优,缺乏历练,习惯了享乐。

(四)危机意识薄弱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永远的庇护伞,他们缺乏对就业危机及生存压力的意识,甚至当危机潜伏在自己身边时还不能感应到它的存在。

二、“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同学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因而“90”后大学生更易产生就业心理焦虑,其主要是因毕业方向的选择、恋爱分合、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引起的,继而使“90”后大学生对就业产生不安和恐惧。

(一)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

部分“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如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清楚。经常脱离现实,幻想舒适、高薪的岗位,总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一毕业直奔大型企业、知名单位。正因如此,“90”后的学生就会失去就业的大好时机,表现出低落、孤寂、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

(二)就业观念不灵活

1.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会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悠闲、福利条件比较好的单位,不愿意选择风险与机会并存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尝试自己创业。他们往往只关心工作的环境、条件、月收入等现实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不去考虑太多,因此,比较容易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来工作。

2.功利化,相互攀比。部分“90”后大学生太在乎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会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和部门工作,甚至出现“追高比低”的现象,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

3.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就业时,“90”后大学生排除了一切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这样做无疑是自己增加自己的就业困难。

三、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认知自我,创造机遇

“90”后大学生应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并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追求与自己相符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实践并了解自我能力后,还必须牢牢抓住自己的时机,便于确保以后的求职顺利。这是解决或缓解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道理和根本道路。

(二)调整心态,促进就业

“90”后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必要过度害怕自己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自我心理暗示,鼓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与周围的同学、朋友互相沟通,征求他们的建议与支持,还可以通过锻炼、听音乐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解除心理的郁闷,放松心情。

(三)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90”后大学生要有自己创业的打算,要有开创自己事业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与标准,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多学习以及沟通了解。

(四)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

“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和矛盾性,暗示了在校期间学校应注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由于“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就业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诸多的就业心理问题,既要求“90后”大学生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面对就业,也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桂香.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

[2] 王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华文化论坛,2009(1).

[3] 梁杰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 杨彩霞.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科教文汇,2010(9).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普查;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心理普查是指对某一群体的每一对象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测查,以便了解每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供参照信息。

1 心理普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心理健康普查后,都会筛查出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因难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焦虑,有的因难于一下从中学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而迷惘,有的因感到与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差距大而失落,有的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抑郁,有的因新同学个个优秀而自卑,有的因恋爱问题而烦恼……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愉快生活,更有甚者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个别因心理问题而自杀。通过普查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同时完善性格,开发自我潜能。

2 大学生心理普查项目研究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应对策略是通过心理健康测量量表、问卷对本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量和评估,并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案。此项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 数据分析

3年来我院新入校的学生一共有5500名,通过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析、统计,数据如下表格。

2011―2013年度入学新生主要心理症状项目构成比例(%)

以上表格是根据学院11、12、13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情况统计,根据心海软件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超过正常值视为心理异常人群(即轻度以上心理不适因子(T≥2))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11级普查总人数为1200人,异常人数为145人,占总人数的12.0%,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5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5.5%,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5%;12级普查总人数为2200人,异常人数为260人,占总人数的11.8%,其中抑郁因子占占异常人数的6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2.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78.8%;13级普查总人数为2100人,异常人数为163人,占总人数的7.8%,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63.8%,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4.0%。并且11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5;12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9;13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7。

普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数据得知,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抑郁症状是指对事物的缺乏兴趣,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从平常的活动中感觉不到乐趣,自己感觉情绪低沉,苦恼忧伤,郁郁寡欢,自我评价降低及精力不集中等等。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开始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模式,开放的空间,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同学间的相处,部分学生易出现不适应。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抑郁的原因。譬如,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和舍友,同学的关系僵硬,不知道如果与他们沟通,交流,对自己考上的学校,专业不满等等。

而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过分担心,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或者是对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烦恼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等,焦虑与抑郁常常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譬如,担心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如果不是,以后的就业之路会是如何的曲折,于是开始出现恐慌,忐忑不安,紧张性头痛等,或者担心自己的考试不如人愿,开始出现考试前的焦虑,如 心慌,出汗,无法放松等。现随着时代的改变,对于大学生的苛求越来越高,导致新生刚进入大学受到严苛获取毕业证规章制度的影响,社会的压力,家长的高要求,使得刚刚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新生,开始出现了焦虑的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也在新生人群中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并由抑郁或者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退缩,紧张,以及伴有一些感知觉的障碍。长时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90后大学新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舆论成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程度的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改变,如果症状严重,则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只要找到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就会避免情况的恶化。

4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4.1 通过心海软件,我们把心理异常的学生分为较轻和严重两类,较轻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来进行心理疏导。严重的就由我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进行访谈,以便让我们同学所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4.2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班级心理卫生员培训、进行团辅、沙盘游戏等形式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并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知恩感恩,珍爱生命。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时代变化的节奏不断加快,强度和幅度也大幅增强,社会结构性变化周期也正在急剧缩短。这种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文化变迁,使得成长中的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与适应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生活、交友、恋爱、生涯规划等众多发展与适应课题。这个阶段既是他们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大学生群体心理上的“断乳期”。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错位。在内部的身心发育与外部的社会使命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极为多发。因此,对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找出应对策略是尤为重要的一项课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智力已经达到发展的高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极容易出现偏差;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并不稳定,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性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容易导致性心理失衡。这些发展特征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问题

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陌生的环境下,对大学新生而言,无论是生活条件和学习任务,还是个人目标和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紧张变为宽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角色多重化。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难以及时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由期望感和失望感交织成的焦虑心理;由满足感和空虚感交织成的抑郁心理;由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成的失落心理;由新鲜感和怀旧感交织成的孤独心理;由独立感和依赖感交织成的迷惘心理。

2.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引发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即便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仍然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选择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3.人际交往困扰

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拥有幸福感的基本前提之一。这也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多元性与开放性: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朋好友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交往频率提高,大学生交往由偶尔的相聚发展到经常聊天;交往方式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交往目的呈现多样性,表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大学生渴望友谊,迫切希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阅历,加之个性和交往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造成大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缺少知心朋友、与人难以相处、与人交往平淡和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4.情绪调节问题

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心理上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比于中学生,大学生情绪存在着两极性和矛盾性;情绪内容丰富多彩,以乐观向上为主,但情绪表达趋于隐蔽;并且情绪体验趋向于心境化,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情绪,极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抑郁、焦虑、冷漠、愤怒等不良情绪。

5.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低龄化的趋势,恋爱的比例逐渐扩大,恋爱的行为公开化,恋爱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大学生而言,恋爱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在恋爱中体验到单相思,有的学生陷入被动恋爱或是失恋的苦恼之中,还有的学生过早坠入爱河,但又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些问题可能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社会、家庭及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首先,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注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而家庭需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2.大学生自身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弛;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需要,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

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红英,舒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邓志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赖海雄,王传中,朱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心理应激身心健康应对策略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的或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或压力既是妨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1] 黄希庭、郑涌等人对大学生进行的SCL——90测试的结果表明,22. 4%的大学生在测试的9个指标中,至少有一项呈现出心理障碍状况,在这些存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心理应激而引起的案例不少,并呈上升的趋势。[2] 正如张华(2008)所言:心理应激的产生在短时期内可以提高人的觉醒水平,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则会损害人的心身健康。[3]

可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大学生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出现过于频繁,将会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紧张与交流,严重损害身心健康,阻碍其成长与成才。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大学生心理应激种类及原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等两个方面,探究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心理应激,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1、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类型与原因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觉察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时,所产生的一种通过各式各样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它是人情绪、情感的一种状态。

张华认为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大学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敏感、网络游戏成瘾、恋爱感情失控以及求职就业压力这5个方面。[3] 董凌波(2009)认为,在大学生中存在如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学生之间差异的压力等心理应激;[4] 本文认为,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也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应激种类。例如,大一新生的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方法的适应两个方面;大二学生的心理应激主要是沉迷网络游戏、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问题凸显三个方面;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心理应激则体现在求职就业、自我定位和生涯发展三个方面。

根据教育实践分析和研究,造成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性应激与心理性应激。基于大学生实际,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社会性应激主要体现在家庭、学校、社团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灾难性事件和遭遇等,导致对学生自我效能感低并产生力不从心的体验,如在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去完成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件时,学生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感,尤其是经历失败后的大学生,很可能导致自我评价低、自我否定等消极心态。而心理性应激主要由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王登峰(2007)认为高活跃、高坚韧和高随和的个体,更合群活跃、更坚定执着,更平和稳重,在应激面前他们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相反,低活跃、低坚韧和低随和的个体,不善言辞、刻板敏感、直截了当,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有效减少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5]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性格外向、开朗、乐观的人易被理解和获得帮助,人际矛盾易获得解决,他能对应激源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于此同时,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不少大学生个性张扬、固执、耐挫力弱、容易凭感情论事,他们在心理应激面前无法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对应激的应对能力会有所偏颇,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身心健康。

2、心理应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心理应激的体验不一样。在面对不同的应激时,好的认知评价等一系列的积极心态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身心健康。否则,将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

一般地,当应激适中,持续时间较短时,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的心理应激经历可以提高个体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有助于抵挡各种紧张性刺激的袭击。大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反应、适度的情绪唤起水平,有利于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策略和应对能力,从而集中注意力、活跃情绪和提高心理活动效率。当大学生在各种心理应激面前乐于接受各种挑战,能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和行为,便可以发挥其潜能。因此,适度的心理应激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作为一种压力和动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有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会严重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许多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等,往往与人长期处于心理应激有关。[6]可见,心理应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有些大学生对应激的心理承受力较差、抗压意志力较弱,这样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易感性导致大学生面对应激时倾向于采取不健康的行为来应对,从而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他们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单一缺乏辨别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平时易焦虑、情绪易激动、认知能力偏低以及自我概念不合理的大学生采取的应激反应及态度会妨碍他们正确评价现实情境,导致影响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甚至形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3、大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策略探讨

我们应结合实际,从心理学观点及有关研究中探讨改善大学生在心理应激面前的应对方式,使其学会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促进身心健康。

3.1、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评价应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之所以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有两个原因:一是应激源的出现;二是个体认为自己无法面对或无力应对应激带来的危害。如此看来,大学生如果对自己自身情况及客观环境认识不深,就会影响其在各种心理应激面前的应对方式。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包括对能力的判断和应对应激的心理状态等。

首先,要有意识增强自己应付应激事件的自信心。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成功应付心理应激的事例,回想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应激事件的强度、种类等等相关线索,归纳总结当初成功应对的状态何来,方法如何等,经常暗地里给自己打气鼓劲,今后遇到应激事件时才会应付自如。其次,要学会接纳自我的不足、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学会暗示与激励自己是优秀的,从而增强克服困难,应对应激的自信和自尊。

3.2、学习心理知识,学会自我调节

心理学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心理学可以教会一个人这样看待问题:既不过分轻视问题,也不过分看重问题。也就是说在面对应激时,对于小事件不应该对其毫不介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同时对于比较重大的应激事件更不应该过度焦虑和恐惧。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心理策略来应对应激事件:(1)转移注意力: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散步等休闲活动及时把自己的情感和注意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情绪得到缓解;(2)倾诉与宣泄:要到景色宜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或大喊几声,能有效调节我们在心理应激面前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3)ABC合理情绪疗法:该观点认为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造成。因此,改变自己对心理应激的非理性观念,建立合理、正确的观念去应对应激事件,将有利于克服困境、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3.3、接受心理训练,求助心理咨询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外界刺激应对能力强者,一般可较少受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而且,增强应对技能,也是应对应激的根本性措施。因为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冲突和压力。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技能,并且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接受心理训练与求助心理咨询是首选。

因此,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员,或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心理素质,并努力使学生充分掌握应对各类心理应激的技能。首先,针对特殊群体,如贫困生、多次考试失败者、个性内向者以及新生等群体进行恰当的团体心理辅导或和心理技能训练,让大学生运用于现实生活学习中,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针对不同心理应激类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课的教育,让学生获得理论指导和技巧支持。最后,提供尽可能有效的心理咨询平台,使大学生能找到有效平台帮助自己。

总之,心理应激既有外界客观存在的,也有大学生内心构建的,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其在心理应激面前的应对能力。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应激事件有全面的认识,采取正确的、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应激,使心理平衡点与应激事件的水平达到适度状态,才能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2005.

[2] 周剑平,朱浩亮.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教育评论,2005,4.

[3] 张华.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

[4] 董凌波.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应对策略.中国电力教育,2009,6.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成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95-02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1.适应性问题

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情绪低靡,甚至厌学等。

2.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3.情绪问题

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4.就业压力大

就业压力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作为高职大学生,在毕业时处于劣势,又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高职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二、引起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人等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许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自己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害羞感,因此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遭到他人的歧视和拒绝。这种交际困难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第二,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或者来自城市,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导致他们在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较差。

第三,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和学习上的压力,过于忧虑自己的学习成绩,过于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同,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有差别,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第五,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够重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而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感以弥补心灵空虚的情况。

第六,多数大学生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其次,要通过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要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就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合力,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首先,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制度,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咨询与考核工作。其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职能机构,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必需的物质条件。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最后,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协作机制。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

3.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予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学生社团可以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团还可以起到一种在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设桥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学生中正在出现的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4.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而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当个别大学生发生心理疾病和危机时,我们不能单纯依赖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而应遵循国家推广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模式,积极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由五大环节的工作组成:①发现环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定期排查);②监控环节(辅导员、学生骨干等进行随时观察);③心理咨询治疗与干预控制;④转介环节(由学校转到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⑤回归保健环节(对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的学生,仍要关注,避免复发)。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结束语

每个人这一生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承受的压力也很多,并不只是在大学阶段。评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的,也不是某个时间段可以体现的,即使是不健康,也不是看几次心理医生和上辅导课就能完全解决的,做这份调查报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告诉自己一个答案:面对问题和压力,不要选择逃避,只有承担,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能够举重若轻。重视自己的心灵,温暖自己的心灵,心理健康离我们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贫困大学生常遇见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其通常具有自卑、抑郁、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

1.1自卑、悲观、抑郁心理

贫困生来自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比较俭朴,他们更容易计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社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不仅在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上都弱于条件好的大学生,从而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而且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肩负着父母的希望来到学校,可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不好,大学生找工作难,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更大,有些贫困大学生能够不怕辛苦,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但有些就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变得悲观,抑郁。

1.2敏感、多疑和过度自尊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的自卑和抑郁导致内心非常脆弱、敏感、多疑。他们不愿被同学发现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害怕被同学当着“另类”看待,个别同学由于害怕同学嘲笑甚至放弃贫困生的认定。而且,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十分敏感,常怀疑背后有人在议论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大都显示不信任。并且自尊心特别强,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更不愿让别人说自己家里穷,甚至有时会把一些善意的帮助看做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侵犯。

1.3焦虑和易怒心理

贫困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同学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家里贫困,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同时贫困大学生又缺少交流对象,压力不能良好的释放,只能不断累计在心理,这严重影响自身情绪健康,往往一些小事情都会使他们变得暴怒。这更加增加了他与周围同学的距离,使自己更加孤立,渐渐地,情况会变得愈来愈糟。

2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2.1家庭经济贫困

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经济条件的不足,使他们这个群体在学习条件、消费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上了大学以后,他们往往带着之前家庭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与外面世界产生严重冲突,使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产生落差,觉得自己落后于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经济贫困,使自己不能很好的在这个张扬个性的社会中展现自我,甚至产生自闭心理,主动疏远周围同学,使得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2.2资助体系的不完善

虽然现在不少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有些团体,利用其为大学生提供资助来大肆宣扬自己功德,为自己的品牌打广告,这大大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对于自己贫困更是特别敏感。这种大肆宣扬使得贫困大学生心理更加自卑,痛苦和抑郁。现在在各大高校都有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但是资助名额有限,资助金额也有限。并且在资助时,由于有些贫困生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使得名额分配中难免有失公允。

2.3自身原因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自尊心特别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有些是出于自卑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他们认为家庭贫困是一种耻辱,使得自己无地自容。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贫困事实,又缺乏努力工作改变现状的决心,使得有些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3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对策

3.1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体系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经济贫困,所以我们首先要从经济条件入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体系。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通过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入学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策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其中以入学绿色通道为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保障,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为贫困大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持,勤工俭学是培养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双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品格,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

3.2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强

经济上的贫困不一定能产生心理问题,优秀贫困生并没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自怨自艾,觉得低人一等,因为他们相信贫困只是暂时的,他们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财富和改变命运的信念。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在与人交流、沟通中渐渐打开自己封闭的内心,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心胸,这也可以逐渐消解个人心理上的压抑、自卑的消极心理,进而形成自尊自强的性格。

3.3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3.4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高校需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立融洽的班级氛围,大家对贫困生应该一视同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拉近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同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抵制拜金主义,减少消M差距造成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丽丽,谢荣秀,王正.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策略[J].学园,2013(27).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4-01

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很多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后果,应引起高校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成才。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人际关系处理较差

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处理失调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大学生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高材生,在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同时大学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中学,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问题。当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比较内向,情感的封闭会让其心理有一定的问题,产生各种焦虑、紧张的情绪。

2.感情问题

大学生一般是处于19-24岁之间,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发育成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来求学,经常会产生孤独的感受。因此在情感上有强烈的需要,但是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感情经验,因此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会不恰当;而有些同学则是因为感情而与同学疏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焦虑、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鲜明的例子,因此大学生的感情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学习成绩差,就业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用,在心态上和学习上都是如此。大学人才云集,很多以前学习较好的学生到大学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很多,在心态上会发生波动。同时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完全不同,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有时候成绩不佳会让其一蹶不振。

二、辅导员工作策略研究

1.提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平时接触学生是最多的,对于一些情绪和状态较差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此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是极为关键的。高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培训工作,提高o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和能力,这样能够让辅导员及时地辨别学生是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传统的思想存在于高校辅导员的观念中,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专业心理机构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没有关系。其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机构的事情,与高校辅导员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很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3.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与同学多多交流,对于学生的情感以及生活体验都是一种丰富。其次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的位置,及时发现问题,这样辅导员才能对所有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到及时了解。最后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高校辅导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些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避免尴尬,从而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健康地发展,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切忌只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篇12

【摘要】 目的:剖析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某重点综合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未来就业、学业及毕业后方向等方面,分别占被调查者的47.1%、30.3%及207%;学习状态中对所学课程没兴趣、学习效率低所占比例分别为31.1%、25.3%;77.9%的人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其主要原因与就业压力过大及学习动力不足有关,应通过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等有效对策,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家庭幸福及培养合格接班人等现实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动向,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点课题之一。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某重点综合大学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6份,回收率94.0%。使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问卷,采用随机、现场匿名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2 调查结果

2.1 人际交往相关问题见表1。

表1 人际交往相关问题(略)

2.2 学习状态相关问题见表2。

表2 学习状态相关问题(略)

2.3 心理压力相关问题

2.3.1 心理压力源排序 在经济、恋爱、人际关系、家庭、学业、个人前途及就业、国家发展前途7项心理压力源中,排序在第1、2位的是个人前途及就业和学业,分别为177人(471%)和114人(303%),排在最末位的是国家发展前途,为195人(519%)。

2.3.2 对个人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的频率 经常担心101人(269%),偶尔担心210人(559%),很少和不担心65人(173%)。

2.3.3 学业及毕业后选择 对自己所学专业一般及非常满意273人(726%),未能看好自己专业就业前景88人(234%),毕业后不知道何去何从78人(207%)、考研198人(527%)、就业107人(285%)。

2.4 对自我心理状况、问题应对及心理咨询的认识经常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35人(93%),偶尔258人(686%),不知道31人(82%)。遇到心理问题不会去咨询的96人(255%),向朋友倾诉187人(497%)。对付压力选择自己“顺其自然,自然调整”242人(644%),选择自己“转移”182人(484%)。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认为“心理健康者也可以接受咨询” 的243人(646%),认为高校心理咨询针对的是“在恋爱、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实际困难的人”的190人(505%),认为针对的是“情绪调节有困难的人”的187人(497%)。对心理咨询人员的素质要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保密(245人,占652%)、同理心(221人,占588%)及热情(205人,占545%)。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认为与陌生人见面时会感觉不自然”、“自己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及“时常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大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02%、449%及500%。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时不自信、人际敏感性较强等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较高的人际敏感性往往易引起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往往与大学生不自信、缺乏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有关。在学习心理方面,“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由于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者占被调查者的410%,而“迫切希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学习成绩”者占503%。反映出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较高,但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不能持之以恒,从而在学习方面很难达到自我期望值,增加了自己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和目标缺失,由此所致的空虚、无聊以及其引发的消极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2]。在压力源方面,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压力源,不明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占207%。多数大学生把个人前途、就业和学业放在压力源首位,与5年前的调查相比,就业压力上升成为导致大学生易出现负面情绪的首要因素[3]。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心理状况方面,“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以及“遇到心理问题不会求助心理咨询”的分别占779%和255%,这提示心理健康工作者,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完善和普及心理咨询工作任重而道远。综上所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个人价值缺失、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主观倾向过重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动向,就业压力与学习动力不足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 对策

4.1 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的课堂教育,开设诸如生涯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与保健、心理咨询、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接受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把握自我心理保健方法;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客观性,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和改变能够改变的现状,不断地学习、完善和充实自己,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其心理问题[4]。

4.2 努力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良好的集体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积极向上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让学生尽情地施展才华、奋发进取,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群落效应表明,大学生的能力和心态受班级和宿舍小气候的影响,他们互为参照、同化,在某一个方面趋于一致[5]。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开辟供学生聊天和发表意见的场所,及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另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习与人交往的经验,接受生活磨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4.3 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讲究心理艺术,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减少学生心理疾病、解决学生心理困扰、提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实施以教学干预为主的综合措施,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进行生涯规划,让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如何学,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4.4 重视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所反映出的部分学生的目标缺失问题,大多与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旧理想实现而新目标不明确有关。新生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高校贫困生在经济和物质上的状况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况,难以摆脱“心理贫困”所致的内心自卑[6]。及时了解因贫困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以一种平常的心态面对自己暂时的困难。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问题家庭、人际紧张、自身条件没优势等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常见因素,相信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日臻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虞红,邢文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3):1620.

[2]黄中岩.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6,(2):3639.

[3]高常发.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78.

[4]邓旭阳,郭晋林,王晓玲.团体心理疗法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718.

篇13

关键词: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教育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0-03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采用评定量表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UPI和SCL-90量表是目前国内高校应用比较广泛的评定量表之一,这两种量表在全面掌握、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无法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方法,对三届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访谈,试图对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应对策略。

一、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情绪消极,自暴自弃。一部分学生将进入大专院校看作是命运的捉弄,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形成了消极的情绪、行为状态,这部分学生对所录取学校认同度较低,甚至产生了对学校、师生抵触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出现退学现象。在笔者的访谈中,有学生发出:“来这里心不甘情不愿,我根本不想来这所学校,是这所学校害了我,我现在无事可干,一天就是睡觉”的怨言。这样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不能与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阻碍了大学生活的适应。

2.目标缺失,得过且过。多数学生对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缺乏心理准备和认可,表现出迷茫、困惑、无所事事的状态。当问到“三年之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时,很多人开始沉默,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到时候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目标的缺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和进取的动力,得过且过。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个学生都用“失望、无聊、迷茫、郁闷”这样的一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情绪状况,这种情绪体验影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学生们是这样形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除了上课,没事干,太无聊,平时上网。”“上课想听就听会儿,不想听就不听,注意力也不集中。”“大学不是当初想的,学期结束都没感觉,很少翻书。”

3.自卑心理严重,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有学生谈到:“我进校几周来,什么都没念到,反而把自卑给念出来了,感觉迷茫,不参加任何活动,也没心思看书。”自卑的心理状态给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一是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甚至不敢谈及自己的未来;二是因自卑形成了偏执的性格,抵制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三是过分自卑导致盲目好强,处处争强好胜,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自我认同度较低。

4.学习兴趣不浓。大专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在问到“在学习上有什么打算时?”有的同学回答:“职业资格证书、自考都不想考,做到不旷课,不挂课就行。”“上课听不懂,也没管。”“别人不学自己也不想学,一开始听后来不听,没兴趣,听不懂。”“上课没听多少,迷糊,睡觉。”这样的学习状况一方面会加重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另一方面会影响其择业信心,造成就业困难,最终影响人生规划。

5.人际交往不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不适,大专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不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范围过于狭窄,交往圈子主要是同一宿舍的同学,很多学生反映,进校近三个月还不能叫全同班同学的名字;二是交往主动性不强,与他人交往平淡。与同学交往仅局限于上课、集体活动等正式场合的交往;三是存在与旧有交际圈中断的风险。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因自卑,不敢、不愿意与中学同学、老朋友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恐惧。新的交际圈未能形成,旧的交际圈又存在中断的风险,导致大专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不适方面问题更为严重。

二、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访谈情况分析来看,大专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

1.个体内部因素。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阶段处于人一生中的青年中期,具有典型的青年期过渡性特点,这个时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的关键期。未能考取理想的院校降低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处于消极状态,因而出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卑等心理问题;二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通过复读之后被录取的,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产生了学习焦虑;三是心理准备不足,一部分学生经过家人的反复劝说勉强进入学校,从不情愿到顺从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挑战过程;四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本来就是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新环境的不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大专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笔者所访谈的班级中,一次国家困难助学金的资助,有2/3的学生提出申请,其中近一半的学生提供了县民政局、乡(镇)政府、村委会出具的“三级”贫困证明,这些学生既想获得资助,但又不愿让其他同学知晓自己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矛盾,自卑心理更加严重;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人际关系不适的问题,同学们评价这些同学较为冷漠、封闭;学生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西北地区家庭对家中的长子、长女期望较高,他们承受的压力较大,然而高考的不理想让他们自认为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3.学校因素,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对所录取院校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从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还是高考导向的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只关心学习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身心方面的需要,心理调试技巧缺乏。从所录取院校来说,入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或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不突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如较高的办学水平、良好的学风、积极上进的校风、和睦的师生关系会减少学生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化解学生消极情绪。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及社会舆论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高考成绩及所考取的学校层次作为社会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使得学生过分看重所考取的院校;二是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学生存在认同度较低的状况,这更加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同。

三、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辅导体系建设,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主动性,发挥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作用。所以,应该创新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和治疗功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开展团体性心理辅导。针对高考失利对大专院校新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应该至少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高考成绩,正视录取结果;其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普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尽快建立心理档案,为进一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准备;再次,建立宿舍一级的心理联络员。

2.重视学生管理,创新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管理有利于学生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从外部因素出发达到调试学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重视专业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信心。

3.正确认识自我,积极生活,个体是心理问题及其调试的主体。首先,学生应该正确对待高考结果,认真填报志愿,尽可能的了解所报考院校和专业的真实情况做好报到的心理准备;其次,正视自己的心理情绪,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化解心理问题;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最后,树立目标,立志成才。

4.改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一方面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念;其次,家庭成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再次,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表现,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引导。

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特点,所以采取的教育应对策略也应该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和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调试效果。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研究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

依据近几年对10所高职院校近2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总体上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只有28.5%的高职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情绪低靡,甚至厌学等。

(二)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三)情绪问题。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一)社会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政治气候的多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等,当这些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由于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智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社会实践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致使不少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的压力和对大学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孤独、压抑、空虚等不良情绪。

(三)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家庭对于塑造学生个性、养成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完整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往往使其产生孤僻、冷漠、粗暴的人格特点;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经常吵架甚至相互敌视,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欠;家庭教育方式的“态度不一致”、“溺爱”、又会造成孩子懦弱、虚荣和随心所欲的毛病;严峻冷漠、家长的经常打骂、缺乏人情温暖的家庭会使孩子迟钝、犹豫不决、具有凶犯暴力的倾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便会诱发心理疾病。

(四)个体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青年中期是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但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身体发育快,但身心发展呈不平衡状况较为普遍,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智能力无法控制生理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其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富有理想又易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失望;思维活跃又易于偏激;自我意识强又难以对自己客观准确的定位。因此,经常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首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其次,要通过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首先,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须建立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调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是团委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以兼职为主。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匮乏。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三)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于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学生社团可以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大等优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团还可以起到一种在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设桥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学生中正在出现的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四)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心理咨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消除心理障碍的手段。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就是给大学生提供支(下转178页)(上接177页)持、帮助和发泄的场所,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咨询过程中,除了面对面询外,还可以开设电话咨询、报刊专栏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校内外求助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除了个别咨询,针对不同情况、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特定时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团队心理辅导,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这些辅导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明了自身的需要,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成长道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