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企业经济管理范文

农业企业经济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企业经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企业经济管理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工业与农业这一产业结构内部开始变化,由原来的利用剪刀差牺牲农业发展换取工业发展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出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考虑,会加强相应的宏观调控,力求通过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完成以工促农这一反哺过程。我国的工业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促农的新阶段。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我国经过30年快速的城市化,造就繁荣的城市的同时,也造成城乡的差距拉大,农村在城乡收入、文明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经济增速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以城带乡的战略开始付诸实践,城乡由二元割裂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质性变化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一体化中自由高效地流通,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水平。

二、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农业产业链的拉长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工业对农业全面反哺的铺开,传统学科研究的农业结构将随之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对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农业大物流的构建、农村绿色生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等等都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重点。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解除,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变化予以足够重视,才能跟上实践的变化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在城乡各个发展领域的陆续展开,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发展生态化,这种可持续发展略的革新式的提出,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在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加研究力量,并直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先进农业经济面前缺乏竞争性,如何应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也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差异化学科战略。针对上述分析的处在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三大特点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可以实施差异化学科战略,即把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业结构质性变化、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农业现代化战略驱动这三个方面,着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着重加大城乡生产要素大循环大流通方面的科研力度,着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科研人才战略。要根据差异化学科战略,有选择性地按照上述研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设计和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理论的更新引进,也应根据研究重点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契合研究重点的新知识、技术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经济管理中去。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大教育规划力度,出台扶持性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培养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长期在农业经济管理一线从事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

学科互补性战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与之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就有数学、法学、金融学、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间不能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应对由农业经济转型期催生的新特点并由此对科研带来的新变化时,“关起门”来搞研究,只有死路一条,只做简单的“1+1=2”的叠加研究也是没效果的。正确科学的路径应该是以农业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确定的研究重点为核心来确定所涉及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由此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不断付诸实践,在大量的鲜活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和事件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四、结语

应对农业经济转型期产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新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农业经济转型期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还是要集合广大科研专家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者的智慧,并在付诸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从而适应转型期新特点新变化,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伟,王艳霞.夏龙.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

[2]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篇2

摘要:虽然农业经济上的进步让人们生活变得富足,农业生产的环境却因为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出现恶化的状况。为了让农业生产上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治理,技术管理上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将废弃物产生的污染问题进行源头上的防治,将环境进行净化管理。

关键词:农药废弃物;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但是环境问题的出现让经济发展的长远性被打破,为了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产业中的农药与化肥等促进经济效益的消耗品应该得到专业化管理,让这些废弃物的使用可以更加科学与环保。

1农药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农药的使用

最本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科技手段将农业生产的亩产量进行提升,已达到丰收的效果,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但是这种化学制品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危害,通过生态循环模式的运转还会间接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首先,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严格的管理,使用过后的农药包装被随意丢弃,如果是玻璃材质的一旦在常年累月的风化中破损,产生的玻璃碎片不仅会给人们的农事活动带来身体上的危害,也可能让从事农业生产上的农机效率带来阻碍。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可能会让耕地周边的河流、小溪等水资源受到污染,不仅可能河流中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污染河流中的水生物,严重的可能让河流中的水生物出现死亡的情况。最后是对土地资源上的污染影响,这些农药的化学毒素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渗到地下,污染地下水。

2加强对农药废弃物管理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2.1将废弃物管理办法上的规范进行完善。这些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只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安置,才能让污染的范围得到缩小。但是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在知识文化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化学制剂的滥用与乱扔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怎样大的危害,所以此时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根据环境的污染程度,制定出一套较为妥善的管理方法,对农药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依此来对农民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实行效果。无论是农民还是种植上的工作人员,只有得到严格的办法执行,才有可能对农药废弃物的使用进行重视,同时加深对环境污染的概念进行了解。

2.2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提升管理效果。一套完整的管理对策执行,还无法将环保意识深深植入人心,需要通过一些实际性措施将这些管理办法上的效果进行强化,为了激发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有效促进工作人员将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此同时,奖惩措施的制定可以在工作人员中形成较为高效的竞争机制,也能提高群众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来对一些农业生产企业进行鼓励,尤其是生产和经营农业的企业范围。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农药的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有效的对环境进行保护。而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检测制度,我们能够更好的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使其意识到保护管理农药废弃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上的建立要比规定与强制性的管理更为有效,因为管理上的制度强制执行可能会收获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治理滥用行为的出现,可能还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这种手段的使用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力。

2.3加强对农药安全使用的倡导。农药的安全与正确使用意识对农药的监管工作开展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农药的主要使用人员是农民,在环保知识的认识上水平较低,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农药使用意识上的引导,让群众可以对农药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进行了解,同时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与普及时,尽量选择群众容易听懂的方式,例如较为直观的图片或是动画,让农民群众更为深刻的将工作人员传达的环保意识进行理解。加强这些环保意识上的传授,可以从源头上治理农药废弃物的滥用与乱扔。

2.4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任何想法在落实到行动上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调整和适应。为此,政府部门要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应该做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对农药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够减少农药残留物对于环境污染的压力。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具体措施来帮助人们加强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农药废弃池,组织人们对农药和包装物进行搜集。其次,政府还要加强对相关废品回收站的合作,对农药包装品进行回收,然后交给部门去进行统一的处理。在这样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福利补贴,只要农民能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对农药废弃物处理,就给及其相应的补助。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重要问题。

2.5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农村受于经济因素和地域环境的影响,无法进行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使得很多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非常落后,使得部分农民的思想无法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这样就对整个的环保建设工作造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和阻碍。为此,相关的部门还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对农民的思想进行影响,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保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为便利的条件。

3结论

农药废弃物的管理是加强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农药废弃物,就会对农村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让环境自净能力减弱,甚至是丧失。为此,相关的人员要加强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重视。有效的采取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去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农药废弃物的管理法规及企业激励奖惩机制;加强对农药安全使用的倡导;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的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的教育等多种途径及对农药废弃物的管理力度,有效的保护环境,为社会的长期和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积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高庆燕.浅谈现阶段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7):142.

[2]创新机制,联手行动,共同应对农药对农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15(1):39.

[3]严佳.加强农业环境污染整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J].吉林农业,2016(7):81.

篇3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工业与农业这一产业结构内部开始变化,由原来的利用剪刀差牺牲农业发展换取工业发展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出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考虑,会加强相应的宏观调控,力求通过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完成以工促农这一反哺过程。我国的工业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促农的新阶段。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我国经过30年快速的城市化,造就繁荣的城市的同时,也造成城乡的差距拉大,农村在城乡收入、文明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经济增速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以城带乡的战略开始付诸实践,城乡由二元割裂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质性变化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一体化中自由高效地流通,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水平。

二、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农业产业链的拉长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工业对农业全面反哺的铺开,传统学科研究的农业结构将随之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对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农业大物流的构建、农村绿色生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等等都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重点。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解除,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变化予以足够重视,才能跟上实践的变化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在城乡各个发展领域的陆续展开,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发展生态化,这种可持续发展略的革新式的提出,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在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加研究力量,并直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先进农业经济面前缺乏竞争性,如何应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也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差异化学科战略。针对上述分析的处在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三大特点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可以实施差异化学科战略,即把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业结构质性变化、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农业现代化战略驱动这三个方面,着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着重加大城乡生产要素大循环大流通方面的科研力度,着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科研人才战略。要根据差异化学科战略,有选择性地按照上述研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设计和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理论的更新引进,也应根据研究重点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契合研究重点的新知识、技术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经济管理中去。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大教育规划力度,出台扶持性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培养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长期在农业经济管理一线从事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

学科互补性战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与之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就有数学、法学、金融学、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间不能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应对由农业经济转型期催生的新特点并由此对科研带来的新变化时,“关起门”来搞研究,只有死路一条,只做简单的“1+1=2”的叠加研究也是没效果的。正确科学的路径应该是以农业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确定的研究重点为核心来确定所涉及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由此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不断付诸实践,在大量的鲜活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和事件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四、结语

篇4

1 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1.1 工农产业结构的性质变动

由原来传统的牺牲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的发展转变为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减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国家必须加强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极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完成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当前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具备了城市反哺农业的各项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反哺农业的初级阶段。

1.2城乡二元结构的性质变化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不仅创造出了繁华的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得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高于农村。现在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具备了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国家也为此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二元结构发展成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变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效率,最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变化

2.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2.2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2.3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3 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3.1 差异化学科战略

考虑到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农业经济转型期间的两大特点以及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三方面的新变化,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还要对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加大城乡之间各要素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3.2 科研人才战略

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实际内容和需要有选择地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需求进行有相对性的人才培养。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转变而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更多有关的扶持政策,加大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

3.3 学科互补性战略

篇5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启示

1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应用于我国的意义

1.1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实践方法。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中通常有着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巨大的特点,例如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农业设备研究方面,就需要工业作为依托,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跟随这样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农业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农业向创意农业的过渡,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数量得到保证。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使我国完成同样的转型,而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正是相关实践方法,这也正是为何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方面要对发达国家进行借鉴[1]。1.2应用发达国家经验实现脱贫。上文内容概括了我国对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借鉴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应用经验的方式来帮助我国摆脱贫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呈现极度不平衡趋势,很多区域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至今无法达到平均水平,这样的情况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甚至一些情况相较于我国更为严重,但是发达国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面已经基本完成困难地区农业生产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保证,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改进的起步阶段具有着十分有益的参考价值,至少能为我国提供一些思路[2]。

2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2.1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完全纵向一体化是当前发达国家最为常见的一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其多见于美国。完全纵向一体化可以理解为公司制一体化,即由以农业经营为核心经营方向的大型公司对农产品的加工进行统一的负责。在采取纵向一体化管理的公司内部,通常采取横向一体化进行管理,即有公司的各个部门与农业种植、养殖环节当中的各项步骤意义对应,同过这样的手段既保证实时对市场动态的了解,又可以将其换位统一的整体,此种模式创始于法国,其具体形式为法国农业合作社联盟。2.2农业经营现代化模式。在农业经营现代化模式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分别可以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模式及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机械复合化生产模式。美国规模化经济模式当中,充分发挥了其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模式进行转换,在经历了机械化时期、化学化时期及良种化时期后实现了规模化农业的建成。欧洲在吸取美国经验的同时将经济模式转化为小农场模式,通过机械复合化生产同样将农业生产经营做到了专业化精细化[3]。2.3农业经营与市场对接模式。最后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借鉴当中同样离不开市场对接模式方面,在此方面最为值得我国借鉴的是日本,日本与上文提到的美国不同,其地势狭窄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为了使本国农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市场对接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主要可以由生产、销售两个方面看出,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会由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固定的指导,在销售的过程中也会为农户提供固定的集贸场所甚至为其提供跟随的农产品保存服务,这些都帮助农业经营与市场的对接更加紧密,加快农业发展的速度。

3我国从中收获的启示

3.1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上文提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虽然在发达国家的实际应用起到的良好的成效,但是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其实际效果及实施步骤都需要根据不同国家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在我国也不例外。在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学习相关技术的同时还要吸取国外的错误教训,不再出现其他国家曾经出现的错误[4]。3.2完善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的建设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完善,我国地理范围辽阔,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要使用不同的对策,从不同的发达国家吸取相关的经验。土地资源充足的地区要将有限的劳动力得到最大化的应用,效仿美国采取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在地理、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土壤资源较为匮乏的自然环境中,可以采取节水型科技的方式完善农业现代化,使有限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的得到应用。3.3加大投入成本。农民作为农业的主体,自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关系。所以在投入资本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素质教育及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加大投入。发达国家在相关方面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多的启示,例如日本投入大量的资金为农业经营者开办农校同时投入资金建设专供买卖农产品的贸易所,就是为了通过资金投入的增加帮助农业经济的发展。3.4制定对应政策。最后,有了相关模式及投入成本作为基础,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还需要对应政策作为保障。其对应政策不仅仅包涵对农业经营者经济上的帮扶,同时还需要附以其事业上的帮助,根据国外相关政策的启示,我国可以将其政策聚焦于鼓励农产品对外出口、限制农产品进口等方面,更可以推出相应的农业保险,保证农业经营者在经营时效益有着一定的保障。完成上述内容需要一定条件,当前最为平均的标准为平均人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我国已经达成此条件,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