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阶段培养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

篇1

关键词:职业能力“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

一、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分析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3+3”试点项目,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2012年只有1家,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牵头与南京市四所中职校合作试点,2013年达到7家,2014年上升为11家。对接专业名称前三年中职阶段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后三年高职阶段对接专业有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这里要说明一下,2015年及其以后试点规模和对接专业名称没有变化,并且各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多大变化。由于对接专业的专业名称不同,其内涵有差异,岗位要求及其人才标准就有所差异,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也有所差异。笔者参看了2012—2014年三年参与“3+3”试点项目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减少叙述头绪,现选取2例进行文本分析。案例一: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与我国旅游行业需求相适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熟知岗位职业流程、具备专业和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良好,能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等服务业一线岗位需要,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案例二: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等一线岗位的需要,具备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旅游服务的基础服务技能,成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为高职阶段培养能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等单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不难发现以下一些共性问题。第一,中、高职分段培养目标没有分开表述,这让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很难把控本学段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第二,“技术技能型、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性词语混用,致使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第三,各阶段“岗位能力”表述欠缺如存在重叠、衔接不畅等现象,更没有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递进”的词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这与制定者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的认识有偏差不无关联。

1.办学理念存在偏差:中职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

是为了“就业”还是“升学”中职阶段的学生是为了“就业”还是“升学”?在学生看来,实际上是“求知”,与“求职”问题。反映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应有所侧重,“3+3”分段培养模式更新了对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的认识,为学生成才“架设桥梁”,学生职业能力的“衔接与提升”受到关注。为此,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分中、高职两个阶段,又要考虑中、高职的“衔接”,将六年时间的培养目标纳入到“整体框架”,这样,符合“3+3”分段培养模式特点,有利于处理好“就业”与“升学”关系。

2.对中高职衔接目的的认识有偏差

是注重中职与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还是把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割裂开来?这与办学方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有人认为,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旨在充分利用各自办学优势,通过长学制使学生既有深厚理论,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后更加适合该行业的各个岗位;也有人认为,通过长学制办学,为初中生提供成长平台,以获取更高学历;还有人认为,这种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迟进入社会以减轻就业压力。认识不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所差异。

3.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偏差

人才规格与职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规格越高,职业能力要求就越高。中职阶段培养目标通常为培育中等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人才能够适应社会;而在高职阶段培养目标通常为培育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要求人才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意味着受教育者在预期岗位上的层次“衔接”,因此。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将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落到实处。

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3+3”办学特点

“3+3”办学模式要求中高职专业对接、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对接、系统化分阶段培养规格不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3+3”办学特点。

1.遵循四个基本特性即“中等性”“高等性”“职业性”“衔接性”

“中等性”强调基础性教育,“基础性”是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高等性”是指在中职基础上的全面提高,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提升、专业综合技能的拓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性”是指中职毕业后能胜任旅游行业岗位群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后能胜任旅游行业岗位群服务与管理一线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衔接性”要求中职与高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递进”性。

2.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递进性”培养

“3+3”分段培养模式打破了中职“断头教育”的格局,为技能技术人才打通了上升渠道,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职业学校不能像办短期的培训班那样,只顾某种技能的提升,而是要从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以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但在培养过程中要分阶段实施。换句话讲,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任务、具体内容等分阶段有所侧重,即构建“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由层次定位、人才规格、岗位群及其达到的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构成,体现层次分明而又贯通的中高职“衔接”,反映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对应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对应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或以上要求。即“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三、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列举

笔者在调研本地区有关旅游行业企业用人质量需求的基础上,结合“3+3”办学特点,拟定了“3+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供参考。总体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我国现代旅游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导游业务能力、旅行社接待能力、旅行社票务能力、旅行社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交际能力、较强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应变能力,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各类人才。分别有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目标。

1.中职阶段

就业面向岗位主要有餐饮、客房、前厅服务、地接导游、旅行社门市接待、旅行社票务、销售。掌握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和旅游服务岗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饭店前厅、餐饮、客房、旅行社接待、销售、地接导游、景区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旅游企业一线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81

实现工业化、强国富民,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并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培养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对口招生和“3+2”、“ 3+4”等几种模式,由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几种模式中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五年一贯制高职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未能被广泛接受,只是在无法进入普通高校或高中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读,因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又因为不存在升学压力,造成培养目标实现难度较大,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部分用人单位最不欢迎的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对口招生,虽然通过考试选拔,但从调研发现存在中、高职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3+2”、“ 3+4”分段培养模式,则存在课程各成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

作者所在单位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是较早实行“3+2”分段培养的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互衔接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2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中?到高职和高中到高职有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同属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为”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均是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前提必定是培养目标的衔接。我们在“3+2”分段培养中,首先,将“3+2”虽分段但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结合中高职的特点,统筹制定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对中高职给予准确的目标定位,将“3”作为“2”的基础,“2”作为“3”的提升。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中高职不同阶段有各自明晰的培养目标,且培养目标层次分明,具有从中到高的递进性,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可以获得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从中职进入高职后技能水平得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可从事的岗位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相衔接的培养目标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的奠定了基础。

3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既然是衔接就不能把“3”和“2”给分割开来,在培养目标相衔接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一体化的概念,要根据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实现课程设置的衔接。分段培养的专业虽名称不同,但属于相同专业处于不同层次,因此,在课程设置相衔接这一点上并不难做到。下图列出了以核心课程为例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2015JGA236)《翻转课堂模式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模式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2016JGA222)《“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实践》。

从图表可以看出,所建立的课程体系与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从中职到高职不仅仅是技能水平的从中到高,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

4教学内容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篇3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4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5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6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7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也有人认为“中等”二字含义意指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已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现实中,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已将“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加之多数企事业单位也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的看法已不被普遍接受。为了进一步认识中职教育内涵,我们有必要比较相关的概念属性。首先是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中职教育从属于教育。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文件),可见相对于职业技术培训来说,中职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全面素质的提高。换句话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技能学习,而忽视应有的认识和情感,则中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就无差别,同时也抹杀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比,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相对独立,且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晴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其两者教育功能而言,普通教育着重于全面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可否认,全面的发展包含职业生涯或职业生活的能力培养,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也需要普通教育的基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强调“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已属必然.若职业教育学生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则应有的技能教育和专业课学习难以推进。由上分析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双重性教育宗旨。其一是“初等职业技术水平”,以帮助人取得职业入行或上岗资格;其二是“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学生的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具体讲,就是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它属于一种通识性基础教育,是为学好专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包括为升学做准备,确保其持续发展的可能。这与国际上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共识(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识、情感和技能)是相一致的。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关系到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位置的准确定位,而对中职教育的准确定位,最终还有待落实在对其培训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上。培养目标问题是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如果目标不明就容易引起教学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要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位,我们仍需要结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对象状况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分析。

二、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及社会需求变化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对中职教育培养对象的“进出”状况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其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定位。无疑,与以往的中专学校招生状况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中专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当然也招收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学制要延长,以助其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以往的生源个性较成熟,已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比较自觉,对世界观、人生观、责任感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把握,能适应传统的较为严谨的教育方式。而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并没有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导致他们的个性较不成熟,文化基础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对世界观、人生观、未来前途的认识模糊,难以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适应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并且在若干年内,中职生源质量难以有好转的趋势。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短时限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必要。所以说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只能是“相对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切不可与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教育等同,这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为实现培养目标时,要注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突出生源质量的层次性。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技能,往往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科技发展的影响,现代工作的完成更多是依赖从业人员的智能,而非体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作变化的速度加快,使从业人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弹性,以适应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国际上对劳动者的各种能力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让青年人学习专门技能,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好关键能力,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变换,尽管国际上对关键能力没有一致的具体表述,但基本认为它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我在市场调研过程中,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交流,他们都认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性、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培养自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在职业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然中职教育要实现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相关的课题,如综合职业能力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其心理结构如何?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应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处理好中职教育中发展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如何评价综合职业能力?等等。很显然,在确定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质量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离开这两点,就难以对培养目标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更谈不上如何发展。我认为,就当前而言,中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任务的双重性:既要完成“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又要培养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对现有培养目标模式的反思

通过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中职教育的宗旨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实用人才:二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培养目标模式值得反思。

1.强调就业教育,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教育。目前,中职教育有过分强调就业的倾向,美其名日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以致在组织教学中过分地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继续贯彻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思想。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一次教育定终生的旧有职业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一生接受一次教育,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今后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接受持续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及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念更是彻底打破了以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亦如此。另外,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必然存在偏重实践轻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设,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有的也是选择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这样就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不够,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的后果。这与理性的就业教育相矛盾。也不符合当今瞬息万变的学习化社会要求。

篇8

【关健词】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崭新的高中生活和学生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太多的不同了。当务之急我们是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减少初高中过渡时期的压力,帮助学生早日进入高中生的角色,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一、两套标准的差异讨论

在认真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造”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透过表面现象理解由此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

(四)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如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二、对高一新生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在第一课上我先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两大方面向同学们说清楚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以期对高一的新生作出有效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一)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学习特别注重整合、积累以及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高一新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讨论

通过以上的简单比较,我们要让学生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人对我们的高一新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抓好课堂

因为课堂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比较初高中在阅读能力、思考深度、方法积累、语言表达、文言积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高别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高中语文的课堂要特别注意学生阅读思考的之后自我体悟和唤醒,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更为广阔的世界,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课堂的引领。课堂的确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缺失了这一块阅读、体验、提升的地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无从培养和提高。所以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倾尽全力投入课堂,让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不断地成长,从而切实把提高探究能力落到实处,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过渡,让自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劈波斩浪,化解一切难题。

(二)做好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初中的积累是语文知识的一种呈现和聚集,那么高中的语文积累工作就是一种质的飞跃。高中的积累之后还要我们会灵活运用积累的内容,当我们积累的时候特别要关注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体悟到什么,关键是在表达的时候能把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作文表达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当然,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指导学生关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的方面,这是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有效回顾过程,更是一次更高要求的积累过程。

(三)加强阅读

篇9

一、过渡阶段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二、正常阶段

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三、提高阶段

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四、完善阶段

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篇10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有代表认为,当今社会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麦克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指出,各国普遍出现了“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现象,即当大学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社会就开始拒绝使用这些学生。麦克思公司对40万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不高,半年后离职率较高。专业对口率是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2009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211”院校为70%,非“211”院校为66%,高职院校为57%。毕业生离职率高低反映初次就业质量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吻合度。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率“211院校”为22%,非“211”院校为33%,高职院校为45%。专业对口率不高和毕业生半年后离职率较高,是当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一种反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王伯庆博士设计了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以了解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该系统由毕业半年后、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与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及分析组成。其中,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包括指标:就业状况、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读研分析、专业课有效性、求职分析、对生源进行分析、对满意度进行分析。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指标包括就业竞争力、就业流向及变化、工作稳定性、基础课有效性、再求职分析、在职培训、满意度分析、校友服务。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人单位特征、招聘需求、聘用分析、使用评价和培养要求。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通过建立专业分析模型,研究培养体系和就业体系的关联性,分析教学过程,并提出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延庆副教授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学习的自主性和计划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学术兴趣缺失,自信心不足,出现学业倦怠、浮躁和功利趋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以高考为指挥棒,学生将学习作为竞争手段,拒斥知识和学问。有代表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提前学完课程准备升学考试的现象:高中两年学完三年课程,准备高考;初中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准备中考;升学竞争不断下移,甚至到了幼儿园阶段。还有代表提出,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前和小学阶段以女教师为主,培养的学生缺少阳刚之气;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指出了当前高等工程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二是专业课学时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三是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工程技术前沿知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创新课程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发挥奠基作用。上海市长宁区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各阶段课程体系:学前阶段采用以运动课程为核心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采用以快乐拓展日为核心的快乐学习;初中阶段采用以阅读领航计划为核心的有效学习;高中阶段采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有代表提出,大学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对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的探索精神。中国海洋大学通过举办夏令营,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立志海洋事业的高中毕业生;建设学科特区,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进入海洋科学前沿,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天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引进国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将工学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一位创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认为,高等教育应大幅增加讨论课;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和写作的比重;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加强责任感教育。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上海市长宁区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力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长宁区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个包括荣誉、职称和项目在内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建立准入机制、培训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任南琪教授提出要加强具备工程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师资队伍平台。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工程培训制度,包括实施新聘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和参与有影响工程项目的鼓励政策和改革现有高校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吸引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进入高校做兼职专业教师、建立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做“工程讲座教授”制度和高校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制度。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我们要下大功夫,把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与会者认为,改革当前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专长的人才。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全国有两千多所大学,高校类别和定位不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质量标准不一样。我国有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所处地点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也不可能千校一面,因此应有不同的人才质量观。其次,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从学校类型、专业差异、社会需要、个人发展等方面设置多元评估体系,国家重点制定质量标准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根据学生特点、学校特色和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等设置多层次、多维度评价体系。第三,改变评价主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体制,把部分监控评估的责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建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工作交给中介机构。最后,改进评价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供专家动态评价,供社会实时监控。

三、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一)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从管理体制来看,缺乏顶层统一设计,管理体制不顺、错位,统筹力度不大。例如,中、高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司局管理,不利于中、高职的衔接。从各阶段培养目标来看,各阶段都存在为了升学而只注重分数的现象。从课程体系来看,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特别是中学缺少职业生涯教育,很多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不知选择什么专业。

(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途径针对以上问题,代表们从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就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出了建议。从管理体制上看,有代表认为,改革责任在政府,建议从国家层面着手,由教育部进行顶层设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有效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各级教育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每个教育阶段应确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基础教育阶段要坚决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方针,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解决做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体育,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美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性情;智育,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拓展。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合作方面,有代表提出,加强小学、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的主要措施有:大学与高中合作办学,大学老师带学生到中学实习,大学负责中学老师的继续教育,高中生可以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学合作,师范大学教师要研究基础教育问题。例如,西安交大少年班,每年招收15岁以下的初中生,实行高中、本科、硕士和博士连贯的直通车教育,缩短学习时间。有代表建议,要加强合作连贯性,小学培养公德意识、中学培养公民意识、大学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要注意合作的开放性,向前延伸,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进行求职、求学、人生规划的教育;向后延伸,进入大学以后,要分类培养和指导,可将学生分为学术型、技术型、创业型人才,进行分类指导;向内延伸,进行内涵建设,如师资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向外延伸,要面向社会,实行产学研结合。

篇11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所有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点出发,着重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 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对现有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的第一要务。

一、制定具体而详实的计划

语文教学是一项极具针对性的活动,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是其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习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计划,当然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在制定计划之前需要了解当前所教授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目标,要保证所设置目标切合当前义务课程教育大纲要求。其次,教师必须要根据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再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情境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不断反思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并调整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二、注重教学环境建设

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语文思维能力是进行语文学生的基础,而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又是关系到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就必须要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产生思维的动力,进而主动投入到其中。通过大量实践教学表明,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习内容设置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情境,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教学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首先必须要保证教师为学生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所有的学生都处于平等位置,同时要不断鼓励学生质疑经典和权威,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主义精神。其次要积极有效的来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善于发现学生问题中的闪光点。最后,教师还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

三、合理选择思维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能力,针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授学生具体的思维方法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很多,包括分析法、比喻法、联想法、观察法等等,其中又以观察法和联想法最为重要。

观察法是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常见的观察法包含了顺序观察以及对比观察。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研究中指出,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从而有效的将思考与观察融合在一起。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来说,许多的语文课文作品都必须要学生从细微处来进行观察,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所叙述的重点内容,同时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作者所采用的观察方法,进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

联想法是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法,联想是指由一人一物想象到另外的人或事物,这是我们人类大脑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大脑对存在事物进行加工及改造的一个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文《天上的街市》一文时,作者就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街道上的灯光比喻成天空中的星光,通过优美的语句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景象。

四、注重课堂互动及课后反思

当前语文教学理论多种多样,建构主义理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当前社会文化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强调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啊哟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据。例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语言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欣赏,同时还要对学生表现较好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点出,让他们有一种被关注感。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做好相应的教后反思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自身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能力,来影响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基本目标之一,对学生未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选择合理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雅.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2(01)

【2】刘仁贵.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1(09)

【3】江毅华.认知冲突与语文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篇12

从中高职衔接的角度,来论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研讨的问题是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从现有情况看,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分段贯通式。即将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校联合办学,采取3+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但中高职校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重组中高职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二是提升式。即选择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三是下延式。即高等院校(包括现有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及部分本科院校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将以上几种形式作一比较。

1.选择部分高等院校招初中毕业生举办5制高等职业教育开通高等院校初中后5年一贯制招生渠道,无疑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优势在于可以在5年的时间内,根据不同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职业技能等系统的教学和训练,既避免中职学生基础理论较差而造成与高职对接中错位的现象;又弥补了普遍高中学生缺乏技能训练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教学角度看,我国目前举办的5年制高职的教学计划也符合国际上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最短年限为初中后学习5年的要求。但这种形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以招生数量上看。就本科院校而言,其任务是培养本科生以上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本科大学的办学重点不在职业教育,因此,即或招收高职生,数量也是有限的;成人高校由于受场地、校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其招收5年制初中毕业生的能力也有限。

(2)从效益上看。高等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实际上使高等院校承担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没有发挥高等学校应有的效益;实际上缩小了高等教育的规模。

(3)从师资方面看。高等院校招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因其前3年属中等职业教育,其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方式上都与高等院校有较大不同,这不仅给这一阶段教育带来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发挥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的资源优势。显然,让高校教师去适应中职教学,而中职教师却因生源不足而闲置,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教育歧途。

2.在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从1985年开始,在4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试办高职班以来,至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普通中专举办高职班的学校已达22所。这些学校有着几十年办职教的经验,在深化改革、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借鉴国外职教理论开发课程,实行模块教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还有一部分重点职中附设了大专班、电大班和大学函授辅导站,在试办高职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并在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备办高职的基本条件,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中职校办高职,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设置条件,并不是大多数学校都能够达到的。

3.3+3式的中高职衔接近2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21000多所,一部分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3方式能够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前三年在中职),有利于吸纳学生,同时又能减轻高等职业院校的压力(后三年在高职),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当前的情况是,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当中,有相当数量用于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职对口招生数并没有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希望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尽管我国目前中职毕业生已超过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但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的升学率不足3%,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相差十余倍,这既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无益于目前社会上的“普高热”的缓解。采取3+3方式,改变人们普遍认为的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观点有利于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种衔接不是原来的中职+高职而是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建立共同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职与高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与技术训练,而不必集中在一个学校配全5个年级理论和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全部资源。

篇1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篇14

【关键词】物理能力 高中 学生

一、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