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篇1

媒体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运用录像、计算机、视频、装置、综合媒体等表现载体,以电子、光学等新科技语言为基础,特别是使用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为基本语言的艺术。它以多媒体性、互动性、非线性、虚拟性体现了当代审美心理诉求的新特征。

震撼与沉浸――多维的感官体验

法国理论家里吉斯?黛布蕾从文化与媒体的关系出发,将人类社会分为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三个时期。毫无疑问,从20世纪的下半叶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数字化技术和媒介的空前发展重新塑造了人的感性,使艺术产生了变迁。单一的传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感性需求,艺术感受的形式即便不像本雅明所说的是触觉的,走向多维与综合却是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已经“超越了视觉阶段而日益成为多种媒体和多种感官时期”。

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向文化生产领域的渗透,所以后现代艺术已没有现代艺术那样的精英文化特征而表现出了对大众和日常生活的关注。正如本雅明所说,“大众想要散心,艺术却要求专心”,大众与艺术的这一矛盾在便利的机械复制时代得到了解决,伴随着复制而来的灵光的消逝,艺术借助科技带来的“震撼”效果“潜入”大众,从而满足“散心”的需求。新媒体艺术正是凭借现代化的媒体手段,突破了以往艺术的单一传达方式,从而营造出多重感官的情境和氛围,带来“震惊”效果使观众沉浸其中。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就开始探索多媒体的艺术形式,他使用电视、录像等当时最先进的媒介创造多维的审美感受。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的更多的手段。

《Osmose》(如图1,2)是戴维斯1995年设计的沉浸装置作品。这是一个带有三维计算机图形和立体音效的装置,它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时空背景以探索自我的主观经验。用户需要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情感追踪背心,以便观察他面临不同环境所产生的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使用头盔显示器,用户完全沉浸在一个360度球形的私人空间里,并控制手动摇杆在虚拟世界里航行。逼真的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幻觉,音乐为提升观众的情感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制造出强烈的临场感。《Osmose》还包括大型立体视频和音频设备以便实时传达用户经历的环境,虽然沉浸发生在私人地方,屏幕上的视讯画面使其他观众见证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旅程。在这里,艺术家凭借多种媒体手段创造出的沉浸效果,不是为了模拟现实,而是探寻环境、感官与心理、情感的特殊关系。

新媒体艺术营造出的多维体验的沉浸空间使观众不必劳神专注于艺术的欣赏,而是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带来的“震惊”把观众引入艺术。

交互――艺术受众的参与

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把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个奥尔特加所说的“超级民主”的时代,这个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他者”的关注。这使得艺术不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情感的宣泄或美学追求,而是把观众的主动性放到了突出的地位,艺术接受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走向交互。

20年代的艺术家很早就不断探索与观众交互的艺术形式,以期实现与观众更好地交流。1970年,美国艺术家汉斯?哈克创作的观念艺术作品《汉斯?哈克美展调查》就是让参加展览的观众填写一份调查表。这种方式极大增加的作品的信息量,使艺术作品超越美术馆而有了社会学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少技术手段的支持,哈克的实验显然缺少艺术特性而更多的是文化特性。

新媒介,特别是数字化媒介的发展为艺术交互的可能提供了便利,互动性也成了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

澳大利亚斯艺术家斯蒂拉克在北京举办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新媒体艺术展上展出的作品《人造的头》(如图3)就是一个可与提问者进行交谈的互动装置。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探索了人机交流的可能性。当有人经过它的投射范围时,传感系统就会进行提示,使人造的头做出相应的转动、睁开眼睛,并开始对话。在与观众的不断交流中,其基础数据不断增加和对真实世界反馈信息的不断累积,人造的头的表达将不再是艺术家的全权产物了。也就是说,通过交互,观众不仅参与了艺术作品,也重塑了作品――艺术作品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偶发、拼贴与碎片――非线性的审美体验

波德莱尔早在1863年就敏锐地发现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短暂、流变和偶然事件。偶发、拼贴、碎片构成了后现代艺术非线性的审美特征。

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始于电影的蒙太奇技术。新小说派作家马尔科?萨波尔通过他的《作品一号》探索了文学的非线性的表达。此外,波普艺术用即时拼贴、直接挪用、批量复制的创作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突出了非线性的审美特征。

当今,这种偶发性和间断性的叙述方式成为新媒体艺术普遍使用的艺术语言,强化了非线性审美的心理体验。超媒体是一种包括文字、影像、图片、动画、声音等图文声光的文件。其中的元素和机构是分离的,通过超链接将这些离散的元素和机构联系起来。如果说传统的线性叙述强调文本的内部关系和意义的会聚性;而非线性则更为重视文本的外部关系,其意义更具有发散性。

白南准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新媒体装置《电子高速公路:比尔?克林顿偷了我的想法》就体现出了非线性特征。白南准用铁架子把313台电视机做成了一堵墙,电视机之间布满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和管线,每个电视里不断播放着各种图像,包括政治新闻、城市街景、明星做秀、时装表演、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战争等等,传媒文化的各种碎片无序地编制在一起,被展示出来,揭示了信息泛滥所导致的人的经验与世界的分离与矛盾。

数字化与虚拟空间――非物质性审美

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性审美体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形态的非物质性;其次是借助数字化技术艺术创造出的虚拟空间。

正如克罗齐说所的,艺术不是物理事实,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以它的材料去衡量。艺术是直觉表现,是传达的是人的思想、情感,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所以,我们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艺术探索不断打破材料和媒介的范围,而越发强调观念的表达。在这个以数码统一信息的时代,艺术的存在形态已经从物理原子转向了比特,呈现于电子的屏幕上。

在2009年“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出的我国艺术家马冈的作品《股文观止》(如图4)则是尝试非物质性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结合。这件作品使用数字手段创作,最后呈现为传统材料,着重于内容的观念与当时金融危机的联系,并赋予中国特有的色彩,是强调一种混合媒体的观念互动。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身临其境的逼真体验;现代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这都促进了感官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非物质性的审美体验。

今天的我们不得不穿梭于两个现实之中,在物质的现实中,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春夏秋冬、甜酸苦辣、人间冷暖,徘徊在道德、伦理、法律的边缘;在虚拟的世界中虽然也有道德与伦理,真情与险恶,但那里仍然是一个逃离现实束缚的“网络天国”。在这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网络天国”里,人也非物质化了――没有了身体的限制,思维与资讯成了世界的全部。

加拿大艺术家卢克?库彻斯恩2005的作品《你在哪里?360度全景》(如图5)带给人一种虚拟化的时空体验。置身于作品中,观众如同在梦中飞翔,穿过一个多维的世界,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在明亮与黑暗之间游走,在私人与公众之间转换。沉浸其中,通过一个操纵杆在X、Y和Z三个轴中调换,进入一个以等级衡量的信息/体验空间。

处在任何等级中,观众都将遭遇到其他的居住者:有远程设备连接的活生生的事物,有提前录制好的展示在视频窗口的事物,参观者还会遇到他们自己――隐藏的摄像机会将参观者的图片融入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中。

篇2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国外艺术家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使用技术,便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中,开启了新媒体艺术时代。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20余年,却可以和石油、电力等实体经济相抗衡,足以看出它未来市场的空间和潜在实力。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画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点在于,首先艺术表现的技术手段不同。新媒体艺术充分发挥了个体所有的感官细胞,完全突破了原有人们对艺术作品单一、被动的体验式欣赏方式,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问到的,鼻子嗅到的全部纳入传播的艺术轨道上来,进而激发客体对艺术的精神感官、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心灵感官。其次是交互过程中的接触范畴不同。传统的艺术方式基本与客体是相互隔阂的,主要依托于创造主体自身的艺术细胞进行发挥,凸显个人的天赋和魅力。而新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实时与客体进行交流的,通过网站或其他传播工具都可以快速听到客体对主体的反馈和声音,进而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这两个层面上,《新媒体艺术》这本书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该书第一章就对新媒体产生与发展的美学渊源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美学特征、表现形式、发展历程进行逐一汇总,最后得出重要结论即新媒体艺术是数字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该著作还有其独有的学术价值和指导借鉴作用。正像书中所说,林迅先生在外考察期间,意识到新媒体科技对艺术的辅助与促进作用。艺术研究有必要引进各种新媒体技术,并借鉴发展“边缘科学”的新经验,编写了这本书。当下新媒体的艺术创作过程凸显出了复合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传统的艺术表现中,个体的创造与传播,艺术的交流与回馈都是碎片化的、不连贯的,而新媒体艺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之间的无缝拼接,这种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先进的体验感受,成就了新媒体艺术未来不可小觑的霸主地位。书中,林迅先生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与创作关系入手,对主客体双方进行分析,认为主客体的此种交流模式会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用一种“距离感”来看待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经验来看,作为个体的审美意识,必然受到其自身的心理、生理、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对于个体的创造无疑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干预和妨碍。但是新媒体艺术是结合了传统的审美意识作为主体,通过技术的融合和生成,凭人们的直觉和想象创造出世界上完全不存在的事物。比如《阿凡达》中的外星生物、《长城》作品中饕餮的样子,完全是通过个体绘制原型加上新媒体技术的优化加工设计而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体艺术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艺术的思维空间,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虚构、营造出虚拟的现实。

篇3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艺术形态涉及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媒介,包括影像、动画、游戏、装置、虚拟现实、网络交互、数码摄影以及数字音乐等形式,其触角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成为反映社会生存体验和认知方式的新兴文化载体。

 

1.新媒体艺术的实验特征

 

新媒体艺术被认为是以有意义的方式运用媒体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它综合了最新的艺术理念、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未确定性和实验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与动态性,是对所谓“旧”媒体的艺术思维、观念意义、功能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扩展或者颠覆。

 

2.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编码化和智能化,它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新媒体技术当下在硬件、软件、平台、传输手段、数字成像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各种新媒介和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意与观念,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兴媒体介质的不断发展,例如网络、手机、智能硬件、互动感应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刺激并推动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新形式。愈加突破了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传统认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和开放的互动参与模式。

 

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新媒体数字科技使艺术家可以综合采用声音、色彩、文字、图形、影像以及特效来体现人类的情绪和思想,带来艺术造型语汇的创新。而瞬时远程传播和实时交互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存在的传统模式。新媒体艺术具有的娱乐性、商业性、数字性、艺术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审美、行为和观念的转变。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网络空间的沉浸感,对于新媒体艺术家有着哲学般的启示作用。传统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供观者欣赏,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多地需要在观者的参与互动中完成。这种由观看走向体验的新媒体艺术方式,推动了文化知觉的再造和沟通机制的再生。观者不单是在观看艺术品,更是在感受艺术品,在艺术情境中获得某种沉浸式的体验。传统艺术呈现的精英特质

 

是基于专业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训练之上的,具有欣赏上的审美距离感。而新媒体艺术则瓦解了传统审美的局限,它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和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并为新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二、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

 

就像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R〇yAs-cott)所说的那样“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家对于旧有的艺术思维和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更新、创造与发展的结果。”

 

1.新的艺术传播规则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④说过,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人类己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看和听。视听结合的新媒体正在对人类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是艺术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的进步也直接带动了新媒体的演变进化,宽带与移动互联的流量扩增使得新媒体影像文件可以被瞬间复制、运输、存储和传播扩散。尤其是在万物互联、即时通讯以及社交网络兴起的时代潮流之下,新媒体构造出的新兴话语逻辑和社会影响力,以无所不在的强力传播,消解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符号体系,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理念进行重构再造。

 

2.新的艺术风格语言

 

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的火花,它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不容置疑,甚至可以说它也是当今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形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美学体现。在这个性张扬、充满自我意识的年代,新媒体艺术家以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技术含量,为社会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数字科技为新媒体艺术家的头脑想象力和心灵创造性搭建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那里成为数字艺术激情飞跃的地方。随着数字功能的增强,数字世界逐渐生成自身的时代使命和游戏规则,视觉、听觉、触觉、虚拟现实等各种介质与交互方式混合在一起,用美轮美奂的图形影像营造出奇妙的视觉冲击力和崭新的艺术风格。新媒体艺术风格语言具有符号化、情景化、趣味化、人性化、意识形态化等特点,先进科技也为超自然的想象、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巧妙的构思创意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时空局限和固有边界,走向更加多样化的组合传播、交叉运用和资源整合,不断探寻与受众之间的交接点,创造着视觉神话和商业奇迹。

 

3.新的商业增长点

 

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传媒领域中引发的深刻变革,从信息领域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新媒体高新技术需要进行人文艺术转化和实现市场应用,以更加贴近受众的需要,引起注意力,创造经济价值。虚拟艺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片头制作、视频传播和游戏共享等领域,带来峰值体验的视听享受。而油画、水墨画等各种艺术技法可以用数字技术轻松实现,甚至动态化。在新经济关系的拉动之下,按照量子经济的飞跃增长模式,通过大数据和全媒体整合的精准传播,新媒体艺术正在融入内容产业。新媒体是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融合,它可以使内容制作具有强烈的商业味和娱乐感,使艺术体验和交互手段成为诱惑消费者的手段,成为商业智慧与市场谋略的有效手段。

         如今的社会消费不再仅是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更加偏重于体验、意境、感受和自我表现的高层次需求。数字化的生存带来了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情感需求,新媒体手段的商业运用也意味着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更具前景的市场空间。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美学突破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推广,数字技术开始和艺术融合和接轨,逐步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美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强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工作,对完善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对数字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需求、视觉感受,同时也能为艺术作品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完善现阶段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实现艺术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1 数字化媒体艺术的概念

对于数字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完成对声音、光等信号的编辑工作,同时实现对这些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进而方便进行信息的管理、传输和处理等。[1]

同时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主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进行新的包装和处理,主要是指构建出动画、视觉艺术等形式。其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处理,也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包装,这也是先进科学和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丰富其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艺术的科学发展。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其在传播手段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性。

2.1 高效性和互交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为设计师构建出便捷的操作管理平台,由于数字化技术具备简单易学、传播速度高效、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设计师内心和软件的融合,推动设计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设计。[2]此外,随着网络艺术的点面发展,相对于传统艺术重视细致、复杂的手工操作环节,数字化艺术能够有效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设计的整体效率,为设计师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及你想你给创作、构思等方面的工作,为艺术创作构建出更为完善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拥有完善的数据库,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充足的素材和数据,以便于实现对艺术的多元化和交互化。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够借助数据库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充分体现创作的“互通有无”性特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丰富艺术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想想空间,保证艺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内容、空间方面的交流、沟通,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保证艺术的积极发展。

2.2 虚拟性与综合性

对于创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创作工作的形象、生动、逼真效果,实现对作者真实想法的精确性表述。计算机软件能够推动艺术作品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效果,增加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随着立体化创作形式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传统艺术表达形式无法达到的高精度、高输出的设计作品。在这种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完善传统艺术形式的表达特点,保证数字化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改善大众在审美方面的综合效果。

3 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美学突破的具体表现

3.1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趋向大众化

通常情况下,在人们的认知中,传统艺术的创作者都是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专业人士,给人更多的一种不容易接近、神圣、脱离普通生活的感觉,艺术作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普通人群对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作品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使得艺术的受众人群在不断地扩大,普通人群也可以进行艺术审美。数字媒体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将艺术通过技术的方法来表现出来,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就可以创造出艺术作品,为大众创造艺术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促进了艺术作品的多样化发展。[3]当前,网络中的许多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通过数字传媒艺术将自身的创作灵感表现出来,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3.2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并且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受众范围的扩大,其逐渐地形成一种和传统艺术相反的非逻辑型审美特征。[4]在传统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借助一定的方法,通过逻辑思维能够理解创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及创作意图。但是数字媒体艺术使得创作者能够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思,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率比较多的素材以及表达方法,因此在对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使用传统的逻辑思维是无法体验到作品所表达的意图,而是要从现代人的思维进行欣赏,进而得到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3.3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开放性

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创作中,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创作者自身独立完成的,同时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完整性。当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素材被更加广泛的利用,创作者能够更具自身的想法对开放的艺术作品进行不断更改,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作品一直处于被不断创作的过程,当一件艺术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内,那么就会出现一些对作品进行不断创新、更改的人,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同时也能够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促进艺术作品不断地进步,同时更加地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4 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受众范围在不断扩大,数字化技术和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艺术表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发展,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高的效率和交互性,同时具备着较强的虚拟性和综合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使得现代艺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促进我国艺术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93-100.

[2] 高楠.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看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35.

篇5

关键词:中国艺术美学;新媒体;艺术审美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专业人员在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的时候,不断借鉴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意理念,不断汲取有利于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创意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新媒体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将传统的美学理念与新媒体艺术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从美学视角下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以此来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1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经历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而总结出来的。新媒体艺术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社会的各种思潮来作为发展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当下社会对哪一方面的美学类型表现出兴趣,新媒体艺术就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而真正将这种社会思潮形成系统的理论则是由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泛媒介论”,该理论的提出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脚步。在该理论被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基础支撑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这也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

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主要依赖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候,艺术的传播主要媒体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具有较广的传播途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够较为全面的将新媒体艺术的内容展现出来。

2 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

2.1 多媒融合带来的艺术变革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媒体艺术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入,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艺术媒体更新变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类的艺术史,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艺术自身发展中,多媒融合是一项必然要求,它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而且也反映了现代艺术发展回归到艺术本原的过程。在人们刚刚接触到艺术的时候,由于人们对艺术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凭借主观意识来对艺术进行诠释,从而导致艺术的意象构成具有片面性和原始性,不能将其特点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的采取方式来诠释艺术,能够将艺术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

2.2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而审美体验的综合性主要指的就是将所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更加深刻的将艺术表现出来,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其次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这里所提到的交互性,主要指的是艺术审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种类型的人,即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交互性指的就是三类人的交互合一,三者几乎是共同进步的;最后是审美情境的虚拟性,在新媒体艺术中,很多事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让人们感知的到,因此,人们如果想要在真正意义上领会艺术中的美,就必须要有审美意识,善于挖掘艺术中所潜在的美的因素。

3 中国艺术美学与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的关系

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中国艺术美学理论成为了重要依据。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依据,主要崇尚的就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也正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这种理念在我国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从审美方式来看,中国艺术美学所崇尚的是物我为一的思想,主张“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的内心体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中国艺术美学博大、多元的审美理念,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美学参照和理论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将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应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时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审美也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促进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当下社会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梁良.新媒体艺术审美之我见[J].时代报告,2011(09).

[2] 陈敏南.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J].求索,2010(08).

篇6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很多新型文化形式的产生,新媒体艺术就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创新性艺术形式,其设计特点独特,能够带给人们很强的审美感受,我们要对这种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寻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探究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这种艺术形式更好地发展。

一、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解读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的新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这种艺术设计是由技术力量催生出来的,虽然艺术理念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技术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新媒体艺术需要在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实现艺术设计的创新。另外,新媒体艺术设计传承了传统艺术设计的理念与美学范畴,虽然注重技术的力量,但其作品设计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种艺术设计形式需要满足传统艺术的审美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声、光、电等形式上的融合,通过人机互动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技术具有很强了的时代特点,是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的,它的表现形式丰富,信息含量很大,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传统设计理论体系,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形式和艺术审美特征的新型艺术设计方式。

二、数字技术背景下促进新媒体

艺术设计发展的策略

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设计内涵与设计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新媒体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我们要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有效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一)要重视新媒体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价值

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观念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设计虽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设计者更关注这种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设计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忽略了这种艺术本身应经具有的审美价值。新媒体艺术设计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商业性与功利性,但由于其缺乏对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思考,没有进行艺术性创新,这种艺术设计带给人们的审美震撼并不强烈,设计者要考虑如何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不仅要考虑利用新媒体手段,更要重视艺术设计规律的应用,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审美功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很多艺术家只认可传统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他们很排斥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种艺术设计不符合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是不合格的艺术设计作品。他们认为这种高新技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态度就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其实,任何形式的艺术设计只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符合时展的需要,能够带给人们身体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够获得大众喜爱都应该是审美艺术产品,都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重视,况且,新媒体艺术一经产生就得到广泛的流传,是一种很时尚的艺术产品,艺术设计与高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的新思路,能够不断拓宽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更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认可。作为艺术设计者,要重视这种艺术设计形式,能够积极面对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问题,站在艺术的高度不断完善新媒体艺术,这样,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篇7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

篇8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特征;审美;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52-01

一、数码艺术

(一)数码艺术设计及其产生

数码艺术属于一种新媒体艺术,它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是由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它是指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艺术。

数码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它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出现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泉》的作品――小便器,由此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多年后,公众一致认为这件作品象征着杜尚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特征

数码艺术,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反传统性和它的人文关怀,即使某些作品借用商业社会的特性而采用通俗和游戏的形式,但仍然可以从艺术家的精神内涵的解读中加以区别,这也是区别其他利用数码进行创作的作品。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视觉表现

如今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媒体语汇极大丰富。数码艺术设计的应用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数码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可称为“媒体蒙太奇”;包括共时叠加的媒体蒙太奇和历时链接的媒体蒙太奇,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手法和新媒体艺术语汇,并由此生成了数码艺术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

第二,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模式的特征。数码艺术设计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与结合

(一)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

要探讨和研究数码艺术设计的艺术特征,就必须对现代审美观念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概括来看,现代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抽象化。集约化大生产决定了产品必须要便于生产,而不能有过多和过分的雕饰,所以要求产品必须要以简练和抽象的造型为主。二,简洁化。简洁性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将功能与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强冲击。强冲击就是审美中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和激荡。四,民族化。从审美角度来看,艺术审美的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五,个性化。艺术理论在突破了传统的模仿和表现之后,更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强调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特殊的领悟,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注重个性特征的表现。

(二)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舞台设计运用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存在于艺术和科技之间。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激发了舞台设计的思维,将更多地活力和创作灵感注入到舞台设计当中。在21世纪,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舞台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必然也要与新媒体艺术发生融合,所以舞台设计在今天也不断打破传统,不断革新,新的舞台艺术也将现代科技和新的艺术媒体相融合,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一、新媒体艺术和舞台设计的概念

舞台是演员进行表演的空间平台,在舞台上,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上。所谓舞台设计,就是在表演中一切围绕着演员所展开的造型处理。舞台设计又被称为“舞美设计”和“布景设计”,但是这些说法都仅仅代表了舞台设计中的一方面,布景设计只是舞台设计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有些舞台在设计时也并非一直运用布景因素。舞台设计是区别于“舞台”的概念,舞台设计包括了多种因素,舞台、道具、灯光、空间、光色、活动等,这些所有的因素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就是舞台设计。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新媒体化的时代产生了新媒体艺术。但是人们对于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是众说纷纭,而且还经常将二者混为一体。任何事物在诞生之时都是新的,然而当时间流逝了,新的会变成旧的。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互联网、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出现的技术向人们所提供的一种新工具。澳大利亚先驱艺术主编认为:新媒体艺术所包含的的范围非常广,主要特点是在艺术作品中使用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了计算机、互联网、视频技术等产生的虚拟艺术、多媒体互动设备和行为。虽然当前新媒体艺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而且对概念的界定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定义,前者属于技术,而后者是依托着前者表现出的艺术形态,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有艺术性。

二、新媒体艺术特征及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1.新媒体艺术特征

随着全球文化艺术的融合,各种文明在相互碰撞中不断交融,而这种艺术与文明的融合环境下,人的审美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包含了各种视觉形象艺术,比如数码摄影、声音表演艺术、影像艺术以及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传达方式是多样性的,能够通过听觉、视觉和感觉,让观众全方位的体验到现代感的艺术,同时,这种新的艺术传达方式也与当前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相符合,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需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具有了多维度的特征,观众在欣赏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再者,新媒体艺术的载体是新媒体技术,所以它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新媒体艺术因为科技的进步不断体现出生命力。

2.新媒体艺术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艺术让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在新媒体艺术当中,由于使用到了多种新媒体技术,比如音频、视频以及网络技术等,观众与演员角色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两者的角色有时能够实现互换。比如观众能够通过网络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与他人,而这里的观众角色就发生了转变,而原来的演员则成为了台下的观众。其次,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性使得舞台得到延展。在传统的舞台设计当中,表演平台都是物理空间,是实实在在的平台,比如剧院、戏台、影院等,而新媒体借助更加先进的遥控传感技术以及影像技术等,观众无需进入剧院就能够欣赏到舞台表演,同时,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舞台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让表演更加真实。再者,新媒体艺术改变了舞台表演的创作方式,新媒体语言在表达上具有灵活和随意的特点,表演的设计者可以更好的针对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在舞台设计当中融入更多现代化的内容,并且体现出娱乐、戏谑和集体狂欢的元素,这样就是得舞台上表演的内容不再单一,变得更加丰富,贴近现实生活,愉悦观众的身心。

三、新媒体艺术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动态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新媒体艺术中的动态技术运用到舞台设计当中,让舞台表演显得更加真实。舞台表演如果缺少了背景的辅助,就会显得十分无味,而通过新媒体艺术中的动态技术,则能够将表演的背景还原,给观众真实的感觉。比如在《班昭》这部话剧当中,当舞台表演进行到班昭书写《汉书》时,背景则同步的转换到古代书写的场面,观众如身临其境,对于舞台表演的领悟更加透彻。其次,新媒体艺术中蒙太奇的运用也提升了舞台的表现力。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蒙太奇运用到舞台设计当中,能够对主体概括,将情节集中,通过组接以及分切,能够强调出重点,吸引观众的注意,让观众产生联想。在采用蒙太奇手法时,要把握好舞台装置布景的切换,根据舞台表演中的情节、气氛和感情,有序切换和组接各种场景,比如在《红楼惊梦》当中,通过“整齐书法”转换为“残碑破字”将封建社会以及文化的没落表现出来。蒙太奇在舞台设计上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布置场景之外,还可以将新的技术运用到其中,如使用网络技术、媒体技术以及投影技术等。

2.新媒体艺术中的LED增强了舞台色彩

当前,LED背景屏幕在舞台设计中被广泛使用,由于该手段具有功耗低、亮度高,而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所以在舞台设计中使用LED能够丰富舞台颜色。首先,LED背景屏幕能够影响到舞台的光和色彩。在表达艺术的手段中,色彩的表现力非常强,快速切换色彩能够激起观众心中的情感变化,同时也暗示观众节奏的变化。不用的颜色和光在舞台上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不同,比如蓝色代表着宁静和希望,红色代表着危险以及革命等,白色则传达出纯洁的含义。LED所展示的影像能够实现光和颜色的变换,对于舞台的气氛起到了烘托作用。比如《雷雨》这部舞台剧,在上海某剧场表演时,就将LED的艺术效果融入到了舞台设计当中,对于烘托剧中悲剧气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LED灯光配合现场的背景灯光,能够让气氛变化多样。如在《梦归琴岛》这部大型的舞台魔术剧当中,在表演内容不断变化时,LED灯光也配合着内容不断变化,这样不仅提升了表演效果,而且还符合了观众的审美特征,可谓是一箭双雕。

3.新媒体艺术中的多声道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艺术的展现中,声音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而通过新媒体艺术将声音结合到舞台表演当中,不仅增加了舞台设计的纵深,同时还是得舞台表演立体感增强。影院与舞台表演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以影院为例来进行说明,当前,多数影院所用的均为立体声环绕声道,使用这种类型的声道后,后部声音绵密度和连贯性得到加强。在设计舞台时,运用多声道能够形成立体的声音场,而观众在观看表演时,能够置身于声音环绕当中,比如在表演海上的内容时,观众能够通过声音听到海浪袭来的声音;当表演内容位于山谷的环境中时,观众通过多声道能够听到山谷的回声。如在《新白蛇传》当中,有一幕场景是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相遇,而享誉之前是一片晴朗,相遇时则是大雨倾盆。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了非现实的魔幻世界,很好的延展了舞台,也使得观众彻底地融入到戏剧当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也不断进步,在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舞台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不断吸收新媒体艺术的精华,改变原有的舞台设计原则,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工具,将舞台表演的效果不断提高,才能给予舞台艺术更多的生命力和现代感,推动舞台艺术的发展。(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01).

[2]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2).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特征

一、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念

将舞蹈艺术与声音技术、灯光技术、全息技术、投影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统一情感的传达,以此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效果,增加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这就是当下实施“新媒体舞蹈艺术”的重要价值所在。在“新媒体舞蹈艺术”问世之后,单纯的舞蹈表演或者是简单的舞台剧已经完全跟随不上时展的潮流,更无法通过这些简单的传达得到人们谨慎世界的提升。因此大力推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们生活娱乐的必然需求,是提高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历程。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渊源

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文艺思想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想者量大艺术发展潮流涌入人们的艺术感知的视野当中,与之相关的各类后现代舞蹈流派不断的兴起发展起来。然而这些后现代主义舞蹈艺术流派的争相发展,在舞蹈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中纷纷将录像、灯光、计算机技术、形体表演等多个方面的媒体艺术运用其中,指导20世纪60年代“新媒体舞蹈艺术”才正式的映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这是由美国纽约现代舞大师默斯▪肯宁汉、视觉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和作曲家约翰▪凯奇所组成的“铁三角”组合,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大胆追求混合效应的融合,励志跨界时间的多媒体表演艺术创作形式。在1966年,“铁三角”组合首次在纽约东区的“69军械库艺术空间”活动中开展一场“网球公开赛”形式的跨界艺术时间活动,这是“新媒体舞蹈艺术”的首次亮相。活动中所参加的先关人士,均是在“新媒体舞蹈”发展过程当中极具重要性的代表人物,并且在“观念舞蹈”创作和“环境舞蹈”实践活动当中具有相应的艺术成果。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利用红外线投影仪与声音传感球拍等多方位的媒介体系,通过各类交互性、偶发性、感观性的相互交融,最终营造出一种独特神乎其神的艺术氛围,为整场的舞蹈表演营造出一种被各类影视相互影射控制的多媒体表演格局,良好的实现了新媒体与舞蹈艺术之间的跨界。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时间活动,为新媒体舞蹈艺术开阔出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后期的艺术创作积累出珍贵的经验财富。于是在2002年的时候露辛达这位美国后现代主义的舞蹈家,举办了异常新媒体舞蹈晚会,正常晚会通过三段独舞所构成,被世人评价为“当代新媒体舞蹈艺术代表”。因为这三段独舞中。其一,是完全通过香肠表演为主要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通过舞台的先关设置和荧光灯技术的应用增强极具特色的舞台效果;其二,是通过运用录像技术,良好的将舞者的表演和影视录像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三,是通过一位身着黑衣的舞者,在不断变化的黑框白底的舞台效果中,良好的将舞台影响与舞者表演结合在一起,被称作为“舞台影化与表演造型化的完美结合”。在当下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新媒体舞蹈家开始发散思维,大胆的进行对新媒体舞蹈艺术各类各类尝试,并且通过各类创作实践互动,有效的针对自己的身体意识、自我认识与感觉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舞蹈美学的研究与探索。在当下的新媒体舞蹈艺术当中良好的形成了三个层面,舞蹈形态展示、舞蹈内容思考与舞蹈媒体渲染。在当下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同样也在不断的经历这三个方面,以此为了当代新媒体舞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

三、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分类

(一)多媒体舞蹈在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充分的运用当下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在舞蹈艺术当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舞蹈艺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全息技术与LED大屏幕的播放良好的营造出一种虚幻而真实的舞台效应,为观众无论从听觉、视觉还是感觉方面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二)影像舞蹈影像舞蹈主要是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不断的增加影像艺术的渗透作用,将舞蹈表演、影像内容等多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利用影视后期技术或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投射出不同的舞台效应,产生相应的影像实物。例如在当下的各类舞台表演过程当中,会经常利用影像技术在舞台中出现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并且这些通过影像技术所传达出来的影像能够良好的与表演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性,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增强舞蹈的艺术性、生动性与感染性。(三)装置舞蹈在舞蹈者进行表演的过程当中,在表演的地方进行相应操作设施的安装,使舞蹈者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能够良好的呈现出相应的美景。例如,山水田园、鸟语花香、树木丛生、故宫明园等多元化的表演意境,以此将古今中外的任何有机的进行融合,以此将观众有效的融入到相应的情节当中,有效的提高观众的感官意识,增加艺术性审美观念,有效传播各类多元化的思想内涵。

四、新媒体舞蹈艺术特征

(一)动作性舞蹈艺术主要是舞蹈者通过肢体动作将舞蹈艺术有效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动作是舞蹈艺术展现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舞蹈者表演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动作的展示,将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情绪的抒发、空间的动向良好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并且有机的将肢体动作与情景发展、舞台转变、媒体效应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此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氛围、文化底蕴与人物性情。因此舞者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有效的通过动作,能良好的通过肢体语言营造出一个灵活多动的情景氛围,例如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演员不断的快跑、旋转、跳跃,以此体现出此时舞蹈情感中的激情与紧张的氛围,加强动作效应的营造。(二)传情性舞蹈艺术在展现的过程当中及其的注重感情的传达,通过舞蹈者肢体语言的展示,以此将情绪、思想等方面良好的展现出来,能够起到足够直抒胸臆的作用,良好的通过动作将喜、怒、哀、乐等情绪良好的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具有良好的感知。通过舞蹈者在舞蹈的过程当中不断的通过肢体语言与灯光、音乐等各种相关环境的融合,以此营造出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氛围,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与之产生相应的共鸣,达到良好情感的传承能力。(三)综合性在当下时展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将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运用相应的音乐、道具、灯光、摄影、背景、服装,将众多方面互相补充配合,为观众营造出一个高水准的艺术传达氛围,充分展现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综合性与美学观念。综合性的体现,这是当下时展针对新媒体味道艺术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舞蹈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舞蹈的综合性极其明显。(四)造型性在新媒体舞蹈的有效推动之下,能有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表演的每一个步骤极具特色的展现出来,其中就包含个体造型与整体造型。其一,个体造型指的是个人在舞蹈动作当中每一个造型都符合大众当下的审美里面,充分的考虑当下发展趋势与需求,结合舞蹈的美学特征,有效的将造型独特的展现出来。其二,整体造型则是针对舞者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舞蹈在进行肢体运用的过程当中与音乐、背景、灯光等方面的元素有机的整合,在相互调整配合中营造出一个整体性的美感造型。为观众营造出一个良好审美环境,提高观众的审美体系,加快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五、结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舞蹈艺术正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突破。因此针对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和特质的探索历程,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扩展、不断的深化,并且及时的针对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新媒体舞蹈艺术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兆贵.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4:72-77.

[2]高静.论舞蹈艺术的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117-118.

[3]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黄涛.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3:182+184.

[5]蒙昌敏.简析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众文艺,2010,23:98.

[6]司梅琴.浅议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通俗歌曲,2014,10:99.

[7]万春.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认知和解读[J].舞蹈,2017,01:73-74.

篇11

关键词:艺术本体论;数字插画;视角

艺术本体论,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问题,包括“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艺术如何存在”,及“艺术与其他存在的关系”等相关“元艺术学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众多新媒体艺术形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固有认识,也形成了艺术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插画艺术近年伴随影视、游戏产业的火爆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视。当前,针对数字插画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与应用等方面,从艺术学的视角对数字插画系统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本文试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

1 数字插画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

1.1 艺术与技术的争论

首先,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需掌握相应的表现技巧,工具材料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而来,作为数字插画,同样依赖作画材料与表现技巧。由于创作材料的非物理属性,决定数字插画缺少传统绘画有的“工艺性”,更多表现在“技术性”。工艺性的缺失,数字插画在表现力上更多的是模仿传统绘画的“质感”,此外,借助于滤镜、渲染技术,画家个人风格对作品的影响不再直接,这也是部分学者对数字插画艺术价值诟病的理由之一。

然而,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了技巧与材料外,还需创作者的艺术直觉和素养,这一点数字插画与传统绘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传统艺术的大部分审美标准,对于数字插画仍然适用。应注意的是,数字插画虽是绘画,但首先是数字媒体艺术,对数字插画艺术的价值评判,不能简单以传统绘画标准套用之。数字插画创作的繁荣,商业成功之外,更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初见雏形,我们应以全新的艺术观来评价数字插画艺术。

1.2 绘画与设计的争论

数字插画自诞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设定”是数字插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在创作方式上,其与设计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均使用素材拼接,套路化的造型与标准化制作方式,这让数字插画看上去更像设计。

另一方面,数字插画创作基本以写实性、具象性为主,重视经典绘画法则的运用及对各种绘画风格的借鉴,具有绘画的审美特点,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插画,其设计性和绘画性的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简单地说,游戏海报及绘本的绘画性最高,概念设定和矢量插画更偏重设计性。

2 数字插画的存在方式

2.1 数字插画的物理存在

前面讲到,数字插画不具传统绘画的材料实体,任何以自然媒材为手段的绘画,均依靠材料对光线的反射与吸收呈现视觉形象,数字插画因其虚拟性,视觉图像的存在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屏幕三色光源的混合实现的。

传统绘画创作,是画家与材料的“对话”,对材料的控制与妥协,形成了画作的整体“有序”与局部“无序”的奇妙关系,最终成就了个人的绘画风格以及画种的艺术特点。

数字绘画的实现首先依赖程序,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精确性,二是规范性。所谓精确性,指软件对基本图形控制的精确,如Photoshop的圆头笔刷是绝对的正圆。对压感笔压力感应的数值调节,色彩饱和度、不透明度的数值控制又体现了规范性。数字插画师为了对抗这种局限,会采用制造肌理效果增加画面的随意性,营造“画味”。

2.2 数字插画的功能存在

数字插画是一种工具性绘画,这一点和传统的插画具有一致性,所谓的工具性,指依附于其服务对象而存在。对于“插画”一词的解释,狭义概念如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所述,“艺术性的插图。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不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插画的使用范围和定义要宽广得多,虽仍然是依附于其服务的主体对象,但创作的自由度和艺术独立性远高于传统插画,不过即便如此,当前的数字插画创作仍然未能突破“依附性”“工具性”这个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工具性绘画,其价值往往依附于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功能性大于艺术性。

第二,文化内核的依附性。依附于西方商业流行文化,创作主题和风格高度套路化,全球创作主题的高度统一雷同。

第三,依附于商业社会和数字娱乐产业的土壤,文化的原生能力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当前数字插画师艺术潜力的发挥和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

2.3 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

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这三个坐标系可以较为完整的定义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方式。首先,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价值多元化、文本空心化和商业化等方面。特别是文本空心化,如巴尔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年)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一物”,艺术只是一种文本,文本背后没有任何终极神旨和崇高追求。当前数字插画创作极度追求“视觉奇观”等个性化的视觉图像审美,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其次,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战结束后,西方艺术的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先锋艺术的崛起,一度让部分西方学者认为“绘画已死”,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又前所未有的繁荣起来,大众化参与和传播,让数字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的“精英”门槛,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视觉文化”或“读图时代”,昭示着视觉艺术的复苏或“回归”。

3 数字插画与其他数字艺术的关系

数字插画与电脑游戏、影视动漫,均属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共生关系,代表了数字时代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的交互式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等实验艺术,虽同属数字艺术,但更倾向观念性,创作动机与传播途径与商业艺术完全不同。不过,数字插画艺术如果能与当代数字实验艺术相结合,对于提升数字插画艺术整体的艺术品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例如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大型多媒体动画《清明上河图》,就完美地体现了平面绘画与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产生的令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数字插画艺术的繁荣代表了网络时代大众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方式的变化,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视觉艺术发展面貌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从技术与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对于厘清业内外对数字插画的整体认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篇12

一、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主要是通过视听觉、触觉等身体感官的刺激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视觉和听觉是一个整体性的联觉,没有听觉,视觉便不完整;只有听觉信息没有视觉信息,新媒体艺术也不能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世界。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刺激

新媒体艺术通过背景音乐、声效、语声等给受众提供符合客观现实的听觉信息,缺少了这些信息大脑便不能恰如其分的“感知”现实与虚拟的世界。正是由于新媒体艺术中一些逼真的音效设置,比如,虚拟坦克训练中的爆炸燃烧音效,才使被训人员如同身临其境地处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达到其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高的训练价值的目的。新媒体艺术中的阶段性背景音乐还可以缓解受众的压力,增加其参加训练的兴趣和乐趣,对失败者还有一些鼓励性的音乐。

(二)结构性作用

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结构作用主要借鉴了影视艺术中声音对画面的结构功能。声音的熟练运用使得新媒体作品在结构上更加的完整。比如,在当前比较流行的“坦克世界”游戏中,每一场战斗开始时,都有不同的开场白:“好戏开场了”、“开始吧”等。在任务结束后,还会有人声无奈地表示:“任务失败,我们撤吧!”在游戏中间会有:“打中了”“我们击中了他的履带”“再来一炮他们就完蛋”等诸如此类的提示性或者鼓励性的语音,都很好的把整个训练过程贯穿成一体,仿佛置身真实、客观的战场。

(三)塑造环境,创设环境感

新媒体艺术要模拟不同的现实环境,而这些不同的现实环境,又有各自的环境声音特性,这就要考虑采用设置与环境相贴切的声效,否则,便不能营造真实的环境感和现场感。声音是我们判断方位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耳正是通过声源到达两耳时间差来判断音源的位置的,因此,良好的声音有助于新媒体艺术营造真实的空间感和环境感。(四)提高新媒体艺术的艺术表现力新媒体是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领域,也有人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为了提高其艺术表现力需要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入手。声音包含音乐,音乐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音乐和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可以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比如,在“坦克世界”的“荒漠小镇”战斗中,就运用了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背景音乐,充分体现了异域文化的特点,辅助人们建立身处异域战场的先行经验,提高了游戏参与者的融入性和积极性。

二、不同层次的新媒体艺术产品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按照互动程度划分,新媒体艺术可以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只有人机互动的新媒体艺术,这个技术实现比较简单,比如一些教育类的游戏程序,训练人们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层次是能实现人机、人人低水平互动的游戏。比如坦克世界。此类虚拟现实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发送文字信息实现成员间的互动,信息传递的效率比较低,成员间的呼应较困难。第三个层次是能够实时的进行成员间的对话的高级虚拟培训系统。比如飞行员模拟飞行驾驶训练、核电站维护操作训练等。很显然,针对不同的新媒体应用系统,需要设置不同的声音。比如,寓教于乐的人机互动游戏显然比飞行员模拟飞行系统需要更加具有艺术性的音乐,但是,后者对音效的要求显然比前者更高。

三、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包含的内容

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特征是其对现实的模拟,而要真实地模拟客观世界或者意念中的世界,最主要的是体现新媒体作品的环境感和沉浸感。不管是交互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还是声音的设计,都必须从这两个特征出发。新媒体艺术的声音设计不同于其画面和互动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目标是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中的具象“物体”,比如树木、山水、沙漠等,这些可以借鉴艺术领域中的构图、色彩、明暗等被“复制”到数字世界中。而声音(尤其是音乐)则不同,我们前面说过音乐要靠与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才能表现客体形象和概念,因为它不具备文学的描述性,也不具备造型艺术的直观性,因而它不借助其他艺术手段,很难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这就决定了音乐审美具有非具象、无语意的审美特征。因此,在新媒体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辅的视听联觉上,比如,在高级的虚拟现实中,音乐的作用则相对小一些,现场感很强的音效(比如背景环境的声音)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5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仅仅通过视觉画面的呈现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其中的声音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通过视听两方面综合性地展现虚拟场景。新媒体艺术中的声音主要通过音效、音乐、语声来表现。音乐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是数字化声音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抽象的概括艺术,它的作用是表达情绪和情感关系”,新媒体艺术中的音乐使用可以借鉴影视音乐理论,主要指新媒体艺术中出现的机器提示声、互动对话声等。所谓音效,即是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环境噪声(背景声音)和人为设计的各种音响效果。比如,发动机的声音、各种碰撞的声音、虫鸣鸟叫等,这些都会增加新媒体艺术的真实感和环境感。

四、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的实施途径

声音包含音乐、音效和语声3个方面,相应的新媒体艺术声音设计也要从这3个方面来探讨。

(一)音乐的设计与选择

影视片音乐主要包含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两种,有源音乐即客观音乐,音乐的原始声源存在于画面中。例如,画面中有一部唱机正在播放一段交响乐,而此时的背景音乐正是这段交响乐。无源音乐即主观音乐,在画面上看不到或者感觉不到发声源的存在,是创作者根据主题需要为画面专门配置的音乐以渲染情绪和情感。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音乐的创作途径主要有3种。第一,在考虑版权问题的前提下,从现存作品中选择。比如,“坦克世界”中的一个湖边战斗场景就选配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鼓舞身处其中的玩家们的士气,感染其情绪;其他场景还会间歇性地出现中国国歌的某一段旋律:|1.35.565|,以及其他一些背景音乐。第二,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前提下,邀请音乐制作人为新媒体作品专门创作、编配音乐。这一过程包含诸多程序,主要涉及音乐创作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编曲、乐队(指挥、各个声部等)、现场录音、混音、合成等。这一种方法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其间还包含着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所以说,对于一般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来说,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以及可行性上的问题。第三,采用数字化的制作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个人电脑(PC)硬件和软件技术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音乐的飞速发展,在个人计算机上组建一支像样的管弦乐队已经不再是梦想。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完成编曲、混音、配器、录音、合成等一系列的技术过程。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音乐制作中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许多部门合作去完成的一部交响乐或者流行乐,只要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在个人计算机、MIDI接口、键盘合成器、软件音序器等工具帮助下就可以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目前,许多大师级的音乐家都开始尝试使用电子音乐来创作,比如,于2001年获得格莱美奖的日本音乐家喜多郎(MasanoriTakahashi)在其音乐作品中大胆使用混响器等电子音乐创作工具进行作品创作。对于新媒体艺术音乐创作来说,数字化的音乐创作可以说是“小成本,大制作”,而且,数字化音乐与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和技术兼容性更加完美。

(二)音效的创作

生活中可以找到没有音乐的地方,但是找不到没有声效的地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山川河流、家居环境等无处不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噪声)存在,作为对现实有所反映的新媒体艺术也必须考虑到声效对真实感的影响。声效的创作主要以传统的拟音———录音方式,在录音棚中完成。当然,在声效创作方面,还需要一些想象力,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声音,和画面配合以后便会产生十分形象的声画效果。比如,动画片里人摔倒的声效采用的是保龄球瓶倒下的声音。声效的创作和一般的艺术创作大致相同,首先有一个创意阶段,分清楚场景的声效有哪些,需要哪些道具完成,是否有现成的素材库,声音和画面的关联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拟音阶段,即使用人工发声器模拟影片中所需要的音响效果,本过程主要在录音棚完成。第三阶段就是合成,运用各种软件或者硬件合成器(根据资金和个人兴趣)对声效的声速、声调、音色等进行综合调节,最终完成音效创作。

篇13

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特征,重点结合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行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学院乃至学校积极促进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 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媒体与文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媒体品牌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立体信息处理、影视后期与特效、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数字动画编导制作、网络游戏设计与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策划、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见图3)

篇14

【关键词】数字媒体;创新教学;网络技术;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99-01

艺术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标志。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更是时尚和科技的代表。教学是否与时俱进,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融合现代技术和教学理念。下面谈谈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新时期如何改变教学理念的思考。

一、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

如今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的误区呈现脱节的态势,在数字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的今天,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基础课与软件课走向了两个极端。有的教师深深依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表达媒介上,依然秉承传统材料与手工制作的模式。另有一部分教师表现出兑计算机的过度依赖,导致教学呈现极端化的现状。

(一)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极端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依然是教师单纯地从技术角度传授相关知识,而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多,当然这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也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对数字图形、图像软件技术等等表现出薄弱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法指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与数字输入衔接不足

当前的传媒领域,普遍利用数字技术以及设备进行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在数字输入设备、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扫描料、制作技术、概念等方面,还存在衔接不足的情况,这样制约着学生的设计创意。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从技术到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从造型到创意等几方面,还没有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网路建构。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无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理念

(一)重视数字设计改变传统素描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效果,尤其是高校学生面临着就业的考验,教师一定要从专业课的基础抓起,重视设计素描,将其代替基础素描,培养学生进行动态景物以及人物素描的训练。传统教学中基础素描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传统和现代的衔接问题。从基础素描的明暗及平面表现形式中向设计素描的形体结构方向发展,设计素描的教学应该注重画面效果,注重形体结构的显现和表达。强调三维空间的意识,是设计素描的教学重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结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素描的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构思自己的有创意的设计意图。设计出实实在在的样式和人物造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转换学生平面的意识,向着立体的形式转换和过渡。另外设计素描注重形象的细节以及对象的结构,向观众展现结构的关系,说明形体的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细节构成结构。培养学生注意局部或各部部件的组合方式,如何成为一个整体。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所关心的目的不一样,后者注重设计对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现实形体中领悟出来。树立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意识,通过大量的实践,培养学生驾驭数字媒体艺术的能力,创造出具有创意的作品,为后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形成二维、三维造型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动态的、立体的结构意识,能够迅速掌握动态特征,更好的为今后的动画原画、FLAsH动画对学习做好铺垫。

(二)树立交互性和网络传播的意识

数字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在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中,要树立交互和网络传播的意识,把这一理念作为设计的终极思想,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交互是数字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决定技术人员设计思维的前提,数字技术强调的是互动交流,是由以往传统的单向向双向、单边向多边、一维向多维转变的思维方式,形成贯穿设计始终的互动意识。

树立学生的网络传播意识,也是改革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万维网是互联网中最普遍的应用平面,超链接使其具有无限的交互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的交互意识。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和人文不一样,越是沉淀越好。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应该是其始终秉承的理念。艺术设计的同步交互,表现为用户接受设计者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这也正是网络技术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步的多种交互方式,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功能,也是教学中要树立的学习和创作意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大量地应用在媒体中,颠覆了传统的传媒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在媒体中,使信息传递方式改变了,成为一种――传输――接受的模式。这种方式多向地传递着创作者的信息,与以往传统媒体的单向传递具有极大的改变。数字技术的诞生,使创作者和观众可以及时进行交流,创作者的成果和观众的反馈在第一时间对接。网络媒介更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成零。更主要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反复观看,超链接的应用,使各种网站和网页瞬间可到读者的眼前,真正意义的交互是数字技术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鲁雯.数字媒体艺术的跨学科趋势[J].文艺研究,2011(03).

[2]郑刚.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