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思想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思想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思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思想

篇1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您借鉴。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争取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80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全班45个学生,从六年级毕业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每周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年5月第一版)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四、工作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讲好每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备课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备课准备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途径;局限性

近年来,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课程改革,其中研究性学习便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科课程形式,而且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这对我国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正确应用好研究性学习,这是现代初中地理教师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有如下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前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其研究意识和能力都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而研究问题能力却是衡量人才的不可缺少的指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地理教学既要积极培养学生读图以及识图等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动的如何去欣赏和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此外,又要学会搜集以及运用社会的诸多地理信息,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重在突出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体验性。特别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的进行自主选择研究问题,一旦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要结合地理学科内容相关以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都是可行的。事实上,初中地理学习对今后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不仅要落实地理课程标准,而且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借助研究性学习

长时间以来,因受中考的影响,不管是学校、学生还是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都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下滑现象,因此,也就更难说继续发展。然而,课程改革不仅为初中地理课程带来了希望,而且又为地理教师发展带来一定希望,因此,便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最终实现。在初中地理研究性教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对于确定研究内容、搜集与整理研究资料都必须由学生独自去完成,而教师只能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在此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改进教学策略与理论教学方面,这势必会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篇3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11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四、教学进度

年  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五、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动计划内容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11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七年级单元备课  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

沈  红

3.20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

——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

蚌埠实验

中  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  军

十二

5.8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

汪翠华

十三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六、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1年2月15日

查阅更多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学地理学科教研活动计划

篇4

新学期开始,地理教学计划如下:

根据预测,复习初中地理大约需要40个课时,每周为二个课时,加上晚自习,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但力争在13周时结束复习。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虽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进行教学,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培养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力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

二、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Ji发学生学习兴趣。

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教学课时安排

课题

课题内容

课时

1

地球

2

2

利用经纬网定位

2

3

地图

2

4

大洲和大洋

1

5

世界五种主要地形

1

6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

7

东亚

1

8

东南亚

1

9

南亚

1

10

中亚、 西亚和北非

2

11

欧洲西部

1

12

欧洲东部和北亚

1

13

美洲

2

14

大洋洲

1

15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

16

中国的地形

1

17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2

18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

19

中国的自然资源

2

20

中国的农业

1

21

中国的工业

1

22

中国的交通和旅游业

2

23

中国的区域地理

5

总复习

篇5

关键词: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综合素质 教学效率

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这里,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把握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并且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中学学习、生活还不是很适应,甚至对环境还不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和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取题,活动方式和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难、太高,学生无法达到;也不能太简单,学生没有爱好。另外,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联系生活,只有这样的方案才切实可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种类型的尝试。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结合初一教材,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方案。

1.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指导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刚升入初中不久,对校园比较熟悉但不够全面,刚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通过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可以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在学习了《海陆的变迁》一节后,指导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海陆变迁。课后组织学生分组找寻我们身边的海陆变迁,因为是山区,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海陆变迁的实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显著。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问题变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因此,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平台。

1.结合重大的环保节日进行深入了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都确定了一些重大的环境节日,如4月7日“世界无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11日“世界人口50亿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每一个节日来临,教师都向学生具体地介绍它的由来和现实意义,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探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都应该如何做。通过环保节日的宣传,学生不但增强了环保意识,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2.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很多都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意识到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生活垃圾,你会分类吗?”的实践活动方案;学校周边小饭馆天天使用的一次性的筷子和餐盒数量惊人,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发出了“自带饭盒,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倡议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可行性强,并且对学生的现在乃至将来都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比较典型的案例。

通过初一地理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有了明显的增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明确,具体意义有:

1.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地理实践活动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如绘制校园平面图可以使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绘制有深刻的熟悉。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

2.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例如学生通过初一地理的学习,熟悉气候、地形、交通、资源等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并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到人们的居住场所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候直接影响着房屋的形态和结构,通过探究学习分析西亚热带沙漠里和严寒的极地地区人们居住场所的形态特点,就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3.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这就形成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多,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综合活动实践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事实实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这种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

我国近代教育家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好表现,对地理课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综合开展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地理素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需要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法

1地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1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整体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探究

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开放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1.2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地理实践能力。

2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2.1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升每位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因此,应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2.2在实践活动中搜集资料、获得知识,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由于学生是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查资料或讨论得出的答案,所以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样他们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呢?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在阅览室、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地理学习效率和能力。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现象的原因和事物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探究式学习构建的是一种开放的、促进自己发展的、创造能力的环境,提供了多条获取知识的机会。同时,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精神。

3怎样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到地理课堂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观念是很重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指出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过去,不少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忽略掉了。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合作者。依据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属于课堂探究。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途径完成,这些活动的设计要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1探究性提问: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而且大多数提问的是记忆型的问题,

3.2探究性讨论:

探究性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探究性讨论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课堂。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参加讨论的学生,不必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恰当,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例如: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时,在对比分析基础上,说明区域内存在着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并根据材料讨论,归纳出主要地理差异,然后提出讨论题:请根据学过的内容,讨论时西北地区好还是青藏地区好,开展这种讨论题,事先要有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了解西北和青藏的优势、劣势并存的客观性,这样的讨论学生比较感兴趣,收获颇多。

3.3探究性演示:

演示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探究性演示应着眼于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它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容易引起学时思考、观察、分析并作出假设。另外,探究性演示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探究式学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第一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篇7

根据预测,复习初中地理大约需要40个课时,每周为二个课时,加上晚自习,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但力争在13周时结束复习。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虽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进行教学,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培养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力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

二、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教学课时安排

课题

课题内容

课时

1

地球

2

2

利用经纬网定位

2

3

地图

2

4

大洲和大洋

1

5

世界五种主要地形

1

6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

7

东亚

1

8

东南亚

1

9

南亚

1

10

中亚、 西亚和北非

2

11

欧洲西部

1

12

欧洲东部和北亚

1

13

美洲

2

14

大洋洲

1

15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

16

中国的地形

1

17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2

18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

19

中国的自然资源

2

20

中国的农业

1

21

中国的工业

1

22

中国的交通和旅游业

2

23

中国的区域地理

5

总复习

篇8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亟待改革,不但要解决师资问题,引入专业的地理教师,或者让现有的地理任课老师多接受培训,多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还要解决教学上的方向问题,改变地理教学中太强的功利性目的,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功利性目的 学以致用

 

我本不是地理专业的老师,只因学校缺少专业的地理教师,而我曾经教过一学年的八年级地理,所以,我一来到这所地处乡村的中学,就担任九年级的地理教师。九年级本来没有地理课程,只是中考科目的综合科包含有30%的地理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我县才特意开设了一周一节的地理课。

在这一节的地理课堂上,主要是复习七八年级的地理内容。七年级是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大洲地理,八年级主要是中国地理。这个似乎不会成为什么难事。但上了几节课下来,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实在是少之又少,就连基本的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如利用经纬网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很多学生还不会看经纬网,还会混淆经度、纬度等知识点。他们是记得“横纬竖经”的规律,但就是不能把它应用到地图上,就是不会看图、读图。这不是个别现象,有几个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也有同样的困惑。那天,还有一个成绩排在全级前三的学生问我这样一题目:从清远运1000只清远鸡去广州,应该选哪种运输方式?当时我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怎么了?难道学生们已经把七八年级的地理知识全都还给老师了?还是这些现象里隐藏着一些问题?我决心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回顾一下,当年我们读初中时,地理是不用纳入中考范围的,后来初中升学考试改革,把地理也列入到考试范围,并把历史、地理、生物合为综合科。同时,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老师,地理科目一般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课。看看我所教过的两所乡镇中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专业的地理教师。他们要不找几个不够课时的老师,一人教一个班;要不找几个行政领导把整个级的地理课“瓜分”了;要不就找个别年纪比较大的教师把整个级的地理课“吞”了。之前的那所中学,更是找了两个代课老师,分别负责七、八年级的共14个班别的课程。现在的大部分乡村中学,也是找了其他专业的老师上地理课。窃以为,这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了——师资不足。

虽然不是专业的地理老师上地理课,但不一定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了。回顾一下这几年来我校的地理成绩,也不赖呀。每次期末考试,地理成绩都在县的中等稍上的水平。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所乡镇中学,还是可以的。这个成绩,有赖于老师们的勤快,他们经常印一些试卷、习题给学生,让他们把题目做熟、记熟。特别是个别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更是让学生把单元测试卷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因为根据这几年的期末考试出题规律,地理期末考试的内容就是从单测卷上抽取下来的。这样一来,学生成绩自然就上去了。不过,学生们的成绩鲜有满分的,因为他们只是靠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知识点。稍微把题目变一变型,需要转转弯的题目,学生就不会了。更有甚者,我们的上级领导也在开学大会上强调“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不考的内容就不用教了,以免浪费时间。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更是让地理老师的课堂围绕单测卷来转了。老师教学的方向,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

如果说以上两个问题是软性问题,那么地理教具问题就是硬性问题了。在我们学校,地理教具也很缺乏,连基本的地理教学挂图也不配备,不用说地理教学演示道具了,更不用说在校园内建一个“地理园”了。同时,学生们的《地理填图册》也不能一人一本了,只是三个学生配一本了,以致有些学生想做做读图、填图练习也不能了。或许,三人配一本《地理填图册》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让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商有量,互相探讨,互相帮助。但是,现在农村的地理教学,很少取用这种教学模式的。

地理教学,不但需要合作式教学,更需要直观性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教学地图了,单纯去读地理书本上的地图是不足够的。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地理原理,有了教学地图的帮助,学生们就能容易理解了。如讲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时,只要把东南亚的政区图展示给学生看,就可以看出东南亚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位置了。老师不用多费口舌,学生也能直观地从图上看到。同时,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点时,需要把知识点与地图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多练习读图、填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也需要用到《地图册》或《地理填图册》,但现在,这些资料都不足。记得几年前我在另一所乡村中学教八年级中国地理,那时候是有教学挂图的,我每节课都借助挂图让学生认识中国地理中具体的每个地理事物,或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与位置,或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或我国的气温分布、降水分布,或具体到某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或某一地区的交通情况等等。甚至让学生出来讲台,先听老师说出某一地理事物,然后让他在挂图上指出其具置。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地理填图册》的相应练习题。上课时,我还把相应的地理趣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结合到地理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成绩也上去了,在期末全县统一考试中,有五个学生获得了满分,在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也获得优异的成绩。

篇9

摘要: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崭新历史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作为地理教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符合时代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才能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地理 新课程教育

1、教师要钻研教材,领会教学目标和内容

至今为止,初中地理课程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据还是教材,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演绎出不同的东西,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吸收知识的不同。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理解和演绎程度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极为重大。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每年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和编排上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每隔几年就会有重大的调整。虽然说是换汤不换药,知识的内容还是大体一致,但是这都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变化。在工作中很多教师都会随着教材的变化和匹配的教学参考书的指导思想针对性展开教学,但是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是一种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重复行为,认为知识内容并没有本质的更新,甚至以“老教师”自居,忽视了对教材自身的研读和新指导思想的领会。笔者认为,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要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自己先把要讲授的内容真正学懂、吃透,例如现在的教材中配了很多插图,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生动地看懂地理现象,从而掌握知识,教师要真正将这一变化在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出来,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专门组织活动课或实验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除了上述这些,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备课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在备课中,教师可以让其他教师旁听或者自己模拟试讲,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正式上课时争取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结合教材的变化,教师在板书、授课内容等环节也要加以变化,以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本身的特征。

2、要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开展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地理课程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此,笔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应用。

在分析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后,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前,都要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不能以老教师自居,思想上有麻痹大意。因为每年教材中的内容都会有小幅修改和变动,教师必须参透其中的主线,自己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做好备课工作。在课时计划上,要提前标注清楚教学的进程,并在模拟教学中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依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教学。要做到为人师表,语言表达得体,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育人的工作。同时,还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年龄层次和学习成绩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学习物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

除了上述这些,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学习提高。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这一点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生心中知识的灯塔和海洋,教师自身更没有理由落后于时代。这是现代教育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更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如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PPT课件制作等,教师都要学着慢慢掌握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

3、构建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平台

新课标反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教师应该做好的角色是配合学生完成好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掌握技能。事实上,作为地理这样一门研究性学科,笔者认为,这样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这里应用正是恰如其分。

为了真正达到这样理想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在最初接新班开始教学活动时就培养和引导学生。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育尊重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心中往往都是以博学的长者和严肃的智者的形象出现。因此,学生的思维还有一个过程需要调整。教师要主动放低姿态,在向学生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博学姿态的同时,主动向学生示好,表示愿意与学生以朋友的姿态相处。这样,通过几次有效沟通,让学生多尝试,“破冰”的过程一旦完成,在以后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就如履平川,轻松写意。与学生成为朋友是构建师生互动的探究式课堂的第一步。学生敢说话了,心情放松和愉快了,精气神自然就好,就更容易进入教师设定好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从而吸收和掌握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结合自身的教学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导语启发学生去思考,鼓励他们积极踊跃发言,并逐步教会学生最为科学的回答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用符合逻辑的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争取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己的实验分析去解决问题,收获知识。在这个过程最后,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点评,对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依据他们的认知范围和知识能力做出鼓励性的评价,激励他们在今后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物理课程充满兴趣。

教师如果带领学生真正将课堂气氛点燃,让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听得愉快,最终在考试和各类知识竞赛中学生都能脱颖而出,这就说明全新的课堂模式构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结论及建议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很多教师也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道路上,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任务的教师们还任重而道远。随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相信课程的春天已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孙家镇,钟作慈.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联合工商出版社,1999

篇10

>> 地理教学中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探究 小议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浅谈初中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 培养初中学生地理课兴趣的教学 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方法探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方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兴趣培养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呢?【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培养教学质量当前的地理教学,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了知识的记忆,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其实这是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在现代的地理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备课。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其次是编好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再次是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教学之始,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学习精神和专一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下面介绍两种课堂导入方法:一是设置悬念导入。如在教学《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时,首先提出:为什么我们这里夏季白昼长,气候炎热,而冬季则恰恰相反?为什么一年之中会产生季节的变化?要知道它的原因,就得从地球的公转说起。这种运用悬念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读图导入。这种导入与学习新知识联系密切,过渡自然。通过读图活动,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二是运用景观图片导入。如在教学《两亚和北非》一章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面的彩图,把他们的注意力直接引入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引起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技术媒体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在地理课上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一些比较呆板的教材内容更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具有负载量大,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还可以节约部分板书及板图时间。

四、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自觉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做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在地图上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高8848米,可是暑假里,小明和爸爸到去旅游,拉萨中学的小卓玛同学告诉他,在他们那里看到的珠穆朗玛峰约是4000多米,这下小明不明白了,怎么同样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你能帮助小明,解答一下这个难题吗?这一个问题一出,很多同学就开始讨论,然后,我就乘机引入两个地面高度计算的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在两个概念弄清楚后,同学们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五、循序渐进布置练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唾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

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处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学习中,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要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地信任并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支持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摆脱课本的束缚和对课本的依赖,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1世纪初,“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李岗清)。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很复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还没有能够构建一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课程体系。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等。因此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毫于疑问,必须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反应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必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初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是构建初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背景。

二、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体现目标的“层次性”,除了课程的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2.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内容标准”的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来自实验区的反映表明:新教材受到普遍好评与欢迎,尽管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在新地理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具有清新扑面的改革风格。

三、初中地理的框架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教材都在努力追求新的编写结构,而不是全盘照搬与简单图解课程标准的内容程序,教材结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

4.突出探究活动。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内容结构弹性化。

篇12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各国的地理教育除普遍重视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外,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也极为重视,尤其对技能、智能和各种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较多。当今国外地理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是重视学生课内和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强调在教学中多引入地理观察和地理实践活动。目前,国际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共同特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实践能力及地理素养;鼓励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上实现创新等。世界各国都广泛开展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如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兑现“综合实践学习时间”,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地理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美国的中小学在地理教学中都实施了“设计学习(projectlearningordesinglearning)”和“应用学习(pliedlearning)”方式;法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了“动手做(hands-on)”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地理学科中利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己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综上研究,国外地理实践活动不仅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课堂演示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演示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地理演示法、地理实验法等,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地理观测法、地理制作法、地理实验法、地理参观调查法、地理野外考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显地理特色。

2.国内研究进展在我国,对活动教学有较早研究的是陶行知和陈鹤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曾对我国的活动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反复强调“行是知之终,知是行之成”,在教学活动上十分重视“做”。陈鹤琴是我国近代活动教育家之一,提倡“活”教育,他的指导思想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教他自己做”“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等等。在我国有关地理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把地理实践活动按不同划分标准分成了不同类型,如周振玲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定位与方案设计》一文中按实践活动开展的地域环境可划分为校内与校外、城市与乡村。按照实践活动的特点可划分为实验观测型、考察调查型、娱乐表演型、宣传竞赛型,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内容划分为家庭环境类、校园环境类、人文环境类、自然环境类等。吴建新在《高中地理活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文中按活动内容划分为论辩型、观察型、实验型、调查型等。杨春兰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设置评议》一文中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涉及的活动内容、形式及特点等的要求将活动划分为资料搜集类、实践操作类、语言表达类、图表类、应用信息技术类五种。梁晓玲在《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课教学探析》一文中按活动形式划分为考察型、调查型、探索型、小型演讲会或辩论会。李长志在《新教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类型》一文中将活动划分为探究型、实践型、交流型、竞赛型、辩论型、展示型。李端蓉在《新课程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一文中将活动分为动手操作类、语言交流类、观察考察类和综合研究类等。曾宪洪在《“活动”的应用和教学设计》中将活动分为思考性活动、实践性活动、探究性活动三种。通过归纳发现,在不同的划分依据指导下,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许多研究者都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划分。

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及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部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项目“研究与制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尽管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引入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些学校甚至从未开展过实践活动课程。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而这种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教学,引导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能借助实践活动教学,建立一种可操作性的实践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加强交流合作等,这些都是今后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篇13

落实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单次作业布置要适量,内容要精当,针对性要强,热点问题要准,批阅要及时,矫正要彻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期教学目标

初一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我校的初一五个班级。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本学科学生比例:

初一年级:优秀:20%,良好:21%,合格:43%,尚努力:16%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习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3情况分析: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使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目标任务:

以顺利完成课本教学内容,结合各教师特点,扬长避短,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为具体目标。集体备课中应做到任务具体,具体到人,突出备课过程中的异同性,进而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部分《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部分《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总体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周一测,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一、学习:钻研教材是首位,把握准教材是每位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在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有侧重点的组织老师学习、重温新课标,经常对照,加以改进。积极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参考》和《中学地理教学》两类刊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创新一些课例,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的提高。

二、备课:定于每周二的上午为集体教研备课的时间。每节教学内容安排好中心发言人,该老师应提供集体备课讨论稿,详细阐释教材的重难点,提出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每位教师能根据每节的教学重点,制定出较为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下备好教学过程。在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空课再集体讨论、商量。自己也能独立思考、研究,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使用的“旁批”。每课写好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足与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成为真正的“学习反思型”教师。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将尽可能的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积极接受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上课效率。

四、听课:根据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听课评课,提倡相互听课,备课组内每位老师都要讲一堂观摩课,每一位老师都要进行观摩课点评,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评课水平。

五、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参考》和《中学地理教学》两类刊物,积累一定的理论学习笔记。

六、继续实施《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实验,做好材料收集及阶段性总结。

七、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参与、思考、创新,使之培养学生的个性。

3、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把教改真正落实到地理常规教学中。

4、培养地理爱好者,建立地理兴趣小组,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从而提高地理整体水平。

三、主要方法及措施

( 一)、利用两周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心思从署假拉到课堂。

1、提前侯课,利用仅有的几分钟时间和学生融洽关系,并和课代表一起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备。

2、学生刚回到课堂,过多的课下作业可能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业在课堂处理。

(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营造快乐课堂学习环境,从教师语言开始。

1、教师语言幽默化。

以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以便学生达到学习状态。

2、教师语言亲切化。

作为一个地理教师,温柔亲切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形体语言有助于建立一种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也”。

3、教师语言精练化。

精练的教师语言会节约课堂时间,课堂的每一分钟对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做一个“节约型”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三)、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从多接触图开始。

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看图画图析图,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2、培养学生表述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课堂回答问题开始。

本地大部分学生特点就是分析问题不知如何下手,白话语言多,在阐述问题时不会运用地理专业术语,针对此现象,在教学方法中多运用谈话法,多给学生创设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创造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和空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纠错、提醒、点评,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个性学习。

3、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从学生笔记开始。

以前都是教师总结,为了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改变以前教师担任主角的习惯,初步尝试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从另一角度,也帮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运用归纳法总结知识体系。

(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道德。

1、培养学生自信心,从宽容学生的错误开始。

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需要认可需要肯定需要鼓励的阶段,也正是轻易犯错误的年龄,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答应学生犯错误不仅是教师的道德素养,而且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

2、合作学习,从倾听伴发言开始。

这两天上了四节课,学生的反应就是在同伴发言时,整个课堂就是这一个人的事情了,其他同学好象与此无关,致使同伴之间的影响和互助学习几乎不存在。

3、利用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4、把乡土地理知识与大纲中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三级课程即校本课程的内容以片段的形式穿插于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中,熟悉家乡,了解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5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8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x

k b 1.c o m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1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3

2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3

3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3

4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 3

5 国庆节放假ww w.X kb1.coM

6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3

7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3

8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3

9-10 期中考试复习

11 期中考试

12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3

13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3

14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15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3

16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3

17 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3

18 复习

篇14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会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本年级地理科目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要面临会考,文科班要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所有课程。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特制订此教学计划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校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所带的理科班都是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人数也较多,除此之外,理科班的学生对会考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理科班的地理基础会考复习困难重重。

2.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接带的高二(2)班,有的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而另一个文科班,即高二(6)是艺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较少,教学工作紧张,这又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会考的重要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文科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五.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理科学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的三本必修知识,学习任务重。

四、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理科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为基本出发点,以会考标准为依据,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

2、文科注重基础,面向大众,注重一切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高考学习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求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救助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尝试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等资料比较差异、归纳规律、分析成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学习选修6,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了解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进一步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3、培优补差,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吃不饱、个别学生吃不消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4、理科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