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资源整合 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趋同的今天,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重视发挥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优势,找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准点,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弘扬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与认同,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最终构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地区文化底色,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受“亲经济”的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著名“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崇尚规范、开放开拓、重商观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契合的一种内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秀美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广东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并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文化根源。
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建立,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如果把区域经济比作是“硬实力”,区域文化则是“软实力”,它倍增或递减区域综合国力,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山东“三孔”文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安徽的黄山,苏州园林和丝绸等都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如“风雨少林”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有人说,“硅谷的空气里飘着的是创意”,而温州人“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抓市场商机的智慧”。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经济文化能够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形成创新模式与创业意识,并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对区域经济发挥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通过有效整合和转化劳动与资本等物质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
如长三角区域2002年5月浙江宁波与江苏宜兴的“ 梁祝文化争夺战”,表明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无序性;浙江省为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新建20个场馆,并翻新20个场馆,整个花费高达30亿。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2.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
(1)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距问题,这固然是由诸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观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们则小富即乐;海南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思想不开放、思维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使人轻视经济;现实生活中吃喝风盛行现象,以及各种黑恶势力逐渐抬头现象,越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是严重,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的侠文化分不开的。
三、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通过日益广泛的交流、融合与协作,达到资源共有、市场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过文化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促进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认同感。反之,要充分运用文化认同上的力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机制;其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文化认同;最后构建经济文化圈,建设经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现在正在着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就是为了整合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等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之,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把区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经济领域,结合区域的资源和经济优势,科学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象。其次,要适应区域文化特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围绕这一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格局。
3.文化建设要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综合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盈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与行业的总称,它是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竞争正逐渐成为文化竞争。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当今全球金融风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运用产业理念,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增强先进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动力,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
1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因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5结语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m3,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平均值的1/3左右,居世界第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北方地区水资源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组合不相匹配,水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不相适应,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差异较大,有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普遍较低,各地区发展农业主要由资源拉动。由于各地区条件的差异性,资源的拉动力不同。而水资源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各地区在发展农业时,“水资源的禀赋程度诱导生产者按照成本最小的经济理性原则来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一个地区水资源丰富,则水资源价格低,对农业发展有利,围绕水资源消耗的农业产业较发达。而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由于水资源价格较高,农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我国干旱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8%,集中分布在西北,其中以新疆面积最大。新疆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农业用水占全新疆用水总量的90%,单位面积灌溉定额约12000 m3/hm2,高出华北地区1倍。另外,为保证绿洲内防护林及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用水。有资料表明,全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5%,开发程度不低,但净利用水量只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8%。因而,新疆主要以灌溉农业与节水农业发展为主。
从总体上看,多数研究者主要强调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忽视了水资源。而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水资源地区性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面积减少的限制。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差异性,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对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的区域差距分析
(一)由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导致的水资源利用差异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不同,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同。考虑到经济增长将随着资源依赖的逐步饱和而出现平稳收敛过程,在欠发达地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自然资源,对于农业则主要是水资源,但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不高又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即水资源开采利用率随农业经济增长呈现递增速度增加;对于中等发达地区,需求和资源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水资源开采程度处于第二阶段,即水资源开采利用率随农业经济增长呈现递减速度增加;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和东部几个发达省市,国内外市场需求是拉动区域经济的第一动力,农业在该类地区接近萎缩,节水技术相当发达,因此水资源开采利用处于稳定的第三阶段或第二阶段后期,即水资源开采利用逐步趋向收敛。由此可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水资源分布差异的影响很大。
(二)我国农业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区域划分
由于我国水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农业作为一个高耗水产业,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为了考察区域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按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可以把区域划分为水资源拉动型和外部需求诱导型两大类。其中资源拉动型区域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占据区域经济的主导或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同时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因此地区水资源分布差异造成农业区域布局差异,故有必要对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进行二次细分,以此对同是资源拉动型但水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里,选取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等于0.5作为细分标准,另外,由于需求诱导型区域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内部,地方农业对全国农业的影响程度有高有低,同时资源禀赋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已让位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农业在地方经济和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对区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采取的方式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引进第一产业产值这个指标,进行二次划分,其中以第一产业产值等于500亿元为分水岭。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资源依赖程度2级分类见下表。
三、区域农业发展对策
在农业发展中,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农业政策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条件。紧缺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差异,用第一产业产值反映地区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及对全国的影响程度,探求农村内部各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非农产业比重)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分区域明确农村农业发展方向。
(一) 水资源强依赖型地区
这类地区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农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第一产业产值不高,对全国影响不大。就水资源禀赋而言,内蒙古、宁夏为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高。尽管旱作农业占据农业主导,但是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仍然居高不下,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节水技术落后有关;而新疆、青海、为水资源富裕省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相应的耗水型支柱产业――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生产规模小、单产低、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于这两类地区而言,不管水资源丰富还是贫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为主,其中又以种植业逐步向畜牧业和林业转化为主,然后相应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加工业,并且将其作为农业内部调整的良好补充。
(二)水资源一般依赖型地区
这类地区的特征是第一产业产值较高,对全国影响很大,多为粮食调出省份,但是单位产值的耗水量仍然很高,是典型的资源拉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地区。就水资源禀赋而言,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甘肃为缺水省份。特别是山西和甘肃严重缺水,农业主要是旱作农业、机械化农业;而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是水资源富裕省份,农业是主要的耗水产业。对于这类地区,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存在共同的缺点:种植业占农业比较大,且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单一,林牧渔业发展缓慢,甚至在某些方面趋于萎缩,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因此,水资源一般依赖型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为主,例如,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适当转化。另外,非农产业仍然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
(三)第一产业产值较高的需求诱导型地区
这类地区农业是支柱产业之一。第一产业产值很高,对全国影响很大,农业单位产值耗水量较小,节水农业发展较好,属于农业发达地区。就水资源禀赋而言,河北、辽宁、安徽、山东、河南属于缺水地区,特别是河北、辽宁严重缺水,而浙江、福建、四川的水资源较为丰富。这两类地区都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区,粮食生产供大于需,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如浙江乡镇工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比例较高,而河北、四川仍属农业大省,农业是主要的乡村劳动力就业产业。对于该类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和农业向非农业调整并重。因此,对于辽宁、浙江、福建应继续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创汇农业;而其他省份(如山东)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程度,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包括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和种植业向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转化。
(四)第一产业产值较低的需求诱导型地区
[关键词]中国三大半岛 域差异 动力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080-06
研究海岸、岛屿、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及海底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交接界面的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海洋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1]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和研究传统的局限,我国的海洋地理学还缺乏专门研究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学术队伍,中国代表在国际海洋会议上往往心中无底、没有发言权。[2]任美锷、曾昭璇等全面介绍了我国三大三角洲的自然地理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远景和问题。[3]王颖等在《中国海洋地理》中回顾了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经济和区域海洋地理的研究成果。[1]张耀光对中国的海疆与海洋地缘政治战略、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特点与发展重点以及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4] [5]但是很少有人对半岛这一特殊的海岸带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半岛是三面临水、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半岛位于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属于液态的水体、固态的岩石和气态的空气的三相交界面。由于半岛地区三相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频率与陆地和海洋内部差别显著,因而半岛这一种三面环海的水陆镶嵌体系的组成要素与结构比一般的海岸带更为复杂。海岸线漫长、海洋灾害频繁、干旱缺水等成为半岛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人类在开发利用半岛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地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三角洲地区、湖泊地区、河流流域等地域类型相类似,半岛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半岛研究(半岛学)应该成为海岸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三大半岛指的是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由于开发历史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三大半岛在发展基础、发展状态以及驱动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中国的三大半岛
中国的三大半岛在地质构造、环境演变、资源赋存状况等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基础。
辽东半岛地处辽河口至鸭绿江口一线以南、渤海和黄海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上,辽东半岛属于华北地台的辽东台背斜。半岛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盆地和滨海狭窄平原。千山山脉纵贯半岛南北,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峰黑山海拔1181米。山地两侧丘陵面积较广,沿海为多级滨海平原。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辽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8-10℃,年雨量600-1000毫米。辽东半岛的地带性植被是油松、赤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辽东半岛是我国果品和柞蚕的主要生产基地,盛产苹果、梨、葡萄、山楂等水果。
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北临渤海、东临黄海,总面积3万平方千米。山东半岛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的山东台背斜,崂山、昆嵛山、艾山等为白垩纪花岗岩山地,安山岩、流纹岩分布在荣成、文登一带,即墨、莱阳一带有凝灰岩分布,栖霞、蓬莱、庙岛群岛等地分布有上新世晚期喷溢的玄武岩。[6]山东半岛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200-300米,丘陵间有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最高峰崂山海拔1133米。半岛南北均为岩穹断块隆起地带,中部夹一地堑盆地断陷平原带。海岸线弯曲,多港湾岛屿,岸线总长约2400千米。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山东半岛盛产粮、苹果、梨和花生,是我国著名的温带水果和花生产地。[7]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总面积1.42万平方千米。雷州半岛地质上主要为玄武岩台地和河湖相沉积台地。玄武岩台地海拔多在80-100米以下,由晚更新世喷发的橄榄玄武岩组成,北部分布在螺岗岭、湖光岩一带,南部以石峁岭为核心。河湖相沉积台地海拔多在25米以下,集中分布于半岛的北半部,中更新统的北海组平行不整合覆盖于下更新统的湛江组之上。[7]雷州半岛地处热带北部边缘,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3.0-23.5℃,l月平均气温15.5-16.0℃,全年基本无霜,偶有奇寒。年降水量800-1700毫米,降水变率大,干旱严重。半岛植被稀疏,大部分地区为草地和灌木丛。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风化程度高、土层深厚,适于种植甘蔗、菠萝、剑麻、芒果等经济作物。
二、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为对比分析我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与准确性,本文根据l996-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8] 中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及l996-2005年《湛江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选择大连、青岛和湛江三个代表性城市对三大半岛进行比较分析。
1. 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辽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山东半岛则是以家电、轻纺、饮料为主的轻工业生产基地。雷州半岛是重要的蔗糖和热带农作物生产基地,三大半岛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2004年,大连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1961.8亿元,青岛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163.8亿元,湛江市的地方生产总值为608.2亿元。在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大连市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居第7位,青岛市居第21位。尽管三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相差不大,但湛江市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不及大连、青岛两市的l/3。从发展水平角度来看,湛江市单位土地面积GDP仅相当于青岛市的0.24倍、大连市的0.31倍,人均GDP只及青岛市的0.29倍、大连市的0.24倍,湛江市与大连、青岛的差距更为悬殊。
2. 产业结构变化的区域差异。近年来,大连市积极发展临港型产业,优化重化工业的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化、电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青岛市则先后实施技术引进战略、名牌战略、大集团战略、工业园战略等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特色经济,形成了电子信息、信息家电、石化橡胶、食品饮料、车辆船舶、纺织服装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塑造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名牌企业。2004年,大连、青岛两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低于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而湛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5%,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4.4%。根据产业结构层次系数S= (i),[9]计算得S大连=234.3;S青岛=230.9;S湛江=214.6,这表明湛江市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
如果计算大连、青岛、湛江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i(t)-si(t-1)/100,[9]则l995-2004年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58、0.194、0.224,2000-2004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72、0.108、0.14。从产业结构的演替角度分析,青岛市近十年的演替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定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尽管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值最高,然而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不大。
表2中国三大半岛产业结构的变化
注:根据大连市、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湛江统计年鉴》整理。
3. 发展速度的区域差异。据统计,2004年,大连市的生产总值为1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l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983.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825.4亿元,增长l3.1%。同期,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2163.8亿元,增长16.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4亿元,增长21.l%,第三产业增加值830.6亿元,增长14.2%。2004年,湛江市完成生产总值60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创近九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5.4%,第三产业增长l0%。人均生产总值9708元,增长l0%。在发展速度方面,雷州半岛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也存在着差距。青岛、大连两市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l6%,湛江市仅为11%,落后了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湛江市只有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高于青岛,其他各产业均远远落后于大连、青岛两市。尤其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与青岛市相比,湛江市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了5.7个百分点,而大连、青岛两市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
4. 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发展效果是指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等。选择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个统计指标,对比分析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计算结果显示,辽东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最好,山东半岛其次,雷州半岛较差。辽东半岛的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是雷州半岛的4.11倍,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是雷州半岛的2.98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雷州半岛的l.46倍,山东半岛三个指标分别是雷州半岛的2.37、2.67和1.27倍。
以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的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为指标,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的时间变化规律。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不断转好,呈现出持续的上升势头。辽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最好,无论是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还是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比山东半岛、雷州半岛高,其中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最为突出,远远高于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近年的增长势头也最为强劲。
表3中国三大半岛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湛江统计年鉴2005》整理。
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居次,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都比不上辽东半岛,但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辽东半岛比较接近,而且增长率基本上同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与辽东半岛有较大的差距,这可能与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
雷州半岛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在三大半岛中都最低,而且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对而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势头稍好。
三、中国三大半岛区域发展差异驱动力分析
如果进一步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参照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难发现三大半岛在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同时在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
1. 经济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对区域的经济腹地大小和外部经济联系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少。交通条件等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分别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北两侧,紧靠京津冀地区,同时与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辽东半岛的经济腹地,山东半岛的经济腹地主要在山东范围内,并向冀、豫、晋、陕等地区拓展。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崛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能力有望大幅度提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成为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大连市已形成以港澳、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台湾、欧洲为重点的投资体系,青岛市前五位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为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雷州半岛位于环北部湾经济圈东部,毗邻广西、中南半岛等欠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港澳等发达地区的辐射相对有限,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较弱。2004年,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22.03亿美元,青岛市为38.17亿美元,湛江市仅7136万美元。湛江市实际利用的外资中,香港4176万美元,维尔京群岛1586万美元,泰国l07万美元,而日本、韩国、美国等均为空白。
图4、图5分别为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变化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尽管湛江市近两年的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稍有回升,但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与大连、青岛两市的差距正在拉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雷州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下降。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稳定上升。大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把大连港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青岛市的客运总量一直处于领先增长的发展状态,货运总量表现更为突出,在波动中不断加速增长,2000年首次超过大连市,并不断地扩大了领先优势。
2. 国家资金投入。由于地理区位和战略意义的不同,国家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战略定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的发展均给予了积极优惠的政策。1984年4月,大连、青岛、湛江被列为我国首批开放的l4个沿海城市之一。l98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同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设立。中国的三大半岛几乎同时都成立了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放区。各个经济技术开放区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拥有一定数量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还拥有工商税务登记、土地征用、海关监管、商品检验等方面的审批权。同时,国家根据战略布局的需要,对三大半岛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投入。2004年,大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80.36亿元,青岛市为778.62亿元,而湛江市为152.94亿元。大连、青岛两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湛江市的3.79倍和5.09倍。与2000年的1.62倍和3.16倍相比,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入差距不断扩大。
3. 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赋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不仅注重人力资源的数量,而且重视人才质量与队伍结构。目前,大连市的人才总量已超过94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的人才比重为13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比例为l3.54.3。拥有院士2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国家首席科学家2人,博士生导师和长江特聘教授607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l330人。青岛市为了引进急需人才放宽人才落户条件,还建立了“专家学术休假”制度、专家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使用机制,使青岛市的人才总量增加至94.07万人。尽管雷州半岛制定了人才工程实施计划,采取高薪引聘、技术入股、技术分红或资金支持等多种办法,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但人才队伍规模有限、人才结构也有待改善。湛江市9.52万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为6.43万人,占68%。
4. 区域产业政策。近年来,辽东半岛利用特有的口岸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优势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优势,发展了石油冶炼化工、数字化电子视听产品、装备制造、造船等工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连确立了建设“大大连”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产业强市、工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港兴市”,实现“两个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构筑“一个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四个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基地),构筑新型工业体系。[10]辽东半岛紧紧立足于自身优势和国内外市场,营造区域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投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半岛坚持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和信息、海洋与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三大特色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家电基地、汽车机车造船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五大产业群(家电电子产业群,石化产业群,汽车产业群,造船产业群,以港口运输、集装箱作业、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分拨、港务机械制造为核心行业的港口经济产业群)”的发展方向。[11]山东半岛围绕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以名牌企业集团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企业名牌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品牌,通过发展工业项目来吸引投资,通过产品的输出来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雷州半岛也逐渐重视港口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湛江市提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12]一方面,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临港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机械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传统工业,形成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糖业、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以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为目标,以提高湛江港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构筑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沟通国内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很显然,三大半岛在区域产业政策中都重视以国际港口为依托发展港口经济,但在产业部门的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大连、青岛市提出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湛江市将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传统资源加工工业的做大做强上,虽然提出了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结语
半岛是特殊的海岸带。中国的三大半岛中,雷州半岛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效果等方面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综合地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方面。因此,雷州半岛应该借鉴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国内外半岛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立足半岛地区的特色资源和当地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地方特色明显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王颖. 中国海洋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6.
[2]吴传钧. 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发展的新阶段[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
[3]任美锷.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4.
[4]张耀光. 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 人文地理,l996,(2).
[5]张耀光,陶文东. 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 经济地理,2003,(1).
[6]赵济. 中国自然地理 (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5.
[7]任美锷,包浩生.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2.
[8]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0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l996-2005.
[9]吴殿廷.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pc.dl gov.cn/cygh.
[11]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sdjw.gov.cn/fzgh.
关键词: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效益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依照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国家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多种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配置,另一方面,发挥区域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现代社会区域性稳定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综合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
1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开发与资源三市经济协同发展,从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地理资源角度进行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省的首府[1],具有相对完善的经济发展商业圈,而包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第二城市,以工业发发展作为主要的动力,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鄂尔多斯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纺织业也是其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实施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现代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多方面协同运行的主要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呼包鄂经济的全面性探索。例如:新时期,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2],已经逐步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客运、铁路运输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发展的网络群体,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新空间。
2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分析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了我国内陆经济发展协同一致的经济发展规划策略,为了进一步发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阻力进行分析,总结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劣势,实现现代社会整体发展系统发挥其主要的作用。
2.1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阻力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是现代内陆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经济逐步优化完善的重要部分,但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无法脱离区域固有的环境发展。从现代企业经营的分析来看,呼包鄂的交通发展的经济投资比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截止目前为止,呼包鄂地区的交通建设依旧落后与国家区域交通建设的基本标准,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枢纽中转建立不完善,无法实现现代呼包鄂区域经济合理对接,对呼包鄂的资源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碍;其次,呼包鄂地处内陆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以单一城市发展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形式,使企业的经济资源运输发展整体对接连贯性低,同时内陆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在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城市发展的人流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足,使呼包鄂的经济一体化交通发展内在动力性较低,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挑战;最后,呼包鄂交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呼包鄂地区的客运主要以短途运输为主要形式,客运在长途运输中的发展还处于空白状态,客运分布结构资源短缺性较为严重,航空运输也尚未开发,铁路运输在津京唐等地的资运输铁路形式相对发展,但我国南方地域经济的运输发展依旧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力。
2.2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势
基于以上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交通与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阻力,以及呼包鄂地域交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为未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地域交通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口。另一方面,呼包鄂一体化对区域交通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优势,其一,我国实施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内蒙古交通运输开发上,提出了一系列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相关文件,为呼包鄂区地域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发展的指导理念,为促进现代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理念;其二,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内蒙古城市建设发展的发展资源综合应用率得到全面开发,呼包鄂区域经济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以提升区域资源开发技术逐步创新,而交通枢纽作为呼包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也会随着呼包鄂地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促进呼包鄂区域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例如:现代呼包鄂城市间的交通枢纽对接结构逐步形成,呼包鄂三市的资源运输铁路网络也逐步完善,从而大大增加了现代内蒙经济运行结构体系得到逐步拓展与优化,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在现代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性;其三,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也为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技术支,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将呼包鄂地区资源优势[5],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管理对接,逐步建立起物流资源输送系统,从而带动区域多种交通运输形式得到发展,逐步优化现代物流资源综合管理效率性,实现铁路运输维为主,航空,短途运输为辅的新型物流运输结构网络,不仅是保障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区域焦勇运输发展的主要发展新趋势。
3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未来发展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内陆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对实现我国中部,东部,南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随着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逐步扩展,内蒙古地域交通发展也逐步实现新的发展探索空间,一方面,呼包鄂经济区域内部交通运输形式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区域内部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发挥呼包鄂三市地域资源优势,结合我国指导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6],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的构建;另一方面,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作用,也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南部以及北部交通枢纽之间的关联,积极探索航空,铁路等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呼包鄂地域人力资源,城市发展的作用,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
4 结束语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地域经济开发管理的主要技术形式,也是发挥现代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保障作用,促进我国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18.
[2]晁呈亮,宋彬.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9(02):97-100.
[3]陈扎拉嘎呼.呼包鄂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集群培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张喜成.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5]陈博文.区域可达性综合评价及其对经济差异与中心城市腹地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