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范文

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资源整合 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趋同的今天,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重视发挥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优势,找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准点,是加快发展区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弘扬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与认同,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最终构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地区文化底色,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受“亲经济”的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著名“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崇尚规范、开放开拓、重商观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契合的一种内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秀美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广东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并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文化根源。

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建立,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如果把区域经济比作是“硬实力”,区域文化则是“软实力”,它倍增或递减区域综合国力,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山东“三孔”文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安徽的黄山,苏州园林和丝绸等都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如“风雨少林”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有人说,“硅谷的空气里飘着的是创意”,而温州人“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抓市场商机的智慧”。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经济文化能够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形成创新模式与创业意识,并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对区域经济发挥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通过有效整合和转化劳动与资本等物质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

如长三角区域2002年5月浙江宁波与江苏宜兴的“ 梁祝文化争夺战”,表明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无序性;浙江省为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新建20个场馆,并翻新20个场馆,整个花费高达30亿。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2.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

(1)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距问题,这固然是由诸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观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们则小富即乐;海南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思想不开放、思维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使人轻视经济;现实生活中吃喝风盛行现象,以及各种黑恶势力逐渐抬头现象,越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是严重,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的侠文化分不开的。

三、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通过日益广泛的交流、融合与协作,达到资源共有、市场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过文化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促进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认同感。反之,要充分运用文化认同上的力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机制;其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文化认同;最后构建经济文化圈,建设经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现在正在着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就是为了整合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等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之,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把区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经济领域,结合区域的资源和经济优势,科学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象。其次,要适应区域文化特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围绕这一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格局。

3.文化建设要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综合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盈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与行业的总称,它是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竞争正逐渐成为文化竞争。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当今全球金融风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运用产业理念,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增强先进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动力,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

篇2

1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因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5结语

篇3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m3,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平均值的1/3左右,居世界第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北方地区水资源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组合不相匹配,水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不相适应,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差异较大,有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普遍较低,各地区发展农业主要由资源拉动。由于各地区条件的差异性,资源的拉动力不同。而水资源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各地区在发展农业时,“水资源的禀赋程度诱导生产者按照成本最小的经济理性原则来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一个地区水资源丰富,则水资源价格低,对农业发展有利,围绕水资源消耗的农业产业较发达。而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由于水资源价格较高,农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我国干旱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8%,集中分布在西北,其中以新疆面积最大。新疆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农业用水占全新疆用水总量的90%,单位面积灌溉定额约12000 m3/hm2,高出华北地区1倍。另外,为保证绿洲内防护林及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用水。有资料表明,全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5%,开发程度不低,但净利用水量只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8%。因而,新疆主要以灌溉农业与节水农业发展为主。

从总体上看,多数研究者主要强调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忽视了水资源。而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水资源地区性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面积减少的限制。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差异性,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对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的区域差距分析

(一)由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导致的水资源利用差异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不同,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同。考虑到经济增长将随着资源依赖的逐步饱和而出现平稳收敛过程,在欠发达地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自然资源,对于农业则主要是水资源,但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不高又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即水资源开采利用率随农业经济增长呈现递增速度增加;对于中等发达地区,需求和资源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水资源开采程度处于第二阶段,即水资源开采利用率随农业经济增长呈现递减速度增加;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和东部几个发达省市,国内外市场需求是拉动区域经济的第一动力,农业在该类地区接近萎缩,节水技术相当发达,因此水资源开采利用处于稳定的第三阶段或第二阶段后期,即水资源开采利用逐步趋向收敛。由此可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水资源分布差异的影响很大。

(二)我国农业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区域划分

由于我国水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农业作为一个高耗水产业,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为了考察区域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按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可以把区域划分为水资源拉动型和外部需求诱导型两大类。其中资源拉动型区域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占据区域经济的主导或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同时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因此地区水资源分布差异造成农业区域布局差异,故有必要对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进行二次细分,以此对同是资源拉动型但水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里,选取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等于0.5作为细分标准,另外,由于需求诱导型区域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内部,地方农业对全国农业的影响程度有高有低,同时资源禀赋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已让位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农业在地方经济和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对区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采取的方式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引进第一产业产值这个指标,进行二次划分,其中以第一产业产值等于500亿元为分水岭。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资源依赖程度2级分类见下表。

三、区域农业发展对策

在农业发展中,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农业政策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条件。紧缺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差异,用第一产业产值反映地区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及对全国的影响程度,探求农村内部各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非农产业比重)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分区域明确农村农业发展方向。

(一) 水资源强依赖型地区

这类地区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农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第一产业产值不高,对全国影响不大。就水资源禀赋而言,内蒙古、宁夏为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高。尽管旱作农业占据农业主导,但是单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耗水量仍然居高不下,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节水技术落后有关;而新疆、青海、为水资源富裕省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相应的耗水型支柱产业――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生产规模小、单产低、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于这两类地区而言,不管水资源丰富还是贫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为主,其中又以种植业逐步向畜牧业和林业转化为主,然后相应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加工业,并且将其作为农业内部调整的良好补充。

(二)水资源一般依赖型地区

这类地区的特征是第一产业产值较高,对全国影响很大,多为粮食调出省份,但是单位产值的耗水量仍然很高,是典型的资源拉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地区。就水资源禀赋而言,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甘肃为缺水省份。特别是山西和甘肃严重缺水,农业主要是旱作农业、机械化农业;而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是水资源富裕省份,农业是主要的耗水产业。对于这类地区,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存在共同的缺点:种植业占农业比较大,且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单一,林牧渔业发展缓慢,甚至在某些方面趋于萎缩,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因此,水资源一般依赖型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为主,例如,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适当转化。另外,非农产业仍然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

(三)第一产业产值较高的需求诱导型地区

这类地区农业是支柱产业之一。第一产业产值很高,对全国影响很大,农业单位产值耗水量较小,节水农业发展较好,属于农业发达地区。就水资源禀赋而言,河北、辽宁、安徽、山东、河南属于缺水地区,特别是河北、辽宁严重缺水,而浙江、福建、四川的水资源较为丰富。这两类地区都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区,粮食生产供大于需,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如浙江乡镇工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比例较高,而河北、四川仍属农业大省,农业是主要的乡村劳动力就业产业。对于该类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农业内部调整和农业向非农业调整并重。因此,对于辽宁、浙江、福建应继续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创汇农业;而其他省份(如山东)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程度,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包括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和种植业向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转化。

(四)第一产业产值较低的需求诱导型地区

篇4

[关键词]中国三大半岛 域差异 动力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080-06

研究海岸、岛屿、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及海底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交接界面的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海洋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1]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和研究传统的局限,我国的海洋地理学还缺乏专门研究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学术队伍,中国代表在国际海洋会议上往往心中无底、没有发言权。[2]任美锷、曾昭璇等全面介绍了我国三大三角洲的自然地理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远景和问题。[3]王颖等在《中国海洋地理》中回顾了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经济和区域海洋地理的研究成果。[1]张耀光对中国的海疆与海洋地缘政治战略、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特点与发展重点以及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4] [5]但是很少有人对半岛这一特殊的海岸带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半岛是三面临水、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半岛位于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属于液态的水体、固态的岩石和气态的空气的三相交界面。由于半岛地区三相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频率与陆地和海洋内部差别显著,因而半岛这一种三面环海的水陆镶嵌体系的组成要素与结构比一般的海岸带更为复杂。海岸线漫长、海洋灾害频繁、干旱缺水等成为半岛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人类在开发利用半岛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地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三角洲地区、湖泊地区、河流流域等地域类型相类似,半岛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半岛研究(半岛学)应该成为海岸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三大半岛指的是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由于开发历史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三大半岛在发展基础、发展状态以及驱动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中国的三大半岛

中国的三大半岛在地质构造、环境演变、资源赋存状况等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基础。

辽东半岛地处辽河口至鸭绿江口一线以南、渤海和黄海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上,辽东半岛属于华北地台的辽东台背斜。半岛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盆地和滨海狭窄平原。千山山脉纵贯半岛南北,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峰黑山海拔1181米。山地两侧丘陵面积较广,沿海为多级滨海平原。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辽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8-10℃,年雨量600-1000毫米。辽东半岛的地带性植被是油松、赤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辽东半岛是我国果品和柞蚕的主要生产基地,盛产苹果、梨、葡萄、山楂等水果。

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北临渤海、东临黄海,总面积3万平方千米。山东半岛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的山东台背斜,崂山、昆嵛山、艾山等为白垩纪花岗岩山地,安山岩、流纹岩分布在荣成、文登一带,即墨、莱阳一带有凝灰岩分布,栖霞、蓬莱、庙岛群岛等地分布有上新世晚期喷溢的玄武岩。[6]山东半岛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200-300米,丘陵间有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最高峰崂山海拔1133米。半岛南北均为岩穹断块隆起地带,中部夹一地堑盆地断陷平原带。海岸线弯曲,多港湾岛屿,岸线总长约2400千米。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山东半岛盛产粮、苹果、梨和花生,是我国著名的温带水果和花生产地。[7]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总面积1.42万平方千米。雷州半岛地质上主要为玄武岩台地和河湖相沉积台地。玄武岩台地海拔多在80-100米以下,由晚更新世喷发的橄榄玄武岩组成,北部分布在螺岗岭、湖光岩一带,南部以石峁岭为核心。河湖相沉积台地海拔多在25米以下,集中分布于半岛的北半部,中更新统的北海组平行不整合覆盖于下更新统的湛江组之上。[7]雷州半岛地处热带北部边缘,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3.0-23.5℃,l月平均气温15.5-16.0℃,全年基本无霜,偶有奇寒。年降水量800-1700毫米,降水变率大,干旱严重。半岛植被稀疏,大部分地区为草地和灌木丛。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风化程度高、土层深厚,适于种植甘蔗、菠萝、剑麻、芒果等经济作物。

二、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为对比分析我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与准确性,本文根据l996-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8] 中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及l996-2005年《湛江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选择大连、青岛和湛江三个代表性城市对三大半岛进行比较分析。

1. 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辽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山东半岛则是以家电、轻纺、饮料为主的轻工业生产基地。雷州半岛是重要的蔗糖和热带农作物生产基地,三大半岛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2004年,大连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1961.8亿元,青岛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163.8亿元,湛江市的地方生产总值为608.2亿元。在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大连市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居第7位,青岛市居第21位。尽管三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相差不大,但湛江市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不及大连、青岛两市的l/3。从发展水平角度来看,湛江市单位土地面积GDP仅相当于青岛市的0.24倍、大连市的0.31倍,人均GDP只及青岛市的0.29倍、大连市的0.24倍,湛江市与大连、青岛的差距更为悬殊。

2. 产业结构变化的区域差异。近年来,大连市积极发展临港型产业,优化重化工业的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化、电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青岛市则先后实施技术引进战略、名牌战略、大集团战略、工业园战略等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特色经济,形成了电子信息、信息家电、石化橡胶、食品饮料、车辆船舶、纺织服装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塑造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名牌企业。2004年,大连、青岛两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低于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而湛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5%,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4.4%。根据产业结构层次系数S= (i),[9]计算得S大连=234.3;S青岛=230.9;S湛江=214.6,这表明湛江市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

如果计算大连、青岛、湛江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i(t)-si(t-1)/100,[9]则l995-2004年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58、0.194、0.224,2000-2004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72、0.108、0.14。从产业结构的演替角度分析,青岛市近十年的演替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定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尽管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值最高,然而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不大。

表2中国三大半岛产业结构的变化

注:根据大连市、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湛江统计年鉴》整理。

3. 发展速度的区域差异。据统计,2004年,大连市的生产总值为1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l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983.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825.4亿元,增长l3.1%。同期,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2163.8亿元,增长16.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4亿元,增长21.l%,第三产业增加值830.6亿元,增长14.2%。2004年,湛江市完成生产总值60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创近九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5.4%,第三产业增长l0%。人均生产总值9708元,增长l0%。在发展速度方面,雷州半岛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也存在着差距。青岛、大连两市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l6%,湛江市仅为11%,落后了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湛江市只有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高于青岛,其他各产业均远远落后于大连、青岛两市。尤其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与青岛市相比,湛江市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了5.7个百分点,而大连、青岛两市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

4. 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发展效果是指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等。选择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个统计指标,对比分析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计算结果显示,辽东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最好,山东半岛其次,雷州半岛较差。辽东半岛的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是雷州半岛的4.11倍,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是雷州半岛的2.98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雷州半岛的l.46倍,山东半岛三个指标分别是雷州半岛的2.37、2.67和1.27倍。

以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的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为指标,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的时间变化规律。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不断转好,呈现出持续的上升势头。辽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最好,无论是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还是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比山东半岛、雷州半岛高,其中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最为突出,远远高于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近年的增长势头也最为强劲。

表3中国三大半岛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湛江统计年鉴2005》整理。

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居次,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都比不上辽东半岛,但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辽东半岛比较接近,而且增长率基本上同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与辽东半岛有较大的差距,这可能与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

雷州半岛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在三大半岛中都最低,而且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对而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势头稍好。

三、中国三大半岛区域发展差异驱动力分析

如果进一步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参照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难发现三大半岛在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同时在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

1. 经济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对区域的经济腹地大小和外部经济联系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少。交通条件等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分别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北两侧,紧靠京津冀地区,同时与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辽东半岛的经济腹地,山东半岛的经济腹地主要在山东范围内,并向冀、豫、晋、陕等地区拓展。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崛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能力有望大幅度提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成为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大连市已形成以港澳、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台湾、欧洲为重点的投资体系,青岛市前五位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为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雷州半岛位于环北部湾经济圈东部,毗邻广西、中南半岛等欠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港澳等发达地区的辐射相对有限,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较弱。2004年,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22.03亿美元,青岛市为38.17亿美元,湛江市仅7136万美元。湛江市实际利用的外资中,香港4176万美元,维尔京群岛1586万美元,泰国l07万美元,而日本、韩国、美国等均为空白。

图4、图5分别为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变化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尽管湛江市近两年的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稍有回升,但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与大连、青岛两市的差距正在拉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雷州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下降。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稳定上升。大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把大连港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青岛市的客运总量一直处于领先增长的发展状态,货运总量表现更为突出,在波动中不断加速增长,2000年首次超过大连市,并不断地扩大了领先优势。

2. 国家资金投入。由于地理区位和战略意义的不同,国家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战略定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的发展均给予了积极优惠的政策。1984年4月,大连、青岛、湛江被列为我国首批开放的l4个沿海城市之一。l98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同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设立。中国的三大半岛几乎同时都成立了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放区。各个经济技术开放区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拥有一定数量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还拥有工商税务登记、土地征用、海关监管、商品检验等方面的审批权。同时,国家根据战略布局的需要,对三大半岛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投入。2004年,大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80.36亿元,青岛市为778.62亿元,而湛江市为152.94亿元。大连、青岛两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湛江市的3.79倍和5.09倍。与2000年的1.62倍和3.16倍相比,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入差距不断扩大。

3. 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赋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不仅注重人力资源的数量,而且重视人才质量与队伍结构。目前,大连市的人才总量已超过94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的人才比重为13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比例为l3.54.3。拥有院士2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国家首席科学家2人,博士生导师和长江特聘教授607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l330人。青岛市为了引进急需人才放宽人才落户条件,还建立了“专家学术休假”制度、专家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使用机制,使青岛市的人才总量增加至94.07万人。尽管雷州半岛制定了人才工程实施计划,采取高薪引聘、技术入股、技术分红或资金支持等多种办法,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但人才队伍规模有限、人才结构也有待改善。湛江市9.52万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为6.43万人,占68%。

4. 区域产业政策。近年来,辽东半岛利用特有的口岸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优势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优势,发展了石油冶炼化工、数字化电子视听产品、装备制造、造船等工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连确立了建设“大大连”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产业强市、工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港兴市”,实现“两个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构筑“一个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四个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基地),构筑新型工业体系。[10]辽东半岛紧紧立足于自身优势和国内外市场,营造区域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投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半岛坚持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和信息、海洋与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三大特色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家电基地、汽车机车造船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五大产业群(家电电子产业群,石化产业群,汽车产业群,造船产业群,以港口运输、集装箱作业、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分拨、港务机械制造为核心行业的港口经济产业群)”的发展方向。[11]山东半岛围绕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以名牌企业集团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企业名牌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品牌,通过发展工业项目来吸引投资,通过产品的输出来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雷州半岛也逐渐重视港口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湛江市提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12]一方面,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临港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机械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传统工业,形成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糖业、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以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为目标,以提高湛江港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构筑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沟通国内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很显然,三大半岛在区域产业政策中都重视以国际港口为依托发展港口经济,但在产业部门的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大连、青岛市提出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湛江市将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传统资源加工工业的做大做强上,虽然提出了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结语

半岛是特殊的海岸带。中国的三大半岛中,雷州半岛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效果等方面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综合地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方面。因此,雷州半岛应该借鉴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国内外半岛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立足半岛地区的特色资源和当地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地方特色明显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王颖. 中国海洋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6.

[2]吴传钧. 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发展的新阶段[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

[3]任美锷.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4.

[4]张耀光. 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 人文地理,l996,(2).

[5]张耀光,陶文东. 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 经济地理,2003,(1).

[6]赵济. 中国自然地理 (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5.

[7]任美锷,包浩生.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2.

[8]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0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l996-2005.

[9]吴殿廷.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pc.dl gov.cn/cygh.

[11]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sdjw.gov.cn/fzgh.

篇5

关键词: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效益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依照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国家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多种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配置,另一方面,发挥区域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现代社会区域性稳定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综合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

1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开发与资源三市经济协同发展,从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地理资源角度进行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省的首府[1],具有相对完善的经济发展商业圈,而包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第二城市,以工业发发展作为主要的动力,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鄂尔多斯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纺织业也是其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实施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现代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多方面协同运行的主要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呼包鄂经济的全面性探索。例如:新时期,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2],已经逐步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客运、铁路运输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发展的网络群体,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新空间。

2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分析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了我国内陆经济发展协同一致的经济发展规划策略,为了进一步发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阻力进行分析,总结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劣势,实现现代社会整体发展系统发挥其主要的作用。

2.1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阻力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是现代内陆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经济逐步优化完善的重要部分,但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无法脱离区域固有的环境发展。从现代企业经营的分析来看,呼包鄂的交通发展的经济投资比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截止目前为止,呼包鄂地区的交通建设依旧落后与国家区域交通建设的基本标准,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枢纽中转建立不完善,无法实现现代呼包鄂区域经济合理对接,对呼包鄂的资源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碍;其次,呼包鄂地处内陆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以单一城市发展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形式,使企业的经济资源运输发展整体对接连贯性低,同时内陆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在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城市发展的人流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足,使呼包鄂的经济一体化交通发展内在动力性较低,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挑战;最后,呼包鄂交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呼包鄂地区的客运主要以短途运输为主要形式,客运在长途运输中的发展还处于空白状态,客运分布结构资源短缺性较为严重,航空运输也尚未开发,铁路运输在津京唐等地的资运输铁路形式相对发展,但我国南方地域经济的运输发展依旧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力。

2.2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势

基于以上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交通与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阻力,以及呼包鄂地域交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为未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地域交通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口。另一方面,呼包鄂一体化对区域交通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优势,其一,我国实施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内蒙古交通运输开发上,提出了一系列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相关文件,为呼包鄂区地域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发展的指导理念,为促进现代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理念;其二,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内蒙古城市建设发展的发展资源综合应用率得到全面开发,呼包鄂区域经济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以提升区域资源开发技术逐步创新,而交通枢纽作为呼包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也会随着呼包鄂地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促进呼包鄂区域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例如:现代呼包鄂城市间的交通枢纽对接结构逐步形成,呼包鄂三市的资源运输铁路网络也逐步完善,从而大大增加了现代内蒙经济运行结构体系得到逐步拓展与优化,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在现代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性;其三,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也为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技术支,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将呼包鄂地区资源优势[5],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管理对接,逐步建立起物流资源输送系统,从而带动区域多种交通运输形式得到发展,逐步优化现代物流资源综合管理效率性,实现铁路运输维为主,航空,短途运输为辅的新型物流运输结构网络,不仅是保障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区域焦勇运输发展的主要发展新趋势。

3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未来发展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内陆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对实现我国中部,东部,南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随着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逐步扩展,内蒙古地域交通发展也逐步实现新的发展探索空间,一方面,呼包鄂经济区域内部交通运输形式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区域内部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发挥呼包鄂三市地域资源优势,结合我国指导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6],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的构建;另一方面,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作用,也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南部以及北部交通枢纽之间的关联,积极探索航空,铁路等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呼包鄂地域人力资源,城市发展的作用,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

4 结束语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地域经济开发管理的主要技术形式,也是发挥现代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保障作用,促进我国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18.

[2]晁呈亮,宋彬.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9(02):97-100.

[3]陈扎拉嘎呼.呼包鄂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集群培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张喜成.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5]陈博文.区域可达性综合评价及其对经济差异与中心城市腹地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篇6

1.1国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区域分工进行区域分工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要发展区域经济,分工是势在必行。区域分工能够带动国际分工,因此国际贸易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先从分工开始,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基本机制。一是将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多资源的区域进行分工,这个区域就可以用自己比较丰富的能源与其他区域进行交换,换取自己比较稀缺的能源,提高本区域经济的福利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过区域分工,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完善产业结构,将可以发展的新产业分化开来,独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多样化。三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强调分工协作,将劳动力进行分工,让每个员工专门负责一个生产环节,这样可以让员工更加熟悉操作,形成劳动力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四是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环境,让区域内的企业进驻国际市场,国内国际两不误,共同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从而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加快分工演化,有利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抢占先机。

1.2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要素的积累,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

(1)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外资,让外国企业在本区域开设公司,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形成贸易创造型投资。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国家就可以将劳动力输送到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既可以减少国内的负担,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还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产品以及先进科技,引导人们进行国内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出口贸易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因此中国所吸引的外资越来越多。毕竟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不会担心自己投入的钱回收不回来,而且不必担心自己商品的销售问题。

(2)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将广大居民闲置在银行的钱用来投资,创造财富。而且经济欠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提高自身资本品生产能力,将货币投资转化为实物投资,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开展国际贸易是提高区域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国际贸易直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再进行应用,以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水平。②区域地区的企业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后,可以对这个产品进行研究,然后再创造出自己的产品。③区域地区的企业看到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上赚到了巨大利润,就会刺激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研究开发出新产品。④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甚至是一起经营一家企业,然后再学习他们的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3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结构优化

(1)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每一个国家的资源分布都是不平衡的,也许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有水资源;另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矿产资源。那么这两个地区就可以进行交换了。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使各地区的资源达到平衡。一个国家可以将自己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需要的国家,然后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达到均衡,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出口与进口两个方面。企业出口产品量增加,就要求增加产品生产的原料及半成品,促进原料生产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企业需要大量进口,就代表着区域内将出现一个新型产业和新技术,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

1.4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新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1)有利于促使国家改变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我国对于国际贸易的干预太多,设立了很多部门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进行检查、监管,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微观企业进行改革,形成新的经营机制。开展国际贸易就是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可以使企业摆脱旧的计划经济的制约,让企业能够自主经营。使企业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结论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 王 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4]张 塞: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44-45.

篇8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保证金融创新能够作用于地方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每一项成功的金融服务创新机制,都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实惠和收益。金融发展过程中针对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创新,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服务模式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根本性好转营造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形成互动机制,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增强对金融改革会产生动力支持。从当前的情况看,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都不是很好,当前需要改善落后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保证金融服务战略思想形成,对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互动交流中需要政府给予配套支持,这样金融创新才能不走弯路,起到积极的效果。

(一)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金融法规和政策,按照行业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措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业务创新,整合银行的优质资源,分层次推动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促使区域经济和银行收益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创新需要正确定位,一方面的微观金融服务创新,另一方面的宏观金融制度创新。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金融工作不断前进。

(二)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信贷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银行当前要不断拓展信贷投入渠道,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坚持便捷化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战略,形成良好金融互动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需要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启动国内市场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金融消费,全面控制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整合客户信息,全面做好客户信息的细分工作,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对跨部门、跨产品、跨系统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符合客户信息发展要求的业务规则,保证客户信息形成关联,全面提升资源信息共享水平。金融机构需要加大网店建设力度,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网店。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标准化业务分流中,全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益。

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举措

加强银信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发展。信用社是县级机构的主力军,垄断着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挥着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受科技落后、汇路不通、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国有银行要利用产品和科技资源优势,多方位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推广信贷新品种一是瞄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寻求上级行支持,加快有条件承诺函的办理速度。二是对已经成熟的建设项目,灵活运用项目储备贷款和流资搭桥贷款及时跟进。三是对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进一步推广长期贷款分期偿还、整贷零还、循环贷款等新品种,大力推介非回购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委托贷款等新业务,支持发展壮大。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实现从“融资”到“融智”的功能性转变面对客户不断增强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加的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需求,应及时推出知识服务。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的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增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同度。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要利用人才、信息、科技资源等优势为企业计划投资的项目提供评估测算等“融智”服务,制定投资理财方案,帮助企业地把握投资机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客户与国外贸易增多,但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现状,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篇9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将对河南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建材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将出现新的亮点,中原地区的建材市场将会迈向一个新时期,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一提到河南的建材产业,给人的感觉就是该省的建材市场太多了,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专业的建材市场,郑州更是大大小小各类建材市场超过半百之数。多年来河南以其地处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与此同时,河南也不甘于仅仅作为承担建材行业销售流通的地理载体,一直大力发展本省的建材工业,以完善本省的建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中国的建材产业中掌握话语权。目前河南建材工业的利润和利税总额以及投资总额都位居全国前列,建材工业已经成为该省的优势产业。而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使建材产业在河南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建材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中一个颇具分量的重要砝码。笔者认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中原这片热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在意见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变,未来,党和国家的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将会继续强化,这些政策将如暖暖阳春温暖着中原大地。那么,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河南建材的发展将会出现勃勃生机,中原建材市场的氛围将出现新的改变,一切都将明媚起来。随着意见的实施,河南建材市场也将出现新的景观,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形势将会出现拐点,新一轮建材市场巨变将随时展开。那么,意见的出台对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影响几何,中原建材市场前景如何,将会出现哪些变化?一是意见的出台将会大大的改善河南经济发展环境,而发展环境改变将越来越利好于河南建材的发展与建材市场的繁荣,尤其是意见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更是给中原建材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意见提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意见还把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所有这些将会大大改善河南建材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同时,中原地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优越地区之一,地处黄河流域内的河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河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488万人,下辖18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大部分县市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走进河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色的长廊,玉米棉花,瓜菜杂粮,五谷飘香,农业发展成为最大的景观。意见围绕加快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进行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要求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将为建材市场留下了需求空间,有利于建材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意见为中原农业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未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优先安排并重点支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大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在保护地下水的前提下,在井灌区因地制宜实施“机井通电”和“以电代油”工程。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中央补助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拉动中原建材市场的繁荣。笔者相信,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300亿斤。因此,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将成为当前与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提出,坚持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由南水北调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水网体系。进一步推进黄河、淮河大江大河治理,支持河口村、出山店、前坪等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水管理,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及配套工程建设,研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实施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建立渠首、沿线地区与受水地区经济协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深化黄河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贯通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研究设立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权交易中心,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拉动建材市场,促进建材需求的增加,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将大有作为。二是意见的出台将会促进河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随着调整工业结构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会逐步催变中原建材市场,促进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未来河南建材市场的繁荣、健康和稳步发展奠定基础。意见提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加快培育一批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这对于建材产业来说,尤其迫切!近年来,河南建材工业在解决量的短缺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大部分建材产品总量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在意见的指引下,未来中原建材结构调整将拉开序幕。在发展建材工业规模经济的前题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旋窑水泥、优质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坚决淘汰落后工艺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化学建材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提高建材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品的加工链,提高建材企业经济效益。组建一批大集团,加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实现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通过调整结构,可以预见,通过结构的调整,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稳定建材价格,保持市场的繁荣。其实,结构调整早在进行中,2010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公示,将水泥生产线、实心粘土砖生产项目、铂金坩埚球法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100万m2/a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50万件/a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2000万m2/a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3000万标砖/a以下的煤矸石等建材工业项目列入限制承接产业的目录之中。目前,宏观经济对建材工业和市场的影响增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建材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增强,同时建材市场的波动周期以及波动幅度也在改变。为应对这些变化,必须依据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科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面向国内外市场与发挥建材自身优势结合起来,针对市场的近期需求和远期需求,把市场需求与资源深加工结合起来,把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城市消费市场与开拓农村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拓宽建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河南建材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作为结构调整的推动力,用先进技术更新落后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取代多年一惯制的老产品,使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将改变发展建材工业单纯靠投资、上项目、高投入、低产出的外延粗放方式,尽快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将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开发非金属矿资源和资源的加工工业,积极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改变生产技术单调化、产品初级化、市场单一化、企业小型化的落后面貌,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改变营销方式,使非金属矿工业产品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化,注重发展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开发,使非金属矿工业摆脱资源型的发展模式。这样将会使中原建材产量在总量控制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建材工业产品将与国际标准并轨,促使企业按国际标准的质量生产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将对水泥产品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使水泥工业有新的发展。市场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下向深处发展,增加高档产品品种,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及建材社会效益将会明显提高。

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意见出台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将成为河南建材发展的推动力,促进未来建材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拉动建材工业与市场向纵深发展。意见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实现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意见还提出,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增强郑州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制定覆盖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内涵发展、紧凑布局的复合型功能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促进建材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为,上述政策将会带动河南建筑业,而建筑业的兴旺也令整个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建筑业是建材的最大用户。笔者预计,在“十二五”,建筑业发展看好,“十二五”时期,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将在2010年4399.80亿元基础上逐年提高,产业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会使河南建筑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壮大河南的建材产业,膨胀建材市场的空间。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将更进一步推动河南各方面的建设步伐,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房地产等工程建筑项目都将不断增加对建材的需求,从而刺激中原经济区建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之大令人生叹。四是意见出台将会强化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与物流,而区位优势和物流、交通等条件的改变也将会带来中原建材批发交易市场的繁荣和活跃,有望成为我国建材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交通运输优势非常明显,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部战略转移中,又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桥头堡,这些都为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为此,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意见提出,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综合规划引导,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要求,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连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推进空路运输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三门峡、漯河、新乡等地区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意见还提出,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网络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经济区域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逐步形成促进大区域间高效连接的铁路通道网络。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完成宁(南京)西(安)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形成多条出海运输通道。统筹研究洛阳、南阳、商丘、明港以及豫东北、鲁山机场建设,支持发展通用航空,适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实施京港澳、连霍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道改造和农村连通工程等建设。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意见强调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化郑州物流功能区布局,支持郑州干线公路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和航空港物流园等建设,强化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功能,促进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建设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粮食、邮政等专业物流,建设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推动国内外大型物流集团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上述各种交通、物流等大项目将会陆续上马,将会大大拉动中原建材工业和建材市场,如果上述意见的规划能够如期实现,其区位优势和交通物流将是堪称一流,更会强化省会郑州这个全国闻名铁路十字路口的枢纽作用,也更能突出京九和陇海铁路在商丘交汇后的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枢纽副作用,河南的公路、航空等交通将会有更大的改观,到那时,中部特有区位优势尤其是交通和物流的便利,将会带来以郑州为中心的建材市场的繁荣,对于建设建材大市场,构筑建材大流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郑州是中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是中西部的建材物流中心,每年建材贸易额达260多亿元。郑州建材市场数量之多、面积之大,足以让国内建材行业的人士惊叹。郑州现有较大规模的建材市场近20家左右。建材市场总量迅速膨胀的过程,也是各市场之间争夺优质商户的过程。河南在承接建材行业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除了土地、劳动力等诸多优势之外,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有统计数据称,河南建筑装饰原材料的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未来,河南发展建材物流时,应该把初级产品的个性化二次加工作为重要内容。

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23-02

引言

东快西慢、区域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在我国正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这一现状引发的新问题、新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为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更好落实带来一定启发与帮助。

一、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能够较好完成“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的相关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明晰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此,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认知,本文给出了衔接沿线各国的利益契合点、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存在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跟进等三方面答案。

(一)衔接沿线各国的利益契合点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来说,其本身立足于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与两种市场,这就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被放在了国际大背景下,这自然使得以往国内无从下手、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实现较好的解决。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对东南亚投资仅占欧盟投资的2%、日本的5%,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未来五年在东南亚投资的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这种投资规模必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充足动力[1]。

(二)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曾一度开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但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向问题,这一系列战略并没有取得较为喜人的成果。在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的今天,我国各类生产要素开始向中西部地区集中,这就使得市场要素将不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自然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将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实现较好解决[2]。

(三)存在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跟进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同时,我国于2014年先后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这就使得相对落后国家的困难能够实现较好解决。此外,跨境清算业务、跨境支付业务的开展也使得“一带一路”战略得以更好展开,这自然也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获得较为有力的动力支持[3]。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较为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后,为了较好完成本文研究,还必须明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上文中笔者曾提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快西慢、区域差距扩大这一态势,而结合这一态势本文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细分为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经济结构差距大、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等三个方面。

(一)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

对于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来说,东部经济规模和人均GDP高于西部是这一差距的最好表现。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2013年东部地区GDP总额37.8万亿元,这一数值相当于中部地区的2.4倍、西部地区的3倍,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6.7万元/每人更是接近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两倍。结合这一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4]。

(二)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差距大

除了经济规模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结构上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业占比例较高就是这一差距的最好体现。

(三)区域之间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

除上述两方面外,中西部地区之间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同样能够较好说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教育与医疗等公共服务、科技与文化等领域设施,以及公路与铁路密度、机场密度、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利用程度等数据都能够较好说明这一差距,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三、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而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相关文献整理与自身体悟,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建议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启发。

(一)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为了能够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更好实施,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加强配套措施建设这一建议能够较好满足这一需求。具体来说,这一加强配套措施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宣传、为这一战略提供充足融资、推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突破、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保护生态环境。这其中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突破需要得到大量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的支持,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则需要坚持互利互信、平等协商原则,这样才能够较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二)完善贸易和投资政策

为了能够保证“一б宦贰闭铰缘慕虾檬凳,我国还必须完善贸易和投资政策,这些政策的完善主要包括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的加强;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引导我国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发展等都属于这一贸易和投资政策完善的具体内容,而这些也将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强劲的动力。

结语

在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等内容,希望内容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 郝瑞军.“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与格局重塑[J].现代商业,2016,(16):77-78.

篇11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韩国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指出韩国税收在社会公平分配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对完善我国相关税制具有借鉴意义。

一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由于采用累进税率,可以很好地贯彻税收公平的原则。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但不利于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下文考察韩国宏观税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所得税能够很好地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不同地区的人民收入发生变化,购买力就会发生变化,也就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用收入效应来说明税收的这种作用。这里的税制结构是指税收制度中税种的构成及各税种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主要是指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关系。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进行划分,即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

韩国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韩国直接税和间接税分析

首先是韩国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所占的比例。从图1可以看出韩国的直接税所占比例大于间接税所占的比例,且呈增加的趋势。直接税具有不易转嫁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

其次,分析韩国企业所得税情况。图2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韩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首尔厅的税收收入优势明显,然后是中部厅、大丘厅和釜山厅,大田厅和光州厅最差。这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首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厅的仁川和京畿道;大丘厅所在的大丘地区和庆北地区;釜山厅所在的釜山地区、蔚山和庆南地区。最差的就是大田厅所在的忠清道地区和光州厅所在的全罗到地区。企业所得税是直接税,且韩国的企业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再看韩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图3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韩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首尔厅的税收收入优势明显,然后是中部厅、大丘厅和釜山厅,大田厅和光州厅最差。这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首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厅的仁川和京畿道;大丘厅所在的大丘地区和庆北地区;釜山厅所在的釜山地区、蔚山和庆南地区。最差的就是大田厅所在的忠清道地区和光州厅所在的全罗到地区。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且韩国的企业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分析韩国的增值税情况。图4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增值税的纳税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首尔厅的收入相对明显外,其他地区的增值税收入基本都差不多。因为韩国的增值税是消费型的增值税,且增值税是间接税,调节收入的作用不明显。

图5表明了2004年韩国分道(省)和广域市(直辖市)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也是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韩国的地方税主要是由财产税制组成的,属于直接税,也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如图6所示。

(二)韩国企业所得税分收入规模纳税情况分析

表1表明了韩国企业所得税分收入规模纳税情况,把韩国的企业按照收入分类,分析一下到底是高收入的企业群缴纳税收多,还是低收入的企业群缴纳税收多。

从图7可以看出收入高的企业群缴纳的税收明显高于收入低的企业群。

本文依照收入规模进行分类,以100亿韩元为标准,分为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分析是高收入的企业群纳税多,还是低收入的企业群纳税多。结果发现,1000亿以上法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部纳税额的79%,1000亿以下法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部纳税额的21%。高收入的企业群多纳税,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1000亿以上法人纳税人数却只占总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数的1%,而1000亿以下法人纳税人数却占总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数的99%,少数富裕的企业群缴纳了大部分的税收,说明韩国的企业所得税起到了很好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进而也能起到调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优化税收制度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增值税方面,目前我国所实行的是不分地区经济差异、统一税率的生产型“增值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税负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主要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大中型企业,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严重制约了西部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导致粗放经营,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增长乏力。另外,以农产品初级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西部地区,增值税税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在西部地区客观上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如果把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西部地区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税收抵扣,也符合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吴朝霞.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优化及策略[J].经济师,2007(10)

2.王盛尹.我国的税收负担:现状与完善[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篇12

1.整合油田区域地方资源,培养重点产业链

(1)建设具备优势的工业系统在充分利用油田油气资源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化、集约化的工业体系。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系统的规模,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需要把重点放在油田勘探开发上,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油田助剂。加强我国目前市场紧缺的合成树脂和新型材料的发展,对高档涂料、染料,新型催化剂的开发进行研究。同时,发展石油机械、电力电器,汽车摩托零件和化工机械等,最终到达完整配套的工业体系。

(2)建成配套的现代物流业油田区域本身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物质供应处每年在采购额上需要花费大约80亿元。对开发各个物流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深度研究,建设覆盖全区域的物流电子贸易信息平台,对企业之间的联系有着有利影响,保障了物流作业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可靠交换,从而逐步完善现代物流业。

(3)实现信息产业的一体化利用油、地、校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并完善一体化的信息基础网络,促进电信网、有限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统一,将油田区域内的科技、经济区域服务、企业信用等信息统一,尽快达到信息一体化,从而使经济可以更好的发展。

(4)创造高效生态农业油田区域是发展高线生态农业的优势地区。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粮棉油产品的深加工。主要是对玉米、大豆、水稻等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研究出二至五个或者更多具有市场占有率的主导产品,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蔬菜产品深加工。做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等工作,同时发展脱水蔬菜、冷冻菜、保鲜菜等。第三,特色农产晶的加工。其中包括薄荷、芦苇、芦竹等深加工增值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生产薄荷油、苇板、纸浆等产品。

(5)开发油田区域旅游产业开发具有油田区域特色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突出的油田特色吸引游客,开发以都市工业、生态农业、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采取资源共享、进取组合、旅客互动、联合促销等手段满足旅客的消费需求。打造一条国内外知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

2.建设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

对经济主体的建设需要强化,并完善好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油田区域内的经济主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经济主体发展好了,才能保证油田区域经济得到发展,从而更好的协调其他行业的发展。统一区域和已有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统一对进入油田区域的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把握“上下游相接”的原则。在产业的发展中,尝试在上下游关联比较密切的石油化工业采用统一规划布局,建立并完善好油田石化集团,同时带动延伸产业和相关行业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网状”产业结构,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争取石化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石油企业。这不仅可以带动油田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很好的协调油田区域的经济,使其科学合理的发展。

对油田区域一体化的科技创业要加快构建步伐。建立并完善区域内科技创业载体,并出台相关的措施来鼓励技术入股、人才参与,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以项目的运营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人员创业能力,并降低其创业门槛,使人才和技术可以很好的融合,促进油田区域内生产力的提升,强化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发展接续产业。按照“取之于民而用于民”的原则,联合政府建立对企业办社会的地方扶持政策。向政府争取将油田存续公司企业增值税的一部分纳入共享范围,把一部分提高的税收用于接续产业建设,对于投资新办企业和外来企业提供同样的优惠政策。

3.结语

篇13

关键词:中原崛起;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资产投向的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对目前国内金融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其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国内大部分存款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万亿元、5.3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7.6%、18.1%和13.9%,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0.1、2.7个百分点。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加快。各地区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较为均衡,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分省份看,河南、江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省储蓄存款占比均超过了60%。同时各地区贷款增速在年末不同程度回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均较上年加快,但年内呈现前多后少、逐季减少的格局。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万亿元、3.4万亿元、3.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4.1%、15.5%和11.9%,分别比上年加快2.8、2、2.4和2个百分点。总体来分析,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大,且资本市场较发达,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欠缺。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4%,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85%,增速为24.5%,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15%,增速为21.3%,增速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为3.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减缓,投资额占比明显回落;中部和东北地区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增速均超过30%;西部地区增速回落最快,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分省份看,投资增速在40%以上的省份有2

个,依次是吉林和安徽;投资增速在30%-40%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河南、福建、辽宁、河北、广西、四川和陕西;增速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三是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2006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年末,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9.3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银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银行业资产总量、增量占比继续提高,广东、北京、海南分别排名资产存量、增量、增幅的全国第一。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年末已有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资产总额0.9万亿元,其资产总额的86%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份。2006年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多样化,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截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11家、236家、276家和111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38家和6家,而西部和东北分别减少4家和3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股票和基金交易额达到上年的5.0倍、3.5倍、2.3倍、2.2倍,分别占全国的72.5%、12.1%、9.3%、6.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同时2006年货币市场资金从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增多,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净回笼。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西部地区净投放230亿元,东北地区3省全部实现净投放。由于上述金融分布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平,等同于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中西部地区。

三是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四是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五是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是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三是建立统一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构建区域金融体系。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积极引进新兴商业银行到河南的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规范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还要降低民营金融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篇14

[关键词]技术转移;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趋势;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90-02

技术转移理论最初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提出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技术转移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普遍意义上,技术转移指的是技术知识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但在早期,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工具。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发展趋势的到来,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伴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步伐,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来发挥其巨大作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因此,充分认识技术转移的国际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有效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科技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以来,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1)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逐步加快,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其发展趋势已由梯度式发展进入到跳跃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由单一的国际间技术转移,向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或称许可证制度)、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正式市场媒介模式;及包括企业联盟、分包、反工程、出口、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技术援助在内的非正式的市场媒介模式转换,日益形成当前知识形态技术和技能形态技术两大类别的软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

(3)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4)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5)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6)技术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法律的管制,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很早就制定自己的《专利法》或类似法规,这使技术的转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2 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呈现的新特征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注重国际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数量快速膨胀、质量也有所提升。在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在日益走向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同时,产业技术本身发生了演变和分化,出现了核心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知识。另一个现象是,创新主体在日益推进核心技术知识向精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核心技术知识的体系化建设,并以体系技术构筑新的技术壁垒。但由于体系化和标准化的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粘滞性,不仅成为拥有者极力保护和封锁的对象,也由于较高的掌握和逾越难度而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当前归纳起来,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国际转移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技术转移客体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国际转移的新兴市场;技术反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日益增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纯技术转移向研究开发的战略转变;技术输出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有增强趋势;互联网对国际技术转移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贡献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技术转移作为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工作实践,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成熟,新科技革命已经摆脱了资源禀赋的制约,各国科技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技术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转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国际技术转移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转移能够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起飞与转换。通过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进行优先技术转移,可以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技术转移可使企业掌握并应用高技术,进而使企业建立起自主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延长了技术的生命周期。实践证明,通过技术转移还可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发达国家将在本国的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使供需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益处,收回的成本还可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4 结 论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近些年来,为了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建立省级示范机构。技术转移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组织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准确把握新特点,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后我国在制定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相互了解技术需求,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