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典的传统文化范文

经典的传统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典的传统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典的传统文化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 教育价值; 传播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3 — 02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亦可以说到现今,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国学热”。它是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文化反应,折射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多元化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民族复兴”的主题。“国学”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思想文化的总和,“国学”不单指经典,但经典是“国学”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探讨“国学”的基本精神及意义时应特别注意到经典的教育价值。

一、经典的现代诠释

在语言中,“经”与“典”原是两个词。“经”原是象形字,像织布时的“经线”之形,后为了使“经线”的意义更加明显,其左侧又增加了表意的形体“纟”而成。其本义应是指“织布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即用其本义。后引为地域走向之“南北”,“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后又引为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如“经络”、“经脉”等。正因其如此重要,后大约在战国以后有了“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释名·释典义》:“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典”为会意字,表义为“双手执册”,本义则为典范的重要的书籍,《后汉书·蔡邕传》:“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由于古书中二字经常可以互训,后即连用不分,表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籍。《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分别将“经典”解释为“典范的经书”和“权威的著作”。

我们认为,经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思想与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的艺术创作并能产生重要价值的普遍适应性的文学文本。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经过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而生成的,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经典是部分或整体文学文本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恒常未变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典的典型代表是“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孟子》、诸子百家、唐宋诗词及明清小说等。

但我们同时还认为,经典不应仅指全部的文学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部完整的文学著作),还应包括或特别指向一些文本中经常被人引用、在不同的基面常具有深刻的警喻意义的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等。我们知道,敬爱的总理曾在很多重要场合答记者问时引用的古诗古语,尽管有些并不被人熟悉,多数也未见于教科书,但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有人正是将这些“只言片语”整理凝集,使之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用,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提出,“教科书”也是经典。

二、当下经典教育的缺失

1.书山题海去经典

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等迅速普及,社会进入了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实际上真正学得的知识却大大减少了。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教育变得绝对的功利化,学生们面对着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下的“书山题海”,就根本没时间阅读文本了,在有限的文本阅读中学生们心中的权威是教材、参考书,以及各种模拟试题中的例文、选文,经典则在学生的学习中渐行渐远,最终使得“文学经典只是作为思想、审美和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和巅峰而存在于人们的遥望、沉思和景仰中,阅读者寥寥无几”。彭书雄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在人文知识层面是贫血缺钙的;在人生价值层面是残缺不全的;在情感方面是淡漠无情的;在责任意识方面是我行我素的;在行为举止方面是缺失而又不规范的”。这正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强行扼杀了孩子们对文学经典的兴趣,过早地剥夺了孩子们的人文情怀。

篇2

经典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更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

篇3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即生活”,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中华传统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不能孤立来谈,而是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让经典诵读教育成为一种立体、生动的教育活动。要做到立足课堂本身,用好语文教材;加强学科整合,打开诵读视野;挖掘网络资源,善用影视媒体等。

篇4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指经过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从广义上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而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而其中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内容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具民族生命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中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精神意识越来越淡薄,缺乏内省之心和自我约束力,受挫心理承受力差,更重要的是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最后导致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文化底蕴,一个精神支柱。

实践证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搞好学科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经典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礼义廉耻、文明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能有效陶冶少年儿童的心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健全其人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崇高的人生信念,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1. 从阅读经典文化名著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针对青少年阅读的误区,学校要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创造让学生亲近经典书籍,阅读文化名著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和途经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名著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从而丰富知识,提升修养。

从2011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了《未成年人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内容研究》课题实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把“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设置为校本课程,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老子》、《论语》、《大学》、《中庸》和优秀古诗词等经典文化内容作为阅读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和阅读辅导校本教材,结合平时学科课堂教学,有意识、有创造性地渗透中华经典文化理念,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经典的魅力,接受文化经典的熏陶。在辅导教材编写方面,以“忠”、“孝”、“诚”、“信”、“礼”、“仪”、“廉”、“ 耻”等内容为主线编写成 “忠孝篇”、“礼仪篇”、“诚信篇”、“廉耻篇”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精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典名句、故事,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通过阅读指导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比如“诚信篇”共有15课,分别按“自我认识”、“对晚辈诚信”、“对朋友诚信”、“对顾客诚信”、“国家君王对大臣(百姓)诚信”、“对陌生人讲诚信”等顺序进行编排。每一课都分别从“导入、感悟、心灵驿站、名言欣赏、探究践行”五个方面进行设计,通过故事教育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阅读指导方法方面,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反复接触、熟读成诵,不求理解、只求记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对开展经典诵读指导的最好诠释。所以,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外,还根据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放经典诵读CD,或举办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或开展校园“小百灵”古文新唱比赛,或反复放映经久不衰的经典影片等,让学生始终沐浴于神秘的文化天地,产生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把经典文化的反复影响自觉转化为言行的规范、文明、得体和优雅,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2、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多途经挖掘德育优质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除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之外,一些健康向上的图书报刊、戏剧电影、历史文物、风土人情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教材。所以学校要多途经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多组织学生参加观看优秀电影、戏剧、歌舞以及剧评、影评、书评等活动,使他们在阅读、观赏、娱乐等活动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地方青少年宫不应该成为文化实习学校,图书馆不只是摆设,学校要充分发挥这些场馆和设施的育人作用,让这些地方文化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未成年人开拓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自己的精神园地。

网络是时展的产物,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工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有健康的,也有消极颓废的,因此,学校在做好网络优质资源推荐的基础上,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同时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构成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学校要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加强网络和网络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律自控,从根本上防止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学校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络资源下载把关工作,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要严格过滤,预防不良网址进入校园网;要鼓励学生多在校园上网,建立“家长课堂”向家长培训网络知识、青少年心理知识及家教成功经验,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积极有效,有的放矢。

篇5

关键词:经典文化;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5-03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以人类的发展为中心。就医学的领域来讲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除了具备高超的医学技术,还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不仅能治疗病患的伤痛,还需要给病人以外的人文关怀。作为未来继承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浓厚的人文素养,这样在医院实际诊疗时就能处理好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1]。

一、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内涵。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劳动者在参与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标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要求,是能够妥善处理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内部、职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依据。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折射出本人的形象还可以影响整个企业、公司的形象。因此,职业道德具备以下特点:适用一定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具体、稳定,短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具有多样性与专业性两种特质。(2)医生的职业道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医生的职业道德更具特殊性,因为医生在每一次的诊疗中都掌握着病人的健康与生死。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医生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解除疼痛;关心爱护每位病患,不能区别对待,不泄露病人的隐私;文明礼貌,同情关心病人;廉洁奉公,不收取病人的红包等。不断钻研与创新,提高自身的医术与诊疗水平,正确处理同事的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关系等[2]。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都不会改变。

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在人类对自我关怀下形成的,一般表现为对人格、价值的追求,并且能够对人类历史文明长河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都能高度地重视,是对全面人格的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其实也是指在人类的思想与意识、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心理活动中包含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性方面,追求广义上的人道主义,以实现人格上的需要与追求;第二,理性方面,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广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三,超现实方面,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还要追求生活的意义。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永远的课题。不论是我国的医学的灵魂人物还是西方的医学的引领者,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说法,西方医学的奠基人曾说过“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着想的”的医学理论,就可以看出医生是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同时还兼具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在1988年讨论制定的《爱丁堡宣言》中也对医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学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医学教育是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3]。

2.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的发展。而医学同其他的职业不同,要面向的是饱经病痛折磨的病人,医生要比其他的职业更注重去关怀每个病患,提高和培养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每一次的诊疗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能给予人文关怀。

3.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医患关系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医患纠纷事件经常被曝光出来,且医患纠纷事件的频率、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据有关部门调查与统计,在医患暴力事件中68%是为了寻找宣泄口或为了索赔,剩余的32%则是来自社会仇医心理,而恶性的医患事件原因30%是因为患者的死亡,剩余的则是由于其他患者非死亡事件。其中大多是行为上的冲突,有的甚至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4]。究其原因,除了非人为因素导致病人死亡,大多都是医患双方互不信任,未能及时沟通而导致的,因此要求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在面对病人时,不但可以通过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行及时的治疗,也能与病人展开良好的沟通,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避免出现医患恶性暴力事件。

三、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及原因

1.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深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医学院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等现象,导致大部分的医学生心态比较浮躁,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都较差。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有的人甚至不能回答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名称,不关心时政与周边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因为缺乏人文素养与精神,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外常常会觉得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无趣,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也有的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武侠、言情小说,观看电视影片,对于世界著名的作家、作曲家一问三不知,只顾追求一时的刺激与享受[5]。

2.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造成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是比较多,但是究其根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在医学院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医学技术与技巧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或者实践练习中更加侧重对专业技能的练习与探讨,而忽略了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一部分的医学生在成为医生后,虽然有高明的医术,但是却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受挫。(2)教学环境淡化了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因为在学校学习中是借鉴理论的医学案例,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一开始会害怕然后慢慢转变为麻木甚至冷漠,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医生对病患的关怀。

医学生培养起人文精神对提高职业道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对医生展开救治工作十分重要,因次要积极地寻找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6]。

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五千年的沉淀,萃取精华,在应用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时有着积极意义。

1.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仁”,孔子诠释它为“仁者爱人”,孟子将其发扬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也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把它们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就是宽厚仁爱,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医生的仁爱之心,以及舍己救人的精神,而且对医者的评价就是“医乃仁术”,医生的职业道德就要求医生能够尊重患者,并且以患者为主,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与费用。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渐渐养成良好的诊疗习惯。在以后真正参与到医疗工作时,及时地运用高超的医学技术,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不仅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也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忧患意识以及爱国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例如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清朝的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点都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发出的感慨,还有文天祥、陆游等爱国诗人所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培养爱国的精神,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促进医学生和谐发展。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特别注重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人们养成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身的品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不断地通过反省完善自己,传统当中的一些文化素养同样适用于现代医学教育,以及对医学生的培养,学生能通过对自己每天行为的反省,可以明确自己每天在实践中有哪些不足、缺点,可以不断地完善医学技术,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的认知,医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能全面地提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4.优秀的医学典籍的指导作用。虽然中医在很多方面不如西医,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病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等潜伏期比较长的疾病,但是在很多方面,中医的医学典籍仍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医精诚》、《金匮要略》等医学论著,书中不知讲述了医学知识,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朴素的道德文化。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突出了在中医治疗中将“人”放到了最高的位置,真正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概念,这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很有帮助。《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著作,也是学习医学的必读之作,它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不少的中医院校将它作为学生的医学誓言。经常朗读背诵这些医学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更高的审美水平,还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五、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

认识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要在日常的医学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产生积极影响。具体举措为:

1.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阅读、背诵经典的医学书籍,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了解病理,在实际进行救治时就不会拘泥于西医的技术,而可以灵活结合中西医技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病痛。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能够引入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诊疗时,能够记住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任劳任怨。

3.学校不仅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生活,也应该重视去积极推广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当代的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起以前的学生,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的原因,水平更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也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使得医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上有所欠缺。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宣讲传统经典文化,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视对待医学事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以后的医学事业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莹雪,刘红霞.文学经典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2]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07,(2):57-59.

[3]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4]温长路.医以术为精――再谈《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1(5).

篇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民族之根,立生命之魂。我校弘扬传统文化重在落实经典诗文教学。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在校园营造经典诗文的诵读氛围,可以把孩子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可以体会先人得到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识大量的字,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提升语文素养。从儿童识字阅读的需要出发,通过对《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蒙篇的文字与内容的拓展,以朗诵、识字、阅读和讲故事等形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开发儿童的记忆力、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潜力,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纠正"只背诵,不理解,重知识,轻做人"的错误倾向,同时,给拓展识字找到了一个平台,不再"为识字而识字",并且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快速识字,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条件。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薄发"。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诗的语言,感受时的情怀。所以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 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感受。其实,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 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收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运用"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教学方法后的一些简要总结: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读经热潮,很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但在高中教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意味着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应拓宽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识积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经典中涵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饰、文学、舞蹈、文物等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下文将介绍两种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第一种就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很多诗歌中都可以见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初天地间”,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通过传统的节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学生通过诵读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2.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变得“会说话”“会写作”,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实,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要经历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所谓的输入过程就是要先将语言素材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而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素材的过程。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会不断填充大脑中的语言素材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即语感。虽然,有些传统的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依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说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才能维护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天下太平,这样的思想观点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这样的传统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在中华传统经典中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思想观点。例如,屈原的《离骚》中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尽忠为国的思想,这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让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国家的发展将毫无意义。现在,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学校必须重视这一活动,丰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诵读平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价值;途径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时代对民族意识和民族思想的呼唤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基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人在混乱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这股思想意识的混乱也波及到学生的意识形态,面对纷繁变幻社会现象和巨变的社会结构,许多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方向,仅仅将学习和升学、生存联结起来,造成学生精神家园荒芜、人格存在缺陷、道德底线不断溃退、人生境界仅停留在求生的高度,削弱了学生的民族、社会责任意识,也影响了学生的自身发展。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通过展开中华传统经典的诵读,从青少年开始重新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2.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其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记录了民族基因的最高智慧,凝结了古人对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社会责任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观察和思考,流传至今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指导高中生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但能够拯救现阶段的民族文化衰落、弥补中华文化断层,还有助于学生接受优秀古诗文的熏陶,不断充实精神生活,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朴实而永恒的人生元素,实现心灵的回归,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意识形态和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从语文学习方面而言,诵读经典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敏锐性,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沐浴文学之光、启迪人生智慧、丰富语文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诵读经典活动,力求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外校内相结合。让诵读经典活动,不但成为语文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抓手,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伴随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学生人生的“伴侣”。

1.每天定时进行文学欣赏

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方向不完全等同,它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又高于语文学习,更注重利用文学元素浸润学生的灵魂。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培训,相对比较枯燥;而经典诵读则注重对古诗文赏析,学生从文学性、艺术性、情感的表达,或从古诗文描绘的意境、语言的气势或精美等角度进行赏析,提升学生对文字的领会、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等,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教师每天利用课前或课后十分钟,或教师、学生讲解,或观看赏析古诗文的视频,以此为学生指明诵读经典的方向、示范诵读经典的方法。这些文学经典可以是来自高中《语文读本》的作品,也可以是电视热播的讲坛对象。比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诗歌中“香草美人”形象,理解作为委婉设喻、曲折表达对明君的呼唤,以及暗喻自己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也可以选择于丹讲论语的视频播放,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解读经典,理解古人的行为准则对当下的进步意义,从而带动学生的课下阅读。

2.课外阅读实行“任务”和“个人爱好”兼顾

目前的高中生学习、升学压力极大,很少有人能主动去阅读经典、汲取其中的营养,因此,教师布置“任务”就成为展开诵读经典活动不可避免的手段。但是,不是每个学生对每部经典著作都感兴趣,部分学生制度某部经典中某一份内容感兴趣,如果教师强迫学生阅读不感兴趣的东西,不但不能达到阅读经典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和敌对性。因此,教师在推进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坚持布置任务和个人爱好兼顾的原则,教师为学生划定阅读范围,给学生留下自己选择的余地。比如,教师可以安排某个阶段学生课下阅读《论语》。至于学生是阅读原著还是阅读翻译的文本,还是观看于丹讲论语的视频,就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能达到了解其思想精髓的目的即可。

3.定期展开诵读经典集体活动

诵读经典活动不但需要渗透到每一天,还需要定期举办学校、年级或班级的集体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就某一经典著作展开讨论,可以是阅读经典的心得感受,可以是和阅读经典相关的演讲活动,也可以是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旨在出发学生的兴奋点、掀起诵读经典的浪潮,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持续发展。

4.鼓励诵读经典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诵读经典活动不是课外作业,更不是学生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而是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的大块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为促使诵读经典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进行。比如,布置和经典阅读有关的日记和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观看“百家讲坛”讲解经典的节目,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有关的名胜古迹等,这些活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促使阅读经典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实现由校内向校外的延伸发展。

三、经典诵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回归”

古人提出的“文以载道”已明确了文学作品的育人功能。而经典诵读活动正是从古诗文的“文学”角度入手,注重以文化的浸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从作品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元素的浸润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锐感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经典诵读活动是超越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的回归,是实现语文学科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实现育人功能的有效尝试。

总之,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既是时代的呼唤和需求,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生的延伸和提高,是实现语文育人功能的良好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篇9

一、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极其广泛,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将这些传统元素渗入到歌词中并与旋律结合起来,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下面详细分析歌词中体现出的三种主要传统文化。

第一,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完美契合。我们以李玉刚演唱的《水墨丹青》和《落墨》这两首歌为例,即可看出这些歌词与中国书画艺术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水墨丹青》的词总体上给人清新悠远的感觉,歌名就体现出了很强的书画艺术韵味。词中有这样一句:“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墨分五色,不同色调、不同的用法。”这里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几个特征:刚柔并济,讲究神似,墨分五彩。“刚柔并济”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特征,它也迎合了中国的中庸之道。“刚”就是在用笔中要求每一笔画都要用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一种立体感和动势。“柔”即在行笔时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笔画间的微妙变化,一笔一画富有节奏感和弹性。“讲究神似”是要求书法做到形神结合,如点若“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墨分五彩”的说法在绘画中用途居多。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2]只有把浓、淡、干、湿相结合,墨色交错变化,中国画才能独显其风韵。此外,歌词中还说到“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可以比喻手法的行云流水”,以及《落墨》中一句“线条有如裙摆飘荡”,则道出了书法绘画中水与墨的转变以及行笔时所表现出的灵动飘逸的美感。

第二, 歌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以《梦青衣》和《盛世霓裳》这两首歌曲为例,即体现了戏曲的水袖艺术、戏曲与梦幻的结合以及京剧唱腔艺术。

《梦青衣》体现了三个戏曲特征:其一是《梦青衣》中“长袖挥如流水”所体现出的水袖艺术。水袖就是戏曲服装袖端拖下来的部分,用白绸或绢制成。戏曲演员通常通过“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等十种基本动作表现人物情感。[4]中国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歌舞结合,以歌舞演故事。梅兰芳说:“中国戏曲的表演方法,是把舞蹈动作融化在生活里。人物登场,一举一动都是舞蹈化的。”(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例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用水袖象征性地轻点双眼,使观众能够看到剧中人物在哭,却又不失形象美。[5]水袖是戏曲中“舞”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水袖艺术的运用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水袖功也是戏曲程式化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南方剧种还是北方剧种,一个戏曲演员都应将水袖运转自如。

其二是中国戏曲与梦幻的结合。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自古以来以梦入戏或以梦命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元杂剧《蝴蝶梦》、《庄周梦》、《云窗梦》、《黄粱梦》。在我国,梦与文学的创作关系深远。元代评论家汤显祖、明代评论家谢肇等就提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的重要论据。[6]在李玉刚的《梦青衣》中,歌词第一句就是“梦里听到一个声音,陌生又熟悉”,开篇就创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情景。在歌词中间,一句“蝶相追紧相随,唯恐梦醒爱成灰”,最后以“犹记心头梦魂消”作为本首歌词的结尾,整篇歌词以“梦”为线索、“青衣”为主线。此外,在李玉刚的《浣纱曲》这首歌词中,首句是“一阵花香梦醒了千年”,尾句是“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唱出了歌中人物西施浣纱似梦,人生如梦。这两首歌词都是以梦入、以梦出,梦贯穿始终。

其三就是李玉刚歌词中体现的京剧唱腔艺术。《盛世霓裳》中“京腔京韵,梦绕紫禁”、“看我国粹,历久弥新”、“听几许,天籁之音”以及《梦青衣》中“这声音余音绕梁百转千回”等句都体现出来。京剧的唱腔圆润优美,表现力强烈,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简称“皮黄”。[7]在京剧唱腔中,唱的内容包括抒情和叙事两个方面。首先是抒情,演员在唱抒情段时“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例如《苏武牧羊》中“望乡”一场,苏武被困北海,登台遥望家乡时的唱腔血泪交加,如泣如诉,唱出了苏武此时壮志未酬和思念故国亲人的无限哀愁。叙事的唱腔情感因素掺杂相对较少,唱词通俗易懂。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念白是戏曲人物在舞台上说的话,又叫“道白”,在不同场合能够表达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四进士》“一公堂”一场中宋士杰的那段“小人宋士杰”的念白,由著名演员马连良念得字字清晰又有层次,表现了人物的老练和饱经世故。京剧念白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声调起伏、夸张、明晰又富有节奏美,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与古代诗词艺术相结合。以《归去来兮》和《梦回春秋》为例,这两首歌曲和古诗词联系颇深。

《归去来兮》是受古诗词影响最深的一首歌,其歌词形式是五言―七言―五言,例如“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思乡起……以身许国去,一别千万里……浮光掠影昨日去,云淡风轻看今昔”,并在歌词中大量运用了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秋风”、“明月”、“扁舟”、“归期”等,并赋之以诗词意境,演唱悠扬婉约。而《梦回春秋》这首歌在形式上是七言兼有杂言,在意境上更趋近于宋词的“婉而细”、“幽而深”。除此,还有些歌曲则直接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子,如在《美人》这首歌中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梦青衣》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直接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君子好逑竞相邀”则化用《诗经・关雎》。这些词句的形式、内容和意境共同构成李玉刚演唱歌词中的诗词艺术。

二、大众对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及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

艺术是大众的,舞台是观众的,一切艺术表演形式都与观众密不可分。我们从社会大众着手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的300人展开了对李玉刚舞台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的调查。这些被调查群体按年龄可分为15-25岁,共100人;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各50人;其中15-25岁群体大部分为在校学生。经调查发现对于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和他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其次是36-45岁的中年群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各群体对李玉刚的喜欢率

调查还发现,当被问到最喜欢的表演形式时,前四个群体均以选择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最多。如表一所示。

表一 大众对不同表演风格的喜爱率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如表二所示。

表二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通过以上三个图表可以看出,在15-25岁、26-35岁这两个群体中,有很多调查结果是相似的。如在对传统文化喜欢程度上数据接近,在所喜欢的表演形式上都是首选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流行排第二,传统风格押尾。

三、对大众审美观的概括及趋势预测

首先是15-25岁群体,他们是当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从他们的审美趋向中可看出未来社会的艺术表演方向。他们对李玉刚表演形式的喜欢程度以“一般”居多,占66.2%。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程度也可从表二中看出,表二说明这个群体大部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他们对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只占16.5%,而对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占了大部分。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当今青年学生来说,传统文化中有些部分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纯粹的传统艺术无法阻挡当代流行元素的冲击。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逐渐进入他们的审美领域,26-35岁的群体也有类似情况。在36-45岁、45-60岁群体中,大众对流行元素的喜欢程度逐渐减少,对传统元素和流行与传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喜爱增多。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大部分易接受传统风格的表演形式,不易接受纯流行元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众最易接受的表演形式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代流行元素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逐渐泛滥的某些流行元素也司空见惯,而纯粹的传统表演方式中的某些部分又不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发展,适当加入传统元素会使观众眼前一亮,增加新奇感。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以国粹艺术为例,传统京剧在以前很受社会大众欢迎,但现代关注国粹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少。李玉刚在表演京剧时,适当地移入各种现代元素,如加入现代舞蹈与音乐之后表现出来的艺术虽与传统京剧不一样,但形神俱美的特点并未丢失,这种方式带动了许多人关注国粹、关注戏曲。

文化与审美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亲和性。就文化而言,本身就具有审美的性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化即审美。同时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充分展现出了人的精神特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和精神特征又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前者是在历史变动中保持下来的文化元素,后者是先人已经创造出的具体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一种既定的存在。[8]对于传统文化,现在提倡“批判继承”、“百花齐放”、“古为今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定有其自身的基本精神,这个基本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具有的,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普遍性的精神。它不仅对民族兴旺发达起着积极作用,在民族危难时也是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延续,决定着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今社会变化万端,人们的审美观因人而异,但大众的大致审美观应是逐渐发展的。在传统与流行中寻找一个中介,再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是现今令人最易接受的方式。

论文所属项目: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基金资助:西华大学“西华杯”;本文通讯作者:吕蒙,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哲.中国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朗,费振刚.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黄钧,徐希博.京剧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 石呈祥.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中会.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10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85―01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读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文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并逐渐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用经典为小学生的人生奠基。

一、利用和谐文明的社会背景扬起学习国学经典的风帆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梦中包括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道德梦。要想实现道德梦,应该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所以,学习国学经典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在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经典世代相承。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明的厚积载体,是对中华民族古圣先贤智慧的积累与传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最终成长为胸怀天下的大格局人才。

二、利用浓郁深厚的社会环境培养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在主席的大力号召下,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曾经被人们淡忘的国学经典日渐升温,社会上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也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风暴,这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春天,国学经典教育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学生每天眼睛里看到的是孝道、节俭和勤劳,听到的是善良、包容和爱心。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可以让小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在无意识状态下把国学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让国学经典中的正能量浸润学生的一生。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1.开展“诗意化”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跳诗文操、演课本剧、唱诗词歌,把经典篇目活化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在《江南》《悯农》等一首首国学经典中载歌载舞,陶冶性情,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2.开展师生同诵同讲国学经典活动。老师就是榜样,学生最爱学习和模仿的就是老师。所以,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中来,与学生齐读共诵。这样既和谐了师生关系,又触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3.开展多种经典诵读的比赛活动。争强好胜是每个小学生共同具有的特点,定期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诵读比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可以在小组之间比赛,在男女同学之间比赛,也可以在班级之间进行,选拔出优秀选手可以参加校级比赛。

4.开展亲子共读国学经典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身教永远大于言教。当父母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学习国学经典,给孩子讲国学经典中的故事,营造学习国学经典的家庭氛围时,一定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篇12

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校园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为了使学生一走进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中,我校将一些经典名言、国学美文制成文化长廊、读书长廊,构筑一种优雅厚重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楼、公寓楼前悬挂对联:“自小学寓此学更向大学迈步觅公学,来新生非天生还需先生登楼教人生”,“莫道寓楼静,能育青龙腾碧水;不嫌庭院幽,可植绿树撑蓝天”,“神舍园馨,藏龙沉睡读天下;仙居楼馥,卧虎苏醒辩古今”。这些对联高雅别致又不落俗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浓厚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我们把《弟子规》《爱莲说》《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等国学经典美文和《行路难》《登高》《水调歌头》《满江红》等经典诗词制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悬挂在长廊上,让学生漫步在长廊里时能欣赏到这些经典名篇,让特色书香弥漫在整个校园,从而激起学生品读经典名句的欲望。

二、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注意把诵读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从现行的教材入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分层教学,引领学生品读经典名篇。七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论语》《木兰诗》《童趣》等名篇,八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九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诗经》《史记》等名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进行学习,对这些国学经典内容作适当的讲解,用诵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领略祖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又用品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遨游古典文学的海洋,一步步燃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三、从开展诵读经典比赛入手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掀起,诵读中华经典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了。因此,各地各学校为了推广国学,都纷纷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比如,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先由各班推荐优秀的选手参加学校比赛,再由学校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县、市甚至省一级的比赛。由于学校重视,各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次比赛都掀起一股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诵读高手。师生共同参与,有教师参与其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更高。学生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高超的诵读技巧,也品悟了这些经典文化高深的内涵,提升了自己的国学素养。

四、从开展“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入手

遨游在经典名篇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诵读国学经典,不能停留在读的层面,还要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诵读、讲解国学经典的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我校曾经举办过一次以“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学生们都踊跃参加,收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立意都很不错,他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经典,诠释经典。一股学习经典的热潮又在校园里掀起了。

五、从学校德育入手

篇13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价植;阐释尺度

国人对抗强势的、以普世价值而目出现的西方文明的利器,如今己成显学。各高校都把“经典阅读”作为大学通识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拟定了阅读书目,采取多种措施组织研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研读国学经典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对经典的阐释也缺乏基本的规范。因此,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如何把握经典阐释的尺度与方法,是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一、理性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

对于“国学”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但目前学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国学经典中包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功利化和实用化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传统经典知之甚少:不知道何谓“经史子集”,不知道何谓“四书五经”,不知道何谓“诸子百家”,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一方而可以使青年学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认同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而也可以使青年学子从中汲取营养,春风化雨般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提高个体的人文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修身养德,立身做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国学经典的教育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修身做人上。如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经典,其“仁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川,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普遍意义的光芒。儒家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君子。儒家经典中对君子人格有很具体的描写:好学善问、严以律己、慎言敏行、温厚宽容、见利思义、崇德向善、勇于改过、安贫乐道等等。君子人格的形成,需要不断进取、不懈努力,这与大学生研习国学经典的目的是一致的。国学经典不是习题集,不是看完就可以扔在一旁的,它需要反复咀嚼,不断与学习生活的实践相结合,时刻反思,日渐完善。经典阅读有助于人心人性修养的提升,是实现国学经典修身做人的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对于我们来讲可谓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如同一个人的遗传密码,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它是不可选择的。国学经典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你只能接受它、呵护它。所以,我们主张对于国学经典,应保持恭敬、诚恳、宽容和鉴赏态度,去解读、领略、学习和传承。正如樊浩先生所言:“传统,尤其是源头性传统,因其不可‘解释’,首先应该是人们认同的对象,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理性反思的对象。这种对民族传统以一种温情的态度予以体认,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这应成为现代人基本的文化共识。只有从这一共识出发,我们才能在古典智慧的观照下追寻现代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以多维的视角确立经典阐释的尺度

经典阐释是现代人与前贤的对话活动,我们主张秉持历史主义的态度,既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解读,同时也对作品的“无意义”进行合理的阐释。我们拒绝那些抛弃文本的随意解读、任意发挥,必须为经典文本确立一个“合法阐释”的边界。

(一)用历史的尺度阐释经典

第一,通读元典。“文本”是阐释构成的基本要素,没有“文本”自然也就没有所谓阐释的问题。考之当下的经典解读,学养深厚、考据严谨扎实者凤毛麟角,功底浮浅、人云亦云者众。古人治经,有一种解读方法叫互证法,值得当今学人借鉴。如以《论语》来解读《论语》,以《老子》来还原《老子》的方法,避免了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因此,通读元典是提高阐释水平的基本路径,也是阐释的基本维度。

第二,通晓阐释史。要确立经典阐释的历史维度,很重要的一点是知晓中国学术和思想发展史。就儒家元典阐释历史而言,汉代经学和宋学是两座高峰,董仲舒和朱熹分别是这两座高峰的关键人物。读懂了汉代经学和宋学就大致读懂了中国经学阐释的历史,读懂了董仲舒和朱熹这两位大家则基本明白了中国经典阐释的方法论。一个缺少史识的经典阐释者,难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只有通晓中国经典阐释的历史沿革,才能洞见经典的来龙去脉,才可以烛照个人视野的盲区,探寻到经典最真实的教育价值。

(二)用现代的尺度阐释经典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此比拟经典阐释活动,亦可以说:一切经典阐释都是当代阐释。经典阐释的现代尺度既非对传统的因循沿袭、亦步亦趋,也不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全而颠覆,而是寻求与传统的积极对话。这种对话的前提是对经典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我们无法为当代人的现代阐释设置上限,但却可以为一切信马由疆式的过度阐释设置一个拒绝的边界。

第一,拒绝曲解。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后留存下的伟大作品,很多文本记载的是我们先民早期的“族群记忆”以及整个人类共同而临的永恒的生存问题。很多曾经困扰我们祖先的问题,今天同样困扰着我们。正是这些展现了先民们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经典文本,为读者的个性化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但也导致了经典常常被曲解。为此,一方而我们要拒绝戴上“有色眼镜”,即不能贴上政治的、阶级的、宗教的标签去解读文本;另一方而要防比用“上纲上线”的方式猜度文本,我们主张用平等的、历史的态度来解读。

第二,拒绝媚俗。经典重读、重释、新解是每个时代都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经典永久生命力的体现。我们不应反对经典的通俗化,但应拒绝经典的媚俗化。经典的通俗化意在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技术打通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比如经典的卡通化,采用新颖的结构、炫目的画而、通俗的语言,降低了获取古典知识的门槛,拉近了读者与经典的距离。而经典阐释的媚俗化,则是市场经济时代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经典的侮辱,比如时下有人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口味,所写的新解古典诗词,只见风月不见情怀,只言揭秘不言诗意,对这些我们应嗤之以鼻。

第三,拒绝恶搞。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以历史、经典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大量出现,它们通过戏谑经典、冒犯权威、襄读神圣而获得一种低俗的狂欢化效应。尽管经典可以常读常新,正如卡尔维诺所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叠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地将他剥开,像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而。”川但是,经典的多元化解读不能“无边界”,文本的“不确定性”绝不是“无底线”,那种恶搞经典,消遣历史的恶作剧,是对经典的扼杀,是对庄严崇高的放逐。

篇14

关 键 词 经典诵读;传优;养心;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4

一、什么是经典――以“传优养心”为精髓

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的解释,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经典”一语大约从汉魏时期就开始使用,主要指儒家典籍。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及的“昼修妇业,暮诵经典”,此处的“经典”指的就是“六经”和史书。后来,凡一切具有权威性、能流传久远并包含真知灼见的典范之作都被称为经典。[1]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是各个知识领域内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伟大著作,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新、奠基性的著作,比如,《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百家、辞赋、诗和文等,都属于经典,它们以深刻意义塑造着民族历史和文化。 刘勰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可谓一语中的。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提到,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如四书五经及诸子、辞赋等,其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造就通才。

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纽带。只有经过反复不断地被阅读、被解释、被评价,其价值才能逐渐被认定,也才能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经典。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体现着价值多元性的特征,是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就如同孔孟老庄之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活动,文化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经典诵读则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2]要厘清青少年经典诵读教育的“经典”是什么,则需要明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一般而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青少年的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入手,以生为本,通过经典文化素材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高民族认同感,塑造民族性格。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传优养心”的经典教育理念。“传优”,即传播、传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传扬,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养心”,即将民族精神中最具凝聚力和当代价值的爱国心、责任心、诚信心、友善心等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中国心”和世界眼光的当代青少年。“传优养心”的落脚点在经典,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诵读不仅是母语养成、知识收获的过程,也是心灵滋养、智慧启迪的过程,更是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的过程。因此,经典是有利于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凸显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经典的、富有持久震撼力的典范性、权威性著作。

二、诵读“什么”经典――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与传承

目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经典诵读主要有蒙学经典、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和学校自编经典读物等。不同专家对青少年经典诵读的范围观点各异,有的学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有的主张学习蒙学教材,有的则提出读佛教经典,有的甚至还将经典范围扩大到莎士比亚等外国经典。可见,实践中青少年经典诵读内容混杂。如何选择经典,选择什么样的经典就成为首要问题。

儿童的经典诵读主要以传统蒙学读物为主,这是一些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等方面易于记忆、注重知识教学和品德培养相结合的著作,包括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综合性蒙学读物,《小儿语》等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读物。[3]儒家经典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道家经典以《老子》《庄子》为主;佛经经典包括《心经》《金刚经》等。学校或地方自编经典读书,主要强调经典的混合和精选。比如,广州市天河区开展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以诵读《千字文》《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诗经》等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编写的《进课堂》教材,共23篇,分别以仁、义、礼、志、孝、为学之道、修养之道、朋友之道等为主题,选取《论语》中的相关篇目进行组合。[4]

如上所述,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一般是指《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并长期作为经典逐步渗透到中小学课堂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南怀瑾先生说过,从儿童时期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倡导的“直面经典”,把具有古代汉语精致、雅致特点的古今习用的丰富的历代人文知识,作为青少年诵读经典、进行母语养成教育的宝贵材料,是对经典诵读的充分展现,也可以完成对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教化。现有经典诵读的素材众多,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需要明确青少年经典诵读甄选的原则。

首先,坚持思想性原则。目前,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要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首先就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哪些传统是好的,哪些传统是不好的,须经过深入的思考、学习、实践才能逐步厘清。比如《弟子规》的思想性不太强,取材多是儒家孝道文化的具体化、规则化,是否适合作为现代青少年广泛诵读的经典,值得我们去思考。《心经》《金刚经》虽有思想性,但是否适合给中小学生诵读?《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否适合当代青少年?等等。

由此,选择经典读物,不能纯粹按照古代经典的范围,还应考虑立德树人,传优养心的根本目标与出发点。其思想性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从卷帙浩繁的古代史书和诸子百家著作中挑选涉及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德行等各个方面的人物典故,其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应该与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这是判断思想性的唯一标准,至于是否儒家,是否道家,并不是关键。

其次,坚持开放性原则。经典选择的开放性,意指只要是具有传统价值、民族文化特征的典范作品,不论古今,不论儒道墨法,不论文言白话,都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经典诵读主要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也不能排斥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经典。经典派别的开放性,不拘泥于儒家经典。对于青少年诵读经典,应该是取百家之所长,而不拘泥于一家。文学题材的开放性,不一定是经书,可以是诗词歌赋,如唐诗宋词,都是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经典。这可以从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所罗列的经典中得到印证。以经典诵读教育为载体,坚持以开放性的原则选择经典,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的继承。

最后,坚持可读性原则。所谓“传优”,意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扬。就涉及到经典的选择,那就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特点,多以情感、境界而不是立场、观点来选材,注重性情和审美趣味,在儒家经典中选择最具价值的作品,以精神提升和生活教育为主。巧妙地精选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作品,提高经典读物的易读易记性,使之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此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经典并非一定要原著,也可以选编和改编,比如一些比较好的经典学习的版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读物的选材特别注意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大量选取历史故事,典型人物,民间传说,流行趣事。如《增广贤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撵旧人。”这些兴趣盎然的内容,极易引发儿童爱读、乐读的积极性。又如,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劝学、勤学、励志、修身、孝悌等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内容对青年少品德、人格完善能起到重要的熏陶和教化作用。《龙文鞭影》就有大量列举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如体现忠诚的武穆精忠、杲卿断舌、赵苞弃母、捐生纪信等;体现守信的韩康卖药、季札挂剑、羊祜推诚、尾生岂信、布重一诺等,这些历史故事除了人文性、趣味性外,其人物本身就是传统道德规范的楷模,对青少年德育教育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5]

三、“如何”诵读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

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学方法。实践中,用于青少年私塾学堂和体制内学校的经典诵读方法各异,主要有王财贵的“大量读经”教学法(朋友,跟我读)、陈琴倡导的“中华经典素读”教学法、徐健顺的“中华呤诵”教学法、韩兴娥探索的“海量阅读”教学法、陈杰思的“中华经典义理”教学法、武家舫的“中华孝雅”教学法,以及张庆华总结的经典体验教学、许凤英提出的“三环七步”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简单梳理发现,上述经典诵读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老实大量读经,包本背诵,追求读经数量;二是主张借助吟诵方法,即古代私塾读书法,提高诵读的趣味性。这两类读经法,共同点都是“读”,只不过一个朗读,一个吟诵,讲究平仄等用韵,有些趣味,但本质一样。

适当诵读与记忆经典文本是母语养成和经典教育的基础。吟诵,即按照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语调和一定的节奏,低吟浅唱,陶冶性情的读书方法。王财贵的读经理念是“早诵读比晚诵读好,诵读经典比诵读唐诗宋词好”。这种经典教育和经典训练是主体文化精神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潜在走向现实,从感悟转化为创造的过程,是培育、生成、壮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6]大量读经的方式虽在古代曾经对青少年的教育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如仍沿袭其旧有套路,未必会有好的效果。事实上,读经派的十多年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能背诵20万字经典的青少年寥寥无几,而且大批接受过读经教育的少年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素读等教育模式也与之类似。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读经本身以外,还有不同教育理念相冲突的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能够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理,对经典有针对性地适当讲解,不但提高兴趣,降低难度,还可以开启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国学大师在讲述自己的私塾读书经历时,说自己的母亲给私塾先生高于别人三倍以上的学金,只为先生可以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而其他的学生,先生只是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可见,即便是以前的私塾读经,讲与不讲,其效果还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在课堂上作适当的注解与串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诵读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经典诵读,其实不仅是记忆,更应有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古诗文等经典,应该考虑到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将朗读、诵读、研读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适当地讲解与研读,打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束缚,尽可能地引导学习者对经典文本进行研读。

不同年龄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不同,要求经典学习方法的不同。对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开展启蒙教育,宜诵读浅近的古诗;小学高年级,宜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高中阶段,能阅读篇幅较长的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青少年儿童读经典,不是注入式的刻板教育,而是启发式的活泼愉快的学习,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力求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经典诵读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解读”和“研读”,主要针对经典文本思想的可懂度、经典文本语言自身的阅读障碍和学习者对文本理解性学习的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引导学习者对经典文本进行思辨性的研读。在诵读基础上提倡研读经典,真正做到经典文化价值的传承。

笔者编著的《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读本》,并以此为蓝本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经典诵读部分主要学习“知不足者好问,耻下问者自满”“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笔者没有先讲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诵读,然后请他们挑出自己懂的先讲。部分同学基本上都能理解并背诵出来,可见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但通过观察,有的孩子很难专心学习,在教师的提醒下,才能回到书本中。可见,专注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了专注力,不但能很好地领会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能静下心来自己研读。但专注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训练出来的,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阅读的乐趣,专注力才会慢慢加强。

经典诵读应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计课堂教学。在讲解“不学无术”时,通过经典诵读、古文初读,让孩子们理解,不论天资如何,学习都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当下孩子的学习目标多被定在了分数和名次上,这很容易让他们对学习失去持续动力。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目标与动力,是课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又如,针对这一节的古文初读部分,选取了《薛谭学讴》作为素材,让孩子理解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即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总之,经典诵读,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经典是什么,并以“传优养心”为核心去选择适合青少年儿童的传统经典,在诵读的基础之上有效地解读、研读经典,从而有效地传承经典文化的现代价值,体现对青少年母语的养成教育,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教化,促进学生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象愚.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 2006(12) :44-58.

[2]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56.

[3]王炳照.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7(2):4-7.

[4]王利民,张居峰.与经典同行――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16(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