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英语思维范文

高中英语思维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英语思维,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英语思维

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思维 思维训练 反省思维

英语思维能力就是排除母语思维干扰,直接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未经过专门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将想要表达的英语意思以汉语形式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当表达时,再进行语言转码。如此一来,不仅思维无法跳出母语思维框架,而且这样表达出来的英语肯定不是地道标准的。所以,高中英语教师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一、杜威与《我们如何思维》

杜威(John Dewey,1819-1952)是美国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几乎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其中对培养学生优良思维的问题也多有论述。杜威对教育界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1.杜威是公认的卓越教育家,提出了让众生癫狂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显然也在该书中得到了比较切实的体现:一是强调教育必须由具体到具体,敦促教育引导学生由“游戏”上升到智力层面,即强调能够为学生创造“善于观察和实践,并能够审慎思维,追溯现象背后的因果,而且能将得出的概念性知识运用与实际”的主客观条件;二是该书将思维训练的背景全部设在学校,而且强调知识传承与切身观察的高度统一。个人以为,杜威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古代先哲及近代贤人所倡导的并无二致,比如,“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等。缺乏亲身体验的纯粹文字教育、自省和独立思考模式训练的缺乏都被其抨击,而这些却我们当下的教育广泛的运用。我们现在的教育领导者及从业者们,愧于中外先贤,愧于这个时代,更愧于孩子们!

2.杜威也是知行合一的优秀哲学家,著述颇丰

本书对完整的思维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简约而又深刻的阐释了逻辑过程。该书中的思维,实际上指推理,包括归纳、判断、意义等。书中重点强调了3个关键词:意义、联想、观察。简单而言,一个优秀的思维者,必须能够切身观察,恰当联想,并付诸于有意义的实践,必须习惯系统思考,主动探索真实。作者强调思维可以训练,一是调控联想能力;二是调控推理条件,这些微言大义给了我极为深刻的触动。杜威所强调的思维训练对学术研究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与其学生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研究方法有共通之处。

二、《我们如何思维》内容介绍

《我们如何思维》一书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作者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逻辑的探讨”论述了逻辑上概念判断、推理、具象与抽象思维、经验与科学思维等方法;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讨论了如何从活动、语言、观察、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杜威在论述中明确指出了在学校实际教学工作中,妨碍语言的连贯性因而极有害地干扰系统思考的几种情况,也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问题。

教师有垄断连贯叙述的习惯。如果把教师们一天说话的时间统计起来,与学生们说话的时间总和加以对比,那么许多老师会感到震惊。学生们的发言也常常限于简短的词语或单一的不连贯的句子来回答问题。详述和解释,都有教师包办,只要学生的回答中有那么一点儿线索,教师便常常给予肯定,然后加以引申,详细地讲述他认为学生应当表达的意思。这样,零星的、不连续的叙述习惯,就必然助长瓦解理智的额影响。

三、英语课堂上语言思维的几点探索

1.听力先行

每天定时进行听力训练,并就错选题进行反复试听,并结合听力原文反复诵读。除了日常的听力考试训练外,我们还坚持每个单元课文必听,并要求学生模仿语音语调。两周一次的英文电影,如《超能陆战队》,不仅创造了自然学习英语的轻松氛围,更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2.课前演讲(class report)

每节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做演讲,形式不限,可以是美文赏析、影视评论、激情演讲、英文歌曲欣赏等。王晖同学的课前演讲,是对《狼图腾》小说与电影对比赏析,她抓住了群狼到羊圈里偷羊和贪婪的人们偷走所有的黄羊的两个场面,语言精彩流畅,动作形象到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美文赏读

鉴于课文阅读量太小,笔者精选21世纪英文报纸的文章,开展每周一节的英语阅读课赏析,所选文章有酷文解码栏目的感人美文,也有第六版的前沿科技发展,更有头版的影视娱乐名人介绍。每周一堂阅读课的开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期待与激情,更扎实了词汇基础,开阔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视野,有利于真正的英语思维的培养。

4.英语写作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思维与写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三言两语不少,两页三张不多,既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更增加了师生的情感联系,有利于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真正达成。对所学课文的缩写、改写、续写更增加了学习英语语言并运用语言真正思维的能力与乐趣。例如,学完Satisfaction Guaranteed课文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课文结尾进行改写,学生不仅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元素,如穿越、换位等多重惊喜。

总而言之,感谢《我们如何思维》,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本书让我们从一个外国学者那里更为着实了解了“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先哲思想!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时代语境下,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终极目标,是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本质要求,高中一线英语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大胆实践和创新,勇于突破和改进,全面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姜文闪 译.我们怎样思维[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单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1).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英汉思维差异、汉式英语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如果没有思维,语言就不会具备功能性和丰富性。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在实际英语写作教学中,中国学生不可避免地把汉式思维习惯运用到英文写作中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英汉用词对比

1.动词、名词和介词使用频率的差别。汉语的具体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导致其语言中动词、名词和介词使用频率不同。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中多用动词;英语是静态的,与汉语相比呈现出较少使用动词的倾向。英语的词尽管与汉语的词在分类上有相同之处,但从词的功能角度分析英语与汉语存在有多种不同,比如汉语中很多动词在英语中可以用名词来表示,而英语中的介词可能会转换成动词。如:take a walk, let sb. out of the house

2. 英汉用词的具体性与概括性差异。英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汉民族的思维是整体综合的、概括的。表现在语言上,即产生了英汉对事物的定义不同,从而用词出现不同的倾向。英语偏好用属概念的词,即特指,用词具体细腻;汉语偏好用概念的词,即泛指,用词概念模糊。如:“行走”一词, 英语中有walk , march , step , slide , dash , run , stagger , ramble , roam 等词,这些词的使用既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而汉语往往趋于泛指,在“走”的前面加副词修饰,如:步履蹒跚地走,昂首挺胸地走,大摇大摆地走。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英文写作时往往总是重复中心词“走”。

3. 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完全用汉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经常会出现歧义。比如: You can not go out tonight ,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这一习语来自于北欧神话。狗( dog) 和狼(wolf ) 象征“风”,猫(cat) 象征“雨”,所以cat s and dogs 就象征“狂风暴雨”。再比如对颜色的理解,乍一看, blue picture ,the blue-eye boy , to be green eyed , green hand ,in the black , gray mare 等词是很让人费解的,其各自对应的译法分别是“黄、红人、嫉妒、没经验的人、不欠债、母老虎”。

二、英汉句式对比

1. 时空的差异。英语句子的人称、数量、时态、语态、情态均受制于时空,要求形式一致,而汉语语言对句子形式的要求并不严谨。例如:他的表妹已经回来三天了。His cousin has come back for three days (误)。因为根据英语的时空观“ 回来”是瞬间动词,它只代表一个短暂的动作,不能代表一个延续的状态。

2. 英汉关联照应方面的差异。英语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句间讲究形合,重外在形式完整,讲求句子形式的完美;而汉语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多数情况下疏于语法,句间讲究意合,重内在逻辑顺达,其关联照应是隐性的,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与意合的区分。汉语往往借作者的形象思维或灵感思维,只要求可以意会,很多联系词可以省略;而英国人习惯严密的逻辑推理,重形合,讲求形式、结构上的严谨。英语要求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关系必须从形态上体现出来。所以英语句子往往是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例如:

他在遗嘱中将钱留出来,为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和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提供奖金,他的这一著名遗嘱是他多种兴趣与理想的纪念碑。

His famous will,in which he left money to provide prizes for outstanding work in Physics,Chemistry,Physiology,Medicine ,Literature and Peace , is a memorial to his interests and ideals.

总结了英汉语言的上述差异,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教学中就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进词汇教学方法

纠正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可根据音标记单词,要注意一些词的派生.延伸。同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对现有的词汇加深认识,能够对基本词理解的准确到位,这样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

二、 加强英语基本句型的训练

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教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这五种基本句型记牢,不断运用。五种基本句型是:

(1)S+V;(2)S+V+O;(3)S+V+O+O;(4)S+V+P; (5)S+V+O+C。

三、 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

四、规范写作训练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思维;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文学阅读列为选修Ⅱ类拓展类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思维品质、语言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体现了高中英语文学阅读与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框架的探索,对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和变革,研究了如何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认知结构[1]。

一、输入英语文学文本

英语文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还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过程中通过认知发展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实现思维发展。学生输入英语文学文本的主要方式是阅读,英语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其形式主要是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在内容上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某个精彩的片段。教学英语文学文本,就是将某个文学文本以课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选择不同的阅读文本,事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阅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阅读[2]。例如,在教学Unit1Backtoschool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教育”方面的名人名言,每天早上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将这一单元reading部分中的重点句子摘抄下来,进行阅读;还可以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缩写和改编等。这些教学方式都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输入和思维发展。

二、激活学生已有认知

激活学生已有认知,是指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探究和扩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与自己认知矛盾的地方,促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从而理解新知,对已有认知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发散思维[3]。在阅读文本时,学生要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并进行思维发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认知;二是对创造性阅读部分形成一定的认知;三是对超越性阅读部分形成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生生回答”的教学设计启发学生,如首先针对文章的三要素提问,然后让学生对某个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文章对读者的教育意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例如,在泛读Unit1Backtoschool中reading部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eredoeswriterprobablycomesfrom?HowdidthewriterthinkofBiology?WheredidthewritermakemorefriendswithBritishEnglish?对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阅读材料中找出答案,同时通过文本阅读,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在思维上对东西方高中生活和学习有具体的了解。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解决高中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产生认知冲突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对已有认知进行提取和分析,会发现文本中与自身已有认知矛盾的地方,从而产生认知冲突[5]。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问,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以锻炼学生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学生在提问阶段会产生三个方面的认知冲突:首先,文本的情境或含义会与学生的已有认知产生一定的冲突;其次,对文本表达的个人观点表示不赞同而产生冲突;最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无法客观评价文本表达的观点和看法[6]。在该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作者、人物情节、故事背景、情绪等因素设计讨论活动,如向学生提出:“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你什么?”“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故事中哪些部分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哪个故事情节最打动你?”讨论这些问题,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还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领悟,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完善自己的认知。例如,在教学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教改课改JIAOGAIKEGAI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cangreatlyaffecthowyouthinkofyourphysicalappearance?Howshouldyoudealwithyournegativethoughts?Whatshouldyoupaymoreattentionto,appearance,contentorothers,achievements?”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对个人形象和个人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外在形象对个人发展很重要,如果个人能力很优秀,良好的外表对个人发展来说是锦上添花。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大众减肥”的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四、开展思维操作活动思维操作活动是在思维型文学阅读课堂上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体系的重要途径。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过程中,认真分析文中的人物、事件、思想、氛围、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思维操作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赋形思维、构成思维来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可以选用一些与之相关的材料突出阅读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建立认同感[7]。教师在设计思维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演变流程。第二层次是通过相似性思维化解创造性文本解读中的认知冲突。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如果可以,你会跟主人公一样做出同样的决定吗?”这能够拉近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Unit3Gettingalongwithothers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与别人相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可以先概述文章内容,让学生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文中同样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做?”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你的同学把你考得不太好的成绩告诉了别的同学,你会生气吗?”“也许文中的主人公知道自己错了,想要道歉,你会接受吗?”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例子进行讨论:“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别人的道歉你真的会接受吗?”

结语

实施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志英.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研究[J].英语广场,2017(12):152-153.

[2]曾兰银.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的实践探索[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3):71-77,109-110.

[3]陆烨.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构建[J].中学生英语,2019(02):92.

[4]魏美玲.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新课程(下),2018(12):41.

[5]付乃群.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98.

[6]孟光策.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分析[J].校园英语,2018(44):141.

篇4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03)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最重要课型之一,肩负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文化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绕着词汇、短语、句型、文本字面意义和翻译的语言识别层面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只要求接受和消化知识,不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思辨、质疑、表达能力等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格得不到锻炼,远离阅读的终极目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在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意图构建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并以一个教学实例,分析和讨论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及内涵

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是借助阅读文本,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课教学的目标。通过教学渗透,让学生用语言想象,养成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在语言交际中让学生学会思维,提高思维质量,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笔者拟构建“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发展思维”的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以问题促进理解。在阅读教学中,以英语阅读文本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有一定深度、广度和难度的问题,采取研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挑战彼此、挑战教师,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以活动促进体验。阅读是一种体验性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和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身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思维和语言不能脱离身体的经验而存在,阅读是用语言进行思维,使用语言的阅读就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学习恢复了“学习”的原始性质(黄远振,2012)。

再次,以体验促进思维。英语阅读应将思维训练融合于课堂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从作品视域关注作品内容,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概括;从作者视域思考作品的故事和情节,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评论和解释;从读者视域思考阅读文本,提出个人观点或见解,进行创意表达。这种体验式学习,注重学思结合,突出积极思维,有助于训练学习者思维方法,培育创新思维品质,提升综合素养。

三、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操作实践

本节以人教版高一第四单元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为例,阐述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1.教学目标

本文属于叙述文体裁,文章描述1976年凌晨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地震。在语言方面,本课文本共有452词数,生词(书后词汇表中的)37个。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复杂的数字,出现许多定语从句,篇幅较长,并且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段落清晰,脉络清楚,便于学生掌握其主旨大意。根据文本特点,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Identify and use some content-related words to retell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e.g. burst,ruin,injure,destroy,shock,rescue,trap,bury,suffering,extreme,shelter,etc.

(2)Find topic sentences to produce the summary of the reading passage.

(3)Talk about the writing style and paraphrase the title and some sentences.

(4)Know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help others in thedisaster.

2.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学

在整体理解环节,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readin lines),同时进行逻辑性思维。教师把课文分成signs,damage,rescue work三个部分,设计与文本特定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相关的问题,学生读后概括文章大意、梳理文本结构。

Q1: What were the strange things happening before the earthquake?

Q2: What damage did the earthquake cause?

Q3: What did soldiers and workers do in the rescue?

在这三个问题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文,整体理解文本。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能够列举地震前一系列反常现象(如village wells,animals,water pipes),寻找地震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破坏的信息(如buildings,animals,people),归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如dig out,bury,build shelter)。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一些细节信息转换成structure map,在黑板上勾勒一个思维结构导图(见下图),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活动体验

理解文本大意之后,引导学生解读语言内涵(read between lines),通过语言把握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与语言表达的技巧相关,要求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关注文本字里行间的意思。

Q4:What does the sentence “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imply?

Q5:What does the sentence “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mean?

Q6: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结合语境讲解课文。通过解释Usually,night time is the time to sleep,and night should be quiet and safe. But that night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The writer used it as a title to show how terrible and how unusual that night was. Also it could draw readers’ attention.理解文章的标题;通过分析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绝望无助,理解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通过理解救援工作的内容,导出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的复苏迹象。

在理解语言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技巧。强调表达效果,如The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rose and fell. 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red autumn leaves. 拟人化修辞手段,如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等。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环节:发展思维

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关注文本的言外之意(read beyond lines)。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结构图、关键词复述课文,模仿使用语言。然后,教师提供图片和视频,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Q7: How does the author create the mood in the text?

Q8: What to do or not to do when suddenly an earthquake hits in school?

Q9: How will you help the people in the disaster-stricken areas suppose you are a volunteer?

学生需要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针对问题7,学生根据The mood is serious and a bit sad,but not hopeless. And it is created by giving a lot of details. 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情绪;针对问题8,学生联系自己亲身经历,在独立思考后形成以下观点:Crouch and cover the head with school bags,protecting head and neck. Take cover in the corner of the classroom or under the desk. Wait until the quake is over. Never jump from buildings in panic. Don’t panic. Don’t rush out of the classroom until the floor stops shaking.等。针对问题9,组织相关话题的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个人观点,如We can be a volunteer teacher for the children. Donate money or supplies such as medicines. We can even pay a visit to them to make them know they are not alone. Invite the children to my family and give them my love and care to help them go through the disaster.

3.设计意图

三个环节都围绕“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发展思维”的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开展,这三个环节层次推进、逐步递进、不断深入,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

在问题导学环节,提出三个认知性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整体理解课文。为达到readin lines的目标,本节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列举地震前自然界的所反映的迹象、寻找地震造成破坏的信息、归纳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主要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第二个活动是通过转换文本信息的形态,把静态的书面文字转变为直观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大意、梳理结构,把关键信息在思维导图中凸显出来,帮助他们进行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以整体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思。

在活动体验环节,着重诱发学生read between lines,使之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进行判断推理、求同辨异的思维。通过重点解释某些句子、解读课文的标题的、分析文本的内涵;通过揭示语言表达技巧,发现作者未言说的立场和观点。这些语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本环节组织了依托问题的小组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知识与身体的互动,知识与情感的互动,产生积极想情感体验。因为,体验是学习者自身目的、个体情感和已有经验的融合,是激发好奇心、营造学习情境、增强创造力和促进学习者成长的动力源(杜威,2004)。

在发展思维环节,目的是引发学生read beyond lines,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让学生提出个人观点或见解,进行创意表达。本环节设计两个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在模仿中进行创新。首先,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并体验成功的乐趣。其次,在问题驱动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看法,抒发个人情感,这种个人化理解是语言产出,有助于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梁美珍,2012)。设计的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寻找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点,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高瑞,2011)。教师应遵循教育生活化原则,把语言体验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并非是线性的活动,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环节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每个环节应根据其教学特点各有侧重(梁茜,2012)。

四、小结

“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发展思维”的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将思维训练融入阅读教学全过程,探索“问题、活动、思维”的学习方式,以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其思维结构为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辨别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在阅读课中引入思维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判断的思维,促进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与作者的观点交流,理解复杂的逻辑关系、挑战已有的思维方式、接受新思想、感受不同的情绪,培养一些批判性思维技能;通过不同的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研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多的活动体验机会,变被动的阅读为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质量(黄远振,201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黄远振:《中学英语文学体验阅读:理念与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4]高瑞:《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年第11期。

[5]汪朝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1期。

篇5

思维根据它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途径,还是遵循单一的模式进行归一的求取答案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展开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丰富多彩的。在英语教学中若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掌握英语中丰富的词汇和多变的句型,因而它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一、利用发散思维进行语音教学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能使他们在思维活动中进行发散、联想等语音材料,掌握字母的拼读规律,将发散思维体现在整个语音教学过程中。如学习say这个生词时,启发学生思考play、way、day、stay、today、away等词的发音,于是学生便开始积极思考,很快就能推出这些词的不同发音,又如学习tea这个词时,学生就能推断出meat、eat、team、read、teach、please等词的发音。这时学生在语言方面尝到甜头,就开始继续寻找与此不同读音的单词。又如:教学head这个单词的读音时,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规律,就发现了bread、heavy、ready、sweater、breakfast等词的读音。通过上述这种发散思维训练,既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拼读、拼写规律、也为今后的句型、对话、课文中展开发散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发散思维进行词汇教学

在教单词时,每节课增加一些生词,以这些生词作为发散点,学生们就可以展开发散思维,扩大词汇量。构词法实质上也是发散思维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学习worker时,学生已学过work这个动词,而worker是由work这个动词加后缀-er构成的名词,意为“工人”。因此,应让学生根据这种构词法掌握以下的词汇。如:speak – speaker、sing – singer、play – player、read – reader。又如学习ev - eryone词时学生就可以掌握everybody、everything、everyday、everywhere等词,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学生掌握了一些词类转换的方法,也提高了对词的理解运用能力。又如掌握了词的搭配功能,教一些词组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by bikd这一词组时,启发学生说出类似用法的词组。如:by car、by bys、by ship、by boat、by train等。再如学完last y ear这一词组时,但有许多学生踊跃说出last night、last week、last month、last Sunday、last tem、laft summer等,学习have one” sseat,学生们很容易地举出:take one” s seat, do one’s best、try one sbest、 do one” s lessons、do one” s homework,学习how soon这个词组时,学生们便争先恐后的说出和how连用的词组:how old、how long、how far、how many、how much等,学生们能如此迅速而准确地说出以上那么多词、词组,这与平时教学时紧紧抓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训练分不开的。

三、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句型教学

在教英语句型时,学到Who ’s this?个句型时,要求学生说出各种带有who的疑问句,学生就开始积极思维,说出如下的句子:

(1)Who ’s Lucy?

(2)Who ’s on duty today?

又如学到do well in这个词组时,要求学生说出各带有dowellin的句子,用不同的时态学生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说出了如下的句子:

(1)my sister does well n chinese

(2)my sister can do better in Chinese than last year。

再如学习have sports词组时,启发学生说出含义have一词多用各不相同的句子,学生们就很容易地说出了以下的句子:

(1)l have a book.

(2)we are having supper now.

(3)You often have an English lesson every day.

(4)l didn’t have a meeting last night.

以上句型教学,就是吧do well in一词组与have一词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这种思维具有联想丰富和多变性,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学生们不但学习了这些词组在句子中的用法,而且也复习巩固加深了这些词、句子在大脑中的印象,增强了记忆。跟重要的是,这比教师归纳总结效果好,印象深。

四、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对话课文教学

篇6

关键字:思维;阅读能力;阅读题型

一、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运用概念,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概念是基础,是思维的“细胞”。

杨静(1998,6)认为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或“阅读理解能力”。张建琴(2004)的观点是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Goodman(1967)认为阅读就像一个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它涉及到思维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贾永芳(2001,10)提到阅读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训练是包括多种能力共同起作用的思维过程。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事实和细节,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牵涉到词汇、语法以及思维能力等。思维因素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认识、分析、综合、推断。思维能力的强弱,是阅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研究阅读能力时,思维因素往往被忽视。其实,只有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善于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断,才能真正把握材料的内容、主旨和作者的立场观点。

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考察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的提高可相应促进其他英语能力的巩固和发展,达到英语各项技能的同步训练和综合提高。从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教学目的都侧重于阅读,阅读理解题失分多,分数比例占最多。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而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最佳途径。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能力,共有7种:①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②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③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④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⑤根据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⑥了解语篇的结论;⑦进行信息转换。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主旨大意题;②细节事实题;③判断推理题;④词义猜测题。

通过传授一些不同阅读类型的解题技巧,可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类简析

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掌握分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解题思路,使学生做阅读高效轻松。

纵观历年高考,高考试题的设计发生了变化,表层意义理解题有所减少,而深层含义试题有所增加,需要学生对文章信息再加工,进行过滤和整合的推理判断题增多,重视了思维能力的考查。

1.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主旨大意题可以分为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两种。要求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该类题型考查阅读者综合概括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文章主题出现的位置对应于文章逻辑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常见的逻辑结构有:①时间顺序。属于这种结构的主题通常在首段或末段。②一般顺序。属于这种结构的文章主题在首段。③由具体到一般顺序。主题在末段。(2)抓主题句,概括段落大意。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均围绕它进行说明或议论,主题句通常的位置为第一段首句、第一段末句和全文末句等地方。对于设有明显主题句的文章段落要根据文中所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概括总结。(3)根据论述详略确定。 一般来说,通常与主题有关的部分有较详尽的论述,而与主题关系不够密切的部分论述轻描淡写。没有明确主题句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找出与主题有关的部分,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子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大意。

2.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细节事实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细节事实题则是针对细节提问,主要考查考生对语篇中某一细节或重要事实的辨认、理解和进行综合判断及推理分析的能力。这些细节是用来说明和解析中心思想的,为中心思想提供例证、解释、事实、数据等,有的细节还包括时间、地点等,了解了这些事实或细节有助于领会并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因而它是一种既可检测阅读者对主旨大意理解的深度,又可测定他们对每个细节准确领会的广度的阅读题。

该类型的题大多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考生应该首先阅读短文后面的问题,确定所需查找的细节及事实的范围,然后利用略读手法快速确定文中的出处,再把这一部分仔细阅读一下,确定相应的信息点,排除干扰项,最后确定最佳答案。有些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加以系统化才能找到,比如计算、排序等。做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先用寻读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其进行分析、转换、加工,直至得出答案。

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推断是理解的重要手段,是把作者没有说明的信息通过各种线索推断出来。阅读中只注意句子理解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分析,体会全文的内涵及“话外音”。

推理判断题针对的是篇章结构把握和隐含意义的解读。要求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的每个方面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并结合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推理题的答案往往在短文的字面上不会出现。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以下几点来进行解题。①利用语境的褒贬性进行信息推断。语境的褒贬性反映了主人公的特定心理和情绪状态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在把握主旨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准确的逻辑判断。②整合全文(段)信息进行推断。在弄懂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整合与题目相关的有用信息,综合起来去推理判断。③根据文章的结论推断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体现在修饰的词语之中。 ④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得出结论。逻辑结论是指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论点、例证等一系列论据材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4.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平时没有接触过的生词和无法理解的旧词。事实上,阅读材料中的每个词与他前后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段落都有联系。学生要具有猜词能力,词义猜测是一种综合判断能力。猜测词义, 不能乱猜、瞎猜, 而应当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 运用经验常识以及已掌握语言知识, 进行联想判断, 做到猜得合理, 猜得准确。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可分为“生词”和“熟词”。“生词”,也就是常说的“超纲词汇”,答案就在“生词”附近的句子中。运用学过的构词法知识,标点符号法,从上下文相关的定义和解释猜测词义,对照法等方法,通过逻辑思维去判断推测。“熟词”主要是大纲要求的词汇,但考查的是它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需要依据上下文,结合语境,推断解题,当然也可依靠常识和经验来做这类题。

四、结论

要想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是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词汇量的手段之一, 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文章从思维层面的角度来探究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结了不同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能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Goodman,K.S.1967.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126一135.

2. 贾永芳.阅读能力与阅读技巧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0).

篇7

【关键词】 英式思维 写作技能 提高 方法技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新课程标准是以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索写作方法技巧势在必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此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英式思维特点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语言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都是一种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西方人强调个体思维模式,英语思维模式便采取了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方法,在写作中表现为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习惯上把“果”放在前,“因”放在后。而中国人思维注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暗示性和含蓄性,因此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先把思想发散出去,最后还要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他们往往把主要内容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或含而不露,这是一种逐步达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与之相反,英语国家的人比较偏爱演绎,西方语言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句界分明,句子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多种关系,力求言能尽意。

2. 英式写作思维模式的培养

2.1了解学生写作误区

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时候,总是觉得说的不是很地道,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感情,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没有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

错误案例一:按字面意思翻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的学生就直接翻译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我们的成语:“马马虎虎”,有的学生就翻译成:“Horse horse, tiger tiger.” 还有“人山人海”就被翻译成:“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五花八门,笑话百出。

错误案例二:翻译句子“Tom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对我们公司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有的学生就翻译成:Tom is the first person to eat the crab of making a great revolution for our company.实际上我们的中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指敢于冒险的人,而在英文中如果想表达“冒险的人”这个意念,则有它另外的典故。很久以前,有一片西红柿地,没有人敢吃西红柿,有一个人大胆地尝试吃了一个,所以,敢于冒险的人按照英语的文化背景应该翻译成“First person to try tomato”。

2.2 重要意念先行,修饰部分置后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往往会把一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放在最后面来说,而正确的英语思维是要把一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放到最前面来说。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举例:在小红家,她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念应该是她爸爸给我们讲故事,所以按照英文的正确逻辑我们应该把一句话中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前面来讲:Xiao Hong’s father told us a story at her home. 可是我们有很多学生往往是用汉语逻辑去组织语言,所以就出现了错误的表述:At Xiao Hong’s home, her father told us a story.

在我们简短的口语交流中,我们倡导的原则是:“The simple, the better”,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你细腻的感情。老外往往表达很简单意念的时候,他们会把最主要的意念放在前面,修饰的部分放在后面。例如外国人打招呼的时候,会说:Tom,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lunch?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Someplace good.”这个时候就需要让学生们注意:“someplace”是最主要部分置前,“good”是修饰部分置后,学生们理解英语逻辑思维方式以后,再听到有人问他们:“Where are you going for lunch / supper / breakfast?”如果要是想回答去一个便宜一点的地方,正宗的表述是“Someplace cheap.”我们的学生说英语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错误句子,像这句话:今天我要给大家讲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学生们就错误地翻译成:I am going to tell you a lot of interesting stories. 那么按照英语的思维逻辑应该翻译成:I am going to tell you lots of things interesting. 这里先把主要的东西说出来,再把修饰部分“interesting”放在后面。

总之,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中英文表达中的共性部分,我们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会见其同,可以利用其正面转移,缩短写作教程。而对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部分,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了解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从而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文表达能力。

[1] 王成, 李丽 英式思维与写作[J]. 运城学院学报, 2007(04).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运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前准确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预习新课;而后是课上互动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同时在课上进行分组讨论;第三阶段是课后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依据上课情况进行课后复习。如果按照这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相信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将会有很大提升。

1 思维导图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意义

首先,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英语。高中英语需要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语法、词汇量以及写作等,因此学习起来非常枯燥,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数,通常都会选择死记硬背,久而久之,无论是英语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还是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对英语都不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思维导图运用之后,能够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借助导图进行探索,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因为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借助导图还能够了解到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使得整个知识都能系统化,长此以往,自会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利于我国教学方式的改革。众所周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都在进行改革,英语教师也尝试着各种方法提升课堂效率,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思维导图的应用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思路,为我国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借鉴。

3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思维导图的教学辅助功能为中心,设计并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阶段图,如表1所示。

3.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与构建思维导图。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对即将上课的内容要进行了解,而后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任务,概括相应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构建有关于本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来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同时将其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提升预习效率。教师要告知学生在预习时,将自己不懂、难点的地方都做好标记,这样教师在讲解时就要重点听讲,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归纳性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完全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Lifestyles》为例,该单元第一章节为《A Perfect Day》,该课重点句型为I like/prefer/enjoy...;I hate/don't like…;所要掌握的词汇子主要有是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词语,同时对初中学习的一般现在时进行重点分析。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将思维导图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学上述词汇以及相应的语法,以便为正式学习奠定基础。

3.2 课上互动阶段

首先,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的制作和整理。这种做笔记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增加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而且还能够做出图文并茂,富有逻辑层次的笔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所学的知识点和该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利用关键词查找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和内容理解。相比于传统记笔记的方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的制作,其方法更加快捷,且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系统掌握。

依然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章节为《A Perfect Day》为例,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依照思维导图记录笔记,将重点词汇Series、TV series、cartoon、talk show、重点句型I like/prefer/enjoy...记录在笔记上,这样学生不仅条理清楚,也能够节约时间,要比单纯的记录有很大效果。

其次,利用小组学习方式在课上进行英语学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话题或者某一知识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而以小组的形式,将每个学生的观点总结出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积极思考。这样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新观点和想法进行及时记录,方便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和探讨。

依旧以《A Perfect Day》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合作式学习,就“A Perfect Day”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而后每组找出一个代表发言,将小组成员中有关于A Perfect Day的论述进行总结。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阐释相应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在利用思维导图的同时就是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3 课后反思阶段

学生课后复习阶段就是对思维导图的分析和整理。英语课后复习是对其知识点的灵活掌握,而不应该死记硬背。在这一阶段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熟练的掌握知识点。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分析和整理,学生能够清晰的将整个英语知识点框架把握住,从而更加清晰的认知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下节课思维导图的制作,或者对本节课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整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其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广大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尝试着应用,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利于教师自身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因为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实践经验比较多,教师完全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再进行具体的思维导图的制作,这样更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教学;意义;具体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阅读、听力、写作、语法、词汇五方面,看似均是一些英语基础知识,却对某些高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因而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纳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词汇记忆、阅读理解、写作提升与语法掌握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运用思维导图对英语知识的梳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梳理,因而可以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从书海中解救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梳理方法的运用,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种锻炼,帮助他们找寻到切实有用的知识迁移手法,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思维导图直接将知识结构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从本质上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度的掌握,与此同时,对于某些不同情景不同意义的多义词汇,思维导图也可以对此类词汇的各种意义进行归纳整合与分类,确保词义内涵不被混淆,而且对知识的整合理解有一定的别样功效。

二、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详细应用

1.关于思维导图的详细设计

关于思维导图的详细设计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三项具体流程完成,具体分析如下:

(1)设计前。设计前即为高中英语教学备课阶段,需要老师对于所讲知识点有条理、有针对地分析,画出其中的重难点,保证设计出的思维导图有所侧重,否则一盘散沙或者无侧重的导图对老师教学的开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2)设计中。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部分的思维导图分开设计,保证设计出的导图可以针对每一模块的内容,具有一定明晰的条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更具有层次性与时序性。

(3)设计后。老师设计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应该对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再进行更深层次的调试,便于及时发现其中所隐藏的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平时自己课堂的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及时吸取学生的建议意见,保证思维导图更加贴合课堂教学。

2.关于思维导图的详细应用

(1)关于英语词汇的思维导图。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仅关系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连带写作、口语、听力等皆有牵涉,因此老师应该将每一个单词在思维导图中有所体现,包括单词的前缀、后缀及词根,将新旧词汇能够良好地区分与辨认,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带领之下能够牢记词汇深意。

(2)关于英语语法的思维导图。英语语法的具体体现主要在句型句式上,某些重要词汇的词性与句子时态更应该受到关注,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用思维导图对语法问题有所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一眼辨认出相似语法的异同之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

(3)关于英语阅读的思维导图。英语阅读,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整个英语各分支相互联系,对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体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整篇阅读文章的结构进行划分,展现出故事发展的清晰流程或者论证流程,锻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4)关于英语写作的思维导图。英语写作相较以上三种分类模块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对词汇、语法和句式的整合运用,因此相对来说更具难度,所以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前设计好写作的脉络,让学生明确本篇文章的写作流程、写作重点,这样具体可观的思维导图对于英语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可视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语法、记忆英语词汇、阅读英语素材、提升英语写作,同时对于某些知识框架的构建与整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内容即为笔者个人对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详细应用课题的一些个人探究,希望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运用,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瑜.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创新教育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师巧设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

2、学生巧提问题。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如有的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

三、变革教材内容,运用创造思维

变革教材内容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又如:在学了"No smoking,please!"一文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smoking 各方面危害的知识,给老师、父亲或亲朋好友写一封劝说戒烟的信。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讨论式教学和开放性的作文评价中,我善于理解学生在讨论和作文中的思想和行为,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养成提供广阔空间。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演短剧。在学习了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搞辩论。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因此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切磋辩论使每个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篇11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 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潜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阅读能力、听力水平、记忆单词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拥有一个核心词或者图像[1]。思维导图是以核心词为中心,像树枝一样,向外发散出很多的概念,核心词代表着思维导图的主题,从核心词发散出去的分支主要是与核心词有一定联系的概念。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为帮助自己学生记笔记而发明的[2]。思维导图就像是一个网络,主要由图像和文字组成,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渲染,以增加乐趣,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感兴趣。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打破原有的概念优先排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学生进行复习、总结时,思维导图也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

对于任何单元的教学,都应该有一个导入环节,否则学生会觉得内容比较突兀,不容易接受,并且学生不能快速地进入状态。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学习新单元之前设置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News media”这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将制作报纸的辛苦及如何制作报纸告诉学生,将没有几个学生会对此感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设计导入环节,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教师一上课就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是“新闻媒体”,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及回答的正确率进行加分,比赛哪一组获得的得分高,胜出的小组将有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变得很高。

2.在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英语写作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学生懒着写英语作文,在平时不进行练习,到考试时写出来的作文不理想,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不会写英语作文,对于写作没有清晰的思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打开思路,找到英语写作的入手点。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在写作要求中寻找相关的信息,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在写作中进行合理的应用。例如在教学生写对比型作文时,由于学生对此类型的作文不是很了解,写起来也不容易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之前根据思维构图模式,列一个写作框架,写出题目要求中争议的主题,然后发散出三条分支,一条是支持该观点的分支,一条是反对该观点的分支,还有一条是两种观点进行分别描述时的连接词。教师引导学生对写作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可能的结果,用简单的句子进行组织,放进不同的延伸框中,最后所有分支汇总成一个框,最后的框里写上结论。这样,整篇作文的框架就完成了,根据自己所列的写作框架,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变得清晰起来,按照既定思路进行,学生的写作会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3.在话题讨论中应用思维导图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会说。然而现在很多学生的口语并不是很好,部分学生是不敢说,怕出错,还有部分学生不会说,不知道说什么,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口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口语的学习与锻炼。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Making a difference”时[3],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科学与科学家,找一个相关的辩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所知道的科学家有哪些,他们是哪个方面的科学家,等等。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由教师在黑板上将各个学科领域先在主题“科学”周围写好,然后由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科学家,并说明是哪个领域的,由教师将其名字写到相应领域下的分支框中,以此类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一些名人更加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了口语。

三、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找到学习英语的技巧,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敏 杨凤梅 朱晓红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10,(04),90-91。

篇12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泛读精读

高中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同样也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在阅读范畴进行互动,而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中的难点。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很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改革设计中,依然惯性的将自己作为教学引导的主体,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要求,其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即将课本已有知识和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传递到学生脑海的过程。事实上,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具有其固有的理解规律,需要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纳入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程中。而此种诉求一旦无法满足,很容易造成课堂学习的压抑和阅读教学效果的低下。为应对和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纳入思维导图的模式来调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

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的是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冗长而繁琐的特征,学生以学习成绩提升为基础的英语阅读,很难能在阅读学习中找到乐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技术和认知工具,其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明晰的记录,并使之成为清晰的可视化网络或者图形,教师以学生的自我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增加教师的经验和创造性思维,此种教学方式,可将枯燥的英语阅读过程转变为学生和阅读材料作者之间情感交流及相互促进的过程。

此外,一如布赞所提出的思维导图在联想的辅助下,可无限延展到任何领域,尤其是在额外刺激出现时,此种延伸将更为彻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使用层级结构、各类颜色、关键词等的模式来突出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使文章架构更为明晰。思维导图以图形作为知识呈现的方式,其所具有的强大的视觉性,可促进记忆,帮助学生加快学习进程,并使学生学到的信息更为持久。

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实践型融入的三步战略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分成三个阶段,其一为阅读前的活动设计,其二为阅读中的活动设计,其三为阅读后的活动实践。每部分活动在运行中又需要按照运用的实际情况,分解成不同的小活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实践应用可按照此三个阶段的要求,实施三步走战略:

1.以引为先,明确架构确定思维导图。在阅读之前,思维导图的设计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解文章题材和熟悉话题的活动,不同题材均具有自身的特征,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无论使用何种题材,都无外乎需要进行文章内容和架构的分析和界定。因此此环节内,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需要阅读的语篇的架构和题材知识,使之自行判断阅读篇章的题材特征并划分篇章结构。以人物传记类的题材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主人公为核心,按照其童年(事件1、2、3)、成年早期(事件1、2、3)、成就(事件1、2、3)、评价来进行文章架构的呈现。具体运作时可先给学生看题目,让其猜测文章题材,教师随后在为期介绍材料组织架构和题材及文章特点,辅助学生描绘出此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开始阶段教师可作为引导者,随着学生对此种习作模式的日渐了解,教师可将思维导图留给学生自行绘制。

以人教版《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阅读课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思维导图设计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古今中外节日的由来、种类、习俗以及人们的活动,该课程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理解,并对外国节日有所了解,以拓展学生的跨国文化知识。在课程实际中,文中的一些句型如“honour the dead, go to clean graves, win awards, look forward to, light incense, ask for sweets, in memory of, dress up, play a trick on, admire, admire the moon,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等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环节提取出来,以作为课程重点讲解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所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因此思维导图部分可以要求学生列举我国的节日,并制作思维导图。外国节日思维导图的制定可当堂由教师引导一起制定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前作业。此部分的设计主要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阅读兴趣为先导。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使之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践进行融合,教师可设定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别从活动、服装及食物等方面来讨论刚过完的节日,并结合学生所提供的词汇做出英文翻译,以作为学生的单词拓展研读。

2.由泛到精,细化思维导图应用方式。阅读活动是整个英语阅读过程最为中心的环节,其运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并提升其阅读策略和技能。该环节中的思维导图绘制以文章的层次关系、篇章架构为基础,教师需要按照文章大意来设计题目,让学生带着题目快速阅读文章,掌握大意。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本章节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设计,并延伸到一级分支。在此环节完成后,教师以各段的细节和主要事实为思维导图二级和三级分支延伸的基础,为学生提供精读课文的时间,并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课文知识点的详细讲解。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在阅读活动的设计环节可分为预测大意、介绍题材特征、略读、查读、精读、讨论几部分。预测大意主要以图片和课文标题为基础培训学生的课文题材感知能力。思维导图可运用在第二部分,如本课是说明文,就可以按照引言(介绍主题)、主体(具体陈述1、2、3)及结局的模式进行设计。当然,以上两环节时间不易过长,3分钟即可。在思维导图的主题及一二级分支方面,可分为三点如“orgins of festivals(the end of cold weather、planting in spring、harvest in autumn)”、“kinds of festivals (festivals of the dead、festivsals to honour people、harvestt festivals、spring festivsts)”、“festivals is important”。此种设定主要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快度阅读以强化学生的略读能力,并提升其思维导图运用能力。

在精读的环节中,以“kinds of festivals ”的“festivals of the dead”环节为例,此部分还可以拓展成janpan(china――clean graves和linght cense)、western coutries(halloween――children,s festival和the return of thespirts of the dead people)两个部分。如果英语阅读材料的难点多、难度大,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英语小组,并将需要阅读的文章划分为不同的段落,由不同小组分别承担一个段落来分析和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之后每个小组按照思维导图来进行要点讨论,在小组分工时教师可将任务分给小组长,小组长再分配给个人,每个人承担本组思维导图制作的一部分,此种设计方式可保障每个成员都参与到思维导图和讨论活动中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小组参与成功之后,其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及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3.强化讨论,多角度拓展思维导图。上文中对思维导图的二次细化可作为讨论环节思维导图延伸性拓展的基础,此部分中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如“Compare the festival of the dead in Mexico, What things are different? Japan and China.”等,学生通过在讨论环节中,对比几个国家节日文化的差异,可以更为深入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来进行讨论环节里,为提升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或者作为自己辩论的辅助,有学生会重读文章,这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重读思维导图并按照导图的延伸方向来重温、重述课文的能力,学生在有据可循的联想中,不仅可重温课堂内容,还可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口语能力。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作为学生课下作业的基础,以及教师考察和评估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工具。

综上诉述,人教版的高中英语书必修1到选修8的阅读材料的题材极为明晰,按照模块划分其内容涉及到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戏剧积累范畴,在教师具体进行思维导图的课程设计时,其必须明了并引导学生明确认知此几种题材的特征和差异,并使之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知识点的拓展、学习兴趣的开发以及对课文的吸收和理解等提供助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并非万能,需要教师遵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分层的、逐步的为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反思和讨论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会凤.思维导图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05).

篇13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含义

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教育专家托尼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所谓思维导图,实质上是对特定知识结构进行的视觉化表现特征,通过语义定义网络化处理,将人们的某种知识领域的要素组织在一起。思维导图是人们认知和革新思想的一个过程。

思维导图不仅在改善人的记忆状况方面有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对思维数据的关联性分析。随着其应用的不断完善,许多专家开始对思维导图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它渐渐成为一种专业的研究领域。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的利用和发展逐渐拓展到教育领域。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

课堂的导入环节是一节课堂的开端,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渐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对课堂的认知和关注,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课堂需要有良好的开端,教师需要对导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有良好的方向和状态很重要,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课堂上更有主动性和探索性。在具体的引导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作用,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现探究式课堂构建。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变换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的热情。利用思维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如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单元知识的讲解,学生普遍缺乏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用良好的开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被这种课堂气氛影响。首先,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将特定的主题告诉大家,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内容,接着导入本节课的Reading。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internet at your leisure time?通过这种导入意图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我们这节课要传授的知识是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然后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围绕有关的问题畅所欲言。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方式,对一些特定的观点进行标识,然后将不同的观点画上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兴趣、动力,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单一的、机械化的传播方式,转变成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这样更有助于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

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都需要一定的复习作为巩固,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在英语教学时,复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为学生指明方向,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有关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教师要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在整理,引导学生探究和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如在学习虚拟语气时,教师可以先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带领学生回忆虚拟条件的If从句,对不同时间的虚拟会什么样的动词表达。如果用一般现在时的方式,那么从句要选择过去时,主句要用would\should\could\might等,例如:if I were a boy,I could understand...然后按照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知识的巩固体系。除此之外,现代网络信息教学的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呆板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实现自主探究,更能满足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高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在自主学习中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向个性化发展迈进,真正实现一举两得。

三、结语

在高中英语中融入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也成为教师革新教育手段的一种途径。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和记忆,通过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英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式方法,不断强化英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运用随机通达教学策略构建高中英语“学力课堂”――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5,17:35-36.

篇14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教学;必要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单词记忆困难,记忆短暂,词汇量少,听力差,阅读能力弱等是各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我国学生整体英语水平长期以来始终处于较低状态,严重限制了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面对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全面素质教育的呼吁,都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必须积极改变上述现象,克服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改革英语教学。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表明,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实现将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过程有效结合起来,使零散的知识构成一个脉络清晰、条例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知识架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更清晰的学习和复习英语知识。不仅如此,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还有利于激发学生语言、逻辑、数字等多种潜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与思维发散,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与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对现代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中英语教学非常有必要应用思维导图来开展英语写作、阅读、词汇、复习课等的教学。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式英语写作教学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性问题是学生词汇量少,同一词汇或短语在平时写作中反复出现;语法掌握不牢,经常出现语法性错误;作文结构混乱,毫无章法,调理不清晰等。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在写作之前,由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范文,并将范文对应的思维导图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写作思维导图的大致思考方式与可以采用的构图方式,然后让学生针对范文题目给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与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相比较,以便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有针对性的改进。在对思维导图有所一定了解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每次写作之前,先确定自身的创作方向,然后勾勒出对应的思维导图,明确每一章节、每一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开展写作,这样,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定会有所明显改善与提高,文章的结构也会变得清晰,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英语作文。

(二)思维导图式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难点是学生对其中的生词不理解,对上下句意思翻译不连贯,文章整体大意把握不准确、不全面。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阅读教学,首先让学生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根据大意了解绘制出文章的思维导图,理清脉络,然后再依据思维导图逐词逐句翻译文章,翻译过程中应对前后句进行充分考虑,保证上下句意思的连贯,根据上下文和前后句猜测生难词意思。通过思维导图的指引,学生容易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与结构,对阅读句子与脉络的理解和梳理也会变得较为容易,从而英语阅读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思维导图式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枯燥乏味,且词汇量大,记忆困难,只有运用好的记忆方法,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英语词汇教学才能得到真正改善,思维导图就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词汇是基础,是写作、阅读、听力教学的核心与关键,高效的词汇记忆与大量的词汇积累是学好英语其他各方面的必要条件。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适合自己的不同方式来对单词进行分类,如按照词汇属性分类、按照发音规律分类、按照拼写方式分类等等。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分类记忆方法,即按照事先划分好的类别,一类一类记忆单词,改变以往从上至下按照顺序、死记硬背的对单词进行记忆的方式,既可以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又能够帮助学生相对容易、长久的记忆单词。同时,分类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单词属性或发音规律的掌握,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四)思维导图式英语课堂讨论

现代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课堂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课堂讨论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讨论时总有些学生滥竽充数,利用讨论时间与别人说话,既耽误了自身学习也影响了别人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开展课堂讨论教学。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加以有效的引导,维护课堂秩序,并将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发表的意见与观点看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对照教师构建的思维导图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详细说明,让其他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讨论,可以明显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综合而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课堂讨论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力度还不够,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巨大价值研究也不够深入。从理论层面分析,思维导图是一种全面思维教学模式,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激发与培养,这对今天的教育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我国应加大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与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方莺莺.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张瑜.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张传凤.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2014,2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