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的认识范文

旅游管理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管理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管理的认识

篇1

人本管理,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的一项管理理论,其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注重发挥人的主观作用,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析、考察活动,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传统的管理手段中,只是将员工看作为一种捞钱的工具,而不考虑到员工本身具备的一些思想,这样的管理方式遏制了员工本身发展水平,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一、人本管理理论在旅游实践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人本管理理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无论什么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可以说,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人本管理理论中,就是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如摩托罗拉企业的发展,摩托罗拉企业尊重个人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摩托罗拉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消费者之间有很好的知名度。

(二)人本管理理论是现代旅游实践管理的新要求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社会竞争告别了拼体力的时代,而逐渐转向脑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看学历,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全面素质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更适合当前时展的发展需要,物质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必须实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政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不是为挣钱而投入到工作中,而是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而全身心的投入。

(三)人本管理理论能够使人力资本增值

在旅游管理实践中,更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这里的综合能力主要是

指员工的应变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这些内容是在大学期间内学不到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和锻炼。人本管理理论就能使人力资本得到增值,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这份潜力需要在适当的条件得到激发,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人本管理理论注重对员工素质方面的培养,使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潜力得到一定的激发,推动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旅游管理实践中人本管理的应用

(一)满足游客的需要

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能够拓宽视野,发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新事物。因此在对旅游景点的选择设计上,应尽量从游客的角度进行考虑,让游客感觉此次出行不枉此行,无论是生理角度还是精神层面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可以从两个角度满足游客的需要:

1、旅游景点选择的人性化:由于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之中,奔走于繁忙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间,很难有机会和大自然进行密切的接触,因此在旅游景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这一需要,选择有山有水有内涵的旅游景点供游客欣赏,让游客在与大自然进行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放松。

2、服务态度的人性化:旅游事业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导游或是一些从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态度、行为会对游客的心情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带领游客游玩的导游是一个态度和蔼可亲,爱笑的人,游客在这一段旅程中都能够感到舒适放松。所以,工作人员要对自己行为以及语言方面的表达进行一定的约束,尽量使自己的言行和做事的态度能够使游客满意,要将“顾客是上帝”最为心底的标杆,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心底都要默念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

(二)满足员工的需求

旅游管理者在满足员工的需求后,员工就会满足顾客的要求,进而给企业带来相关的利润,因此可以说员工是企业组织的上帝,必须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员工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旅游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与员工适当的鼓励和夸奖 员工就像学生时期的学生一样,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被肯定、被尊重,适当的鼓励和夸奖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并能够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物质奖励满足不了的。

2、重视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能否得到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不像一个解决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但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管理者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将利润放在一边而将人力资源放在首位。

3、重视对人才的开发和投资 对于旅游事业等服务行业来说,颜值是决定能否胜任这份工作的首要判断标准,这种判断方法十分不精确,工作人员能否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是否具有工作经验才是首选目标。人才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企业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一定不能过于吝啬,要多给员工外出学习锻炼的机会,给员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能力后,为公司效力。

三、结束语

篇2

1.校企合作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成果最终衡量标准,而教师业务水平正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旅游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结构不均衡、知识老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对年轻、缺乏经验的教师进行旅游企业锻炼深造,提升其专业知识的储备,增加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其次,对于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利用其休假时间安排他们去酒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实地实习考查,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再次,从旅游企业直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人才,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培养之后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就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就是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践实训基地。然而,实训基地的建设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只有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才能加快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旅游企业定点进行长期合作,就能保证学生直接进入现场操作实训。学生到旅游企业中去顶岗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旅游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在学生身上融合,大大提升了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从实践的学生中挑选表现好、能力强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留任,扩大了企业人才的来源途径。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层面校企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没有充分的认识,缺乏成熟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认为所谓的校企合作就是简单地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这种放羊式的实习措施根本无法起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使得校企合作真正实践双赢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一旦开启,就会对学校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学校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量,挫伤参与者与执行者的积极性。企业没有养成积极的合作精神,将培养人才的义务归结于校方,仅仅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资和人力的支持。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未必能为自己留住人才,即便没有校企合作,自己也能觅得心仪的人才。有些旅游企业进行短期的校企合作,只是为了获得学生这种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初衷完全背离,不利于旅游人才的培养。2.运行层面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运行模式不成熟,大多情况下,校企合作的管理还是建立在关系和信誉的基础上,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依然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校企合作只是一种模式,企业处于辅助的地位上,只是按照学校所需要的要求来进行改变和调整,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种运行模式中,机构设施较为简单,造成许多不稳定的隐患,挫伤了校企互动的积极性,使得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不能够得到完全的配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活力和动力,合作双方各自的管理体制也不管理体制也差强人意,利益分配上有所偏差,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违背了当初实施校企合作的初衷,使得学校的利益受损,也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从校企合作的外部条件来看,由于信息的传输不通畅,还存在资金融合不到位、政策扶持不充分等问题。3.政策层面首先,国家并没有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制度,校企双方无法获得应有的奖励或补偿措施,因此双方的合作积极性不高。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我国旅游业缺乏严明的规定制度,行业以小型企业为主,但是实力有限,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难以保证;尤其是微小型旅游企业若是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是没有实力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由于受到我国办学体制的影响,校企合作在模式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培养模式的选择等问题上,并不是学校一方能够决定的,而是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不断推广这种办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使之成为旅游行业的栋梁之才。

三、校企合作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措施

篇3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人文素质 课程设置 教师

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就其服务特性而言,在国民经济中归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一方面,旅游业为旅客提供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及娱乐各方面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人与大自然的沟通,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由于平时忙碌的工作而贫乏的情感交流得到丰富。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之间融合与宣传的使命。现在选择旅游的大多数人渴望在享受“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优质和快捷的服务,更加对其他国度或者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在精神领域、情感交流以及美的享受方面都得到丰富的收获。

一、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我们针对某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两个年级共计182名大学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对这182名大学生我们当场给他们发放问卷,并且他们都是相互独立地完成问卷。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当问到“同学们对哪门人文社科感兴趣”的时候,只有10.4%的同学选择了哲学学科。当问到“你最希望开设怎样的人文社科讲座”的时候,高达85.7%的学生都选择经济方面和管理方面。当提问到他们日常如何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时候,66.5%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问到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属于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时候,只有39%的同学选择正确。另外,能够准确表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同学仅仅只有全部被调查学生的41.2%。

二、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的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体系。大规模的培养某个专业的人才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课程教学的方式,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加强的部分。所以对于高职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言,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整个课程体系需要适当调整和整改,首先对于课程分类应该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使得整个体系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例如开设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增长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大提高。此外,适当增加某些选修课的学分,使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更加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个性,更要适应整体性的要求。

三、开展系列讲座,拓宽人文素质

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使得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作业布置方面,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补充,可以通过阅读名篇名著的方式,以一种强制性的学习方式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广泛阅读和撰写读后感。对于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因得到广泛推广,相信实践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巩固理论知识。

对于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以后更要锻炼相关的旅游业务宣传活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所以成功的高职院校必须和旅游行业开展密切的合作,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也得到广泛推广,要切实相信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建立认识和实践旅游业拥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锻炼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勇敢的挑战,健康的成长,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高校的教师的人文素质决定了这所高校高等旅游专业的学生将得到怎样高度的人文教育。在学生受教育阶段,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和沟通最频繁的教师,他们的见解和情操等都会深刻地左右学生对一些陌生事物的看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专业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和崇高的人文素质是必不可缺的。新时期、新时代、新要求,给高职旅游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尽可能的开发专业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潜在的功能。第二,要有机地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使两者融会贯通。第三,在整个教学中要不断地严格要求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提高高职旅游管理的人文素养已是势在必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现代旅游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是旅游专业成功的标志。相信通过将来不懈的努力和不尽的探索,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它在当今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旅游服务的质量必将蒸蒸日上和迅速健康的发展,高校也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旅游管理和服务精英。

参考文献:

[1]黄静,刘文俊,李树琪.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

[2]张玫,姜鹤,胡文华.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承接服务外包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4

在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培养模式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探索、推行“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现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总结“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期对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推动高职办学模式的突破性转变有所裨益。

一、中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一)国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及特征总结

综观世界各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形式:

1.企业主导型。典型代表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变为“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

2.学院主导型。以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TAFE”等为代表,是一种以“学院办学为主,企业参与”的改革模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以推动合作教育的结果。

国外成功的高职教育大多体现出这么几个特征:一是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二是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三是结合本国或本地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特征总结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被冠以行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双证书制,产学一体化等多种名称;其实施形式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暑期实践,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1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名称多、形式多,但都呈现出一种科学的观念: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必须面向企业、行业,要紧密地与企业、行业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纵观中外工学结合模式,可以用威尔逊―莱昂斯报告来总结其特点。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三)F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未能实现多方共赢

现实中困扰高职院校的是企业参予工学结合的积极并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认为这种方式对其提高效益并无裨益。追求盈利是企业的天职,但企业在培训、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等等方面花费人、财、物力,并且还要让出部分岗位、生产线让学生去锻炼;

更何况学生认为自己到企业只是去锻炼动手能力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否为企业盈利并不是他的责任;更让校舍方、企业头痛的是校方和企业谈得来,但学生对工学结合单位、岗位、待遇等意见多多;有的企业甚至因此怕招惹麻烦,干脆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工学结合”的难以为继。

在学生应到生产线上锻炼的观念指导下,学校在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这些都是“现实的无奈”。是否找到一条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真正能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的新途径呢?

2.未能注重生产(服务)全过程动手能力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有如此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关意:一是只顾某一服务环节或某一制造工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针对生产、服务的全过程的锻炼,即“只顾点,未顾面”;另外只是满足于动手能力水平的提升,未能考虑到要训练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的动手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即“只顾数量,未考虑质量、效益”;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认为掌握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就行了;而且还以为只是实习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效益如何,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甚至“实习生”的身份给了他推脱责任的好“借口”。

3.未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最大的缺限在于未能考虑学生的意愿: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的情况下“入围”订单班、定向班,最后发现这种职业方向、岗位并不是自己愿意所在。另外,当前高职院校生源中农村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他们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学校所开专业的性质、就业方向,既不明白所学专业将来做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不知道应如何去锻炼能力,所以出现学生“被工学结合”的情况。

4.未注重学生的能力递进、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简单的、廉价的、机械的劳动力,也不只是单纯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俗地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白领、金领、蓝领而是培养灰领阶层。但现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眼界和调研能力,由基层向中层甚至高层不断递进的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5.未能有效突破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取“放羊”方式,交一份实习心得或调查报告或文章,只要安全返校就行;有的仍然沿袭试卷考试的方式;有的搞个调查表,让合作企业评价评价等等;工学结合的效果最终显示为培养质量,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服务,其服务质量还不能是只企业说了算,必须是消费者能满意,所以必须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二、“承接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的创新分析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是“工学结合”形式的一种创新,倡导将教师、学生置身于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生产劳动活动、顶岗劳动,是既包括技术的、管理的、服务的劳动,也包括体力的劳动;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是以生产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服务)为目的,引入“第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改变只顾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生产(服务)效益的思想,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一)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承接服务外包”这种形式显然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消费者(市觯,必须把自己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服务卖给顾客,然后才能取得收入。特别是高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因为是“面对面的对客服务”,是“现做现卖”,顾客是体验者、检验者,顾客的满意就是质量标准、就是效益,学生已经不是“学生”,此时他就是“生产者”、是“老板”,服务卖出去就成功了,卖不出去就失败。学生成为企业盈利的创造者,让企业偿到了“甜头”,企业自然就会毫不吝啬地把岗位、生产线让给学生;这样,企业欢迎、学生愿意、学校放心的局面才会出现,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二)实现“生产(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动手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生产或提供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

对高职学生而言,动手能力是其“真本事”,也是日后谋生的手段,如果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或服务,那么,这种动手能力就不“值钱”。“承接服务外包”模式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生产合格产品的动手能力,锻炼出“值钱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手能力”;同时,由于服务业具有“即时生产,即时消费”的特点,即使只是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造成消费不满意,就可能使整个服务(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只是掌握了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某一岗位或者某一工艺的技能是不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能力培养。“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强调的是生产合格产品、服务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全过程每个岗位的动手能力培养。

(三)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要求将某一企业的不同岗位、某一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全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分批轮换把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岗位),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实训后,能真正明白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在,了解、认识所学专业,为今后的就业增添资本、积累阅历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就业培养强大的竞争力。

(四)培养具有市场眼光、职业上升能力的行业“灰领”以至职业精英人才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把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而且需要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这是一种务实的观念;高职学生要成长为有一定职业上升空间的“灰领”阶层,只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

新型“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的建设,将“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延伸到了实训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真正实现岗位就是教室、游客满意度就是标准;适应高素质生产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行业欢迎度、社会认可度必将出现显著提升。

四、“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办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为保障顺利实施,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构建新型校企合作理念。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工学结合”、“学生是廉价劳动力”以及在实习期间难以轮岗,更不用说让学生去接触本专业的不同方向或本行业的不同岗位等等情况。“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学生构建这样的舞台:旅行社、景区――讲解(导游)服务,酒店――客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前台服务等)以及旅行社、景区、酒店的旅游产品销售服务等岗位,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了解整个服务过程,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以顾客满意为评价标准,而且是以消费者接受是最终评判标准。因此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所以说这种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

二是实现“弹性学期制”和“分批轮换”。“弹性学期制”就是根据“企旺校淡,企淡校旺”的原则,即根据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在企业用人旺季时,多派学生进入岗位,在市场淡季时多数学生就在学校就读。“分批轮换”之意就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多批,同时进入行业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进行轮换(包括轮换企业和岗位),然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成批次跟进,形成循环。

三是推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实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建设顶岗实训课程化课程,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化设计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及成绩评定,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

四是要实现考核方式要突破。实施“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引入“第三方评价”即在教师、企业考核的基础上引入顾客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考核方式;

总之,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方向的认识,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6(6).

[3]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 CDIO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0 前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国与国之间所面临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已从单方面的个体学识和经验,发展到注重人才的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决策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创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办多年来存在着重理论学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训练不足,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鲜明等问题,更需要进行教育观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从21世纪新型人才观出发,借助CDIO的教育理念,在旅游管理学科培养目标能力结构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与优势,确立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实践。

1 CDIO教育理念的引入

CDIO 指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四大环节的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专题研究组于2004年提出,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终结的全过程中,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CDIO包含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参与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认识技术研发对社会的战略意义的三大总体目标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思想,受到美国、加拿大和其它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的普遍认可。国内外的经验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对文管类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有宝贵的借鉴价值。首先,CDIO“做中学”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和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网络化、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本科毕业生,形成知识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其次,CDIO关注学生的团队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强调通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对于培养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DIO注重各环节的实践与创新,国内部分高校实施的“3 + 1”创新教育模式体现了较高的先进性、实效性与优越性,培养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企业的高度好评。实践证明,CDIO的教育理念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宽口径的知识类型、大力提高旅游管理的实践能力和有效的团队工作能力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CDIO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从2008年起,围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CDIO教育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构建起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多通道”培养途径,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首先,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深入研究了CDIO改革模式与“%i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度与兼容度,并根据国务院2009年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融入了CDIO理念,从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角度,以专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进一步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结合社会及行业需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设了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新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质量管理建设融入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体系之中,深化和丰富了“%i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图1所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的CDIO模式下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长平台,从培养目标看,由原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加切合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本专业深化了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定位、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立足于国际化办学方向,紧密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发挥我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熟练应用旅游信息技术、英语口语的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毕业生将更加具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有企业家敏锐性,能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技术系统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创新和卓越”的职业精神。

在课程体系方面,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团队调整深化了原有的认知型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其构建路径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垂直组织(课程知识的先后递进关系)、水平组织(课程知识的横向统整关系)、混合组织(水平与垂直的融合)。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点在于较好地结合了大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连贯性、逻辑性地学习知识并逐步提升应用能力;不足之处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中不是完全按照行业或岗位需求进行系统设计,会造成一些课程知识重复讲授,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创新能力弱。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构建基于CDIO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的课程教学体系,在调整后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围绕每一个课程群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组合关联体系,进一步强调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知识综合化、课程模块化、教学多样化、场域开放化、考核全程化” 特点。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全程化培养集成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来自真实旅游世界中产品和项目系统的CDIO过程环境(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领导旅游产品或旅游目的地系统开发设计、规划或运营管理(能力)、理解并有兴趣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旅游业战略影响的重要性(态度),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旅游信息化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在实践环节,本专业团队按照“入门认知-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应用”构建起“四段梯级式”实践教学体系,对增强学生行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具有按照不同年级阶段的梯级式目标实践学习环节,明晰了师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习经验,增强行业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进作用。

此外,在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本专业在国内外建立了20多家专业实习基地,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建立了酒店-迪斯尼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建立了定制化培养方案;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8年,共推进了9项教学科研项目。与四川省旅游局、省林业厅、都江堰市旅游局、都江堰市商务局、雅安市旅游局、名山县旅游局、阿坝州旅游局、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理县旅游局、茂县旅游局、汶川县旅游局、攀枝花市商务局、西昌市旅游局、达州市旅游局等地方政府及部门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实践促教学、科研促教学的教学合作运行体系。 (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49页)

篇6

关键词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旅游;管理人才;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646(2009)01―0030―02

海南省地处热带,是中国惟一的热带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海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海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旅游业升级转型,其中高素质的旅游高级管理人才也成为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办好旅游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海南省旅游业所需的合格的旅游高级管理人才。

1 海南省“十一五”期间旅游规划建设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

2005年底,海南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旅游强省和国际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的目标,通过提升旅游所有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海南旅游向度假休闲游和大幅增加境外游客的转变。分析海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旅游规划的内涵及目标,可以看出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

1.1旅游规划人才。

将海南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旅游强省和国际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高水平编制海南“十一五”旅游建设总体规划,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施改造,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因此,具有专业水准的旅游规划人才不仅可以参与总体规划的编制,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及实施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旅游策划人才。

海南省具有不可替代的热带旅游资源,但如何进行海南省旅游形象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服务策划及旅游节庆活动策划对海南省旅游资源能否走向全国和世界非常关键的因素。研发、设计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开发豪华邮轮旅游、水上活动旅游、森林旅游、康体旅游、体育旅游等精品专项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深度策划、开展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交流活动,增强旅游产品的影响力。

1.3市场营销人员。

2007年,海南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外国人59万人次,同比增长27%,而同年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万余人次,海南省可招待2500万人次,因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营销人员正是针对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市场、不同产品进行不同营销方式。强化海南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提高海南旅游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国内、国际高端游客到海南休闲度假。

1.4旅游管理人才。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要明晰政企职责,实行政企分开,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力量集中到宏观产业指导上来;应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尽快建立一批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企业及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中介机构,为政府当好行业管理的助手,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使之成为加强行业自律的主体。针对以上要求引进及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必须。

1.5旅游服务人才。

建立和健全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操作流程,实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是“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旅游业的关键;以人为本,围绕游客的需要,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结合服务需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全行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2 海南省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面对海南省混乱的旅游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为适应海南省旅游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适应新世纪全球旅游发展的总趋势,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各大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的“十一五”期间海南省对旅游管理人才方面的需求,作者认为海南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较高的道德素质。

道德修养不仅是旅游管理人员行为的准则,而且旅游管理人员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因素和手段,它对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旅游管理人员道德素质对海南省旅游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旅游高级管理人员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没有对事业的责任感,就无法满足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2扎实的理论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对旅游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现代认识。除旅游学基本理论外,还应对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可以使旅游管理者准确把握旅游发展趋势,有效地发现并解决旅游发展中各种关键性问题。目前海南省大多数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较差,需要进行系统补充。

2.3宽广的知识面。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更新知识,增补新内容,大量接受新信息已是旅游从业人员实践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者,应不断地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要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以更好地做好各种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管理工作。作为管理人才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旅游业又是以为旅游者服务为中心的综合产业,它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特定的复合智能结构要求。

2.4创新精神的培养。

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方法上的创造力。敢于否定和突破传统或落后的管理模式,能不断创新,改善现有不适应管理模式;理论上的创造力,探讨旅游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学科应用上的创造力,积极大胆地把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最佳途径和最佳效益。

3 海南省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为了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以上海南省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对目前海南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坚持德育首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

①要加强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德育的价值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做人;

②要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竞争

意识、公关意识、法制意识和科学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环境,训练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从而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3.2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旅游教育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实践目标应成为指导旅游教育具体过程实施的方针和检验评估旅游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目前海南省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强调实践教育环节在旅游专业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方向,更应加强系统实践,为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管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又必须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3推进旅游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才能打破常规和定势,预测旅游业的前景,探索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提出新理念。为此,高等旅游教育须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教育过程,努力使教学过程带有研究性质。鼓励学生提出与书本不同的新观点、新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4改革旅游教学内容,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

其次,教学内容的更新应在发展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的同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

3.5加强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旅游人才。

加强对师资的再教育,要扩大旅游专业研究生和旅游本科旅游教育方向的办学规模,形成足够数量的新一代旅游教育师资。要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旅游教育的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同时有计划地组织高校教师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挂职培训和实习。

3.6尽快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推行启发式。启发式教学则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

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旅游高校应将现代化媒体如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由于其直观性、动态性和较大的信息容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结

篇7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竞争力;目标市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2―0029―06

[收稿日期]2006―07-02;[修订日期]2006―09―17

[作者简介]臧德霞(1980-),女,山东新泰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5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黄洁(1978-),女,山东潍坊人,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已经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虽然,人们曾从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不同的角度对“旅游竞争力”进行过探讨。但从旅游业管理工作的视角来看,“旅游目的地乃是众多层面的旅游问题赖以依托的基础单位……聚焦于整个目的地乃是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所必须采纳的整合性视角”。无论是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涵义还是从游客的整体经历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都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最佳落脚点。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笔者曾以“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为关键词在Sciencedirect与Elsevier数据库中,并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进行检索,共查得英文文章12篇,中文文章7篇,而且所有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均在1999年以后。此外,笔者还特别查阅了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代表性专著――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目前已有的研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主题概念界定的缺失便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综述

1.1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国外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区域旅游竞争问题,研究最初集中于旅游地之间旅游资源的竞争。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主旋律开始转向强调旅游需求,把提高客源市场份额作为旅游竞争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末,旅游形象成为旅游竞争研究的主题。旅游领域的“竞争力”研究在90年代以后才出现,而涉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则是更为晚近的事情。

目前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Crouch&Ritchie模型中的相关因素、环境管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杰弗里・克劳奇和布伦特・瑞奇(Geoffrey I.Crouch&J.R.Brent Ritchie,1999)认为,辅资源和设施、核心资源和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等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他们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即Crouch&Ritchie模型。该模型囊括了全球(宏观)环境、竞争(微观)环境、辅资源和设施、核心资源和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等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诸项因素,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是在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基础上发掘竞争优势(资源配置)的过程。

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的环境影响管理(environmental impact management)与环境质量管理(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环境管理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增加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水平;但环境管理所带来的新增旅游需求的价值足以弥补由此引发的成本,所以旅游企业最终可以从环境管理中获利,从而具有进行环境管理的内在驱动力量。

此外,安玛丽(Anne-Marie d’Hauteserre,2000)吸取快活赌场度假区(Foxwoods Casino Resort)在竞争力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有远见的企业家活动、业主的战略决策以及马沙得克特・皮库斯族(Mashantucket Pequots)的经营策略在其竞争力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马沙得克特・皮库斯族的经营策略包括改变市场定位来避免赌场在竞争中的衰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娱乐项目、对员工进行授权等等。科扎克(Metin Kozak,2001)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之前的访问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游客之前的旅游经历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方法

综合质量管理(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标杆学习(benchmarking study)以及目的地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被认为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其中,综合质量管理有助于保持和改进旅游目的地的供给质量,从而使得旅游目的地可以有效的应对竞争挑战并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标杆学习是旅游目的地打造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标杆学习是指旅游目的地向领先的竞争对手学习,实现不断的自我完善,通过提高市场份额来保持其竞争力。此外,目的地知识管理,尤其是知识绘图(knowledge mapping)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打造。知识绘图是指将目的地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从而有助于旅游者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3)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量化评价

目前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量化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其中,科扎克和迈克・里明顿(Metin Kozak&Mike Rimmington,1999)提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他们认为,定性指标包括旅游者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及活动项目等“软性数据”;定量指标包括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硬性数据”。在使用这一体系对旅游目的地竞 争力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哪些目的地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目的地竞争力强弱是在直接竞争对手之间比较的结果。

此外,迈克尔・恩赖特和詹姆斯・牛顿(MichaelJ.Enright&James Newton,2004)在Crouch&Ritchie模型的基础上,以香港为例,用重要性――表现法(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简称IPA),通过让游客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打分的方法来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

1.2 国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的竞争力问题,部分研究涉及国家或区域层面的旅游竞争力,而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太多见。

郭舒、曹宁(2003,2004)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6个关键性因素――核心吸引物、基础性资源、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和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卞显红、树夫(2005)把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及其对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尹贻梅(2004)和马春梅等人(2004)则分别对旅游企业集群和网络营销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过程中的战略作用进行了论述。史春云等人(2006)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模型(Crouch&Ritchie模型和Dwyer&Kim模型)、变量选择(价格、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游客偏好与需求以及环境管理因素等)、模型应用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此外,易丽蓉等(2006)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旅游支持因素、旅游资源、目的地管理、需求条件、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个影响因素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

1.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数量而言,国内外的研究都不丰富,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更为匮乏;就其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外研究都缺乏一个重要环节,即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界定。

无论是有关的概念模型、竞争力塑造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侧重于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相混淆的倾向。例如,Crouch&Ritchie模型,实际上是汇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诸项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模糊直接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有意义开展,因为明确的概念界定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不可否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落脚到其塑造方法和量化评价上,但塑造方法与量化评价的依据和前提应该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明确界定。不难看出,上述研究所指向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息息相关,有的从供给角度论述竞争力的塑造,有的则从旅游者角度人手分析。这使得不同研究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改进,并最终达成共识。因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它应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清晰界定成为该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上述研究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的关联问题、市场份额作为反映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指标等。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进行归纳和界定。

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界定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它与以往研究的“旅游竞争力”有所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做出明确界定,一方面需要从“竞争力”这一概念入手,探寻其所表达的核心涵义;另一方面需要把握“旅游竞争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的异同。

2.1 “竞争力”概念辨析

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其代表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马歇尔的聚集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优势的形成机理,因而被视为竞争力理论的基础。真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主要包括产业组织学派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论、竞争动力学理论以及国际竞争力理论等。

在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之后,竞争力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简单概念,然而,当我们试图去测度竞争力的时候,才会发现其解释工作之困难,因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通常会有多维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关于“竞争力”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国内外相关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过很多尝试性界定,根据其界定我们可以总结出“竞争力”所要表达的两层核心涵义:(1)竞争力强调的是一种“经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提升资源收益率、提供高标准化的生活、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创造更多财富以及更强的获利能力等,即“竞争力”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概念。(2)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产物,它的落脚点在于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终极表现形式来反映。但这是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得出的结论,主要针对制造性企业而言的。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需要基于以上两层核心涵义,并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特性来进行归纳和总结。

2.2 “旅游竞争力”内涵发掘

旅游领域的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视角涉及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区域以及国家等诸多层面。关于“旅游竞争力”内涵的提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总的旅游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其竞争力主体通常是国家;另一类是关于特定旅游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其竞争力主体包括区域、城市、景区、旅游产品等。

就第一类而言,又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国际旅游竞争力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范围,它研究的是旅游地的国际旅游业开拓、占据国际旅游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塑造是将一国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该国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旅游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以及旅游相关产业是影响其旅游竞争力的4个重要因素。另一种广义的观点认为,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内涵更为宽泛,它是指通过旅游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销售的旅游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 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3个层次。

就第二类而言,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景区旅游竞争力”以及“旅游产品竞争力”等。其中,“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3个层次;“景区旅游竞争力”是指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市场占有能力、旅游创造利润能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以及推动地区、国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主要包括形象力、销售力和产品力。

从以上有关“旅游竞争力”内涵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旅游竞争力囊括了竞争力所要表达的两层核心涵义,一方面,旅游竞争力强调其竞争力主体的“经济能力”,虽有定义涉及“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但总的来说,旅游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另一方面,旅游竞争力同样是比较的产物,它需要在竞争主体之间进行强弱比较。这是旅游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共性之所在。

然而,“旅游竞争力”研究除确定了其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之外,并没有从根本上阐明竞争力研究在旅游领域的特性,这也恰好成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契机。

2.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归纳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体是“旅游目的地”,即“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和设施中心”,其最直接的目标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目标。然而,旅游目的地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性企业,经济目标并非其首要的、唯一的目标。正如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The Manila Declaration on World Tourism)所指出的,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才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标。所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它需要考虑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永续使用等内容,从而保障旅游目的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经历、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能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它也需要相应的表现指标。关于其表现指标,以往的部分研究已有所提及,包括市场占有率、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这里可以借鉴使用。而且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满意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的推荐意愿有积极的影响并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感知质量与重游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旅游者的感知质量越高越有可能重游。也就是是说,一方面,具有满意旅游经历的旅游者可以通过口碑宣传带来新的顾客;另一方面,这些旅游者倾向于在未来重游该目的地。无论是口碑效应带来的新顾客,还是重游的老顾客都有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即市场占有率可以从总体上有效的反映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满意情况。此外,旅游收入可以作为市场占有率的补充指标,二者更为全面的反映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情况。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福利等相对较难衡量,没有一个直观的反映指标。由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提升有赖于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经历,所以本文姑且以市场占有率和旅游收入作为反映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间接指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使用这些指标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市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仅限于目标市场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这也正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的不同之处。

基于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可以界定为,旅游目的地能够持续的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并且能够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以及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为具有共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和旅游收入的高低。

3 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认识

如前所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界定仅仅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及其评价服务的。在使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探讨其塑造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竞争力一样,都关注“能力”,而不是单纯强调竞争的最终结果。这符合竞争力研究的价值,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强,而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弱,并为提升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提供指导;而不是以反映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强弱为最终目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是比较的产物,其研究的落脚点在于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强弱比较。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同于竞争力之处在于,它除了强调“经济意义”上的能力之外,还包含“社会意义”、“环境意义”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竞争力”。此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像竞争力一样基于产品同质化的假设,所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并非所有目的地按照某一指标而进行的大排名,它需要与目标市场相结合。

3.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或者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一个子领域,因此,二者具有共同之处。它们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及钻石模型理论,它们都包含“经济能力”这一维度,它们都需要落脚到竞争力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上,但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有不同于旅游竞争力之处。

从整个旅游系统来看,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发生于旅游目的地,从而旅游活动的大部分影响会作用于旅游目的地。这些影响除了经济影响之外,还包括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考虑了这些旅游影响,因而,它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包含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内涵的更为广义的概念。此外,在对竞争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纳入了“目标市场相同”这一比较前提,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比较仅限于目标市场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这正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区别于以往的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

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本身的泛泛而谈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已有的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非常必要而且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到“目标市场”这一因素,因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只有同“目标市场”相结合才有意义。

旅游目的地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性企业。对于同类制造性企业而言,它们生产的产品符合同质化假设,它们面对的目标市场基本相同,所谓的竞争力强是指企业在整个产品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强;旅游目的地则不同,它们提供的是异质性产品,不同的旅游目的地面对的目标市场不同,对于不具备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相互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更谈不上竞争力强弱的问题。所以,在谈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时,首要的是按照目标市场将旅游目的地进行分类,然后才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比较。所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是指具备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比较结果,而不是所有旅游目的地按照某些指标进行大排名的结果。因此,本文在选取“市场占有率”和“旅游收入”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反映指标时,特别强调了这些指标与目标市场的结合。这对于旅游目的地做好营销定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目的地之间的盲目竞争,而且还有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差别化。

4 结语

篇8

【关键词】城市 旅游管理 游客 人文关怀

加强对游客的人文关怀在城市旅游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国内外的旅游城市为了发展旅游,提高城市竞争力,纷纷凸显特色。目前,许多旅游城市在深化创优中,着力打造城市旅游品牌,而这些都必须基于实现对游客“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

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通常意义上是指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都在那个时期遭到了宗教法庭的严酷迫害,甚至被活活烧死。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就是以人文主义去猛烈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恢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自由,从而释放人的创造力。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世界留下了灿烂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实,人文关怀并不是抽象的,它既是一种社会的理想,又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它是涌动在人们血液中的一股暖流,它会让人们在黑夜中望见火光,在寒冷中得到温暖,在孤独中获得力量,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人文关怀,也可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能反映人们自觉意识的提高。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因此,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人们的衣食之忧得到解决,市场化为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物质的享受,但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一方面是人们对精神情感关怀的迫切需要必将替代对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却是这种需要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在1994年1月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志对宣传工作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这一思想立足于人的自身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走进市场与人文关怀并不矛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业本质中的人文属性日益凸显。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是基于一个物质和文化发展的社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构成旅游的物质条件,由文化精神需要驱动的旅游动机构成旅游的文化基础。当前旅游业的表现形态,侧重于人的体验、欣赏、情感表达等方式,以及由此传递出的消费需求信息,使各类旅游服务、市场、营销、规划策划、产品生产、组织管理等都建立在对其中涉及的旅游者的各种关注和需要的满足之上。经济学学科范围内对旅游消费行为的阐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向更深层的“以人为本”的方向回归。旅游业必须符合旅游活动者在生理、物质和自然维度上的规律,如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规律,人体生命新陈代谢的规律,生理力量发挥的限度的规律,对物的需求的“边际效应”规律等,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生存发展在社会、心理、精神维度上的特性,比如人格尊重、自由创造、自由发展的规律等。旅游业只有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者的精神力量,旅游业走向人文关怀的特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释放。

第二,旅游业发展由经济上供求关系的矛盾逐步深入到人文体验。从人性的角度看,旅游需求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休闲时间的多少、经济实力的大小,而且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宗教背景、身体条件、个人好恶等都有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人的精神需要的获得和满足,才是人类的本质。从消费的角度看,生活与生产用品的消费,是用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旅游消费,希图达到的是对文化精神产品的拥有,满足的不是外在的需要,而是内在的心理满足,内心中欣赏、愉悦的需要,由我对“物”的消费达到“物”对我的完善。从行为学和社会学角度看,旅游活动一方面可以体验、娱乐、消费,支持有效的经济参与,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参与“买来”旅游,成为经济回报的一部分,所以旅游消费的“再创造性”使得旅游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供给的角度看,物质消费不再是旅游经济的最终目的,经济“人文化”表现在经济学从强调对“物”的合理配置发展为认识到仅是物的配置已经不够,旅游经济逐渐从关注有形资源向关注无形资源扩展。

第三,走向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转型和产业优化的标志。人文关怀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基本生存需要到精神文化需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点不同。在前一阶段,旅游业繁荣的表面掩盖了生态环境和遗产文化的毁坏,无视游客的陋习和素质问题,忽视了旅游消费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缺失等。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旅游经济渡过起步增长期,正是调整旅游业航向的时机,应迅速纠正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付出人文代价的心态,引导旅游活动全面转向文化经历、体验、传播、欣赏的过程,远离炫耀、从众、畸形消费。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并且日益依赖于人们在具有深刻人文特征的自由时光和休闲中能够享受创造性的休息、度假和旅行的自由。旅游业建设从有形资源、设施和环境的硬件改善,逐步转向人文、环境与社会精神等的全面发展。

在城市旅游管理中对游客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

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导向,着眼民生是落脚点,具体体现在对资源可持续利用负责,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负责,对旅游者权益负责,对大众民生利益负责等。旅游业走向人文关怀,既要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需求的满足,更要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权益的满足;既要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和发展,又要关注作为总体的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第一,旅游业在区域社会财富再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旅游业被确立为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中部地区的优势升值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并且日益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

第二,增加就业是社区旅游业不容小觑的发展目标。社区旅游业发展中,通过增加就业,使得各层次利益相关者主动分享发展成果,尤其是妇女、年轻人、体力劳动者等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旅游业不同层次的岗位就业,有利于解决社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第三,旅游业发展改善了生活环境,扩大了相关产业的社会效益。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支持节约环保、低碳发展方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地公共服务,建立旅游地文明、安全、友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旅游活动的教育和保健作用,成为个人人文关怀的首义。旅游活动的益智性、健身性、美育性、技艺性、交际性等特征,使得旅游对个人而言,不仅是寻找快乐,也可以在放松平衡中发展,提升人的价值,领悟生命的意义。

篇9

关键词: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一、旅游酒店的发展史

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对酒店的认识仅是政府机构的“招待所”和一些小型的社会旅馆。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兴起的同时有着对旅游酒店的需求,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目的是扶植饭店、酒店公司的发展,但酒店的发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行业萧条的景象。2000年之后迎来了繁荣,各旅游产业下的公司、连锁酒店、私营酒店、合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人们的思想也发生改变,旅游不仅仅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还有入境、出境。具体来说旅游已是国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就是这样的需求,也更加严苛的考验了旅游酒店的综合标准,它是标准的实体经济服务行业,伴随着客户的不断需求和各家酒店公司的竞争驱使下,酒店内部的掌控尤为重要。能否立足于当下迅速发展的经济和达到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需要各酒店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谨慎前行。

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的定位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是大众化的,分层、分级、各部门各司所职。人力资源对各部门员工的流动、培训、管理、面试都逐一把关。旅游行业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今天,客户对旅游酒店的选择也是精挑细选,那么服务行业内部的管理是需要系统、有序的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前景中资源管理起着核心的价值。在人力资源内在管理模式中从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衍化成科技、互联网的新型人员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的变化可以分为从基础的人员档案、人员培训、实践操作转为新型市场经济旅游酒店的多角度实际操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与时俱进,在经济社会进步的今天人力资源需要的更多是带动企业的运营,让企业的发展不掉队。

三、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运营管理多数企业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基于行业的最开始,并没有被经济体制的改革淹没,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从管控、激励、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管理层是逐级管理,并以人力为中心。雇佣形式上单一,应聘资质不一。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旅游酒店在不断竞争和改革的方向中披荆斩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驱动着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整改和总结,从内部抓住企业的创新机制正如现代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的区别所在。互联网的时代,客户的需求通过智能掌控便解决,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减少了人员的安排,同时对员工的能力、素质也提升了一大截,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在筛选的过程中严格管理。多数客户通过互联网对酒店的测评显而易见,整理出测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前行与发展通过客户和网络媒介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和态度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局限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内外新型管理模式并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就是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严苛下,我们怎样冲出去与时俱进,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上传统模式会逐渐从企业模式中变革。新型管理模式在入住企业中需要内部的协调和引领,旅游酒店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根本,科技领域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企业的变革、国家的前行、消费者的需求都已提速,在旅游产业繁华的背景下也提防着前进的速度,过慢则落后于别人,过快得占领科技网络创新的实体经济并能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新型体制变革中改变了员工的思想、价值观、技能操作知识提升最主要的是工作效率和智能管理的结合。从外部来看是对客户群体的良好信誉与智能的体现,现代人是一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人力资源要从外部掌握大部分客户群体的实质性需求是很关键的,通过普及内在员工的高效率、智能化操作,延伸到外部客户群体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互相资源整合利用,有创新思想,符合大众要求、掌握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向,时刻管理内部,为员工提高基本知识理念、服务宗旨、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实践思考

旅游酒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也不断地在创新,通过不同的效仿、学习、实战、实际运作来配合新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繁荣带动着旅游酒店的发展。旅游酒店的运营和发展不单单是利益的趋驶,要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拘于眼前的利益,对待消费者以标准化的模式和新型的服务体系。不断的实践、整改、汲取对企业发展有深远策略的方法,从传统模式晋级为现代智能服务模式,人力物力的改变、增强内部员工的心理素质、员工定期访谈、有学习时间、让内部员工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体的运营得到高效率的回报。抓基础、抓生产、酒店管理的创新要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外部的宣传亮点、实际客户的满意率,抓细节、抓问题、不断地解决与探索,才能摸索出酒店管理的实质性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数据每年不断创造新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大量的,需要酒店管理者、参与者有良好的互动和高度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前行目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0

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也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在中高职衔接上的创新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明确的分工,如何科学的衔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的一体化。我们认为,分工是基础,衔接是关键,一体化是应该达到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工不清楚甚至不分工的情况,衔接缺乏有机性乃至简单化。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分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等。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制定,缺乏充分有效沟通、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1.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但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到底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二者如何实现目标的互补而非重复,并不是特别清晰。如高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中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型人才”,高职的“高素质”到底高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目标的区分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后面的衔接出现问题。

2.中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叠比较多

我们知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几近一样,教学内容几乎雷同。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旅行社行业,对应旅行社中的导游、计调和销售岗位,中职和高职基本上都开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营销、计调实务等课程。当然,课程名称上中职、高职可以一样,关键是同样的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形成递进和互补,把不同层次的技能安排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实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缺乏递进性,没有层次感。

3.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机衔接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加上旅游服务行业的行业特性,使得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均是旅行社行业、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也是一样的,如导游、销售、计调助理等。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如何使已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中职学生通过衔接的高职教育,提升其旅游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乃至创新创业能力,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源,即使招收中职生源,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衔接。

4.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从校内实训项目上看,中职期间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到高职后同样又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且实训内容大同小异。从校外企业实习来看,时间安排上,中职学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同样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岗位上,中职学生实习岗位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高职学生实习岗位同样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从实训实习环节看,中职和高职也未能形成很好的衔接。

三、旅游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重点

1.招生与培养政策的衔接

探索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制度上的衔接。高职院校要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同时,在高职院校招生方面,探索专门面向定点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另外,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管理机制和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和转换机制[4]。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衔接

中职学校大多只培养学生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能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5]。因此,要研究如何在制定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时能够衔接,并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团队对接,如何推动旅游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教学过程与教材的衔接

推行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举办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研讨活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教学内容设计。另外,中、高职院校教师联合开发编写专门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课程教材,也能更好促进教学内容的配套衔接,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叠。

四、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隶属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归属于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如很多省市的旅游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很多地方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隶属于劳动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应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划归入教育部门管理,以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以及中高职对接。

2.构建一体化团队共同制定各段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构建是关键,校校合作,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才能既可分得开,又能衔得住,这就要求对口的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院校专业团队首先要“一体化”,特别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联合作战”,避免“单打独斗”。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且具有一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少特色和个性,针对中职毕业生的三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尚在探索之中。通过联合研讨,也能更好地解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问题,有利于中高职各自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通过中高职院校专业团队的共同研讨,中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训方式,高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习方式,只有清晰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这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而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简单提升。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上的有机衔接

篇11

关键词:优化参数;加强管理;降低两率

中图分类号:TE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精细日常指标管理,合理优化参数

结合抽油机井生产数据,在上措施方案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根据抽油机井的供采关系,每月结合动态资料,对参数不合理井及时进行调整,对偏大区井适当下调参数,而对偏小区井适当上调参数。同时加强方案优化工作,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开发效益变差,优化参数是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要通过合理的调小参来改善油井的供排关系,缓解供排矛盾,达到油井泵况的合理工作条件,在受地层条件限制、注水状况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冲程对悬点最大载荷和交变载荷的影响相对来说比冲次影响的要小,另外冲程大则冲程损失率变小,因此调小参时应尽量不要调冲程。通过参数的合理调整,既保证了抽油机井的合理化生产,又使抽油机井的泵况指标整体得到了改善。

二、加强异常井的诊断与作业前预处理工作

管理上要做到“四及时”。通过对异常井的快捷有效管理,不仅可保证采油队有较高的机采指标,同时也降低了作业两率,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费用。

(1)采油工通过电流检测发现电流变化,录取相关资料,并核实产液量,量油无液时,把第一时间录取的资料及时准确反馈给技术人员。

(2)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到现场核实产量、泵况,蹩泵、测功图,热洗和碰泵处理。对有争议或疑难泵况时,与矿机采组人员联系,一起现场核实,做出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措施。

(3)根据现场泵况及功图情况,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对异常井首先进行作业前预处理,对小队能够处理井尽到最大努力,如对于抽油杆断脱的井,根据功图载荷判断杆断的位置,能打捞的打捞,需要对脱接器的要对脱接器。对于漏失井,需要全部热洗处理,必要可进行碰泵处理,对于卡泵井,可进行上提活塞热洗方法处理,这两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是很见效的。

(4)处理不成功的井,要及时出方案,进入网络审批程序。

三、加强热洗工作

抽油机井热洗的好坏直接影响抽油机井的指标,为了降低作业两率,在热洗工作方面主要做了几项工作:

(1)合理优化抽油机井热洗周期。抽油机井的最佳热洗周期的制定,要根据该井的自身性质,反复摸索抽油机井的结蜡规律,可得到该油井的最佳热洗周期。根据结蜡过程可以确定热洗周期,不同的抽油机井自身的性质不同,结蜡所需的时间就不同。采油队只有对抽油机井热洗周期进行合理调整,热洗周期在能趋于合理。要求小队技术人员每月月底前要对功图反映有蜡影响,或载荷变化大的井,要及时处理,并调整该井的热洗周期。从而才能保证该队抽油机井热洗质量,降低抽油机井的检泵率。

(2)加强热洗现场的管理,提高热洗工的责任心。加强热洗工培训,提高热洗工的自身素质,经常到热洗现场进行检查,一是检查热洗计划的执行情况,热洗方法、制度等执行情况,热洗时间是否按计划进行。二是检查中转站的提温情况,中转站在热洗过程中温度必须达到80℃以上。从而提高热洗人员责任心,保证小队抽油机井热洗效果,使抽油机井正常生产,达到降低作业两率的目的。

(3)在热洗的计划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执行热洗计划,不能按照计划执行时,要按照计划顺延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热洗计划不能执行或上月计划完不成时,要把计划顺延,保证热洗周期影响最小。对核实泵况或作业洗井,严格按照热洗规范执行,在有正常热洗计划时,该井不能按计划正常热洗,将该井热洗日期顺延到休息日或夜班间加班进行热洗,从而保证了抽油机井热洗的合理运行,保证抽油机井正常生产。

(4)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严把热洗质量关。任何工作的完善和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首先一点就是领导要重视和支持,热洗工作也不例外,要求小队技术人员始终把热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协调好中转油站与热洗工的关系,对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协调把关,并针对热洗设备(加热炉、热洗泵)的使用率和完好率进行有效监测,设备的完好直接影响到热洗效果。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要制定合理热洗制度,对中转站站长和热洗工的业务水平、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予以提高或 视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热洗原始记录的填写与反馈是了解抽油机井热洗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其要求是反映及时、准确。

(5)全方位科学管理,狠抓五项跟踪工作。加强热洗后资料的录取工作,提高热洗效果,完善和建立了“五监测、五记录”即电流监测、含水恢复、温度监测、压力监测、热洗排量监测,数据变化做到齐全准确,这是提高热洗质量的有效手段。还要在三项跟踪上加大力度、三项跟踪即:一是电流跟踪,通过电流判断工况,要求热洗工在热洗过程中对本计量间的所有抽油机井进行电流监测,跟据经验平均十天循环一次,然后与基础电流进行对比,发现有变化及时与工程技术员联系汇报,并进行分析,如果所监测电流高出基础电流1.12倍时(凭个本人经验),证明该进行热洗了,虽然电流随凡尔开关的迟早、电网电压、油井的间歇状况有波动,但总体上规律是稳定的,这是监测热洗质量、确定热洗周期的有效手段。二是产量跟踪,热洗的目的是提高抽油泵的工作效率,减小因蜡、砂的影响,而使产量下降,通过热洗产量前后对比,也是判断热洗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手段,抽油机井在泵况正常的情况下,当产量下降到正常产量的5%,电流升高至基础电流的1.12倍(凭个本人经验),说明这样的井该热洗了。另外,洗后第一次量油的产量应高于洗前最后一次的产量,即恢复洗井前正常时的产量,说明此次洗井的效果好。三是功图跟踪,功图是反映深井泵工作状况好坏的有力依据,功图的变化说明泵况的变化,每月功图测完后,技术人员都要细致地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功图变化的井,并且认真分析,如果载荷上升幅度较大,结合电流、产量分析该井是否应该热洗。通过三项跟踪工作,能够有效地发现结蜡严重的井。 热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抽油机井的指标和作业两率。

四、加强抽油机井的平衡工作

平衡管理是采油队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不平衡井由于交变载荷变化过大,会降低抽油杆寿命;这样要求各采油队在平衡管理上始终做到及时跟踪油井电流变化,及时对不平衡井电流进行调整,定期对单井电流情况进行检查。在平衡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加强电流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对抽油井的电流采油工严格按照标准文本《油水井资料录取规范》的要求,对电流进行及时录取。根据电流跟踪数据,绘制抽油机井电流跟踪曲线。通过曲线变化情况,可以直观的反应出单井的电流变化情况,便于油井承包人及时发现电流变化,及时反馈信息到技术人员手里,及时对油井电流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2)加强平衡调整,保证平衡效果。在平衡管理日常运行中,由于井液的变化(供液能力的影响等),以及抽油装置的变化、泵况的改变、抽油参数的调整等,会使抽油机平衡发生变化,甚至严重的失去平衡,而影响工作。因此,对抽油机的工作状况(平衡与否)要不断的调整。由技术员每周对各班组电流跟踪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平衡井调整排出运行计划,维修班负责具体调整工作。 对油井作业、参数调整后出现的不平衡井,在措施期间要对每日录取的电流进行对比分析,待措施3-5天后,及时进行平衡调整。对不可调整井,需加减平衡块的井,及时与矿机关相关人员结合,协调。对平衡半径已最大的井。因这部分井产液产油高,沉没度较低,不具备换型换泵条件,通过分析产量变化趋势,将适时对这部分井下调参。

五、严格要求作业监督人员的作业监督工作,降低返工井

对于作业井,工程技术员每口井必到现场,对于重点工序都要到现场和监督人员共同监督,强化作业交井环节,坚持五不交接原则:未按标准工序施工不交接;产量、蹩泵、功图、泵况不正常不交接;杆、管资料不全不交接;卫生不合格,井场未恢复作业前面貌不交接;井口设备不齐,法兰螺丝、卡箍螺丝不平整不交接。作业完工后都要和监督人员共同蹩泵, 杜绝直返井的出现.降低采油队的返工率。

篇12

关键词:负责任观;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

当前,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活动都是基于自然保护区进行的,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行业体制不完善,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生态旅游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旅游业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影响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研究者发现,生态旅游要想有效实施,必须依托利益相关者伦理和责任感的不断提高,只有利益相关者能够出自个人的责任感,而非通过权威的命令与外界的压力,才能有效的实践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一.“负责任” 式旅游的理念

80年代以来,在对可持续旅游实现方式的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探讨如何通过改变旅游主体的行为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约斯特·克里鹏多夫通过瑞士旅游业对阿尔卑斯山区环境和社区造成破坏性影响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负责任的旅游”[2]。1999年9月底,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决议“强调必须促进负责任的和可持续的旅游,这将对社会各部门都有益”。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各国代表签署了《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负责任的旅游的开普敦宣言》,标志着负责任式旅游被提到议事日程[3]。之后,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逐步形成了对该问题的研究体系。

与传统的生态旅游不同,负责任旅游强调以“伦理责任”为核心,最大特点是通过出自个人对环境及社会的道德和责任感,达到约束个人行为的目的。当前,在我国一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下,各利益相关者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被忽视了,导致自然保护区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多头管理,互相推诿”现象时常发生。自然保护区不能达到应有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二.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观现状

(一)政府部门的责任观

旅游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已获得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拥有自然保护区的当地政府,都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许多自然保护区引入特许经营制度,为了给被特许经营者最大的赢利空间,自然保护区大多采取垄断性的、整体承包的方式,特许经营时间很长,通常为30-50年。由于特许经营时间长,造成了不少自然保护区实质上的“以经营取代管理”的现状,政府部门失去了监督企业的权威,忽视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发和管理上的责任。

(二)旅游企业的责任观

作为具有赢利性目的的企业,旅游企业经营者普遍拥有“权利观”,而忽视了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应负的道德。在我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实践中尚未建立“负责任式”旅游的概念,尚有的负责任观仅体现在诚信方面,浮于道德的表层,这离“负责任” 旅游观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三)旅游者的责任观

当旅游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时,却很少反思自己作为一个旅行者应该对此承担的责任[4]。既想体验传统文化,但又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舒适;另外,旅游是一种高消费,能提供舒适、美好的异地体验,这种传统旅游观念被大多数旅游者所认同,一旦具有这种观念,旅游者就会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突破自己原有的道德底线,表现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旅游社区居民的责任观

旅游活动不仅影响着旅游者的道德和责任观,更会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思想产生冲击,在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我们已经可以见到旅游业发展给旅游地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丽江,除了商业需要或表演,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得到这里的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了。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责任感的缺失,正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消失。

三.“负责任观”的建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启示

(一)政府“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自然保护区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而非一般的商品,其性质应该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政府应该是保护的主体,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监督管理中负有主要的责任。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相关的保护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度重视。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各发展部门都积极参与,加大投资力度,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本国特色开展旅游业发展,如大力扶植深受游客喜欢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国家应保证旅游业的必要投入,真正做到管理和经营相分离,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生态旅游,涉及到的任何相关者都应被要求对旅游产品负责任,承诺以负责任的观点发展自己特有市场。二是改变“多头管理”,实现国家统一管理。可以构建矩阵式组织模式,从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直接职能部门以及林业、渔业等相关部门中抽调出一部分人员组成专门的“保护部”,以有效的发挥政府管理的职能。三是转变特许经营方式,采取项目分散、时间较短的特许经营。可以将徒步、山地自行车、船只、生态小屋等项目分别特许给不同的经营者;另外,缩短特许经营时间,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限制特许经营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十年,象我国特许经营时间动辄几十年,既难以引进竞争机制,也容易弱化自然保护区的公共性而沦为企业营利的商品。

(二)旅游企业“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旅游企业是实现“负责任旅游”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我国旅游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也要改变传统的竞争手段,大力培育“负责任旅游”的观念意识,制定“负责任旅游”的目标,将“负责任旅游”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之中,通过开发“负责任”的旅游活动,使那些声称有责任感的个人和组织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得到落实。

(三)旅游者“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商业社会造就下的旅游者浮华的生活方式轻易的就颠覆了旅游地居民的传统,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巨大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要做的是如何尽量减少这种影响的负面效应,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朴素而低调地旅行,不仅在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上,在思考和行事的方式方面也要尽量的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之中,学习做一名悄无声息的旅行者,是旅游者负责任观建立的重要表现。

(四)旅游社区居民“负责任旅游”观点的建立

实践表明,脱离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是不成功的,旅游是基于目的地社区的支持配合下而存在的,只有受到相当激励的当地工作者和导游才能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决策时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要想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经济利益,就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提高自己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责任感,因为这些资源是他们能长期获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生态旅游进行宣传的同时,应该持续不断的提升社区居民民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受教育程度,真正形成“负责任”的旅游观念。

参考文献:

[1]张 帆“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 旅游科学 2006(6):9-13

[2]张帆 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J]. 旅游论坛 2010(5):589-594

[3]王 颖 南非负责任旅游的兴起及其意义[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1):132-136

篇13

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构建新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应用于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知识共享和职业态度的实践教学子模式,以期通过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在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旅游管理;知识共享;职业态度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教育融合。国外培养模式主要有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能力型”实践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美国的“多元开放型”模式;国内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1]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起步晚,虽然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教学实践效果差强人意。就院校而言,仍旧侧重于知识灌输型的理论教学而非关注学生多元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同时实训实习项目通常投入较大,而实训实习效果又难以直接监控、衡量;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往往进行浅层次的校企合作。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构建新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应用于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本,看作是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本,通过投资而使劳动者身上体现出体力、智力和技能。[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针对旅游院校的学生培养来说,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提供的实践场地、设备、技术、资金等都是对人才培养的投资。人才资本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基础,旅游企业通过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旅游院校能得到企业的物质和岗位保障,可以缓解资金和学生就业压力。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学生也被视为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人力资源,避免了以往企业把学生的培养视为“入不敷出”的成本输出,从而达到了学生、院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涉及的人力资源是为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而进行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体力、脑力和心力的总和。上述定义强调实践教学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成更高级别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以此来实现单个组织不能达成的目标,如果达成了合作目标,那么合作目标实现将会促成下一次的继续合作。图1给出了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图1中的上下两条平行线强调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对等重要,二者协同完成实践教学过程。首先学校和旅游企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教学需求,双方可以协商成立实践教学联合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合作调查研究,共同制定符合双方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计划等。由于旅游企业对旅游的行业规模和结构、市场需求状况等实际情况比较熟悉,旅游院校能通过联合指导委员会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微调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旅游人才。接着,学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我们制订的总体目标是:将学校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践性强、能力素质高的人才。教学目标要以满足企业需求并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为主要目标。随后,学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设计实践教学规划。教学规划包含教学实习过程中不同课程类型的组合,以及在学习管理方式上的安排以及课时配比。接下来,就进入到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并行阶段。在人力资源开发阶段,主要的活动包括实践教学实施和学习成果转化。其中实践教学实施按照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职业化学习、专业化学习和管理化学习三类。职业化学习是指为培养员工职业素养而开展的课程学习;专业化学习是指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为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管理类培训是指提升旅游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质,对管理人员开展的管理基本知识和管理技巧学习。学习成果转化,指学习者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培训成果转化受转化氛围、指导/合作教师或者企业员工的支持、同学的支持、技术支持及自我管理(动机、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主要的活动包括准入/退出、过程管理、激励/惩罚、评价管理。准入/退出意味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随便参加,要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需要填写申请表,还要经过面试筛选,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参加实践教学项目。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应要求退出实践教学环节或者重新进入实践教学开始新一轮的学习。过程管理是指高等院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即在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双方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协调和处理,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文化及管理制度,从心理上认可企业的文化,从而为校企合作顺利实施提供保证。激励管理是指为了有效保证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将奖励制度与校企双方人员的岗位评聘挂钩,与经济利益挂钩,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证,合作关系才能更深入和长久。评价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教师,企业员工、学生自身(实现自我评价)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其次是实施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重视旅游技能的评价,还要考虑旅游专业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评价;最后还要考虑评价方法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阶段和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相结合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最后,实践教学过程将进入反馈阶段。作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持续收集反馈意见。企业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更高效的培养学生成为顺应企业文化的员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本。学校和旅游企业根据反馈意见,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三、结语

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一方面顺应了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基于知识共享和职业态度的实践教学子模式明晰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易被忽视的培养因素;以期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专业实践性强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樊海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4-5.

[2]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26.

[3]李环环.浅谈职业态度在高职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地位[J].科教文汇,2009,(02):93-94.

篇14

关键词:旅游管理;野外认识实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3011805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涉及到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劳动)实习和毕业(管理)实习等几个环节,其中在野外进行认识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以后在景区进行的野外教学活动,属于本专业的基础性认识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多学科特性[1],了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相关组成要素;认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了解到旅游行业的构成要素(景区、饭店、餐馆、购物、旅行社、导游等环节)及其运行与协作机制,并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与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等相关的知识。[2]。

另一方面,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可开展针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摊贩业主等的调查,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特点和规律;还可针对不同景点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收集到多方面的第一手素材。

通过野外认识实习,学生的专业感悟深刻,能够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竞争意识,培养实践操作的技能,并自觉调整知识结构,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但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因经费等问题很多被安排在景区、酒店、旅游公司,以使学生深刻感受旅游服务各要素。但是这种方法因为难以深入到高水平的环境中,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体会不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不深刻,并最终导致学生对专业前途丧失信心。因而,应基于现有的实习基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进行创新。

一般而言,“创新”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层含义。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的创新,应是立足于现有条件进行的对传统的、局限于城市内的单一视角的认识实习进行超脱和变革,它是在系统安排的周密计划指导下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的。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就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的创新问题作一梳理,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野

外认识实习的资源依托条件 成都理工大学自2001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以来,基于以下多种条件,长期把峨眉山作为专业认识实习目的地的首选。其依托的资源条件如下:

(一)峨眉山旅游资源秀美卓越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号称“佛国仙山”。峨眉山是“植物王国”,全山约有植物5000种,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峨眉山也是“动物乐园”,共有23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包含大熊猫、金丝猴、枯叶蝶等珍稀物种。峨眉山素有“震旦第一山”、“地质博物馆”等美称,在全世界出露的l3个系的地层中,有l0个系在峨眉山均有出露[3]。峨眉山气象景观丰富,峨眉十景中的大坪霁雪、洪椿晓雨、象池夜月、金顶祥光景观美轮美奂,金顶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更令人叫绝。峨眉山人文资源丰富,全山有佛教寺庙26座,处处有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的宗教建筑,以及数量众多、历史悠久的各类文物。另外,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墨客诗书字画、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引得中外游人赞美不已。

(二) 峨眉山有成熟的旅游接待条件

峨眉全山分布有各类饭店300余家,其中涉外星级宾馆20余家,农家乐、寺庙招待所等200余家,住宿条件十分优越,可参观学习对象丰富。峨眉山地区有注册的国际和国内旅行社10余家,景区有运营旅游车200多辆,旅游购物130余家,以及经过系统培训的从业人员8300余人。峨眉山景区旅游各要素发育完善,接待条件成熟,是十分理想的旅游管理专业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环境。

(三) 峨眉山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一流

峨眉山自古便是旅游胜地、香客朝山圣地。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峨眉山一直是四川省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年均游客都在150万人次左右。峨眉山景区设施齐备,管理规范,是“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之一,也是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消费者最满意的景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四川旅游金熊猫奖”等荣誉。

景区一流的管理不仅培育了完备的实习体验环境,还能帮助实习学生学习到规范先进、务实鲜活的管理范例。

(四) 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硬件条件有保障

峨眉山距离成都市140余公里,有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连接,自成都出发约2小时可达。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位于峨眉山市名山路22号,属著名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报国寺景区范围,毗邻“天下名山”牌坊,步行到报国寺仅需10分钟左右。

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直属于学校教务处管理。该基地占地面积近30亩,配套建设有教学楼、酒店式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球场、娱乐室,及种植园、车库等设施,能够解决教师、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自1956年成都理工大学建校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地学、测绘等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校外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以峨眉基地为依托,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零距离”认知旅游产业相关要素(景区、游客及旅游服务六大要素),而且大大节约学校和学生的支付成本,在省内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二、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认识实习的创新 (一) 坚持四个原则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中,坚持创新即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在校外的新鲜环境下,必须坚持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保证在校外的师生安全,务必做到安全第一的原则;出现故障时即要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又要临机决断,坚持请示汇报制与临场处置权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山高路长,学生队伍很长,必须坚持集中教学与分散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二)运行前进行周密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蓝本,行前必须制定周密的包括教学、学生管理与生活服务等环节的计划。计划往往可以设计多条,具体执行时根据情形灵活执行。

整个认识实习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参见表1),合计三周时间。其中第二周是具体的野外实地踏勘,之前的前期资料收集和之后的报告撰写与总结(两周)在校内,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4]。

(三)行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 组建教师团队

带队教师按照20名~30名学生/教师配备,由工作热心、责任心强的,具备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能认真指导学生、解答旅游相关专业知识问题的专业教师组建教师团队。成立专门的“野外认识实习协调小组”,小组设置教学、学生、财务及后勤保障等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因为人手少(20-30学生/教师),教师就务必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彼此兼顾。

2. 建立组织沟通渠道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教学、学生、生活及交通等方面问题,可通过例会、早会等进行任务布置和工作总结;并依托组织结构建立起教师与系部之间、教师团队内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内部之间通畅的沟通渠道。

制定野外实习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并通过逐年总结进行完善;层层落实学生管理和认识实习教学工作。对学生按照6名~8名/组分成若干小组,每名教师负责3~5个小组学生的日常管理。由于人在离开常住环境后会格外放松,容易麻痹,因此在实习期间应实行较校内更系统、更严格的管理。

3. 做好物质准备

出发前按照配发的生均实习经费筹足款项,提醒师生准备个人必要的费用;同时提前申请实习基地的教学生活接待场馆;师生均要做好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物质的准备。

4. 交代相应的管理办法

实习行前,要交代相应的管理办法,包括紧急情况的救治与处置方法、学生行为规范与奖惩制度、野外实习期间纪律要求、实习工作考核办法、指导教师的工作细则等。

(四)师生的具体活动分解

在峨眉山实习需要准备两条以上线路预案,该预案是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的第二阶段,一共7天时间。以风景优美、线路较长的后山为例(如表2所述),从峨眉山的低山区,到中山区,再到高山区,海拔跨度从500米至3099米;从成都――乐山――峨眉山,往返行走472.5公里,校外工作7天,累计62小时,天均约9小时。实习期间学生体验了火车、汽车到步行多种旅游交通方式,经历的资源类型也从人文的宗教旅游资源、建筑旅游资源,到动植物、地质地貌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等。实际操作内容包括实地考察、现场模拟讲解、问卷调查、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学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

1. 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

(1) 通过引导学生参观与实地讲解,帮助学生认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景区管理运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政府部门的职能等。(2) 消化课堂所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旅游业运作的能力等。(3) 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导游示范讲解,提出注意事项。(4) 布置每天的教学工作内容,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5)协调照顾学生生活起居,尤其是在可能出现安全的地方做好提醒和组织工作。(6)其他事项。

2. 学生的工作内容

(1)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观察、描述,并进行一定的分析;了解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对社会条件、经济条件、资源环境等因素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感性认识。(2)进行导游模拟讲解。根据老师事先示范的导游讲解方法、手段和相关要求,逐段进行模拟讲解,学生互为模拟导游和游客,进行现场导游讲解和知识问答等。(3)进行问卷调查。围绕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经营和游客满意度主题设计问卷,逐步完成问卷调查。(4)实地座谈。在景区内向酒店和餐馆业主、旅游纪念品商户、游客进行实地访谈,收集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行业现状、工作内容和行业感受的第一手素材。(5)针对运行中老师或学生临时出现的情况临时布置,临时处理。

(五) 运行中严格落实各项预案

根据实习计划(如表2),为实现教学目的,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手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改变校内教学的“老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方法,以大自然、景区和身边的人为切实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尝试,使学生形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学习习惯。

2. 明确教学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根据预案,针对不同的实地场景,结合“教师示范――学生试讲――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的方法,目的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学生之间的积极竞赛能力和对未知环境勇于探索的能力。

3.认真落实各项预案

在实习中要落实学生练习的四个环节――问卷、座谈、讲解、考察和教师工作的三个重点――教(讲授、评论、示范)、护(生活安排与照顾)、调(协调处理突发事件与应急问题)。

(六)指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完成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收集到的有关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与线路、游客满意度等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撰写实习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就一定主题(如旅游服务项目、游人满意度、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环节管理服务水平)完成该报告。

三、严格落实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一) 牢固安全第一的思想

根据学校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为防止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不在野外危险地段进行,并时刻做好提醒工作;责令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得与其他游客、村民、景区管理人员发生争吵、斗殴等事件;对涉及食品、交通、复杂气象以及其他不可预测情况下的安全隐患要做充分预估和评判,严格制定和执行安全预案。

(二) 为师生购买社会保险

考虑到野外实习有别于校内课堂和实验室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校外实习的管理难度和潜在危险(不可预测的突发性事件),因此除了制定和落实各项预案外,为规避风险,行前还必须为每位师生购买交通及人身意外等社会保险,保障野外认识实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炜,李志飞,李江敏.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134-136

[2]刘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实施效果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4,5(14):100-110.

[3]李铁松,胡大鹏.峨眉山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O00,7(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