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5: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forwarduntiltomorrow)。在今天看来,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从正性方面来说,有时人们选择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即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可见,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马上行动是更加理性、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逃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而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是个体出于某种考虑而做出的自愿选择。其次,拖延行为具有明显的逃避性,拖延者不愿意马上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逃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不同,而是强迫自己尽量不去着手某件事情,或者找各种理由逃避某项工作的开始。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选择拖延的个体不是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等到其非完成不可的最后一刻才着手进行,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只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又称长期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有这种特质拖延的个体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伴随有更多的拖延行为;而状态拖延是指个体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也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希望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焦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拖延行为既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也不是个体在时间管理和计划方面出了问题,事实上,一些拖延者对时间估计的能力并不逊于常人,他们甚至更清楚拖延的后果。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任务性质
拖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任务或活动中,仅选择了其中某一项而延迟了其他活动,尽管这种选择最终会带来不利的后果。那为什么明知选择这件事情会造成不利后果却不去选择其他事情呢?原因是这与任务的某些性质有关。首先是个体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需要着手进行的某项任务或工作。众所周知,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就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一样。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事情,人们往往倾向于回避,如果实在无法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其次是任务奖惩的时限,奖惩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和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之间,拖延者更愿意选择前者。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是现实而功利的,对眼前利益的关注可能远远超过对未来幸福的关注,因为后者的实现尚不确定,有着太多的变数。
(二)个体差异
任务性质是导致拖延行为产生的情境因素,但拖延行为既然是个体做出的一种自愿选择,因此个体的差异性应该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格差异。心理学基于五大人格特质的研究发现,严谨性与拖延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严谨性降低拖延的心理机制在于:首先,严谨性促使个体在任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拖延势必会减少;其次,严谨的人执着地追求目标,这种精神也会降低由诱惑或困难导致的拖延的可能性;再次,严谨的人会回避那些无法达成的目标,而拖延常常是因为目标太高,以至于无法企及。
第二,动机差异。有研究认为拖延是一个动机问题,即个体因为缺乏动机,因而倾向于把事情向后一拖再拖。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高成就动机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困难的目标,但由于他们的投入是对活动本身关注的缘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任务带给个体的感觉是愉快的、而不是令人厌恶的,所以也会降低拖延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有关,外在动机对拖延的影响取决于任务是否是由自我决定的,如果是自我决定的任务,即使是外在动机也并不能引发拖延行为。
第三,能力与自尊差异。有学者认为,有些拖延是由于个体低自尊和低能力而导致的一种自我妨碍行为。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取得所期待的结果的一种信念,班杜拉认为低能力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而损害行为动机,最终妨碍任务的启动(即拖延)及坚持性。可见,能力与拖延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能力的低下或欠缺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尊对拖延的影响类似于能力因素。低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投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是对自己缺乏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低自尊的个体会回避困难的任务并避免一切可以对他们能力做出简单推断的活动。如果因拖延导致表现不佳,人们只能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第四,组织规划能力的差异。组织规划是指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而大部分拖延者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他们不是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做事的顺序,而是采取“方便”的原则,即先做容易、有趣的事情,结果造成对重要或紧急任务的拖延。拖延者缺乏组织规划的能力还表现在易被特定诱惑所吸引,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在拖延时常常将“有别的事情需要做”作为借口,来掩饰分心或行为控制的失调。此外,正是由于缺乏对任务组织规划的能力,一些拖延者往往认为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并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
三、克服拖延行为的对策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拖延行为也开始日益蔓延。拖延就是腐蚀剂,它侵蚀着人的身体和心理,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并最终影响人对社会变化的适应和个体的进步与幸福。要克服这种不良行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端正认识。拖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种不良行为,它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变得容易,相反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从认识上清楚拖延的危害,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追求短暂逃避带来的,而是在成功中享受来自心灵的愉悦。
第二,及早行动。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惟有具体行动才能创造有利因素。要完成某项任务,可建立一个行动计划,列出需要进行的每一小步。然后依据计划及早展开行动,每完成一小步就会带动自己更好地去做下面更多的事情。这样分割目标,设定期限,既有助于增强信心,又便于及时检查督促自己。
第三,自我奖励。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要想养成自觉、迅捷做事的好习惯,就要给自己及早的行动予以适当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每及时完成一项任务,每改变一个拖延的习惯,即使行动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奖励自己在达到一个适度的小目标后就拥有某项愉悦享受的权力,让努力与享受快乐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SteelP.TheNatureofProcrastination[EB/OL].2003,7,10
[2]QuekT.TheProblemofProcrastination[EB/OL].2004,12,10
学业拖延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阐述了关于学业拖延的含义及特点,通过对以往研究者的总结得出:学业拖延在心理动力学、人格特质、行为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等几大理论下的心理学解释和两种理论下的干预技术,即行为主义干预技术和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关键词:学业拖延;干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引言:
在大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总是有许多学生到了考试前才挑灯夜读;老师布置作业,也总要等到最后才匆匆忙忙地“赶”出来;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也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能执行,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学业拖延”。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学业拖延现象尤为突出,其中国外研究显示,95%的大学生会有意推迟学习任务的执行,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20-30%的大学生存在长期或严重的学业拖延现象[1]。而国内学者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胡春宝在2008年调查研究发现,70%的高校生存在拖延行为,有15%的大学生会被拖延所困扰。可以说,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学业拖延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讨论。
1. 学业拖延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学业拖延?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词procrastinate,原意是指推迟或推延到另一天。一般认为学习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就是发生在学习情景下的拖延行为或和学业活动有关的拖延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要地延迟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因此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困扰,[2]或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3]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学业拖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或最终需要完成的;(2)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3)拖延可以暂时地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在拖延以后会带来更高的焦虑。概括来讲,学业拖延是指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主观性因素,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
2.学业拖延的心理机制
学业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么,其成因何在?许多研究者们已经从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视角出发来解释学业拖延的原因。
2.1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2.2人格特质的观点
2.3行为主义的观点
2.4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3.学业拖延的干预技术
目前对于一般的学业拖延,很少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干预,因此主要的干预技术都是是从行为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这两个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1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行为主义的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强化理论和斯金纳的SPI技术形成的。这种行为干预方式的基础理论是:以控制环境中的刺激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该理论将拖延定义为:一种交互的功能障碍和行为逃避的过程。其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希望逃避某一任务;二是承诺晚点完成;三是用借口来推脱自己的拖延行为并免受责备。因此干预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重构环境,包括提供容易自我控制的材料,提供更多的外在动力,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外在的调节;第二,利用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包括表达期望和信任,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可以增加自我效能,而拖延者一般都自我效能比较低,公共承诺和监督关系提供培训;第三,培训。培训则包括对他们的日程表、目标陈述和每日行为目标的训练。[9]
其中Ohio州立大学的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策略管理干预和荷兰大学的心理咨询者们发展的一种任务管理小组干预的方法就是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3.2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诚如上文所述,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非理性观念和自我陈述形成的。认知—行为主义干预理论假设拖延是一种应对策略或者习惯模式。这种干预技术的焦点主要是帮助拖延者发展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帮助拖延者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这些认知上的改变可以让拖延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新习惯并产生消除拖延行为的信念。因此,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训练:即自我价值、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每个方面都包括这样一个阶段:即简单的信息部分;自我意识练习;自我总结;个人分析;群体反馈和家庭作业。
其中Catholic大学的学生心理治疗中心与Liny等提出的的团体认知一行为干预方法和Jean O’Callanghan提出的学习拖延的叙述性方法就是以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虽然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所持的理论基点有所不同,但行为和认知主义还是存在共同点的,即他们都是一种积极的、可以通过相对较短的干预时间来实现干预目标的干预技术,而且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互相融合的。他们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干预和重构消极认知来干预拖延的。
参考文献:
[1]Ellis A.Knaus W J.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M].New York:Signet Books,1977.
[2]Lay,C.,&Schouwenburg,H.Trait procrastion,time management,and academic behavior[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aonality.1993(8):647-662.
[3]Senecal,C.Koestner,R.,Vallerand,R.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135):607-619.
[4]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M].高校教育管理.2007(3).
[5]Blatt.J.Quinn .Punctual and Procrastinating students :A study of temporal parameters[J].Journe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998(31):169-174.
关键词: 拖延症 “95后” 原因
信息化时代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各种信息充斥眼球也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拖延现象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大学校园里也不例外。目前大学生及班集体中拖延现象以各种方式存在,比如:在最后期限的凌晨赶着写作业;作业间隙玩手机;课堂上忙着刷“人人”或“微博”;没衣服穿的时候才不得不去洗,等等。更让人着急的是:一些学生存在学习、生活上的拖拉现象并且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拖延一下是人之常情,只要不影响生存,就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那么存在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如何治疗呢?这一直困扰很多人。而且,拖延现象如此严重下去将是一种病态,很可能引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原因,为“95后拇指一族”应对拖延症夯实基础。
一、拖延症的内涵辨析
当代心理学家面对“拖延症”这一抽象的概念,所给出的定义是:“当事人有意识地延迟一项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他明明知道这项任务最终是必须完成的,而且这样做可能会使情况恶化。”拖延症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拖延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不是胁迫的也不是突发事件导致的;其次,拖延是延后推迟已经计划好的行动,具有回避性;最后,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明明知道没有适当的理由并且会带来不利后果,还是会选择拖延。
《拖延述评》一文中,给拖延症分类为:“从拖延的对象上来说,分为四种不同的拖延:(1)学习拖延;(2)生活次序拖延;(3)迅速决策拖延;(4)强迫性拖延。”[1]学术界也有研究者将拖延症分为:鼓励型、逃避型和决心型。鼓励型即享受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快乐感;逃避型者选择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回避失败的恐惧,却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在别人看来是自己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的一面;决心型者常常是没法下定决心,用不下决心回避事情的拖拉。
新常态下“95后拇指一族”大学生的拖延现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⑴他们对那些即将要完成的任务有明确的完成意愿;⑵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不及时完成,而是拖着不实施,在他们眼中看来这个是人之常情,不会带来恶劣影响;⑶在他们拖延完成任务的同时具有极强的焦虑感和负罪感。
二、大学生“拖延症”现象产生的原因剖析
多媒体时代下,“95后拇指一族”大学生拖延现象越演越烈,这一特殊群体的拖延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呢?学术界众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归纳和理性分析,从内在和外在这两个方面分析“95后拇指一族”拖延症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剖析
1.宏观环境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各种机遇和竞争,这种激烈的竞争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压力。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以手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较多,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大学生面对压力,并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手机、音乐等很容易使他们从任务中脱离开来,表现在完成作业和任务方面与新常态的生活快速节奏不相适应的现象。
2.家庭环境
每个人除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学校、社区等微观环境的影响。父母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拖延的行为。如:父母若喜欢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于孩子,或是对孩子期望过高,会造成孩子适应不良,会形成暂时性拖延来逃避现实;父母若总是责怪孩子,不断给孩子传递怀疑的信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孩子变得不自信失去勇气,于是拖延成为他们逃免责难的安全方法;有的家庭模式中父母喜欢控制孩子的一切,一味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时而久之,孩子会逆反,同时一旦父母不在身边陪同,孩子就会失去主心骨,不知道如何操作,这样导致孩子陷入拖延行为。
3.压力
信息大爆炸时代,大学生的安全感比较低,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受骗的压力等得不到缓解,任务越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就越容易拖拉,拖拉后又会产生压力,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中。
4.任务本身的性质与特征
大学生完成任务的性质与特点会影响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情绪,这样会间接地为大学生拖延行为埋下伏笔。如:对于高中基础薄弱的自主招生学生来说,任务较难的容易引起拖延;一些任务完成的时间太久,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执行的情绪,意志力不强的学生会选择暂时的逃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导致拖延。
5.奖惩大小与奖惩的及时程度
一般情况下,奖惩大小和及时程度的高低与大学生是否拖延成反比例。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趋利避害成为大学生的本能,如果任务的完成得到及时的认同与奖励,那么他们就更趋向于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另外,高校都实现学分制、选课制,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自己独立完成,这样集体概念淡化,缺少朋友、同学的支持与相互影响,就普遍存在自制力差,很多学习任务推到明天甚至更久完成。
(二)内在原因剖析
1.人格
综述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及责任心与拖延相关,其中责任心更是特质拖延的根源[2]。①拖延与神经质和严谨性有关,严谨性较低的个体,缺少胜任感,做事缺乏条理性,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应较低,从而产生拖延。②拖延与责任感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内向性格与拖延呈正相关的关系。③神经质分值越高的人情绪控制性差,面对任务和压力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会采用尽量向后拖延任务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神经质分值越低的人虽然情绪稳定,但缺乏时间的紧迫感,也容易拖拖拉拉的。
2.完美主义者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行为,完美主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他们不愿意急急忙忙地开始,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才开始工作,如果要求过高,不太切合实际,那么害怕自己不能完成会产生焦虑,便会拖延。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低估自己对任务的胜任力,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会频频体验到焦虑和无助,进而一再地推迟任务开始的时间[3]。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太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行为结果,常常感到焦虑,自尊心又特高,拖延的方式就成为他们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维护自尊心的小锦囊。
以上从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两方面分析了“95后拇指一族”大学生产生拖延症的原因,目的是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拖延现象,并找出原因,这样利于帮助自己找到应对拖延症的策略,尽早摆脱拖延症。
参考文献:
[1]蒙茜,郑涌.拖延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1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溯源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标准经济学理论假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皆不存在。行为经济学却认为人的行为所追求的远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行为经济学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关注于指出传统经济学假设的不足。而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经济学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假设的挑战,还进一步运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经济模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断”和“选择”两大类。“判断”在行为学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行为学研究中“选择”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四步:识别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假设、模型;识别反常规现象;改造原有模型,使之普适性更强;检验新的行为经济模型。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三、行为经济学基本内容
第一,预期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许多都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期望效用理论。“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面临“获得”,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面临“损失”,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常常对结果偏离某一非固定偏好水平(如现状)的方式,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有关。根据这种法则,人们对外部环境(如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不是其强度更敏感。而且,与偏好水平相比,在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之间,人们常常更讨厌发生损失。
第二,启发式认知偏向。人们在作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思维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向”。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一是代表性偏向。“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如果甲事件相似于乙类事件,则甲就属于乙,与乙同类。使用“代表性”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过度自信。二是可得性偏向。“可得性偏向”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信息。可得性偏向又分为四种表现形式:事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被搜索集合的有效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想象力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三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锚定效应有三种体现:不充分的调整;在连续和独立事件的估测偏向;主观概率分布的估测偏差。
第三,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收入的来源。根据钱来源的不同,人们会将它们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去,不同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人们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人们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两者是有区别的。二是收入的支出。人们会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的消费项目中去,各个项目之间资金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三是对心理账户核算的频率。对心理账户是每天核算,每周核算,还是每年核算,对人们的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行为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假设人们能够事先估计一生的收入,然后通过合理安排储蓄和消费来平滑一生的消费,这样就能达到货币效用最大化。如果人一生的每个阶段的效用函数都是边际效用递减,并且每一期的消费冲动都是相同的并且可以细分,那么总效用就可视为每一期效用的净现值总和,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理论才是可被接受的。行为生命周期假说为原先的理性假说添加了三个重要的行为学变量:“自我约束”变量;“心理账户”变量;“心理定格”变量。
第五,自我约束问题。可以根据对“自我约束问题”意识的程度不同,将人们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成熟型。他们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并且倾向于准确地预测将来的行为。二是幼稚型。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自我约束问题”,因此会错误地预测自己将来的行为。三是偏幼稚型。这类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自我约束问题”,但低估了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在储蓄活动中,“自我约束问题”可能产生两种行为倾向:一是“幼稚拖延”,当人们认为在未来他们的效用函数会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这种“幼稚拖延”。他们错误地认为,虽然今天明摆着是这样的,但是明天会有所不同。他们没能意识到明天的自己也将不再是今天的自己,因此当明天到来时,他明摆着也会是拖延。二是“成熟提前”,当成熟型决策者将消费现有的收入看作是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由于他们对未来的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对自己说:如果明天我会把今天的储蓄都花光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今天还要储蓄呢?于是在没有成本(如税收优惠)的前提下,成熟型决策者也会拖延储蓄。
参考文献:
1、(美)阿兰・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三联出版社,1985.
关键词:高职生;学业拖延;现状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57-02
学业拖延是学习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国外研究发现有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目前在国内,高职生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有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高职生学业拖延现象也比较严重。
素质教育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业拖延却是自主学习的障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研究高职生学业拖延有重要意义。
研究过程
研究目的 调查高职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改善高职生学业拖延状况的有效途径。
研究假设 假设1:高职生在不同的学业活动中学业拖延的频率不同,其中,在编写实践报告上的学业拖延要明显多于其他学业活动中的拖延现象。假设2:不同性别、年级的高职生学业拖延频率不同,其中,男生、高年级学生的拖延现象更为明显。假设3:在学业拖延的原因中,缺乏自信的影响作用较大。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一二年级各200名共400名学生作为被试。收回问卷37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收回率82.8%。其中,男生165人,女生161人,高职一年级学生187人,二年级学生139人。
研究工具 采用侯祎、盖乃诚(2008)学业拖延量表对上述被试进行测试,探讨高职生学业拖延现状。
统计处理 将测试结果用Foxpro6.0进行数据管理,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
(一)高职生学业拖延频率的现状分析
从发生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来看,在各项学业活动中,高职生经常或总是拖延的普遍偏高,在7.7%到25.8%之间,与侯祎、盖乃诚(2008)研究得出的大学生学业拖延的0.6%到12.6%的人数比例相比要高得多,与潘利若得出的中学生学业拖延比较普遍的结论一致。这可能与高职生知识基础薄弱有关,再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他们学习很吃力,因此,就以逃避的态度面对学业活动,表现为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较高。这也验证了Mc Carthy的理论,即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逃避必须履行的责任的倾向。
在编写实践报告、备考上的拖延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一年级比二年级更拖延。这也可能与他们的学习经历有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中学时,由于他们几乎没有写过实践报告,经验缺乏,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过低评估,总认为自己学不会,所以在编写实践报告时表现为拖延;而在备考方面,中学的评价方式目前主要是考试,在高职的评价方式中,考试只占一部分,还有其他评价指标,这样,紧张的中学生活和轻松的高职生活强烈对比,使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而表现出对备考的拖延。
(二)高职生学业拖延困扰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发现,高职生整体对学业拖延的困扰比较少,这可能与高职生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有关。虽然有学业拖延现象,但他们对学业拖延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自己的学习本来就不好,拖一拖也没有太大关系,没有把拖延行为当成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周围拖延的同学比较多,就认为自己拖延也正常,所以没有感觉到拖延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也就相应地没有太大的困扰。
高职生的学业拖延困扰在备考、一般的学校活动中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备考方面的困扰比女生大,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很希望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以此提升自我价值,可是客观的不良学习状况使他们在备考时处于较强的矛盾状态,表现出更强的学业拖延困扰。而在一般的学校活动上,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学业拖延,这样,他们也会造成更多的任务积累,而成为男生不得不面对的困扰来源。
(三)高职生减少拖延的愿望现状分析
从高职生想减少拖延的人数比例看,在各项学业活动中,比较想或很想减少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在30.4%到55.8%之间。这似乎说明目前高职生认识到学业拖延已经成为问题,且主观上改变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是与侯祎、盖乃诚研究得出的大学生比较想或很想减少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在43.3%到81.9%之间的数字进行比较,发现高职生想要减少学业拖延的愿望并不太强烈。这反映了高职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业拖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严重影响,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习得无助感的表现。
高职生改变学业拖延的愿望在一般的学校活动项目中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二年级强于一年级,这可能与一般的学校活动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有关。二年级的学生面临顶岗实习,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明显认识到拖延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改变的愿望强于一年级。另外,高职生在编写实践报告和列席任务项目上的减少愿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强于男生。
(四)学业拖延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发现,对于高职生来说,学业拖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缺乏自信、缺少主张、较差的时间管理、反抗控制、害怕失败等五个方面。而这五个原因都是从消极方面来看待学业拖延的,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针对拖延的负面含义进行研究的趋势比较吻合。
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他们大多数在中学时是后进生,他们的表现让教师和家长都不太满意,目前中学教师很重视学生的成绩排名,排名靠后的学生往往受到的批评较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也会批评和训斥他们,面对家长的失望、亲朋的询问,学生逐渐丧失信心,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很多学生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上高职的,因为没有自信,就会应付学习,甚至会自暴自弃,产生拖延行为,所以,他们对缺乏自信的认同度比较高。
高职生在学业拖延原因仅在反抗控制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的叛逆性更强,对独立的渴望更加强烈有关。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一线技术工人也越来越多,我国一线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是高职生,所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非常重要。本研究启示我们,要改善高职生的学业拖延状况,可以从改善教学模式和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两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教学一般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薄弱,习惯于固定的班级授课,这些与高职生的需求已经不相符了。我们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质量。建议尝试以下模式: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把他们分成两个或者三个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降低知识难度,就不会使他们经常面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而总是产生拖延行为;对学习较好和中等程度的学生,也根据他们的需要分别设置合适的难度水平,就会减少因难度不适而产生学业拖延行为的现象。
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 目前,高职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纯粹的理论教学对他们来说效果不好。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使知识浅显易懂、有实用性,想办法降低学习难度,减少由于内容枯燥或者太难而引起的学生拖延行为的产生。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对内容进行调整,删减理论性强而对技能培养关系不密切的知识,增加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让学生感到知识是有用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学会的,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
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 在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虽然高职教学升学任务轻,但考试仍然困扰着高职教学。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若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师生就会重视这些方面,进而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高职生自我评价水平 高职生由于不恰当的自我评价而导致自卑心理产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周围的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贬损等因素无疑会使他们的自我评价更低,形成恶性循环。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家长和社会接纳高职生,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帮助高职生有效抑制自卑心理的产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生活,也有利于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提高高职生积极应对能力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处在由动荡向稳定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较低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影响,他们已经形成了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高职生积极应对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各科教学都要对高职校生进行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积极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祎,盖乃诚.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原因[J].心理研究,2008(4):91-96.
[2]潘利若.中学生学业拖延及班级环境对其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张弘毅,李运佳,韩婷婷.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其治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2-204.
[4]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9-12.
[5]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9-132.
[6]张燕,谨朝霞.大学生学业拖延及其干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6):39-41.
[7]刘桂荣.国内关于拖延研究的现状[J].科教文汇,2009(1).
[8]吕薇.利用团体训练改善高职生学业拖延的行为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