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5: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又是一门心理课,该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既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又要遵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因此,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把课堂中学到的理念与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目标。
大量调查表现,与本科院校对比,高职学生的本身素质相对来说普遍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高职教师反映,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呈两极分化,对于一部分高考分数只有200多分的学生来说,围绕一个很简单的理科原理讲解好几遍,还是接受不了,感觉迷茫,上课根本就听不进去,只好神游天外,或见周公,或聊天传纸条。而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感觉知识过于简单,不用学也明白,也没有兴趣听课。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相比思政法律等枯燥的必修学科来说,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至少这门学科还算是比较新鲜的,高职学生以前都未接触过。所以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帮助大学生的了解人际关系特点,掌握人际交往的作用,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学会增进人际交往,优化人际关系,更应该促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接纳自我、认识他人,学会宽恕他人,并能建立心理信念。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堂讲授法
一般来说,讲授法用于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重点与难点,理解事实、概念、定义、与基本原理,通过点拨、归纳、总结和概括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等等。如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述》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先讲解什么是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原则、类型、结构、内在动力及心理效应。这样,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会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当然,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应尽可能地结合使用辅助教学工具和仪器,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法
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宜典型、生动,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能使他们从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如在《人际沟通》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事先,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美国某航空公司的阿维安卡52航班毁于空难,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人与人言语沟通的心理与障碍及学会倾听,如何增强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用不同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如何增强人际吸引与增加人际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此方法能较好地使生活情景化、生活化,将人际交往冲突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最客观与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进行思考与反省,更好地发现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情绪问题。情景模拟的形象性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人际交往的冲突》一节的教学中,高职学生模拟寝室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波,如“生活习惯难相容”,“金钱问题伤感情”“公共责任谁来负”“隐私问题”等许多典型生活情景,了解人际冲突的原因、作用、类型、历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能很好地掌握处理人际冲突的八个方法。
(四)心理小测试
运用此法,教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深刻的反思。此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探索欲望,能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获得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在《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节的教学中,我在讲述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的定义与原理后,提出一起做小测试:“你是否受人欢迎?”“你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受人欢迎的人有哪些良好的人格和个性特征,再由学生归纳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五)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结识新朋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激发学生愿意结识新朋友,并在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目标。如在《人际合作》《人际技巧》一节中,我策划了“有缘千里来相会”“解手链”“心有千千结”“心心相印”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团体人际相互作用下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并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人际适应,最终更完善地发展与成长。
(六)多媒体播放法
通过播放人际交往有关的视频或心理电影,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如在《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节中,我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难断母子情》《成长的烦恼》,指导学生学习走出父母模式的阴影。还播放了《为什么不理我》《胖妞不胖》,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使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在《人际吸引》一节中,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高考人生》,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羞怯、自负、敏感等不良的人格特质。在《社交恐怖症》一节中,通过观看视频《催眠术与社交恐怖症》,学生了解了咨询师如何通过催眠帮助社交恐怖症的人克服曾经的心灵伤害对潜意识的影响。还观看了心理电影《骄阳似我》中的片断,了解了精神分析法对自我探索的重大作用。
(七)讨论法
讨论法,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获取新知的教学方法。讨论前,教师要根据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提出值得讨论的主题,此主题要有效度、难度、新颖度和热度,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准备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参考材料,或进行调查访问,认真做好讨论意见准备。讨论时,既要抓住时机,分配好讨论的角色,安排好讨论程序,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抓住问题的中心大胆地发表意见,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要善于利用讨论的结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在《人际印象》一节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八组,分别讨论人际印象的四个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每组各派一名代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宣布讨论结果,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学习效果特别显著。
实践表明,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小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1、报告调查的原因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1. 沈阳市第八十五中学 高凯 《浅谈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定义、意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及主要障碍和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误区。(2)学会有效的沟通,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实现良好通畅的人际交往。
教学内容:(1)人际关系交往的定义和意义。(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障碍及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误区。(3)怎样实现有效沟通(这部分是重点):沟通特点、沟通困难因素、掌握干扰、沟通态度、沟通原则、沟通技巧、大学生人际交往“三部曲”、为你支招。(4)思考题。
教学形式:提问、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游戏、归纳总结。
二、提问导入主题(提问法、讲授法)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心理软肋吗?提问:为什么我总感觉到孤独和无奈呢?为什么我就没有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呢?为什么我的父母、我的室友和我住得很近,可心理上的感觉却咫尺天涯呢?为什么我一和陌生人说话时就感觉到特别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人际交往的定义和意义(讲授法,案例法)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指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及主要障碍:(1)主要类型:亲属;师生;同学;网络关系。(2)交友类型:人格;同好;同志;相邻;义气。(3)常见的交往障碍[1]: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4)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2]:自我;自卑;恐惧;嫉妒;猜疑;自负;羞怯;封闭。(5)人际交往心理误区: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心理定势。
四、怎样实现有效沟通(游戏法、讨论法、案例法、讲授法)
(一)沟通的四个特点。课堂小游戏一:撕纸。第一步:给每位同学发一张A4废纸;老师发出单项指令:―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打开。第二步:这时老师可以请一位同学上来,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同学们可以问问题。
讨论:第一步完成之后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第二步完成之后又问学生,为什么还会有误差?
(二)造成沟通困难的因素:缺乏自信;记忆力有限;重点强调不足;不能积极倾听;按自己思路思考;无慎重就发言;没耐心而争执;时间不足;情绪不好;判断错误;语言不通。
(三)掌握干扰:望;闻;问;切。
(四)沟通态度:知己知彼、合情合理、不亢不卑。
(五)有效沟通的四个原则:明确沟通目标;重视细节;实现至少一个目标;适应环境变化。
(六)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沟通?老师总结。(1)主动;(2)换位;(3)赞美;(4)包容;(5)助人;(6)加深。
(七)大学生人际交往“三部曲”:第一步: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第二步: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社交礼仪;人际魅力。第三步: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竞争与合作。
课堂小游戏二:心灵之旅(1)分甲乙二组,甲组先由助手带出教室,戴上眼罩,扮演“盲人”。(2)乙组扮演“哑巴”,讲清楚规则和要求。(3)10分钟后,让“盲人”除掉眼罩,谈出自己的感受,并请“盲人”指出自己的引路人。(4)之后,角色互换,“盲人”一组扮演“哑巴”,任意选取一“盲人”。
讨论得出结论:第三步内容:正确处理交往中竞争与合作。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八)为你支招:(1)交友的一个窍门:善用特殊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2)交友三字经。讨论:学会交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引出交友三字经:诚、诤和厚;(3)交友六要素。
五、思考与练习
谈谈你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心理学课程讲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归因理论 自我知觉 人际交往方法
哈罗德·凯利,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发表了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互倚理论以及归因理论。
1967 年,哈罗德·凯利发表了论文《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文中他认为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目标、倾向以及内在特性的归因”,并用立方体模型来描述这种过程,被称为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对f.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认为:归因是指个人对环境中的事件,去觉察或推论其性质或原因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当事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这种由刺激事件来推论原因的心理历程,会影响个体后来的行为,可视为事件与行为间的中介历程。他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同时,他还提出若干归因原则:共变分析、因果关系图解、打折扣原则、扩大原则、复杂必要原因和补偿原因等。
总的来说凯利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相对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大家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一个理论的建立和提出一定经过不断地实验和修改,事实经验告诉我们,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多方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而后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思维以及自己的需要而做出的比较自私的归因。所以凯利的归因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不论是自己还是其他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也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的核心意思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凯利的归因理论让自我知觉变得更加完善、全面与成熟,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分别是从行动者、行动者的对手、行为产生的环境三个角度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再让事情的原因产生的源泉仅局限于自己或他人,取而代之的是从多个方面进行归因,不再让自己走入深渊,难以自拔。
人生活与社会中,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个体,生活中我们很经常的需要与人沟通,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很早的进入人们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并应用的人际交往的方法。通过我自己在做学生工作的这几年中以及找到的资料,经过整理我认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充分认识自己
人际交往是一个双方或多方的活动,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再去和别人交往会更加有底气。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促进自己天赋的发展,并且培养其他自己缺少的能力,让自己在交往中更加悠然自如。充分认识自己后,可以让自己在交往中不易处于被动,不用妄自菲薄,用从容的姿态去交往每一个朋友。
二、真实谦虚
正所谓夸张有损真实,并且容易使人对自己产生怀疑的看法。良好的人际交往者能够控制住自己,让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话语不拖沓,语义明显,语调清晰,并且绝不在谈话过程中夸张的抬高自己。如果一个人过高的说自己,那他就在撒谎,这不仅会损坏人际交往中的声誉,还有影响你一个人的品质,你的才华、能力都将被蔑视。谦虚是一个良好的品质,我们应该在交往中谦虚接受,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让自己的话语既有品位又有幽默感,这样就会得到很到
的交往反应,也就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诚实守信、懂得倾听
诚实守信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如果你对朋友和同事说谎,这将使自己失去挚友的信任,这将是人际关系中的最大损失。很多人为了迎合不同情境的需要,说出很多难以圆的上的话,简单说来就是说大话,这样就很容易说到做不到,这样也是不诚信的一种。因此我们要避免说大话,“言”于律己,做不到的一定不可以随便答应别人,这样的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另外,还要学会倾听,在交往中不要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做一个耐心聪明的观众,专心诚意的听别人讲话,这会让对方充分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在懂得倾听的同时也要善于倾诉,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沟通就是通过倾听来理解别人,通过表达来使别人了解自己,所以要善于倾听与倾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这一来一去的相互理解和帮助,人际关系的技巧会更加纯熟,也会让自己成为一名交往高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 文科 理工科 人际交往 差异性
一、前言
美国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特殊类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大学阶段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通常被作为衡量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ahle,kulka,﹠klingel,1980)。然而,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人际交往状态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综合素质也较好。相反,有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存在障碍,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给大学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大学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情绪、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调查,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生大约有5845人,理科学生约有8572人,工科学生约有5712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文科、理工科专业中随机抽取,文科发放203份问卷,理工科发放497份问卷,本次测试实际印发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97份,回收率为99.6%。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问卷未答条目不完整的予以剔除,作答有明显违背真实倾向的予以剔除,得有效问卷67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7.1%。
二、文科与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分析
(一)认知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感性和理性之分。人的认知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唤醒水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应包含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验认知这三个方面。[1]
图1:认识一个人到成为朋友的时间
图2:通常解决困难的方法
图1的数据表明,文科大学生在接受一个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时间上,有68%的学生能很快和别人成为朋友,而理工科学生接受的时间则相对较长一些,其中时间较长的人数约占66.46%。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接受他人成为朋友。
如图2所示,在遇到困难时文科学生比较倾向于找自己信赖的朋友来帮忙,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文科学生喜欢学习朋友的优点,占72.5%,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轻易评价优缺点,约占75.26%。综上所述,文科学生对他人的认知比较积极乐观,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封闭、冷漠,对他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数据分析可知,文科生经常感到被同学排斥的只有8%,而理工科学生约占33.12%。可见,文科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全面,而理工科学生在这个方面比较欠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消极、悲观,甚至出现孤僻。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能较快与他人成为朋友,理工科学生相对保守;
2、理工科学生的独立性较好,文科学生依赖性较大;
3、文科生善于学习朋友的优点,理工科学生则喜欢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过多评价他人的优缺点;
4、文科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理工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有些消极悲观。
(二)情绪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情绪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是与人的情绪相联系的,它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是一种无声的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在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把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表达既符合社会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这是情绪健康的重要特征。
图3:对情绪的敏感程度
图3主要研究对情绪的敏感程度,据数据显示,文科生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占58%,而理工科学生对情绪不敏感,其中很难察觉和不关心的约占53.67%。可见理工科学生的感情不细腻,在人际交往中反应比较缓慢,有些被动,而文科学生的敏感性较强,感情比较细腻,善于把握信息,有利于人际交往。相反,文科生的情绪过于敏感,容易生疑,不利于人际交往的稳定性,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不会出现过多的感情用事情况,便于维护稳定的人际交往。
“修养”一词是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情绪的概括。通过数据显示,文科生总是热情打招呼的人数有118人,占59%。文科生对待食堂、超市的工作人员像对待朋友那样友善的人数比较多,有116人,占58%。文科生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意见也能理性面对,不与其争执,占69.5%,而相比较而言,理科生在这方面就差一些,还需要提高。可见,文科生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积极热情,能够有理性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情绪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敏感性很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相对理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文科生的人文素养较高,善于待人接物;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不善于待人接物;
3、文科生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工科学生比较保守,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深沉一些;
4、文科生比较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小家子气,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意,相比之下比较宽容,不会过分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三)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性格外倾型的人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情感外露,情绪易激动;善交往,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应;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不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性格内倾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易适应环境,不轻易相信人,不善与人交往,愿独处,喜欢安静。[3]但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依据荣格的观点,外倾的人喜欢并善于与人交往,容易较快的建立起熟识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随意而自在。而内倾型人不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独处,不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稳重。
人格因素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人格中的大因子外向性、行事风格和人格中的小因子乐观均对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乐观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更具有积极意义。[4]
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参考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格:
图4:气质类型
图5:度假去向表
如图4所示,文科学生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的占49%,其次为胆汁质占26%,而理工科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约占60.17%,可见理工科大学生属于粘液质者比文科大学生多,文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者多于理工科学生。这个结果和80年代中期(1984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那项调查表明随着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变化,气质也在变化。[5]
从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角度来分析,从图5中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的人数只占14.88%,而喜欢去偏远的地区和宅在家里的则占62.26%,然而文科大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以及市区之间的有118人,占59%。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其中理工科学生经常感到寂寞无助的比例约占56.18%,而文科只有10.5%。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在休闲时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有146人,占30.61%,而文科只有10.5%,同时,理工科学生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有82人,占17.19%,文科生却占61.5%。通过以上三个表所显示的数据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在稳定性、忧虑性、自制性、怀疑性、紧张性五项较优于文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独立性、敏感性这六项比理工科学生较好。[6]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人格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在人格特点上多活泼、好动、敏感,理工科学生多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
2、文科生比较感性,易幻想,不切实际;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客观、真实;
3、文科生比较喜欢认识新朋友,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怀旧”;
4、文科生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理工科学生的耐挫性较强,能够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5、文科生比较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和,与他人相处比较融洽。
人格的形成也会受到教育的影响,我国从高中施行分科教学,在文理分科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科,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进入大学的专业方向。文科和理科的教育影响,在这一研究中有所体现,如在思维方式上,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极其显著地好于理工科学生,文理科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上还是有一些专业特点造成的不同。
(四)能力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人的各种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人际交往活动时,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效率和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都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7]
图6:在公开场合是否喜欢发言表
图7:对自己的社交活动情况评价
图6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图中的数据可发现,文科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以上水平的有171人,占总人数的85.5%,而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般以上水平的只有51.78%,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见文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好于理工科学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文科生在与人交谈中能够很好的控制谈话内容,成为主角的人数有98人,占49%,而理工科学生只有74人,约占15.51%,同时被动地跟随他人的人数较多,约占60.17%。
图7从行动力方面来调查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社交活动是评价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图中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文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比较丰富,有增加的期待,但是理工科学生社交活动很少的人数比较多,有262人,占总人数的54.92%,由此表明,理工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有所欠缺,需要增加,提高他们的社交活动能力,也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和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能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社交活动比较丰富;
2、文科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积极主动,能够很好地把握谈话内容,理工科学生相对较被动,不善于与他人交谈;
3、文科生在与异往时比较坦然、主动,理工科学生比较被动、不自信;
4、文科生的助人意识较弱,多以自我为中心,理工科学生的助人意识较强,比较谦虚谨慎;
众所周知,理工科学生的课程任务较重,空闲时间很少,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有余,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加了一些活动, 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助人意识较好。
(五)其他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除了上述认知、情绪、人格、能力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情况。诸如,人际交往技巧的运用、生活的环境、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周围朋友的影响等等。
图8:你是否主动学习过人际交往相关知识
图9:你是否重视交往技巧
图8、9是调查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认识。自我的主动学习和重视程度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就像许多银行一样,他们的着装要求非常高,对客户的服务细节也很注意,甚至是动作、微笑都有规定。可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交往的细节技巧是很重要的。通过调查表明,理工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什么技巧了,从表中的数据可反映出,约71.49%的人不重视人际交往技巧,这与文科生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图10:所学专业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所学专业是否对人际交往有影响”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419人认为专业对其人际交往有影响,约占总人数的61.9%,还有14.6%的人不知道,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看法,同学们都说文科生是主要和人、事打交道,长期以来便学会了如何和人交往,而理工科学生多与实验、数字打交道,这都是比较实在、真实的东西,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习惯的形成对其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不仅是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大学生不仅需要竞争意识,也需要合作意识。有人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适应社会必须重视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更应该针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劣势,进行相应的改善。
注释:
[1]陶国富、王祥性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学规.心理修养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3]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4]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5]李建荣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1-62.
[6]黄希庭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尤小红、张康德.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网络财富,2009,(22).
参考文献: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4).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非物质的信息交流过程和物质的交换过程,同时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由六方面构成: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像力、风度和表达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是积极和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在交往的过程中,常以一种“自我中心”的心态去要求别人却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自己的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影响,发展成不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变得紧张、烦恼。
其次是大学生不善于交往与不懂交往。对很多交往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的交往知识不是了解很多。给交往带来麻烦。
再次是自卑心理。大学生明显自卑心理的人占30%左右。
第四是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把自己的真实内心、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多种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
第五是对人际交往复杂的困惑迷茫。大学校园汇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思想、观点看法等难免不一样,使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小矛盾,时间的积累使人际关系出现困惑迷茫。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刘鲁蓉在《大学生心理卫生》总结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但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明显地表现出两大特点:交往范围的日趋扩大与交际方式的丰富多样。
四、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因素
从心理因素讲有:认知因素。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正确的自我评价,才会在人际交往中的有良好自我表现,其次是对他人的认知,第三是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对方的需要,就会引起交往障碍。
交往能力高低不同。 对有些大学生来说,想关心人,搞好人际关系,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有时做得不好;能力的高低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同,采取的行为不同。个人的性格不同,人际交往中,性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性格的特点,有利于人际交往;不良的性格特点,容易给人以不良评价、不愉快的感受,会影响人际交往。
情绪因素。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不良情绪不利交往,常常使人不敢大方地与人平等交往。战胜不良情绪,才能在心理上有所放松,自然大方地与人交往。
五、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业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深化自我认知的必要途径,通过交往、比较,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中强化、调整、完善自我认知。
再次,人际关系是实现成才成人的基本条件。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做好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首先要求学校有关部门正确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知识的输入,形成交往技能。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和谐健康的、积极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但受个体自身因素决定,还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在于人际交往的实践。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了解同学和校友,认识老师,通过与别人交往而学会人际交往,从而提高对人际交往的认识,走出自我封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再次,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倾向等。交互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功利原则: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了解人们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倾向,并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始终保持人们得大于失或等于失。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建立、维持和发展。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的内容:自我价值的保护是指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情境控制原则: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环境的自我控制,因此要想使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时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证表现自己的自由。诚信的原则——最基本的交往原则。是重要的品质与交往方式。
第四,个人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提高能力等个性品质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建立、维护、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第五,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人道,讲求礼仪,充满人文精神。儒家提倡“仁者爱人”的哲学,并用这一原则解决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宽厚待人、谦让有礼、为人着想的道德行为与道德风尚等。
【参考文献】
[1] 王宏.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内江科技,2013.6.
[2] 马福奎.试论社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
[3] 吴磊等.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4] 赵坤.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4.
[5] 石秀杰,张季芳.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 周颖.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2.
[7] 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民办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04-02
一、民办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研究从重庆市某民办高校的学生中按照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院系、年级、班级三个阶段),抽取了232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04名,女生128名。该调查问卷涉及了大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情况。调查数据输入到SPSS12.0软件中进行统计得出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院校的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方面,很感兴趣的同学占62.7%,一般感兴趣的同学占29.9%,不感兴趣的同学7.4%。去图书馆的频率方面,经常去的同学占10.8%,有时去的同学占42.6%,很少去的同学占39.7%,从不去的同学占6.9%。该调查结果表明,有将近四成同学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的学生比例不多,显然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太高。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然而民办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抱着拿张毕业证的心态来对待学习的,因此他们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有限,最终导致他们的专业技能也相对缺乏。
(二)人际交往感到苦恼
与同班同学相处的关系方面,相处较好的同学占39.6%,相处一般的同学占57.4%,相处不好的同学占3%。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感到苦恼的频率方面,经常苦恼的同学占5.2%,有时苦恼的同学占44.8%,很少苦恼的同学占42.2%,从不感到苦恼的同学占7.8%。该调查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同学在与同学交往中处理不好关系,并由此产生情绪困扰,可见,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障碍。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无人倾诉,进而影响他们学习的心情,严重的甚至会他们产生抑郁情绪。并且,在社会竞争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除了专业技能外,它是获得事业成功的第二大必备条件。著名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有85%取决于人际关系。虽然民办院校的大学生目前在学校的温室里面,感觉不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但是一旦走上社会,这个短板就会成为阻碍他们成功的绊脚石。
(三)就业压力较大
在就业形势是否严峻方面,认为严峻的同学占74.1%,认为一般的同学占21.2%,认为不严峻的同学占4.7%。对就业程序是否了解方面,了解的同学占26.7%,不了解的同学占73.3%。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在逐渐成为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时刻压迫着大学生的神经,也被社会所关注。超过七成大学生感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矛盾的是,也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不了解基本的就业程序。也就是说,民办院校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只有想法,而没有付诸具体的行动,属于空想主义者。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即将毕业时才会临时抱佛脚地去了解就业知识,去准备就业,就业成功的几率是可想而知的。
二、解决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心理学上,兴趣是心理倾向性的重要指标,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如果一个人有某方面的兴趣,便倾向于去思考它,接触它,并逐渐可能由兴趣转向志趣,这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才可能拥有较为成功的事业,在学习上才会表现出积极性来。我们常说心态决定一切,而在学习上,爱学习爱自己的专业才是学生应该抱有对学习的正确的心态。兴趣也是一种态度,而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其中认知成分是基础,情感成分是核心,行为倾向是结果。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个人的兴趣,可以先从认知入手,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有趣或有用之处,当他们感到学习是有价值的时候,他们也就开始喜欢学习,进而愿意学习了。这里也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当你了解到成功人士的成功都与学习有关时,你或许就会转变对学习的看法了。这其中也蕴涵着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理论。
2.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完成好学业,你需要建立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习惯帮助你成功。但我们知道,好习惯不容易养成,而坏习惯却总是找上你。这需要你用心来培养它,就像你新培育一个小树苗一样。心理学上,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我们的一些行为会随着行为的结果而变化,若结果是好的,那么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因此,我们若可以控制我们行为的结果,那么,该行为就会增加,习惯也就会养成。所以,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在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如晚上自习两小时)后,给予自己相应的奖励,可以是买一袋零食,看一场球赛,睡一个好觉等等自己可以提供而且是自己想要的。
(二)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1.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人际交往状况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方面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人的自我概念当中,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也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如何来看待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是否喜欢自己,是否觉得自己有价值,都是来自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如果他们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也会更喜欢自己。而如果我们对自己不满意,那么我们就无法自信地处理生活中方方面面了。另外,如果别人对我表达出喜欢,我们也会对他人产生出相似的情感,这能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交需要,尤其是其中的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生活很美好,有意义。而这种意识是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而如果我们的人际交往方面做的不是很好,那也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2.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遵循着三个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和联结原则。强化原则指的是人们更喜欢能带给我们酬赏的人,而讨厌给我们带来惩罚的人。社会交换原则指的是人们与他人的交往取决于人们对成本与收益的评价。如果与他人交往的成本大于收益,我们就不会愿意与他继续交往;而如果与他人交往的成本小于收益,我们就会愿意与他交往。联结原则指的是我们更喜欢与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以上三个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尽可能给他人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而少给予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比如,多说一些赞扬的话,而少说一些批评的话;此外,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要用心,尽量多讲付出,少想得到,这样人们才认为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真心与他交朋友的人,而非狗肉朋友;最后,我们重视个人修养,谨言慎行,多培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也能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
(三)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1.正确认识就业。认知心理学认为,我们情绪的产生来自于我们的思想,当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时,他们的情绪自然也就会充满焦虑和紧张。因此,如果我们能调整我们看待就业的看法,那么我们或许就能调整我们的不良情绪了。我们站在大学生角度来分析一下大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就业竞争必然会非常激烈,而这会使得就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会很有可能无法就业,不能就业我该怎么办,而好不容易读上大学而无法就业的话,如何对得起父母,我的价值又体现在哪,我真没用。心理学家认为,并非当前的处境让我们感到高兴或悲伤,而是我们对当前处境的看法使我们高兴或悲伤,即非理性想法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如果我们能纠正我们上述的非理性想法的话,那么我们就能转换我们的情绪。
2.缓解恐惧情绪。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这种看法会使大学生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情绪,而在此恐惧情绪下,有两种可能的反应,一种就是鸵鸟策略,将头埋在沙子里,逃避问题;一种就是产生应激反应,盲目而过多而无效的行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这两种反应皆不可取,并不是应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做法。因此,应该先调适好就业的压力,缓解对就业的恐惧情绪,在此基础上,再冷静思考应该如何应对就业形势。首先,我们先要正确看待恐惧,不要因为恐惧而紧张,恐惧不一定是坏事情,中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恐惧心理产生实际上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体内觉察到危险,而产生恐惧情绪来激发我们,逃离危险。因此,恐惧在某些时候也具有积极意义。其次,我们要控制恐惧。恐惧于人本是有益的,但是恐惧若过头的话,则会让人丧失斗志。因为恐惧使人在短时间内调动人的大量精力来逃离危险,所以只能维持相当短的时间,若长时间处于恐惧之中的话,那么人的精力就会耗尽,而失去应对危险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这种情绪,而放松就是应对的方法。
三、小结
我们的目标是形成一个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基本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用科研的精神来认真对待,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做好学生心灵家园的守护者,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卢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0,(9).
【关键词】团体辅导 大学生 抑郁 干预 积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20-03
团体辅导(Group Psychotherapy),是相对于个体心理治疗而言,将心理治疗原理运用于具有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类似心理困扰的群体中,个体之间通过互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负性情绪体验,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已有研究者就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尚未有研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基于此,综述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干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对于探明团体辅导的影响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抑郁的相关理论
为了对抑郁进行描述、解释、控制和预测,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有关理论,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关于抑郁的心理学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格理论等。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在早期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中,认为抑郁由攻击本能转化而来,是失去关爱的客体的结果,这种失去可以是具体化的,例如亲人的离去,也可以是抽象化的,例如失恋,其中主体对这个客体的爱是矛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个体童年时期的遭遇,使其没有形成积极的、有力的、理性的自我意识,导致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寻求认同与安全感,担心分离与被抛弃,允许他人利用甚至虐待自己,却不愿去抗议而导致关系破裂(Arieti & Bemporad,1980)。为了受到他人的喜欢或尊重,这些个体不断地追求极致,尽管自己的表现优异也缺乏自信或安全踏实感觉,最终如果个体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极致、关系破裂或遇到障碍的时候,就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者强调学习、环境结果、技能和缺陷在抑郁引发和持续过程中的重要性。Lewinsohn(1974)认为抑郁和反应与伴随性正强化(respone-contingent positive reinforcenent)有联系,抑郁症状常常是那些对造成压力的负性事件的反应,这些事件包括失业、患病、关系的破裂、爱人的失去等。有65%的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都认为他们自己在抑郁症引发的前6个月中遭遇了负性应激事件,相对于非抑郁症个体,在生活中抑郁个体更可能长期遇到应激事件,常常面对各种压力,特别是来自重要的人或事情失去的压力(Kessler,Davis & Kendler,1997)。
(三)认知理论。Hammen(1992)指出,认知理论更强调和关注负性思维与情绪之间的关联,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保持何种态度和看法,会影响个体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与引发的行为,该理论强调与抑郁症状相关联的消极的知觉模式、归因模式和信念的抑郁性认知(depressogenic cognitions)。心理学家贝克(1967)提出了认知模式,认为抑郁个体使用了消极的、有偏差的信念作为过滤器对生活事件进行了解释。贝克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激活的适应不良的认知图式,是个体觉知、解释和记忆的内容,并导致抑郁状态的引发和持续。贝克理论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四)人格理论。人格障碍与抑郁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研究者对外倾性、完美主义、神经质、自律自责、社会依赖等人格特质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高阶人格因素与抑郁有密切的联系。神经质(neuroticism)属于人格类型的一种,是情绪不稳定性、焦虑、易怒、冲动、易变、易激动等一类特质的综合,是一个很主要的高阶人格维度。高神经质个体更倾向于体验负性的情绪状态,外倾性(extraversion)是一个可遗传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稳定的人格因素与内倾性相对应。外倾性与人格两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低阶人格因素与抑郁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众多心理学家认为自律自责、社会依赖性和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都是引发抑郁的重要因素。
二、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类型
(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由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世纪末发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认为心理学不应该仅仅限于关注个体的心理创伤和疾病治疗,还需要更加关注乐观、希望和满足等积极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基于个体的人格特点和美德,通过团体活动,体验积极情绪、优化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让个体在体验中学习和纠正之前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养成发现自身优势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习惯,最终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王丽萍、徐伟、张婷婷(2015)通过量表筛选36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仅对实验组实施积极团体辅导,用scl90和SDS量表进行前测、后测,结果发现通过积极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成员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抑郁水平下降。有研究者以八位轻中度抑郁的高校学生为被试,给予被试体验时间达6周,以小组分享、主体活动和作业为形式,每周两小时的积极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水平,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且这种积极的效果在三个月之后依然存在。斯上雯和林潇骁等(2015)认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避免接受干预的学生被贴标签、污名化、特殊化和去个性化,有效地保护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更加适合精神状况正常的,又需要心理辅导的具有个体差异的目标群体。
(二)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有别于传统心理治疗的刨根问底,而是跳出思考的黑盒子,强调当事人发挥解决目前抱怨的问题的能力比发挥领悟更加重要,不刻意去分析问题的原因,不以领悟作为咨询的目标;运用当事人自身资源,帮助当事人达到改善的目标;不以抵抗改善的观点看待当事人,强调尊重当事人具有能力的重要性。席明静(2011)运用实验研究和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设计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方案,以调节抑郁情绪为主要内容、以团体动力为主线、以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为理念,激发体验者的改变,结果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治疗大学生抑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导策略。有研究者以20名具有抑郁症状的高职新生为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学习、自我和时间管理等适应困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方案,对被试进行为期7次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高职新生抑郁情绪,并认为其有效治疗因素包括:重新建构和一般化,提升自我支持;明确目标,激发动力;发掘资源,提升信心;一小步改变,学会问题解决之道。这些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验证了团体辅导是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团体辅导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抑郁个体达到更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三)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人际关系是个体之间为了满足各自的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相互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和严重精神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樊富珉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是指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形式。李凤兰(2005)以50名高抑郁体验和低自我概念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前后测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参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被试的抑郁水平和自我概念总分的变化量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异,因此得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于降低大学生抑郁体验水平都是有作用的。张海音、孙洲(2010)等研究者采用成长性、结构性和封闭性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发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大学生在“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抑郁的心理障碍”三个维度上效果提升较为明显,并把原因归结为团体辅导的独特优势: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能为团体成员提供情绪放松的环境,能为团体成员提供学习交往经验的平台,能为被试者提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矫正自我的机会。
(四)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为团体动力学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理性情绪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on Behavior Therapy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Counseling Theory)和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即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基于团体的气氛和内聚力,使成员获得社会支持和信任,真诚分享,共同成长;帮助个体用理性认知代替非理性认知,消除不合理认知导致的负性自动思维和悲观体验,改善应对方式;提供个体社会团体学习平台,学习适应行为,达到集体的改变和带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设计自我成长历程,去除成长中的不合理信念,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郭秀丽(2010)对高职新生进行研究,针对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发现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改善高职生的自尊、自动思维、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对于改善高职生抑郁情绪有效。也有魏义梅、张明(2010)等研究者对12名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总主题是“理智应对、快乐成长”,共分8次,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每次2个小时,每周1次,约120分钟,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量表进行前侧后侧发现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得分都显著下降,意味着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方面具有效果。
(五)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在临床心理学中,认为个体抑郁的深层原因是不接纳现实自我,大学生处于自我统一的形成阶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构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避免引发抑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训练,可以有效地、快速地、低阻抗、多对象地缓解、消除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刘敏和赵富才(2013)以24名自我接纳较低、抑郁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七次自我接纳团体辅导:“你我相识”、“我的自画像”、“情绪知多少回到过去”、“我的短板”、“我其实很棒”、“悦纳自我”、“笑迎未来”,研究发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于增强抑郁状态下高校女生的自我接纳以及降低其抑郁体验有显著效果,并认为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要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有机结合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我接纳提升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辅导方案,注重综合训练;二是注重营造安全、信任、积极和理解的团体氛围,激发个体固有的心理潜能。
三、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研究趋势
纵观现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自我接纳团体辅导等对抑郁干预的研究,采用前侧后侧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问卷量表进行抑郁水平的测量,运用数量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均发现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显著。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值得改进与深入的方面:一是研究中的被试人数较少,样本代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今后相关的团体辅导对抑郁干预的实验研究中,可以增加被试人数,提高研究的信度;二是实验研究干预时间不长,大多数集中在2-3月,同时对研究对象未有追踪研究,因此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是否具有长期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三是目前研究者在运用团体辅导干预抑郁大学生时,团体辅导形式单一(如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尝试集中团体辅导方法的融合是否对抑郁的干预更有效,也是未来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四是在目前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主要是运用实验研究范式探讨干预效果是否显著,对于团体辅导是通过哪些因素、何种机制来改善抑郁状况的效果还处于未涉及领域,探明团体辅导对干预抑郁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团体辅导的作用和改善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伟.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3)
[2]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
[3]赵亚鹤.沉思和分心反应方式对抑郁者在情绪词汇上再认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斯上雯,林潇骁,刘娟,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J].心理科学,2015(4)
[5]廖冉,孙静.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教育,2015(5)
[6]王丽萍,徐伟,张婷婷.积极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5)
[7]汪明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09(2)
[8]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2)
[9]叶红萍.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5(12)
[10]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院自然科学版,2010(4)
[12]郭秀丽.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抑郁情绪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13]魏义梅,张明.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14]杜福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青少年的干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5)
[15]刘敏,赵富才.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干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KY2015YB41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4zz22)
Abstract: How to know and deals with the issue which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human communication exists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correctly. Portrays own image, by the positive manner and the behavior treatment human communication, establishes th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intains and enhanc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associate and to communicate ability, forms one kind of stick together, the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human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ill be advantageous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forms with the development health personality trait,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elf-development in-depth need.
关键词:人际关系 因素 策略
key wor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actor strategy
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要,是构成人类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是人际交往的表现结果。人际交往能使我们在社会活动中,互相接触、互通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从而增进友谊、和谐合作,达到在相互进行精神慰藉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群体的聚合力。
一、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待人处事能力。”此话道出了人际交往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当前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1、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如果身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系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境轻松平稳,心情舒畅,态度乐观,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继而引发生理疾病。
2、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同学间相互帮助,交流心得,畅谈理想,切磋未来,对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理想层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每个正常的人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社会这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中。大学生不少的生活经验、社会信息的获取需要通过交往的过程而获得。因此,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学到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伦理道德规范等,使大学生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化个体。
4、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
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建立个人自我价值观和个性的重要渠道。在交往过程中,除了要“自知”外,还要“知人”。通过交往,对他人或自身的行为和后果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自己一套稳定、成熟、完善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质。
5、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戴尔・卡耐基的“事业成功因素85%靠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现代企业需要勇于敞开心扉,善于交往,富于开放性、想象力,勇于开拓的人才。如果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障碍,缺乏交往的经验,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就不能通过人际交往获取和占有信息,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所以,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了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羞怯型
这些学生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心理现象。因生性内向,害怕与人交往的‘气质性羞怯’;过分注重自我的‘认识性羞怯’;曾受过挫折而丧失信心的‘挫折性羞怯’等多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表现出腼腆、动作拘谨、脸色绯红、说话声音低又小,预期性的焦虑、多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性格上的变异,变得软弱、退缩、冷漠,出现交往障碍。
2、自卑型
自卑是由于个体对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在大学生中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 对自身的生理条件感到不满意,如自觉体貌不如人或存在生理缺陷;
2) 感觉自己的社会条件不如他人,如家庭背景、生活条件等;
3) 好胜心受到挫折,如学习上、集体活动中的失败等;
4) 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因自身的种种条件而产生的“别人都瞧不起我”的自卑感;
5) 心理认识和自身的评价的偏颇,如内心深处过高地评价他人,过低地评价自己;
自卑情结的产生,很容易导致心情的压抑、凄冷的情感,继而逃避与他人交往。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自卑感,进入恶性循环。
3、忌妒型
忌妒是自己对于别人的能力、地位、成就、外貌等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怨恨等混合性的心理体验。这些学生不愿通过正当的竞争和努力,不愿虚心向他人学习,却采用随意贬低他人、对他人冷嘲热讽、公开他人的隐私、乃至造谣中伤他人等行为,来求得心理上的病态快慰,这就会造成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了。
4、多疑型
多疑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是一种由主管推断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这些学生往往心胸狭窄、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产生牵连性想象,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想法,认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这样容易破坏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
5、自私型
自私心理是由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引起的一种不良心理品质,以纯功利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这些学生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在同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可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学周围疏远,给正常的人际交往设上屏障。
6、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也是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学生曾经有过在交往过程中的挫折或失败的体验。表现为一到课堂或其他公共场合就会感到恐惧,不自觉地产生紧张、不安状态,有强迫性的恐怖情绪,甚至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完全将自己孤立起来,给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妨碍。
三、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协调人际关系时,不仅要把握影响人际关系的相互因素,注意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要自觉地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去协调人际关系,有效地防范和解决各种人际冲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1、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贯彻平等原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基础。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感情;尊重不是单方面的,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2)相容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酬原则
人际交往的频率往往会被预期中的报偿所支配,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互酬性高,交往双方的关系就稳定密切;互酬性低,交往双方的关系就疏远。人际间的互酬包括物质内容和心理内容。作为大学生来说,在还没有能力创造物质财富的情况下,要更注重心理财富的互酬,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建立互助关系,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获益的主要途径。
4)守信原则
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同学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以诚相待,肝胆想照,才能换取友谊的钥匙。
2、培养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
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所以,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大学生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即外秀内慧。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外在美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对他人的吸引会逐渐由外及内,从相貌、仪表转为道德、才能。
3)增加性格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以及在自身实践的锻炼中,长期塑造而成的,是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吸引作用。在社会交往中,真诚、友善、热情、开朗、幽默等个人品质能促使人们喜爱、仰慕和渴望接近。因此作为大学生在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如沉闷、孤僻、虚伪、自私、粗暴、忌妒人等,不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个性特征,增加性格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4)善于换位思考
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懂得“同学间相处时应存大同,求小异”;要懂得“要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我们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去处理问题,常常这样想“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做?”那么,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你就会成为一个善于发现他人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就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的对人真诚、宽容的人,就会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
5)加强交往,互帮互助,密切关系
以帮助与互相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彼此交往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沟通情感和密切关系。即使两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反之,即使两人关系很好,但如果长期不交往,彼此了解减少,其关系也可能逐渐淡薄。大学生同住在一起,接触密切,这是建立友情的良好的客观条件,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与朋友保持适度的接触频率,才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淡化甚至消失。切忌“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3、人际冲突的改善途径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间人际冲突是难免的,如果处理得当,就事论事,往往就不会给人际关系造成太大的危害。了解冲突解决的有效步骤,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冲突,具体如下:
1)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2)具体地描述冲突;
3)客观地分析冲突的原因;
4)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5)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方案;
6)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案需对双方都有益;
7)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案;
8)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们要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找到适合的方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赵世鸿,《大学生心理健康修养》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 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对策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和可行的方法。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向更高层次发展,就要使大学生树立交往的正确观念,增强对人际交往原则的理解。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身的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了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以及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能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三、大学生人际存在的问题
(一)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
有的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
(二)冲动心理强烈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
(三)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有些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危机之中。
(四)面子心理作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面子更是大学生的一大怪癖。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把握人际交往原则
1 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争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路走好。
2 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3 打开心窗,主动开放。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真诚开放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心灵世界。当你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来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
4 合作协助,友好竞争。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大学生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应倡导“公平公正公开,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1 语言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称呼得体和讲话注意礼貌,良好的语言艺术必须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2 非语言艺术。非语言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肢体语言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 学会有效地倾听。在与人沟通时,要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最好不要插话,要等别人讲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尽量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听别人讲话时要正视对方,切忌小动作,以免对方认为你不耐烦;力求在对方的角色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对对方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枉加评论。
(三)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1 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卡耐基在《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六种途径:真诚地对待别人;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不良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
1、前期调研 确定主题
针对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围绕5.25心理健康主题“大学生压力与应对”,并结合不同年级同学面临的主要压力不同等情况,在全院不同年级组织并实施了不同小主题的心理班会,分别是:08级,用各种给力应对各种压力(面试压力缓解);09级,让我们一起来“谈情说爱”(情感压力缓解);10级,朋友,勿忘我(人际交往压力缓解)。
2、 设计方案
1).08级
a.主题: 用各种给力应对各种压力(就业面试压力缓解)
b.背景:
08级一大部分同学马上面临就业面试,因此对自己信心不足、没有一丝把握、甚至怀疑自己实力、忧心忡忡,压力大,闷闷不乐等现象更是很多。为此特别召开本次以“用各种给力应对各种压力”缓解就业面试压力的主题班会。
c.时间:XX年5月12日----XX年6月10日(根据各班情况具体定)
d.人员:学院心理辅导老师或各班班主任老师
08级全体同学
2). 09 级
a.主题: 让我们一起来“谈情说爱”
b.背景:
09级同学已进入大学2年时间,他们已经熟悉、并适应了大学生活,但这种适应同样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满足各种情感的需求,如何判断处理方式,其中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为此特别召开有关情感问题展示、互动交流、为目的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好的发现爱、延续爱,爱别人,爱自己,每天多爱一点点。
c.时间:XX年 5月12日-----XX年6月10日(根据各班情况具体定)
d.人员:学院心理辅导老师或各班班主任老师
09级全体同学
3).10级
a.主题: 朋友,勿忘我
b.背景:
10级同学刚进入大学一年,正处于积极适应阶段,无论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急需指导,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有很多同学处于“只联系高中同学”的阶段。为此特别召开以“朋友,勿忘我”为主 题的心理班会 ,旨在进一步加强班级同学的认识、交流、关爱。
c.时间:XX年 5月12日-----XX年6月10日(根据各班情况具体定)
d.人员:学院心理辅导老师或各班班主任老师
10级全体同学
3、 班主任会议启动 班级心理委员积极组织
在学院5月份的班主任例会上,心理学研会辅导员陶xx老师向各班主任老师下发了关于召开“5.25心理健康节主题班会”通知,并下发相应的策划书,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方案做了现场解答,和班主任老师做了交流,沟通了意见,统一的思路,确定了各年级心理主题班会的最终方案及细节问题。这为后期主题班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5月20日,心理学研会召开了全院心理委员会议,再次催促、监督各班级召开“5.25心理健康节主题班会”,同时强调各班级上交主题班会总结报告及部分人员感想心得,学研会组织部也做了相应的记录。
二、班会召开的效果:
1、同学们的反馈(班会总结见附表一)
经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理解加深了,系统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生,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有时,总是被小事困住了前行的步伐,那么暂且抛开莫须有的困扰,轻装上阵,用更多心力为自己的人生会出更美的风景。通过交流,同学之间的距离近了,聊得话题多了。是的,今天我们互帮互助,明天我们抛开烦恼,携手共进,一起追寻我们的梦。
2、达到了什么目的
08级一大部分同学马上面临就业面试,因此对自己信心不足、没有一丝把握、甚至怀疑自己实力、忧心忡忡,压力大,闷闷不乐等现象更是很多。本次以“用各种给力应对各种压力”缓解就业面试压力的主题班会,让他们了解掌握各种有效的应对压力的办法,自信乐观的去应对身边的压力,达到缓解就业压力放松自我的目的。
09级同学已进入大学2年时间,他们已经熟悉、并适应了大学生活,但这种适应同样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满足各种情感的需求,如何判断处理方式,其中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为此特别召开有关情感问题展示、互动交流、为目的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好的发现爱、延续爱,爱别人,爱自己,每天多爱一点点。
10级同学刚进入大学一年,正处于积极适应阶段,无论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急需指导,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有很多同学处于“只联系高中同学”的阶段。为此特别召开以“朋友,勿忘我”为主题的心理班会,旨在进一步加强班级同学的认识、交流、关爱。
三、班会召开的经验:
1、双线组织(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
班主任明确内容,搭建班会框架,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同学参加班会并班主任一起组织本次班会,师生一体,共同组织本次主题班会,促进班主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合作,双线组织,使得本次班会获得了圆满成功。
2、 分年级确定不同主题
由于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样的问题,本次心理主题班会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问题确立不同主题,解决各年级学生所面对的不同压力,切合实际又不偏离本次主题,这样有更强的针对性,达到缓解压力放飞自我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研究性学习,人际关系,竞争,合作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研究性学习,大致历以几个阶段:①选题,组成小组;②实践,调查研究;③总结,呈现成果;④评价,总结得失。在研究性学习整个流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超标准的问题和困难,而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学会尊重他人
一个课题小组学生之间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就会构成一个群体。他们的关系难免会亲有疏,有远有近。有的人威信高,人缘好,往往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有的人威信低、人缘差,往往造成被人嫌弃。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1 要求学生不要乱发脾气。学生一起在校活动或走出校门活动,争论在所难免的,但是争论只应对事而不对人,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论不休,得理也应让人,当然更切忌乱发脾气、乱骂人,以免伤感情。
1.2 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即使你能力比别人突出,才华比别人出众,或者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千万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如果你看不起别人,别人也会看不起你的,当然就谈不上尊重你了。
1.3 不要取笑别人。要学会给别人“下台阶”,对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里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有人一时不慎,说了一句不大得体的话,或做了一件不得体的事,被当作笑料,时常端出来取笑。乐是乐一场,可是哪里知道,被取笑的那个人心里是什么滋味,也许他心里正在骂你呢,所以你千万别做这种事。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尊严,人人都有自己的面子。记住,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尊重你。
2.学会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和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这里我们分析这两种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际关系。
2.1 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良性的师生关系往往表现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拥戴教师,彼此信任、相互吸引。在这种人际状态下,学生或者为了与教师接近、交往而努力学习,或者为了报答教师的期望而努力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心情舒畅,总是主动、热情、积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及时将自己的接受状况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讲课有的放矢。在这种人际关系状态下,学生由厌恶教师而导致对该教师所授的课程也失去了兴趣,最终影响学习成绩,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如果与教师对立,那么他的心情就处于压抑状态,思维活动就爱到遏制,从而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2.2 同学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良性同学关系主要从以下方面促进学习。
2.2.1 形成合力。由于同学之间相互吸引、团结一致,能更好地克服同学之间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2.2 彼此互补。同学当中,各有所长,有的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有的在音乐、美术方面突出。同学在一起,就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达到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2.2.3 互相激励。良好的同学关系表现为:相互吸引,相互信任,同学之间学习气氛融洽,情感和谐。在学习方面互相激励,共同奋斗,各自都形成高昂的学习热情。
2.2.4 交流信息。良性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彼此传递知识信息,扩大彼此的知识面。
2.3 与此对立的恶性同学关系则不然,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危害学习。
2.3.1 由于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彼此互相嫉妒,对方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不是去虚心请教,见贤思齐,而是内心嫉恨,风言风语;对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不是上去帮助,而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这样对学生养成的心理素质和对双方的学习都有影响。
2.3.2 由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因此都怕对方在学习方面进步,更怕超过自己,彼此在学习方面的可取方法、重要资料都保守起来,甚至个人的思想也不外露,阻碍了各种信息的传播。
2.4 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是自然、社会、生活,就必然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与他人交往,在研究性学习中,人际交往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研究性学习中,人际交往的病态心里多种多样,其主要是要注意学生“害怕拒绝心理”。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他人交往。因此,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
3.学会竞争合作
竞争意识,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基础。在研究性学习中,不同课题小组的竞争,同一个小组成员的竞争,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争分夺秒,忙个不停。竞争,点燃了学生实现目标的热情,上进心和进取心被激发,竞争,让学生产生自尊心,充满自信。在竞争中,既要有竞争,也要有合作,同竞争相比,合作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合作能使自己增强团体自豪感,实际上,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行的,我们看到的情形是竞争中离不开合作,合作中离不开竞争。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个课题小组里,学生合理分工是种竞争,但竞争中必然要合作。没有合作,课题小组犹如一盘散沙,资料不能整合,成果不能体现,研究性学习只能是一出没有演完的戏剧。
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途径,去研究和解决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水平.《学校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论文摘要】大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现感情信任、沟通顺畅的基础。在大学中,老师扮演着多个不同的角色,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前途、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学生的心理医生,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所以,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至关重要。
1.现状
日前,某高校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1.37%的大学生从不与老师沟通交流,47.06%的大学生认为老师的生活指导作用不大,71.57%的大学生有烦恼从不向老师倾诉,90.2%的大学生找老师只为了办理必要的手续…….由其他学校的相关调查可知,师生关系冷漠化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老师的工作也越发繁忙,师生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随之减少。第一,教师和学生处于“一对多”的比例,学生遇到问题也“自觉地”不去打扰。第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老师感觉比较严肃、难亲近,除非有事,不然绝不主动走近。第三,怕和老师关系好,别的同学“说闲话”。所以,虽然同学们有时候有意愿要和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学四年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如若大学生能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老师在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就可以更好地解决许多问题和矛盾,同时,与老师的和谐关系也会是人生一笔重要的财富。所以,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如何走近老师,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2.意义
2.1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走近老师,可以优先掌握第一手信息,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也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感的需要,体会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充实愉悦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2 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主动性
在改善和老师关系的过程中,可以使大学生充分的运用情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走近老师到走近他人。同时人际交往也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不仅走近了老师,也能从老师的反应和评价中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2.3 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一种模式
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会如何走近老师、能够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够举一反三,在初入社会时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
2.4 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与老师的相处中,大学生能够对“尊重”“理解”“换位思考”等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2.5 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
大学生可以将走近老师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人际交往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并在日后处理其他关系时加以运用。同时,将知识进行总结也可以使学习生活更有效率。
3.措施
3.1 “敢为”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自己。师生关系也不例外。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首先从自身出发。大学生不能与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本身的不自信、不“敢为”。他们一方面想与教师亲密交往,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拒绝。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过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起来的。即使两个人的关系再远,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走近,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很多同学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的师生交往,就是因为他们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被动退缩的方式。他们只愿做交往的响应者,而不愿成为交往的始动者。这种做法与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恰恰是相悖的。因此,如果你想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走近,用积极的态度鼓励自己,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要知道,你想结识老师这样的“贵人”,老师也同样想结识像你一样的“贵人”。
3.2 “调频”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往双方的相似性越多,就越容易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期待恰好互补时,往往最容易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是要寻找师生彼此认可的共同点。当彼此认同的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友好融洽。也就是说,如果交往双方心理上相容的话,那么,一方的行为就很容易引起另一方肯定的反应,相反,如果双方处于高度的心理不相容状态,一方的态度与行为就很容易被另一方否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性格特点,而我们大学生要做的就是主动去了解老师的处事风格、喜好以及优缺点,并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寻求一个平台投其所好,以平衡彼此性格的冲突。按照人们的社会交往经验,如果你能身处对方的情绪状态中,能够完全感受到对方的心理感受,进而表达出自己对他的理解、关心、体贴和友爱,那么对方就会积极回应你,对你产生好感。这正是心理学上说的“情境同一性”原理。调整自己,寻找平台,并投其所好就是为了创造这样一种同一性,以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与老师产生双向回应,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3 “换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出发为人处世,因而常导致一些误解的发生。所以,若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彼此的认同和理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偏见,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求我们大学生学会从老师的角度和处境去看待事情,发现他们处理问题的个性方式。只有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着想,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从而找到相处的最佳途径、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先怎样对待别人。这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此,在与教师相处时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就会少一些误解和偏见,多一些理解与友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不成问题了。
3.4 “还原”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抱着真诚的动机和态度,双方才能互相理解、接纳和信任,思想和感情上才能产生共鸣,交往关系才能得到发展和深化。然而大学生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老师置于“领导”的地位,与老师交往有下级对上级的感觉。这样在与老师沟通交流时就会出现障碍,不能做到以“真正的我”去交流。其实,老师也是平凡而真实的人,也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大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当中,要将老师还原为一个本色的人,把老师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以真诚的态度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到互相的了解。当然,把老师还原为本质的人、和老师平等的交流并不是不尊重老师,相反,这种平等的态度正是尊重老师的体现。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要懂得向老师示弱,学生的主动示弱会使老师有被需要的感觉。遇到困难或不懂的问题要学会向老师求助请教。老师感受到学生的信赖,就会更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
3.5尊重
养成尊重老师的习惯,无论老师的相貌美丑、脾气好坏都要予以尊重。不轻视也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要抱着信任老师的态度,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做到态度一致,不能人前赞美人后批评。尊重对方,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来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尊重老师当做一种习惯,这样老师也会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你,从而达到双赢。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学会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大学生将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应用到以后的职场生涯中,还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走进领导,建立和谐的职场关系。
参考文献
[1] 宁维卫,大学生发展与健康心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 郑全全、余国良 ,人际关系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