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4: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风俗礼仪文化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春节/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键词】叙事民歌;风俗礼仪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81-01
一、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主人公的“名字”
科尔沁民歌中有许许多多以人物名字命名的叙事民歌,其中著名的有《龙梅》《白虎哥哥》《包姑娘》《金珠儿》《金良》《月亮》《春梅》等等。这些歌曲的取名在蒙文翻译中也依然如此,只有音调稍许改变,也就是说用蒙语的音调称呼这些名称也叫《龙梅》(long mei)等,词汇的借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交流在语言上的必然体现。科尔沁蒙古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汉族人民地不断交流与融入,其语言中也加进了汉语的音调或者汉语与蒙语混着说的习惯。尤其在早期给孩子起名的时候,纯正的科尔沁蒙古与时代融入、与社会融入一体,虽然有时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意义,但是单单觉得好听与时尚,就给自己的孩子们起名为:秀英(歌曲韩秀英),凤阳(歌曲凤阳高佬)等等。当时人们因为有汉文化的融入,在语言,起名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尤其发展到如今,科尔沁人民的语言中总会掺杂着很多汉语,尤其各类名词都以汉语名称为主,所以很多外地游客及汉族人,如果细心听科尔沁方言也会略懂一二了。
二、科尔沁民歌中的婚礼风俗
草原的婚礼有各种礼节及风俗。如若参加真正的草原婚礼,我们会觉得又盛大而又神秘。随着汉文化及西洋文化的传入,很多年轻人已经忘记了古老的草原婚礼及风俗习惯。如若向往观赏及参加或举办草原婚礼的话,还可以通过科尔沁叙事民歌来了解一下。例如:《女婿之歌》:蔚蓝的天空啊咴、天边有些雾霭啊咴、小伙子娶媳妇啊咴、是蒙古人的规矩啊咴……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科尔沁蒙古婚俗。蒙古族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的快慢。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出牧区特点。
三、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生活饮食习惯
科尔沁草原牧区饮食以牛羊肉、奶食品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半农半牧文化的逐渐深入,科尔沁人们的饮食也有了稍许改变,但依然见到“炒米、奶茶、手把肉、今天喝个够”的场景。著名民歌《韩秀英》中其母唱道:老鹰在房顶上打旋旋,正眼馋挂在房檐上的奶酪吧?在蒙古生活中缺少不了的奶茶、手把手、马奶酒、大米饭等等都不断地出现在蒙古叙事民歌中。
四、科尔沁叙事民歌中风俗礼仪
科尔沁蒙古风俗礼仪非常多,如客人进蒙古包前的礼节、问候礼节、坐在蒙古包里的哪个位置、敬茶礼节、倒茶礼节、敬酒礼节、告别礼节、祝福礼节等等。在叙事民歌《阿拉坦苏和》中:“金杯里斟满美酒举过头,只因远征战场恳求父母嘱托,银杯里斟满美酒举过头,只因赶赴战场聆听父母祝福。”把金杯里的美酒洒向天空,祈求上苍保佑孩儿平安归途,把银杯里的酒洒向天空,恳求上苍保佑孩儿平安归途。我把神圣的香火点燃,像佛祖祈求平安无灾。歌曲表达出对远去的儿女的祝福。
五、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机智聪慧
科尔沁民歌由于是即兴编唱的,因此多数时候也能反映出科尔沁草原人民的机智聪慧。如歌曲《谜语歌》中,快问快答式的演唱方式:巴拉马拉可其聪明的姐姐,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我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什么?没有影子也跑得快,那是什么?巴拉马拉克其聪慧的妹妹,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我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青蛙,没有影子也跑得快,那是风。没有灰烬的火那是什么?没有云彩的雨那是什么?没有灰烬的火那是雷电,没有云彩的雨那是露水。而且在科尔沁民歌当中常会出现现场问答式的科尔沁“代人查嘎好来宝”,对立的双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要说服或者说赢彼此,这样一来,双方必须要有机智聪慧、经验丰富且又会说会唱会拉的艺人来表演。
在丰富多彩的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我们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了解和学习科尔沁的很多古老的文化传统、丰富礼仪及英雄史诗、民间生活等等,因此科尔沁叙事民歌是我们文化遗产保留及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也负有珍惜与传承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科尔沁叙事民歌(汉语版)[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2]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科尔沁叙事民歌(蒙古文)[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加强;境外游;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77-0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据国家旅游局消息称,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自有统计数据的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2014年破亿,增长10.8倍。中国游客的强大消费力在给他国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与此产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相关安全及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在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均名列前茅。
一、境外游不文明现象及其影响
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出国游则代表了国家的“国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很多人慢慢淡忘了中国自古以来知礼、守礼、行礼的优良传统,不讲文明、不懂礼仪;举止轻率、满口粗言。有的人甚至把这一陋习带到国外,严重地影响到了国人的整体形象。部分中国游客所到之处,让当地民众对之望而生畏。
(一)公共场所缺乏礼仪与素质
丑态一:遇事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缺乏理性。法国的普罗旺斯,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观赏游玩。但是,有几个中国游客为了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拍照而在普罗旺斯上演了一副“全武行”。外国人表示不解:“置身那么美的地方,怎么还会有打架的念头?”熟不知,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的现象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中华民族“谦谦君子”的美好形象已经随着旁人的叹息埋葬在普罗旺斯的花田之下……丑态二:不注重个人形象,破坏公共环境。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不文明行为之一,在旅游景点、餐厅、商场,中国游客说话大声大气、猜拳拼酒、随意拍照、嬉笑怒骂,喝得烂醉如泥还丑态百出地又唱又跳的情况时常能看到。东西吃到哪里,垃圾就随便丢在哪里。不论场合、地点,随地吐痰、擤鼻涕、抽烟、打喷嚏不捂嘴的现象更是屡屡发生。更有甚者,个别游客把喜欢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刻的坏毛病带出了国门,涂刻在城墙和树上的中文汉字成了嘲笑国人素质的最好印证。丑态三:喜欢贪小便宜某些中国游客喜欢占小便宜,如在自助餐厅偷偷打包带走食物、把酒店里面的非免费物品拿走,拿卫生间里的免费卫生纸、洗衣袋等,还没有付小费的习惯。又比如:在欧洲上公共厕所需要投币厕所门才能自动打开。喜欢大把花钱购买奢侈品的中国游客不舍得花一点点小钱投币上厕所,在这里却贪上了小便宜。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中国游客投一次币后不锁门,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进去,对于自己耍小聪明而省下几元钱洋洋自得,却不知这种行为让不少外国人摇头。
(二)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某些中国游客在出境后完全忽视应有的礼仪和风俗,在泰国的寺庙、欧洲的大教堂,穿着毫不讲究,随意露肩、露膝盖等。很多中国游客以天气炎热为理由,到了寺庙、教堂仍然穿着短裤、拖鞋、背心,丝毫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而当地人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但不少中国游客却不能加以理解和尊重,只是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去做事,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
二、境外游文明礼仪缺失成因分析
(一)国人缺乏礼仪养成教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礼仪之邦的礼仪正在逐步地流失。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礼仪风俗的流失,更重要的是礼仪文化的流失,如今的中国人在社会中约束和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越来越差,故而直接导致了文明礼仪素养的缺失。我国许多教育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当今国人礼仪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归纳下来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影响。1.社会变革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人经历了价值观的解构和再构,价值观中的传统成分与现代成分不时产生冲突和纠结,而社会上的各种不良思想和风气引导着国人不同价值观念的形成。部分国人在道德上缺乏辨别能力,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能力,这些使他们在道德观念的选择时缺乏科学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与个人本位主义,这也是诱发国人不良习气的根本原因。2.学校教育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礼仪教育过于理论、形式化。学校教育重点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忽略了实质的操作和训练。学生只“知”而不“行”,而知道的部分也没有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实际上,学校书本层面上的教育已经与学生的实际行为脱节了。3.家庭教育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重成绩轻德育。只在乎子女的学习成绩是否优异,而根本忽视了对孩子文明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了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冷漠的自私性格。他们不珍惜家人的劳动果实,不关心理解他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懂得付出。
(二)我国旅游业管理欠缺规范
近些年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旅游业的大好前景。但是,旅游行业管理仍然欠缺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与规范。部分游客在境外的表现实在让人唏嘘,但把原因完全归咎到游客头上是欠缺公允的。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旅游企业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行业监管,如: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导游的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将导致游客道德礼仪的缺失。
(三)国人缺乏自律能力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活习惯而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它依靠的是人们自觉自愿地去遵守,不带有任何强制。因为不具备法律约束,使部分中国人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淡漠了道德礼仪观念,变得自私自利、随心所欲,缺乏严格自律的精神,从而导致了礼仪行为的缺失。
三、加强国人境外游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力度对游客进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
1.把文明礼仪渗透到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爱国主义是个人或者集体对祖国的一种支持和积极的态度,是个人所具备的公民道德之一。同志曾说过:“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思想决定行动,有爱国之心才能报效祖国。反过来,行动也会指引思想,只有将爱国之心落实到平时的实际行动中,才能让国人爱国的种子生根发芽。维护国家利益是爱国,维护国家形象也同样是爱国。所以,把文明礼仪渗透到爱国主义中,坚持渐进性,体现层次性和连续性,养成“讲文明、懂礼仪、有道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表现形式;凸显实践性,要求文明礼仪要做到具体化、生活化,引导国人自主实践、自觉参与,把礼仪知识、礼仪实践和礼仪规范统一起来,做到行知合一。努力把文明礼仪转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修养,注重整体性,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到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文明礼仪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国人崇尚文明、崇德向善,以实际行动爱国、护国。2.加强游客遵循文明礼仪的主人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绝大部分的游客文明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从整体上看来就显得参差不齐。游客的文明礼仪是一个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100个游客有99个游客的礼仪都到位了,其中有一个没做到位,那么,因为他的个别情况就会影响到整体的素质和印象。所以,每一个人在接受礼仪教育时都要有这种整体意识。出到国外,每一个中国人就是一面旗帜。国人在境外旅游应该具备文明礼仪的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破坏华夏文明的消极因素。3.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文明旅游工作中的推动作用。把中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国家形象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力度宣传文明旅游。各大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广泛普及礼仪、礼貌道德知识,大力营造讲文明、懂礼仪、守秩序的良好舆论氛围。在旅游培训方面可引导游客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形成文明出游宣传引导的浓厚氛围。
(二)通过学习培训帮助游客了解境外礼仪习俗、禁忌
由于各国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多国风俗与人情。本着“”的国际交往准则,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部分人的习惯和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礼记》中说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些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格言都说明尊重风俗与禁忌的重要性。所以,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制定文明出游手册和行前教育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导游领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导游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对游客产生现身影响。强化导游领队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文明行为的提示和提醒责任,要求游客自觉遵守和配合旅游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三)制定行业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游客的行为
按照《旅游法》的规定,加强游客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明确要求游客在旅游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鼓励游客互相提醒,共同遵守文明出游公约,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规劝和制止。建立有效机制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曝光,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批评教育、警告、责令整改等相关的惩罚手段。另有,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与航空公司等,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建立游客文明礼仪诚信档案,进一步完善游客法律法规。
(四)游客文明礼仪教育要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游客礼仪素质的提高既离不开宣传和教育,也需要具有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作保证。中国一直注重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但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社会管理机制却没有完整及时地配套跟上。正是这样,才使得国民素质教育出现投入大、收效微的现象。只有把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管理机制同时作为“软”、“硬”两手抓,我国国民的整体礼仪文明素质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以交通规则和秩序为例,如果缺乏相应硬性规则管理,仅仅依靠市民自觉就能普遍遵守交通秩序显然是不成立的。结果证明,一般管理搞得好的城市,那里市民的礼仪水平普遍比较高,这已经成为一条潜在的规律。同样的,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或城市的社会文明秩序的成功管理经验都说明了,文明礼仪的产生,离开制度管理、文明秩序和文明民众是决不可形成的。
(五)游客将礼仪实践落到实处
要不断提高游客的礼仪修养就要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文明礼仪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去,避免纸上谈兵。从我做起,一点一滴、一招一式来潜心学习礼仪、实践礼仪,把我们学习到的礼仪常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从个人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因为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大多是理论性的,要想把这种理论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真正内涵,逐步融会贯通,然后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一句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加深礼仪规范的领悟和理解。
四、结语
境外游的每一位游客都代表着我国的形象,言行举止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文化素养。礼仪无小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但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国人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是中国软实力的具体象征。提升中国游客的整体素质需要每个人积极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遵守各项文明道德法规。将讲文明、知礼节纳入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去,从自身做起,让文明行为真正成为习惯,争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共同努力重塑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金丽娟.旅游礼仪[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2).
[2]舒伯阳,刘名俭.旅游实用礼貌礼仪[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
[3]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其实,只要我们对这道题目的真正含义、命题背景、取材范围、记忆方法等稍加研究,就能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之法,并最终能让我们扫除困惑、充满信心、轻取三分。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联系生活。联系现代生活来记忆。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
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
跨文化交流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其中,语言交际又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人们的表情、眼神、手势、视线接触、站姿、坐姿等等。服装也是人们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方式之一。所有这些,都是交往个体向对方传递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外在形式。通常,双方都希望沟通交流能够顺利、成功,但很多时候,因为语言的差异和非语言习惯的不同,使得双方的交流存在很多障碍,甚至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了双方的误解。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小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不能了解和理解双方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来华访问。在华讲学三个月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竟是:“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中国的三个月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称呼他为“戴维斯先生”。这位学者是一位科学家,自从年轻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人均以“戴维斯博士”或“戴维斯教授”来称呼他,中国人叫他“戴维斯先生”时,他常浑然不觉是在叫自己。他还对中国人说:“你可以正式地称呼我为教授,也可亲切地称呼我为博士,或者是把我当作朋友,直接叫我的名字,但是不要叫我先生。”但是每每遇到陌生的中国人时,称之“戴维斯先生”者十之八九。
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中国人在故意贬低他,郁闷三个月之后,得出了“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的结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称呼是用于对高级学者的尊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先生”这个称谓就是对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学者文人的尊称,如“屈原先生”、“鲁迅先生”、“先生”等等。中国人称“戴维斯先生”,并不是把他当作一般男士看待,其实是很尊重他的,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幸好当时戴维斯先生还没有听到有中国人叫他“戴老”——在中国称“老”是极为尊敬之意,美国人听来就是在侮辱他、嫌弃他年龄大不中用了。
除了语言交流的差异之外,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涉外交往当中,人们为了表达尊重,除了言语之外,还要伴随有恰当的礼仪举止。握手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交往礼节,但是如果见到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女士,则不应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拥抱和吻面的礼节常见于西方,在亚洲国家则很少使用。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出于美国人的礼貌,他赞美王后的美貌并行了拥抱礼和吻面礼。这一举动使得国王十分恼火,但他强按怒火没有当场发作,结果宴会不欢而散。在西方国家,肯尼迪的这一举动不仅十分正常而且非常得体,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赞美他人的妻子并拥抱、吻面是非常粗鲁失礼的举动——对他人的妻子是不可以热情地打招呼的。
因此,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很多因误解导致的不愉快甚至关系紧张的事件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缘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禁忌。
文化习俗、礼仪禁忌的差异,是导致双方不能顺利交流的重要原因。能够“入乡随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在“入乡”之前就对“俗”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商务在进行涉外交往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交往人士文化背景之下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这样才能避免产生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冲突或其它严重的不良后果。
国际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
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相关文章:
1.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2.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3.商务谈判与跨文化交际
4.跨文化就餐礼仪
关键词 礼仪 健身健美礼仪 构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礼仪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健身健美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公关作用,假使在一些重要的健身健美活动中不在意自身的礼仪往往会陷入尴尬的氛围。于是,健身健美活动中礼仪日渐重要,如何知礼、用礼和守礼就成为健身健美专业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作为推动健身健美发展的后备力量,健身健美专业类大学生应当懂得最基本的礼仪常识和健身健美专业所蕴含的礼仪标准,以完善自身形象和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实现自我在健身健美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对于健身健美专业类大学生,开设现代礼仪学课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健身健美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
(一)时代进步及健身健美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健身健美以渗透到各个领域,超强的感染力和传播速度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一些重要的健身健美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现代礼仪和健身健美所蕴含的礼仪规范。在当今这个健美健身全球化的波浪中,外交活动日益增多,作为未来世界的掌门人,健美健身专业类大学生应知晓最基本的礼仪文化,了解一些健身健美的礼仪规范和习俗和尊重国际风俗习惯和,以便更好的发展健美健身事业。
(二)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其要求培育的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包括礼仪常识和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大学校园是人生旅途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在完成学业,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外,还需要理性地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有助于健美健身专业大学生提高良好的综合素质
当今许多的有识之士抗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诚然,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缺乏书本上的文化知识,而是出现精神上的断层。所谓提倡的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广泛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教养,细节又体现素质,人们往往会把别人的言行举止和这个人的素质相联系。假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由驾驭礼仪规范,那么往往会获得积极的评价。虽然礼仪和金钱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礼仪的丢失却只剩下物质的皮囊,那将是全人类最悲哀的事了。因此,健身健美专业大学生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注重礼仪的学习,实实在在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社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名片。
三、构建健身健美院校礼仪教育的措施
(一)结合健身健美教学的课堂进行礼仪教育
教师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如课堂内外、考试和日常训练等。教师要努力把握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潜移默化地礼仪教育,遵循健身健美教学的规章制度,建立课堂常规。这就意味着健身健美教学更够确保良好的比赛制度,促进学生技能的学习,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加强礼仪教育,营造校园良好的气氛
高等教育体现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修养和完善。组织一些多姿多彩的礼仪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礼仪学习的兴趣,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又展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通过一系列的礼仪活动,如廉洁文化宣传,组织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弘扬礼仪文明之风,让礼仪规范洒满校园。
(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弘扬礼仪文明
礼仪教育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可以产生无法估量的效应。网络信息因其传播速度之快,信息资源广泛,使得礼仪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礼仪规范与技巧,激发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四)注重仪态教育
美育因素是健身健美教学的一个分支,而健身健美教学的基本责任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形体美。作为专业的健身健美教师,应当科学指导学生身体锻炼,强身健体,努力改善各部位的肌肉和组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姿态包括站、坐、行和走,严格要求学生站要挺直,坐要端正,行要轻盈,走要沉稳,尽可能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年轻姿态和风貌。
总而言之,礼仪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当代大学生应时刻要求自己知礼、懂礼和守礼,时刻提醒自己以高标准、高学识和规范的礼仪对待这个名族和社会。规范的礼仪不仅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内在魅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作为健身健美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构建礼仪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只有大学生认真规范学习礼仪常识和习俗,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为今后走出校园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也展现出健身健美教学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峻峰.和谐视野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0(08).
我们国家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开始十分重视文明礼貌。正如我们在语文书上学过的孟子的名句:“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觉得礼仪就是注意您的言语,您的行为。做文明时代的我们,忘记文明,等于后退。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绿色,少一些污染。美丽的校园,来自于我们的努力;不能让垃圾在校园里横行。用文明的言行让你保持健康和整洁;不能让废纸塞满您的口袋,远离蚊虫。对于同学,我们应充满更多的关怀,对于校园,我们应充满更多的爱护。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每个人对于错误都应该知错就改,古话说得好:“知错就改善莫大鄢”。共创文明时代,我们一个都不能缺少。
我给您讲个故事吧:星期天,妈妈对明明说:“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场买点东西吧!”明明很高兴,因为可以顺便买点好吃的和一些课外书等。于是我和爸爸来到商场,准备乘坐电梯去二层超市。上电梯时人很多,我赶紧跑到前面冲上电梯,爸爸着急地说:明明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要按顺序排队乘坐。明明回到爸爸身边,准备和爸爸按顺序上去。爸爸一边把明明拉到他的前边,一边接着对明明说“乘坐电梯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还要靠右站立,以便有急事的人在左侧顺利通过。明明按照爸爸的要求,和爸爸一起顺利来到二层超市购物,买完东西明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常识
家族的饭菜主要有:
1、家宴——指家族自己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
2、宾宴——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
3、便宴——便宴是家常便饭。
饭桌文化:礼、孝、德、让、教
1、“礼”是指饮馔的礼节和礼仪。
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长”(家长、长辈)为主,宾宴要以“客”为主。因此,就形成了许多规矩约束家人,尤其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格。
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择、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对待家境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顾,主人在席间与其交流的时间要长些,敬酒次数要多些,并有意识地向客人介绍他们的“绝活”如棋艺、书法、唱功,以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尊重。同时严格要求管家和仆人不准慢待这些人。
虽然每次宴请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但绝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在宴请中的祝词、敬酒、交谈、进餐、辞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礼节。
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
大户人家做饭时,要求厨师盛盘上菜时盘子四周不能有菜渍,上菜要用双手端盘、端碗,手指不能抠在盘沿和碗边上;盛饭、盛汤,倒茶时不能太满,斟酒要满,但不能溢出;倒茶的动作要规范,切忌将碗盖扣在桌子上,茶壶嘴对着客人;倒茶后要后退一步再转身离去;给客人上烟时要用盘子端给客人,切忌用手递烟,不要用一根火柴给数人点烟,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灭火柴和随意扔掉火柴梗,不准当着客人扫地、掸桌子,尤其不准将茶水泼在地上。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训斥孩子和仆人;主与客的孩子发生争执,主人要将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谁是谁非,都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但不能当着客人面教训自己的孩子,否则客人会感到不自在。
宾宴一般也是不让孩子参加的。记得小时候家宴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尊敬人、讲礼貌、有教养,有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二祖母说吃饭时听到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令人难以忍受。并让吃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夹菜的,不准将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将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掉饭粒,揭馒头皮和剩饭要将饭碗扒拉干净。最忌讳的,就是孩子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当年两个祖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乐乐,在饭桌上玩些游戏,输了要出节目,吃完饭还要让孩子们比比谁的饭碗和桌面最干净,席间温馨的气氛十分浓厚。
2、“孝”家宴时讲究要尊重长辈,要尽孝道。
小时候入席时大祖母,二祖母坐在上位,因三祖母瘫痪,不能参加但要给留下位置,以示其在家中的地位。待大祖母发话“都来坐”时,大家才按排行顺序入座,年纪小的孩子们要另桌而食。几位大妈和我母亲只能侍立在家人背后给布菜、斟酒、倒茶、递毛巾。
两位祖母在每次家宴中都要给几个儿媳妇点她们最喜欢吃的菜,以犒劳她们平日的辛苦,在家宴中称犒劳菜。祖母既慈祥又很威严。在饭桌上大家要观察两位老太太的情绪。情绪不好时,必须按规矩办事,敬酒、说个奉承话都不能少,用词要有长次之分,更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大家都很谨慎。情绪好时,二老也谈笑风生,拉拉家常夸夸对方的孩子。大祖母此时会发话:“大伙儿在一块就是图个乐,还那么规矩干什么?”这时大伙才会放松,气氛和谐愉快,大人们还要领着各自的孩子到主桌上给老人问好。姐姐会讨老人的欢心,从兜里掏出几粒花生豆或糖块塞到老人手中,二老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外孙女赞不绝口。二祖母更随便一些,会到孩子们桌前逗逗孩子,还让孩子夹点菜喂到自己口中,孩子们也特别高兴。大家就是在活跃融洽的气氛中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种“孝”不只是晚辈对长辈的敬、尊,也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因此,晚辈就更加敬重长辈更加孝顺老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铸就了真诚的孝道。
3、“德”是一种品行,在家族的饮馔中有“让、度、俭”的要求。
4、“让”是要求大家相互谦让,不要好吃的抢着吃,要先让别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气,要做到让为先;“度”要求喝酒吃饭要有度,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劝酒无度,置人于醉;“俭”是要节俭,不能浪费,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粮食,两位祖母经常嘱咐设宴不要铺张奢侈。宴席结束后,都要将没动过筷子和未曾上过桌的菜带回家。
5、“教”是饮馔方面的家庭教育。通过口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家族中的老规矩和礼俗,在与家庭教师共同用餐时,祖母总是要求几位教师给孩子“训话”,并根据社会时尚向孩子们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现象就去指点一下,让孩子们知道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寓教于吃中。
餐桌上的常识
有食物在嘴里时,不要说话,等食物进了肚子再开口。一边吃着一边说话的样子会非常难看。还有吃饭时嘴里千万别发出“啪,啪”的声音,你自己可能没感觉,可坐在你旁边的人一定很难受,但又不好意思向你指出。
今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出境旅游文明意识,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今年5月,副总理在国务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常常遭到中外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共同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10月1日开始施行)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我们应紧紧抓住《旅游法》施行的历史机遇,把贯彻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巨大的推动力,通过宣传教育、惩罚奖励等方式和途径,使我省公民在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并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部分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的
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最近笔者走访了省内有关旅行社,并结合媒体的相关报道,总体来看,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拘小节,不注意公共卫生。有的中国游客在大庭广众前袒胸露背,衣冠不整,甚至脱鞋脱袜;有的对“禁止吸烟”的警示牌视而不见,在电梯、地铁等封闭场所随意抽烟;有的游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所到之处一片狼籍。
不注重入乡随俗,不讲礼仪。有的游客在机场、车船、餐厅等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大声喧闹;有的在博物馆、影院等地旁若无人地大声接打手机;未经同意强行拉外国人合影拍照;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和居民风俗。
不守规则,不讲秩序。在国际航班上时常看到有的游客为争抢行李箱空位而堵塞通道;有的任意摆放行李,对空中小姐劝导充耳不闻,影响航行安全;在地铁、公交车站不排队侯车,车到了就一拥而上争抢座位,当地民众摇头叹息。
贪图小便宜,有损人格。有的中国旅客在外航飞机上,背着空乘人员,偷拿餐车上的红酒、饮料,有的在下飞机时顺手牵羊,偷偷拿走毛毯、耳机、不锈钢餐具等;有的中国游客为了享受国外酒店为新婚夫妇提供的免费“蜜月待遇”服务,就用假的结婚证明欺骗酒店,造成不良影响。
违反法规,害人害己。去年9月4日,仅仅因为座椅靠背的一点小事,两名中国游客在瑞士航空公司一架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大打出手,导致载有200余名中外乘客的飞机被迫返航,两人均被瑞士警方拘留并受到相应处罚;今年2月14日,荷兰航空KL898头等舱有6名中国乘客晚到,起飞前他们又坚持不系安全带,拒绝关闭手机,并与空乘人员激烈争吵,最后机长宣布拒绝起飞,直到机场警方把6人带下飞机,同机的中外乘客皆侧目而视。
上述不文明行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部分游客文明素质不高。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近30多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国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高。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特别在道德素质、文明礼仪教育上缺课太多。
中外文化习俗差异。有的游客不了解他国的风俗习惯和,不知道国外旅游景点的规定,在旅游中自我感觉良好,既不“入乡问俗”,更不“入乡随俗”,想当然地把个人的一些陋习带到国外去“展示”。
旅游团队的特殊性。旅游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群体,无论是领队与旅游者,还是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都具有临时相聚的特点。因此有的游客就认为,在旅游团中谁也管不了谁,可以无拘无束,很放松,行为举止缺乏应有的自我“克制”和“约束”。
领队或导游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服务不到位。有的领队或导游在旅游团启程时和游览中,不积极认真讲解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应注意的文明礼仪,却热衷于介绍哪个商店的东西便宜等;有的领队或导游自身的行为举止也不高雅有仪,不能做到以身作则,无形中给团队游客带来了负面影响。
提升我省出境旅游
文明素质的思考和建议
部分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虽然是少数人所为,但它在客观上损害了我国在境外的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使参加境外旅游的游客能自觉地做一名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已成为我省实施《旅游法》,发展境外旅游面对的重要课题。
进一步提高出境旅游对塑造国家形象重要意义的认识。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需要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营造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而国家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的出境旅游业扮演的已不仅仅是单纯旅游业务的角色。由于出境旅游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功能的属性,已经使其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著名诗人卞之琳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在特定环境中,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今天,中国出境旅游者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主体。与一般的个体行为不同,出境旅游者的行为是一种涉外的行为,更多地带有国家色彩。无论我们的出境旅游者来自哪座城市,只要走出国门,都是“中国人”;无论其出国旅游的目的有多么的“私人化”,但只要走出国门,他就是国家的形象使者。因此,出境旅游者文明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形象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法》第五条阐明:“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从这一精神出发,我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外事、公安(出入境)等涉外部门,特别是从事境外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不能仅仅把出境旅游看成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更应从承担着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责任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定义发展境外旅游的重要意义。
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是我省开展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活动的题中之意。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美丽中国”的涵义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仅是生态之美、山水之美的建设,更是人文之美、精神之美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形象,需要千千万万“美丽中国人”来展示和塑造。
美丽中国,浙江先行。去年年末,浙江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夏宝龙书记多次指示:要充分发挥“最美现象”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最美浙江人”精神文化品牌。
“最美浙江人”是指模范践行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核心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人。《旅游法》第十三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实施《旅游法》,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与我省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活动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最美浙江人”也应该是内外皆修的楷模,这是争做“最美浙江人”活动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我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把认真落实关于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重要指示精神和实施《旅游法》、与当地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几项工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取得更大的成效。
加强行前引导教育,是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的当务之急。据了解,由于目前参加出境旅游人数众多,加上旅行社人手紧张等客观原因,不少旅行社都忽视了行前说明制度,大部分参加出境旅游的游客,都是提起箱子就跨出了国门。因此,出境旅游的文明礼仪和安全常识普遍缺乏,这是造成部份旅客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事项:……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对此,从事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认真建立、健全行前说明制度,切实承担起引导、教育游客的职责。一是将《旅游法》的有关条文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规定,作为旅游合同附件,在签订旅游合同时着重向游客进行说明,用法律规定来约束个人的行为,提升游客的文明意识和守法意识。二是通过集体行前说明会等方式,宣讲出境旅游文明礼仪和安全常识;要注重介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社会治安等情况;还要强调如违反当地法规,可能受到的处罚等。引导参团游客,自觉遵守《旅游法》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规定。三是把旅游目的地的有关情况和《旅游法》、《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相关规定,摘编整合在发给游客的行程手册中,便于游客随时翻阅学习。
提高领队和导游的职业操守,是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的关键。出境旅游团队尽管是一个临时的松散群体,但由于在境外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等原因,领队和导游自然就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因此,提高领队和导游的职业操守,发挥“核心人物”的良好示范作用,是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的关键一环。《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公德的行为。”我省各相关旅行社应遵照《旅游法》,认真做好上岗的再培训工作。要求领队和导游在出境旅游全过程做好文明引导和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引导游客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国的法规及社会公德。在游览过程中,当不文明行为发生时,应及时委婉地对游客予以提醒、劝阻和警示,引导游客守秩序、护环境,从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度,注意自身言行。同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相关旅行社,建立出境旅游文明引导责任制,对未能有效履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导游,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
一、树立跨文化怀意识,认识礼仪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在道德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礼仪文化在个人形象塑造、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小学教学中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培养“文明有礼”的一代,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小学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目标是,“以英语礼仪文化为载体,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直至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同样强调了“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通过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认识到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树立跨文化教学意识,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逐步扩展英语礼仪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鉴于此,在英语口语、称谓、访谈做客等英语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礼仪文化教育机会,在其中渗透礼仪文化教育。如西方人礼仪文化中,人们非常忌讳“老”(old)这个字,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老”意味着失去活力、体衰无用。而在中国人看来,老是高寿、福气的象征。为了表示尊敬,人们经常会对用“老爷爷”(oldgrandpa)“老奶奶”(oldgrand-ma)称呼不认识的老年人。在学习这个词时,教师要从文化礼仪迁移方面,讲述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用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语言与文化一样,都是丰富多样的,要想相互了解,必须相互尊重。
二、以教材为基础,加强礼仪文化知识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它却是学校英语教育的基础。从小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有许多与中西礼仪文化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对礼仪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拓展和补充,以丰富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知识。如教师可以将英语教材中的礼仪文化划分为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将礼仪文化内容分为日常礼貌用语、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其他公共场合的礼仪等。然后,在备课和教学中,挖掘礼仪文化的内涵,利用那些礼仪文化元素进行文本再构,借助礼仪文化主题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礼仪文化渗透和引导,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系统而富有情趣。如在“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night”等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从风俗、习惯入手,讲述西方国家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中国人对吃的关注,讲述中西方国家在问候语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礼仪文化意识差别,教导学生养成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习惯。当然,在讲述到与礼仪文化有关的典故、风土人情、历史等话题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日常礼仪、餐桌礼仪、道德礼仪等关联知识,在其中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提醒学生始终以礼正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三、创新英语礼仪文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思想、人格方面还没有成型,理解能力也较低。过去,许多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采用的始终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法,即教师只知道照搬礼仪文化教条,只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去做,对英语礼仪文化背景知识更是鲜少涉及,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礼仪文化知识缺少明确的认识。在新课改进程中,许多学校都为教师共同学习提供了平台,同时开展了本校培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完善英语教学方式。鉴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以体验、引导、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礼仪道德和品质。如在校园礼仪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公共礼仪、家庭礼仪融入进去,利用课外内容进行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同样,在学习蔬菜、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以文明礼仪为话题,讲述西餐用餐礼仪。西方用餐礼仪与中国的不同,如西方人用餐时,出于卫生考虑,一般不会为别人夹菜,并且,他们在刀叉使用方面有一定的讲究。中国人聚会、用餐时,虽然筷子人手一双,但是许多餐具会公用,人们还会热情地为他人夹菜、让酒等。教师还可以再讲述几个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尴尬的用餐小故事,让大家在笑声中思考,认识到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文化;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31-02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形成发展的前提是语言,语言是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直接反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在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没有语言的存在和延续,也就没有文化的存在和延续;另一方面,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学中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语言所反映出的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具有并举、互补、兼容的关系。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举进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补充,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有机整合。特别是对于部分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佳、自学能力较差的高中学生,更需要英语文化的熏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基于描述文化、体验文化、认识文化、实践文化的英语文化学习模式,总结出以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学实际,确定教学原则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也必须遵循必要的原则,以确保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同步在一个层面上进行,从而达成高中语言技能和文化能力的正相关关系。
(1)适宜性原则。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英语文化现象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从英语语言学习开始的第一天起,文化学习就无处不在,要想把所有文化知识都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因此,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必需遵循文化教学的适宜性原则。文化教学的适宜性首先表现在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实际英语基础,即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其次文化内容主要是定位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框架内的,可以适当拓宽,但不宜太深太难。文化教学应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并为语言教学服务。适宜性原则还表现在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基础文化常识和主流文化常识。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认真分类,明确区分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拟定总体文化教学方案,避免文化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倾向。
(3)递进性原则。递进性原则要求文化教学逐步递进,循序渐进。因此,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由表及罩,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展开。具体而言,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传授英语国家基础文化常识如风俗礼仪,适当兼顾英语国家文化所反映的思维、价值观念等知识;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在传授关于英语国家的基础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中所隐藏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化悟力和意识。
二、分析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因素
英语文化教学的定位是以教材为蓝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是实施英语教学的前提条件。根据笔者的归纳总结,高中教材中的英语文化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英语国家知识文化和英语交际文化两类。
1.英语国家知识文化。在高中英语材料情景对话和语篇阅读中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知识文化,是实施英语文化教学的优良语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国家的地理常识,如地形地势、气候特点、自然风光等;(2)英语文学艺术知识,如杰出的文学作品、艺术成就、文艺流派等;(3)英语国家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兴起和发展主线、重大要闻和变革、重要历史事件等;(4)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类的常识,就教材而言,高中学生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重点社会问题、一些重要的法律常规等;(5)物质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艺术品、用具和建筑物等。另外,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领域内的知识文化可指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进行课外英语文化知识研习。
2.英语交际文化。英语的交际性特征决定了要特别加强交际文化的渗透,且将英语国家知识文化贯穿于交际文化的传授之中。英语交际文化可分为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两种。教材中的语言交际文化大致包括一些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交际礼仪等,具体通过日常话语交际,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对照显示出来。非语言交际文化又称非语言行为文化,主要包括眼神交流、仪容仪态、身体姿势、言语停顿和沉默等。现行教材对非语言交际文化反映不多,只在课后少许练习中有所体现,如英美人士右手握拳并翘起大拇指表示想搭顺路车,而中国人这样做表示赞赏;中国人喜欢用摇头表示无可奈何,这种行为在英美人士身上,则是耸肩膀等等。对教材中缺失的一些交际文化如饮食文化、家庭观念、节假礼仪和庆祝方式等,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目的是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输入,尽量使学生大范围地感受英语国家文化,并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照,融入异族文化,从而正确领悟英语文化内涵,得体、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幼儿园 传统文化教育 内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63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育的水平在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但是,幼儿教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逐渐地加快了“去本土化”的脚步。“去本土化”是指本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所代替。许多孩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传统礼仪更是不知所云。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忽视传统文化对于幼儿教育是不利的。本文想谈一谈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
1 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1 传统文化主要以节日庆祝活动的形式展开
目前,幼儿教育以五大领域展开,从体、智、德、美等方面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而其中与中国传统内容相关的,多数是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的,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同时,幼儿教育的相关教材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等在幼儿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更少了。
1.2 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偏差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幼教工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出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1)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幼儿由文化知识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例如现在有些幼儿园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稚气的声音清脆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人觉得让孩子们从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在“不求甚解”地朗读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哪里?他们记住了内容,就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热爱吗?是不是也该深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呢?
(2)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以节日活动、传统美德故事、杰出人物的介绍等历史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体现,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与现代生活脱离太多,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总是以故事、图片、工具的形式来介绍,无法给幼儿以深刻的印象。
(3)注重继承,缺乏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深入的体会,以照搬为主,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加以变通;过于依赖教材,依照习惯,甚至模仿其他教师,其他幼儿园;二是让幼儿被动学习的较多, 不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过于注重“原汁原味”,要求幼儿生搬硬套地,不加取舍地学习,无异于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2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为主:
2.1 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1)注重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孝顺双亲的品德。古代教育注重“孝悌”的培养,作为传统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阶段,孝悌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内容。
(2)提倡节俭。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自尊心、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3)培养幼儿诚实讲信用的良好品格。“诚信”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十分注重的优良品德之一。最典型有《论语》里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 幼儿天性纯洁,认知有限,难辨是非,长辈应以良好的行为加以引导。《礼记・典礼上》中也说道:“幼子常视毋诳” 。
(4)提倡“为善”、宽容。《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论语》里有“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论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2.2 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1)加强礼仪常规的训练。对幼儿的礼仪教育,首先要进行姿态训练。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文献。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翘腿、支颐(手托腮),欠伸及广占坐席;站立时应垂手正身,双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饭剩饭,不得说话,左颐右盼,手足乱动,发声嚼啜,等等。其次是,要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礼仪。如遇客人来访时,要礼貌大方,有礼相待;与人说话要谦和有礼,不能大叫大嚷等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古代幼儿家庭生活常规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南宋教育家朱熹就要求幼儿每日鸡鸣起床后,应自己洗脸、漱口、梳头等事务,并且规定“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除此之外,古代对幼儿饮食卫生也很讲究。同时,还要求幼儿对于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洒扫”之事。这些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对于养成幼儿勤劳的习惯也是大有益处的。
2.3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1)重视传统节日等的庆祝活动。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幼儿对于节日的了解,如节日起源、节日风俗、与节日相关的诗歌等,寓教于乐。
(2)加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当中的《三字经》、 《千字文》、《百家姓》等都是古代蒙学写字的代表作,其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诵,而且蕴含这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粗浅的生活常识。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以传统文化读本的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也能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重视对幼儿的乡土文化教育。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有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流传至今既保持了传统的风格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认识家乡或者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周边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幼儿的视野。
3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在室内墙饰、屋内装饰颜色、选材等等方面,突出传统文化特征,将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环境积极渗透给幼儿,为幼儿活动空间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教室墙面布置时,可以设计制作以名胜古迹、传统节日、地方特产等为主题的墙饰。
(2)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蕴含在一日生活之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将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文化因素入手,择其精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注重强调道德规范、礼仪、节日活动、经典朗诵、风俗习惯等内容的教育,为幼儿创设各种直接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的活动环境,使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展。
(3)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资源进行教育,避免形式化、说教化。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幼儿园要有创新意识,大力提倡开发地方课程、园本课程。因此幼儿园可依据本地本园特色编写园本教材,将传统文化以幼儿易接受的儿歌、游戏等形式编写成教材。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如艺术欣赏、参观、交流、表演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加深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4)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共同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使教育幼儿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达到一致,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幼儿园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以及亲子活动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5)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合理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缺陷也日益显露。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仔细地斟酌,从幼儿教育的需要和未来出发;需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衡量,对于实际教学情况,也要注意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芳.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上海托幼,2008.11.
[3] 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红云.幼儿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与对策[J].教育・科研,2006.20.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成因;矫正对策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素质、处事能力。“知书懂礼”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素质与礼仪素质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取得成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社会年轻人才群体中,大学生占据半壁江山。大学生数量之多,他们身上不仅带有明确的个人形象,而且还映射着家庭甚至社会的精神面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社会期待不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现出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一面,严重违背了社会礼仪素养要求,这与大学生高素质身份不相称的,应找到其形成原因并积极改善和解决。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客观方面的原因
(1)深受家庭礼仪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为“90后”青年,家里多数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过多的呵护与宠爱让其“恃宠而骄”,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凡是有利的事情都要归功于自己,需要负责任的事情都是他人的错,只知道向他人索取,不懂得为他人付出,更不会为他人着想。“孔融让梨”的佳话也只能是一句佳话了。其次,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也许父母本身在生活中就存在较多的不文明现象,使得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2)高校礼仪教育重视度不足,未设立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就当前而言,我国处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深水区”,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型过程中,我们面临来自于教育体制本身的严峻挑战,譬如重视成绩、升学率等,而在学生良好素养的培植、文明礼仪行为的规范等方面关注欠缺,以至于很多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现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一教育缺失的问题,逐步将礼仪教育课程提上人才培养日程。但由于此项工作仍处于初步萌芽期,而且许多教师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礼仪教学还未成为重点。
(3)社会环境多变,越来越多关于文明礼仪的负面新闻冲击着眼球。2013年社会事件“十重门”反映出的公共道德争论问题,使得整个社会都有些躁动,社会上、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现象混杂,加之缺乏对处于校园和社会过渡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与指导,这也给我们的大学生培养工作带来外部环境上的生存困境。
2、主观方面的原因
(1)礼仪践行能力欠佳。礼仪修养贵在内外兼修。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说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外在装饰,比如衣着言行等。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外表的修饰就显得粗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接受过思想品德教育,具备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认知,但是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礼仪意识与礼仪行为的不协调,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的矛盾,是大学生礼仪养成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知识结构的均衡能力有限。长期以来,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很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理科比文科的发展机会多,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不到完全的均衡。许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差,缺乏基本的交往表达能力,严重影响了人际沟通。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加之读书的减少,使得语言方面的功底越来越弱。
(3)忽略了提升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终究步入社会的他们能否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类拔萃,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大学生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链条中顺利建立积极正面的个人形象,逐步拥有高效的人脉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礼仪素养至关重要。个体若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升个体的礼仪素养。虽然高校通过一些措施和校园文化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但却收效甚微。
二、矫正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对策
1、强化礼仪意识
近年来,学生获得礼仪知识的渠道主要源于家庭、学校以及所生活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分散的学习渠道与零散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主体在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时很难建构起系统全面的对于礼仪规范的认识。缺乏礼仪意识是造成大学生礼仪素养普遍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事实上,作为先进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将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2、营造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老师,就是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都可以影响到学生,规范他们的文明礼仪。因此,各大高校在注重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师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加强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重视家庭礼仪环境的培养,是礼仪教育的重点。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平台资源,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礼仪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在潜意识里纠正不重视礼仪的错误看法,做到真正的“主动”学习礼仪。此外,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载体,通过开展礼仪知识讲座、编排礼仪短剧、校园文明礼仪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普及相关知识,使大学校园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3、开设礼仪课程
高校应重视礼仪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把社交礼仪课设为必修课,在课堂上讲授利益相关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提升礼仪素养当成必做事、乐于做的事。高校还可以根据各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设立具备针对性的礼仪咨询与培训部门,针对大学生目前的个体情况和社会需要开设不同层次的专项礼仪训练课。并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过程中随时关注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通过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与训练,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实现大学生提高专业修养的同时延伸其为人处世的“软实力”的目的,为大学生未来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小莉,云书海.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08-02
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教育良知的综合体现。从表象上看,礼仪涉及的无非是一些表情达意、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小节,然而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有时甚至还关乎全局。对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来讲,学习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使我们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可以使我们改掉陋习为我们今后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索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礼仪的含义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原则。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二)礼仪的含义
首先,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其次,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最后,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综上,现代意义上的礼仪是指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中,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被人们普遍认可,并且以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现了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礼、懂礼、守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实质上是教人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与人相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在这种社会关系之中,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遵守礼仪的原则规范行事,否则他将很难生存,所以说遵守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身正为范,成为礼仪的实践的传播者。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更多的反应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我们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等礼仪的要求上来,所以,学习礼仪加强礼仪教育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处世原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能够使其掌握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严格按照礼仪的规范行事,使其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有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形成,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能很快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感等,这些都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礼仪行为普遍缺失的表现
随着不同版本的“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流传,近年来,大学生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日益加剧,目前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没有了父母和班主任老师的督促与教导,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把学校规章制度和所谓的公共道德都抛在了脑后。于是,在校园,可以看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心安理得;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任意浪费水电。不尊敬师长,到老师办公室,有的同学不请自进,不知道如何打招呼。另外还有穿着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穿着奇装异服,仪容仪表不整洁,不得体。从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当今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常识的缺失,这些事情虽小,却也折射出校园文明风气状况。
(二)把“任性”当“个性”
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无可厚非,这也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但对于什么是个性,有些大学生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不少大学生把穿戴特殊、奇装异服、言语出格、行为不羁、我行我素、放浪形骸、反叛传统、甚至抵制纪律的任性当做“有个性”。其实,这些都是礼仪缺失的表现。
(三)缺乏“感恩”之心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应转换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转换教育理念,不应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要不断完善高校德育体系,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入手,高度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内在修养外在礼仪兼顾。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绝不是开几门礼仪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形成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只有常抓不懈,礼仪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使之形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被动的去执行。
(二)高校不仅应该普及礼仪课程,更应该设立专门的礼仪培训中心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因此礼仪教育普遍空缺。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礼仪课应成为我们所有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适当设置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如《礼仪修养》《社交礼仪》《公关礼仪》《商务礼仪》《体形训练》等。通过一系列礼仪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礼仪知识将非常丰富,如果能引导将其实践相结合,将来对其步入社会就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学校应该成立大学生礼仪培训中心,对学校的礼仪活动给以指导,定期进行不同种类的礼仪培训,同时,成立学校礼仪纠察队,在学校内发现大学生不文明行为时给以积极的引导,使其迷途知返,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大学生。
(三)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展示礼仪的魅力。例如: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让学校成为大学生的礼仪之家。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教育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质和文明修养的程度。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的内涵并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塑造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成为一个受人敬重和欢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自己的要求。现今社会,优秀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灵萍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7(1).
[2]胡永红.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教育广角,2009(8).
[3]何莉.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1).
[4]杨得利,高世杰.论大学生礼仪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2]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