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学习领域;定位;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要求;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81-02

一、学习领域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部规定为高职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高职学生优良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现代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强调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既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又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高其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心理素质,增进其社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渠道和有效手段,在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通过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使之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控情绪,锻炼意志,修炼个性,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协调,学会合作,走上社会以后,不仅具备优良的专业能力,也能具备优良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成长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通过社会需求调研与大学生心理需求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自身与社会岗位共同需要具备如下特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悦纳自己,欣赏他人;面对现实,认知完整;情绪适度,意志健全;处世和谐,适应社会;人格完整统一,心理行为符合其年龄特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自知自控能力、自我成长能力。

围绕着这个目标,我们重构了课程内容,实现从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将课程内容归为“入学适应”、“心灵成长”、“就业心训”三个学习情境,十二个学习任务。具体分为:学习适应、认识健康、认识自我、调控情绪、培养意志、应对挫折、优化个性、学会交往、学会去爱、排解压力、职场心训。实现了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做到了以知识、能力和方法综合培养为主要教育目标,突出职业岗位心理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我们还聘请行业专家围绕社会真实环境组织课程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的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学习情境(任务)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整合,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二、学习目标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急需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会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分析会诊,高职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和工作岗位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能力:

1. 专业能力

除了具备各种必须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优良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心态,团结合作的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个性,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悦纳自己,欣赏他人;面对现实,认知完整;情绪适度,意志健全;处世和谐,适应社会;人格完整统一,心理行为符合其年龄特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自知自控能力、自我成长能力,等等。

2. 方法能力

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善于积累,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发现新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具有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素材和积累素材,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3. 社会能力

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地与人沟通;具备创新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有市场调研、预测流行趋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路

1. 以社会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导向,选择课程内容

通过社会需求调研与大学生心理需求调研,发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岗位共同需要他们具备如下特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悦纳自己,欣赏他人;面对现实,认知完整;情绪适度,意志健全;处世和谐,适应社会;人格完整统一,心理行为符合其年龄特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自知自控能力、自我成长能力。

2. 以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职场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序化课程内容

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依托,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以内及外,循序渐进,将上述学习任务分为“入学适应”、“心灵成长”、“就业心训”三个学习情境,实施“教、学、悟”一体化教学,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心理素质。

3. 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工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安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影片赏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培养锻炼职业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4. 开展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拓展职业心理素质

课程组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征文比赛、心理健康书签大赛、心理健康漫画大赛、单词记忆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答、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演讲比赛、“5·12平息心灵的地震”主题活动、心智拓展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习兴趣,训练了心理素质,在"真实"工作过程中培养锻炼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提高了自知力、自愈力、自调力、自成长力。

5.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为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构建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考察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我们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全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贯穿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过程性学习考核占60%,最终学习结果占40%,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2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篇3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三、记忆

要求:

1、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

2、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

3、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存贮方式,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家 心理咨询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西方,脱胎于哲学。自从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后,心理学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咨询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西方心理学家们通过种种科学研究使心理学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使心理咨询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诚然,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主要在西方兴起发展,但是中国其实在相当早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哲学中就已经包含了心理学的思想,其中又属道家学说中研究的最为广泛深刻。先秦道家思想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

一.先秦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道家的许多专著如《道德经》、《庄子》中都很多有关心理学的思想。比如说《道德经》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认识别人是智谋,认识自己是智慧。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顽强前进的人有志向。不失所追随的人长久,身死而精神不灭的人长寿。”这其实也是现代心理咨询中所倡导的,即认清自我,树立目标,知足常乐。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核心便是探索来访者长期的隐藏的潜意识冲突,使其呈现出来,然后对其加以分析,使来访者对自我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解决现实心理冲突。这其实就是“自知者明”的具体体现。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所创建的意义治疗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这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学说中所追求的“所”、“道”其实都有生命的意义这一层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曾多次提到观、明、玄览。这里的观是指观察、感知,代表着感知觉;明是指明白、通达,代表着思维过程,玄览就是深观远照,从整体上去把握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总规律。这代表的是思维上升到高级的阶段,能够掌握事物的概念,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总的规律性。这也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规律。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意思是说人形体的变化可以引起心理的变化,这与心理学中的所提到的身心健康论是一致的。人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而心理的变化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中国心理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到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意义,业已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以及著作。尤其是申荷永关于精神分析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关于全人心理学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主讲的“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更是把大量的道家的理论和修炼的精华,用于人的调整。这里的“全人心理学”特指许金声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概念,主要是指一种开放的、究竟的、在对人的理解上具有最大包容性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态度。全人心理学认为,道家关于“道”的概念极为深邃、丰富。“道”是自有永有的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能够体悟、遵循者就是得道之人。

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在中国被重视,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也很早就对其展开了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多次说,他关于自我实现的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道家的“无为”。他在晚年甚至预测心理学的第三种思潮将过渡到以“道”、“上帝”为中心的第四种思潮。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十分欣赏道家思想,在他的主要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老子的《道德经》。例如,他在《存在之路》中说:“我最喜欢的,并总结了我很多更为深刻的信念的是老子的另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的治疗理念也正是如此。他在治疗中强调对当事人不干涉,对当事人真诚一致,给予当事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当事人“共情”。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写过关于道家的书。20世纪30年代,卡尔・荣格(Carl Jung)就对道家的内丹学进行研究,开启了心理学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理查德雌尔海姆(Richard Wilhelm)与荣格著有《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一书,使心理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不少西方人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中国的经典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荣格在这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比较中西差异,尝试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还从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诠释道家的修炼。从精神分析看,内丹中的“元神”对应于“无意识”,或者说以“无意识”状态存在。内丹中的“识神”对应于“意识”。无意识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的能量。修炼则是让意识与无意识统一整合,开发出无意识的巨大能量。为此,精神分析也发展了一些路径和方法。荣格还曾用集体无意识理论理解了内丹学著作《太乙金华宗旨》中的超越现象,视之为一种无意识的表征。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是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他曾是天主教神父,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接受精神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交流分析等心理学训练。他的“家庭系统排列”在处理个案时,让代表各自进入在家庭系统的位置,代表在这过程中常常能够体验到当事人的感觉。该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氛围和环境,让“道”来起作用。家庭系统排列由于行之有效,在世界风行,尤其是中国。海灵格说他的方法主要是受了道家的影响。家庭系统排列体现的是“道的力量,是中国老子的智慧”。

二.先秦道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咨询师在这里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医生的角色,而是一个引导者,通过对来访者的支持和帮助,使来访者发挥自己本身的潜能,从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和道家思想的一些理念是相同的。道家主张:“自胜者强”便是这个意思。

其实道家学说中的很多理念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道德经》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应该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事物的自然天性,森田疗法的重要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是这一原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体现在要遵循人体和自然的规律,咨询过程应当顺其自然,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不应该急于求成,忽视来访者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列御寇》中说:“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这里的“诚”通“情”,“谍”通“泄”。是说一个人如果内心积郁,就会在体表上流露出来,旁人一看就知道。好比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内心的状态往往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步态、动作可以加深对来访者内在状态的了解。《管子・白心篇》中说“卧名利者写生危。”意思就是醉心于名利的人,往往会为前途未卜而耽忧。《内业篇》中说“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这些剖析人们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念跟现代心理咨询是一致的。现代人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是由于过于看重名利,然后产生种种忧郁和怨愤的负面情绪,然后导致一些身心问题。如果加以引导,使其以一种道家的顺应与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便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暂时脱身出来,获得心灵的放松与清净,也即道家所说“心地清净为天下正”。道家学说认为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不好的事情可以变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心理咨询中一些极端不好的现象能向好的方面转化,关键是咨询师要善于引导。比如焦虑可应用于应对压力事件,抑郁可以有助于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事物在释放完能量后就会自然消亡,“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在心理咨询中对于一些不好的病症现象可以先充分去释放,然后再去解决它。

现代的性心理咨询、绘画治疗、书法治疗都与道家思想有关,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道家的理论理念。道家所推崇的一些锻炼方法,如气功、吐纳、太极拳剑等不仅可以用来强身健体,也可运用于心理治疗,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人群,可以通过自己勤加练习,做到自助自愈。道家所提倡的吐故纳新之术跟心理咨询中常用的腹式呼吸其实也是类似的原理。杨德森与张亚林所创立的“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就是脱胎于道家学说,其中的松静术、柔动术、病情分析会、保健心得志等都是根据道家文化所提出的一些治疗方法。

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说的就是道家学说对人心理所起的一种作用,现代心理咨询完全可以借鉴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采用更加合适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依据道家学说,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困扰。虽然心理咨询产生发展与西方,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人和西方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心理咨询理念,而从传统文化比如道家学说中去探寻,毫无疑问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鸣岐.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迟欣阳.道家文化中的健康心理学思想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3]张金洪.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和治疗[J].才智.2009(31)

[4]杨树英.道家的心身观及其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比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 异常心理;病因,发病机制;相对性

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就学科而言,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属于医学的分支,而其它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对异常心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意义上的研究。从总体上讲,异常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特殊内容,而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主观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和社会文化性,但从发生机制上看又有生物学属性。由此,导致了心理现象和异常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非科学性问题。所以。给我们的研究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管是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还是医学背景的学者,在异常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临床治疗上,往往又用躯体异常作为参照系(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或分析模式,也给我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方便和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个视角进行探索来发现问题)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两个(躯体与心理)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理论体系差异甚大,现象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理论的紊乱、概念的模糊和操作的困难等非科学性问题。

1 异常心理理论体系的多学科属性和部分内容的矛盾

由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的多学科性和彼此矛盾,使得关于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就异常心理的各种理论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进行解释的情况来看,普通心理学框架基本上很难或者说不能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解释。比如说,从普通心理学框架看,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发生或者说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只能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整个心理现象全部解体,但最主要的是思维过程的障碍,尤其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其它恐怕就很难有所“作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心理结构的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和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长期矛盾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包括异常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在客观环境因素刺激下错误的强化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是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长期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个体在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错误或歪曲所致;生物社会学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等等。可见,由于理论体系和所持的观点不同。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尤其是病理机制出现了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解释。同时,目前医学理论包括神经科学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异常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问题。可见,如果把心理学包括异常心理学放到自然科学模式(实际上心理学从独立以来就走的这个模式)下来进行考证,关于各种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更为突出)基本上经不起自然科学模式的检验,其实践操作过程(治疗过程)和一些成果也就经不起科学甚至是逻辑的检验。

如果我们按照临床医学模式的疾病单元(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来考察人格障碍的话,从临床上看关于人格障碍的许多要素都不能成立。从病因病机的角度看,形成人格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培养教育环境不良。从医学或自然科学的模式看,对这些原因很难分离和量化;形成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基本上不清楚。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很难进行一般情况的说明。变态心理学一般把人格障碍分为11~12个类型,实际上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而进行分类的。与其它的一些要素(病因或病机)基本上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类完全没有医学上的“临床意义”I所以,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他的“社会生活表现”,不仅没有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本质特征“疼痛”或“功能受限”,而且也没有心理疾病临床表现“痛苦”的真正含义。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就医,所谓的根据某某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论形式而已,所谓的“18岁以前不诊断,25岁以后不形成”也存在许多相对性问题(以后作者将专文论述)。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大家已经基本上形成共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很困难,药物治疗基本上无效”。通过以上我们对人格障碍的医学模式考察,我们认为,很显然人格障碍与同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比较没有多少“疾病”的特征,与躯体疾病比较其“疾病单元”基本上不成立。

2 异常心理分类的多样性和概念的紊乱

首先,就异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病学的实践角度看,目前就存在着ICD、DSM、CCMD、现象学的分类和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分类5大体系,而且这些分类体系彼此交叉重复甚至矛盾,从而导致了理论上的紊乱和实践操作的困难。比如就“心理问题”这一普通而常用的重要概念,一些科普杂志和专业杂志常常提到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百分之多少多少等之类的描述,不仅普通民众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恐怕连专业学者也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就作者理解而言,如果是根据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界定。心理问题主要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轻微的刺激而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影响其社会功能,经过自身调节很快可以恢复的一种心理生理状况。所以(正常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都应该是100%。如果这些杂志这里的“心理问题”是指“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话,那么这些数据全部是错误的(真正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没有那么高的发生率);如果按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统编教材的要求(把心理咨询的对象严格界定在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两大类),上述有关杂志中关于“心理问题”这一概念的涵义就更加含混不清。

其次。就现在的分类体系而言也不能完全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常心理。就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的“烧熊事件”和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也许学者们还可以把它们“挂靠”在人格障碍的分类中。但最近的“杨丽娟事件”和“痴迷者”等现象恐怕很难用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然而,从异常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能说这两个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不是“异常”,而是“正常”。如果是异常的话,同行们更清楚,按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

的类型把它们包括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怎样去进行治疗呢?大家知道,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处理它。也许有一部分“爱好者”确实要去处理这类“异常心理”现象的话,那就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很显然,由于医学学科的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医学上对躯体疾病的分类是根据躯体系统和器官进行的,它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由此可见,异常心理分类的相对性问题(多种分类体系的并存和矛盾,从而导致部分概念的紊乱)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3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的困难

从理论上讲,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有“经验的标准、医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社会文化标准”等等。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与躯体疾病相比较的话,大家都清楚,躯体疾病的判断是因为它有绝对的生物学指标,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确定性,换句话说,我们在判断躯体异常时,最根本的参照系还是躯体的正常系统、器官和组织(甚至是更加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判断异常心理最根本的参照系应该是各种正常心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应该知道各种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否则,我们就不能判断各种异常心理。由于心理现象的非量化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至今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能很概括地告诉人们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所以,才导致了我们上述各种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出现。

在临床上“经验的标准”是不能作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的;而“医学的标准”在心理门诊中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在临床心理门诊中,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医学上的依据。);“统计学标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的。只有参考意义;“社会文化标准”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大家很清楚躯体疾病具有跨文化、跨时空和跨地域性,比如说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骨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或地区还是诊断为“骨折”,没有任何争议。而异常心理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一个同性恋在一些地区或文化里(某些西方文化)有可能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导致的一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而在另一些地方或文化里就有可能完全是一种异常心理(如一些东方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异常心理领域内类似的现象很多,从科学的角度讲,完全同一类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却给以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肯定包含着不科学因素或者说就是不科学的。但在异常心理的领域内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又是合理的而且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由此,我们发现在研究异常心理时与正常心理比较,我们找不到客观的或者是科学的依据或判断标准,当与躯体疾病作为参照系时。我们又陷入了不知不觉的困难或麻烦当中。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心理学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一系列分之学科(包括异常心理学)的不成熟性和特殊的困难,从而也就导致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问题。

另外,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人们对异常心理的治疗经历了“放血治疗”、“火烧”和“镣铐”等多种非科学的治疗手段,到17世纪,许多脑科学家和医学家开始认识到各种异常心理都是大脑功能(结构)异常的结果,所以,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是,直至今日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原则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一部分临床医学家始终认为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应该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而一部分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临床治疗家则认为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比如就现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而言,一部分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者坚持认为,对抑郁症患者是药物治疗为主,有些甚至认为是终生服药;而一些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认为,心理治疗也可以把抑郁症彻底治好。作者以为,从医学的角度讲,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只有是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才是最根本的治疗。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从医学的角度看,只能是改变了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而心理治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仍然是改变了大脑的微观结构(神经细胞的暂时联系),否则,心理治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尽管目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通过药物的临床实践效果至少可以证明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尽管药物治疗已经开展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之一仍然是一种假说。而且,是异常心理导致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还是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导致异常心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就心理治疗而言,从早期的精神分析治疗到现在流行的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全世界在该领域应用的治疗方法不下200种,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理论体系就存在着非科学性和非逻辑性以及规范性问题(这里不在一一详细叙述),换句话说,这些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就存在着不科学性,因此,其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就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加之异常心理的非疾病属性以及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等因素,现实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 异常心理临床表现的社会文化干扰和非疾病特征

篇6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恩心理 研究进展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感恩心理的研究逐渐成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感恩是一种心理品质,在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中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形成健康的人格。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动荡期,了解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影响力之一。本文从感恩的含义、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做了阐释,以便对此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一、感恩的含义

在感恩的研究中,对感恩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字典》的解释,例如:“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也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和“乐于把得到的好处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1]。有在“感恩”词源上进行解释,例如:感恩(gratitud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gratia”,意指恩惠、仁慈或感激[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阐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名言警句[3][4]。

研究者不论是从哪种定义上引入,均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5][6],感恩不仅是对于别人或者大自然给予自己帮助的一种亏欠心理,而且具有一种回馈心理,即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7][8][9]。基于对感恩缺失的研究显示,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德育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之心,所以从心理学的层面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迫在眉睫[10]。

二、青少年感恩心理的研究意义

经过对感恩相关文献的查阅,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总体是好的[11],但仍存在一些感恩缺失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足以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感恩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并且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感恩缺乏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要在德育层面加大教育力度,还要在心理层面唤醒青少年的感恩之心。引导青少年对自然、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间关爱的真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感恩缺失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学生时代是感恩教育的关键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就是依靠来自校园的莘莘学子,如果在青少年期没能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步入社会就很难做出感恩的社会行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培养具有感恩意识的青少年,建立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对中国良好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离不开感恩教育。感恩心理与我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安东尼・罗宾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当一件好事发生,或别人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可以很感激,可以稍微有点感激,可以感到无所谓,还可以不高兴。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的质量是生活的质量。所以,拥有好情绪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当人心存感激时,就会感到温暖、被爱、美好和幸福。

三、有关感恩心理的研究进展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发现对感恩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多数是大学生,对青少年的研究较少,对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研究则不多;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居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内容上,有的专家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出发,论述青少年感恩缺失的表现,分析原因,提出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等;有的专家侧重于研究感恩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还有的专家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等。

在感恩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恩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及其显著的正相关,感恩影响幸福感,是影响幸福感的中介模式与调节模式,并且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12]。

(二)感恩和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显示,特质感恩深度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高特质感恩的人有高亲社会行为倾向,低特质感恩的人有低亲社会行为倾向,特质感恩对亲社会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特质感恩通过人际关系亲密度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产生影响[13];大学生感恩能够促进助人行为[14]。

(三)感恩与人格的研究。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中的某些因子对感恩意识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解释和预测作用,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各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预测作用[15]。

(四)感恩与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16][17],基本心理需要三大成分在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即感恩既直接促进青少年自主需要的满足,又通过促进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满足间接增进其自主需要的满足,进而减少病理性网络使用[116]。

(五)感恩与学生学业的研究。研究显示,初中生的感恩与学业成就正相关,学习投入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系列中介效应,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感恩和行为投入水平[18]。

(六)感恩与人口学的研究。研究发现,女生在感恩量表各维度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青少年在感恩量表各维度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年级;独生子女在感恩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11]。

(七)感恩缺失的研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意识较强烈[11],但不乏感恩缺失案例的出现,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感恩缺失的原因,例如:父母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教育的忽,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等[19]。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从学校、家庭、社会、自我等方面协同发展感恩教育的方法。

四、结语

感恩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态度,不仅仅需要青少年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全社会人的关注,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这不仅是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据当前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虽然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感恩心理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权威的研究工具,有些研究是采用本土自编的量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研究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致使出现一些重复的研究;综述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针对国外的感恩教育研究不多;研究者提出的感恩教育的方法缺乏一定的具体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汪瑞.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

[2]丛文君.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家庭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

[3]杨光艳.青少年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华章,2013(32).

[4]刘金珠.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9).

[5]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以自式量表初步验证感恩三维结构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6]Mccullough,Emmons,&Tsang.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82).

[7]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青年教师,2006(6).

[8]岳洪群.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9]杨艳,刘长青.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

[10]秦吉吉,陈家麟.青少年感恩缺失及培养的心理学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

[11]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12]汤琪,包建.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综述[J].沧桑,2011(1).

[13]胥兴春,李贞珍.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J].心理研究,2013(2).

[14]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08.

[15]秦.大学生感恩意识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16]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胡谏萍,李丹黎.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

[17]许倩,高婷婷,孔祥娜,魏昶.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教海探航,2013(721).

[18]文超,张卫,李董平,喻承甫,代维祝.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1).

篇7

[关键词]工作倦怠;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中式工作倦怠量表

1 引言

在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工作倦怠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研究表明,工作倦怠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护士职业是一种典型的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一直是国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对此问题加以关注,本研究拟对护士的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进行考察,从而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倦怠干预,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践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施测对象来自于河南郑州5家医院的护士,共计214人,回收问卷197份,回收率为92.1%。对回收的问卷加以检查,筛除无效问卷后,保留下来的有效问卷为175份,有效率为91.1%。其中男6人(3.4%),女169人(96.6%)。已婚者110人(62.9%),未婚者63人(36.0%),其它情况2人(1.1%)。中专学历102人(58.3%),大专学历58人(33.1%),本科学历13人(7.5%),研究生学历2人(1.1%)。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0.3岁。工龄最长40年,最短不足1年,平均工龄为10.5年。

2.2 工具 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rtory,简称为CMBI)。该量表由李永鑫等编制,共包含3个因素,分别为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每个因素为5个项目。量表采用7点记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从“1”到“7”符合程度由低到高,其中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等信效度指标良好。

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External Locusof Control Scale)。该量表由Rotter编制,共包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须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记分,得分在0(极端内控)和23(极端外控)之间。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Questionaire)。该问卷由解亚宁编制采用,共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不采取”为0,“偶尔采取”为1,“有时采取”为2,“经常采取”为3。

2.3 数据分析 将所有调查结果用Foxpro6.0进行管理,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技术。

3 结果

3.1 护士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表1列出了护士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结果。从表1可知,护士的心理控制源与倦怠的耗竭和成就感降低维度的正相关达到了统计显著性水平(P<0.01,P<0.05),积极应对与倦怠的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P<0.01),消极应对与倦怠的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P<0.01)。

3.2 护士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状况的分层回归 见表2。

利用分层回归技术来考察护士的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程度的影响,具体运算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首先利用各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各维度进行回归,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护士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影响;第二,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作用的前提下,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于工作倦怠的主效应。分层回归的具体结果见表2。

4 讨论

篇8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

篇9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

摘 要:高中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也是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提高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高中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以达到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 抗挫折能力

1引言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处在个体发育的青年初期,也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高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发展时期呈现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增多,而高中生所处的优越生活环境使其自身缺乏更好的抗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抗挫折能力并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而抗挫折能力不足会使高中生在遭遇挫折时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攻击他人、自杀等严重后果,进而威胁到社会安全。

现阶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高中生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 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 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和扩展, 其实效性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高中阶段是一个“危险期”。这个危险的内因主要源于高中生较易聚集以下心理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性、主观性、偏激性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处理能力方面的矛盾;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想像与知识贫乏、缺乏判别是非能力的矛盾。而高中生所面临的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所处的环境相较于初中生而言更复杂,所需要自身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多。面临着这样多的矛盾的困扰,便很容易遭遇想像性及实质性挫折。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课程。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2.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它不是概念的主观臆造或翻新, 而是在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 没有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 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 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 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功能; 最大亮点是: 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 与“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的学校使命有机结合起来, 强化了与学校教学活动主旋律的紧密结合,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分离的被动局面。概括地说,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 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 防治各种心理问题, 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2.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 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 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 针对有心理障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重心通常局限于三级和二级目标, 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强化一级目标, 兼顾二级和三级目标, 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全体学生, 体现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相对立, 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矫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 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

2.3 与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区别

2.3.1任务与功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 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 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仅包含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补救性功能, 还致力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对学生来说,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 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学习, 提高学习热情, 改善学习能力。

2.3.2 对象与内容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主要聚焦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并且还包括教师和家长。使所有人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结构内在的双主体的平等关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时间指向( 过去、现在、未来) 、活动类型( 生活、学习、工作、社交) 、关系维度( 对人、对事、对己) 等。可将下列十四项优先列为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2.4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开始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但由于积极心理学渗透缓慢,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其主要还是以消极心理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摆脱心理困扰和问题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教育的对象面向问题学生以及学生的问题,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中心,教学内容以补救性、治疗内容为主,解决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将学生更多的关注点停留在问题上,重在知识的讲授和咨询辅导。

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1 挫折

挫折是指人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它包含了三层含义: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当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人们便体验到了心理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对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对于抵御挫折能力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发个体的意志努力,更坚定地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奋力前进,直至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面对现实社会,不断调整自己,不断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成功的经验,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人生价值感得到提升。但对抵御挫折能力弱的人来说,挫折是毁灭,会把人压折了腰,他们通常表现为不能正视现实,经常采取逃避行为来应付自己所处的环境,在遇到外部矛盾对立面的实力强大时,就会把攻击的矛头指向自己,自虐自残。当代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他们在挫折后常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常见的消极心理反应有两种:一是心理投射。即受挫后,力图把失败的责任、苦闷、气恼和紧张情绪转嫁、投射给他人或其他事物,借以保护和解脱自己。主要表现为:猜疑推诿、怨恨攻击。"二是消极防卫。即把受挫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自己怨恨自己、惩罚自己,以自怨自艾的方式来寻求自我解脱。主要表现为消沉倒退,心灰意冷,消极反抗,破罐破摔。这些消极反应持续出现则会形成心理障碍。

3.2 抗挫折能力

关于抗挫折能力,目前有“抗逆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忍受力”、“抗挫折能力”等不同说法,其基本含义都是指个体忍受、抵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冯边平把挫折承受力定义为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是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并进一步分为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的前一阶段;挫折排解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的后一阶段。耐受力和排解力是抗挫折能力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依相附,是个体适应挫折情境所不可或缺的。

3.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于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止将教学重点放在摆脱心理困扰和问题上,应重在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其幸福人生奠基。从教育的目标、任务、功能、结构、对象、内容、方式与过程来区别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对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3.1 教育目标

挫折是人生中必有的体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高中生树立对挫折的正确的认知以抵御挫折,引导学生从挫折中成长,树立有效的积极的归因模式,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高中生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积极向上和幸福有成的人,利用人性的优点来预防挫折感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往往比修复遇到挫折后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价值。既能做到及时的防御性功能,也能更好的发展高中生抗挫折能力。

3.3.2教育方式与途径

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仅依靠学生本身,应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 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 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 以班主任为骨干, 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 以家长为后援, 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抗挫折能力教育的立体网络。这也有利于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高中生将更多的关注放在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上。

3.3.3教育过程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双主体,发展性和预防性的教学内容为主。倡导体验性原则,教学课堂中可进行情境设置,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学生应对挫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体验的反馈,做到及时的引导,给予积极的关注,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4思考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其基础积极心理学仍处在发展阶段,而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教育中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在各种问题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合作下才能更好进行的一项工作。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是否可以将这种评价当做促进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运用在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课程中。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可以通过经常的形成性评价来监控和调整学生的抗挫折的状态,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得到反馈和强化,自觉和提高学生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随着班级素质拓展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的运用。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以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课的方式呈现在高中生面前,通过增强学生的体验,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抗挫折练习,从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2】 冯边平 挫折心理学 [M]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3】 孟万金 .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J] 教育研究,2008(5)

【4】刘丽英,刘云艳 .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8卷第6期

【5】张秀敏,杨莉萍 .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 [J] 教育评论,2014年第七期

【6】曹新美,刘翔平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和积极心理学取向 [J]教师教育研究,第18卷第3期,2006年5月

【7】蒋重清,杨志明 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8】赵琳,.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J]基础教育,第10卷第6期 ,2013年12月

【9】 王新波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 [J]中国特殊教育 2009年第10期

【10】 孟万金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文摘周报2008年8月

【11】庞红卫,积极心理学导向--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趋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际传真,2009·总第121期,23-26

【12】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12期,1113.1114

【13】马丁·塞格利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万卷出版公司,2010

篇10

关键词: 图书馆员 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 干预对策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观念更新与技术进步、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关键人员图书馆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显著,心理障碍患者逐渐增多,自卑、无价值感、职业倦怠、恐惧等消极情绪一直笼罩着图书馆员。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危机干预工作,了解图书馆员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性建议,这对提高图书馆员的生活、生命质量和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危机干预的定义

要了解危机干预的定义,首先要了解危机的概念。危机这个词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经常使用,有其相应的特定含义。这里所说的危机,仅限于心理领域。正常人都处于心身平衡状态,也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思维、意志、情感和生理需要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当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平衡状态可受影响,可能出现情感和思维失控,以致经历一种极端的情感紊乱,这时人就处于危机期。我们认为危机是由于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引起焦虑、悲伤、愤闷等不良情绪,又可使人更加成熟。危机的特点,通常是突然产生,用正常的应付方法失败,而出现的紧张、焦虑、害怕、害羞、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多数危机的持续时间短暂,24至36小时,很少持续4至6周。它们能引起心理易感性增加,导致潜在危

险,甚至自我毁灭,或实施社会不允许的攻击行为,……危机的结果取决于有无适当帮助及其有效程度。

二、危机干预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必要性分析

1.馆员工作经常出现差错。

馆员有了心理挫折,就会出现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逃避现实等情况,工作热情不高,潜力发挥不出来,对工作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差错。

2.馆员的人际关系出现不良反应。

馆员出现心理挫折,就很容易将自己的劣性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与他人的冲突一触即发,特别是对待读者态度冷漠、烦躁易怒,经常与读者发生争执。自己工作上出现差错,同事给指出来,就以为同事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在单位产生了不良情绪,回到家里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对亲友也常常是话不投机,产生隔阂。

3.影响馆员身心健康。

馆员的心理挫折如果得不到清除,长时间处于自卑、压抑、郁闷、焦躁等状态中,就会产生诸如抑郁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与心理变态。病态心理还可能导致馆员中枢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使身体发生病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心理挫折与情绪波动过大还能使病情恶化,所以说心理挫折会给馆员带来精神上与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它不但会影响馆员的工作能力,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能力。

三、图书馆员工心理危机的现状

1.安全感和归宿感危机。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途径――网上互动。随着网络经济全球化、信息工作分散化,将来的图书馆将真正摆脱地理环境的制约,成为世界性“大图书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个图书馆将成为世界大图书馆网络的各个节点。面对家庭电脑、办公电脑的普及,人们搜集信息资源的管道就可通过电脑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图书馆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份额就相对减少,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也将随之下降,这就使一些馆员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宿感危机。

2.自尊需求心理失落的危机。

心理学家告知我们,人人都有自尊的心理需求,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爱戴和尊敬。作为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图书馆员群体,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具有一种强烈的自尊需求心理,十分重视面子和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地位并不高,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员往往是学历低者或是一些关系户人员充当,认为图书馆不是什么专业技术部门,人人都能干。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致使馆员自尊需求心理失落,产生自卑心理。

3.馆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危机。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是西方组织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一种由工作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产生于人际关系和组织水平上的社会交换互惠关系的丧失。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工作任务单一,工作程序机械。图书馆员劳动强度较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同样的劳动,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程序单调、刻板,难免让人厌倦。第二,缺少激励机制。有的图书馆员在压抑沉闷的氛围中找不到工作的动力,也很难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工作毫无成就感。这与图书馆工作缺少激励机制有一定关系。

四、危机干预对策

1.消除偏见,转变观念。

图书馆员心理不平衡虽然有图书馆人员的主观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社会原因。图书馆员心理状态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人们对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职能的不了解引起的。为此图书馆应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做好对外宣传,纠正人们尤其是领导层的种种偏见,提高图书馆员在社会上的地位,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促进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的重视。主管部门也应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努力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馆员劳动的风气。另外,图书馆本身也要加强自身建设,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危机,面对新的信息环境,面对图书馆界的现状,图书馆员应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抛弃传统习气,以新的服务模式与读者建立平等互助的良好关系。

2.加强人才管理并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加强人才管理。图书馆领导在人才配置上要充分考虑馆员个体之间性别、年龄、气质、个性、能力、知识、智能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图书馆的工作特点,做到人员与工作的最佳匹配,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一位馆员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而且可以减少内耗和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产生和谐有效的群体效应。

第二,完善激励机制。图书馆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其功能是引导馆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符合图书馆规定或倡导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增强图书馆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地实现图书馆目标。

3.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个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最多只占10%,剩下90%的知识有赖于个人在社会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信息时代,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图书馆员更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充实提高自己,抓住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大好机会,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馆员在学习过程中,人格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精神得到充实、自我得以发展,就会有较高的技能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就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顶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归属感 含义 必要性 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到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抓紧抓好。其中对大学生进行归属感培养,应当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大学生归属感的含义

1.归属感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一般来说,归属感是社会个体或群体对其他事物或现象产生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对这种现象或事物产生心理依赖、心理认同的程度。一般意义上的归属感,都是指人对其他社会个体或群体的归属感。归属感具有多重的含义:

第一,归属感是个体感觉自己已经归属于某一团体,不但对这个团体是认同的,并且对这一团体产生了依赖、依恋、依存的情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社会属性的人都有畏惧孤独,害怕寂寞的心理,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某一团体的成员,希望加入这个团体并获得精神依靠、关爱与支持。有了这种归属感后,人就对自己归属的这个团体或集体产生了“家”的感觉。

第二,归属感属于人的一种自我感受,是主观层面的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深深植根于人的内心世界,活跃于人的心灵深处。在归属感的支配下,人可以从自身归属的团体或个体获得精神慰藉,得到心理满足。有了归属感,人就有了精神希冀,就容易产生奋进的力量,它使人能够保持一定的情感追求、思想追求、价值追求等,支配着人们向自己认同的方向努力。

第三,归属感是个体通过对某一团体、个体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了与团体较高的关联度。归属感属于情感层面、人文层面,而不属于利益竞争层面,也不属于经济获取层面。在归属感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友善的、互相支持的,是具有共同的奋斗理念和努力方向的,依靠归属感能够将团体成员凝聚起来,使团体的力量更为强大。

第四,归属感是人与他人、团体相互的认同、喜爱和亲近。因此归属感具有彼此性、相互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占有欲望。人在归属感的心理支配下,容易产生希望对方归属于自己而不属于他人的愿望,同时自己也愿意给予对方心甘情愿的回馈。而当彼此感觉不到归属感时,或对方的归属感不在自己身上时,那就意味着紧密联系、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即将终结。

2.大学生的归属感有其特定的含义。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其归属感的对象应当属于学生团体,具体现为同寝室归属感,班级归属感、所在院系归属感以及学校归属感等。大学生的归属感的含义限定在学校范围内,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而获得的对所属学生团体、班级和学校的认同、喜爱、自豪和依恋,是被学生团体、班级和学校接纳、重视、尊重、关爱、帮助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

二、大学生归属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1.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归属感的培养与教育,对于现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之时,不可能立即就产生归属感,其对校园环境是陌生的,心理上是疏远的。大学生归属感的产生总是经过在学校一定时间的积极学习、适应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对团体、对班级、对学校的认同,才能体会到学校对自己的关爱,才可能产生归属感。归属感产生之后,即消除了学生对学校心理上的疏远、陌生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之间的友善、互助、和谐、温暖,自己的情感也随着团体、集体和学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现代大学生面对诸多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社会交往的压力、职业选择的压力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的生存状态,但当归属感产生之后,个体通过与团体进行心理的互动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获得心理的支持。显然,归属感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给学生以生活学习的乐趣,给学生以克服困难、发展自我的力量,归属感使大学生的心智更加健全,人格更加完善,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社会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无论是在思想政治层面,还是伦理道德层面、价值标准层面,稚嫩的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选择,极易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是与非、善与恶、义与利、公与私、美与丑的面前,大学生很容易混淆它们的界限。对大学生进行归属感培养,能够使他们在学校这个大熔炉中,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同化、影响、感化,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归属感的培养和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和谐精神的培养。当前,由于社会中存在功利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一些人见利忘义,不顾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紧张。面对社会中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作为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的培养,使大学生从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出发,使他们对学校、对班级、对师生产生友谊之情、依恋之意,使他们在学校集体归属感建立中,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大局观念,增强相互协调、合作的意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德育模式的优化。归属感培养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容,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个独特视角。通过归属感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首先在情感上对他人具有爱心,使他们在集体、学校生活中产生幸福感、依赖感和荣辱感。通过归属感培养,可以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归属感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可以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进行情感渗透教育的进程,从而推动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化。

三、积极实施大学生归属感培养

在校大学生归属感,源于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产生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美好的体验。因此,大学生归属感的建立不是单方面的,它一方面需要学校精心地营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其深入地体会。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归属感培养中,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要基于这种互动关系,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

1.积极建立和营造大学生归属感培养的良好氛围。要使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认知、热爱,硬件环境是重要的方面,学校应加大校园基础建设的投入,适应现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学习条件,比如加强教学设备的建设,增进学习的便利等;在归属感培养的环境因素中,软件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学术氛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因置身之中而感到荣幸;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趣味性的课外活动,挑战性的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些都为学生归属感的产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从教师教学层面、学生管理层面、后勤服务层面,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关爱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积极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力争建立一个温馨、友爱、和谐的学校大家庭,使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感到学习上顺利、生活上舒心、精神上愉快,感到权益上有保障,学业上有发展,素质上有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师德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个具有较强人格魅力,对学生尊重,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充满了关心和爱好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爱戴,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归属感。因此,每个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将班级归属感的塑造作为在校大学生归宿感培养的基础。班级是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班级风气、班级建设如何,是否在班级建立起来了归属感,对于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塑造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首先在班级建立起了归属感,学生的情感才有基本的依托,才能积极参与班级各种活动,才能通过班级逐步建立起学校层面的归属感。因此,班级归属感的塑造,应当是大学生归属感培养中的首要之举。班级归属感的培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设凝聚力强的班干部集体。班级归属感的塑造首先应当有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干部集体。学校在选拔班干部时,要将那些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对同学充满爱心,号召力强,做事客观公正,具有奉献精神,善于团结和凝聚同学力量的学生选拔为班干部。依靠学生班干部,来加强班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校要重视干部的工作指导,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班级核心作用,以促进其进行班级建设而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第二,要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维系班级联系的重要纽带。要通过抓班级学风,来提高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通过班级激励手段,形成班内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应通过积极的学风建设,带动班级风气的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使大家在互相帮助,互促进步中建立班级归属感。

第三,应构建起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是班级归属感塑造的关键。班干部要带头团结同学、关爱他人。同学之间应形成平等、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同学之间应真诚交往、互相包容、彼此尊重、和谐共处。可以说,只有班级同学关系融洽了,同学之间才能形成深厚的友谊,班级的归属感才容易建立起来。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归属感的层次。学生归属感的产生,不能建立在学生之间物质利益交往和庸俗的社会关系之上。大学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来增强大学生对大学精神的领悟。用文化的、艺术的、科技的、公益的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位,使他们在领略大学校园文化中,增强对学校集体的热爱,用大学高雅的文化氛围来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依恋之情,使其对学校的归属感的层次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晶晶,翁晶,魏叶莹,等.福建高校大学生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1(6).

[2]侯典牧,李红文,吕晶.员工主观幸福感与性格优势及归属感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1(2).

[3]孙晨哲,武培博.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1).

篇12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采用积极语言的积极教育方式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消极语言,如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则表现为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即消极教育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通过语言模式的改变,能够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为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打下基础。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应用

一、研究问题

1.研究目的

积极语言定义为: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势及潜能,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首先,提升教师积极意识和幸福感,促使教师形成积极语言习惯,给予学生正能量的同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能。其次,探讨教师积极语言风格的规律,发现积极语言在提升师生积极情绪方面的作用。再次,提升学生积极意识和幸福感,促使学生愿意学习,快乐成长。最后,探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系统化、可操作化。

2.研究意义

采用积极语言的积极教育方式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

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消极语言,如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则表现为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即消极教育方式。消极语言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愉快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学习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产生自卑心理和低成就感。

通过积极语言,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核心,让师生终生幸福。作为一种新教育观和积极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及其积极语言模式,不仅为我们实施发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最新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而且为发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操作模式。

3.研究假设

积极语言能为教师,也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教师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具体假设有两个,其一,教师语言风格会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影响。如对学生完成作业快慢、对错、主动程度及快乐程度有影响。对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程度有影响。其二,教师语言风格对教师本人的情绪、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响。

4.核心概念

4.1核心概念:积极语言HAPPY模式 积极心理品质

4.2界定:小学

4.3范围:本课题仅限于对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积极语言模式的研究。

4.4概念:“积极语言HAPPY模式”

陈虹博士首次在中国提出的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语言应用模式)基本解释和简明扼要的概括如下:

其中各字母含义是――H:Hope for预想,期望;

A:Action行动;

P:Process过程;

P:(to the) Point关键点;

Y:Yield产品,收益。

4.5 HAPPY语言模式层次水平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理论基础

1.1积极心理学双方面论 (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真实)

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目前,教学中易出现下面问题:

首先,教学过度关注学生消极方面。以写作业为例,教师通常关注的是:学生写作业写得慢,在规定时间内写不完,拖着不写,拿着笔发呆,边写边干别的,老师或者家长看着才写,错误多,同样问题反复错,不改错题,抄作业,写完作业就又说又打又玩,不想多做等问题;再如,在上课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方面,通常认为学生:上课时爱低头玩手里东西或做小动作,眼睛不看着老师,目光游离不定,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当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对某些小事反应强烈,情绪难以平静;提到上课纪律问题,教师常感觉学生:上课铃响后还不坐到座位上,仍然说话,不准备好学习用具,没有收起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课和其他同学说话,发出与学习无关的声音,课间追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说一些否定性的话:别人都能完成为什么你完不成,别玩了,不要再惹我生气了,不要动了,不写完不准回家,再不写就请家长……或一些负性肯定学生的话:

你又发呆,你就是贪玩,你太闹了……这些言语很容易引起学生低自尊。

其次,教学中往往刺激学生比来比去方面。教师们有时会无意识地让学生互相比。如:“某某已经写完了,你还不快点呀”“你看谁谁比你强多了,你得向他学习”“你怎么老比某某差”等。比你好、我坏,或比谁最好、最棒,或说哪个同学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学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可能会突出典型,但这个结果一种可能是,有个别或些许学生满意,但大部分学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学生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被孤立、冷落,内心负担着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学们怎么看我的压力。这种刺激学生比来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让学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变坏了,而是环境让学生的“妒”和“恨”生温了。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曾说:“妒忌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种消极的攻击情绪。在家里。父母一定要克服,不要拿自已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是非常不人道的。”比来比去容易让孩子逐渐倾向建立“表现目标”,爱做那些给别人(老师)看的行为,更关心如何向别人(老师或同学)证明自己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出众,或如何别当众出丑。而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应当尽量引导去学生设置“掌握目标”,常说鼓励学生的话,如:同学们都很努力,告诉老师你是如何进步的,你是如何变得越来越爱主动学习(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说话、上课不下位子等)的。帮助学生更多关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进步,我怎样更愿意主动学习,我遇到问题如何喜欢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我越来越会找到提高各种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过多关注我要如何出众,我千万别当众出丑。

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中运用积极的语言模式,在教学中正能量不足。解决上述问题是是本课题提出的出发点。

1.2 心理教育1.0时代

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急剧增加,研究者积极整合各学派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已经在一些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也受到人们充分的关注,各类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均已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与心理健康研究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与此相关的主题积极心理学,其研究和实践工作在我国则刚刚悄然起步。

传统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称心理教育1.0时代,其三大任务是:诊断并解决心理问题;让普通人更快乐,更幸福;让天才更天才,普通人更聪颖,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可是,心理学家在1887―2000年这100多年间研究的是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学校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学生的问题”、特殊群体学生,日常工作主题是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档案甄选。渐渐地,心理学的三大任务中的后两个被遗忘了。

1.3 心理教育2.0时代

积极心理学则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所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心理学界开始有学者敏锐地注意到了美国当代心理学的这一最新动向,陆续有介绍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其最新发展的书籍、文章发表。

例如:心理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孟万金的刊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2007年,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揭开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篇章。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心理学博士任俊,现为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理事,目前主持“积极心理学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刘翔平出版了《当代积极心理学》,陈虹主编的《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陈虹,张婷婷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2009);陈虹,李益倩的《美国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2010);陈虹,吴九君的《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2010)等文章。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消极”模式的大反思,认为积极心理学转换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复活了人本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

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引起我国心理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1.4 习得性无助理论

被动性、退缩以及服从是个人控制减弱的证据。如学生已习得一种不可控的消极的教育语言环境,而且感到无助,当他们接触到积极语言时,虽然这些积极语言与其行为有关,而且可能是对学生有利的,但学生却很难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说,学生先前接触过的那些无法控制、无法逃避的来自教育者的消极语言模式,减弱了学生可以让自己变好的控制倾向。让学生接触那些无用的、消极的事件反馈信息(消极的语言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会控制这个事件,更不利于学生把这个事件做好。

1.5 自我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无法控制某些重要结果的个体之所以会停止尝试,是为了防止他认为自己不具备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尝试或一直说“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错”,那么他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我没有做,同将失败归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这种归因方式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较少。这种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在失败时保持自信的方式。令学生厌恶的教育语言,是学生能否变好的关键中介因素。教育语言作为一种条件刺激,我们可以对其可控性进行操作,比如,我们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诉学生你哪些方面变化,我会表扬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会指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这样做了,所以被表扬;我没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过告诉学生与事件有关联的事实(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改善学生语境,鼓励学生对原来的失败或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

三、研究程序

1.研究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05月―2012年09月)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02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段实施,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等。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03月―2014年09月)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

2.研究对象

2.1范围:小学

2.2范本: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原丰台区芳星园小学)

2.3对象及领域: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模式在(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心理等)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研究方法

3.1操作法:以小学六个年级的每个学科的教学为研究的载体。(我们有专业的各学科的优秀教师,他们掌握了多方面的教学技能和经验。我们继续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全校各个班级里开展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等活动,同时,在教师团队中开展积极语言模式的练习和使用并且使用到教学中去,通过自主开发的扑克牌游戏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二十四项优良的积极品质。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把操作法作为最基本的方法,用于积累原始素材。)

3.2.记录法:实时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归纳。(在操作法的基础上对每次活动进行比较详细地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影像照片的记录等等。)

3.3.问卷法:师生对积极语言模式的调查回答。(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映师生对积极的语言模式认同性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从问卷中反映一部分结果。)

4.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报备阶段 2012年8月填写申报审批书,报总课题组审批,2012年9月审批通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012年9月课题申报后,首先进行筹备工作。对全体课题成员进行培训,为每位老师配发一本《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 积极语言HAPPY》,自学积极语言应用案例。要求每人写读后感,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积极语言,撰写应用案例及体会。在深刻领会课题精神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实际,从全体课题成员中通过自愿报名加领导小组审批的方式选拔出优秀青年教师为课题核心小组成员参加个案研究。 2013年1月24日核心组成员召开班级情况分析会,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和积极语言所要干预的行为。 2013年2月,将分析会录像转成可编辑的WORD文档,归纳出学生共同的行为问题,老师通常的解决方式,通常说什么话。确定每个班的个案研究对象。 2013年3月,对每个班选中的个案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了解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通常情况下老师说什么,你希望老师说什么。同时对老师就相同的学生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013年4月,将学生访谈录像转为WORD文档,与教师问卷合并,分析归纳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需要,并列表呈现。 2013年5月,将学生问题,老师期望,老师语言特征归纳表反馈核心组老师修正确认,制定分层指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明确怎样说积极语言帮助学生在什么具体行为上关注学生的改变。与学生达成约定,通告家长,每天记录。 2013年6月正式开题,请专家论证课题方案可行,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2013年7月个案研究实施。 2013年11月填写中期报告书。 2013年12月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论证督导。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14年6月填写鉴定结题申请书。

2014年9月专家进行课题成果鉴定评估及等级评定。

四、研究发现及结论

1. 研究假设

开始课题之前,我们为课题研究做了研究假设:

首先,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教师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

其次,教师语言风格会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影响。如对学生完成作业快慢、对错、主动程度及快乐程度有影响;对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程度有影响。

再次,教师语言风格对教师本人的情绪、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响。

2.研究发现及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六位老师进行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习得与教师积极语言关联性研究实验方案》《教师语言风格调查》《教育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学生最深渴望比例》《习惯结构养成与积极品质习得记录表》等测试或调查,我们发现:

2.1教师使用积极语言确实能够为自己也为学生带来正能量,教师使用积极语言的模式是促进各学科优质教学、学生“乐学”的基础。

研究中,在课题负责人王志清校长(现任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提出的“积极语言,幸福课堂”的教师评价理念带领下,课题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实际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HAPPY语言的干预方法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旨在探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系统化、可操作化。

结合学科建设年活动,教科研一体化,课题组赵静、丁t两位老师上示范课《小山村》的第一、二课时,赵静、赵丽分别上《房顶上的大蘑菇》和《找规律》。在课堂上,她们自觉应用积极语言。老师们发现由于语言模式的改变,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气氛越来越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课后组织老师讨论分享,在哪些环节应用了积极语言,如何应用的,效果如何,对自己的教学教育活动有何启发。重点让教师树立积极的语言观、儿童观、育人观。抛弃不能说的语言,养成使用积极语言的习惯。从而达到让学生享受幸福课堂的目的。赵静老师应用积极语言的收获体会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一书中,撰写的论文《绽放积极语言,成就幸福课堂》获区教育学会三等奖。

研究发现,孩子们喜欢的积极语言前六句是: 谢谢你!儿子,你长大了。 你可真了不起,这么难的卷子你居然考了100分。

3、你的表现非常不错,题全做对了,真不错啊!

4、孩子,你写的字很漂亮。

5、你表现得很好,在关键的时候进了一球,为集体争光。

6、你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做家务了。

2.2 教师语言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语言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够使学生愿意尽早做完作业,愿意花更多时间做作业。有意识尽量做对作业,不重复出错。由此,可以提高平均分(语、数成绩),并能够提高在班级的排名,等等。

其次,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够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比如可以使学生打预备铃能不下位子、拿出要用的书本、不说话。课上眼睛看着老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能按规定要求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等等。

2.3积极的语言会让教师保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并使教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成就感。

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引导教师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并能激发自身内在的正能量。进而可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能。由此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五、分析和讨论

1.解决方法和理念依据

积极语言定义为: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势及潜能,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积极语言模式是试图构建一个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师或家长趋于稳定的积极的语言表达基本机制。该模式建构思路是:积极语言积极情绪积极人际积极人格积极社会支持幸福、和谐、阳光的人。

1.1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期待(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 H”)

1.1.1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让自已变得有耐心,不急躁,不生气,情绪稳定,让学生感到很宽松,不紧张、不焦虑。

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孩子在知识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无论孩子做得怎样都是有原因的。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期待(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中的H就是这个意思)

1.1.2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评价孩子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孩子信心、勇气和成就感。

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重新定位教学观,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个学生都架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要改变教学行为,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核心思想是: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流智能各有不同,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来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 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

肢体运作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音乐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人际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 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解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内省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在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

自然探索智能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存在智能

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1.1.3教师与学生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会不断加工和处理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带有一定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即“人际印象”就产生了。这个印象一旦产生,将倾向将学生看成是具有协调一致人格特征的人(人际印象的“一致性倾向”)。一旦对他人做出好或坏的评价,就会将它扩展到其他特性上去,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对此人的总体印象。我们建议,教师能从目前积极心理学框架中六大美德24项积极品质去形成对学生“好的评价”。

比如,一男生被认为是热情的时候,他同时是友善、有同情心、善于交友、开朗、健谈、自信的人。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热情又冷酷,既诚实又虚伪。如果出现相反的特征,出现矛盾,教师也会重新处理头脑中关于学生的信息,来消除这种不一致。所以,教师对学生如果习惯性地产生积极的“一致性倾向”,将会对学生形成更好的评价。

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1957)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主要从三个基本维度来形成和描述他人的印象,即:评价维度:好-坏;力量维度:强-弱;活动维度: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比如,认为学生是好的,是有力量的,是积极向上的,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将会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在“智慧和知识”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有创造力、好奇心、开放的思想、有视野(洞察力)、热爱学习品质;在“勇气”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真诚、勇敢、有坚持性、热情;在“仁慈”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友善、有爱、具备社会智能(社交智力);在“正义”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公平、有领导力、具备团队精神;在“自制”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宽容、谦虚、谨慎(审慎)、自律;在“超越自我”美德方面,学生会审美(欣赏美和完美)、感恩、有希望、幽默、有信仰。

有人可能会提出,学生不会全是我们预想、期望的那样,但是,在我看来,学生就是我们预想、期望的那样。因为,我们预想、期望的是学生的总体,我们对总体的期望就是学生都向着这些好的品质发展,而每一个个体一定是不同的,这个个体可能这些品质表现突出些,显现成优势,其他品质相对不突出。另一些个体可能其他品质突出些,成为优势,同时,也会有不突出的品质。教师在对学生的积极的预想和期望指导下,会产生对学生的积极语言和行为,会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促进产生积极行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预期,有的可能被证实,有的可能不能被证实。如果被证实,就意味着教师使用的HAPPY模式在学生身上起到了作用,得到了积极的反馈,那么,教师的积极语言将会被强化,教师将会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应用这个模式。如果没被证实,也就是说,教师期待学生形成哪种行为,或改变哪些行为,教师不一定能看到学生这个行为发生或变化,这并不能说明,教师的积极语言没有发生作用,只能说明目前还没有发挥作用,或这个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认为,尽管个体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但行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而有所变化。 因此,教师不用担心,“我用了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为什么学生不见效?”那么,这时候,老师们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变化,如果是,那么说明,你对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应用已“见效”了。如果不是,那么,请你丰富和完善这个模式,使之“更见效”。

2.说积极鼓励的话,让孩子产生积极情绪(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A”)

用积极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产生积极情感(快乐、宁静和温暖)很重要。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积极情绪能够激活一般的行动倾向,对于认知具有启动和扩展效应,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撤销消极情绪产生的激活水平,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许多研究者对积极情绪给出过具体的描述或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1]。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2]。孟昭兰(1989)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3]。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4]。从分立情绪理论的观点来看,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happy)、满意(contentment)、兴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爱(love)等。快乐是指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和熟悉的,或者事件被理解为个人目标取得进步和实现时而产生的情绪感受;满意是指被他人的接受和关爱所引起的感受,如果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高度确定的和需要低付出的,就会引起满意感;兴趣是指当个体技能知觉与环境挑战知觉匹配时产生的愉悦与趋近感,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新颖的和改变的、神秘的以及一种困难感时就会引起兴趣;自豪是当目标成功实现或被他人评价为成功时产生的积极的体验。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Fred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2,8,9]。消极情绪一般会缩小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缩小个体的认知范围,让个体在当时的情境下只产生某些特定的行为,动员个体身体能量应对特定的环境挑战。而积极情绪却能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

积极情绪能促使人的记忆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积极情绪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

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人际问题的解决,协商与谈判问题的解决。积极情绪不仅能够为协商与谈判创造友好的氛围,同时由于积极情绪下认知灵活性的提高,能够使得谈判者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帮助、友好行为,密切人际联系,扩大人际资源。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应对水平,促进社会适应。

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对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小的思维活动序列予以撤销,使得思维活动序列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能够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尽管这方面没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观报告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灵活的、更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抽象的、更持续的思维水平。

积极情绪不仅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情绪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对于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能够激励组织中成员的学习绩效,提高组织的效能。

3.理解孩子形成好习惯需要过程(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第一个“ P”)

如果学生已习得一种不可控的消极的教育语言环境,而且感到无助后,当他们接触到积极语言时,虽然这些积极语言与其行为有关,而且可能是对学生有利的,但学生却很难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说,学生先前接触过的那些无法控制、无法逃避的来自教育者的消极语言模式,减弱了学生可以让自己变好的控制倾向。让学生接触那些无用的、消极的事件反馈信息(消极的语言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会控制这个事件,更不利于学生把这个事件做好。

无助的人在情绪上并非变得麻木了,而是变得烦躁不安了。希罗托(Hitoro)和赛利格曼的一项实验也发现,当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中经历了不可控事件时,毫无疑问他会在那一环境中变得被动和无精打采。 赛得克与考夫塔提出了“认知耗竭”理论 。他们认为,有关不可控事件的经历最初激发了个体大量的认知活动,因为个体想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弄清楚他为什么无法解答这一问题,然而,无关联性导致这些努力必然无功而返。最终,个体进入了一种认知耗竭的状态,他停止了思考,无助效应就产生了。这一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认为:个体对他们所遇到的事态提出各种假设并进行评估,在随机反馈的情况下,个体不再继续不停地提出和评估这些假设,也就是说,无助导致了被试无法思考,即认知缺陷 。被试报告了不确定感和无法集中注意的情况,而且报告自己对成功的预期大大下降,导致被试在之后的那些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进行努力的任务上表现糟糕。

自我中心理论认为,无法控制某些重要结果的个体之所以会停止尝试,是为了防止他认为自己不具备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尝试或一直说“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错”,那么他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我没有做,同将失败归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这种归因方式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较少。这种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在失败时保持自信的方式。一位十岁女生在弹琴时总说:我怎么弹也弹不好,我不想弹了。一位五岁男孩滑冰时不断地说:我穿上新鞋就是总摔跤。滑冰一点都不好玩。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1993)提出 ,就像存在习得性无助一样,也可能存在习得性掌控。正如对无关联的预期会降低诱发性动机并阻碍对关联性的知觉,对未来关联性的预期会增加诱发性动机,并增加对关联性的知觉。

令学生厌恶的教育语言,是学生能否变好的关键中介因素。教育语言作为一种条件刺激,我们可以对其可控性进行操作,比如,我们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诉学生你哪些方面变化,我会表扬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会指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这样做了,所以被表扬;我没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过告诉学生与事件有关联的事实(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改善学生语境,鼓励学生对原来的失败或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如果教育语言能够提高对学生期待的积极度及沟通话语的乐观率,观察教育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学生情绪、学生行动、师生关系、动机、效能、学生人格、学生对过去一周或二个月的满意度(包括做事情的投入程度),对未来的希望 都会有所改善。

4.教师语言促进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点(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第二个“P”)

4.1不是不能给予学生批评,而是怎么批评学生

要看看挫折事件或创伤事件后是否让学生得到了如下启示,否则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师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第一、批评教育是否讲出了学生的优势(一般讲三个优势,批评一个问题3:1,学生容易接受),是否促进了学生提高其优势、发挥其优势;第二、批评教育是否让学生更热爱学习、更珍惜生活;第三、批评教育是否让学生明白我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以解决问题或克服不足,以度过创伤;第四、批评教育是否促进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或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总会有人帮助我”;第五、批评教育是否理解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恐惧心理及被批评后的不愉快情绪及羞怯心情,认识到学生出现逆返情绪或害怕挑战是正常反应,或创伤后信念崩溃是正常反应,但同时也指出学生应该改进的方面和可以成长的资源。这样的“挫折”才会让学生成长,而如果只是斥责,指出不足,学生在被教育之后,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可以被利用,不知道我采取哪些行动是有效的,和老师关系越来越差,变得不喜欢学习(不爱做作业了,不想上课了,听不进去了),说明“这个教育”不但没有让学生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反而“这个教育”本身成了引发学生挫折的导火索,而不是问题、困难和错误本身让学生感到是挫折。有些挫折是人为设计的,让学生感到“我不行,我无能”,“学习是痛苦的,生活毫无乐趣”,“我做什么都不对,我找不到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一点不理解我,我很想好起来,但老师不相信我”;“我再也不想理他了,我恨死她了,他说什么我都当耳旁风,她让我做什么我都不做”,结果学生的意志被“挫折”打垮了,而这个挫折有可能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事实上的挫折。

4.2注意语言层次

4.3避免“比”

比你好、我坏,或比谁最好、最棒,或说哪个同学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学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让学生拼命竞争,可能会突出了典型,但这个结果一种可能是,有个别或些许学生满意,但大部分学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学生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被孤立、冷落,内心负担着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学们怎么看我的压力。这种刺激学生比来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让学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变坏了,而是环境让学生的“妒”和“恨”生温了。

比来比去容易让学生逐渐倾向建立“表现目标”,爱做那些给别人(老师)看的行为,更关心如何向别人(老师或同学)证明自己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出众,或如何别当众出丑。要尽量引导学生设置“掌握目标”,说:同学们都很努力,我选择那些不断进步的同学,然后告诉老师你是如何进步的,或你告诉老师你是如何变得越来越爱主动学习、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说话、上课不下位子等等的,帮助学生更多关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进步,我怎样更愿意主动学习,我遇到问题如何喜欢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我越来越会找到提高各种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过多关注我要如何出众,我千万别当众出丑。这种话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而是满足了老师的需要,因为学生们会更关注老师对他们的看法,结果,是老师被“关注”了,是老师希望被关注的需要满足了,而学生如何努力、用什么方法提高、每个人提高了多少,则被关注得很少。要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让每个孩子都关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学生感到改正这个错误很有趣。让学生关注自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说:你可以快起来,你只需要今天比昨天快,不必去管其他同学。老师(妈妈)相信你。

少说“谁最好”,多说:你比你原来好多了,比自己某某点进步了。

语言刺激学生竞争,比如“我看谁最好”、“我看谁的答案最标准”“哪位同学最先举手,我就叫谁”,“哪个组想出的答案最多”“我看这次谁写得最快”,对学生有刺激作用,去争“最好”“最对”“最先”“最多”“最快”,但这是暂时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能永葆最好、最对、最先、最多、最快,甚至可能没有这样的学生,那么,如果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说呢?建议:不在课堂教学中说让学生去做“最怎样”,而多引导学生说:“今天的作业,比你以前进步了,而且也比以前整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学生多去关注自己的正确之处和点滴进步,多去关注自己是做到正确的或怎样进步的,多去关注自己如果正确了或比自己进步了,心情怎样,而少让学生去和他人比。

自己是否进步,自己如何进步,自己哪点不足,自己用什么方法克服不足,这些自己是可以控制的,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自己会觉得有安全感,而和其他人比时,自己努力了,别人也进步了,永远会有不安全感,而且越比越焦虑,越比越没有信心,心情也越来越糟糕。常听老师们,也可以说是家长们说,“对对,我一说:你看谁谁比你强多,我那孩子当时就说:你觉得他好,你让他当你儿子,我走还不行吗。”有的孩子,当家长一说别人家孩子,或叔叔姑姑家的孩子比自己好,就一摔房门,把门一关,进自己房间不听下文了。这是因为,学生自己努力时别人也在努力,自己进步时别人也在进步,这种去追别人,会让学生感到焦虑不安、痛苦不堪。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太多的“比文化”,把本来没有“比”这个念头的学生搞得不得不“比”,彼此之间成了挑战和冲突的对象,这正是嫉妒和怨恨的导火索。

4.4用坏习惯的相反行为,进行惩罚

举例:日本幼儿园园长,每天面带微笑、跪在门口迎接每个孩子。孩子进门时要脱掉鞋子,并将鞋子放在鞋架上才可以进园。如果有孩子不能把鞋放好,东扔一只,西扔一只时,园长仍然面带微笑,抓回孩子,让他把鞋捡回来放在鞋架上,如果还是东扔西扔,园长仍然面带微笑让孩子重复捡鞋,直到放好才可以进园。让孩子不断地捡回鞋子直到放好为止,这种重复好行为的“惩罚”(孩子会感到烦燥,让我没完没了的做捡鞋的事)是正向的,有意义的(形成放好鞋的习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园长始终没有丝毫的愠怒(源于他对孩子形成好习惯需要过程和训练的理解,情绪没有被孩子一时做不到而带动起来)。

表扬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努力的过程、学习的态度、使用的方法、做此事的原因、产生的作用、表现或结果

赵静语文课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记住并会写“房”“座”“兔”,会区别“座”和“坐”,认识“蘑菇”。

整节课上,老师提问学生时始终没有说:“我看谁答得最准?”“我看谁记得最快?”“我看谁先举手?我要叫先举手的同学”,也就是说没有刺激学生去争着举手,争着发言,而是平静地说:

A评价努力的过程

“好,老师看到你们都在思考了,同学们都试着记住哦。”(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

“我猜你们都能记得住的,而且是能写得正确的。”(鼓励学生去记忆,去做到正确,关注学习的质量,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本身)

B评价做事情的方法

“我看有的同学用手在桌子上画这个字”“我听到有的学生说:‘坐’是两个人,坐在土地上,所以上面二个‘人’,下面是一个土;还有的同学说:‘坐’就是在公交车上,二个人扶着高高的扶手,怕摔倒。”“这些同学们都找到了如何记住这些字的方法,好啊,还有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方法,比引导学生答得最对,有意义。)

C评价做成、做好的原因

“噢,你为什么这么想呀?”“有什么道理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是不是曾经听过这个故事?”(学生能做成某事时,当他人追问他做成的原因,其实是让学生自己激励自己,让学生描述自己做成功的过程,容易激发学生更努力、做得更好的动机,这比老师说“你要怎样”更有效,因为,学生的学习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努力,我们老师都是外因,只有调动学生自己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自觉,这个自觉则可以靠学生多次描述自己如何成的原因和过程激发出来)

D评价态度

即使有时学生答得不对,或站起来答不出来,但老师仍然说:“老师理解你,一站起来脑子突然空白了,但老师看到你在认真思考了。再想想,不急着回答。”(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是让学生在下一个环节更加愿意去思考,而不因为一个没答上来而沮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E评价产生的作用

而不引导去表现我做得怎样(形式),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去争最怎样,而是学生都能进步、都会,才是我们教师最希望看到的。

问为什么错,不强调怎么错,多问怎么对的,多让孩子描述是怎么做到的、做好的。

说正向话时,后面接“我很高兴”是可以接通的。如果说: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呀,接我很高兴,那么“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呀”就不是正向的话。

总之,用积极语言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因为积极情绪下的行为容易延续;表达自已的满意的行为,这个行为也是学生容易延续的行为。爱是快乐和被信任的混合感觉,经常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很重要。

4.5根据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

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我们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观念,既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又形成学生快乐体验,既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又重视学生人文关怀,既指出学生缺点错误,又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既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又指引学生人生成长。

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语言模式,从批评、限制、抱怨的语言方式转向激励、引导、感激的语言方式。在说任何话前,应先期望学生具备能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可以达到某项积极品质的特征,并相信学生能够形成这些品质的可操作行为。同时,还要激励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内在动机,愿意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做事。注重学生潜在优势、内在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此课题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教师语言模式的改变,能够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为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打下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值得在教育教学中推广。

六、主要成果

1. 王志清和孙忠共同撰写的论文《通过扑克牌游戏激发小学生发现优势美德的兴趣》获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会论文评选等奖并在会上宣读。

2. 王志清和孙忠开发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辅助学具――心理扑克牌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被授予专利产品。

3.赵静老师应用积极语言的收获体会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一书中,撰写的论文《绽放积极语言,成就幸福课堂》获区教育学会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侯玉波等译.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2003

3.高屹,张瑞凯,北京市中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心理健康特点的调查,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1-27.

篇13

[论文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了适应及心理适应的含义,分析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剖析了大学生适应障碍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从高中到大学,不仅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内容的变化,还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不论你是激动,还是紧张,每个新来的大学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认知和行为的适应过程。

一、心理适应的内涵

适应是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就是适应。

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人们生活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每个人都存在适应问题,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求,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因此适应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主体自身的发展。

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二者都是对环境做出反应和对自身进行调节的过程。因此,心理适应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

二、大学生活的特点与心理适应问题

(一)大学生活特点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改变。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就近上学,在家吃住,生活方面的许多事情由家长料理。上大学后,过上了集体生活,生活独立性大大增强了,校园及周边的文化环境和各种信息对大学新生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如何相互沟通和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过程的。

2.管理方式的改变。在中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都比较具体,校规严格,学生自由支配的项目和时间不多。相比而言,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大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科目、时间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多。

3.教学方式的改变。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一方面,课程门类多,内容深和新,教学节奏快,自学时间增加,课程自选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在一个班级授课的教师多,因而与学生在课后的沟通较少,学习效果及其知识的巩固全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了,从中学到大学,是从被动的“要你学”向主动的“我要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4.比较群体的不同。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可能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优越感和自尊感较强,而到了人才聚集的大学,大部分同学以前的学习优势逐渐淡化或消失,这种落差往往使不少人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同时,大学校园的各种学生活动更加丰富,文艺体育才艺的比试更加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显出更加明显的差异。

(二)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独立生活困扰。主要指离开父母和家庭后,在集体生活、饮食习惯、钱财管理以及如何处理各种生活事务方面的困惑。如何克服孤独感和思家情绪是新生适应阶段的主要问题。

2.资源利用困扰。主要指不知如何利用大学各种生活资源、学习资源,或担心有关信息无处获得的焦虑。

3.人际关系困扰。主要是指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结交新的朋友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异性沟通,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摆脱对中学人际关系的依赖感等。

4.学习能力困扰。主要指对学习方法、内容和形式的不适应状况。大学教育内容多,进度快,没有人直接督促学生的学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对习惯于被动学习、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就有可能产生学习上的压力与困难。

5.职业目标困扰。这是指对就读专业的了解、满意度以及对未来职业前途的茫然感。不少大学新生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专业的,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并不熟悉。职业目标困扰感强烈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专业,容易产生失落感。

三、大学生适应障碍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适应障碍的产生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心理冲突

每个年轻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希望。大学生常常按照理想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婚恋和择业。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常常使得理想不能实现,造成心理冲突。

1.对大学的不满意。对于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来说,现实的大学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样诗情画意,学习也不是预料中的那样妙趣横生,面对的是“一个书包两只碗,寝室——教室——图书馆”新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一种失落的心理油然而生。产生这种失落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学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鼓吹大学“天堂论”,过分渲染大学美好的后果;二是新生对大学回报期望值偏高所致。

2.对专业的不满意。有的新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热门专业”,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便开始埋怨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的不满意主要还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一,不能处理好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关系。其二,缺乏对专业的全面认识,容易对专业产生偏见。其三,学习内在动机不强,学习兴趣骤然下降。

3.目标的真空状态。考上大学后,不少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紧张的神经和疲惫的身心得以调整和放松,没有主动确定新的目标。学生往往被动按照学校的安排简单而重复地生活,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大学虽然比高中自由,但许多新生会感叹大学没有高中充实。

(二)自我优势的丧失,产生角色定位偏差

1.社会角色的理想化。考上大学意味着进入享受精英教育的行列,社会地位一夜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社会角色也随着发生变化。在人们的期望中大学生各方面应该都是比较优秀的,是全面发展的“理想角色”。大学生自然感到社会对自己期望的变化,自我期望也无形中随之提高了。但往往对未来生活和学习过于理想化,缺乏充分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准备。

2.“优秀生”的多元化。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然而要想保持高中时期的“光环”和理想角色并不容易。高校追求优秀的价值多元化,不仅看重知识,而且也注重能力。这种评价体系的改变,一方面为大学生自我展现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学习成绩在评价中的权重。不少新生由于没有适应这种多元化的优秀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3.自我认知失调。大学作为一个人才精英聚集的群体,不少在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大学后只能处于中间状态,甚至变得相对落后,一些同学难以接受自己不再是优秀人物的现实,情绪上产生明显的波动。这种反差和心理不平衡状态导致自我认知失调。

四、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客观环境要求,主动采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一个人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它与大学生人格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必然任务。

(一)树立“四个学会”的发展观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心理适应实质是个体内部人格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1.学会做人。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适应与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人格成熟,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使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明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能够遵守社会公德,使自己的各项行为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2.学会做事。大学生要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独立的生活管理能力,独立选择、独立决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付各种情况和各种环境的工作能力,能够不断积累相关的做事经验,工作富有成效。

3.学会与人共处。在现代社会中,与人和谐共处,既是一种人际交往技能,也是人生成功的一种人际资源。大学生应对他人有尊重真诚的态度,能够接纳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与分享中促进自我和他人的成长与发展。4.学会学习。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任务。大学生应该热爱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但学会本专业知识,而且学习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拥有跨学科的交融能力,拥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在复杂信息环境下检索和判断的能力,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全面发展自我能力

1.发展能力。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增进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社交能力等,有能力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2.管理情绪。大学生们每天面对许多挑战,有些来自学习方面,还有些来自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从而产生种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大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3.通过自主迈向相互帮助。作为大学生,学习独立生活和自己独立承担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因为每个行为都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在有些情况下个人需要做出牺牲和让步以达成共识。

4.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一是要容忍和欣赏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二是要有能力与别人发展融洽的关系。维持这样一种亲切融洽的关系需要自我认识、自信心及沟通技巧等。

5.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它既影响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满意及接纳程度。

6.发展目的。发展目的包括做出计划,定出方向,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定出次序:一是职业上的计划及期望;二是个人兴趣;三是对人际关系及家庭的责任。

7.发展整合。大学生的价值信念是引导他们行为的方向,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整合的意思是指将自己行为与价值保持一致,同时顾及别人的利益、尊重别人的意见。

(三)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加快角色的转变

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1.提升学习意识。利用新生充满好奇心、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校自然环境和学校文化的教育,建立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新生进行有关学校的资源状况和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前景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2.加强自我认识。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需要勇气和智慧,学校要加强对个体的情感关怀和情感激励。与特殊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各种适应问题,从心理上、思想上以及实际生活上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贫困地区、离异家庭以及外地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以往学习优秀以及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失落心理,往往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和目标迷失问题。

3.重建个人目标。学校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目标激励,帮助新生树立目标体系。要引导学生在自我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对优秀大学生多元化的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矛盾,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引导新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有的资源,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激发自身潜力;引导新生克服样样争先进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长计划,短安排”,并保持目标体系的灵活性。

(四)正确处理生活应激事件

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来源要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打破大学的理想化和神圣化,克服“大学是享受天堂”的错误思想,树立迎接挑战,正视挫折,不断磨练和发展的理念。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降低心理的挫败感,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行动,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五)培养积极的应对挫折的方式

1.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失败所带来的苦恼。对失败要有精神准备和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常常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受挫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体验自己的痛苦上,把注意力转移开来,使挫折的消极影响大大缩小;要积极摆脱痛苦和消极情绪的干扰,待情绪稳定后,集中精力去认识挫折本身。

2.面对挫折,认清问题,冷静分析。要敢于面对挫折,当你正视困难挫折时,它就变得不那么有力了,认清了挫折的局部性和暂时性,就会大大激励我们的信心和斗志;需要对挫折全面分析,找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提高个人的认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积极行动,寻求转机,走自己的成功之路。面对困难和挫折,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积极行动,寻求解决方法。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加以改善;需要将毅力和正确方法结合起来,既要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又要具有创造能力和正确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经过努力还不能成功时,就不妨换个方向,改变目标,再作尝试,可能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从现有的条件中找到更适应自己的发展和努力方向,与环境更好地协调起来。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

[2]姚根发.“过度期”大学新生思想透视分析.长江水利教育,1994.

[3]王才康.大学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

[4]范国平,钟向阳.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困扰的类型、原因以及对策,2002.

[5]石林编著.健康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4

大学教师心得体会

经过十天的培训学习,收获很大。尤其是听了由华南师大的陈岸涛教授主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陈教授用朴实无华却幽默风趣的语言,讲授了“何为人师、怎样为师”及“做人、做学问、做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让在我领略了名师风范的同时,受到了深深的启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为人师表

在高校教育劳动中,大学教师往往表现为社会代言人,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输出者,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 学生大多都会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因此,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抱有什么样的劳动态度,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终身学习,不断创新

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飞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们如果用昨天学来的知识来教现代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而且高校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劳动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可能有“最佳方案”,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拓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能力,不断的创新才是高等教育中的永恒真理。

三、教师角色转换

我们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有时候还没能把角色从学生转化为教师。社会不等待我们成长,社会不等待我们成熟。所以我们要在转换角色方面下工夫,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岗前培训在使我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因此,我会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资深教师求教,同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大学教师心得体会二

为期一个月的新教师岗位培训结束了,通过这次教师培训学习,我受益良多,了解到了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应该掌握哪些业务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这次培训,我懂得了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实验小学仇老师对教研工作常规和教学工作常规做了发言,从新课程理论到教师的成长渠道等方面深入具体地向我们做了讲解和阐述,不仅帮助我们解除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更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懂得求知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求知首先要求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应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一桶新鲜的“活水”。另外教学还应注意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论是在集体备课还是在教研活动中,应学会汲百家之所长,为我所用。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喜好,洞察学生心理。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虚心学习他人管理组织学生方面的“灵丹妙药”,争取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败,提高工作效率。

一、注意自己的仪表修养,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站在学生面前的个人的外部形态。仪表美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衣着打扮是仪表的主要组成部分。仪表打扮如何,自然影响仪表美。基于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认识,教师在衣着的具体选择上,需要适当照顾到这样一些方面:1、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2、根据自己的性格。3、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4、根据周围环境特点。5、根据教育教学对象。第一印象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学生喜欢教师,对所授的课也格外喜欢。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师生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特别敏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度的注意,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怎样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要仪表得体,举止庄重大方,言谈文明礼貌,富有表情,神态自然,态度诚恳,守时守信,乐观向上等。

二、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

三、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四、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 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五、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六、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大学教师心得体会三

XX年7月,做为**大学**学院的新入职教师,我参加了四川省第**届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整体感受良好,收获颇多。这次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实用快捷。培训的内容理论部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技术部分包括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示范课。通过紧凑的培 训学习,颇为受益,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加热爱教师这一职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培训中,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一方面要继续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所以我将更加热爱我的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其中,搞好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

二、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1、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 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 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3、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在培训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授课方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应该在选材、备课、讲解、结构、板书等各个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贯穿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能掌握更多 的知识。

总之,本次的培训是今后工作开始的一个良好开端,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发自内心的感谢组织这次培训和为这次培训讲解的各位优秀老师们。最后特别感谢班导师老师对我们的认真教导,他认真负责、不辞辛苦、谆谆善诱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学员学习。

大学教师心得体会四

本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简介(曹院长)、教案的书写教学进度计划的编制(吴勇)、教师礼貌礼仪与修养(何武)、如何做好一名辅导员以及校训学院精神解读(屈维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吴文勇)等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因为之前从事了十年的高中教学,毕竟中学教学与高校教学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来看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师职业专题报告后,使我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艰巨,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业务水平,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召力。对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开导的话,实在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科专业课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认真"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三、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