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礼仪的基础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知识溢出;非竞争性;吸收能力;溢出机理
1 知识溢出的原因
1.1 知识的类型与特征
知识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关键。作为是有价值的信息,知识有编码知识与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之分,前者是可编码的、有物质载体的,而后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难以编码,难以衡量其价值,也不易传播或传播成本较高。如果说知识总体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编码知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默会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它比编码知识更难发觉,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
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局部性,即知识不是以一种集中且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不同的个人分散持有的。第二,累积性,即知识可以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也可以生产更多的知识,带来新的知识的进一步增长。第三,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某种知识,便不可逆转,不可被剥夺,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种知识:某种知识一旦被交换出去,就不可能再被交换回来。第四,互补性,包括空间互补性和时间互补性,前者是就不同主体来说,他们的知识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后者是就同一主体而言,尚未获得的知识与已经获得的知识之间具有互补关系。第五,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前者表现一个人消费某种知识并不排斥他人同时对该知识的消费;知识一旦生产出来,其他人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后者是指虽然知识能得到产权制度的保护,但知识的拥有者难以完全阻止他人不付费消费其知识。
1.2 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生产者得不到补偿、获取者无需付费的一种外部性现象。知识的局部性、累积性、不可逆性和互补性为知识溢出创造了条件。由于利用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对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每个经济主体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知识,竞争性经济主体也会尽可能多地垄断自己生产出来的知识,以维护其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过,知识是无法垄断的,只要进入市场,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总是会外溢出去,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具有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特征。
但罗默(1994)指出,知识的基本经济属性不是排他性问题,而是非竞争性。排他性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知识产权安排得到解决,至少可部分解决,而非竞争性是知识的内在特性,以任何方式都无法削弱。知识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无数的使用者可无需成本地使用同一知识,对下一个使用者没有利益损失。生产新知识要求在研发上有较高的初始投资成本,但之后可在零边际成本上元止境地应用。所以,知识的非竞争性表明,它会产生溢出,带来收益递增。
2 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2.1 技术差距
技术差距是主体间知识溢出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知识水平(不考虑知识结构)是相同的,就不会有溢出。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落后者一旦模仿成功,就得到了扩散的或溢出的知识。技术差距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倒U形关系。在初期阶段,溢出水平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差距增大到某一水平,以至于落后者无法在现有的经验、教育水平及技术知识基础上对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时,溢出效应将与技术差距负相关。因为技术差距越大,落后者学习的能力会有限,阻碍其对知识的吸收。
2.2 认知距离
技术差距是从量的角度和客体方面说明知识溢出的可能性,而如果考虑知识的结构和主体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的差异,就需要从认知距离方面来分析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
认知距离可理解为主体的技术组合之间的距离,它反映了不同的技术组合要求与参与者的能力匹配。相同的技术组合缺乏互补性,从而创新潜力小。相反,相似的技术组合,即技术没有完全重叠,通过互补,可以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创造条件。因此,主体的认知距离在知识溢出的产生上起着重要作用,较小的认知距离会产生较高的理解能力,而较大的认知距离会得到较多的新知识。
所以,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距离,会易于交流。但如果认知完全一样,创新的潜力就会降到零;认知距离太大,在交流上就会产生困难。
2.3 吸收能力
技术差距和认知距离为知识的溢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但不能真正决定知识溢出的数量,真正地把溢出的知识变为已用,从一种潜在效应转化为现实应用,归根到底取决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它来自于经济主体长期的投资与知识积累过程,是经济主体成功利用外部知识的关键条件。吸收能力强的经济主体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利用其他主体的新知识,来推进自己的创新活动。缺乏这种能力,经济主体就不能有效地学习或转移外部知识。因此,经济主体的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绩效、知识溢出效应正相关。
2.4 地理距离
现代通信与运输技术的发展,使有些人相信“距离已经消亡”。但实际上,现代技术只是使编码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传递成本大幅降低,而对缄默知识影响不大。总体上看,空间或地理距离在知识的扩散与溢出中,不但在起作用,而且非常重要。
知识溢出具有地理局限性,随着距离的增加,知识溢出效应逐渐减少,邻近创新源的经济主体比位于其他地方的主体具有更好的创新绩效。原因在于:第一,经济主体之间的邻近有利于信息、知识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第二,创新活动中的大部分知识具有默会性,其传递的边际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编码知识的使用和传播上,距离也具有重要影响,因为编码知识的解释和吸收需要默会知识和空间邻近。
2.5 溢出方的控制意愿与能力
上述分析是在假定知识充分溢出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知识溢出不可避免,但有些经济主体会采取一些措施有意识地降低知识溢出的效应。
尽管经济主体并不关注知识溢出本身,但他会感受到自身的知识溢出对它所造成的影响,如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竞争力受到挑战等,只要知识溢出的负效应危害到了其市场地位,他就会想法设法控制知识溢出。如果难以控制,他就可能会减少甚至放弃研发活动。
能否阻止知识溢出以及其阻止程度,取决于主体的控制能力。最常见的措施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一些办法是进行技术锁定,控制核心技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学习。此外,利用优厚待遇留住技术
人员也是控制知识溢出的一个方法。
3 知识溢出的途径
3.1 基于劳动力产生的溢出
基于劳动力产生的知识溢出途径有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之间的交流两种形式。
当受过培训或积累了经验的劳动力流动到其他企业、地区时,知识溢出就会出现。他们会带走在流出企业或地区所获取的一些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流入企业或地区的创新与经济绩效。劳动力在企业之间或区域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知识的扩散与溢出,由此对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同影响。
人际交流也会产生知识溢出。劳动力不离开原来的企业或地区,他从某企业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以间接方式也可扩散到同一产业和区位。通过位于同一地区与同一产业的劳动力之间的社会互动,不同企业之间会出现网络外部性。在这种企业网络中,通过人际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也会产生知识溢出。在正式的会议或非正式的闲谈中,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的知识与技能学到手。
3.2 基于投资产生的溢出
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往往会雇佣当地劳动力,也会与当地的供应商与客户发生联系,劳动力的流动和联系效应都会产生知识溢出,但这里只考虑投资本身对当地企业所产生的知识溢出,主要有两条途径:竞争效应与示范效应。
外来企业对当地企业最大的影响是竞争效应,外来企业的进入,会改变当地原来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加剧当地的市场竞争,迫使当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可以降低当地企业的x非效率。外来投资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可以促使当地企业的管理人员更为敬业,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可提高当地企业从事研发与采用新技术的速度。迫于生存的压力,当地企业会加快技术进步,更积极地引用与采用新技术。
示范效应假定外来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于当地企业,外来企业的较先进技术为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进行技术仿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只要外来企业相对于当地企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或利润率高于当地企业,对当地企业来说,就形成示范效应。当地企业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外来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技术水平等,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3.3 基于产品产生的溢出
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内含着知识。基于产品产生的知识溢出有技术模仿和逆向工程两种形式。
模仿主要是通过仿照其他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的特征、包装、管理经验等,达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目的,包括简单仿制和模仿上的创新。模仿是否出现,取决于模仿者的能力、产品或技术的示范效应、模仿预期收益、企业内在的发展需要、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等因素。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约束,模仿者多数不只是简单仿制,而会依次采用、消化和改进原来的产品或技术,甚至会实行第二次创新。
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是根据已经存在的产品模型,反向推出产品的设计数据的过程。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仿制”,而是综合应用有关专业知识,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剖析、理解和改进,是对已有设计的再设计。由于企业直接到市场购买,就可获得竞争对手的产品,因此,逆向工程是获取产品技术信息的重要而便捷的手段。
3.4 基于主体间联系产生的溢出
主体间联系的形式有纵向联系(即前后向联系)和横向合作等,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这种关联效应可以产生知识溢出。
当发生前后向联系时,双方都可能对方的产品、技术或市场知识中“免费搭车”,于是就出现了知识溢出。在后向联系中,企业通过购买并使用供应商高质量的产品,可以促进自身工艺和质量的提高,经由售后服务和培训又产生技术扩散。在前向联系中,下游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规格、式样、质量、技术标准等提出高要求,迫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横向合作也是企业获取知识溢出的重要途径。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联系越密切,距离越近,获得的知识溢出越多。大学没有动机保守研究秘密,是创新的重要来源。企业之间进行知识联盟之类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知识和进行知识转移,会提高各自的创新能力与生产率。通过知识联盟,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提高成功机会,也可以增强技术互补性。
提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分配权利与利益的平衡机制。在信息的生产、专有和使用之间达成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益平衡因而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它涉及到智力产品的创造、传播之间的平衡、智力产品的创造和使用之间的平衡以及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等。知识产权制度本是一种确认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专有垄断权的制度,但通过其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围绕知识产品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了均衡,从而保障了这种制度宗旨的实现。
(一)
“平衡”也可以理解成均衡。所谓均衡,用学的观点看,是指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1] 在知识产权理论上,平衡涉及到在信息的生产、专有与信息的接近之间达成平衡。知识产权可以看成是一定的信息,从信息产权的角度看,知识产权可以被看成是一定的信息财产、信息产权。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信息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信息量内,信息的专有和公有具有彼此消涨的关系。专有的成分太多,势必会给信息接近造成障碍,从而到公众对信息的获取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最终将妨碍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的实现;公有的成分太多,则会形成知识产权的弱保护,可能导致对信息的生产的原动力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信息的稀缺,最终也不利于效用实现最大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中,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信息的生产、信息专有和信息的接近之间达成一个适当的平衡。平衡论特别是强调利益平衡的平衡论就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权,或称之为垄断权。这种垄断权的授予无论是从智力创造的劳动学说、还是从智力产品的人格属性或者激励主义层面上都具有充分的正当性。然而,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或称为智力产品)具有无形性、继承性的特点,从而使之也具有公共商品的属性。换言之,社会公众对其也有合法的需求。知识产权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创造性表达的最大化。该法律通过创造者对其劳动果实的权利和未来的创造者自由表达的权利之间探寻一个适当的平衡,并试图实现这样的目标。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会减少对于创造的激励;而创制垄断权的过度的保护会超过创造性表达的原材料。这样一来,立法者在进行知识产权立法时,必须考虑两个:第一,立法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激励创造者并在多大的程度上使公众获得利益;第二,在多大的程度上垄断权的授予会损害公众。这种垄断权的授予,在适当的条件下,赋予了公众一个利益,该利益超过了临时的垄断带来的弊端。例如,著作权法就提供了两种机制,通过这两种机制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可以获得保护,而不会损害公众接近信息。这些设计的第一个方面是,在具有著作权性的表达与不具有著作权性的思想与事实之间做了明显的区分。一方面,作品中的思想不具有著作权性,主张保护思想会因为阻碍了信息的传播而减缓社会效用。另一方面,思想的表达受著作权保护,通过这种保护,著作权法为作者的权利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第二个方面是确保公众需要利用信息和作者对于原创物的垄断之间的一个适当的平衡的手段。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知识产权人对智力产品的垄断和社会公众对其的合法需求构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这种矛盾始终存在,知识产权制度从设计(立法)到实施都体现了这种矛盾的彼此消涨。为了实现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功能,确立平衡原则具有关键的意义。否则,要么是知识产权权利的权利过大,损害了公众接近和利用智力产品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通过对智力产品提供充分的保护,激励对社会有益的创造性智力产品的生产,同时有利于广泛传播这种知识产品,从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无从实现。或者要么是损害知识产权权的利益,使智力产品生产的原动力不足,同样使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不能实现。
从国外几百年来知识产权立法的轨迹看,一方面,知识产权人的权利随着新技术的而在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公众信息自由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围绕着立法设计和实施,在背后作为一个根本的指导原则在起作用的实际上是利益平衡的原则。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一般的法律中同样存在这种原则,甚至它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论。[2] 然而,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利益平衡之特色较之其他的部门法可能要强得多。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致的:(1)对于一种权利明确被法律赋予专有权,这在其他法律中不多见;并且,在知识产权法中,必须解决好这种专有权的范围、限度——法律上体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时间性和地域性等,以及公众可以自由或有限地接近的领域和程度;(2)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其立法设计必须围绕专有权的分配和公有领域的设定、专有权和公众权利的合理、公平配置展开;(3)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专有权在不断的膨胀,而社会公众对智力产品的合理需求同样在不断扩大,两者始终处于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之中,需要不断修改立法来加以完善;[3](4)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利益平衡原则被用于指导司法实践。
利益平衡论围绕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对智力产品的合法需求这对矛盾,探讨利益平衡原则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通过剖析知识产权中所涉及的各种权利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试图提出一个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应当说,这一思路和理论构建在知识产权法理论意义上是值得充分重视的。这里先从信息的生产、控制与信息自由、对信息的接近之间的关系初步阐述这种平衡论的思想,然后再提炼这种思想的一些实质性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利益平衡确实可以作为认知知识产权制度的一种方法论。
(二)
对个人所有权建立以“自由”为基础的权利将会创造有形物中的财产基础。然而,对财产权的以自由为基础的讨论,则可能会得出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结论,因为专利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垄断权妨碍了其他人以某种方式占有智力财产的自由,知识产权制度限制了思想的自由流动和个人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主张知识产权存在道德上的障碍,它妨碍了个人自由,故应该被废除。这些权利限制了涉及到合法占有财产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行为的全部范围。与有形财产权仅仅排除其他人对于该物的控制相比,知识产权是排除了人类行为的全部领域。
从表面看,“自由”和知识产权似乎是不匹配的,因为有形客体中的财产对行为的限制只是及于特定的商品,而观念客体的财产限制涉及到没有空间和时间界限的全部范围的限制,涉及到除了被国家授予垄断权以外的人的所有合法占有的智力财产。也就是说,知识产权在限制自由方面与其他财产权的限制不同。有形客体中的财产权根本就不限制自由——它们只是限制行为。以拥有一个苹果为例。甲拥有一个苹果的实质是,在他希望时他可以随意地处置它,而这要求其他人在任何时候需要时却不能拥有它。但这不等于说,除非甲允许,否则其他任何人不能拥有一个苹果。但知识产权则不同,它不只是如对有形财产的所有权控制一样——排除他人对于该物质的控制,而是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很多领域,甚至涉及到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4] 知识产权则确实限制自由。如前所述,有人正是从知识产权限制个人自由的角度认为知识产权由被授予特权的那些人限制了“涉及到合法占有财产的在时间和地点上不受限制的行为的全部”而主张知识产权存在道德上的障碍。这种被限制的自由从信息产权的角度讲,实际上是信息的接近和利用的自由,或者简称为信息自由。知识产权和信息自由是否为完全对立的关系呢?是否确实因为知识产权“是抑制自由的特权” 而应该否定这种制度呢?这里得借助于利益平衡论的观点解决这个疑团: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平衡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兼顾了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和社会公众的自由接近信息的利益,最终使得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对信息接近的有限的抑制,扩张了信息的总量,为更大程度的信息自由提供了保障。从权利的自由度看,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社会在权利界定与分配上实行的是“专有区域”与“自由区域”的分野。所谓专有区域,是指知识产品创造者独占的领域,在专有领域中,他人使用知识产品一般既要征得权利人的同意也要向其付酬,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法定许可、强制许可),虽然不需要征得许可,但是要向权利人付酬。所谓自由区域,是指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既不需要征得许可,也不需要向权利人付酬。著作权制度中的合理使用原则就是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专有区域的设立,可以为智力创造者从事智力产品生产提供足够的激励,在经济学上讲是有效益的。自由区域的设立则在不损害智力创造者的利益的前提下促进的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也是有效益的。这种专有区域与自由区域的分配,实际上反映了知识产权人和知识产品的使用人利益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议
一质量控制概述
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
动态控制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项目。通过动态的控制及时纠偏、调整措施,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模式。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先预控,被动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对此采取被动控制及时制定预防措施,而此措施将成为主动控制的指导计划。
项目综合管理模式。项目综合控制的目的是:一方面控制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各项建设目标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目标协调来保证建设目标的组中实现在展开项目综合依据时首先要开展单目标控制和阶段目标控制,才能为开展项目综合控制提供依据。
1.2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项目内容与大型工程相比基本一样,施工的要求与标准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本着对国家、人民、社会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的建设要将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必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监控。事先预控要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二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小而全、专业多、单项工程量小、单价低、投资少、工期短等特点,其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项目管理水平差。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②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③监理单位之间无序竞争比较严重。我国监理单位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由于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有限,也导致监理单位工作质量下降,市场上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三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研究
3.1 人员的控制
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建设一般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经理应从事工程建设多年有一定的经验,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各专业技术工种,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加强对技术骨干及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队伍的构成基本是以农民工加包工头的形式,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历正规的专业技术教育,主要从事比较单一的施工内容。
3.2 材料的控制
对于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构配件,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进行检验,并应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材料、构配件未经检验,不得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承包人应及时运离工地或做出相应处理。
明确质量标准。合格的材料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对于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必须明确其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国家及部颁标准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全部适用,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不能降低要求与标准。
3.3 机械设备的控制
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宜的原则,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的原则,使其具有工程的适应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要考虑要现实情况,切合实际的配置机械设备。
旧施工设备进入工地前,承包人应提供该设备的使用和检修记录,以及具有设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检修合格证。经监理单位认可,方可进场。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位责任制的制度。
3.4 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即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技术质量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中控制的重点。因此控制要点有:
工序质量控制目标及计划。确立每道工序合格的标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每道工序验收检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处理。
关键工序。关键工序是指在工序控制中起主导地位的关键工序或根据历史经验资料认为经常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3.5 检测的控制
一般的单元工程检验由承包人的质检部门进行,报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单元工程,承包人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法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地质等部门联合检查。
承包人与监理单位都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检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配备试验设备、有资质的试验人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考虑到工程成本,建议考虑由三方共同确定一个有资质的试验室作为工程检测机构,执行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相关材料及半成品检测。
3.6 环境因素的控制
①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地质的处理是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不同的地质状况会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的保证造成不同影响。如气候的突变可能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造成影响,有的甚至会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
②劳动环境。施工场地的狭小会造成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进场的困难,而不得不换用简单的施工机械,则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也会造成影响。如在建筑物施工中由于进场道路的不畅与场地狭小,本可以施工商品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而改用传统的小推车加现场搅拌机的施工方法,则对工程质量质量也会造成不同影响。
③施工环境。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也会对工程造成影响,如在不断航的河道进行水下疏浚施工,则必须考虑来往船只的航行,安全合理的确定水下排泥管埋设的位置及深度。
④对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要予以充分重视,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动态控制,把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涉及师德、教育能力、会计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如何提升这些职业能力,需要从外部保障和内部提高两方面努力。
一、建立外部保障体系
1.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师资管理制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避免经费投入的无序和不稳定。其次,学校要不断营造以成为专业带头人和各级教学名师为荣的教学气氛,创新师资管理制度。比如制定明确的教学责任目标,教学业绩奖励政策,健全聘期考核机制,教师职业能力测评考核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废除教师职务的“终身制”,实行“聘任制”,制定对教师职业能力培训有吸引力的政策导向。学校的各项制度应考虑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增强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荣誉感,把增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个人荣辱有机结合起来。
2.校企共同建立教师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中包括师德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实践技能培训等方面内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培训应当是长期不懈的活动。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行”。其次高职院校要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先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有计划安排他们深入生产、科研一线参加实际锻炼,增加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培养符合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在学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
3.完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高职学校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物质奖励,如从福利、津贴、学术科研等方面拉开档次,让教师认识到优秀、突出人才的优惠待遇是他们参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等劳动成果的回报。同时,加强考核力度,对达不到高职教师教学要求的教师实行清退。
二、坚持“规划--实践—学习—再实践—提升”的路径,持之以恒,方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1.制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应当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制度保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规划,尤其是新入行的年轻教师,必须明确目标,确定方向,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实践出真知。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锻炼自己。
(1)教学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升的。年青教师要主动拜师学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尤其要突出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同时结合学生的职业学习规律来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使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手记,对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及时记录下来,一步步的积累必然会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
(2)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会计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会计教师必须深入企业进行锻炼,通过实践提高对会计岗位标准的认识,不断弥补自身的实践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挂职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一方面既能有效培养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为自身“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载体。
(3)参与社会服务。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很多,比如专业培训,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还可以通过在企业锻炼过程中,与一线会计人员进行实务切磋,将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从而也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能力提升的源泉。首先,学习并领会高职教育改革的最新文件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明确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转变教师是“传统知识的传递者”和知识权威的代表者的传统观念,明确高职教师是在行动中的终身教育实践者。同时,要及时更新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及时掌握专业前沿动态信息,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学习是提高发展的必备手段,会计教师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成长,在学习中才能不断创新。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所以高职会计教师的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将自己打造成“双师”素质教师,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和设计等项目的不断增多,使其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许多工程建设单位的支柱产业。由于复杂的地质因素影响,我国的岩土工程行业施工质量事故在各地时常发生,特别是深基坑的工程和公路建设的岩土工程。由于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土建工程在整体建设上出现了严重的损失,从而使工期拖延,进而使工程造价也有所增加,给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究。
1、概述
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我国的工程勘察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岩土工程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岩土工程在理论和技术上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的增多,给建筑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岩土工程也逐渐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岩土工程的技术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但是,由于岩土工程是以岩体或土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工程施工中存在特殊性、隐蔽性、复杂性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和固定性,再加之我国现阶段对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总体水平不高,所以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以及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严格控制。为了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应该在相关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紧密配合,有效的对工程当中的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信息进行管理,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2、我国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2.1、目前我国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不足
1)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的招投标仍然存在甲方评标的办法。导致工程建设单位无序竞争,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压价超过了工程结构的成本价,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比概算降低多、有严重的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了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对日后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2)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如今,全国各地岩土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偷工减料,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砖砌体纵横墙不同步砌筑,钢筋成型绑扎不正确,钢筋漏放或钢筋长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的,岩土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更加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合同管理不规范
目前,由于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企业存在企业缺少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极淡薄这一严重的问题,再加之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会接受一些制定的合同条件中存在“不平等条款”的合约,有时甚至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方便,临时随意更改合同条款,这就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增大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对于我国本来就不完善的岩土施工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2、措施
1)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要建立和完善专业的安全监管机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合理为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关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多样化设备。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维护好安全管理的日常运行,发挥安全监管机构最佳的管理成效。
2)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
项目施工安全的进行,就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只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形式多样的安全素质的培训,才能够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其充分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其安全施工的技能,促进施工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的显著增强,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中的伤亡几率。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的规定结合项目施工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技能严格进行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要为其颁发单位的施工上岗证,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项目部不具备安全培训资质的,可以聘请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给施工人员颁发施工上岗证。此外,施工人员一定要由相关的劳务公司来为其进行组织招聘。
3)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中坚持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是企业推行项目管理逐步形成内部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班子相对稳定,施工队伍按需进出,同时还需正确处理项目经理部、经营决策层和施工作业层的关系,项目经理部要抓好项目的具体实施,服从企业层的管理和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层要对项目管理实行全过程的调控和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作业层为了形成机制灵活、适应性强、有竞争能力的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应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正确处理好目经理部、经营决策层和施工作业层的关系后,企业为了防止出现管得太死不利于项目经理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管得太松造成项目经理部权力过大的情况出现。另外,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经理的素质,企业对项目控制能力等因素来决定授权范围和内容。
3、质量控制
1)组织有序的合同评审
组织有序的合同评审,然后才能真正签订合同。对关联着合同的多样事宜,搭建起沟通业主的实效性桥梁。同时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安全隐患做出系统的报价。这样的风险,应涵盖着不适宜的设计,没能被预测到的地质状况等。
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签订合同后,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和业主指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要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等工作,这样在能够在整体上把握和提升工程的质量。
3)施工管理要协调统一
在岩土工程进行施工阶段,构建出项目经理部,经理作为项目管控的核心。在管理流程中,要整合起质量、施工耗费的成本、工期及安全等多样要素,从而能够提升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施工组织能力,进而使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够做到协调和统一。
4)做好施工验收
在岩土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一定要做好对施工工程的验收工作,以及对施工工程的总结工作,一定要确保岩土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交工,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使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得以提升。应设定适宜的交工总结及结算流程,搭配上售后服务。
5)对技术交底工作的控制
设计人员需要对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能够熟练的掌握施工图纸。同时项目的负责人要对施工班组交底,从而对于工程的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能够熟悉。施工方技术人员也要熟悉工程质量及质量,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可附图及相关会议,记录负责人要签字。
6)质量成本控制
对于岩土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严把工程质量关。从而能够从各个环节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包括施工企业自身施工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工程的实际质量等级要求。并且还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施工定额、依据承包合同和施工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编制,一般情况下都会用偏差控制法对成本进行控制。
结束语
当前市场秩序的逐渐好转,使得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岩土工程单位只有认真执行并且不断完善其单位的管理体制,才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岩土工程施工的水平,从而能够使岩土工程单位更好地向前发展,进而使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立于长久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廖黄飞 男 (1987.02― ) 重庆市人 主要从事矿山地质及岩土工程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晁海东.浅谈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26:33.
[2]宋继国.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4,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