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问题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冷漠与孤独。冷漠是指对人对事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冷漠的孩子,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缺乏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事外,给人以“看破红尘”的印象。
2.过度自卑。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数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过度自卑者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畏惧失败。一般说来,差生比优生自卑,女生比男生自卑,且随年龄的增高,自卑人数会增加。
3.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的学生,不仅会对他人先天的容貌、聪明产生妒忌,而且对其他诸如荣誉、地位、家庭情况等也会产生嫉妒。具有嫉妒心理的学生,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反思。在极端情况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生人生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
4.抑郁。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我国曾对高中生进行过调查,发现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28.03%、22.76%。这表明约有25%的高中生有着程度不一的抑郁情绪。
5.焦虑。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常伴有忧虑、烦恼和不安的情绪体验。焦虑一般发生在性格较为保守、不开朗、交往少、兴趣爱好较少、遇事敏感的孩子身上,而且焦虑发生之前,大多有些不愉快的遭遇,比如考试失败、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口角、睡眠不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
6.逆反心理。“你让我打狗,我偏要撵鸡”,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差,疑虑心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苦心和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7.厌学心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心理上有许多的矛盾,比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的心理,造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青少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是防止心理异常的根本条件,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孩子正确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能力,并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心理健康,防止异常。如果一个人的需要、理想、行为违背了社会准则,自然会到处碰壁,遭受挫折,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中,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2.指导学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知人容易知己难,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和爱好、能力、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视它们。如果对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么,不是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就是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过分自卑焦虑,导致心理的不平衡。因此,老师及家长应引导学生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自欺欺人,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使学生认识现实、正视逆境。人在现实生活中,而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要求个人去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适应和改造现实。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现实,把个人的思想、愿望和要求与现实社会统一起来。青少年学生有时身处逆境是在所难免的,如学习的困难、班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试的失利等。对此,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培养自己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素质。而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品质,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斤斤计较,不以人之长度己之短,不好高骛远,培养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由于目前学校的教育多以升学为目的,以竞争择业为准绳,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另外,学校和班集体可通过讲座、咨询、讨论、学习小组、实验、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89-01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对事物的认识不足。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同时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就处于身心发育期,再加上身边的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加以正确指导,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表现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以及压力等原因,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动机不正。由于受到父母或亲友的激励,说如果考试考了第几名或者考了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或什么东西等,导致青少年学习的动机不正,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质奖励或者别人的羡慕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学习。(2)学习习惯不良。大部分青少年都或多或少会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今天的学习任务会拖到明天,数学课做语文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3)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都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却又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东张西望,做作业粗心大意,甚至答非所问。(4)学习能力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但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流行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施行。很多家长老师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青少年学习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5)自控能力差。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有来自周围的同学朋友的,也有来自网络的,一系列的诱惑导致青少年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上课看小说、玩手机,不认真听讲,有些甚至逃课去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6)学习焦虑。由于来自父母老师等各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将学习成绩看得特别重,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表面为考试时显得焦虑、晚上睡不着、一会儿就要上厕所,一系列的焦虑情绪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7)自卑心理。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甚至有些老师会当众公布名次,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好的待遇,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对策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采取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老师和家长之间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报喜,委婉报忧。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成绩有一定的进步或者按时认真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老师要及时跟家长沟通,给学生多一些肯定,家长也要及时看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如果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不能第一时间就向家长“告状”,要和学生多沟通,弄清楚情况,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实在不行,就和家长商量,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青少年成长,不能动不能就打骂他们。
2.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都会有好有差,老师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是他乐于助人,他体育很棒,他热情活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多一点肯定。
3.开展与青少年有关的主题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事物的诱惑。学校和社会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向他们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动态,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给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及时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正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积极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斌锋.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发展都非常关键与重要。然而,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青少年在自我发展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诸如焦虑、抑郁、退缩、暴力等问题行为。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尽管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但Heckman&Kautz认为,应重视父母激励、依恋等品质在子女成长中的价值,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问题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及社会发展,对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设想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现有研究关注家庭对子女成长与行为发展的影响,不管着眼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依恋方式还是监控方式,只是家庭投资的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将亲资作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引入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其次,亲资作为人类进化中的典型任务,在家庭投资中无处不在。但由于投资的不确定性,亲资决策也存在风险。再次,人类决策受到其生命史历程的影响。童年经历、贫穷影响个体成长中不同生命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这对亲资过程及结果同样产生影响。
问题行为概述
一般而言,问题行为是对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社会准则或规范的一种表述。其广义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常态标准,影响了个体人格和身心健康;狭义则认为,个体因为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可能形成生理或心理障碍。Achenbach将问题行为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抑郁等)是指个体身上产生的苦恼或不幸;外化问题行为(如侵犯、行为不良等)是指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不安、冲突等。
当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早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家Bronfenhrenner认为,青少年发展是其所处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大微系统是同伴和家庭。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被视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中心因素。 Trudeau认为,青少年问题行为及负面效应可通过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得以缓冲。父母利用有效监控方式可以规范青少年行为及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父母监控不得法,则可能使子女问题行为增加。而长期家访项目实践证实,亲资能带给孩子积极效应,如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和刑事犯罪、较少依靠社会救济、增加就业及提升健康状况等。
亲资理论背景:进化心理学视野
(一)亲资概述
作为人类进化中普遍存在的典型任务,亲资受到不同理论框架的关注,其中以经济学理论和进化心理学最具代表性。Trivers认为,亲资是父母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机会和繁殖能力而进行的任何投资,以牺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投资能力为代价,将经济学理论引入亲资过程,聚焦于投资决策中的合理性。经济学理论聚焦投资模式在当下最优化产出,并未重视父母对不同性格孩子在投资上的差异性,相比之下,进化理论重视父母有差别关怀,即孩子所代表价值不同,父母对其时间和资源投资也不同,聚焦于最优化父母长期繁殖的成功性。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父母可能选择最大潜能达到成年及对成功繁殖的子女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亲代繁殖成功率。
当然,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方式,其预期效应是弥补投资代价,获得高利润。但由于代价弥补和获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会影响决策,因此,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完整分析再做投资决策。Hlouskova等人认为,家庭不仅决策储存多少,还决策如何将储蓄分配在不同类型财产中使用,而决策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因此,亲资行为也属于风险决策。然而,要阐明亲资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其理论渊源,即亲资为何能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进化心理学观点,风险敏感理论和生命史理论为亲资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提供独特视角。
(二)风险敏感理论
风险敏感理论源于进化心理学中的觅食偏好研究。Caraco等人认为,人们的动机影响决策行为,而需要驱动决策行为。需要既可能是人们的目标,也可能是底线。Mishra & Fiddick认为,当二者冲突时人们会优先考虑底线。而当个体状态与需要状态存在差距时,便会产生冒险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低风险、相对安全选项,但又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会选择有一定机会、高风险选项来满足自身需要。Stephens & Kreh、认为,决策者把决策看作是不确定生存环境中寻求觅食回报的行为反应,目的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风险决策行为不一定满足效用最大化,而是规避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后者似乎对解释亲资行为更有说服力。
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经济不平等、社区暴力等不利环境下,又无法满足个人需要时,会寻求高风险或更容易产生风险的行为此外,不同于其他风险决策理论,风险敏感理论认为,不利情境中的风险行为也可能是一种适应行为,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利状态,即风险行为有可能对个体产生有利的结果。因此,亲资风险决策并非是盲目的,虽不能满足效用最大化,却是为适应当下环境做出的最好选择。
(三)生命史理论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生命史理论认为,生命进化过程是将资源用于人类生存和繁殖任务之中,由于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而利用资源的项目多,人类面临一个资源权衡的问题。因此,不管着眼于生存还是繁殖、近期还是远期发展,亲资同样涉及资源分配与权衡的问题。
关键词:睡眠质量;大学生;交往焦虑;相关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家庭中男女双职工的发展趋势,父亲在子女发展中的参与度提高,同时,传统的"父严母慈"的家庭教养结构正在发生颠覆,很多家庭出现"父慈母严"的现象,父亲教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者发现,父亲教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受教育产出,侵犯性等不良行为,家庭关系,社会和经济产出都有重大影响。[1]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运用各种技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它有利于促进自身的良好适应。青少年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其有效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合理调节情绪,缓解学业、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形成更好地适应行为。[2]
父亲参与教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往往学业发展较好,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且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水平,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3]。但对父亲参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父亲参与教养水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并对此假设进行验证,以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
一、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 对象为某初中三个年级8个班级,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442份,回收率为98.2%,其中有效问卷为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二)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具为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为测试工具。
1、父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采用由Perris等人(1980)编制的, 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包含58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本研究选取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父亲在某个维度上的行为表现越多。
2、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
该量表由杨颖(2009)编制,共有32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问题趋近、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采用5分量表计分,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系数为0.86,各维度的 系数在0.71 ~ 0.89之间。
(三)方法
1、评定方法
认真宣读指导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 并向被试说明填写问卷的要求,当场收回,并保证答卷有效。
2、统计处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总体描述
父亲教养质量的均分为35.44.778,且父亲教养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180,p0.05),而在惩罚严厉这一维度上男生成绩显著高于女生(t=2.965,p
(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总体描述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均分为109.95.67,并且其总分与各维度分数在性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处理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相关,其结果如下表1:
表1 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项目维度 社问解决 问题趋近 问题回避 计划制定 人际沟通 支持寻求
父亲教养 0.448** 0.369** 0.326** 0.356** 0.327** 0.274**
关心理解 0.498** 0.337** 0.388** 0.436** 0.395** 0.317**
惩罚严厉 -0.146** 0.008 -0.152** -0.186** -0.162** -0.112*
注: *p
总的来看,父亲教养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总分相关显著,其中,除了惩罚严厉维度与问题趋近维度相关不显著外,父亲教养的关心理解与惩罚严厉两个维度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四)父亲教养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父亲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为预测变量,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预测效果均达到了显著水平,t值分别为11.51(p0.001)和-2.953(p0.01),分别能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24.6%和1.9%。
三、讨论
(一)关于父亲参与教养的性别差异的分析
父亲教养在惩罚严厉维度上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关心理解维度则不存在差异,这表明父亲对男生的参与教养更多是采取批评与惩罚措施,这可能是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极不平衡的阶段,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与父母关系紧张,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很容易采取惩罚这种对立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教养。
(二)关于父亲教养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与惩罚严厉教养相比,父亲关心理解教养方式更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应该鼓励父亲更多地积极参与、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不足之处
父亲教养和母亲教养总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的,但本文未就父亲教养和母亲教养对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贡献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
(四)建议
父亲关心理解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首先从理论上说,应该增加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以完善对父亲教养的研究;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应该关注父亲在对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角色和贡献,并倡议增加父亲对青少年子女的关心教养。
四、结论
第一,青少年父亲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父亲的关心理解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问题趋近、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等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等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3).
[2]杨颖,邹泓,余益兵,等.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
[3]纪林芹,张迎春,张良,等.气质,父亲教养与青少年早期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
[4]杨颖.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特点与功能[D].北京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社会适应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处于人生阶段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是个体身体、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生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青少年最善于抓住时代的潮流而适应变化的社会,但是由于年龄特征和多种原因,他们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往往无能为力,仅仅限于养而忽于教;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相对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以致青少年中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1961)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1973)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Nihra(1969;1974)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1979)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2005)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1)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2)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反应,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3)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服从行为、可信赖、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的过程。
李冬梅等(2007)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乐观、好脾气、敏捷等)和环境因素(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1995)、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聂衍刚2005)、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崔丽霞2005)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2001)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即:(1)心理发动环节,(2)起始比较环节,(3)内容操作环节,(4)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1984)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2004)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王光,2002;陈慧萍等,2002;钟佑泉等,1997;戴育红,1998;张凤等,2002;长凤等,2002;范希文等,1997;易欢琼等,1999;袁水平等,2000;闰瑰娟等,2001;罗昭逊等,2002)。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孙春晖等,2001;王惠萍等,1998;李政云,2001;鞠红霞,2002;韩启放,1994;冯廷勇等,2002)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邓世英等,2001;霍金芝等,1995;韩萄等,1995);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鞠红霞,2000;李政云,2001)与外在适应研究(张凤,2002;王惠萍1998;潘昊,2002);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李冬梅.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崔丽霞.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5.
[5]王光等.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6]吕陈慧萍等.浙江省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比较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2.
[7]钟佑泉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在例儿童中试测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8]戴育红.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与教育对策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
[9]张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0]长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1]范希文等.名儿童美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测定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
[12]易欢琼等.广州市一岁儿童适应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
[13]袁水平等.城乡儿童适应行为特点比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14]闰瑰娟等.适应行为量表郑州市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2001.
[15]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贵州医药,2002.
[16]孙春晖,郑日吕.《学习适应性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
[17]王惠萍等.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8.
[18]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9]鞠红霞.关于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20]韩启放.人学新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健康心理学,1994.
[21]冯廷勇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
[22]邓世英等.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理与发展教育,2001.
[23]霍金芝等.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5.
[24]韩萄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和群体差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
[25]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青少年教育 社会因素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88-01
1 青少年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青少年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有青少年主题构成的复杂性,还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刺激与压制。尤其是市场环境下网吧的兴起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棘手,青少年教育问题开始向多元性发展,行为上的放荡不羁,精神上的无所顾忌与空虚将网络变成了教育的对立面,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了整体上的最大阻碍,它分化了社会对青少年整体教育的能力。
整体教育能力上的分化—— 这是现状中不可回避的情况。整体教育能力笼统地讲也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所以,素质教育的提出无论从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超越。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不但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主旨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观,还要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育人环境观和学校管理机制。教育资源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化造成了效果上的破裂与低能。教育是相互合作产生出来的意识上的价值,如果这种价值不能发挥出来问题也就会随之出现,欲寻求教育上的改变脱离一种局限就必须在这种问题上进行正确的把握。
另外,定向教育中的功能模糊也是现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把教育细分为体育、德育、智育及其他角度的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都会在频繁的对称中使教育失去自身发展的方向,很多观念的不相配引起的接受对象的内在混乱产生了思想上的误区,由此造成一种精神上的破坏,孳生身心上的堕落,这种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有外在社会因素也有内在心理因素。
2 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分析
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构成因素很多,主要有外在社会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两种,社会因素是整体的,而心理因素则是核心的,对这两种因素的透彻分析与了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
2.1 市场因素的局限
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在当前的发展下社会所提供的教学场所都被加入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其他因素,这些复杂的因素开始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行教育价值的侵蚀,从外在向青少年施加一种压力,各种压力的集合却没有合适的教育宣导就会造成生命教育上的缺失,引起相应的各种问题,如交际上的不知所措;学习上的“麻木不仁”;生活上的无法自理等等,形成不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还是循着落后的模式进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就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不仅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也有情绪上的不理解。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应具有一种发散性而不能只在单一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理论灌输,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多维教育网络系统建构不到位,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交流与合作是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社会因素的局限点,这种社会因素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造成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教育活动上的真空地带。
2.2 心理因素的局限
心理学在个人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一个细节上的暗示把整体的状况表达出来进而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规划,在心理上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研究个体如何更好地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一旦这种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丧失,很多问题就会浮出水面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消极的心理引起情绪上的不堪反映,形成没有理性主导的行为实施,脱离了理性控制的“为所欲为”对自己对他人都会有着不好的存在意义,教育由此便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前行,反面的积累在日益趋下后甚至有可能导致生命教育体系的崩溃,产生类似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的泛滥。这种心理学上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整体成长过程中起着一个关键的核心作用,是内在的整体支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所在。
3 教育问题上的相应完善
3.1 自立、自信、自强的培养教育
首先应该教育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自己的特长,优势,自己的性格、兴趣等等;再一方面了解社会,了解社会需要,职业状况,就业形势等等;再者引导他们正确的心态的建立,做到不卑不亢、自信、自立、自强,通过我校毕业生的一些成功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奋斗拼搏净胜,使他们看到希望,美好的未来离他们并不遥远,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推动青少年精神状态上的好转。
3.2 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概念本身,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只有树立起价值上的能力才能有一个正常的成长。
4 结语
青少年教育问题是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是关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的盛衰关键,是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的所在。
作者简介:张卫华(1970—),男,山东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编审、编辑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主要从事精神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治和研究,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和论文撰写的研究与实践。通信方式:zwh306@163com。
摘要:“青少年”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是常被使用的一个名词,但不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实际应用情况,会发现“青少年”一词容易混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不宜作为学术名词使用。因此,提出用“少年(adolescent)”作为指示13~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的概念。
关键词:少年,青年,成年人,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N04;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45-05
一“青少年”概念的内涵分析
根据汉语组词的基本规则,“青少年”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青年”和“少年”两个词合称的缩写,即“青少年”可理解为包括“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群体的用词,这种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已约定俗成。但青年是成年人,少年属于未成年人,一个名词包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种人群,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显然不妥,尤其是在医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青少年”的第二种理解,是将“青”作形容词来修饰“少年”,虽然从词汇的语法结构角度做此理解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青”的“少年”应该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呢?这种指代更加不明,在实践中也就无法采用了。
二“青少年”一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笔者试图考证“青少年”这个词的起源,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使用这个词?当时用这个词指代的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由于笔者没有语言学的专业背景,“蒙头”尝试几次,实在不得其法,就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条件检索,以简单地考证实际使用情况。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1],收录“青少年”(qing shao nian)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juvenile。对这个词的说明中,在“C9135青少年问题”使用时,有“青年学、青年社会学、儿童社会学、青少年犯罪问题入此”的注释,从这些信息可以推知,在社会学领域使用时,“青少年”基本含义可理解为“青年”和“少年”人群的合称;但“青少年”在“D政治法律”领域使用时,又明确定义是指“未成年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系统中,“青少年”这一主题词在不同学科使用时,基本含义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库[2]中,用“青少年”检索,显示共有五个词,分别是:“青少年期(adolescence)”“青少年发育陡增(adolescent growth spurt)”,使用这两个词的“学科体系”是“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青少年活动区(youngsters activities area)”,应用“学科体系”是“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园林规划”;“青少年青光眼(juvenile glaucoma)”“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 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眼科疾病”和“医学口腔病理学”。以上术语括号内为“英语等价术语”。用“少年”检索,显示有三组词,分别是“少年期(juvenile period)” “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在“学科体系”“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使用, “少年胚胎性癌(juvenile embryonal carcinoma)”的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泌尿外科学”。在这一版公布名词中,对“青少年”和“少年”没有给出涵盖年龄范围的具体定义,而对应的英语等价术语则显然有交叉,实际应用中恐怕难免出现歧义的情况。
笔者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以及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这样的专业背景使得笔者对医学文献数据库比较熟悉,因此主要以医学领域的文献来举例说明。笔者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基本检索条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11—20111115)收录的文献信息,显示有9249条记录[3]。根据这些文献标题和摘要中显示的关于研究样本“年龄”或学生身份等信息,发现虽然对研究样本人群同样称为“青少年”,不同作者入组样本的年龄段范围却差别很大,有“7~16岁”“15~24岁”“12~18岁”等,或“小学、初中、高中生”“初中生,大学生”等,从中很难对“青少年”所指究竟是哪一个年龄范围的人群形成清晰的概念。总体来看,也结合论文的摘要内容做分析,作者们所称的“青少年”多数情况下是指“≤18(19)岁”而“≥11(13)岁”的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仅从摘要内容分析则对作者是以“未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如果留心一般大众媒体使用“青少年”的情况,得到的印象也是多数情况下是指“未成年人”,难以清晰区别所称人群是否包括了年轻的“成年人”。
《辞海》对“青年”的解释是“指18~25岁由少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 [4] 。对“少年”的解释是“年轻男子”[4],但没有具体说明年龄段范围。没有收录“青少年”的词条,但收录“青少年越轨”,解释是“一般指年龄在12~20岁或14~25岁的青少年,因违背当地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发生的偏差行为”。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对按照这个解释涉及的人群,遇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时,因为法律是以年满“18周岁”作为“成年人”的界限,在实践中恐怕无法做到针对这样的“青少年越轨”问题提出一定的处罚标准的。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04-03
一、引言
(一)父母教养方式
本文选用父母控制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量进行研究。父母控制模式是指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子女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1],即普遍意义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父母控制指的是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它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
(二)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将个人信息(包括想法、感受、个性、经历等)和对非个人信息的自身感受(包括对对方或其他人、事的评价、感受、看法等)以口头或其他形式直接表露给对方的行为过程。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当中一个重要的行为表现,是表达和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自我表露增强了个体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与他人分享体验,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同时,自我表露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感,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达成合作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表露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许多研究者通过纵向和发展级联的研究方式探讨了青春期阶段自我表露的发展变化情况。Coupland[2]等提出自我表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问题最大的转折看似在青少年中期,这个时期的表露趋向最低。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的子女对父母的自我表露减少,不告诉父母他们的情况和行为,导致父母无法对其进行良好的监控,从而导致子女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问题行为
对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命名,国外普遍使用“风险行为”(risk behavior),主要是指不健康的、非建设性的,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的行为。国内多使用“问题行为”的概念。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青少年遭受到困扰或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容忍的程度,就会引起严重不安或焦虑,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这便可能导致一般的问题行为,严重的可能发展成为甚至犯罪行为。
本文根据以往研究,采用Lucas-Thompson等[3]的归类方法,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模型
自我表露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适应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了自我表露作为父母控制与问题行为的中介变量,考虑了多种相关变量的影响,使研究内容更深入、研究范围更广泛,获得的结论更丰富。
三、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广州市多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每所中学的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每班约45人),被抽中班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其中,男生484名,平均年龄为13.13±0.86岁;女生383名,平均年龄为13.02±0.84岁。
四、研究工具
(一)背景资料问卷
背景资料问卷用于收集被试的年龄、年级、性别、与谁同住、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与谁同住按照“父母”“只与父亲”“只与母亲”“除父母外其他亲戚”几个类别排列,由被试根据情况作出选择,在编码时对这些选择分别赋予1~4的分值。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按照“小学(或以下)”“初中”“高中”“大学或以上”几个类别排列,由被试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作出选择,在编码时对这些选择分别赋予1~4的分值。
(二)父母控制量表
采用Barber和Olsen(1994)和Barber(1996)编制的父母行为控制量表。包括9个项目,如:“父母知道我晚上去哪儿”,“父母给我足够的自由”,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程度越强。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三)青少年自我表露量表
采用Statiin和Kerr(2000)编制的自我表露量表,翻译及回译过程同上。包括5个项目,如:“我会主动与父母谈论我的朋友们”。其中有2个项目为反向计分,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示子女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程度越高。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Cronbach’s α系数为0.61,在可接受范围之内(Fornell & Larcker,1981)。
(四)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
1.外化问题行为问卷
在参考学生态度和行为问卷以及监控未来问卷(Jelicic H,Bobek DL,Phelps E,et al.,2007)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青少年的常见外化问题行为改编而成。问卷包括15个项目,如:“是否吸烟”“是否喝酒”,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过去一年来自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从不(0次)”计1分,“很少(1次)”计2分,“几次(2~3次)”计3分,“好几次(4~5次)”计4分,“经常(5次以上)”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分数越高表明出现的外化问题行为越多。在本次研究之前,我们对问卷进行了预测。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2. 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问卷
采用Achenbach(1991)编制的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共16个项目。要求青少年报告现在或近六个月每种问题出现的情况。采用三点计分,包括“从不”“有时”“经常”,分别计1 ~ 3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分数越高表明出现的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五、研究结果
(一)各变量的相关关系
对父母控制、内外化问题、自我表露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表 1所示,行为控制与内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表露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父母的行为控制程度越高,子女内外化问题越少,自我表露程度越高。
(二)父母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检验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其中所有变量均已标准化。依照温忠麟等[4]提出的步骤,结果如下:
(1)父母控制对外化问题的系数:t(父母控制)=-5.89(p
(2)父母控制对自我表露的系数:t(父母控制)=8.17(p
(3)自我表露对外化问题的系数:t(自我表露)=-2.17(p
至此,说明自我表露在父母控制与外化问题的中介效应显著。
(三)父母控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所有变量均已标准化。依照温忠麟等提出的步骤,结果如下:
(1)父母控制对内化问题的系数:t(父母控制)=-2.99(p
(2)父母控制对自我表露的系数:t(父母控制)=7.35(p
(3)自我表露对内化问题的系数:t(自我表露)=2.46(p
至此,说明自我表露在父母控制与内化问题的中介效应显著。验证了假设2。
六、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是令学校、教师和家长头痛的事情,还可能演变为更复杂可怕的社会行为,例如暴力行为、攻击行为、行为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本研究发现,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化问题的中介效应显著。根据各相关关系的方向可以得出,父母控制越多,子女的自我表露越多,问题行为越少。可见,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均有显著的缓冲作用,是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因素。根据此结论,重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促进青少年自我表露
父母控制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对子女纵容或漠视是不可取的,只有监管和掌握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才有可能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帮助。家庭环境中,父母应鼓励青少年进行自我表露,但方式方法应该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他们出现问题行为。父母应该站在关心的角度和朋友的立场,在恰当的范围和频率内询问子女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情况,充分尊重子女的隐私,不能什么都问、事无巨细,更不能强迫子女进行报告。
其实,大部分青少年期望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告诉父母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愿意聆听长辈的意见和建议,愿意与家人分享快乐,但是某些父母只会一味说教和批评,亲子间无法达成良性沟通,久而久之子女就不愿开口,父母步步紧逼,使亲子关系恶化。只有在关系和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子女在家庭规则上与父母达成协议和共识并遵照执行的情况下,子女才会向父母反馈自己的情况。通过子女的自我表露,父母可以掌握子女的行为动向,适当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在表现良好时给予奖励,避免子女出现外化问题,同时在子女受到挫折,出现痛苦、难过、沮丧等消极情绪时给予安慰或鼓励,减少其内化问题。同样,教师应该用宽容、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自我表露,让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我;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面对学生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及时发觉并引导其修正。
(二)改进教养方式
促进他人自我表露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也对他人进行表露。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从不自我表露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密切的关系。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人(例如亲人、好朋友)可作较多的自我表露,对于普通朋友或他人则作中等或低等程度的自我表露。因此,若想获取青少年更高的表露程度,父母或教师只有主动且适当地对青少年进行自我表露,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在列举事例和讲述理论时,可以适度地表露自己的经历、心情和想法,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主动与子女交流自己的工作状况和心情等,这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慧芳,刘金花. 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62-64.
[2]Coupland,N.,Wiemann,J. M.,& Giles,H. Talk as “problem” and communication as”mis-communication”: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N. Coupland,H. Giles,& J. M. Wiemann(Eds.),Mis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atic talk(pp. 1-17). 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Inc. 1991.
[3]Lucas-Thompson. R. G.,Goldberg,W. A.,& Prause. J.. Maternal Work Early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Its Distal Associations With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Problems: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Oct. 4. 2010.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冲突;犯罪;原因
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友情弥足珍贵,有的甚至可以相伴我们一生。但贵港发生的这起血案,却让我们唏嘘不已:两个花季少年,一个魂归天国,一个身陷囹圄,两个家庭也要承受难以言表的痛苦。什么原因让同学之间拔刀相向?家庭、学校、社会当深刻反思。
2015年6月17日凌晨,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一所中学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学生在宿舍内被同班另一名学生用刀刺伤,导致颈部出血过多后不幸身亡,事发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侦破了这件在当地影响较为恶劣的案件。
一、矛盾源于受欺负
行凶学生林某家在离桥圩镇12公里以外的新兴村大冲屯。26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看到,林某家的二层房屋坐落在村道边,周边并无建筑群,略显孤单。林某父亲表示,儿子小林之所以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源于长期被欺负。他说,事发后,他陪同儿子在派出所录口供,根据儿子供述,从就读7年级开始,儿子就一直被死者张某星欺负,死者不仅多次当着同学面脱儿子裤子,而且还嘲笑儿子是“大鸟蛋”。
林某父亲坦言,儿子在被审讯时表示,他的初衷并非是想杀死张某星,只是想教训他一下,让张某星“暂时来不了学校”,以后再也不敢欺负他。
林某父亲说,儿子闯下大祸,他们夫妻也有很大责任。他表示,虽然平时和儿子交流不多,儿子也从未提及在学校被欺负一事,但要是他们平时能及时发现儿子情绪方面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个悲剧,“我儿子平时很乖,性格内敛,要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不会做出这种举措”。据该村一村民表示,林某约1.5米高,瘦瘦小小,较为斯文,几乎没见过他跟其他人红过脸,这次做出这种事,实在不可思议。
专家认为,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不应该将全部精力放在关心学生成绩上,更应该花一部分力气放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上。他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生理上激素水平急速增长,心理上却处于断乳期,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容易导致他们躁动不安,甚至情绪失控,“当然,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亦离不开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但学校应承担相当大的责任”。犯罪心理学认为,“应激性犯罪”的成因,主要是受外界刺激和内心心理缺陷而促成的。何样的心理缺陷,会让其如此“小刺激,大反应”?这和“挫折教育”的缺失,有无关系?
二、应激状态下瞬间犯罪了
个案1:2010年5月23日下午16日21时许,蒋某自习归来,未带宿舍钥匙便敲门求助,正在打游戏的袁某本想过一会开门,听到蒋某的不文明骂声后,便不予理睬。蒋某以为宿舍没人,取钥匙回来,进宿舍后发现袁某在内,遂生气发生争吵,厮打中,蒋某用手扣住了较瘦弱的袁某的头,袁某拿起水果刀吓唬蒋某,蒋某不理,袁某情绪失控,当下挥刀怒捅,致蒋某失血过多而死亡。袁某的同学说他,无论是性格还是人品都很好,平时和同学相处十分融洽。
个案2:2014年6月23日下午5点多,南京某中学13岁的小蔡同学和小李同学在自行车棚里闹起了矛盾。小李同学因个子矮小,一时情急,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很短的水果刀”刺向了蔡同学,致其身亡。
因行为人“失常和失控”而发生的案子,被犯罪心理学称为“偶发性的应激犯罪”,属于情绪性动机(又称感情冲动型犯罪)犯罪中的一种。
其特点是应激:行为人在应激状态下(受到出乎意料的挫折或打击,如个案1袁某的头被死死摁住),让其极为愤怒、惊恐和无助,蓄积了极为巨大的负面情绪。
爆发:犯罪人为摆脱这种应激状态,情绪强烈地爆发了,因情绪极为亢奋,出手力量很大,结果十分惨重。
如,个案1袁某因瘦小被死死摁住,个案3小李同学也是因瘦小在打架中处于下风,但他们却竟都是一刀致人死命。
后悔:“偶发性应激犯罪人”又称“瞬间犯罪人”。
“瞬间犯罪人” 情绪性犯罪的过程,是情绪释放的过程。因其平时并不想侵害他人或社会,因此,待情绪平静下来后,立刻痛悔不已。如,“随后,袁某也吓坏了,赶紧叫来同学,并拨打了120。在送校医院治疗未果之后,眼见蒋某伤势严重,袁某再次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协助将蒋某送往同仁医院。”
三、应激状态下大脑一片空白
为何平时忠厚、老实,从不与人争吵的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出手杀人?犯罪心理学认为有其生物学的基础。科学家发现,面对应激事件时,人脑会立刻评估当前刺激,并与过去经验进行比较,一系列应激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随之释放;同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协调行动,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的活动,并对情绪施加影响;面对压力,杏仁核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会导致相应的情绪变化,帮助我们远离应激产生的有害情绪。
但是,如果其应激事件激发的强烈情绪,超出了其“情绪调节系统”所能承受的阈值,就会让其调解失灵。
研究发现,人在受到外界突发的强烈刺激时,产生情绪上的激烈冲动,失控的情绪造成机体活动受到严重障碍,致使大脑一片空白。如果刺激超过了所能承受的阈线,失控情绪过于强烈,大脑思维难以恢复,令其思维狭窄,自控能力减弱,理智分析受到抑制,情绪就暂时性地处于失控状态。
四、心理缺陷导致小刺激大反应
调查发现,应激性犯罪行为人大都在个性心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类人的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面对困难时,不积极寻求出路,而是一味怨天尤人,悲观失望,习惯性地将困难扩大化。
犯罪心理学中有个“挫折攻击”理论,其理论认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民工小李在路口的“小刺激,大反应”,应该和他生活中严重受挫,密切相关!
1.对自身生命的漠视
当今一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性格扭曲。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
2.对他人生命的轻视
青少年面对学习、经济、就业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欠缺有效积极的处理方式。加之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漠视他人生命,由于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他们面对困境,轻则怨天尤人,重则采取报复他人、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如此一来,未成年人重伤、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并日益严重,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案,等等。据统计,在青少年轻视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例数据居高不下的今天,暴力性犯罪已占犯罪总数30%。
3.对异类生命的摧残
近年来,青少年虐待动物的报道也层出不穷,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虐待动物不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逐渐体现为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不良倾向,它体现了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障碍。这主要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导致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所谓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或技术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摧残异类生命释放内心的压抑。
我一直在思考问题的根源,最根本的是当前学校教育深层的文化价值观――考试高于一切。如果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在校园文化中重新构筑对生命、社会、自然的认知,在新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之下日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
二、构建青少年对生命认知的校园文化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高度的精神文化。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立足构建生命文化的角度,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生命”。
1.生命的内涵
首先我们从字义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在古代,“生”的本义是指草木从地下长出,然后引申为泛指事物的产生、发生,更引申为生命的孕育。一个健全的生命是在社会、自然、内心之中获得养料和力量,继而成长和发展的。生命向内探索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系,生命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中得以体现的。因此,生命教育便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历程中对生命、社会、自然三个核心关系的认知。
2.对自身生命的认知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时期,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之中,他们不断地在内心追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何在?
如果在校园文化中建立这样的生命认知,孩子们对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就会有新的认识,原本不想活的人不再轻言放弃生命,原本混沌过日子的学生也会有新的生存目标,有了人生的发展方向。
3.对社会的认知
人是群居的动物,个体脱离了社会,生命会变得孤寂,生活就像在茫茫荒漠中没有方向。个体生命融于社会之中,生命才会有意义。
社会认知就是人我关系的认知。人我关系认知决定了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怎样认识他人?态度是热情、友善的,还是冷漠、敌意的。他怎样认识他人、社会的关系。从更深意义上看,学会与人相处是一种生命智慧和伦理规范。构建人我关系的认知的校园文化,就是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学会爱,包括关心弱势群体、伤残孤寡老人。
4.对自然的认知
自然界养育着人类的生命,人的生命与自然共生。生命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进而理解个体与人类、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对自然认知的校园文化,就是让学生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领悟生命的奥妙。构建一种信念,就是尊重生命,有“好生之德”。希望所有的生命能依照其本来面貌活着,自在地成长。当我们碰到任何生命,都必须有戒慎尊敬的心情,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构建青少年对自身生命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自然认知的校园文化,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今天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儿童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11-02
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青少年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些独生子女们,在父母双亲外加老一辈的过分溺爱下,其心理状态令人担心。尤其是学龄前后、儿童—少年过度期独生子女的心理变化,将影响到其今后的性格形成与心理健康,因此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一、概述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其中“少年”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学龄前期进入学龄儿童的时期,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大脑结构的完善和技能的进一步成熟,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即,心理过程往往是不能意识到的,其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包含: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协调;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是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在生理、心理、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从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向另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的转变,它标志着前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转变期可划分为转变前期、转变期、转变后期。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发展是逐渐的、平稳的;而转变期的变化,则是急剧的、激烈的。转变期又称敏感期,是指有机体对外界的感受最敏感的时期,它是以前一个年龄期间所固有的一种优势状态,改造成为后一个年龄期间所需要的新的优势状态为特征的。
二、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独生子女化等各种社会变革的加剧,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心理行为问题也日渐突出。国外报道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已达到5 %~30 %。美国每年有300万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掉150亿美元。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心理障碍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儿童-青少年转变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受到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不同,以及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行为问题、消极心理、性健康问题、网瘾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在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3.47%。通过一项全国22个省:4~16岁年龄范围的调查分析发现,男童平均13.4%;女童平均12.5%符合DSM-Ⅳ诊断者占86.4%。中国儿童检出总行为问题的危险度是德国儿童的1.5倍,女生的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1.69倍,而且中国女生退缩行为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2.79倍,内化的危险度为1.69倍。
三、突出问题
1.“小皇帝现象”
独生子女儿童的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养成了他们的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因此这些家庭的儿童赖床,有的孩子离开妈妈不知怎么睡觉,行为幼稚,不听话,神经过敏、以及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儿童的缺点和过失。甚至有些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常捉弄其他学生、欺负弱小儿童。建议父母教会他们懂得父母爱他们,他们也要爱父母,爱伙伴。爱是相互的,爱你身边的人,才会得到身边的人的爱。
2.孤独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的人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密尔?凯恩通过调查发现,孤独更容易在孩子身上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正处于一个走出家庭和寻找新知己转折点上,他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的体会。中国已进人跨世纪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会,独生子女长期生存在缺乏伙伴的孤独的先天环境中,极易形成不良的能力及素质。
四、进入学龄期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
1.学习障碍:简称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2.品行问题:易发展为“右脑综合征”及违法犯罪。
3.情绪问题:主要包括过度焦虑和强迫行为。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强迫行为的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4.顽固性不良习惯:指有些儿童青少年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1)习惯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擤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
(2)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4)口吃:俗称结巴,是较常见于2岁~5岁儿童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
(5)多动:也叫多动症或注意缺陷多动(缩写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多的特点,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力差。
(6)网络和电子游戏、电视依赖。
五、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期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并导致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应根据学生生理变化,心理上的突然“断乳”,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意志力以及战胜挫折的锻炼,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地从心理上、生理上成熟起来。
根据心理发育特点,积极开展(1)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教育;(2)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学习障碍、自卑感、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忽视与虐待、一般行为问题、行为、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到主动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上来,提升其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与调适能力,进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预设目的。为转变期儿童的健康心理形成提供重要保障。
2.从“学会关心”到“学会共同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新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会议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新世纪的教育”。会议报告认为教育必须教青少年“学会关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支柱“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要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伙伴群体的教育。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基础理论
研发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新手段,通过先进的手段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基础研究。今后应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及发病机理、生理生化改变,干预治疗,开展系列的基础研究。目前许多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尚无我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因此,对许多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多是对症治疗。
4.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诸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养育技能、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婚姻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儿童在入托、入园、入学等发育阶段因环境变动,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在接受教育的能力发展上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同时要求家长应有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因此,重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的影响是形成健康的心理的重要保障。
5.社会教育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健康的氛围。许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把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纳入教育体系和青少年自我保护体系,有计划的培训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和工作人员;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医院、社会团体等设立心理健康机构等,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健康转变。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主办单位:
北师大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
课程设置:
培训特色:名师荟萃、实操课程、针对性强、典型示范观摩与交流
培训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08年6月9日报到,6月10~ 12日参加培训
培训费: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协助安排)
证书:由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联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网站:
报名方式:参训者可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报名,报名回执请在上下载。为了保证课堂与交流质量,限额50名,接受提前预约报名,额满为止。
论文评奖:
参加会议的老师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论文、心理辅导个案或心理健康课摘要,大会将编制论文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
本次会议期间,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并推荐在该刊上发表。参评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同时邮寄评审费50元。
专家介绍:
吴武典 教授
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学校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及校务顾问。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顾问或副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团体辅导的研究,相继出版了《团体辅导手册》、《团体辅导》、《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等多部著作,并从事多年心理辅导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进行过数百场讲座和互动式培训,是团体辅导培训方面的一流专家。
郑日昌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伤害行为 预防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1自我伤害行为的概论界定
蓄意自我伤害(deliberate self-harm DSH),又称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最早由卡尔门宁格1938年在《人的自我对抗》中提出。国际认可的自伤定义为所有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直至死亡的行为。我国临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将其定义为:有充分证据可以证实系故意采取自我伤害行为,其后果可以导致残疾,但无意造成死亡的结局。该行为可能受幻觉或妄想影响所致,或处于意识障碍之中,也可能受宗教苦行习俗的影响而自伤。如果自伤是表演、诈病或准自杀的表现,则应分别归入相应诊断项目下,不采用此诊断。
2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自伤行为的高危害性、高检出率、高反复性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频繁的自伤行为是自杀行为的预测因素。影响青少年自伤的因素,如父母情感忽视、不稳定的情感、焦虑、抑郁、低自尊、同伴欺负、人格障碍及一些精神疾病、低学业成就等。如自伤的理论模型指出,不良早期家庭环境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管理调节能力,从而导致个体做出自伤行为。因此,个体的不良早期经验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可能是以个体情绪为中介产生作用。如下从主观个体与客观环境分析其影响因素:
2.1个体自身
(1)人格特质自伤。人格特质与自伤行为的相关性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关注点,如一项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发现,自伤者有着高水平的神经质,低水平的随和性和尽责性。(2)消极情绪自伤。Klonsky对39名自伤青年的结构性访谈发现,自伤对于情绪改善和降低情绪唤起有作用。自伤前,个体感觉到悲伤、挫败;自伤后,这种感觉减轻并感觉到平静,这种情绪改变又进一步强化其自伤行为。(3)特殊群体自伤,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患者群体等。Tuisku以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为研究样本,考察有自伤行为和其他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焦虑症状、酗酒、消极生活事件数量上的区别。结果发现:有自伤行为的抑郁症青少年年龄更小且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服用更多的酒精;Evren研究了酒精依赖和自伤行为的关系,发现在156名男性酒精依赖患者中,有34%存在自伤行为,这一比例和正常群体存在显著差异。
2.2客观环境
(1)家庭因素。Bureau发现因缺乏父母关爱和保护而带来的恐惧感,与父母的疏远感等都与青少年自伤有关;王志琳等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互动关系不良、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亲子间沟通问题及缺少支持系统,父母管教不当,尤其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自伤行为。(2)社会因素。同伴作为青少年早期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同伴欺负将给青少年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体罚等事件,对学生的暴力行为、不健康交往方式的处理及散漫的思想作风等因素,对青少年自伤行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支持系统完善与否,各辅助渠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伤行为的预防工作到位程度;媒体对暴力、自杀等事件的报道、宣传程度等对青少年自伤行为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3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途径
个人层面。青少年因其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其人格结构尚在不断完善中,其情绪和个性会时常变化,缺乏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又为青少年的人格塑造提供了有利的机会。青少年需借此锻造自身健康、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培养自信、忍耐、诚实等优良品质,同时,还应注意培养自己成熟而独立的人格。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与他人的协作和交流,逐渐调适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
家庭层面。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关系等等。家长应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也会形成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品质,懂得如何去爱、尊重、关心他人和自己。同样,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不刻意伤害自己。
学校层面。除家庭外,学校作为青少年的第二大生活场所,有必要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其次,配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辅导个别具有严重心理困扰学生,加强教师、家长心理健康辅导,鼓励教师、家校合作协助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最后,针对性地对个别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从情绪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压力管理、家庭治疗认知调节等内容,采取多方面有重点地选择展开进行。
社会层面。媒体应多宣传积极向上的知识内容;社会各界应联合致力健全多方位的社会辅助渠道,包括设立青少年互助团体、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青少年问题帮助机构、开展义务宣传和讲座及成立危机干预中心等等,并通过对青少年、家长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予一些无助的问题青少年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志静等.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6).
[2] 王婷婷等.高校学生自伤行为及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2).
[3] 张继香.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1.
父教缺失,社会之痛
家庭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往往源于家庭,而父教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父教缺失对孩子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
很多研究证实了父教缺失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联。美国父教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却有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美国很多问题孩子来自无父家庭。另一项全美调查发现:离婚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31%)是双亲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13%)的两倍还多,单亲家庭少女怀孕的百分比是双亲家庭少女的3倍。
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近几年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父亲。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87%。
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也意味着权威与可信赖。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教育与必要监督,当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孩子往往会缺乏一个可以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这可能正是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父教缺失根源在父道观念的衰落
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上的父亲形象从未如今天这般单薄。《说文解字》对“父”字的解释是:“矩也,家长率教者,从手举杖。”父亲在家庭中垂范训导,是家庭经济的供给者、家庭安全的保护者,更是家庭精神的引领者,所以《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
今天,这种传统的为父之道的观念已走向衰落。现在的很多父亲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精神和道德上的教养责任,把工作与养家看作父职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孩子,忽视了父亲的教养职责和为父之道。与此同时,父亲单纯凭借其权威实施教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平等正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这也动摇了父亲教育孩子的信心。另外,许多父亲以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使母亲易于主导孩子的教养,因此对自身教养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
此外,儿童发展的某些理论也曾忽视了父亲的重要性,认为父亲在影响儿童发展、尤其是婴幼儿发展方面没有母亲重要。事实上,现有的研究已经了这种结论。父亲不仅对婴幼儿有如同母亲一样的重要影响,而且父亲完全有能力像母亲一样照料孩子,与孩子交流。
因此,造成父教缺失的根源是:在传统父道观念日渐衰落、崩塌的同时,一种新的父道观念并未能及时补位从而使父教处于一种缺失状态,社会对父亲的角色认识不清,父亲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误区,这一切都亟需一种新的父教观念及时形成并发挥作用。
塑造新时代的父亲角色
为父之道正在由旧传统向新角色过渡与转变,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全社会更新父教观念,新时代的父教至少应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第一,父亲的角色与影响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不是家庭教育的配角,也不是“第二个母亲”。众多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教与母教有着天然的区别:在婴幼儿时期,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更为重要,而母亲对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则更为关键。第二,父亲影响自婴儿出生始。父亲的重要并非要等到童年时期才能体现,父亲对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非常重要,婴儿一出生,父亲就应该及时就位。凯文·努琴特对爱尔兰父亲的研究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父亲对育儿工作的贡献越多,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越高。德国心理学家苏埃斯的研究指出,12~18个月的婴儿与父亲的关系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同伴行为和同伴关系,具有安全父婴依恋的孩子,在游戏中较少消极的情感反应,与其他孩子交往时不紧张,具有更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第三,父亲对女孩和男孩有同样重要的影响。早期研究忽视了父亲对女孩的重要性,而现有研究表明:父亲在女孩的成长中同样不可或缺。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造成混乱,心理学家赫塞林顿的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更早、更频繁地与男孩约会。父亲还对女孩的智力成就有重要影响,道格拉斯·杜内等人研究发现,与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相比,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具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并且在自然科学、数学、语文和历史等标准化成就测验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父教观念的更新需要相应的支持与保障。我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产假的规定十分模糊,很多地方法规并没有明确男职工休护理假的权利,更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即使规定了男性护理假的地区,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立法方面,瑞典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瑞典自1995年开始实施《父亲法》,规定父亲在婴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在家中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所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
对于因父母离异而导致的父教缺失,可通过实施父母共同监护来保障父教参与。共同监护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共同的法律监护,即父母均负有为孩子的生活作出决定的责任,而孩子通常只与父母一方住在一起;另一种形式是共同的身体监护,即一年中孩子分别与父母一方生活一段时间。目前,美国至少有34个州采取了类似的法律。这样做的益处是“家破而不亡”,为孩子享受父爱母爱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政府和社会还应努力把父教新理念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去,倡导父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妨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美国的“父亲支持计划”、“国家父亲中心”、“新爸爸训练营”等社会机构向社会宣传推广父教,并指导父亲强化育儿技能。
我们希望,在政府支持和社会帮助下,在正确的父教理念指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父亲认识到父亲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性,积极提升父教能力,主动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这是孩子之福、家庭之福,也是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