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青少年问题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冷漠与孤独。冷漠是指对人对事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冷漠的孩子,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缺乏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事外,给人以“看破红尘”的印象。
2.过度自卑。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数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过度自卑者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畏惧失败。一般说来,差生比优生自卑,女生比男生自卑,且随年龄的增高,自卑人数会增加。
3.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的学生,不仅会对他人先天的容貌、聪明产生妒忌,而且对其他诸如荣誉、地位、家庭情况等也会产生嫉妒。具有嫉妒心理的学生,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反思。在极端情况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生人生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
4.抑郁。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我国曾对高中生进行过调查,发现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28.03%、22.76%。这表明约有25%的高中生有着程度不一的抑郁情绪。
5.焦虑。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常伴有忧虑、烦恼和不安的情绪体验。焦虑一般发生在性格较为保守、不开朗、交往少、兴趣爱好较少、遇事敏感的孩子身上,而且焦虑发生之前,大多有些不愉快的遭遇,比如考试失败、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口角、睡眠不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
6.逆反心理。“你让我打狗,我偏要撵鸡”,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差,疑虑心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苦心和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7.厌学心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心理上有许多的矛盾,比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的心理,造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青少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是防止心理异常的根本条件,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孩子正确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能力,并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心理健康,防止异常。如果一个人的需要、理想、行为违背了社会准则,自然会到处碰壁,遭受挫折,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中,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2.指导学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知人容易知己难,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和爱好、能力、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视它们。如果对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么,不是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就是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过分自卑焦虑,导致心理的不平衡。因此,老师及家长应引导学生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自欺欺人,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使学生认识现实、正视逆境。人在现实生活中,而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要求个人去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适应和改造现实。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现实,把个人的思想、愿望和要求与现实社会统一起来。青少年学生有时身处逆境是在所难免的,如学习的困难、班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试的失利等。对此,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培养自己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素质。而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品质,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斤斤计较,不以人之长度己之短,不好高骛远,培养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由于目前学校的教育多以升学为目的,以竞争择业为准绳,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另外,学校和班集体可通过讲座、咨询、讨论、学习小组、实验、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89-01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对事物的认识不足。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同时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就处于身心发育期,再加上身边的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加以正确指导,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表现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以及压力等原因,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动机不正。由于受到父母或亲友的激励,说如果考试考了第几名或者考了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或什么东西等,导致青少年学习的动机不正,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质奖励或者别人的羡慕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学习。(2)学习习惯不良。大部分青少年都或多或少会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今天的学习任务会拖到明天,数学课做语文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3)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都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却又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东张西望,做作业粗心大意,甚至答非所问。(4)学习能力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但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流行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施行。很多家长老师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青少年学习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5)自控能力差。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有来自周围的同学朋友的,也有来自网络的,一系列的诱惑导致青少年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上课看小说、玩手机,不认真听讲,有些甚至逃课去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6)学习焦虑。由于来自父母老师等各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将学习成绩看得特别重,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表面为考试时显得焦虑、晚上睡不着、一会儿就要上厕所,一系列的焦虑情绪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7)自卑心理。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甚至有些老师会当众公布名次,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好的待遇,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对策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采取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老师和家长之间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报喜,委婉报忧。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成绩有一定的进步或者按时认真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老师要及时跟家长沟通,给学生多一些肯定,家长也要及时看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如果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不能第一时间就向家长“告状”,要和学生多沟通,弄清楚情况,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实在不行,就和家长商量,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青少年成长,不能动不能就打骂他们。
2.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都会有好有差,老师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是他乐于助人,他体育很棒,他热情活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多一点肯定。
3.开展与青少年有关的主题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事物的诱惑。学校和社会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向他们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动态,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给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及时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正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积极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斌锋.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发展都非常关键与重要。然而,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青少年在自我发展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诸如焦虑、抑郁、退缩、暴力等问题行为。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尽管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但Heckman&Kautz认为,应重视父母激励、依恋等品质在子女成长中的价值,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问题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及社会发展,对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设想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现有研究关注家庭对子女成长与行为发展的影响,不管着眼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依恋方式还是监控方式,只是家庭投资的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将亲资作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引入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其次,亲资作为人类进化中的典型任务,在家庭投资中无处不在。但由于投资的不确定性,亲资决策也存在风险。再次,人类决策受到其生命史历程的影响。童年经历、贫穷影响个体成长中不同生命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这对亲资过程及结果同样产生影响。
问题行为概述
一般而言,问题行为是对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社会准则或规范的一种表述。其广义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常态标准,影响了个体人格和身心健康;狭义则认为,个体因为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可能形成生理或心理障碍。Achenbach将问题行为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抑郁等)是指个体身上产生的苦恼或不幸;外化问题行为(如侵犯、行为不良等)是指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不安、冲突等。
当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早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家Bronfenhrenner认为,青少年发展是其所处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大微系统是同伴和家庭。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被视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中心因素。 Trudeau认为,青少年问题行为及负面效应可通过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得以缓冲。父母利用有效监控方式可以规范青少年行为及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父母监控不得法,则可能使子女问题行为增加。而长期家访项目实践证实,亲资能带给孩子积极效应,如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和刑事犯罪、较少依靠社会救济、增加就业及提升健康状况等。
亲资理论背景:进化心理学视野
(一)亲资概述
作为人类进化中普遍存在的典型任务,亲资受到不同理论框架的关注,其中以经济学理论和进化心理学最具代表性。Trivers认为,亲资是父母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机会和繁殖能力而进行的任何投资,以牺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投资能力为代价,将经济学理论引入亲资过程,聚焦于投资决策中的合理性。经济学理论聚焦投资模式在当下最优化产出,并未重视父母对不同性格孩子在投资上的差异性,相比之下,进化理论重视父母有差别关怀,即孩子所代表价值不同,父母对其时间和资源投资也不同,聚焦于最优化父母长期繁殖的成功性。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父母可能选择最大潜能达到成年及对成功繁殖的子女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亲代繁殖成功率。
当然,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方式,其预期效应是弥补投资代价,获得高利润。但由于代价弥补和获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会影响决策,因此,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完整分析再做投资决策。Hlouskova等人认为,家庭不仅决策储存多少,还决策如何将储蓄分配在不同类型财产中使用,而决策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因此,亲资行为也属于风险决策。然而,要阐明亲资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其理论渊源,即亲资为何能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进化心理学观点,风险敏感理论和生命史理论为亲资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提供独特视角。
(二)风险敏感理论
风险敏感理论源于进化心理学中的觅食偏好研究。Caraco等人认为,人们的动机影响决策行为,而需要驱动决策行为。需要既可能是人们的目标,也可能是底线。Mishra & Fiddick认为,当二者冲突时人们会优先考虑底线。而当个体状态与需要状态存在差距时,便会产生冒险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低风险、相对安全选项,但又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会选择有一定机会、高风险选项来满足自身需要。Stephens & Kreh、认为,决策者把决策看作是不确定生存环境中寻求觅食回报的行为反应,目的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风险决策行为不一定满足效用最大化,而是规避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后者似乎对解释亲资行为更有说服力。
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经济不平等、社区暴力等不利环境下,又无法满足个人需要时,会寻求高风险或更容易产生风险的行为此外,不同于其他风险决策理论,风险敏感理论认为,不利情境中的风险行为也可能是一种适应行为,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利状态,即风险行为有可能对个体产生有利的结果。因此,亲资风险决策并非是盲目的,虽不能满足效用最大化,却是为适应当下环境做出的最好选择。
(三)生命史理论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生命史理论认为,生命进化过程是将资源用于人类生存和繁殖任务之中,由于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而利用资源的项目多,人类面临一个资源权衡的问题。因此,不管着眼于生存还是繁殖、近期还是远期发展,亲资同样涉及资源分配与权衡的问题。
关键词:睡眠质量;大学生;交往焦虑;相关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家庭中男女双职工的发展趋势,父亲在子女发展中的参与度提高,同时,传统的"父严母慈"的家庭教养结构正在发生颠覆,很多家庭出现"父慈母严"的现象,父亲教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者发现,父亲教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受教育产出,侵犯性等不良行为,家庭关系,社会和经济产出都有重大影响。[1]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运用各种技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它有利于促进自身的良好适应。青少年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其有效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合理调节情绪,缓解学业、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形成更好地适应行为。[2]
父亲参与教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往往学业发展较好,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且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水平,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3]。但对父亲参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父亲参与教养水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并对此假设进行验证,以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
一、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 对象为某初中三个年级8个班级,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442份,回收率为98.2%,其中有效问卷为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二)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具为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为测试工具。
1、父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采用由Perris等人(1980)编制的, 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包含58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本研究选取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父亲在某个维度上的行为表现越多。
2、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
该量表由杨颖(2009)编制,共有32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问题趋近、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采用5分量表计分,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系数为0.86,各维度的 系数在0.71 ~ 0.89之间。
(三)方法
1、评定方法
认真宣读指导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 并向被试说明填写问卷的要求,当场收回,并保证答卷有效。
2、统计处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总体描述
父亲教养质量的均分为35.44.778,且父亲教养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180,p0.05),而在惩罚严厉这一维度上男生成绩显著高于女生(t=2.965,p
(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总体描述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均分为109.95.67,并且其总分与各维度分数在性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处理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相关,其结果如下表1:
表1 父亲教养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项目维度 社问解决 问题趋近 问题回避 计划制定 人际沟通 支持寻求
父亲教养 0.448** 0.369** 0.326** 0.356** 0.327** 0.274**
关心理解 0.498** 0.337** 0.388** 0.436** 0.395** 0.317**
惩罚严厉 -0.146** 0.008 -0.152** -0.186** -0.162** -0.112*
注: *p
总的来看,父亲教养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总分相关显著,其中,除了惩罚严厉维度与问题趋近维度相关不显著外,父亲教养的关心理解与惩罚严厉两个维度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四)父亲教养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父亲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为预测变量,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关心、理解和惩罚严厉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预测效果均达到了显著水平,t值分别为11.51(p0.001)和-2.953(p0.01),分别能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24.6%和1.9%。
三、讨论
(一)关于父亲参与教养的性别差异的分析
父亲教养在惩罚严厉维度上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关心理解维度则不存在差异,这表明父亲对男生的参与教养更多是采取批评与惩罚措施,这可能是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极不平衡的阶段,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与父母关系紧张,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很容易采取惩罚这种对立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教养。
(二)关于父亲教养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与惩罚严厉教养相比,父亲关心理解教养方式更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应该鼓励父亲更多地积极参与、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不足之处
父亲教养和母亲教养总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的,但本文未就父亲教养和母亲教养对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贡献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
(四)建议
父亲关心理解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首先从理论上说,应该增加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以完善对父亲教养的研究;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应该关注父亲在对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角色和贡献,并倡议增加父亲对青少年子女的关心教养。
四、结论
第一,青少年父亲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父亲的关心理解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问题趋近、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等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等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3).
[2]杨颖,邹泓,余益兵,等.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
[3]纪林芹,张迎春,张良,等.气质,父亲教养与青少年早期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
[4]杨颖.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特点与功能[D].北京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社会适应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处于人生阶段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是个体身体、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生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青少年最善于抓住时代的潮流而适应变化的社会,但是由于年龄特征和多种原因,他们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往往无能为力,仅仅限于养而忽于教;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相对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以致青少年中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1961)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1973)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Nihra(1969;1974)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1979)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2005)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1)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2)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反应,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3)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服从行为、可信赖、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的过程。
李冬梅等(2007)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乐观、好脾气、敏捷等)和环境因素(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1995)、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聂衍刚2005)、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崔丽霞2005)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2001)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即:(1)心理发动环节,(2)起始比较环节,(3)内容操作环节,(4)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1984)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2004)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王光,2002;陈慧萍等,2002;钟佑泉等,1997;戴育红,1998;张凤等,2002;长凤等,2002;范希文等,1997;易欢琼等,1999;袁水平等,2000;闰瑰娟等,2001;罗昭逊等,2002)。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孙春晖等,2001;王惠萍等,1998;李政云,2001;鞠红霞,2002;韩启放,1994;冯廷勇等,2002)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邓世英等,2001;霍金芝等,1995;韩萄等,1995);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鞠红霞,2000;李政云,2001)与外在适应研究(张凤,2002;王惠萍1998;潘昊,2002);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李冬梅.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崔丽霞.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5.
[5]王光等.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6]吕陈慧萍等.浙江省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比较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2.
[7]钟佑泉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在例儿童中试测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8]戴育红.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与教育对策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
[9]张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0]长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1]范希文等.名儿童美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测定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
[12]易欢琼等.广州市一岁儿童适应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
[13]袁水平等.城乡儿童适应行为特点比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14]闰瑰娟等.适应行为量表郑州市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2001.
[15]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贵州医药,2002.
[16]孙春晖,郑日吕.《学习适应性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
[17]王惠萍等.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8.
[18]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9]鞠红霞.关于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20]韩启放.人学新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健康心理学,1994.
[21]冯廷勇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
[22]邓世英等.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理与发展教育,2001.
[23]霍金芝等.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5.
[24]韩萄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和群体差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
[25]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