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士行为礼仪范文

护士行为礼仪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护士行为礼仪,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护士行为礼仪

篇1

1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法制观念

当今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应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把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1]。因此,《条例》出台以后,我院即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活动。通过召开护士大会进行动员、制作专题板报、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集中组织全院护士深入学习和领会《条例》的宗旨、原则和各项规定,使每位护士明确自己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我们将《条例》全文印发各科室,要求科室结合本单位护理工作特点和实际,组织经常性的学习,不断强化在岗护士的法制观念。下一步我们将把《条例》作为新护士岗前培训和考核的常规内容,从新护士抓起,不断深化法制教育,使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业成为每位护士的自觉行动。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条例》第十六条指出,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为保障护士在执业过程中认真、准确地履行自己的义务需要细化和完善与疗养护理行为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来约束护理行为。因此,我们依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疗养技术常规》,结合我院疗养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了6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22项护理工作制度、15项护理工作标准、7项护理管理要求,增加了“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处理”、“AMI急救护理程序”等工作流程及“各种药物注射须知”等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并结合现代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编写了具有我院特色的《疗养护理服务规范》,对护士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护理服务规范化、人性化,使护士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服务。

3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专业素质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第十七条中还指出,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按要求提出或报告。即护士应履行准确观察判断病情、发现并报告危重病情、有效实施紧急救护、及时发现并指出医嘱中存在问题的义务,这无疑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疗养院担负的任务以保健和康复为主,与医院相比,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少,护理人员急救实践少,急救能力相对不足。因此,须结合疗养院实际,加强业务训练。要以“三基”训练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不断巩固和强化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突出强化急救训练,以疗养院易发生的急重症为重点进行模拟演练,通过反复训练,定期考核,达到熟练、准确,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还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才能有效履行护理义务,确保为疗养员和伤病员提供规范、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4加强自律,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患者的隐私权主要表现为医疗过程中患者不愿让他人知悉的私人信息,私人空间的隐瞒权、维护权和支配权等。患者享有不公开自己的病情、家庭史、接触史、身体隐私部位、异常生理特征等个人生活秘密和自由的权利[2]。因此,要加强自律,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将保护好疗养员和伤病员的隐私作为日常护理工作的准则,在疗养护理服务过程中,保管好涉及服务对象隐私的病历(疗案)资料,在进行护理体检或治疗时,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服务对象隐私部位的暴露,不与无关人员讨论涉及疗养员和伤病员隐私的有关疾病或治疗等信息问题。每位护士要在依法施护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疗养员和伤病员为中心,树立保护服务对象隐私的意识,杜绝侵犯疗养员和伤病员隐私权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顾加栋.知情同意制度若干难点问题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7):30-32.

篇2

目的旨在探讨护士长的领导行为和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344名护士进行了多元化护士长领导行为、护理安全文化的调查。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护士长领导行为得分最高为领导魅力,其次为被动例外管理、个性化关怀、主动例外管理、感召力、权变奖赏、智能激发。护理安全文化总体稍高于中等水平,其中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度、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高于中等水平,对压力的认知得分低于中等水平。结论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各维度与护理安全文化各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

关键词:

护士长领导行为;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相关性

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的频率最高,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负荷大,压力大,发生错误、纠纷也就难以避免。很长时间以来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已有研究表明,重视和发展安全文化是改善病人安全的必经途径,并且在临床护理安全文化提高的观念上,己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加强相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Singer等[1]于2003年首先提出。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属于组织文化范畴。“无损于病人为先(firstdonoh)”这句名言可以用来理解医院安全文化,就是将“安全第一”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所有操作规范之中。这种安全文化应向大众公开承诺,并付诸实践中[2]。医院护理的安全文化是护理管理中的精髓。如果作为日常护理管理中最基层的领导者护士长能将安全文化当作一种管理模式运用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去,即通过对护士自我意识的刺激、引起团队注意、把握负性心理情绪、领会工作责任、引导合理的归因方式去创造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和影响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坚持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才能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操作行为的养成,降低错误的概率,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护士长的领导管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所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及护理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会影响护士对患者的安全文化。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中护士的调查,了解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医院护理的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344名护士。入选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半年以上,研究对象所在科室的现任护士长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此部分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职称、学历、月薪、编制、护龄、所在科室护士长任职年限、您与本科室护士长合作年限共8项内容。

1.2.2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量表

采用Bass和Avolio根据护士的工作情景,请3名护理专家根据我国国情修改后的多元化领导行为量表,此量表包括变革型领导行为、交易型领导行为,其中变革型领导行为包括4个变量、20个条目,其内容是领导魅力、智能激发、感召力、个性化关怀;交易型领导行为包括3个变量、12个条目,其内容是权变奖赏、主动例外管理、被动例外管理。以0~4分表示,0为从来不是,4为几乎总是。预实验结果显示领导行为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8,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2.3护理安全文化量表

采用国内陈方蕾编制的医院护理安全文化量表,此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临床护士通过自我观察与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5个等级。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包括条目得分的累加,在24~120分之间。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是正向计分题,对压力的认知是反向计分题。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34~0.8523,内容效度为0.86。

1.3调查方法

在进行正式的调查之前,先选择样本量的10%即40例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预调查,2周后重新测量。由于护士长领导行为量表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临床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护理安全文化量表,在国内也有应用,为了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进行了预调查,以更好地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6份,有效344份,有效回收率86%。

1.4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均值、标准差、构成比、百分比表示,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从年龄上看:20~29岁46人,占13.4%;30~39岁172人,占50.0%;40~49岁98人,占为28.5%;50岁及以上28人,占8.1%。从职称上看:护士167人,占49.4%;护师92人,占27.9%;主管护师65人,占19.2%;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2人,占3.5%。从学历上看:中专52人,占15.1%;大专136人,占39.5%;本科152人,占44.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4人,占1.2%。从月薪上看:1000~1500元81人,占23.5%;>1500~2000元150人,占43.6%;>2000~2500元73人,占21.2%;>2500~3000元31人,占9.0%;3000元以上9人,占2.6%。从编制上看:合同制138人,占40.1%;人事67人,占19.5%;事业单位编制139人,占40.4%。从护龄上看:6个月以内13人,占3.8%;6~12个月40人,占11.6%;2~5年171人,占40.7%;6~10年32人,占9.3%;11~20年37人,占10.8%;20年以上3人,占0.9%。从所在科室护士长任职年限上看:不足1年87人,占25.3%,1~5年124人,占36%;6~10年51人,占14.8%;10年以上82人,占23.8。从与本科室护士长合作年限上看:1年以内126人,占36.3%;1~5年164人,占47.7%;6~10年35人,占10.2%;10年以上19人,占5.5%。

2.2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各维度得分见表1~表2.

2.3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在α=0.05的水准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见表3。

2.4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的回归分析

以护理安全文化为应变量,以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7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按α入=0.05为入选标准,α出=0.1为剔除标准,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见表4。

3讨论

3.1护士长领导行为与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现状

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高于交易型领导行为。这一结果与KleinmanC[5]的研究结果一致。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领导魅力、被动例外管理、个性化关怀、主动例外管理、感召力、权变奖赏、智能激发。这说明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魅力在护士心目中占主要地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是位于领导者权力影响之外的、能让护士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在科室的日常管理中,作为团队科室的领导尤其是护士长,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提升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护理安全文化得分为(3.47±0.5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对工作满意度、对管理的感受、对压力的认知。问卷总体稍高于中等水平。单位安全氛围排在第一位,说明护士对单位安全氛围的高度关注,在当下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大环境下,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第一需求。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对象护士对于团队合作和单位安全承诺的感受比较好,对压力的认知得分低于中等水平,表明所测护士普遍感受到压力较大,分析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和压力(包括医疗纠纷的外部压力、惩罚的内部压力)大,同时自认为社会地位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因此护士容易产生不良的工作压力反应。这类反应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结果,护士会因此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应急反应迟缓等。

3.2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在α=0.05的水准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存在相关关系。领导行为7个维度与护理安全文化的5个维度具有相关性,说明提高护理安全文化与领导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以护理安全文化为因变量,以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7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领导魅力、智能激发、权变奖赏、主动例外管理、被动例外管理进入回归方程,因此,在护士长管理中应重视运用激励理论的良好的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对员工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影响。领导的领导魅力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有着重要的预测性的作用。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应奖励和鼓励相结合,充分运用智能激发和权变奖励,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安全文化的水平。国内周立等[4]进行的一项有关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问卷调查,梁爽等[6]进行了构建病人安全文化、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的研究,陈新霞[7]等进行了护士长领导行为测评及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的研究,孟娣娟[8]等关于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这可以看出护士长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该科室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工作的责任心。

3.3护士长领导行为和病人安全文化的具体建议

3.3.1建立护理安全文化

现代护理管理学说认为[9],人是护理管理的最关键因素,而护理文化建设就是一种全新的人本管理观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来激发自觉行为的管理方法。将安全文化当作一种管理思维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是一种最可依赖的管理策略[10]。结合理论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医疗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都不是一个环节或节点造成的,而是许多关键性位置都发生了不良改变。

3.3.2鼓励护士间的团队协作

提倡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互相提醒、督促,进行护理操作时等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从而有效地唤起护士间的有意注意,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或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安全。

4结语

篇3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大量出血造成机体有效循环急剧下降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量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进行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合理有效地进行抢救及护理,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1临床资料:

本院妇科2010年1月~2011年7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86例,其中失血性休克患者26例,年龄16~44岁,平均27岁;入院时血压90-60/60-40mmHg32例,小于60/40mmHg4例,血压为测不到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67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宫角妊娠破裂1例。腹腔内积血1000~1500ml27例;1500~2000ml14例;2000~2500ml9例;2500~3000ml3例。26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急症手术及术后精心护理,住院7~12天,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即测量生命体征,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皮肤指端颜色;尿量、腹痛情况;判断出血程度;抽血配血,必要时与血库联系备好浓缩红细胞、血浆;急诊做心电图;B超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和孕囊破裂位置。

2.2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这是抢救出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之一。迅速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路,必要时进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循环功能以调整补液速度,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2.3休克:抬高头胸部10-20。,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抬高下肢20~30。,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2.4氧气吸入:氧浓度为40%,氧流量以2~4L/min为宜,必要时面罩给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调节流量,从而改善组织缺氧,尤其是脑组织等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

2.5注意保暖:为患者加盖棉被,多数患者有体温下降和畏寒,应适当保暖。

2.6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突发性,患者入院后均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我们具体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生育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及时正确的帮助和疏导。

2.7术前准备:一旦确诊,尽快在短间内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术前插尿管,有助于监测休克情况及肾功能状态,也有利于判断休克的治疗效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全麻患者去枕平卧位,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唾液及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6~8小时。术后次晨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部伤口张力,有利于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腹部伤口压沙袋6小时,防止伤口渗血。

3.2恢复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由于多数患者在术前、术中曾经有过休克征象,因此术后对生命征的监测十分重要,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血压持续下降,脉搏细数,尿量少于30ml/h,病人躁动等情况首先考虑有无内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3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阻塞、打折、扭曲、脱落等,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尿管通畅,术后尿量至少每小时在30ml以上。如尿量过少,应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脱落、打折、被压,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虑病人是否入量不足或有继续内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以估计有无腹腔内出血及出血量。术后24小时内若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并为鲜红色时,应考虑内出血须立即报告医生。

3.4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由于腹腔内出血刺激及术后伤口疼痛引起的,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的因素做出正确的评估,及时向医生反馈,预防性给予镇痛药。

3.5营养支持: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极易造成贫血,术后禁食,6h后可进食流质,排气后,改半流质,护士可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禁食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术后排气后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

3.6心理支持:患者经历了非预期性的胎儿丧失,大出血休克的危机,会产生焦虑、害怕、哀伤、失落等心理反应,护士应与患者讨论其发生异位妊娠的原因,所进行的手术的情况,预后及对未来怀孕的影响。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内心的感受,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渡过沮丧期。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4.1胃肠道并发症: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待麻醉过后,常自行停止。若持续不止恶心、呕吐、腹胀应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应护理。

4.2切口感染:出血休克并遭受手术创伤患者抵抗力减弱,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营养。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患者是否诉切口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升高,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4.3尿路感染: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外清洁和干燥,每日清洗会阴、消毒尿道口2次,每日更换尿袋,防止逆行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ml以上。

4.4肺部感染: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协助拍击扣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5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指导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患者出院时,应将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的状况、注意事项如实相告。由于异位妊娠有再发率和不孕率,因此要告戒患者下次妊娠时,须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除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指导外,还发给患者有关自我保健方面的小册子,向患者提供咨询方式,给予针对性指导,如术后性生活指导,定期门诊复查以及药物指导等。

篇4

摘要: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我国小水电站得到迅速的提升。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三个主要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我国水电站在工作过程中有效使用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提升我国小水电站工作展开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推动水电站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水电站 管理模式 运行维护 一体化 问题与对策

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实际要求,国家小水电站的工作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合理科学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操作技术,争取在不断发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功效,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积极应用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与以往相比较工作复杂程度较高,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1]。在当今大环境下,不论是人们生活生产用电还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用电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我国的水电站数量与国模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整个机械设备也面临着繁重的检修任务,对整个水电站运行中的设备检修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我国各小水电站如何实现有效而科学的机械检查工作,加强机械检查的管理工作,是目前水电站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展开的关键研究问题。

一、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我国我国水电站在运行与管理系统必须符合时展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水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逐渐实现了一体化的发展,与传统的水电站模式相比较,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能够满足高效运行维修管理工作的模式,在业务集约方式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水电站的良好运行与管理,其中最主要方面是对检修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对水电站设备展开维护工作过程中,对维护业务以及水电站机械设备检修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实现我国水电站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合理综合,进一步使得水电站在运行中对检修与维护工作等相应工作内容实现统一的管理中[2]。积极的应用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水电站工作的展开达成专业化设备检修与维护的目的,能有效节约水电站运行中的资金投入,提高水电站设备检修的效率。

二、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顺序

在我国众多水电站应用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行过程中,存在不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展开顺序的问题,运行中耗时较短的工作以及定期工作的安排,对工作人员的合理分配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在水电站中设置两名工作人员值班,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上午八点展开点检工作,在九点十点之间做柴油机的启动试验定期工作,如果按照工作计划执行就会发生点检工作人员违反定期工作的规定。不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对水电站顺利高效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3]。

(二)一体化模式与工作安排不匹配

在传统的水电站工作展开中,对于大型维护工作来说通常使用休息值班人员对检修做专职工作的方式,利用加班形式对人手不足以及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弥补,但是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对接下来工作展开的安全性与质量都产生了威胁。在水电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水电站采用值班人员内部协调的方式,依次按照自身的工作能力完成检修工作。通常情况下水电站安排七名左右的值班人员,有充足的人手完成机组的检修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每一位工作人员有专门负责的工作内容,但是一旦出现另一项工作需要人手的情况时,其他的工作人员必须前去帮忙;对于定期检查以及机械点检工作、巡视工作的展开又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此时就会存在在检修人员中抽调部分临时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再投入到检修工作中[4]。这样的工作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繁忙,其实十分混乱,对于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三、加强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约束机制

在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水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人T不仅是模式应用的执行者,也是工作展开过程中的监督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缺乏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使得水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人员除了做好自己本质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其他的工作责任,整个工作责任没有及时得到落实,加之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极有可能导致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5]。因此水电站必须结合运行中的实际风险问题,及时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的约束机制,保证整个水电站的工作展开能够有章可循。

(二)全面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水电站由于自身存在复杂结构的特性,整个系统模式的运用与发展都需要维护人员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操作能力,在自身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对水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综合起来分析与探讨,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运行维护人员没有良好的专业操作技能与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很可能对水电站设备机械运行状况缺乏全面而科学的分析,导致了水电站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不科学的情况。因此水电站注重提升对新员工机械操作技术与综合素养水平,对老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操作与安全生产的知识培训,并做好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考核工作,从而全方面的提升水电站整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素质,促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从实现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良好应用[6]。

结语: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对现场工作的实施情况与安排工作进行科学的制定,对于水电站工作质量的提高,及工作展开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三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目的是为了积极提升我国水电站工作展开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瑞林.探索新方法追求新成效努力开拓水电站运行管理新局面――映电总厂运行维护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四川水力发电,2008,01:94-97.

[2]和文平,朱琳,何杰,梁小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河北电力技术,2015,01:50-51+54.

[3]李剑.基于“大检修”前提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机电信息,2015,15:169+171.

[4]李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74-75.

篇5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40-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一旦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而在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笔者所在生院对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男33例,女16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表现为腹痛38例,恶心伴呕吐27例。典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28例,右下腹肌紧张24例。体温38.5℃以上者25例,37.5-38.4℃者14例。34例伴有白细胞及中性分类明显升高。发病入院时间12~36小时,住院时间7~9天,所有患者均在急诊条件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1心理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它发病急、变化快、绝大多数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没有思想准备,以致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上造成较大的恐慌,增加了心理负担,甚至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做到镇静,忙而不乱,及时从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手术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在进行术前准备时,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和同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2术前护理

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告诉病人术前禁食禁饮,为患者手术区准备皮肤,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常规心电图检查;在左手建立静脉通路,术前30分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神志和腹部体征,一旦病情加重,应急诊手术。

2.1疼痛的护理。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缓解疼痛。指导病人有节律地深呼吸,听音乐、和病人聊天等分散注意力来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2.2术后切口的护理。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切口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术后2~3天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升高,切口部位出现红肿、压痛、波动感,则提示有切口感染。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穿刺抽脓或拆出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等。定期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负担。

2.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对出现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的患者,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堵塞等,确保有效引流。同时注意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等,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2.4便秘的护理。患者在术后3~5天出现便秘时,不可使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避免增加肠蠕动,导致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可口服轻泻剂来治疗。

2.5术后饮食的护理。术后要等到排气后,才能进流食,以米汤、果汁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之后改为半流食及软食,如鸡蛋糕和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饮食原则,每次间隔2小时左右,或感觉口渴时交叉进食米汤、面汤、萝卜汤、白菜汤等清淡饮食。

2.6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腹痛、腹胀、脉急速、全身出冷汗、或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时要立即平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镇静、吸氧、抗休克、升血压等治疗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②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5~7天体温下降后又升高,并伴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随后出现中毒症状。嘱病人取半卧位,以利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或引流,减轻中毒现象,加强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如不能控制时,建议手术切开引流手,并做好手术准备。③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一般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体温不是很高,营养缺失也不严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3护理体会

做好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大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率。

4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或粘连肠梗阻。护理人员应制作多媒体等形式对其开导教育工作,使患者不但能学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清除或减轻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实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5结语

阑尾炎手术在普外科最为常见,由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因此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但近几年来,通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使我们认识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无论是在手术前还是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都要重视,要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口、勤巡视等“五勤”,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并发症的护理,帮助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患者早日恢复,促进机体康复,减少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异位妊娠(ectopicp regnancy)宫外孕(extrauterin eprine gnancy)失血性休克(hemorr hagicshock)

抢救(salvage);护理(tendance)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07-0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的年有上升趋势.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成功抢救了异位妊娠患者20例外.现将成功抢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在二年时间内救治的2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2-38岁,失血量在1000-2000ML12例,2000-3000ML8例,最多出血量达3500ML.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序的休克,经补充血容量,手术去病因的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2抢救措施

2.1怀疑宫外孕,应立即送医院救治.避免活动平躺.通常要施行急诊剖腹手术.距医院较远,可依据条件给予快速补充血容量再运送,或酌情应用止血药物.

2.2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让其平卧于空气流通外,下肢抬高30°,头部放低,并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头,以利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呼吸通畅,松解腰带领带及衣扣,及时清除口鼻中呕吐物.方便时立即吸氧,保持安静止痛保暖,少搬动.运送途中平稳,少搬动,头低脚高,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3招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指定1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4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2.5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

2.6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3护理

3.1一般护理

入院后立即按急腹症给予禁饮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变化,并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皮插尿管等,术前,查民电图,出凝血时间等,同时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因为两患者均在半月前做过人工流产术,人流术对患者已造成了很大伤害,宫外孕又对她们形成了更大的身体上心理上的威胁,使她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加重,家属也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点,我们不但用体贴入微的语言安慰和鼓励病人,而且耐心向患者家属讲解宫外孕的危害性,告诉家属“宫外孕必须手术治疗”,因为只有手术才能迅速止血。如果拖的时间越长,血液的丢失量越多,对身体的损害越大,体力消耗越大,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也会越大,不利于术后早日康复,甚至危及生命。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争分夺秒,及时顺利地给予了异位妊娠摘除术。术后我们积极主动地给患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在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放物轻)”的同时,保证了病房的安静、整洁,消除了一切能引起患者情绪上不安和烦躁的因素,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

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不准随意搬动病人及按压下腹部。历输卵管妊娠受震动和按压腹部可使包块破裂或随胚胎发痛增大破裂造成大出血。严密注意病人有无突然腹痛、阴道流血、尿频等症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脉搏是反映休克的可靠指征,休克可表现为脉块,血压下降,脉压差低,必要时给予氧气输入。严密注意患者神态,表情,有无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注意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按医嘱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输液速度,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诊断,做好术前准备。输卵管破裂易致腹腔内大出血,手术治疗最有效,故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迅速作好术前准备。严禁在腹痛时使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症状而误诊。术前抢救护理有休克者,应采用平卧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保持2条输液通道,根据病情输注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严重休克则给升压药或输血抢救。

3.2做好心理护理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产妇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体贴、关心、爱护;介绍产房的环境、产程监护设备及相关医护人员,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同时鼓励患者进食消化的高热量食物,以保证充足的精力和体力;通过以上措施以缓解其疲劳,消除其精神紧张、恐惧心理。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均可在不同程序上引起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舒功能障碍,再加上手术和麻醉的原因,休克进一步加深,继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加重。宫外孕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及家属大多会担心手术后能否在怀孕,是否危及生命安全而产生忧虑、不安、恐惧、猜疑等情绪。医护坐吃山空应安慰、鼓励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有关的资料,解除病人的顾虑,使其自动配合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要在医、护、患三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应用好所学的知识来关心帮助患者,使患者发挥自己的潜力,克服或降低因疾病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帮助病人尽快缓解因心理障碍诱发的不良因素,所以患者病情危重时,要把握住患者的民理特征,使患者战胜心理不良情绪,在护理中及时调整护理方法使患者在角色中强化自我和自尊。

3.3术后护理

3.3.1密切观察病情

3.3.2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一次,连续测量至平稳,每4小时测量1次,同时观察面色,神志变化;注意有无发热,如有应及时处理。若发现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脉搏细弱、面色苍白、神志不清或阴道大量血液流出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确保病人顺利地度过术后关。切口处用沙袋按压6H,防止刀口渗血,并严密观察。连续好尿袋,观察尿量及尿色以判断手术是否伤及膀胱。

3.3.3刀口护理注意观察刀口疼痛情况:两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出现了疼痛,夜间难以入眠的现象,给予肌注度冷丁50MG,10MIN后均安静入眠。刀口敷料在24H后给予了首次换药。换药时观察刀口及周围无红肿,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消毒范围为刀口周围5CM,敷料严密遮盖刀口周围3-5CM。以后随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减少刀口感染的机会。7D均顺利拆钱

篇7

关键词:医疗;设备;使用;预防性;维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36

1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现状分析

1.1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整体意识不足

我国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发展模式决定的,一般而言我国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多是由资深的医学专家构成的,这类人员往往有着较高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对于一般性的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往往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更多的趋于专业化,通常的医生和检验人员往往不具备设备维护管理技能,并且其更注重设备的可用性,对于设备的可维护性往往意识不足。除此之外,医院的盈利与服务并举的经营模式容易导致,医院在进行设备的采购使用管理过程中,过多的追求医疗器械的价格,而对于后续的维护性重视不足,也导致了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难题。

1.2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医疗设备管理维护和管理专业化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维护管理手段落后以及维修专业人员配置缺失。维护管理手段落后主要是指,当前医院中的设备维护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故障性维修,即当设备出现了问题或故障以后才进行设备的维修,维修人员缺乏日常性的、预防性的主动维护管理,一旦设备出现了问题,往往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专业化的人员配置缺失是指医院往往没有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这种现象在基层的医院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员配置的缺失包括维修管理人员的数量以及业务能力两个方面的保障工作都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维修人员不能依照设备的维护管理周期,进行阶段性的维护,维修管理工作的盲目性较为突出,缺乏预见性。

1.3信息技术下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医疗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带给医疗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设备维护管理难题。按照当前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各种医疗器械在智能化、集成化两个方面的特点表现的比较明显。这就导致了传统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在保障原有的专业设备维修操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管理能力,设备的复杂度以及维护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对于医院中不同科室数据存储以及数据隔离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那么保障不同科室之间数据的共享性与独立性也是当前医疗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2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简介以及做好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的意义

2.1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PM,preventive maintenance)简介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通过一定预防手段,实现各种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方面的保障。具体的来讲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医疗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有计划性的检测、维修工作,使得各种医疗设备能够在正常工作区间尽可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有效的压缩设备维修等待时间。究其本质而言,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主要是将具体的维护工作分解在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中,核心在于“预防性”三个字,区别于传统的发生了故障才进行维护的维护模式。因此,围绕“预防性”,通过制定一定的预防计划、预防实施手段实现医疗设备使用的高可靠性保障,是应对医疗设备管理以及维护问题的新思路。

2.2做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的意义

做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能够使得医院更好的掌握医疗设备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情况,并以此指导维护工作。周期性检测、维护,维修人员能够通过记录医疗仪器和设备的各种电磁参数、掌握各种零件正常运转的状态,一旦发生设备故障问题,能够根据具体的电路状况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故障分析,并给出科学的故障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通过周期性的预防维护,维护人员还可以及时了解医疗设备内部各种零件的损耗状况,并以此制定相应的零部件更换计划,通过这种可预测、可维护的方式,大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其事故发生概率,使得各种医疗设备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具体的医疗工作。

医疗设备的作用主要是记录患者的各种体征数据,以此对比人体正常的体征参数,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参考(当然还包括一些矫正型、辅助类型的医疗设备),因此,从医疗设备的作用来讲,预防性维护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仪器设备运转的正常性,提升医疗设备对于患者治疗的作用。

3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探讨

3.1制定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以及预防性维护计划

任何工作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制定医疗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计划是具体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应对医院中所有设备进行统计,根据其工作原理、设备用途、使用情况进行具体细致的分类,这是后续工作开展基础;其次,根据上述分类统计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检测和预防性维护实施方案,具体的维护方案可以进行短期维护、中期维护以及长期维护这样的方式进行划分,短期维护主要是进行周期性的日常性除尘、电源供应、核心部件检测等方面的工作,中期维护则重点是对损坏零件的更换、零件磨损状况的记录等等,而长期维护工作重点是核心部件的更换、落后设备的淘汰等等;最后,则是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主要是基于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种类以及数量的丰富度而言的,应对维护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将每一项具体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到相应的维护人员身上,提升整个维护管理计划的可执行性以及有效性。

3.2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化维护水平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首先应保障维护队伍建设,通过聘用专业的维护人员,不断充实维护管理队伍,从人员数量以及专业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次则是提升具体设备维护能力,应根据维护管理计划有效开展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保障,其一,应明确具体的维护内容,鉴于医疗设备种类的复杂性,应从基本日常除尘、电源电压供应,到相对专业波形检验、电压检测等各个方面进行维护内容的明确,应从设备的监护、治疗、放射检验作用进行具体的实施,其二做好维修z测工作,对不同医疗设备实施性能测试和校准测试,通过测量设备各组成部分的电压值、波形,分析当前仪器设备的性能状况,并依据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维护数据进行必要的校准工作,对于一些机械性的医疗设备,则应从设备的不同点的受力情况,设备形变、硬度等方面进行检测,总之通过一系列的维护检测工作确保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数据能够达到预设标准,其三则是检测维护工作的分析总结工作,通过及时对检测维护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更新对于设备工作认识,形成维修指导经验,为未来的维修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信息条件下医疗设备维护以及使用的管理工作

信息化条件下医疗设备维护以及使用的管理工作应结合信息设备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保障,首先应做好信息设备的基础实施预防性保障,信息设备的应用主要基于网络以及存储计算,因此,计算机设备的预防性保障维护应从基础性的措施入手,做好网络布线、冗余电源供应、各种终端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入手;其次,应从设备数据的使用方面进行管理实施,计算机设备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医疗设备进行数据采样,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生治疗提供相对准确的治疗数据,不同的科室采集的数据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做好不同科室患者体征数据的共享,避免数据孤岛的出现,能够有效提升主治医生对于病人体征状况的整体把握程度,以此实施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4结论

对各种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管理以及维护,通过周期性的维护检测,能够提升各种医疗设备的可靠性。本文从当前医疗设备使用维护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预防性使用维护方面的具体应对措施,尽可能的提升医疗设备在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本义,杨玉玲,杨焕芹.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

[2]魏学敏.浅析常见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02).

篇8

【关键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31-01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最常见的异位着床部位为输卵管,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1-4]。]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停经,急剧下腹一侧有撕裂样痛并伴有阴道的不规则出血,出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目前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探讨一套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是目前护理工作者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旨在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1年10月急诊科转诊妇产科的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46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与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23名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本次课题研究制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另外23名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常规医疗护理进行护理,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

1.2本课题组研究制定的护理方案(干预方法)

(1)术前护理

接诊后,立刻进行快速的术前抽血检验,随后建立3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大量上肢静脉输血。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及尿量,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管,并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吸氧。按氧流量2~4L/min给予患者吸氧,并注意保暖。

术前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者要耐心地的对患者做解释并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

(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迅速准备好手续所需的手术器械和敷料等,主动配合医生止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3) 术后护理

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如发现 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予以处理;遵医嘱按补液原则进行补液,先晶后胶,注意补液速度[5,6];积极防止并发症,具体如下:1、做好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完整性,防止压疮发生;2、鼓励患者自己咳痰,如患者清理呼吸道无效,应及时帮助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坠积性肺炎;3、注意保暖,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也可嘱其家属正确合理按摩双下肢,促进微循环的恢复,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4)出院指导

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或无明显增大、无腹痛时即可出院。出院后应严格限制活动,并随访观察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每周来院复查血HCG直至恢复正常。

1.3统计方法: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均衡性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来分析。

2研究结果

2.1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年龄在20周岁以下者有3(13.04%)人,20-25周岁者有7(30.43%)人,25-30周岁者有3(13.04%)人,30-35周岁者有7(30.43%)人,35周岁以上者有3(13.04%)人。

对照组中,年龄在20周岁以下者有4(17.39%)人,20-25周岁者有6(26.09%)人,25-30周岁者有3(13.04%)人,30-35周岁者有6(26.09%)人,35周岁以上者有4(17.39%)人。

两组患者进行均衡性检验后,X2值为1.23,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衡可比。

2.2不同护理方案患者预后的比较:实验组中,按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后,治愈者15人,好转者2人,预后良好者6人,对照组中,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后,治愈者3人,好转者14人,预后良好者6人,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者的预后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异位妊娠破裂患者,易因失血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发展到休克阶段,如不及时抢救,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掌握异位妊娠破裂的临床特点、提高护理急救意识、缩短进入手术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7],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孕育是预防异位妊娠破裂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通过分析46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护理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在围手术期中,护士应掌握异位妊娠休克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好预检分诊;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检查和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与医生默契配合,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积极抢救,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健康教育方面,加强预防是关键,指导育龄期妇女识别异位妊娠临床表现,如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晕厥休克等[8],提醒育龄期妇女如有急性腹痛症状者应立即来院就诊,有效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降低临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伍启扬,韩晓玲.超声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79例及其漏误诊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3):1957-1958.

[2]Gutierrez,P.S,M.Lewis,et al.Cornual ectopic pregnancy in a female with initial negative ultrasound.Pediatr Emerg Care 2011,27(12):1182-1184.

[3]Soydinc,H.E,M.S.Evsen,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ey mimicking malignant tumor:a case report.J Reprod Med 2011,56(11-12):518-520.

[4]Joneborg,U.N.Papadogiannakis,et al.Choriocarcinoma following ovarian hydatidiform mole:a case report.J Reprod Med 2011,56(11-12):511-514.

[5]冯秉华,马晓燕.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时应注意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41

[6]公艳玲,王建丽,等.宫外孕术中自血回输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3):79

篇9

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4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有29例;其次是伞部妊娠,有5例;腹腔内妊娠和峡部妊娠各3例。下腹突然剧烈腹痛的有3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有28例。术前31例患者经腹或引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且B超检查显示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有妇科炎性反应史的患者有27例,宫内放置节育器的有4例。40例患者均急诊入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1.2方法和结果:对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后15~30min之内,即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血氧饱和度,电解质以及腹部疼痛变化等,进行严密监测,并进行详细的记录。此外,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补液并进行输血,也是必要步骤。然后,在对硬外膜持续麻醉下,找到出血部位,切除异位妊娠病灶,并对出血量加以控制。通过对患者的补液输血,使休克得以良好地控制和改善,而后进行手术并加以精心的护理,患者的体征及指标都恢复到正常范围,伤口逐渐愈合,最终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预后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并改善。

2异位妊娠的急救护理

2.1精神护理:由于异位妊娠会使患者在短期内经受剧烈疼痛,出血,意识不清等突况,患者极易精神紧张不安,这往往不利于手术治疗。这时,就需要临床医生向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分析患者病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尤其是初次妊娠的患者,常常会担心手术对于日后的生育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焦虑心理。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解释,鼓励,引导和安抚,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也解除患者家属的疑虑,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以便全面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保持耐心。

2.2术前急救与护理:由于异位妊娠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若患者主诉腹痛难忍,并且停经,且阴道有不规则出血情况,并伴随不同程度的休克,临床医生应当迅速考虑异位妊娠破裂的可能性。同时,在询问患者自觉症状的前提下,也要使用监测仪严密监测患者,实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体征,如肤色,温度等,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对患者尿量进行观察,可有效地对休克状况进行评估。若患者血压较低,且面无血色,则说明该患者的血容量不足。这时就需要迅速用静脉留置针为患者建立不低于2条的静脉通道,尽快补血补液,增加组织灌注,使血容量得以补充,从而恢复有效的循环容量,但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发生稀释性凝血障碍。这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此外,尽快补充血制品也是必须的步骤,如补充血浆,血小板等。在补液时,应当先补充盐,然后再补充糖,并且晶体的补充要优先于胶体的补充。除此之外,就是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必要时可给患者供氧,同时对吸氧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适时调整,并时刻评估患者的休克状态。再者,为增加患者的心输入量,可适度抬高患者的躯干和头部,下肢也要适度抬高。最后,就是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这一步至关重要。失血性休克术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早期止血。而且,应当为患者注射镇静剂,留置导尿管,并抽血查验患者的血型以便配血等。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手术。

2.3术中护理:首先,一定要做好手术器械以及手术所需物品,准备好手术的急救药物。然后,检查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失血性休克的状态,从而进行有效安全的麻醉。手术时,要注意患者的,保持静脉回流,并避免压迫患者的神经或血管。在手术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及时纠正患者的电解质失调,并对患者进行输血补液,以防使得休克加重。

2.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恢复以及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在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这点非常重要。若在术后,患者仍处于休克状态,则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患者用药情况,以保证流畅输液。同时,输液需要保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同时也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这就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观察,是否出现阴道流血或渗血,一旦发现,要立即做出处理。可根据患者伤口的状态,及疼痛情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静脉注射止痛剂。还有保证尿管畅通,对腹腔内引流的液体进行观察评估,做出合理判断;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此外,临床医生应当告诫患者及其家属,术后6小时之内,不得喝水。6小时之后,可少量进水。术后,患者需要禁食;术后第一天,患者才可进流食,但也要禁易产生胃肠胀气的食物,如糖类,奶类等。在排气后,方可摄入高蛋白等营养食物,但也要注意不易饱餐,可少食多餐。在患者出院后,应当告知患者,一个月之内,不能有性生活,且要注意外阴的卫生状况。术后半年内,需采取避孕措施。再次妊娠时,要及时做检查,以免再次发生宫外孕。

3总结

篇10

易观报告称QQ浏览器在品牌份额超过UC浏览器成为第一;CNNIC《中国手机浏览器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1年9月版)称,QQ浏览器在使用率方面已经超过老牌手机浏览器厂商UC浏览器,但其计算方法中,QQ浏览器的比例包含通过手机QQ访问链接网页的量;艾瑞调研数据则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手机上网途径中,手机QQ浏览器及相关产品、UC浏览器和系统自带手机浏览器占据主体地位,其中,使用过和最常使用手机QQ浏览器及相关产品的用户最多,比例分别为72.0%和38.3%;其次是UC浏览器,上述比例分别为53.0%和37.1%;系统自带浏览器位居第三,相应用户比例分别为44.5%和22.4%。

从上面这组数据看出,手机QQ浏览器市场第一的报告,分别来自于易观、CNNIC、艾瑞等国内三大权威调研机构,并非来自于腾讯公司自身。必须要承认这些报告的数据是权威而又客观的,并非腾讯一家公司可以操控的。而且这些报告中也很客观地指出了计算手机QQ浏览器市场份额中都包括手机QQ浏览器的相关产品或者说通过手机QQ访问链接网页的量。

每家调研机构对于市场数据都有着不同的解读、调研和统计方式,也就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市场排名。相关的企业应该有着一种平静和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各种报告中的不同数据。正如腾讯一直在专注于做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提高用户体验度,并没有主动传播过这些报告。相比之下,作为老牌的手机浏览器厂商UC看到这些报告中称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下降,而挑出来指责竞争对手的态度很明显是不理性的。

UC此时不理性的举动,开打“口水仗”,故意指责腾讯。往往行业的领先者会成为其竞争对手的攻击对象。故意捏造事实攻击竞争对手,是一种典型的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要得到规范与制止,否则UC的行为有可能将移动互联网产业引向无序竞争。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产业只有良性竞争才可能有未来。UC为何有这种举动?这恐怕更多是上市惹的祸。

篇11

关键词:青光眼患者 遵医行为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方式

青光眼是常见眼病的一种,患者的自我管理直接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0例,按青光眼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5例和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2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评价两组青光眼患者干预4周后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评价问卷比较两组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本研究将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神经源性的健康宣教中,观察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效能、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5例。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2.45±15.13)岁,病程29~33d,平均病程(31.44±2.44)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3.01±14.93)岁,病程29~33d,平均病程(32.57±2.54)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青光眼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经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ASIA,2000年);(2)年龄18~80岁;(3)双手功能正常者且语言及书面交流无障碍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肝肾功能异常;(3)智力障碍、精神疾病青光眼患者;(4)拒绝参加本调查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

予以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和青光眼患者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康复锻炼指导、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知识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指导等。

1.3.2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应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3.2. 1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健康宣教小组的成立

小组共8名成员,其中1名主任医师担任研究指导,1名护士长承担质量控制及培训工作,2名康复科护士(其中1名为康复科专科护士,均为主管护师职称)负责查阅文献、指南,咨询专家以制订和审核健康宣教方案、内容,设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等,4名康复科护士(护师)负责健康宣教的实施等。

1.3.2. 2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设计

根据青光眼患者实际健康知识需求,参考文献、指南和结合临床护士经验设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宣教的知识分别为青光眼疾病介绍、常见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培训资料,详细描述青光眼患者在自我管理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注意事项、知识及技能等。

1.3.2. 3 组织培训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及内容的培训由护士长对护士主讲,课时为1.5 h左右,共培训3次,具体内容包括: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简介、青光眼患者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运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培训内容发至科室微信群,为确保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内容及应用,次晨由护士长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1.3.2. 4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

(1)结合青光眼患者康复护理知识需求情况,并根据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逻辑顺序和内容,由主要到次要、从上往下依次向青光眼患者讲解或操作演示每一层分级知识内容,并辅以心理支持,以取得更佳效果。(2)将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手册分发给每一个青光眼患者,对于有微信信息需求的青光眼患者,可通过微信为其发送电子内容,满足青光眼患者不同阅读需求。(3)宣教频次:1周2次,共3周,总计6次。

1.4 评价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收集两组各评价指标得分情况,内容如下。(1)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总分0~9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佳。(2)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总分0~50分,其中40~50分为依从,25~39分为基本依从,低于25分为不遵医。(3)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眼部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表示,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并发症、遵医率以例数、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1例)低于常规护理组(6例)。

3 讨论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是经过多次查阅文献、指南,结合临床青光眼患者实际需求,和康复科医师共同制定出来集视频、图片和文字为一体的宣教模式,其应用使护士们转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3-4],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简单化,同时护士能够根据青光眼患者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了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5-6]。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制定青光眼患者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将烦琐的文字简化和丰富化,能增进青光眼患者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青光眼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能力[7-8]。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科学地将疾病各知识点简单化、呈现形式丰富化,为患者神经源性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发现,我科青光眼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青光眼患者功能趋于正常。同时,护士在实施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9-12]。

综上,运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可以提高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华,唐蕾蕾.探讨对青光眼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2):121-123.

[2]赵燕华,潘兰香,刘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117-119.

[3]李红伟,钱晓红.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46.

[4]毛翠娟,蔡丹丹.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9):1129-1130.

[5]陈慧琴.延续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术后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43.

[6]范小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4):1355-1356.

[7]解辽琦,张卉,吕荣慧,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和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156-159.

[8]赵芹.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06.

[9]邹丽娜.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4):163-165.

[10]丁莉莉.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80.

篇12

我院2003~2006年有56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中,峡部妊娠30例,壶腹部18例,间质部6例,宫角2例。年龄18~43岁,出血量500~1 500 ml的38例,大于1 500 ml18例。56例均手术抢救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对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及早手术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制订了急性出血性休克的紧急预案,抢救护理程序,定期组织模拟抢救,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培训。接病房通知后按失血性休克紧急预案的程序迅速组织3~4人抢救小组并分工,护士长负责全面抢救时的组织工作;器械护士打开手术间空调,准备器械敷料、吸引器及抢救器材;1名责任护士负责术中抢救用药,准备85 ml/分的静脉留置套管针2~3个,输血器2~3个,输液器2个,及抢救药品;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并协助病房护士做术前准备。异位妊娠破裂患者腹部剧痛、寒颤、冷汗,有濒死感,再加上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精神更加紧张,接诊护士要对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给予精神安慰,接诊途中要防止静脉通道滑脱。患者入手术室后,迅速抬上手术台,动作要轻稳,以减轻疼痛,迅速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BP、SpO2、P、R、T,以后每5分钟测1次BP。由于麻醉和打开腹腔血压会进一步下降,休克加重,所以根据病情行静脉留管2~3个,以确保术中麻药、血液、液体、抢救药顺利输入。巡回护士把患者入室时间及病情准确及时记录于术中护理记录单上。

2.2 麻醉:休克患者手术需全麻,根据麻醉师医嘱配全麻药协助麻醉师气管插管。

2.3 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认真清点核对器械、敷料,并记录在术中护理记录单上。

2.4 液体的管理:休克患者需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血制品、抢救药及麻药以维护血压稳定及患者不疼痛,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根据病情开放2~5路静脉通道,设专人负责静脉输液、输血和用药。休克患者免疫力下降,术前要给抗生素,防切口感染。术中根据病情及药物调整液体滴速,注意胶体与晶体同时输入,输血及使用抢救药品前与巡回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及时记录。用钙剂前要检查留置针是否滑脱,定时听诊双肺,防肺水肿发生,观察尿量及性质。

2.5 低体温的护理:维持体温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低体温可影响各脏器,低温寒颤使组织耗氧量增加4~5倍[1],体温越低死亡率越高。术前精神过度恐惧,脱衣,手术区皮肤暴露,消毒,输入大量的液体及的应用,都使体温下降。所以手术间温度要控制在25~28℃之间以减少辐射散热,四肢要包裹以保暖,液体和血液制品要经恒温器加热36℃再输入,生理盐水加热致36℃后再冲洗腹腔。

2.6 麻醉恢复期护理:患者麻醉未完全清醒时易躁动,要适当约束防坠床,此期仍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暖,液体通畅,注意切口有无渗血,巡回护士完善记录单,准确记录出血量、妊娠破裂部位、施行的手术名称、尿量、输液量、输血量、抢救用药,待患者清醒后告知患者手术抢救成功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危重患者 可预见性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5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10-02

护理急救行为是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随时可发生的病情变化,有效预见患者的病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娴熟的技术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而绝不是对医嘱的被动执行,这就要求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正确运用可预见性护理[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推行可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患者,随即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观察组中有14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1~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6±2.7)岁。其中有13例患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3例患者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为肺部感染,3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3例患者为急性农药中毒。对照组中有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1.6)岁。其中有15例患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患者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为肺部感染,4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2例患者为急性农药中毒。两组患者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可预见性护理,具体操作为:①由于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特别是夜间护理繁忙,管理很难到位,因此应该切实加强护士夜班排班,依据护理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等组成一个抢救团队,每个抢救团队里面均包括主管护师、主班护士、助理护士,同时使他们各自的分工明确化,定岗定位,将各个级别的护理人员和医生合作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更快、更合理地服务患者。②依据常规护理抢救程序,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用自己的方式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的主诉及其家属的代诉进行认真的倾听,对呼吸、心跳骤停等各种急症危象进行及时的处理,并迅速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术治疗,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并加强对患者的给氧、持续心电监护等;③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在心理上鼓励支持患者,从而将患者的各种心理障碍有效排除掉,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④对治疗的设备物质进行正确的应用和科学的管理,同时对药物进行合理、精确的使用。

1.2.2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遵循医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对相关护理记录进行详细填写。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分别为(16.6±3.4)min和(25.8±9.2)min,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6%和68%。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3.1 可预见性护理。可预见性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依据事物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推理和预测,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体现出了思维的能动性。在质疑和探究的同时进行深化认知是预见性护理的核心。在执行医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运用可预见性护理,就极有可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2]。

3.2 可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对医院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见性护理应运而生,它有利于督促护理人员对各种危重症的相关知识和抢救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主动关心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3]。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培养并提升自身的沉着、机敏等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对临床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积累工作经验,正确运用预见性护理,从而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4]。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 黄桂云.血液病常见危重急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7):120-122

[2] 吴红梅.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6-57

篇14

关键词:艺术专业;计算机技术;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10-01

1 艺术类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与特点

艺术类专业中对计算机的需求和使用及依赖日益频繁,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3D人物建模、婚纱影楼照片处理等应用课程或专业方向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这些应用所需的计算机软件也是门类多样,更新换代频繁,如3DMax、Maya、AutoCAD、Photoshop、Flash等。以本文作者所在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目前有多媒体设计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和环艺设计工作室, 共有104台计算机,均属于密集型计算机实验室。在这些工作室中目前共开设26门课,每年为320多位学生提供总计32600多学时的教学工作。

由于是非计算机且非工科专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能力尚需提升,授课老师又无法分心去详细讲授计算机的使用。加之课程密集,一门课往往都是一周多次,且大多数为四节课连上,学生数目较多,计算机摆放密集。如果在上课期间计算机软硬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维护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

2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软硬件管理与维护

为了能够给所述专业的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辅服务工作,我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实验中心,并安排计算机专业全职人员负责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的维护,实验室的预约管理,安全及卫生保障等工作。另外,学院还与学校指定的招标单位有着服务协议,遇到硬件故障等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问题,1-2个工作日要保证修好,特殊情况下要在1-2小时内修好等,尽最大可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对于硬件的日常维护方面,电脑主要集中在机器本身、电源、线路等方面。管理员会定期检查,发现显示器或机器不能正常启动时,会及时检修或更换,储备常用的耗材,保证损坏设备能及时更换。属于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如投影仪等,这类设备使用频率高,易损坏,且损坏后严重的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一旦此类设备出现故障,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可交由专业人士进行维修,如影响教学的话,可使用备用的移动式投影仪临时使用,保证教学的正常使用。

艺术类软件多是一些图像制作、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如3Dmax,Maya、Photoshop、Flash,CAD等,同样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制作,每个软件又有不同的版本,老师根据自己对应用软件使用熟悉情况会要求安装不同的软件的版本,这就造成了软件门类多,软件更新频繁。为了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建立了电脑的更新制度,每月对电脑软件进行运行维护,在每学期末,根据下学期的教学安排,更新现有软件版本。为了避免中毒和学生任意安装软件,在每台电脑里都安装了还原卡,确保每次开机系统都自动还原。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3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火灾事故,机电伤人事故、设备损坏事故、设备被盗事故是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主要事故。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好管理,从源头解决问题。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规划设计与标准建设。现在很多的设备都在更新升级,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超负荷运转,这就要在实验室建设的时候要求具有安全性规划,建造的预见性。其次,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有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整套严格、有效、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再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通知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及师生的安全意识。最后,注重实验室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建设。通过编写印发实验室安全讲座等,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感和安全价值,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满足学校对安全健康的要求。

4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的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自动化程度不高。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数目的快速增长。应该充分借助现代管理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比如,可以通过使用协同办公系统实现课程信息的管理,及时实现实验室的预约申请及批复,调课申请批复,软件的安装与升级申请及批复,手写板及绘图仪等设备的借还预约管理等。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实现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设备的联网,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各种计算设备的运行状况。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者对管理制度的充分理解和遵守是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对于授课老师,可以考虑每学期开学前发放实验室使用指南,让教师能够知道该如何有效使用相应计算机设备。对于上课的学生,可以开设1-2学时实验室计算机设备使用说明的相关课程,让管理制度深入人心。以便于让计算机实验室更好地为艺术类专业的做成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