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士行为礼仪范文

护士行为礼仪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护士行为礼仪,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护士行为礼仪

篇1

1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法制观念

当今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应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把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1]。因此,《条例》出台以后,我院即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活动。通过召开护士大会进行动员、制作专题板报、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集中组织全院护士深入学习和领会《条例》的宗旨、原则和各项规定,使每位护士明确自己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我们将《条例》全文印发各科室,要求科室结合本单位护理工作特点和实际,组织经常性的学习,不断强化在岗护士的法制观念。下一步我们将把《条例》作为新护士岗前培训和考核的常规内容,从新护士抓起,不断深化法制教育,使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业成为每位护士的自觉行动。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条例》第十六条指出,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为保障护士在执业过程中认真、准确地履行自己的义务需要细化和完善与疗养护理行为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来约束护理行为。因此,我们依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疗养技术常规》,结合我院疗养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了6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22项护理工作制度、15项护理工作标准、7项护理管理要求,增加了“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处理”、“AMI急救护理程序”等工作流程及“各种药物注射须知”等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并结合现代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编写了具有我院特色的《疗养护理服务规范》,对护士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护理服务规范化、人性化,使护士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服务。

3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专业素质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第十七条中还指出,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按要求提出或报告。即护士应履行准确观察判断病情、发现并报告危重病情、有效实施紧急救护、及时发现并指出医嘱中存在问题的义务,这无疑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疗养院担负的任务以保健和康复为主,与医院相比,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少,护理人员急救实践少,急救能力相对不足。因此,须结合疗养院实际,加强业务训练。要以“三基”训练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不断巩固和强化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突出强化急救训练,以疗养院易发生的急重症为重点进行模拟演练,通过反复训练,定期考核,达到熟练、准确,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还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才能有效履行护理义务,确保为疗养员和伤病员提供规范、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4加强自律,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患者的隐私权主要表现为医疗过程中患者不愿让他人知悉的私人信息,私人空间的隐瞒权、维护权和支配权等。患者享有不公开自己的病情、家庭史、接触史、身体隐私部位、异常生理特征等个人生活秘密和自由的权利[2]。因此,要加强自律,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将保护好疗养员和伤病员的隐私作为日常护理工作的准则,在疗养护理服务过程中,保管好涉及服务对象隐私的病历(疗案)资料,在进行护理体检或治疗时,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服务对象隐私部位的暴露,不与无关人员讨论涉及疗养员和伤病员隐私的有关疾病或治疗等信息问题。每位护士要在依法施护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疗养员和伤病员为中心,树立保护服务对象隐私的意识,杜绝侵犯疗养员和伤病员隐私权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顾加栋.知情同意制度若干难点问题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7):30-32.

篇2

目的旨在探讨护士长的领导行为和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344名护士进行了多元化护士长领导行为、护理安全文化的调查。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护士长领导行为得分最高为领导魅力,其次为被动例外管理、个性化关怀、主动例外管理、感召力、权变奖赏、智能激发。护理安全文化总体稍高于中等水平,其中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度、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高于中等水平,对压力的认知得分低于中等水平。结论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各维度与护理安全文化各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

关键词:

护士长领导行为;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相关性

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的频率最高,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负荷大,压力大,发生错误、纠纷也就难以避免。很长时间以来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已有研究表明,重视和发展安全文化是改善病人安全的必经途径,并且在临床护理安全文化提高的观念上,己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加强相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Singer等[1]于2003年首先提出。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属于组织文化范畴。“无损于病人为先(firstdonoh)”这句名言可以用来理解医院安全文化,就是将“安全第一”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所有操作规范之中。这种安全文化应向大众公开承诺,并付诸实践中[2]。医院护理的安全文化是护理管理中的精髓。如果作为日常护理管理中最基层的领导者护士长能将安全文化当作一种管理模式运用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去,即通过对护士自我意识的刺激、引起团队注意、把握负性心理情绪、领会工作责任、引导合理的归因方式去创造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和影响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坚持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才能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操作行为的养成,降低错误的概率,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护士长的领导管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所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及护理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会影响护士对患者的安全文化。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中护士的调查,了解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医院护理的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344名护士。入选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半年以上,研究对象所在科室的现任护士长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此部分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职称、学历、月薪、编制、护龄、所在科室护士长任职年限、您与本科室护士长合作年限共8项内容。

1.2.2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量表

采用Bass和Avolio根据护士的工作情景,请3名护理专家根据我国国情修改后的多元化领导行为量表,此量表包括变革型领导行为、交易型领导行为,其中变革型领导行为包括4个变量、20个条目,其内容是领导魅力、智能激发、感召力、个性化关怀;交易型领导行为包括3个变量、12个条目,其内容是权变奖赏、主动例外管理、被动例外管理。以0~4分表示,0为从来不是,4为几乎总是。预实验结果显示领导行为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8,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2.3护理安全文化量表

采用国内陈方蕾编制的医院护理安全文化量表,此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临床护士通过自我观察与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5个等级。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包括条目得分的累加,在24~120分之间。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是正向计分题,对压力的认知是反向计分题。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34~0.8523,内容效度为0.86。

1.3调查方法

在进行正式的调查之前,先选择样本量的10%即40例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预调查,2周后重新测量。由于护士长领导行为量表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临床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护理安全文化量表,在国内也有应用,为了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进行了预调查,以更好地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6份,有效344份,有效回收率86%。

1.4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均值、标准差、构成比、百分比表示,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从年龄上看:20~29岁46人,占13.4%;30~39岁172人,占50.0%;40~49岁98人,占为28.5%;50岁及以上28人,占8.1%。从职称上看:护士167人,占49.4%;护师92人,占27.9%;主管护师65人,占19.2%;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2人,占3.5%。从学历上看:中专52人,占15.1%;大专136人,占39.5%;本科152人,占44.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4人,占1.2%。从月薪上看:1000~1500元81人,占23.5%;>1500~2000元150人,占43.6%;>2000~2500元73人,占21.2%;>2500~3000元31人,占9.0%;3000元以上9人,占2.6%。从编制上看:合同制138人,占40.1%;人事67人,占19.5%;事业单位编制139人,占40.4%。从护龄上看:6个月以内13人,占3.8%;6~12个月40人,占11.6%;2~5年171人,占40.7%;6~10年32人,占9.3%;11~20年37人,占10.8%;20年以上3人,占0.9%。从所在科室护士长任职年限上看:不足1年87人,占25.3%,1~5年124人,占36%;6~10年51人,占14.8%;10年以上82人,占23.8。从与本科室护士长合作年限上看:1年以内126人,占36.3%;1~5年164人,占47.7%;6~10年35人,占10.2%;10年以上19人,占5.5%。

2.2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各维度得分见表1~表2.

2.3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在α=0.05的水准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见表3。

2.4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的回归分析

以护理安全文化为应变量,以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7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按α入=0.05为入选标准,α出=0.1为剔除标准,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见表4。

3讨论

3.1护士长领导行为与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现状

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高于交易型领导行为。这一结果与KleinmanC[5]的研究结果一致。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领导魅力、被动例外管理、个性化关怀、主动例外管理、感召力、权变奖赏、智能激发。这说明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魅力在护士心目中占主要地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是位于领导者权力影响之外的、能让护士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在科室的日常管理中,作为团队科室的领导尤其是护士长,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提升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护理安全文化得分为(3.47±0.5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对工作满意度、对管理的感受、对压力的认知。问卷总体稍高于中等水平。单位安全氛围排在第一位,说明护士对单位安全氛围的高度关注,在当下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大环境下,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第一需求。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对象护士对于团队合作和单位安全承诺的感受比较好,对压力的认知得分低于中等水平,表明所测护士普遍感受到压力较大,分析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和压力(包括医疗纠纷的外部压力、惩罚的内部压力)大,同时自认为社会地位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因此护士容易产生不良的工作压力反应。这类反应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结果,护士会因此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应急反应迟缓等。

3.2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在α=0.05的水准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存在相关关系。领导行为7个维度与护理安全文化的5个维度具有相关性,说明提高护理安全文化与领导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以护理安全文化为因变量,以护士感知的护士长领导行为的7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领导魅力、智能激发、权变奖赏、主动例外管理、被动例外管理进入回归方程,因此,在护士长管理中应重视运用激励理论的良好的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对员工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影响。领导的领导魅力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有着重要的预测性的作用。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应奖励和鼓励相结合,充分运用智能激发和权变奖励,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安全文化的水平。国内周立等[4]进行的一项有关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的问卷调查,梁爽等[6]进行了构建病人安全文化、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的研究,陈新霞[7]等进行了护士长领导行为测评及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的研究,孟娣娟[8]等关于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这可以看出护士长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该科室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工作的责任心。

3.3护士长领导行为和病人安全文化的具体建议

3.3.1建立护理安全文化

现代护理管理学说认为[9],人是护理管理的最关键因素,而护理文化建设就是一种全新的人本管理观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来激发自觉行为的管理方法。将安全文化当作一种管理思维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是一种最可依赖的管理策略[10]。结合理论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医疗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都不是一个环节或节点造成的,而是许多关键性位置都发生了不良改变。

3.3.2鼓励护士间的团队协作

提倡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互相提醒、督促,进行护理操作时等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从而有效地唤起护士间的有意注意,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或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安全。

4结语

篇3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大量出血造成机体有效循环急剧下降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量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进行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合理有效地进行抢救及护理,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1临床资料:

本院妇科2010年1月~2011年7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86例,其中失血性休克患者26例,年龄16~44岁,平均27岁;入院时血压90-60/60-40mmHg32例,小于60/40mmHg4例,血压为测不到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67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宫角妊娠破裂1例。腹腔内积血1000~1500ml27例;1500~2000ml14例;2000~2500ml9例;2500~3000ml3例。26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急症手术及术后精心护理,住院7~12天,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即测量生命体征,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皮肤指端颜色;尿量、腹痛情况;判断出血程度;抽血配血,必要时与血库联系备好浓缩红细胞、血浆;急诊做心电图;B超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和孕囊破裂位置。

2.2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这是抢救出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之一。迅速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路,必要时进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循环功能以调整补液速度,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2.3休克:抬高头胸部10-20。,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抬高下肢20~30。,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2.4氧气吸入:氧浓度为40%,氧流量以2~4L/min为宜,必要时面罩给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调节流量,从而改善组织缺氧,尤其是脑组织等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

2.5注意保暖:为患者加盖棉被,多数患者有体温下降和畏寒,应适当保暖。

2.6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突发性,患者入院后均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我们具体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生育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及时正确的帮助和疏导。

2.7术前准备:一旦确诊,尽快在短间内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术前插尿管,有助于监测休克情况及肾功能状态,也有利于判断休克的治疗效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全麻患者去枕平卧位,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唾液及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6~8小时。术后次晨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部伤口张力,有利于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腹部伤口压沙袋6小时,防止伤口渗血。

3.2恢复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由于多数患者在术前、术中曾经有过休克征象,因此术后对生命征的监测十分重要,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血压持续下降,脉搏细数,尿量少于30ml/h,病人躁动等情况首先考虑有无内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3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阻塞、打折、扭曲、脱落等,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尿管通畅,术后尿量至少每小时在30ml以上。如尿量过少,应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脱落、打折、被压,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虑病人是否入量不足或有继续内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以估计有无腹腔内出血及出血量。术后24小时内若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并为鲜红色时,应考虑内出血须立即报告医生。

3.4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由于腹腔内出血刺激及术后伤口疼痛引起的,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的因素做出正确的评估,及时向医生反馈,预防性给予镇痛药。

3.5营养支持: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极易造成贫血,术后禁食,6h后可进食流质,排气后,改半流质,护士可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禁食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术后排气后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

3.6心理支持:患者经历了非预期性的胎儿丧失,大出血休克的危机,会产生焦虑、害怕、哀伤、失落等心理反应,护士应与患者讨论其发生异位妊娠的原因,所进行的手术的情况,预后及对未来怀孕的影响。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内心的感受,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渡过沮丧期。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4.1胃肠道并发症: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待麻醉过后,常自行停止。若持续不止恶心、呕吐、腹胀应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应护理。

4.2切口感染:出血休克并遭受手术创伤患者抵抗力减弱,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营养。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患者是否诉切口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升高,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4.3尿路感染: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外清洁和干燥,每日清洗会阴、消毒尿道口2次,每日更换尿袋,防止逆行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ml以上。

4.4肺部感染: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协助拍击扣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5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指导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患者出院时,应将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的状况、注意事项如实相告。由于异位妊娠有再发率和不孕率,因此要告戒患者下次妊娠时,须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除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指导外,还发给患者有关自我保健方面的小册子,向患者提供咨询方式,给予针对性指导,如术后性生活指导,定期门诊复查以及药物指导等。

篇4

摘要: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我国小水电站得到迅速的提升。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小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三个主要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我国水电站在工作过程中有效使用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提升我国小水电站工作展开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推动水电站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水电站 管理模式 运行维护 一体化 问题与对策

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实际要求,国家小水电站的工作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合理科学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操作技术,争取在不断发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功效,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积极应用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与以往相比较工作复杂程度较高,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1]。在当今大环境下,不论是人们生活生产用电还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用电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我国的水电站数量与国模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整个机械设备也面临着繁重的检修任务,对整个水电站运行中的设备检修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我国各小水电站如何实现有效而科学的机械检查工作,加强机械检查的管理工作,是目前水电站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展开的关键研究问题。

一、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我国我国水电站在运行与管理系统必须符合时展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水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逐渐实现了一体化的发展,与传统的水电站模式相比较,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能够满足高效运行维修管理工作的模式,在业务集约方式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水电站的良好运行与管理,其中最主要方面是对检修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对水电站设备展开维护工作过程中,对维护业务以及水电站机械设备检修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实现我国水电站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合理综合,进一步使得水电站在运行中对检修与维护工作等相应工作内容实现统一的管理中[2]。积极的应用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水电站工作的展开达成专业化设备检修与维护的目的,能有效节约水电站运行中的资金投入,提高水电站设备检修的效率。

二、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顺序

在我国众多水电站应用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行过程中,存在不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展开顺序的问题,运行中耗时较短的工作以及定期工作的安排,对工作人员的合理分配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在水电站中设置两名工作人员值班,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上午八点展开点检工作,在九点十点之间做柴油机的启动试验定期工作,如果按照工作计划执行就会发生点检工作人员违反定期工作的规定。不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对水电站顺利高效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3]。

(二)一体化模式与工作安排不匹配

在传统的水电站工作展开中,对于大型维护工作来说通常使用休息值班人员对检修做专职工作的方式,利用加班形式对人手不足以及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弥补,但是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对接下来工作展开的安全性与质量都产生了威胁。在水电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水电站采用值班人员内部协调的方式,依次按照自身的工作能力完成检修工作。通常情况下水电站安排七名左右的值班人员,有充足的人手完成机组的检修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每一位工作人员有专门负责的工作内容,但是一旦出现另一项工作需要人手的情况时,其他的工作人员必须前去帮忙;对于定期检查以及机械点检工作、巡视工作的展开又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此时就会存在在检修人员中抽调部分临时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再投入到检修工作中[4]。这样的工作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繁忙,其实十分混乱,对于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三、加强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约束机制

在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水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人T不仅是模式应用的执行者,也是工作展开过程中的监督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缺乏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使得水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人员除了做好自己本质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其他的工作责任,整个工作责任没有及时得到落实,加之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极有可能导致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5]。因此水电站必须结合运行中的实际风险问题,及时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的约束机制,保证整个水电站的工作展开能够有章可循。

(二)全面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水电站由于自身存在复杂结构的特性,整个系统模式的运用与发展都需要维护人员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操作能力,在自身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对水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综合起来分析与探讨,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运行维护人员没有良好的专业操作技能与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很可能对水电站设备机械运行状况缺乏全面而科学的分析,导致了水电站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不科学的情况。因此水电站注重提升对新员工机械操作技术与综合素养水平,对老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操作与安全生产的知识培训,并做好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考核工作,从而全方面的提升水电站整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素质,促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从实现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良好应用[6]。

结语: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对现场工作的实施情况与安排工作进行科学的制定,对于水电站工作质量的提高,及工作展开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水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对策三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目的是为了积极提升我国水电站工作展开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及工作中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瑞林.探索新方法追求新成效努力开拓水电站运行管理新局面――映电总厂运行维护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四川水力发电,2008,01:94-97.

[2]和文平,朱琳,何杰,梁小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河北电力技术,2015,01:50-51+54.

[3]李剑.基于“大检修”前提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机电信息,2015,15:169+171.

[4]李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74-75.

篇5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与之相比,护士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1],因此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势在必行。

1 目前护理人员法制观念的认识误区

1.1 护士缺乏对护理学科的独立性、主动性、科学性的认识,认为护士只要保证不打错针、不发错药,护理行为与法律就牵扯不上。

1.2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认为医生起主导作用,自己只是医嘱的执行者,以“医生的嘴,护士的腿”这类话推卸在救治中的责任。

1.3 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护士认为有医院出面与有关方面协调处理,无需护士本人面对法律,产生与已无关的错误想法。

2 正确认识护理行为中的法律问题

2.1 的法律责任:对每位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全程监护,认真完成治疗方案,使其早日康复,是护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推诿、脱岗、不及时完成治疗、护理等,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均将承担的责任。

2.2 护理过程中侵权意识

2.2.1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有权了解掌握用药、服用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而护士往往忽视这一本该属于患者享有的权利,采取了不负责任、不耐心、甚至是敷衍了事的态度。如:因护士未说明而服错药,护士未在出院后的各方面交待而造成疾病的反复等。

2.2.2 患者的平等治疗权:患者均享有同等求治的权利,不应该有等级、贫富之别。因此,护士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坚持护理管理中的“五个一样”(即上下一样、内外一样、生熟一样、民汉一样、老少一样)的服务宗旨,使患者均享有平等治疗的权利。

2.2.3 患者的自由权:患者住院后因治疗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上往往受到许多限制,护士必须告诉患者或家属,说明目的,取得谅解和配合,如:放化疗后白细胞数极低的患者须实行保护性隔离。

2.2.4 患者的隐私权:为了早日医治好病情,患者往往将病史,病因全部说出,包括对亲朋,甚至家人都难以启齿的隐私,这是对医务人员的特殊信赖,而有的医护人员却缺乏法制意识,将不应公布于众的某些特殊病情,津津乐道地小道传说,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有的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3 护理文书与法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为客观资料,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惟一的举证资料,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纠纷,规范的护理文书将是其处理过程中的法律依据。比如:在诉讼中要证实医嘱主要依靠护士的记录,如体温单、医嘱单、重危病情记录、手术记录等,证词的准确性,主要依靠记录的正确性,特别在涉及某些医患纠纷的案件时,医疗护理记录常常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最关键的证据。如果护理记录有缺陷,即使医生、护士没有过错,有时也能败诉并给医院造成损失,护士也将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所以,护理文书必须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不能只认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道简单程序,或是为了应付交班。

3 增强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

护理工作的认真性,决定了护士法律责任的严肃性,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以下“三性”。一是针对性,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如:(1)执行口头医嘱、应重复一遍,并且只限于抢救患者时用,之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2)经常性,对护理人员要进行坚持不懈的法律知识教育,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日常工作,特别是书写护理病历时应避免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如:有伤口出血的可能,由于手术损伤所致等;(3)实效性,要重视法制教育的效果,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教育护士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三查七对制度,急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制度等,做到有章必循。

4 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4.1 强化法律意识是医院发展的需要: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护士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要求护士不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水平的技术与高质量的服务,而且应有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时,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否则护士可因责任心差,处理不当而承担法律责任,而且给医院声誉带来影响。因此,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的高低与医院的发展有内在的联系。

4.2 强化法律意识是确保患者权益的需要:护士是患者的守护神、观察兵,患者的心理探索,病情观察及治疗性措施都需要护士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在制定护理计划或进行护理活动时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尊重患者的权利。并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后果有预见性,自觉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3 强化法律意识是确保护士合法权益的需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服务性强,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纠纷。如某些患者属于自然死亡,但其家属不理解,无理取闹,而扰乱工作秩序,使护士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护理人员可根据法律、法规,提出不承担责任的理由或上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