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能效分析范文

建筑能效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9: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能效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能效分析

篇1

在对该医院能耗分析基础上,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等主要用能系统和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1.1空调系统该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设有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各两台,均没有采取任何智控措施,主机和水泵均处于粗放式的运作状态,实际出现最大冷热负荷的时间每年不超过14%,而日常空调水泵电机也满负荷运行,不仅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也增加了水泵的日常维护费用。建筑物内安装有194台分体空调和15台窗机,由于分体空调数量众多,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带人体感应的智能变频措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且统计得到医院所有空调设备安装总功率为510.96kW,建筑总制冷量为2192.5kW,其配置单位面积冷指标为82.77W/㎡,空调设备用电量约占总量的33%,而夏季则高达总用电量的55%~60%,说明对空调设备的节能改造是必要的。1.2照明系统该医院照明分为三大类,办公室和部分病房照明采用双管格栅荧光灯盘,光源采用36W的T8双端荧光灯;过道和部分医疗室采用三管格栅荧光灯盘,光源采用18W的T8双端荧光灯;门诊部大厅采用26W筒灯,光源采用紧凑型或螺旋管节能灯。照明装机功率约为92.37kW,照明开关采用分组控制。照明系统平均每天使用11h,约占总用电量的25%。由于大部分均采用传统的荧光灯照明,功率因数和光效都较差,如若用新型节能灯替换有较大的节能空间,至少可单项节能40%[4],应替换改造。1.3电梯系统及其他该医院共有6部电梯,住院部共2部、门诊部4部,平时全部投入使用,速度1m/s,控制方式为VVVF,每部电梯功率约为15kW,合计装机功率约为60kW,平均每天使用7h。占总用电约7%,可通过安装电梯电能回馈装置[5]实现节能运行。其他的办公设备即电脑、打印机、开水器等室内插座用电合计约占总用电量的15%。1.4运行管理由于该医院用能结构比较复杂,各重点用能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室内设备、医疗设备等)的日常操作由工作人员自行控制,而相关设备的维护则由设备厂家完成,因此在系统设备管理方面,医院并未设置专业技术人员予以管理,行为节能空间较大。

2采取的主要节能改造措施及效果评价

2.1改造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根据节能诊断分析,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造。(1)建立能耗监控系统。为了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高效分项采集和科学管理,本次改造对建筑安装了能耗监控管理系统,为今后不断提高能效和制定节能策略提供支撑。(2)对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一是对分体空调系统,采用安装节能控制器的措施,可使整个空调系统节能20%,住院部一年中有100d的时间需使用空调,每天使用10h,电费单价为0.828元/度,则每年节约电费27379元;办公楼一年中有100d的时间需使用空调,每天使用8h,每年节约电费2920元。分体式空调系统改造后能节约电费30299元/年。二是对集中空调系统,由于该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缺乏智控措施,节能改造采用电机节能和嵌入式技术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首先采集影响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出水温度、入水温度和流量信息,上述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推算出系统该时刻所需的冷量(或热量),根据出入水温差进行闭环PLC自动调节空调水系统的循环,同时通过流量分析水系统运行状态,当流量接近报警值时自动调节,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实现综合优化节能。中央空调耗能由改造前的246450kW·h降为208950kW·h,节约电费31050元/年。(3)对照明系统实施节能改造。选择色温和频谱相对接近的管中管节能灯,主要针对楼层走道、病房和办公室等公共区域进行升级替换,其中12W管中管灯具1863支,20W管中管灯具1316支。进行替换的管中管节能灯是一种T8转T5式的新型节能产品,替换传统的电感式T8日光灯,能节省40%~70%的照明用电,节约用电165514度/年。(4)对电梯系统实施节能改造。电梯系统节能则采用安装电能回馈装置,安装后电梯节能率以30%计算,节约电费58751元/年。综上所述,该医院每年可节省能耗316403O,改造后节能率可达25%,每年节约电费261980元。2.2改造前后节能效果实测对比改造后对医院部分区域的照明插座、电梯和分体空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测,其节能效果详见表1至表3。

3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回报分析

该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投资回报分析如表4所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通过节能效益分享和国家节能补贴资金能在3年左右时间回收项目的投资。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节能效果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世界能源危机的临近,人们的节能意识逐渐的增强,开始加强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研究和应用。文章希望通过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和建筑节能效果的分析,促进我国的建筑朝着节能化和节约化方向发展。

1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

1.1 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必要性

建筑节能是指通过一定的节能设备的选用对建筑的耗电,耗水和耗能进行改善,减少建筑的耗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耗。因此对建筑进行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十分的必要。

一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十一五以来,一直在进行节能环保建设,建筑行业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十分的大,因此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对建筑进行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十分的必要[1]。

二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基础和材料的保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节能玻璃膜已经实现了研发到应用的推广,因此在技术和材料上具备了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保障[2]。

1.2 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意义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意义重大,需要对建筑节能玻璃膜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应用。

一是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有利于我国的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具备节约的意识和理念,还需要实摘 要: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加强了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视,十以来我国开始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建筑行业也开始了节约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文章首先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概况,其次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节能效果摘 要: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加强了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视,十以来我国开始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建筑行业也开始了节约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文章首先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概况,其次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节能效果际的行动参与到节约社会的构建,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是对建筑节约材料的实际推广和应用,能够为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做出突出的贡献[3]。

二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是对建筑节能的成功尝试。我国的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源,空调和照明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清洁和饮用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办公和生活会耗费大量的纸质能源,通过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可以为建筑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夏季通过节能玻璃膜的应用降低室内温度,冬天通过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增加室内温度,减少了开放空调对电力资源的耗费。

三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降低了建筑使用的成本。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是通过一次性的玻璃膜的投入带来建筑使用的长远收益,通过减少空调的耗能来降低建筑使用的成本[4]。

2 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节能效果分析

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分析是全面和复杂的工程,因此要在对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基础上研究节能的效果,寻找新的节能技术,促进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和研究。

一是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分析要注重安全性研究,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不能过度的盲目,必须保证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安全性,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分析前进行安全性的考量,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节能效果的分析。

二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分析要注意对照性,对节能的效果进行必要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建筑节能玻璃膜的节能效果,在对照的同时注重不同地区的区分和不同使用效果的分析[5]。

文章设置了两组对照实现,第一组是对北京的同一栋大楼的相邻两层进行测量,一层是普通的玻璃,另一层使用节能玻璃膜。第二组是同样的条件但不同的地点,地点选取在南方城市广州,实验的时间定在8月份。根据节能效果的分析结果绘制成如下的表格。

通过对对照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遮蔽光照,避免阳光照射对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同时建筑节能玻璃膜还可以有效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改善夏季室内的温度。因此要提倡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使用。

三是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建筑节能效果分析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建筑节能玻璃膜的效果可能不像实验的效果那么明显,因此要注重建筑节能玻璃膜使用的适用性,根据建筑的使用实际进行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使用[6]。

3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对策

3.1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技术创新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一是对建筑节能玻璃膜进行问题改进的技术创新,比如在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中建筑在冬季需要采光而在夏季需要避光的问题,如果使用窗帘就可以通过窗帘的调试进行光照的采取,但是节能玻璃膜却不能随意的更换,这就需要对节能玻璃膜进行智能化的技术更新,让节能玻璃膜更加的智能化,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二是加大技术的集成创新,国家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研发投入和推广投入,促进我国的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产业化发展。

总之,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技术的革新,促进建筑节能玻璃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3.2 加强重视

通过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效能分析发现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优势明显,因此需要对建筑节能玻璃膜进行推广和应用。一是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氛围,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制作专题短片的形式,对我国的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优势进行推广。二是在政府机关内部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优势进行宣传,在政府内部加强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重视,在政府的带头下对建筑节能玻璃膜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应用。

总之,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需要在各方的重视下进行推广。政府需要对国家的节能环保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在政府的带头下促进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发展。

3.3 完善相关的节能政策

我国的节能政策制定注重对重工业的节能规范,对建筑的节能政策注重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忽视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规范。因此要完善相关的节能政策。一是淘汰落后建筑产能,建筑节能玻璃在建筑的过程中就注重节能玻璃膜的安装,从而将对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安装融入到建筑的规范中,避免建筑完成后对节能玻璃膜安装的困难。二是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现状和问题,根据问题制定符合建筑节能使用的节能政策,让我国的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发展走向制度化的轨道。

4 结束语

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和建筑节能效果的分析十分的重要,因此要彻底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现状和建筑节能效果,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化的建筑节能玻璃膜应用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冯一曼.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研究[J].厦门大学,2012,24(3):16-18.

[2]肖.建筑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效果的分析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2013,12(2):10-12.

[3]和小伟.浅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2(1):14-15.

篇3

电动机作为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等各种设备的动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商业、公共设施等各个领域。电动机的用电量在世界各国的总用电量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建筑领域的电气设计中,大量的中小型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但客观地说,电动机(用于空调装置,各类冷、热水水泵,排水泵,供热设备,通风机,电动卷帘等)均不是由电气设计人员进行选型的,其参数均由相关工艺专业所选取,包括电动机系统(调速方式、电机间的联锁动作关系等)也由工艺专业确定[1,2]。我们在这里将更多考虑影响电动机效率的因素,包括与负荷无关的损耗(常量),随负荷增加的损耗(变量)及设计环节所增加的损耗高效电动机的节能效果:以及不同的电动机系统对能耗的影响情况。

2、影响电动机能效的因素

电动机的效率决定于铁芯、线圈绕组材料的选取、结构安排以及运行和装配上的细心和精度。损耗可以分为两类:与负荷无关的损耗(常量)和随负荷增加的损耗(变量)。影响电动机能效的因素除上述电动机自身结构因素之外,在工程设计中,也会在不当设置电机传动系统是引发电能损耗,例如,设计选取中过大的余量,在应当采取调速方式的场合而未采用调速方式等。

2.1线圈绕组

绕组中电阻损耗随电流的平方增加(电流则随负荷增加)且通常占总损耗的35%。这种损耗可以用绕组的用铜量来降低,使用粗大规格的线,同时改进制造技术来缩短绕组的端接部分(因共对输出功率毋庸但会产生损耗)。因为在绕组的端接部分及在定子槽内的铜越多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所以磁路上的材料体积就要减少。这就导致容易饱和及使铁损增加。结果必须增加铁损的长度,有时还要增加铁芯的直径。通常增加的长度以加长电动机的不出轴的一侧来提供。因为铜耗是与负荷有关的,增加铜的成分带来的好处对大负载是非常明显的。

2.2铁芯

铁芯是电动机中成本最高的部件,故任何所用总量的增加在造价上都是不希望的。改进其性能的关键是使用高性能磁铁。需要满足两个性能:低的能耗和高导磁率,也即磁铁材料必须是易磁化而且在磁通密度达到1.8泰斯拉是不饱和。这是当前正进行而有进展的研究课题。涡流和磁滞在磁铁中的损耗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分别用减小铁芯片的厚度和保持磁通量来控制。改进型磁铁的应用在于减小其在整个工作区域内的损耗,而这在低负载时特别明显。

2.3热力学设计

采用热力学设计来消除局部发热点是困难的。因为热源的形成复杂且组装的各元件的热传导性能备不相同。现在有一种新的建模技术是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使设计者能精确地预知运行时的温度。从而是产生的电动机具有最佳冷却,减少了气隙偏心(增加了磁路的效率)和降低了铜耗。而低的能耗和良好的热力学设计降低了运行温度从而延长了寿命。

2.4空气动力学设计

大部分电动机都是采用风扇冷却绕组并使得热量散发在罩在其井表面的散热片上。由于气流复杂,必需使用计算机模型对风扇和外罩进行最佳设计,以保证尽可能低的噪声求平和尽可能高的冷却效率。风阻损耗可通过精心设计转子来降低。

2.5最大化原则

在电动机选取原则上,很多工艺设计工程师遵循最大化原则,既考虑工艺要求中最恶劣的可能条件来选择电动机及传动设备。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具体生产工艺状况随时间、产量,工艺改变等诸多因泰而改变,并非是选定的最大化工况。

2.6运行负荷率

水装、风机的实际运行负载率都较低,一般只有40%-60%,这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设计原因:在工艺设计中,过分考虑了发展远景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确定水泵、风机流量和压力时有过大的裕量,这样在未达到设计能力前,势必使设备运行在“小马拉大车”状态而白白浪费电能。运行原因:由于工艺流程或条件改变,或者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使得实际需要远低于设备的额定能力,从而使泵机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率很低。设备原因:泵机选型时,一般都要留有一定的裕度。选配电机时,叉要将所选的电机功率比实际所需的轴功率大的很多。

2.7电机等级选择

水泵、风机的等级很多,而配套电机的可供选择的功率等级器少得多,往往某一型号的水泵风机有6-8个轴功率值,而配套电机只能按最大轴功率来选取,有时还要根据最大轴功率的1.15倍来选取电机功率,这样就造成了在选取配套电机时所达到的名义负载率也只有60%-80%左右。

3、提高电动机能效的措施

对于电动机自身结构因素影响电动机能效的因素,电动机生产厂商及有关研究机构已经作了很多的工作来提高电机效率,。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在这里更多的讨论设计因素造成的电机损耗。

3.1选用高效电动机

所谓电机效率,系指该电机输出的机械能与其输入的电能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就性能而言,标准电机与高效电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由于在设计,材料和制造方面拥有优势,高效电机在单位电力消耗上所做的工作大大超过标准电机。高效电机的性能必须达到或超过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MGI文件规定的垒负荷效率标准。

在特定情况下高效电机的成本效益取决于若干因素,包括电机价格、效率等级、每年使用的小时数、能源使用效率、安装成本以及安装期间误工时间长短、公司的投资回收标准,以及购置设备的价格是否打折等等。通过选用高效电机,节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很快抵偿设备更换的投资。

3.2提高电机实际负荷运行负荷率

要提高水泵风机的实际运行负荷率,必须从设计、运行和电机选用等几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对电机行业来说,应根据水泵风机类设备的特点,设计水泵风机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系列型谱。采用水泵风机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后,预期水泵风机的实际运行负荷率可从目前的40%一60%提高到50%,75%,再加上该系列电机的实际运行负荷率可比Y系列提高1.64%-2.9%。如与水泵风机配套的电机每年按1000:BKw技算,则每年可节电6亿KWh。

3.3电机调速节能

通常风机采用单速电机驱动,由于电机的转速近似不变,所以风机所提供的风量Q也近似不变,即风机的外特性不变。当Q减少时,只能通过调节挡风板或节流阀来达到要求,也就是改变管路的风阻Z。这是由于风机效率n下降,对应风机的输入功率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若电机采用多速电机驱动,可通过降低电机转速来达到减少风量的要求,这时电机的效率变化不大,而风机的输入功率仅为原来1/3左右。通过电动机调速技术的实例调查表明,采用低效调速技术的节电率为10%―25%,采用高效调速技术的节电率为20%-50%。应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对电动机及其系统进行调速运行

调速节能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国约有60%是电动机所消耗的,其中风机、水泵类装机在其中风机、水泵类装机在3000万台以上,耗电量约占发电量的35%,如该类设备的70%需要变负荷运行,若改造其中的50%,则可改造率为35%。即2450万kw,年节电98亿kWh,-折合396万吨标煤,投资回收期仅为1-2年,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篇4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效措施

一、前言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车站建筑、桥梁等)。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建公共建筑约 3~4 亿 m2,既有公共建筑约40 亿 m2。根据一些大城市的能耗实测资料,特大型高档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约为城镇普通居住建筑能耗的 10~15 倍,一般公共建筑的能耗也会是普通居住建筑能耗的 5 倍。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建筑耗能量及其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公共建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扩大,其能耗量高速增长。对于一座大型、配置全年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来说,暖通空调的能耗往往会占到该建筑全部能耗的60%左右。同时,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大大加剧夏季和冬季的电力高峰负荷。公共建筑节能不但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节能意义重大。其中,提高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则是重中之重。

二、现行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现状分析

1、由于设计不合理、缺少有效的空调系统调节手段,往往造成冷机、水泵、风机长期在偏离高效点的状态下运行,导致能源利用率偏低。由于运行管理不善,导致系统的开关状态切换不及时,匹配不合理,增加了不必要的空调用能。

2、在有水量不平衡问题的系统中,可能某些水量特别小的用户温湿度得不到保证,影响这些房间的舒适度。为了满足这些流量偏小用户的温湿度要求,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要增加冷冻水量,降低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使得冷机的制冷效率下降,其它用户的冷量过剩,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因此,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应该通过现场分析,发现一些无谓的能量消耗问题和能效不高的问题,然后及时修正。

3、在能耗较高的一些办公建筑和综合商厦等建筑中,由开窗通风、 机械排风等造成的室内外通风换气形成的冷负荷会占到总冷负荷的50%以上。

4、空调设备疏于清洗,过滤器、表冷器和冷凝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冷机的冷凝器水侧结垢,冷机COP下降。冷却水是开式系统,更容易有各种杂质进入,使冷机的冷凝器结垢,不仅会导致冷机的出力不足和COP值的下降,而且会影响冷机的使用寿命。

5、外墙多采用玻璃幕墙结构或者窗墙比较大,有多个朝向,而且进深较大。 设计时没有考虑内外分区或分区不合理、设计负荷不正确等因素,使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存在冬季内区偏热、外区正常甚至偏冷等冷热不均的现象。内区由于人员、灯光和设备负荷相对稳定,且不受室外气象条件的影响,因而全年基本呈现冷负荷,需长年供冷;外区则受室外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负荷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冷、热负荷交替变化,夏季需供冷,冬季需供热。

三、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的有效措施分析

1、日常管理是建筑节能是否实际有效的关键,在空调系统的节能中占了20%的比例。 一个设计再好的节能系统,如果管理不善,一样达不到节能的目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以及节能意识的欠缺。因此应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行空调操作人员操作制度。另外,用能单位和设备运行管理人员的节能观念不强也是造成建筑能耗过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所有的调研项目和能源审计的项目中,几乎没有一家用能单位建立能耗统计制度,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也没有通过对设备仪器仪表的统计进行能耗分析,因此节能观念薄弱也是影响建筑能耗和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

2、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进入房间的风量,并相应地调节空调机风量来适应系统的风量要求。全空气空调系统通过向空调房间输送足够数量的、经过一定处理的空气,用以吸收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变风量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送到房间(或区域)风量的办法,来满足这些地方负荷变化的需要,同时整个系统的总送风量也是变化的。从而系统的总设计风量可以减少。这样,空调设备容量也可以减少,既可以节省设备费投资,也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

3、变频调速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它通过均匀改变电机定子供电频率达到平滑地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变频调整技术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在系统部分负荷条件下产生良好的节能效果。自90年代以来变频调速器在暖通空调行业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并采用。变频技术应用在空调水系统,就形成了变水量系统。在空调系统的水系统中,变频技术在水泵上的应用研究目前比较成熟,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制冷量比较小的机组,虽然在国内一些大型冷水机组采用了变频,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被广泛采用。

4、热回收系统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它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热回收系统可以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是建筑节能发展的一个方向。空调系统中可供回收的余热(冷)主要分布在排风和冷凝热中。排风冷、热的回收。空调房间一般设有新风系统,同时有许多房间设有排风系统,由于排风的空气参数接近空调房间的室内参数,排气的温度相对大气温度有一定的温差,直接排入大气就回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在送入新风时,可以回收利用这部分排风中的能耗(包括冷量和热量),达到节能效果。冷水机组冷凝热的回收利用。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凝热通常通过冷却塔排入大气,造成环境的热污染。许多使用中央空调的建筑中要求供应热水,而一般热水要求温度在60℃左右,根据两种热量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直接回收和间接回收,以节约能源。

5、确定室内空气温湿度参数和精准计算所需要的设计负荷是建筑节能的首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广州、广西等一些地区夏季室内温度每降低1℃或冬季提高1℃,暖通空调工程的投资约增加6%,其能耗将增加8%左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中,计算基准住宅空调采暖能耗时,对室内热环境是这样界定的:冬季室内温度为16℃,夏季室内温度为26℃。除了室内设计温度外,合理选取相对湿度的设计值以及温湿度参数的优化也是减小设计负荷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新风量要求较大的场合,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大大降低设计负荷,另外要杜绝 “大马拉小车” 不节能现象。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因为往往不进行详细的负荷计算,而是采用负荷指标进行估算,并且出于安全的考虑,指标往往取得过大,结果造成了系统的冷热源、 能量输配设备、末端换热设备的容量都大大的超过了实际要求,因此从实际负荷需求出发,对设计负荷精准计算不仅可以节省初投资,更是运行节能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施灵.大型公共建筑冷水机组耗能状况及节能途径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6,(2) :22~ 23,56.

[2]闰俊海,范晓伟.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的控制问题[J] .建筑节能,2007,35(2) :44~47.

篇5

【关键词】公共系统;暖通空调;提高能效;

中图分类号:TB65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的主要建筑分为居民建筑和工业建筑,绝大部分的居民建筑包括商业用途的建筑,比如是商场、酒店、写字楼、商场等等,目前我国的公共建筑耗能达到了普通居民耗能的6倍,对于一座大型的配置有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建筑来说,暖通空调的耗能达到了建筑耗能的70%,而且空调系统的运行又加多了电力的负荷,所以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很大的发展意义和发展潜力,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二、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1.暖通空调的含义

采暖通风与空调(HVAC):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包括对噪声的控制。

采暖(Heating)――又称供暖,供热;技术职能:按需向空间供给热能,补偿热损失,达到室内温度要求。是人类最早开始使用的室内温度指标控制手段。

系统组成:热源、输送管道、散热设备、调控构件

分类:分散式:热源与散热设备在一处,火坑、火炉、火墙、 火地;集中式: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城市、区域集中供暖。

通风:(Ventilation):技术职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防止内外环境污染。

主要功能:提供人呼吸需要的氧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排除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余热)和湿量(余湿);提供燃烧设备所需氧气。

系统组成:通风机、送(排)风口、风道、净化装置、调控构件等。

2.空气调节(Air-conditioning)

系统职能:用来对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度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实现全面控制,即包含了采暖、通风部分。

系统组成: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与末端装置、风机、泵、管道、风口、调控构件等:使用采暖,通风或空调要区别考虑。

工作原理: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公共建筑);得热:人体、照明、电器、太阳辐射、室内外温差;得湿:洗涤、晾衣物、烹饪。

热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向建筑物提供的热量;冷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所排走的热量。

湿负荷:为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湿度,所排走的湿量。

工作原理:向室内提供冷量、热量,加湿或减湿,稀释室内的污染物,保证室内具有适宜的冷热舒适条件和良好的空气品质。

3.工业建筑

特点(与民用建筑比):空间大,人员密度小,不宜对全车间进行全面温、湿度控制(除一些特殊的生产工艺或热车间)。

排风系统:为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蒸气,固体颗粒等污染物,使室内污染物浓度达到要求所设立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为稀释室内的有害气体,蒸气,固体颗粒等污染物,补充排出室内的空气量而设置送风系统。

工作原理:当室内得到热量或失去热量时,从室内取走热量或向室内补充热量;当室内得到湿量或失去湿量时,从室内排走湿量或补充湿量;当有污染气体时,排走污染空气,补入等量的清洁空气。

4.按照用途分类:

(一)舒适性空调――保证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的空调系统;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办公楼等;特点:温度、湿度精度要求不高。

(二)工艺性空调――为生产工艺过程和科学实验创造必要环境条件的空调系统。

特点:按工艺类型不同,功能、系统形式的差别很大,精度有时要求较高;电子:含尘浓度;纺织:相对湿度 ;计量室:温度;医药:无菌。

5.暖通空调发展历史

(一)历史

人类使用火的开始,就有了采暖。后发展为火坑、炉、地、墙均属辐射采暖;自然通风古代已被利用;秦、汉年间就有利用天然冰降温的空调房间。

(二)发展

近代采暖发展起源于1673年;1784年英国开始应用蒸汽采暖;1904年纽约交易所建成空调系统。

(三)我国发展

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采暖通风,工艺性空调,当时依托前苏联技术。开设了“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专业;60-70年代热水采暖,集中供热,加热器、散热器、热水锅炉的研发生产,洁净空调系统、舒适性集中空调、空调产品的发展。1975年颁布《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80-90年展最快,空调由工业转向民用;21世纪考虑可持续性发展,节能,新能源开发利用,环保。

三、公共建筑暖通空调提高效能措施

1.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问题

在冬季供暖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5%~10%左右;

在夏季供冷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升高1℃,能耗可减少8%~10%左右。

为了节省能源,应避免冬季采用过高的室内计算温度,夏季采用过低的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居住等建筑的冬季的采暖不宜高于20℃,公共建筑一般房间的夏季空调不宜低于25℃。

2.采暖系统的设计

采暖系统设计得合理,采暖系统才能具备节能运行的功能。不管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合理的设计节能采暖系统主要原则是:一是采暖系统应该能保证到对各个房间(楼梯间除外)的室内温度能进行独立调控; 二是便于实现分户或者是分区域热量(费)分摊的功能;三是道线路系统的简单、管道材料消耗量少、节省一开始的工程预算。

3..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一)冷却塔应布置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远离高温的地方,以确保其冷却效率。

(二)多台冷却塔并联使用时,冷却塔之间应设连通管 或共用连通水槽,以避免各台冷却塔补水和溢水不均匀,造成浪费。

(三)冷却塔的总供、回水管之间,宜设旁通管并装电动两通调节阀或采三通调节阀调节控制,保证冷却水混合温度满足冷水机组对冷却水低温保护要求;并宜采用出水温度控制风机启停或变频调速控制,达到节电目的。

4.冷热源设备的选型

(一)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和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按下列原则通过综合论证确定:

在有天然气供应的区域,要使用分布式的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的空调技术,实现错峰用电,提高能源的利用。

凡是执行峰谷电价以及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同时空调负荷不均匀,并在用电高峰期使用为主的建筑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均可采用蓄冷(热)系统,以便减少装机容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制冷能耗。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地源热泵供冷供热。对全年进行空调以及各房间和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长时间同时分别供热和供冷的建筑物,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但冬季不需供热或供热量很小的地区不宜采用。

(二)除了无集中热源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的热源: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四、结束语

作为公共建筑中耗能最多的暖通空调系统,因为通过设计其室内的参数,准确的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情况,以及采用新的节能技术,这能有效的提高暖通空调的系统,对于公共建筑来说,必须严格的制度符合自身的耗能管理系统,要严格控制其耗能,这对于建筑有着长远的意义,对于我国的环境生态保护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纯武,郭林文.重庆市大型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状况及分析[J]. 洁净与空调技术.2011(8):90-92

[2]江亿.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13(4):20-22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建筑能耗;例证;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建筑业和建筑能耗现状

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35 353 亿元,是 2001年的 3.495 7 倍;2009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4 846 亿元,是 2001 年的 6.093 7 倍。研究预测我国 2001 ~ 2020年 GDP 将翻两番,总体城镇化平均年增速 1%,年新增住房 3 亿~ 4 亿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 1 800 平方公里,生活用水 14 亿立方米,建筑耗能 64 亿千瓦•时,土地开发资金 2 700 亿~ 3 600 亿元。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见图 1。

建筑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而迅速发展。2000 年底城市房屋建筑面积达 376 亿平方米,2002 年底全国城乡建筑面积为 388 亿平方米,2020 年底预计达 686 亿平方米。2009年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为 36 232 亿元,该年房屋施工面积319 650 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 115 385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70 219 万平方米。

建筑能耗、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是社会能源消费的三大构成,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 30% 左右[1]。我国 2008 年能源消费总量 28.5 亿吨标准煤,钢材消费量5.4 亿吨;水泥消费量 13.7 亿吨。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 6.3%。钢材消费量增长 22.4%;水泥消费量增长17.0%。建筑能耗对全国能耗的“贡献率”很高。目前我国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2 ~ 3 倍,外墙为 4 ~ 5 倍,屋顶为 2.5 ~ 5.5 倍,外窗为 1.5 ~ 2.2 倍[2]。降低建筑能耗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问题的提出

节能建筑是对建筑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能耗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全寿命周期能耗最低的建筑。建筑能耗的合理评估应从建筑物全寿命出发,将节能建筑设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整合到从材料生产、设计、施工、运行、资源利用、垃圾处理、拆除直至自然资源再循环的整个过程中来。节能建筑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3]。

建筑节能在推广中举步维艰的原因是主要是对其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商对节能建筑的投入产出的具体数据不清楚;住宅产业的开发商和用户非一人,开发商只关心一次性基建投资而无视长期运行的能源消耗;我国缺乏完善的建筑节能市场体系[4]。本文拟从节能建筑经济分析出发,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考虑建筑全寿命费用,建立建筑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并选择适当的实证研究对象,运用造价和建筑经济原理计算节能投入及采用节能技术前后建筑物的费用变化情况,实例说明节能建筑的经济评价相关问题,为政府制订住宅产业化改革方案提供量化的依据。

3.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评估

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决策、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使用运行、建筑物拆除等)一系列投资活动所支付的全部费用,见表 1。建筑过程节能一是采取措施使建筑物使用成本降低,二是使得废弃拆除时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等。要降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成本就要大力推广节能建筑。

3.1 节能建筑寿命周期

建筑的生命周期包括建材准备阶段、建筑建造阶段、建筑使用阶段、建筑拆除阶段和废旧建材处置阶段等几个阶段。

(1)建材准备阶段。建材准备阶段进行方案必选时不但要考虑建筑运行能耗,还要考虑建筑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建造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成本。

(2)建筑建造阶段。施工企业通过使用环境工程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管理科学及行业的成果经验,制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鼓励和提倡绿色施工。

(3)建筑使用阶段。建筑物的寿命长,所以运行能耗成本占寿命周期能耗的比例大,通过设计方案的比选优化和方案招投标,在质量、成本和性能指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运行能耗成本低的方案。建筑运行能耗成本的改进与优化是节能建筑的重要任务。

(4)建筑拆除阶段。爆破拆除是目前解体和破碎钢筋砼结构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拆除方法能利用的旧建材少。拆除方式直接影响拆除费用和旧建材利用,结合实际选择适用的拆除方式是寿命周期成本的关键点之一。

(5)废旧建材处置阶段。目前我国每年因拆除废旧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有 1 360 万吨,新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有 4 000 万吨。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工程案例分析

浙江省某新建项目计划投资 53 268.2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0 245 万元,建设期利息 3 023.21 万元。项目所在地杭州夏季湿润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极端高温39.9℃,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8℃~ 10℃。经评估后确定的年使用成本为 1 581 万元。拆除阶段费用为拆除及建筑垃圾处理费与回收可利用建材费用之差,可回收利用费用为建设投资的 5%,拆除费用为建设投资的 1%。拆除及建筑垃圾处理费为 502.45 万元,可回收利用费用为2 512.25 万元。拆除阶段费用为 2 009.8 万元。

4.1 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该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为:PCLF=53 268.21+1 581.00(P/A, i, n-3)-2 009.80(P/F, i, n)若建筑物寿命期 n 分别按 30 年和 50 年,折现率 i 分别按 8%、10%、12% 考虑。则该项目寿命周期现值计算结果见图 2 所示。

4.2 现值法比选建筑寿命周期成本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内在因素,在

传热热损失中,外墙约占 25%,窗户约占 24%,屋面约占9%[5]。我国 240 黏土实心砖墙传热系数为 1.95 W/(m2• K);钢筋砼屋面传热系数为 1.45 W/(m2• K);单玻金属外窗传热系数为6.40 W/(m2• K)。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规定:屋顶的传热系数≤ 1.0W/(m2• K);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1.5W/(m2• K);外窗的传热系数≤3.2W/(m2• K)。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是减少建筑能耗的重要环节。以外窗为例,断桥隔热型铝合金 LOW-E 中空玻璃窗的隔热系数为 2.2 ~ 2.6,节能效果为 66% ~ 59%。本例若采取表 2 所示护结构节能构造,采用节能措施将使得单方造价增加 94.05 元 /m2,建筑工程造价增加 669 万元,但其使用成本由于护结构的节能而将随之降低。据测算,考虑节能措施后该项目年平均使用成本为 948.60 元。以折现率 i=10%,寿命 n=30 年为例来考虑该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现值结果见图 3 所示。非节能建筑成本现值为 67 757.08 万元(其中,准备成本和建造成本现值和为 53 268.21 万元,运行成本现值为 14 604.05 万元),

节能建筑成本现值为 62 864.21 万元(其中,准备成本和建设成本现值和为 53 937.21 万元,运行成本现值为 8 762.43万元)。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见图 3 所示。节能建筑比非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现值反而降低了 7.22%。虽然由于采取节能措施增加了建筑工程费用 669 万元,但节约了建筑物运行维护费用,建筑物寿命周期成本反而降低。节能与不节能两种方案的比选结果是选择前者。

5.结语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降低建筑能耗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保障,节能建筑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本文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考虑建筑全寿命费用,建立起全寿命周期建筑成本估价模型,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得到不同情况下的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采用现值法比选节能与不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护结构采用节能构造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增加 669图 3 两种方案各阶段费用现值万元,但其使用成本的节约使得节能建筑总费用现值比非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现值反而降低了 7.22%。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发展节能绿色建筑推进住宅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中国绿色建筑生态住宅与房地产循环经济论坛大会的发言[R]. 2005.

[2]江亿.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J]. 中华建设,2006(2):12~18.

[3]张云华,汪霞. 生态节能建筑的经济外部性分析[J]. 生态经济,2009(9):127~131.

篇7

【关键词】建筑节能;经济效益;节能

0.引言

目前,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比例很大,是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入口。因此,建筑领域工作者应将建筑节能意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所有阶段,并在实际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等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尽量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以此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能耗系统效率,从而真正做到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共存,实现大众积极参与的“节能行动”氛围。

1.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1.1改进和探索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1)建筑体形。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场地条件,综合考虑建筑体形,以此进行合理设计。设计时,尽量减小建筑形体系数,以更好体现建筑节能效果。

(2)建筑物朝向。建筑朝向对建筑的采光及隔热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通常,将建筑物设计为坐北朝南能够有效避免太阳地直接照射。在设计时,在加入一定的遮光措施,能够将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3)建筑平面布置。综合考虑楼间距和通风条件,合理布置建筑平面,同时要合理考虑建筑房间内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提高建筑的采光效果及自然通风效果,可减少人工照明以及温度调节所带来的电耗。

(4)建筑门窗。建筑门窗容易受外界阳光照射以及温度侵入。因此,在节能建筑设计时,应着重减少单侧墙立面的门窗面积。在充分考虑建筑采光和景观等要求基础上,控制门窗面积是实现建筑节能设计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还需注意门窗气密性和水密性要求。

(5)建筑墙体。由于建筑墙体体量巨大,因此,其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通常采用空心砌块砖、夹气混凝土砖和各种夹芯及复合墙体材料等。

(6)建筑屋顶。建筑屋顶处于建筑物的最高处,直接受阳光照射。因此,在设计时,可选择隔热型屋顶材料,还可设计建筑空间,设置隔热层或设备间等,从而减少房屋传热对住宅内部的影响。

1.2重视新能源在设计中的应用

新能源应用于建设节能设计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引入新能源,转变传统能源的消费习惯。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资源以及风能等均是未来能源应用的发展趋势。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和石油等;太阳能应用则需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人文等因素,注重太阳能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地热能源是将深层地热资源和地面的室内温度通过机组进行交换,因此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式;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生态环境不存在任何影响。

1.3重视新材料、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1)发泡水泥。发泡水泥有特殊的内部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外部冷空气进入室内,从而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这种新材料已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

(2)墙体复合保温技术。墙体复合保温通常是在墙体的内、中、外附加保温层,以提升墙体的保温效果。

2.节能建筑经济效益的实例分析

2.1节能方案

3.结束语

虽然在初期节能型建筑的投资较大,但是从长远看,其节能经济效益能够补偿初期的投入,能够完全达到建筑节能的标注。因此,发展节能建筑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诱人的,但是其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制定适当的鼓励政策,以推动建筑节能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宣蕾.建筑节能[J].江西能源,2006(04).

[2]柴陆修,吴坤民,夏松.建筑节能的实施对节能窗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门窗,2008(08).

[3]孙西京,李妍.推进陕西建筑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J].陕西建筑,2009(03).

篇8

[关键词]现代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前言:

传统的建筑中在用地规模、建筑材料、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讲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大量降低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存储量,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原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强化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对不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及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的能源经济发展要求,而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行业之一必须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推进绿色、环保的现代建筑的发展。

一、能源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强化对其的战略利用与管理,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并强化各个领域的严格遵守与贯彻落实:

(一)长期坚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

长久以来我国多数领域的发展是建立在高能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基础上的,虽然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因而我国各领域建设中有必要长期坚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是强调在降低各种不可再生或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的能源利用程度的基础上鼓励更多领域加大对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度,从而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转变能源结构

从能源结构上看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且对煤炭的利用程度较低,在降低煤炭储备量与环境污染的同时没有充分燃烧或利用的煤炭残渣又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因而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必要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天然气等能源的利用。天然气虽然不是可再生能源,但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其属于清洁能源,其在燃烧与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各种海洋能都是可再生能源,通过各种科学研究可知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成功的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缓解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同时极大的控制或降低了环境污染。例如,我国的发电、供电体系中很多电厂仍以传统的火电厂为主,其不但会对煤炭的供求关系带来严重的压力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而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系统中亦能发挥积极的功效,新时期电厂便可以实现由火电厂到水电厂或风电场的转型,进而将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到经济建设中来。

二、现代建筑中能源可持续发展效果分析

建筑行业是一项对不可再生能源及各种合成材料的需求量均较高的行业,其在发展中很多方面都存在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新时期为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完善化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加大了对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建设。

(一)各种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与利用推进了能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建材方面的标准的严格规划,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大了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力度,很多建筑节能材料已经成功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较高的建筑节能材料主要有EPS聚苯板、XPS挤塑板、中空玻化微珠、酚醛板、岩棉板、珍珠岩板、发泡聚氨酯、聚苯颗粒、各类复合装饰保温板、保温涂料等为主要材料的墙体节能材料,中空节能玻璃、中空覆膜节能玻璃、节能窗框等为主的门窗节能材料,新风系统、通风系统等通风节能设备,基本同墙体节能材料等屋面建筑材料,这些合成的节能材料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房屋建筑对常规建筑资源的利用程度。以LED节能灯为例,其虽然仍以常规电能为主但其的节能效果也较为显著,长时期的应用下去其会节约较为可观的电能。

(二)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相关科研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被成功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建筑领域的深化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现代建筑中的太阳能

(1)太阳能供热系统。目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板等为主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正向着普及的趋势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辅热供暖系统及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等太阳能供热系统更是成为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其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更是以其综合利用太阳能与空气两种可再生能源成功的解决了一般太阳能系统昼夜、自然天气等影响下存在的缺陷,在提高太阳能及空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传统加热中对常规电能的需求量,有利于能源的节能发展。

(2)太阳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的屋顶或建筑周围墙体上安置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与相应的设备连接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待夜晚的时候经由特殊管道将电能传输到各个照明设备上从而将太阳能成功的转化为电能照明能源。

2.现代建筑中的地热能

地热能对现代建筑的主要贡献是作用于建筑物的供暖系统,最常见的是地热能热泵利用系统,通过地热换热器将低温热能转化成高温热能,然后将其与特质的蓄热地板相互连接,使其将热能输送到地板中从而实现为建筑的供暖。现代建筑中的地热系统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可再生地热资源可以成功的应用到建筑物的供暖体系中,大大推进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促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社会各个领域必须强化对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究与落实。现代建筑中可以从采用节能建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等方面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该种建筑模式的发展更有利于推进我国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消能设计;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是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一库八级”开发的第六级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及防洪的一等大(1)型水电水利工程。枢纽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冲沙建筑物、右岸坝后式厂房、左右两岸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16米,坝顶高程1303米,坝顶长768米。 水库正常蓄水位1298米,总库容5.0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13亿立方米,具有日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1800MW,安装5台360 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73.96亿度,发电效益显著。

本工程泄洪、冲沙建筑物由主河床的5孔溢流表孔、对称布置的4孔中孔及厂房坝段右侧的冲沙底孔组成,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泄洪中孔与表孔联合运行承担枢纽泄洪任务,表孔为枢纽泄洪的主要通道;冲沙底孔不承担泄洪任务,与右泄洪中孔联合运行保证电站进水口门前清。

2. 水电站消能设计

在进行枢纽布置时,如何妥善布置泄洪建筑物并做好下游消能防冲设计往往是关键问题之一。当然,如果河道短小,水量不大,或坝的高度较低,落差很小,或是坝前水库很大,通过调节作用下泄流量很小,则泄洪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就比较简单。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水量丰沛,特别是年内的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径流都在汛期下泄,不少河道洪水暴涨暴落,峰尖量大。有的河道洪水过程线较乎缓但绝对流量很大。在这种水文条件下,如果再加上河道狭窄,下游地质条件较差和坝体较高时,泄洪消能就成为一个困难问题。布置泄洪建筑物常会与其它建筑物发生矛盾。但一般讲来,不妥善解决好泄洪汛能问题,坝体的安全就不能保证,所以应把泄洪建筑物的要求放在首位,同时照顾其它处筑物的要求。重力坝的断面较大,有利于通过坝体泄水,所以一般总是尽量利用坝顶或通过坝体泄永孔宣泄洪水,以收到经济之效。在泄洪问题比较重要的工程中,我们应将泄洪坝段布置在最合适的部位,一般是在原河道主流部位,以使泄放的洪水大体上沿原河道主流方向平顺地与下游衔接。

如河道很窄,泄洪水流基本上已古满河床全宽时,我们要妥善控制泄流的边界,既不使水流直接冲刷撞击两岸岸坡,也不使主流和岸坡间留下大的空间,以致主流的流量太集中形成强烈的回流,两岸岸坡和坝的下游面。如果河道较宽,泄流段只占了主河道的一部分,在两侧还布置有发电厂等建筑时,要研究泄洪时下游的流态,防止在两侧造成淤积、冲刷或剧烈波动等不利后果。倘若山于布置或施工上的要求,须将泄洪段设置在河床的非主流段时,过坝下泄的水流流态将和原来的河势有很大区别,必须详细研究流态长期改变后将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用扭曲坎等异形挑坎将主流挑至主河道并使射流沿水流方向拉开。通航建筑物的布置除需满足通过能力的要求外,还要满足上下游船舶能顺利进航道的要求,对水深、流速、流向、淤积条件和引航道长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往往需经过反复布置和试验后才能确定。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需要有关的设计、运行部门共同协作努力才能解决好。有些河流有流放木材的要求,为此要设置木材过坝的设施,通常采用的措施有:

2.1整个木筏和船舶同样过坝,或者专为过木修建筏闸。

2.2 设置水筏道,泄放少量水流将木材从筏道中放下,一般都是单

根漂木,也可整排漂放。大型的筏道可称为漂木道。

2.3 利用机械将木材传送过坝,如链式传送机等,或用机械将整个

木筏吊运过狐。

2.4 利用泄洪将木材通过溢洪道下泄,一般也是单漂。

2.5 改变流向或流送方式,例如在水库区将木材起岸,改由铁路或

公路运输。或就近设置木材加工厂,将加工成品由陆路运输。

三、消能设计不利原因

由于水闸类型的不同,所需要考虑的消能设计条件也不同。这就需要在进行消能设计时,对上下游水位、这闸流量、闸门启闭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由于消能设计比较复杂,设计条件恶劣是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在完成闸下消力池水力计算后,都会发现消力池计算深度表现异常,不是深度过大,就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消能效果。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消力池计算深度失误,导致消能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

1、由于上游洪水流量和下游潮位的不断变化,容易导致过闸水流的水位、流量及流速发生不断的变化,在设计时,如果分析不周密,而是过于简单在设定一个上下游水位,就很容易造成消力池计算失误的问题。

2、当下游的水位较低时,如果只考虑到闸门开度、启闭顺序来设计消力池,而没能对下游水面曲线进行合理分析,也容易造成消力池消能率的降低。

3、没能结合实际工况,设置一些消力墩等辅助消能设置,导致出现了水跃现象。

四、消能设计控制措施

1、设计施工中防冲槽的改进

消力池主要有挖深式消力池、尾坎式消力池以及综合式消力池3种类型。消力池深度以及池底高程设计,应该根据上、下游水位,过闸流量,以及工程区的地质条件等因素来进行确定。有时计算的池深结果会出现零或负值的现象,从理论上讲可以不必设置消力池,但在实际工程中,仍然会设置0.5一l m深的消力池,这样能够有效稳定水跃的位置,调整消力池后的流速分布,达到充分消能的目的。当水平护坦上没有任何尾坎时的水跃,通常称之为自由水跃,这时需要较长的消力池,但这种结构无法适应各级泄流量,所以也很少应用实际工程当中。当消力池采用挖深式或其它形式时,消力池内会形成强迫水跃,比自由水跃自短,也相对稳定。

大多数水工建筑物消能工防冲槽设计施工中多为“梯形”。这种防冲槽施工简单,在水流平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水流问题,但在水流不稳的情况下,消能工下游护堤将有可能被冲坏,形成大的浪窝或浪坎,并逐渐上移至防冲槽下,危及防冲槽。笔者经多年实践将原来的“梯形”防冲槽改名为“四边形”防冲槽,并进行加深50cm处理。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2、工程运行中的管理措施

工程运行时消能工处在一种复杂的水流状态下,而对消能工稳定威胁最大的也就是下端的冲刷坑,在运行中如果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预防或减少出现消能工损坏的可能性。一是尽可能地控制水流,使其平稳,避免出现过急水流或过大的横向环流;二是应经常检查闸室或建筑物水流通道,对通道中有剥蚀脱落的部位要及时修补,对通道中多余的堆积物(如石头或大的淤积物)应及时清除,以保证水流平稳;三是对下游已形成冲刷坑,并已危及消能工时,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抢修措施,则可采用在护堤或海漫末端做潜坝奎高水位减少水头差,缓和冲刷破坏。

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处于平原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土质河道的抗冲能力较低。通过有效的消力池设计、海漫设计以及防冲槽设计,能够全面提升水工建筑物的消能防冲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水闸下游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闻雁.高水头水工建筑物消能设计与模型验证[J].甘肃科技,2011,14.

[2]茹建辉.中小型水工建筑物下游消能设计――工程水力学几个问题之三[J].广东水利水电,2011,11.

[3]宣兆社,裴玉才.水工建筑物消能防冲设计与应用体会[J].吉林水利,1996,01.

篇10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空调技能;措施

研究发现,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未来建筑节能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但部分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存在较多问题,虽达到了一定的调温、调湿要求,但存在较多的能源浪费问题,与当今社会提倡的节能理念有所出入。因此,有必要对暖通空调系统在空调节能中的内容进行探讨,以寻找最佳的节能效果。

一、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中中央空调系统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给系统的性能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且还会给系统的能耗多少产生着重要影响。尽管如此部分建筑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节能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受设计人员专业知识或个人重视程度不高的影响,导致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出现较多问题,例如,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依据最大负荷进行设计,然而多数情况下系统只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潜能。同时,部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未考虑后续系统功能的扩展,设计的负荷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不仅无法满足调温、调湿的需要,而且导致大量能源的消耗,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目标。

二、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应对措施

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时应进行全面的考虑,尤其应将节能当做设计工作的重点加以落实。

1.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

首先,从节能角度出发,分析与对比各个设计方案,以确定不仅能满足设计目标要求,而且还能达到较好节能效果的最优方案。例如,考虑到冷热源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运行、投资费用,而且还需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认真分析与对比重要耗能指标;其次,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应认真考虑建筑各个区间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合理的划分分系统,以提高分系统的控制效果,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能耗;最后,慎重使用节能新技术。不同的节能新技术有着其自身的使用范围及条件,因此,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不能仅考虑节能,还应认真考虑其适应性。

2.注重节能技术的运用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节能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一定的节能技术,如新风免费供冷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接下来,对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新风免费供冷技术

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空调系统有时需要引入大量新风,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质量。因此,可从新风引入方式入手实现节能的效果。例如,在冬季可引入室外的新风,将室内各种热湿负荷带走,而不必使用集中制冷系统便能达到较好的供冷效果。在夏季将夜间处于低温状态下的新风引入,可将室内热量带走。这种技术不仅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降低能源消耗,更好的实现节能目标。

(2)水源热泵技术

所谓水源热泵技术主要指利用湖泊、地下、地表等浅层水源,达到制冷或供热效果的节能空调系统。该技术借助热泵机组,可实现低温至高温的转换。夏冬两季利用蓄能水体可当做空调及供暖的冷源与热源。夏季时系统将室内热量释放至水体中,冬季系统可从水体中吸收热量,以达到降温与供暖的效果。另外,利用水源热泵消耗的电量较少,但可获得较多的冷量与热量,可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而且在水源热泵方面的投入较普通中央空调少,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比较环保。

(2)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主要运用常年比较稳定的地能用于供暖或制冷。例如,在冬季可用作供暖热源给建筑供暖,而夏季又可用作空调冷源进行制冷。实质上该技术将地面当做蓄能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另外,地源热泵机组较空气源热泵耗能更低,环保节能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建筑节能方面应注重该种技术的运用。

3.注重太阳能的利用

建筑空调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太阳能的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由主动与被动式之分。其中被动式投入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利用时对建筑构件及方位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即可,其主要借助自然热的方式实现太阳能的利用。主动式因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投入相对高些,而且利用时需要电能的辅助。根据建筑对空调功能的需求,结合建筑实际将太阳能应用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之中,能够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另外,还可将光电板发电技术、太阳能集热板等技术应用到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之中,以进一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三、总结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在空调节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认真分析该系统在空调节能方面常见的问题,而后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节能效果,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使暖通空调系统更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伟能. 论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J]. 城市建筑,2014,02:141.

篇11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 给排水设计 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出,节能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住宅建筑分布广泛,数量多、比重大。是节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区域,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节能设计已经有了统一的准则,这无疑大大提高我国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节能技术水平。

1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的主要节能技术

1.1采用节水、节能用水器具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生产和人口的增多,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资源日益紧缺,供需矛盾加剧。住宅小区的用水主要集中于洗衣、做饭、洗澡、厕所等四个方面。显然,用水器具的节能效果直接影响到了用水量的多少,所以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住宅小区建筑在选用给水排水设计时,要选择国家推广的节水、节能型产品。比如:在选用水表时,尽量选用防滴漏的;在选用淋雨时,要选择能够调节流量与水温的;选用大便器时,选择有两次冲洗阀门且用水量小于6升/次的;选用水嘴时,要选择限制水流率且密封性性好的。对于那些已经被国家的淘汰的产品:例如一次用10升谁的大便器;螺旋升降式水嘴等,要杜绝采用此类容易产生浪费的用水器具。采用节水、节能的用水器具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避免或减少水资源在的浪费,节约水资源。

1.2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给水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压力大部分采用的是满足六层以下多层建筑,但是由于目前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高层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住宅小区的主流。高层住宅小区的供水需要进行二次加压,二次加压不仅容易产生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在高层住宅小区给水设计时,要多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市政管道提供的水压。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能够满足住宅小区建筑时,尽量采用市政管网水压进行直接供水。当出现市政管网水压达到不楼层高度,无法满足住宅小区建筑的高层用水时,要采取建筑低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进行供水,好充分利用政府给水管网的压力。对于需要经过加压才能供水的楼层,计算好所需要的最大管网加压值,在进行加压或者水流量设置时,加压不要超过最大加压值,以免因管网压力高产生能源的浪费。

1.3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区别设置

由于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两者所需要的水压不同,所以住宅小区在给水设计中要对两种给水进行单独设置,以免产生两个系统不能正常供水的问题。按照我国目前规定,生活供水的静水压力要保持在300kpa-400kpa之间,而消防供水的静水压力要控制在800kpa之内。如果按照消防供水标注进行供水,则会导致生活供水水压太高,引起超量供应的现象,如果按照生活供水进行供水时,则又导致了消防供水压力不足,从而必须要配备更多水泵。所以,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浪费,同时节约项目投资,应把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区别设置。

1.4 雨水的收集利用

雨水的收集利用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设备或手段将降雨(雪)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质量处理,使雨水能够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然后再进行利用的过程。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作景观用水或用于冲刷马桶等。建筑物雨水收集的步骤是:首先,在地下建立一个雨水沉沙池,然后通过引水管将屋顶的水引入。待雨水沉沙池沉淀之后,通过水泵将水送到蓄水池,经过一系列的消毒后方可送至中水管道系统。为了避免地区酸雨带来的影响,一般在降雨开始5分钟后进行雨水收集。

1.5 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完善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住宅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目前,我国热水供应系统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我国的热水供应系统在开启热水装置后,想要获得自己满意的温度要首先放掉一部分凉水,而这部分凉水就严重浪费掉,因为它没有任何价值。这种浪费的产生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管理、施工以及设计建筑考虑不周等众多原因而造成了热水供应系统的不完善,假如,在建设热水供应系统时加入多路阻力的平衡,那么远离加热设备的水流温度也会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能科学布置热水管网,保证热水和凉水的出水水压保持平衡,那么也不会在开启热水设置后水温调整缓慢。在国家出台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干管、立管和支管循环中,取消干循环,在今后的建筑热水循环系统时立管和支管的循环方式,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要结合地区的具体经济条件以及建筑成本和节水效果在住宅小区建筑建设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时选择立管循环或支管循环,以减少不必要的冷水浪费。,

1.6真空节水技术

排水工程可以与真空技术结合,真空技术运可以运用到洁具以及下水道的冲刷中,少量的水和空气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依靠快速的冲击,将洁具或下水道中的污垢、污水冲刷干净。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用水,而且在冲刷的过程中带走污浊空气。具体操作流程是:首先通过真空泵,让排水管道内产生35-55kap的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污水被抽进收集容器具内,最后污油泵将集容器具里的污水排至下水道,经过多次试验表明,在住宅小区内使用真空技术,能够节水超过45%。

1.7科学选择变频水泵

变频水泵适用于供水方式里没有调节水箱的条件下,传统供水系统常常在供水最不利的情况下计算水里,应用变频水泵后,水泵的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下造成的水电浪费问题,在水电资源紧缺的中国,变频水泵无疑有着巨大的市场。随着变频水泵的不断升级,特别是新型感温材料的出现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更新。在热水供应系统中,变频水泵可以通过改变流量改变扬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调控。在具体的热水供应系统中,通过在水龙头配置流量指示器,循环水泵控制系统接受指示器的信息,在不同配水命令下及时安装要求改变水泵运行参数,从而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2 其他节能技术

2.1尽量不要使用生活饮用水在对住宅小区绿化、道路的浇洒水,可以使用经过处理的雨水进行,绿化用地也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进行浇灌,例如:喷雾、滴灌。

2.2 对于小区的用水景观和游泳池要设置水处理器,以保障水的循环使用。

2.3 小区尽量使用重力排水时,以节约能源。

3、结语

住宅小区的给排水与我们密切相关,建筑进排水节能设计人员要采用正确的节能手段,尽量选用对人身心无害的节水设备、器材。我国是一个人多水少的国家,水资源缺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推进住宅小区给排水节能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它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必然措施,也是我国今后节约用水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渤.刘义.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6(9):95-95.

篇12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住宅小区建筑中,互网等技术的科学使用加快了电气智能化的进程,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因此,通过综合配置信息传输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各个功能子系统,加强住宅小区的综合布线,进行精密设计、工程示范、精心建设和优化集成,实现住宅小区电气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在提高住宅小区建筑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的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一般情况下,住宅小区的电气管理变化因素较为繁杂,且多采用人为的控制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具备判断选择的能力。但是电气智能化能够完成大量的测量和计算工作,且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判断和控制功能,从而提高对住宅小区各种因素的控制能力。此外,电气智能化对控制要素的把握更加精确,能够完成更精细化的控制内容,并达到高效、节约地配给目的。

(二)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电气智能化不仅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执行策略,并协调控制对象反馈回来的信息,还可以依据预先设定好的管理模式实施管理。此外,电气智能化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电气设备自我协调和自我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管理控制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由此可知,电气智能化是住宅小区建筑发展的方向。

(三)具有智能化集成的特点

电气智能化系统的科学使用,成功地将住宅小区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和控制信息等纳入到计算机网络中,并建成了一个有效的整体控制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从而有助于按照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调节电气的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综合配给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并有效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具有优秀的管理模式

在传统电气化控制管理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依据人工的意思完成执行工作,不能协调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然而,电气智能化不仅能够实现管理人员与电气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还能够实现电气设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使系统管理更加协调。

二、电气智能化在住宅小区建筑控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安全维护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第一,就目前来讲,现代化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通常包括周界报警系统和闭路监控系统,实现了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现代化小区大都采用由前端采集系统、中心综合平台和传输系统组成的网络数字系统;在院落围墙处大都设有周界报警系统;在单体建筑首层单元大厅、地下车库、电梯轿厢、园区等区域设有监控系统。

第二,作为小区最后一道安防防线,小区门禁对讲系统在住宅小区建筑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区门禁对讲系统由对讲主机和分机组成。但是,在大型社区,地下车库与单体建筑大都相通,地下储藏室成为窃贼的关注点。因此,为有效避免窃贼从车库进入单体建筑内,应加强该处门禁系统的设置,实现与对讲主机的联动。此外,门禁对讲系统的科学使用还能够实现智能化家居系统的接入,并能够为物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第三,随着小区车流量的增多,对于车辆的智能化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一定程度上讲,智能道闸系统不仅具有防盗功能,还有助于提高车行效率。通过分析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智能道闸系统能够通过车辆识别系统、闸机控制系统和读卡系统等实现精细化控制与管理。

(二)在通信接入系统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建住宅小区基本实现了光纤到户。为满足光纤接入设备供电,有线电视、电话和宽带等业务的接入需经由单芯光缆接入各家居弱电箱,且必须在其内部预留电源。

(三)在服务系统方面的应用

一方面,在大型小区中,自动抄表系统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费用。随着供热户表工程的建立与完善,远程抄表在水、电、热等系统中的控制与管理成为可能。具体来说,计量表应通过总线协议与井道内的采集装置相连接。与此同时,应在井道内预留互联网通信线路和装置电源,确保热力计量表与户内温控装置相连,以实现远程抄表以及温度的测量与调节控制。

另一方面,在中高端住宅小区或别墅中,电气智能化的主要功能有窗帘控制、环境控制、开关插座控制、调光控制和家电控制等,有助于提高物业产品的附加值。比如,数字对讲系统有助于扩展智能家居,实现访客呼叫转接、调看监控视频和电梯联动等,使智能家居系统的内容更加丰富。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电气智能化已成为未来住宅小区建筑的发展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电气智能化有助于确保小区的安全,提高小区服务的品质。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注意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降低设备更新与扩展的局限性和成本;二是应注意安防系统的点位布局,以有效确保监控范围的有效性;三是应合理设计配电系统。

参考文献:

[1]袁吉昌.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节能措施研究[J].福建建材,2016,01:28-29.

[2]崔明丽.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03:107-108.

篇13

关键词: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减震消能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ity's population is more and more. Too much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increased tension in the city land for construction, if want to let this limited land maximum value, will have to increase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But the complex of high-rise buildings aseismic and away to has been damping performan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So, in this of a high-rise building seismic and away to do the following analysis shock.

Keywords: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s; Seismic; Damping away ca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和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的趋势,现代建筑的跨度和高度都在不断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对于抗震和消能减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一些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区,其要求会更高。如何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消能减震性能成为建筑是否能够安全地为人民服务的关键。

一、组合剪力墙和筒体的结构

剪力墙和筒体是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多的抗侧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钢板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塑性性能和变形能力、滞回特性非常稳定,非常适用于地震区的建筑。纯钢板剪力墙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耗钢量大、刚度小、对结构的耐久性要求高等,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组合钢板剪力墙,组合钢板剪力墙的核心抗侧力构件仍然是普通钢板,通过螺栓或者栓钉等与钢筋混凝土板连接,混凝土板侧向约束钢板,防止钢板失稳,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钢板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了,改善了结构的抗震能力,还可以将混凝土板视为钢板的防火保护。

双重组合剪力墙和筒体是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出来的,它集剪力墙抗震承载力大和钢结构竖向桁架抗震性能好于一体。内藏钢桁架不仅制约了剪力墙和筒体裂缝的开展,而且为内力重分布和刚度衰减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是多道抗震防线,更有利于将剪力墙和筒体抗震耗能能力墙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暗支撑不仅包括钢筋混凝土暗支撑,还包括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的暗支撑,钢筋混凝土暗桁架是由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柱与钢筋混凝土暗支撑一起构成的,实现了桁架与剪力墙的有效组合。有关研究表明:内藏钢支撑以45度到60度为最佳角度,钢管混凝土边框不能小于剪力墙的厚度,否则无法保证对墙体的约束,钢管混凝土边框架与剪力墙接触面的连接是抗震设计的关键。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被广泛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不仅适应了现代工程结构的发展,而且高度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要求,。钢管混凝土柱可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圆钢管混凝土、以及异形钢管混凝土等。节点的连接和设计方法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中的关键部分,外加强板式、内加强板式,以及贯穿加强板式是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主要连接形式。同济大学研制了两种新型连接型式:这两种节点减少了现场焊接的数量,施工方便,费用低,设计方便,不仅提高了节点的延性,而且避免了钢结构中的脆性断裂,进而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是特殊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有其特殊的工程特点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异性钢管混凝土柱拥的抗侧刚度非常大,截面形状非常好地配合了建筑房间的墙体布置,有效地增加房间的使用面积,因此在钢结构高层建筑中有较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三、结构模型试验

当前结构非线性动力的分析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验证高层结构弹塑性的准确性。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是检验结构抗震性能的直接手段,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审查时被广泛使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40多个高层工程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广州南方电力调度大厦、南京多媒体大厦、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LG北京大厦、深圳商隆大厦、上海浦东中外宾接待中心、上海凯旋门大厦、上海久百城市广场、上海嘉里中心等,遍布全国各地。通过这些试验,不仅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还发现了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提出了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保证了大型工程的地震安全性,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四、消能减震

消能减震技术是结构抗震控制中研究较为成熟的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新建建筑,也可用于传统建筑的抗震加固。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研发了大量消能减震装置,初步可分为四类: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这些装置多是是单一种类的消能器。当前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抗震消能支撑,这个装置首先由铅芯橡胶消能器与油阻尼器并联,然后再与钢支撑通过节点板串联构成。这个消能支撑已经应用于许多重大工程,比如上海港汇广场商务楼,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达到了相关要求,而且是国内加固设计工程中消能减震支撑使用规模最大的。同济大学的土木大楼是国内首次在钢结构中使用消能减震装置。当前,这个消能支撑在四川地震灾区和新疆抗震设防区已经广泛使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隔震技术是结构抗震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基础隔震能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让变形尽量集中在隔震层,基础隔震主要应用于中低层建筑结构。现代都市中,由于用地紧张,建筑物可能采用天桥连接,在发生强震时,相邻结构很可能发生碰撞,这时采用控制装置来连接相邻建筑能够有效提高相邻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防止它们之间的碰撞。

总结:

复杂的高层建筑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而如何提高其抗震和消能减震的能力是我们所必须做的。只有建设高质量的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物,才能缓解现代的城市用地紧张,才能加快城市化的建设。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按照抗震和消能减震的基本规则设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现代的新型材料和新科技的应用,未来的建筑抗震和效能减震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吕西林.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于险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

[3]刘光绅.吴建奇.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0(03)

篇14

【关键词】智能安防;小区管理;监控系统;构建分析

1、系统概述

根据招标文件的具体需求,本住宅小区的智能安保系统必须具有标准化、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经济性、兼容性等特点。包括D段、D1、D2、D3、D4、E段、E1、E2、E3、E4住宅楼及D5-E5地下车库。该小区共8栋楼,主要在小区各楼的道路口及单元门口、电梯轿厢内安装摄像机,监控主中心设于小区内地下一层,将所监看部位的图像信号采集通过视频线及光缆传送到中控室的硬盘录像机进行存储,并实时显示在电视墙的监视器上。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小区情况,在“技防”与“人防”的有机配合下,从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系统硬盘记录下的画面更可以作为一个真实可靠的证据。

2、系统的整体结构

2.1小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功能介绍

监控功能:通过在各个楼宇单元的主要道路、主要进口与出口、安全相对薄弱的区域以及电梯内部、车库周围安装监控摄像机,通过监控摄像机实时拍摄视频信号然后传送到安保控制系统中心服务器,再通过监控切换技术,将拍摄到的视频内容在显示器上进行播放,小区物业安保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监控显示器,实时进行小区的安全检查,对于发现的异常可疑事件,进行第一时间行动,同时也可以实现电视显示系统与报警系统进行互联,实现报警联动,提高防范能力。

存储记忆功能:通过高容量的存储硬盘,可以将小区各个监控摄像机拍摄的影像进行不间断保存,定期进行存储,这个功能可以方便安保人员随时调用与查找不同时间的监控画面,以便找到线索加快事故处理效率。

移动监控:这个功能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够全方面进行监控,当摄像机画面发生差异时候,机器设备就可以进行检测到画面的差异,从而按照预定功能,进行联网报警,同时可以进行监控图像的切换,有利于安保人员及时发现现场情况,快速处理。

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成熟的数字图像网络系统。可利用电脑网络系统来实现观看、分送、图像切换和控制不同地点的闭路电视系统,甚至可以通过ISDN/DDN/ATM通讯线路达到远程实时监控功能。

开放式结构:可通过DDE、串口、继电器等多种方式与其他系统如BA、FA、OA 系统完美集成。 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集成方式。本系统为电脑智能化操作平台,可靠性高,功能强大, 软件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2.2系统具体设计

摄像机的选择不仅要根据图像的种类、所适用的照度、摄像器件的种类、适用光谱的范围,而且还要考虑设备外形与环境的美观协调性,以及系统配置的性价比。所以现场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合理配置、选择摄像机。

根据项目情况,在不同位置、不同级别的监控点设置不同的摄像机;摄像机的布设原则满足:

2.2.1主要是在楼内的主要出入口、大厅、重要通道、电梯轿箱、车库等处设置摄像机,对大厦内部的主要防范区域和重要部位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控制,具体布设如下:

2.2.1.1在各楼首层大堂设置枪式摄像机;

2.2.1.2在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出入口、主要车行通道、分别设置枪式摄像机;

2.2.1.3在室内公共走道和其他有吊顶区域采用半球摄像机;

2.2.1.4在各楼公用电梯轿箱、观光电梯内设置广角摄像机。

2.2.2在各个楼室外周边重要公共区域设置室外活动云台或室外枪式摄像机,对这些主要防范区域和重要部位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控制;

2.2.3通过以上布防,可以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和记录事件事实。

2.3 集中存储部分

视频监控存储系统为集中存储系统,每个摄像机的图像都必须录像,图像预览画质达到4CIF,回放CIF,且必须至少保存1个月。按上述存储策略,存储量计算如下:

3、系统功能

在本次设计中,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在中心控制室可调用、控制前端任意一路视频图像。在中心控制室可对前端云台、镜头、辅助开关、显示设备进行控制。管理服务器软件可自动实现自动容错功能,无须人工干预。所有命令均可通过鼠标点击菜单或图标的方式来完成,系统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简单、直观。系统具备独立的软件控制功能,实现软件对管理、存储、显示设备的控制和视频画面调用显示;系统前端视频信号录制包括日期、时间、编号/地址。磁盘中录像图像资料保存不少于30天,监控图像信号以CIF格式质量保存。

系统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的规定。系统中使用的设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