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范文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41: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篇1

关键词: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睡眠问题;网络成瘾;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13-02

大学寝室里存在一些比较常见且影响深远的不良行为及现象,给大学生自身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人际关系困扰是大学在寝室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困扰因素中,人际关系问题占了70%[1]。第二个问题是睡眠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睡眠行为特点表现为睡眠剥夺,睡眠质量差,以及白天过度困倦。第三个是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率在5%~10%[2],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这一数字也在逐步上升。

一、人际关系冲突

1.现状及危害。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然而,江丹(2013)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处在冷漠疏远的人际关系中,他们心情压抑,影响学业,与人交往处于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出现孤立、敌对的状态[3]。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咨询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有32.5%的学生存在寝室关系问题烦恼[4]。心理适应的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很大一部分病态心理状况的产生源于人际关系失调。那些身处未形成友好、合作和融洽心理氛围的寝室之中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和难于合作的特点,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损害。

2.原因分析。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寝室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寝室成员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再次,过多的网络交往使大学生在寝室内的直接交往减少。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偏差主要有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认知方面,晕论效应、第一印象和刻板印象等因素均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他人的认知偏差,而当这些偏差与人际期望相差较大时,就会造成人际障碍。在情感方面,大学生有时表现为过度自卑或自负,也会不自主地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样给人际关系的自然建立带来了障碍。

二、睡眠问题

1.现状及危害。大学生睡眠的特点是睡眠剥夺,睡眠质量差和白天过度困倦。28.6%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现患率(32.3%)高于男生(24.8%)[5]。另一项研究表明52%的学生存在睡眠问题,多数被调查者白天出现情绪低落、身体功能(体力或精神、记忆力、注意力等)受影响、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6]。夜间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下降是很多轻度心理、精神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并与生活质量降低、学业成绩变差、生理异常等相关,也与低自尊感,较差的身体素质,心境低落、焦虑等症状密切相关。

2.原因分析。大学生睡眠问题与其自身生理作息节律与同寝室他人的作息规律有关。通常,喜欢早起早睡的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较差。因为现在大学中“夜猫子”类型居多,早起类型的大学生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来适应他人。从社会角度看,睡眠问题与社会关系紧张有关。具有高度社会支持和满意感的关系可以预测良好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Kent等(2015)发现,在亲密关系中,支持性的关系联结与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关,而厌恶性的联结可以预测较差的睡眠质量。中立的和疏远的社会关系联结对睡眠质量没有明显预测作用[7]。

三、网络成瘾

1.现状及危害。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网络使用者中,31.8%为18~24岁的年轻人。网络成瘾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的严重杀手之一[2]。网络成瘾行为与心理功能损伤存在显著相关。一旦网络成瘾,则会对大学生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包括在校成绩下降,社会隔离,阻碍其心理社会发育[8]。另一项研究表明,有6.44%的学生表现出了网络成瘾倾向。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那些没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9]。

3.原因分析。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受社会、心理、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高孤独感、低自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更容易患网络成瘾症。个人应对方式是否成熟也是影响网络成瘾的一个因素。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支持的缺失可能是导致人们网络痴迷或成瘾的重要原因。当社会资源比较缺乏时,个体就会选择网络这种媒介来满足自己获得社会支持、认可和归属感的需要,尤其当个体因环境改变而需要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时更是如此。赵婧等(2011)的研究表明本科生网络成瘾筛选率为10.1%,说明网络成瘾的现状比较严峻。与非成瘾者相比,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也更低[10]。

四、对策和建议

社会支持一般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一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系统就是可获得的社会支持来源的总和。综上表明,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和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各类不良行为、心理问题乃至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给大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多种消极影响。这时,为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如来自同学、学长、辅导员、心理老师和家长的倾听、交流、鼓励和帮助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心理支持。如果一个人在需要时能够得到或相信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就能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更好地发挥其身心功能。

睡眠问题也与社会支持紧密相关。那些对自己获得社会支持感到满意的大学生有更好的睡眠质量。那些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则会下降。为此,一是增加课外活动机会,帮助他们找到更多的朋友;二是要从抓好寝室人际关系入手;三是使其意识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增加心理安全感。

网络成瘾是通过对某物的疯狂迷恋来弥补或代偿自己缺少或失去了的社会联结感,形成与周围社会的虚假联结。当拥有足够的社会支持时,成瘾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对成瘾学生,学校心理机构和公寓管理部门不应以“惩罚性”措施帮其戒断,而应采取人文关怀态度,多与其沟通、互动,建立信任关系,鼓励他们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和有益的兴趣、爱好方面,逐步形成与现实社会的联结,减少对虚拟世界的过度迷恋。

为此,高校应构建自下而上、多角度、多层级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要增设心理委员,还要做好定期培训和定期集中恳谈工作。以便掌握一手的学生心理动态资料,缩短寝室重大问题发生的信息反馈时间。而且,利用社交媒体增加专业老师、辅导员和学校的心理组织或社团与大学生的互动频率,辅以讲座、一对一答疑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及时、可靠的心理支持资源。

第二,加强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宣传。多数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会采取向专业人士求助的方式,甚至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或从未考虑过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因此,应增加向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宣传力度。采取海报、广播、热线、信箱、论坛、社交媒体公众号、选修课等途径增进了解,消除疑虑,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多与心理咨询师沟通。

第三,创新心理支持工作模式。学生管理部门与心理学专家可以探索以两、三个寝室组成的小群体自督自查、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和相互影响的固定群体工作模式,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进行睡前提醒、早上叫起、晨跑、晨读等校内的跨班级、专业、分院和年级的兴趣互动的虚拟群体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易杉.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58-59.

[2]刘敏,庄伟.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解决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2):102-104.

[3]江丹.浅析女大学生寝室的主要矛盾及其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2010级女生寝室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3):21-22.

[4]王凤姿.大学新生如何构建良好的寝室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1,(9):241-241.

[5]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70-471.

[6]戚东桂,刘荣,吴晓茜,等.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75-877

[7]Kent R G,Uchino B N,Cribbet M R,et al.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leep Quality[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5:1-6.

[8]Ozcan NK,Buzlu S.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psychosocial situation for a s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7,10:767-72.

篇2

本文将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和侵犯行为进行成因剖析:

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完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言:“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②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而恰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习)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思维,但抑郁的限制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又一次挫折失败。

二、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解释

对于越轨行为的生物学因素有各种理论和实践研究。社会生物学认为:“(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③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无法适应,往往会产生忧虑、痛苦、抑郁等心理问题。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④很多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也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越轨社会学家还认为“匿名性与越轨有关”。“人们越是彼此缺乏联系,隐姓埋名,社会解组的程度就越高;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大学生的半社会化,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言之,大学学校的不断扩招,致使在空间有限的校园里“挤”进更多的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中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由此带来众多的不满;而在这众多人中擦身而过的距离却似有千里之遥的生疏。匿名性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特有表现,在大学生活里也存在,因此很多抑郁或是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一个并无多大的“知名度”的环境中,怀着一种“即使我越轨也无人认识我无人会揭发我”的心理,会做出许多侵犯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高层,远离生计奔波的劳苦、远离沧桑社会的压力。他们有时间去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蓝图。但是在顺利和挫折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处于心理变化激烈时期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平衡。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等等,对于充满激情而又迷茫彷徨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象牙塔里,人前人后,没有人是社会永远的存在。也许,多一些磨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压力,抑郁与侵犯会少一些吧。

参考文献:

①.引自《压力与健康》 [美] Phillipl.Rice 著 石林、古丽娜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②.引自《人性的弱点全集》 [美] 戴尔·卡耐基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篇3

 

 

一 、问题的来源

 

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中,存在着以宿舍为单位的群体性上网成瘾现象。比起个别的上网成瘾,群体式上网成瘾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危害更大,纠正起来也更加困难。虽然网吧式宿舍数量不多,但是危害性强、危害面广。

 

二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的关注点是群体性的网络成瘾现象和群体对个人网络成瘾的影响,网络成瘾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群体性的现象,个人在群体性的上网氛围中,丧失了理性判断,把虚拟的团体当成归属,进行并把网络行为合理化。把网吧式宿舍当成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范式探讨作为群体出现的上网成瘾团体的心理机制。

 

三、 宿舍网瘾群体的现象描述

 

(1) 参与人员的全体性。在网吧式宿舍中,没有学生,只有上网者。曾经有同学要求调宿舍,原因就是,其他三个同学结成上网团体,因为他没有上网的爱好而排斥他。也就是说,存在一种现象,如果你不上网,或者不能同步调的上网,你就会被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妥协和融入就成为被宿舍认可的条件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受小团体影响而加入上网群体。

 

(2) 生活和上网行为的高度一致性。宿舍分配是随机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集群式上网现象。有个别的宿舍出现了行为高度一致的生活行为和上网行为。他们有时集体逃课,躲在宿舍上网,有时放学后,集体订购外卖,进入宿舍就像进入网吧一样,开始团体打游戏,常常集体打游戏到深夜。

 

(3) 学业情况的一致性。上网群体的学业情况也表现出一致性。他们平时对学习不用心,期末考试就临时抱佛脚,经常出现挂科,而且是全体宿舍成员全部都挂科,甚至出现挂科的科目也一致的现象。

 

四、 宿舍网瘾群体出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把上网当成被团体认可的投名状。宿舍是一个特殊的场域,既是学生休息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更是形成小团体的重要场所。而一个小团体的存在和维持大体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利益基础,二是价值观保护,三是排他性认证,四是巩固加强。在宿舍这个特殊的场域中,网瘾群体的利益基础是上网所带来的好处,每个人的好处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殊的整体利益。网瘾群体的价值观保护是指保护因上网带来好处的合理化心理认定,简单的说就是,在每个人的心理建立一种上网合理的虚假自我认可,然后再以他人行为的趋同性而外部证明上网行为的合理性,进入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心理的认可和平衡。三是排他性认证,小的群体要维持,就必须加强行为的一致性,当出现异于群体认可的行为时,就必须排除异己,用来维持群体的存在。在宿舍中,如果有三个学生上网严重,而第四个学生不受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小,在实际的日常管理中,就出现过因为不能加入网瘾群体而被排斥和打击的事情。四是巩固和加强阶段。在场域稳定、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网瘾群体常常是加强上网行为,而不是减弱。在网瘾群体看来,上网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稳定性、亲密性、和谐的世界,上网成为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正当行为。

 

(2)在群体活动中,人们容易受大众行为和认识的影响。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Bon)在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一群聚集起来的人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这样聚集起来的人被称为“心理群体”。大学生因为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更加容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可以说,人是容易被群体影响的,有时候是因为群体的压力,而选择随大流,有时候被影响而无意识的顺着走,就会产生勒庞所说的“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化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为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在宿舍活动中,部分学生因为宿舍大众行为的趋同性,而渐渐把网瘾行为合理化,大学生情绪容易激烈,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也让他们为寻求认同而选择屈服或者顺应的行为,其实就是大家都上网,我不上网,就是不合群的心理。

 

(3)宿舍网瘾群体的核心领导者。《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指出“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于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宿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网瘾群体一般都会有一个类似于队长的核心领导者。他一般也是网瘾最严重的学生,也上上网行为合理化的宣传者和维护者。他一方面担任着上网活动的组织者,另一方面担任着维护网瘾群体存在的维护者。他有追随者,也体验者被追随的,他组织了网瘾群体,也最离不开这个群体,群体的存在就是他的价值。

 

五、 高校宿舍网瘾群体的干预策略。

 

(1) 个体归属感问题的干预策略——加强对学生生活的整合

 

很多学生进入网瘾群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合理的归属感。大学不像高中,大学自由宽松的氛围常常会导致学生在生活中的无所适从,就如涂如干所说的是社会整合不够,人迷失在自由中,陷入了空虚的陷阱中。所以,我们要以班级为单位,加强活动的频度和沟通的次数,把学生整合到学习和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去。想办法把学生调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和图书馆,走向真实的世界。具体的办法有增加社会交往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等。

 

(2) 主要宿舍网瘾群体领导者的问题干预策略——射马擒王策略

 

要找出一个网瘾群体的主要领导者,把他的行为和心理的矫正当成工作的重点。网瘾主要领导者是网瘾群体的核心,甚至是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载体,对他的刻意关注和重点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干预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解决领导者的心理归属问题,这个可以从家长处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二是让他从事更多实际事务的处理工作,让他与现实接触的越多,在现实中获得的满足感越多,他就越离网络世界远。三是严重者可以选择调离原来的宿舍,或者要求家长陪读,使他暂时脱离群体。

 

(3) 宿舍网瘾群体的瓦解问题的干预——分化瓦解策略

 

积极展开与网瘾群体的交流,把群体按照网瘾的程度、上网的原因、社会支持系统等分成不同的类,再各个击破。在瓦解网瘾群体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用现实的方法,把网瘾群体的虚幻和现实分离的原则。二是寻求家长等社会系统支持的原则,要家校结合,系统关注学生的网瘾问题。三是要重点关注网瘾领导者的原则,分化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错误价值趋同。

 

总之,一定要重视宿舍网瘾群体,它的危害性比个别学生的上网成瘾要更大,也更加复杂。在工作中,要注意分析网瘾群体出现的社会心理学原因,用实际的、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现实和虚幻的世界,重视学生把错误行为合理化的现象,挖掘问题出现的社会心理原因,重建学生认知系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

 

篇4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原因 矫治对策

网络游戏成瘾可以界定为:通过重复地使用网络游戏所形成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迷恋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产生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现象,对网络游戏所带来的会一直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网络游戏本身的优势

1.网络游戏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和心理感官刺激。网络游戏的升级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使得玩者的“成就感”越来越强,玩游戏的心理动机也就越强。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立体传播形态制造了良好的身临其境的效果,加上砍杀、枪战等火爆的内容,给人以很好的感官刺激,容易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渐渐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条件反射,使得玩家更加沉迷。

2.网络游戏中人际交往的隐蔽性、自由性、广泛性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超越了年龄、性别、文化和时空的限制,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模式,只要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就可以与网上的数以十万计的同道中人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更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的需要。

3.网络游戏的便捷性方便了大学生们的使用。网络游戏的进入门槛低,只要一台电脑就能满足需要,而目前电脑在高校当中已经较大程度的普及,加上受利益驱动而遍布学校周围的网吧,使得大学生们接触网络游戏,较少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网络游戏的成瘾。

(二)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1.学习压力及学业成绩不佳。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成绩总归会有高下之别,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而无论从现今的教育体制还是社会文化传统,或者家长的观念来说,学业成绩都是评判学生优劣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这种学习上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通过网络游戏世界里的升级来摆脱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对优越感的追求,然而更快地升级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更加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业,这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人际交往的困惑。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加上成长环境比较单一封闭,容易养成倔强、任性、自私等性格弱点,这些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而社会贫富分化和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更加使得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惑不断增多。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困惑在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更容易得到满足。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在现实中具有孤独、抑郁、焦虑的人格特征,在网上却表现得更加积极开放。

3.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使得戒瘾能力欠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其自制性和自律能力都还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因而容易被光怪陆离层出不穷的新游戏吸引,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又不足以抵抗其诱惑,所以一旦染上网络游戏的瘾,一般难以有效戒除。

(三)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原因

1.家庭原因。有人曾对上海市8所大学近4千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网络未成瘾者,“非常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比例未成瘾者的近4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取向和情趣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2.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大学时期采用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大多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给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大学以前的教育模式差异较大,衔接工作做得不够好,使得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能够较好的自我发展,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也是有人将大学一年级阶段作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阶段的重要原因。

3.其他社会原因。目前仍没有形成网络游戏管理方面的法律,使得网络游戏得不到应有的规范。网络游戏商们不注重行业自律,遍布学校周围的网吧业主们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都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对策探析

综合对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社会支持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来说,应该针对不同个体、成瘾的不同程度,综合考虑,加以选择。

(一)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为基础,坚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视为考察对象。

就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来说,要自我观察、自己把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转变不合适的看法、观念,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应对问题的方法,并且及时对自己予以正强化和负强化,使得瘾症自然消退,从而真正起到戒除瘾症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行为的错误,设定一个从易到难的目标,从减少上网时间尤其是网络游戏时间开始,并制定学习计划,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并且努力坚持,时时加以强化,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调整,逐步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美国学者贝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认为心理紊乱是由患者错误或不合理的信念和看法引起的,通过现实的评价,并矫正其歪曲的或功能障碍的想法,可以达到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善。

就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来说,认知疗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网络游戏成瘾本身,父母或老师与成瘾者进行谈话沟通,探讨网络游戏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网络游戏本身的负面作用,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二是针对隐藏在网络游戏瘾症背后的问题,也就是成瘾者为何会玩网络游戏成瘾,比如说是因为学习压力带来的自卑,还是人际交往问题带来的困惑,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问题。只有了解到了瘾症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与其共同面对和探讨解决方案。

(三)药物治疗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的杨国栋、刘悦和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等人认为,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而需要通过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结合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笔者认为,对于部分由于瘾症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神经失调症的重度成瘾者可以适当采取药物疗法,其他大部分网络游戏成瘾者没有必要采取这种疗法,因为药物疗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副作用,加上大学生群体毕竟综合素质较高,可以先行通过其他方法予以治疗。

(四)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心理场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网络成瘾者中,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地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就要组成成瘾者团体,采取认知+行为的模式,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游戏依赖的问题进行主体交流和讨论,了解各自的状况,看到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寻找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自己的依赖程度确定矫治目标,制订计划,实行行为纠正。

(五)家庭治疗

陶然、李邦合提出了家庭治疗方法,他们认为医学治疗不是治本之策,家庭教育更重要。其理论依据是网络成瘾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就需要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改变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消失。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应用家庭治疗重点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能够肯定网络的正面作用,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责备和限制,以免引起逆反心理。二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协调学习和上网的关系,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协调好家庭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的感情融洽,使融洽的亲情成为鼓励孩子不断取得好的进步的动力。

(六)社会支持疗法

社会支持疗法,指的是治疗网络成瘾症需要社会、学校等各个环节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社会支持疗法,就需要社会不断优化网络游戏环境,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学校的学生工作者注意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成瘾”预警和矫治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其他的爱好,以此转移对于网络游戏的依赖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宏如.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2]www1.cga.com.cn/hfsite/business.html.

[3]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4]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9.

篇6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戒断效应

成瘾(addictivebehavior)是一种复杂、令人费解而又广泛存在的人类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可能演变为一种成瘾,典型的例子包括吸烟、饮酒、赌博等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流行,网络游戏成瘾现象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随着宽带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游戏这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根据DFCintellegence2003年6月的报告,2002年世界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了7300万,预计在2008年将达到1.98亿;而《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称,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807.4万,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4490.6万。在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越来越流行的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玩网游容易使人“上瘾”。韩国一项对网游用户的调查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一点中毒”,而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摆脱”的占了16%。(Iresearch,2003)而在另外两项针对北美网游玩家的调查中,均有6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网游“上瘾”。和其他成瘾相似,网游成瘾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冲突:内心或是外在行为出现自相矛盾,上瘾者常常表现出悔恨的情绪;戒断效应:戒除网游时会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复发:试图戒除者常常不能成功,但反复多次后有可能最终戒除成功。

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

涉足于成瘾这个研究领域的并非只有心理学家。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成瘾,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网游成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理性成瘾理论

经济学中最广为人知的成瘾理论当属贝克尔等人创立的理性成瘾理论。他们认为:“成瘾,即使其程度很深,从包括稳定偏好的有预见性的最大化行为的意义上讲,通常也都是理性的行为。”而这里所说的理性“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化,个体在事先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偏好是保持稳定的。从这个前提出发,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ecker-Murphy模型。在这个两商品的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消费资本函数和对商品价格的预期计算出最优的消费路径,决定自己在各期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当且仅当商品C具有邻近互补性时,增加当前对C的消费量会增加其未来对C的消费量,此时称该消费者对商品C是潜在上瘾的。而某个具有潜在上瘾倾向的消费者最终是否上瘾,取决于他的初始资本存量及其需求曲线的位置。

理性成瘾理论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及其分析框架,并做出了偏好稳定的假设。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其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在Becker-Murphy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通过计算最优消费路径来确定各期的消费量,从而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与消费者在决策中的实际思考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个体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计算出一生的最优消费路径,甚至很难得出近似“最优”的消费路径。可以说,贝克尔等人在引进经济人假设的同时也引进了其致命缺陷。其次,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中,常常会出现消费者将自己送进诊所以戒断成瘾的现象。伯恩海姆等人指出,消费者如果具有贝克尔意义上的“理性”,那么他们即使不想再对成瘾性物品进行消费,也绝对不会将自己送进诊所,因为这只会减少消费者选择的范围。另外,对于戒除后的高复发率、上瘾者表现出的悔恨和感觉到的自我失控等现象,理性成瘾理论都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格鲁贝尔等人对成瘾性物品所作的一些实证研究证实了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也得到了一些与理性成瘾理论不符的结果。菲尔等人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具有跨时期影响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拒绝了理性成瘾理论。

对理性成瘾理论的改进

尽管理性成瘾理论在对成瘾的解释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它还是对成瘾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法尼德斯等人对理性成瘾理论做了一定的改进。他们假设对于某种商品,潜在的消费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上瘾型”,只能通过实际的消费经历来判断。如果一个可上瘾型的消费者选择了消费该商品,却在上瘾之后才发现自己属于可上瘾型,他将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悔恨,但已经难以自拔。苏拉诺维奇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对理性成瘾理论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他们提出的模型的特点在于:对理性成瘾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修正,即假设消费者会考虑现在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在未来的影响,但不会去计算复杂的最优消费路径,而只决定当期的消费量。强调了成瘾的一个重要特征:戒断效应,即上瘾者在试图中止或者减少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时,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他们提出了戒断成本的概念,并且把戒断成本函数做为效用函数中独立的一部分。

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

与贝克尔等人坚持的偏好稳定假设相反,许多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偏好的变化来解释成瘾。奥多诺格和拉宾提出的现时偏向型偏好(present-biasedpreference)理论是这一类理论中的代表。他们引入了准双曲线型贴现率以代替不变的贴现率,这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动态不稳定性,而且表现出一种现时偏向,即在任一决策时期t,t和t1期之间的贴现率比tk和tk1期之间的贴现率要高。这种现时偏向性使得消费者出现了自我控制上的问题,事先做出的决策常常因为执行时间的临近而发生变化。奥多诺格和拉宾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准双曲线型贴现率假设较稳定贴现率假设更贴近实际,而由此引起的自我控制上的问题在成瘾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诱发性认知理论

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诱发性认知(cue-conditionedcognition)理论。他们指出,神经科学中的一些研究表明,成瘾性物品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机制,使个体在做消费选择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成瘾性物品之上,这一点在“瘾君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出发,他们假设个体在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时,可能会进入一种“热认知模式”,此时大脑的认知机制处于失灵状态,导致个体不顾自己的内在偏好,总是选择消费成瘾性物品。而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受环境因素和过去的消费选择的影响。反之,如果个体进入的是“冷认知模式”,那么他将考虑到潜在的所有选择,并比较所有结果,包括现在的消费选择对未来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的影响。由此出发,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体在每期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之前可以先选择三种生活方式:放任(exposure),这种情况下,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最大;避免(avoidance),即个体有意识地去避开可能引发热认知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减少了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纠正(rehabilitation),即个体求助于专业诊所,以彻底断绝自己进行消费的可能性。在上述随机过程中,个体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

在网游成瘾现象中的应用

在列举了经济学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成瘾理论之后,我们尝试着将它们运用于对网游成瘾现象的分析。如前所述,贝克尔等人的理性成瘾理论在基本假设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对成瘾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奥法尼德斯等人的理论突出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将成瘾的成因完全归于外生的“可上瘾型”特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诱发性认知理论依赖于神经科学中对有形成瘾性物品如的一些研究成果,现在还不能应用于分析对网游这种无形产品的成瘾。苏拉诺维奇等人的理论对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相对合理的修正,突出了成瘾中的戒断效应,但是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各期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成瘾包括网游成瘾中常常出现的增强效应。

网游成瘾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提出一个适用于分析网游成瘾现象的简单模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仅仅提出模型的基本架构,而对一些较为直观的结论,本文将省略其具体推导过程。

网游成瘾模型的基本假设

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个时期都将其空闲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或人力资本投资,其目标是使当期的效用函数取得最大值。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一期只有两个选择:消费网游;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我们用xt表示消费者在第t期的消费选择:xt=1代表消费者消费网游;xt=0代表消费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消费者在第t期的效用函数为:

我们称at为正成瘾资本,wt为负成瘾资本,λ,θ分别表示其贬值率。

E(at)表示消费者从网游中获得的乐趣。我们假设当at0,当at>k时,E’(at)<0。这个假设反映了游戏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效应和厌倦效应。这两种效应类似于吸烟、饮酒等成瘾中的增强效应和忍耐效应。前者指网游的消费者对一款新游戏需要一定的适应和学习时间,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乐趣会随着对游戏的逐渐掌握、对游戏中新事物的不断发掘以及网络游戏中交际网络的建立而逐渐上升;后者指消费者对一款游戏玩到了一定程度后,可发掘的新东西逐步减少,其新奇感逐步下降,导致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乐趣减少。k的大小由网游的耐玩性和可持续性所决定。

C(wt)表示消费者的戒断成本,其形式为一个分段函数:当wt≤j时,C=0,当wt>j时,C=f(wt),f(wt)>0,f’(wt)>0。这反映了消费者的负成瘾资本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停止消费会产生戒断效应,且戒断效应的强烈程度和负成瘾资本的数量是正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没有经历戒断效应之前,对其并不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wt)这一项。

B(σt)表示消费者对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所产生的收益流的期望效用,σt表示消费者在当期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显然,B和σt是正相关的,即B’(σt)>0。安斯列曾指出,在遭遇不快乐后贴现率暂时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假设当消费者在经受戒断效应之后,下一期的贴现率会暂时下降。我们称之为挫折效应。

设Vt=B(σt)-C(wt)-E(at)显然,当Vt<0时,消费者选择消费网络游戏;当Vt>0时,消费者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对网游成瘾的分阶段分析

开始成瘾。消费者初期对戒断成本缺乏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wt)这一项。当B(σt)0,E(at)将逐期上升。

戒断效应的出现。如果在第m期,由于某种外来冲击,B(σm)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使得B(σm)>E(am),消费者在该期将停止消费网游。于是,如果此时负成瘾资本已经超过j,消费者将体验到戒断效应所带来的负效用,并开始意识到戒断成本的存在,消费者第m1期的效用函数中将增加戒断成本这一项;不仅如此,由于刚经历过戒断效应,其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也会暂时下降。如果Vm1=B(σm1)-C(wm1)-E(am1)<0,消费者将从m1期开始恢复对网游的消费,at继续逐期增加。

反复戒除。当at>k时,消费者开始对网游感到厌倦,E’(at)<0,E(at)逐期下降。如果负成瘾资本的贬值率较高,使得E(at)的下降速度超过C(wt)的上升速度,从而使得在第n期,Vn>0那么此时消费者将再次停止对网游的消费;但是由于挫折效应的存在,消费者在下一期的贴现率再次下降,使得Vn1<0,消费者又重新开始消费网游。这样试图戒除却又不能成功的现象有可能多次出现。

戒除成功。如果E(at)下降到一定程度,使得即使贴现率下降,Vt仍大于0,那么消费者在某一期停止消费后,并不会因为挫折效应而在下一期重新开始消费。如果负成瘾资本的贬值率较高,Vt将随着消费的停止而逐期增加,消费者最终成功地戒除了网络游戏。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手机依赖症

[DOI]10.13939/ki.zgsc.2017.10.268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不断创新,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国际市场调研机构eMarkete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6年,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将超过20亿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上。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中手机的频繁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更加成为必备工具。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对手机的依赖倾向愈加严重,具体表现包括总是下意识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经常出现焦虑不安等症状,同时长时间使用手机也造成各种身心问题,比如很多长时间玩手机的用户出现了视力下降等问题,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日益严重,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一系列方法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1 研究背景

关于手机依赖问题,多数均以行为成瘾来界定的。学者韩登亮认为手机成瘾是:[1]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本研究认为手机依赖是自身对于手机的使用已经超出自己所能控制范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戒断现象,而且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领域研究集中于关于手机依赖的验证和相关量表的编制,如Giovanni Martinotti(2011)的手机成瘾测验(MAT)等;第二个领域集中于探讨手机依赖的成因。徐成芳(2011)指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从众心理、心理诉求、特殊的人格特质和不稳定的情绪四个方面。第三个领域主要集中于有关手机依赖的相关性探讨,比如手机依赖与使用者心理、身体与行为的相关性,如胡燕红(2010)对广东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手机依赖越强,心理健康越差。综观各类研究可以发现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普遍的青少年,而本研究则将研究对象具体化,选择现如今的大学生,他们都是“90后”,更加具有群体特点。他们更加强调个性自我观念,更具有鲜明特点。

2 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在调研的过程中一共随机发出300份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281份,回收率高达93.67%。

本研究综合采用调研问卷法、深度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采用的调研问卷为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调研问卷,本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郑毅的手机依赖标准,从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总体依赖水平这五个维度来评价手机依赖倾向。针对调研问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卷,进行深度调研,与填写问卷人进行深度访谈,从而探寻更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3 结果分析

(1)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有关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调研结果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2小时的仅占7.47%,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高达40.57%,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6~12小时的占到总体的34.16%,而仅有17.79%的学生使用手机在2~6小时,综观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整体使用手机时间均偏高。

(2)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依赖情况。在调研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依赖情况时,采用了软件SPSS 17.0对收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并采用5点计分法,当其均分≥3分即可判定为存在手机依赖症,当其均分≥4分即可认定为有重度手机依赖症。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存在手机依赖症的情况更为严重,在评价指标中,尤其是其生理反应明显高于男生,这也说明手机依赖症对于女生来说危害更大,更加容易影响女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女生更应该注意克服生理上对手机的主观依赖,进而减少手机依赖倾向。在对年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三学生最为严重,从客观原因分析,大三年级学业压力较小,学生有很多自由时间,造成学生多数情况下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空闲无聊之余,手机便成了很好的陪伴,以至于后期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就会有经常解锁手机,隔一段时间就要看微信朋友圈等行为的出现。而从主观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和缺乏自制力,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并且拥有时间管理的概念。

综上所述,大三年级的女生手机依赖情况更为明显,已经超出临近点3。而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可以发现,女生在这个青春期年龄段内心较为敏感,更倾向于网络社交,比如微信和微博等,这就使得她们对手机的依赖性增强。而普遍现象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功能更加丰富,很多学生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平时生活中多数情况下手机已经取代电脑,平时的工作学习也都通过手机来完成,比如邮件的接收、听网课等,而另一部分手机App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比如听歌、玩游戏等,除此之外的社交也离不开网络,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对于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就是使得学生自身可以意识到过分依赖手机将带来的后果,可以有节制性地使用手机。

4 对应策略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能正确地看待手机,清楚地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将带来怎样的后果。接下来则是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不应该沉溺于手机。最后要将自己的生活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在注重网络社交的同时,不应该忽略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以免造成自己情感交流障K。

对于家长来说,更为主要的是给予关怀,很多孩子选择沉迷手机游戏,是因为在逃避现实,很多孩子过度关注朋友圈等,是因为平时自己存在感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在于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很好的沟通,而作为学生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感情交流情况。

对于学校来说,则是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和健康的校园环境,现在很多学校在推行“无手机”课堂,这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好的校园氛围,还可以通过进行演讲比赛等诸多形式来向同学们宣传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呼吁号召同学们从自身做起,摆脱手机,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上网;影响因素

所谓手机上网成瘾行为是指无法利用手机上网时体验到的强烈渴求感从而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以至于出现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的现象。其典型症状为:手机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长,更换电池的频率加快甚至长时间使用手机充电器边充边看;离开手机上网后就很茫然、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眼光呆滞、表情木讷,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给人们带来多元化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即网络成瘾现象。随着校园“手机一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手机无形中在青年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一旦手机没带或一段时间无信息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脾气暴躁不安,严重者可能会形成“手机焦虑症”。了解手机上网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人格偏差导致,而外因则包括社会媒体、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学生群体氛围等等。了解具体原因,制定可行性教育措施。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大连市某高校550名2012级和2013级同学,其中2012级260人,2013级290人,收回有效被试510人,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158人,女生352人。

1.2 研究工具

自编手机上网调查问卷,问卷共九道题,包括手机使用频率、时间、流量以及上网的目的和地点等等。

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是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一般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能力主观评价。它对自信心范畴的大多数问题都可进行估测。6个最常提到的维度作为其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除了这些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

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该问卷测试个体的现实中的社交孤立和情绪孤独情况。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手机上网成瘾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结果

2.1 手机上网时间与个人评价、社会支持评定及情绪—孤独特质关系(结果见表1)

根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上网时间的长短与个人评价的各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他们在社交焦虑、恋爱自信、体育自信、交友自信、学业自信以及外表自信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要低于手机上网时间短的学生,这说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越长,他们在各方面的自我评价则较低。此外,社会支持评定方面,在上网时间的长短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绪孤独维度上,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反而情绪孤独水平越低,而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使用手机上网0.5-1.5小时的被试,他们的情绪孤独水平最低,而使用手机上网0.5小时以下的被试的情绪孤独水平最高,这表明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情绪宣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该合理引导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

2.2 不使用手机上网与个人评价、社会支持评定及情绪——孤独特质关系(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不使用手机上网对个人是否有影响在社交焦虑、一般自信水平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认为手机上网对自己非常有影响的学生,他们的社交焦虑程度要高,同时一般自信水平显著较低,而且社交孤立程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认为手机上网非常重要的学生,他们的社交孤立程度较高。

3.讨论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功能、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中的实际情绪体验的某种程度上也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越低,同时也可以说明越自卑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成瘾。因为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自卑的人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部分原因可能与他们喜欢用非现实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有关。自卑的人会隐藏或掩盖自己的想法或不足,担心自己的不足被他人发现或评论,所以自我评价较低的人,他们往往具有退缩或回避的行为表现。他们往往担心与人接触,所以把“人与人的交往”转移到“人与手机的交往”,从而使自卑的学生更加不愿意从手机网络中走出,久而久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情感的异化和迷失,让他们感到孤独和迷茫,所以他们往往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才能重新找到自我,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放开自我。在网络可以扮演任何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和不相识的人倾诉心事,手机上网的快速化,让他们随时通过微博、微信、QQ以及人人等网络媒介,及时发表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感想,这对他们的不良情绪有一定的疏导作用。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相对紧张,因为他们要面对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情感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导致大学生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苦恼期,这种精神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途径。所以手机上网也成为大学生最喜欢倾吐内心的一种方式。

4.结论

4.1 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更愿意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网络中,同时他们对沉溺于手机网络的态度更加强烈。

4.2 手机上网成瘾行为对大学生存在消极影响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情绪宣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红勇.大学生手机上网与坚韧人格及学业情绪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2]盛红勇.大学生手机上网与网络成瘾及学习倦怠的综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

[3]王伟东.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04).

[4]刘晔.博客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23).

[5]李斌,刘晶晶,张震.网络失信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8).

[6]李彦华.对河南省大学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篇9

【摘要】 目的调查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口学基本情况;探索强制戒毒者不同发展阶段高复吸行为的生活习惯、社会家庭功能和滥用药物基本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702名男性吸毒强戒者进行自填式自编问卷调查。结果(1)男性吸毒强戒者平均年龄(34.19±6.334)岁,具有复吸行为的人数比例为92.36%,初吸毒年龄为(24.71±6.539)岁。(2)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不同年龄组最终方程入组变量不同,20~29岁年龄组为初吸毒年龄(OR=0.790)、与家人暴力冲突(OR=2.264);30~39岁年龄组为初吸毒年龄(OR=0.836)、日均吸毒量(OR=2.695);40~49岁年龄组为初吸毒年龄(OR=0.821)、吸烟(OR=2.822)。结论强制戒毒者高复吸行为与初吸毒年龄呈负相关,不同年龄段其高复吸行为的显著相关因素分别是家人暴力冲突、日均吸毒量和吸烟程度,呈现出与年龄相应的依恋心理和替代关系需求。因此,预防高复吸行为的心理干预工作应关注不同年龄段社会关系依恋需求的心理特点。

【关键词】 吸毒强戒者;复吸;Logistic回归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demographic features of male drug addicts, to explore the dependability between factors such as habits & customs, drug related behavior, social and family functions and multiple relapse behavior of the population.MethodsUs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o investigate 702 male drug addicts in Foshan labor camp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1)Mean age of drug users is(34.19±6.334)a, mean age of primary drug use is(24.71±6.539)a, relapse rate is 92.36%.(2)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20~29a group, dispute with families and age of primary drug use enter Logistic regression formula. For 30~39a group, age of primary drug use, drug use amount per day enter Logistic regression formula. Whereas, for 40~49a group, age of primary drug use as well as smoking enter the final formula.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ir features of respective age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hould be applied accordingly particularly.

[Key words]Male drug addicts; Relapse; Logistic regression

近年来,吸毒及其预后问题在中国再度浮现[1]。有研究结果提示,海洛因依赖者一年内复吸率高达97.89%,自愿戒毒、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出所后之间复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Davstad I[3]等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追踪2.5年,发现即使在结构化社会心理干预下,几乎所有追踪的吸毒人员均复吸。复吸的定义尚未有定论,蔡亚平[4]等在对脱毒治疗者的随访观察中,将复吸定义为药物治疗脱毒后并停用3天以上又复用成瘾的行为。本研究将沿用其定义。国内外对复吸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4~9],普遍得出心理依赖、家庭冷落、易获得是复吸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有正当职业、交结新朋友可降低复吸的危险。但是国内对具有高复吸行为的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生活方式、社会家庭功能、滥用药物等特征,与低复吸人群的异同,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佛山市劳动管教所2010年9月—2011年4月在所的全体男性吸毒强戒者共计702人为调查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符合DSM-Ⅳ依赖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身体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年龄>18周岁;排除初吸毒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人口学情况(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来源);(2)滥用药物行为(初吸毒年龄、复吸次数、日均吸毒量、日均吸毒消费、吸毒方式);(3)生活方式(饮酒情况、吸烟情况、性行为对象、吸毒情况等);(4)社会家庭功能(家人关系、冲突方式、朋友吸毒情况、每周与毒友交往频率等)。

1.2.2调查方法自填问卷调查法,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施测,统一主试和指导语,共发出问卷702份,回收有效问卷674份,其中初吸毒人员,即复吸次数为0者,共38例,最终入组的复吸人群样本共计636例。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运用Excel软件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t检验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男性吸毒强戒者人口学基本现状被试人群入所时长(9.80±3.649)个月,年龄(34.19±6.334)岁,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占总人数89.7%。职业以无业/待业人员和农民为主,两者共占总人数的68.3%。其中31.6%的吸毒强戒者在经济上需要家庭、朋友、社会福利等资助。见表1。

2.2男性吸毒强戒者各年龄组高低复吸组间比较被试者复吸次数(3.15±2.458)次,故定义复吸1~2次者为低复吸组=0(n0=273),定义复吸3次及以上者为高复吸组=1(n1=363),两组年龄t检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2.3高复吸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三个年龄组,所有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其进入最终方程的变量有一定差异。对于三个年龄组,初吸毒年龄均进入最终方程,OR值均小于1,P

3讨论

本研究在吸毒强戒者的社会人口学基本情况上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0~12],吸毒人群均体现出低文化水平、无稳定职业的人群特点。结合各年龄组高低复吸组间比较以及分别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笔者认为其体现了各年龄组的发展阶段特点。根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年早期为亲密与隔离阶段,即与家人的亲密关系逐渐形成隔阂,同时建立恋爱、婚姻的亲密关系的阶段,研究结果提示,20~29岁青年男性高复吸吸毒者与家人产生暴力冲突是高复吸行为的危险因素。青年男性吸毒者由于长期与家人的关系冲突,难以维持与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和恋爱关系;另一方面吸毒者的家庭教养方式多为极端粗暴惩罚、干涉及否认[13],阻碍了儿童正常依恋关系的发展,易促成这类易感青少年采用作为依恋关系替代品,继而在现实建立社会关系挫败下形成暂时需求替代性满足的行为模式,倾向于形成高复吸行为;而处于成年早期与中期交界的30~39岁年龄组,其心理社会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职业成就感和适宜社会团体的认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30~39岁年龄组高复吸者周围的朋友中吸毒者较多,并且每周与毒友交往次数频繁,其日均吸毒量较大所带来的高复吸风险高于其余两个年龄组。该年龄组的大多吸毒者已有一定吸毒时长,已建立起较为固定的支持网络,而心理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其难以脱离原有的吸毒环境,不断增量的对脑神经系统的渐进损害,造成认知功能缺失、自控力减弱,从而增加了吸毒者的高复吸风险;对于40~49岁年龄组,饮酒、吸烟等成瘾性行为影响较大。该年龄段处于能产性和停滞阶段,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关注自身的生活品质,而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吸毒者多半家庭破裂、与子女关系疏离,经济条件受限,长期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伴随着对自我否定无助的情绪和孤独感,其依恋关系需求和渴望只能以不断寻求酒精、香烟、等生活替代物予以习惯性满足,促成吸毒行为,形成一种习惯性生活方式,更加剧了该年龄段的高复吸风险。吸毒强戒者在所期间借助药物等疗法能够做到生理上摆脱的控制[14],但其心理依赖的脱离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和辅导,对预防复吸,特别是高复吸行为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Huang K, Zhang L, Liu J. Drug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profile of Chinese drug users in a metropolitan area. Int J Drug Policy,2011, 22(2): 128-132.

2孙步青,叶遇高,秦领军. 615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调查与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3): 214-216.

3Davstad I, Stenbacka M, Leifman A, et al. Patterns of illicit drug use and retention in a methadone program: a longitudinal study. J Opioid Manag,2007, 3(1): 27-34.

4蔡亚平,刘劫,陈新. 脱毒治疗后复吸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2,(3): 206-209.

5刘彩谊,王冬梅,李勇辉,等. 条件性线索诱发复吸的心理神经机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6章震宇. 海洛因成瘾者复吸倾向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4(3): 739-740.

7麦以成,顾鸿,麦永辉,等. 珠三角地区吸毒者脱毒治疗后复吸原因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1): 65-67.

8曲如杰,林霖,王文忠. 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复吸原因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55-57.

9邹连. 海洛因依赖者情绪影响复吸分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3): 125-129.

10李峰,臧镭镭,黄焕光,等. 广西部分地区1030例药物滥用者人口学和药物滥用情况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6): 464-471.

11邱熠华,连智,刘志民. 云南丽江地区药物滥用情况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2,(3): 210-213.

12罗健,李建华,施怀海,等. 云南省2207例吸毒者药物滥用状况调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6): 5-9.

篇10

【摘 要】如今,人们沉迷于社交网络之中,绞尽脑汁地将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面呈现在虚拟空间。本文以“晒”这种网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心理学为研究视角,深度剖析“晒客”的行为表现和特征,挖掘这种现象的背后心理因素以及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更理性的网络使用行为。

关键词 晒 社交媒体 自我表露 拟态人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网站的普泛化,网民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互动,并且乐此不疲地将个人信息、心情、经历等日常生活纪录“晒”于网络空间,与他人进行分享。据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最新的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24亿,其中社交网络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8.5亿,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90分钟,人们沉浸于虚拟平台中的自我表露和印象管理。

社交网络为自我呈现和形象塑造创造了积极条件,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我展现的内容,同时这也为网络“晒”行为的盛行提供了空间。“晒”,来源于英文“share”,就是网友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等形式将私人物品、生活琐事、个人心得等曝光于网络,由人评论,即“自爆式”分享的信息传播行为。所晒之物类别多元,“晒自拍”、“晒美食”、“晒幸福”、“晒旅行”比比皆是。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帕尔弗里所说,年轻人已经养成了在facebook上共享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既是盲目的,也是无法控制的行为,其身份的表现形式在于处于什么环境、见什么人、干什么事,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而生活,而且以各种方式展示自我的生活,以塑造自己在网络中的良好形象。①而在中国,饭前拍照上传微博、微信平台,出游便立马在社交网站签到或照片,此类“晒”行为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的一种习惯。社交网络空间的虚拟“化身”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忙于通过各种“晒”的形式进行自我表露,也倾向习惯通过网络中的“个人主页”去了解“窥视”好友的日常生活。“晒客”和“看客”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中的重要族群。

一、社交网络中“拟态人”的角色管理

早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概念,指出人们头脑中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主观能力的有限性,个人对超出直接经验性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去了解。媒介对现实环境并非完全“镜子式”的摹写,但人们却依据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信源、社交场和休闲娱乐聚合地,网络媒介也参与到构建“拟态环境”之中。网络环境中,个人在信息编码和解码方面具有空前的主动性,能够借助自有新媒体平台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使个人参与到“拟态环境”的构建。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会影响对社会主体“人”的认知。人们头脑中对他人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交网络间接形成的一种由主体选择加工后的拟态的人物形象,即“拟态人”。

交往模式的变更使得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界面进行相互认知,然而“拟态人”并非完全真实的自我写照。在社交网络时代,物理身份缺场等原因造成的网络虚拟性、匿名性被颠覆,人们开始以个人真实身份在社交媒介中进行自我表露,有学者指出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露其目的更多是为了形象塑造和吸引注意力,属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的行为举措。因此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会精雕细琢般地营造自身形象,“晒”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为彰显自身独特身份地位、品味秉性、人格魅力等,塑造出一个符合自身期许且能赢取好友关注的形象,人们时常会选择性加工“晒”出各种“美化”信息。

二、网络“晒客”的行为特征分析

虽然“晒客”有不同类别、所“晒”之物也相异,但“晒客”拥有以下共同行为特征:(1)属“利益”驱动自发性行为。虽外在环境会诱发或影响网络“晒”行为,但“晒客”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将个人私密信息进行分享的意愿及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晒”满足了“晒客”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需求。(2)是一种价值标准控制下的选择性表露。网络交互不同于现实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跨时空性使得网民在编码过程中掌控了更多的主控权,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所提出的“前台”“后台”现象在网络交互中愈发显著。“晒客”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在“个人主页”强化希望别人看到的理想形象(即前台表演),对某些不希望展示的内容进行隐藏(即后台自我隐瞒)。(3)渴望与“看客”形成互动。“晒客”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想象着“看客”的回应选择过滤信息内容,编辑、检查信息的表达方式,以此塑造一个更被好友或陌生人关注或喜爱的形象。②网络的无边界性、共享性和互动化特征为“晒客”培育了庞大的“看客”群体,这也成为激发“晒”行为兴起盛行的源动力之一。(4)传者与受者角色间的转换,“晒客”也积极关注其他网络动态。“晒客”与“看客”的角色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晒客”在进行自我表露的过程中也积极关注外在环境的变化,关注其他网民的消息及热门话题事件,网络热门话题事件也时常会影响“晒客”的内容选题和信息表达方式。

三、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晒客”的兴起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网络“晒”行为的盛行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转型发展期价值观的多元混沌现状促使人们通过网络排解社会压力。同时,网络“晒”行为受独特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在某些心理动机的驱使下“晒客”逐渐习惯甚至依赖在社交网络中事无巨细的曝光自身经历、心情状态等。结合现实案例,本文梳理归纳出了诱发网络“晒”行为的五种心理机制。

1、从众心理,社会导向下的跟风体验

“晒客”的兴起,可追溯到2006年底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个人博客中公布自己的工资条。此后,“晒”工资引发了一股潮流,各行各业的网民开始将自己的工作年限、具体职务、工资收入、奖金等“晒”到网上,很多网民受这种氛围影响,纷纷加入“晒客”行列。③“晒客”所晒之物种类也逐渐扩大,从餐点美食到新购衣物、从家庭装饰到豪车驾座、从名人活动到奇特经历等等,包罗万象。受这股风潮的影响,某些网民甚至习惯将自己每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谁,全部记录在社交网站中供众人分享评论。

中国网民群体中以年轻人居多,相较传统一代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更乐意追随社会风潮以展现自身个性。年轻网民群体善于探求新知,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也随着“晒客”的流行而趋从若鹜。为了追求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年轻族群乐于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时间体验新事物,且网络的“晒”行为容易使网民群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在网络平台中“晒”出个人生活点滴的习惯,“晒”行为兴起的整个过程中从众现象明显。

2、自我表露,寻求情绪情感释放

人类是社会性情感动物,有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人类历来有着寻求渠道记录生活、释放情绪的习惯,从最初的只供自己翻阅的日记,到在人群中传阅的传记,再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界面“个人主页”。“晒”可以看作是个人情感思想在网络界面的延续表达。网络派生的社交媒介助推人类的情感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晒客”也得以以个人或他人的部分隐私为内容,突破社会条件的限制,最大化公开表露自身情绪情感,推动主体自身的人内交流和人际交流、超人际交流。换句话说,在外塑形象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本我”的建构认知矛盾中,“晒客”是更接近于“本我”状态的个体狂欢,网络“晒”行为盛行也就成了现代人寻求情绪情感释放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处于转型发展初级阶段,现代人承受着来自就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现代人有着强烈的情绪释放需求,而在现实生活中迫于种种压力人们并不能完全真实表露释放个人情绪。鉴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半虚拟化,“晒”就成了网民表露和释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人们在网上“晒”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或烦闷之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有时还能够通过好友间的互动收获他人的祝福或安慰。无论是“晒客”自主性分享行为,还是网友的出谋划策、鼓励关怀都能满足社会主体的情感需求。

3、自我提升,展现独特人格特质

从某种意义而言,社交媒体环境是由用户个人价值观驱动搭建的“人造自然环境”。在这个人造自然环境中,用户所发表和关注的言论都可看作是一种寻求身份认同、展现人格特质的自我表达。自我提升是指人们总是倾向于展示正面的自我形象,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某些网络用户为了表现和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品味,寻求优于常人的人格特质,会在网络世界中借助各方资源构造个人独特媒介空间。“晒客”正是此类媒介活跃用户。虚拟人造自然环境中,传播主体享受着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大范围及时互动,使其能够在更大的交互平台呈现个人学识、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等从而试图获取他人赞许。

社交网站中的信息多线程地扩散传播,个人所的信息拥有更庞大的潜在听众群,激发了人类自我表现、获取他人认同尊重的本能。“晒”的传播行为是自我表露本能在网络世界中的延伸,传播者能够获取传播行为带来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4、消磨时光,弥补目标缺失

社交媒介已经成为现代人常态化使用的工作、交友、娱乐工具,人们越来越习惯长时段“在线”,并时不时刷新查看微博或朋友圈动态。很多网民表示如果长时间段不能正常使用微信等社交网络,他们时常会感觉焦虑、烦闷、不安,而这正是“社交网络依赖症”的表象之一。人们时常感到现实生活平淡无聊,而社交网站中充斥着丰富多彩的各类资讯,时常借助于各类社交网站消磨时光,通过“晒”生活的形式寻求存在感。另一方面,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部分人群为了生活而奔波,受重重压力所迫迷失了人生目标,为了弥补目标缺失的迷茫,这类人群成为“晒客”的一员,在“晒”中“享受、充实”自己的生活。

5、炫耀攀比,满足自恋与虚荣心

在虚荣心、自恋等心理动机作祟下,人们易显现出超强表现欲和攀比等行为。炫耀攀比情结是激化“晒客”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晒”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交流、共享,不是为了攀比,但在“晒”的过程中很多人有意或无意的走向后者,有的“晒客”以炫耀为其主要目的,炫耀自己的面貌、炫耀自己的工资、炫耀自己的归属物品等等。④在网络中充斥着炫富攀比案例,其中“郭美美事件”是典型代表,而此类事例是现代人价值观偏离扭曲和心智心态发展不健康的结果。网络管理缺乏规范化约束力也为炫富攀比“晒”行为提供了滋生温床。

四、喧嚣背后的虚无:“晒”行为的冷思考

网络“晒”行为满足了现代人信息交流互动的需要,其体现的是转型发展期社会主体在价值理念失调状态下的一种心理缓冲与尝试,是个人文化价值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冲突融合、协同发展过程的必然体现。在给人们带来自我实现、分享交互等正面效应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社会发展忧患。

对社会主体而言,“晒客”现象容易造成个人过度依赖于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和信息收集,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活动,使得人们容易滋生孤单、自恋、虚荣和“晒”成瘾等心理疾病;另外,网络“晒”行为交换共享特征明显,为了获取高关注度和高回复率,易导致人们编造虚假信息或侵犯隐私内容,例如有些网民为了一夜成名甚至不惜个人“艳照”只为博得他人关注。对社会而言,缺乏合理规范的“晒”行为也容易引发危机:首先,在社交媒介过度曝光个人隐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引发社会安全隐患。“晒客”所晒之物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世界有着关联,且有些社交媒介为实名登入,过度细节化曝光自己的日常生活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晒客”信息真伪难辨,引发舆论导向问题。某些“晒客”为了赢得一时的轰动效应,肆意制造“吸睛”新闻,而网络新闻的真假又一时难辨,在某些热点问题上网民又容易群体性盲目跟从,引发舆论导向偏颇的趋向。此类现象在“晒黑”族群中最易显现,某些片面夸大或编造的“晒黑”内容易引发网友的群体性盲目行为,甚至会导致某些影响社会安定的越轨行为的发生。以维权为初衷的“晒黑”时常会不受控制地演变为一场集体性攻击与谩骂,最终演变为网络暴力。最后,过度彰显物质追求,引发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偏差。网络所“晒”之物大都为衣食住行等“物质”,且网络中的“炫富”攀比现象比比皆是,在网络空间过度张扬物质生活追求,容易使网友对现实生活产生错误认知,影响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总言之,务必防止过度的“晒”使网络空间演变成为异化信息群落——“眼球效应”背后的判断力缺失及道德缺失背后的信息垃圾场。

“晒”具有双面效应,既能引导个人和社会积极健康发展,也易引发“炫富”“网络暴力”等不良风气,所以对网络“晒”行为进行全面认知,挖掘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从源头扼制错误的异化“晒客”行为,倡导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①约翰·帕尔弗里、厄而斯·加瑟:《网络原住民》[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②邬心云,《博客传播中的自我呈现》[J].《传媒观察》,2013(6):20-22

③徐晓波,《大学校园“晒客”现象的心理学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8-71

④张婧,《从晒客到炫富的社会学分析》[J].《现代妇女》,2014(2):150-155

篇11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癌痛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患者最痛苦的感受[1]。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急躁、恐惧、固执等心理障碍,以焦虑、抑郁最突出,其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可达25.0%~72.6%[2],患者很容易紧张、恐惧,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因疾病长期折磨,患者身心疲惫,部分患者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抑郁,拒绝治疗[4],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医学领域评价的一个指标[5],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何让他们高质量地度过余生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6]。而疼痛是造成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癌症患者约60%~80%[7],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目前减轻癌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可痛觉属于个人主观知觉体验,大部分情况下与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及错误认知有关。情绪的行为表现由躯体运动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的分泌所控制,情绪的产生大脑皮层起了关键作用[8]。本实验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镇痛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癌痛患者72例,年龄35~81岁,男57例,女15例,其中肺癌17例,结肠癌10例,前列腺癌9例,肝癌8例,口咽癌5例,胆管癌4例,肉瘤2例,乳腺癌2例,舌癌2例,肾癌2例,食管癌2例,喉癌2例,肛管癌、宫颈癌、淋巴瘤、胃癌、牙龈癌、胰腺癌、右髂窝转移性鳞癌各1例(见图1)。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为重度疼痛或NRS≥7分,均按规范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1.2 方法

1.2.1 癌痛程度分类 轻度疼痛:1~3分,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中度疼痛:4~6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7~10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

1.2.2 实验法 两组患者均按癌痛规范化治疗予以镇痛药物,观察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以认知疗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思想。其理论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审查,在治疗肿瘤、治疗癌痛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从而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讲解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定期举办有癌(爱)相伴是缘、我很坚强、爱惜自己、请癌走开等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活动以工休座谈会的形式进行。

1.2.3 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应用,分为四个阶段。

1.2.3.1 概念、心理诊断阶段 与癌痛患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明确癌痛患者的ABC,即疼痛加剧反应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种反应相对应的原因(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寻找最根本的原因。与癌痛患者一起进行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肿瘤。(2)社会因素: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时间较长,医疗费用昂贵,家庭负担重。(3)心理因素:认为癌症是绝症,没有办法治好;止痛药吗啡等是,用了要成瘾。帮助理解他(他们)是如何应对压力(癌症)做出反应的,通过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的呈现、苏格拉底式询问和有引导的自我发现过程来完成。制定干预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帮助患者接受自己得了癌症和癌痛的事实,降低情绪和行为反应,改善睡眠;②帮助患者理清思路,正确处理生活与生病后生活质量的关系;(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降低或缓解癌痛程度,让患者学会包容生病后自己的不足,并不再苛求自己,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症状和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注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掌握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布置家庭作业,让患者和家属记录每天癌痛症状出现的时间、伴随的症状、“不自主想法”及情绪反应等问题。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分析,认识到癌痛不但与癌症有关系,而且与自己对癌痛的认知和情绪、行为反应有更密切的联系。帮助患者学会并掌握如何识别错误信念,树立正确认知。

1.2.3.2 技能获得、领悟和复述阶段 教给患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癌痛情境,通过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以减缓癌痛,以及学习躯体和心理放松方法。复述我怎样才能战胜癌痛?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癌痛?眼下我可以做什么?我怎样才能把癌痛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帮助患者认识到引起癌痛加剧的原因不完全是癌症本身这个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对癌症这个疾病的看法、态度等认知内容,是不合理信念引起的不良情绪,所以只有改变认知,改变现存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癌痛程度。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应用其他患者疼痛控制成功的现身说法对患者进行引导,学习和应用合理的新观念,建立正确认知。

1.2.3.3 应用和完成、修通和再教育阶段 应用以辨证为主的方法转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帮助患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通过自信、放松、力所能及的技能等训练,强化合理的新信念,从而减轻患者在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情绪症状和不良行为,组织《爱(癌)友会》让患者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让患者知道有许多症状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才有,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对癌痛的认识和对疼痛控制的信心,进而减轻其癌痛程度。

1.3 判断方法 达到疼痛控制的3-3标准为有效:NRS小于3分或达到0分,24 h疼痛危象次数小于3次,24 h需要解救药物次数小于3次,阿片类药物滴定时间最好在2~3 d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癌痛程度经规范化治疗后均有所效缓解,观察组1 d达标率为23.81%,对照组为6.67%;2 d达标率为45.24%,对照组为26.67%;3 d达标率为11.91%,对照组为16.6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癌痛治疗3 d内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 vs 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659,P

3 讨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 [9]。这种方法旨在改善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从主观上改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疼痛的认知,配合镇痛药物的使用,可以更快而有效地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临床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在躯体承受巨大不适的同时常常伴有心理的痛苦。癌痛规范化治疗新观念认为: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不再是患者的四大生命体征,而是六大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和心理。郭念峰主编认为让求助者以一种主动的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吸收多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只要认知得到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就能得到改善,认知行为疗法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求助者。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一直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10]。但疼痛无法由他人感知,完全是患者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医护人员要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充分相信患者的主诉。疼痛的程度与患者自身的认识、意志、情绪有关,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在治疗期间,负性情绪是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92%患者表示害怕,98%患者认为缺乏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包括对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如何正确治疗癌痛的知识[11],许小青等[12]认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负性自我概念。刘琳[13]研究发现,认知行为干预后,乳腺癌化疗阶段患者运用积极性应对方式显著增加,运用消极性应对方式降低。马云等[14]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性应对方式有显著积极影响,对维持和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影响。人类行为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维持、改变或消退,发现患者的认知障碍和错误行为,帮助患者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重新建立起正确、积极的对应方式[15]。改变患者对疼痛的错误认知是控制疼痛的重要环节。“癌症”的诊断,会构成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可直接影响疾病的疗效和康复进程[16],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无痛理念和疼痛控制的措施,消除“恐瘾”心理[17],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要让患者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8],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本实验采取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医护一体化对就诊患者进行病情及疼痛评估,同时纠正既往“忍耐疼痛”和担心止痛药物成瘾的错误认知,鼓励患者说出疼痛的感受和教会患者用数字评分法(NRS)及主诉评估法(VRS)对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19]。结果显示,处于同样程度的癌痛患者,在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后,疼痛程度可以更快而有效的减轻,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所以,对于癌痛,不单是治疗癌症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来改变患者对疾病和癌痛这个事件的态度、看法等认知,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进而改变其情绪困扰,让患者从心里不畏惧疾病和癌痛,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有助于更进一步增强癌症患者的心理维护效果[20],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使其能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1],提高了药物镇痛效果,从而减轻癌痛程度,达到无痛生活,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治疗方式、止痛药物、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性格等也可能是影响疼痛治疗的重要因素,由于本院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时间尚短,病例收集有限,笔者将进一步充实数据,不断验证丰富此结论。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

[2]孟丽,徐艳,王复字.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5(259):69-70.

[3]倪红波.妇科卵巢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4):78-79.

[4]陈春眉.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9(25):85-86.

[5]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1-73,74-90,224-227.

[6] Frick E,Panzer M.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and going radiation therapy: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outpatient center[J].European Journal Cancer,2007,12(456):4521-4526.

[7]郑晓珍,陈芬芬,吕珍,等.癌痛护理操作流程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实施[J].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5):1943-1944.

[8]吕惠君.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29.

[9]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9-96.

[10]林英权,陈素红.癌痛患者的无痛化护理[J].临床护理,2012,50(30):92-93.

[11]钟金霞,邓淑冰,彭艳婷,等.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常见主诉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1):1250-1252.

[12]许小青,李连君.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手术病人负性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692-693.

[13]刘琳.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和情绪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4]马云,李占江,郭志华,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1.

[15]刘倩.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33):80-81.

[16]赵香兰,黄笑燕,虞春华.我国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学创,2014,11(28):140-142.

[17]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27-28.

[18]张建秀.慢性盆腔炎疼痛与焦虑状况相关性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5-146.

[19]李东玲,杜蕾.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314-2315.

[20]马红霞,王晓燕,郑海英,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25-1226.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理论模型

一、问题提出

逃课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都十分普遍。美国的大学各个学科的平均逃课率是20%-30%,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Marburger,2006)。国内何健和金国峰(2010)得出有过逃课经历的大学生达81.05%。逃课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据《今日美国》2003年的统计,一般学费水平的四年制大学,一堂50分钟的课,要花费私人205美元及公共教育经费45.34美元。另外,有研究指出,逃课与危害健康和社会的行为积极相关(Eaton, Brener, & Kann,2008)。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逃课行为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关于逃课行为的概念,学校及学术界多采用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对逃课行为的定义,即学生未经请假而未在既定的时间地点出席课堂的一种旷课行为。周琦(2001)提出了隐性逃课的概念,即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周琦关于隐性逃课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隐性逃课的提出扩充了逃课的概念,传统的逃课就被定义为显性逃课,也称为狭义的逃课,而广义的逃课则是隐性逃课与显性逃课的总和。隐性逃课被视为学生应付课堂点名的无奈之举,它在形式上不同于显性逃课,但是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将以广义逃课行为为研究对象,在下文中简称为逃课或逃课行为。

关于逃课行为的研究随着大学逃课现象的日益严重而风行起来。学生为什么逃课,逃课的原因有哪些是首先需要关注的。国外的研究都是针对显性逃课,其中Wyatt(1992)认为逃课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该门课程;Longhurst(1999)提出逃课与否取决于学生忠于教育的水平;Moore, Armstrong和Pearson(2008)认为逃课是因为学生缺乏动力;Gump(2004)得出大学生逃课的理由中排第一位的是健康问题(Health:如太累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其次是有要紧的事(Preoccupation:如完成某门课的作业,准备某项考试);再次是天气原因(weather:如天气太湿、冷、差而不愿出门);还有个人选择、上课的时间地点不方便及课前准备状况。Hassel和Lourey(2004)用“消费者心理”解释大学生逃课行为,认为“消费者心理”充斥着大学生群体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逃课。美国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学生逃课与否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教师因素、对课程内容的喜爱度、考勤是否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地起决定性作用(Burke,2010)。在国内,关于逃课的原因,陈刚(2005)细分为教育体制的缺陷、教师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证与就业、课程与专业喜好、其他原因六个方面;李介和王雄雄(2006)归纳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评价三个因子;叶芳云、贺斌、王芳和黄维钢(2006)着眼于大学生逃课的心理活动,认为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习惯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迷茫心理等会造成逃课行为;台湾学者林志圣和王贞婷(2006)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大学生逃课理由的排名,前十位分别是:睡过头、?师教得太差、准备其它科的考试或作业、逃课去念书(如,准备公职考试)、身体?舒服、上课时间太早、老师不点名、对课程没兴趣、签到表可请人代签、想睡觉。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逃课原因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大体上可以归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对专业、课程和老师的喜好程度,从众、投机等心理;客观原因则在于管理评价机制不当,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周围同学影响,勤工助学,升学与就业压力,社会环境影响,意外事件等等。

大学生逃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国外很多研究者做了关于上课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尽管有些研究得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Devadoss & Foltz,1996),甚至还有些得出二者负相关的结论(Friedman, Rodriguez, & McComb,2001),然而更多的研究证实二者有着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Gump,2005;Jones,1984;Marburger, 2006)。其中Jones(1984)在控制了能力、动机等第三变量的情况下,仍然发现上课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并没有被第三变量所中介。

目前,关于如何减少逃课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点名、每周或每日测试的方式检查出勤;对上课的学生给予奖励,而对逃课的学生实施惩罚;给学生和家长发送明信片通告逃课行为;给学生讲清楚上课的重要性以及逃课的危害性;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考评体系,等等。然而,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都不理想。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是基于自编问卷调查的粗略分析。对逃课原因的研究零散而不够透彻,以至于难以针对不同原因的逃课行为给予不同处理,且未能寻找到有效措施减少逃课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即是旨在对已有的关于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大学生逃课行为理论模型。

三、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逃课行为涉及到社会心理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来预测和解释各种情境下人们的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就是其中的经典模型之一,它可以为研究逃课行为提供一个逻辑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由Ajzen于1985年提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和解释各种情境下人们的行为。TPB认为现实行为直接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AB)、主观规范(Subject Norm, SN)和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PBC)又通过行为意向影响行为(Ajzen, 200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TPB的三个核心变量:态度是指个体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价值判断及偏好程度的评估,包括工具性成分和情感性成分;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行为决策时知觉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行为决策的影响,由规范信念(即个体在行为决策时感知到的重要他人或团体对自己的期望)和顺从动机(即个体顺从重要他人或团体期望的意向)两个因素决定;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某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目标行为因素的认知,包括控制信念(指个体知觉到的可能促进和阻碍执行行为的因素)和知觉强度(指个体知觉到这些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关于知觉行为控制,TPB的基本观点是: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个人能力、机会、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而直接预测行为的发生,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段文婷,江光荣,2008)。图1为TPB结构模型图。

TPB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包括饮食行为、成瘾行为、临床医疗与筛检行为、运动行为、社会与学习行为等等,且被证明对行为有着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Millar & Sh–

evlin,2003)。然而,也有些学者认为还要在TPB模型中加入一些变量,以进一步提高该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曾经被尝试加入的变量有人格、行为经验、预期后悔等,其中以行为经验(Past Behavior, PB)被增加的频率最高。

四、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

1.理论基础

根据前文的分析,TPB可以作为研究大学生逃课行为的逻辑模型,但由于该模型本身在解释行为的时候存在相当一部分方差没能得到解释,所以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变量以提高整个模型的解释力是有必要的(Rhodes & Courneya,2003)。逃课行为作为一种具体行为,其面临的具体情境会更加复杂多变,那么逃课行为的理论框架不仅要包含TPB模型所具有的变量,还应该包含会影响逃课意向和逃课行为的所有其他变量,因此,根据逃课行为的具体背景和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变量加入模型也是必要的。

行为经验被纳入TPB模型已经得到较多研究的证实,如Conner和Armitag(1998)元分析发现行为经验与行为意向和行为都有直接关系,能分别解释7.2%的行为意向方差和13%的行为方差;Bamberg和Ajzert(2003)关于旅游通行方式选择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直接关系;而且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依赖于个人的行为经验,过去的行为可以很好地预测将来的行为(Norman & Smith,1995)。因此,本研究把行为经验变量纳入模型中,即大学生逃课意向和行为会受个体逃课经验的影响,如果以前经常逃课,在经验的促使下,以后逃课的可能性会更大。

正如前文所探讨,大学生逃课行为不仅受到自身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其中显性逃课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或意外事件的影响,如太累了、身体不舒服、天气状况、上课的时间不方便、睡过头了,等等(林志圣,王贞婷,2006;Gump, 2004)。这些客观条件和意外事件作为逃课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独立于个体主观的行为意向,并调节行为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不利的情境下,逃课意向更容易转化为逃课行为。因此,情境因素是逃课意向与显性逃课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

有不少研究发现,大学生逃课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Wyatt(1992)得出女生更爱逃课的结论,Gump(2004)也发现女生虽然逃课的理由比男生少,但实际上逃课的次数却比男生多,而且男女生逃课的理由是有差别的,女生倾向于把健康问题作为不去上课的首要理由,而男生则把要紧的事作为首要理由。我国有不少研究者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即发现男生逃课更严重(如,张建兴,2006)。不同年级大学生逃课情况也存在差异,高年级(大三、大四)比低年级(大一、大二)有更多的逃课理由(Gump, 2004),逃课率随年级也呈上升趋势(李介,王雄雄,2006;张建兴,2006)。大学生逃课还可能存在学科专业的差异,理工科课程自学较难,且光有上课笔记对于应付考试作用不大,而文科课程自学比较容易,且考前临时复习的效果明显,因此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逃课更严重(如,张二庆,2008)。所以,本研究还将探讨大学生逃课意向及行为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的差异。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2.理论模型的建构

(1)态度变量

第一,逃课认可度。逃课认可度即认为逃课行为是合理的、无可厚非的,还是不合理、不应该的。大学生对逃课行为的态度受自己逃课认可度的影响。一项关于“大学生对逃课行为的认识与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3.3%的学生认为逃课不是一种违纪行为,且54.1%的学生认为对于某些课程采取逃课的做法甚至是一种理智行为(叶云芳 等,2006)。由此可见,对逃课行为认可度越高,逃课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知觉到的意义性和危害性。大学生对逃课行为的态度还受到其认识到的逃课的意义性和危害性的影响。有不少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逃课是因为要做作业、考研复习、考证就业、勤工助学等等,而认为上课并不是利用时间的最佳方式(Gump,2004)。那么,逃课对他们来说是权衡了得与失之后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感知到的逃课的意义性越大,逃课的可能性也越大;逃课对于学生来说势必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可能影响考试成绩、影响毕业后找工作、影响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受处罚等等,学生感知到这些危害性越大,其逃课的可能性越小。

(2)知觉行为控制变量

第一,教学满意度。很多研究发现,大学生逃课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或教学内容不满意。Burke(2010)发现大学生认为最能吸引他们去上课的是教师或教学有趣,并且与上课点名相比,他们更会根据老师或教学来决定是否逃课。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结论(如,李介,王雄雄,2006)。老师讲课内容的陈旧和授课方式的单一使得学生缺乏上课的兴趣和动力,萌发逃课意向。

第二,考勤的松严。尽管很多研究指出教师或教学是决定学生是否逃课的第一因素,但是上课点名与否仍然被学生作为考虑是否逃课的重要指标(Burke, 2010;Friedman et al., 2001)。逃课行为作为一种违纪行为,一经查出,势必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学生意识到这些风险,所以在决定是否逃课的时候会先考虑考勤的松严、逃课是否容易被逮到。考勤严格有助于显性逃课的减少,却可能大大助长隐性逃课的发生,隐性逃课其实就是学生的合法目标无法用合法手段实现时寻得的一种合理的异化,是学生应对课堂点名的无奈之举。

第三,课堂大小。有研究发现,大班上课逃课要多于小班上课,大班上课“有时或经常逃课”的学生所占百分比要远远高出小班上课“有时或经常逃课”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分别是43.9%和20%

(李介,王雄雄,2006);国外也有相似结论(Friedman et al., 2001)。由此可见,小班上课,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关注得到,无论是隐性逃课还是显性逃课都很容易被发现,逃课对学生来说非常危险;而大班上课由于人数多,缺人不易被觉察,埋头做自己的事老师也照顾不来,逃课就容易得多。

(3)主观规范变量

学生在决定是否逃课时感知到的来自重要他人和社会的压力即为主观规范。Cialdini, Kallgren和Reno(1991)认为,将主观规范分为个人规范、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三种类型并且分别加以测量才能够提高主观规范—意向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决定是否逃课时不仅感知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还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群体效应以及自我认同的影响。洪名勇和周薇(2010)发现他人的逃课行为会影响自己的逃课行为;Burke(2010)也发现“逃课文化”的形成会促进更多逃课行为的发生。Burke(2010)还发现,很多学生因为要求自己忠于教育而很少逃课,也就是说学生逃课意向还会受到自我要求和自我评价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或者要求自己做个好学生可能少有逃课意向或意向较弱。因此,本研究将主观规范细分为指令性规范(即来自老师、父母、同学的看法及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示范性规范(即舍友、其他同学、朋友逃课的情况)和个人规范(即个体对自己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要求)三种类型。

(4)情境因素

第一,健康问题。生病、不舒服或感觉太累等健康问题容易促进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Gump(2004)发现这个原因在大学生逃课的所有理由中排第一位,Burke(2010)也支持了身体不舒服与逃课行为积极相关的结论。健康出现问题,人容易变得消极、慵懒,从而更容易促使逃课意向转化为逃课行为;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会使人更加积极和勤快,从而原本存在的逃课意向也可能被打消。因此,健康状态调节逃课意向与显性逃课之间的关系。

第二,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太冷、太湿等不好天气会促进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Burke,2010; Gump, 2004),如原本准备去上课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下大雨而退缩,原本上课比较积极的学生,可能会在寒冷的冬天因为不愿早起而逃课。所以天气作为情境因素调节着逃课意向与显性逃课之间的关系。

第三,上课时间。上课的时间不方便是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林志圣,王贞婷,2006;Burke, 2010;Gump,2004),其中Burke(2010)发现周一、三、五比周二、四的课的出勤率高出6.4%,而且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课比其它时间的课出勤率也要高一些。因此,上课的日期或时间可能会调节逃课意向与显性逃课之间的关系。

第四,睡过头。台湾学者林志圣和王贞婷(2006)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原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睡过头了”;王刚(2005)对1995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4.7%的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是迟到了不好意思进教室,当然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女生。不小心睡过头了就意味着已经迟到了,既然迟到了就干脆不去了,况且在有些同学看来,迟到走进教室是件难为情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宁愿选择逃课。

根据理论基础和前面所建立的概念模型,我们建构了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研究成果,与前人研究不同,本研究以TPB模型为基础建构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假设大学生逃课行为直接受逃课意向的影响,而健康问题、天气状况、上课时间以及睡过头了等情境因素会调节逃课意向与显性逃课之间的关系,其他变量则通过影响逃课意向而间接作用于逃课行为。其中对逃课的认可度、知觉到的逃课的意义性和危害性构成行为态度变量而影响逃课意向;对教学的满意度、知觉到上课考勤松严、大班还是小班上课构成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而影响逃课意向;指令性规范、示范性规范和个人规范构成大学生逃课的主观规范变量且影响大学生逃课意向;行为经验在本研究中被纳入到大学生逃课行为理论模型中,它与逃课意向和逃课行为都有着直接关系;另外,大学生逃课意向和逃课行为在性别、年级和学科变量上可能会存在差异。

作者将根据该理论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根据研究变量开发设计调研问卷,以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该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这都将是作者日后需要继续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8):84-88

[2]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3]洪名勇,周薇.大学生逃课: 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文化论坛,2010(4):28-34

[4]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77-80

[5]林志圣,王贞婷.以大学生缺课原因之实证研究为基础探索大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改善划.“两岸高等教育法制与高等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两岸高等教育的创新、法制化与永续发展.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2006

[6]叶芳云,贺斌,王芳,黄维钢.大学生旷课心理分析及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117-120

[7]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74-97

[8]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5):97-98

[9]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16-17

[10]Gary, W. Skipping Class: An analysis of absenteeism among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Sociology,1992,20(3):201-207

[11]Ajzen, I.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2(32):665-683

[12]Armitage, C. J., & Conner, M.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40(4):471-499

[13]Bamberg, S., Ajzen, I., & Schmidt, P. Choice of travel mode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roles of past behavior, habit, and reasoned action.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3(25):175-187

[14]Burke, L. A. Absenteeism in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ducation: A proposed model and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2010,8(1):95-111

[15]Cialdini, R. B., Kallgren, C. A., & Reno, R. R.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A theoretica1 refinement and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norms in human behavior.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1(24):201-234

[16]Conner, M., & Armitage, C. J.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review and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Journa1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8(28):1429-1464

[17]Devadoss, S., & Foltz, J.“Evalu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class attendance and perform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78(3):499-507

[18]Eaton, D. K., Brener, N., & Kann, L. K. Associations of health risk behaviors with school absenteeism. Does having permission for the absence make a defference.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8,78(4):223-229

[19]Friedman, P., Rodriguez, F., & McComb, J. Why students do and do not attend classes: Myths and realities. College Teaching, 2001(49):124-133

[20]Gump, S. E. The truth behind truancy: Student rationales for cutting class.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004,28(2):48-57

[21]Gump, S. E. The cost of cutting class: attendance as a predictor of student success. College Teaching, 2005(53):21-26

[22]Hassel, H., & Lourey, J. The death of student responsibility. College Teaching, 2004,53(1):2-13

[23]Jones, C. H. Interaction of absences and grades in a college cour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4:116,133-136

[24]Longhurst, R. J.‘Why aren’t they here? Student absenteeism in a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1999,23(1):61-80

[25]Marburger, D. R. Does mandatory attendance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6,37(2):148-155

[26]Millar, R., & Shevlin, M. Predicting career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school pupils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3:62,26-42

[27]Moore, S., Armstrong, C., & Pearson,J. Lecture absenteeism among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valuable route to understanding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8(30):15-24

篇13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认知疗法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观察2013年2月~2014年3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2例,采用认知疗法干预方法实施护理,与往年进行常规护理的同类患者相互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腰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出院后医嘱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及焦虑状态比较,u值为0.074 2、0.410 1,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 w及2 w后疼痛评分和焦虑程度比较,u值分别为2.239 6、2.390 1及5.201 8、2.837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及焦虑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6%,两组总体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2±2.68)分,对照组(93.11±1.5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腰间盘突出症认知疗法护理可明显重塑患者自信及提高对疾病疼痛的适应,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促进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认知疗法 腰间盘突出症 护理质量影响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漫长,症状多样,容易复发,部分患者长期处于一种抑郁或焦虑状态,他们对生活悲观失望,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而负性情绪又影响疗效,增加治疗难度[2]。为了缓解症状,减少焦虑情绪,使患者顺利舒适接受治疗,积极面对疾病,我科自2013年3月起对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认知疗法的宣教和疼痛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观察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疼痛外科及骨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2例;对照组:2001~2013年未实行认知疗法干预护理的同类患者262例。均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3],并经临床及CT或MRI确诊。其中对照组男135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5.6±4.6)岁。观察组男148例,女113例;平均年龄(48.5±5.2)岁。均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确表述疼痛的感受。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病史与病情以及用药、治疗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指导睡硬板床,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及大幅度的弯腰及旋转,预防便秘,适当控制体重等;②基础护理,为新患者准备硬板床,上垫棕垫,强调平整、柔软、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③疼痛干预,患者出现难忍疼痛时及时给予镇痛治疗;④饮食调护,少食不易消化、高糖、高脂食物和易引起腹胀食物;每日饮水2 500 ml,多进食水果、蔬菜等含纤维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⑤指导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治疗进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以及进行腰背肌锻炼;⑥出院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本病的发生原因、诱发因素、病理过程有一定的了解,指导日常工作中正确的站、坐、劳动姿势,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避免本病的诱发因素,降低复发率。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护理干预。认知疗法干预方法:①耐心沟通,建立信任[3]:耐心倾听患者对本病困扰的表述,使患者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出积极的想法,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克服病态心理,增强康复信心。向患者指出其歪曲的认知,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开导患者担心病情反复的紧张恐惧及焦虑情绪,耐心倾听其主诉,热心诚恳全面地介绍相关知识,消除其恐惧感。介绍治疗成功案例,让患者及家属建立信心。②安慰开导及运用祝由法[4]:定期深入病房进行积极的对话,鼓励患者坚持每天回顾并发现自己疼痛缓解情形并记录,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呼吁其家人给予精神支持;向其讲解当前医学对本病的新进展,腰突症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合理治疗终可战胜病魔。③对疼痛认识的教育[5]:向患者讲解本病导致疼痛的成因、治疗及预后,指导患者自我缓解疼痛的小技巧,纠正部分患者对使用止痛药可能成瘾的误解;患者病情发作疼痛剧烈时,应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帮助其采取正确的姿势如跪伏位等以减轻疼痛。④实施暗示疗法[6]:通过患者对医护自身专业知识权威的信任,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对患者给予心理暗示,灌输腰痛仅仅是一个症状,天不会塌下来,要积极地面对腰痛,不要被腰痛控制了生活,越积极乐观则疾病康复越快。③纠正歪曲、消极的认识[4]:充分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尤其是因腰突症长期的精神压力,认知力和情绪可能不稳定,产生消极的信念或想法,往往易致情绪障碍和自我挫败,要坚决地纠正其错误想法及观念,如椎间盘突出症一定会让人瘫痪的主观臆断、恐惧回避拖延的畏动心理、一叶障目、乱贴标签、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等。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治疗过程疼痛程度[7]:分为0~10个级别,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剧烈疼痛。

1.3.2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SAS量表[8],采用1~4级评分,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乘以1.25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为焦虑状态(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3疗效评定根据Prolo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量表[9],从经济状态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差:≤4分;可:5~6分;良:7~8分;优:≥9分。

1.3.4护理满意度调查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回访调查,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参考谷波等[10]制定的调查问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按5、3、1依次计分。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35,具有较高的信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疼痛及焦虑程度、疗效评定等级的例数作为计数资料运用Ridit分析进行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是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数据服从正态性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疼痛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比较疼痛剧烈程度,治疗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疼痛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焦虑状态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焦虑状态程度比较,治疗前焦虑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后根据Prolo疗效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处理, 可认为两组总体平均Ridit不相等(p<0.05),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见表3。

2.4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t=14.9816,p<0.01),见表4。

3讨论

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11],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对疼痛的认知、疼痛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知程度,通过对患者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可以积极调动患者的依从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忍受长期疼痛的精神压力,或者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复发等原因,认知力和情绪可能产生不稳定、歪曲、不合理、消极的负性情绪、信念或想法,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自我挫败行为,认为疾病不可治愈或恐惧、拖延治疗,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认知疗法强调,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中心问题是某些歪曲的思维。认知治疗在于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4]。从广义的角度看,认知疗法包括所有能改变错误认知的方法,如说明、教育、批评、促膝谈心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相应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术和程序,从根本上让患者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腰椎疾病异常的紧张情绪的困扰,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对抗病魔[6]。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对心理医生的信任是认知治疗的基础,其效果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成正相关。实施认知疗法必建立在患者对医生深信不疑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修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掌握丰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其次,展开治疗前必须搞清楚“因什么而病”,取得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与选择合适的认知程序与方法,同时医护人员应谨言慎行,尽量避免由于“言语孟浪”给患者带来的悲观消极的暗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疼痛、焦虑的程度以及病情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的认知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充分认识和掌握了该病的相关知识,疼痛的自预、改变不良行为的重要性。系统化、有针对性的疼痛认知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及行为等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显示,在接受常规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通过阶段目标为向导,以患者为中心,强调重塑患者的自信和提高疼痛应对技巧,从而达到有效缓解腰突症患者的功能障碍及负性及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重新回归社会的治疗目的,效果是广泛而又远期的。

参考文献

[1]王志珍.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34):3207-3208.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31.

[3]刘莉,马丽超.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7):182-183.

[4]梁耀章,刘琪雄.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9,27(3):152-153.

[5]姚斌.祖国医学与现代心理治疗的关系探讨[J].陕西中医,2006,7(1):680-681.

[6]高薇.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1-33.

[7]I.LEONIDAKI, P.BOUMIS, A.ZEZAS.The first systematic multi-wavelength survey of extragalactic supernova remnants[J].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2014,9(S296): 222-225.

[8]JAMES GRIFFITH,ANDILE MIJ,MOKHTAR WEISANI,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tatistics Comprehensive Anxiety Response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4,3(2): 21-29.

[9]CARLA VANTI, DONATELLA PROSPERI, MARCO BOSCHI.The Prolo Scale: history, evolu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13,14(4): 235-245.

篇14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网络交往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I Jian

(College of Media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is changing from technical network to social network, and entering into the new social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worl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s a result,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on the other hand,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network which enables them to become socialized ;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a breach of privacy as well as network addi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以人人网、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被大学生积极接受并广泛使用,由此形成的社会化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之一。本文根据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的行为分析,认为社会化网络交往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助于推进个人社会化,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1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①根据经典社会化理论,社会化过程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大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固定,社会教化主要由学校、家庭和大众媒体完成。社会化网络属于大众传媒范畴,而且更具开放性,因此社会化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能动地对外部刺激信息即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和积累的过程。”②社会化网络给大学生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性格特点选择进行自由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相对固定,交往对象具有相似的爱好,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他们对分享的信息容易内化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与同龄群体进行网络交往中,能动地完成了个人内化过程。

(2)有助于增强自我认同。在社会学概念中,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认同通常与性别、年龄、阶层、知识等相关。自我认同则需要主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意识。“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③交往有助于人们自我认同,在校园社会化网络中,由于交往情境的真实化回归,社会属性的还原,网络成为了真实社会的延伸,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呈现的是“自我”,更加符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形象。

(3)有助于增强交往能力。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以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把受众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媒介使用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④大学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日渐成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有强烈的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愿望,社会化网络满足了大学生这一需求。互联网的超时空性扩大了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要用户,他们利用网络可与身在各地的同学取得联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化网络普遍交往成为可能,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好友状态。

2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容易泄露个人隐私。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景不同的舞台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⑤表演分为“后台”和“前台”,“前台”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外在表现,“后台”则属于个人领域,具有隐私性。在社会化网络交往环境中,“后台”信息逐步前移,容易使个人隐私暴露。社会化网络要求用户实名注册,鼓励填写个人详细资料,这有助于用户建立交往关系,同时也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从使用者角度,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建立真实的网络交往,为了让更多人搜索,会将个人信息降低可见约束程度,这无形中泄露了个人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表现欲和偷窥欲。从社会化网络角度,当前我国的网络隐私制度不健全,大学生也缺少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用户在用真实信息注册了社会化网络以后,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外泄,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2)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生活。社会化网络延伸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密切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减少他们的社交疏离感,提高了网络交往的效率,但应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化网络是网络交往工具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媒介特征。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如果过度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⑥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大学生有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而社会化网络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和娱乐功能,按照上述理论,如果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产生网络社交的依赖。此外,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很多大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为了吸引交往对象,他们会经常性地上传照片展示个性,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将自身目前的位置在社会化网中频繁体现,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3)易造成大学生主体性迷失。交往是人的交往,人在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能动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交往扩张能力同时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的积累,容易造成主体的迷失。首先,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技巧。不同的交往工具需要不同的交往技巧,比如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沟通,还会利用分析当时的语境,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心理,从而把握交往的程度。尽管社会化网络还原了人际关系的真实性,但无法还原现实交往客观环境的真实性,大学生之间仍然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强化了网络交往能力的同时,却迷失了现实交往的能力。长时间网络交往,使他们很难养成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交往氛围来推断彼此间交往程度的能力。另外,交往信息过量会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化网络将现实的人际圈扩大到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信息源,采用“一对多”广播式信息传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信息生产机器实时产生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法则”,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来不及消化理解,就被新产生的信息所覆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交往信息筛选辨别能力,产生信息抵触情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化网络交往给大学生成长发展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SZ033)

注释

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④ 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