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8: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篇1

    纵观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阶段是最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教学环节。在此教学阶段,医学生需要逐步开始进行直接专门针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关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工作范畴是哪些,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当前法律中有所体现。当前的临床教学要求都是根据医学教育培养方案和临床教学大纲制定的。如进行规范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练习书写规范大病历、基础临床实践操作、标准医疗文书的书写等。医疗工作以及何种程度的医疗操作是医学生可以承担的,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中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当前临床医学生医疗工作范畴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医学生在紧急医疗出现的情况下能否拥有处置权;法律是否认可医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效力;一些应由执业医师进行的医疗诊疗操作如由医学生承担是否得到法律的允许。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以上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能否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对于医疗效果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这样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也会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祸根。

    2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对象有主体有不同。这样的情况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医疗责任的承担是有着显着的差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何种类型何种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临床带教教师在医疗过程中的权利以及义务都是有详细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的。但是,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进行的医疗活动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的,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都方面的教育来规范医学生的行为,这样的约束力度和保护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大特点,风险因素存在在医疗诊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行为,其临床教育基地和临床带教教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给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临床教学管理针对现状的对策

    3.1加强医德医风

    教育当前,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为独生子女的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不会主动关心旁人、缺少人文关怀、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他们的通病。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与临床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的是医德医风的教育。“保证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要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强化意识,不断规范行为。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要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选择临床带教教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使医学教育尽可能的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潜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严谨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示教机会以身作则,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倡学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树立良好医德医风观念。要让学生理解作为医生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解决患者的病痛是医生的天职。在医学生准备进入临床实践学习阶段之前,首先要让其树立感恩之心,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学习平台的患者,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道具而且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特别教师,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尊重患者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3.2强化法制观念

篇2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尽早成才;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培训。

2、从其他单位调入的医师,经医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

三、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培训,使其全面具备中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的要求,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主治中医师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

1、政治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医院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尊重病人合法就医的各项权利。

3、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4、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

四、培训阶段

培训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轮转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第一阶段为轮转培训阶段。旨在通过临床实践,使在医学院校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阶段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进一步完成轮转,进行专业训练,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第二阶段的培训,目的是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培训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临床能力、专业理论、医疗文件书写、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等。业务培训以科室培训为主,专业理论、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自学为主。

1、政治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技术上精益求精;遵纪守法,严格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培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廉洁行医,服务态度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不弄虚作假;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完成任务。

2、轮转医师须达到借助工具书可熟练地查阅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资料。

3、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自学为主,阅读指定的法律法规知识手册,掌握基本的医疗法律法规知识,避免医疗纠纷等的产生。

4、科研能力:积极参加科室的临床科研活动。结合临床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可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学术论文。

5、专业理论的培训详见各学科的培训实施细则。

6、临床能力:包括临床实践时间、医疗文件书写和临床技能等,其培训要求详见各学科的培训实施细则。

六、轮转培训需知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临床住院医生都必须按计划轮科,必须凭由科教科开出的“转科入科通知单”到临床科室轮科。

篇3

纵观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阶段是最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教学环节。在此教学阶段,医学生需要逐步开始进行直接专门针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关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工作范畴是哪些,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当前法律中有所体现。当前的临床教学要求都是根据医学教育培养方案和临床教学大纲制定的。如进行规范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练习书写规范大病历、基础临床实践操作、标准医疗文书的书写等。医疗工作以及何种程度的医疗操作是医学生可以承担的,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中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当前临床医学生医疗工作范畴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医学生在紧急医疗出现的情况下能否拥有处置权;法律是否认可医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效力;一些应由执业医师进行的医疗诊疗操作如由医学生承担是否得到法律的允许。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以上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能否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对于医疗效果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这样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也会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祸根。

2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对象有主体有不同。这样的情况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医疗责任的承担是有着显著的差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何种类型何种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临床带教教师在医疗过程中的权利以及义务都是有详细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的。但是,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进行的医疗活动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的,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都方面的教育来规范医学生的行为,这样的约束力度和保护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大特点,风险因素存在在医疗诊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行为,其临床教育基地和临床带教教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给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临床教学管理针对现状的对策

3.1加强医德医风

教育当前,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为独生子女的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不会主动关心旁人、缺少人文关怀、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他们的通病。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与临床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的是医德医风的教育。“保证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要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强化意识,不断规范行为。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要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选择临床带教教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使医学教育尽可能的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潜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严谨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示教机会以身作则,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倡学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树立良好医德医风观念。要让学生理解作为医生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解决患者的病痛是医生的天职。在医学生准备进入临床实践学习阶段之前,首先要让其树立感恩之心,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学习平台的患者,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道具而且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特别教师,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尊重患者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3.2强化法制观念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要与时俱进。临床带教教师要强化法制观念,将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应当定期接受医疗法律法规以及医院规章制度的相关培训及检测,使临床带教教师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使各位带教教师都能充分了解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能够做到知法懂法。临床带教教师要从始至终的将法制意识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临床工作规范,例如:医疗文书书写必须及时而且准确,以下行为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未经允许私自篡改病理、隐藏病理内容、伪造检查结果、未经允许销毁医疗文书材料、出具与本人执业范畴无关的医学证明文件。对患者进行医疗诊疗活动时,要详细告知利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并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确认签字,医疗文书的法律效力应当反复与学生强调。

篇4

【关键词】新增护士 岗前培训 护理纠纷 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84-02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日趋增加。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工作改革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前培训,是新到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到护理治疗工作转化的重要阶段,而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护士常因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医疗法律法规知识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护理差错引起护理纠纷。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对近3年来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确定“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服务为目标,培养了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8年-2010年来我院应聘的护士162名,男3名,女159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6岁。学历:本科3名,专科96名,中专63名。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41名,待考证21名(培训后在工作期间考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8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式和时间:采取统一培训计划和岗前培训制度,统一规划和集中训练的方法,培训时间;备为录用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2周,培训方式有多媒体讲课,操作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

1.2.2.1 职业道德教育:讲解护理职业道德的概念,现代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组织学习医德规范,护理道德行为规范,使他们对自己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标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1.2.2.2 医疗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与医疗卫生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以及护理专业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在岗前培训中我们特别强调护士的法律法规责权个体。使其明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角色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万一发生问题怎样处理,怎样报告。

1.2.2.3 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如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士管理制度,报告制度及各种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实例讲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规章制度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查对制度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参培护士必须熟记“三查八对”的内容,实行背诵验证过关。

1.2.2.4 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我院备为录用的护士来自不同学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学历亦不完全相同,在技术操作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其操作熟练程度较低,要适应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难度较大的这一特殊性,我们实行统一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以《以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护理学分册》基本技能篇为标准。严格按程序进行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并进行严格考核。不达标者,要求其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

1.2.2.5 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种报告制度和程序。要求护士将护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和护理操作中,有效防范身边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2.2.6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在培训中,结合我院医疗服务人群的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制定了一套医患沟通技巧方式方法,将其摆在护患沟通的重要位置,要求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修养和适应技巧,对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患交谈中用适当的提问技巧使患者感到关怀感,恰当的反应技巧得到患者信任感,实在的科学技巧取得患者的合作等,要求在护理操作前有“问候,解释声” ,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结束有“关心,致谢声“。并在考试考核中把护患沟通技巧列为重点记分。

1.3 考试考核方法。

每期培训结束,均对参陪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及训练,直到考试考核达标后方为录用对象。

2 结果

对3年来每期岗前培训结束后,均对参培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考试考核结果为,理论考试平均合格率为92.5%,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合格率为87.3%。追踪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其护理差错发生4起,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纠纷的日趋增加,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防范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整合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患方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医患纠纷处理难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对新增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既能提高增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提高新增护士的整体护理服务素质。我院对每期备为录用新增护士通过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2.5%,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7.3%,临床工作追踪6个月―3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起,无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我们在对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采用如下措施加强了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一、岗前培训是新增护士从护理学校走入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桥梁,亦是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初步形成期,。我们在岗前培训中,注重她们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提高科学专业思想意识和医疗服务意识,使其具备一个良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基础条件。二、通过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安全的意识教育,以填补刚走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懂得守法、遵规、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依法对事,依规办事,随时注意医疗安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三、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是防范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过硬的技术操作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通过岗前培训,强化理论学习,训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全面撑握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岗不履行职责,不严格遵守制度,无熟练的技术操作技术,是直接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根源;遵章守纪,科学办事,规范操作,尽职尽责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亦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四、经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知道护理是服务于社会特殊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好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 技能之一,对从课堂走到病床旁的护士来讲,面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风俗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济环境的患者,不知该如何沟通和交流,常因语言过简或不当而引起护患冲突,或因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无言寡语,而使护患者关系淡漠,从而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蔼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岗前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就能在工作中协调和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

4 小结

岗前培训对新增护士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开始,新增护士常因缺乏足够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医疗法律法规常识,操作技能熟练技术,护患沟通技巧学识,会导致护理差错而引起护患纠纷甚致医疗事故。我们通过对新增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护理安全意识,护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短期岗前培训,认识到对新增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医疗风险 医学生 认知调查 意识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不确定的有害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病人死亡、伤残后果的可能性。医疗风险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1]。作为准医务人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识别、防控及处理能力关系到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规范化执业,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医学院校非医专业的同学大多走上医院的管理工作岗位,医疗风险管理能力是其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本调查旨在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医疗风险认知情况,以期为相关医学人文、医事法学课程提供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在校学生是本次调查的对象。其中,男生357人,占38.6%,女生567人,占61.4%;医学生553人,占59.0%,医事法学分流方向54人,占6.0%,其他317人,占35.0%。

1.2调查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制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1份,有效回收率92.1%。

1.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对医疗法律法规、医疗行为规范、医疗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共分三个方面16道题目。题目类型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题。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调查结果

2.1对医疗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对医疗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甚低(见表1、表2)。男生和女生之间及各年级各专业之间对各项法规的认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专业同学对医疗法律法规问题的认知情况(1)(单选)

表2 各专业同学对医疗法律法规问题的认知情况(2)(多选)

2.2对医疗行为规范的认识情况。

本调查通过判断题的方式,了解对医疗行为规范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医疗行为规范的认知情况较好。调查内容涉及合理检查、知情同意程序、合理用药、病历书写、廉洁行医五个方面共11道判断题,调查结果如下。

表3 各专业同学对医疗行为规范的认知情况(判断)

2.3对医疗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

98.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医疗是高风险行业,但仅有13.7%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医疗风险的定义,95.4%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

3.讨论

3.1更新观念,制订系统化的医疗人文教学计划。

医学院校历来有“重医学,轻人文”的传统观念。医学伦理、卫生法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虽然都在教学计划内,但总的来说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短缺且理论性过强,内容陈旧枯燥,流于表面,忽视对医学生进行“如何当好一名医生”的目标培养,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的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就更加缺乏[2]。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我校学生非常缺乏医疗法规知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卫生法学的教学效果。医疗风险教育必须建立在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基础课程之上,但又不仅仅限于此。笔者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传统的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医患沟通技能、循证医学、医疗风险保险等与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医疗风险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教育,医疗风险教育应贯穿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历经见习、实习阶段直至毕业。

3.2强化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做好在职培训。

提高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才能发挥其言传身教的作用。医学院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入教师在职培训计划[3]。此外,在师资人员的配备上,应根据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是综合交叉渗透教育的特点,结合教学计划的要求,尽量选择具有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实现教学资源配置优势的最大化[4]。对于已经在职的单学科背景的教师,应根据其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如对人文背景的教师,要重点加强其对医疗风险的感性认识,采取组织临床短期参观、临床病例讨论等;对临床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实习带教的临床医师,要着重加强其卫生法规、循证医学、举证责任倒置、告知、医疗风险保险、医患沟通技巧等与医疗风险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自身也要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自我完善,实现知识的更新,从而自觉强化医疗风险教育意识,并主动在专业课授课中体现出来。

3.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教学手段。

以科学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疗风险教育仅仅靠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同时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提升学生对医疗风险的感性认识,选择案例方面,除了经典的医事法学案例外,还可以结合近几年来新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自编案例,或者利用媒体曝光的热点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在强化医学和法学传统的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学科的交又渗透,如在有关法学内容的教学中采用“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有关医学内容的教学中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5]。此外,在培养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之外,见习生、实习生作为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过渡时期,其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时期带教老师应结合经典临床案例,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医患沟通、病历规范书写、医疗法规等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

4.结语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本校在医疗风险教育这方面是不足的,也是亟待改进的。预防医疗风险的关键是要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有防范意识才有可能避免风险[6]。在医疗纠纷高居不下、医患矛盾空前激烈的今天,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其对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的损失,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医学院校责无旁贷。医学生自身应充分认识到医疗职业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并努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7]。

参考文献:

[1]运怀英,王兴家.高职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8-9.

[2]张菊红,戴杰,施更生,林海升.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探讨[J].医学教育,2012,50(19):112.

[3]覃忠.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J].广西医学,2005,27(3):441

[4-5]陈景良.强化临床医学大专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初探[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28(2):48.

篇6

通讯作者:李会民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生对潜在护理法律问题认知的情况。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8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潜在护理法律问题认知度较低。结论 护生的护理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应重点从学校基础教育与临床带教两方面抓起,从而满足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护理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护生; 法律问题; 护理

目前,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各项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正在迅速提高,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风险。护生从法律角度讲只能在教师或护士指导下,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才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为了解护士对潜在护理法律问题认知的程度,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2010年在临床实习的护生85名,其中男11名,女74名,年龄20~25岁,中专学历32名,大专学历39名,本科学历14名。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内容为护生对潜在护理法律问题的认知、对护理法律知识的态度以及护生的法律知识来源,2次发放问卷共85份,收回有效答卷8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对护生潜在护理法律问题认知的调查结果 见表1

表1 护生潜在护理法律问题的调查结果

2.2 护生对法律知识态度及知识来源的调查结果 见表2

表2 护生对护理法律知识态度及知识来源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调查表显示 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法律问题认知率为30.6%,了解护生具有法律身份的占15.3%,大部分护生认为在实习期间个人不具有法律身份,这表现在实习后期,护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可擅自进行护理操作或自作主张处理一些技术性操作,没有认识到若给患者带来损害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护生对国家法律法规认识不足,表现在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了解率分别占41.2%、24.7%,均不超过50%,对新形势下举证倒置了解率仅占10.6%,大部分护生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不知道护生的护理行为受法律法规制约,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护士有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等,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

3.2 原因分析 护生对潜在护理法律问题认知低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调查表2显示,护生重视法律知识的占49.4%,大部分护生对护理法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课程设置中虽已设置了法律基础,但未设置有关护理的法律法规课程。护生进入临床前进行岗前培训护理法律知识的仅占43.5%,且临床带教中涉及护理法律知识的仅占40%,大部分带教老师把重点放在护生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方面的培训上,忽视了法律知识的传授与考核[1]。

3.3 对策

3.3.1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把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之一,切实贯彻和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去,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科课程,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均应贯彻其中或独立为一门必修课。如《药理学》中毒麻药品管理的法律依据,《护理学基础》中三查七对执行医嘱,技能操作中的言行等均应有相关法律知识的表达或以独立课程设为《护理法学》,并根据学科综合性指导思想制定一定比例的授课时间和课时量。

3.3.2 对护生进行法律知识岗前培训 护理部在护生进入临床前,采取对护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重要的是使护生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引导护生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护,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4]。

3.3.3 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综合知识水平 带教中贯彻法律知识的讲解,临床带教老师除具备专业知识,精湛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2]。护理部应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知识水平,使带教老师熟悉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带教过程中结合实际讲解护理操作、护理记录、健康教育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高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4]。让护生真正明白学法、懂法、守法不仅是保护和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样也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4 护理法律知识来源多样化 医院应定期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及法律知识竞赛,放映一些与护理法律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制作护理法律知识宣传册以供护生学习,另外出科考试应涉及有关护理法律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赵粉变,李拽枝.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重新认识护理与法的关系.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B):72-73.

[2] 方秀新,郝玉玲.护理临床教学.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3:348.

[3] 罗再芳.对实习护生医疗法律知识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3(1):26.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8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行为作为一种服务形式日渐成为共识,医院面临的考验日益严峻,其中的医患关系更是成为焦点。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对全国10城市医患关系典型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一般、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36.4%、42.9%和20.7%[1],目前这个数字有恶化趋势。就目前而言,从不断增加的不良医疗事件中,逐渐意识到,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行为作为一种服务形式日渐成为共识,医院面临的考验日益严峻,其中的医患关系更是成为焦点。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对全国10城市医患关系典型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一般、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36.4%、42.9%和20.7%[1],目前这个数字有恶化趋势。就目前而言,从不断增加的不良医疗事件中,逐渐意识到,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客观原因

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客观原因

看病贵与看病难: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4.52%,明显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个人看病费用也相应增加。这样,医院的利益与患者的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患者同时涌向大医院,出现了看病难的局面。因此医院在这种关系中不可避免的充当了人们的“出气筒”。

看病贵与看病难: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4.52%,明显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个人看病费用也相应增加。这样,医院的利益与患者的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患者同时涌向大医院,出现了看病难的局面。因此医院在这种关系中不可避免的充当了人们的“出气筒”。

患者就诊时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就诊时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与社会各服务行业总体服务水平提高有关。而大众的健康意识及医学科普知识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就诊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此时医生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真诚付出的同时却遭到质疑,甚至侮辱,心理上会出现落差,潜意识里就有了与患者的冲突感,于是就出现了“防御性医疗”。这种冲突感很容易被患者捕捉到,医患的距离及彼此的不信任也就产生了。

患者就诊时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就诊时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与社会各服务行业总体服务水平提高有关。而大众的健康意识及医学科普知识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就诊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此时医生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真诚付出的同时却遭到质疑,甚至侮辱,心理上会出现落差,潜意识里就有了与患者的冲突感,于是就出现了“防御性医疗”。这种冲突感很容易被患者捕捉到,医患的距离及彼此的不信任也就产生了。

媒介的不恰当宣传:医疗技术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许多诊断和治疗都是探索性的,医疗结果也就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部分媒体却对这些没有深入了解,面对本来就缺乏医学知识的大众,把自己置于判官的位置,采用简单、片面、只顾吸引眼球的措辞造成了舆论失衡,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反而激化了医患关系。

媒介的不恰当宣传:医疗技术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许多诊断和治疗都是探索性的,医疗结果也就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部分媒体却对这些没有深入了解,面对本来就缺乏医学知识的大众,把自己置于判官的位置,采用简单、片面、只顾吸引眼球的措辞造成了舆论失衡,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反而激化了医患关系。

“医闹”对医院形成的负面影响:诚然“医闹”的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现行医疗法律法规存在缺陷、部分患者就医时心态扭曲、部分媒体报道失真、政府有关部门对“医闹”时间处置不力等,但“医闹”确实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的医疗秩序,不少还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人身伤害。

“医闹”对医院形成的负面影响:诚然“医闹”的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现行医疗法律法规存在缺陷、部分患者就医时心态扭曲、部分媒体报道失真、政府有关部门对“医闹”时间处置不力等,但“医闹”确实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的医疗秩序,不少还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人身伤害。

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观因素

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观因素

医生服务意识滞后:据统计,在不断攀升的医患纠纷中,真正因医疗事故而引起的纷争不到5%,而80%的医疗冲突是由医患沟通不当引起的,部分医生分不清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不懂得沟通技巧,将自己置于被动位置,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⒉槐匾囊交济堋

环境差,收入低,心态不平衡: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存在着太大的差别,这主要与国家对医生的薪资待遇较低有关,加之不完善的医疗体制,及少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催生了一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促使人们将医生行业“妖魔化”。

环境差,收入低,心态不平衡: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存在着太大的差别,这主要与国家对医生的薪资待遇较低有关,加之不完善的医疗体制,及少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催生了一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促使人们将医生行业“妖魔化”。

法制观念淡漠: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但有些医生对医疗活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不甚了解,如尊重和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意识淡漠;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很多医疗纠纷,有些医生平时写病历存在疏漏的地方,导致面临相关医疗事件时处于被动位置,也引起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

法制观念淡漠: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但有些医生对医疗活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不甚了解,如尊重和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意识淡漠;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很多医疗纠纷,有些医生平时写病历存在疏漏的地方,导致面临相关医疗事件时处于被动位置,也引起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

医患紧张可采取的措施

医患紧张可采取的措施

发挥并提高医生个人行医能力:在行医过程中,医生首先应该将患者看成是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患者,比如其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人格特点、就医心态等信息都是需要获知的,毕竟这些信息确实影响了医治的结果。医生应该不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除了书面学习以外,还可以组织事件纠纷分析,如定期公开医疗纠纷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并聘请医学法律人士分析,对本院医生触动很大,有效地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发挥并提高医生个人行医能力:在行医过程中,医生首先应该将患者看成是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患者,比如其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人格特点、就医心态等信息都是需要获知的,毕竟这些信息确实影响了医治的结果。医生应该不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除了书面学习以外,还可以组织事件纠纷分析,如定期公开医疗纠纷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并聘请医学法律人士分析,对本院医生触动很大,有效地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充分发挥医院相关职能:①医院应提供好的学习及工作氛围:国家卫生部门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轮转制度、医生进修制度等都是有效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措施;诸多学科的年会及各大药品公司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是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大量的西方研究表明,医生的感受在构建和谐医疗关系中尤为重要[3]。②从管理角度来讲,医德医风评价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鲜明的实践性,渗透于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也是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精神风貌的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管理作风的体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可以外树形象,内聚职工[4]。医院应该有量化的标准及评估机制,同时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尤其是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的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恳降乱椒缃ㄉ瑁梢酝馐餍蜗螅诰壑肮ぃ]。医院应该有量化的标准及评估机制,同时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尤其是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的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规:医疗改革的进程需要医生整个群体的正确认识及呼声,医疗体制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这就需要行业不断呼吁政府加大卫生行业经费投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不断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制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力求医疗责任公平公正,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客观的看待评价医疗行业和医务工作者。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规:医疗改革的进程需要医生整个群体的正确认识及呼声,医疗体制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这就需要行业不断呼吁政府加大卫生行业经费投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不断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制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力求医疗责任公平公正,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客观的看待评价医疗行业和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吕兆丰,王晓燕,张建,等.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中国医院,2008,12(12):25-31.

1 吕兆丰,王晓燕,张建,等.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中国医院,2008,12(12):25-31.

2 薛秋霁,曹雪芬,黄达,等.患者成本对医患关系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27-30.

2 薛秋霁,曹雪芬,黄达,等.患者成本对医患关系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27-30.

3 周晓峰,刘立杰,徐扬.警惕“医闹“职业化[J].公民与法治,2007,9:48.

3 周晓峰,刘立杰,徐扬.警惕“医闹“职业化[J].公民与法治,2007,9:48.

4 王方松.论医患沟通的实现[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1):11-15.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参加临床实习的2013年、2014年全日制专科护生45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名、女449名,年龄21-23岁、平均22岁,均未参加过临床实践。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2014年实习护生为观察组254名,2013年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0名,两组护生年龄、受教育程度、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护生岗前培训时没有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培训,观察组护生在岗前培训中增加护理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观察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差错发生率。

1.2实习护生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1.2.1护理安全教育的步骤:统一制定培训方案,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4周,其中考核时间为1周,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

1.2.2护理安全教育的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演示、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现场实践等方式。教学中由临床医院护理部专家和医院质控管理人员讲授护理法律法规知识,护理安全知识,风险防范知识,医疗护理可能发生的差错等,并通过临床护理管理、案例分析、实景体验让护生明确护理工作的风险性、重要性,增强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职业安全意识。

1.2.3安全教育的内容:①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等。首先向护生介绍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2];其次,请医院护理部主任重点介绍本医院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嘱护生在岗实习要做到按章办事,学会独立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应认真思考并积极提出解决办法。培训中要求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并设置护理工作情境让护生形成感性认识,掌握临床学习要点。②例举往年临床实习护生差错案例,分析差错原因。请实习医院护理部专家总结历届护生在实习中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分析研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并指出在工作中遇到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汇报,以便采取补救措施。③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化的护理文书是评价治疗效果的依据,同时也是发生医疗事故和进行纠纷处理时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在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带教老师应重点培训护生如何规范书写护理文书、如何防止在临床护理记录中出现差错,让护生做到规范、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填写护理记录,并要妥善保管,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护理记录[3]。④加强护生职业风险教育,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请实习医院有关专家结合本专业的工作特点和临床案例对护生进行教育,并要求护生通过培训交流,提高对职业风险的认识,处理好护患关系。⑤利用情境教育,提高感性认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组织护生到临床实践场所感受实际,提高对做好护理工作的认识,并结合情境实际,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3年实习护生(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4.00%(8/200),2014年实习护生(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0.78%(2/254),2014年实习护生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实习护生(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实习前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可明显降低护生的差错率;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观察组护生在工作中精神状态良好,能熟练掌握护理工作岗位的安全要求,得心应手地开展护理实习工作。因此提示,护理安全教育是护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习护生强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融合。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前,要了解和掌握护生对临床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临床护理相关规章制度的知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很多实习护生由于刚进临床实习,没有临床经验,临床护理实践知识欠缺,不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加上粗心大意,使得临床实习时发生差错的风险较高。为了避免实习中发生差错,除了要培养护生的防范差错意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护生实习上岗前的培训和职业安全教育。在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安全教育中,要让实习护生认识到他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如果工作疏忽会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加强护生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慎独”教育,让护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4]。同时,了解和熟悉临床实习医院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也是预防医疗护理差错的前提。在开展临床实习前安全教育时,可以组织护生对护理安全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听取护生对岗前培训的意见,或通过个别谈话、分组交流、案例调查等形式了解护生对护理安全教育知识培训的要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5]。在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过程中,既要拓宽护生临床实践知识面,也要联系临床护理工作的岗位实际开展培训教育。通过本次安全教育也提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在注重护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临床护理工作职业风险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并将这一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中,如开设医疗护理法律法规讲座、设置护理专业安全教育情境课程、增设护理安全实践教学课程等。在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时,要用实案或模拟工作岗位对护生开展护患沟通艺术的教育,如护理专业教师可选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提高护生的交流水平,如情境表演、纠错表演等,让护生在表演中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语言沟通,并适时运用一些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如目光、表情、肢体语言等[5]。同时,在学校层面上要重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安全教育内容,规定相应课时,以培养护生护理职业安全风险意识。

作者:朱文娟 单位: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张国增,陈艳秋,王强.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态度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1):51-53.

饶春梅,张颖,孙静.不同级别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应对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8-139.

刘芷颖,曾丽芳.实习护生医疗法律知识认知程度及存在的法律风险调查[J].护理学报,2011,10(18A):74-76.

篇9

Abstract: Clinic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into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t's a key link for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grasp the basic clinical skills and cultivate the clinical thinking as well. Problems are unavoidable for the HVTC students during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The guidance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will guarante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a student to a medical worker smoothly.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实习;对策

Key words: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intern practic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37-02

0引言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项临床基本技能、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临床思维的关键性环节,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临床实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就业及今后的成长息息相关。如何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指导他们进行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的学习,这些问题对于医学生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1高职医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差

医院是一个集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复杂体系,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应激。由于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既扮演学生的角色,又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医生的角色,角色的改变跨度很大,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及强迫等症状,出现较复杂的心理问题[1]。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政治思想困惑、人际关系纠纷、就业选择、情感、心理冲突和障碍等方面。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毕业生就业、择业时面对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而高职医学生学历相对偏低,医学生就业压力成为心理压力的首要因素,特别是临床实习后期,面临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或心理失衡。

1.2 实习人数增多,安排实习生难度大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高职招生人数的增多,需要安排的实习人数也相应增多,原有的实习医院无法满足现有实习生人数的要求,特别是医院容纳实习生本身较少,而招生人数相对增加的专业,如口腔医学专业,实习生安排难度会更大,学校为解决学生实习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联系实习医院。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知识能力,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要差,管理难度更大,导致有些医院不愿意接受高职学生实习,即便是接受了,也会对实习科室有所限制,无法按照实纲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在无法完全安排学生实习的情况下,甚至强制要求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实习医院分散,实习生管理难度大。

1.3 实习费用学校难以把握,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实习费用支付对于学校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不同的医院对于实习费用支付标准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实习费是学校和医院通过协商解决,主要是看学校和医院的之间关系而定,同一级别的医院实习费的支付标准可能相差很大,这样也会导致有些医院因为实习费用支付标准不一而和学校之间出现矛盾,影响下一年实习生的接收。有些医院在学生实习费问题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全凭领导一句话,实习费用支付标准一年一个样,且逐年增高,对于实习生人数较多的学校,大量的实习费用支出让学校难以承担。

1.4 学生实习动手机会少,降低了实习的积极性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日益凸出,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再加上实习生不能系统性地掌握某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医疗操作技术的熟练度不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较差,不少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拒绝实习生动手,带教教师又怕出现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敢放手让实习生接诊、处置患者,只好自己动手,这样实习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时间一久,实习生也感到成天没事可做,出现期待值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实习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1.5 住宿问题医院难以安排,学生管理难度大

住房问题目前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多数医院无法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几乎都是学生自己租房,一般是学生还未到实习时间就提前到实习地联系住所,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时间紧、租期短加上人生地不熟,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离医院较近、住宿便宜、相对集中的理想住所。按照实纲的要求,实习生必须跟着带教老师上夜班,有时晚上上班会比较晚,大多数医院又没有给实习学生留值班住房。这些都不便于医院对实习生的管理,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1.6 实习生职业法律意识、职业法律观念淡薄

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普遍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3],医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接触临床医疗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而更多地侧重于社会效益、经济利益,急于提高实践水平而忽视了法律法规,存在着懂法不多、职业法律意识缺乏或淡薄的现象。

2存在问题的处理对策

2.1 针对高职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医学生实习期间除了保证正常的学习之外,还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通过心理问题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素质,帮助他们由一名医学生向临床医务工作者顺利过渡。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学教师通过实习巡回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问题干预;通过班主任利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干预;争取家庭及社会参与广泛开展医学生心理问题干预[2],通过多条途径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从政策、观念、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2.2 各级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

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实习对于高职医学生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出台医学生实习的相关政策,要求各级各类医院均要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生,把实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每年的工作考核范围,并有专人负责和落实,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医院实习生的实习费用。各级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和理解实习工作,抽调专人负责管理和检查,妥善安排好学生实习,医院应选择医德医风好、业务水平高、认真负责的高年资医师担任临床带教老师,使带教工作在质量上有保证。同时为了提高临床老师的带教积极性,医院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带教出色、在学生中反响好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优先晋升,甚至破格提拔。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除了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以外,还要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完善和建设实习基地,定期召开实习生带教工作会议,邀请主管部门及实习医院参加,交流实习带教体会,与医院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形成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带教结合、学研并进的良性机制。

2.3 开展临床见习和技能培训

临床见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见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和熟悉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初步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实习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保证见习不是走形式,见习期间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好时间、分组,处理好见习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带教老师要熟悉科室病种,制定见纲,提出具体要求,如见习期间每位学生必需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病历,通过有序的组织确保见习质量。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在校内模拟实验室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制定出各科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临床常用的基本技能。要将病历批改和技能培训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临床见习和技能培训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临床实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2.4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学生住宿,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和医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帮助学生提前联系好住宿,确保学生有住房,有条件的医院或学校可在医院内建学生实习公寓,或长期租住固定的住房,保持住宿的连续性,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住宿条件,降低医院管理难度。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实习队长的模范作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五自”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实习生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5 重视医疗法律法规教育,加强临床教师医疗法律法规的带教意识

随着我国医疗法律法规机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但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医疗事故争议案件屡有发生,部份争议案件发生在低年资医师,甚至发生在临床实习生的实习活动中。因此,医学实习生必需全面掌握有关医疗事故等相关法律法规。医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课程较多,学制较紧,开设法律知识的必修课可能性较小,但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专业课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典型案例把临床专业理论课与医疗法律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法律知识融入到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要结合接诊查房、诊断治疗、病历书写、手术及各项操作等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用自己行医处事的方式和医疗工作习惯在学生中起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如何引导他们进行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刘建安,苏晓梅,欧阳才颜.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38-4640.

篇10

1.1对象

2012年5月新进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和综合成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基线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为同期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100名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偏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护理专业知识;而实验组采用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礼仪训练,法学讲座,沟通训练,专业形象塑造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景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标准化病人教学、规范化形体训练等方法。

1.3研究时间

2012年5月进入临床实习开始,至2013年6月结束临床实习为止。

1.4评价指标

调查问卷中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职业形象评价、沟通技巧评价、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及道德素质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内容,涵盖了护理人文素养的主要要素;评价分为很好、良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级别,级别依次评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100分。调查问卷包括他评和自评,带习教师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为他评,他评和自评均在实习结束时进行。该调查表经过我院5个以上副高职称专家测评,效度为0.85;经过20个护生间隔2周重复测评,信度为0.93,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值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道德素养得分两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病人评价

统计结果发现,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法律法规、道德素养得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自我评价评分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道德素养得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专业技能成绩

研究发现,在专业技能成绩上,实验组在总分和临床实践技能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理论知识得分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士职业素质是护士对护理职业的态度和行为的规范,由护理专业技能及思想品德素质、职业形象、沟通技巧、法律法规知识等人文要素构成。有调查显示,只有较小比例的护士对人文的内涵有所了解或参加过人文科学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并具有普遍性,究其原因除了医疗卫生体制等因素外,医护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沟通能力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本研究选择在临床实习期间,对护生加强临床沟通技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护理礼仪和专业形象塑造等项目的人文素养教育,以期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3.1护生的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在教师、患者评价及自我评价中对护生的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这两项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在实习阶段对护生加强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可显著且快速提高护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

3.2护生的法律法规知识评价结果分析

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评价得分上无差异,但在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是护生服务的直接对象,对护生在服务过程中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而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则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所以导致两组护生在患者评价得分上无差异,而在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3.3护生的道德素养评价结果分析

在道德素养上,无论教师或患者评价,还是自我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在于道德的养成与个体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是逐渐形成的漫长过程,仅仅依靠临床实习阶段短期的道德品质培养,并不能显著提高护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建议道德素养的培养应从小进行,并贯穿整个初级、中级、高级教育阶段。

3.4护生的专业技能成绩评价结果分析

在专业技能成绩上,虽然实验组护理理论知识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总分和临床实践技能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虽然对提高护理理论知识效果不明显,但对其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作用显著。

4结语

篇11

1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风险分析

1.1管理风险

部分医院管理阶级对消毒供应室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供应室配备工作时间短、供应室护理工作经验欠缺的护士,使得供应室人才发展相对滞后,致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偏高;同时供应室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监管力度不严格等因素也是供应室工作中的管理风险所在。

1.2人员风险

(1)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当前还有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认为供应室护理工作不接触患者,故不存在医疗纠纷,这种错误的观念体现出其对医疗法律法规认识的缺乏,是很危险的。一旦在清洗及消毒灭菌方面出现严重的纰漏,其最终后果就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就在所难免。

(2) 专业知识不够

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虽然毕业于卫生相关专业,但在器械消毒灭菌方面尚缺乏更为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及操作经验,例如在灭菌过程中出现物品摆放方式、摆放位置、摆放空间的不规范,导致灭菌不够彻底,甚至灭菌失败,由此增加院内感染风险,一旦因此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职业防护意识缺乏

王旭[1]等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4.9%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认为周围传染病患者少,不会感染上疾病,认为有必要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学习的占91.3%。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供应室护理人员标准防护认识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对传染性疾病发生及传播途径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均有可能增加供应室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风险。

1.3工作流程各环节中的风险

(1) 下发下收

该环节护理人员需要与未经处理的医疗器具发生直接接触,因此该环节最大的隐患既是下发和回收均由同一护士完成,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混放集于一车内,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另外无菌车在运送过程中没有封闭或敞盖运送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2]。

(2) 清洗、包装、灭菌、存放

传统人工清洗的方式不能够较好地调配消毒液、清洁剂、剂等的使用浓度,同时物品浸泡及刷洗时间也容易受人为主观意志的影响,最终导致清洗不彻底及灭菌失败,引发医院感染[3-4];物品包装过程中漏装器械或包有异物或手术敷料包内漏放化学指示卡等不良事件均能够对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灭菌过程如出现密封不严、有孔容器未开筛孔等不良事件均可能造成灭菌不良,同时未认真填写灭菌器械的使用日志也可能在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提供可靠证据;无菌物品的储存环境清洁不够或储存环境中存放过期物品或非无菌物品均可能造成无菌物品污染。

2针对性防范措施

2.1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建设

医院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所提及的职责、制度、要求、管理、技术流程、培训等内容全面建设供应室,规范供应室内各规章制度,肯定其在院内各科室中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严格区分供应室各功能区域,并投入必要资金用于引进设备、技术,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2加强法律法规及供应室护理风险教育

坚持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疗法制教育,增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5],提升对供应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组织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本院及外院与供应室工作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并针对本科工作中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

2.3加强专科理论及操作培训

有针对性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与供应室职业暴露有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供应室护理工作各流程的理论及操作培训,熟悉和规范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各项操作流程,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篇12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篇13

关键词 医患矛盾 护理实习生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Nursing Intern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Background

YU Xing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ens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creasing medical malpractice, nursing intern makes the pressure increases. Should be made as soon as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making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schools and hospital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to avoid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lleviate or relieve pressure on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nursing intern; approach

近年来,我国正处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时期。在这个转型阶段,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护理实习生增加了极大的压力。有调查显示,73%的护生认为护士是一个高风险职业,“会”一直从事护理事业的仅占9%,“不会”或者“不确定会”的占91%。①因此,为了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冲突,应尽快实施可行性方法缓解或解除护士压力。

1 校内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

1.1 更新教学方法,加强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做到精益求精是护理工作所必需的。教师应改变单一枯燥的讲授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护理操作种类繁多,可以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划分成简单明了的流程图,便于学生记忆和操作。全天候开放实训操作基地,使学生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自主安排练习护理操作,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反复操作实践中应用熟练。另外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护理知识和技术也迅猛发展,临床护理的新技术新理论变动更新快。教师应加强继续学习,扩充知识量,及时掌握新的护理技能,避免所教知识与技能老化脱节,从而适应护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1.2 改革课程设置,增加护理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临床工作中,每个护理人员必须熟知国家法律,并自觉地遵纪守法,保护公众及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应该完全明确自己的法定职责范围,并严格依照学校及医院的制度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有调查显示,在校生、实习生、临床护士都认为“法律教育不足或缺位”是护士缺乏护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最主要原因。②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关于护理职业安全与相关法律的课程,而只是在一些医护专业课程中简单提到,这显然无法提高护生的法律风险意识。例如我校仅仅开设了护理伦理课程,在最后一个章节涉及相关法律内容,并没有开设医疗法律常识等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因此,学校有必要开设关于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医疗法律法规等内容的课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护生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不断强化法制观念。既懂得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护患冲突。

1.3 树立护理职业道德

护士是光荣的、高尚的职业,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去热爱。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护理与医疗相比,分工与侧重点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强护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崇高的护理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护理职业思想,坚守护理岗位。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将护理职业道德融入在每一节课中,潜移默化中感染护生,使护生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1.4 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许多医患纠纷往往本身并不构成医疗事故,而只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造成的。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也是和患者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生硬的态度、刺激的言语会使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容易导致患者痛苦加剧或病程拖延,甚至恶化。护理人员的语言应该是文明、亲切的。如果平时对患者多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多一份关心与爱护,少一些冷、硬、顶、气的态度,会使护患关系融洽,避免护患纠纷。开设人际沟通课程,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以及沟通的技巧,帮助护生处理好护患关系。③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积极运用有效的交流技巧,获得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护士间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的抵抗力,更好地适应实习工作。

2 实习前岗前培训

当护生在对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护生照顾患者时会紧张不安,甚至发生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因此护生去实习医院前,十分有必要先在校内实施岗前培训,加强护理技能训练,缓解初次接触临床的压力。例如,我校在实习前一周实行岗前培训,集中对常用的护理基础操作进行强化练习,包括模拟操作及分组实操,并再次考核。在实习医院内,也需再次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的历史,科室设置,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护生陌生感降低,熟悉医院环境;并布置实习安排,提出对护生实习的要求,让其尽快进入角色,适应临床工作,提高工作质量,避免护患冲突。

3 在实习期间,加强对护生的培训和交流

3.1 严格要求带教老师

由于临床的工作繁忙,护理人员不足,同时医院也缺乏带教老师的相关奖励政策。很多医院的带教老师年纪轻,自身工作经验不足,知识与技能方面也不够完善,不具备带好护生和为护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护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医院在选派带教老师时,应认真选拔,严格要求。医院应挑选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还应要求其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带教老师能为护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规范护生的实习行为。在带教老师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行一对一专人带教,师生交流机会多,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及临床适应能力。

3.2 培养护生的决策能力及应急能力

在实习期间,不仅要求护生实践掌握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也需要培养其决策能力及应急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查房、提问、病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做出正确护理决策。遇到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时,指导护生如何做出正确决策并处理。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生学习各类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比如学习《医院发生火灾时应急预案》、《医院发生医患冲突时应急预案》,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鼓励护生多参加模拟紧急抢救情景,锻炼自己紧急情景的适应能力。

3.3 定期组织护生交流,疏导压力

定期与护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方式比如微信、QQ群来沟通,及时掌握护士实习生的状态以便及时处理。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对构建合理的医疗体系、和谐的医患关系都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学校与医院双方都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各项能力,缓解或解除护理实习生压力。

注释

篇14

1.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受当前一些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丧失等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职业院校中,有些医学生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廉洁文化缺失严重,因此,医学职业院校要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医学生加强廉洁教育。

1.1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丧失

近年来,由于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医患纠纷严重,关系越来越“紧张”,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开大处方、吃药品回扣等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丧失。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有医者仁心和廉洁从业意识。因此,廉洁文化教育成为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1.2医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淡薄

受社会负面因素和虚拟网络消极因素的影响,有些医学生认为廉洁教育无用或者与己无关。少数医学生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对发生在身边的“收受红包”、吃“回扣”等不正之风、不良现象采取默认、支持,甚至参与态度。个别医学生涉及自身利益时,倾向于采取不廉洁的方式为自己谋取利益,如考试作弊、贫困生评定中的弄虚作假、学生干部选举中拉选票等。

2.医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廉洁教育主要内容有廉洁文化、法律法规、理想信念、社会道德、医德医风等。

2.1廉洁文化教育

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廉洁从业的思想认识。

2.1.1开展廉洁教育,大力宣传廉洁奉公的正面先进事迹,倡廉洁,扬正气,督促医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养成廉洁品格,做到廉洁从业。

2.1.2加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廉践廉,将传统廉洁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2.2法律法规教育

对医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特别加大医学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力度。如在校期间针对医学生的专业,开展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医疗法规教育,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医疗领域腐败。对医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重点是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

2.3理想信念教育

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重在“精神补钙”,让医学生了解历史,把握历史规律,认清社会现实,坚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

2.4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重视责任的良好习惯。

2.4.1社会公德教育

对医学生开展社会公德教育,重在引导医学生自觉遵守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团结友善、艰苦奋斗、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对医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重在结合关系医学生切身利益的活动,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如开展考前诚信考试承诺签名等针对性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竞选评选拉票、不按时还助学贷款及实习就业过程中随意违约等诚信缺失现象。

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引导医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传递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依托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为老人和空巢老人等提供家庭日常护理培训、口腔卫生知识讲解、心理健康疏导、家庭急救、视力检查、健康功能恢复等服务。

2.4.2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教育可以督促医学生自觉遵守医德规范,提高医学生的廉洁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医疗腐败。

医德规范教育主要内容是人道主义精神、法律、医患沟通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要求每一个医学生都要掌握国家最新出台的医疗规范,在以后实习和工作中对病人有仁爱之心,勤于沟通,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诊治病人。

医学伦理学主要内容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人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医疗理念。通过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医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医德医风的内涵、意义和实践要求,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德价值观。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以后实习和工作中不仅在生理上关爱病人,还在心理上关爱病人。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务工作者要承担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在校专业教育期间开展“德医双鑫”为主题的情景剧、最美乡村医生、现场施救落水女子后默默离开的护士等正面事迹宣传教育,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授帽仪式;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影响,培养学生“济世为怀,仁爱救人为本”的职业素质;毕业就业环节,可以对医学生进行廉洁从业方面的教育,如开展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历史廉政剧表演活动、开展医学生职前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等。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医学生提前认清职场诱惑、找准人生坐标、守住人生底线,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总之,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任重而道远。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在医学生廉洁教育活动中要针对医学生特点,加强廉洁文化、法律法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将人文关爱、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纳入必修课,引导医学生养成廉洁品格,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培养“有温度的”医务人才,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来医务人员的医疗腐败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红敏,赵雷.关于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36-37.

[2]周煜.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33(9A):70-71.

[3]周伯平.浅谈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1,(9-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