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化运维范文

互联网化运维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8: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互联网化运维,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所谓“术业有专攻”,处于转型期的银行正逐步把ATM运营维护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社会化公司。

事实上,传统ATM运维服务“触网”破局,早已有企业先行先试。作为最早向银行提供ATM终端外包服务的公司之一,银联商务率先运用互联网化手段对传统ATM运维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日趋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互联网化运维助力服务效率提升

银联商务总结多年服务经验,自行建设了“多位一体”的“ATM运维管理系统”,涵盖现金加钞管理、现金清分、故障处理及风险监控等与ATM专业化服务相关的全业务种类解决方案。

以现金加钞环节为例,银行可以使用认证证书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登录“ATM运维管理系统”,进行加钞计划上传、钞箱轨迹监控、加钞明细下载等操作,实现对ATM加钞业务的全流程跟踪和管理。这种互联网化的运维方式,直接推动了ATM专业化服务由传统手工处理向“管理、控制、跟踪”的闭环式、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升级,最终实现从低效、低附加值的繁琐业务流程向高效、高附加值转型。

多地布局的现金清分中心,使ATM终端互联网化运维更接地气,服务更高效。目前银联商务已在上海、天津、郑州、长春、重庆、厦门、宁波、南宁、昆明等ATM业务相对成熟和集中的地区建立了清分中心,集合了现金清分整点、清机加钞、日常运维管理和上门收款等综合职能,从本质上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人均产能。

服务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

当前国内ATM运维服务商的主要服务方式多为被动服务,待银行发出加钞指令或者ATM终端出现问题报修后才进行维修服务。

银联商务打破传统经营思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模型来监测现金存量、预测ATM终端现金用量,科学配置供钞频率和数量,大幅提升运维服务效率;在ATM终端故障维护上,通过“ATM运维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终端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分级、自动派工和自动归档等,配合日常预防性维护,极大地提高了主动服务的响应效率。

互联网技术将风险降至最低

风险与市场发展总是相伴而生,随着ATM运维外包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各类风险也在不断增多。将系统预警与人员防范进行统筹结合,银联商务“ATM运维管理系统”把ATM终端的全天候监测、加钞、清机等业务流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及道德风险等降至最低。

篇2

电话营销的未来是否已注定“后会无期”?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移动客服(佛山)中心(以下简称“佛山中心”)为例:从发展速度看,2015年1季度电话营销接通率同比下降4%,新兴的微信渠道客户规模则同比增加159%;从营销贡献看,电话营销占比稳居30%以上,微信渠道占比尚不足1%。不难看出,虽然电话营销渠道的生命周期由成熟期转入衰退期的拐点已现,但与其他渠道相比依然具备“主动营销能力强”这一无可替代的优势。立足于此,佛山中心启动电话营销二次创业,以“互联网化运营”为核心,实现接触精准化、营销价值化和信息可视化,探索一条崭新的电话营销未来之路。

一、电话营销互联网化需解决客户三大痛点

深入分析电话营销渠道客户声音,佛山中心定位三大痛点:一是不便接听,客户在开车、会议等不方便通话的情况下接到营销外呼来电只能挂断;二是不合心意,客户近期对4G融合套餐优惠感兴趣,外呼营销时却推荐了预存话费的优惠;三是不易体验,外呼主要以声音传递信息,对于终端、套餐等复杂业务,客户靠听难以在脑海中勾勒业务全貌,无法引起购买欲望。

如何找到“更合适的客群”,在电话中推荐客户“更喜欢的业务”,并以“更生动的形式”传递信息,让客户易于理解、乐于购买?佛山中心从接触精准化、营销价值化和信息可视化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如图1)。

二、电话营销互联网化运营三大核心措施

(一)接触精准化――定位方便接听的客群

客户的日常行为由其社会角色决定,短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借助数学模型,依据客户历史行为数据,可对客户未来行为进行定量推测。为了实现接触精准化的运营目标,佛山中心主要从最优模型和最佳样本两方面寻求突破:

1、定位最优预测模型

以“外呼是否接通”为因变量,结合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卡方检验筛选出被叫通话次数等28个重要自变量,对历史数据进行定序转换、异常值剔除等处理和清洗后通过神经网络、判别式、C5.0算法、C&R树和逻辑回归5种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以接通率升幅评估定位最优预测模型(如图2),其中:

使用单个预测模型,判别式模型效果最佳,接通率提升幅度可达6.9PP;

使用多个预测模型,接通率提升成效更佳,但可用外呼号码将大幅减少。

2、评估最佳样本规模

进入大数据时代,对于样本规模的考量往往只有一个答案――无需抽样,直接使用全量数据。站在实际运营的角度,样本规模越大,意味着数据处理、模型搭建等各环节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模型对于业务变更的响应速度越慢。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全量数据?缩减样本规模是否也同样可以实现精准识别?我们尝试使用5万、10万和36万3个不同规模的样本搭建判别式模型,从图3可见:接通率提升幅度与样本量呈正相关关系,对“大数据”的强调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合理性;但从成本和产出的增速来看,600%的额外投入仅能带来3%的提升。其中的得与失目前并无统一的评判标准,建议呼叫中心决策者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小结

接通客户是电话营销得以开展的立身之本,使用数学预测模型可有效提升外呼接触的精准度。选择不同模型和样本规模,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通过多个模型对比来确定与企业情况相匹配的最佳组合。

部分小型呼叫中心的同事也许会担心自身不具备统计建模能力,无法开展接触精准化提升。我们尝试运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通过Excel对每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性最高的8个变量,由电话营销项目经理赋予权重,构建一个线性的评分模型,接通率提升幅度也可达到2.5PP,可见“用模型总比不用好”。

(二)营销价值化――找到客户合意的业务

在客户心中,当且仅当我们营销的业务符合他需求时,这一通电话才是有价值的。如何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实现营销价值化的目标?一方面可通过挖掘行为数据捕捉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分析消费数据预测客户需求。

1、挖掘行为数据,捕捉客户需求

客户与呼叫中心的交互除电话营销渠道以外还有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在接触不同渠道的过程中,客户通过浏览、咨询、下单、投诉等各类行为,实际上已经向企业反映了自己的需求。以佛山中心为例,利用互联网爬虫嵌码和GN技术,对客户在26个内外部电商网站的购机行为进行跟踪,实现19个场景下的“客户购机需求”识别,及时推送至外呼跟进营销,终端营销成功率提升50%、销售额提升27%(如图4)。

2、分析消费数据,预测客户需求

福特曾说过:如果你问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对于非专业的客户,哪些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需求,往往知之甚少。大多数情况下客户使用的产品与其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并反映在消费数据中。以手机流量业务为例,在流量使用超出套餐范围的情况下办理更高档次的套餐可有效降低支出,但客户却因不了解而错失省钱的机会。佛山中心通过提取客户ARPU、MOU、DOU等消费数据,与客户在用套餐包含的语音、流量内容进行对比,为每个客户输出个性化的业务办理标签,包括省钱升档、增量升档、省钱平移和增量平移4种选择,较常规随机外呼办理率提升66%,营销价值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如图5)。

3、小结

营销价值化要求电话营销站在客户角度选择业务、研究策略,避免我们呼出去的电话“因放错地方”而成为客户心中的“无聊骚扰”。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关键在于用好客户数据,不管是渠道行为、消费行为或其他数据,均隐藏着客户内心的真实期望,等待我们去发现。

(三)信息可视化――丰富客户的售前体验

信息可视化是电话营销渠道的先天短板,通过声音传递的信息,客户摸不到、看不着,售前体验只能靠脑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佛山中心逐步将彩信发送和H5页面推送规模应用于外呼营销中,极大丰富了客户的售前体验。

彩信发送的优点是上线前筹备时间短,无需系统开发,编辑好内容即可在外呼营销中应用,适合业务变动频繁、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外呼项目。以佛山中心为例,主要用于主推机型随库存量动态调整的手机营销项目,以“机型全貌+核心卖点”为彩信内容,提炼五大应用场景,通过彩信发送刺激客户购买,外呼办理率升幅高达5.1倍(如图6)。

H5页面推送与客户的交互性强,且可插入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进行立体化的信息传递,缺点在于需结合营销业务开发定制页面,适用于规则相对稳定、需与客户多次交互的外呼项目。佛山中心重点用于4G套餐营销项目,通过推送H5页面,引导客户自行对比在用套餐和4G套餐的差异,并结合客户消费习惯突出4G套餐卖点,与普通外呼项目相比办理率可提升10PP。

三、电话营销互联网化,我们还在路上

篇3

(一)中小工业企业定义和中小企业运用互联网现状。本文提到的中小工业企业为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界定,不含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工业企业标准为: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本文研究的云南思特公司即属于此种类型的工业企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底,受访中小企业中,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比例为78.5%。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计算机普及率还相差较大,计算机“不上网”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另外,据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底,受访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了解商品或服务信息的比例相比上半年有所提升,为68.1%。这些比例相比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

(二)中小医药化工企业传统运营模式。对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中小医药化工企业,以江苏、浙江最多,其前身很多是乡镇企业。由于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药化工企业的运营比较重视市场。一般是企业负责人亲自负责管理,由企业派出得力的销售人员去拜访全国各个需要本厂医药化工产品的企业,还有就是与拥有国外客户资源的外贸公司合作。企业销售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人员的水平。另外,由于客户分散在各地,销售人员的工资和赴全国各地的差旅费、招待费是企业很大的一笔开支。参加国内举办的医药原料订货会也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客户的渠道,但是参会、布展的费用很高。而且企业产品在出口方面非常依赖外贸公司,由于信息不灵,缺乏宣传和搜集信息的渠道,又不懂国际贸易流程,医药化工企业无法和国外客户直接交易。采购方面,企业很多时候通过本地采购或者是通过化工原料经销公司订购所需原料,或者通过既往零散、偶发的关系订购原料,原料价格不透明,企业采购成本较高。研发方面,由于信息不灵,难以检索到最新的科技信息和人才信息,企业常常采用到大学招聘大学生或者从其他企业挖人来搞研发,效率比较低。

(三)云南思特公司简介。云南思特公司成立于2005年,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业务方向是:医药中间体、化学中间体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在几年的发展中,公司开发生产了多个医药化工产品。现公司已获得一项云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计划支持,拥有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并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奠定了公司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持续研发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在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制药公司,与多个国家和国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互联网对优化云南思特公司经营管理分析

(一)对采购的优化分析

1、传统方式采购分析。化工行业是传统产业,采购的原材料复杂而种类繁多,规格多样。如云南思特公司就需要采购日常所需的几十种原材料。公司生产所用的原料,一部分到昆明本地化工原料经销公司采购,价格高,质量难以保证。一部分是在昆明当地无法采购的,而且生产厂家的信息难以获得。按过去传统的采购模式,公司需派出采购人员到东南省份的原料工厂去寻找厂家,洽谈采购,费时费力,花费很高,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及时到货。经过云南思特公司测算,如果采用传统外派采购员的采购模式,每年公司在采购方面的人员差旅费用就约为6万元。

2、运用互联网对云南思特公司采购优化的分析。运用互联网,云南思特公司从互联网获取到原料生产厂家的信息实现直接从生产工厂采购,而且还可以实现全球采购。公司采购人员可以不用出差去外地厂家所在地,而是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平台、各个厂家的网站或者博客找到所需采购的产品信息,进行评估比较,选择符合公司质量要求,价格优惠,服务好的产品。运用互联网采购的流程:大部分的原料和设备均是先根据各个厂家的网站或者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信息,选好合适的产品之后,通过互联网沟通工具洽谈(传输相关技术资料和产品说明书的电子版,辅助以电话沟通),最后订货的。另外,可以借助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如国内常用的阿里巴巴,使用阿里巴巴提供的诚信保障服务,来保障货款安全,降低采购风险。采购过程中,如果厂家违约不发货,或者产品质量不合格而不退货,阿里巴巴会扣减厂家缴纳的保障金来给云南思特公司,从而降低风险。另外,根据表1对照,云南思特公司常用的一些可在本地采购的化工原材料,互联网联系到的厂家报价比昆明本地市场的价格要低不少,平均比昆明本地化工市场价格要低20%以上。通过互联网优化采购,云南思特公司部分常用的化工原料可以降低采购成本20%以上。(表1)

(二)对研发的优化分析

1、传统的研发模式分析。研发对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通过研发能够不断开发新的利润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投入市场,以及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研发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来说是费时耗资的工作。对大多数中小化工企业而言,研发经费不足,难以吸引优秀研发人才来企业工作以及缺乏开展研发所需的大量先进设备仪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和大企业竞争。中小化工企业如何严控成本、更好地开展研发工作,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运用互联网对云南思特公司研发的优化分析。云南思特公司通过互联网成功地联络了美国Delware大学化学系国际一流的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成为公司的远程智囊。美国Delware大学化学系拥有的各种先进化工研发设备、仪器和实验室,形成研发的国际外包基础。通过合作,该专家及其团队成功帮助云南思特公司开发了几个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工艺。除了该专家到过一次公司,公司到美国拜访过2次该专家之外,与该专家的所有联系均通过互联网远程完成。当云南思特公司对一个研发项目立项,需要该专家的实验室帮助开发时,双方通过电邮和skype网络电话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委托研发合同。我方合同签署扫描后用邮件发给该专家,该专家签字后再扫描发给云南思特公司。合同生效后,一般根据合同规定云南思特公司通过网络银行支付一部分项目款给该专家,该专家则根据合同要求,检索资料,安排实验等相关研发工作。一段时间开发完成后,该专家根据协议通过邮件将研发出来的工艺发给云南思特公司,由公司开始进行生产试制,在将试制中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及时通过电子邮件、MSN等进行实时沟通,从而将相关问题反馈给该专家,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专家的解答。经过一些问题反馈和解答后,新工艺实现批量成功生产后,云南思特公司再根据合同支付剩下的项目款。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云南思特公司能够不离开本地而借助全球本专业领域最权威的科研力量来进行研发,节约了大量费用,同时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工艺。这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经济模式下是很难实现的。与美国专家进行研发方面的合作,是云南思特公司技术领先的一个重要保证。经过测算,如果云南思特公司要获得每年相同的研发成果,通过企业聘请人员,购买相应研发设备和试剂,每年花费的费用约为30万元,而通过互联网实现部分研发外包以及远程获得研发顾问支持获得同样的研发成果,所需支付的费用仅为20万元,每年为公司节约了10万元的研发费用。使用互联网优化的研发模式成本为传统研发模式成本的66.7%。运用互联网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研发工作,提升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不仅理论上可行,也成为了企业现实的选择。

(三)对物流的优化分析

1、传统的物流模式分析。云南思特公司采用传统的物流模式可靠性差,服务费用高。产品物流方面,昆明属于内陆城市,无海运港口,国际空运物流业尚不发达,目前还没有直达南美、印度等国的货运航线。大量物流需求只能通过昆明本地的一些物流服务或者货运公司,由他们将货物发往广州、上海的物流公司,由其在广州、上海的安排发货,这种物流方式使云南思特公司无法直接与空港或者港口的物流公司沟通,可靠性差,货物、信息需通过昆明物流公司中转,信息传递比较滞后且物流费用高。

2、运用互联网对云南思特公司物流的优化分析。通过互联网,结合各个物流公司为客户开通的在线订舱、查询以及到达时间估算等实用功能,云南思特公司和该公司的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物流公司的网站获得产品运输配送的最新信息。客户可以根据相关信息来安排提货、报关和相关生产,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

云南思特公司主要选择的空运物流提供商为中远国际航空货运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和法国国家航空公司、联邦快递等,中远航空广州分公司为云南思特公司的出口货物安排全程服务。所有的订舱、电子资料传输,该公司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该公司提供的网站客户端远程完成。不仅快捷,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从昆明到广州等国内城市,则依托联邦快递的国内货运业务,同样可以网上下单,全程跟踪,联邦快递的网上查询系统还可以帮助估算到货时间,从而方便安排与出口衔接。这样,物流方面做到了让客户实时知晓所采购的货物何时到达,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三、小结

篇4

关键词:网络运维;互联网;管理;应用;思维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运维是通信行业实现发展的基础,只有强化管理网络运维工作,才能够有效适应网络的运行要求。为了做好网络运维工作,应重视完善网络支撑体系,并根据用户需求、市场形势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在管理网络运维工作时应用互联网思维的相关策略,旨在全面优化有线电视综合数据网络架构。

1 网络运维工作内容与互联网思维

为了能够在网络运维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互联网思维,则首先应明确网络运维工作的主要内容。网络运维包括了有线电视综合网络中的各项运营管理工作,管理对象有网络系统及运维人员,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数据管理、业务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及资产管理等。设备管理指的是监控网络操作系统、传输设备、服务器等设备的运转状况,数据管理指的是统一存储及备份网络中的各类业务数据与系统数据,业务管理指的是管控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

2 在网络运维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思维的策略

2.1 基于云计算的运维管理

云计算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包括负载均衡、虚拟化、效用计算、并行计算及网格计算等,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网络运行环境下,基于云计算、云管理的网络运维管理工作能够解决多种问题,包括省市之间难以对称沟通信息,地市县之间的运维势力不均衡;地市县的网络运维支撑力量薄弱及运维压力大等。对此,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运用云计算、云管理方面的理念。首先,在应用云计算理念管理网络运维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网络存在的差异性,对于网络中的优势节点,可以将其作为独立区域的中心,随后将其他节点作为优势节点的子节点,以组成云计算分层运维管理模型。对于各个区域之间的节点,应保证具有同质化与差异性的特点,以便可以确保各个区域的节点均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差异化中寻找经验,以避免在网络维护中出现大量重复性资源。其次,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改善自处理方面的能力,使各区域的运维工作能够在云计算管理模式的引导下实现精确协作。为了实现云计算管理,在运维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调度功能,以便根据网络维护的实际需要重构与优化运维流程。

2.2 基于日志分析的运维管理

运维日志为网络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在分析运维日志的基础上开展运维管理工作,不但有助于保证运维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量化管理运维人员的实际工作,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强制能力与自动水平。为了有效开展基于日志分析的网络运维管理工作,则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利用日志回溯运维故障。在回溯运维故障的过程中可以重现运维操作的具体流程,因此可以明确了解人工操作流程以及准确定位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而有效提升运维效率。其次,可以利用日志对网络运维工作进行量化管理。例如,对于综合网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据模块,可以采用日志分析故障发生频率及时间等,从而使运维工作实现量化管理。

2.3 基于客户期望的运维管理

开展网络运维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客户对网络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在互联网思维下应重视基于客户期望开展运维管理。首先,应实现区别对待。在运维管理工作中不但要细分客户,同时要重视针对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运维服务,确保大客户能够获得可靠性强及快速的服务;在提供差异化运维服务时应避免公开宣传服务模式、内容,以免造成客户产生不平衡心理。其次,应注意慎重承诺。承诺是影响期望的重要因素,在运维管理中应根据服务资源状况与服务能力等要素,给出服务承诺,如在24小时内给出处理完成等;对于难以提供的运维服务,应避免盲目承诺。第三,在基于客户期望的模式下开展运维管理工作时应重视做到积极沟通以及动态管理。在动态管理方面,应注意根据客户对于互联网的期望值变化情况对相关的运维服务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能够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步伐。此外,积极沟通指的是在运维管理工作中应适当引导客户期望,让客服人员向客户简要说明网络故障情况,同时告知网络技术人员正在积极抢修,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告知网络能够恢复正常使用的大致时间。如故障面积较大、事故原因复杂,且可能造成客户长时间等待,可以约定上门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维护在企业发展、客户服务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全面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完善网络运维工作,积极提升网络运维的管理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汉熙,万成娜,管晶.网络负生态学术研究方向展望――网络负生态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75-81.

[2]周健,周贤伟.依赖半径的大规模Adhoc网络群密钥管理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03):878-881.

篇5

2014年9月当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所写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面世后,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作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先行者,国家电网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进行了持续探索。不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仅仅依靠国家电网,中国能源互联网还不能完全覆盖,需要很多在国网体系以外的能源电力企业参与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而光伏产业正是最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2015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概念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能源领域已经开始探索开拓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互联网道路。

据了解,目前从光伏全产业链上来看,行业中正掀起了一场从制造端、应用端,到融资租赁等环节的光伏互联网浪潮。这番热情的背后,则是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

在刘振亚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指出: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目标。届时,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

不难看出,光伏在清洁能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的光伏市场可想而知。而一直致力于分布式电站开发的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向媒体表示,众多光伏企业在剖析自身优势之后,都在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光伏互联网之路,圈里的人都在试图将互联网的思维和光伏产业进行结合,目前已经有公司初具成效。

据了解目前中国光伏行业和行业外的资本,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上来,因为电站建成并且并网发电之后能够带来几十年持续的收益,而电站的转换率成为一个电站效益高低的关键。

能源行业大佬开始布局

当前,与“互联网+”结合已成为光伏市场的最大卖点,携手“互联网+”也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无限想象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强大的颠覆能力对光伏产业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巨大挑战。部分看似无坚不摧的光伏龙头企业,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被率先找到“互联网+光伏”新路子的小企业颠覆。

在这个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光伏企业要想抓住机遇,首先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化商业模式。据了解,目前光伏互联网结合的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光伏制造领域的B2B平台、光伏系统服务领域的B2C和B2B平台、第三方大数据运维公司、互联网众筹和互联网金融、光伏电站交易平台、光伏发电量交易平台。

日前,华为集团在黄河上游水电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化”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同时,华为还通过无线宽带集群和多媒体运维系统,实现专家和现场运维人员协同工作,用实时的视频和语音通讯,让远程专家提供“一站式”专业、安全、准确的技术支持。数据实时采集、云存储、大数据挖掘及在线专家分析系统,可使电站自动体检,给出最优清洗、部件更换和维护等建议。

而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建成并布局“六位一体”能源微网、清洁能源电商交易平台、能源智能建筑、区域能源互联中心、“能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在从多晶硅到光伏电站全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中,互联网将成为协鑫集团整合金融、产业、市场及服务等各种资源的重要工具。

此外,数月前,作为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远景能源,也推出了以太阳神名字“阿波罗”命名的第三方光伏电站管理云平台。行业大佬的诸多新动向表明,光伏产业正在开始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大数据支持新能源行业

光伏互联网市场的炙手可热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两者结合的诸多不确定性。在国家力推的背景下,光伏产业仍未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究其原因,有效数据的缺失导致投资光伏电站风险过大,进而“逼退”金融投资机构是重要原因。

而在光伏数据的收集上,国内光伏电站已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国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数据采集模式并高效运作。“有了大数据基础,国内光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才能走得扎实。”欧文凯说,“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运行数据的集散地,完全可将其看作是能源互联网在可再生能源电源侧的‘入口’,这也是光伏电站相关大数据采集的唯一端口。”

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已意识到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市场潜力。4月1日,阳光电源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全新的“智慧光伏云iSolar Cloud”平台,共同推动新能源向“互联网+”的产业革新。阳光电源此次强势涉足互联网,引起行业极大关注,近20年逆变器生产、太阳能电站运维管理采集的大数据会令人刮目相看,被行业认为是光伏互联网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数十万太阳能电站接入“阿里云”,变身“互联网+”发电站,对电力行业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启示性影响。

据了解,阳光电源仅一项新型的智能精准解决方案,预计每年就可为光伏电站提升3%-7%的收益。未来,阳光电源将融合企业太阳能电站的运维管理经验以及全球领先的系统设计能力和产品技术,通过阿里云提供海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向太阳能电站提供智能运维服务。

“光伏发电将从单一的电站管理进入集团化电站管理阶段。”阳光电源副总裁赵为告诉记者,“我们的光伏运维经验和大数据基础与阿里云计算的结合,为光伏产业里程碑升级提供了最好、最具想象力的平台。”

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向媒体表示,众多光伏企业在剖析自身优势之后,都在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光伏互联网之路,圈里的人都在试图将互联网的思维和光伏产业进行结合,目前已经有公司初具成效。

篇6

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比攻击公司的域名系统服务器更能引起IT部门的恐慌了。今年1月12日,由于美国域名注册服务商的重大疏忽,致使中国搜索巨头百度的域名解析遭到不法分子恶意篡改,故障长达5个多小时。在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百度CEO李彦宏更是连用多个“史无前例”表达感慨。

目前,这场重大故障最新的进展是:美国时间7月22日,美国纽约一家联邦法院做出裁决,允许百度美国域名提供商违反合同、和应对黑客攻击轻率。

这场事故无疑为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敲响了警钟。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离不开域名,域名安全直接关系到互联网应用能否运行,是互联网的“命门”之一。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域名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球域名行业不能回避的话题。

针对域名服务体系的安全隐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介绍,域名服务实际上至少包括两个大类,一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域名注册服务,另外一个就是域名安全运维服务,而在使用过程中,域名安全运维显得更加重要,但是这个方面却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拷问域名安全现状

北龙中网《报告》数据显示,从2009年8月到2010年8月一年时间内,全球大型的域名攻击多达20起,安全故障无孔不入,涉及到了域名服务的各个层级:有对国家顶级域名的事故,如瑞典顶级域名.se因技术问题造成的瑞典全国网络瘫痪;也有因电信运营商的递归服务器瘫痪造成的大面积断网,如暴风影音事件,同样,对域名解析服务(DNS)提供商的攻击更是不绝如缕,易名中国DNS服务器攻击导致上万域名无法解析,新网则造成二十万域名“罢工”。

相比显性的网络欺诈和病毒攻击,域名故障的影响范围广大而损失更为惨重,攻击隐蔽而破解更难入手,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互联网底层故障造成网络生活受阻甚至国家信息安全危机。域名系统作为4万亿电子商务市场的支撑基础,如果存在安全隐患,相当于在沙地上建立摩天大楼。

互联网急需一家具有权威背景、雄厚互联网基础资源和丰富产业技术经验的机构来领导并解决这一切。

对于尚显粗放的域名服务行业,大部分网站尤其中小型网站,建站后自动将域名运维服务“配套”托管给了域名注册服务商,在网民和终端不多的早期,无论是电信运营商抑或域名托管商均能承受不大的访问流量;随着网民突破4亿,上网终端剧增,网站访问流量的剧增让各级域名服务体系变得相当脆弱,运营商之间、域名托管商之间“良莠不齐”的域名服务水平以及互联网的整体勾连性,让域名服务的局部改进成为“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游戏。

事实上,多位电信和互联网专家都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我国很多省市在域名服务器部署方面没有很好的机制,包括域名服务管理机构、电信运营商、域名托管商等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需要按照一个标准来更好地设计网络。

域名安全运维服务关键在于技术标准

由北龙中网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制定的《域名系统安全防护要求》和《域名系统安全防护检测要求》两项标准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成为域名行业首度获批的行业标准,实现了域名系统安全方面“零的突破”,这两个标准为我国域名服务系统提出了安全等级保护、安全风险评估、灾难备份及恢复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要求,自此我国域名服务行业有“规”可依,域名服务行业真正走向规范、安全和可靠。“‘5・19暴风事件’之前,我们就已经着手进行域名安全相关标准的制定。”北龙中网总工李晓东博士介绍。

在2009年底,根据中国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要求,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原CNNIC运行管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关键词寻址等基础资源服务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立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一企业的使命就是让互联网更便捷、更安全、更有价值。而制定域名系统安全方面的标准,正是其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面。

此前,记者从域名管理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行业标准列表中了解到,目前通信行业的2766个行业标准中,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和域名系统有关。根据互联网的网络分层,互联网大致分为物理层、协议层和应用层,在近3000个通信行业标准中,关于互联网设备工程等物理层的标准占据绝大部分,协议层中关于IP地址的标准也为数不少,唯独协议层中的域名安全运维领域,无一个标准先例,这和域名的重要性显然不相符合。

李晓东博士认为,域名服务系统的行业标准空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域名本身作为基础设施,其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起步较晚;第二相比通信网络设备等研究,国内对域名行业进行跟踪研究的单位非常少,因此研究力度比较薄弱。

究竟怎样的域名服务器部署才算好的机制?究竟怎样设计网络才能降低域名系统乃至互联网的风险,对于域名系统的安全有没有统一的要求?面对国内良莠不齐的域名服务水平,是一刀切,还是制定一个域名服务的分级标准,实施分级而治?对于整个域名服务行业,这些问题此前全无定论。北龙中网联合CNNIC制定的《域名系统安全防护要求》和《域名系统安全防护检测要求》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

域名安全运维服务关键在于技术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将域名系统安全防护内容分为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等级保护、灾难备份及恢复等三个部分,提出了安全防护要求和检测要求。标准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荐性标准,对提供相关域名解析服务的整个业务系统都有引导和推荐作用。北龙中网是业界领先的互联网基础服务提供商,其战略合作伙伴CNNIC是我国域名运行管理机构,在域名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运行经验。

域名行业标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域名行业提供了两个关键性指标。“一个是针对域名,即根据域名的社会影响力、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服务规模的大小分别定级,并对不同的域名提出不同的域名服务需求,以求提供最为精确和稳健的域名安全运维服务。”审批该标准的中国通信化标准协会的专家为记者分析了标准的内涵,“第二个指标针对提供域名服务的相关运营商,对资产识别、脆弱性识别、威胁识别、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文件记录等进行评级,确认域名服务商的服务水平”。

这也意味着,以该标准为指标,域名服务开始有“规”可依。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在从管理上来看,对于域名的这个环节实现规范、高效的产业化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闫宏强处长在域名服务安全高端论坛上强调,要规范整个域名服务行业,提升域名服务安全系数,急需一个中立、技术过硬、管理有序第三方来提供域名安全运维服务。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域名安全运维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这意味而此前大量存在的由域名注册服务商“绑定”实行域名运维服务的粗放方式开始改变,从电信运营商、域名服务商到需要服务的网站所有者,域名服务的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时代就此开启者,整个域名服务链条即将迎来清晰、明确、精准、规范的服务态势,有利于提升域名行业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从而从根基出发提升了互联网的安全和可信。

北龙中网的历史机遇:寻找新蓝海

“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如同互联网的空气。一旦发生域名信息被恶意篡改或被攻击,将对网站的正常运转和业务经营带来巨大负面效应。”北龙中网总工李晓东如是说。

与域名注册服务商所不同,北龙中网定位为互联网基础资源服务提供商。按照互联网的三层架构,基础资源服务层是介于物理基础设施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任何互联网业务应用必须查询基础资源服务获得相关基础资源信息后才能进行数据通信和互联互通,才能使各项业务得以开展和实现。

针对域名解析服务的安全问题,北龙中网即将推出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云解析”服务方案:包括高可信智能化的解析服务、免费递归服务、中小企业托管服务、企业级DNs托管服务、企业级DNS备份服务。 “云解析”方案既包括了硬件,也包括软件,既有针对大中小企事业单位的企业级服务,也有针对普通网民、个人站长的免费服务。

篇7

关键词:IT运维服务管理;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

我国IT产业与互联网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可以说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到重组、融合、创新、不断深入的信息化大产业发展时代。而且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现在各种电商的上线运营、政府对于互联网技术的重视,使得IT技术的涉及面越来越多。虽然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看重对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企业在以后应当注重对IT运维的投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互联网系统。

1 系统的总体设计

1.1 系统结构

IT运维服务管理支撑系统其实就是为软件的运行提供的一个平台,它的主要工作就是为IT资源进行保护、维修与管理。它可以通过利用接口以下对上的方式对平台中的IT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也可以为其他的对外互动与应用人员进行端口的提供服务。这样就可以对整个平台中的IT资源进行一种随时随地、不断更新的数据监管方式。

1.2 流程管理

在整个程序中,IT运维服务增设流程管理功能,顾名思义,它可以对整个系统内部的各个节点进行必要的监管与控制,足以满足系统管理者对于系统的监控需要,以此来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良好的运行。在这个监管程序中,不仅要将整个服务程序监控好,也要在整个程序的运行中将支撑系统的运行模式固定下来。对于流程的监控管理,涉及到程序开始运行后的各个方面,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监控功能

此功能设计的作用是监管和控制每个用户在使用时各项功能的实时运行情况与数据。在此平台日常的运行中,对硬件、软件设备配置的管理是负责软、硬件能否顺利运行、功能特点是否完全运行、出现问题时能否自我修复等,以及负责对下指令的发放与管理。还包含对软、硬件设备在运行时各种数据的搜集、整合、管理与分析,另外就是在出现问题时要能够及时自我报警、提示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发出警报,如能完成对出现问题位置的准确定位是效果最好的。最后,还要能实现对系统运行时占用并使用了那些资源能够及时显示,为用户合理分配资源进行数据参考。

1.4 对系统平台安全性进行监管

在现在人人都懂一些互联网技术的时代,对于网络安全的管理亦是同等重要,它主要是保障整个系统能够平稳、流畅、安全的使用,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计算机病毒的拦截与删除,利用此功能,使系统在接触陌生用户或者外来数据的传入时能够自我有效的阻拦陌生文件或病毒的入侵,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二是要对系统内每天登陆、录入用户操作等行的数据形成日志文件保存起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三是对用户的管控,主要指新用户的增加、无效用户的删除、对用户详细信息的查询、用户自我修正个人信息等操作。

2 对系统配置、管理、信息的管控

2.1 对系统配置的管控

此功能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运行中所有硬件之间的配合、相互之间的运行进行保护与分别识认,以便能够更有效的管理日志信息的修改与公开。另外也会保证基本设备、基本服务建立的模式进行一个初步的建设。建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们的目标客户提供一种管控数据的方式、展示出整个系统真实的配制稻荩使硬件系统的质量能够更好的相互配合,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合理的分配各个存储设备的资源运用。

2.2 对系统变更的管理

在整个系统的运行有效期中,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的配置都有其一定的运行周期,不可能一直无限的运行下去,或者是有时整个系统的为之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变化,因此对于服务系统的资产和软、硬件配置的改变是必须要依靠相关系统功能来实现的。在系统的设计与搭建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各种变更操作的记录,每一次变更可能引起的风险评估,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变更操作应当建立起相应规范的、合理的审批和操作程序。这一项中就应该包含对系统物理环境的管控、维修、操作有关的硬件配置、日志文件记录。

2.3 对信息的管理

在这一项系统功能的实现中,主要是包含每个功能模块、操作程序、系统测试数据的公布和整理。在程序的生产环境情况下,对于何种信息、如何审批、如何公布进行安排。在信息过程中,不仅要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提前的安排,同时要对系统的服务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将安排的信息能够切实的运用起来。

3 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

在IT运维服务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中,对一些良好的数据库开发工具亦有着很好的运用,也进一步对于整个系统的流畅运行提供了优秀的数据支持。这在系统的真实运行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软、硬件的配置、系统变更的管控、日志文件的等各个方面。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在数据库中保存的程序运行结构图一般都是放在系统界面的右侧,在整个流程的设计中,已经包括了对各个子功能模块流程的显示。基于此,在对系统中的一些字段、数据库内表格的设置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配置。在我们对系统进行整体测试运行时,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整个系统发挥出其最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同时保持住整个系统在运行时保持稳定、维护系统的安全。同时也会使用户在使用系统的时候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功能的实现与具体的操作流程,从而更好的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效用。

4 结束语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软、硬件不断更新、IT技术不断创新,而且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极大地改善,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效率。但是IT系统要想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就需要有良好的运维服务系统做支撑,因此只有把服务管理支撑系统做得合理、有效,才能够有效的对IT系统和IT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尚云云.IT运维服务管理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张伟俊.成飞所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篇8

我们的案例来自几个方面,就是IT跟银行的业务结合非常紧密,现在从银行的业务来说,它对IT提出新的要求。主要是银行的IT是经过后台服务的,是自身业务的一个部门,现在逐渐的因为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IT逐步的由后台支撑转成产品创新和新业务这样一个转换进程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要求商业银行的IT架构是要面向服务的,能够跟进市场的要求动态的瞄准,满足快速的开发和快速的产品需要,所以需要我们的架构是动态的,能够灵活的部署,及时的交付。

另外一个就是业务不断的拓展,银行的业务是非常忙的,我们的系统不是几十台,而是成千上万台这样的服务器系统在运行,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靠我们人力管理和维护,是难以应付的。需要我们走自动化的道路,必须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分为几个层级,第一个最简单就是操作层面的,我把简单的变成自动化的流程,写成一个脚本。第二个是任务性的自动化,第三个方面是流程自动化,这就是庞大的IT系统,管理维护所需要的去转化的一个过程。自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我觉得下一步就要进一步的实现云计算面向服务,这就是我们做这个云计算的一些背景和初衷。

我们IT运维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数据中心阶段,银行数据中心从90年代末期开始,到21世纪初,过去上一个十年基本大的银行完成数据中,第二个阶段是共享,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降低成本。第三个阶段是流程化,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所有的这些过程全部通过自动化的过程来实现,包括我们的相应的一些管理,得到一些信息和数据,我们全部录入我们的数据库,包括软件的生命周期,我们硬件的生命周期全部在里面管理。等于,包括运维知识管理,这就是我们整个的一个基于门户和管理平台。

我们的整个的运维架构,我们有流程控制,我们有技术架构,有日常运维的服务等等。云计算在里面是我们庞大运维其中一块,这一块当中我们主要做了基础架构的基础上,资源的虚拟化,到整个运维的服务应用化,就是我们日常的运维工作可以实现平台的实现,上层就是服务,他跟我们日常内部的一些苹果的流程都有接口,都是紧密结合的,包括跟我们的高级管理,跟我们性能容量管理,跟我们业务影响分析等等。这是一个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从系统的部署来做一个例子来看,我们的流程很复杂的,这个图是一个安装的大的一个图,其实这个流程图里边实际比这个更复杂,因为当中一个节点涉及到很多的工作,原来是几个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然后我们把局部的自动化以后可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工作,现在我们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包括整个的管理流程全部封装了。

比如说我们装完了系统以后,相应的信息全部录入电子库了,我马上能看到我新加了那些系统,这个系统基本配制是什么,所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动态的一个演示。现阶段我们做的我们建立一个基础的环境,首先通过手工做安装,未来的项目我们是进一步的自动化。

第一步先把物理的服务器先搭好,包括我们的网络布线等等先做好,存储的分配,然后我们通过应用环境推送我们的操作系统,推送我们的软件自动分发和安装。再下一下根据具体的等到业务的具体出来以后,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业务的需求,我们专门为这个应用和业务设置专门的一些配制,然后应用的版本对外服务。投产以后我们也是通过这个来实现,通过检查、告警等等。

总结一下主要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安装步骤大大简化了,效率提升了,整个流程是整合的,尽管我们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工具和产品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我们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说,我只是登录WEB的页面,最后得到这样一些结果。

我们也为他设计了一些我们期待的指标,我们希望它在自动化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当然不是说没有任何人工干预,自动式的服务。内部的时间减少50%到70%,我们资源配置完全自动化收集下来。覆盖率我们希望超过90%以上,软件生命周期,整个软件从采购到安装到维护到退出生命周期都能跟踪管理。包括对整个系统的审计,一些跟踪,都要能够实现,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些具体的指标。

刚才是一个实例,未来进一步我们把底层实现虚拟化,网络的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跟我们上层的平台虚拟化和运维的虚拟化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最后一个环节。

我今天就做一个简要的分享,谢谢大家!

扈秋宁: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首先感谢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组委会和IBM的热情邀请,我荣幸地代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向大家简要地介绍秦皇岛开发区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情况。这也是我们园区案例的一部分。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抵触正在迅速崛起的环渤海的地段,开发区建设以来,经过基础建设、发展、改革和二次创业到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步成为秦皇岛开发区的主要区域。

一个优秀的有成长力的经济开发区,如果想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勇于创新,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主动把握新的发展权,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那么近年,云计算产业在国内兴起,并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园区在研究学习云计算产业的特点、优势并分析了我们园区自身的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那么我们于2008年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数据产业的概念,并且以重点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为主导产业方向,并在政策的制定上给予了扶持和发展。

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园区先后出台了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新规定,扶持优秀创新企业加快发展的暂行规定,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秦皇岛开发区的数据产业和我们云计算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2008年10月16日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秦皇岛国际数据论坛,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也同时揭牌。2009年5月数据产业基地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薪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10月又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河北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同年秦皇岛开发区引入了IBM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开发区对此项目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IBM专门成立数据研究院,一会儿由我们研究院的同仁对咱们三维互联网平台给大家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2011年7月,由产业联盟和秦皇岛开发区共同举办的中国云计算论坛在秦皇岛顺利召开,今年6月我们数据产业基地首期以数谷大厦为中心,数谷创意区基本建设完毕。

北方云计算数据中心,基于云计算的IBM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量子数据中心、新同联华的医学院等云计算和物联网企业等多个优质项目落户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同时北京万方数据加工中心也已经进入了细化合作方案的阶段。以上就是我对我们秦皇岛开发区在发展云计算方面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我代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对IBM的邀请表示衷心地感谢!并祝2012年IBM云计算高峰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首先什么是三维互联网,三维互联网是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建立的在线虚拟环境,它是当前互联网的延伸,用户在非常真实的虚拟空间中,通过各自换身的方式进行漫游、交互,在非常自然和真切的探索这个虚拟空间的同时,完成各类交互、动作与交流。三维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新热点,广泛应用于旅游、教育、房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是互联网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公认下一代朝阳产业。

什么又是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呢?在三维互联网中,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架构管理方法,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为开发和运用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厂商提供大的孵化支持,即所谓的基于云计算三维互联网的概念。而基于云计算三维应用互联网的云计算平台,支持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上线运营,缩短开发周期,这种方式可以逐步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该孵化平台提供的企业及安全性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和身份管理,开放的业务集成能力,扩展性的系统架构和快捷的用户内部内容创建的支持,与服务支持,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轻松地处理各种应用业务需求。

秦皇岛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是IBM全球发展研究院历时四年研发的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包括15项专利技术,代表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能让用户在既虚拟又真实的世界,犹如身临其境,同时提供了用户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网络支付接口,以及版本声音服务,应用推广服务等支持,方便各类三维应用的研发、部署以及个性化定制。

在技术上有如下优点:首先平台的运营体系性能非常高,在一台PC上可以运营百万级的规模。

第二架构高可延展性。

第三具有良好的保障性。在平台提供了企业及安全性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政府、企业或者个人的信息安全。

第四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确保平台中应用并能可靠的运营,避免损失。

第五集成接口开放,平台可以灵活整合企业后端系统,保护现有的投资。

第六用户友好性强。

第七标准和技术性的兼容。

对于被孵化的企业来讲,平台具有众多的优势和意义。首先软件企业通过租用孵化平台提供的设计、开发、运营和管理服务,只需要配个人云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口,就可以从事三维互联网相关业务的研发和运营工作,高效率进行运营模式,拓展新的客户群体。

其次具体的运营管理和工作交给孵化平台来做,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到软件服务本身和业务需求设计、开发上,再提高标准化的程度同时,又可以拿出充分的精力,制作高水平的应用服务。

第三平台的快速开发能力,大幅度缩短了项目的研发周期,可以快速有效地应对市场的变化,抢占市场先机,更准确地制定发展策略。

第四通过平台各类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增加了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帮助企业快速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五随着平台上应用服务的增多,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组合推荐技术,可以得到用户的叠加和共享,形成正向循环和具体效应。

第六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与IBM的品牌价值,以及统一品牌的宣传战略,集中资源树立共同的集体品牌形象,解决企业单独宣传投入大、成本高、帮助企业进行应用的推广与市场开拓。

IBM已经帮助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打造了该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并借助于燕大正洋数据中心建立了云计算服务平台。同时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备三维互联网应用项目的策划案,部分应用领域的项目策划工作已经完成,其中身临其境三维互联网应用方案,营造全户型、多风格样板间,以及个性化体验效果,创新实现楼盘营销与数字沙盘无缝集成的经验,得到了众多企业的一致好评。

目前已经有十一家IT公司正在使用该平台进行应用开发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用户高度认可。

篇9

关键词 互联网产品 团队 用户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经济的爆发,使得与之相关的各类职位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求职者的青睐。一个受欢迎的互联网产品或服务也许不是诞生于一家声名显赫的企业,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由于团队的规模、内部文化、成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团队会有不同的岗位和职能划分。但从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特点来分析,我们仍可以对一般互联网产品团队有一个简单的划分。

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团队一般有以下五个大方向的人员分工,即: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人员、运维人员,产品营销人员。

1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已经成为IT行业一个非常热门的岗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在产品的开发管理中,产品经理是团队领头人,但并不是行政上的老板。虽然产品经理对于产品开发有很大权力,可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工作进行干预,但从行政上讲却往往不像一般的经理那样有自己的下属,然而他在项目中需要调动多方资源,因此要想做好这个角色是需要相当技巧的。

一般来说,产品经理是负责并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按时上线的专职管理人员。他的任务包括倾听用户意见,负责定义和规划产品功能、用户界面和交互行为、协调整个团队的工作、及时跟踪产品的使用反馈。产品经理还要认真搜集用户的新需求、竞争产品的资料,并进行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以及产品发展趋势的研究等。出色的产品经理并不需要自己精通或实现新技术,但必须对新技术有足够敏锐的觉察力和理解能力。

2设计师

在互联网产品团队中,设计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这里的设计师包括了一系列的头衔: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产品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和产品经理协作,发掘产品的潜在需求并确立优先级。输出详细的产品功能规格是产品设计师的主要工作。

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的职责是推动最终产品的设计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使用户能顺利地使用产品或服务并有一种愉悦的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产品可用性的保证,是吸引用户、保证产品较高用户黏性和可观收益率的核心元素。为此,设计师须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等知识来设计产品的信息架构、任务流程、交互行为等等。

视觉设计师的工作在很多时候也被纳入用户体验设计的范畴。他们的核心工作是在产品预期功能的规划范围内,创造一个让用户使用愉悦的视觉体验。对美和高效的追求是视觉设计师永远的话题。

3开发人员

产品开发人员也称为工程师或软件开发人员,负责开发产品,有些公司称之为IT团队,但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区分的关键是看他们是为顾客开发软件,还是为企业内部开发软件。IT团队通常指的是为内部员工提供技术支持的团队,而开发团队指的是为外部客户开发和维护产品的团队。

开发人员是实现最终产品愿景,保证产品能顺利上线的重要一环。开发人员的工作,是设计图纸成为“房屋”的“建造过程”。一般来说,开发人员的核心能力是其过硬的技术,开发团队要保证产品能够通过现有的技术得到完美实现,并能良好运行。

4运维人员

互联网服务产品通常运行在服务器上,用户需要通过Web访问服务。虽然有些公司将这项任务外包给开发团队负责,但是运维工作需要一系列专业技能,很难由开发团队独立承担。由于运维人员往往需要具备相当的技术运用能力,因此常被称为工程师。“百度百科”强调,运维工程师是“集合网络、系统、开发工作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内软件行业的发展和扩大化,有更多更复杂的系统出现,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有更多的运维工程师。维护是包括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当前国内还很少提及运维工程师,很多工作都由软件开发工程师兼任,在未来,运维工程师应该成为IT团队中一个专有的重要岗位。

5产品营销

和传统制造业类似,一款产品上线后(现在越来越多体现在上线之前),为了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销量,吸引更多的用户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样需要有专门的营销人员来策划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产品营销人员需要负责对外、产品宣传,为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策划组织重点营销活动(如在线营销)、从而为促进产品销售提供支持。有些公司让一个人同时负责产品需求定义和营销,这两项工作的能力要求相差很大,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产品营销人员需要深刻理解互联网经济模式,对用户消费心理和行为有足够细腻和独到的见解。

6结语

在如今互联网经济大爆发的阶段,各类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和服务呈爆炸式增长。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团队是保证企业推出成功的产品,赢得大量用户从而获得可观收益的必要条件。在这个团队中,需要产品经理、设计、开发、运营、营销等角色团结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可能导致产品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最终的完全失败。

参考文献

[1] 夏洁.论互联网产品开发中的用户体验及可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

篇10

用户不发短信了,那他们用什么拜年?并不是打电话。根据统计,2014年春节运营商移动电话去话总时长只有平时通话量的3/4,也低于2013年的假期总时长。

用户们或许是在上微信,或许是在上来往,或许是在做其他,总之,他们转移到了其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上。从除夕到初七的8天里,全国平均每个手机用户使用46.6M流量,比2013年平均每日增加了63%。

从2014年国内三大运营商财报分析,三大运营商的主要收入由语音转向数据。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受到OTT的激烈竞争,逐渐被管道化。财报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3090亿元,减少467亿元;数据业务收入2531亿元,增加462亿元,增长22.3%;其中,中国移动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15.1%,收入同比增长42.9%。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流量收入341亿元,增长50%。中国联通移动宽带业务收入1058亿元,增长17.9%。

传统语音、短信业务收入急速下滑,数据业务的增长未能填平语音业务的亏欠,这是运营商营收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支撑数据流量高速增长的网络投资和管理网络的成本不断增加,运营商遭遇“增量不增收”。

面临互联网业务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传统电信运营商受到原有竞争对手(运营商之间)和新的市场竞争对手(如OTT厂商)的双重挤压。运营商如何在变革中制胜?

抢占数据服务制高点

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目前最重要的是抢占数据业务服务质量的制高点,控制管道,按质定价,利益共享。

首先是保障,一张高质量高性能的网络是运营商数据业务运营的基础,在此之上实现对移动互联网各种OTT应用的质量和用户业务体验的可视、可管、可控。

其次是合作,与OTT企业、内容提供商合作发展,创造竞争环境,鼓励高带宽、大流量应用迅速发展,提高管道的核心地位,让行业各类玩家意识到业务质量的重要性。

最后是转变,主动进行运营模式革新,从以网络性能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同时挖掘管道中的数据价值。

下一代运维

中兴通讯为面临转型的电信运营商提供下一代运维服务理念。以商业价值为导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构建自顶向下的运维体系,实现网络运维智能化,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网络运维成本;实现用户业务体验的可视、可管、可控。

中兴通讯下一代运维服务理念包括四层:智能运维、业务运维、体验运维和价值运维。对应两大方案:智能运维管理服务方案和业务运维管理方案。

移动,精准,主动的网络运维――智能运维管理服务

中兴通讯智能运维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是集组织变革、业务流程演进、工具改造等服务方案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组织架构上要实现扁平化和集约化,依托完善和规范的运维支撑系统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集中化运作,进行全程全网的调度和管理,改变“各自为政”的建设和维护模式,逐步实现网络资源和网管支撑系统的合理分布。

在业务流程上面,立足新时期网络运维特点和智能化运维支撑系统服务优势, 以服务品质为核心建立并管理好基于Etom、ITIL国际标准框架下的运维流程。

在系统和工具支撑方面,适时引入创新运维平台、融合多厂商、多制式的智能维护工具,并采取新时期网络和服务需求相适应移动、准确、主动为特点智能运维模式。

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运维转型――业务运维管理服务

中兴通讯业务运维管理服务,以工具和流程为基础,为运营商提供跨越业务层、用户层到商务层的管理服务支撑。

业务运维管理方案提供全面且精准的业务质量管理。丰富的业务质量KQI建模经验,可对各类热点业务(网页浏览、在线视频、应用下载、即时通信等)建立多维监控模型,实时掌握业务质量情况。

该方案提供六种定界定位分析方法,跨越业务层、网络层的多维分析,实现用户投诉自动定界至问题网元(终端、基站、SP、无线、有线)。

零距离感知终端用户的真实业务体验。丰富的用户体验CEI建模经验,准确评估、实时发现并处理用户体验问题;用户投诉与用户流失趋势预测,预测准确性达70%;网络NPS管理模型,结合流程、工具和组织提高网络NPS。

篇11

2016年1月10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主办,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和CIO时代网承办,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北达软协办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云计算时代的创业与创新”,主要讨论的议题将包括“基于云计算的创业与创新”、“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打造”、“行业云平台的创业创新机会”等。来自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的重量级嘉宾都参与了本次活动,与此同时还吸引了众多传统企业CIO、互联网公司CTO以及业界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行业发展。

京东云“互联网+”战略

京东集团副总裁何刚发表了主题演讲。何刚表示,未来云计算的市场有巨大的增量空间,而“互联网+”将首先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升级,传统企业的管理软件与工具软件将向SaaS化与移动化转型,核心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也将向SaaS化靠拢,传统的业务应用软件的中间件平台将以大数据平台与PaaS化为主。京东云不止是云计算,而是全产业链云服务,京东云“互联网+”战略将助力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京东十二年构筑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互联网电商能力, 涵盖了从采购、仓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O2O、智能大物流、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云计算等多个业务板块。京东云不止是云计算,是全产业链云服务,将为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基础技术、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升级、电商业务资源合作、互联网经验输出等多层次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循环。

云计算与大数据实践

在过去的两三年,云计算服务还只是小型企业、互联网公司和创业企业的选择,而2014年整个云计算市场迎来转折。云计算在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云计算市场加速发展。BAT眼到手到,力度在2015年尤其大,在资金、资源以及合作范围上毫不吝啬。据相关资料显示,阿里云、腾讯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数量均已超过50万台。其中最炙手可热的仍然是孵化于阿里电商生态的阿里云。阿里巴巴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云计算业务获得128%的增速,是阿里体系中增速最快的业务。

阿里云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章文嵩作为LVS开源软件的创始人在论坛上发表题为“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实践”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与大家分析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云服务增长率为45%,而传统IT增长率只有4%,云计算正在成为风口,各大企业开始投身公有云事业,云计算给客户真正的价值是跟数据有关系,而不只是给客户省成本。云计算与大数据支持“创新生态”,改变了20年来“重硬轻软”的思路。

阿里云计算平台帮助各种类型的企业做一次互联网的转型。阿里云强大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阿里超越Hadoop的大规模集群计算平台,特别是阿里云的自主可控、安全合规体系为阿里云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他表示,未来阿里云还将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服务。

引领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创新

腾讯云有着深厚的基础架构,并且有着多年对海量互联网服务的经验,不管是社交、游戏还是其他领域,都有多年的成熟产品来提品服务。腾讯在云端完成重要部署,为开发者及企业提供云服务、云数据、云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方案。多年来,腾讯云基于QQ、QQ 空间、微信、腾讯游戏等真正海量业务的技术锤炼,从基础架构到精细化运营,从平台实力到生态能力建设,腾讯云将之整合并面向市场,使之能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集云计算、云数据、云运营于一体的云端服务体验。

腾讯云副总裁刘克鸿在演讲中提到,互联网作为技术工具连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互联网+”也是重要的连接工具,腾讯成功地把人和服务、人与业务、人与人之间连接了起来。目前腾讯已与20多个省、直辖市政府开展“互联网+”战略合作。

腾讯“互联网+”的实现方式为:一云多端、连接一切。以QQ、微信为前端、云计算为基础支撑,结合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提供“两前一后”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详细介绍了腾讯在云计算、游戏领域、移动领域、“互联网+”领域的重要举措与典型案例,一系列成功客户的背后,腾讯云的安全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很多高可用的安全解决方案。

云计算服务促生商业新生态。云计算出现的最初阶段连接了人与人,发展的进一步阶段则是连接人与设备,最后连接人与服务,也就是O2O。因为云计算的出现,允许以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大的想象空间去塑造新的商业生态。

精彩亮点

这场主题为“基于云计算和互联网的行业新业态”的对话,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CIO徐斌主持,世纪金源集团IT技术总监韩野、未来电器股份信息部部长陈桂平、和谐一家餐饮公司信息总监方菲、先锋金融集团信息部副总经理赵文P、亿方云COO刘超五位嘉宾参与讨论。

篇12

摘要:

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一个大电网的复杂性超过了几千维,甚至达到了几万维,数学家无法得到解析解。可想而知,电网发生故障原因的多样性。因此,寻找一种或几种正确处理电网故障的方法是电网运行研究人员努力探索的目标,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是在现代电网运行模式下总结提炼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电网故障处理的先进方法,该套方法不但解决了电网相关专业在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的配合问题,而且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电网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关键词:

现代电网;故障处理;先进理念;创新实践;实战检验

0引言

为了实践关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战略思想”,“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务实高效的举措大力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西部不同资源类型的电网互联,构建西部电网;将东部主要受电地区电网互联,构建东部电网,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交、直流协调发展的两个同步电网。到2025年,建设东部、西部电网同步联网工程,国家电网形成一个同步电网。届时,中国将成为推进和引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先驱者。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重点。为了打好智能电网基础,科学管理好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其中对电网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判和对电网故障进行正确的处理是关键的工作之一,这是现代电网运行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和吸取世界上多起因电网故障给国民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前车之鉴,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分部)、省、地(市)、县公司层面建设电力调控中心,融合电网调度和设备监控职能,推进调度转型升级,开展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国调分调一体化,省调标准化建设、同质化管理,地、县调度专业集约融合。作为电网运行的控制指挥中心,调度机构必须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传统的电网调度转型升级为智能电网调度,全面提升调度系统驾驭大电网的调控能力和进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强化电网安全保障、应急风险抵御能力。在此形势下,《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教学与实践》创新工作在国网技术学院便应运而生了。

1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基本思想

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稳定破坏、人员工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正常的电网遭到破坏,从而影响电能供应数量或质量超过规定范围的,甚至毁坏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电力系统事故按照故障类型划分,可分为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按照事故范围划分,可分为全网事故和局部事故两大类。电网故障按照范围划分大体可分为电气设备(元件)故障和系统(电网)故障两类。电气设备故障包括线路故障、母线故障、变压器故障、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故障、补偿装置故障、发电机故障。系统故障包括发电厂全停、电网电压频率异常、系统振荡、解列等。从上述电网各种类型故障定义和分类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电网产生的故障原因及类型的多样性,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针对现代电网研究并实施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电网故障处理程序势在必行。结合当前现代电网运行及管理的特性和调控、变电运维等专业人员各自工作职责及相互工作的配合关系,我们以国网技术学院为平台研究并全面实践了变电运维和电网监控、调度专业人员在电网故障处理中开展“记录初判应急处理汇报通知隔离故障恢复送电优化方式汇报通知善后处理”典型“八步法”教学模式,并通过参培学员将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基本思想辐射到国家电网公司的每一个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然后通过现场调研反馈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时校正与当代电网发展要求的一致性,使之实现不断完善升级的良性循环。

2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运作模式

电网发生故障时,各级调控人员根据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调度自动化信息以及频率、电压、潮流等有关情况,判断事故地点及性质,根据相关的规程制度要求迅速处理故障。电网调控人员一般可采用以下顺序处理电网故障:事故发生判断故障是否给电网带来设备、断面过载,电力平衡紧张等问题根据判断进行潮流、电压调整,控制关键断面潮流、节点电压水平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电网稳定运行了解事故情况,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隔离故障点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方式。以电网中无人值班变电站典型故障跳闸故障处理为例解析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运作模式。

2.1记录初判

2.1.1电网监控人员

1)记录时间:×年×月×时×分。

2)检查记录调控一体化平台告警、异常信息。监控人员发现故障信息,记录时间,比对断路器位置、电流、电压、负荷等遥测量,确定断路器动作情况,并立即报告相应调度断路器跳闸、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及电源进线、主变过负荷情况等。

2.1.2电网调度

1)记录时间:×年×月×时×分。

2)记录电网监控人员报告的调控一体化平台告警信息。

3)根据电网监控人员报告的调控一体化平台告警信息、故障初判和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事故跳闸及故障情况,保护及断路器动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故障进行初判。

2.2应急处理

电网调度令监控人员按规程规定执行遥控操作。条件允许时,且情况紧急,电网调度可在没有接到现场变电运维人员汇报的情况下指挥监控人员遥控操作,进行应急处理。

2.3汇报通知

1)电网监控人员向电网调度汇报执行应急处理调度令情况,按调度令进行的应急处置,遥控有关断路器情况等。

2)现场变电运维人员现场检查并记录保护动作情况,在保护动作范围内检查站内设备及线路可瞭望部分,查找故障点。向电网调度、电网监控人员、上级领导汇报。

2.4隔离故障

1)现场变电运维人员按照电网调度指令进行操作。按调度令,隔离故障设备。

2)输电网、配网运维人员按照地区电网调度指令进行操作。按调度令,隔离故障设备。

2.5恢复送电

1)现场变电运维人员根据电网调度令执行操作。按调度令,将无故障设备恢复运行,恢复系统之间的联络,现场恢复正常倒闸操作。

2)运维人员执行汇报程序:

(1)现场变电运维人员将故障处理相关情况分别向电网调度及上级领导汇报。

(2)现场变电运维人员将故障处理情况向电网监控人员汇报。

2.6优化方式

电网调度令现场变电运维人员进行操作。现场变电运维人员按调度令,执行恢复正常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现场变电运维人员在操作之前应向监控人员汇报,监控人员应进行必要的遥控操作等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2.7汇报通知

1)电网调度令现场变电运维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或开展作业任务。现场变电运维人员执行调度令,将故障设备转检修,站内安全措施自行掌握。

2)电网调度向领导汇报。

2.8善后处理

1)电网调度许可故障设备进行检修作业。

2)电网调度、电网监控、现场变电运维人员做好故障设备检修后恢复送电的准备。

3)电网调度、电网监控、现场变电运维人员分别收集整理报告归档,并写出事故及处理分析报告。

3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理论升华

为了将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在各电压等级电网层面进行全面推广和传播,我们秉承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先进理念,兼具知识先进、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适用广泛和较强的实用性及通用性的思维编著出版了《电网调控故障处理》一书。全书主要以10kV、35kV、66kV、110kV、220kV、500kV现代电网为模型,按照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之电网调控专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对电网运行人员应重点掌握的电网故障及异常处理原则和线路故障、隔离开关故障、断路器故障、电流互感器故障、电压互感器故障、电容器故障、电抗器故障、主变压器故障、消弧线圈故障、母线故障、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发电厂故障、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异常及故障、发电厂及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故障、发电厂及变电站全停故障、大面积停电故障、电网解列故障、系统频率及电压异常、电网运行参数越限、系统振荡故障、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等22个电网故障、异常专题项目,以“目标驱动”的模式,直入主题,详细剖析与解读了118个电网故障、异常典型案例,给电网调控和变电运维专业人员创造了相互思考、学习对方专业知识和工作思维的空间,同时给电网调控和变电运维专业人员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提升胜任岗位能力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培训用书。

4结论

通过教学培训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教学与实践活动,对电网调控和变电运维专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意义。通过实战检验,电网故障处理“八步法”的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成果能够满足电网调控和变电运维人员对知识管理的价值诉求,即:知识寻找更有效率,提高协作的效率;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个人技能;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完善和运用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传递最佳实践,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提高群体综合实力,做好专业人员高技能和水平的有效复制,助推人才强企战略。从而为提升省、地、县级电网调度、集中监控和变电运维人员的电网运行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强化电网安全保障、应急风险抵御能力起到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剑.国家负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焦日升.创新企业培训能力提升服务企业能力[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5,(3):70-72.

[3]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篇13

业内专家认为,区域金融“互联网+”的关键,在于如何与自身特点相结合。

区域金融的不同“发车站”

城商行、农商行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丰富区域金融服务的重要补充。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大潮,由各地信用社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区域金融企业,受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影响,所感受到的压力较之大型商业银行更为明显。

在互联网化风潮未起的年代,城商、农信等区域金融企业凭借着本地化优势和更接地气的服务,在大型银行覆盖之外,寻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一些针对本地区域经济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方面,区域性银行优势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而BAT带来的金融消费模式变化,已将银行推到一个尴尬位置。于是,为了避免“被管道”,银行也主动出击,从数年前开始推广的网银,到当前各种移动客户端,甚至到一些银行自建的网上商城,银行希望通过种种手段,将客户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华三通信金融系统部技术总监闫军认为,对于实力稍弱的区域金融企业来说,实现“互联网+”的意义则更为实际和具体,就是如何能够继续保持上述流量的聚集能力,如何能够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更有效地吸引更多储户的资金,然后提高这些资金的运营效率,并用优秀的金融产品创造更多利润。

那么区域型金融企业应从哪里入手实现“互联网+”呢?对此,闫军指出,区域金融的“互联网+”之路与其他类型企业不尽相同,其着眼点会更加实际有效。围绕着区域金融自身的特点,业务前端和系统后端平台两方面,都存在通过IT变革实现“互联网+”的空间。

抓住“移动”关键

当你坐在银行营业厅里,使用着银行提供的免费WiFi来打发排队时的无聊时间时,无形中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也上升了一档。这只是银行“互联网+”的一个小小部分。对于区域金融企业来说,貌似不起眼的无线网络,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众所周知,BAT们之所以能“叫板”传统金融,是因为他们吸引了大量用户。而这恰恰是区域金融的短板。以往,银行都是通过增加网点、取款机数量,来尽可能地“触及”到自己的用户。在物理手段受限的情况下,增强用户体验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营业厅里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不仅能吸引用户的造访,更重要的可以为“互联网+”的应用提供基础。

过去,很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设网上银行来增加客户“黏性”,而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态势,更多的是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来开辟更多新的业务模式,所需要流量也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流、数据流层面。通过无线网络的触角,区域银行不仅可以推动用户更多使用手机银行等新型服务,更可以采集到更多用户信息,以此来发掘更多业务机会,从“金融+互联网”,进一步升级到“金融互联网+”的模式。

闫军表示,金融网点开通客户WiFi服务,最关键一点在于安全性。在接入大量移动终端的同时,必须做到良好的身份识别与终端准入控制,在华三通信的BYOD解决方案中就十分强调这一点。除了基础的有线无线一体化设备之外,解决方案中包括了强大的终端管理MDM、智能管理iMC等管理模块,来保证银行有效地掌控WiFi网络。当客户访问营业厅无线网络时,系统会自动对终端进行识别和安全状态认证,并根据用户身份赋予其相应的访问权限,并记录用户的上网行为等各种数据,保存到系统供大数据应用使用。

BYOD解决方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营业厅内。针对本地中小企业的贷款是区域性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而在“互联网+”时代,区域金融企业可以借助O2O模式将这一业务优势进一步放大。

试想一下,当银行业务员去贷款,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时,直接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完成各种书面表格,甚至在线审核通过放款。针对这一类应用,BYOD方案中内置了EAD终端准入控制、远程终端管理等功能,对接入系统的移动设备和人员加以甄别,在必要时甚至可以远程删除终端设备的所有数据,来确保移动接入的安全性。

解放IT生产力

无论大型银行还是区域性中小银行,所有账务、交易系统,从逻辑上来看都相差无几。不过从IT运维角度看,区域金融企业压力更大。一方面,区域金融企业IT人才资源困乏会带来IT运维能力的相对弱势,另一方面,大数据发展趋势下,银行IT系统越来越庞大,应用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IT资源要求也成了“无底洞”。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闫军认为,必须充分借助后台IT资源“云”化、提升IT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在各种新的金融业务层出不穷时,显然不能按照以往上一个业务配一套系统资源的方式来进行,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则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分配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业务部署速度。对区域金融企业来说,让IT后台系统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将IT运维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协助业务运营方面,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在这一领域,华三通信已具备成型的解决方案。华三通信的VCF(Virtual Converged Framework)虚拟融合架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定义架构,实现了应用在IT系统(服务器、存储、网络、终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协同部署,可以让金融企业的IT基础架构能实现向终端、网络、云的软件定义转型。而在最近,华三通信又推出了全新的统一基础架构系统系列产品UIS,从全融合、全虚拟化、全面管理等三方面入手,将计算、网络、存储三大类设备紧密集成,实现了软件定义IT基础设施资源。借助这些,金融企业能够很容易地搭建起所需要的云计算平台,让业务部署和变更变得简单快速。

篇14

宜信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信用管理理念,结合中国的社会信用状况,推出了个人对个人(又称P2P)的信用借款服务平台,宜信作为平台管理者为平台两端的客户提供全程的信用管理服务。

通过这一平台,具有理财需求的客户可以将手中的富余资金出借给信用良好但缺少资金的工薪阶层、大学生、小微企业主,同时通过利息收入还可以为理财客户带来较高的稳定收益。

公司目前已经在251个城市(含香港)和93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并通过大数据金融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服务。

高增长带来“成长的烦恼”

随着P2P金融的日益火爆,宜信的业务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给宜信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宜信带来了成长的“烦恼”。

作为一家秉承“科技让金融更美好”理念的公司,宜信科技自然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宜信公司很早以前就采用了VMware的虚拟化技术,以应对快速发展的金融业务。

然而,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宜信采用的x86服务器+网络+共享存储的传统三层架构逐渐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给宜信业务的快速扩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各种业务的不断推出,虚拟机的数量不断快速增长,物理服务器和传统集中存储已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在服务器扩展方面,由于传统物理服务器解决方案部署复杂、实施周期长,不能实现快速交付,从而延缓了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展。

在购买方面,传统解决方案购买流程复杂且周期繁长,难以实现按需购买。

在运维管理方面,管理窗口多,部署和运维人员多,运维难度大,对专业技术人员也有大量需求,这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人力成本压力。

在售后服务方面,需要服务器和存储厂商等多方技术进行支持,因而在故障发生的时候,排障效率不高。

而对于当时的宜信来说,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传统物理服务器占用空间大,导致IDC机房空间使用紧张,已经到了不得不扩充机房空间的地步。

为此,宜信急需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宜信面临的诸多高速增长中遇到的难题。

在仔细分析公司的实际需求后,宜信决定采用新的IT架构解决这个难题,并对新架构提出以下需求:

首先,由于机房空间有限,需要采用高密度架构解决方案。在有限空间里满足网络、存储、计算的要求。

其次,要求该架构弹性可扩展,并且具有稳定可靠、易于维护、高性能的特性。

然后,由于传统架构无法实现持续的可扩展性,使得性能无法保证。而宜信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金融业务和互联网规模化的特点,需要高可靠及可持续的服务能力。

最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规模化增长,业务规模无法预测,资源的变更频繁,需要及时满足不同业务的资源配置需求,持续降低运维成本和机房设施成本。

因此,新的IT架构应采用与互联网企业类似的IT架构。

为何青睐Nutanix

2014年,宜信公司在接触到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超融合架构后,对其理念和性能极为认可。同时,宜信也了解到Nutanix在金融行业具有很多成功案例,在保险、证券等行业也已经有了很多用户。

在2014年11月,宜信与Nutanix进行了第一次技术交流,进一步了解了Nutanix企业云解决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2015年3月,宜信完成了Nutanix超融合架构的POC测试和功能、性能测试。Nutanix将融合基础设施、横向扩展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的各种优势结合在一起,可提供极佳的数据中心虚拟化体验。

此外,Nutanix在可靠性、持续服务能力、资源变更、维护管理等层面表现出色,尤其是超融合系统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的高密度设计,更是大大降低了机房空间的占用,化解了宜信机房空间不足的燃眉之急。

于是,宜信确定选用Nutanix超融合架构作为其新的IT架构,并于2015年末着手整个项目的实施。

初期,宜信采用6个节点的NX-3060-G4,后续不断在扩展节点和其它项目中购入Nutanix超融合设备,最终扩充至8个点,4个Block,用于原有环境评估、POC以及针对生产业务环境的解决方案、硬件及虚拟化实施及运维服务。宜信的宜人贷、保险、信贷业务的部分应用组件也逐步迁移到了Nutanix的平台之上。

强大的IT基础设施

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部署给宜信的IT系统带来诸多方面的提升,在系统拓展性方面,相比于与传统的三层架构体系,Nutanix超融合架构具有强大的弹性扩展能力,可以随时根据业务系统发展的资源需要,实现灵活的按需购买,并能够对未来的扩展进行准确的度量,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业务上线的时间。

同时,与传统三层架构相比,在机房成本、服务器成本、网络成本及单台虚拟机成本上获得了超过30%的节省。

而在部署方面,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超融合架构实施简单便捷,相较于传统的三层架构,部署实施时间由之前的数月提升至两、三天。节点扩容简单方便,无需业务暂停,从而大大缩短了系统上线周期。同时,相较于原来的三层架构,在计算性能方面提升了20%,存储IOPS性能提升了50%,吞吐量提升了30%。

在运维管理方面,Nutanix运维管理简单。之前需要多名机房运维、服务器运维、存储运维、虚拟化运维以及网络运维等领域多名专业运维人员才能胜任的运维管理工作,现在只需一名普通运维人员即可完成,从而减少了公司的运维管理人员成本。加上Nutanix售后工程师所提供专业及时的响应,宜信大大缩短了由于意外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

宜信技术研发中心系统部部门经理王磊表示,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快速交付能力,应用配置的灵活性以及快速开通和调度计算资源的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utanix超融合系统能够防范单个或多个节点失效,为宜信的IT系统带来了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