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8: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冷门心理学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罗森塔尔实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老鼠实验。他把其中一群(A群)老鼠交给一名实验员,并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聪明的老鼠,让他来训练。然后,他将另外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训练,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两群老鼠进行了训练。一段时间后,教授对两群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结果表明A群老鼠穿越迷宫的时间比B群老鼠要短得多。罗森塔尔教授说,他当初对两群老鼠的分类完全是随机的,他并不知道哪些老鼠聪明,哪些老鼠不聪明。而实验员听他说A群老鼠聪明,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办法对老鼠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就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另一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来对B群老鼠进行训练,结果B群老鼠就真的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教育教学启悟:教育,最忌讳给学生贴上所谓的“标签”。每一个进入小学学堂的儿童,虽然之前他们所受的启蒙程度、效果、影响等可能有所差异,甚至是良莠不齐的。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是没有权利选择的――学校随机给你怎样的生源,你都得无条件接受。我们不能像菜市场挑食材一样,货比三家,样样精挑细选。学生来到我们的班级,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屋檐下学习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缘。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有些孩子可能在接受能力,在思维的方向上,在思考力的深度上,还暂时稍显不足,但我们教育者切不可以因此就给这部分孩子过早地下了结论――学习力劣态。只要不是智障的孩童,总有一个方向是适合他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要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给予他们以激发、促动与引领――向哪儿走,怎么走,才能发展得更好。这才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回忆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所有成功的表演,他总是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
教育教学启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场,对瓦伦达效应并不鲜见。特别是孩子面对考试、考核、参赛、选拔等时,由于这种焦虑心理的存在,孩子或因为自己太想成功,或因为家长与教师的隆重期许,或因为孩子的好胜争强的心理等众多因素的糅合作用,往往会出现“优生不优”“冷门迭出”“黑马出现”等现象。太想出成绩了,太想把桂冠系于自己身上了,结果导致了不理想的结果。
这就告诫我们教育者,教育教学是长期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同时,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注重平时的过程训练与习得,以稳定的情绪,将考场、赛场等当作与平时一样的训练场。学会平稳均匀地呼吸――我只是来展示的,与平时在家、在学校训练时一样,周围任何的事与物、人与情等在我眼里暂时都是“屏蔽”的。我是来将平时训练、习得的东西重温一下的,将过程好好地呈现一下,至于结果,至于别人的表现,均和我无关。专注当下,专注眼前事,稳定地做好“平时的我”就可以了。教师在赛前、考前的指导,也理当如是。
三、刺猬法则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个大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拿了把椅子坐在他的旁边。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实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他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质问:“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空间,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侵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愤怒。
教育教学启悟:教育呼唤平等、公平、尊重等要义,别以为只有成年人才需要自我空间,孩童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自我空间的需求。为什么有孩子要给自己的日记本或自己的专用抽屉上锁呢?因为那是他们的私密地,是很自我的一方空间。
这个法则提醒我们,虽然教育教学希望师生关系亲密,最好能达到无间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放在当下媒介资源愈发发达的时代视域里来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理想并非得当与可行。“距离产生美”,没有缝隙,挨得过紧,容易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感。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呈现新风貌,就不能过于亲近孩童,在真心爱他们的前提下,适度地与孩童保持一定的距离,时不时地制造出惊艳感,让孩童对你永远有期待,永远不能真正看懂你这样一个“会变戏法”,有着“一肚子新奇主意”的教师。
四、踢猫效应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的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可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很愤怒,来到办公室,将销售经理叫来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后,将秘书叫到自己办公室对他挑剔了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碴。接线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后,便将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明确地告诉我们,坏情绪是容易传染的。这是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总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与变化,这是事实。但,作为教育中人,由于我们的职业约定使然,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将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不健康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带进课堂,那一节课,那一天的时光,想想孩子的心里该有多堵得慌。为什么很多学校的大厅里都设有衣冠镜,就是希望教师每一天都能端庄微笑地走进课堂。
微笑的教师是最美的,在微笑的涟漪中,才能滋润出微笑的花儿。当教师每一天都能将坏情绪丢弃在外头,让嘴角上扬,带着太阳的味道走进课堂、教室,以微笑拥抱微笑,以微笑回馈微笑,那该是一幅多么温馨、迷人的画面。葆有教育教学的激情,强逼着自己每天都能带着好心情上路,就算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糟心的事儿,都不要将责任推卸给孩童,因为他们是需要我们引领的。将好心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天的教室都会是蓬荜生辉的。
五、从众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比较线条长短的实验。在实验中,有一个被实验者是大学生,还有六个研究者参与实验(大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研究者),大学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当线条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之后呈现第二组线条,六个研究者给出了完全错误的答案(即故意把长的线条说成是短的)。最后一个发言的大学生就十分迷惑,怀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迫于群体压力,他还是说出了和别人一致的答案。
教育教学启悟:这种效应在成人中最为常见。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随大流”,时尚是怎么实现的?就是依赖于人的从众心理。往积极的方面看,利于服从,利于管理。从消极的方面看,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人云亦云,没有新鲜内涵……
教育教学中的从众效应则告诉我们,要合理地运用,有效地抛弃,让教育教学更有效益。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检测全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状态,就不能采用随口问问、随手举举的做法――你们听懂了吗?听懂的请举手示意。而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教学媒介,设计让学生可独立受测,又便于教师统计全体学员掌握情况的系统软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避免从众效应带来的负面干扰。再比如,面对班级里学生的某些时髦现象,如带智能手机进课堂、学生攀比谁穿的鞋子时尚、有明星范等的现象,教师就应该从从众心理入手,分析学生,从如何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智能手机如何避免让我们当“低头一族”、时尚究竟是什么等方面的教育话题与内容,一步步地引领、导航着学生的正确行为。而不要将心力花在“揪始作俑者”的无谓消耗上。
六、上朝效应
斯坦雷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灯具、仪表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推行“改善提案”活动,具体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班前例会,他们自称为“朝礼”。总经理总结上月本公司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介绍市场情况的变化。同时,由董事长和总经理给参与“改善提案”活动的职工发奖。每次“朝礼”都有职工手捧奖金和纪念品出现在主席台上,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向他们一一鞠躬致敬,在场的职工热烈鼓掌向他们祝贺。一些呈交了提案但未被采用的职工,这时也会得到一份小礼品。总经理恭恭敬敬地发给每一个呈交提案者,一再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再加把劲。这种“朝礼”的方法使斯坦雷公司长盛不衰,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在企业文化中占的比重大,但依旧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启示。特别是班级建设、班级制度、班级文化创设方面,我们教育者也大可借鉴这一效应,将学生导引到这个集体中来,让每一位孩童都与班级的成长同呼吸共命运。“班级建设大家谈”“我为班级建设献一策”“今天我当老师(班主任)”等活动的开展,就是效仿斯坦雷公司的“改善提案”活动而设计的。
只有当孩子真正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看待,在求学期间,就与同伴们、师长们一道,费尽心思地想把班级建设好,爱班如家,孩子们才会拥有校园即家园的心意,长大后也才会有家国情怀。当然,在奖赏方面,可以避免一味的物质刺激,可以改用“积分奖赏”等替代。但作为教师,要像斯坦雷的公司领导层那样,珍视孩童的每一项倡议,真诚衷心地感谢他们,哪怕将“谢谢”说烂了也要不遗余力地道谢。目的是让孩子有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七、晕轮效应
这个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心理学家戴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往等。
教育教学启悟: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换句时髦话说,这是一个追求高颜值的时代――怪不得整容业如此发达!但,教育中人绝对不允许这样做。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美。还没有与孩童深入接触,教育者绝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就给孩子们来一个“排序归类”,这显然是有悖教育道德的。
对这个效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要面临着学生与家长的晕轮效应的产生。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第一次与孩子、第一次与学生家长的见面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将自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与家长――让他们感觉,能与这样的教师一起学习,能将孩子送到这样的教师手上,是自己的幸运。同时,在与学生、与家长的持续交往中,教师还应将魅力不断展现,不断地扩大其气场,不断地创造让学生、让学生家长惊喜欣慰的教育行为,成就好教师的形象。当教师的心中装着敬畏――课堂有学生的眼睛在盯着,背后有家长无形的目光在注视着,教师在校园里每一天的言行都会受魅力的导引,有了追求更好的动力。对学生与家长而言,一旦他们悦纳了这位好教师,就会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支持好教师的工作,家校之间的关系会更为和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更为顺畅。
八、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实验,最终目的是要求家庭主妇同意在院子里竖立一块很不美观的木牌,上面写着“谨慎驾驶”。当直接提出时,只有17%的人同意。而先要求她们在一项立法鼓励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时,几乎全同意了。隔几周后再提出立木牌的要求,结果55%的人同意。这说明由于人们意欲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形象,即使后面别人的要求过高或过分,人们为了维护给别人印象的一致性,为了不给别人造成心理印象上的前后不协调,也要继续帮助下去。
教育教学启悟:当然,教育者是不应该也不允许给服务对象提出过高或过分的要求。这个效应在昭示我们,对待学生的教育,特别是矫正某些孩童的不良习性问题上,不能急于求成――以堵塞式强硬地要求学生不能做什么抑或是禁止做什么。例如有学生做作业书写潦草,还边写作业边听歌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就要告诫自己,不能希望他顷刻间“改邪归正”。这是需要过程的。因此,教师应该列陈学生不良习性的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信赖之心看待他――给他时间,看重过程,稍有进步,即时赞赏、激励,逐步减少不良习性的重复性,直至引导到正轨上来。
同时,此效应对家校沟通也很有启发。学校教育要想取得真效果,得仰赖于家庭教育的不缺位。某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支持与摩擦等,当然因素很多。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将教育意图与家长讲清楚了吗?孩子的一些习性、品性等对未来成长的影响我表述清楚了吗?对家长的心理我预估了吗?我制订的教育方案家长是否明晰同意了?我从家长的话语中悟出点调整方案的思路来了吗?……应该相信,家校培养孩子的心向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教师拿出真诚谦恭的姿态,走近家长,共育孩童,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然而,这个预言当年并未实现: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带来的震撼让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惊愕之余,尚不能完全体味出其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深远影响;实验经济学却因为信徒寥寥,长期以来只能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非主流分支,远不如金融学、信息经济学等分支那样风光。
7年后的今天,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终获诺奖评委们的认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别作为这两门分支的开山鼻祖,分享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相信,经济学是一门不断自省从而具备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就在阿罗和德布鲁用精妙无比的数学方程搭建起一般均衡的架构后,就有人津津乐道经济学的使命已经结束,今后经济学家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更加细化而已。
然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一般均衡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表示担忧。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类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类的行为有时会偏离经典经济学所假定的最优化模式。对人类“完全理性”和“追求最优化”行为模式的怀疑,随着一系列心理学成果的涌现及其被经济学家的逐渐了解,终于导致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行为经济学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尼曼和其合作者已故心理学家特维斯基(a.tverslay)在《计量经济学》、《科学》、《商业期刊》等期刊上公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行为学试验结果。他们的核心问题是: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是否总是理性的?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发现,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倾向于以偏概全,且囿于记忆和可利用信息的限制;此外,人类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独立主张。
对于这一系列关于人类认知及行为的实验结果,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起了一个“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的名称。试举几例如下:
例一:参加试验的人被问及一个频频参与集会和游行的人更可能是一个出纳或是一个政客时,愈80%的人选择政客,虽然描述里面没有任何谈及此人是政客的证据。
例二:被测试者被要求在二项选择中取一个答案:“在英语词汇中,r更容易出现在(1)一个单词的第一位置;(2)一个单词的第三个位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可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1)。可见,人们总倾向于依赖自己熟悉的、令其印象深刻的记忆去帮助他们作出判断。有谁会刻意留心哪一个单词的第三个字母是r呢?
例三:测试者被要求做下面一道选择题:(a)你输了9元钱;(b)你赢了30元钱后又输了9元钱。同样是输了9元钱,哪一种情形你受伤害更严重一些?
结果84%的人选择了(a)。
类似的实验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一系列文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是,身为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最负盛名的几篇文章,却都刊登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期刊上,也许他们认为经济学家们最应该看到这些成果并认真反思他们那业已延续多年的公理体系吧?!
经济学界的回应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热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最先把认知心理学一系列成果和经济学、金融学的一系列现象联系起来(我很惊讶这次瑟勒未获奖)。这方面的努力尤以金融学领域为甚。金融学的许多困惑,如“一月效应”(januaryeffect)、“周末效应”(weedendeffect)、“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等等,在经济学家们尝试着把人类的非理性、系统性认知偏差纳入模型之后,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方面的成果更是日新月异。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更是把久负盛名的clark奖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年轻经济学家马修·拉宾(matthewrabin)。人们在感叹行为经济学迄今所取得的成果时,不能不怀念最先把心理学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吧!
实验经济学就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挑战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时,在另一条战线上,弗农·史密斯也有类似的隐忧:市场是人类行为的总括,那么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活生生的行为的总合(aggregation),就必然导出经济学基于对人类的理性假设并由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种种市场规律吗?
传统上,经济学不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行为,而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使得任何试验结果都很难说服人。史密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成功地发展出一整套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和他的合作者成功地在实验室里模拟了人类在真实世界里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察被测试者的行为,并从中挖掘出规律。
史密斯早期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卖买行为会导致一个与真实价格非常接近的均衡价格的出现,虽然参与实验的个人并没有关于市场价格的充分信息。
史密斯及其合作者查尔斯·普鲁特(charlesplott)(奇怪他怎么也未获奖)后来发现,实验结果(市场价格的出现)与实验设计(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不同的实验设计导致迥异的实验结果。这启发了他们去用实验展示选择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他们率先采用“风洞测试”(wind tunnel)的方法,研究对私有化或政府采购的不同设计,可能导致的不同的市场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公选课;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仿真教学模式
【Abstract】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Behavioral Economics is a practical course,due to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student growing up,we need us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to i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applying case education、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to this course,can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Case education; 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作为高校公选课,受众对象大都未非经济学专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1.1 课程的生动性
高校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公选课主旨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因此,公选课除了保证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外,还必须保证课程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黑板板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行为经济学》是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理论为一体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也有很强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比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理论”等章节,都脱胎于身边真实的案例,如果只是传统的板书加单一方向传授,学生会觉得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学模式,学生有真实的内心反应,就会对相关理论感受深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课堂上就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受众对象的特殊性
从受众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各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因此,公选课的受众对象专业背景不一,而且大都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不能太过侧重理论,而是在于知识的广而接受,要多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
从受众对象的年龄来看,大都为95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思维活跃,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微博、微信、论坛等,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调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教学手段,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2.1 案例教学模式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因其本身的特点和受众对象的特点,纯理论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要求,必须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在案例中深入浅出讲解,保证学生能理解课程精髓。根据选取案例的特点,可采用以下两种案例教学法:
2.1.1 经典案例教学
行为经济学脱胎于真实的生活,有不少经典案例,所以,经典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例如《社会规范成本》章节,可采用“是否需要为了晚餐付费给你的父母”的经典案例,此案例有共性,不分年代不分文化背景,都适用;《相对论》章节,可采用同学聚会攀比的案例,既经典又贴近当今媒体的热点话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2.1.2 流行案例教学
前文讨论过这门课受众对象的特殊性,除了经典案例教学外,还要搭配一些流行案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程。例如《所有权的个性》章节,可选取《爱情公寓》中展博将珍藏的变形金刚送给婉瑜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这部电视剧在90后的认可度很高,采用他们熟知的案例既能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2 多媒体教学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该课程受众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课堂必须丰富多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好一次课就相当于准备好一期节目。传统课堂仅仅限于黑板板书,多媒体也仅仅停留在无设计的PPT上。事实上,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是静态的PPT,还应该有声音和视频的配合使用。《行为经济学》是融合了心理学的课程,所以在仿真式教学环节中,可以加入背景音乐,加强心理暗示的效果,例如,在《反射效应》章节,可以采用喜多郎的《革命家们》这首音乐,加强作抉择的紧张气氛;在《羊群效应》章节可加入日本海啸后“抢盐风波”的新闻视频,视频的展现比单纯的口述更为生动。
2.3 仿真式教学模式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叫“前景理论”,该理论中的”确定效应“、“损失规避”和”参考依赖“三点就可以设计一个连贯仿真游戏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称之为“损失规避”;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2]。
该仿真游戏环节设计如下:
(1)事先准备11块德芙巧克力和一件高仿真冷门古董赝品,游戏环节老师提出需要11名参与者,选定10名参与者后,提出哪些人愿意得到现成的巧克力,放弃巧克力者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超过巧克力价值的10倍。按照多次测试经验,一般都会有9名同学选择得到巧克力,剩下的1名将进入下一步游戏环节。如果这一轮10名同学都选择获得巧克力,那么可以在未参与听课者中,再挑选一位敢于挑战的同学。这一环节选择巧克力和选择不确定收益的人数比,可以充分证明“确定效应”的作用,让学生记忆深刻。
(2)第二个环节,老师拿出赝品,不告知学生这是赝品,并讲述事先准备好的历史故事,然后让选择参与挑战的同学用他手边价值最高的商品做交换,此时,注意观察选择巧克力的同学的表情和举止。根据经验,在实验中,有同学愿意用最新款IPHONE作为交换,其他未能参与的同学懊悔不已。这一对比又证实了“参照依赖”效应。
(3)第三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刚才发下去的巧克力请交上来,这一个环节还需要用到,这时候注意观察第一轮参与者的表情,他们会出现不舒服的表情。这时候可以提醒听着者都注意看参与者的行位,并总结,从游戏开始到现在,参与者并没有实际的损失,巧克力原本是免费发放,参与者并没有支付实际成本,但他们这时出现了负效应,充分说明了“损失规避”的效应。
(4)第四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让同学们注意看古董细节,提出几个质疑点,最后肯定的论断,这是一个赝品,此时注意观察参与挑战同学的表情,还有交回巧克力同学的表情。根据经验,参与挑战者会紧张冒汗,更甚者会脸色惨白,而交回巧克力者,原本还在失落中,此时都长舒了口气,庆幸自己未参与挑战,继而转忧为喜。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充分论证了“参照依赖”效应。
(5)前四个环节都是高仿真游戏,课堂终究是传道授业为主,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目的后,将挑战者的贵重物品退还给所有者,并奖励1块巧克力感谢参与。
3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总结
根据听课者的特点,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出勤率高达98%,还有很多未选课学生前来听课,教学反响良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65-02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招聘广告铺天盖地,大学毕业生也是人头攒动,但似乎供需双方很难如愿以偿。究其原因因素众多,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协调统一、理论培养与生产实践未能有效接轨等因素。就本文而言,笔者认为,高校本科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当属解决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压力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对压力的定义是物体所承受的与其表面垂直的作用力,很显然,这是一个从物体本身出发的物理学概念,力图说明压力的原始特点。现代意义上压力更多是指制伏人的某种力量,由此可见,现在对压力的研究由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换成了活生生的人。国际压力研究大师塞利曾经这样描述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压力,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的概念。”[1]许多心理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压力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在心理学上,一般把压力翻译成应激。
有的学者认为压力是个体与他认为超出自身资源并损害其健康的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产物[2]。也有人指出,压力就本质而言,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是有机体的内在反应,是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效唤醒。有人把压力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身的情绪、心理特征相联系[3]。也有人将压力定义为当个体资源无法有效应付环境时,环境、外部因素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互动的结果[4]。
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灵之殇
(一)就业压力的概念
早在19世纪20年代,坎农提出了“应急反应模型”[5]。这一模型指出了有机体在遭遇到强烈的压力源时表现出来清晰的生理反应。当人类遇到外在胁迫时,机体所有的系统都会在瞬间将其内在潜能爆发出来,诸如增加血流量供给需要导致心跳急剧加速,增加气体交换导致呼吸急促。所有的生理反应目的都是为了快速提升身体反应的灵敏度。但遗憾的是,这些反应保持时间不会太久,原因是虽然它提高了身体的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身体资源的耗竭[6]。笔者在借鉴前人对心理压力界定的基础上,将就业压力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情境时,由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与个体本身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
(二)就业压力研究现状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压力源和压力分布特点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上述研究需要研究者编制压力量表。相对应的在心理学范畴下的研究则主要通过问卷量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群体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当前针对就业压力的研究,大部分问卷量表都是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就业压力量表。这种量表一般基于应激认知交互作用模型[Lazarus(1984)提出]。相关研究表明,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学习、收入和福利等方面。而就业、学业、经济等压力则是困扰国内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有研究指出,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竞争压力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校园压力源,其中就业压力排在首位,学习压力紧随其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外因性压力源”,又包括来自自身的“内因性压力源”。对就业压力的研究还发现,就业压力存在着诸如性别、院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地域等各种差异。下面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成果作详细的梳理。
1.就业压力源的研究。关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很大程度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即是就业压力。研究者们认为,不仅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大一学生同样也存在就业压力,但是程度相对于毕业生明显有所降低。曹鸣歧(2001)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包括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和恋爱问题[7]。另有一项对大学生压力源的调查表明,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达到96.5%,其次是学业压力49.5%,经济压力40.2%和恋爱压力38.8%[8]。
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的研究上,结合林梅等(2004)对大学生压力感进行的调查,陈宇红等(2009)自编的就业压力问卷所得结论,李胜强等(2011)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类型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就业竞争、工作地点、薪水福利、专业素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中排名靠前。
2.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
出,“外因性压力源”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大于“内因性压力源”。现就当前“外因性压力源”的成因作以简要分析。(1)高校扩招与市场对人才需求量的矛盾。高校的广泛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这就造成了供求矛盾。尤其毕业生大多想留在大中城市,使就业压力加大。(2)大学毕业生能力与市场所需岗位要求之间的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低,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进而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大学生,有时导致社会求贤若渴,而高校则无能为力。二是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并未达到专业要求,从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明显力不从心。于是紧张焦虑,抑或职业倦怠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信任关系。
3.就业压力的群体分布状况。(1)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分别在专业供求、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对不同性别进行研究考察。结果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同。专业供求方面,学生干部中,女干部压力最大,男干部压力最小;在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非学生干部中,男生压力最大。(2)就业压力的院校类型差异。医学院校在四类院校中供求矛盾压力最低,理工类次之。师范类院校则表现为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供求矛盾压力相差明显,财经类院校近年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供求矛盾压力也偏高。 (3)就业压力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压力较小,经济条件中等的学生由于就业期望值较高,因此表现为压力较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业压力比经济中等的学生小,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低,只想找一份工作而不会好高骛远。
4.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十分确切地论证了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存在着密切相关联系。有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在因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中,不仅减轻了个体的压力,个体的应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明显的增强。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起着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也认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并且,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大学生会较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降低自身的就业压力。
另外,国内研究就业压力的相关学者普遍认为,自尊感在公办学校学生中显著高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这种差异下。自尊感高的公办高校中,学生的个体压力水平比较低,而自尊感低的民办高校中个体压力水平就比较高,这形成了一种清晰可见的反比例关系。这种自尊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自尊感比较高的公办高校中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尊感较低的民办高校学生则倾向于选择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建议。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配合。(1)政府宏观调控。虽然扩招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制定扩招政策时,也要考虑市场需求,把扩招控制在合理的规模。
(2)高校办学及政策调整。首先,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提高师资素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在在职培训上下工夫。其次,高校在扩招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录取规模。再次,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高校应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大学生自我调整,作好就业准备。加强社会实践,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以此作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selye.Hans.TheStressoflife[M].NewYork:MeGrawHill,1956:l.
[2]Lazarrus R.S.& Folkman S.Stress,Appraisal andCoping,1984.
[3]Boyle G.J.,Borg M.G.,Falzon J.M.,Baglioni A.J.,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stress,Br J Educ Psychol,1995 Mar;65(Pt1):49-67.
[4]C.Kyriacou,J.Sutcliffe.Teacher Stress:Prevalence,Sources and Symptom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8.
[5][美]phillip L.Riee;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12-225.
[6]梁宝勇等.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8-51.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深度挖掘“高学历失业”群体会导致个人认知失衡、滋生自卑,抑郁等心态、丧失追求公正平等的信心,导致家庭自卑、消费受到冲击,导致人才市场的畸形化和社会的“马太效应”等。因此,一方面要使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到失业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培养理性科学的职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创新产业,推动自主创业等。
[关键词]
高学历失业”群体;社会心理问题;策略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高学历”群体的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高学历”群体不能及时充分就业。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社会转轨的成熟阶段,近些年来这一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做出了颇有成效的研究,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方面、经济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的体制和个人等,并且对失业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探讨较少,只是停留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失业才一步步的浮出水面,所以本文主要从一个完备的市场视角来分析,找出“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进一步分析失业给个人、家庭、市场及社会造成的心理危害,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及特征
1.“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称:“学者之所以能成为学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晰”。清楚的概念界定和范畴是一切科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群体,但是根据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规定,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学生毕业后的学历水平均是“高学历”,同时国家认可的电大、函大、夜大等大专以上学历也属于“高学历”群体。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指具有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或学历水平的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并且有着不同的表现。
1.“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
1.2.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高学历失业”群体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目前我国出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不仅是因为取消了上个世纪“统一分配”制度,代之现在“自由择业”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方式机器化的必然产物。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关键,但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高校专科生、本科生及硕士生,市场主体在求职者面前往往优先考虑学历和专业,而忽视了求职者实际的能力、兴趣等,这样大量专科生和硕士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求职周期延长,导致暂时性的失业。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发展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1.2.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被迫性与自觉性上文谈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所以,“高学历失业”群体有被迫性,但是也不乏自觉性。自觉性失业,就是说他们原本能够找到工作而不愿意就业,或者就业了一段时间主动放弃。“高学历”群体自然就把眼光专注于第一劳动力市场,即使长时间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完全不考虑短时期进入第二劳动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使得有资格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人与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恰恰成反比,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转变这种刻板的就业观,那么会使很多毕业生落入自觉性暂时性失业这一群体[2]。
1.2.3“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差异性首先从地区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此处高校毕业生比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即使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东部去寻求工作,但缺乏东部地区大学生几年所积累的资源,竞争上处于劣势,其就业率远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从性别上来看,由于生理构造不同,有些岗位更适合于男性,并且女性在就业后一般会经历生子等过程,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择人的时候尽量不招聘女性。同时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学历”女性滋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不敢正面应对就业竞争。所以,导致了“高学历”女性群体就业率低于“高学历”男性。再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考虑,211、985等名校的失业率低于一般普通的本科院校。即使,在名校仍然存在部分失业现象,但是大多数表现为主动性的失业。最后,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当中,原本就存在“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分,并且有些高校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比例,,而不断打压“冷门专业”,所以“冷门专业”的失业率不同于“热门专业”。
1.2.“4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相对性首先,从失业人数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是较少的。因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往往只能在第二市场上徘徊,而且这一群体人数相当多,随着工业化的步伐不断前进,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所以导致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其次,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些技术程序上的处理确实是普通劳动者所不能的,市场主体当然会选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与那些只接受较少文化熏陶的失业群体相比较,“高学历”群体失业的可能性小,周期短。再者,大部分“高学历”群体毕业后不一定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导致很多一部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而此时学校并没有做好统计方面工作,把这部分人群也误划入“失业”的范围。或是某些学校为扩大学校声誉、应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找到工作。迫于学校的压力,部分学生会暂时屈从于一份不满意的工作,一旦这些学生毕业,他们会选择辞职寻求更适合的工作。
2“高学历失业”群体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2.1个体维度
2.1.1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称,认知失调是指环境、主体或主体行为的一切观点信念和原有环境下产生的观点信念之间发生了冲突。通常情况下,产生认知失调的一个普遍的情境就是发生了新情景或主体得到了新信息,他们同已存在的知识、观点或与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不相容的现象[3]。绝大多数“高学历”群体的观念,“我是一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我必须找到一份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然而市场经济的成熟化,使得今天“高学历”群体在餐饮娱乐行业从事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在私人小企业从事简单的日常文件处理工作、在销售行业从事风吹日晒、压力大及无稳定收入的销售工作,或是从最基层的普工开始且提升的机会极小,甚是遭到用人单位的白眼拒绝等等。正是由于对上大学的美好期待和对风险的认识不够,使得他们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心理,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
2.1.2形成焦虑、抑郁、自卑的心态要想在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要在简历上有特色,而且要在外貌形象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为了面试,不惜花费一个月的薪水去购得一件合适的服饰;甚至在面试前一段时间内寝食难安,表现得很焦虑、急切、暴躁等。不协调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个难以从外部条件来解决的难题,这时他便会尽力使自己的观念态度与这个难题靠拢,从而进行内部的自我调节。部分“高学历失业”群体可能会因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如果在面试中屡次受挫,他们会认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形成抑郁、自卑的心理。这种逆向思维固然很好,但如果把握的不恰当,很容易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和自我堕落。
2.1.3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首先,家庭条件较好、能力一般或较差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凭借他们父母的资源轻轻松松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家庭条件较差、在学校认真求学、各方面都比家境好的学生优秀的这类高学历群体,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付出的远远多于其他人,情形更为糟糕的是付出了没有得到回报。此时,他们就会产生怨恨、憎恨的心理,长期屡战屡败就会丧失追求公平公正的信心。从家庭来说,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家庭不堪重负会停止这种竞争。这就有可能加剧教育上的不平等与差别,这种不平等会导致人们失去向更好生活奋斗的意念,失去改变社会境遇和资本的机会,从而也使高学历群体失去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
2.2家庭维度
2.2.1家庭的自卑和压抑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每个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来为下一资教育。这种做法,在过去人们看来,无非是为了子女长大后能够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利等等,但是当下,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它是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一种手段”。当A问“您家孩子在哪里上学”,B答“在科大读博呢”,A答“哦,那不错,您以后有福可享了”。这时家长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感到无上的光荣。但是,当他们的孩子毕业后找不到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望感,甚是有的家长会怀疑孩子的能力问题,觉得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没面子,使得整个家庭变得自卑和抑郁。
2.2.2家庭消费心理受到冲击纵观当下整个教育行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可以说是失去了理智。伴随着近些年“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日益凸显,绝大多数家长看不到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甚至有的家长存在攀比心理,仍盲目的投资教育。这样的高投资的确是“高学历”群体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之一,继续下去很可能使家庭在教育消费心理上产生两种影响。第一,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但他们也是在压制其他消费的基础上来投机教育的。其次,经济相对薄弱的家庭在这种竞争下会不堪重负,有的会放弃竞争。由于消耗毕生的精力财力,而最终却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使得这些家庭很可能产生一些的心理和行为。
2.3社会维度
2.3.1引发“马太效应”随着众多富有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追加投入和众多贫困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退出,可能会使得学历竞争演变为经济竞争。当前,这种情况突出的表现在城镇和某些农村地区,这些家长根本不去衡量他们的投出是否能够真正给子女带来学业上的帮助,他们做的只是与邻里、朋友和同事之间偶尔谈谈子女的学习情况,比较下来,子女成绩稍差的家长不去寻找子女成绩差的原因,他们想到的是,“如果对方报的补习班好,他们会选择同样的或更好的补习班”,增加教育的投入来为自己博得颜面。我们可以试想,这种盲目的教育高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极易形成经济竞争,引发“马太效应”,给社会造成不良的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3.2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由于“高学历”群体已经习惯了在学校坚持的“大众化”原则,别人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比较热门,就蜂拥而至,很少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择业从众心理。还有部分“高学历”群体在择业时,缺乏理性的思维,他们树立的目标是:“比其他同学好”为准则,即使有心仪的单位,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盲目舍弃,导致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是典型的择业攀比心理。毫无疑问,这将会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比如:高薪岗位、热门岗位供给大于需求,低薪岗位、服务行业供不应求。
3积极应对“高学历失业”群体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3.1客观评价自己,培养理性的职业观首先“高学历”群体在求职简历中必须真实记录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在求学或工作中获得的成就,并且如实记下自身在学习或工作中的缺点。其次,与自己各方面条件不相上下的人对比,通过自身评价他人的优缺点来提升自己。最后,请相关专业人士来评价,结合内外评价建立起一个理性的职业观。在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社会方面的一些因素很显然已经成为一些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然而,“高学历失业”群体逐年突增也不例外。所以,“高学历”群体必须改变高新、稳定、待遇好的职业梦幻观,重新审视自己和进行职业定位,要乐于、勇于去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一线行业,接受第二劳动力市场的锻炼。同时,改变就业地域的刻板性,接受求职地域的多样性。只有这样,“高学历”群体的就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4]。
3.2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很多情况下,由于对所发生的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危机的出现。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人们能够控制或者避免危机导致的恶果。由于知识结构不协调、对社会认识的片面和不成熟,使得“高学历”群体和所在家庭不能正确理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迁的现状,令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和迷惘。因此,要有效解除困扰他们的心理危机,首先必须对造成这种心理危机的缘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目前,中国“高学历失业”群体实质是由于现代化产业的升级。如印度,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状况也与我国极为相似,曾经一度也面对知识失业的困境,但上世纪末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就不得不令我们刮目相看。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表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知识失业长期并存,但是人们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此,也应该有更多其他的追求。“高学历失业”群体和家庭要真正了解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改变在转型期现代文化价值的冲击下建立起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非理性的思维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培养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扭转认知偏差带来的障碍,重新回归美好生活。
3.3转变家庭和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首先,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学历等,使得职能相当,人尽其职,人尽其用,不能为本单位谋求高名誉,盲目追求高学历。否则,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其次,“高学历”群体所在的家庭成员不应该在转型期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盲目投资,在子女教育上高消费,他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合理培养子女的能力。否则,在付出和回报失去平衡时,会引发家庭、“高学历失业”群体和社会严重的心里危机。
3.4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所谓“教育改革”,也就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教育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教育能够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教育的提升。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5]。为了避免因市场经济的发达对教育造成的危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国家要遵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总量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或适当的超前这一原则,来合理的规划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其次,对于那些就业率逐年偏低的“冷门专业”,国家和学校应控制招生数量,从根头上来预防失业。最后,高校一年级的新生在主修自己当初所选专业的同时,让他们自由的到各院系听课。一年后再确定专业,给学生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3.5鼓励“高学历失业”群体自主创业“高学历”群体不应该坐等政府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不能顽固的坚持在发达地区、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业就业,他们应该跟普通劳动者一样积极融入市场参与竞争,学习自主创业的本领。其次,高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把个人积极主动创业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帮助“高学历”群体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从而来规避风险。最后,国家应该给“高学历”群体创造更多更好的自主创业机会,如提供贷款、土地、鼓励到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创业等等,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总结
“高学历失业”群体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复杂性。所以,作为我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必须正视“高学历失业”群体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转型期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社会问题凸显的主要缘由,“高学历失业”群体也不例外。因此,首先需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大力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合理预测规划高等教育的招生力度及专业设置、改变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其次培养“高学历”群体客观、理性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使“高学历”群体在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3):2-3.
[2]皱菊萍.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特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9(4):118-121.
[3]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习作;评语;爱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在几年作文指导过程中,我切实地感受到作文评语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默默地进行着文字交流,思想的交流甚至心理辅导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尝试着用多情而火热的评语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一、作文评语拉近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着渴望被理解,被注意,被爱护的心理。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蹲下来,把学生当作朋友。在给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我一直运用爱的效应,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创设了良好的评价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在教学《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中,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老师,我大胆的向你提一个建议:有时你太偏心了,只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根本不管我们差生,要知道我们也很难过。看到这些句子,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我拿起笔,在旁边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有时忽略了你,但并不是偏心,老师无意间的让你难过了,老师向你道歉,原谅老师,好吗?请相信,在老师心中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样的。你应当相信自己和老师,一定能够成为班上的佼佼者。在发下作文本的以后,这位学生又恢复了自信,不但热衷于写作,而且上课也变得很爱提问题了。每当作文本发下来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本子阅读评语,同学们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历历在目。那长长的惊叹号就像一根通向知识殿堂的绳索引导学生前进,那一份喜悦和自我勉励不胜言表,作文水平也一次比一次出色。以前不看老师的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了。 在我 的教学生涯中, 我有这样的体会:作文评语往往是与那些难教育的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跳出作文这一固定的模式,把作文当作沟通师生情感的通道,那么,我们会意识到,要求学生作文,不如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达到以情促文的目的,真正让作文具有作文味。
二、作文评语是“善意的谎言”,是学生写作的“发动机”
可能不少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个同感,那就是:上作文课难,上好作文课更难,让学生自主写好作文更是难上加难,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老师上作文课交差,学生写作文应付。
其实,我们不妨当一回“骗子”,把以往实话实说作文评语变成“善意的谎言”。班上一位学生,一直是班上的作文“冷门”,他的作文除了应付就是交差,没有得过一次“优”。翻开他以前的作文本,尽是诸如“中心不突出、句子不通顺、牛头不对马嘴”等一些评语。在我认为,这是他作文课失去信心的根本原因。对此,在他以后的作文中,我先不看他的全文,而是在文中尽量找一些好句子,进行批注式评价(当然得先夸夸他),然后在评语中也写到那些句子写得非常好,例如“你的×句话让我感到如何如何”,最后再写一些鼓励的评语。慢慢地,我发现的这个孩子的作文中,好的句子越来越多,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对他的作文要求越来越高,当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个活动中,我扮演了一名“骗子”,向孩子们说了“善意的谎言”,就是这些善意的谎言让孩子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因为这也是老师对他们的爱,学习越发有兴趣。
如果说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情,那么教师的评语更离不开爱。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兴趣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老师对他的赞扬鼓励。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人”,他的鼓励和赞扬会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身持肯定、相信的态度。当学生把作文当作向老师表露情感的舞台时,教师的评语就是展开教师对学生寄寓深情的天地。
三、作文评语是指引学生远航方向的 “指南针”
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要实现这些要求,要使评语能用之此后之实践,就必须注意评语的启发性和鼓励性。
孩子们的认识是片面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有时甚至是扭曲的。由于是小学生,因此在他们的作文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不健康的想法。如果不及时给他们引导一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位学生,从她的作文中得知,她自小父母双亡,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造成了她的忧郁、敏感、自闭的性格。在写有关父母的作文时,她在文中写到:我没有父母,我恨有父母的同学。为了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受围绕在她的身边快乐和幸福,我又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每个人的幸福是因为有亲人的存在,幸福着能住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经历风雨,幸福着能共同呼吸清鲜的空气……当这一切消失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和痛苦呀!你虽然没有父母,但你有很多亲人,因为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都是你的亲人,试着敞开心胸接纳并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会发现原来幸福是这么的简单。老师希望你能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而且,老师愿做你最亲的亲人。
这位同学看过评语后,因为在评语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心中的郁闷便渐渐消除了,笑容渐渐多起来了,学习也越来越带劲了,不懂的地方都来请教老师和同学们,又和班级融在一起了。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95
由于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相比,对教师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同时作为社会高层次的国家建设者而言,对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个体的心理资本的高要求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为此本文以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研究开发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为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研究开发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从而使得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状况和开发水平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推动高校的转型发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1心理资本定义的界定
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并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它是借用一个商业名词寓意人的心理状况。如同人的物质资本存在盈利和亏损的问题,人的心理资本同样存在盈亏,即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他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
心理资本在业界已被看作是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路桑斯教授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2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现状
2.1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理念落后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国外学术界提出心里资本的概念距今已10来年,并对心理资本开发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相对更晚。目前国内对心理资本开发的研究基本处于对外国相关文献资料的引用、翻译、初步探讨上,没有实现其创造性的理论突破及深刻的内涵和外延的挖掘。而在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方面还处于萌芽状态。主要在于,一是创业型大学管理方法手段及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都较为传统,在心里资本开发方面存在诸如思想固化、理念落后及观念薄弱等问题。二是受行政层级制僵化思想的影响,创业型大学的管理及领导层知识观念更新换代的动力严重缺乏,这样并不容易开展对心理资本开发的学习、运用、创新及吸收等活动。
2.2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动力不足
国内对心理资本的认识研究开发及社会认同度等都还不足,处于起步阶段。从创业型大学管理层面看,在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能时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方法,管理层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及心理资本开发的动力。目前的高校科研状况是学术资助经费有限、学术压力大,科学研究人员和机构都相应的选择容易出成果的领域进行研究,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心理资本开发进行研究。
2.3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主体缺位
心里资本的开发运用开始主要在企业进行,从其开发运用的经验来看,心理资本开发作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深化创新,他的应用及开发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不过创业型大学作为行政性领导部门的人事部门,他的主要职能主要是进行传统的教师招聘、录用、考核及人员调动等工作,没有引起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心理资本开发时间也不长。因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个人及二级单位、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以及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都不太容易组织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进行开发。青年教师的各项权利缺失并且还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心理资本开发的主体严重缺位,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4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保障乏力
心理资本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进行,需要人员、资金、机构和组织等共同协调研究开发。但是在当前学术研究竞争激烈、课题申请难、经费紧张、项目立项不易等狼多肉少的大环境下,项目课题的立项和经费的拨付都是向成熟领域或热门领域倾斜。创业型高校相应的也不可能重视心理资本开发这样相对的冷门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个人,势必影响心理资本开发的顺利进行,也得不到高校各方面的支持。
3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现状产生的原因
3.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理念理解欠缺
前面提到过,心理资本提出时间还不长,与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一样,人们完全接受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方面,目前国内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都是以企业里的员工进行研究,其在于提高员工的心理资本及企业的利润。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研究也少,尤其是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研究更少,对他们的评价主要是看学历学位及研究成果等,这样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看不到心理资本对其的有利作用及积极影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就很难联系起来。而且,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主要是以书本为主,对外界新鲜领域的感知度不太敏感,就导致高校管理为闭塞。另一方面,现如今,人们主要从经济发展状况这个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所以市场经济的变化动态就是人们最关注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心里资本的研究上,就不想投入过多的人财物及时间。
3.2心理资本培养目标本身的不确定性
心理资本的定义不一致导致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不清晰,统一量化较难,而心理资本的维度不清晰就是心理资本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学术界对心理资本内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心理资本特质论。二是心理资本状态论。Lufthansa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与特质不同,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力,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状态,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工作满意感和绩效都产生显著的影响。三是心理资本综合论。目前对心理资本内涵理解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几乎每个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及学术专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理解,而且在心理资本的维度分析上,每个社会群体都不尽相同,都还不明确心理资本到底包含哪些要素,这样导致心理资本的培养目标无法确定。
3.3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未受到立法机构的足够重视
对心理资本的内容了解很少是影响国家立法机关对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领域不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他们怀疑心理资本到底能否为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带来积极的效应,更怀疑心理资本能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且并不认可心理资本是一种资本。在强烈要求下,为了保障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立法机关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财政部也拨出相应的经费支持,用于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健康仅仅是心理资本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措施根本不能对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其作用。近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引起相当大的重视,心理资本开发研究更是如此,不过还是没有落实到位。
3.4心理资本培养主体缺乏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政府不是唯一提供者,但他是有效提供者。在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培养方面,政府总会过度干预,对其他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培养主体的竞争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目前几乎没有民间开办的心理资本培训机构,政府和创业型高校完全承担了培养责任,也可能创业型高校自身成为心理资本培养的承担者。创业型高校安排专人任职及管理,导致竞争不足,低效产生。行政管理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及培养的市场化进程,这样不能增强创业型高校的竞争力及不能满足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需要及心理需要。政府及高校应想办法鼓励其他社会力量进入创业型高校心理资本培养开发研究工作,这时,心理资本就受到各培养主体之间相互争夺,不断开拓新的培养方式、培养领域,以提升创业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心理资本的可持续才能带到进一步推动。
4完善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对策
4.1更新开发理念
创业型大学在面对当今的新要求和新形势下,务必把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开发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前面阐述过目前国内大多数创业型大学在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及研究方面没有太多可借鉴的资料和经验,那么:第一,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成熟经验及最新成果来进行分析;第二,可以在创业型大学内设立专门部门和机构研究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聘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团队,可以使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第三,因为企业在心理资本研究方面比高校成熟,所以创业型大学也可以加强与各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第四,灵活运用及检验各相关研究成果并时刻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研究成果;第五,责任主体必须明确并保证开发效果,树立起协同开发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积极开展相邻学科及跨学科方面的建设与合作。
4.2增强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的韧性
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如果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韧性,那么他会发现危机中的希望和机会,并斗志昂扬、坚毅执着。可以从下面两点入手对青年教师韧性开发进行研究:第一,帮助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发掘其自身的韧性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教师管理部门要提供多种方法和足够的支撑,让青年教师获取更多资源并合理利用,以此来实现青年教师的自身目标。第二,帮助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正确面对各种压力。在高校中,晋升及职称往往是青年教师最关心的,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摆正心态,自信地面对其挑战和压力,把各种因素的压力内化为教师自身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4.3建立健全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保障机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必须要引起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组织、学术团体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和认识,其必须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更多资源投入到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领域,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首先是保证并努力提高心理资本开发在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中的比例:其次是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机构,在研究资金、场所、人员等方面向其适度倾斜,保障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是加大对研究成果的激励力度,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增强心理资本,激励青年教师敬业乐业。
4.4推动创业型大学去行政化,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在如今的行政主导的高校体制中,难以保障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自,失去学术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创业型大学逐步尝试去除行政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进行自我改革。第一,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得到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特长更是要得到尊重,否则难以实现真正的教授治校的高校管理体制,给高校青年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科研氛围及学术环境。第二,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规定职称评定必须与论文及科研成果挂钩,但是在论文科研成果数量与职称级别的评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必须要合理规定该比例,避免职称评定唯论文化等现象。第三,改革教师任用提拔制度,大力拓展青年教师的职业上升通道及上升空间,这样能够使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及职业前景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1,(15):482.
[2]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
[3]柯江林,孙健敏.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2012,(41):875.
[4]刘莉莉,郭小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探索――以东南大学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1):93.
关键词:物理学专业;专业课程改革;应用性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付喜(1980-),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朱湘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教研活动改革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湘科院教字[2012]35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20-02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断变化,普通高校中应用性学科专业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其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增加。相应地,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如物理学专业,则因诸多原因规模不断萎缩,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尤为突出,部分院校的基础学科专业已在生存线上挣扎,有的甚至已被取消。[1]面对新形式、新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基础性学科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构建基础学科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提高基础学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2]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现状
从招生情况看,随着高校录取率的提高以及高中进大学途径的增加,物理学专业被认为是难就业的冷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生源质量也逐年下降,录取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为补录或降分录取。就湖南省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每年实际招生都为一个班(约40~50人),可见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生源状况不容乐观。
从课程内容看,当前物理学专业的课程仍以物理师范类课程为主,其中理论性课程太多、太难,实践性课程则相对太少,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习缺乏动力,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就业情况看,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形不容乐观,学生就业面较窄(仍以物理教育、考研深造为主),物理教师需求量不断减小,导致学生就业大部分与专业不对口、难就业。就业形势不好直接影响到本专业招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专业萎缩。
可以看出,面对新现状、新问题、新现实,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并改革当前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缩小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施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措施。专业改革必须从课程改革开始,因此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物理学专业现状的重中之重。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为:[3]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应用方向;夯实理论基础, 整合理论课程;更新应用课程,强化应用能力;拓宽就业口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办出地方特色。
针对指导思想,在构建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明确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方向,确定相应的应用性课程;正确对待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关系,整合理论性课程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理论基础,重视并提高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建设与应用性课程配套的实验及实践课程;深化当前已有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性能力;积极进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应用性课程教学的“三效”(效果、效率和效应)。
三、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物理教师及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行。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将是湖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理学专业尝试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案及内容。
1.整合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学时量[4]
为了能更好地开设应用性课程,首先对我校现有理论性课程进行了整合,压缩了理论性课程的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1)整合普通物理课程,突出基础及重点内容。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一个整体,按力、热、电磁、光、原子等实施课程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部分课程内容也是重复的。通过将普通物理各部分课程整合为“普通物理学”课程(见表1),共缩减课时量90学时。这样在不违背知识系统性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缩减普通物理课程的学时,突出了普通物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及重点内容。
(2)适当精简四大力学课程,强调掌握理论物理基础知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四门课程是建立在普通物理基础上的专业必修课,被称为四大力学。这四门课程难度较大,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四门课程仍以掌握基础理论及重点知识为主,课程的相应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精简。此外,四大力学对于开阔眼界固然有用,但对以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来说作用一般,而对于考研深造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四门课程的基础及重点知识对考研影响不大,因此适当精简理论物理内容是可行的。
将四大力学整合为“理论物理导论”课程(见表2),共缩减课时量42学时。在缩减学时的基础上精简并整合理论物理基础及重点知识,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特点。
(3)整合教学理论课程,加强教学实践训练。物理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或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扎实理论基础、熟练现代教学手段的学生将更容易适应中学的实际教学工作。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数目多、学时少,理论性课程比重大,实践性课程比例小,容易造成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低的情况,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为此可对教育类课程进行调整与整合,在保证理论课程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
具体方案(见表3)为:“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教育实习等不变;将“学科教学论”、“奥赛专题讲座”、“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三门课整合为“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CAI课件设计”两门课整合为“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课程;将“三笔字”和“学科教学论”中教学技能部分合并为“中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增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适应当前网络化教学的需求。这样减少了教育类课程的门数,整合并充实了课程内容。
2.明确应用方向,增设应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5]
基础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衍生了众多应用性学科,这些学科及专业广受国家和社会的欢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物理学也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利用自身优势增设物理应用方向,实施应用性课程体系改革,以提高物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大拓宽就业面。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为新升格的二本院校,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开设应用方向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比较缺乏,实训、实习等环节的条件和设施也严重不足。这些因素决定了开设物理应用方向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硬件、师资、人员配备等方面长期投入才有可能完成,其中确定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方向成为首要任务。可以作为应用方向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电子信息、应用光学、材料物理、无线电物理等。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已有学科状况、发展前景、硬软件条件等来确定开设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性方向,加大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力度。
要想在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上取得好的成果,除了以上课程的学习外,还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电子设计开发实验室、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室等给学生提供学习、钻研、实践的其他空间,以此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束语
要实现构建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需要较长的时间(4~5年),并且还需具备一定条件,如所在学校是否重视并能确定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性方向,是否已制定好物理学专业应用性方向教学方案,师资队伍及水平是否能满足开设应用性课程的需求,硬件设施及仪器设备条件是否能达到物理学专业应用性方向的要求等。只有当这些条件具备到一定程度才可进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要求,才能提高物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玲,任亚杰.地方本科院校中物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出路[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151-152.
[2]石东平,龙晓霞,程正富,等.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6):52-56.
[3]彭金松.调整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J].河池学院学报,2007,27(5):88-90.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
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并没有完全享有和男生一样的就业机会和待遇。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男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即使降低标准也不愿意招聘女生。用人单位的这种性别歧视极大地伤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她们在就业中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女大学生虽然很优秀,但是考虑到一些现实的因素,在求职过程中,也显得过于怯懦,谨小慎微。
2功利心理
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她们容易忽略自己所学专业和实际能力,在就业时单方面希望获得起点要求低、薪水待遇高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职位等。收入高、升职快是她们就业的热门选择,而一些传统的冷门行业则不被看好。她们容易忽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更关注他人的看法,甚至贪图一时的享受。
3焦虑心理
女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在就业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理想职业,但是又害怕自己的职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被拒绝。有些心理素质低的女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心理。适度的焦虑可以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但是,如果焦虑过度,则会引起精神紧张、烦闷慌乱、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等心理状况[1]。这种焦虑的心理会严重影响到女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求职就业,从而导致发挥失常,错失就业良机。还有的女生缺乏对自己理性的认识,在就业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焦躁,最终也会导致求职的失利。
4攀比心理
有些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喜欢互相攀比。找到理想的工作时,就喜不自胜,向周围同学炫耀,工作环境、薪金待遇都成为炫耀的资本。而当有的同学,特别是在校期间表现出色的同学听到这些消息时,就会觉得不甘心,一定要找一份比对方好的工作心理才能得到平衡。这样导致了不理性的就业期望值,好工作也成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这种明比暗拼的心理导致就业时的盲目状态,使她们的求职就业陷入恶性循环。
5嫉妒心理
一些女生在利益动机和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加上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容易做出一些消极非理性的行为。比如有的女生在大学期间并不是积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而是忙于时尚、化妆等。在就业和择业竞争中,有些女生发现同学签的工作比自己好时,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导致心理扭曲,在背后讽刺挖苦,冷嘲热讽,故意疏远等。这种嫉妒的心理不但让自己失去理智,也失去了学习的良机和就业的砝码。
6依赖心理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女大学生对自身存在一种弱势心理,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传统的观念使这部分女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乐于享受。她们常常喜欢依赖家庭、学校、朋友等。有的女大学生由于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于所有事情父母包办,甚至找工作时也完全依赖父母,希望父母通过关系或者其他手段帮自己找到工作。这种自甘退缩的依赖心理使这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7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2]。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对自己的就业去向、工作性质缺少计划性、目标性,容易偏向于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追求的职业,而忽视了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有的不从实际出发,对自身的特点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没有主见性,盲目用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对自己进行定位,跟随身边同学的择业去向,其结果往往容易影响到自己求职的正确方向。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我国社会当前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女性在就业市场中仍处于劣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却仍然滞后,在第一、第二产业中,女大学生的需求较少,而第三产业,如旅游、美容业、商业、服务业和教育业等都是适合女大学生的行业,但这些行业发展较慢,从而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3]。相对来说,女大学生的用人成本较大,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和用人单位就会考虑成本大小,不愿考虑女性的多重社会角色,多重社会职能。
2传统原因
由于受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和性别歧视的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传统家庭对女大学生的角色期待有别于男性,普遍认为女性可以更多的照顾家庭,而非事业有成。这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时进取心和主动性不足,倾向于稳定安逸的工作。在家庭中,父母对于女性的照顾更多,很多事情都由家长决定,这造成了孩子从小缺乏主见。加之女性更容易胆小怕事,更造成她们的依赖性。
3家庭原因
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点对子女的性格发展、人格养成、社会认知、心理健康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女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中心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之下成长的,她们的事情是父母关心的焦点,父母给予她们足够的关心和爱好,但同时也更多的干涉了她们的成长。父母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不但影响着子女的生活习惯,也影响到她们的自我定位和就业观念,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容易出现矛盾心理。一方面女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另一方面,家庭的影响又让她们摇摆不定,甚至家庭过多的干涉会使她们出现叛逆的心理。父母的人生经验会给自己的女儿提供间接的经验,但是如果干涉过多则会使她们在就业中患得患失,迷失自我。
4个人原因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一般喜欢选择稳定、安逸的工作,而对于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则不太愿意接受。有些女生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单位的层次、待遇、地点等都过于挑剔。她们在就业时容易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一心向往大城市、好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她们的就业期望值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不能适应现实的就业形势,自己缩小了就业渠道,容易错失就业良机。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1社会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更是面临各种问题。政府应制订相应政策保护女性就业权,劳动部门加强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中男女性别比例,并通过产业转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不断完善就业体系,推动男女公平就业。从制度上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和社会地位,完善女性公平就业环境,重新开拓女性就业市场。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开展女大学生就业专项服务,提供就业指导、就业状况分析等全方位服务,为女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充分就业。
2高校进行全面培养指导
高校要时刻关注考察就业形势,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女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观教育,鼓励她们自立自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和女性成才规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对女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气质修养、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进行人际交往、女性礼仪、言谈举止、求职面试、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减轻就业压力。还可以举行女性就业讲座、成功女性报告会、模拟招聘会、求职技巧等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培养她们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增强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家庭正面鼓励及时引导
家长要对子女进行正确引导,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传递正能量,教给她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女大学生往往从小在家庭中娇生惯养,对家庭的依赖较大。当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困惑时,家长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帮助她们积极面对就业压力。在就业过程中,如果能从家庭获得鼓励和支持,她们就会更加自信,勇敢面对挑战和压力。家长要引导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从自身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自信面对社会,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
4女大学生要调整心态完善自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女大学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正确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正视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就业会面临的现实难度,摈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根据社会的需求寻求解决的方法。树立多元化就业的观念,不能只选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稳定清闲的工作,还可以选择外企、私企等岗位。树立创业意识,争取自己创业或者开办公司,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能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女大学生要正确评估客观就业环境和自身条件,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定位,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自觉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并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尽早适应社会,以便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MosheZeidner.焦虑[M].赵静波,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马克•伊尔斯.从众效应:如何影响大众行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62-04
一、问题提出
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个体对所学专业在主观上的意识态度与思想行为,反映了个人与所学专业的情感连结程度。专业认同可以分为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匹配、专业行为倾向四个结构维度,专业认识表现为学生对专业属性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是产生专业认同的前提;专业情感表现为对所学专业情感的趋同,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专业匹配表现为所学专业与学习者自身的特长、兴趣的适切程度;专业行为倾向是基于对专业的正向情感所产生的外显的行为效果。
专业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它会因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性,而这种因认知和情感变化而引起的对外的行为差异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专业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地区五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为对象,并结合个别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究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影响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因素,为优化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为获取有效的数据,本研究以江苏地区五所高校(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1200名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问卷1076份,回收率为89.67%。剔除52份完整性或真实性存在问题的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24份,有效回收率为85.33%。
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本情况如表1。
2.研究方法。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个别访谈,确定问卷的内容条目,综合分析具体要素指标,编制“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根据专业认同感的四个理论维度,即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匹配、专业行为倾向,分别对应6、8、5、7共26个项目。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由“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赋予5―1分,得分越高代表其R等贤感越高。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α(Cronbach α)系数,即内部一致性α系数作为问卷信度的判断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各个子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783―0.902之间,问卷整体信度系数为0.916。因此,问卷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外在稳定性。
2.效度检验。①内容效度。本研究通过对现有专业认同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个别访谈结果,在充分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与专业认同相关的四个结构维度,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量表题项,编制初步问卷。通过多次预试测并请相关专家对问卷各个题项逐条评审,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使问卷内容及题目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和代表性,内容效度较好。②结构效度。通过因素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各因素间相关系数在0.276―0.593之间,为低到中度正相关,即各因素既彼此相关,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各因素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472―0.813之间,为中到高度正相关,各因素与问卷调查内容相一致,结构效度良好。
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总体基本情况
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在总体上,专业认同总体均值为3.26,介于比较符合与不确定之间,专业认同呈正向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各个维度水平皆不是很高,其中专业认识(3.48)相对最高,专业匹配(3.06)相对最低,专业情感(3.26)与专业行为(3.24)倾向位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差异不大。
(二)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被试者的性别、年级、专业志愿选择和专业就业前景等特征变量,对专业总认同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
1.性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专业认同感及其子维度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专业情感维度的平均值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比男生更易获得学习过程中情绪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而在专业总认同和其他维度上,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2.年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专业总认同在不同年级情况下呈现显著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专业认同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不同年级的专业认同感在专业认识维度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四学生专业认识程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而在专业情感、专业匹配和专业行为倾向方面不同年级的差异并不显著。
3.专业选择意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选择意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专业认同感及其各个子维度在不同专业选择意愿下均呈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感整体情况及各个维度均极其显著高于遵循父母和他人意愿以及调剂专业的学生。调剂专业的学生基于调剂的被动选择使其认同水平相对最低。
4.专业就业前景。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对于不同专业就业前景,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及各子维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五、结论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专业认同呈正向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业认同各子维度统计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行为倾向、专业匹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第一,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感及其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专业情感维度的平均值显著高于男生,而在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和其他维度上,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这与社会对性别角色定位的刻板观念有关,从性别的社会期望效应解释,一般认为,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社会对男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女性应以家庭为重,不必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这种意识在个体成长中逐渐内化,故而男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第二,专业认同总体情况在不同年级呈现显著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专业认同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其中大四学生专业认识程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究其原因,大一学生初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与期待,同时学校也经常开展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大二、大三学生处于专业学习集中阶段,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对其专业认同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同时对大学生活的厌倦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迷茫易形成对专业的否定态度。大四的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习,对专业的认知与了解程度更高,形成了初步的职业价值观,专业认同程度较高。第三,专业认同感及其各个子维度在不同专业选择意愿下均呈极显著差异。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最高,遵循父母和他人意愿的次之,调剂专业的相对最低。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出于兴趣自愿选择专业,在专业学习上更为积极努力,对专业的认同感较高。遵循父母和他人意愿的学生在外力的干涉下被动选择专业,家长更多考虑专业就业前景,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不高。而被迫调剂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足且缺乏兴趣,从而内心产生对专业的排斥,致使专业认同程度相对最低。第四,专业就业前景对专业认同程度存在@著影响。热门专业学生在专业总认同及各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一般专业和冷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学生基于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的看好,对专业产生正向的情感并积极投入,进而专业认同感较高。而冷门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乐观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抱有对专业的抵触情绪使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进而引起消极的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感的改善和提升是学生个体专业学习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基础。基于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高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与教育,推动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正向发展,进而促使高校有效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针对当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特征,笔者提出以下五点教育建议。
1.加强专业培养的针对性。基于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群体差异,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细化专业培养目标,提升不同类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2.重视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高校应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性别平等观念,强化其主体意识,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社会角色意识教育,扫除性别盲点,改变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已内化的性别偏见,从而提高女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水平。
3.开展全程化专业教育。高校应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全过程培养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同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辅导与教育,提高其专业学习行为的持续性。
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衔接教育,完善专业调转机制。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为子女的专业选择提供相关信息以做参考,给予子女专业选择的自主性并进行合理必要的引导,使其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相匹配的专业,避免专业选择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此外,在专业调换方面,建立柔性专业调换机制,消除不必要的转专业壁垒,为学生转专业提供渠道和条件。同时,应加强双学位教育,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
5.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学生对于专业的就业前景预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可能会引起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扎堆选择。因此,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客观科学分析具体专业的就业前景,扩大对专业就业面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胡志海,黄和林.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498-1501.
[2]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1-136.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632-636.
[4]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24(2):120-123.
[5]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7]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8]熊礼明.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提升[J].科技世界,2013,(10):196-197.
[9]杨宏,施远程.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7):173-175.
[10]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讨[J].教育前沿,2010,(7):4-6.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Identification to their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Universities
LUO Xiao-fang,HU Li-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 212003,China)
论文关键词:目标定位素质的全面提高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
一、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存在反差:一面是急需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普遍的法学专业学生“求职难”。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仅为37.85%。而被视为冷门的哲学和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却分别达到40.35%和51.85%。1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合作的调查中,法学专业以35.6%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专业的第三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现实要求我们对整个法学教育进行改革。
法学教育目标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进行。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法学研究专家,还是为社会提供运用法律的各种专业人才,是近些年来引起越来越多争论的问题。美国律师协会著名的麦克·科瑞特报告中提到,在r法律从业者整个的职业生涯中,其需要持续不断地加深对其从业环境——变动不拘的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需要对法律事实独立的调查和评判能力,需要对法律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和采取最有效应对策略之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学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断的、割裂的、凝固的知识,这显然不是法学教育应有的目标。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实质上应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
由于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这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法律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突出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应从“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转向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现代国家普遍通过司法考试来选拔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司法考试要求法律院校(系)的法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这种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应该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当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精深的业务知识、良好的感悟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通外语,能汇通古今,融贯中西。他们既能胜任法官、检察官的工作、律师工作,也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的法务工作。因此,我国今后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敏锐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掌握一定法学基础知识且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国法学院的学生是直接从高中生中录取的,而且,中国传统教育文史哲主导的模式,且90年代前缺少法律职业,因此法学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层面,距离司法实践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与美国法学院职业导向的法学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6年7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推动素质教育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在谈到教改难点时指出:“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大困难……”目前我国的多校联合办学,高校走向综合已成为趋势,进行素质教育已形成共识。因此,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道德
法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由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点,首先要进行法律道德的培养。关于法学教育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燕树棠先生认为:法律事业是公益事业,法律教育是训练社会服务人才的教育,因此,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社会服务人才,而不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在所著《法律教育》一书中谈到:“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培训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法律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他还引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原校长辉得在该大学法学院创立之日说的一段话以资佐证,“我们创办法律学校的目的,非在造就许多讼棍;乃欲以严格之训练,提高其程度,使将来出校门之后,有高深的学问,有远大的目光,有高尚的道德,若再资以相当之经验,则无论其为法官,为律师,为各种公益事业,鲜有不成为造福国家的法学者”。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法律变化频繁、知识更新快捷。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时间内教给学生及后一辈子所需的各种法律知识。学校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辨别、创造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性思维及其人格,而忽视了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即使各有见地,但也不得不尽心尽职的诠释既定的法律及其制度的合理性,单一的认同性思维往往会抑制人的创造力,法律职业者缺乏创造力,不利于实现法律的公正、公平,不利于法律职业者履行天职。因此,我们在保持培养学生认同性思维及其人格长处的同时,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
按照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应用的基本思路,使专业结构从单一化向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结构多样化发展。公共基础课应四统一: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考试、统一评分。因此,要围绕“大法学”课程体系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坚持统一标准和规格,在一、二年级阶段学好各部门法学基础课程,三、四年级时增加实践课程。在实践课中设置取证、、审判、辩护、商务谈判、调解、仲裁等内容,通过实案分析、办案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学理论,掌握法律操作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执法和司法能力。
(四)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法学是一门极具专业性的学科,但它却从来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个成功的法律职业者常常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学生是来自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的法学专业学习是在先前的大学教育背景基础上进行的。而在我国,高中毕业之后随即可以进入法律院系学习,使得学生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阅历方面存在极为明显的局限。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建设法治国家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全面素质提升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程结构作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内容。这里的“全面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和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2.以挑战眼光整合法学课程模块
课程改革绝不是课程门数的简单的增加或减少,也不是单门课程内容孤立的增删。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和以全球化的挑战眼光来科学地整合法学课程模块。
3.增加法学本科教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法律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决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它不是社会科学个自给自足的、能够密封起来或脱离人类其他活动的部门。因而“一个人要是只懂得法律技术,只知道审判程序的机制和精通实在法里的技术规则,那他不会是一个头等的法律工作者”。
关键词: 赛场 观众 素质
前言
奥运会是当今人类最盛大的体育盛会,它不仅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展现的舞台,同时也是各国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方面的展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作为赛场上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体育观众应该怎样欣赏比赛,怎样为运动员加油,怎样能更好地向世人展现国人的素质和风采,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体育比赛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观众,也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进程。实战经验表明:一线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尽管有些时候观众的存在提高了自己比赛时的表现和成绩,但是观众并非总是积极的,有些观众缺乏基本的体育常识,在不适宜的时机加油或呐喊,反而影响运动员的发挥,甚至有些运动员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观众就好了。这些都说明:观众对运动员水平的发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引导观众,提高观众的观赛素质,构建和谐赛场,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1. 研究对象
以观看比赛的现场观众为对象,研究体育观众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访谈法
走访了众多知名教练员和运动员,收集了大量资料。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体育观众是指以体育竞赛表演为欣赏对象,享受和消费体育竞赛表演这一精神文化产品的个体或人群聚合体,狭义的体育观众是指亲临现场观赛的人群聚合体,后者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赛场观众是在赛场这个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赛场中的观众是一个群体,但这个群体是由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所构成,他们的行为必然存在着差异。具体说来体育观众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感情投入较多,情绪反应激荡起伏;心理倾向性明显;往往与体育竞赛现场形成共振而相互影响;易产生集群行为,即是一种在人们激烈活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赛事也逐渐市场化,从体育赛事发展的趋势来看,观众逐渐成体育赛事举办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体育市场主要的消费群体。观众数量、观众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体育赛事的进行,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如何提高观众的素质,使之更好地推动体育赛事的发展,是本人所关注的重点。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中国体育观众是伴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兴起而逐步壮大发展起来的,是伴随着广播与电视成长起来的。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亲临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逐渐增多,与体育明星的零距离接触,最大化地激发了体育观众的热情,同时也成为体育赛事走向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1观众对运动员的影响
运动员是赛场的主角,体育比赛是残酷的,冠军只有一个,比赛进行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冠亚军决赛,运动员的水平是很相近的,比赛也是异常激烈的。观众在这个时候对比赛的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观众观看比赛时会有带有明显的情感偏向和情绪化。他们理性的成分少于情绪化的成分,他们观看比赛除了欣赏运动员本身的表现外,还附带有强烈的归属感、所属群体荣誉感的迸发、情绪发泄等方面的成分,通常观众是带着对参赛队员中的一方的喜好来观看比赛的,现场的观众一般不是以公平的态度理智地对待队员的。尤其是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对代表自己所属地一方的运动员会极力地支持,而情感上排斥,甚至在行动上干扰对手方的运动员,他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赛场上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4.1.1 赛场观众对运动员水平发挥起到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当有人在场或进行比赛时,自行车运动员的骑行成绩要比自己单独骑自行车时更快。主场比赛时观众的支持有效地降低了运动员的应激水平,有助于克服由于过度紧张而造成的动作变形和失误,就是人们常讲的主场优势。观众适时的加油鼓劲会提高主场运动员的兴奋度,能够很快进入比赛状态,比赛中甚至会超水平发挥,对取得比赛胜利有很大帮助。
4.1.2 赛场观众对运动员水平发挥起到的消极影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同专业水平的观众观看比赛的重点不同。外行由于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所以他们在现场的关注重点主要是一些情境因素,对运动员的动作本身很少也很难作出专业的评价,因此对运动员来说构不成由于评价,尤其是负性评价带来的压力。但是,由于观众素质水平不高,内行的观众更愿意、也很擅长关注和评价运动员自身的动作表现,对于运动员的一些动作失误会直接指出,这种评价的能力造成运动员在比赛时更紧张,从而影响操作发挥。对著名运动员的进行的访谈中也证实这样一个现象。
但是完全不懂体育基本常识的观众对运动员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些。例如:十运会举重赛场发生了悲惨的一幕,湖南举重选手王小文调整呼吸即将发力时,靠近比赛的观众席上突然响起一阵“热烈”的锣鼓声。王小文一惊,右臂一软,当即被127.5公斤的杠铃压倒在举重台上。医生的诊断是,王小文右臂肘关节脱臼,内侧韧带损伤,这名优秀的国家队现役选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参加训练和比赛。猝然而起的锣鼓声并非有意让王小文分神,而是缘于观众对举重的不了解――按规定,选手走上举重台后就不能再有声音干扰选手。
对于在主场比赛的运动员来讲,观众对他们也并不总是有利的。在比赛关键时期,由于观众希望主场运动员赢得比赛,运动员队竞赛过程的重要性认知增加,导致运动员竞赛压力随之增强,注意高度集中在动作具体操作上,并增加额外的努力,反而干扰动作完成。如果没能像观众期望的那样赢得比赛,观众会把不满的情绪发泄给运动员,甚至对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压力。
4.2 赛场观众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水平的比赛,尤其是国际性的大赛,需要文明、热情、礼貌、有大国风范、懂得欣赏比赛的赛场观众。
4.2.1体育观众应具备基本公共道德
我国公民公共道德的缺乏,不仅出现在赛场上,而且反映社会的每个角落。在这方面的建设我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随地乱扔垃圾等等。体育赛场更是将这些不文明行为表露无疑,比赛场地集中而且人数众多,通常在比赛结束后,观众席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一片狼藉,不堪入目。与国外相比我们相差太远。例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由韩国球迷组织的“红魔”啦啦队。这支啦啦队以其排山倒海的气势、疯狂热烈的助威声风靡全球。“红魔”们真正令世界感动的是他们井然的秩序以及他们离开赛场后洁净的看台。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曾经说过:红魔其实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代表韩国足球,也代表韩国的民族精神。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期间,尽管芬兰选手基本无望夺金,但看台上依然天天爆满,即使风吹雨打也赶不走他们。我们应该还记得雅典奥运会期间,希腊观众全体起立为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打抱不平的那感人的一幕。友好、有品位的观众的参与是雅典奥运会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为主队摇旗呐喊的同时,别忘了也给客队加油鼓劲;在为中国运动员挥洒激情的同时,也为同样努力过、拼搏过的外国运动员热情欢呼;在为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表示由衷祝贺的同时,也为同样奋斗过但是失败了的运动员报以微笑。失败的运动员更需要鼓励和支持。我们的观众要带着一颗宽容友好的心观看欣赏比赛,应该感谢这些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只有这样,观众与运动员才能真正地融为一体,赛场才能和谐健康地更好地发展,体育才能成为真正突破种族、性别、阶级、、政治等障碍,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4.2.2体育观众应懂得基本比赛礼仪
社会上生活中我们应具备懂得基本的礼仪,体育赛场同样也需要懂得赛场应遵循的礼仪。我们的观众要成为文明懂礼的观众。但实际中却不尽人意,例如:十运会排球赛场,比赛暂停时,主队一侧的啦啦队保持安静,让教练员较为从容地布置战术,而客队一侧锣鼓声震天,客队教练只有大声说话并借助手势才能完成战术布置。还有为运动员喝倒彩;运动员进攻时故意干扰,使运动员不能集中注意力;用不文明的语言攻击运动员等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做一个富有激情、文明的观众,我们的加油喝彩是为促进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是比赛更加精彩,促进比赛的进程。
4.2.3观众应具备的基本体育常识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具体到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规则和运动规律。我们的观众观看比赛都是有喜好有倾向性的,对于自己喜欢的项目应该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这既是为了更好地欣赏比赛,也能更好地为运动员加油,更好地参与到比赛中。
在这里本人就基本的体育常识进行论述,第一,当运动员准备进入比赛状态时,观众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大声喧哗,例如:球类项目运动员准备发球时,射击比赛中进入倒计时时,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准备起跳时等。第二,很多项目在比赛期间不能使用闪光灯,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射击、篮球投篮时等。第三,在比赛过程中,观众应保持安静,在一个回合或一个动作或一个进攻结束时,观众可以加油呐喊等。否则将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影响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4.3如何提高观众素质
首先,群众体育是基础,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并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要加大冷门项目在群众中的推广,让更多的项目、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体育资源,例如体育教师、教练、运动员、各个单位的体育场馆等,把体育场馆器材的开放和人员的配备很好地结合,最大化地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其次,学生是不可忽视的最有潜力的一个庞大群体,要大力推动学生的体育参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和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和水平,宣传体育知识,使之成为高素质的体育观众。
5结束语
提高体育观众的素质与提高国民素质密不可分,是一场长时间的艰苦的战斗。我们要动员一切资源,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把提高体育观众素质、构建和谐赛场,提升到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我们要通过体育这扇窗,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0.
[2]王伟博,林宏伟.奥运赛场的观众道德建设[J].体育科学研究,2008.1.
[3]于文谦,成璐.论奥林匹克文化与观众素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8.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way, both the market and advertiser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advertise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railway advertising marketing mix strategy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of railway advertising. This is only a preliminary and shallow research of this topic and the author hopes that it can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and leaders related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railway advertising marketing practice.
关键词: 铁路广告;营销;创新
Key words: railway advertising;market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216-04
0 引言
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是铁路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四大创新策略。这四个策略均是基于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所得到的综合结果,各自之间存在必然的内部联系,并且在实际运作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 创新铁路广告产品策略
1.1 铁路广告产品品牌化,铁路广告资源产品化 铁路广告组织结构复杂,广告材质和广告形式多元化,地理空间跨度大,并且随时变化,因此它的运作模式不同于普通广告商品,必须根据广告要求编制特殊的广告营销策略。广告产品品牌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铁路广告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铁路广告企业要进一步拓展业务,增加财富积累,必须将广告产品资源化,也就是说应该将铁路广告产品纳入品牌营销的新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具体来讲,可以按常规做法,依托铁路广告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来实现广告增值,运用创新思维建立品牌联想,赋予广告新的内涵。将良好的铁路形象寓于广告产品之中,是铁路广告品牌化的可行性策略。铁路广告产品化一方面丰富了广告产品的功能定位,同时也是运用集约化思维来管理广告资源,使之运作规范化。现阶段,铁路广告公司常用的广告形式是DM广告、视(音)频广告和平面广告。以下是三种广告形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①DM广告:DM杂志(报纸)、乘车指南等;
②平面广告:灯箱、展板、三面翻、壁贴、吊牌等;
③视(音)频广告:大型LED视屏、液晶电视、高清电子海报(刷屏机)及车站、列车广播等。
当前的广告市场,产品门类众多,购买环境瞬息万变,使得客户难以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借助数据库管理工具,在数据库中录入已汇总的铁路广告产品库存数据,基于产品定位对广告产品实施品牌管理,便可以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广告产品,提高铁路广告项目的中标率。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现有铁路广告产品优化整合,形成投放策略,并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多套购买策略共客户甄选。
在产品定位的创新思路下实施产品化管理,不仅是基础性工作,更是对产品定位思维的延伸。可以说,产品化管理实质上是运用有形化的手段管理无形的商品。这个创新思维映射到产品营销上,就是根据铁路广告产品定位,分门别类对广告产品进行设计、包装和营销,同时根据营销情况进一步调整产品类别构成,并据此优化产品营销策略,这才是产品定位的基础。这可以直观的了解不同产品类别运营状况,及时诊断其中的问题,锁定潜在的增长点。把控广告销售的营销节奏,以防出现盲目决策、盲目营销的问题,以便使决策者做出精准的投资判断,这是对产品定位的延伸。
1.2 突破常规的产品管理模式,重新定位产品资源 从铁路广告公司的立场来看,产品定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锁定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预测。当前,广告行业已有一套产品类别划分依据,我们在这些内容中融入一类媒体、二类媒体、滞销类媒体、发展类媒体的管理思路,其实是以产品定位为依据,根据产品条目确定目标市场,以便对产品资源做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分析与利用。具体分类见表1。
1.3 综合运用“产品管控”的经营思路 在铁路广告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几个要素:公司能够为哪些目标客户群提供哪种广告产品或服务,适合采取何种价格或折扣策略,可以配合哪一种促销形式等等。这几项要素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动态监督和管理现有广告资源,以便及时了解广告最终的销售价格、折扣策略、资源占有率或者有多少库存。基于这些信息分析广告产品的运营状况,并据此调控销售节奏。铁路广告的特性使得闲置广告媒体价值趋近于零(此处不考虑公益广告产生的社会效益),这种特性使铁路广告公司承担了比普通广告公司更大的经营压力。广告项目的投放量与投放速度是公司始终关注的细节。快节奏的营销步调使得铁路广告进入市场之处难以摆脱“急躁冒进”的困局。广告公司无法精准的把控折扣和价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告产品的价值。要合理把控营销步调,具体来讲,针对满档率高的广告产品可通过“优质优价”的价格战术来优化调整客户结构,吸引价值高的广告客户,逐渐摒弃价值低的客户。满档率低的产品应该适当提高折扣点,实行宽松的价格政策,以增加客户量。从目标市场来分析,可针对单个产品类别的客户结构与产品定位的一致性展开分析,若结果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调整营销策略。这其实也是挖掘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路径。每一类别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目标市场,基于产品特性编制销售目标,走差异化营销之路,可大大提高产品营销的针对性。另外,公司也根据产品类别进行价格决策。定价时,除了考虑产品的品牌、销量,还要兼顾客户类型,以便更加顺畅的与大客户磋商。
1.4 产品管理与产品力质量的结合 交通路网越来越发达,铁路广告必须主动与运输业、客户搭建利益链条,形成共振关系。在合作机制上应继续实行广告收入与站段联挂考核,将铁路广告销售与站段多元化经营捆绑在一起。刺激运输业站、段协助广告发展的工作热情,铁路广告可以在资金承受范围内为运输业站、段服务能力提升或方便旅客出行、改善候车需求提供支持,这样能使广告业和运输业增进业务交流,通过协作提高参与性。作为广告业,应该在保证正常运输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参与运输业的运营,运用新思维不断拓展广告业务,丰富广告形式。有的广告项目运作周期短,为了提高效率,广告商应该与运输方积极协商,深度挖潜广告资源的卖点,锁定目标市场,提高收益。在这一过程中,除依托本身的客户群体或产品资源,还可尝试以量化的形式扩大媒体影响力,将客流量、市场规模、广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纳入量化思维模式中,将有价值的因素优化整合,做出分析和决策。
2 创新铁路广告价格策略
价格因素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在生产运营中最难把控的因素就是价格。价格上下波动直接影响目标客户的购买决策,并且与企业盈利息息相关。价格能够反映媒体的价值。它由市场规律决定,市场中所有的经济体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铁路广告公司也不例外。不论对于企业本身还是客户,价格都是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铁路广告经营利润水平的核心。
目前,铁路广告媒介常用“经营成本+预期利润”的方法进行定价,最后通过核算得到广告媒介的价格。蓝海战略认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该能激起买方的购买欲,且价格要与买方的购买能力相符。定价后,广告公司可根据目标成本核算利润率。根据客户的的购买能力制定一套合理的价格区间,将媒介的广告效用、战略价格以及目标成本有机整合,体现价值创新。
附加价值是激发广告主投放需求的有效方式之一。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考虑的是“物超所值”的回报,即用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很多时候,客户对广告的投资意向并不十分明确,在可投与可不投两种状态之间徘徊。广告的附加价值在此阶段会对客户意向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以铁路广告为例,巨大的客流量就是吸引客户的一个亮点。若铁路广告公司在已有广告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广告产品的附加值,势必成为吸引广告主的重要砝码。实践证明,铁路广告可以为客户创造多种附加价值。例如,在面向客户开展广告产品营销时,可免费为广告做营销策划,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广告产品的同时,合理增加免费服务项目,会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激发客户的购买欲。
2.1 高价策略 满档率饱和的一类媒体产品适合高价策略。一类媒体的广告位置因关注度超高,极度稀缺,本身具有升值空间。根据市场反映适当抬高一类媒体的定价,将铁路广告品牌打出去,有助于塑造专业媒体形象。另一方面,一类媒体产品的满档率基本都能达到百分之百,适当提高定价非但不会丢失客户,反倒会引导低价客户转变投资方向,挑选其他类别的产品,从而使各类产品均衡盈利,而且有助于稳定一类媒体的广告环境。
2.2 低价策略 低价策略,即针对购买能力不足的中小品牌客户制定低端价格,据此扩大客户群和广告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而提高铁路广告媒体的行业知名度。对于区域性铁路广告公司而言,区域内比较稳定的客户群构成了其产品营销的地缘优势。低价策略适用于滞销类媒体的产品,针对的是滞销类媒体广告满档率过低的问题。广告资源大量闲置是当前亟待整改的现象,低价倾销难以彻底改变现状。广告商可低价销售滞销类媒体的产品,使之与高价策略相呼应,以便凸显一类媒体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也能依靠价格策略取胜。
2.3 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适用于二类煤体产品。该策略不会将产品的性价比作为唯一的定价依据。若只是将产品性价比作为唯一的定价依据,相比之下,一类媒体就会失去高价优势。若定价低于一类媒体,但比产品本身价值要高,就容易使客户产生心理认同。从广告投放位置上看,二类媒体与一类媒体相距不远,在市场营销带动效应的作用下,容易使客户将二者的价格进行对比,大多数客户会对二类产品产生心理认同。这种虚实结合的策略也是这是价格营销的主要手段。此外,还应在一、二类产品的价格差异的基础上体现出价值差异,以便为客户提供不同价格梯度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可选性。这种定价策略同样适用于发展类媒体的产品。
2.4 折扣策略 在广告营销中,折扣能够有效协调广告价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折扣形式主要有现款折扣、促销折扣、大量购买折扣等,对于广告营销行业而言,在不影响盈利的情况下适当为客户提供折扣,往往有助于调节市场价格。广告商在报价时,除了提供广告刊例价格,还会给出一套对外标准折扣幅度。合作双方在协商广告投放价格时,广告商会依照外标准折扣给出实际折扣比例,也就是说实际价格会对外保密。一来可保护自身价格底线,避免被竞争对手抄底,二来可迎合客户的议价心理,在价格上做出让步,表现出合作诚意。一直以来,铁路广告行业所推崇的“一单一谈,以量定价”的定价模式,就是基于这一策略延伸而来。这种定价模式通过提高客户的心理认同感来扩大客户群,并且能针对竞争对手提出的折扣灵活调整自身战略,但是不可否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固有的市场价格体系。若是单一的统一价格折扣体系,不仅与行业惯例背道而驰,还会使面临竞争对手的铁路广告公司处于被动态势,客户流失风险极高,因此,除非公司拥有超强实力,否则不会轻易尝试这条道路。
铁路广告面对巨大的折扣空间,必须稳住自身,从产品管控与渠道管控两个角度出发,严格以产品类别满档率为依据制定折扣策略,做出科学的营销决策。就市场规律而言,公司所提出的折扣策略必须在满足市场预期的前提下与目标市场相对应。例如:目标市场中的直接大客户A的广告投放意向为一类媒体,公司就必须执行高价策略。如果客户因高价难以做出决策,广告公司应建议客户将部分一类广告位转投二类煤体或发展煤体广告位,并且在不影响盈利水平的情况下适当降价。如果客户A同意实施该方案,就可以为其提供不低于目标市场折扣区间的折扣水平。如果客户A全部转投其他类别的广告位,就尝试在目标市场平均折扣标准的基础上再降低一个折扣等级。假设非本省低价客户B投发展类媒体即滞销类媒体类别,议价时,建议提供一个不应低于目标市场的平均折扣价。若客户B为省内直接客户,则要在一般折扣区间的基础上再降低一个等级,争取更多客户。
3 创新铁路广告销售渠道策略
所谓营销渠道通常情况下是指在广告产品销售到广告客户的过程中,所有涉及的企业或个人。对于铁路广告公司来说,从销售渠道的层次看,其销售渠道可以分为直接面向广告客户和通过广告公司等媒体渠道间接联络广告客户(图1)。
判断分销渠道的宽度,对于铁路广告公司来说,广告客户的分布是以经营区域为中心,并且散布省内甚至全国。所以在分销过程中,对本地市场、省外市场分别采取密集分销、选择性分销的方式进行分销。其中,组织开展密集分销,其目的是在经营区域挑选有实力的终端、高端客户销售铁路广告的广告资源,在本地市场进一步提高铁路广告的覆盖范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广告产品与每一个广告客户进行最大限度的接触。另外,对于公司来说,一般需要承担宣传、推广的责任,并且组织开展相关的促销活动。由于省外的目标市场比较分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选择性营销,在目标市场的所在地,选择营销能力较强的中间商推广销售铁路广告的广告资源。选择性分销的目的是侧重推广力度、增加产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广告的购买率。通过保障服务和提升控制力监督和实现销售目标,这是密集营销、选择性营销的重点所在。为此,需要组织成立专门的渠道客户小组,对内部结点进行控制,进一步形成真正的内部质量服务链。各分销渠道如表2所示。
4 创新铁路广告促销策略
在销售过程中,利用促销策略能够提高市场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广告客户的购买愿望,进一步达成购买行为。促销作为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实现广告资源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对于铁路广告公司来说,制定实施促销策略的目的是推进销售,控制销售节奏。与整体营销策略相比,促销策略需要与之相互配合,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铁路广告的销售目标也有所不同。在形成促销策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分阶段的促销策略。
4.1 预售促销 对于铁路广告公司来说,每年有相当比例的广告资源用于建设媒体,完成广告预售,并且新建媒体的广告销售受广告预售情况的直接影响。如果预售成功,那么对应的广告资源预售比例也就比较高,广告成交价相对比较高,此时就会降低新媒体的经营压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媒体的价值。反之,如果广告预售比例比较低,就会降低广告成交价格,进而使得广告营销过于急躁,难以坚守价格政策。预售促销作为一种邀请促销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预售年会、新建媒体促销会等方式邀请目标市场的客户代表参加。铁路广告公司在预售年会、新建媒体促销会现场,可以对广告价格、销售政策等进行公布,并且推出新的广告形式和发展举措。对铁路媒体价值、铁路广告价值进行重点介绍,并且听取客户的意见,阐述预售方法。借助广告预售政策可为广告客户提供更多服务,激发广告客户的购买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广告销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型促销策略,通常情况下,这种促销策略主要针对直接广告客户:当广告购买金额达到100万、300万、500万、1000万等不同级别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给予相应的特殊折扣优惠;针对广告公司,可以采用馈赠型促销策略:这种促销策略主要是针对广告购总买量达到一定标准,按照相应的比例赠送广告;对于有行业代表性的客户来说,主要实施示范型促销策略:在预售年会、新建媒体促销会现场进行现场签约。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1年京沪高铁山东段开通运营前,公司于2011年四、五月间对重点客户进行了走访。5月18日召开了京沪高铁山东段五站媒体招商推介会暨广告启动仪式,邀请了省市高端终端客户到会,此次招商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形成了高铁五站广告媒体招商的,实现了媒体建成即进入广告热招期的可喜效果。在6月27日京沪高铁开通前已有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平安保险、中国移动通信等超大型终端客户实现了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500余万元。
4.2 季节促销 这种促销方式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针对季节性强的客户,其广告目标是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实施这种销售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在消费旺季到来之前,对商品消费人群集中的广告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同时对广告产品进行组合。促使消费者购买推动商品的销售,属于短期促销行为。如针对各类季节性产品、短期展会等,铁路广告公司都提前做好相应的促销工作。
4.3 行业促销 在目前客户结构中,行业促销是针对空白或具有广告开发潜力的行业客户,对于这些客户给予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该行业利用铁路广告,积极营造行业广告的投放环境。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即加大与省、市旅游局的合作,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加强旅游资源的推介。形成了多赢的局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 弹性购买 弹性购买是针对铁路广告公司目前冷门媒体满档率低的情况,推出的一种新的尝试,即与客户商定一个低于市场价格的价位,将没有销售出去的广告位,该客户的广告内容。在实施弹性购买时,需要注意购买客户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2个有实力的合作客户。如选取客户在铁路春运、暑运等黄金期选取优质客户签订短期广告合同,将部分闲置媒体盘活,提升了创效能力(图2)。
5 结语
在中国,随着铁路广告行业市场运作的不断发展,广告营销方式更加实用化,精耕细作逐渐成为主流。目前,铁路广告公司仍存在缺少对媒体产品的控制力,对广告产品的定位趋于简单化、粗放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等。铁路广告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告市场的需求。我们相信,以创新铁路广告公司营销策略为基础,明确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通过科学的细分目标市场和广告产品类别,可以进一步提高铁路广告企业的营销管控能力,强化自身的营销执行力度。从而助力铁路广告企业依托强弱势、多品类媒体,配合不同的营销手段,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真正达到创新铁路广告营销,助力铁路广告事业发展的目的,为中国铁路发展做出铁路广告企业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M].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美)唐.舒尔兹.全球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美)迈克尔.J.A.贝里 ,戈登.S.利诺夫.数据挖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美)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杨铭,苗雨君,盛秋生.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广告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师,2004(7).
[7]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祝海波.市场营销战略与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0]刘佩华.营销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MOOC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从鱼雁传书、家书抵万金的古代,到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便能跨地区、全天候交流的今天,传播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将渐次地引起符号表达、人机交互、环境交流结构的变化,进而系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1]”
当下,传播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口口相传、手写文字、印刷、电子传播、数字传播这样五个时代,而教育也因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荷马史诗》式吟诵诗人的口传到精英授课式的庠序之教,再到随着印刷工业兴盛的班级授课制,以及20世纪电视普及背景下兴起的电化教育,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深深的打上了传播技术的烙印。换言之,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也折射了教育的变革发展史,正是新传播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人类交流与记录方式的改变,并进而引发了教育传播的变革。尼尔・波兹曼曾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西方教育的“三次危机”。
在Web2.0时代,也有学者敏锐地发现,社会化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继电化教育之后的新一轮变革,这就表现为MOOC的出现。
MOOC的英文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可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亦可音译为“慕课”。MOOC起源于已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其概念形成于2008年。我们一般认为,MOOC 这一术语是由加拿大学者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正式提出的。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运用此概念开设了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慕课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对于MOOC,目前还没有产生特别精准的定义。斯蒂芬・唐斯认为慕课有两大特点:一是规模巨大,二是开放与免费[2]。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一种针对于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在线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课堂元素(例如视频、书籍、问题集)之外,MOOC通过提供交互性用户论坛帮助学生、教师、教学助理建立一个共同团体。MOOC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3]”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誉为MOOC教育的“三驾马车”。
2012年被称为MOOC的发展元年,此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疯狂的“攻城掠地”,几乎是以几何倍数迅猛地扩张。我们以Coursera为例,由斯坦福大学吴恩达(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两位教授创立的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平台,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突破了234万。然而回首过往,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先进的高等教育技术比比皆是,但真正普及为民众所接受并运用的高等教育模式却寥寥无几。那么,MOOC为什么能获得成功,这显然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社会背景及其内在机理。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在Web2.0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普及。Web2.0时代是一个通过个体连接而形成的“关系时代”,今天,社会化媒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社会组织方式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正如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特曾指出的,“信息技术对研究型大学的影响极有可能非常深刻、迅疾和具有突变性――就像它曾经而且还会继续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及其他社会机构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那样。[4]”社会化思维强调运用互联网协作模式和社会化媒体,而MOOC教育实质上就融合了多样化的网络协作与社会化媒体。在MOOC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广泛地应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互动与交流。第一,老师经常将自己的课程资料与相关视频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以及YouTube等社交网站上,并以此为据点,积极地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并答疑解惑;第二,学生群体之间也利用如Twitter、在线论坛等社会化媒体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网络协作与学习探讨。在线论坛是MOOC学习者最为重要的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在学习中,学习者经常将问题或是学习笔记在论坛上,同学之间的互评为学习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社会化媒体为MOOC的使用者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渠道与交流方式,也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互动热情。MOOC的教学与交流广泛地运用社会化媒体,所以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是MOOC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是MOOC自身的特点与优势。MOOC不仅秉承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又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高等教育领域大放异彩。MOOC一改传统教育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大众带到了犹如施拉姆笔下所言的“自助餐厅”中。学习者通过论坛、社会化媒体积极的进行互动交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自由选择课程与学习方式。施拉姆曾提出过媒介或然率的概念,“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概率。[5]”在碎片化学习成为现实的今天,由于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MOOC无疑为大众提供了新的便利的解决方案,这也保证了其被选概率的提升。
最后,大众的内在需求也是MOOC兴起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僵化滞后的大学教育体制常常不能满足学生们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迫切需求。而拥有开放课程体制、先进教学方式的MOOC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在如今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下,MOOC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对知识的需求。
二、MOOC的传播学解读
对于MOOC的蓬勃发展,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认为,MOOC将为全球数百万计希望得到学习机会的人们提供崭新的教育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也认为MOOC是印刷术产生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我们从这些充满赞誉的话语中不难发现,教育界人士已经认识到,MOOC的出现给当下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那么,MOOC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有何优势?与电化教育相比又有何不同?在下文中笔者借用传播学中的“5W”模式来加以分析。
(一)MOOC的传播者分析
传播者研究是传播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是传播系统的主体。[6]”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大学是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要提供者,自然也就是传播的主体。然而MOOC的出现,改变了大学在高等教育中一家独大的局面。MOOC并不是某所或某几所大学的简单附庸,而是由诸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独立的、专业的课程交易平台与大学联手运作,大学负责制作课程,课程交易平台则负责课程。其传播者是大学与课程交易平台的结合,因而既有公共事业属性,也有商业属性。过去,大学是高等教育的生产者与组织者,而在MOOC时代,大学与课程交易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权,组织者的权力渐渐移交给专门的课程交易平台,大学在MOOC中更多的是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出现的。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大学是高等教育唯一的提供场所,然而MOOC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课程市场的兴起与繁荣,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角色发生改变,它“把高等教育市场由平行变为纵向,由分散变为集中,由相对本地的变为世界的。这个独立于大学之外的课程市场,提供的课程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大多是‘免费品尝’”[4]。MOOC将高等教育的传播主体重新分权与赋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极大地撼动了大学对高等教育的独享权,打破了大学“独霸”高等教育的局面。此外,各个大学都可以把课程放上平台,平台上的课程有如一所大学展示的窗口,代表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在MOOC中,广为关注、备受好评的课程往往能给其学校带来不错的口碑和社会影响,所以这也加剧了大学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MOOC的内容分析
从具体内容来看,MOOC提供的课程可谓是五花八门,从物理、化学等理学学科,到宗教、伦理等哲学学科,再到文学、新闻等文学学科,MOOC犹如一所超级综合性大学,无所不包。事实上仅在Coursera上,就有超过600门课程。MOOC所提供的课程规模显然是传统高校远不能及的。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校设有什么课程,学生就去学习什么,虽然有选修机制,但是课程的提供还是局限于既有的框架中,学生只能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无法根据个人的意愿来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此外,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想学的课程,由于开课人数不够,或是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而MOOC很少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在海量课程中自由选课,一些所谓的冷门课程也可以准确的到达处于分散状态的目标人群,并通过整合使之规模化,从而使“长尾效应”在MOOC中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在MOOC上可以看到,除了诸如《经典力学》《史记》等在传统高等教育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课程外,《怪诞行为学》《战争的悖论》《水果课:如何挑出最好吃的水果》等显得偏僻或冷门的课程,在MOOC上也同样为人关注并受到好评。
(三)MOOC的媒介分析
彭兰教授认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我们步入了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时代[7]。这也正如唐纳德・肖所说的那样,现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水平媒体和垂直媒体交织而生成的纸草型社会中[8]。网络传播中大众门户固有的话语权在不断地被个人门户所消解,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权力。MOOC就发轫于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融合的Web2.0时代。MOOC是一种依托网络的立体互动的远程教育新模式,MOOC的学习带有一种去中心化与碎片化的特质。MOOC的出现实际上是基于Web2.0技术的高等教育2.0革新。作为高等教育传播的新兴介质,它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传播媒介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的是三种传播模式的结合与互动。传统的高等教育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往往很难做到集大规模、互动性于一体,而MOOC与之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MOOC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三者结合。以吕世浩教授在Coursera向广大MOOC用户讲授《史记》为例,他运用了网络视频、博客、电子邮件等多种传播技术。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9],体现为一种大众传播模式。课后,学生既可以与老师或他人单独沟通,也可以在论坛中参与交流讨论,这分别体现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传统高等教育很难做到这三种传播模式的统一,而这种方式却使学习者有了更强的参与感。
其次,它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转变与革新。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的,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虽然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也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但其本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接受式学习’”[10]。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模式往往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逻辑推演能力的培养,但在MOOC教育中,知识就是权威,学生才是中心,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克服。教师将课程到课程平台上,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课程,上完课后还能对老师与课程进行评价与评分,“好评”越多的老师自然越受到欢迎。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认为在MOOC教育中,“教学流程的变化迫使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综合互动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4]”这种转变也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地增强,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平易近人的“解惑者”,原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现在的“生师”关系,这种转变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四)MOOC的受众分析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受众主体。但是在MOOC教育中,传播媒介、传播者等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因而MOOC的受众群体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有关资料显示,“MOOC 的学习者来自全球各个地方、各行各业,覆盖14岁至76岁各个年龄段。据统计,继续学习者占到50%,大学生约占45%,高中生占5%。edX 的受众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全球五大洲,超过192个国家。其中,约70%的学生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11]”在中国,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受众相比,MOOC的使用者也有其自身的特点。2013年10月9日至10月16日,果壳网在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Coursera等机构的支持下,开展了MOOC中文用户的摸底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6116份,有效样本5981份,其中参加过MOOC课程的有效样本为2440份[12]。
调查显示,中文MOOC的受众群体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首先是受众职业分布的多元。根据调查,在MOOC教育中,学生占55.54%,在职人员占40.34%,已退休人员为0.08%,其它为4.04%。学生与在职人员几乎平分秋色,这与传统高等教育中受众以学生为主体是有区别的;其次,MOOC的使用者多集中在经济发达教育发达的地区。调查显示,京、沪、粤、苏、浙这五个省份的MOOC中文用户最多;最后,MOOC的受众出现了多年龄段的趋势,其中18~25岁的用户最多,但31~45岁的用户也超过10%。我们知道,传统高等教育其受众群体的年龄段较为集中,与之相较,MOOC的受众其年龄分布更分散。
(五)MOOC的传播效果分析
传统的高等教育往往以考试来检测传播效果,用考试分数的高低来验证学习效果的好坏,把传播效果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数字量化游戏。事实上,有不少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课后全不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就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这种传播效果显然是让人失望的。MOOC在知识的传播中则采用“微课程”与“证书认证”模式,有效地避开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短板。在教学模式上,MOOC的课程通常以周为单位,一门课程在8~12周左右。上课形式以视频录像为主,主要是老师的讲解并配合板演。“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高效专注时间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因此,慕课通常按照这个时长编排课程视频,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且8~12分钟的‘微课程’内容更加有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高。[13]”MOOC在传播效果检测上,则采用先进的“证书认证”模式。MOOC在一门课程结束后,有些课程会提供证书,证明你学习过相关课程并获得了相关的知识技能。要想获得证书,在课程学习中,就会有随堂的问题需要学习者进行解答,在每周课程完成后,老师还会留下作业,作业质量的好坏对课程的顺利结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是非常认真的,对于不懂的问题经常会在论坛上请教同学,或是直接向老师发邮件提问。MOOC的“微课程”与“证书认证”模式和传统高等教育的考试相比,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业,其学习效果更有保障。
综上所述,MOOC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多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革新,它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且深刻的。
三、我国MOOC发展的推进策略
MOOC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如今是一个提倡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开放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尽管对于MOOC而言,有专家学者对其课程完成率难以保证、证书认证和学分认定亟需完善等不足提出了质疑,但我们不能不承认,MOOC的出现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好处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中国当下应深化对MOOC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MOOC进行引进、推广与运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创新观念,深化对MOOC的认识
MOOC现在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期,其最终的形态并没有完全展现,但MOOC给高等教育所带来的革新已初见端倪。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MOOC教育予以重视。现阶段,我国已将“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重点推进的项目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且近些年来一直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但中国在推进MOOC教育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还在用旧有的观念来理解MOOC教育,这大大制约了MOOC教育的发展。首先,学生对精品开放课程的参与水平不高;其次,很多学校将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当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一项教学改革,这明显违背了精品开放课程的初衷。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因此对于MOOC,我们首先就要创新观念,深化认识。中国的大学应该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把开放教育资源以及MOOC教育纳入到大学的发展规划中。MOOC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正确认识MOOC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才能真正推进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二)引进吸收,走中国特色的MOOC发展之路
MOOC这一概念由国外所创,MOOC的课程平台也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这给中国学生的使用带来了不少麻烦,在学习与体验上也会存在着“水土不服”等问题,因此,对于MOOC,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引进消化后再吸收。先要“照葫芦画瓢”,然后再在现行体制上进行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MOOC发展之路。根据中国的国情与MOOC的现状,走有中国特色的MOOC发展之路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面向学生群体搞好MOOC的精品教育;二是面向社会群体搞好MOOC的继续教育。现阶段,Coursera、edX、Udacity等国外主流MOOC平台发展得较好,中国首先还需借鉴这些优秀平台的先进经验,打造一批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本土化MOOC平台,把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搬上MOOC平台,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通道。再者,我们也应该看到Coursera、edX、Udacity这类MOOC平台主要走的还是精英教育路线,但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薄弱的社会现实,使得MOOC在国内完全可以面向广泛的社会民众,走继续教育的路线。因此,中国的MOOC教育可以在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尝试“两条腿走路”,而不必照搬西方模式。
(三)推广普及,增强MOOC教育的参与度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应运而生。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基于edX的开放源代码也研发推出了自己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对于MOOC,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推广普及还远远不够。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MOOC,很多中国学生都并不知情。以爱课程网为例,它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但它在学生中的认知度却是很低的,大部分视频的播放次数仅以千计,关于课程的评论也寥寥无几,这与国外的Coursera、edX、Udacity这三个平台上,一门课程动辄有上万的学习者相比,相差甚远。低播放率与低参与度,使得对课程的投入与其传播效果不成正比,而这正是当下中国MOOC发展的现实写照。因此,对于MOOC的发展,国家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广普及MOOC教育。首先要以MOOC为平台,推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MOOC的学分认证做到常态化、普及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学生用户;其次,在普及MOOC教育中,要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宣传,比如可以推出MOOC的微信公共账号,定时推送课程通知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再者,还可开发在线即时翻译工具,在将外语课程翻译成中文的同时,也能将中文课程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推广;最后,大学还须加强引导,努力提升广大师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掌握通过MOOC来学习的方法,使广大的学习者都能通过亲身参与从而感受到MOOC所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