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边际效应范文

心理学边际效应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8: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学边际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学边际效应

篇1

边际效应起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逐渐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时带来的边际效应是逐渐递减的。带来的总效应可能是增加的。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中也同样有效。我们第一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情感体验格外强烈,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由此反复多次,体验渐渐淡漠以致于乏味,厌恶。

心理学中的边际效应应用很普遍,可以说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吃东西为例,我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得到一盘子肉包子。吃第一个感觉非常香,仿佛是人间稀有的美味,吃第二个感到依旧好吃,吃第三个饱了,感觉口感一般。吃第四个包子,肚子就觉得撑,好感荡然无存。吃第五个已然成了纯粹的折磨……

说到这里心理学的边际效应基本原理想必大家已基本了解。认识问题不是目的,最关键的还是看看边际效应在心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首先说说爱情的边际效应。青春年少没有体验过爱情,初涉爱河感情体验强烈持久。幻想、憧憬甚至超越现实。无数文学、影视作品对此都有经典详实的体现。由恋爱走向婚姻,历经“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当初的激情退去,普通的柴米油盐充斥了生活。的次数一次次累积起来,虽满足了,但对每一次的差别少有人记起,激情大不如前。性体验的边际效应渐打折扣,乏味之情渐起。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这时出现了新异性,当然生活中总不乏新的异性粉墨登场。但在夫妻关系乏味乃至厌恶阶段如果有条件,很自然想通过寻找新异性激起新的激情。于是又一轮新的由强刺激到弱刺激的循环开始了……当一个个异性找多了,本身的边际效用已经很弱了。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一语道破:“每个女人之间,至多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差别。”这也难免边际效应递减了。厌倦了于是转而追求精神恋爱,向往“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相思痴情,向往金庸先生作品中杨过对小龙女一等16年的旷世奇恋。一层层的需求反映出当事人对更强边际效应的追求。

事物在人心理中的边际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验、人生经历的增长逐渐升华改变的。社会中的人追求自由、平等、秩序三方面的价值。其中自由是核心价值。那我们就从自由谈起,当每天都是昨天的复制,日子淡如白水的时候,这是自由的边际效应几乎为零(主观感受)。突遇变故,比如开始了全封闭式的军营军训或者被拘留等,以前的自由生活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服从,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挨过一小时又一小时,对以往忽视的自由强烈需求起来。此时人不得不在心理上重新定位自由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心理上对自由的边际效应呈直线上升之势。还有这样的现象:某些人工作繁忙,挤占了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时间久了心里会这样想,宁可少挣钱也要换一个正常休息的岗位。此时也是随着实践的积累,对休闲的渴望更趋强烈,从而赋予自由更大的边际效应。相反同理。有些人虽工作清闲但收入不高,如果想追求更高的收入往往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因为把收入放在了首位,收入的边际效应也水涨船高。

看看边际效用是怎样在朋友的闲聊中发挥作用的呢?朋友聚会可谓司空见惯,刚一见面除非确有具体事情要谈,难免寒暄一番。事情说完也要进入互相问候阶段。头十钟大家兴趣十足,第二个十分钟也还好……终究到达了一个时间彼此都无新意思可表达,乏味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闲聊的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善于聊天的朋友就会灵活安排好每次聊天时间,大家尽欢,意犹未尽,期待再见。冗长的漫长聊天时间,没话找话甚至车轱辘话重复说,最终带来糟糕的心情。

学习的边际效应。在此着重分析下和学习有关的心理状态变化。古语云:“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学派”的边际心理效应是这样的:学习一个单位知识内心感受一定量痛苦,再学习一单位知识内心又感觉一定痛苦。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苦学派”付出极大的意志,配套的方法就是“头悬梁,锥刺骨。”不可谓不苦。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也只能学出“黄金屋”学出“颜如玉”才能弥补过去的代价。殊不知对乐的追求才符合人之天性,“乐学”才是上策。“乐学派”的心理状态是这样: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心理感受一些愉悦,再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再感受一些求知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引下学习效率大增,持之以恒的学下去人才、大师就炼成了。有乐趣就能更容易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现实困难和心理障碍,渐渐养成习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本身就是乐趣考试结果会不好吗?

最后再谈谈职业选择和心理边际效应的关系。每个人出身、所处家庭、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所逢机遇各异造就了个体的特有心理特质。成功的职业选择应该与个人的心理特质高度吻合。发现性格的优势,从事心里喜欢的相关职位。世界著名演说家陈安之先生从小就爱讲话。大人在他嘴上贴上了胶布而让他闭嘴。陈安之从事了一系列的工作都不成功,最终他选择了与说话最紧密联系的行业――成功学演讲。他拜名师、潜心学习成功学、勤奋练习,迅速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年仅27岁已经是亿万富翁。与陈安之相反爱因斯坦从小性格腼腆,不爱说话,但爱因斯坦有凡事爱思考的天性尤其总爱思考普通物理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爱因斯坦从事了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职业,通过长期天才的研究最终创立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把人类带入了现代科学领域。

篇2

关键词:英语听力;新晋本科院校;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02

一、前言

笔者毕业后一直在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前身)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主攻方向是听力和口译。近10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大学英语的教学。2013年4月,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原先主要承办普通专科教育的学院)改建升格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主要承办普通本科和普通专科教育)。

在英语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的四大技能中,听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基本技能。根据W.Rivers和M.S.Temperly 的统计,在交际活动中,“听”所占比例高达45%,且新晋本科院校的学生要进行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听力试题所占的分数在四级、六级考试中的比例较大。显然,原来适应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能生搬硬套地用于本科学生的教学中。因此,研究发现新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本文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新晋本科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旨在为新晋本科院校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学生听力现状分析

本文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听力现状做了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分析。经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分析,对于本科学生的听力现状,笔者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区别于高职学生,大部分本科生对于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笔者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从事高等专科教育时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高考分数低,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而本科生基础相对较好,高考分数相对较高,听得懂,能配合;再加之升入高校后学习英语的方式多样化,笔者发现,大部分本科生对于学习英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其次,在英语学习的四大技能中,听力仍然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不仅要听懂基本的交际用语,还要听懂国际新闻等专业性质的术语与专有词汇,这对于高中刚毕业,刚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只知道做题、背课文的他们来说,真的不知该如何下手。最后,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方法知之甚少,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做听力题还需要很多技巧和方法,更不知道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做起听力题来会事半功倍。而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习惯,从头到尾听一遍听力材料,会多少,做多少。长此以往,听力水平得不到提高,在强度大、信息量大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会陷入困境,如履薄冰。

三、转变本科学生听力教学策略

1. 教学态度

在高职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一状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教学态度的影响,如保守,不知创新。进入本科阶段,教师应积极备课,注意更新知识体系,促进听力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2. 教学模式

高职阶段的教学模式固定且单一,授课时,一些教师长期遵循讲单词―听材料―做习题―核对答案―老师讲解难点这一模式。在本科阶段,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 教学内容

进入本科阶段,仅仅讲授课本内容,仅仅做听力习题,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讲课本的同时应该穿插听力技巧的讲解,除此之外,要穿插VOA、BBC、英美原声电影等。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四大技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晋本科院校,更是一个巨大挑战。在这一特定的转型期,笔者对学生的听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比高职与本科阶段的不同,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新晋本科院校的听力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边际效应这个名词对于大家而言肯定感觉陌生,可以用陈佩斯“吃面条”的小品来诠释这一现象:当他吃第一碗面条时,瞒着导演快速地吃完了,感觉“味道好极了”。吃第二碗时,也很痛快,“没感觉”。第三碗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第四碗……后来,再吃,表情越来越痛苦,直至最后送到医院。这就是典型的“边际效应”。

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它是19世纪末奥地利经济学家维塞尔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投入开始增加时,产出随着增长且获得效益最大;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产出的增长速度出现递减直到为零;继续增加投入,产出不仅不再增加,反而会减少。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能力下降、无责任心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教师角色的转变,那就是教师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然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事事必亲为,这样做是能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班级也井井有条,而当班主任老师想起来放手给孩子们的时候已为时已晚,不仅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更是一种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的被剥夺。班主任表面上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处处关爱,实际上这是“害”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边际效应”(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城市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并把它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后一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一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他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它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班级管理亦如此,班主任一旦发现某些不好的“苗头”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这样的“苗头”就可能燃烧成“熊熊烈火”,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边际效应”(三):严爱失度――趋向极端

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区别地给予及时评价或延迟评价,以避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比如对于学生中一些不良的思想苗头,要及时给予引导、转化,防止其扩大化。而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则要等一等,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以后再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如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班主任往往会大动干戈,立即大加训斥。其实,这样做毫无必要,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对“边际效应”的矫正对策

对策(一):充分发动学生,相信并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班级一切事务实行“层层落实”制度,发挥集体监督的强大作用,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从而彻底杜绝部分学生充当“看客”的角色。提倡“各人自扫门前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干起事来积极性更高,干劲更足。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每天花上几分钟去瞧瞧罢了。

对策(二):在班级管理中,应懂得“破窗理论”,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的明智之举。切不可听之任之、姑息纵容。

对策(三):无庸讳言,师生交往,该严肃时要严肃,当认真时需认真,但如果对学生过于严格,老是表情冷淡,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那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间不能互相理解、沟通,更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我们应做到严而不过,爱而不溺,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爱的阳光雨露,又能体察老师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

篇4

【关键词】心理效应 中途接班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64-01

一、发挥首因效应,走进学生心灵

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我接手的班级是只有两个男生的班级,也许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不少学生很希望是一名男班主任接手。同时,由于对新班主任都存在习惯性的排斥和审视心理,还对旧有荣誉、成绩以及对固有学习生活习惯的执着,对新班主任肯定是充满了疑虑。如何让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选择“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更是对学生的感染。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服饰干练,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三使自己显得可敬可亲,首先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要得体,语言交流简明扼要,柔中有刚,形成特有的气场;然后尽量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机会,善于造势,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自己的判断。久而久之好的印象就在学生心里印记。

二、运用淬火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心理学把这定义为“淬火效应”。教育上也会有类似的现象,被称之为“冷处理”,也叫挫折教育。“冷处理”是相对于“热处理”而言的。所谓“热处理”就是以正面教育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学生。所谓“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核心力量――班干部,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奔向共同奋斗目标的“火车头”,他们又是团结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习惯性的问题,该班不少同学一直在班委岗位上,工作中缺乏自省和自律,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少部分班委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中肯的建议和合适的批评。我因地制宜,对他们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他们的心理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强了。

一个班级起到不好影响的往往也就是很少的几个同学,老师对这些学生都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学生犯了错误又拒不接受批评,老师往往火气十足,于是大动肝火,逼其“就范”。其实,效果远远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甚至是截然相反。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见老师吹胡子瞪眼,盛气凌人,岂肯马上承认错误。见得多的是,老师嗓门越大,学生也越是紧握住拳头。遇到这种“顶牛”情况,就应该采取“冷处理”。冷处理就相当于空白效应,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和自省的机会,是一种民主,也体现了教师宽阔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思想境界。

通过对两类不同对象的淬火处理,班级管理明显又上了一个台阶,同学之间也明显更为和谐了。

三、防控边际效应,架设爱心桥梁

边际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在教育过程中,随着班主任教育投入的强度增大,效果也随之增加,当投入增大到一定量时,教育效果不再正向增加;若继续强化,教育效果明显下降并出现负向增长。

作为新班主任,要能弱化前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干扰,在教育学生时要善抓时机,学会“雪中送炭”。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排解其困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锦上添花”固然轻松而美丽,但“雪中送炭”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在内心深爱着自己的学生。情感投入到什么程度为宜,这有一个“度”,在与学生交流中要合理把握。作为班主任,既不可对学生关注过多,也不可过少。对学生关注过多,容易造成这位(几位)学生本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滋生骄傲心理,其次会给其他学生造成一种“老师偏心”的印象,不利于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

四、利用拍球效应,个群完美发展

爱好篮球的人都知道,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的越高。这就是“拍球效应”。拍球效应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压力较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小。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就越高;然而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教师的火气越大,学生的抵触情绪也越强烈。优秀的老师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总是尽可能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朱永新先生说过,对待孩子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但社会实践的负担轻;记忆的负担重,创造的负担轻;认知的负担重,情感的负担轻。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学习是需要刻苦的,要面对各种挫折,这样进入社会以后才能适应竞争压力。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一个攀登者,你让他总在山脚下绕圈子,甚至连抬头仰望一下天空的机会都没有,他还会知道山有多高吗?所以对学生适度的加大压力,是对学生的鞭策和激励,而不是迎合学生的低级满足感。

在与学生交流接触中,通过认真分析他们不同的个性,利用班德课与他们探讨个人的生涯发展规划和班级的目标,高点定位。集体智慧形成了班级的文化,“明理、励志、合作、精技”是班训,“小步快走,永不停歇”是学风,通过墙面展示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命树。学生从安于现状变得活力四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也不断体验着成功的收获。学院“挑战杯”社会调查比赛荣获第一名、第二届江苏状元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师南通市选拔赛荣获“第一名”、班集体在院跑操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主题团课“我的梦、中国梦”获得了学院“二等奖”。2013-2014年度我班在取得院优秀班集体的基础上被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表彰为优秀班集体,这一殊荣不能不说是拍球效应的完美体现。

篇5

一、相容效应

相容效应指的是双方的协调一致性。每个人都有交友的心理趋向和需求。相容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加强友谊、促成谅解、避免内耗。

心理相容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这种心理相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同各门功课的代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形成共识,做到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相容。学生管理工作者为了管理好学生就必须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但是,一味地用规章制度来“卡”“压”学生,迫其就范,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相容。表现在行为上学生往往是阳奉阴违,消极应付,对自己的错误不能真正认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要讲究艺术,注意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在讲清为什么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的意见,使学生真心地接受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各种批评和建议。

二、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指对那些成名的人,人们往往给予更多的注意和赞誉。而那些尚未成名的人才,则常常遭到冷遇,得不到社会承认。这种现象阻碍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给社会造成损失。

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决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一俊遮百丑”,处处受偏袒,事事都占先;也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常常遭冷遇和讽刺,甚至发展到对他们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众所周知,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强的,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发奋成才。不能只围绕少数“重点”学生转,而置广大学生成长进步于不顾。尤其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避免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预言效应

预言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种心理效应对学生管理工作者开展学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肯定的心理特点,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在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前提下,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在他们中间创造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对他们给予恰如其分的期望和鼓励,那么这种期望和鼓励一定能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良好的推动力,从而提高各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的期望不应是通过假信息诱发产生,而应是在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确切的信息做出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推动力才能持久和有效。

四、边际效应

人们常用边际效应递减的概念来解释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这就是说,人对事物价值的理解,同它满足需求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你得到了一件迫切需要的东西,虽然它并不昂贵但它在你心目中的价值,远比得到一件价值昂贵而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引起心理上的满足要大得多。这正是所谓“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打动人的原因所在。

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善抓时机,首先要学会“雪中送炭”。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排解其困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锦上添花”固然轻松而美丽,但“雪中送炭”更为紧迫、更为重要。其次,学会“适当冷却”,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在学生管理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区别地给予及时评价或延迟评价,以避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如,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大动干戈,立即找来学生大加训斥,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我们不妨采取延迟评价的方法,冷一冷后再与学生去谈,有时效果会更好。即便是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经常性地从教育中反思教育,借鉴别人的经验,管理好学生,从而与学生共同获得个人的成长。

五、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的趋势。人们常按照这种已形成的固定的倾向去认识事物,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效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它虽然反映了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即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它往往使我们在处理工作时产生惰性和偏见。

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不能只凭老经验、老观点来教育现在的学生,而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发展的观点、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地更新观念,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要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要了解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成才观的变化。只有这样,学生管理工作者才能在做思想工作时有的放矢、一分为二,不至于由于草率偏执、固执己见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6

各地先后迎来大雪,雪天是适合喝酒煮茶听故事的。

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

先讲一个故事:

某人在四线城市,有套单位集资建的小房子,60O左右,因为房子小,家里经济情况改善后,某人又买了一套大房子。因为装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着。

这时某人乡下有个亲戚过来打工。亲戚就说,不如把房子租给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意了,考虑到当时租金也就500块钱,还不如不要。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亲戚一直也没给过租金。而这期间房价一直在上涨,租金自然也涨;某人在这期间又陆续买了2套房子,贷款。

后来,某人相中了一个新建商场的商铺,地段价格十分诱人。商铺昂贵,某人要买商铺就必须要卖掉2套房子。权衡之后决定卖掉给亲戚的那套房子,再卖掉一套贷款的房子。好的地段当然看上的人很多,时间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亲戚讲,能不能尽快再找个房子租。

接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了。亲戚非常生气,表示:“你什么意思,这不明摆着撵人走吗?有话你就明说,我们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吗?至于找个借口把人往外撵吗?你这不缺德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亲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实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中介找了间合适的房子,并且表示可以先垫付1月的租金。亲戚一看,实在是没办法了,说那你直接把房子卖我吧!某人着急买商铺,况且卖谁不是卖啊。

但万万没想到,亲戚提出10万块钱买这套房子!某人心情简直日了狗,按市价这套房子已经升值到23万,中介甚至表示,如果卖20万可直接现金收房。某人无法接受。

然后亲戚就找了很多人过来说:两口子不容易,孩子还上学,打工也不轻松,你们两家又是这么近的亲戚,你们家好几套房子,那么有钱,也不缺他这点小钱,就算照顾亲戚了,便宜卖给他得了巴拉巴拉……某人最后表示可以看在亲戚的面子上,20万卖给他,亲戚要是不买,就直接委托为中介了。

然后画风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这是要把人赶尽杀绝啊!为了钱,连亲戚也不认,为了钱,连心都黑了。你这样要遭报应的,你这样要家破人亡的!”最后的结果是,两家人闹得仇人一样。

故事讲完了,是真事儿,欢迎对号入座。太宗曾经曰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当年北燕王高云,救了两个吃不上饭的壮士,又赐宝物又赐美酒的,时不常地还一起玩玩美女(咦……)结果呢?这俩壮士某天突然想:凭啥咱俩天天见到他还要鞠躬下跪的,凭什么他是王,咱们连个官都没有,然后两个人持剑入宫,活生生把北燕王给弄死了。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自古,中国有句很耐人寻味的谚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来把你弄死了!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贵民族的劣根性表述的入木三分。不过,我想抛却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严肃地谈一谈造成这种畸形情感状态的根源。

很多慈善家、NGO组织者和心怀悲悯的好人,在对某些人(注意是某些人)进行帮助之后,却事与愿违,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帮助,竟然回馈我们的是冷冰冰的伤害。

你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你骗人,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举,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都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好吧,上图:

一个馒头店主,看到很多环卫工人和流浪汉吃不上热乎饭,开办了“爱心馒头”,免费送热乎馒头。过分的不仅仅是“我不要馒头了,你退钱给我吧”,更多过分的在于,停止免费送馒头后,很多“纯洁善良的底层民众”大闹馒头店,污蔑栽赃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

我真的很难忘记馒头店店主哭泣的画面。店主和她帮助的人非亲非故,而且人数庞大,不可能来领馒头的人都是“坏人”。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该感谢这位在寒冬中送他们热馒头的善良女人啊!

感恩的边际效应

“为什么?”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神马是边际效应呢?枯燥的经济学定义我就不在这里复制了,我来举个栗子吧:

你快饿死了,有人给了你一个馒头,你感激的恨不得给他做牛做马;然后又有人送你馒头,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后,又一个馒头之后,你饱了;然后,依然有人不断送你馒头……

当你手里攥着几十个馒头,你几乎已经忘记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勒个去,慈善作秀的为什么只知道送馒头,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钱……

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个人对他施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后呢?

不好意思,他会觉得这理所应当!

你说,馒头店资助的都是底层穷人,穷人毕竟有其思维局限性。好,我再举个例子,受资助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学生,其中不乏大学生: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曾经感动中国的歌手?

丛飞,是的,这实在是个悲伤的故事。作为曾经风光的男歌手,丛飞短暂的一生参加400多场义演,累计捐款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学生,为了供贫困儿童上学拼命演出,耽误了治疗,死于胃癌,终年37岁。在丛飞身患胃癌实在无法继续资助时,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和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骗子,义演赚了那么多,胃病能花多少钱?”

“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你还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不是坑人吗?”

“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挣钱啊?”

sorry,我想爆粗口了,请善意地相信作者是个温和的人,我只是觉得,这里应该有粗口!

很难想象丛飞最后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家徒四壁,他去世的时候,女儿还不到一岁,那些他曾经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去帮助的人,在他频死时刻,还在和他伸手要钱,态度冰冷而强硬,很多学生甚至拒绝承认被丛飞资助过,更别提看望。

《中国青年报》当年的报道,注意最后一句:“我从没有强迫过他”。

“为什么?”

除了“感恩的边际效应”之外,我再向各位普及一个心理学概念:“失败者的愤怒”。

失败者的愤怒,是源于对自己失败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与恐慌,但由于人总是能够无条件的原谅自己,因此这种对自身境遇的自卑与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下(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扭曲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检讨,而转嫁到他人。

丛飞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边际效应”加上“失败者的愤怒”。因为这种心理上的扭曲,受助者摇身一变,从“受人资助”变成了“被丛飞利用”的弱势群体,不仅逐渐忘记了当初第一次接到资助的感动,到最后,被资助者反而认为丛飞帮助自己是有目的,转而仇恨丛飞。

强于自己的人总在提醒自己的失败,而人又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并转移自己的自卑。因此“失败者的愤怒”在越亲近的关系中,表现的越明显,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你们的能力思维格局都是一个层次的,你比我过得好,只是运气好而已,他永远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虽然部分人确实是因为运气好而过上好日子的。

篇7

经济学效应中学生活效益南美洲一只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拓扑学上著名的蝴蝶效应,表达的是很多重大的变化,都来自于一些细枝末节改变的连环效应,防微杜渐才是一种深远的智慧。如同蝴蝶效应的广为人知,并且深刻地运用在心理学与社会学当中,许多经济学的效应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对我们的生活决策和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一、马太效应:优秀的习惯让人变得更加优秀

在经济学领域中,马太效应讲诉的是一个“穷人愈穷,富人愈富”的社会规律。它的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通俗地说,“马太效应”,就是一种积累优势后的赢家通吃现象,它会让财富和资源向原来占有它的人获得更多,同样也会让失去财富和资源的人失去的更多。这样一个“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故事,给我们中学生活带来的启示是:一个人只要因为自信、努力而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他就会更加自信和努力地学习,产生累积优势,而这样,他取得更好成绩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一个人因为没有付出无法取得好成绩,同样会通过累积增加他无法取得好成就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一些学生之间成绩差距愈来愈大的原因。

一个人如果态度积极主动,那么他就赢得了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获得这些财富后,会更加强化了他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得到更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如此循环,就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因此,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才是未来我们取得怎样成绩的决定因素。我们身上的每个优秀习惯,都是最原始的财富,而保持这些习惯,让它们像生活的正能量一样,通过累积优势不断地影响和提升我们自身价值,才会让我们的成绩、品质处在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圈里。

二、羊群效应:了解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在经济学上,羊群效应是用来指由于信息不充分,投资者很难对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趋于相同并且彼此强化,影响需求和偏爱之间的互动,人们便会更加偏爱购买人数多的产品,产生从众行为。在这种羊群效应里,也许个体采取的是理,然而,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显而易见,羊群效应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弊端就是“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特别是在投资领域,更是如此。

而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例如,某同学在选择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安排作息时间的问题上,会因为其他同学学到凌晨2点而不顾疲惫地模仿,会因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报名了课外学科提升班而跟随报名。但是,根据羊群效应来说,我们对于这些决策所掌握的信息,仅仅是从其他同学那里传递过来的,而缺乏对自身做出理智选择的必要信息,最终后果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应该充分从自身挖掘信息把握规律,清楚自己的高效作息时间,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表而非盲目模仿其他人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达到自身总体效率最优。

三、边际效应:分散分配时间,效率更高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也叫“边际效益率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这个经济规律,对于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的高中学习来说,指导意义在于,每个时间点的分配都关乎到最终的结果。我们把每一个学科的学习,看作是一次对时间的消费,当该学科的学习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效率会特别低。这时,作为一个理性的时间消费者来说,自然会选择放弃对该学科的时间分配,转而投入到另外一个学科,如此一来,才能取得最终总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虽然我们很多同学都有偏科现象,我们总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分配偏向优势学科,但是边际效应告诉我们,过多的时间分配并不能取得总效益的最大化。合理分配,放弃对每一学科的投入时间,权衡各个学科、甚至娱乐时间的分配,都有利于最终成绩和最终效率的提高。

四、木桶效应:解决薄弱环节,提升总体水平

木桶效应有称为短板效应,是说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使此木桶总体盛水量增加。经济活动中,整体的效应受薄弱的环节所影响限制,在资源配置中应当多加注重薄弱环节,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对于我们力求总体成绩水平提高的中学生来说,把总体成绩看成是木桶的盛水量,每一块木板看成每一门学科,那么只有当每一门学科的水平基本均等且共同上升时,短板效应受到抑制,才能促成总水量也就是总成绩的大幅提升。如果仅仅注重某一学科的提高发展,却忽略了对薄弱学科的关注和完善,那么总体的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还会随着薄弱学科这块短板的继续变短造成整体水平的下降。如果不对薄弱学科加以改善和提高,优势学科就算突出也不会对总成绩由太大影响。

偏科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因此让薄弱学科放任自流,就会导致连优势学科也无法弥补的总体水平的下降。解决薄弱的环节,才是促使总成绩提升最有效的措施。

五、鲶鱼效应:竞争让弱者变强

鲶鱼效应由来于挪威,在当地鲜活的沙丁鱼比速冻的贵好几倍。据说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能做到将鲜活的沙丁鱼带上岸,后来渔民发现鲶鱼是使沙丁鱼活下来的原因。沙丁鱼为闪避鲶鱼改变其一贯的惰性,不停游动,以求保命,终得以存活下来。鲶鱼效应是指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使弱者变强的一种效应。我国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激活中资金融机构,加快了改革步伐,加速了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就是鲶鱼效应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鲶鱼效应对于我们中学生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也具有同样的作用。鲶鱼效应启示我们,在我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群,把学习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作为竞争目标,在竞争中不断调整提高自己。调整竞争目标是一个不间断过程,当自己在目标群中处于优势地位时,需要把更优秀的同学引入群中,作为新的竞争目标。新的竞争目标可以是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可以是同班同学、同一学校同学、其他学校同学,或是其他省、其他国家的人。这样,通过不断地调整学习群,引入更强的竞争者,在竞争的环节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当然,引入竞争者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否则就可能成为劳累过度而死亡的“沙丁鱼”,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无法使自己变得强大。

经济学效应还有很多,它们无时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这些规律,也常常指导着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了解并熟悉一些经济学规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当面对选择,面对挑战,我们都应该站在最终效益最优化的角度来看,让身心能在紧张的中学生活中得到锻炼,并取得高考以及以后人生的更多胜利。

参考文献:

\[1\]赵文锴.每天学点经济学II.金城出版社,2010,1.

\[2\]焦光前.马太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4).

\[3\]黄罗家.校园文化的蝴蝶效应\[J\].科技资讯,2008,(4).

\[4\]张仁玉.蝴蝶效应下的经济学\[J\].商品与质量,2011,(6).

\[5\]陈璐.羊群效应与高校班级建设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9,(6).

\[6\]杨宇红.用边际效应理论看学习效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

篇8

11.所谓“鲶鱼效应”,是指挪威人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往往在鱼槽中要放进一条鲶鱼。鲶鱼放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1.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这个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呢?(C)

A霍桑效应B马太效应C鲶鱼效应D格马利翁效应

12.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也可以理解为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例如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13.从众(Conformity)个体的一种相符行为,或叫遵从行为。在群体情境的压力下,个体在知觉、判断、动作、态度等方面作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反应。从众,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盲目的行为,而是个体意在使自己作出与群体即其他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反应。从众总是与群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当群体情境即多数人的压力不存在时,个体就会坚持自己原来的行为反应。区别从众与其他相联系符行为的一个重要指征就是看是否存在群体情境。

关于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至今的大量研究表明主要有:(1)群体的规模。规模越大,个体感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就越可能作出从众反应,反之则容易保持独立。(2)群体的凝聚力。在凝聚力越强的群体中个体从众的倾向就越强烈。(3)群体成员意见一致性的程度。这有两层意思,一指群体成员之间的意见越一致,个体就越倾向于从众;二指群体成员意见前后一致程度,越一致个体越会从众,反之,群体成员若前后改变态度,就不会对个体有较大的从众压力。(4)群体的结构。这既指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地位低者易受群体影响而从众;也指群体中是否出现反从众者,如果有就会大大降低其他个体的从众倾向。(5)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关系。这主要指个人的认知与群体行为之间矛盾冲突的程度。这种矛盾冲突若很小,个体感受不到群体压力就不容易从众;矛盾冲突程度若很大,反而促使个体怀疑群体反应的正确性也会削弱从众倾向;一般说,中等程度的矛盾冲突会对个体产生的从众压力。

关于个体作出从众反应的原因,一般认为从众的原因源自两种压力;一是群体的信息的压力,个体除了自己直接感知,接受外界信息外,还通过他人、群体间接地接收外界信息,当两者矛盾时,尤其与群体中多数人矛盾时,个体会宁愿否定自己而相信多数人,这是个体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因为从概率原理看,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远比个人的高,这样个体在群体提供的信息的压力下很容易作出从众反应,地是群休的规范的压力,任何群休都有这的规范,个体的任何与群体规范要违背的行为,包括与群体多数人不一致的判断、态度、意见、观念等,都会受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正是在这种群体规范的压力下,个体或是出于不从众会受到惩罚的惧怕,或是出于表明自己具有归属于群体的强烈愿望,或是出于表示自己有与群体多数人合作的良好意图,或是出于贪图省力而简单地“抄袭”利用他人的反应,最终作出了从众的行为反应。

1.两个水果摊卖的水果,价格和质量一样,一家门前没有人,而另一家挤满了人,此时一人来买水果,看见这两个水果摊,他没多想也挤进了人多的那个摊子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C)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从众D.晕轮效应

2.在群体决策时,其决策结果的风险程度会因为有多人参加而:(C)

A.减少B.不变C.增加D.变化不大

3.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成员间的凝聚力(A)

A.越大B.越小C.适中D.时大时小

4.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D)

A.同化B.内化C.服从D.从众

5.群体的压力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含糊的。(对)

1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1.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心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B相似性偏差C趋中化的偏差D暗示性偏差

15.边际效应:

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1.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C)效应

A.皮格马利翁效应B.马太效应

C.边际效应D.霍桑效应

16.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17.皮克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上帝感其所诚,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情侣。

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小学随机抽了二十名同学,这二十名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差不多,他谎称他已经为他们测了智商,测出其中十名同学的智商很高,非常聪明;另十名同学智商一般,是普通人。然后告诉了他们的老师,一年过后,他又来到了这个学校,发现他伪智商高的同学的成绩普遍明显高于智商一般的同学。这是因为人对自己或是别人对他有一个希望就会按照那个标准去要求他,把他按照那种人来对待,就会激发他的潜能最后真的成为了大家希望的那样。有一句的话:如果你想飞,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飞。

1.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一种(A)

篇9

对幸福的通俗解释

有人将幸福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人们在持续较长的时间内,对生活的满足,感到生活有乐趣,并自然地希望这种愉快心情持久的感觉。但要想对幸福形成一个更清晰的定义并不容易。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对幸福的感受显然并不一样。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思考:究竟什么是幸福?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幸福?

很多人觉得要更有财富,在经济生活上得到更大的满足才能幸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经济学家用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确相比贫穷国家总体来说要更加幸福,同时一个国家的高收入人群的确要比最低收入人群总体更加幸福。所以,我们切莫轻易宣称物质、财富与幸福无关,从而落入“虚无主义”的窠臼。

但是,经济学目前也只能粗浅地回答某些和幸福相关的问题。因为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的行为选择,而对“经济人”的心理以及由此心理决定的幸福的主观感受的研究却涉及较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注意到由此形成的只见物质不见人、只见财富不见幸福的“经济学的穷困”,他大声呼吁,经济学应该回到它的出发之地——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因为,经济学在童年时期,不仅研究物质、国民财富,也相当关注人们的心理和幸福,但后来的经济学却偏离了其出发点,主要侧重于关注财富及相关行为。

经济学已经发现,经济、财富与幸福程度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关关系。对一个国家作持续的研究会发现:很多时候,财富增长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长;或者财富阶层的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财富的继续增长对于幸福带来的益处其实也是边际效应递减的。

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企业家通常代表着成功、财富和幸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经济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有时或时常出现“烦躁易怒”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

此外,中国普通民众对收入增长与幸福增长的关系如今也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在2012年联合国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大陆排名第112位,远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由此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发展理应走出幸福经济学所讲的收入增长不带来幸福增长的所谓“幸福悖论”。

认识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再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认识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整个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从传统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运动几个阶段。从最初对于心理不良状况的治疗,逐渐走向对积极心理的追求。从对心理的干预手段和干预目的来看,最初的传统心理学(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消除消极因素而使心理更健康;积极心理学则进一步研究如何增加幸福感,甚至寻求使心理更超脱的方法;到认知行为主义的第三浪潮,心理学更注重如何增加积极的心理因素,已经不太关注消除负面心理因素,例如,主张不评价事物、不抵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如今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塞利格曼提出的后现代积极心理学模型。他认为一个人要达到蓬勃的人生(flourish life),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PERMA——更多的持续积极情绪(P)、更多的投入(E)、更好的人际关系(R)、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M)以及更多的成就(A)。其中,第二项“更多的投入”指的是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最后一项“更多的成就”指的是已经获得的成就。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创始人,马丁·沙利文(Martin Seligman) 认为,幸福包括“积极情感”和“积极行动”,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主动增加这两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和塞利格曼模型的五因子,生活能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幸福循环”,最终使我们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是拥抱幸福的时候了

在过去50年中,虽然全球的科技、经济及医疗卫生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GDP、家庭收入、长寿水平等指标始终在增加,但是诸如抑郁、焦虑、自杀、药物滥用等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虽然我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努力、无数的金钱致力于提高健康水平及延长寿命,但是全球现在仍然有超过16%的人患有精神障碍。幸福是最根本的货币,该是提升我们的心智资产和幸福感的时候了,毕竟没有人希望在抑郁和焦虑中度过已经变得更长久的寿命。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更加幸福、充满充实、更加丰富的人生。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2008年,英国政府的前瞻计划项目(UK Government’s Foresight Project)研究了世界各地400多名科学家的跨学科工作成果,试图建立一套有事实依据并可以增进幸福感的行为指南。项目试图凸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可以增进幸福感的简单行为。项目报告《心智资本与幸福(Mental Capital and Wellbeing)》建议我们:第一,经常与他人联系,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第二,培养业余爱好,坚持适当的运动;第三,留心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第四,不断地学习,保持一颗向上的心;第五,乐于奉献,多为邻里和社区服务。这五条建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幸福的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人类的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财富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经济发展,但人类的幸福又与非物质的因素有关,因此,我们还需要关注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理性地生活以及识别“虚假的幸福”和“真正的幸福”。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有三件事情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建构幸福的能力,追求生命的成长,保持终极的关怀。首先,真正的幸福需要幸福能力的建构,这既包括外在能力的建构,也包括内在能力的建构,而真正的幸福最终体现出来是一种内心深层的实际感受。真正的幸福与我们所处的生活状况相对独立,也不取决于某些特定事件的发生。真正幸福的人,总是对简单地活着都充满感恩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生气、沮丧、恐惧,而是能对这些负面情绪有一个深层、完全的认识,并且有能力让自己走出来。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不断认清自己并向内心世界探索的过程。

其次,真正的幸福需要追求生命的成长。这意味着,不断对自己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否定、反思、改进,是经历真正幸福的开始。借助经常吸收积极正面的“营养”,就能找到内心喜乐的源泉。

篇10

摘要:本文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框架,组合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组织中的“人”的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衍生需求模型、需求特性模型,为组织理论、应用、实践提供借鉴、视角。

关键词 :系统人 模型 元模型 需求模型 特性模型

一、引言

无论管理理论,还是管理实践;无论探讨组织,还是探讨行为;无论研究文化与学习,还是研究变革;无论运筹战略,还是力行战术;无论基于过程的管理,还是基于交付的管理;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作为生产关系的宿主,在漫长的管理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历史,创造着历史,也谱写着历史。

管理学史上出现过“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关于人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像“X理论”、“Y理论”、“Z理论”、“双因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等等需求与激励的模型。这些模型为管理理论、应用、实践建设,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本文承袭以上管理学模型模式,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框架,组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组织中的“人”的元模型,基于“系统科学与工程”特色称之为 “系统人”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衍生“系统人”需求模型、“系统人”需求特性模型,为组织管理理论中的范式、比喻的建立提供借鉴,为管理应用与实践的前提、假设的建立提供视角。

二、元模型

组织中的“系统人”,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可以抽象地描述组织中普遍意义上的、表征稳定、形态可控、特征规律化明显的人。基于描述的抽象性,称之为“元模型”。

元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动物机体,为物质基础要素;人性哲学,为观念要素;认识,为智力要素;情感与情绪,为心理要素;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为活动要素;社会关系,为环境要素。元模型的基本要素描述如下。

1.动物机体。人是与外界环境有着明确界限的有机系统,通过严整的机制统一组织机体内各组成部分协同运行,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选择性适应并干预外部环境,实现机体的有效运转;以个体的“存在性”为根本,演绎个体产生、成长、成熟、繁衍、抚育、衰退、消亡的过程,有寻求“存在”状态向好的本能性需求。

2.人性哲学。人基于先天特质、后天认识,形成个人哲学,即对自然、社会、思维、情感的较为稳定的认识(自然观、社会观、思维观、情感观),并造就与之匹配的态度,影响着个人衡量付出、所得、社会交往、心理感受的价值标准。

3.认识。人通过感性与理性认识机体内部、外部环境,获取、存储、加工、转化、优化、升级相关信号、信息、知识,并以一定的认识形式与机体本身和外部环境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实践提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能力。

4.情感与情绪。人以成长环境、机体机能、思维方式为基础,构筑一定的情感与情绪模式。这种模式呈现出状态可控性,受个人机体环境、外部环境影响,会呈现出波动性(正面、负面),偶尔出现失控,有整体向好的态势,这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对情感、情绪认识提高的结果。

5.劳动。人身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并与之作用。在个人的人性哲学影响下,基于个体的认识能力、功能能力,调整自身的情感、情绪,进行个体、群体、团队、组织等形式的劳动。在一定的劳动关系中,参与劳动、劳动能力、劳动身份、劳动所得,是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社会关系。人处在社会关系中,有建立、维系、改善、弱化、放弃部分社会关系的表征,对塑造个人哲学、认识、情绪、情感模式有一定的作用,对行为养成有一定的影响,是劳动的环境条件。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交往需求,同时社会关系表现出一定的资源特性。

三、需求模型

基于元模型,建立“系统人”需求模型,模型的构成要素描述如下。

1.动物机体。选择个人、家庭生存环境并尽力适应;维系、保障个人及家庭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障个人、家庭基本生活持续与改善;干预内部、外部环境,争取个人、家庭的生存状态改善。

2.人性哲学。自我定位、自我认同需求;寻求世界观、价值观共鸣的需求;个人价值实现需求,在此驱动下形成行动需求;价值取向有无意识变化倾向,为无意识需求。

3.认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获得、提高个人认识能力;与外部进行感性、理性认识的交流。以认识作用于外部,并期望一定的效果与认同。

4.情感与情绪。有一定的情绪需求,喜、怒、哀、乐等等;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友情、爱情、同情、关心等等;有情绪、情感的交流需求,并期望一定的效果与认同。

5.劳动。有劳动环境要求需求,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同时对环境有选择、改善、适应、放弃的需求特性;具备、提升劳动能力的需求,包括知识型、技能型、体能型等;劳动身份确定、稳定、提升的需求;维系个人、家庭的生活、教育、再教育的劳动所得,并期望从保障型过渡到改善型、享受型、品味型;在法律、道德框架下,和谐劳动关系;受多种条件影响,个人对劳动关系也有异常化需求;对劳动表现出一定的感受、情怀;劳动需要一定形式的认同,因人而异,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有情感、情绪交流需求;基于生活、工作、学习、运动、休闲、娱乐等的协作、帮助需求;将社会关系作为资源需求;改善社会关系的需求。

四、需求特性模型

需求模型呈现出如下的系统性特性,称为“需求特性模型”。

1.稳定性。稳定环境下,需求有时候是清晰可鉴的,水平稳定的,有时候需要经历心理历程、理性思考、或者经过引导、身体践行后,需求逐步清晰,呈现出边界性、目标性、指标性,达到稳定水平的状态。

2.动态性。稳定环境下,需求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围绕稳定水平的上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呈现出动态平衡。

3.变动性。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心理博弈,心理平衡打破后,需求会呈现出较大的变动,突破原有的稳定水平,可能正向,也可能是负向的,最终会达到某一稳定水平,或者退回到原来的稳定水平。

4.优先性。稳定需求内部的分项需求,呈现出一定的优先级。优先级与紧迫性的相关性有不确定性;同时,内外部条件变化,优先级有调整机制,可能会呈现需求的动态、变动特性。

5.矛盾性。构成需求的各分项需求具有矛盾性,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调整、优先级排序解决,有些需求需要一定的外部干预,达到稳定水平。

6.模糊化。需求需要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干预强化。不然,可能会出现模糊化的趋势。

7.引导性。需求经过一定的引导、强化,会变得更加理性、清晰、可实现。

8.边际性。在需求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或者需求实现后,效果会有一定边际效应。

9.累加性。在需求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或者需求实现后,会有新的需求出现,较为明显地突破原有需求水平。这种新需求可能是有意识增加,也可能是无意识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飞,李萌译.系统思考——适用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宁玉,郑兴山,朱晓妹.组织行为与管理(第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11

[提要]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经济学探讨的重要主题。本文回溯幸福在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幸福——收入”悖论,应用幸福经济学前沿理论,揭示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进而对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提出建议。

 

关键词:幸福;快乐适应性;参照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小议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日

一、幸福在经济学中的演变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经济学探讨的重要主题。休谟说:“一切人类勤勉劳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亚当·斯密借鉴了这一思想,他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这一概念,认为市场中的个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看不见的手”,最终促成社会福利的提高。

 

边沁将效用作为主观幸福的测度,运用数学逻辑演绎人类的“快乐或满意程度”,效用被看作是个人快乐、满意度的衡量指标,幸福成为经济学显化的主题。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是求以最小痛苦的代价购买快乐,人的幸福水平就是痛苦与快乐的综合结果。显然,经济学中早期的效用概念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心理色彩,它是幸福、快乐、满意度的同义词。后来的经济学多主张用可以补偿的客观对象来间接测度效用,建立主观效用和客观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即效用函数。随后,幸福、快乐、满意度这些概念在经济学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

 

无论是个体福利还是社会福利的衡量,人们都选择了一种间接度量的方式,以带来主观福利的客观的手段,如财富、收入、资产、决策行为等衡量。以效用替代幸福,不仅会造成经济学研究与人类根本福祉目标的偏离,而且会导致人们对幸福规律的认识偏差。比如,经济学通常假设效用是随着消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消费水平又通常与收入、资产正相关,因此把效用等同于幸福,就会得出收入或资产越多就会越幸福的结论。这在理论上妨碍了经济学对幸福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则导致人类对财富、资产、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

 

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行为理论的发展,古典的幸福理论有复兴的趋势,幸福、快乐、满意度又重新进入经济学家的研究视线,甚至形成以幸福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幸福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了经济学,他研究注意到一个“幸福-收入”悖论,即只要超出某个限度,绝对收入对个体的幸福就几乎没有影响。卡尼曼突破了理性人完全精确计算和理性决策的假设,将个体行为的利益驱使和主观偏好、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并列起来研究,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能力。苏黎士大学的弗雷教授认为收入提高不一定必然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幸福不是纯粹的个人问题,制度、文化等社会因素强烈影响个体的幸福水平。

 

二、幸福经济学的主要发现

现阶段幸福经济学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证明在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能影响个体的幸福水平。

第一,快乐适应性对幸福感的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接受过程往往分为三个阶段:注意、反应、适应。人们对生活中那些带来幸福感的事物的突然出现,在情感的第一反应——喜悦、满足、自豪之后,会进行快速而且无意识的合理性过程,从而使个体幸福感下降到原来的水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变化,会习惯优越的生活,不比一般人感到幸福。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第二,参照效应对幸福感的影响。参照效应是个体通常会根据一个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判断该结果对自己来说究竟是得还是失。参照点可以是个体的过去、现状或期望,也可以是与自己相似的人所获得的结果的状况。如果评估的结果为正,那么会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评估的结果为负,那么会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参照效应对著名的“幸福-收入”悖论作出了解释:虽然个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相对于别人,个体的收入并没有显著提高,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幸福感不能补偿闲暇时间减少、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方面的损失,从而使个体的幸福感会下降。参照效应还可以用来解释攀比心理的形成。当个体的收入、社会地位等状况相较于周围人更好时会获得优越感,从而具有较高的幸福水平;反之,则会感觉不幸福。

 

第三,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个体幸福感测度的是多维总体的生活质量评价,这种多维度量生活满意度的方法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评价的过程。不同的个体对比如健康、婚姻、家庭、闲暇、人际交往状况等各种情感状态赋予不同的判断比重,综合作出幸福水平的度量。非经济因素给个体的影响多为纯粹的情感体验,较少掺杂社会比较的因素,对个体的幸福感有更直接显著的影响。非经济因素往往不会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性质的影响,相反,它带给人的精神享乐的无限性,往往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点。

 

三、对个体提高幸福感的看法与建议

第一,由于快乐适应性和参照效应的原因,收入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当收入很低时,增加收入带来的幸福感较大;当达到一定水平后,增加收入带来的幸福感就会减少。从较高收入到更高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增加,如果不能补偿挤出的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幸福损失,则个体的幸福感可能反而会下降。特别个体能够很快适应奢侈的生活,“由俭入奢易”,存在着“踏水车”现象。即当个体为追求经济收入的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时,对物质生活的适应性使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的幸福感仍停留在原地。因此,个体应该正视期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参照点的移动,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固定经济参照点,以削弱参照点移动带来的幸福损失。

 

第二,个体幸福来源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比如闲暇、健康、家庭、朋友、社会的认可等)的综合。收入对幸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满足生活需要的工具,当收入水平达到或者超越了基本生活需要,个体就应该认识收入对幸福的边际效用水平会降低,有必要在非经济因素上投入以提高幸福水平。个体决策时应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收入造成的非经济因素的“挤出效应”而导致总幸福水平的降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个体应注意到追求经济目标不是幸福的全部,应加大对影响幸福水平的非经济要素的投入,必要时放弃部分收入增长,以保障稳定的非经济要素投入,保持较高的幸福水平。

 

第三,培养积极的人格特性。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应的压力和风险感受也愈加强烈。经济收入因经济衰退或工作调整等因素突然降低后,个体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时,适当降低经济参照点有助于减少恐惧风险所吞噬的幸福。对于压力情景中的心态较正,应预先作好降低部分生活水平的准备,消除压力并坦然处之。主动认识和自我调整压力情景下的期望,是个体保持心态平和进而提高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国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j].经济研究,2006.11.

[2]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

[3]黄有光.经济与快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12

关键词:财会课程;学习欲望;教学调节

近年来,随着一次对口就业率的下降,以及就业岗位下移等外在负向因素影响,加上课堂教学的边际效应递减,财会学习的消极不良行为个案逐渐增多,动机性遗忘增加,对财会教学已经构成不利。心理学认为“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欲望”。调节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维度阻止及控制学生无力学习因素的蔓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着力。

一、学有兴趣,把鲜活带给学生,改进课程的新鲜度

(一)“新”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先导。

有研究指出,“倾听中学习”的有效听众,55%来自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教书匠和那曾经让自己失落的教科书。例如财会课程的“概论”、“知识概念”等,它就像一位态度冰冷的导游,头头是道地带你认识财会知识,这种日复一日的“给予式轰炸”,无疑只会把中职生推向困倦、麻木。教师不把课程准备得轻快些,改进这种以书述课式的教学,那将是学习生厌的开始。我们不能改变教材的脸,但可以透过自己愉悦的心,象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通过活跃的口头及身体语言,尽量减少呆板语言文字描述财会业务,从而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创新教材所表达的内容。

(二)“鲜”是重启及提震学习的保证。

在演绎财会知识时,鲜明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下去的重要条件。因此,财会教师有必要象财经节目主持人一样,设计引人入胜的“铺垫”。不失时机地就日常经济生活热点、个人理财等导入课堂中。在其心灰意冷前添加一些饶有兴趣的财会“冷知识”。强化诸如“财经课程不会让你发财,但肯定不会让你破财”,“财会证是体面工作的通行证”等让人轻松期待的信息。掌控现代学生的心理,尽快消解刚刚逃离应试教育模式后,中职生心存的自卑感和排斥感,将负面的情绪降到最少。围绕职业和专业的“兴趣暗示和迁移”,让她们预盼到未来职业的曙光,尽快脱离厌学的阴影。

二、学有成效,把方法授予学生,改良教学的能效度

能效度是指教学过程能促使学习经验影响学生的现在以及将来的有效强度。表现在能够“自主运用”上。朝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去教学,可以使用以下能提升“学会”程度的方法。

(一)体感法。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注意充分运用场地实景,信手拿来财经热点解释难懂的经济理论,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丰富。一些教师反映,学生三年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设备”。这不能说是学生笨,而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充分运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学习什么是公允价格?问:学校小卖部的苹果价格和市场上的苹果价格,感受到哪个价格合理,然后进一层探究解释。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仿制一些单据实物,分别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实练,轻松获得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归纳法。

在启发式教学中,归纳法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仅起引导作用。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过程,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高级能力。如《企业财会》中,银行支付结算方法涉及的内容多,学生较难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从种类,含义,适用范围,付款期限,结算金额起点,结算程序,账务处理等方面预置知识,布置任务清单让学生自己实地观察,归纳分析得到七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然后,通过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辨,从知识应用中牢固掌握实际。归纳者如果是教材或教师,不利知识的自主构建和生成。

三、学有乐趣,把通用传给学生,改变教学的认同度

(一)应体会学生的学习感受,从“乐学”入手,改变财会内容的亲和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内容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压抑怀疑中学习,造成教学效率低,消化应用差,质量难以保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知识应用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不仅易吸收,而且容易激发教与学的亲和力。在财会教学中,一些“难点”是阻碍学生学下去的理由,如讲述权责发生制原则时,就事论事地按书本把概念读一遍,把举例讲解完,做一次作业,你会发现学生能掌握的就几位学科思维能力好的中职生。这就说明,这种方法当前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耐心去倾听。如果这样设计案例:假如你在大街上摆卖小饰物,一天下来结算,共收到现款200元,还有20元是遇到熟人的赊数,那么今天的收入是多少呢?让她们回答,估计大多数会选择220元,那么从中就解释什么是拥有收入的权利。接着假设今天所进的货中有50元手机饰物是赊购的,没有发生支付,问算不算是今天发生的费用成本,进而理解费用的责任……同时结合“收付实现制”的学习,则效果更好。因此,对来源于学生生活及身边的例子,善于加工后在课堂上使用,让严肃、复杂问题趣味化、通俗化和实用化,使学生每个课时产生欣快,对知识有好感,成就动机下就能收到“会学”“能学”的效果。

(二)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倾向,从“易学”入手,创设学习财会的归属感。

中职生直观形象思维占多数,且人的信息识记一般认为80%-90%通过视觉。目前,简易多媒体技术处理下的财会教学课件、视频和真人演示,还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对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形成要求的“程序性知识”,还应借助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某些科技公司开发的多媒体仿真财经实验教学系统、模拟沙盘等。这些能重复再现细节、帮助理解的可视化教学技术,不仅能降低获得财会技能的难度,给学生带来熟识的、清晰的、易得的感知路径,而且能满足“多元智力”训练的需要,有效增强动机效应。

中职财会教育是财经职业教育的启始教育。中职生欠缺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能力。教师适中调节财会课程教学的新鲜度、能效度、认同度,激发内部动机,唤醒失落的自主求知欲望,创设“思中学”的教学环境。让中职生重拾思维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开平市综合成人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丁锦红,张钦,郭春彦.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谢金华.中职财经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东教育·职教,2012,(11).

篇13

《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观点:效率与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有密切联系。在相互合作的经济组织中,只要能根据劳动生产率支付报酬,就能更好地利用其比较优势。如果经济组织的测度糟糕,报酬和生产率仅松散相关,劳动生产率将会很低;如果报酬与生产活动没有联系,组织就不会为生产提供任何激励;如果报酬与生产率负相关,组织就会解体;在团队生产中,由于生产函数无法分离为单个投入品的函数之和,即Z=f(x,y)不能分解为Z=g(x)+h(y),因此不能确定单个团队成员的边际贡献。这导致每一成员的努力或偷懒具有“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或不经济性;个人效用函数包括闲暇和收入两个变量。外部性使得闲暇的私人成本

闲暇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显然对于一个准备偷懒的工人来说他面临着两种闲暇成本:假如他不会因偷懒行为被发现而遭到解雇,则他的闲暇成本就是他在目前企业偷懒和努力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工资收入之差;否则,闲暇成本就是在当前企业努力工作时的收入与解雇后在别的企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可能是赋闲)之差。

就第二种闲暇成本而言。当WiWe,即企业支付效率工资时,闲暇成本越高,工人对闲暇的需求量就越少,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另外,第二种闲暇成本也相当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在职的工人倾向于接受更低的工资和努力工作,因为We可能长时间为零,闲暇成本是如此之高。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生产率受企业支付的工资的影响,减少工资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而不是降低,因此通过支付效率工资,企业反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显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索罗的企业利润函数:JI=P.Q(eE)-W.E可以看出当效率的边际产品价值P.QE'(eE)大于每效率单位的工资成本W/e时,支付更高的工资才能增加企业的利润。当效率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单位效率的工资成本点时,就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点。但是,闲暇成本是以存在一个能够度量努力程度或生产成果,并且据此进行工资分配的监督系统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也是效率工资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利润函数中应包括监督成本,即JI=P.Q(eE)-W.E-MC ( Mc:监督成本或测度成本,指监督活动中所消耗的一切人力和物质费用)。

任何理论都建立在对人类行为和环境特点的一系列假定之上。就闲暇成本来讲,对人的行为假定已经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变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规范的,没有质量纬度的劳动供给变为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劳动供给;企业这个单纯的技术性生产函数中也引进了制度变量。下面就闲暇成本的作用形式、内涵和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做进一步分析。

闲暇消费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及工资的努力弹性闲暇成本的作用形式不是线性的。一方面,根据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工资的努力弹性(the elasticing of effort,Solow,《工资粘性的另一可能原因》,1979)应该呈现递减趋势。也就是工资越多,相同工资差额所起的激励作用就越小。另一方面,闲暇成本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对闲暇消费的减少。一个中产阶级愿意每年拿出一个月来度假,而一个农民可能会利用他农闲时的每一天去干活,尽管前者的闲暇成本要高得多,但是他却消费了更多的闲暇。因而,恰如劳动供给中存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一样,闲暇消费中可能也存在同样的规律。替代效应使工人在闲暇成本更高时,想更加努力工作来替代闲暇(偷懒);收入效应则使工人因为有了更多的收入,闲暇成本变的相对较低,因而想拥有更多的闲暇。"高工资养懒人"的现象就是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的结果。两种相反的效用在闲暇消费中同时存在,哪种效应起主要作用需要结合其他条件具体分析。

对闲暇成本内涵的进一步分析

闲暇成本理论假定:工人的效用函数包括闲暇和收入两个变量;工人工作(牺牲闲暇)就是为了换取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闲暇成本就只是货币收入。将闲暇引入人的目标函数是一个突破,但将人类的工作欲望仅仅归于对占有货币虽然有利于分析,却不利于解释现实。仅以货币收入作为闲暇成本,也许可以解释计划经济时期因为平均主义而产生的吃大锅饭问题,但是不能解释那个时期为什么也曾经出现过王进喜这样的人物。

人不但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不但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和对意义与价值的需要。单就经济收入而言,经济人假说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在其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也提出这样的观点:许多看来是对货币收入的欲望,本质上却是人们确立自我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欲望。 “吸引我们的不是闲适,也不是愉悦,而是虚荣。”这种情况在凡勃伦剖析的“金钱竞赛”中更是得到了深刻的说明(T.B. Veblen ,《有闲阶级论》)。当代社会学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认为,现代人对财富的追求中隐含着获取社会认可、和确认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自古存在,不同的是古代通过战争和征服来满足,而现代则通过产生财富而不是摧毁物质价值得到满足。

可见即使是获取货币的欲望,也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它不过是满足其他精神和心理需要的一种手段。如果货币所显现的激励作用本质上是多种异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将一元函数e=e(w)扩展为多元函数e=e(w, x, z),也许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的,首先,如果货币不是全部的目的,那么,具有手段性的那部分就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当其他手段比货币能更有效的达到目的时。计划经济时期,低工资策略下,强调感情留人、政策留人这种做法的失败,决不是因为人们厌恶融洽的感情,和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力的政策,而是因为在生活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货币(或者说它代表的物质需求)就是绝对目的。

扩大闲暇成本的内容,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部门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当企业在行业中不具有经营优势,不能提供效率工资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间接报酬和精神报酬的有效管理弥补经济报酬的不足,提高竞争力。在薪酬管理中应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是国外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薪资成份日益多样化:外在报酬与内在报酬相结合,物质报酬(包括直接经济报酬和间接经济报酬)与精神报酬相统一已成为趋势。

闲暇成本的历史性

机会主义是闲暇消费的潜在逻辑,它也是监督所以必要的根源。同无机会主义时相比,团队的损失至少存在于两方面:第一,监督成本。监督必然要花费人力、物力,在总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用于监督的资源增多就意味着生产性资源的减少。第二,未能有效制止的偷懒,使得在这场多人参加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即使排除监督成本,也没有一个人得到了他们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所能得到的收益。就此而言,闲暇消费属于个体理性,但却是集体的非理性。

新的管理技术工具的采用,有可能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人员的有效监督。但是,随着人类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工作内容日益智能化,工作成果更加内隐,“观察一个人的活动并不能推断出他实际上在用大脑思考什么或做什么”,外在的监督就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艾尔钦和德姆塞茨的观点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利润分享技术,但他们同时又认为,由于所有权的稀释问题,并且机会主义倾向仍然没有消除,这种“鼓励自我约束的利润分享技术较适合小团体”。目前对“分享制”和“人力资源权益”的研究基本上沿袭的是这种的“以利制利”思路。与此相对,管理学领域展开的对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资本”问题,以及各种旨在提高工作内在价值的管理方法的研究,其经济意义则是研究如何在不增加闲暇消费(生产率不变甚至提高)的同时削减监督成本,并从这个角度来增加企业利润。“团队精神”的精髓是高效率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文化的同化和内化,实现从外在监督向自我监督的转变;“社会资本”研究则直接是寻找消除机会主义,实现人们之间“自组织”的途径。这些研究中所隐含的共同思想是:异己的监督源于异己的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可能是经济利益上的,也是思想认识上的),终极目的则是要消除机会主义,使监督本身成为不必要。真正到了那时,闲暇成本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了。

薪酬管理不是企业管理领域中一个孤立的范畴,它与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其他企业,乃至社会和人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

薪酬体系是企业的核心制度问题之一。德姆塞茨等对“闲暇成本”的分析,完整的体现着外部性-效率-制度(产权)这一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借助于“闲暇成本”这一概念,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在实践中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一些重要的薪酬管理原则。最终,我们认为,“闲暇成本”这一范畴将有助于我们在薪酬管理中走出零散的经验事实,获得逻辑和理论上的一致。

借助于闲暇成本理论的回顾和进一步分析,我们希望能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薪酬管理中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效率工资是企业的可行选择。从闲暇成本的角度看,效率工资可以减少新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从“逆向选择”的角度来看,当企业降低工资标准时,最先离开企业的必然是具有较高效率的员工。因此效率工资有利于保持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并最终有利于企业的赢利和发展。

保持绩效和薪酬的统一。此点是减少员工偷懒行为,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不合理体现功效差异的工资,必然是不具有激励作用的工资。

篇14

关键词:网页交互设计;视觉传达

因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传播媒介,具有迅速、价廉、及时、传播面广的特点。网页作为互联网的代表传播方式之一,它的设计既要有传统平面该有的设计特点,还要有现代技术的组成,将技术与艺术巧妙的相融为一体的交互性活动。本文尝试着从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色彩和排版对人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应如何运用到网页设计的交互式上,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利用视觉表现让客户达到良好体验。

在笔者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师或互联网技术人员未必能够做好网页设计,因为它不只是光需要设计师的审美或技术人员的开发。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三方沟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其实可以胜任产品经理加设计师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做网页设计时,应该以一个产品经理加设计师的思维共同设计。心里的思路应该很清晰,例如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他们有哪些习惯、我的颜色该如何搭配、字体用什么才能吸引让客户群体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网页设计前所要思考的,至于如何正确地匹配到这些选项,还需要我们仔细地探究。

一个好的网页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图片放上去就够了,我们需要揣测用户的心理因素和生理本能,比如说网页的大小比例、字体大小、图片大小和整体的排版风格。下面就跟大家浅谈下网页设计中的信息视觉传达:

1 文字

对于在网页上的文字设计来说字体的基本要求是可阅读性,其包括文字的大小、字与字的间距、段与段的间距和行列长短间距等方面的处理。

很少一些网页对字体进行再次设计,原因是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字体文件安装都是不同的,所以必须选取一些常规的字体,否则一部分用户上的字体就会变成默认字体,这将与设计者本身的设计意图大大相否。

其次,用户使用的屏幕显示也对字体有一定的影响,设计是大多数会采用宋体或黑体两种字体,从用户心理感受来说,宋体字较为活跃、生动,阅读起来不容易疲劳。而黑体字方正端庄,线条粗犷醒目,但在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容易模糊,造成识别困难。

2 色彩

色彩设计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在网页设计中也是设计的关键,在互联网快速的阅读中如何第一秒吸引到用户成为视觉传播的关键。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个网页时,最先吸引其注意力的就是网页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是文字。色彩给其他人的印象特别强烈,所以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念,例如天猫和京东的红白色主页的设计,强烈的颜色冲击了人们的心理视觉给人强烈的购买欲望。

网页上的颜色主要表现在主导色、辅助颜色和背景颜色这几个方面。占颜色面积最大的是网页主色调。主色调像是一幅画中的主色,在创造特定的气氛与意境上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大的是辅助颜色,起的作用是强调或调和。网页的背景色是增加画面空间感的重要措施。例如,较暗的背景色与鲜明的主导色形成鲜明的前后空间关系。

设计师对不同功能的色彩进行理解和分析,搭配好主色、辅色和背景色的运用比例才能给用户一个良好的视觉体验。

3 排版

排版设计在网页设计中也可以叫做页面布局,把零散的网页名称、导航栏、搜索栏、图形、文字和符号进行点线面排版。四周的“空间”并不是没有的,可以留白或留灰,突出页面主题物让网页在使用中更加简洁和便利。

设计师根据“以虚托实、以无衬有”和信息传达的要求进行合理排版,此时需要注重用户心理的潜意识和生理的行为习惯进行排版设计。比如用户在浏览页面时,第一眼优先注意到的是四周留白的文字,@就是视觉的边际效应在虚空间的一个体现。从而使设计师设计的平面网页能够充分与用户有所“交互”,使用户体验获得更佳的视觉印象。

4 视觉规律

视觉规律是根据人的视觉心理因素和生理习惯而决定的。人有两只眼睛但是因为人的眼球原理只允许产生一个视觉焦点,不能同时停留在两处以上(包含两处)的地方。因此人们自由阅读时,都会有一个生理习惯,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阅读。

心理学研究显示出,在一个平面内人在阅览上半部分时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下半部分时则会感到郁闷压抑。同样左半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右半部分则会感到郁闷压抑。所以左上部分称为“最佳阅览区”。视觉流程导向又分为导向类视觉流程、重心视觉流程、反复视觉流程、散点视觉流程,我们在网页设计中就可以依据这些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的“规律”来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用户达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优秀的网页设计师提供愉悦的交互式体验,不仅对文字、色彩和排版进行探究设计。网页上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开关和导航的分栏等,设计师利用交互性及时让用户知道如何操作这是很重要的。那么设计师必须合理地运用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和反馈这几个心理学概念进行科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