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礼仪成果展示范文

礼仪成果展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礼仪成果展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礼仪成果展示

篇1

优雅倾城妆

妆容解读:

仿若凝脂般晶莹无暇的底妆,烘托着巩俐女神那无可挑剔的精美五官。流畅浓黑的眼线精致典雅,巧心之处是上下眼线在眼尾处开了小叉的燕尾式画法,再配上卷翘浓密的睫毛,便令双眼瞬间闪烁出精灵般的亮丽。与之呼应的是那具有东方经典美学式的微挑柳叶眉,细看便会发现与以往的纤细眉型略有不同,就是这微妙的变化,让女神的仪态之中蕴含了些许东方女性的轻柔之美。最后在双唇上点缀淡淡的粉色漆光唇釉,这般美轮美奂叫人如何不为之倾倒 !

燕尾式眼线+柳叶眉

妆容解析:

Step 1.粉扑蘸取适量的巴黎欧莱雅复颜提拉紧肤精华粉底液,将其均匀地点于额头、鼻尖、两边面颊及下巴,均匀轻柔地推开涂抹至整个面部。

Step 2. 用眉笔勾勒出略带弧度的眉形,从眉峰到眉尾以笔头顺着眉毛自然生长的方向一根一根地描画,再用眉粉端顺着勾勒的眉形涂抹晕染,进行填色。最后用眉刷顺着眉毛生长的方向梳理眉毛柔和颜色。

Step 3.在上唇中间按唇峰形状先画“X”形,再从嘴角慢慢抹至唇峰;在下唇中央“一”字形涂抹,再从嘴角连至中间,最后在双唇中央轻轻点缀提亮。 1.巴黎欧莱雅复颜提拉紧肤精华粉底液 210元/30ml 2.巴黎欧莱雅纷泽滋润唇膏BP301 115元/3.9g 3.巴黎欧莱雅眉笔大师三头塑形眉笔 120元/2*0.2g 4.巴黎欧莱雅纷泽琉光奢润唇釉600 左岸咖啡馆 125元/5.5ml

TIPS

巩俐美得像是时间

看到一句话形容巩俐的美,说她美得像是时间。

让我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画面,她在两扇门之间站着,穿高领的红色旗袍,头发是齐刘海,神情戚戚的,遥望着门里面,又瘦削又孤单。

对于女人而言,时间恐怕不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巩俐说,“中国和其他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人们热衷于新鲜的面孔和肉体。但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让自己焦虑。我相信,有些角色就注定是要给我的。是我的,谁也没办法拿走。”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巩俐还没有来得及变旧。

巩俐的关键词

崇拜的女人

排第一位的是戴安娜王妃。然后是特蕾莎修女和奥黛丽・赫本。我喜欢心灵纯净的女人。

像戴安娜王妃那样敢爱敢恨的人

是的,哪怕我觉得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会迷失自己……

对时尚的态度

适合才是好。

最喜欢哪部电影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紧张的小动作是

没有,都是内心戏。

神秘感是你身上最吸引人的特质之一

我比较低调,不喜欢引起是是非非,而流言蜚语都只跟那些准备好了玩这些小游戏的人有关系。而且,大多数的流言蜚语都是那些主人公们自己制造和散布出来的。我相信,过分曝光是一种很糟糕的让自己人气上升的方式。它也是一种承认自己的虚弱、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总而言之,是“成功”的相反面。

“享受生活”的态度

自由。

“享受工作”的态度

放松。

作为女人的成功

我一直都很坚定,当我要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会努力的去得到它。只要我知道怎么去,就永远不会放弃。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很直接,有时候,当我觉得人们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时,我甚至会显得咄咄逼人。在我的朋友们面前我很活跃,但当我觉得和一个人没有化学反应的时候,我就会把我自己关起来……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是个比较宽容的人,很有同情心。我受不了那些妒忌心强、思想狭隘的女人。

化妆过程中最花时间的是

画眼线。

最重要的护肤单品

眼霜,要好好保护眼睛和眼睛周围的皮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最重要的彩妆单品

口红,对我来说口红是很重要的,我最爱裸色的口红。

篇2

[关键词]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历史进程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66-05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科研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它包含四个层次:改进课程的设计,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发展);提高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专业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组织发展);改变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改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个人发展)。

一、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

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长期以来就是增强高等教育活力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手段。尽管休假年从1800年起就在美国大学实行,但是大学教师发展更多特指学科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对本学科教学的精通。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侧重培养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定位、教授职位的审查、学术休假和课程负担的削减等等,后来又扩大为包括专题学术讨论会报告、出公差、教学效能计划。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教师在高校里的生存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尽管人们对教学改革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大学教师发展办公室和中心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教学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视听中心。最初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后来扩大为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咨询。在很多校园里,新的视听中心是管理者的骄傲,也是来参观的州议员的一个必经之地。然而,起初该中心却鲜有教师光顾,因此初建时对教师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1970年以前,美国很少有人关注大学教师发展,很少有学院和大学提供持久连续的教学改革项目。第一个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1961年)是密执安大学和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

这一时期的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只是少数大学的自发行为,大学教师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不管是项目还是活动都是很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主要还是针对教学发展而提出的。全面系统的教师发展项目尚未形成,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人为大学教师发展提出明晰的系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还很模糊。尽管休假年、访问教授和资助出席专业会议在高校中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但直到本科教学成为一个主要议题提上日程,大学教师发展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所以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专业人员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1958~1968年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国联邦对学院和大学资助的“黄金时代”,因为大学研究费用增至三倍还多。到1968年,美国政府以学生资助、研究经费和建楼及实验室贷款等形式的资助扩展到美国92%的学院和大学。20世纪60年代早期和中期,受政府资助的激励,美国大学继续扩张,博士学位的数量暴增,这种增长有助于保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致使综合大学和很多文科学院也都强调教师研究。由于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几乎全都以学术休假和公休假等形式进行。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从197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格雷厄姆(Graham)(1997)所说的“停滞的十年”时期,渴望获得联邦资助的幻想破灭。美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通货膨胀和其它经济危机,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开支的紧缩。这种情况造成了两种结果:教师流动性的降低和学生批评声的增加,学生们普遍认为大学不关注他们的需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了学生抗议运动,指责学院式的课程和教学,尤其是某些课程无关紧要以及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由于抗议发生在一流学者最集中的大学,从而摧毁了这样一个神话,即“一位好教师必须做到的是精通其所教科目”。一些非传统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他们中很多人要求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平均水平开始上升,教学的重要性也增强了。随着教师职位的减少和学生抱怨的增加,大学开始把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放在教学上,积极关注教学的改进,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校才开始特别关注更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教师发展,而人们对这一新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很多负责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中心或单位纷纷建立,推动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快速发展。这些中心通常提供短期课程、习明纳(一种研究生讨论班)、工作坊(一种专题讨论会)、咨询和评价。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来自基金会的外部支持,如丹佛斯、莉莉、凯洛格、梅隆、卡内基、福特和布什基金会等。借助基金会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常常与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计划联系在一起,如锡拉丘兹大学、西北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过半数的学院和大学都设立了教师发展项目。伯格威斯特(WilliamH.Berg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R.Phillips)等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有三本大学教师发展的奠基之作面世:伯格威斯特和菲利普斯的《大学教师发展手册》、盖夫(JerryGaff)的《关于大学教师更新》、林德威斯特(Lindquist)的《教学改进项目的设计》。盖夫在著作《关于教师更新:教师教学和组织发展的进步》中明确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维结构是由教师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构成的。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的教师开发者们极其关注在校园内赢得对教师发展活动的信任和支持。有专家称,20世纪70年代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背景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统计状况、学生数量的递减、成本的上涨和职业期望的变化等等,它们开始显著地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制已经逐渐形成并日渐完善,而且遍及到大多数的大学校园。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盖夫和伯格威斯特等人澄清了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并建立了概念框架,使得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校园内,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尤其是在1976年高等教育专业与组织发展网络(POD)的建立,社会各界也逐渐达成共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行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开始受到多方援助的集体行为。

3.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学对研究的资助上升,而对教学中心的资助下降。继20世纪70年代开支紧缩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开支扩大。大学从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那里寻求和获得资助。教师招聘继续保持低调,教师职位短缺。另外,一批新式学生进入美国学院和大学的课堂。他们精通技术和多媒体,这就迫使其他教师反思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寻找促进学习的备选策略。到80年代中期,大约60%的美国学院和大学都确立了某种类型的教学改进项目,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在校园里很普遍。与70年代相比,大部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仍然受到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所不同的是,除了私人基金会,还受到一些联邦机构的资助。这一时期,TA发展项目的增长达到高峰,教学与学习中心以及类似的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大学教师发展开始向组织化方向迈进。这些中心都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而且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发展项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全面,覆盖全校,大学教师发展开始系统化、全面化。

在此期间,一些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及其对本科教育的报告相继出现。这些报告来自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卡内基基金会的欧内斯特·博耶和全国教育协会。报告指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报告唤起人们对学院和大学中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广度不足、预备教师的过度专业化和教学与学习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关注。报告用足够的事实证明,大学需要给教师和教学以更多关注,重建对教师发展的兴趣。1988年全国本科教育质量改进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以及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发起的,主要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开发者开始提供不同类型教学策略的信息,这些策略能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出现了,并成为全美教师开发者的主要关注点。

在80年代,人们对在职培训的关注远比70年代多,教职员培训项目即便不是普及的,至少也是常见的。问责制在高校的建立,也推动了高校对大学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学发展的重新关注。人们进一步肯定了一些大学教师需要通过培训项目提高其教学能力,而管理者需要一些发展项目提高其领导和协调能力,其中大学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教师发展专家开始再次检查他们的作用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例如,提供的资源和激励并不总是充分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或组织过程,并使之发生系统持久的变化;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效能习明纳或把一些教学书放在图书馆书架上并不能充分促进课堂中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掌握;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了解他们关于什么最能发挥作用的观点是设计有效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关键,而实现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在90年代,问责的重要性增强了,高等教育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有更精彩的表现,希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鉴于以上的背景,90年代大学教师发展又有了新的特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中普遍设立,中心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置都大大增强了,高校拿出常规经费来支持中心的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得到重视。针对教师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坊开设起来。针对研究生助教的发展项目也日益增加,增强了研究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以后的求职做了较好的准备。另外,终身教职后的教师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开始强调组织的发展,通过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发展的有效性。这一时期,大学兼职教师的发展问题开始提上日程,雇用兼职教师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因此各类高校不仅仅是社区学院开始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发展也日益得到关注。

随着我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逐渐成熟,大学教师发展的范围已经并正在扩展。教师发展的原始动力——改进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已经纳入到高校的生存需要轨道。现在的发展问题不仅仅要求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要求从总体上实现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如何为教师创造全新的事业选择,如何再开发出吸引新学生群的课程和如何保持大学的活力和竞争力。虽然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未必能解决高校中的所有问题,但由于项目的推广,教师态度、过程、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通常对校园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虽然财政紧缩,绝大多数的大学还是继续坚持教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由前面的历史不难看出,大学教师发展主要围绕教师个人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经过过去的三十多年,在高节奏的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这种传统的甚至有些狭隘的大学教师发展观不再充分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的需要,大学教师发展当前的努力更多地集中于:应对生命力与更新的问题;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支持既定的大学使命;应对教师和大学的“生存能力”问题。可见,每一时期大学教师发展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

二、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校在关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对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由此也就把焦点集中在高校教师身上。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教师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他们是教育者,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跟上时展的步伐,传授新的适应时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国内,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高校,并没有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首先,在国内虽然很多人意识到教师需要学习,需要发展,但通常认为学习和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事,属于自我提升,别人似乎没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没有把教师的发展问题纳入考虑的日程,教师考核远远重于教师发展,对教师发展没有给予积极主动的支持。其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又束缚着教师的自我发展,沉重的教学负担,巨大的评价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上奔忙,抽不出时间自我发展,即便他们很想提升自己,但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再次,近年来高校也开始重视在职培训,选派一些教师到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和学习,虽然有成效,但是培训不等于发展,培训是发展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而且教师发展是长期性的计划,不是短期的培训就能实现的。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在联邦、州和院校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教学管理者们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机会。基于此,国内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大学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校内外的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校外环境,就是国家设立一些针对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项拨款和基金,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教育部成立一些集中的教师发展机构和组织,以负责一些具体的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的运作,并评价其实施结果。校内环境,指的是在院校层面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轨道上来,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全校意识到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形成教师发展的紧迫意识,成立一些院校层面的中心或办公室,由相关专家负责管理,专门负责本校的教师发展,设计一些适合本校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项目。在系所层面上也可以组织一些发展活动或项目,帮助本系所的教师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同行之间展开合作。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交叉学科教师的发展,并对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提供一些发展机会,使发展贯穿教师的一生。

2.采用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规定得过死,缺乏弹性,没有真正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教师在评价的巨大压力下,苦不堪言。一方面,他们肩负着教学的沉重负担,尽心尽力地上课,过多的教学工作量让他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应对校内的各种考核,除了教学,在科研上还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否则任期考核面临不过关的危险。国内的高校教师在考核评价的巨大压力下,发展根本无从谈起。首先在时间上就无法保证,心理上也没有准备。所以,采用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十分必要。教学上好的教师,在考核时要关注到他们这方面的优势;科研上突出的教师,评价时也要注意到。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由同行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评价,为教师的晋升和留任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并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通过组织一些专门的习明纳和工作坊,分别对这两类教师进行培训。例如,可以组织教学工作坊和习明纳,帮助一些新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组织一些科研工作坊,请一些专家或科研上突出的同行介绍经验,相互学习和促进。另外,要把评价和发展结合起来,以评价结果确定教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计划,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

篇3

关键词:规划,健康,宜居城市。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一、宜居城市理念产生

宜居城市萌芽于19世纪末田园城市理论。1954年希腊学者道萨迪斯 (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1963年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orld Society for Ekistics,简称WSE)成立,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首次人类住区大会,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开始了广泛的关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研究的工作,宜居城市概念也随之被提出。20世纪80年后,陆续出现了多种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如新都市主义、健康城市、园林城市等。

国内关于宜居城市理念主要源于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它是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区开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包括自然、技术和人文等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科学群体。可以说,人居环境的理论和方法是宜居城市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即适宜居住的城市,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眼中的“宜居”是一种健康、便捷、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萨尔扎诺则强调城市生活对于历史和未来的连续性;埃文斯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适宜居住+生态可持续发展;而西蒙兹在《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中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富有表现力的城市、功能的城市、便利的城市、合理的城市、完整的城市,它们将更适合人们居住。

中国城科会宜居城市课题组认为宜居城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宽广概念,它绝不是单纯的居住条件的适宜性和人人都享有一定的住房,而是从城镇的总体上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国的城镇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国内宜居城市建设实例

1.上海宜居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

(1)通过全面的规划促进宜居建设

从“平、缓、特”的交通规划、强调“正生态和快乐生态”的生态系统规划、“叠合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到完善的安全体系规划、信息交流规划中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力图向全世界展现一个高水准的生活环境,科技的创新、环境的优化、交通的改善,都会给上海的宜居城市建设带了强大的动力和效应。

(2)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及高标准污染治理

通过高水平建设市域绿地系统,高标准推进污染治理,构建符合上海特点的城市生态景观;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上海城市生态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措施是上海不断的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

(3)讲求居住环境质量且个性化的住宅区设计

运用住宅设计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居住区规划设置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和分散的组团绿地,同时重视绿地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型和景观设计、种植设计。使人们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优美的花园般的居住区内。

(4)时刻展示海派城市文化魅力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已经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新的城市形态与新的城市文化正在趋向稳定和固有。海派文化的生成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其更深层内涵是它的边缘文化的气质,这种独特的魅力平添了上海城市的宜居性。

2.杭州宜居建设

杭州市宜居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确立“花园式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

杭州境内群山起伏、丘陵连绵,具有独特秀丽的城景格局;同时又兼具江河湖泊交融的先天环境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经济基础,这些为杭州生态城市建设创造了条件。

据此,杭州首先树立并实施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制定杭州城市自然景观维护、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计划;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花园式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为城市宜居性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塑造“住在杭州”的优美人居环境品牌

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为目标,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组织旧城改造,推进“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城市环境改善战略,实施安居工程,树立“住在杭州”品牌,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3)打造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深入了杭州警方的各个领域,走在了全国先进的行列。以社区警察、协警、保安、治安志愿者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共同致力营造“治安天堂”。

(4)尊重、保护并延续城市文化

将宋元时期形成的带有市井文化色彩的坊巷文化改造为具有市民文化色彩的现代社区文化;将旧的重商观念与消费观念改造为新型的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特点的契约观念和消费观念所构成的商业文化,将旧的享乐观与消闲观改造为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相结合的高尚的休闲文化。

四、我国宜居城市发展建设趋势

1.宜居规划。

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按照产业发展、交通需求、设施配套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与布局。

2.改善生态环境。

宜居城市必须拥有清新空气、洁净水源、葱郁绿化和优美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

3.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注重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社区管理、社会福利、城市交通、市政公用、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4.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要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增强综合实力。

5.提升人文环境。

城市的综合文化实力特别是市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养、文明程度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6.构建安全网络。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增强公民公共安全意识,营造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

7.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

七、结语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人类从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城市,到以焦虑的心情注意到住房和人类住区条件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非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方式问题、非持续性的人口变化问题、无家可归问题、贫困加剧问题、失业问题、社会排斥问题、家庭不稳定问题、资源缺乏问题、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问题、规划欠缺问题、不安全因素及暴力日益增多问题、环境恶化和抗灾能力不断减弱等问题。

与此同时,人类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工业社会以后人类文明的中心,城市及其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全面进步。为此,人类如何面对挑战,抓住人类住区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保护人居环境丰富多彩的形式,塑造多样化的人居环境模式和人居环境特质,加强人居环境调控研究,扭转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趋势,是城市时代人类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最初面对工业化时期的环境问题、卫生问题以及资源问题,到后工业化时代城乡面临的区域竞争问题,“宜居环境”正在从解决城市问题的手段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知名度的重要要素。宜人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理想,也应当是城乡发展永恒的追求。

参考书目: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吴良镛

《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任致远

《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张文忠,尹卫红 等

篇4

关键词:

煤炭;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4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炭贸易日趋频繁,贸易量不断增大。根据BP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年底,全世界探明煤炭总储量约为8609亿吨,储采比为112年,为世界上可利用最长的化石燃料。从全球范围看,煤炭分布极不均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三个地区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4.7%;从国家看,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八个国家煤炭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87.6%,其中中国排名第三位,占13.3%。

1国际煤炭贸易发展历史

煤炭作为世界三大能源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能源战略地位。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煤炭开始成为近代工业主要的动力来源。由于当时开采技术和运输等条件的限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煤炭贸易还只在北美、中美、西印度群岛以及欧洲少数地区中进行。一次大战时,欧洲煤炭减产、需求增加,美国及时向西欧扩大出口。战后英、德等国煤炭增产,与美抗衡,使美煤输欧受挫;加上西方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并且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船用燃料,使世界煤炭贸易骤然下降。二次大战中,煤炭成为战时的主要能源并且在战后对促进欧洲经济恢复起了显著作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石油增产,油价平稳,动力煤的竞争能力减弱,世界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比重下降。此后的18年中,国际煤炭贸易主要是冶金工业所需的焦煤。1973年底至1974年初,油价暴涨,由每桶3美元涨到每桶10多美元,石油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对煤炭产生重视。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渗透到煤炭领域,使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工业的面貌,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安全状况大为改善,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使煤炭成为干净、高效和廉价的能源。这在高技术领先的美国尤为突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

从1991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受前苏联解体经济严重滑坡、西欧各国煤炭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和印度煤炭生产趋缓等影响,世界煤炭生产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其中,1993年世界煤炭产量为43.8亿吨,比1990年下降7.2%,受其影响,国际煤炭价格也连年下滑。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以及石油价格的高位波动,世界煤炭业开始新一轮复苏,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煤炭供需两旺,价格趋升。此间,虽然曾是世界主要产煤国的日本和法国分别在2002和2005年取消了采煤业,世界煤炭产量却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世界煤炭产量增长48%。其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世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这段时间世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量减少,价格不断攀升;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等。根据BP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显示,2011年煤炭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增幅达到54%,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份额增至30.3%,达到历史最高点。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了6.1%,其中亚太地区占全球产量增长的85%,世界最大的煤炭供应国——中国以8.8%的增量一马当先。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其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2国际煤炭贸易特点

(1)国际煤炭贸易具有相对集中性。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南非、加拿大、印尼、哥伦比亚等煤炭出口国是世界煤炭出口的主体,占世界煤炭出口贸易的90%以上;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为主体的东亚地区和以欧洲共体为主体的西欧地区是实际煤炭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进口量的75%左右。

(2)国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已呈买方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同一国家的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对各自企业乃至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3)国际煤炭贸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贸易,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易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在煤炭供应中,稳定的供应量更受重视,谁能信守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地向国际煤炭用户交货,谁就能牢固的占领国际煤炭市场。

(4)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焦煤和动力煤的贸易比重发生逆转。至1990年开始,动力煤的贸易量在煤炭产品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有逐年增加之势。

3国际煤炭贸易现状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6.6%和53%;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煤炭进口国,印度尼西亚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最大煤炭出口国。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6.6%,达到76.78亿吨(表1)。从每年的产量看,1999年是煤炭产量下降的最后一年,2011年煤炭产量比1999年增长了68%,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煤(增长74%)和炼焦煤(增长101%)产量的增长,而褐煤产量增长较为缓慢,自1999年以来增长了26%,年均增长仅1.9%。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产量达34.71亿吨,其次是美国的10.04亿吨,其它主要煤炭生产国还有印度、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表2)。

近年来,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和地区煤炭产量发展截然不同。2011年OECD国家煤炭产量比1998年的产量少1000万吨,而同一时期非OECD国家的煤炭年产量增长了29.87亿吨(115%)。2010~2011年的增长率也能反映这点,OECD国家煤炭产量仅增长0.8%,而非OECD国家总的煤炭产量增加了9.0%。

表12009~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 (单位:百万吨〈Mt〉)

2009年2010年2011年

动力煤5081.05317.45670.1

炼焦煤784.8900.3967.3

褐煤969.7983.41041.0

泥煤16.017.0

合计6835.57201.17678.4

注:合计中不包括泥煤。

表2全球主要的煤炭生产国 (单位:百万吨〈Mt〉)

2009年2010年2011年

中国2895.33140.23471.1

美国987.6996.11004.1

印度566.1570.4585.9

澳大利亚411.6424.1414.3

印度尼西亚291.2325.0376.2

俄罗斯276.0321.7333.8

南非249.5254.5253.1

德国183.6182.3188.6

波兰135.2133.2139.2

哈萨克斯坦100.9110.9116.7

哥伦比亚72.874.483.8

土耳其79.573.478.1

加拿大62.967.967.1

乌克兰55.555.461.8

希腊64.956.558.8

捷克56.455.254.4

其他346.4359.9391.4

合计6835.67201.17678.4

201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5.3%,达到52.67亿吨标煤。OECD国家消费量减少3260万吨标煤,非OECD国家消费量增加2.99亿吨标煤(表3),OECD国家煤炭消费占全球消费量的份额也因此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28.7%)。中国继续驱动全球煤炭市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加到25.51亿吨标煤,净进口量增加3310万吨,达到1.77亿吨。

表3OECD和非OECD国家(地区)煤炭消费情况

(单位:百万吨标煤〈Mtce〉)

2009年2010年2011年

OECD国家美国693.6718.2697.0

日本144.7163.7154.8

韩国92.4104.3154.8

德国100.1106.6104.1

续表

2009年2010年2011年

波兰77.686.085.8

澳大利亚74.973.560.0

土耳其42.445.648.4

英国42.444.544.5

加拿大31.631.227.8

捷克24.826.024.9

意大利18.520.421.9

法国15.016.113.2

西班牙14.711.211.4

其他OECD93.998.199.2

OECD合计1466.61545.41547.8

非OECD国家(地区)中国2200.82326.12550.7

印度401.9410.1446.0

俄罗斯137.3165.8177.7

南非146.9143.9137.4

中国台湾54.458.160.8

乌克兰49.553.655.8

印度尼西亚43.643.553.1

哈萨克斯坦45.248.852.0

泰国21.323.123.5

朝鲜23.422.222.9

巴西15.218.921.7

马来西亚15.120.921.6

越南17.920.917.3

菲律宾8.310.912.0

保加利亚9.19.811.8

中国香港10.99.111.4

其他OECD国家59.059.567.4

非OECD合计3259.83455.23743.10

欧盟合计377.6396.0400.1

总计4726.44990.65290.9

4国际煤炭贸易发展趋势

(1)跨国资本重组聚集煤炭业。今后大型企业集团在煤炭贸易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伴随着煤炭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涉足此领域的资本输出也加快了步伐,收购、兼并将是煤炭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直接的手段。而且就煤炭工业本身而言,也必须要走大公司、大集团的路子,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建立跨地区、跨国经营、业绩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公司。美、德、英、澳的煤炭已经通过兼并、购买的方法向全球化的煤炭经营方向发展,其中一些国家的企

业已开始涉足中国的煤炭企业和煤炭市场。所以说煤炭行

作者简介:

孙赫(1973-),女,吉林长春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业的跨国资本重组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2)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将起伏不定。世界经济的低迷,股市的不景气,世界油气价格的反复无常,使国际煤炭市场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将使各国在煤炭的进出口操作中变化很大,从而引起煤炭价格的起伏不定。同时,反观以前的煤价:自1997年国际煤价大幅下滑,到2000年才有所回升,而近两年煤价持续上涨、势头较好,预计几年后又可能有所回落。照此看来,国际煤价到底如何发展仍是未知数。

(3)可持续的贸易发展观将贯穿于国际煤炭贸易的始终。由于煤炭是一种稀缺但在短期内无限供给的资源,煤炭公司会因资源的垄断而获得暴利,尤其是在国际煤价攀升的背景下,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获得眼前产量的增加,给未来煤炭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此外,煤炭的开采对水源也有很大的危害,有损人体健康和生物生长;还有被环境保护组织一直提到的空气污染问题。对此,一些国家为保护资源已开始限制煤炭的采掘,同时为改变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力争使煤炭产品向洁净化方向发展。所以,对于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可持续的贸易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煤炭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行业的长远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4)在国际煤炭贸易中,煤炭除了用于现时需要外,还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质。随着人们加深了对煤炭的认识以及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建设消费层次升级,对钢铁、电力、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产品需求猛增;同时,国际煤炭市场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会对煤炭贸易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对此,各国尤其是工业国家都会倾向于建立煤炭战略储备,一方面以备国内供应的不时之需,另外它也是平抑煤炭市场使之稳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新民.中国煤炭内需改变世界煤炭贸易格局[J].经济参考报,2005,(4).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当前中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分析[J].中国煤炭,2009,(2):57.

[3]李金克等.我国煤炭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123.

篇5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新理论

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贸易的产生,克鲁格曼指出: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不同只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另一个基本原因。不同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之上,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前提,能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为什么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比较优势有明显差别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额。为什么各个国家的工资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克鲁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过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俄林理论(1933年)中的一个重要分课题就是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作用,巴拉萨(1967年)和克拉维斯(1971年)也曾提到规模经济理论在解释战后工业国家间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现象时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克鲁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创新的将规模报酬递增作为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并结合均衡贸易理论和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系统的做出理论分析。

一、克鲁格曼论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导脉络

在克鲁格曼的论文中有诸多的假设并引用了多个模型,它们对理解克鲁格曼经典论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推导和结论很有帮助。在这四篇克鲁格曼的经典论文中有许多相似的假设,其分析和推导方式也很有类似之处。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假设规模经济是企业内生的,并且假定市场具有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同时,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对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对这些理论加以变化并进行推导和分析:他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简化。只考虑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所有产品以相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其中和分别为劳动投入量和产量。并且假定,产量等于消费量,其中,成本函数表明:每件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并且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递减,边际成本则保持不变。很明显,这是一个规模经济的成本函数。而后,克鲁格曼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全部用于各个产品的生产中,所以有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对称的。克鲁格曼根据上述假设和模型,从效用函数开始,结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导出需求函数;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求出产品价格;根据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并且均衡利润为0的假设(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得出生产产品的种类。在分析完封闭经济之后,克鲁格曼在各篇论文中进一步进行了推广和引申,或是考虑要素流动,或是加入运输成本,或是考虑要素比例,或是考虑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使得理论推导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说明现实的问题。

克鲁格曼在论文中使用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andJ.Stiglitz)的DS模型来建立分析框架。DS模型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于1977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中建立的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国家,并且在其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消费。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两国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选择来获得比较优势。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DS模型中指出:从生产者方面来说,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而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更多;而生产者偏好生产更少的产品种类。而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冲突达到一种次优的均衡:即每一个生产者都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最后得出结论:一个统一的规模扩大的市场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使这一两难冲突得以解决的可能性增大。

郭芳等:论西方国际贸易发展的里程碑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引入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以下列条件作为前提:一是大量的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别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相近的替代品,厂商的进入不受限制;二是同一产品集团内厂商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预期它自身的行动不为其竞争对手所注意;三是同一产品集团内所有厂商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同时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产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彼此间互相争夺市场,而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正常利润,即均衡利润为0。

二、克鲁格曼论文分析

在发表于1979年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克鲁格曼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上,引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来论证在一个各国间不存在自然差异的世界中,贸易完全可以由报酬递增而产生。

克鲁格曼在这篇论文中建立的是一个单要素模型。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劳动分工是由市场的规模来决定的。随后克鲁格曼分析了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即劳动力增长、贸易及移民。劳动力的增长使得曲线向左移动,在新的均衡点B上,C下降,p/w也下降。由于x=α/(p/w-β),又n=L/(α+βLc))。则有,随着劳动力的增长每项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数量都将上升。在讨论贸易的作用时,克鲁格曼假定运输成本为0。由于对称假设,则两国的工资率和产品价格必定相等。在此种情况下,劳动力增长对两国所起的作用相同,都会使生产规模扩大,可供消费的产品品种增加。这样,由于实际工资的增加和可供选择的产品的增加,两国的福利都将增加。克鲁格曼在分析中指出这时贸易的地理方向是不确定的,能确定的仅仅是贸易量。其后,克鲁格曼对要素流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指出在上述前提下,若是出现了贸易障碍,则劳动力将向已经有较大劳动力数量的地区移动。假设无法进行货物贸易但是劳动力可以自有流动。则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较多的地区的实际工资及产品的种类都高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在均衡条件下,所有的劳动力都将集中在一个地区。而哪个地区是劳动力集中的方向则是由这个地区的最初条件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是历史上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流动表现为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与之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的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

在发表于1980年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中:克鲁格曼在前文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运输成本这一因素,使得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其他条件与假设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加入使得情况改变了——此时,较大的国家将会具有较高的工资。克鲁格曼从个人行为研究起,将运输成本看作是一座“冰山”——即任何运输的产品仅有一小部分能到达,其他部分在运输途中损耗掉了,并研究了其均衡的确定。经过一系列的推导和分析,克鲁格曼得出结论:在较大的国家里工人能获得较高的工资。这是因为较大国家的国内市场规模也比较大。而其他国家的工人则能从较好的贸易条件中获益。克鲁格曼同时推导出,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同,则产品的生产地距离较大市场的国家将更有利。因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为使两国的劳动力继续在本地就业,则这种优势必须用工资差别来抵消。文中分析与推导对工业化国家对人口众多的国家的高投资(例如对中国和印度)和国家间实际工资的差距等现实问题提出有益的理论解释。

在发表于1981年的《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中:克鲁格曼从国际贸易的三个“悖论”2入手,进一步将规模报酬递增与比较优势同时纳入一个模型中,指出这两者都可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模型分析对这三个“悖论”做出了比较合理的理论解释。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存在两个产业,且两个产业相互独立,并且是对称的;在同一产业中,生产要素——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在对要素比例及贸易模式的推导和分析过程中,克鲁格曼假定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则进行赫克歇尔-俄林式贸易。从而得出结论:贸易会导致要素价格相等,但不会改变生产模式。而产业内贸易指数必然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数,即。在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损失这一节中,克鲁格曼着重分析了在国家之间要素比例相似并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存在两种福利效应:一是由于要素价格相等产生的分配效应,此时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用自己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并没有变化,而以其他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却有可能会出现随要素的丰富或稀缺而升降;二是由于市场扩大使得可获得的产品种类增多,而这对每个个人都有利。克里格曼通过模型推倒指出,在自由贸易状态的情况下,分配效应为负(比之没有贸易的状态),将出现分配损失,而工人福利将由于市场扩大而增加。并进一步推导出,在产品的种类很多的情况下,较丰富的要素和稀缺要素都能从贸易中获利。当资源禀赋相似,两个要素也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在发表于1983年的《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中:克鲁格曼使用库尔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寡头垄断企业在既不存在比较优势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的“相互倾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有两个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企业生产商品。这两个国家互相出口产品并存在运输成本。在模型中,每个国家都是相互割裂的市场,并且每个国家分别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政策。每个企业都具有库尔诺双寡头垄断的特征,即每个企业都假定另一个企业供应给每个国家的产量都是固定的。克鲁格曼通过理论推导解释了相互倾销出现的原因和过程,指出: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次佳世界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贸易导致的无谓的运输使得福利减少;一种是国际竞争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减少了垄断扭曲。而当垄断所提高的价格超过在不存在垄断情况下的运输成本时,就会出现相互倾销。在运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若企业获利,则贸易的发生会使福利改善;反之,如果运输成本很高,贸易也许会造成福利损失。

这几篇文章的分析与推导层层深入,不断完善了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模型化解释,并形成了对产业内贸易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理论,成为理解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重要文献。

三、启示

克鲁格曼在这些文章中显示出他将现实问题抽象并牢牢把握其中的关键的非凡能力。他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用严谨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通过模型的推导来说明和分析问题。这种严谨的数学推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除此之外,在这四篇论文中克鲁格曼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思想,创新的在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中引入了新的研究模式。而这些论文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它们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并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数学推导和模型之外,经济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并在一些经典的论文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之中,我们也应该多加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只有这样模型研究与经济思想齐头并进,才能真正达到比较透彻的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aulR.Krugman.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79,(9):469-479.

[2]PaulR.Krugman.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5):950-959.

[3]PaulR.Krugman.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5):959-973.

[4]JamesA.Brander,Barbara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Rivalr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8):227-242.

[5]JamesA.Brander,PaulR.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5):313-320.

篇6

关键词:城市记忆;档案展览;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档案部门相继开展了以抢救记录和完整保存城市历史为内涵的“城市记忆”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将成果转化为展览固定下来,走出了一条城市记忆的再现、保存与传播的路子。作为档案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城市记忆展有其独特的定位原则、质量要求,需要对其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郑州记忆――郑州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以下简称“郑州记忆展”)为例,该展览就是由郑州市档案局、馆承办的,从立项到开展,历时5年,投资700余万元。像这样的展览,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大,对于档案部门是很少见到的。如何保障这样大型的档案展览的质量,对于档案人员是一个新的课题。

高质量的展览远不是简单的陈列工作或展示技术问题,而是牵涉到档案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征集展品的质量、展品的研究深度及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等。城市记忆展览以档案馆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涉及档案馆的征集政策,展品研究的深度与系统性,展览组织的合理性,展览的传播技术及与展览相关的辅助教育等。只有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才有可能建造观众喜欢看、看得懂、能得到启迪与教益的高质量的成功展览。

本文以“郑州记忆展”为例,秉着突出档案特色、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社会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质量要求,建立健全组织人员保障、资金保障、场地保障、展品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等多方面的质量保障措施,涵盖从项目立项、开展到运行维护全阶段,努力将“郑州记忆展”打造成精品工程。本文结合实践,梳理出这样一个综合的多维度的城市记忆展览管理控制体系的构建逻辑,并对各体系构成要素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探讨,同时为各地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展览及类似大型档案展览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具体结构图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该质量管理体系是复杂多维的综合管理体系,可从三个维度对其分析:

1 城市记忆展质量要求

作为档案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城市记忆展有其独特的定位原则、质量要求。

1.1突出档案特色。城市记忆展是由档案部门承办的,展览应重点突出档案专业特点,以展出档案文献为主,以馆藏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全面展示本市的发展历史、发展成就,展示本市厚重的文化和发展水平。种类丰富的档案资源是见证城市发展的最有力注解。在展览形式中,也应体现档案特色,提炼档案专业符号,展示多样性档案展品。

1.2 突出地方特色。城市记忆展依托各类档案载体,在梳理和归纳本市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地域特点,有重点地选择最能反映本市历史发展或最有影响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本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符号是一切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人们创造符号的同时,便赋予了它文化象征的含义,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是用来象征某种意义的具体事物”。[1]“郑州记忆展”在布展之初,就提出要提炼郑州符号,如黄帝、嵩山历史建筑群、老火车头、市花月季、市树梧桐树叶、二七塔等,并从细节入手,采用灯光、雕塑、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郑州特色。

1.3 突出社会教育。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展览,不仅是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也是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馆教育功能和档案社会作用的需要。城市记忆展更应突出社会教育功能。“任何关于展会的表述形式,如果没有惊喜的冲击力,都会起到负面作用。”[2]“郑州记忆展”以展览的传统手法与声、光、电、图等多媒体现代高科技的巧妙配合为展示手段,体现了展览的档案性、文化性、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艺术性,全景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郑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目光,凸显了档案展览的社会教育功能。

1.4 突出以人为本。城市记忆展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不同受众人群的系统工程。在展览主题的选定上,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展览陈列的内容上,应充分考虑观众的兴趣,符合观众的愿望;在设计施工上,应突出人性化特点,服务于不同群体的需求。“郑州记忆展”在路线设计、硬件软件配备方面汲取同类展馆的经验教训,为参观者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参观环境。安装有安全警示标志等,硬件设施完善,并配备现场讲解员、接待服务人员和休息区。

2 城市记忆展质量保障措施

2.1 组织人员保障。城市记忆展涉及的人员众多,职责也极为不同。为保障展览质量,需专人负责,分工合作,权责分明。“郑州记忆展”相关人员可分为:

(一)项目领导小组。“郑州记忆展”耗资巨大,涉及部门多,为解决部门间协调问题,成立了由市领导做组长,多个机关领导组成的布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档案局,统一部署布展工作。

(二)脚本编写组。城市记忆展要求主创人员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在自身人员达不到要求时,还需巧借外力。“郑州记忆展”借助外聘史志专家的智慧,不断论证、反复推敲形成展览的脚本,保障脚本质量。

(三)展品收集人员。为了使展品丰富多样,郑州市档案馆将展品收集人员分成了馆藏查询组、省市县(区)兄弟档案馆查询组、网络收集组、征集社会散存组等小组,多渠道开展展品征集、征购工作。

(四)设计、监理和施工人员。城市记忆展能否打造为精品工程,还依靠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的水平和责任心。为保障施工质量,“郑州记忆展”在向社会公开招标时,对监理人员、设计人员资质与业绩都做出了严格要求。

(五)现场监管小组。“郑州记忆展”专门成立现场监管小组,由郑州市档案局馆专业人员担任,深入工程一线,协调参建各方关于现场工作关系,为推进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正式开展后,小组成员直接转换为维护人员,由于一直负责施工,对展厅设施了如指掌,也提高了维护水平。

(六)讲解员。好的讲解员可以激活展品,让观众切身感受城市记忆展的魅力。“郑州记忆展”通过对外公开招聘与选拔本馆职工相结合,实地讲解竞争上岗,选中了5名外形端庄、年轻、口才好的讲解员,并安排她们去省博物馆参加专业培训,到二七纪念堂等单位观摩学习,提高讲解水平;要求讲解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这些讲解员对每件展品的内容、位置、出处来源都了然于心,讲解时做到准确无误。

2.2 资金保障。资金是我国档案部门最头疼的障碍。“郑州记忆展”在筹建之初,通过对国内相关展览实地考察、询价,预估投资额为570万元,经与郑州市政府、发改委、财政局、重点项目办多次协商,争取资金支持,最终将“郑州记忆展”项目纳入全市投资计划。在深化方案阶段,为保障展览质量,追加资金到688万元。在进场施工时,又针对设计变更再次追加资金,最终总投资达到700多万元。

为了保证城市记忆展制作的科学品质与传播能力,应该建立相关的资金分配保障制度,使展览建设在更合理和有效的资金平台上运作。“郑州记忆展”资金分为工程费、监理费、预备费等,并从档案馆日常经费中保障展品征购、仿真制作费用及专家聘用费用。从工程费中预留了10%的质保金,以督促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地完成布展工作。

2.3 场地保障。场地指城市记忆展的陈列场所。场地空间大小制约着陈列展览的形态,限制了设计人员的发挥。“郑州记忆展”位于郑州市档案新馆五楼,展览面积1600多米,[2]为布展提供了充足的场地。

2.4 展品保障。展品是城市记忆展览成功的根本,是必需的物质基础。围绕布展,郑州市档案馆多渠道征集、收集了大量反映郑州市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照片、文书、音频、视频、实物等珍贵的档案资料,仅富有特色的照片档案就有1万多张,其中最珍贵的是从波兰驻华使馆征集到的66张1907年~1909年汴洛线铁路(今陇海铁路)沿线河南风土人情的老照片。市档案馆还抢救性征集并整理了一批珍贵的音视频档案,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德专家用德国产摄像机、8毫米胶片拍摄的三盘郑州第二砂轮厂建厂初期无声电影;同志1952年10月视察黄河的珍贵影片;中央电视台六集系列专题片《商战》及“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电视广告片,等等。

2.5 制度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记忆展即使质量要求及预算既定,人员定位及权责明晰,但具体开展工作还得约法三章,针对布展活动定出规则,使这些工作承担执行者在规则边界内开展工作。

为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和保证体系能正常运转,“郑州记忆展”监管小组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监管人员守则》、《监管人员职责》、《监管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每周定期召开监理例会,落实质量检验制度和现场检验方法的具体实施;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质检人员的业务培训,熟悉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以及所涉及的工程验收标准、规范、规程;熟练掌握质量检验的制度、程序和流程,对产品的检验规定和验收技能及管理知识。

2.6 技术保障。与传统档案展览相比,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档案展览中的优越性十分明显。它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展陈方式的多样化,丰富展览形式;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展示,复活原状历史,活化展览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并展示大量的档案信息,拓展展览空间;还可以通过创设参观情境,全方位调动参观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参观热情。[3]“郑州记忆展”就配备了180°环幕3D动漫、幻影成像、电子翻书、电子沙盘、模拟动漫、桌面互动、地面互动、触摸屏、集声罩、电子签名、触摸答题、拼图游戏等声光电及互动设备。这些技术的使用并非是为技术而技术,而是技术为展览内容服务。

3 城市记忆展各阶段

3.1 立项与前期筹备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郑州记忆展”前期筹备之时,郑州市档案馆组织项目组成员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十余个城市的档案馆、城市规划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座谈,汲取举办展览的先进理念、现代手段和成功经验。

3.2 展品征集与脚本撰写阶段。首先,依据郑州历史设计展览的板块;其次,在对馆藏各门类档案资料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炼可以用来布展的素材;最后,对于馆藏不足部分,以《郑州市志》为蓝本查询线索,为下一步开展征集明确方向。

展品征集小组先后历时三年前往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馆、铁道部档案馆等省内外档案馆及波兰驻华使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单位,走访郑州籍各界名人、在郑工作过的老领导及家属,深入郑州市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古玩旧货市场、淘宝网等,对保存在各单位及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征集和征购。

“郑州记忆展”对设计所需各类资料准备扎实。尤其是布展大纲脚本编排完整有序,文、图、表、音像、实物罗列清晰详尽,为布展形式设计提供了翔实、准确的依据,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

3.3 项目招标阶段。“郑州记忆展”分设计施工一体化和监理两个标段国内公开招标。招标时对报名单位资质及业绩进行了严格要求:

报名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须同时具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以上资质、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甲级以上资质或具备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须具有经年检合格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近三年来无重大事故和不良记录。布展公司2005年以来需具有综合成就展、档案专业展等文化项目展览实施业绩经验,单项合同额不少于300万元(以合同为准)。

项目经理应具有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资格。布展总设计师(负责人)应具有建筑装饰装修相关专业高级职称,2005年以来具有单项合同额不少于300万元的综合成就展、档案专业展等文化项目展览设计业绩。项目经理与总设计师均应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关系,没有正在建设和正在承接的工程项目。

“郑州记忆展”项目组本着制作精良、投入合理原则,选择具有成功制作大型展览经验的装饰公司进行合作,将脚本的文字升华为触手可得的展览成果。

3.4 方案深化与论证阶段。“郑州记忆展”为了保证展览效果,先后多次邀请了省内方志、历史、文物、艺术、建筑、装饰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布展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结合布展脚本和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组织中标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深化设计和修改完善。

3.5 进场施工阶段。“郑州记忆展”于2012年7月开工以来,展厅监管人员深入工程一线,协调参建各方关于现场工作关系,并要求施工和监理严格按照“科技引领、精细管理、团结协作、负重拼搏、安全和谐、优质高效”的“二十四字”方针和管理“零失误”、工程“零缺陷”、安全“零死亡”、廉政“零案件”、施工“零干扰”的“五个零”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抓“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矛盾。项目在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施工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如期完工,没发生过一例安全事故,得到了政府质监部门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3.6 验收改进阶段。展厅于2013年5月完工,工期260天。经工程监理评估:施工方已按合同约定及设计图纸的内容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分项质量全部合格;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完整;相关安全和功能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设计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综合评定为良。对“郑州记忆展”装饰装修项目综合评定为合格。

3.7 向社会推介阶段。“郑州记忆展”极为重视宣传工作,向社会大力推介,把参观人数、参观人员感官作为评测展览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展以来广受当地乃至全国部分强势媒体的充分关注,并在媒体上刊登“郑州记忆展”展品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在郑州档案信息网上设立三维展厅栏目,观赏者可以不受地域限制24小时观看“郑州记忆展”,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为扩大宣传,还推出了精美的小型宣传折页及内容更加全面的《城市记忆――郑州历史发展档案图集》。

3.8 运行维护阶段。“郑州记忆展”形成展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展览内容。对观众提出的意见及时处理反馈,发现错误及时更正,使得展览趋于完善。

总之,档案部门可选择以城市记忆展的建设为切入口,从展览质量保证的各个方面展开工作,从而全面带动档案馆的征集、保护、研究、展览制作以及配合展览的公共教育,从整体上提升档案馆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鑫.博物馆陈列中的典型象征符号及其应用[J].中国博物馆,2006(01):36~38.

[2](德)乌韦・J・赖因哈特,(韩)菲利普・托伊费尔.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设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 符号 无限符号过程 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decoration art with the evolutive visual angle, and tries to fi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decoration ar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inite semiosis.

Key words semiotics infinite semiosis symbolization

从“符号代表者”到“对象”,再到“解释”,每个阶段都是一个符号。代表者可以是实物、感官获得的印象或者思想,一种或许性;对象可以是此刻会发生的,已存在的实体,也可以是头脑中的想象物;解释即符号的意义,是指符号在人脑中唤起的认知,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或思想,具有潜在性和或然性,并且它本身也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皮尔斯还提出了无限符号过程理论,由于解释本身也是符号,在符号过程中又将唤起另一个更进一步的解释,这另一个解释又将在下一个符号过程中充当符号代表,形成另一个再进一步的解释,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符号活动的过程也永无止境。

中国装饰艺术的审美进程是一个不断从象征性描述到程式化表现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在人类装饰艺术的范畴内,利用象征的手法描述某一特定形象来表达特定含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创作方法。但是单纯从装饰图形设计的象征性入手研究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进程,很快就会进入前后矛盾的局面,一个风行很长一段时间的装饰图形何以会迅速消失?某一图形为什么又流传至今?以对中国装饰艺术影响甚巨的佛教艺术为例,在印度,佛教最初关于佛陀的纪念性标志图形如堵波、等(图1),分别代表了佛陀般涅磐和初次传法等不同圣迹。①据史料记载这些图形在汉代不仅象征意味非常突出,而且也较为普及,但是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图形在印度和中国都没能成为普遍性的认知,现在它们更多是学者们考证的元素,或者在藏传佛教中有所表现。而在中国魏晋时期,通过戴逵改制定形的中国式佛陀造像却成为了普通民众熟悉喜爱的形象,这个程式化的带有某种祝福的符号流传至今,成为中国装饰艺术图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重要的符号为何境遇不同?显然从图形象征意义的角度难以解答,而从皮尔斯的三一理论来看则非常清晰,其实佛像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在不断地由符号代表者转化为符号解释,又由符号解释转化为符号代表,佛像装饰形象的变化只是解释的方向在不断变化而已。由此可见装饰艺术图形的发展有赖于图形符号解释的发展,符号解释与符号代表相互关系的中断是装饰图形符号的生命终结,无限符号运动是推动装饰艺术发展的原始动力。

一、符号过程在原始装饰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1.彩陶艺术符号代表的象征性描述

从第一件彩陶出土至今,对于彩陶艺术有过种种议论。最终较令人信服的是,彩陶艺术之所以在不同地域出现大量不同的图形元素,是基于图腾崇拜,同一部族的成员采取某种动植物为象征物,相信其为本部族的祖先,并在身体装饰、日用器具、居所墓中不断反复的描述同一样式的形象。如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图形,这一图形的象征意味有多种理解,其中认为是以鸟形代表太阳最具说服力,远古神话中关于太阳被三足乌背负东升西坠的传说,以及古籍中的记载都由此而有了视觉上的印证。据《左传・照公十七年》中郯子所说,少的部落由五鸟、五鸠、五雉、和九扈组成。②最初的鸟形是较为写实的,在演进过程中渐渐趋于描绘鸟飞旋动态的模式(图2)。这个图形从符号代表者来看是原始人类对太阳对生命崇拜,由于人们相信太阳的运行依赖鸟的背负,符号对象的描述自然以鸟的形象最为贴切。作为符号的解释,则是鸟这一形象是代表着太阳和生命的符号,它的存在形神一体的寄托了马家窑地区原始人类共同的愿望。

2.青铜艺术图形的符号过程

中国装饰艺术图形在青铜时期是一个,装饰艺术的发展呈现出质的改变。象征性图形符号的创作不再是集体行为,而是取决于统治阶层的需求。形象的创造具有鲜明的符号代表性,如青铜纹饰饕餮纹的产生,象征着“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③符号对象是人脑中想象的形象,它被表现为介于神人之间怪异的兽面形象,突出眼部特征,平面对称展开,在细节处理上大量使用尖锐的线条,密集重叠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期达到震慑、神秘的视觉效果。这种被解释为表达某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符号被应用到广泛的装饰领域中,例如图中织物图案,以及著名的鸟虫篆书(图3),在装饰艺术领域展现了一个高度一致性的审美格式。随着奴隶制社会的瓦解,统治阶级成员的改变,关于饕餮纹这一象征性符号的解释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符号意指过程的循环发展。最初的饕餮纹是用以辨神奸的神化的符号解释,神化的符号解释转化为至高权力的符号代表,至高无上的思想通过极其华丽繁复的符号对象展现,形成新的无限奢华的符号解释,由此类推,演化到青铜艺术晚期,饕餮纹的原始形象不复存在,成为徒具装饰意义的图形符号。在整个青铜艺术时期,饕餮纹的装饰变化脉络清晰,从最初的恐怖凌厉转为中期的繁琐华美,到晚期的局部雕琢支离破碎(图4)。

3.秦汉时期装饰艺术图形符号代表的大规模扩充

秦汉时期随着巫史文化的结束,思想的禁锢被解放,尤其先秦的思想领域更是活跃,对人类所面对的宇宙提出种种观照和想象。例如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提出具备虚静纯洁的心灵,才能实现对宇宙本体的观照。庄子说“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提出必须多重角度、多重方位和多重视野进行观照,让观照的视线随着天地万物变化不居而流转不已。④同时装饰艺术被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民间,装饰艺术的图形创作者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思想的解放和创作人群的扩充,自然带动图形符号代表的扩展。例如为了传达微缩宇宙概念的符号代表意义,出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灵。为了传达说教的符号代表意义,大量使用典故,如荆轲刺秦、泗水取鼎、二桃杀三士、饮宴图(图5)等等。秦汉时期的图形设计大多气势恢宏,表现手法端宁厚重。如著名的马王堆帛画(图6),画面三层描述了神人冥三界,堆砌大量图形符号。帛画最上和最下两个部分进而为中间的肖像和祭献场面构成了一个宇宙空间:天之门被两个守门人和一对豹子把守,屈原在《招魂》中把它们称为“阊阖”;中央为主神,太阳月亮安于两侧象征宇宙中阴阳两种力量的对比和平衡;下部的两条大鱼象征水,鱼背上的人物象征土伯,还有一对羊角怪兽象征土羊,都说明这一空间是地府。形象的总结了司马迁关于秦始皇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微观宇宙。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装饰艺术图形设计一贯从象征性入手的设计方法,每一图形符号都具备明确的代表性,并依据该代表设定相应符号对象,运用某种程式表现出来,这些图形符号综合起来传递出死者升入仙境进入永恒的思想。在这里图形的符号代表不再是点状的,而是面状发散的,符号的相互关系使得装饰图形具有更为明确的意义所指。

二、魏晋时期到宋代符号过程的持续发展构成中国装饰艺术的根基

1.魏晋时期佛教艺术对中国装饰艺术审美格式的冲击

汉代末年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持续动荡的时代,漫延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波及到隋代初唐。动荡的时局,困厄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灵极度的需要慰藉。这时佛教很自然地在极其广大的范围内构成了重大的影响,人们急切的需要把心中的寄托描绘出来,需要看得到的安慰,因此最初不得不直接移植印度佛教艺术的图形符号,但是这些形象的异域风情在信徒中难以引起共鸣,符号的解释难以达成共识,改变是必然的。能够起到精神安慰作用的佛像符号代表应该是解脱、超然、慈悲、完善等等。作为符号对象应该是人间一切完美特征的总和,它应该具备慈悲秀丽的面容,雍容高挑的体态,高超的神采风姿(图7)。据文献记载,戴逵作无量寿、夹侍菩萨,研思致妙,精锐定制,潜于帷中,密听众议,所闻褒贬,辄加详问,核准度于毫芒,审光色于浓淡,其和墨点彩,刻形法,委心积虑,三年方成。在《佛说造像量度经》中说:十度像头部占二,上身占三,下身五等等。⑥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为了最完善的传达佛像这一符号的代表性,艺术家们所作出的努力。最终符合佛像符号代表的对象――形要宝相庄严,神要展现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境界,“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的图形符号应运而生,而且形成了统帅一时的审美格式。魏晋时期的相关论述极其丰富,包括谢赫的《古画品录》,曹丕的《典论。论文》,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论画》等等,不约而同的重点讨论神韵问题。在视觉艺术领域有顾凯之的绘画作品,王羲之父子的书法,魏晋女子的曲锯裙,士大夫们酷爱的纶巾(图8),都是这一审美格式的具体展现,明显区别于秦汉韵味。端宁的框架被打破,代之以神采飞扬的流动感。这种改变明显是符号解释改变引发的符号活动,秦汉时期符号解释倾向于符号的象征性,图形面貌的展现重在表意;魏晋时期则倾向于符号产生的心理效果和思想性,因此图形面貌的展现重在表情。

2.唐代的国际化交流带动装饰艺术图形符号对象的扩充

唐代的国际交流是非常普遍的,在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大量外来工艺品,这些器物在形制纹制两方面都明显差别与本土工艺品(图9)。大大的拓展了原有图形符号代表和对象的深广度。典型例证就是在唐代大量应用的宝相花图案。在魏晋以前,以植物作为图形符号对象不曾被作为主题出现,只是陪衬点缀,但是在唐代很突然的被大量使用。例如大明宫的花砖,新疆出土的丝织品(图10),都使用了宝相花的图案。可见宝相花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共同喜爱的一个图形样式。宝相花的图形饱满圆润,一派喜庆祥和,图形符号代表着兴盛华美的美好愿望。丰美、无限活力正是唐代的精神风貌,体态端庄厚重的颜体楷书和笔走龙蛇的张旭狂草,雍容的霓裳羽衣和激烈跳动的胡旋舞(图11),天马行空般的活力影射出辉煌的美。无论地域多么遥远也不管文化背景差异有多大,只要喜欢就可以拿来同化雕琢,直到它的美符合大唐神韵。

3.宋学对装饰艺术发展的约束

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国装饰艺术在宋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图形符号库,它包括了无数的符号代表,大量的符号对象,还有不断做着角色转化的符号解释,堆积成一个无限发展的符号过程。由于程朱理学的巨大影响,宋代就连日常生活也变得极教条,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有小儿着白虔衫,青花手巾,卖辣菜、干果;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连媒婆都分级别而有不同装束:上等带盖头,着紫色褙子;中等带冠子,黄色髻,着褙子或只系裙。”⑦由此可见宋代的规矩是相当严格的,没有多少自由空间供设计者挥洒。一切不合理的符号对象被删除,只有适宜的图形符号才被允许继续参与符号过程。有了这个约束,宋代的装饰艺术表现不越理不过分,呈现出在突出文化氛围、含蓄典雅的整体格局下发挥个性的局面,显得非常内敛。瓷器,有讲究典雅韵味的青瓷,讲究质感的黑瓷(图12),考究色泽的白瓷;书法,有著名的宋徽宗瘦金体,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图13),都体现出在相对一致的高超的审美境界下追求个性化表现的特征。

三、从元明清时期看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

1.元代对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影响甚微

元代是一个在记忆中强权的时代,有闻名中外的青花瓷。但是从装饰艺术的角度来看影响却很小,如此的强大国势却不见在装饰艺术领域产生震。例如元代的服装很有个性,在当时也是普及的,但是却只在明代早期形成一段时间的影响,到明代中叶便嘎然而止,服饰装扮又回到古早的样式。如(图14)左图为宋代石刻中反映的女性服饰,中为明代早期服饰,右图的陈老莲仕女图为明代中晚期服饰。

2.清代集大成式的开拓表现

明代晚期,对于宋代审美格式的发挥走入一个极端,一味的追求文人式的精致格调,缺乏具有活力的新鲜内容。在图形设计的领域,符号对象极度渲染,符号解释僵化,图形符号的意指过程中断,呈现出一派美则美矣但缺乏生气的整体特色。例如晚明举国痴迷的昆曲,悠悠的笛声配合着千锤百炼的唱腔,和着程式化的姿态,确是美到极致但也颓废到极点。同样的图形的符号代表者也受到近于苛刻的控制,如(图15)左为斗牛右为鹭鸶图案的补子,明代服制规定:六品青袍,绣鹭鸶,而斗牛则一品二品都可以穿。由于斗牛图案牛的身体与龙的形制很相似,嘉靖帝还专门下令百官不得擅自使用斗牛补子。可见明代的装饰艺术已经进入一个死胡同,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清代由于统治阶层对中原文化持接纳态度,为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宽松背景。历来对清代的装饰艺术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贬者认为过于粉饰雕琢、画蛇添足,褒者则认为精工雕琢美轮美奂,如此矛盾的认识应该是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撞击造成的。由于时代风气使然,清代独崇考据学,大量文物古迹被重视研究,籍此古老的图形符号也被挖掘并赋予新的解释。如(图16)清代瓷器的图形设计,云鹤组合的图形符号最初代表修炼成仙的思想,在汉代卜千秋墓室壁画中描绘王子乔羽化升仙的典故就使用了云鹤组合,在发展过程中,这一符号的符号解释发生变化,在唐代成为引领升仙的祥禽,成为一个祥瑞的图形符号,被运用在墓室甬道的天花板上。清代符号过程继续发展,云鹤组合的符号代表着向往永恒添福添寿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被描述成珐琅彩瓷上写实优雅的符号对象。右图为宋代青瓷和清代青瓷的对比,青瓷在宋代被解释为典雅如玉的君子风度,重在气节与含蓄的表达,因此宋代青瓷无论形制还是纹制都表现出典雅合度的特色;清代对这一符号的解释偏向精致华美,因此清代复制的青瓷都强调工艺的精湛,图形繁复对细节的刻画无微不至。新的符号解释和审美风尚带动符号对象的发展,无论是直接取法前代的形制还是纹制清代装饰艺术都焕发出神采奕奕的新面貌。

四、无限符号过程的理论指出中国装饰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民国到现代,中国装饰艺术领域一片混乱。期间提出不少问题和解决方法,也有真正下功夫的探索,例如认真总结西方国家的图形、色彩、立体构成等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引进到设计教学中,这些努力是积极有效的,确实填补了设计教学的理论空白,但是全盘西化的模式使得中国装饰艺术丧失根本而处境尴尬。之后又提出民族性口号,纷纷模仿传统装饰图案,如此一来又陷入脱离现实的境地。国际化交流的深广度在加强,装饰艺术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决不可以舍本逐末。装饰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符号过程,符号解释的深化强化程度是带动符号过程发展的动力,符号解释的个性倾向是不同民族艺术得以呈现的根本。例如北京奥运宣传活动,从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到大量的图形宣传,主题精神是中国2008奥运的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中国装饰艺术根源性探索的最具说服力的活动(图17),设计师们在努力寻找符合现念又具有中国精神的图形符号代表,符号对象尽可能展现符号代表的意义,共同努力传达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号解释。这是一个可喜的境况,且不管它是否精彩成功,至少我们找到努力的方向。

注释

1 罗伊.C.克雷文:《印度艺术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8页,45页。

2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23页

3 李哲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33页

4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113页,115页

5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09页

篇8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水力资源非常的紧张,在水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近80.4%的水资源在区域范围之内。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区域,水资源只占全国含量的14.7%,资源分布不均均衡。很多的区域水资源缺乏。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这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的用量,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给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早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及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排放到水体中,让地球水资源环境受到了非常大的坏破,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让我们水资源状况更加紧张,使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可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的解决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建设中,根据城市现状及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方式,规划建设污水厂,这对于后续的出水质量及污水厂后续的运营与管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宜的工艺选择可有效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水污染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完,最早的净水是用最原始的明矾净水,在我国最早建立自来水厂是在1882年建成的上海杨浦水厂[1]。解放后,污水处理厂的发展速度较慢,多以一级污水处理为多。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我国的污水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2]。为此,我国进一步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设立了科技攻关课题,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等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很多的项目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清晰的看到,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提升很快,已有637个设市城市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97%。截至2011年底,已经有1841座污水处理厂建起,污水处理能力为1.12亿立方米/日,比2010年底增加处理能力约1100万立方米/日。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发展与展望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很多的工艺在各污水厂中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项目中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以提高水质的达标率,降低运行成本。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用于处理颗粒大小上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筛选、截留、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进行污水物理处理。主要使用的设备为格栅、筛网、滤池、微滤机、沉砂池、沉淀池、除油池以及离心机及旋流分离设备等。

(二)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主要是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投加如磷、臭氧等化学药剂,让这些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以起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可分为工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有效地创造了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通过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功能的加强,采用一些措施,把一些有机物转化成了稳定的无机物。在这一过程中,让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的去除。得以降解、去除。由于在城市污水处理提高自动化程度的过程中,对于氮、磷处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很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1)活性污泥法

当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即是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生物处理流 程,有非常高的处理能力,而且处理效果较好。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主要的处理工艺方法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2/O法、A/O法等。表1为活性泥污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表2活性性污泥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

(2)生物膜法

采用生物膜法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了一定的原理,即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会逐渐形成生物膜。使用生物膜法主要的作用是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掉,有效的形成了生物膜,微生物吸附经溶解的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有效的化为H2O、CO2、NH3及微生物细胞物质,有效的净化了污水。

(3)厌氧生物处理法

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有效的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分解的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并把这些气体用在经济生产应用中,以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来得理污泥。

四、结语

本文对于城市污水厂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总结,探析了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厂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技术,并对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邵青.水处理及循环再利用技术[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发展;意识指导

意识的历史作用

在对唯物史观进行思考之前,首先要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背景进行说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头马克思便说明了当时德国的思想环境:“据说这一切都是在纯粹思想的领域发生的。”①,“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②指明批判对象是那些纯粹思辨式的哲学。“这些德国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③为我们指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目的,只有弄清当时德国哲学发展的具体环境这个前提和马克思的写作目的才能科学的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历史是什么?是物或事件在时间上简单重复性延续,还是物或事件在时间上的一种发展?或者换个说法,我们说人类拥有历史,那么那些重复自己的捕食习惯的动植物是否拥有与人类历史这一定义相同意义上的历史呢?在这里,我更倾向于将“历史”定义为物或事件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性表现,因为那样会使我们把历史当作毫无意义的东西。为什么人类能够拥有历史。“全部人类历史的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④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历史形成基础首先是物质实践活动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生存。随后,在说明人类自身生产繁衍是创造历史的条件后,指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⑤这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自己的历史和历史最初形成的条件与原因。固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实践是意识形成的基础。

就人类活动而言,其最初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在于维持自己的生产。人类最开始的“需要”属于一种动物式的被动本能反应,不具有主观意识性质。如果人类活动仅是停留在这一层面进行简单的重复生产活动,那么即便人类拥有生产工具,其本身的活动也与动物的捕食行为无本质区别。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之所以能够拥有历史,在于人类的活动不是重复性的物质生产,在于人类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发展了自己的需要,形成了为满足需要的一种具有主观意识的追求性实践活动。这种被意识到的本能引发了对需要的意识并促使人类思考如何去满足这种需要,以及发展了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实践是意识形成的条件,却也不应忽略意识独立发展的作用。我们说意识指导实践,这个过程首先是人类意识到了物质,然后基于对这种客观存在物的意识,人类又发展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对物质的反映,否则人类社会只是进行简单的重复性生产活动。而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上的发展,我们才能用超前于客观物质的意识指导实践,才能在物质活动与意识指导的辩证过程中推进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

在关注了实践和意识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后,我们将视角转向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阐述了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基础作用,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发展过程,而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和思想源泉。所谓的精英人物也来源于群众,受自己所处社会时代的影响。

精英人物与群众一样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受环境影响和限制。但精英人物与大众的一个区别在于,群众在心理上把自己归入集体,而精英人物却相较独立的发展了自己的思维。群众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思维却容易局限在社会一员和自我利益的小圈子中。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人将自己保守的归为群体中的一份子。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行为规则,遵守这个规则的个人在群体中受到这项规则对自身和财产的保护,大家都遵守相应的秩序,也就在这个秩序下享有彼此对应的权利。而按照这个规则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人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在群体规则的影响下个人行为会自觉不自觉的受到群体的影响,选择与群体相较一致的行为。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群体中个人的大众化,庸俗化,体现为一种与大众类同,缺乏自主思维的循规蹈矩。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个人都是这种大众化,安于集体依赖集体的个人。大家都同化为社会的人,都心安理得的重复一般生活,没有差异与冲突,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会得到进步与发展,还是成为某种社会模式的循环――如同中国自秦以来的封建朝代更替――是存有疑义的。

而精英人物,虽然生活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受一定历史条件影响,却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的发展自己,形成对世界的自主思考与理解的个性化内容。当他们对常规社会形态提出差异性看法时,无论是否合理,都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与影响,与常规思维形成矛盾与冲突,产生社会交流,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促使社会发生变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潜在动力与可能性选择。

人民群众的各类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精英人物则为人类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可能。两者在人类历史上各自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为推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国历史悠久,经济文化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却也长期重复王朝更替。同样,在这个世界上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原始部落族群,他们经历了漫长的时光流转,却并没有在组织和生活方式上发生本质变化。就社会和历史发展而言,我们不应简单的将历史发展归为哪一个动力推动的,而应该坚持真正的,对事物进行整体性认识。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学习文本理论,还应该明白其写作背景,明确经典作家写作内涵,正确把握理论,才能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注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篇10

[关键词]横店 影视基地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J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60-01

一、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影视基地在建设之初,往往与当地政府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一般选址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将影视剧明星效应与伴生的旅游效益相辅相成。

成立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是国内最早的影视拍摄基地。上世纪80年代末,基地建造的第一个人造景观――“西游记艺术宫”对外开放后游客爆棚,此后央视高层因势利导,相继成功开发了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迅速将无锡影视基地发展为中国规模大、游客多、效益好的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景点。而后,中山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纷纷建立,在促进电影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助推器。然而,也有一些影视基地仓促上马、盲目投资,处于闲置和亏损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视基地的建设格局在新形势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影视基地开始思考探讨未来的发展模式和上升空间。

二、横店影视城发展浅析

(一)浙江横店影视城简介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地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横店影视城在影视、旅游界颇具影响,并荣获多项“全国之最”,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汉武大帝》《英雄》《无极》《木乃伊3》等七百多部优秀影视剧。

(二)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模式

1.建设高效产业链。建设产业链并非简单的要素汇聚,更不是影视城的盲目扩建,其关键在于各要素部门形成和谐、顺畅、高效的市场化运营。

横店影视城不仅仅提供拍摄场景这一单一功能,而是将产业链和盈利点从服务领域向内容领域拓展,通过突破产业链界限促进大电影产业集聚,影视基地的盈利能力也大大增强。横店影视基地于1996年由横店集团投建之初,是上世纪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这意味着它背后缺乏源源不断的剧组资源,市场化运营成了惟一出路。上世纪90年代横店影视基地经营惨淡,但随着影视制作的日渐市场化,在2000年横店集团宣布“免场租”后,众多影视制作企业纷纷涌入横店。1996到2005九年间,影视基地从每年只有三五个剧组到累计接待剧组近三百个,迅速发展的背后是影视制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结果。

2.发展复合化盈利模式。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单纯的影视拍摄盈利模式,开发出影视旅游的特点与功能,以影视主题公园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横店影视城共有主题公园,分别是秦王宫、屏岩洞府、梦幻谷、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大智禅寺、清明上河图、宁波凤凰山海港乐园。除了这些可以用于外景拍摄的主题公园,横店影视城还建起了横店集团展览馆等一批文化教育馆园及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横店的旅游发展更加关注游客的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以高科技手段和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创造了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感官效果。

3.突出基地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影视基地的发展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基地内的景点建设最初基本都是为了方便影视剧拍摄的外景服务,并没有深入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而建设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才能获得长足的提升。

横店影视城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随着横店影视城旅游文化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横店影视城已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现有大型影视特技节目《暴雨山洪》,高科技影视项目《梦回秦汉》以及全球最大火山实景演出《梦幻太极》等各类演艺节目一百多个。其中《梦幻太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用大型歌舞形式加以演绎,美轮美奂,壮丽恢弘。在世博会来临之际,横店影视城更是隆重推出了2010年的新版演绎,使游客享受到了更加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4.整合资源,加强协作。2004年8月,浙江各地最有知名度的34家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景点共同签署协议,自发组成浙江省影视拍摄基地联合会,这是中国首个影视拍摄基地协作体。其首批会员单位包括横店影视城、桐乡乌镇、楠溪江等知名影视拍摄基地。

整合现有资源,在信息和资源上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使协作体内所有成员互惠互利。同时,影视基地大多处在城市边缘甚至农村地区,作为落户当地的文化产业项目,影视基地理应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横店基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将基地利益与当地人民的整体利益密切相连。目前,横店已有村民群众演员一千多人,每月收入在800~10000元之间不等。在开发影视基地经济效益之时,不能忽视当地社会和人力资源等重要因素。

此外,影视基地还可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活动以扩大宣传效益。在2008年,横店影视城联合校内网重磅推出“第一届民间奥斯卡”DV大赛,最后评出金牛奖最牛影片、最牛编剧等奖项。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有二百多支团队报名参赛,活动相关网页点击率达到一百七十多万人次,极好地推动了横店影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未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

现在的建筑行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只重视质量而忽视了安全、不考虑市场价格盲目压低价格、包死价、低价中标,都是因为许多施工企业花费巨大的金钱和精力只是为了在竞标获得胜利。而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则可能面临着经费缺乏的困境,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易引发安全事故,阻碍正常的施工工作。

1.2 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虽然许多建筑企业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都制定了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但是并不能做到在每一条生产线上,每一个施工现场都落实好这些制度,再加上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并没有收到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的充分重视,只是安全管理弱化,因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施工工人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企业的一些违规操作时,不能依法维权,这种情况也是会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

1.3 施工工人能力缺乏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有许多弊端和漏洞,如资源的浪费、忽略施工中的技术材料及资源与机器设备的运筹组合策略、管理的不完善等,都会施工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4 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

许多施工企业在开工前,并未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致使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脱节的现象。这样就造成的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有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按施工计划执行施工工作,这就会使企业只追求工程进度而忽略了工程的安全。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

2.1 树立科学的施工工程管理观念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加快自身思想观念的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企业的创新。具体的说,就是要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认识到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并且要把这项工作放在企业其他工作的前面,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工作,不是只局限在一种模式之中,而是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必须强调的是,企业的创新措施要符合本企业的真实情况和施工的内在要求,不能照搬其他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

2.2 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负责项目管理的部门要从全局利益出发,把本部门的运作与整个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项目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和企业订立责任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对组织机构的创新,要做到以下三点:

2.2.1 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对于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会影响企业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会加大管理成本的投入。因此,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把分权与集权灵活结合起来,适当的把权力下放到项目管理部门。

2.2.2 坚持弹性生产力的原则及刚性产业结构的原则。建筑企业要把作业职能与施工管理工作相分离,扩大用工制度的弹性空间。

2.2.3 必须降低行政成本。在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时一定要降低行政成本,精确估算建设投资。

2.3 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管理体制进行的关键。当下,建筑企业作为建筑工程投资的主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与项目的履约期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来看,企业、项目及职工之间的责任不甚明确,没有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只有鬼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才能够协调好企业、项目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建立创新型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在稳固已有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

2.4 对企业技术的创新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创新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部门既是企业实力的代表,也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另外,企业技术的创新对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有利于降低施工的成本,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所以,要实现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双赢,就必须对企业技术进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要顺利实行,也离不开对企业技术的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施工的质量,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2.5 对施工现场加强安全管理

为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施工和完工,就要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对高危作业进行安全监督与管理。第一,在项目施工前,要对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勘察并记录施工工地的地理特征和周围的环境状况,找出并防范施工安全隐患。第二,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员工的安全技术进行培训,并定期考核,严格落实施工安全工作。

2.6 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只有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让企业永葆生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对企业的价值观机制进行创新。主要是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传播机制。对于积极性高,成绩突出,贡献大的职工采取激励措施;相反的,对于工作不积极甚至损害企业利益的职工则要进行惩罚措施。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相结合,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只有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员工的待遇才会提高。

3 结语

以上,简单地说,就是要保证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创新。结合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的施工管理观念、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的技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机企业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 政府推动型 市场主导型 资本推动型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对一定区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特征、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的高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出众多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政府、市场及资本三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但目前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因此,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二、三大成功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一)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型+公有资本推动型

苏南模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并出资办企业。政府具有生产者和投资者等多重的职能和角色。所以苏南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和公有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苏南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苏南模式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经济辉煌的背后也深藏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政府不甚合理的集体所有制偏好造成经济成分的单一和市场发育的滞后。苏南模式下的企业主要为单一的政府支持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受到地方政府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压制,结果造成区域经济成分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由于经济的主体是不完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乡镇企业,又造成区域内市场及市场机制发育滞后。

政府片面的政绩取向。尽管苏南地区在20多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就业率的增长速度要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苏南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专注于GDP的增长,而不是更专注于关系民生的人均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官员腐败。地方政府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部分利润用来建学校、养老院等,平均主义严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公有资本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为政府官员的腐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导致了苏南不少地区腐败严重和官富民穷的、问题。

(二)温州模式:市场主导型+民营资本推动型

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角色。温州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主要得益于民间私人资本的推动和运作。因此它是一种市场主导型和民营资本推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结构。

温州模式的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温州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和温州模式相似的特点,因此有人主张将其扩大为“浙江模式”。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所以笔者在此采用浙江经济发展的数据来对温州模式的经济绩效进行更大范围的分析。

浙江模式形成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年至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突出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2002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达2000美元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在最近几年。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

(三)珠江模式:外资推动造就经济的巨大辉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使得广东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强劲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年均增长超过13%,在国内实为罕见,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陆地面积只占全国1.85%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1/7的财税收入、1/4的外资总额、1/3的对外贸易金额。

但珠江模式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对偏大;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存在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珠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属于外资推动型。但随着该地区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资优势的逐渐丧失。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资将产业和资金转向其它低工资、低地价的区域,从而使本地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

三、三种成功模式对我国其它区域经济发晨的适用与借鉴意义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

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在当时单纯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难以解决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从而使其利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空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但在现时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其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致命缺陷,已不再具有适用性,苏

南模式面临改革和创新。政府应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苏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对经济适度而合理的行政干预和管理有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

温州模式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个体私营企业及民间资本的推动。它的成功证明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温州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特点是一致的。温州模式下的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相比具有产权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分明、经营灵活、市场反应快、经济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合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珠江模式利用外资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式在短期内能快速提升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是一种易被复制和模仿学习的模式。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也多热衷于模仿和采用这种模式。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多给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这种做法,在外资企业为地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压制了区域内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前景,有可能得不偿失。而且。产业利润的大部分往往被外资企业所拿走。区域从外资中得到的利润往往只占产业利润中的很小的一部分。随着区域土地、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外资未来的撤离和转移不可避免,区域经济可能因此受到极大损害。外资推动型的经济繁荣难以长久持续。因此,地方政府应摒弃对外资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合理利用外资,同时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本地的民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篇13

(《中国制衣》: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Michelle Rice女士:从优势方面来说,我们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具备了最大的地理交通优势和研发人才优势,这两大方面的优势最终保证了我们英威达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简称为CTRC)坐落于英威达服饰业务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氨纶工厂区域内,这样的选址有助于加快新型面料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提高客户的竞争优势。该中心邻近客户的生产基地,能够为客户节省自主研发成本,帮助增强他们开发和使用本地研发面料的意愿。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拥有多台顶尖的设备,将具备全方位的检测能力,从纱线/面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包括黄化、透气、张力控制及评估、汗渍/日晒/水洗/摩擦牢度)到模拟现场染色和面料整理后性能评估。其中,来自不同部门和相关领域的9位核心技术人员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能为客户提供无可比拟的优质服务和支持,帮助客户了解面料的特点和性能。

《中国制衣》:客户的需求决定着产品研发的方向,该中心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方面的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Michelle Rice女士:中心将侧重于新型纤维、面料和服饰创新的应用和商业化,从包括原材料采购、纺纱、编织和染整等生产流程的所有主要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和创新的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的建立,我们已将英威达的全球创新足迹扩展到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及增长最快速的市场。这充分证明我们继续与本地客户密切合作及帮助他们向全国、亚洲地区及全球市场推出行业领先的创新产品的承诺。

篇14

>> 大学城发展与历史保存:以美国维吉尼亚莎城为例 大学城发展研究 大学城商业业态发展研究 “大学城”来袭 “世界大学城” “高等教育特区”:以深圳大学城与苏州高教园区典型异地办学高校为例 大学城文化力对新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前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与启示 试论我国大学城的产生与发展 再谈大学城经济发展状况 创新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发展模式 牛津大学城 大学城商圈与高校的关系 大学城购物网站建设与经营研究 国内外大学城融资经验与启示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与研究 大学城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大学城提升运动:广州大学城的整体功能优化与品质改善 岗位为基础 专业为导向建设实用与特色并重的大学城空间 大学城对周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为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 Kent A. Roberson,Downtown Re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nd of the Century Assess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Vol. 61,No. 4, Autumn,1995:429-437;Downtown Development: Key Trends and Practices, Policy Brief 8,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er, June,2001。http://pprc.umsl.edu/pprc.umsl.edu/data/pbrief_008_downtown_development.pdf

⑤ 有关莎城历史发展图文并茂的简介,参阅:Eryn Brennan,Charlottesville (Mount Pleasant: Arcadia Publishing, 2011)

⑥ Mary Joy Scala,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Charlottesville, VAAO Educational Seminar, July 14,2011。

⑦ BAR 信息公开,各公听会、会议议程、及报告内容均可上网查阅,http:///index.aspx?page=2096

⑧ Graelyn Brashear,Construction, housing market growth signal local economic health, Cville,July 23,2013。

⑨ 西大街详细规划及相关文件,请参阅该项目网址:http:///

⑩ West main street action plan: a place for everyone, August 5, 2014 Public hearing。http:///project-documents/

有关杰佛逊的生平与理念,参阅Jon Meacham, Thomas Jefferson: the Art of Pow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3)。

(本文撰写承蒙维吉尼亚大学建筑系教授Richard C. Collins、莎城前市长Kay Slaughter、 艾县与莎城历史保护协会会长Steven Meeks、 维吉尼亚大学贝登公共事务学院Harry Harding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课程林夏如教授的启发及协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王凌宇 实习编辑:邹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