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礼仪成果展示范文

礼仪成果展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礼仪成果展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礼仪成果展示

篇1

优雅倾城妆

妆容解读:

仿若凝脂般晶莹无暇的底妆,烘托着巩俐女神那无可挑剔的精美五官。流畅浓黑的眼线精致典雅,巧心之处是上下眼线在眼尾处开了小叉的燕尾式画法,再配上卷翘浓密的睫毛,便令双眼瞬间闪烁出精灵般的亮丽。与之呼应的是那具有东方经典美学式的微挑柳叶眉,细看便会发现与以往的纤细眉型略有不同,就是这微妙的变化,让女神的仪态之中蕴含了些许东方女性的轻柔之美。最后在双唇上点缀淡淡的粉色漆光唇釉,这般美轮美奂叫人如何不为之倾倒 !

燕尾式眼线+柳叶眉

妆容解析:

Step 1.粉扑蘸取适量的巴黎欧莱雅复颜提拉紧肤精华粉底液,将其均匀地点于额头、鼻尖、两边面颊及下巴,均匀轻柔地推开涂抹至整个面部。

Step 2. 用眉笔勾勒出略带弧度的眉形,从眉峰到眉尾以笔头顺着眉毛自然生长的方向一根一根地描画,再用眉粉端顺着勾勒的眉形涂抹晕染,进行填色。最后用眉刷顺着眉毛生长的方向梳理眉毛柔和颜色。

Step 3.在上唇中间按唇峰形状先画“X”形,再从嘴角慢慢抹至唇峰;在下唇中央“一”字形涂抹,再从嘴角连至中间,最后在双唇中央轻轻点缀提亮。 1.巴黎欧莱雅复颜提拉紧肤精华粉底液 210元/30ml 2.巴黎欧莱雅纷泽滋润唇膏BP301 115元/3.9g 3.巴黎欧莱雅眉笔大师三头塑形眉笔 120元/2*0.2g 4.巴黎欧莱雅纷泽琉光奢润唇釉600 左岸咖啡馆 125元/5.5ml

TIPS

巩俐美得像是时间

看到一句话形容巩俐的美,说她美得像是时间。

让我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画面,她在两扇门之间站着,穿高领的红色旗袍,头发是齐刘海,神情戚戚的,遥望着门里面,又瘦削又孤单。

对于女人而言,时间恐怕不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巩俐说,“中国和其他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人们热衷于新鲜的面孔和肉体。但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让自己焦虑。我相信,有些角色就注定是要给我的。是我的,谁也没办法拿走。”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巩俐还没有来得及变旧。

巩俐的关键词

崇拜的女人

排第一位的是戴安娜王妃。然后是特蕾莎修女和奥黛丽・赫本。我喜欢心灵纯净的女人。

像戴安娜王妃那样敢爱敢恨的人

是的,哪怕我觉得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会迷失自己……

对时尚的态度

适合才是好。

最喜欢哪部电影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紧张的小动作是

没有,都是内心戏。

神秘感是你身上最吸引人的特质之一

我比较低调,不喜欢引起是是非非,而流言蜚语都只跟那些准备好了玩这些小游戏的人有关系。而且,大多数的流言蜚语都是那些主人公们自己制造和散布出来的。我相信,过分曝光是一种很糟糕的让自己人气上升的方式。它也是一种承认自己的虚弱、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总而言之,是“成功”的相反面。

“享受生活”的态度

自由。

“享受工作”的态度

放松。

作为女人的成功

我一直都很坚定,当我要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会努力的去得到它。只要我知道怎么去,就永远不会放弃。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很直接,有时候,当我觉得人们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时,我甚至会显得咄咄逼人。在我的朋友们面前我很活跃,但当我觉得和一个人没有化学反应的时候,我就会把我自己关起来……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是个比较宽容的人,很有同情心。我受不了那些妒忌心强、思想狭隘的女人。

化妆过程中最花时间的是

画眼线。

最重要的护肤单品

眼霜,要好好保护眼睛和眼睛周围的皮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最重要的彩妆单品

口红,对我来说口红是很重要的,我最爱裸色的口红。

篇2

[关键词]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历史进程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66-05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科研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它包含四个层次:改进课程的设计,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发展);提高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专业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组织发展);改变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改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个人发展)。

一、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

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长期以来就是增强高等教育活力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手段。尽管休假年从1800年起就在美国大学实行,但是大学教师发展更多特指学科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对本学科教学的精通。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侧重培养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定位、教授职位的审查、学术休假和课程负担的削减等等,后来又扩大为包括专题学术讨论会报告、出公差、教学效能计划。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教师在高校里的生存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尽管人们对教学改革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大学教师发展办公室和中心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教学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视听中心。最初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后来扩大为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咨询。在很多校园里,新的视听中心是管理者的骄傲,也是来参观的州议员的一个必经之地。然而,起初该中心却鲜有教师光顾,因此初建时对教师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1970年以前,美国很少有人关注大学教师发展,很少有学院和大学提供持久连续的教学改革项目。第一个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1961年)是密执安大学和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

这一时期的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只是少数大学的自发行为,大学教师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不管是项目还是活动都是很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主要还是针对教学发展而提出的。全面系统的教师发展项目尚未形成,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人为大学教师发展提出明晰的系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还很模糊。尽管休假年、访问教授和资助出席专业会议在高校中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但直到本科教学成为一个主要议题提上日程,大学教师发展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所以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专业人员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1958~1968年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国联邦对学院和大学资助的“黄金时代”,因为大学研究费用增至三倍还多。到1968年,美国政府以学生资助、研究经费和建楼及实验室贷款等形式的资助扩展到美国92%的学院和大学。20世纪60年代早期和中期,受政府资助的激励,美国大学继续扩张,博士学位的数量暴增,这种增长有助于保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致使综合大学和很多文科学院也都强调教师研究。由于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几乎全都以学术休假和公休假等形式进行。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从197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格雷厄姆(Graham)(1997)所说的“停滞的十年”时期,渴望获得联邦资助的幻想破灭。美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通货膨胀和其它经济危机,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开支的紧缩。这种情况造成了两种结果:教师流动性的降低和学生批评声的增加,学生们普遍认为大学不关注他们的需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了学生抗议运动,指责学院式的课程和教学,尤其是某些课程无关紧要以及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由于抗议发生在一流学者最集中的大学,从而摧毁了这样一个神话,即“一位好教师必须做到的是精通其所教科目”。一些非传统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他们中很多人要求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平均水平开始上升,教学的重要性也增强了。随着教师职位的减少和学生抱怨的增加,大学开始把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放在教学上,积极关注教学的改进,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校才开始特别关注更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教师发展,而人们对这一新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很多负责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中心或单位纷纷建立,推动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快速发展。这些中心通常提供短期课程、习明纳(一种研究生讨论班)、工作坊(一种专题讨论会)、咨询和评价。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来自基金会的外部支持,如丹佛斯、莉莉、凯洛格、梅隆、卡内基、福特和布什基金会等。借助基金会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常常与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计划联系在一起,如锡拉丘兹大学、西北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过半数的学院和大学都设立了教师发展项目。伯格威斯特(WilliamH.Berg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R.Phillips)等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有三本大学教师发展的奠基之作面世:伯格威斯特和菲利普斯的《大学教师发展手册》、盖夫(JerryGaff)的《关于大学教师更新》、林德威斯特(Lindquist)的《教学改进项目的设计》。盖夫在著作《关于教师更新:教师教学和组织发展的进步》中明确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维结构是由教师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构成的。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的教师开发者们极其关注在校园内赢得对教师发展活动的信任和支持。有专家称,20世纪70年代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背景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统计状况、学生数量的递减、成本的上涨和职业期望的变化等等,它们开始显著地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制已经逐渐形成并日渐完善,而且遍及到大多数的大学校园。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盖夫和伯格威斯特等人澄清了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并建立了概念框架,使得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校园内,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尤其是在1976年高等教育专业与组织发展网络(POD)的建立,社会各界也逐渐达成共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行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开始受到多方援助的集体行为。

3.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学对研究的资助上升,而对教学中心的资助下降。继20世纪70年代开支紧缩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开支扩大。大学从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那里寻求和获得资助。教师招聘继续保持低调,教师职位短缺。另外,一批新式学生进入美国学院和大学的课堂。他们精通技术和多媒体,这就迫使其他教师反思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寻找促进学习的备选策略。到80年代中期,大约60%的美国学院和大学都确立了某种类型的教学改进项目,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在校园里很普遍。与70年代相比,大部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仍然受到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所不同的是,除了私人基金会,还受到一些联邦机构的资助。这一时期,TA发展项目的增长达到高峰,教学与学习中心以及类似的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大学教师发展开始向组织化方向迈进。这些中心都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而且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发展项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全面,覆盖全校,大学教师发展开始系统化、全面化。

在此期间,一些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及其对本科教育的报告相继出现。这些报告来自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卡内基基金会的欧内斯特·博耶和全国教育协会。报告指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报告唤起人们对学院和大学中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广度不足、预备教师的过度专业化和教学与学习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关注。报告用足够的事实证明,大学需要给教师和教学以更多关注,重建对教师发展的兴趣。1988年全国本科教育质量改进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以及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发起的,主要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开发者开始提供不同类型教学策略的信息,这些策略能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出现了,并成为全美教师开发者的主要关注点。

在80年代,人们对在职培训的关注远比70年代多,教职员培训项目即便不是普及的,至少也是常见的。问责制在高校的建立,也推动了高校对大学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学发展的重新关注。人们进一步肯定了一些大学教师需要通过培训项目提高其教学能力,而管理者需要一些发展项目提高其领导和协调能力,其中大学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教师发展专家开始再次检查他们的作用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例如,提供的资源和激励并不总是充分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或组织过程,并使之发生系统持久的变化;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效能习明纳或把一些教学书放在图书馆书架上并不能充分促进课堂中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掌握;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了解他们关于什么最能发挥作用的观点是设计有效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关键,而实现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在90年代,问责的重要性增强了,高等教育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有更精彩的表现,希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鉴于以上的背景,90年代大学教师发展又有了新的特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中普遍设立,中心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置都大大增强了,高校拿出常规经费来支持中心的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得到重视。针对教师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坊开设起来。针对研究生助教的发展项目也日益增加,增强了研究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以后的求职做了较好的准备。另外,终身教职后的教师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开始强调组织的发展,通过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发展的有效性。这一时期,大学兼职教师的发展问题开始提上日程,雇用兼职教师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因此各类高校不仅仅是社区学院开始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发展也日益得到关注。

随着我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逐渐成熟,大学教师发展的范围已经并正在扩展。教师发展的原始动力——改进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已经纳入到高校的生存需要轨道。现在的发展问题不仅仅要求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要求从总体上实现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如何为教师创造全新的事业选择,如何再开发出吸引新学生群的课程和如何保持大学的活力和竞争力。虽然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未必能解决高校中的所有问题,但由于项目的推广,教师态度、过程、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通常对校园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虽然财政紧缩,绝大多数的大学还是继续坚持教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由前面的历史不难看出,大学教师发展主要围绕教师个人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经过过去的三十多年,在高节奏的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这种传统的甚至有些狭隘的大学教师发展观不再充分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的需要,大学教师发展当前的努力更多地集中于:应对生命力与更新的问题;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支持既定的大学使命;应对教师和大学的“生存能力”问题。可见,每一时期大学教师发展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

二、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校在关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对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由此也就把焦点集中在高校教师身上。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教师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他们是教育者,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跟上时展的步伐,传授新的适应时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国内,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高校,并没有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首先,在国内虽然很多人意识到教师需要学习,需要发展,但通常认为学习和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事,属于自我提升,别人似乎没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没有把教师的发展问题纳入考虑的日程,教师考核远远重于教师发展,对教师发展没有给予积极主动的支持。其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又束缚着教师的自我发展,沉重的教学负担,巨大的评价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上奔忙,抽不出时间自我发展,即便他们很想提升自己,但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再次,近年来高校也开始重视在职培训,选派一些教师到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和学习,虽然有成效,但是培训不等于发展,培训是发展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而且教师发展是长期性的计划,不是短期的培训就能实现的。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在联邦、州和院校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教学管理者们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机会。基于此,国内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大学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校内外的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校外环境,就是国家设立一些针对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项拨款和基金,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教育部成立一些集中的教师发展机构和组织,以负责一些具体的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的运作,并评价其实施结果。校内环境,指的是在院校层面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轨道上来,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全校意识到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形成教师发展的紧迫意识,成立一些院校层面的中心或办公室,由相关专家负责管理,专门负责本校的教师发展,设计一些适合本校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项目。在系所层面上也可以组织一些发展活动或项目,帮助本系所的教师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同行之间展开合作。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交叉学科教师的发展,并对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提供一些发展机会,使发展贯穿教师的一生。

2.采用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规定得过死,缺乏弹性,没有真正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教师在评价的巨大压力下,苦不堪言。一方面,他们肩负着教学的沉重负担,尽心尽力地上课,过多的教学工作量让他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应对校内的各种考核,除了教学,在科研上还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否则任期考核面临不过关的危险。国内的高校教师在考核评价的巨大压力下,发展根本无从谈起。首先在时间上就无法保证,心理上也没有准备。所以,采用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十分必要。教学上好的教师,在考核时要关注到他们这方面的优势;科研上突出的教师,评价时也要注意到。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由同行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评价,为教师的晋升和留任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并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通过组织一些专门的习明纳和工作坊,分别对这两类教师进行培训。例如,可以组织教学工作坊和习明纳,帮助一些新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组织一些科研工作坊,请一些专家或科研上突出的同行介绍经验,相互学习和促进。另外,要把评价和发展结合起来,以评价结果确定教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计划,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

篇3

关键词:规划,健康,宜居城市。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一、宜居城市理念产生

宜居城市萌芽于19世纪末田园城市理论。1954年希腊学者道萨迪斯 (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1963年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orld Society for Ekistics,简称WSE)成立,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首次人类住区大会,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开始了广泛的关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研究的工作,宜居城市概念也随之被提出。20世纪80年后,陆续出现了多种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如新都市主义、健康城市、园林城市等。

国内关于宜居城市理念主要源于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它是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区开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包括自然、技术和人文等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科学群体。可以说,人居环境的理论和方法是宜居城市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即适宜居住的城市,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眼中的“宜居”是一种健康、便捷、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萨尔扎诺则强调城市生活对于历史和未来的连续性;埃文斯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适宜居住+生态可持续发展;而西蒙兹在《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中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富有表现力的城市、功能的城市、便利的城市、合理的城市、完整的城市,它们将更适合人们居住。

中国城科会宜居城市课题组认为宜居城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宽广概念,它绝不是单纯的居住条件的适宜性和人人都享有一定的住房,而是从城镇的总体上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国的城镇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国内宜居城市建设实例

1.上海宜居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

(1)通过全面的规划促进宜居建设

从“平、缓、特”的交通规划、强调“正生态和快乐生态”的生态系统规划、“叠合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到完善的安全体系规划、信息交流规划中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力图向全世界展现一个高水准的生活环境,科技的创新、环境的优化、交通的改善,都会给上海的宜居城市建设带了强大的动力和效应。

(2)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及高标准污染治理

通过高水平建设市域绿地系统,高标准推进污染治理,构建符合上海特点的城市生态景观;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上海城市生态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措施是上海不断的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

(3)讲求居住环境质量且个性化的住宅区设计

运用住宅设计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居住区规划设置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和分散的组团绿地,同时重视绿地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型和景观设计、种植设计。使人们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优美的花园般的居住区内。

(4)时刻展示海派城市文化魅力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已经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新的城市形态与新的城市文化正在趋向稳定和固有。海派文化的生成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其更深层内涵是它的边缘文化的气质,这种独特的魅力平添了上海城市的宜居性。

2.杭州宜居建设

杭州市宜居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确立“花园式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

杭州境内群山起伏、丘陵连绵,具有独特秀丽的城景格局;同时又兼具江河湖泊交融的先天环境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经济基础,这些为杭州生态城市建设创造了条件。

据此,杭州首先树立并实施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制定杭州城市自然景观维护、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计划;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花园式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为城市宜居性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塑造“住在杭州”的优美人居环境品牌

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为目标,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组织旧城改造,推进“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城市环境改善战略,实施安居工程,树立“住在杭州”品牌,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3)打造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深入了杭州警方的各个领域,走在了全国先进的行列。以社区警察、协警、保安、治安志愿者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共同致力营造“治安天堂”。

(4)尊重、保护并延续城市文化

将宋元时期形成的带有市井文化色彩的坊巷文化改造为具有市民文化色彩的现代社区文化;将旧的重商观念与消费观念改造为新型的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特点的契约观念和消费观念所构成的商业文化,将旧的享乐观与消闲观改造为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相结合的高尚的休闲文化。

四、我国宜居城市发展建设趋势

1.宜居规划。

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按照产业发展、交通需求、设施配套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与布局。

2.改善生态环境。

宜居城市必须拥有清新空气、洁净水源、葱郁绿化和优美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

3.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注重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社区管理、社会福利、城市交通、市政公用、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4.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要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增强综合实力。

5.提升人文环境。

城市的综合文化实力特别是市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养、文明程度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6.构建安全网络。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增强公民公共安全意识,营造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

7.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

七、结语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人类从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城市,到以焦虑的心情注意到住房和人类住区条件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非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方式问题、非持续性的人口变化问题、无家可归问题、贫困加剧问题、失业问题、社会排斥问题、家庭不稳定问题、资源缺乏问题、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问题、规划欠缺问题、不安全因素及暴力日益增多问题、环境恶化和抗灾能力不断减弱等问题。

与此同时,人类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工业社会以后人类文明的中心,城市及其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全面进步。为此,人类如何面对挑战,抓住人类住区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保护人居环境丰富多彩的形式,塑造多样化的人居环境模式和人居环境特质,加强人居环境调控研究,扭转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趋势,是城市时代人类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最初面对工业化时期的环境问题、卫生问题以及资源问题,到后工业化时代城乡面临的区域竞争问题,“宜居环境”正在从解决城市问题的手段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知名度的重要要素。宜人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理想,也应当是城乡发展永恒的追求。

参考书目: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吴良镛

《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任致远

《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张文忠,尹卫红 等

篇4

关键词:

煤炭;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4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炭贸易日趋频繁,贸易量不断增大。根据BP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年底,全世界探明煤炭总储量约为8609亿吨,储采比为112年,为世界上可利用最长的化石燃料。从全球范围看,煤炭分布极不均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三个地区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4.7%;从国家看,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八个国家煤炭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87.6%,其中中国排名第三位,占13.3%。

1国际煤炭贸易发展历史

煤炭作为世界三大能源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能源战略地位。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煤炭开始成为近代工业主要的动力来源。由于当时开采技术和运输等条件的限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煤炭贸易还只在北美、中美、西印度群岛以及欧洲少数地区中进行。一次大战时,欧洲煤炭减产、需求增加,美国及时向西欧扩大出口。战后英、德等国煤炭增产,与美抗衡,使美煤输欧受挫;加上西方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并且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船用燃料,使世界煤炭贸易骤然下降。二次大战中,煤炭成为战时的主要能源并且在战后对促进欧洲经济恢复起了显著作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石油增产,油价平稳,动力煤的竞争能力减弱,世界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比重下降。此后的18年中,国际煤炭贸易主要是冶金工业所需的焦煤。1973年底至1974年初,油价暴涨,由每桶3美元涨到每桶10多美元,石油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对煤炭产生重视。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渗透到煤炭领域,使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工业的面貌,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安全状况大为改善,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使煤炭成为干净、高效和廉价的能源。这在高技术领先的美国尤为突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

从1991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受前苏联解体经济严重滑坡、西欧各国煤炭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和印度煤炭生产趋缓等影响,世界煤炭生产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其中,1993年世界煤炭产量为43.8亿吨,比1990年下降7.2%,受其影响,国际煤炭价格也连年下滑。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以及石油价格的高位波动,世界煤炭业开始新一轮复苏,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煤炭供需两旺,价格趋升。此间,虽然曾是世界主要产煤国的日本和法国分别在2002和2005年取消了采煤业,世界煤炭产量却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世界煤炭产量增长48%。其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世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这段时间世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量减少,价格不断攀升;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等。根据BP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显示,2011年煤炭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增幅达到54%,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份额增至30.3%,达到历史最高点。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了6.1%,其中亚太地区占全球产量增长的85%,世界最大的煤炭供应国——中国以8.8%的增量一马当先。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其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2国际煤炭贸易特点

(1)国际煤炭贸易具有相对集中性。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南非、加拿大、印尼、哥伦比亚等煤炭出口国是世界煤炭出口的主体,占世界煤炭出口贸易的90%以上;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为主体的东亚地区和以欧洲共体为主体的西欧地区是实际煤炭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进口量的75%左右。

(2)国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已呈买方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同一国家的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对各自企业乃至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3)国际煤炭贸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贸易,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易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在煤炭供应中,稳定的供应量更受重视,谁能信守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地向国际煤炭用户交货,谁就能牢固的占领国际煤炭市场。

(4)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焦煤和动力煤的贸易比重发生逆转。至1990年开始,动力煤的贸易量在煤炭产品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有逐年增加之势。

3国际煤炭贸易现状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6.6%和53%;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煤炭进口国,印度尼西亚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最大煤炭出口国。

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6.6%,达到76.78亿吨(表1)。从每年的产量看,1999年是煤炭产量下降的最后一年,2011年煤炭产量比1999年增长了68%,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煤(增长74%)和炼焦煤(增长101%)产量的增长,而褐煤产量增长较为缓慢,自1999年以来增长了26%,年均增长仅1.9%。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产量达34.71亿吨,其次是美国的10.04亿吨,其它主要煤炭生产国还有印度、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表2)。

近年来,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和地区煤炭产量发展截然不同。2011年OECD国家煤炭产量比1998年的产量少1000万吨,而同一时期非OECD国家的煤炭年产量增长了29.87亿吨(115%)。2010~2011年的增长率也能反映这点,OECD国家煤炭产量仅增长0.8%,而非OECD国家总的煤炭产量增加了9.0%。

表12009~2011年全球煤炭产量 (单位:百万吨〈Mt〉)

2009年2010年2011年

动力煤5081.05317.45670.1

炼焦煤784.8900.3967.3

褐煤969.7983.41041.0

泥煤16.017.0

合计6835.57201.17678.4

注:合计中不包括泥煤。

表2全球主要的煤炭生产国 (单位:百万吨〈Mt〉)

2009年2010年2011年

中国2895.33140.23471.1

美国987.6996.11004.1

印度566.1570.4585.9

澳大利亚411.6424.1414.3

印度尼西亚291.2325.0376.2

俄罗斯276.0321.7333.8

南非249.5254.5253.1

德国183.6182.3188.6

波兰135.2133.2139.2

哈萨克斯坦100.9110.9116.7

哥伦比亚72.874.483.8

土耳其79.573.478.1

加拿大62.967.967.1

乌克兰55.555.461.8

希腊64.956.558.8

捷克56.455.254.4

其他346.4359.9391.4

合计6835.67201.17678.4

201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5.3%,达到52.67亿吨标煤。OECD国家消费量减少3260万吨标煤,非OECD国家消费量增加2.99亿吨标煤(表3),OECD国家煤炭消费占全球消费量的份额也因此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28.7%)。中国继续驱动全球煤炭市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加到25.51亿吨标煤,净进口量增加3310万吨,达到1.77亿吨。

表3OECD和非OECD国家(地区)煤炭消费情况

(单位:百万吨标煤〈Mtce〉)

2009年2010年2011年

OECD国家美国693.6718.2697.0

日本144.7163.7154.8

韩国92.4104.3154.8

德国100.1106.6104.1

续表

2009年2010年2011年

波兰77.686.085.8

澳大利亚74.973.560.0

土耳其42.445.648.4

英国42.444.544.5

加拿大31.631.227.8

捷克24.826.024.9

意大利18.520.421.9

法国15.016.113.2

西班牙14.711.211.4

其他OECD93.998.199.2

OECD合计1466.61545.41547.8

非OECD国家(地区)中国2200.82326.12550.7

印度401.9410.1446.0

俄罗斯137.3165.8177.7

南非146.9143.9137.4

中国台湾54.458.160.8

乌克兰49.553.655.8

印度尼西亚43.643.553.1

哈萨克斯坦45.248.852.0

泰国21.323.123.5

朝鲜23.422.222.9

巴西15.218.921.7

马来西亚15.120.921.6

越南17.920.917.3

菲律宾8.310.912.0

保加利亚9.19.811.8

中国香港10.99.111.4

其他OECD国家59.059.567.4

非OECD合计3259.83455.23743.10

欧盟合计377.6396.0400.1

总计4726.44990.65290.9

4国际煤炭贸易发展趋势

(1)跨国资本重组聚集煤炭业。今后大型企业集团在煤炭贸易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伴随着煤炭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涉足此领域的资本输出也加快了步伐,收购、兼并将是煤炭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直接的手段。而且就煤炭工业本身而言,也必须要走大公司、大集团的路子,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建立跨地区、跨国经营、业绩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公司。美、德、英、澳的煤炭已经通过兼并、购买的方法向全球化的煤炭经营方向发展,其中一些国家的企

业已开始涉足中国的煤炭企业和煤炭市场。所以说煤炭行

作者简介:

孙赫(1973-),女,吉林长春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业的跨国资本重组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2)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将起伏不定。世界经济的低迷,股市的不景气,世界油气价格的反复无常,使国际煤炭市场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将使各国在煤炭的进出口操作中变化很大,从而引起煤炭价格的起伏不定。同时,反观以前的煤价:自1997年国际煤价大幅下滑,到2000年才有所回升,而近两年煤价持续上涨、势头较好,预计几年后又可能有所回落。照此看来,国际煤价到底如何发展仍是未知数。

(3)可持续的贸易发展观将贯穿于国际煤炭贸易的始终。由于煤炭是一种稀缺但在短期内无限供给的资源,煤炭公司会因资源的垄断而获得暴利,尤其是在国际煤价攀升的背景下,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获得眼前产量的增加,给未来煤炭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此外,煤炭的开采对水源也有很大的危害,有损人体健康和生物生长;还有被环境保护组织一直提到的空气污染问题。对此,一些国家为保护资源已开始限制煤炭的采掘,同时为改变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力争使煤炭产品向洁净化方向发展。所以,对于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可持续的贸易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煤炭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行业的长远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4)在国际煤炭贸易中,煤炭除了用于现时需要外,还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质。随着人们加深了对煤炭的认识以及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建设消费层次升级,对钢铁、电力、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产品需求猛增;同时,国际煤炭市场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会对煤炭贸易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对此,各国尤其是工业国家都会倾向于建立煤炭战略储备,一方面以备国内供应的不时之需,另外它也是平抑煤炭市场使之稳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新民.中国煤炭内需改变世界煤炭贸易格局[J].经济参考报,2005,(4).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当前中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分析[J].中国煤炭,2009,(2):57.

[3]李金克等.我国煤炭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123.

篇5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新理论

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贸易的产生,克鲁格曼指出: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不同只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另一个基本原因。不同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之上,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前提,能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为什么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比较优势有明显差别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额。为什么各个国家的工资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克鲁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过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俄林理论(1933年)中的一个重要分课题就是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作用,巴拉萨(1967年)和克拉维斯(1971年)也曾提到规模经济理论在解释战后工业国家间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现象时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克鲁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创新的将规模报酬递增作为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并结合均衡贸易理论和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系统的做出理论分析。

一、克鲁格曼论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导脉络

在克鲁格曼的论文中有诸多的假设并引用了多个模型,它们对理解克鲁格曼经典论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推导和结论很有帮助。在这四篇克鲁格曼的经典论文中有许多相似的假设,其分析和推导方式也很有类似之处。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假设规模经济是企业内生的,并且假定市场具有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同时,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对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对这些理论加以变化并进行推导和分析:他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简化。只考虑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所有产品以相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其中和分别为劳动投入量和产量。并且假定,产量等于消费量,其中,成本函数表明:每件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并且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递减,边际成本则保持不变。很明显,这是一个规模经济的成本函数。而后,克鲁格曼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全部用于各个产品的生产中,所以有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对称的。克鲁格曼根据上述假设和模型,从效用函数开始,结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导出需求函数;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求出产品价格;根据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并且均衡利润为0的假设(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得出生产产品的种类。在分析完封闭经济之后,克鲁格曼在各篇论文中进一步进行了推广和引申,或是考虑要素流动,或是加入运输成本,或是考虑要素比例,或是考虑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使得理论推导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说明现实的问题。

克鲁格曼在论文中使用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andJ.Stiglitz)的DS模型来建立分析框架。DS模型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于1977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中建立的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国家,并且在其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消费。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两国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选择来获得比较优势。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DS模型中指出:从生产者方面来说,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而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更多;而生产者偏好生产更少的产品种类。而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冲突达到一种次优的均衡:即每一个生产者都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最后得出结论:一个统一的规模扩大的市场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使这一两难冲突得以解决的可能性增大。

郭芳等:论西方国际贸易发展的里程碑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引入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以下列条件作为前提:一是大量的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别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相近的替代品,厂商的进入不受限制;二是同一产品集团内厂商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预期它自身的行动不为其竞争对手所注意;三是同一产品集团内所有厂商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同时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产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彼此间互相争夺市场,而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正常利润,即均衡利润为0。

二、克鲁格曼论文分析

在发表于1979年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克鲁格曼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上,引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来论证在一个各国间不存在自然差异的世界中,贸易完全可以由报酬递增而产生。

克鲁格曼在这篇论文中建立的是一个单要素模型。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劳动分工是由市场的规模来决定的。随后克鲁格曼分析了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即劳动力增长、贸易及移民。劳动力的增长使得曲线向左移动,在新的均衡点B上,C下降,p/w也下降。由于x=α/(p/w-β),又n=L/(α+βLc))。则有,随着劳动力的增长每项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数量都将上升。在讨论贸易的作用时,克鲁格曼假定运输成本为0。由于对称假设,则两国的工资率和产品价格必定相等。在此种情况下,劳动力增长对两国所起的作用相同,都会使生产规模扩大,可供消费的产品品种增加。这样,由于实际工资的增加和可供选择的产品的增加,两国的福利都将增加。克鲁格曼在分析中指出这时贸易的地理方向是不确定的,能确定的仅仅是贸易量。其后,克鲁格曼对要素流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指出在上述前提下,若是出现了贸易障碍,则劳动力将向已经有较大劳动力数量的地区移动。假设无法进行货物贸易但是劳动力可以自有流动。则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较多的地区的实际工资及产品的种类都高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在均衡条件下,所有的劳动力都将集中在一个地区。而哪个地区是劳动力集中的方向则是由这个地区的最初条件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是历史上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流动表现为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与之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的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

在发表于1980年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中:克鲁格曼在前文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运输成本这一因素,使得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其他条件与假设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加入使得情况改变了——此时,较大的国家将会具有较高的工资。克鲁格曼从个人行为研究起,将运输成本看作是一座“冰山”——即任何运输的产品仅有一小部分能到达,其他部分在运输途中损耗掉了,并研究了其均衡的确定。经过一系列的推导和分析,克鲁格曼得出结论:在较大的国家里工人能获得较高的工资。这是因为较大国家的国内市场规模也比较大。而其他国家的工人则能从较好的贸易条件中获益。克鲁格曼同时推导出,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同,则产品的生产地距离较大市场的国家将更有利。因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为使两国的劳动力继续在本地就业,则这种优势必须用工资差别来抵消。文中分析与推导对工业化国家对人口众多的国家的高投资(例如对中国和印度)和国家间实际工资的差距等现实问题提出有益的理论解释。

在发表于1981年的《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中:克鲁格曼从国际贸易的三个“悖论”2入手,进一步将规模报酬递增与比较优势同时纳入一个模型中,指出这两者都可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模型分析对这三个“悖论”做出了比较合理的理论解释。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存在两个产业,且两个产业相互独立,并且是对称的;在同一产业中,生产要素——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在对要素比例及贸易模式的推导和分析过程中,克鲁格曼假定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则进行赫克歇尔-俄林式贸易。从而得出结论:贸易会导致要素价格相等,但不会改变生产模式。而产业内贸易指数必然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数,即。在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损失这一节中,克鲁格曼着重分析了在国家之间要素比例相似并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存在两种福利效应:一是由于要素价格相等产生的分配效应,此时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用自己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并没有变化,而以其他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却有可能会出现随要素的丰富或稀缺而升降;二是由于市场扩大使得可获得的产品种类增多,而这对每个个人都有利。克里格曼通过模型推倒指出,在自由贸易状态的情况下,分配效应为负(比之没有贸易的状态),将出现分配损失,而工人福利将由于市场扩大而增加。并进一步推导出,在产品的种类很多的情况下,较丰富的要素和稀缺要素都能从贸易中获利。当资源禀赋相似,两个要素也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在发表于1983年的《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中:克鲁格曼使用库尔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寡头垄断企业在既不存在比较优势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的“相互倾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有两个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企业生产商品。这两个国家互相出口产品并存在运输成本。在模型中,每个国家都是相互割裂的市场,并且每个国家分别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政策。每个企业都具有库尔诺双寡头垄断的特征,即每个企业都假定另一个企业供应给每个国家的产量都是固定的。克鲁格曼通过理论推导解释了相互倾销出现的原因和过程,指出: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次佳世界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贸易导致的无谓的运输使得福利减少;一种是国际竞争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减少了垄断扭曲。而当垄断所提高的价格超过在不存在垄断情况下的运输成本时,就会出现相互倾销。在运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若企业获利,则贸易的发生会使福利改善;反之,如果运输成本很高,贸易也许会造成福利损失。

这几篇文章的分析与推导层层深入,不断完善了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模型化解释,并形成了对产业内贸易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理论,成为理解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重要文献。

三、启示

克鲁格曼在这些文章中显示出他将现实问题抽象并牢牢把握其中的关键的非凡能力。他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用严谨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通过模型的推导来说明和分析问题。这种严谨的数学推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除此之外,在这四篇论文中克鲁格曼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思想,创新的在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中引入了新的研究模式。而这些论文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它们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并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数学推导和模型之外,经济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并在一些经典的论文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之中,我们也应该多加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只有这样模型研究与经济思想齐头并进,才能真正达到比较透彻的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aulR.Krugman.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79,(9):469-479.

[2]PaulR.Krugman.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5):950-959.

[3]PaulR.Krugman.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5):959-973.

[4]JamesA.Brander,Barbara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Rivalr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8):227-242.

[5]JamesA.Brander,PaulR.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5):3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