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心理效应;情感教育;自然法则;南风效应;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31-01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的期待并不总是创造奇迹
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对当时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告诉教师,并让教师保密。因为这些学生具有学业冲刺的潜力,是一群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八个月后,对这个学校的学生又一次进行智能测验,结果是那份名单上的学生性格开朗、求知欲强,成绩提高很快,还和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要说心理效应对教师的影响,这个效应应该是最大的。参加教育培训,培训老师也会用这个案例教育新教师:只要你真心付出,相信学生,石头也能变活人,别说面对的是学生。洋思中学的经典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大概也与这个案例遥相呼应。这个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积极作用,教师的真情投入,恰如其分的期望,有时确实能得到很好的回报。但事实上石头就是石头,洋思中学也有教不会的学生,教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否则容易影响教育情绪。
二、南风效应――情感教育也有局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为谁能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而打赌。拥有大力气的北风觉得,脱件衣服根本不是难事,就先把寒冷的风使劲地向农夫吹去。冷得直哆嗦的农夫把外衣裹紧,躲到风吹不到的地方。看到北风无功而返,南风即刻出发。南风轻抚慢拂,为农夫送上温暖的风。农夫逐渐感觉到暖热,便脱下衣服。这则寓言故事被教育学者命名为“南风效应”,意思是说,要教育学生,不要像北风一样让他们寒心,应该像南风一样温暖学生,教化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引申到教育领域,不要逼学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教育态度不要强硬,这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古人说过,“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情感教育是有必要,但只重情感教育就容易走入歧途。在现代社会中,容易看见个别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适应社会,甚至发生悲剧。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重纪律重法制的社会。
三、蝴蝶效应――别夸大小事的影响力
气象学家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蝴蝶效应”:一只远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不经意地扇动几下翅膀,很可能将会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理由是:当蝴蝶扇动翅膀产生运动,就会使它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产生的微弱气流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应用在教育学上,是告诉人们,对于一个学生,哪怕极小的事情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效应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缩手缩脚,什么也不敢做。不错,日常的一草一木,对学生确实有影响,可远没有“蝴蝶效应”这么危言耸听。教育犹如人们进食,吃营养师计量配好的“食片”也能活下去,但一定不会活得很健康,一定不会很快乐,起码少了许多吃饭特有的乐趣。事实上,今天有好吃的就多吃一些,明天或者哪怕隔几天再少吃一点就可以,大体保持营养平衡,不仅活得健康,而且活得快乐。学生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难道一定要像人们计量吃药一样学习吗?若这样,教育往往失去应有的趣味,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第十名现象――奋勇争先才符合时代需求
所谓“第十名现象”,是杭州一位教师通过一些调查发现的。这位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有意识地对毕业于1990年前后的150名小学生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发现: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色,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而那些当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慢慢淡出优秀行列,有些甚至在后来的升学、就业等方面屡遭挫折。这位教师后来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教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他们没有争第一名、第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几率也就相应提高。北京一家报纸在报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这一结论,还值得思考。对于成才,中等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暗示,师生可能会少一些进取力,缺少真正的竞争。其实,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就是人们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
五、结束语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暗示作用,而一线教师往往容易对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思考,走入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式,不仅对教育无益,而且还有害。因此,“尽信书,不如无书”,作为一线教师,对心理效应要正确认识并加以利用,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背景
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随着我国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少学者也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发展其认知、理解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及方法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运用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黑板板书为辅进行教学,将图、文、声、像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如:
①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与学生沟通的互动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进行理论概念的学习。例如,在讲授“产品的三个层次”这一概念时,笔者通过举出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如电脑、手机、书本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实物的三个产品层次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②案例教学法的采用。笔者在课堂讲解中穿插大量国内外知名公司的营销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成败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和领悟度。在营销案例教学中,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通过讨论主动去探索和学习,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而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仅仅起着“导演”的作用。
③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打破教室的地域界限,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确定销售商品,基于营销策划在校园内进行现场销售实践,并通过后期的小组营销总结和教师点评等环节提高其营销策划能力和实际销售技能。又如:邀请李宁公司的营销策划人员进行讲座交流,让学生通过李宁公司营销实例全面了解一次营销策划的全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考评方式
与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配套,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笔者摒弃了传统“期末笔试定成败”的考评方式,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以准确和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其中,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的课堂实训、课堂演讲和销售实践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另外,期末笔试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题型,例如:针对当地某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进行产品定位和再包装;对超市中的某一新饮品进行促销策划……此类问题不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的建议
学生在教学中中心地位的确立不可能一蹶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也需要更多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更需求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准确定位――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如何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何增强教师的引导效度,以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等问题上,笔者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打破校园界限,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企业,亲身体验甚至参与到企业的营销策划和决策中。
(2)完善现代化模拟教学的硬件设施,引入软件模拟教学、ERP沙盘模拟对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在仿真模拟环境中的学习,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的双丰收。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同时也可以在学院或学校层面组织类似比赛,建立“以赛促学”的机制,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改革。
(4)积极引导学生完成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思想转变,并通过多途径的监控提高学生执行力,以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1-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特性和企业对该人才的实际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专业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法中、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形势下,面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校确立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和开拓性的特点,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项结合、四方面提高”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为中心;采用模拟训练与实际运作两种方式;把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毕业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本专业的现代广告学、市场学、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7门专业课为例,实践学时占其相应总学时28.3%。强化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学用结合,掌握市场营销人才必备的市场营销广告设计、市场调查报告撰写、市场营销策划书设计等基本技能。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宗旨,以课堂教育为落脚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使专业课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2]。
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和训练,改革考试方式。在《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中加强实训。对学生营销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广告创意技能、营销策划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进行技能实训。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市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中进行。期末考试学生按教师要求拟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市场营销策划书等作为课程的考试内容。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密切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方法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强调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发现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PBL教学法、热点问题探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课堂上重现或者虚构一个个案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所提供的案例展开的分析与辩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案例中,熟悉案例的背景资料,充当相应的角色,正确制定解决方案。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案例都是由真实记录组成,学生深入案例就如同进入了现实情景。这样案例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把所学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矛盾。我们选用于教学的案例,大多都具有高度的仿真性,都是针对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真实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讨论,就相当于亲自参加了一次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高层决策。为了在案例讨论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将学生分成团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然后由团队小组推荐两名或几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团队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团队小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召开董事会”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今日说法”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商家名谈”的方式进行汇报,形式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其融会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PBL教学法
PBL教学方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译为基于问题学习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在讲到市场细分这个理论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市场细分对于经营性企业的意义,在现实中举出一个具体的行业来进行市场细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3.热点问题探讨法
使用热点问题探讨法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部分的理论内容,找出一个跟它相关的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探讨并展开争论。如用某知名家具造假事件讲解公关危机如何化解、企业参与职场类节目对企业的宣传有何利弊等。在争论中学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看法,各执一端,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引导。通过教师进行点评,澄清模糊认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我们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企业营销活动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实战型为主,力求“新”、“实”结合。“新”是指选题反映专业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动态和专业面临的焦点问题,如我国企业的事件营销研究、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植入广告研究等都是比较新的题目;“实”是指选题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如佰草集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哈尔滨乳品市场销售渠道研究等题目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题目过大过深,受知识结构和毕业论文时间的限制难以按期完成;题目太小,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要求,只有选择适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思维。
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通过论文调研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大纲,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并对其进行整理的环节,培养学生对资料挖掘、数据处理、提炼的能力;通过撰写论文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随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方向上去指导,从总体上去把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合理的设计或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能,同时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和全面提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晟,王金洲.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等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在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的注意障碍、恐惧障碍以及过度焦虑等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然后又据此提出了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和积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开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两点应对对策,希望对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射击教学 心理障碍 应对策略 公安警察院校
射击是我国人民警察最为基础的警务技能之一,对于公安警察院校的学生来说能否掌握良好的射击技能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警校毕业生,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影响学生射击学习的关键性要素,在开展射击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才能够确保学生射击技能的学习与提升。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注意障碍
在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射击”这一特定活动的指向与集中,或者说是学生在射击的过程中抵抗外界干扰不分心的能力。注意是一个人心理过程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以及想象、思维和情绪等心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在开展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射击运动,极易出现将注意力指向外部因素的情况,如:不适应子弹爆炸的声音、过度关注枪什么时候响以及后坐力等等,因此,常常就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正确分配注意力、注意力不能从某一注意对象上转移到其他注意对象上等问题,而这些就是所谓的注意障碍。注意障碍一旦出现往往就会对学生射击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注意障碍问题。
(二)恐惧障碍
恐惧障碍,简单来说,是一种与回避行为相关联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非正常惧怕所造成心理障碍。在开展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最为常见的是单纯性的恐惧障碍,也就是对某一具体环境,例如:靶场或者是手枪的杀伤力所产生的惧怕心理。由于部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与生活中对射击的了解不够全面或是曾经听说过一些因为不规范用枪而引发自身伤害事故的案例,因此本身就对于射击带有一定的恐惧感。再加上,在射击时枪声的分贝比较大,又距离射击者比较近,所以,常常就会引发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造成恐惧障碍,影响学生射击水平的提升。虽然说,这种情况导致的恐惧障碍,在一般情况下往往会随着射击课程的开展而逐渐的淡化,但是,同时对于射击成绩过分重视、唯恐脱靶或者是打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恐惧心理则会加重,所以,在开展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应始终注意关注学生的恐惧障碍问题。
(三)过度焦虑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一般来说,焦虑通常可以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个主要的类别,其中,状态焦虑指的是人在处于某种情境时所出现的一种短暂性的、强度多变的心理状态;而特质焦虑指的则是个体经常性出现的一种焦虑体验。在开展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最为常见的是状态焦虑,引发这种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于射击学习的兴奋,也就是在刚刚接触射击教学时,对射击所进行的各种猜想和期待;二是,射击学习中的恐惧感,也就是上文所分析的常见的心理恐惧问题;三是,射击学习中的疲劳问题,例如,由于教学的方法选择不够恰当或者是训练的负荷过大等引起的疲劳,也会引发过度焦虑,让学生出现反应迟钝、紧张以及情绪不安等问题。
二、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
首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及时的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是避免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主要途径。在针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时,可以采用非语言交流的手段,例如:目光、表情、身体姿势和身体动作等,也可以采用语言交流的手段,例如:询问、鼓励等等,同时也可以综合运用这两种交流手段同时进行,以实现对学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的及时了解、掌握和干预。例如:针对学生的注意障碍问题,就要在细致观察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意志训练、表象训练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注意指向;针对学生的过度焦虑问题,则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来进行分散和转移,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心理暗示、呼吸放松、意念控制等方法来放松情绪、缓解焦虑,将心理状态调节到理解的状态之中。
其次,积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开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要缓解和消除公安警察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但要从心理的层面入手,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还要注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来组织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例如:针对学生的由于枪响所导致的恐惧问题或者是注意问题,就可以采用声音模拟训练法来开展训练,通过在实弹射击前进行子弹爆炸声音模拟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射击过程中枪声的适应性,解决学生由于害怕枪声所导致的各种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维实践平台 市场营销 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JYXM20126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1-02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市场营销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设计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的热情,增强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安徽大学商学院在2008-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中,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多维实践平台。“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基本上都是在课堂的教学环节完成的,主要是根据各校的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内容来实施。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的讲授、国内外企业经典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课堂之外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训练。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就目前来看,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及企业进行调研与实践的教学内容还尚未全面展开,教学实践基地未得到充分建设,学生较少有机会亲临企业体验营销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即使安排了实践教学,也仅是一些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懂如何开展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致使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如缺乏实践模拟教学软件的引入,实验室的建设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的结合不够紧密等等。
2.实习基地建设存在困难。当前很多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对策。但有些高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还很不完善,一方面内因在于没有引起教育决策者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外因在于企业的拒绝,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企业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3.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采用较多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但各有缺陷,前者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而后者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和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指导思想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要树立“人人都有创造性”的思想,将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处理好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企业管理思想贯穿创新教育,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营销人员的培育基地、企业管理研究成果的孵化基地、现在企业营销理念和管理思想的传播基地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企业营销人才。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目标
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此外,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构建多维平台的实施途径
1.实施分段培养模式
全面推行体现“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实践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2+1.5+0.5”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2年先按学科大类完成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以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基本素质为主。后1.5年完成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教学,以突出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最后半年到公司顶岗实习,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级管理;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效应主要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现象,在某种事物行为或者是某种人物的作用下,从而引起了一些事物之间或者是人物之间相互变化的连锁反应或者是因果反应。中职学生和普通的中职院校学生是有所差别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综合知识能力都有所欠缺,对中职班级进行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将心理学效应有效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能让教师更好地去处理师生关系,能让中职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师也应该的对心理学效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班级管理中能够顺利应用,这中职班级的整体教学环境更加和谐。
1运用“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先说首因效应,这主要是说在两个之前并不认识的人在第一次相见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这对人的认知程度是有较大影响作用的。而晕轮效应则是对一个人形成某种特定的好印象或者是坏印象之后,再依据这一印象去推断更多方面的特性。在现实中,首因效应还有晕轮效应都是可以运用的,但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以点带面,首因效应是很容易让人们将后面的信息给忽略掉或者是不去逐一,从而将后面有价值性的信息给大打折扣;而晕轮效应要是没有恰当使用,人们很容易被对方的第一坏印象给影响,认为对方所有特性都是坏的而没有好的,这种也可以称“负晕轮效应。在中职学生刚入学之后面临的第一堂课就会是军训,这也是最能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体现出来的必修课程。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首先就要先关注军训中总是缺勤的学生,而这种频繁出勤的学生有一种是身体状况的原因,不能进行训练,辅导员要关注这种学生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体质情况不太好的学生都性格较为内向,且内心是很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动。还有一种学生是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躲避军训而编造各种借口或者是装病,辅导员在对待这种学生的时候是不能将其谎言直接拆穿的,反过来则要树立其正直诚实的榜样,这样能从诱导和间接教化的方法中让学生错误的思想得以纠正。这类学生通常都是比较多动,有活跃的思维且有较强交际能力的,辅导员教师应该帮助其将惰性给摒弃掉,从而让其成为提升班级活跃指数的核关键人选。
2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这种效应反映出了期望的作用,是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的,所以也叫做期望效应和爱的效应。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验,从班级中随机抽选出一些学生对其进行大大器晚成者的观察,从观察结果中得出,教师要特别关怀和照顾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会有所改善,对自己的自信心也有所提升。运用期望效应机制主要是利用“默认期望”去将个体的潜能和个体的成功给激发出来的,对于刚入学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对精选班级干部是有着较浓厚的激情和热情的,但是在时间逐渐增长的过程中,学生对这种竞选演讲已经不再有较多激情,更多的都是将班级成绩好的学生给推到全体学生或者是老师面前,拿个人学习成绩去衡量竟选者,但这也是比较片面的。不管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推选和任命新的班级干部,对于刚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都会有一种忐忑不安、如履薄冰的心态,并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执行辅导员的命令,这主要是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的。而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期望和鼓励,就像罗森塔尔实验一样,将班级干部看成大器晚成者,在当前没有的表现出来的所有潜能会在一定的作用下得以爆发。其实,辅导员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是能真正激发学生感恩之心的,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一些积极的鼓励语言,这对学生干部来说带来的肯定作用是很大的,辅导员教师就好比他们的协助人员,让其有一定的心理慰藉,这样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也更能发挥出实际作用。
3师生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规律: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方,相互之间就较容易吸引,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俗语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的就是“相似定律”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由于在很多中职院校中都会出现“一辅多班”的情况。而每个班级的情况不一致,当辅导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安排工作、处理问题时,尽量避免使用“你们班……”、“你们班比不上其他班……”等句式来进行沟通。此时,师生所思所想都是以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所谈所议都是共同相关之事,双方具备良好关系的基础,才能真正敞开心扉,真正将心比心地沟通。
4运用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也称行为修正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利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所谓正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给予报酬,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种行为在今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奖励”、“表扬”手段。而与正强化相对应的则是负强化,负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的减少,使目标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使所有学生都明确获得利益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按照原定的规则或既定的要求来执行时,能够一举两得,达到双方的共同目的。
5结语
中职学生有着独特的自身特点,所以中职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从个体学生的特性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并将心理学效应有效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这对于教师来说能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也更乐于去接受,这样的班级环境是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而心理学效应也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杨国平 陈玉 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大军.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4(09):27~28.
[2]伍海星.探析教育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02):111~112.
关键词:心理学;暗示战术;超越效应;期望战术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01-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教师摆在特殊的位置,教育的主体学生是这大计中的主要演员,学生的主演到位,演技超群吸引观众,就是家庭的希望,教育的丰收、国家的繁荣——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给了学生们一份厚礼,做礼物的当然是教师了。如何才能实现教育给孩子们的这份厚礼?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厚礼?我认为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很重要!
谈起心理学,有很多教师却认为那与自己无关,太高深,太难懂了。是啊!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几天就能学会,不是人人都称呼的职业。但是学习心理学也不是没有办法。从你干教育起你已和心理学无法分开,你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只是你没有重视而已,那么如何做?第一步从到教室开始,学会观察,细心观察,学生的语言、行动、眼神、姿势等通过外表的观察,能洞察本质。这样,了解掌握学生更有利于教育学生,使教育中的批评更有艺术性,更有利于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不再是负担而是礼物。让孩子们在爱的教育下更有自信,心理学中常见的教育有以下几点:
一、暗示战术:“小人物”也有大自尊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上和智力上,而是还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大树。教师尊重学生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要想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学生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尊重学生,小事会变大事,带来几方面不必要的烦恼,所以在和学生沟通时,巧妙的表达,效果会更好。
二、超限效应: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返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教育中经常发生。例如:当孩子做错题或回答不上来,老师会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地做出同样的批评,谩骂,体罚来纠错,使了孩子内疚,不安。最后反感、讨厌形成反抗心理和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注重“度”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的超限效应;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当简单地重复,哆嗦,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换个口气,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
三、期望战术:像海鸥一样
有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他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时,同桌很轻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到了家,他困惑地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很认真地听课,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他差?”
妈妈明白,儿子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但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又一次考试,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孩子又问了同样一个问题,妈妈没有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别人聪明,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儿子想要的答案。妈妈也不想说些话来应付孩子。比如:你太贪玩了,你还不够勤奋……
因为妈妈知道孩子一直都在努力,所以妈妈决心为儿子找到一个答案。
为了鼓励儿子进步,妈妈带儿子看了大海,在海滩上海边停满了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是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他们。同样,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明的孩子,而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因为努力也一定能获得成功。现在孩子已不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通过努力他以为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我们当教师的面对无数的孩子,他们智力不一,高低不平,我们不能光对有天赋的孩子抱有良好的期望,就是对那些没有天赋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丧失信心,也要给以良好的期望,赞赏孩子。使孩子感到老师的期望,自己的存在。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把自己潜在的天赋变为现实的才能。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心理学的“曝光效应”表明,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
>>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不能停 药给力:药不能停 哪些药不能说停就停 药妆不能代替药品治疗 一个药不能停的时代 “候鸟老人”降压药不能轻易停 药不能停的莫斯奇诺 苗药痛风停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 冠心病患者须知:安装冠脉内支架不能停抗凝药 清热中药最好凉服/夏停降压药不能想当然 刷榜是条不归路,因为药不能停啊 药不能停!二次元整蛊完全教程 蓝正龙 电,不能停! 价值创造不能停 药别停 爱情不能买卖 爱情实验不能做 爱情不能“随大流” 同情不能当爱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先混个脸熟
心理学的“曝光效应”表明,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所以,有喜欢的人,就从“不断偶遇”开始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效应。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冲突,或者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让出个人空间,走近Ta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和罗伯特・扎伊翁茨发现,简单的相伴就能让人产生正面感觉。如果两人有目的地接近,并适度让出个人空间,亲密的感觉会迅速增强。
试试看,两人相隔约1米站定,然后每隔10秒将距离拉近一点点,一直到双方快要碰到为止。会让你们很快亲密起来。 是自由的,又是一致的
行为分析经济学家丹・阿莱利认为,尽管差异很大的人之间有可能相互吸引,但是人们更容易同与自己相似的人―不论智力水平、出身背景还是个人魅力方面―成为情侣。甚至有研究发现,有时仅仅模仿一个人也能够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可以做些有关模仿的练习:两人靠近站着或坐下,随意地挪动自己的手脚,但是同时要模仿对方的动作,做到两人都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但双方的动作又是协调一致的。 别扛着了,你可以暴露自己的脆弱
阿伦・斯普雷特研究发现,当人们彼此分享了自己的秘密后,相互的连接会更紧密,其中关键是向对方暴露自己的脆弱。
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双方都把自己的一个重要的秘密写在纸上,然后交换看并进行讨论,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彼此之间没有秘密为止。 善解人意,这是在展现你优秀的基因
演化心理学家米勒列出的赢得的首要条件是“善良”。没错,是善良,它甚至排在聪明前面。科学的解释是道德高尚是基因优秀的指标。因为遵守道德的代价很大、很困难,几乎任何伤害身体或脑的状况,像突变、脑受损、脑伤都能让人变得更自私、更不道德。
所以人们喜欢善良又善解人意的伴侣,如果发现对方为了迁就自己的需要而特意改变行为方式,会很快产生好感。虽然,从基因角度来看,善良也不是你能控制、能假装的事情。 “喝杯热水”真的管用
接上一条,耶鲁的心理学家约翰・巴格(John Bargh)专门研究启动效应―一种内隐记忆效应,指前一个或多个刺激会影响到后一个或多个刺激的反应。在实验中,巴格让被试者拿着热饮或冷饮,并设想他们的同盟有温暖或寒冷的个性。他发现,拿着热饮的被试者会判定同盟生性热情,而拿着冷饮的会判定同盟个性冷漠。 幽默,和能欣赏你幽默的人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着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着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 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着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着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1.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交叉点
1.1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
研究人类的行为并找寻其中的心理因素,对其进行心理行为模式解释,一直以来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心理学科的逐步成熟,心理学对经济学渗透的力度也在增强。例如,传统心理学家已经深深地卷入了风险分析和规范性决策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地同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和决策理论相联系;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一些常见的经济两难问题,并将普遍的两难问题解决的心理行为模式带入到经济行为当中。
1.2经济行为的心理动因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学科,同样也是研究人的学科,这是由于人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持有者,人的行为促进了财务的流通和变化。在研究人对财富的各种行为——即经济行为的过程中,进行动因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对经济行为进行基于心理行为的分析已经成为目前任何一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涉及研究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等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学范畴,都必须首先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影响,这意味着经济学研究已经将心理学研究纳入其中并使其成为一种研究切入点或研究手段。
2.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2.1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传统经济学研究以经济的运行原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虽然研究过程中也涉及经济实体或者个人的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这样的研究占少数,大多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经济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经济模式甚至经济管理相关的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影响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经济事务作为人类在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行为,其心理过程和特征自然而然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而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动摇了以往经济学研究已经得到的结论,甚至引导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变化,例如,经济人假设被质疑,而社会人假设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经济学从宏观的经济原理研究转向细节性的个体经济行为研究,例如通过个体消费心理研究区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并提出刺激消费的建议、利用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特征进行商品定价;使用沉没成本效应进行金融业务推广等。
2.2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由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生影响,相应的,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因此受到影响,这表现在现代经济学研究在进行研究思路总结和研究方法应用的多变性以及“心理学化”方面。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以大规模数据调查以及事件还原套用相关原理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建立假设并且验证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思路;但在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逐渐分解成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在解析经济事件的因素时,倾向于对相关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甚至因果的函数特征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说明;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考虑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差异,对研究进行讨论的角度更加复杂,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倾向于对特殊群体进行经济学的解释,而非对某一经济事件进行解释。
2.3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流派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既定的实施,在二者学科交叉的部分诞生的新的研究领域被不同的学者冠以不同的称呼,一说为心理经济学,一说为行为经济学,一说为行为金融学。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学背景,多数学者的理解非常狭窄,并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这种理解的差异恰恰缘于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经济学的不同影响,即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影响效应上。其中,起源于欧洲的心理经济学更多地受到了传统欧洲式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而在美国复兴的行为经济学,则更多地受到了根植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相反,行为金融理论则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说明,心理学本身的流派发展使得经济学研究流派受到了影响,进而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3.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色彩心理效应;大学校园;宣传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世界万物与色彩紧密相关。环顾四周,各种各样的色彩立刻映入眼帘。它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使它具备了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作用于人的心理,发挥着神秘的心理效应。而今,我们把“色彩心理效应”引入大学校园的宣传中来,使得校园的宣传因为色彩的存在而变得奥妙无穷。
1.色彩心理学百科名片
1.1 色彩心理学含义
色彩心理学主要应用于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其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不同色彩的刺激后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变化极为复杂。而,如今“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
1.2 色彩心理学价值
日常生活中心理状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到所得的颜色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而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与信仰。
许多实验中,科学家发现在红色环境里的人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经过生理性研究,科学家注意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由此可见,色彩通过不同的波长,从人的视觉器官进入人的体内,最终作用于人的心理,确实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效应。
科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色彩的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其中有一支叫做物理性分类,即对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此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炎炎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光,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但是这些感觉都是偏向于对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却不是物理的真实,而是受我们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它属于一种心理错觉。
2.色彩心理效应与大学校园宣传的关联
2.1 色彩心理引入校园宣传
色彩通过不同的波长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使得人们的心理对其产生了不同的联想,从而引发了色彩情感。能够将这种联想和情感引入到校园的宣传和设计中正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起点和创意出发点。“先入为主”的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在不同的校园宣传中注重色彩带来的冷暖感、胀缩感、进退感、软硬轻重感、兴奋沉静感等等,会影响到人们对整个校园本身的第一印象和由对校园的总体感觉产生得不同的心理影响。
2.2 色彩心理效应与大学形象的关联
很多大学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宣传,努力在大众和传媒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校园形象。大学的自我形象与其宣传和本身大学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像综合性的大学可以通过培养各类优秀的人才来提升自我的形象。但是对于研究型的大学来说,其提升的手段只有不断的开发新课题和项目。此时,大学要靠什么来吸引更多大众的目光和地位呢?这就与大学形象的宣传密不可分了。
其中,大学的视觉形象宣传中,颜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与形状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色彩带来的视觉上的软冲击。当你看到某家商店的宣传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商标的颜色,然后才会是看清其具体形状。这是因为颜色更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颜色还有传达感情的作用。现在很多大学非常注重自己宣传的设计和包装,新奇和独特的设计和合理的颜色搭配会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更多的人在第一次见到该所大学时,便留下美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合适的颜色选择可以很好地折射和衬托大学的底蕴及价值。
如今很多大学都喜欢把蓝色作为自己的大学宣传的主色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蓝色是灵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学的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对蓝色反感。明亮的天空蓝,象征希望、理想、独立;暗沉的蓝,意味着诚实、信赖与权威。正蓝、宝蓝在热情中带着坚定与智能;淡蓝、粉蓝可以让自己、也让对方完全放松。蓝色在美术设计上,是应用度最广的颜色,它已经成为诚实和稳重的象征,同时也是平静和放松的代表。因此,很多大学都想利用蓝色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外界的好感,从而树立自己的颜色品牌价值。
2.3 色彩心理效应在大学宣传中的运用
色彩心理效应在大学校园的宣传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首先,色彩能吸引社会大众对大学校园的注意力,绚丽多彩的画面往往比生硬单调的版面更富有吸引力,能让大学校园的宣传吸引住更多人的眼球,引来以前没有的关注度首先需要在色彩搭配上投入更多的关注,从而把校园本身中所要传达和宣传的信息,能够快捷、完整地传达给受众,发挥出色彩心理效应的重要作用。
其次,色彩心理效应能强化校园宣传中文字的宣传效果,文字和语言是校园宣传的说明表达形式,但有时在校园宣传中仅靠文字和语言是很难使宣传效果达到极致。此时需要引入不同的色彩,运用其不同的视觉特点更加丰富多彩地烘托出文字语言的效果,从而使两者达到完美得结合,把校园的宣传效果达到极致,赢得广大受众对校园宣传的内容的信任感和好感。
再次,色彩心理效应可以强化校园宣传中象征性形象的宣传效果,在校园宣传中文字和实体形象是主要的宣传内容,但色彩心理学的融入更能烘托出象征性形象的强化效果。出色的校园宣传也正是利用色彩的情感象征以及其带来的心理学效应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使得校园主体内容由独特的色彩心理学语言表达出来,让受众更易辩识,产生信赖感以及认可感,从而达到校园的宣传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园宣传中不在于使用色彩的多少,而关键在于色彩运用是否恰如其分,做到“精准,细致,完美”,这样才能使得校园的宣传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大众媒介的注意,树立自己的色彩品牌价值。
2.4 大学校园中有关色彩运用的现有方式
在校园宣传中都有其主题内容,如何在校园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广告主题的中心思想。因此,色彩在校园宣传分为主题色宣传和复合色宣传。
主题色宣传主要是对整个校园及其的成果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进行主题色的宣传,达到给社会受众一种整体的效果感,从而使得该颜色能在受众中产生色彩心理效应,最终为校园的宣传起到定位的作用。主题色宣传中出现的主题色的选择有很多,在宣传中侧重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有校园注重整体形象宣传的,也有注重内在品质宣传的。在大部分主题色宣传中都是通过校园的整体形象色来烘托校园中的内涵和教学风格。
复合色宣传是一种运用多种色彩,将不同的色彩混合在一起,复合的使用在不同区域或者功能上,达到对校园宣传的效果。复合色宣传的主题很丰富,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种宣传往往主体明确,寓意比较深刻,涵盖的信息量也较大,通常都要受众从中领悟到很多含义,使受众联想颇多。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对受众产生较强烈的震撼。这类校园宣传中借助的各类色彩心理效应很丰富,校园中各种色彩所发挥的个性空间很广阔,发挥的余地很大。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没有很多束缚,只要达到主题所需要的色彩意境,任何合适的色彩都可以大胆的使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不同效果的色彩心理学效应,最终达到校园宣传的效果。
3.总结
关键词:财政理论 心理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现在研究心理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的学者提出“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观点。如果只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分析,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除凯恩斯的理论外,我们也可以从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证其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为: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是税收,财政支出的基本手段是政府预算拨款。
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运用财政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调节供求平衡,但其主要通过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所以,接下来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来分析。
政治经济学在考虑收入分配方面主要关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这一矛盾的阐述是: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联系我国国情即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要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要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由以上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心理学上的解释。1.激励效应,允许或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会通过激励效应让并不富裕的人产生强烈的愿望及动力,有利于带动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有所增长。这种激励效应在很多企业都有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经历过体育跑步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找个跑的相对较快的同学在前面领跑,以激励后面的学生。2.公平效应,控制在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对激励应用的控制或规范。我想从跑步的例子入手理解。跑步的时候教师会找个跑得相对较快的同学带跑,但是好的教师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差距,使我们和我们前面一个同学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我们会产生可以追上的认知,才会达到激励的目的;反之,如果差距过大,我们会更加没有力气甚至放弃。这体现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中的“合理”二字,结合中国国情所指定的具体措施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
财政政策在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主张政府的公共投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较长时期的规划,并推行赤字运算;他们同意庇古关于税收的观点,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他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是有意识的调节税率,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中跟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税收问题,也涉及到与心理学的联系。利益原则,即人们认为应当根据他们从政府活动中期望得到的收益的大小来纳税。牺牲原则,即腹水的安排应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公平合理的。这两条原则都注意到税收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减少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有助于尽量减轻这种影响。牺牲原则注重我们可支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利益原则注重我们对所付出的代价 (税收)得到回报的程度。只有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我们的所得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在我们愿意接受范围内的相对不公平下的公平),我们才更愿意将我们所得的一部分交给政府,并更希望取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古典学派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所异同,尤其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对个人收入分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具体的异同可以从财政政策大体划分的税收、支出和预算三个方面分析,除此之外,这三种理论在财政方面区别联系细究起来甚至可从这三种学派最初对市场及参与者的假设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经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进行,我们从中得到的效用对生活至关重要,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经济政策,只要影响我们的得到效用,就会引起心理的反应,从而得到心理学上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段海英,邓菊秋.《财政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版
[3]李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4]朱方明.《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5]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