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人际关系障碍
1.1构建人际关系障碍防范干预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长期处于高紧张、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之中,人们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学校、职场、日常邻里生活中,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轻者可引起交往困难,重者可造成社交恐惧症或抑郁症,甚至是极端暴力行为和自伤自杀。例如,我们不乏发现学校中有同学会因为不善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而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甚至无法完成学业;也有人会因无法适应职场新的人际关系而无法正常工作;而邻里或公共关系的不善也会引起人际关系恶劣,甚至是举刀相向。
总之,种种由于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个体正常的社会功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构建关于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1.2常见人际关系障碍
主要有自我中心、自卑羞怯、嫉妒敌对以及孤僻,长期以往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甚至是自伤。其中,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事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自卑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某些缺陷或欠佳而轻视自己,自卑感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的正常发挥。[1]羞怯的人在交往中容易被动和采取回避态度。具有嫉妒、敌对心理的人易采取偏激的报复行为,甚至导致极端暴力行为。而孤僻的人经常认为无人可以理解自己,自己无法融入任何团体之中。
2.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不仅关注现在的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而且对于潜在的、表面上看似正常,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问题的现象也极为关注,重视预防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发生。[2]临床心理学具有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这使得其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应当处于一线位置。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来构建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
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
罗伯茨曾提出相关的现代三级预防策略:[3]一级预防,即事先有目的地策划一些项目和活动来预防某些危机的发生;二级预防,即设计某些策略,尽量对危机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问题发展的更为严重;三级预防,即综合采用危机干预策略来控制危机的扩大。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发展性干预体系。
1.预防体系
临床心理学通常获取的是心理层面的信息,而非行为上的信息,且心理是先于行为的,因此临床心理学可在危机源上控制问题的发生。预防性干预重视事前预防,重视教育与辅导,其基本目标在于防患于未然,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4]在预防体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临床教育性和公共服务性,真正做到对人际关系障碍的早发现,早教育,早引导和早治疗。
1.1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咨询机构
拥有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更加准确地评估和解决问题。
人际交往中的许多问题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潜伏隐藏的,如一个怯于社交的学生很可能会与舍友不太热情,长期以往可能导致社交恐怖或其他问题,而这些在初期和生活中是不易被发现或重视的。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控制危机源。在学校、公司以及社区等可以培训或招募专门或兼职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能对潜在的、已存在的人际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
1.2建立心理档案,完善人际关系的评估系统
临床心理学具有贴近社会现实的特性,这决定了它具有信息搜集的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5]①搜集信息的渠道广泛②搜集信息的时效可靠③搜集信息的准确性强。因此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测验、学校或社会心理机构的普查数据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记录总结,建立心理档案,从而可以更好地提供心理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
学校、公司、社区等要对其人员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了解,建立心理档案,充分利用心理或服务机构,全方位了解其基本的人际状况,及时发现其潜藏或表现出来的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人际问题,不仅要咨询老师进行关注,辅导员、班干部、舍长以及宿舍成员也要积极参与帮助解决。
1.3组织和宣传相关的知识讲座,发挥团体心理活动的优势
宣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相关的技巧和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应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并促进人们的主动求助。而团体心理活动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通过相互影响,使他们在营造和体验团体凝聚力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
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家讲座,请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宣讲,还可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进行技巧性的指导,建立健全心理防御和调适系统,使人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压弹性和应对能力。由于临床实例比较具有说服性,可以结合临床心理的具体案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人际障碍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团体心理活动,可以改善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敏感、多疑和敌对问题, 对提高人际信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人们还可以将学到的社交技巧进行实际运用。
2.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咨询,以帮助平衡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冲突行为,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在危机干预中,对于人际关系障碍者,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治疗操作性,要切实确保个体的安全和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以使个体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心理功能。
2.1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社会性的,他人的积极关注和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焦虑自卑感。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家庭、学校、单位以及社区组织等,而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广泛性使得其支持系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社交障碍者要给与充分的支持和关注,使得他们明白人与人的交往并不可怕,自己不是孤独的,他们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2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要充分利用临床心理咨询的临床态度,直接面对当事人,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2.2.1主要的咨询技术
一方面,可采用认知干预改变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对于求助者进行必要的认知矫正训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自卑羞怯、抑郁、恐惧等心理是没有必要的,了解到自负心理的不堪一击性,能够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冲突。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可以简单有效的应对恐惧、焦虑情绪,让求助者学会合理的社交技巧,并真正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如针对社交恐怖症,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疗法,逐步缓解求助者的恐怖情绪,促使其能够与人良好交往。
2.2.2 临床咨询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敏感性、特殊性,在临床咨询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运用。人际关系障碍者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害羞、自卑、孤僻、抑郁,这种个性因素使得他们很难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而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设置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决途径,它还可以在问题的初期安抚住当事人,缓解症状。
第二,对于人际心理问题的评估要有足够的准确性和细致性,使用较精确的心理测验,全方位进行分析, 切忌武断。
第三,要确保求助者的安全。由于人际关系障碍者的敏感性,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灵活运用技巧,充分照顾其情绪和行为倾向。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咨询时,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对求助者的支持作用,将个体置于团体中进行缓解和恢复。
三.总结
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易发性和初期隐蔽性使得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和防范,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缓解和解决人际问题的发生。临床心理学由于其学科的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对于人际关系障碍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其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和发展性干预体系。
当然,从根本上预防人际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要依靠整个社会的支持、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协调运作。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还要与学校、用人单位、社区等整个社会的配合协调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鲍丙刚.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B.E.Gilliland,R.K.James.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7.787-788
[4]段鑫星,程婧.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投射效应;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投射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投射效应告诉人们,人心各不同,莫以己心度人,莫过度赞扬和吹捧自己喜爱之人,莫严厉地指责甚至肆意诽谤自己所厌恶之人,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才更易说服别人。我们要“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学会换位思考。
一、投射释义
1、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这种投射发生在潜意识。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2、儿童发展心理学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儿童常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时期过渡不良的人常会出现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产生在潜意识层,也可能产生在意识层。类似的同化投射现象在成人中也会发生,它是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反面,人们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认识并推测他人与自己有同感。
3、分析心理学
投射是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存在于我们自身中的事物,它们在外部现实中寻找一个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然后它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个合适的吸引物中去。投射不是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的,投射的发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无意识心理内容,这些心理内容具有自发地反映自己、进入意识的自主功能。投射的功能起到了潜意识表达的作用,潜意识通过这种办法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沟通,为对立物的整合提供“容器”。
二、投射效应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1、投射效应的涵义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爱好、特性等,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自己。罗杰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他们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
2、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
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
具体讲,投射效应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种是相同投射: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应很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自己感到热,以为客人也闷热难耐,不问客人的意愿就大放冷气空调;有的老师讲课时对某些知识点不加说明,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应该不用多讲,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则未必。这种投射的发生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
第二种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的投射现象。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就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第三种是情感投射:一般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以此相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于是人们过度地吹捧、赞扬自己喜爱之人,严厉指责、肆意诽谤自己厌恶之人。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三、投射效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关于交往的功能,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苏联学者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交流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群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2、情绪互动功能
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人际温暖如同生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往与集群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
3、人际协调功能
为了使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群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境变化的情报。
4、人际交往功能是在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工具
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则是形成群体的舆论、士气、风气、凝聚力,是各个体之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群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坏群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群体涣散。
四、结语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除了学历、才干等等,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以上分析可知,投射效应是决定一个人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重要要素之一,我们要认识到投射效应的害处并改之,懂得换位思考,建构起自己和谐、良性的人际关系网,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 李惠民,翟景峰.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与应对[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06).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团体心理辅导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6-02
1.引言
进入高校后的青年大学生,随着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对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的要求的认识与理解,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意识和交往需求。但是,由于他们过去生活面较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高考压力,他们的交往意识淡漠,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交往经验和交往能力。人际交往困惑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适应问题。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使大学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并因此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1]。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往往有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5]。有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训练,不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6]。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及情绪表达训练后,其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交往焦虑程度、一般焦虑程度、消极思维习惯等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7]。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咨询在交往障碍咨询上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咨询周期长、效率低、咨询效果难以控制和巩固、经常出现反复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观察、学习、交往的机会,促使个体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重新认识自我以及他人,产生新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具有效率高、涉及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期内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8]。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作指导,将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具有专业辅导经验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在自我探索中了解自己的问题,重新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在互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从中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认识,积累新经验,学习新方法,养成新习惯,获得新技能;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应用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实践之中,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相互影响,相互关爱,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活动,如人际态度、团体气氛、社会认知、模仿与暗示等,从中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缺陷。同时,使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促进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目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9]。
3.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主要遵循如下的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
3.1 实验设计类型
研究者主要采用的是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选择完全相同的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一组作为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组,一组作为参照对象的控制组。在两组未进行实验之前都进行人际交往相关心理测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后,最后两组再进行一次测试。还有研究者采用的是单组事前事后测定实验设计,即选取一组大学生被试,在没有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实验活动之前进行一次心理测定,实验处理之后再用相同的问卷进行一次测定,比较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异。
3.2实验活动目的
不同研究者的实验活动总目标一致,即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具体实施的子目标上各有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①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交往心态,学习成功交往的技术;②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正确交往提供理论支持;③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方式,形成新的体验和感受;④帮助学生改变自我心像,形成新的交往意识和交往心态;⑤将学习到的交往知识、感受和经验应用到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之中,获得新的感受,积累新的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⑥使学生学会关注和自助,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另有研究者将团体辅导目标分为如下几个单元,单元一:增加成员对团体性质、目标、进行方式和内容的认识;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营造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意识。单元二:引导成员敞开自我、在分享中了解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促进悦纳自我,帮助成员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单元三:促使成员觉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明确受人欢迎的人格特质以及自己的人际期待;引导成员对照自身的特质,增强交往意识,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单元四:引导成员了解非理性信念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帮助成员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指导成员学习如何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单元五:带领成员练习有效的沟通技能,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互相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单元六:向成员介绍人际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知识;引导成员学会分析自我心理状态;指导成员在不同情境中正确使用各种自我状态。单元七:引导成员练习并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能,并将其带到日常生活中;促使成员学会合作,体验成功交往的快乐。单元八:巩固辅导成果[10]。
3.3 实验活动形式
实验活动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式小组活动,在辅导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具体单位,完成所有活动。
3.4 实验活动内容与程序
根据团体的总目标及每次活动的子目标,在一定的理论依据指导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在团体中分享感悟、讨论及行为演练,整个活动分次进行,每次1个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具体的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序列:①导入活动,设计活动促使团体成员进行初步的相识和交往。如采用“叠罗汉”活动进行名字的串联,帮助成员记住彼此的名字相关信息。②主体活动,主体活动是达到团体辅导目的的关键,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改善成员的人际交往心态、意识,强化积极自我和对他人的积极看法,并且通过辅导老师的指导和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可以采用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活动,还有具体的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礼仪、人际交往中的互动言语训练等。③结束活动,结束活动主要是让成员在活动中巩固已经习得的新技能,并且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活动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实践。
3.5 实验活动的实施
实施步骤:(1)前测:主要采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如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2)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计划,。团体性质一般为结构式,每次活动有不同的目标,包括相识、自我探索、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自信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游戏、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认知训练、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每次活动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行为演练为主; (3)后测:在最后一次活动后除了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验之外,成员还可以填写团体活动自我评估表等测试问卷,,如《团体辅导过程成员自评量表》、《团体效果评估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评估
已经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张改叶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时间相对集中,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寓教于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补充理论上的不足,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新的交往技能,形成新的交往经验,学员收获大,有利于他们发展[9]。刘倩倩等的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大部分成员在以上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苦恼、交往焦虑、羞怯等交往问题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改善[11]。高海燕对大学新生实施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缩短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时间,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参加辅导的成员处于同一心理发展水平,他们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找到真正的知音,同时学习模仿多个成员的适应行为,摆脱孤独无助的困扰[12]。张海文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干预结果发现,经过训练,实验组在羞怯、自尊、自信和感情与社交孤独方面比对等控制组的贫困生获得显著的改善,与不对等控制组的非贫困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贫困生人际交往的有效形式。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在羞怯、自信、感情与社交孤独、自尊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13】。王慧等的研究也发现,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成员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以及自尊等方面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且变化显著,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上具有积极的短期效果[8]。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部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团体的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和助人行为,因此,对于人际关系辅导具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他们在团体中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参与者学会倾听、接纳自我、赞美与欣赏他人,增强沟通技巧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它能提供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团体就像一个社会生活实验室,成员可自由观察、分析实验场所表现的资料,进而体验自己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成员还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直接、间接的劝告。此外,团体活动还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成员抱着改变的愿望去积极模仿适应行为,从而改善社交技能与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展望
国内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虽然在已有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今后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放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对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团体成员的参与动机、团体成员接受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等作为无关变量会混淆干预效果,因此需要对被试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对实验活动进程进行一定的控制。其次,是实验设计需要更加完善,已有的一些研究缺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使得研究不够严谨,另外对于实验效果的评估不应局限于近期效果的考察,可增加追踪调查的内容以评估其远期效果。最后,是可以进行不同人际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和活动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最有效的辅导模式,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2]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 2000 (5): 49.
[3]陈家麟.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 1984 (4): 26.
[4]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 (3): 49-51.
[5]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M].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11).
[6]欧阳文珍.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3): 186-187.
[7]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M].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
[8]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9]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288-290.
[10]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11]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63~65.
[12]高海燕.大学新生人际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5):39-40.
[13]张文海.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中国临床康复,2005(40):13-15.
作者简介:
汤芙蓉,女,1983年9月出生,汉族,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关键词:印象管理;人际交往;自我
引言:良好的人际互动中个人的印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以及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文章中做了浅入深出的分析与探讨。
1.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进行印象管理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在出门之前都要梳妆打理一番?为什么陌生人之间说话如此客套和彬彬有礼?为什么社会奉行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规范?对此,我们将从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一系列研究开始解释。首先是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这里有两个理论足以说明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原因。
1.1自我服务偏见
戴夫・巴里(Dave Barry,1998)指出,“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强。”每个人在自我服务偏见的意识之下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有能力,并且具有更多的优点。这种内心深处的信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而且也直接导致人们希望在实际行动中能够有所作为来进一步证明内心的信念。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会表现出寻找各种合理借口,推卸责任之举,而取得成功时则会侃侃而谈,高估个人才能与贡献。我国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振道在获得该奖后就心生隔阂,分道扬镳,其根本的原因是两人因各自对诺奖获得所做贡献大小存在严重分歧。高智商的人都如此,何况凡人呢。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于自我服务的偏见,人们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与众不同。
1.2第一印象效应
人们喜欢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一个人的信念、态度、偏好等等做出推测与判断以形成其总体印象。这种认识的特点是比较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同时人们还可能通过形成的第一印象推至某人内在的性格品质。社会心理学家也把第一印象效应称之为首因效应。第一次见面、接触、谈话、动作等等都有可能让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第一印象效应的好处是方便人们迅速、省时的提取个人信息,以便更快的做出辨别与判断。当然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夸奖和社会赞美的倾向和需要,都希望初次见面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所以在与陌生人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刻意的装扮和塑造自己,以期能得偿所愿,给他人留下好的形象。
2.印象管理策略
由于第一印象的效力和个人自我服务偏见的倾向,人们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来塑造个人气质和形象。那么按照社会心理学的人际交往原理,我们应该用什么技巧来实现此目的呢。这里提出了三大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自我展示
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依据个体的穿着、言语、行为、表情以及其与所处情境的一致性。因此恰到好处的自我展示是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确着装的基本原则是得体而应景。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应当懂得依照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而选择与其所相适应的服装。如面试衣着职业化,休闲衣着娱乐化,锻炼身体衣着运动化。人与人之间交往所接触的各种具体场合,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在公务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庄重保守”的风格。在社交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时尚个性”的风格。既不必过于保守从众,也不宜过分地随便邋遢。休闲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舒适自然”的风格,没有必要衣着过于正式,尤其应当注意,不要穿套装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语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对口音的好感会导致对讲话者的好感。所以,交流过程中人们要注意使自己的话语流畅、语速适中。说话流畅是讲话者有能力的标志,而不流畅则表明焦虑和紧张。同时语言随谈话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这一点,社会心理学家尤为重视,交往的目的不同、场合不同,说话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教授只能传递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而不能大讲特讲自己的假期。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必须知道提出特殊话题的合适时机、在非正式场合,保持愉快和放松才是重中之重非言语交流方式方面,如:眼神交流、手势等,交往必须遵守社会文化准则,这一过程通常是由非语言线索来控制的。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目光接触和方向定位。一个人只要拒绝目光接触或方向定位,那么他或她就是拒绝交谈。我们要读懂别人的信息。与人交谈时,面向对方和凝视对方是表达友好的途径,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让你的目光肆无忌惮。
2.2晕论效应
生活中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形成一套能快速认识他人的简易方法,晕论效应就是其中一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基于这样的知觉他人原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会主动的塑造一些自我人性的中心品质,以自动激活其他关联品质。如善良―大方,善良是中心品质,大方是关联品质。当人们认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时,也必定认为你是一个大方的人。又如同成功的―雄心勃勃,当众人认可你是一个成功的人时也会界定你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此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塑造符合大众认知标准的积极的人格品质,如真诚、乐观、进取等等。
2.3相似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某人与你越相似,你就会越喜欢他。相似性产生喜爱,这是放之于每个人身上都适用的规律。人们在认识周围的人或环境时,都以自我为参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能激发彼此更多积极的情绪感受和滔滔不绝的语言,人们不仅喜欢那些与自己想法一样的人,而且还喜欢那些与他们行为一致的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最先自我介绍的内容常常是我是谁,来自哪里,我的爱好是什么。这样的一种自我表白实质是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能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切入点,也为进一步深入交往做好铺垫。道不同不相为谋,相似的信仰、价值观、人生态度和理念是人们彼此成为朋友的前提,也是发展为亲密战友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想成为“人来熟”,那就发现彼此的相似点,它会让彼此迅速倍感亲切;如果想周围环绕更多朋友,那就放掉你们之间的差异,挖掘相似点,它会让彼此生活不再孤单寂寞。如果想拥有知己想让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那就发展出更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 班级管理 心得
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引导学生,个人认为在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班主任所承担的更多的应该是“育人”工作。俗话说:“栽树栽跟,育人育心。”作为“灵魂塑造者”的班主任,应当懂得“育人先育心”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宏观把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汶川大地震现场报道、三大解放战役、当幸福来敲门等)、阅读文字材料(无悔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等)、组织主题班会(感恩、培养良好的习惯、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等),让学生明确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观看汶川大地震现场报道时,悲惨的画面、凄惨的哭叫、惨不忍睹的血肉之躯、以及勇敢的抗震救灾英雄他们或忍着痛失亲人的悲伤,或忍着亲人离散的忧苦,或忍着连续奋战的疲劳,或忍着幼子挨饿的心痛,舍己救人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大家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高尚精神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同学们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落泪。泪水滂沱中,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观后学生们表示: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一定要向抗震救灾英雄学习,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一个乐观、正直、勇敢、无私奉献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开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将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崇拜的偶像、自己的目标等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给自己,继而先后学习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四封信: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成功、自信、快乐;大学生活应该这么度过,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三年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之后,结合所了解的情况以及与学生的深入交谈,对部分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调整,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比如,班里一位女同学,她的英语和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一直不好,高考也很不理想,但在她制定学习的目标中,要求自己通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鉴于此,老师建议她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集中自己的精力把英语好好补一下,争取通过英语三级四级考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成绩良好的优势,认真学习会计相关的知识,把会计从业资格证拿下来,毕业后可以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
三、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问题、感情纠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出现大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1)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作为班主任,他仔细观察学生,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客观认识自己,又客观认识他人,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
(2)感情纠纷问题是目前很多学生面对的困扰。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关键词: 大一新生 人际关系 问题 改善策略
一、引言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距离。如果交往双方的社会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那么人们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信赖、亲近、友好的关系;如果因某种原因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尊重,使另一方产生焦虑和不安,就会增大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使原来的亲密关系变成疏远关系,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敌对关系。
对众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可能意味着从此开始独立生活。虽然学校比起一般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单纯,但大学生还是常常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惑,因不善交往而产生莫名的苦恼。而当今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合作和竞争的社会,随着职业流动性的增大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形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学校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能增进班集体的团结,活跃班集体的氛围,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完善学生情绪和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学习效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学生。总而言之,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是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品质。而那些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部分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大一新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有调查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大一新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这是大一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那么,他们的人际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人际关系敏感。
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他们原先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些新生的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与他人发生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
(二)交往心理障碍。
部分新生因存在交往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有些新生还因为受家庭教育、经济状况、地域差异、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些是因为性格不合,在新生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久而久之便容易产生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三)容易产生病态竞争、怀疑一切心理。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注意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心别人对自己价值是否承认,但同时又担心和怀疑自己的言行和能力能否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还要与他人进行比较和竞争。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部分新生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信任、乱猜测。这样不但迷惑了自己,而且容易失去同学和老师的信任,造成交往的误区。
(四)不融入班集体。
有些新生进入大学后便加入“老乡会”,经常同老乡一起活动,疏离班集体,无形中拉大新生与班集体的距离。有的新生一入校就坠入爱河,对学校班级的一系列活动没兴趣,对于其他同学也无太多热情,把大学生活封闭局限在两人的小天地里,极大影响到与班级其他同学的交流。
三、大一新生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
既然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以上问题,那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呢?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学生方面。
1.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尤其重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首先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卡耐基在《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提出了六条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保持轻松的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1)要正确认识自己,发扬自身优点并改正缺点,信任他人,真诚、热情地与人交往。(2)要学会主动交往,要赢得别人的友谊,自己首先要向对方主动地发出友善的信息,接纳他们,喜爱他们。而有些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自信,担心别人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自己,其实如果尝试一下就会发现,你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时,几乎都是有回应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别人,从而赢得友情。(3)要学会表达,善于聆听。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用简练、清楚、生动、幽默、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别人交谈的话题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经验,合乎对方的心理需要和兴趣。在交谈中要注意聆听,最好的方式是能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投入对方的情感中,集中精力了解对方谈话的内容,同时还应通过适当的提问、点头、对视等来表明自己对其谈话内容的兴趣。
3.遵守交际的基本原则。(1)讲信誉、守信用,这是交际的前提和基础;(2)尊重对方,尊重他人个性,尊重他人的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3)宽宏大量,能以心换心,理解人,与人为善,宽厚待人,要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谦虚谨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人之前,不卑不亢。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
1.坚持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指导的心理辅导原则,做好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预防性原则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新生入学以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有相同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个人心理咨询。同时对全体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讲座,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发展性原则的重点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新生入学时,许多人对自己都抱有较高的评价和期望,但基于环境等因素,要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发展自身潜能。
2.举办相关讲座或活动,提高新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针对一些新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或是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可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专题讲座,对新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提高新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相关老师也可通过开展新生人生发展导航等活动,在老师与学生的结对活动中,增进师生联系,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学校还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防止他们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或是邀请同学心目中仰慕的知名人士前来开展座谈会,使学生在与名人的接触中,学到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人格素养。
3.加强校园各方管理,为新生人际交往提供有效平台和有利环境。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而形成有利于新生人际关系发展的良好道德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给新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通过举办更多参与性强的活动或加强跨校联系、进行社团联谊等途径帮助新生实现结交更多朋友、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
4.创建相关评优机制,发挥优秀示范作用。创建相关评优机制,以先锋模范、鲜活事例等来影响新生的人际关系发展往往能产生有效的示范作用。如对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寝室集体给予表扬和表彰,积极宣传示范集体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正面的、积极的现象来激励和发掘新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在潜力。
5.加强新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新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助,因此,我们要引导新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乐观、自信、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
四、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大学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而尤以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最为严重。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纷至沓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体验频频光顾,所以,对大一新生人际关系给予重视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明明,冯清梅,韩励.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54.
学生离不开群体,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体的影响。那么,学生是如何与群体互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群体又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读完金盛华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第2版)一书后,不禁有茅塞顿开之感,现采撷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是贯穿本书的一条重要理论,它从自我价值的视角分析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了“个人自我价值体系对行为的定向作用”,并证明了“环境是通过影响个人自我价值定向而影响行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行为机制”。本书主要是对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原理,即四个命题进行了阐释。
1.人需要解释自我及所在的世界
“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经过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能够寻求事物的理由。人不为做什么和付出什么而痛苦,但会为做了和付出了却不能解释而痛苦。为此,人需要建构一个理由体系,以解释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内外世界,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义。人一生都在不断建构和完善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和清晰的自我意义的解释体系,当个体的解释体系出现混乱,自我就出现迷茫,行为就出现混乱。”例如,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每位教师和家长所期盼的。但很多时候孩子却并未如师长所愿,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未像成人那样明晰学习的意义,也还未建立起关于学习意义的解释体系,因而也就缺乏主动学习的行为。可见,自我解释体系的建立对学生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的引导无疑在学生自我解释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逐步自我认知的过程,从“我是谁”“我的任务是什么”等有关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提出,一直到自我解释体系得以建立,孩子能够清晰、明确地认识自己,做出恰当的行为,都需要教师积极地回应和恰当地引导。
2.人寻求自我价值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诞生自我意识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内外生命理论,但在全部的生命理由之中,自我价值,即‘自我的存在有价值’,才是根本的理由。人的一生都在试图营建自我生命的理由体系――自我价值体系。自我存在有价值,生活与生命才有理由,世间的一切对于主体才具有价值。因此,人的很多努力,都是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就是肯定其存在价值的人。如果教师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学生自然会因此而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也会更幸福,更快乐,但有多少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呢?
3.自我价值是行为的终极理由体系
“人的行为的具体动机是十分复杂的,但一切动机都与自我价值相关联。自我价值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不但具有基本的解释作用,还决定着一个行为及其有关对象对于个体的终极意义。”金盛华教授的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孩子行为的动力其实来源于对事件与其对自身意义的评估,对自身意义越重大,价值越高的事件,他付出的努力越多,行为动力越强。因此,明确任务对孩子的意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生所关注的兴趣点不同,对将来生活与事业的追求目标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善于把当前的任务与其目标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4.自我价值定向决定人与自身及环境(包括其他个体)的关系
“自我价值定向是指个体用以衡量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的选择。自我价值定向决定着个体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体验和社会行为,也决定着个体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与作为客体的自我的关系,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而决定其自我的发展方向。周围世界的客体、他人及环境对于个体的意义,也受个体的自我价值定向的制约。”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我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述,自我有意义、有价值,人生也才有意义、有价值。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衡量自身的价值。现实中很多人选择用外在物化的方式来确立和评价自己的价值,那么升官发财、名利便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目标,其所有的行为和努力也会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甚至有的人会为此不择手段。周围的人和物也只有能帮助他们达成该目标时才变得有意义,其情感体验更会被名利的得失所左右。
青少年期是自我价值体系逐步建立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会在该时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我们发现,现如今“讲名牌”“拼爹”的现象在校园中时有出现,外在物化的东西正在引导着青少年的自我价值定向,如果我们不引导孩子在更深层面建立价值信念,未来孩子就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内部心理框架,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有可能在情境化的社会比较当中丧失自我价值感,丧失人生的意义。因此,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幸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个体的自我价值定向不同,相同的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也会随之不同。为此,个体的行为及其同他人、环境与自我的关系,是决定于个体自我价值定向的重要构成。
二、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
金盛华教授认为,人若寻求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就必须要进行社会比较,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影响。它会强烈地影响到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在该书中,金盛华教授就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原则等方面,在自我价值定向视角下,对人际关系微妙变化的机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是如何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金盛华教授提出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家鲁宾(Rubin)揭示的自我分层相对应,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从兴趣、爱好到高度私密性领域),人际关系会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涉及交往对象选择的“定向阶段”;有初步情感卷入的“情感探索阶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感情交流阶段”及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领域的“稳定交往阶段”。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发展也莫不如此。在交往初期,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初步沟通,获得初步的了解,在探索了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之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才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也会逐渐增加,并会有自我情感的卷入。当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进入感情交流阶段时,学生会暴露个人对自身及人际关系状况的真实评价,而稳定交往阶段因涉及高度私密性领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信任、真诚及情感的卷入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而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助于师生和生生的相互沟通。
2.人际关系的原则
金盛华教授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出了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的概念来解释双赢和双输人际关系现象,对人际关系类型分析做了重要推进。金教授认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引导着人际交往中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个人情感的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这一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增值交换――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总感到欠别人的情分,因此在他们做出回报时,往往也超出别人的期望。这种过程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卷入增值交换过程的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同样,人际交往当中也有与增值交换相对应的减值交换机制存在。卷入减值交换过程的双方最终往往都感到失大于得,同对方交往不值得。看到这一人际交往现象的解释后便能够明白,增值交换能导致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双赢的结果,而减值交换虽然表面上看占了便宜,其实是得不偿失。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金盛华教授基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重要发现之一。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因此,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应遵守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和关系维持中,只有支持学生的自我价值,才可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讨好学生,因为虚伪的讨好同样会引起学生的警惕。任何空洞且不符合实际的赞美都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并可能对教师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师生关系,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是真诚的,任何支持和赞扬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并且发自教师的真心。金盛华教授提出的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原则还包括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和情境控制原则。
三、结语
中小学生有两大发展任务:一是掌握学校课程,二是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在与教师、同伴等人的交往中实现社会化。作为中小学教师,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客观且清晰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键词】团体辅导 大学生 抑郁 干预 积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20-03
团体辅导(Group Psychotherapy),是相对于个体心理治疗而言,将心理治疗原理运用于具有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类似心理困扰的群体中,个体之间通过互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负性情绪体验,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已有研究者就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尚未有研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基于此,综述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干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对于探明团体辅导的影响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抑郁的相关理论
为了对抑郁进行描述、解释、控制和预测,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有关理论,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关于抑郁的心理学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格理论等。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在早期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中,认为抑郁由攻击本能转化而来,是失去关爱的客体的结果,这种失去可以是具体化的,例如亲人的离去,也可以是抽象化的,例如失恋,其中主体对这个客体的爱是矛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个体童年时期的遭遇,使其没有形成积极的、有力的、理性的自我意识,导致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寻求认同与安全感,担心分离与被抛弃,允许他人利用甚至虐待自己,却不愿去抗议而导致关系破裂(Arieti & Bemporad,1980)。为了受到他人的喜欢或尊重,这些个体不断地追求极致,尽管自己的表现优异也缺乏自信或安全踏实感觉,最终如果个体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极致、关系破裂或遇到障碍的时候,就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者强调学习、环境结果、技能和缺陷在抑郁引发和持续过程中的重要性。Lewinsohn(1974)认为抑郁和反应与伴随性正强化(respone-contingent positive reinforcenent)有联系,抑郁症状常常是那些对造成压力的负性事件的反应,这些事件包括失业、患病、关系的破裂、爱人的失去等。有65%的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都认为他们自己在抑郁症引发的前6个月中遭遇了负性应激事件,相对于非抑郁症个体,在生活中抑郁个体更可能长期遇到应激事件,常常面对各种压力,特别是来自重要的人或事情失去的压力(Kessler,Davis & Kendler,1997)。
(三)认知理论。Hammen(1992)指出,认知理论更强调和关注负性思维与情绪之间的关联,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保持何种态度和看法,会影响个体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与引发的行为,该理论强调与抑郁症状相关联的消极的知觉模式、归因模式和信念的抑郁性认知(depressogenic cognitions)。心理学家贝克(1967)提出了认知模式,认为抑郁个体使用了消极的、有偏差的信念作为过滤器对生活事件进行了解释。贝克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激活的适应不良的认知图式,是个体觉知、解释和记忆的内容,并导致抑郁状态的引发和持续。贝克理论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四)人格理论。人格障碍与抑郁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研究者对外倾性、完美主义、神经质、自律自责、社会依赖等人格特质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高阶人格因素与抑郁有密切的联系。神经质(neuroticism)属于人格类型的一种,是情绪不稳定性、焦虑、易怒、冲动、易变、易激动等一类特质的综合,是一个很主要的高阶人格维度。高神经质个体更倾向于体验负性的情绪状态,外倾性(extraversion)是一个可遗传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稳定的人格因素与内倾性相对应。外倾性与人格两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低阶人格因素与抑郁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众多心理学家认为自律自责、社会依赖性和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都是引发抑郁的重要因素。
二、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类型
(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由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世纪末发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认为心理学不应该仅仅限于关注个体的心理创伤和疾病治疗,还需要更加关注乐观、希望和满足等积极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基于个体的人格特点和美德,通过团体活动,体验积极情绪、优化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让个体在体验中学习和纠正之前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养成发现自身优势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习惯,最终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王丽萍、徐伟、张婷婷(2015)通过量表筛选36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仅对实验组实施积极团体辅导,用scl90和SDS量表进行前测、后测,结果发现通过积极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成员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抑郁水平下降。有研究者以八位轻中度抑郁的高校学生为被试,给予被试体验时间达6周,以小组分享、主体活动和作业为形式,每周两小时的积极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水平,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且这种积极的效果在三个月之后依然存在。斯上雯和林潇骁等(2015)认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避免接受干预的学生被贴标签、污名化、特殊化和去个性化,有效地保护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更加适合精神状况正常的,又需要心理辅导的具有个体差异的目标群体。
(二)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有别于传统心理治疗的刨根问底,而是跳出思考的黑盒子,强调当事人发挥解决目前抱怨的问题的能力比发挥领悟更加重要,不刻意去分析问题的原因,不以领悟作为咨询的目标;运用当事人自身资源,帮助当事人达到改善的目标;不以抵抗改善的观点看待当事人,强调尊重当事人具有能力的重要性。席明静(2011)运用实验研究和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设计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方案,以调节抑郁情绪为主要内容、以团体动力为主线、以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为理念,激发体验者的改变,结果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治疗大学生抑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导策略。有研究者以20名具有抑郁症状的高职新生为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学习、自我和时间管理等适应困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方案,对被试进行为期7次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高职新生抑郁情绪,并认为其有效治疗因素包括:重新建构和一般化,提升自我支持;明确目标,激发动力;发掘资源,提升信心;一小步改变,学会问题解决之道。这些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验证了团体辅导是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团体辅导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抑郁个体达到更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三)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人际关系是个体之间为了满足各自的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相互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和严重精神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樊富珉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是指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形式。李凤兰(2005)以50名高抑郁体验和低自我概念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前后测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参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被试的抑郁水平和自我概念总分的变化量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异,因此得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于降低大学生抑郁体验水平都是有作用的。张海音、孙洲(2010)等研究者采用成长性、结构性和封闭性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发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大学生在“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抑郁的心理障碍”三个维度上效果提升较为明显,并把原因归结为团体辅导的独特优势: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能为团体成员提供情绪放松的环境,能为团体成员提供学习交往经验的平台,能为被试者提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矫正自我的机会。
(四)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为团体动力学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理性情绪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on Behavior Therapy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Counseling Theory)和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即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基于团体的气氛和内聚力,使成员获得社会支持和信任,真诚分享,共同成长;帮助个体用理性认知代替非理性认知,消除不合理认知导致的负性自动思维和悲观体验,改善应对方式;提供个体社会团体学习平台,学习适应行为,达到集体的改变和带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设计自我成长历程,去除成长中的不合理信念,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郭秀丽(2010)对高职新生进行研究,针对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发现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改善高职生的自尊、自动思维、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对于改善高职生抑郁情绪有效。也有魏义梅、张明(2010)等研究者对12名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总主题是“理智应对、快乐成长”,共分8次,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每次2个小时,每周1次,约120分钟,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量表进行前侧后侧发现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得分都显著下降,意味着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方面具有效果。
(五)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在临床心理学中,认为个体抑郁的深层原因是不接纳现实自我,大学生处于自我统一的形成阶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构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避免引发抑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训练,可以有效地、快速地、低阻抗、多对象地缓解、消除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刘敏和赵富才(2013)以24名自我接纳较低、抑郁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七次自我接纳团体辅导:“你我相识”、“我的自画像”、“情绪知多少回到过去”、“我的短板”、“我其实很棒”、“悦纳自我”、“笑迎未来”,研究发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于增强抑郁状态下高校女生的自我接纳以及降低其抑郁体验有显著效果,并认为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要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有机结合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我接纳提升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辅导方案,注重综合训练;二是注重营造安全、信任、积极和理解的团体氛围,激发个体固有的心理潜能。
三、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研究趋势
纵观现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自我接纳团体辅导等对抑郁干预的研究,采用前侧后侧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问卷量表进行抑郁水平的测量,运用数量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均发现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显著。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值得改进与深入的方面:一是研究中的被试人数较少,样本代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今后相关的团体辅导对抑郁干预的实验研究中,可以增加被试人数,提高研究的信度;二是实验研究干预时间不长,大多数集中在2-3月,同时对研究对象未有追踪研究,因此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是否具有长期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三是目前研究者在运用团体辅导干预抑郁大学生时,团体辅导形式单一(如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尝试集中团体辅导方法的融合是否对抑郁的干预更有效,也是未来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四是在目前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主要是运用实验研究范式探讨干预效果是否显著,对于团体辅导是通过哪些因素、何种机制来改善抑郁状况的效果还处于未涉及领域,探明团体辅导对干预抑郁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团体辅导的作用和改善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伟.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3)
[2]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
[3]赵亚鹤.沉思和分心反应方式对抑郁者在情绪词汇上再认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斯上雯,林潇骁,刘娟,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J].心理科学,2015(4)
[5]廖冉,孙静.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教育,2015(5)
[6]王丽萍,徐伟,张婷婷.积极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5)
[7]汪明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09(2)
[8]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2)
[9]叶红萍.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5(12)
[10]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院自然科学版,2010(4)
[12]郭秀丽.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抑郁情绪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13]魏义梅,张明.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14]杜福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青少年的干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5)
[15]刘敏,赵富才.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干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KY2015YB41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4zz22)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冲突因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 University Dormitory
KONG Xia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With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tensified in university dormitory, college students' life has been influenced more or les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n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and su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conflict; factor; solution
0 引言
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是指人际交往双方由于利益不同、沟通障碍、认识差别、个性差异等引起的相互反对的互动行为。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寝室中的人际冲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压抑、焦虑等消极状态,有的冲突甚至会酿成大祸,“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徐莉娅以北京大学生为例针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有57%的大学生认为寝室人际关系对个人生活有较大影响。
近年来,寝室中的人际冲突越来越严重,如今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李丽兰,唐超文和徐欣国曾采用自编量表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97.5%的学生感到中等或强烈的人际冲突。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寝室中的人际关系,了解寝室中可能出现的人际冲突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其解决方法,对大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大学寝室的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寝室中人际冲突及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的建议。
1 大学生寝室人际冲突的主要因素
1.1 客观因素
1.1.1 成长环境的差异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因此,南北文化差异,城市和农村间的差异等成长环境的差异都成为引发寝室中人际冲突的原因。一般来自农村和贫穷家庭的大学生在生活方面都比较俭朴、能吃苦耐劳思想、思想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而来自城市和家境富裕的家庭的大学生往往生活内容丰富、思想开放、并且其中部分同学喜欢铺张浪费,这些体现了双方不同的价值观,这些差异无疑加剧了双方沟通的困难,因此,在平时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和物品使用等方面很容易就产生了冲突。
1.1.2 利益竞争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亦无法独善其身,为了让自己在就业或是继续学习深造中处以有利地位,大部分大学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方法去争夺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名额,其中部分同学甚至通过造假拉拢、离间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时,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展开的各种斗争,引发了诸多的人际冲突,导致寝室中的人际关系恶化。
1.2 主观因素
1.2.1 认知因素
在人际认知上,大学生通常都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狭隘性,首因效应、晕轮效益和偏见等人际认知偏差在我们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首因效应是指由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其所有的特点。偏见会使人际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并且使人对认知对象做出不正确的评价。由于认知偏差的原因,大学生对室友的印象往往是不准确、不客观的,因此,可能会由于一些误会而引发寝室中的人际冲突。
1.2.2 情绪因素
大学生往往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并且渴望被理解,但容易冲动,并受到情境的影响。冲突以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的出发点,往往带有非理性的意味。有时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仅仅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或者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特别不喜欢。其中女大学生又更为突出,因普遍自我意识不完善,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不能互相理解,而又因为自尊等原因拒绝主动和解,从而导致冲突难以解决。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引起寝室中的人际冲突,如民族文化、行为方式、与异往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 大学生寝室中的人际冲突的解决
李丽兰等人发现针对冲突大学生采取最多的是合作处理,其次是迁就处理、回避处理及忍让处理,竞争处理是使用较少的方式。但由于造成大学寝室人际冲突的很多因素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人际冲突,本文也只是提出一些建议,以希望能减少寝室中一些不必要的人际冲突,以改善寝室中的人际关系。寝室中的人际冲突的解决和寝室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寝室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2.1 掌握有关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在有关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上的缺乏是寝室中人际冲突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所以大学生可以通过增加这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有效的解决人际冲突。
大学生可以抽出一些空余的时间学习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如与室友相处时,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保留各自的心理空间;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人;在与人交往时,要积极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征求别人的意见、主动帮助他人。此外,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有利于后面的交往。对于这些技巧,如果大学生对其进行掌握并加以应用,将有利于减少大学寝室中的人际冲突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
2.2 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自身的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避免寝室中不必要的冲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2.2.1 尊重他人和自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可知,社会上所有人都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欲望。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相对应联系的,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因此大学生在与室友交往时要充分的尊重室友;尊重他人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大学生要时刻检讨自己有没有因为需要得到室友的支持和接纳而过于表现自我,以至于伤害到室友的自尊。此外,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等。当大学生能很好的做到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时,寝室中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寝室里也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2.2.2 包容和理解室友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区,寝室成员在生活习惯、个性品质上难免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有些同学还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寝室中的人际冲突。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即使并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行为,自己都应该努力做到理解和包容,因为“人无完人”,大学生不能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这样做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和减少寝室中人际冲突并且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另外,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在寝室中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关于学习的讨论,因此有时寝室成员会因为对某个知识点的看法不同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有时因为情绪比较激动,就会引发平时一些潜在的矛盾进而发生冲突,此时大家最好先平静下来,先就潜在的矛盾进行有效的沟通,包容和理解对方,使冲突得以及时的解决,然后就关于知识的看法进行交流讨论,结合双方的看法,力争得到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大家的提高,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但需加以注意的是,对于室友的不足,作为其室友不能只是一味的包容,甚至纵容,大家可以进行沟通,对他的这些不足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室友之间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消除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博采众长,丰富提高自己。
2.2.3 与室友互相帮助
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都。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当遇到困难时,往往最需要友谊和帮助。这时哪怕只是一个笑脸\一个体贴的眼神,也会使人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寝室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对于减少寝室中人际冲突的发生和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们文化的特点,向人求助往往意味着自己的无能,自尊会受到挑战。所以在帮助室友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是否恰当,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作用。
2.3增加寝室的凝聚力
如果一个寝室的凝聚力很高,那么这个寝室发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很多,而且随着寝室凝聚力的提高,寝室还会形成并能很好的维持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大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创造寝室中集体活动的机会,以此来增进寝室成员间的感情,以提高寝室的凝聚力,如卧谈会,聚餐等。
3 小结
大学四年里,寝室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际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寝室成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建立了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并学会了沟通、理解和宽容。另外在和谐的寝室环境中,可以增加大学生的进取心,开阔了其胸怀,有利于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所以,处理好寝室中的人际冲突对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徐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李丽兰,唐超文,徐欣国.不同自尊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冲突感及处理方式的比较研究[J].文教研究,2009(4).
[4]王婷.浅谈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7(10).
[5]哈媛.浅析大学生人际冲突及其应对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6]叶浩生,贾林祥,汪凤炎.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1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因特网(Internet)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与标志,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有很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特点,如身份的可变性与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打破时空界限、可记录性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方式表达,以至于做出很多与自己性格不匹配的行为。因此,及时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从认知方面看,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当个体接收的信息过多时,容易导致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发生认知错位,对信息表现为迟钝感和麻木感;从情感方面看,网络的发展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感需要,使其收获了平等、尊重和自由的情感体验,但过多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性格孤僻、压力增大等,甚至加剧患焦虑和抑郁风险;从人际交往方面看,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增强大学生主动交往的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内向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但是依赖网络可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受阻,产生自闭和逃避心理,出现“御宅族”现象;从人格方面看,网络能够强化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容易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角色的切换易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是“网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网络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影响环境、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应网络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开和权威的定义。文中关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借鉴郝文清提出的概念,他将网络心理健康概括为: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同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先锋位置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一方面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运用网络技术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的认知、行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从问题产生的角度来理解的。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确定不变的,即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殊功能,关注大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时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0年1月,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能力、动机和潜能等,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中,强调“积极”是贯穿心理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主张对那些集中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病理式研究进行变革;其次,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最后,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做出适当解释,且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认知事物的消极面,那得先教他们如何认知事物的积极面。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关注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3.1适当调整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都是以治疗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心理困扰,而对个体长远发展和潜能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容易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积极向上、适应力强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克服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代替诊治各类心理问题,适当调整原有工作中的消极价值取向,根据时展特点、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重新调整和确立教育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
3.2主动渗透积极理念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很多大学生因此成为“网瘾”一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远离网络。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要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自我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要善于通过网络课程、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渗透积极理念,拉近与学生距离,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新途径,不仅要解决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营造积极的网络和现实教育环境,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使积极的行为经验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
3.3着眼全人发展
心理健康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但由于追求功利化、随波逐流等原因而导致了一些忽略人性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片面化、工具化思想必须得以转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我们要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个体,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全新空间,区别于以往教育环境的单一化,网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物理限制,更大范围地实现跨学科互动和知识的整合,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更加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培育具有现代价值观、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之一,也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新突破点。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网络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同时,要做好反馈与监督,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网络心理的研究,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多手段并举、多渠道融合,不断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论文正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送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简介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对自己负责的这个调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贾晓波教授认为,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拦路虎"。据贾教授介绍,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系统训练才能习得。而目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贾教授认为,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节课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了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内容见附录。
统计结果:其中有15.5%的总分低于70分,有32.6%的总分在70-90分之间,有41.3%的总分在91-120分之间,还有10.6%的总分大于120分.其得分示意图如下:
(缺)
我们对于以上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四、如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1.人际交往的原则
(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2.人际交往的技巧
(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3.细致分析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
有些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1)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哪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又以本章开头提及的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社交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
(一)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
(二)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
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但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接受测试的人当中,有些人较能辨析两种情境的不同,在见牙医的处境中选择分散注意力,在被胁持的处境中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析能力则明显较低,在不同的情境中也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 亦有证据显示,辨析能力高的人,他们会遇上较多愉快的交生经验,而他们也较少出现抑郁的情绪。需要强调的是,"因时制宜"并非指盲目跟随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亦不是指盲目顺应对方的旨意。
辨析能力高的人不一定是社交变色龙,只懂得盲目附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可以是一些利他的目标(例如替某医院筹款)。辨析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懂得审时度势,既能够完成自己起初不愿捐款的人解囊相助,并让他们觉得捐款后心情愉快,这便是辨析才能的应用目标了。
(2) 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例如"他是一个贱人"),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的的内心世界加入剖析(例如"因为他想取得律师资格,所以对有权势的人所做的坏事视若无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测量了受测者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的成果,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
转贴于
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碍,而尝试了解虽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交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
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觉得性格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相信每个人也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水平和性格。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便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变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这些人在社交场合中,并不急于判断别人的性格和道德水平。反之,他们会较留心于一些可变的因素和行为的关系。譬如,他们会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问受测者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譬如,"甲旅行时给同事买了些纪念品,那很可能是因为--"。或"乙将一盒橙汁倒在同学的图画上,那很可能是因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乙则是一个无赖"等解释。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想取悦他的同事,而乙则嫉妒他的同学"等解释。
由此可见,相信性格不可改变的人较重视评估别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则较留心别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
也有研究显示,和相信性格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觉得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较喜欢评鉴别人的行为。他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事情后,便有较大的倾向马上评价这行为是好还是坏。由于他们专注于评估行为本身的好与坏,便较容易忽略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行事者的心理状态了。
这种倾向判断行为的好坏和别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较容易因为对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成见。已有研究证据证明,在美国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对社会上的少数族群成见较深。在香港地区,我们也发现相信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人,和相信道德是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较歧视内地人士。譬如,他们会觉得内地的人有较多负面特征,较少正面特征,他们也觉得内地的人在香港犯了法,应该受到较严厉的处分。
由此可见,对性格道德的看法,不单与社交能力有关,它也关系到社会上族群能否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4.从社交包括的三个方面各个击破
(1)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
一要适时。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可有的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主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要适量。适量的社交口才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技巧。
三要社交口才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口若悬河的本领从哪里来呢?是天生的吗?有的人从小就注意培养,所以表达能力会显得比人强。但大多数人的口才,都是在成人后自觉地苦练得来的。
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口吃毛病。为了纠正口吃,清晰地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大风讲话。他还经常朗诵诗歌、神话、悲喜剧,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位闻名于世的雄辩家。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也自然会好起来。另外,同学们在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活动中,应踊跃发言,不要放弃锻炼的机会,只要持之以恒,刻苦训练,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增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走上社会也是一种竞争力。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2)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当然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人际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一种艺术。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员工面临失业,情绪不稳。受总公司委派前来担任总经理的大吉姆·丹尼尔面临着与大家融合、并带领大家改变面貌的严峻考验。他在公司中处处张贴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大吉姆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贴在工厂的大门上、办公用品上、员工的安全帽上。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80%。
由是观之,与人融合,并非深不可测。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次放松的谈心,一个会意的笑容或眼神,都可以换来健康、乐观、平和的心境,营造出宽松和谐的人际空间。关键是,你有没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意识。
(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度不断升高的同时,如何有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考验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了。
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IBM培养职工的方法,IBM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
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先收集资料并分析,确定问题确实存在之后,将问题写下来,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陈述,将问题具体化,使相关人员明了。
二要分析问题:可以利用管理学的技巧辅助,如鱼骨图等。或是与部属举行讨论会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并且列出解决的优先顺序。
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邀请同仁脑力激荡,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结果用有系统的方式整理出来,依照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是否能获得管理阶层支持,以及是否可付诸实行等原则排出顺序。
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选择影响力最大、推动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拟定行动计划。
五要推动解决方案并追踪结果:进行之前先给予'成功'的定义,在过程中不断检视决策的推行情况,并树立各阶段里程碑,确保行动达成目标。
半学期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包括:生命课程(价值拍卖、自我接纳、感恩生活);人际交往(同伴交往、异往、情绪管理);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为什么课程伊始就选择了生命系列的话题呢?在与班主任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师们普遍认为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未来没有什么目标和规划,或是设立的目标很遥远,不切合现实的需要。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学习,甚至总是处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所以通过对这些生命课程的学习,为自己的人生设立明确、可行的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几次课之后,和学生们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部分学生开始主动找我一起解决他们现在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我发现大部分问题都包含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两方面,所以根据学生们的反映,开展了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系列的课程。同伴交往的课程学习中,讲述了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还有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如何维护自己的友谊;异往主要讲述了异往的尺度和早恋的种种不良后果。关于学习动机课程的讲述,主要是通过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团体活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挑战自己,直面高考;学习方法也是经过我自身的经验以及参考学习,通过学习的效率、计划、方法、记忆四个方面讲述了一些学习的技巧,意在帮助学生们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心理辅导工作,学生的大部分问题都包含于人际问题和学习方法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人际冲突、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信任降低以及恋爱问题等。学习方法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考试焦虑、学习方法咨询等。其中由于一些个别因素导致来访者的流失,但是绝大部分心理辅导都有程度不一的效果。人际问题大都得到了解决,学习方法问题的咨询者大都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改变。尤其是针对一位考试焦虑的学生,来访时情绪激动,消极情绪已持续一周之多,经过辅导,情绪得到了舒缓,通过自我分析找到了解决考试压力的方法。这些例子让我切切地感受到了在中学时期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的有效帮助。
期间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辅导班,让我对如何做好一名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我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我能做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先要认清楚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是什么。和所有老师一样,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重视,自己的工作可以被他人认可。但是心理学又和其他学科大相径庭,其他学科可以通过一些测验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而且应试教育也让学习成绩成了检测教师是否教好,学生是否学好的不二之法。但是,心理学并非考查科目,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有学生们才知道,这潜在的影响也只有未来的某时才能逐渐浮出水面。虽然作为刚工作的年轻老师,我激情盎然,但是在工作伊始,我们就需要明白心理健康辅导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深切的知晓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它如同春雨般虽无声响,却在不知不觉中给大地以滋润;它如同旭日般虽无凯歌,却在每一个清晨给予人们新的开始;它如同蛹化蝶般虽无人知,却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质的飞跃。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它就是这样对学生们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一生之久的作用是无法磨灭的。
作为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刚踏入心理健康课堂的一刹那,我就被学生渴望的眼神所吸引,他们的那种渴望并不仅仅是对心理学知识的需要,更是充满了希望,希望能够有位老师可以无条件的支持他们,对他们没有学科成绩的偏见,不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真正能够去思考他们想要什么。学生们的那种渴望的眼神,至今我都回味无穷。其实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我们是给孩子们带来支持和爱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非常多美好的品质和闪光点,只需要一个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看到。孩子们是非常纯真的,你如果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他们,以尊重的态度来和他们对话,他们是非常容易亲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心扉敞开。重点是,作为老师,你是否脑海里深印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是善良且希望自我实现的,如果你相信这些,那他们就是你所想的这样。所以,作为一个老师,要去要求自己相信,相信孩子们每一个都是好的,他们也实实在在愿意表现得很好被老师所鼓励。所以,去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和爱吧,你的一点点爱甚至会让他们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也会很努力地回馈你更多的爱!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策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肢体动作或表情等表达方法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大学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友情,也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同时还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因此,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个人的如果成功,他的专业技术只占15%,而85%要靠他的待人处事与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世界著名的人际关系学与心理学家戴尔・卡耐说。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成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也是其坚持良好个性,拥有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大学生可以发泄不良情绪及压抑的情感,减少焦虑、不安和抑郁,从而使的心情舒畅,心态积极乐观,益于个人身心健康。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帮助与鼓励,交流学习心得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对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理想层次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还能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实现深度的自我认识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交往中,大学生在逐步认识他人的过程中,来反思自己,进一步认识自我;同时还可以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考来完善自我,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复杂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也无发展而谈。大学生相当一部分的生活经验与社会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得到的。因此,良好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贯穿其生命的始终;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起点,是其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生存需要;更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个体的必要条件。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时,如何正确有效的认识和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存在着一些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健康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的不良倾向与问题。这些不良倾向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圈子较小问题
经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的活动圈子较小。一方面,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的,与本宿舍成员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而与同班其他宿舍成员之间的交流则较小,这一问题在女生之间表现的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男女生之间缺乏交流,同班同学之间到毕业时也没有说上几句话的大有人在,更遑论与其他班级、系、院、学校之间的交流了。
(二)以自我为中心问题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5后的独生子女,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的溺爱,亲人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对别人总是会有过高的期望,要求过于严格,相反对自我要求则非常低。因而,他们在与朋友、同学、老师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以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去要求别人却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致于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与人合作和换位思考的观念,常常会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作为出发点,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正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不可窥视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真正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环境。
(三)大学生情感问题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喜欢与讨厌倾向。它不仅仅对大学生交往中的行为有促进作用,相反还会抑制交往的行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障碍表现在羞怯、猜疑、恐惧、孤僻、自卑、嫉妒、情绪自控能力差与狭隘等方面。例如:过于羞怯的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遇到不熟悉的人就“愣”住了;或是左躲右藏,不敢现身;或是一言不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或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无法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很容易给别人造成误解,影响正常社交;而嫉妒心强的大学生则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在与同学交往时缺乏诚意,甚至会指责、打击报复、中伤他人,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破裂。
(四)功利化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只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他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只关心其对自己有没有利益,能不能使自己获得好处,把他人作为自己达到一定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甚至个别大学生把功利主义作为人际交往的指导思想,形成只交对自己有用的人,无用的不交,对自己用处大的要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等不正确的交往观念。
(五)能力问题
社交经验积累不足。在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中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交经验,不能把握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常常以一种模式与人交往,想关心人却不知如何去做,想表现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表现,进而造成和别人交往失利和受挫。
言语表达能力不够丰富。语言是社交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交往与沟通最重要的工具。成功的语言表达常常是指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与不同的背景环境,同时懂得视场合讲话。相同的一句话依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对他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有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经常表现出词不达意,话不得体。本想表示友好,但是说话却是硬梆梆的让别人听的不舒服;本想夸赞别人,却奈何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势必影响会正常与良好交往。
(六)虚拟网络问题
运用网络进行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它在扩大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与对象的同时,也容易使大学生忽视现实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大学生一旦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就往往会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淡漠面对现实人际交往环境,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以致于他们更加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最终形成退缩、孤僻、自我封闭的性格,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四、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来缓解或消除这些问题,使大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具体可分为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
(一)个人层面
1.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经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以及个性不够成熟。通过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和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积累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体会人际交往中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处理形形的交往问题掌握处理和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
2. 拥有良好的心态。大学生不仅要有交往意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交往心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要实现平等待人、关心他人、诚实守信、、互助互利且需拥有包容及理解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认同、减少与他人间的摩擦。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还要避免先入为主、小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妒忌别人以及与人发生冲突等状况的出现,这样才有可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他人。人要有自知之明,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及与人交往时,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科学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找准自己位置,既不能自负傲慢,也不能看轻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控制、调适和完善自我,才能自我发展,进而正确、友善地对待他人。
4. 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时要尽可能的做主动的一方,例如见到他人时要积极主动的与人打招呼、问候等。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件习以为常的小事,但大多数人却常常因为内向、不爱说话等原因而不好意思去做,或认为别人不给我打招呼,我为什么要主动去和别人打招呼的心态而丧失了许多的交往机会。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尽可能的做主动的一方,这样会使他人觉得你平易近人或易于相处而乐意与你交往;反之,如果你总是希望别人主动和你交往,别人则会认为你盛气凌人、妄自尊大而使你错失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5. 宽容他人,降低对别人的期望。要求我们尊重差异、懂得包容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无意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分挑剔与指责别人,别人肯定不乐意与你做朋友。往往将人际关系推向破裂的边缘,大多数是因为缺乏宽容意识。此外,在与他人交往时,对等他人的期望不要太高,不要期望所有人都能成为你知心朋友,人活一世能得一知己足矣。
6. 注重人际交往技巧,掌握人际交往艺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方法、技巧与艺术,这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当人无法正确表达其所想表达的意思而弄巧成拙,明明是想帮助别人却适得其反,明明是想要和别人交往却惹人厌烦,进而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这都是由于不懂得交往方法、技巧与艺术以及交往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有目的地锻炼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大学生必须要加强语言尤其是交际语言的学习,使自己能够根据交往的目的、对象、场合及交往形式,采用适合的语言来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
(二)学校层面
1. 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学校要提倡文明、诚实守信做人,以致创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大环境,促使同学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学生社团和班级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作用,主动帮助不爱参加活动、性格内向的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逐渐引导其形成思想开放、积极乐观、人格健全的个人品质。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陶冶情操,而且能够成为大学生之间正常人际交往的桥梁。高校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增加大学生的交往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娱乐中建立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建立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良好品质,进而实现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开设人际关系方面的选修课或心理咨询机构,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屏障。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讲座、培训、选修课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判断和认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克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成才。如果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正确引导,时间久了越积越多容易发展成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碰到问题进行帮助与指点,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
(三)社会层面
1. 社会应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环境中不知不觉的被引导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人际关系,克服消极的影响。社会公众的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内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优良的公众行为表现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反之,则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
2.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特殊影响。大学生离开父母求学在外,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未结束。父母是在外求学学子的避风港,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父母应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多关注他们的在校情况,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
五、结语
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自我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是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心里不成熟、不稳定、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期,可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前提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其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希望通过本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解决问题的建议,进一步使大学生能够认识与理解人际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伟,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72-73.
[2] 郑锐华.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3):88-89.
[3] 刘秀萍,万燕.树立公共关系观念,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J].科技信息,2008,(1):213-214.
[4] 仇文华.浅谈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改善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0,(2):95-96.
[5] 吕倩.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1-20.
[6] 李芹燕.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样本[D].重庆:西南大学,2008:1-15.
[7] 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5-56.
[8] 高秀梅,昌晓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4):34-37
[9] 范方.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J].邵阳学院学报,2004,3(3):108-110.
[10] 李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障碍分析[J].理论导刊,2006, (11):94-96
[11] 高颖.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 2012:1-22.
[12] 徐广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3):47-49.
论文关键词:心理问题;高职新生;成因;对策
一、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高职新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由于害怕失败或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导致对自己不满和否定的心理状态。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甚至拒绝接纳自我。有的人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所以说,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部分高职新生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己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如有的新生自认为身材不足、长相不如人而自卑;或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缺乏如音乐、舞蹈、社交等方面的特长而自卑;也有的新生由于遇到挫折和失败,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贬低自己。
(二)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一个人如长期不与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处于社交孤立状态,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则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则会导致人格失常。作为新生,初入新的环境,内心充满了远离父母和中学好友的失落感,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所以说他们内心是非常愿意与别人诚挚地交往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有的新生不相信他人,不敢轻易与他人交往;有的自己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却等着别人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要求和期望较高。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更加孤独。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从而在行动上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一般表现是: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其情绪成分很大,方式只是简单的拒绝和对抗,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高职新生因为对消极情感体验得多而更具有敏感性,更易产生抵触情绪。而激烈的抵触情绪既是逆反心理的稳定因素,又是它的启动器,所以,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比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往往像条件反射一样地对来自教育者、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抱有一种神经质的偏见,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即使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结果是导致对教育者的怀疑和偏见,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威胁机体康宁的任何情境,都可引起焦虑。例如:对身体有害的威胁,对个人自尊的威胁,做那些超过个人能力限度的工作之压力以及各种冲突和挫折情境,都可以引起焦虑。许多新生在刚入学几个月以后,有时甚至更短,就开始出现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情绪烦躁,易激动,但又无奈;吃饭无味,睡不着觉,对任何事情都是被动接受,兴趣不高。这些情况的存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对这些现象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的正常学习都难以进行下去。
二、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的压力
高职新生一进校就会感觉面临着学习压力,教师的授课速度很快,同时,高职课程相对于中学课程在难度上又提高了一层,而且课程的设置与一般专科又有很大的差别,包括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突出“应用性”,淡化“系统性”,许多新生无法适应这些转变,觉得学习负担加重,感到压力很大,随之出现了失眠、焦虑的症状。
(二)自我评价失调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高职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脱离父母的呵护,开始了独立生活,因而成人感、独立感骤然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高职新生往往由于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距离太大,在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理想自我后,就容易急躁、失去自信,从而产生否定自我、自卑的心理;或过分高估“现实自我”,将虚假的“理想自我”替代了“现实自我”的位置,丧失自知之明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与所追求的“完人”的差距太大时,往往从自信的高峰跌入自卑的低谷,导致对现实自我的强烈否定。
(三)对校名、专业、学历认识不足
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对上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低一等,是“二等公民”,因而自己看不起自己。而且,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格局中,高职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高职新生在入学前,就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据某咨询中心统计,青年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交往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新生入校后,想和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该怎样交往。有的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转贴于 (五)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不适当
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新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处理问题不当,极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或一些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三、高职新生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高职。
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跟学生分析透彻关于高职教育的相关问题,才能让新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如国家对高职的认识、定位和相关政策,以及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和职高生的区别,有什么优势、劣势等问题。而且,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优势。
(二)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高职新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只是通过对他人的认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自我认识越客观越好,过高或过低地作自我评价均是不合适、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的。所以对高职新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启发和引导他们通过多角度全面认识自我为切入点。同时,要让每个新生都“接纳”自己。教育者要引导他们面对自我现实,平静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宽容地对待得与失。要让他们明了自己的优点与成功是宝贵的自我财富,缺点是可以克服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失败。至于长相、外貌、出身,这些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因素则不去计较它。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高职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所以高职新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调适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如可以通过调研、观摩、实习等方式,让新生走上社会,把所学的和将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能发现在一定的岗位上,他们有他们的职业优势,从而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增进对高职教育的了解。在校内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如负责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对新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人际关系的确是高职新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学习效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同学。因此,作为高职新生应该首先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坚持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院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