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学的投射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心理学;人力资源招聘;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备受推崇。“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因此,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心理学的作用,使企业以更科学、更便捷的方式甄选出适宜人才。
1人力资源招聘中应该避免的心理学效应
人力资源招聘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彼此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心理效应,以下是对这些心理效应做出的具体分析。
1.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通俗来讲,就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并在脑海中占主导地位,影响着日后对彼此的判断。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时,首因效应一直是比较普遍的心理效应,面试官通常会凭借第一感觉先入为主的认为某一个应聘者适合或者不适合。然而,首因效应难免有所偏颇,缺乏科学性。
1.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即新颖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影响其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接受信息的前后时间间隔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这是由于前面接受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使得近期接受的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如应聘者在最近一次面试过程中的表现通常会在面试官脑海中占主导优势,有时候会自行对该面试者最初的评价。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相反的两种心理效应,但两者又具有共同点,它们都使面试官过于主观臆断,导致决策失误。
1.3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即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凭借刻印在自己脑海中的关于某人或者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标准的心理现象。刻板印象往往带有偏见色彩,它使人们通常把某个具体的人作为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普遍性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具体性评价,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刻板印象虽能帮助面试官根据应聘者的共同之处很快进行判断、筛选,提高了招聘效率,但这也使面试官忽略了应聘者的个体差异性,削弱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即"光环效应",是指当人们对某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后,便会以此来判断该人其他方面特征的好或者坏。从本质上来看,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如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如果拥有出众的外表,面试官给其的经验评估分数会更高,造成对其综合能力及素质评估不准确。
1.5内隐人格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是指人们将多重人格特质归入同一类的一种图式,表现为只抓住某人一项占主要位置的特征进而推断其其他品质。如当人们面对一个善良的人时,会自然而然的推断他很慷慨大方。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推测方法具有片面性,缺乏科学依据,常引发错误。在面试过程中,有经验的面试官常有此心理效应。
投射效应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具体来说就是,在对他人进行认知时,会主观认为他人也拥有与自己相似的特征,会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给予与自己相似的应聘者以更好地评价和就业机会就是投射效应的作用,但这并不科学,影响着人才的选拔。
2人力资源招聘中应当重视的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时应用广泛,前面讲过了招聘中应避免的心理学效应,下面将谈到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以期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能够更科学的甄选出适用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1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即情感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萨洛威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五种能力,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以及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近年来,情绪智力对企业的影响深远,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对应聘者进行情绪智力分析、评估有利于为企业选出情绪智力较高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2.2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内隐、不能书面化的期望,属于隐性契约,不受法律保护,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这也意味着,企业想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管理就必须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进行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赋予员工工作任务时要与其职业倾向相匹配;给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给员工合理的报酬;不断寻求价值认同;给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给员工提供晋升机会。所以,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面试官要挑选出那些认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应聘者,因为这些人具备与企业形成良好心理契约的先决条件。员工与企业形成良好契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态,它促进着人的成长和绩效的提升。在业界,心理资本已经和财力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并称四大资本,并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心理资本内容丰富,主要包含希望、乐观、韧性、幸福感、情商和组织公民行为。因此,拥有良好心理资本的人是具有无限潜力的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应当在考察应聘者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其心理资本的考察,甄选出职业技能优秀、心理资本良好的应聘者,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结语
人力资源招聘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应当避免受心理效应的影响,要依据心理学中的情绪智力、心理契约、心理资本等对应聘者做出更为科学的判断,为企业甄选出更适合的人才,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晶晶.论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环节中的应用[J].才智,2012(20):355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关键词 投射测验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A
1投射测验的发展历程
1.1萌芽阶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投射技术的运用源于高尔顿首先开始的字词联想测验,之后由瓦特、克里培林发展成第一个投射测验――字词联想测验。
1.2前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罗夏受克里培林的影响,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学诊断》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人格投射测验理论,他称之为“形解释测验”罗夏的墨迹测验一经介绍很快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在美国和欧洲都得到了发展。
1.3顶峰时期(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1940年学院派心理学在美国逐渐被医学化。据统计当时罗夏测验在美国最常用的测验中投射测验占了五席。
1.4争议批判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随着投射测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在心理治疗中盲目使用投射测验,导致了对投射技术的不断质疑和批评。面对不断的质疑和批评,为了解决投射测验已有的缺陷,许多测量学家开始整合以前的投射测验。
1.5整合中求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
心理学家开始了对投射测验进行了整合。他们综合了投射测验的缺陷,分析了其它测验的优点,对投射测验的编制、施测、分数的解释做统一的、标准化的确定。
2投射测验的科学性评价
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关于投射测验在人格评估领域的科学地位问题的争论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一方面是实验者对投射测验信度效度和常模等方面尖刻的批评。另一方面是投射测验在临床咨询中应用较多。因此对投射测验做科学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投射测验技术是“主观性”评估,其它技术是“客观性”的评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一:它的客观测验中, 有时也包含投射技术 。 比奈在他的智力测验中使用了墨迹测题, 著名的韦氏智力测验中的领悟力测验 、词汇测验就被认为属于投射性质。其二, 罗夏测验等投射测验也遵循测量学的原则, 致力于建立客观化的评分标准, 并有大量的信度、效度的研究报告。因此投射测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投射测验本身的局限性引起了人们对其科学性的怀疑。
(1)相比于别的标准化的测验多数的投射测验没有建立自己的常模,参照标准很难确定,测验结果很难解释。这就制约了测验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了投射测验科学性的降低。
(2)信度和效度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投射测验的负性态度基本是因为投射技术的信效度不高。批评者认为投射测验的效度估计源于对以健康结果训练为基础的病理群体的观察,其结果将导致在临床咨询的条件下有高的效度估计。至于信度,由于多数使用评分者信度再加上投射测验的自由性非结构性原则,这就使记分的难度增加,信度不高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
虽然投射测验面对这么多批评指责。但投射测验并没有从心理测验的阵营中消失。相反相比于其它测验而言投射测验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它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文化公平性,可以在跨文化研究中广泛应用;投射测验是测量人格的深层结构无意识的有效工具,而其它人格测验根本就无法做到;与其它自陈量表和结构式访谈相比,投射测验可以有效防止社会赞许性等问题的出现,间接地测量出被试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像问卷测验那样依赖于被试是否真实回答。
3提高投射测验科学性的措施
3.1客观化、标准化与常模相结合
投射测验可以借鉴其它测验的优点,将投射测验的施测评分规则、结果的解释、施测者的技术水平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的规定。建立自己的常模标准。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按照客观诊断――标准治疗(头脑与公式的结合的模式)即要运用尽量客观标准化的方法作出诊断。从而按照统一的常模标准进行解释。
3.2将投射测验技术、问卷测验技术、情景测验技术加以综合运用
问卷测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到大量的信息,测验结果也容易量化,便于确定测验常模。但它容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且无法评估受试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情境测验在人员选拔中效度较高,但是它所设计的特定情境只能评价到特定的心理特质,人为的情境能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境是一个争议。情境测验最大的局限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正是因为各种测验方式各具特色,他们的综合使用可以扬长避短,更加准确有效地测量出人的心理特质,从而提高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3.3理论与技术亟待日趋完善
随着投射测验的理论与技术日趋完善,投射测验的信效度逐渐得到肯定。在临床诊断中的效应量与MMPI和韦氏智力测验不相上下。除罗夏墨迹测验之外,某些主观统觉测验的改编本、句子完成测验等不少测验已经有了统一的记分和解释方法。由此可以预见,投射测验在未来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必将大放光彩。
关键词:电影本体心理学 男性负性心理学 女性负性心理学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用本体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来分析电影的一些特征,以此来揭示出电影中所含有的本体心理学的特性,因为“电影本体心理学”尚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电影本体心理学”的主体理论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本体自在、倾斜屏和信息心理感应场。电影本体心理学存在的核心是“本体自在”,它是构成人的自我形态的基本,因为人不管是处在什么状态下,总是一个自我同一的整体。“倾斜屏”是一种对现实形象进行歪曲性投射而引起幻觉的心理机制,它不是客体现象,而是根据接收者内部已预先设计好的主题选择对形象进行歪曲。它的主要作用是让人偏离自己的“本体自在”中心,以达到操纵人的目的。“信息心理感应场”是生命载体间特性化的互动状态。它是发生在有方向性和确定内涵的特定区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互动。这种感应场有物理的能量,也有心理的能量,它有一定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效应,是一种信息载体间潜意识能量的互动。
男性负性心理与女性负性心理虽然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却有着相同的命运悲剧,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细小行为,坚持良好的习惯,即注意自己的微观世界,那么,我们便能做到自我归位,恢复我们原有的思想和理智。
一、不同的作用机制
“女性负性心理”: “女性负性心理”在电影本体心理学中隶属于“倾斜屏”的本体心理,它是最具刻板定型的一种心理模式。共有三个特征,即“老妇人”的刻板定型、从男人的错误中汲取营养,来自于女性身体而不是理智。“老妇人”是女性负性心理的原型之一,它大部分情况下都以一个“老妇人”的形象出现,这个老妇人通过倾斜屏的影响再加载在她所要选择的女性身上,于是女性的负性心理就从男性的错误中开始汲取营养。实体本身的防御系统会被这种错误所削弱。
“男性负性心理”:在电影本体心理学中,“信息心理感应场”的一个重要心理表征就是“男性负性心理”,它代表的标准男性在一个大家族或者小家中都保持着绝对的领导者的地位,即有着家长式的作风和思想意识,对女性都拥有绝对的支配的权利,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支配欲望。他们有着精神分裂的人格,因为他们一方面需要女性的爱,一方面又给予他们爱。他们渴望受人尊敬,并渴望成为大人物。这种拥有男性负性心理的男主人公可以是任何影片中的一个男主人公。
二、相同的命运悲剧
我们的情结模板是负性的。“负性”这个词――在无意识的原始语言里――是死亡、拒绝、排斥的意思,同“成长”(获取更多、为他人做更多的贡献)的意义恰恰相反。
影片《八部半》中,最后的结局是:那些出自同一类型母亲的那些女人们,等待他们的是命运的自毁。这在很多影片中都得到了应正,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红高粱》里的九儿,还有《致命的诱惑》中的妻子和情人,她们的结局都是不尽人意的。原因就是在“倾斜屏”的作祟下,她们偏离了自然本性。
男性同样如此,例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因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主人,他对自身的直接认同反映了心理感应场的诱惑力要远远超过其灵魂净化功能。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有一个失败的结局,因为这种负性心理已经将他失败的人生投射出来了。其实,不论这个影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老爷这个男性负性心理的形象总是失败的。在《英雄》中无名和残剑也是如此,他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不顾别人的利益、不惜别人的生命,他自以为是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大男子主义的男性。这种思想类似于白日梦,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结果,也没有明确的过程,这只是两个男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两个男人为了目标而赔上了一个女人的性命,这种行为不论是在外在还是潜意识中都是非常可怕的。
三、自我归位
自由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上天的自由,一个成熟的人要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便会拥有这种自由,并且更重要的是还得要克服那种僵化冷漠的心理特质。经历过这些之后,就会拥有成熟的人的创造力,利用这种创造力,就可以以创新的精神来把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
所以,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做自我归位的训练,即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自然本性。即使是人自以为已经同过去一刀两断,即使他自以为自己的一切已经重新开始,但如果做不到自我归位,他的所作所为仍然等于零。所以说,即使像精神分析这样一门对人进行深入剖析的科学,如果忘了上述前提,不但不能帮助人成长,反而使人陷入迷惘的境界。
通过男、女负性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有各种阅历和经验知识,但反射模板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妈妈”。由于倾斜屏总是在培育那种类型的母亲,所以它总能使人获得相似的智慧。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细小行为,坚持良好的习惯,即注意自己的微观世界,那么,我们便能做到自我归位,恢复我们原有的思想和理智。其实,把我们的生存提高到一个宏观世界的水平上并不难做到,只要克服那些导致我们计划失败的小错误就行了。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做个成功者,如果他能和四五个人成为知己的话,那么他就能在社会更广阔的环境中做个成功者。
可以看到,电影男、女负性心理可以体现在任何一部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身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电影本体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电影影响做一个透彻的分析。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果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去把握“电影本体心理学”,并且把“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到电影的拍摄与创作中去,我们就会找到一个电影和观众的最优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能够使影像达到最真实、最良好的状态,观众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多影片内容的共鸣。
参考文献:
[1] [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艾敏.刘儒庭译.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瑞士]荣格著.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三联书店,1991.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1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为它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折服。心理学是十分客观的一种存在,但同样不乏应用性。也许心理学理论有些枯燥,但辅以实例,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深入体悟生活的感觉,所以说心理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 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
在科技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进入了 情绪负重 的时代。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也就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对专业的选择和态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避免出现或有效应对由上述种种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现象,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心理学教会我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我的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心理年龄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现实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偶尔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我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偏强,但已经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我的情绪体验较为丰富,并且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十分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
从性格特点考虑,我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受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较为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自身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些偏颇,但这也是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前进的生活的基点。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我的最大收获。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在里面。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只是我们所不够了解的人和事物。其实很高兴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也很高兴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相信从其中得到的东西,会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2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关键词】招聘;面试;心理效应
招聘是人力资源模块中最基础的工作,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它是保证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招聘流程缺乏对人心理的关注,往往导致招聘的效果不理想。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后使得招聘能够流程化并且能够更直观的进行数据分析。从招聘的初始环节招聘职位的到新员工试用期的评估和跟进的所有环节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将会使得整个招聘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职位空缺的产生
一个职位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组织机构的发展,工作任务增加需要增加新的职位;上一任得到了提升,产生了新职位;上一任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被调离岗位,等等。这一过程,要考虑招聘方,主要是招聘部门的心理因素。例如,一个招聘部门的负责人可能会因为空缺职位的前一任的表现,得出一些主观的结论,从而在心目中排斥与前一任的他或她具有某种相象特征的人。比如,一个运营总监因为一名女性下属因为结婚怀孕而仓促辞职,心中感到很不满,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一定不要招一名近婚龄或已婚未育的年轻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与用人部门主管详细沟通,分析上一任不能胜任的真正因素,尽可以地确立客观的评价。要使用人部门主管意识到,不能因为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发生,就得出所有年轻女性都有可能轻易辞职影响部门绩效的结论。可以列举组织内其他背景相同,但是工作绩效依然很好的员工实例,打消用人部门主管的顾虑。
二、职位与面试准备
招聘职位的时候,需考虑到潜在应聘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将招聘职位写得条理清晰,格式正规,印制精美的广告,都能吸引更多潜在的应聘者。对于工作的描述一定要写得尽可能详细,特别涉及到技术方面的要求,要准确,因为随着工作分工的精细化,学历高的应聘者,对于是否能在工作中运用和发展专业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视的。要设计专业的招聘流程设计和招聘计划,完整地让应聘者知道他现在处于招聘进程的哪一步,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招聘方。频繁地改变流程和计划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
三、面试
(一)面试中的人才测评
目前心理学在招聘中运用更多的还是在面试过程中的人才测评技术,几乎所有的招聘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一些心理测评的方法和技术,最常用的有公文框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等。不少公司还有专门的测评软件,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卡特尔16PF等人格测验,能对应聘者有个大概的评估,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位对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关键特质相关维度的分析,以确认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度。除了可以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也可以尝试用一些不可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作为辅助,比如用投射技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这是蕴藏在人类行为深层的动力,自己是意识不到的。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这种技术属于心理测验的三大技术之一――投射技术。
(二)面试中应聘者的心理因素
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期望过高。有些应试者看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与周围环境,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在面试过程中,这类应试者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势。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或某方面有专长,或过去多受奖励。但期望值过高、过于自负的应试者往往事与愿违。(2)趋同心理。指应试者一味迎合、顺从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考官言听计从,甚至言行举止都愿与主考官保持一致。趋同心理的根源在于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如缺乏自信、盲从模仿、无主见等。(3)表现心理。指应试者主动展示自我的倾向。表现心理强的应试者可能主动与考官握手,回答问题时可能抢每件事,自我表白,言语过多等。应试者的适度表现是正常的,但过分表现就可能给主考官留下相反的印象。此类应试者多属外向型性格。(4)掩饰心理。指应试者企图掩盖自身缺陷的倾向。表现在回答问题上,支吾搪塞、答非所问;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神色不安,抓耳挠腮,避开主考官视线等。此类应试者或者虚荣心较强,或者有明显的缺陷和弱点。(5)完善心理。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优点。(6)恐惧心理。面试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有:第一,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第二,群体恐惧。对方是一群人,而你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第三,高位恐惧。当去某单位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则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7)自卑心理。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都无法顺利地通过面试这一关口。在这种情况下,应试者的起初水平是无法发挥出来的。女性在重大面试场合获得的成绩往往低于她们的实际水平,低于她们在平时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8)迎合心理。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企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惟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在面试非常希望博得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主考人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试者真实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三)面试官的心理效应
面试官在面试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的心理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先生认为:“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大多数决策者在面试的最初5分钟内就做出了录用与否的决定,并把面试的其余时间用来使他们的选择自圆其说。”因此,专业的面试官在面试时会注意调整以下这些心理因素:(1)归因效应:面试官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永远正确,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候选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2)异性效应:面试官受异性吸引,尤其对外表气质佳、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容易产生好感。(3)首因效应:面试宫对候选人的第一印象作用很大。(4)晕轮效应:面试官容易被候选人的亮点所吸引,忽视观察其他方面,往往会忽略候选人的全部特点。(5)对比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做出的面试评估会受面试的前一个候选人的影响,并会有无意识地对前后候选人进行比较的心理趋向。(6)序位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会对最初和最后面试的候选人印象特别深刻。(7)中央趋热效应:面试官对连续面试的多名候选人评分时,当对候选人的评估感觉没有把握时,打的分数往往集中在中间段。(8)惺惺相惜效应:面试官倾向于认同自己的“同类”(例如:同爱好、同气质、同校、同宗教、同族等等),而更适合招聘职位的“异已”被拒之门外。
四、员工入职后跟进
入职培训能够帮助员工在第一天培养起作为团队成员的感觉,帮助员工从心理上“准备好”,通过对公司整体的了解,尤其是对规章制度、公司文化、健康与安全的方针和做法、工作环境等的熟悉,员工才能够建立起投入到新角色的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入职培训还能为将来员工信息入库、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基础的材料。入职培训是也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合格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员工的保留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有研究显示,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三个月是员工离职最多发的时期。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员工对公司的第一印象能极大地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甚至定下以后的工作基调。通常员工在第一天会很积极,希望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从公司角度来说也希望如此。所以入职培训作为一个增进双方进一步理解的机会,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大的公司都有专门的入职培训流程,甚至有专门针对入职培训者的培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有效的入职培训呢?让员工感受到欢迎及关怀;与员工确认用工的种种条款,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期望值(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让员工理解公司的道德行为准则;完成公司的法定告知义务(如《劳动合同法》里的要求所告知事项);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适应性;建立起员工的信心,让其相信加入公司是正确的选择;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成功的入职培训开始于公司正式雇用员工的第一天,一直到员工真正融入到组织中去。入职培训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由专人来做,而不是由直线主管在工作中简单交代了事,也非刻板的填鸭。
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现代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组织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还是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心理学在招聘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正确地运用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J].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武建学.七步打造完备的招聘管理体系[J].哈尔滨出版社,2006
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而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基于职业能力开发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整合思路
(一)从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的角度重新认识心理学课程姜大源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2]以人为对象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讲解与接受、咨询与推销、沟通与调解等服务能力,此外,跨专业的社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小组工作中与人合作的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自信心、成功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环境意识和职业道德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都有论述,将其重新整合编排,将成为最好的教学材料。以往,在建筑学模型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课程一般列为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后面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体系中的心理学,要么是按照职业领域来划分的,如旅游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要么是按照行为主体来划分的,如消费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这些心理学的知识都是概括性的知识,在现实中人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分别表现为所列举的知觉、态度、价值观、动机等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这些心理活动是隐藏在工作的行为表现的背后的,或积极或消极,或支持或反对。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打破专业的局限,以“用”为纲整合出一个适用于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的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可行的和必要的。(二)从职业行动领域出发,打破学科体系的框架,构建服务专业的心理学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泛指工商管理类、会计财务类、金融类、投资类、商贸类专业。从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出发,用心理学的视角,我们首先可以把这些共同的行动领域提炼出来,以专业活动为背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串联心理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经过分析和实践,我们可以整合出这样几个学习领域:1.客户(员工)需求识别。学生能通过客户(员工)的语言、行为、身份、个性特点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发现客户(员工)的潜在需求。这部分主要结合人格心理学中有关人的知觉、个性特征、需要和动机理论等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心理测验中的投射技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分析人的心理。2.客户投诉处理。学生能通过倾听、解释、说服消除投诉者的不良情绪,达到维护客户的目的。这部分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价值观、情绪和情感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咨询心理学中的倾听和谈话技术、移情的方法、情绪疏导等方法与投诉者对话。3.企业信息传播。学生能通过企业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危机公关等手段,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这部分必须和相关的专业学习放在一起,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印象形成与整饰、从众、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群体心理效应等内容展开。4.人际沟通。学生能通过人格品质提升,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上改善及深化,学会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掌握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处理方法。这部分结合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管理沟通、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的相关知识,通过体语沟通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将理念和技巧传递给学生。5.自我激励和员工激励。学生通过自我认识、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激发和保持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这部分结合管理心理学中、心理测量中的激励理论、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通过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施测、为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个激励方案的训练来达到教学目标。6.员工心理援助。学生能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处理一般的适应问题以及不涉及人格特质变化的心理问题、了解严重心理问题和各种神经症的表现、掌握压力管理以及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健康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完成,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社会调查的方法来进行。
心理学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好的课程体系需要有效地落实,在师资、教材、实践教学环节上统筹安排。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确立心理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心理学课的教学目标职业教育是“职业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基本规律的,职业能力是以胜任工作任务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对于职业能力的结构,目前职业教育界普遍接受的是德国学者的观点,即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目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如计算能力、编程能力、实际的技能和知识。方法能力是给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它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决策能力、自学能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冲突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它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具有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3]可见,心理学课程是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以教育目标定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二)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心理学教学目标的高质量教材目前,在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心理学教材都是按照学科体系的要求来编写的,理论体系完整,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实践性、针对性不强,没有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以至于学生学了知识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偏离了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编写新体例的心理学教材,按照前面所提出的6个行动领域,重新组合各门心理学的知识模块,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与技能并举,教师教和学生学结合。(三)加强心理学师资的培训和进修,打造复合型教师团队无论是经济管理学专业背景还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都不能胜任整合后的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通过在职培训和进修,比如参加单科进修、攻读第二学位、企业顶岗锻炼等等方式,弥补它们知识或实践经验上的欠缺,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四)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推进项目教学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当我们用这种方法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费尽心思地讲解,学生却如坠入茫茫迷雾,摸不着头脑,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甚至对于老师提出的案例都因没有工作经验而理解困难。这与学生没有心理学基础有关,也与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落后有关。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推进项目教学。
作者:周芳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关键词:教师教育 公共心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49-02
公共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培养现代教师基本能力的课程。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形成科学的心理学理念,了解学生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更好的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学生工作、班团队活动等。老师教好此门课程,学生学好此门课程对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早已提出[1],并且很多学校也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师范生能力要求的变化,随着90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发展变化,如何上好公共心理学课程是值得所有从事该课程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深入进行下去的课题。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考核等角度探讨该课题。
1 改革教学目标――从学习知识变为帮助成长
长期以来,公共心理学教学目的强调了解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识记和理解环节,而忽视了领悟和运用技能的培养。据国家教委师范司对一些地区高师进行的调查,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的从业教师在工作绩效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师范类教育的专业性没有得到明显地体现,因此,“心理学课上着好玩,学后却没有用”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要害。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课程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等。这意味着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公共心理学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学习这个层面,意味着公共心理学不能再空喊强调实践能力而没有实际行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教学目标转变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转变。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中必须加入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作用和意义的认知,体会领悟公共心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公共心理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学习中。心理的本质是人对社会主观能动的反映,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可以避免课堂上面睡觉、聊天、玩手机游戏等现象,避免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而耽误教学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老师管教而产生的厌学、逆反心理,可以在有限学时的课程中达到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形成对学习、教学的科学认识,会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适应当代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对师范类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公共心理学的不仅学习心理学知识,更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2 改革教学内容――从老师想教什么变为学生需要学什么
公共心理学课程满意度调查中两个问题最为突出:一是课程体系为体现教师教育素质培养,二是课程内容与教师工作结合不紧密。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大概有几种。一是使用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结构,二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在结合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中的一门或多门课程[2]。前者内容过于专业和深入令学习者很苦恼,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后者则内容体系庞杂,因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一般只开设一门心理学课程,教材编写者希望能把所有需要未来教师了解的心理学知识都融入这一本书中。授课老师在拿到这样的教材后,需要讲解的知识点非常多,在公共心理学有限的课时(通常是32―72学时)中想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就不可能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保持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忽视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忽视了学生想学什么,更是忽视了在公共心理学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3]。两种教材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公共心理学教学中有一半的学时在介绍普通心理学知识。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的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很多内容没有体现心理的发展性,对中小学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
综上,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要针对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就应以人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学为重点,将心理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强调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现象和活动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如,讲授思维这一内容的时候,不应该强调思维的种类和特点,而更多的关注思维的发展过程,与年龄相伴的思维特点,还可以选择一个故事让学生改编后讲给不同年龄的孩子听。学生运用思维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知识点会用更深刻的记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教学活动时自然就会应用了,真正体现了公共心理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的意义。
(2)开展专题教学,不苛求教学体系完整。心理学是一门很典型的交叉学科,它的本科生被授予了理学学士,但是很多心理学课程却更接近社会科学的性质。公共心理学就是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规律应用与社会生活中,它章节之间不像自然科学课程一样有严谨的逻辑顺序,严格的先后关系,完全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挑选一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较难理解的、在心理学专业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解,其他内容布置学生自学。专题内容可以包括:从认知的角度促进教学、从行为的角度促进教学、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习的策略与技巧、教学设计与策略、教师心理、学校群体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关注老师怎么教变为关注学生怎么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但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在增加实践环节等方面却有很多困境[4]:一是教师资源有限,公共心理学通常由心理学教研室承担全校所有专业该课程的授课与辅导,心理学作为一个边缘学科教师数量比较少,其中专职的公共课老师就更少了,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负责200-300学生的教学工作。有限的教师资源导致该课程只能大班授课或合班授课,教学内容很难兼顾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法。二是课程学时较少,公共心理学学时通常是32―72学时。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体系非常复杂,和常识中的“心理学”有很大差距,所以知识体系的讲授是必要的。在这么少的学时内既要讲授知识,又要掌握知识的运用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是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足,笔者在上过公共心理学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调查中发现63%的学生认为学不好该课程的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讲授不生动等),21%的学生认为考试合格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内容与自身发展无关等)。表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都不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本课程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力争把教学改革结合课程特点落到实处。形成具有公共课特色的教师教学课程改革。
3.1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1)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技术和教育技术,设计和制作多种辅助教材,将内隐而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实验以生动活泼和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懂度和学习兴趣。例如,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断,做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
(2)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例如,通过明示教学目标、提问、有趣心理现象演示、语言或身段变化表演和突出的版书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理预期;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材料,以通俗的语言使新旧知识建立清晰的联系;或通过提问激活相关知识;通过举例、版书或实验等方法,促进选择性知觉;通过提问相关的问题或让学生举例分析来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旧知识的异同,以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学生及时复习,重点指出难记或易忘的内容,提供多种感官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
3.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充分讨论教师设计或提供的由实例到原理,由原理到实例的教学事例的基础上,请学生设计教案,并组织讨论、分析和总结;提供各种教学情景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以提高学生因材施教和管理育人的能力;通过投射测验和简单问卷等方法,让学生对自我进行探索,以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开展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技术的团体辅导实践,加强学生用心理学原理处理生活和未来问题的能力。[5]
3.3大胆尝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加强课程实践部分的学习,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训练,不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同学领取不同的任务。教师尝试将学生分组、加强学生课外的训练,跟进指导,如教案设计中的心理学规律运用等。指导教师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本学期修读的课程的成绩。
在教学课时不断压缩的大的教改背景下,不能压缩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心理学的感觉、认知等基础实验的感知实践环节,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另外给予学生一些课后任务,或是小组学习任务,即考核了学生由知识掌握向技能掌握的过渡,也可以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训练,不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同学领取不同的任务,因材施教。课外作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本学期修读的课程的成绩。它既考虑了教学整体上的基本规格,又兼顾了个体的志趣与发展,最后落实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使其真正成为深受社会各行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3.4整合教师团队,保障专题教学
改变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上的现状,尝试师资的整合,多位老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每人分别讲不同的专题。这样不仅仅扩大有限的教师资源,还可以让每位老师讲自己擅长的领域,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增加教师之间互动,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中小学心理健康介绍,教师心理及角色意识,心理学基础实验介绍等。
4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考知识到考运用
教学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导向作用[6]。为了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教学考试不能是“学什么考什么”,而要做到“教考分离”。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全校公共课,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有督促和监控作用。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期末考试,不仅仅是建立题库,每次期末随机抽取一套标准化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考试,测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包括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表现(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及课后作业的好坏(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等)。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的考核,督促学生讲课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心理学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评价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
公共心理学课程客观上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生课时较少,多班合班教学等问题,导致了传统教学以讲授知识为主。但是面对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面对熟练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90后学生的新形势,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课后自学,并主动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和学习。同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热爱教育教师事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立志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03(06):1109-1113.
[2]马勇琼. 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13-14.
[3]王艳.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4]全莉娟,王道阳,姚本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5]陈红艳,梁彦红.学生对高师心理学课程的教育期待及期待效应分析――基于商洛学院学生问卷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关键词主题统觉测验 个案分析
在心理学中,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的一种常用的人格评估技术,许多研究者利用该测验从事各项研究。有研究者统计,主题统觉测验是美国近20年来排在第三位的作为临床人格评估和研究动机、焦虑而使用的工具[参考文献
李彦章. 临床应用中的人格评估.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2):66]。它最早由默瑞和摩根(H.Murray & C.D.Morgan)于1935年编制出版。主题统觉测验包括30张内容模棱两可的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以及部分景物。主题统觉测验认为,个体面对图画情境所陈述的内容与其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容当中,有一部分内容固然受当时知觉的影响,但其想象部分却包含着个人意识以及潜意识中的反应。也就是说,个体在陈述内容时,常常不自觉地将隐藏在内心的冲突和欲望融入故事情节中,借助于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宣泄出来,即把个人的内心世界投射于故事中。主试通过对被试陈述内容的分析,从而了解其需求。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之所以用 apperception 而不用 perception ,表示被试对呈现的模糊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与其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和生活经历(life experiences)一致的[ Anderson, J.W.. Henry A. Murra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In L. Geiser & M.I. Stein (Eds.), Evocative Images: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and the art of projection (pp.23~3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由于主题统觉测验的测验材料是一幅幅模糊的但同时又带有社会情境特点的图片,也就是说所呈现的刺激不具备设定的意义,因此需要被试主观的组织它,并赋予他独特的意义、私有的意义,也因此主题统觉测验被认为是一种了解被试人格结构深层内容的较好的心理测验。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能力测验和学业成绩难以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成功,而人格、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相关,甚至能预测绩效。针对人格、动机的测量,人格问卷法在使用简便的同时,却因为反应偏差的局限导致问卷结果不可靠,评价中心和结构化面试有了较大的改进,但由于结构化面试是人对人的评定,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的顺序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性别效应、相貌效应等同样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中心由于评价主观性、实施成本等因素限制了它的使用。另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人伪装、掩饰性更强[ 童辉杰. 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1~88
[4]吉沅洪.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很多研究者将希望寄托于一种目的更隐蔽、更间接的测评技术,即投射技术,诸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相对来说,它们更能表现出有关其心理素质的更真实的信息。
那么,主题统觉测验具有人格问卷测验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主题统觉测验是不是应该被广泛而大量的应用呢?并非如此,在实际应用当中,投射测验在人格测验中所占的比率极低,而TAT所占的比率又更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TAT有着其自身所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比如:测验耗时巨大,做完一套完整的TAT测试往往需要四到五个小时,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大样本施测选用;它没有标准化的施测规程,施测中往往是根据被试的年龄、性别等特征而随意调整指导语,更为重要的是,它没有客观的评分标准和方法,虽然有Murray提供的评分原则可供使用,但受主试的主观影响比较大,对于同一份测试结果,不同的主试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因此,对结果的解释,决定了TAT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对于结果解释水平的训练,也是各使用TAT的施测者所应着重训练的部分。下面,本人就拿出一份TAT的个案和大家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被试的基本情况:男,28岁,未婚,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选用图版:1,2,3BM,4,5。(见附录)
指导语: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关于想像力的实验,测验中将会给大家分别展示5张图片,图片展示的方式是每10分钟一张。在这10分钟内,你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编一个故事,并把它写下来,不少于200字。故事应该包含几个要点:图片上是什么场景?这个场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景以前和以后是什么情况?场景中的人物是什么想法以及会怎么做?
被试的测试报告:
图版1:这是一个小男孩,初中生吧,一把小提琴,一张试卷。看他苦恼的样子,应该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为什么呢?可能是把时间都花在练小提琴上面去了。考试考得这么差,该如何面对父母亲?难道以后他要把时间都花在可恶的学习上,抛弃他心爱的小提琴?可是,他真的是很喜欢小提琴的吧?他很矛盾,在学习和爱好之间。可是不能让父母亲伤心失望,那么,或者他以后可以作为艺术特长生参加高考?这样就可以既不让父母失望难过,他也可以好好的练他的小提琴了。希望他的父母亲会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图版2:这是一个女大学生吧,马上毕业了,可是工作很难找,她想起了父母亲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场景,觉得父母亲供自己上大学很不容易,自己要找个好工作,挣了钱报答他们。可是现在哪里有好工作啊,难道,要她也回到山沟沟里去过那种辛苦的生活?不,她鄙视那种生活,她不愿意。于是,她决定考研,希望读了研究生出来以后能找到好工作。这是她刚从图书馆出来想的,手里几本书是刚刚借的考研的工具书。
图版3BM:这好像是一个女性,身材臃肿,嗯,应该是中年女性了。为什么趴在那里呢?婚变?可能是吧,和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最近终于升官发财了,可是,却嫌弃她年老色衰了,刚刚发现他手机里有暧昧短信,盘问他的时候那号码打电话过来,听着是年轻女孩的声音,想再细问却被丈夫抢过手机,把她推倒夺门而去,她撞到椅子上很疼,可是心里更疼,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一直趴在那里哭,或者,就这样哭死算了。
图版4:这男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政府官员,手上有点实权,能捞点钱。这女的是他新找的情人,很漂亮,可是,胃口太大了,上星期才给了她十万块,今天她又找他要钱,说花完了,而且,还要他通过手中的权力给她弟弟安排个工作,还必须是有编制的那种。他很愤怒,认为这女人凭着有几分姿色就贪得无厌,甚至还要给她弟弟安排工作,以前怎么没听说她有弟弟?说不定是她以前的老相好呢。哼,把我当傻子么?他对这女人产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厌恶,一分钟也不愿意再和她呆在一起。她再扯着他就要动手打人了,如果她敢去外面坏他的名声,他不惜杀人灭口。
图版5:这是一位母亲,她儿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是现在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她给找了一位女大学生来辅导儿子的功课,每天晚上都来。今天这位母亲出去有事耽搁了,才回来,不知道儿子吃饭没有,前面听到那位女家教似乎在房间里给儿子讲题,怎么这会儿没声音了,嗯,累了在休息吧?那我进去叫他们出来休息一会儿,顺便让儿子吃点东西。可是一打开门却发现,他们俩抱在一起,在接吻。母亲先是很惊讶,接着很愤怒,儿子马上要高考了,你现在这样做不是害他么?分他的心,她决定把这个不知廉耻的女大学生狠狠骂一顿,然后辞退了再也不让她见到儿子。
对结果的解释:
1、从对图版的反应来看,被试人格完全正常,对5张图版的反应都属于标准反应,能够抓住主要人物进行故事构建。虽然对于图版3BM中主人公性别鉴定有常态有了偏离(根据贝拉克的研究,男性被试若将其认定为女性则有可能是同性恋倾向),但这不能让我们对被试草率地下这么一个定论,因为根据其他的不同解释,比如罗森则格,et.al.曾做过研究发现有50%的男性将其认定为女性。
2、被试对每一张图版的反应都牵涉到对于成功的描述,根据埃龙、斯皮尔曼、斯坦等人的研究,这充分说明了被试对成功有较强的诉求,有较强的野心。这一方面可以促使被试努力向成功迈进,但同样的,如果遭受挫折的话,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由TAT故事都是被试较亲近性的场景出发去分析,5张图版有3张牵涉到两性关系,除了3BM是特意考察两性关系的图版外,图版4、5较少有牵涉到两性关系上的,这说明被试对异性有异常的热情,值得注意。
附录:
参考文献
李彦章. 临床应用中的人格评估.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2):66
Anderson, J.W.. Henry A. Murra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In L. Geiser & M.I. Stein (Eds.), Evocative Images: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and the art of projection (pp.23~3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童辉杰. 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1~88
适度吐槽可以减压
吐槽早已成了时下流行的聊天方式:大年三十在网上吐槽春晚,闺蜜相互吐槽各自单位里的奇人异事,同事间吐槽房价太高,甚至连不靠谱的相亲对象都是吐槽对象……吐槽不仅是朋友间互诉衷肠的方式,更成了现代人排解烦恼的一种渠道。
上班族小陈每天的工作很繁忙,压力很大。小陈说,吐槽是一种减压的方法,如果不吐一吐,就感到心中憋闷,不利于健康,工作也没有动力了。
爱吐嘈的还有王先生。总觉得工作苦恼、生活无奈的王先生觉得,吐槽并不是为了改变什么,也不是为了攻击谁,只是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找一个发泄途径,把心中的垃圾倒一倒。比如下班后跟哥们一起吃饭聊天,饭桌上讲讲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烦恼,其实明知说了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能够减轻点压力,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还有人认为,吐槽是一种娱乐,有事没事吐个槽能乐一乐。的确,吐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奇之处。吐槽者的态度,大多是一种揶揄或者感叹。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发言都不算是吐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吐槽不存在恶意。也就是说,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指出包袱所在,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吐”之过猛伤人伤己
如果没有背离吐槽的本意,那么吐槽是一件很有艺术性、娱乐性和技术含量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把吐槽演变成抱怨,而且动不动就吐槽的习惯也让企业和团体丧失活力。
张先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他就不喜欢员工们动不动就吐槽。“员工们上班的时候偷偷聊QQ和微信的习惯我早有耳闻,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一位同事的电脑上开着QQ聊天对话框,里面都是对领导和同事的抱怨,我就意识到,爱吐槽这个习惯应该改改,起码上班时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在吐槽上。”张先生认为,如果团队里人人都只顾吐槽,动嘴的人多了,做事的人少了,负面情绪也会逐渐蔓延开来。
当然,反对员工吐槽的企业主和主管们也认为,就一些娱乐八卦、社会热点吐槽无可厚非,但涉及到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要多动脑筋,建设性地加以解决,光吐槽是没有用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吐槽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吐槽时用力过猛,过于偏执,言辞激烈,就会变成抱怨、控诉或“祥林嫂”式的倒苦水,只会让听众觉得反感。有人认为,吐槽最好对事不对人,比如吐槽一部不喜欢的电影,不要攻击演员或导演,可以调侃剧情,用轻松的言语表达不满。被吐槽者也要掌握好分寸。如果对方仅仅是开自己的玩笑,即使说话重了些,也不要一句话噎死人。若对方言辞中有人身攻击的倾向,不妨温和、直接地指出来。
吐槽是“自我投射”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节奏也加快,物理空间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高而缩小,人们每天为工作、生活奔波,时刻处在备战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心无名的压力和焦虑感,出现了潜意识的恐慌。
心理学家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为吐槽成为一种潮流提供了必然性。工作的苦恼、生活的无奈、情感的失挫、自尊心的需求等必须找一个渠道发泄出来。加上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的时代,“吐槽”这种方式恰恰给人们这样一种自由度,把自己内心的不满投射到其他人和事件当中去,获得内心暂时的平衡。再者,一部分人为了从众、求同心理,尤其现在一群年轻的团体,他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渴望被社会接纳,加入同一群体,谈论同一话题让他们有安全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度的吐槽有它的正面效应,可以给生活增添一点色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情绪。但是,过度的“吐”,不恰当的“吐”,甚至张嘴就“吐”,反而让人遇事只会抱怨,把责任投射他人,不会去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地构建人际关系,这样处理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
【关键词】艺术教育心理学;本位价值;功利价值
在公共场所播放合适的音乐,能起到安抚公众情绪的作用,甚至能有效降低违法犯罪发生的频率。研究发现,在某些大型地下停车场、过街地下通道等公共场所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暴力事件会显著减少。由此联想到,城市规划、街道建设、公共设施设计等,都应该想到美不美、舒适不舒适的问题。要提升我们周遭的艺术氛围,前提是艺术教育大众化以提升个体的艺术素养,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艺术教育具体的意义和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个体的发展而言,主要体现在功利价值和本位价值这两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来论证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功利价值主要包括辅德和益智两个方面,本位价值主要是指对个体感性能力发展的作用。
一、辅德功能
古人早就提出艺术教育的“辅德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对这一点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欲望升华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是潜意识,他以潜意识为基石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潜意识包括人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了的欲望,其特点是非理性的、无秩序、无道德,一般情况下很难到达意识领域。潜意识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强有力地影响人的行为。这些强大的能量主要指那些极强的本能欲望和热情,它们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让人产生焦虑感。为了减少焦虑,人们会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真实的感受驱逐出意识之外,以否认或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冲突的痛苦,保持心理的安宁。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转移、否认、退化和升华,其中升华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的起源都是被压抑的潜意识。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正是这些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能量,艺术家将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升华,转化为艺术。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系统,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通过升华这种健康有效的防御机制,在想象中将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创作出艺术品并给人以美感。总之,艺术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潜意识欲望的升华。艺术使人的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曲径通幽式的满足,任何艺术品中都渗透着艺术家变了形的欲念。艺术形式只是满足个人潜意识的过渡物,其中的内容才是令人情感快乐的对象。例如,弗洛伊德对达•芬奇进行深入分析,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和对母爱的渴望,认为达•芬奇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解释力较强,较好地阐述了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个体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能更多一些理性;从事艺术活动将减少不文明的行为,能使人由随心所欲的野蛮人变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
二、益智作用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如果艺术教育只起到辅德益智的作用,那么中小学的各门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替代它。因为没有比数学、语文等各门学科更能直接开发智力,没有比道德教育更能直接提高情操,何必还要艺术教育的存在呢?说到底,艺术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从辞源上来分析,艺术教育的初始含义就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意思。美学创始人鲍姆加登认为,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写了一本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著作《Aesthetic》,英语“Aesthetic”原意为“感性的”。因此,最初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就是开发个体感性能力的教育。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更不是用来敲边鼓的,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其辅德益智的功能。丧失了本位价值,艺术教育也就彻底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就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教育是感性教育,开发了人类感性的智慧。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智商得到提高。其实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感官的感受能力得到了训练,感性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会对孩子以后整个人生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那么,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感性能力就和智力、道德情操一样,从小就应该得到训练和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审美感官的训练给予应有的重视。个体发展过程中,身心均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头脑因为思考而敏锐,身体因为锻炼而强壮;同理,感觉和感官也会因为训练而得到提升、变得敏感。所以要重视感性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功利性太强,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或扭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缺少生活教育,没有培养起终身的兴趣爱好,感性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情趣,对生活和生命缺少体验能力。这样的人常会感到空虚无聊、枯燥乏味、幸福感低,甚至出现各类心理情绪障碍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统计显示,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人的第二大疾病。相当一部分人群在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体验不到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人现身说法,进行抑郁症科普教育,教人们如何与抑郁症做斗争;但是又有多少人悄然自杀,这部分群体往往聪慧而又努力,这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从某种角度而言,抑郁症和人们的感性能力差是有一定联系的。感性能力差的人,感受不到当下存在的感觉、价值的感觉和幸福的感觉。要想获得幸福、体验幸福,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其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感情。一个感性能力强的人,在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一定不会感到乏味,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的。此外,个体的感性素质差,除了给自身造成困扰,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城市的各种环境卫生问题和噪音问题。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提高,中国已经逾越了物质贫乏的时期,个体的精神需要越来越凸显。但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没有跟上。现代教育的重心应该教人们生活而非生产,而且主要目的在于教会人们艺术化地生活。正如社会学家郑也夫所指出:“教育培养你喜欢上体育、音乐或者绘画,在这方面给你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你在这一技能和兴趣上的收获是不可能失落的,你的这种本领,将一直帮助你充实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Nantais,KMandSchellenberg,EG.TheMozarteffect:Anartifactofpreference[J].PsychologicalScience.1999(10):370–37.
[2]Thompson,WF,Schellenberg,E.G.,&Husain,G.Arousal,mood,andtheMozarteffect[J].PsychologicalScience.2001(12):248–251.
[3]Schellenberg,E.G.Weiss,M.W.,Musicandcognitiveabilities[C].inThePsychologyofMusic(3rded.),Deutsch,D,Amsterdam:Elsevier.2013:499-550.
【关键词】消费心理 趣味性包装 包装设计
引言
现代消费心理学主要是针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的行为规律进行心理方面的研究。现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分析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消费者对于欣赏情趣和生活方式愈来愈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假如包装在设计方面不结合商品的特点,这样其在市场的成功率就比较小。商品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人的视觉以一种刺激。所以,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顺应顾客的好奇心理,抓住顾客的眼球,使其有购买的欲望。
1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于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基本思想其意义在于增进工作的基础点。趣味性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驱动力,如果趣味性丧失,活动的开展就会失去乐趣,活动就会毫无生趣。所以,趣味性是设计活动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趣味性,设计也会随之失去生命与活力。目前,趣味性包装设计的产品在我们身边是比较常见的,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它的融入不仅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趣味性包装设计的产品包含许多方面,例如审美因素,这就要求设计的包装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趣味性设计涉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经过艺术的手法,可以把设计师对产品的理解传达给顾客,这样也实现了包装设计的多样化、个性化。趣味性的包装设计风格与形式比较广泛,不仅风趣幽默,同时更具朴实自然,也可凸显其活泼可爱。不管是在容器造型方面,还是纸袋设计方面,都要严格遵守趣味性包装设计的思想。
在现代生活发展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偏向于多元,设计的时候对群体进行了细分。以往的包装设计重在凸显其作用与功效,力求使得人们的使用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现代包装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凸显其作用,更要让商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进而可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趣味性包装设计主要是使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加上独特的创意设计理念的指导,这样使产品包装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可以将设计师独特的设计语言凸现出来。
2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
2.1 使用同构手法
(1)包装和产品之间的同构手法。包装和产品之间的同构是形的同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形的同构的内涵是意义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形式结构上比较相似,通过这些相似之处,促进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两种不同的物象含义进行连接,这样可使概念更加完整。此种形式同构的优点是可以使他们在视觉上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进而把不合理的现象与合乎逻辑的联系在一起,因此,以其独特的性质促进视觉的冲击,进而实现视觉刺激的效果。这里面形的同构也要严格的遵守原则。有这样一项实验,人们对于一种简单规则的图形,会有平静的反应,然而对于一些杂乱无章的图形会给人以烦躁之感。但是真正可以引发人们兴趣的图形,往往是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如果把图形做一些规则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开始形成的紧张感觉会淡然无存。这样在起伏不定的体验中,会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体验。
(2)包装与消费者的同构手法。包装与消费者的同构属于一种动态的同构,重在消费者的参与。此种同构手法会使得包装不再受局限,这样包装自身的魅力就会充分展示出来,消费者的融入使得包装更加的形象,这样使用者主观情感投射就会有所寄托,在这种互动的过程当中,会使得消费者对包装产生更加亲和的感觉。
2.2 包装模式的新颖
包装造型设计主要是经由特定的组织结构与手段把包装的外形凸现出来。富有趣味的包装造型对于观赏者审美情趣的激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其心理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经过观赏者的习惯知觉定势,对设计作品详细的情境知觉因素进行组合,让观赏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比方说,趣感效应主要是使得人的心理量大,物质量小,进而构成一定的审美心理效应,造型的艺术情趣比较强,这样可构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仿生的设计手法是趣味性实现的主要途径,例如花、草、树木、动物等,此外一些没有生命的山石、工业元件,这些都可实现设计的趣味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传播途径有了较大的改变,消费社会和信息时代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包装设计不仅仅刺激消费,更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商品包装设计的成功一定要结合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好消费者的喜好,这样才会增进商品的消费。所以,趣味性设计的融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