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学辩证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21-03
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进行哲学概括的学科(刘大椿,2008),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任何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遵循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健康心理学也不例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李虹,2007)。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保持并促进健康水平,预防并治疗疾病,鉴别病因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分析并改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政策。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认识健康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一、健康心理学的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系统,物质系统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的、普遍的存在方式。第一,健康心理学认为,健康系统具有整体性,健康心理学领域疾病与健康被看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两者有重叠和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第二,在健康心理学看来,健康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实体,其组成部分通过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而保持着相互联系。第三,开放性。健康心理学汲取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流行病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因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的具体表现。
(二)演进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指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人类对健康的理解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身心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观的演变影响了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变化,为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健康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的成立。健康心理学不是封闭、静止的理论体系,它随着社会实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迅速发展,学界陆续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术期刊。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历史沿革一样,健康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健康心理学领域具体研究也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例如人的毕生发展,人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一个人的特征与其早先成长历程、目前发展水平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过程都密切相关,健康与疾病的特征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改变,不同年龄的疾病存在明显差异。
(三)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健康心理学正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和精神的全面健康。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共同利益,符合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人类生活方式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社会因素。过度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奢靡生活习惯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健康心理学研究实践重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身心疾病,引导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本身变成了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谭斌昭,2006),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健康心理学发展的特殊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生动表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方式多样化、发展速度加快、价值取向人性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健康心理学的良好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与健康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包括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
三、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本过程及其手段、方式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建立自然科学知识、创造技术成果的途径与手段(陈光,2004)。科学研究方法是从科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准则、规律,其中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验法、调查法、归纳法等被健康心理学研究广泛应用,科研方法发展也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大体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两类。
(一)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重复性、验证性和精确性,能够发现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内容属于健康心理学范畴的设计常被称为健康研究实验。以应激研究为例,首先需要建立假设(应激水平越高,患心脏病可能性越大),其次选取适当的样本随机分组,通过不同程度的生理唤起操控自变量应激水平,最后比较因变量的结果差异。得出研究结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发生变化,2.原因在结果之前,3.所有其他解释均被排除。
(二)非实验研究
1.相关研究
当研究者需要探寻变量之间的关系,又不能对自变量进行操控时,相关研究变得很有价值。相关研究是探索两个变量间统计学相关程度和方向的非实验性研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代表变量的相关程度。若要探究运动量与体重的关系,先测得被试一周的运动量和体重,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说明运动量改变,体重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不能据此做出运动量改变导致体重变化的结论。相关分析能为健康研究实验设计指明方向,找出可能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
2.准实验研究
有时研究者会根据一些机体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如男性和女性、自我效能感高低,这种对象不是随机分组,变量未经过操控的研究设计即准实验研究。其主要包括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前者重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历史资料,探寻疾病的普遍性原因;后者研究某一时间某个变量的差别是否和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变量的差别有关,发现某些特征或事件与疾病的关系。此外,成长研究法也属于准实验研究,年龄段视角是健康与疾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侧重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对于年龄变量,又可分为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3.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双胞胎研究、收养研究两种。大多数有关遗传因素的研究都聚焦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表象上的差异,其基本假设是同卵双生子的差别来自环境因素,相同特征由遗传决定;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决定。收养研究则是比较被收养孩子的特征与他们亲生父母及养父母之间的异同,若被收养的孩子更像亲生父母,便可以看出遗传因素的作用。
四、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审视健康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取向和方法上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第一,加入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治疗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积极健康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力量、智慧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处于正常状态的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与社会生活、远离疾病、长伴健康。第二,越来越关注文化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类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维度(叶浩生,2001;付翠,汪新建,2006)。文化转向使文化在心理障碍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重视跨文化差异。第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健康心理学研究者更多重视和应用。研究者对特定情境不进行操纵或干预,运用各种办法收集与现场自然发生事件相关联的一切原始资料,然后从其关系结构发现事件发生的缘由和意义。质的研究与整体健康模式、健康的动态性、健康促进的主体性存在许多契合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光.自然辩证法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付翠,汪新建.心理障碍的文化建构――健康心理学发展中的新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6,(26):25-29.
[4]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Rice,P. L.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课程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教育观念载体。所以我们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一、导入是关键
一节课,导入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乐趣,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与学生讨论用有关的时事热点问题带出本课将要教授的内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了一半,相信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师―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中,这样活跃了课堂,活跃了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了新课标的主旨与要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大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措施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力更新力度,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能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这样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讲授了必修内容,又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了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必恭必敬的关系模式已经渐渐淡出了。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倡导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充分相信学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渗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互动的隔阂就消失了;教师由单纯的灌输者变成了知识生成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的主动性就提高了。如,教师可以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抛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走神、打瞌睡的机会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了。
四、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有关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有人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人认为艺术是上层建筑的意识,艺术与政治不可分割,如马列主义就持此观点。豪泽尔认为这夸大了艺术自身的因素而否定了艺术的社会因素。豪泽尔运用辩证法,指出艺术与社会影响的同时性和相互性。艺术创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相对静止的自然因素,又有不断变化的社会因素,两者还可相互转化。艺术作为社会产物受到世代、文化、艺术家倾向的影响,社会作为艺术的产物表现在艺术的社会批评价值上,在此,豪泽尔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是对社会生活的逃避,真正的艺术品会把形式和内容融合成整体来反映生活、改变生活,原始图腾画及现代装饰艺术都可以证明这点。豪泽尔把艺术看作社会现象,研究艺术发生规律。艺术遵从固有的习惯和风俗才能被受众理解,如果它们开始消磨艺术的创新成分就会被抛弃,艺术便由表达现实转变成干预现实,例如中世纪宗教画盛行时,圣母头顶的光圈代表对其贵族气派和全知全能的赞颂,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了世俗功能而去掉圣母的光环,给人亲切认同感,这就创造了新习俗。艺术的发展来自传统与习俗的斗争,艺术只有敢于反抗习俗,才能拥有发展可能。
二、艺术和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关系
对艺术史的探讨不应忽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的共同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忽略了这种共同作用而只关注艺术家自身特质,最终陷入个人主义危机――人们过分追求艺术家的能力以至忽视作品真正价值。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只关注艺术品个别方面:美学强调带来美感的形式;社会学强调社会动机,如艺术家期冀艺术品收到的社会效果;心理学强调个人动机和需要,不仅包括艺术家想达到的无功利的社会功利性,也包括读者的心理期待。豪泽尔为文艺学发展提供了新方法论,认为只有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三者相互联系和补充才会实现艺术的整体性、体现生活的统一性,这和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提到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异曲同工。
三、美学辩证法和社会辩证法
艺术产生离不开辩证法作用,艺术品体现主客观辩证关系,正如萨特所言“外在物的精神化”,艺术家与作品材料、技术、市场和理论批评的斗争或显或隐地表现在艺术品中。艺术品意义的传播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如市场和大众的限制,涉及需要与满足、经验的内容与形式、表达的意愿与效果的辩证过程。艺术品内部结构也存在辩证法,正是各部分相互对立为艺术品增添色彩,使艺术品价值处于不断失衡与平衡的调节中。优秀艺术作品往往能让各种辩证法联合发挥作用,在满足受众同时实现自身存在价值。
四、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的共存――社会学领域
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可通过中介者、中介体制、艺术市场等实现沟通,艺术作品在创造者和消费者沟通过程中进行“二律背反”运动。在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理解和误解、成功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失败,我认为由看待艺术品的方式造成,艺术家自己认为没有达到理想的作品也许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而且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艺术品,如一些非主流文化作品很难在社会上得到公众的认可,所以是失败的作品,但它们在艺术家眼里却有独特价值。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共存于社会领域中,艺术接受者要在社会批评或社会环境变动下品味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者尽管拥有较大流动性的身份,作品也可否定社会存在,但他绝对不能脱离社会而创作,空中花园是不存在的。
五、社会学范畴下的艺术
豪泽尔用社会学范畴分析艺术,如艺术的分类可建立在文化阶层基础上:民间艺术面向村民;通俗艺术面向没受过很好教育的居民;社会精英艺术则为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服务。当然现代社会中艺术界限很模糊,不同受众可在艺术解说帮助下欣赏同种艺术。艺术家受到的限制也很少,他们可改变阶级依附关系去创作。精英艺术的特点是高雅,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以保持艺术水准,而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大多脱离传统束缚而追求新异性。后来精英艺术受到波普艺术的反叛――波普艺术的受众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代表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易经》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9-0067-06
纵观整个易学研究史,自远古以来而至清末,《易经》从来都不曾被称作过“辩证法”。然而,现在说起《易经》的哲学思想来,人们便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它即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易经》的思维也被冠之为辩证思维,中国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以辩证性而区别于西方的静止的形而上学。实际上,不只是对于《易经》,包括对老子的“福祸相倚”、“反者道之动”等重要思想,人们仍然是用“朴素的辩证法”一词含而括之的。其实,《易经》,包括道家思想,向来就不是辩证法,它们与泊自西方的“辩证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的不同深刻地反映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
一、《易经》变成“辩证法”的过程
《易经》的辩证法化,起始于“古史辨派”之后兴起的“唯物史观派”。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郭沫若先生。郭氏在“五四”之后,就接受了刚刚传入中国的哲学思想,正是他最早主张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研究,这亦使他成为了“我国站在立场研究《周易》的第一人”。[1] (P99) 郭沫若在其文章《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1927年)中首发了《周易》的矛盾思想及辩证观念,他说:“八卦的基础本来是建立在男女两性的象征……所以《易经》的观念就根本是阴阳两性的对立。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这样的对立而成……八卦是四对相对立的现象,六十四卦又是三十二对相对立的事物,就这样宇宙是充满了矛盾。”[2](P65) 而且他又从《序卦传》中发掘出了“一个唯物的社会进化观”,[2] (P72) 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就是由这样相反相成的两对立物先先后后地产生出来的。”[2] (P73) 然而郭沫若认为,《易经》的辩证法不是一种彻底的辩证法,因为它将变化绝对化,而使之成为了“道”,而“道即是易,易即是神”,“结果辩证法一变而与形上学妥协,再变而与宗教妥协”。[2] (P78) 郭氏进一步认为正是《易经》辩证法的不彻底,致使它必然地走向了折衷主义。当然,郭氏认为《易经》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折衷性,从根本上讲,是意在认为古代的《易经》朴素、原始与落后,不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完整、深入,但它具有的辩证性仍然标明了它思想的先进性。其后金景芳、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高亨、李景春、沈瓞民等等大家著文述见,对《易经》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观念都做过深入的研究。虽然他们在方法上及对《易经》思想的认识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在《易经》的辩证法观念上却表现着一致的认识。所以,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思想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于是对于《易经》思想的辩证唯物论研究即成为学术的主流。“易学”最后走向了完全的辩证唯物化。
客观地讲,我们确实可以从《易经》阴阳观念、变易观念中看到矛盾、变化、发展等辩证法观念的影子。正是它们两种思想体系的“似是”最后沿袭成了它们之间的“就是”。于是几千年从来没有被称作“辩证法”的《易经》终于戴上了一顶“辩证法”的帽子,而它自身的意义本体被遮蔽了起来,它再也不是它自己了。这实在是对《易经》哲学的一个极大的曲解。实际上,这也是近代以来的“据西释中”的哲学解释范式的一个典型个案。“辩证法”成了中国古代易、道思想的一个“后设陈述”。
二、《易经》与辩证法的不同
笔者以为,虽然表面上看易学的阴阳观与辩证法的矛盾观、易学的天道观与辩证法的辩证发展观等之间存在着相似的架构与相近的表述,但二者却有着更为根本、更为明显的区别。
(一)辩证法的因果决定论与《易经》的“时”观
辩证法的发展观念强调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因果链条的客观性,从根本讲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决定论的“因果”逻辑,而《易经》的变易观念突出的是现象上的生老盛衰的“时”的逻辑。
众所周知,中国的唯物主义辩证观念来自于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历史观。而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历史观则有着一套严密而自洽一致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视事物的发展为一必然原因的推动。因此,它是一套因果决定论的历史观。由此而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虽然倒置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使历史的进步由客观精神性“理念”的自我否定式运作,而变成了物质的生产方式的发动,但它仍然是一种因果决定论的历史观。它过多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内在因果性、客观性、必然性、规律性,而且其存在表现为一种典型的思辨理性的形式。这是西方一种根深蒂固的基本信念之一。正如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所说:“根据我们理性的假定,凡事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与可以觉察出来的原因,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像这样的因果律就是我们人的最神圣的信条之一。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不允许任何无形的、专断的和所谓的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因为不久以前,我们才摆脱那充满梦和迷信的恐怖世界,才塑造出一个理性的意识宇宙。这是人类最近的最伟大的成就。”[3] (P123) 因此,因果论是西方人用理性与思辨构创出的事物客观发展的逻辑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辩证过程的主观辩证法,具有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意义。①
而《易经》则表现出一种另外的理论形态。《易经》仅是初民对四季更替、万物盛衰、② 天道周旋等自然律动的从“时”的维度上的直观掌握;仅是对事物的出生、生长以经验性、以卦象的形式作外观的现象性的描述。大自然运行的 “时”的节律化如一年四季、十二月、七十二候等都是对自然运行的掌握形式,它并不对其内在的因果链条作客观的揭示,作思辨的理性分析,因此《易经》的思想带有以“时”度物的直观经验性,这也是整个中国思想的根本特征之一。荣格亦曾通过《易经》对中国的思想特征进行过精辟的分析:“《易经》中的科学根据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曾试图命名为同步原理(synchronistic principic)”。这一术语,“仿佛时间远不是一种抽象,而是一个具体的闭联集合体(continuum),它具有这样一些性质和基本条件,能够以一种非因果的平等对应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表现出来,就像我们在那些同时发生的同一思想、象征或心理状态中发现的那样。”[4] (P251) 荣格不但通过《易经》看到了中国民族不同于西方的思想方式,而且他还从中看到了中国民族哲学思想的时间性以及中国民族时间意识的具体性。即是说中国思想对事物的掌握与思索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从不像古希腊哲学那样把世界看成是铁板一块的实体性存在,而把世间万物看成是一变化的过程。所以,时间在中国民族的观念中从来就不是一抽象的存在,它就体现于大化流行的自然万物的生生灭灭之中,体现于具体的存在之上。
再者,发展是辩证法的重要观念,而在通俗理解上,发展即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进步性,而在《易经》中却没有这样的思想,而只有“变”与“化”的观念。变化是《周易》的思想核心,所以《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字本身即是变、化之义,所以,以变易为中心,即生出简易、不易、交易等意义。① 而变、化的意义与发展则有着迥然的差异。变,《说文》解为:更也,即转变。化,《说文》作变。实际上,“化”就是生长,化育,就是指自然界生成万物更新万物存在形态的功能。如《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周易・咸・彖传》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因此,化即是指事物在外因的作用下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且,“化”是“和”的结果。引申开去,又指教化、感化。所以《周易・贲・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恒》中亦说:“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礼记・学记》中亦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综之,变、化并不是一种强性的改变,而是指事物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渐变与生成,因此它并不带有发展进步的理想性前景的意义。恰恰不同的是,中国民族并没有发展的观念,而且他们并不认为变化后的就是最好的,变化的理想前景只是人们的一种期待,相反,他们只有崇尚天道之常的循环性观念。实际上,化、变的观念,正是来自于农业生产中的对植物生长的体验性观察,它带有浓重的道家自然主义色彩。
(三)辩证法的方法论性与《易经》的信仰性
辩证法一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一是指物质运动发展自然的客观过程,即客观的辩证法;一是人们出于对世界的此种客观发展过程的掌握而将之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即主观的辩证法。而即辩证法本身,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一种判断善恶是非的价值和信念,它只是一种手段、工具,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的方法。笔者以为,唯物论才是信仰的基础,辩证法与唯物论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正确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方法论,当它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万物客观发展过程的时候,这种极具抽象性、普遍性的原理即捉襟见肘、治事乏术了。于是,面对复杂现实不能有所作为的一种方法论――辩证法就成了绝对正确的无用话语,作为一种哪说哪是理的浑圆无缝的方法,也就变成了一种庸俗的扯皮哲学,一种耍玩概念的语言游戏。特别是在现实的实践中,当人们将唯物论与辩证法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反却将二者割裂开来的时候,方法脱离了对现实的准确掌握而只剩下抽象的道理时,就更显空洞了。如“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吸取精华,剔其糟粕”,等等类似的话语毫无针对性可言。其中“既不能……,又不能……”格式成为了一种最具特征性的辩证法的表述格式,一种空洞无物的形式,一种以空言为实的套语。理论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我们要吸取所有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理论形态”,“我们要将与中国的文论相结合,实现中国文论的创造性转换”,等等。而结果是大家争论了一番之后,什么理论也没有创造出来。当然,辩证法的这种结果,亦与它的被形式化、庸俗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方法一旦离开了信念,它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
《易经》则与之不同。它虽然也与辩证法有某些相一致的形式。但它即是一种方法,又为人们提供了信仰、信念。《易》象“开物成务”,天空、大地、自然万类通过易象向人敞开自己,中国先民亦透过易象窥探天地自然幽隐的奥秘,正如《易传》所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是人天相通的甬道,因而也体现了中国哲学价值与本体的统一。天地的德性即人之精神及人生意义的生成之源:人法天,即效法天德,天道向善,天德辅善,如周人所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人亦应当刚健有为,精进不息;人法地,地德纯厚,仁民爱物,包孕万类,人亦应效其载物之厚德,具有包容一切的宽广胸襟。天地自然都是人生发意义的本源之所。《系辞》云:“天地大德曰生”,是说天地本有好生的善性,正是在这里,大程明道发明天地的好生之性为仁,将仁规定为天地自然的本性,即为人的善性寻找到了终极根源,亦为人生的修养树立了至高的价值目标。(《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人本天地而生,自然秉有根深之仁。人秉天地之德而行,则达至纯至诚之境,然后则行无过错亦无悔咎,参天地之化育。所以《系辞》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地之德”是人行世做事的信念。作为方法的《易经》在其运用的过程有了天地之德的信念保证而不会只流于语言的游戏,因为以天德作根基,它即不会被用作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目的的挡箭盾牌,也不会成为故作高明而自我掩饰其虚脱贫乏的遮羞布。它做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本体是价值的本体,价值是本体的价值,而达即体即用,体用一源。相反,如果《易经》丧失了提供信仰、信念的功能,不能以德性作支撑,它也就流为了扯皮的哲学乃至邪恶的方法了,所以孔子说:“易之失也贼。”(《礼记・经解》)在这一点上,《易经》与辩证法具有着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杨庆中.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郭沫若.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荣格.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4]荣格. 心理学与文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5]威廉・白瑞德. 非理性的人[M]. 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77.
[6]郭沫若.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A].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 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
[7]吕思勉. 先秦学术概论[M]. 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85.
[8]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M]. 香港:新亚研究所,1973.
【关 键 词】系统辩证法/系统主义/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
【 正 文 】
辩证法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的重要哲学思潮,它可以划分为经典辩证法和现代辩证法两种形态。前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黑格尔建立的,马克思将它倒立过来,它的核心是对立统一或辩证否定,所以称为矛盾辩证法。而后者产生于20世纪末,因系统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它的核心是系统或系统层次的自组织,所以叫做系统辩证法,它是辩证法的一种现代形态。
1 系统观是当代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系统或系统的观念怎样能够成为一种新世界观的核心呢?它怎能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这不是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吗?这就是我国大多数辩证法学者不能接受系统辩证法而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系统观念成为当代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20世纪的和走向21世纪的科学思潮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
1.1 从本体论思潮来看,在本世纪以前,尽管存在着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但整个科学思潮从根本上说都是从属于机械论的。自然界被看作是一部大机器,它的最基本的单元是绝对不变的原子或其他基本粒子,它们的基本性质是彼此独立的,只有外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宏观世界的一切变化都由这种不变粒子之间的量的关系来加以说明。恩格斯说的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可以支持和确证(confirm)马克思的辩证法,却没有从根本上推翻机械论的自然观,只是使整个变化着的自然界负荷在绝对不变的原子实体之上变得十分不协调。只有本世纪初由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击,原子机械观才彻底崩溃了。世界图景突然发生变化。于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纷纷提出机体观点、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作为一个新的世界观的基础。哲学家怀特海提出了机体论代替原子论作为宇宙的基本实在。生物学家摩根提出了突现层次进化论来解释整个宇宙的演化。完形心理学家完全用一种整体观念来探讨心理过程。管理学家C·U·巴纳德更将企业看作是一种协作系统组织来研究管理。特别是物理学中的量子场论则通过“场”将所有物理实体联系成一个大系统。而在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系统科学的兴起,进一步将各个领域的系统思想整合成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哲学,认识到各门科学的异质同构性,于是构造出一般物质客体共同特征的系统模型。70年代8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非线性物理和混沌理论则进一步推进了一般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于是系统、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就成为20世纪和走向21世纪的新世界观的核心概念。
1.2 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潮来看,古代的方法论是整体直观和整体思辨的,它不能深入了解世界,于是,近现代科学采取分析还原方法探索自然,取得伟大的成功。没有分析还原方法就没有现代科学,也没有现代工业社会。但是从本世纪下半叶起,科学越来越需要研究复杂事物。例如宇宙的演化、生态系统、全球性的问题等等,单凭分析还原方法不能完整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方法论发展到第三阶段,在分析还原方法基础上建立系统方法,它虽然并不承认需要将整体分解为它的部分来了解事物,但它却着重注意研究事物所处的那个更大的整体,研究它在这个更大整体中的地位与功能,因为正是这个更大的整体改变了作为它的部分的事物的性质与行为,于是单从外面向里看(Outside-in thinking)的分析方法不能完全看清楚一个事物,必须还有一种从里面向外看(Inside-out thinking)的扩展方法与它相结合成为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思维和系统的认识论才能成为当代的新思维方式。于是系统不但是新世界观的核心,而且是新思维方式的关键概念。
1.3 从价值论和伦理思潮看,人类的伦理观念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着重用“仁爱”的观念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欧洲的基督教伦理以及中国的儒家伦理就是这种伦理的代表。没有这种伦理,文明时代与礼义之邦不会到来。第二阶段即近现代,着重用民主、自由、人权与 集体主义理念来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否则专利时代不会过去。现在走向21世纪伦理观念发展到第三阶段,将仁爱观点和权利观念推广到自然界,有限度承认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有限度承认动物的权利,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生态伦理问题,并由此而反观人类,使系统价值论与系统伦理学也因此而成为当代价值哲学的核心。可见,当代科学的发展的确如恩格斯所预料的“复归到辩证法”,但并不是复归到以矛盾论为核心的辩证法,而是以系统论为核心的形式复归到辩证法。这就是说,出现了一种新的辩证法:系统辩证法。
2 系统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种新形态
列宁不是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吗?怎么可能有不以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为核心的辩证法呢,这不是用系统论代替辩证法又是什么呢?这不是用一种新的形而上学来冒充辩证法又是什么呢?有时,人们这样来质问我们。其实,辩证法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列宁说的辩证法(或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对立统一学说,这是狭义的辩证法的概念。广义的辩证法概念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就是说一个陈述,只要能阐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某种一般特征和一般规律性,那它就是辩证法的;一个理论体系只要能系统地、前后一贯地阐明这种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机制和一般形式,那它就是一种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我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系统辩证法哲学这个概念的,因为我们深信,系统的普遍规律就是存在的普遍规律。大约在80年代初,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访问匈牙利,问了匈牙利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一个问题:“什么是辩证法?”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也搞不清,如果你搞清楚了,请你告诉我。”这个故事是1988年拉兹洛访问广州时说的。后来我区分了广义辩证法和狭义辩证法,在1997年深圳举行的国际系统科学会议上,我又遇到了拉兹洛教授,告诉他我的思考以及我们为什么称我们的系统哲学理论为系统辩证哲学。拉兹洛只给了我一个回答:“系统辩证法,很好!”最近傅德本先生和吴元梁先生主张普遍联系与发展本身是经典辩证法和系统辩证法之间的“联系环节和中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二者共同的研究对象都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它们是解释世界的联系与发展的两个不同的理论模型。同一研究对象有多种理论相互竞争着,这是人类认识的正常现象。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东西存在才是十分出奇的事情。
系统辩证法怎样揭示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最一般特征和最普遍的规律?如果将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关于系统的普遍规律,就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那么什么是系统?按照工程控制论和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创始人S·贝尔的定义,“系统就是具有动态学联系的元素的内在统一体”(A system is any cohesive collcction of items that are dynamically related),这个定义比贝塔郎菲讲得更清楚更具体。然则系统有哪些最一般的性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系统科学家和系统哲学家公认的,这一般特征(或规律)至少有下列五个。
2.1 系统的整体性和整体突现规律
所谓整体突现性质指的是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或对于它的部分来说无意义的性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系统元素之间的内聚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致于形成元素间的特定的型构(conformation)和结构(structure),它对组成元素施加一种约束,改变了这些组元的性质与功能,使它们整体地组织与协调起来,于是便突现出了组元集合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形成系统的个体性特征,需要用一种与描述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和概念来进行描述。例如生命有机体出现了其组元即化学大分子所不具有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性质,需要用不同于物理化学语言的生物学或遗传学的语言(例如“遗传密码”、“突变”等)来加以描述。系统突现规律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或结构质变的规律,对于宇宙何以有质的多样性以及一种质转变为另一种质的现象,其解释力决不亚于经典辩证法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2.2 系统的等级层次性和层次关系与层次演化规律
系统既然由于其结构对元素的约束而产生突现性质,从而构成了这个系统的个体或实体。而这些系统个体之间,依同样的逻辑,相互联系,组成结构,出现高层次的突现性质,如此类推,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系统哲学家们证明,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系统比形成单层次系统的概率大得多,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机制使宇宙具有层次结构,发展就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简单层次向复杂层次的发展,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实体、不同突现性质、不同支配规律和不同的语言描述,单层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都是不可能的。还原论必须由突现论和扩展论来加以补充。系统的层次关系规律和层次演化规律,解释了宇宙为什么有以及怎样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比起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解释更有科学性和更有说服力。其实“肯定”、“否定”这些概念用来描述思维运动或精神运动是合适的。假设自然界任何一个事件都有“肯定”与“否定”,从现代逻辑观点看,就是犯了混淆范畴类型的错误,与说“曹操是个质数”所犯的逻辑语法错误相同。而经典辩证法哲学家们对黑格尔讨论绝对精神运动的“肯定”、“否定”或“否定之否定”等概念的重新定义,均不成功。
2.3 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的性质与规律
一般说来,系统不是与环境无关的。如果它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则它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通过自我调节即自动控制、自我维持,能保持自己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亚稳定性,这叫做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性规律指明,系统的基本的变量和状态有一个具有上限或下限的阈值,当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内部随机的变化不超过这个阈值时,系统整体总是能够组织自己的“流”来缓和和抵消这种干扰,使其恢复其恒稳状态而与环境相适应。这是任何事物、任何系统都具有的负反馈机制。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规律,包含了并大大发展了经典辩证法中“度量关系的关节线”的概念。
2.4 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的性质与规律
当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和变化超过上述所说的稳定域时,系统会走向瓦解,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远离平衡态和输入负熵的条件下,系统能够通过分叉和突变,通过系统元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元素之间能自动、自发协同动作,重新组织自己的实体、过程和力,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形成描述新的整体特征的序参量,从旧的稳态进展到更能对抗环境的干扰和适应内部变化的新的稳态,由此而决定系统在自然选择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着更加有序和更多层次的方向演化发展。系统自组织的规律给出了这种演化发展的条件、特征与机制的分析,这是经典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泛泛而论所不能加以说明的。于是系统的自组织规律便代替了对立统一规律而成为系统辩证法的核心。
2.5 差异协同律
乌杰教授在他1998年发表于《实践》杂志第20期、21期的论文《系统辩证论》中,将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从自组织的条件与特征中抽离出来作为基本的系统思想和基本系统规律。它说明,系统的所有元素之间(不仅是对立的元素之间,不仅是“成双”、“成对”的元素之间)的非线性协同作用(不仅是一般的又统一又斗争的作用)是系统存在与发展的机制或“动力”。这里说的差异协同性包括了竞争协同与非竞争协同、对立协同与非对立协同、二元协同与非二元的多元协同。我猜测乌杰教授的这个概念还想要说明在系统的形成、存在和发展中,协同的作用比之竞争更有根本的和决定性的意义。可见差异协同和系统自组织规律包含了并大大发展了系统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把这个带有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古代思维色彩的规律推向一个现代形态的表述,而“一分为二”或对立统一不过是差异协同或“合多为一”、“一分为多”的简化模式。
系统辩证法是关于实在与过程、存在与演化的普遍规律的现代学说。整体突现律和等级层次律说明存在与演化的形式与方向,差异协同与系统自组织规律说明存在与演化的机制与“动力”(如果可以用动力这个词的话)。而系统适应性自稳律说明从存在到演化的关节点。这样看来,它怎能不是辩证法的一种新的形态呢?
3 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
哲学有三个基本的领域,这就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学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其实是本体论、认识论、逻辑三个独立哲学学科的统一,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学说都应作为三个不同的基础哲学学科来分别加以研究。这样上面所说的系统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当运用到这三个基础哲学学科时,就为我们开阔出新的视野和新的境界,由此可以建立起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
3.1 本体论哲学。任何本体论哲学基本上都应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个部分叫存在论,讨论being;另一个部分叫生成论或过程论,讨论becoming或process。由于引进了系统思想和系统辩证观,在讨论存在或实在问题时,我们再也不能将“实体”范畴看作是绝对不变的质料或纯粹无差别的实体,实体不过指的是能独立存在、自我支持而不需要别的载体来支持的自立体,不过是个别特殊的具体系统。我们自然应看到实体是基础的东西,是完全意义的存在;属性、关系与过程则是刻划实体的第二位的、不完全意义的存在;在此建立我们的系统唯物论观点。不过用系统的视野去看存在,“实体是关系与过程的载体”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系与过程又决定了实 体的本质结构,相互作用乃实体运行的机制,我们完全可以说,“实体是关系的纽结,是过程的一个结构和过程的持续性的表现”。这样,存在或终极实在就被看成是实体—关系—过程三位一体的东西,从而将实体实在论、过程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三个学派的学说统一整合起来。至于生成论或过程论,系统主义的本体论深入分析过程的机制,就将“相互作用”划分为四种相互作用:因果决定性的相互作用,随机性的非决定性的相互作用,体现在系统适应性自稳和适应性自组织的广义目的性相互作用,以及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协同性相互作用。于是普利高津的结构—功能—涨落机理图,就哲学地化为因果—随机—目的协同作用机理图。
3.2 在价值学说方面,本体论最后一个范畴“目的性”,就是价值论最初的一个范畴。由于自组织系统已经有了明显的目的性,于是就有了价值的萌芽。“目的状态”、“目的环”、“目的点”本身是系统内在价值之所在,而达到目的的手段(条件、事物、行为)就具有了系统的工具价值的意义。生命系统不但有目的,而且这目的发展为“自我”即“自己为了自己的存在”。生存与繁殖就是它的目的价值,而一切有助于维护自己物种的生存与繁殖的就具有工具的价值和效用。各种生命价值整合进生态系统中,就构成生态伦理的最高命令:“一切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优美的,它就是正当的、善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和恶的”。在生态伦理基础上分析人类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用系统辩证法分析人类各种价值差异、价值冲突和价值协调,可以建立一种系统主义的价值学说。在这基础上分析人类伦理价值,可以看到人类伦理怎样在社会系统自组织中形成,各种人类伦理系统的内部组成和结构是什么。现代的行为功利主义伦理学、准则功利主义伦理学、道义主义伦理学和境遇伦理学也就可以因此而在系统观念基础上整合起来,形成系统主义伦理学。
3.3 我们已经看到系统观念引进认识论,带来认识方法的革命,还原方法与扩展方法被统一起来了,认识的经验层次、经验规律层次和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系统层次观点加以论述;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认识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帮助我们理解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认识的规范的变革以及认识的进步问题和哲学中最难解决的真理问题。这里我只想说,我们不但已经有了系统辩证法的一般观点和方法,而且将它运用到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中去,可以建立一整套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就是我对21世纪哲学发展的展望之一。
参考文献
1 乌杰.系统辩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乌杰,哈肯H,拉兹洛E.跨世纪洲际对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
3、人文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学、美学、艺术学、逻辑学、语言学、史学、军事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 心理学;
4、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建筑学、地理学、医学、农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机械电子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国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我国园林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共同构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的园林设计是集传统建筑、书画、雕刻、工艺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涉及诸多问题,譬如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空间艺术、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气象学、材料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讲中国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与其研究的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对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意义。
一、中国园林设计中对自然辩证法几个内容应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技观与方法论,下边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其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一)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思考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园林设计
地球大约存在于上亿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的园林形式已经客观存在。园林艺术的物化形态虽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深化认识以及自然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但从作为绝对存在着的物质本身来讲,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正如恩格斯说:“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
2.现代辩证自然观与园林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辩证自然观具有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三个重要的特征。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认识自然界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的过程,系统的整体性指系统是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发挥作用,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一切以系统方式存在的物质客体,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健康与生态系统,尽可能尊重每一个事物,合理发挥好各个元素本身的特性。“在营构布局、配置修建、山水、植物上,努力寻求顺应自然,着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图突破情势上的调和和整一,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①
第二,应高度重视自然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动性,把设计与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设计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经济、更具艺术表现力、符合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园林作品。
第三,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等原理,尊重自然界生态的层次、特征,维持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最大化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二)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科技观的思考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②这其中的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我们不仅在探讨其在普遍社会里的规一般性规律,还应该把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科技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其本质、特点、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落实到中国园林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认识与熟悉中国园林设计相关的科学本质及其特征,了解科技发展简史,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运用,领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其次,在设计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我们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才能把握住我们的历史文脉,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时代地域特色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艺术。
(三)对中国园林设计中方法论的思考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它普遍地适用并指导各门社会科学,中国园林设计亦不例外。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实践方法论问题,譬如观察实验、科学思维、技术预测与评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设计师应重点考虑我国各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遵守自然社会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严格地按学科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科学合理、独具魅力的中国园林。
二、基于自然辩证法对中国园林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人类不断追求经济利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园林设计首要思考的问题。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国园林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第三,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其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园林设计师们应该结合时代需求,尊重大众审美,创造出润泽时代的园林艺术作品。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支奇葩,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园林设计者要结合中国园林的实际情况,系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提高其哲学素养,建立系统的自然观与科技观,掌握并运用相关科学技术,遵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园林艺术独具魅力、永放光芒。
注释:
关键词 黑格尔 有机论 英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31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18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Hagel's organic theory as an exampl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hilosophy as a methodology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Hegel's organic theory can help us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theory of constraints, the whole vocabulary as a generation, connection,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organism, the order to introduce some novel feasib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Hagel; organic theory; English vocabulary
哲学和语言学,在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前两者似乎并无交集。但这只是对两者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所做的皮相之见。哲学早已退出科学的领域,不再奢望做“科学的皇后”,而自马克思以降的哲学家们也失去了建立任何哲学体系的热情。哲学正当的作用是作为一般的方法论,用以指导各门具体的科学。语言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素来比较密切,心理学的许多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殊不知心理学的理论通常出自哲学。遗憾的是哲学史上众多睿智的思想尚未转化为心理学的理论,更不消说将它们运用到语言理论和教学中了。所以尝试以哲学为指导思想,反思语言学中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藩篱,启发新思维,换一种视角洞察语言学研究和教学中的老问题。本文以黑格尔的思想为例,试以他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黑格尔(Hegel 1770-1831)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辩证法思想将一无所有却又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设定为世界的创造者,具有能动性,能够通过对象化自身的方式将自身中的潜能外化,展开自身,然后进一步扬弃对象化所创造出的物相,最终恢复自身的同一性,从而完成了一个从以预设的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目的的圆圈运动。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世界视为一个有联系的由于自身矛盾而无限地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前进运动的整体。他的辩证法中的有机体思想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考察词汇。
首先,词汇是一个生成的有机体。传统的词汇教学以机械论为指导思想,仅考察作为结果形态的词汇,将词汇视为静止不动的、超历史的一大堆的偶然性。而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有机论思想却可以把语言及其各组成部分(如语言、语法和本文重点讨论的词汇)视为发生学意义上的有机体。语言是一个“活的实体”,有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该过程就像一粒橡树种子长成大树一样,是一个从潜能发展为现实的生成过程。种子具备了大树的一切内在因素,它不在大树之外,它就是那棵未来的大树,它与大树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语言究竟是如何从一粒种子生成大树的呢?根据的唯物史观,语言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出现和不断发展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物质生产实践,而这种集体劳动不仅提供了语言产生的社会需要,而且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一言以蔽之,劳动创造了语言。就本文所涉及的词汇而言,它也随着人类的劳动实践史经历了由简到繁的漫长历史。英语词汇的发展史分成四阶段,包括古英语时期(450-1066)、中古英语时期(1066-1500)、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500-1800)和现代英语时期(1800至今)。从词汇数量来看,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目前英语词汇总量约为630,000!新词汇的来源杂多,有从外来文化引入的新词,有从本土核心词汇派生出的新词,更多的词汇是为表达新事物新观点而历史性地创造出的;从词义方面考察,大多数单词都由原初的概念意义逐渐发展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①从而由一个单义词进化成多义词。多义词现象是英语词汇最显著的特征。
其次,词汇是一个有联系的有机体。如前所述,在机械论指导下形成的皮相之见认为,所谓词汇无非是由于某种外力作用偶然产生的一大堆互不依赖的碎片,但是根据黑格尔总体性规定看待词汇,这些词汇却构成了一个有着内部的普遍联系的有机体,其中每一个体的规定性都是由整体所赋予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把握其意义。故词汇不只是具有脱离与整体(即该单词所处的语境)的关系的最基本的概念意义。它所蕴涵的丰富意义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中才能够表现出来。每个单词都处于一张复杂的网络之中。这张网络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联系,首先是语言内部联系,即意义上的联系(如同义、反义、上下义)、结构上的联系(如派生、复合、转化),和单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其次是词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指词与使用者以及语境的关系。
再次,词汇是一个运动中的有机体。在机械论看来词汇是以单子式的个体方式存在的,其特征是静止的和超历史的。但是用有机论的眼光来看,词汇恰恰是变动不居的,它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世界上所有正在使用的语言之所以称之为活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它们在词汇始终处于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质量互变理论。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变化不仅有康德所承认的量变,还应该有质变。质变意味着事物的突然产生和消亡。否定质变就是否定变化。由于语言外的自然物理世界及其身处其中的思维世界和语言文化世界(即波普所称的“三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在发展变化,因而相应地在语言,特别在词汇中必会有所反应。所谓质变指词汇的突然产生或消失。特别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不断地有新词横空出世,通过网络变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不仅有新旧词汇的生灭,已有词汇的词义也无法保持静止,同样会随着“三个世界”的变化而发生量变。量变形式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褒贬等。量变性质包括词义的历史性变化、地域性变化和职业性变化。总之,词义的质变和量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交流的加强。
黑格尔有机论为词汇学习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寻找词义“多”中的“一”。一词多义是英语中的普遍现象。词汇是文化历史思想的载体,具有越来越多的丰富涵义。如何记住一个单词众多的意思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这是教学中的难题。在形而上学传统中二者不可通约,哲学家们历来否定感性世界的多样性(“多”),苦苦追寻现象背后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一”)。而黑格尔的有机论则认为两者是一体两面:“一”是本质,是长成参天大树的那颗橡树种子,也是创世的绝对精神;“多”是现象,是绝对精神为了发展自身而对象化出来的物相。由“一”发展出“多”来,而“多”必经无数中介最终复归于“一”。因此以他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多义词各个义项存在核心和边缘之分。边缘词义项不断生成变动,正是现象的“多”,而岿然不动的核心义项则是现象背后本质的“一”,是所有处于生灭变化中的义项所由来和复所归的对象。在此意义上韩国的词汇教学专家文德老师提出 “所有英语单词都只有一个意思”。以discharge一词为例,在字典上通常给出如下的几种解释:①卸货 ②发射 ③排出 ④解雇 ⑤出院 ⑥解放 ⑦履行。它核心义为“向外(out)”。派生出的①卸货 ②发射 ③排出均有向外排出(事物)之意,而④解雇 ⑤出院 ⑥解放均有向外排出(人)之意。⑦履行则指“把该做的事情做出来(out)”。②词汇手册上所列的单词含义一般就是核心词义。总之,在黑格尔思想指导下学习多义词的策略是第一步是确定核心词义;第二步是梳理核心词义与各种派生词义的内部联系。
第二,联系的方法。如前述,语言学的理论大都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的理论源头又追溯到哲学。如语言学中的语义场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如果再追源溯流的话,就可以回到黑格尔的辩证法。语义场理论认为语言中的词汇不是孤立地储存于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储存,某些词可在一个共同概念或核心词的支配下结合成语义场,形成记忆中的词汇模块。故记住该语义场中的一个成员即可联想其他的成员。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应尽可能将习得的零碎知识进行深加工,通过发散性思维,围绕某个核心词汇以词源联系或主题与情境来建构一个个语义场。建构语义场能扬弃机械论的词汇学习方式,将目标词汇置于整体(语义场)之中,通过词汇间的种属关系理解词汇,从“零售式”的单词记忆发展成“批发式”的记忆,并提供机会重温已储存的旧词汇,通过与旧词汇的结合输入新的目标词汇,从而增加词汇系统组织的心理词汇量。
第三,关注新词的产生和词义变化。除了利用词汇共时性联系建构语义场之外,学习者还需关注词汇历时性的变化。在黑格尔的视角下词汇是一个运动中的有机体。尤其目前随着各种传媒的迅猛发展,新概念层出不穷,其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有机体正是处在最活跃的阶段。各种新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不仅有新词的产生,而且旧词汇也不能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人们将原初的词义进行加工,从而使词义发生各种变化。所以学习词汇时不仅要及时关注新词的出现,还需要了解词义的历史性变化,掌握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如词义扩展、缩小、升格和降格。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在变化中掌握词义发展的基本趋势。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空。”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但是词汇研究直至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重视。研究者大都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出发。目前已普遍应用于词汇研究的心理学成果仅局限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笔者认为词汇研究可以拓宽思路,从心理学的源头――哲学出发,直接从哲学方法论中汲取新思路。西方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百花争鸣,笔者在此文中仅以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对词汇学习的指导作用为例,抛砖引玉,希望今后能够从不同的哲学视角下研究词汇的教学。
注释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汉语国际推广;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创新观
一、自然辩证法及其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无论是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还是人工自然的辩证本性,都体现为对自然的关注,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伟大实践,是的中国化,是自然辩证法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及自然科学,还研究“人工自然”,促进哲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部门的广泛结合。它还着眼于同实际的联系,以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坚持百家争鸣,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同时也是科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它向社会“输出”科学的理性、实证、怀疑和批评精神,挑战之前盛行的僵化思维模式和不当干预学术的陋习,为学术的自主发展和思想的理性探讨开拓了道路。
三、自然辩证法与汉语国际推广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政治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对政治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语言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一种语言的国际地位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一种语言的兴衰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表现出一种辩证发展关系。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无不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语言。语言的发展与传播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制订语言推广规划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目标。
“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随着经济实力及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的提升而采取的让“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旨在迅速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语言政策,其目标在于,顺应国际社会对汉语的强烈要求,通过普及性的“走出去”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触汉语、学习汉语和使用汉语,进而达到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推广中国文化。而且,我们的“推广”是顺应“我要学汉语”这一客观事实,而不是坚持“让你学汉语”这一主观意愿。“汉语国际推广”之“推广”至少应包含“让人知道/了解”“大众化/通俗化”“普及性/范围性”等三层语义元素。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科学的辨证理论来指导工作,使其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实践活动。深入研究自然辩证中的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及创新观,并使其与“汉语国际推广”活动联系起来,以自然辩证法为理论指导,势必对“汉语国际推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系统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时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的认识和改造对象。
即在“汉语国际推广”活动中,不仅要处理好汉办与孔子学院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孔子学院之间的关系,以及孔子学院与当地人的关系。这期间涉及到的语言不通问题,文化差异问题,甚至是简单的语言知识教育问题,都需要有一个国家意义层面上的宏观指导。而且,就学科本体而言,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语言学的知识,还有诸如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求我们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活动过程中必须以综合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只有解决好各个阶段的问题,才能使“汉语国际推广”活动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处理问题的实践活动,就是在系统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分析。
2、科学技术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帮助人类不断创造出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给“汉语国际推广”活动带来新的思路,“汉语国际推广”也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对“汉语国际推广”活动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现代技术应用方面,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使其能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风靡世界的“乘风汉语”(教学课件)、“长城汉语”到现在各式各样的网站如汉声中国,CHINESE CULTURE,甚至还有由美国创建的综合性语言学习网站LIVEMOCHA,越来越多的形式,内容被展现在外国友人的面前,使他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稚嫩的国度。计算机技以其普遍性,可操作性,生动性及真实性等特点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及整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3、创新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
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自然界和人类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事物会永远停止于一个水平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着,创造着,进步着。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汉语国际推广”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有硕果也有残果。推广热情过高,导致“中国”的产生,以及高校重量不重质的办学举动,优秀师资的匮乏,学员难以坚持长期系统的学习等等,使“汉语国际推广”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停滞不前。因此“汉语国际推广”需要创新,诸如始终坚持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将“汉语国际推广”植入市场经营范畴,提升其“自给自足”的能力,加强社区服务功能,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有效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实现本土化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也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系统观,体现科技观,富有创新观,只有这样才能让“汉语国际推广”持续并稳定地发挥它在国际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品.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促进作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2] 高剑.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几次重要作用.社科纵横.2010.10
[3] 李秀丽.从对“自然”的关注谈自然辩证法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林区教学.2012.6
[4] 贺璐.论自然辩证法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文教资料.2011
[5] 范晓峰.试论自然辩证法对英汉翻译学的指导作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
关键词: 特奥多·W.阿尔多诺 文化工业 《启蒙辩证法》
特奥多·W.阿尔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一生著述甚丰,有关哲学与美学相关的著作中有两部最重要:《启蒙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1947年)、《否定的辩证法》(1966年)。阿尔多诺的全部文艺和美学思想,都是建立在其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石——“否定的辩证法”之上的。阿尔多诺自言:“否定的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早在柏拉图之时,辩证法就意味着通过否定来达到某种肯定的东西。本书试图使辩证法摆脱这些肯定的特性。”(引自张峰,《否定的辩证法·序言》,1991年)阿尔多诺认为,古往今来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都是在追求“同一性”,追求一个绝对的出发点,这是不可靠的,因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第一性,哲学所强调的任何事物都是与它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由于哲学在人类的文明中不惜代价寻求着秩序和不变性,从而加强了社会上的极权主义和盲从主义倾向。唯一的可能是连续的否定。
阿尔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为艺术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唯一可能的艺术就是反叛现实,否定现实的现代主义艺术。而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是对现实的刻板的认同和模仿,使艺术与现实同一化,导致了艺术风格的失败。文化工业的大众艺术就是这种机械地模拟现实的产品。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这个术语进行过专门的解释,明确“文化工业”的提法是为了与一般大众文化拥护者所言的“大众文化”相区分。阿尔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指“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from above)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阿尔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1963年)从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文化工业的商品拜物教特征和自上而下的整合性特征。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有专章《文化工业·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对“文化工业”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他的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文化工业自上而下的控制导致作品的模式化。
在《文化工业》的开篇,阿尔多诺就指出:“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文化工业的产品是按照标准化、模式化的框架生产出来的,所以,在宏观和微观上表现出了“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①这种虚假又机械的一致性,造成的后果就是:第一,个人成为经济选择程序的一部分,并被当做“消费者”,划入“不同收入的集团”。第二,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比如电影观众会错误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情况的不断的延长。“文化产品本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声电影,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②第三,文化工业的完全同一,会形成政治上内聚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可以自上而下地对从作品的出版到消费者的消费都形成控制,作品的语言、风格等等完全受上级操纵。而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息,一刻也离不开这些文化工业产品。第四,文化工业最终使模仿绝对化了,谈到文化,总就已是违背文化了。“文化这个总称呼,可能已经包含了把文化编入行政管理领域内的编辑、排目录、分类等意思”。③
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所造成的模式化的批判,是基于他对艺术的“否定性”特征的强调。阿尔多诺认为:“在每一个艺术作品中,作者的风格都是一种诺言。因为被表达的东西,通过风格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普遍性的形式。”“因此,艺术的要求,始终也是意识形态的要求。但是,只有批判那些在风格上遭到失败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找到表达苦难的形式。”而成功的艺术,是避开雷同的弱点,追求同一的必然的失败,表现矛盾的特点,所以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抛弃了艺术品在美学逻辑与社会体系中同其他事物的基本区别,消解了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二、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消遣的作品为消费者提供虚假的满足,公开欺骗消费者。
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欺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文化艺术和娱乐消遣作品都是按照一个虚假的公式而不断实现文化工业的完善化,消费者的利益基础,取决于技术,而不是内容。
第二,娱乐消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是为了让生产者松缓一下机械化的劳动过程,重新增长力量。所以,生产者看到的是劳动过程本身的模拟图像。
第三,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诺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招贴的诱惑,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日常惨淡的生活”。④
第四,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消费者被满足的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文化工业各个部门的产品,都是希望观众摆脱日常生活,但是这种摆脱会使消费者像美国幽默报上所登载的,女儿被拐骗私奔以后,父亲一个人在黑暗中扶着梯子,孑然一身、无依无靠”。⑤
第五,娱乐是消极的逃避。“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⑥
第六,商业与娱乐活动的密切关系,表明了娱乐活动本身的意义,即为社会进行辩护。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本科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理论抽象,思想方法独特,侧重应用,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技术过程中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性规律,在理、工、农、医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随机事件应对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基础实践的平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做到从确定性思维到随机性思维的转变,而不再局限于基础数学的领域,能接受随机思想和随机观念,能利用这门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哲学素养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进行有效挖掘,自然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使学生从中领会到知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以及真理无限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限等基本道理,领悟数学的本质;同时对本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项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建设、国防)和未来发展蓝图中的实际应用加以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国、爱学习。
三、本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点
1.精进专业素养,课程中渗入思政理念
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是从希腊开始的,希腊人最早对世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神话的、系统的理性看法,且创造了数学语言来表示自然界的规律。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的命题,奠定了西方哲学追究世界本源的感性而抽象的思维体系。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主张数学是理解宇宙奥秘的钥匙,他说“万物皆数”、“数字统治着宇宙”。“解析几何之父”——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近代科学之父”——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说:“宇宙被写在哲学这本书中,而这本书的语言是数学。”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
具体的物理学量和数的概括抽象的数学万事万物的本质及关系哲学。神学的认真导致了哲学诞生,哲学的讨论导致了科学诞生,科学的需求导致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于建立在公理之上的纯粹理念世界的优美,深刻(哲学)和真实(物理)的新一轮讨论。数学不仅是哲学问题的重要来源和根据,而且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环境,数学以其无与伦比的确定性和真理性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描述“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来不仅仅表明状态,并且也表明过程:运动。”
概率论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由于随机现象的发生带有不确定性,随机现象发生的条件与结果不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故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随机现象各结果发生的偶然性以及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现象所呈现的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哲学知识引入教学中,使学生理解随机现象的含义,正确把握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本课程通过实例解释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且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化,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模型,再用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仅是世界观的理论,也是策略论的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策略。我很重视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进行有效挖掘,使学生把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精髓,领悟其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策略已成为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策略的激发器,是开启其数学深思和智慧的钥匙。
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唤醒学习的内在动力
向学生推荐了连岳、海蓝博士、张德芬、武志红、曾奇峰等著名心理学者和作家的公众号,这些大咖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我在课堂教学之余提醒学生关注身心健康,唤醒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在漫漫人生路上不断成长,能更好的成为自己。
目录 出发点 归宿
多年来,笔者坚持听他人开学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上,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是用三言两语简介本学科或本模块的主要内容,然后就直奔主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笔者不解,意义非凡的“目录”,不少老师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由此可见,目录是我们“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指南。下面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目录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目录,求知的出发点
1.由感觉到感知
从教多年,笔者的第一节课都是“目录课”。我在教学每一个模块之前,都让学生先打开目录,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去通读目录,让学生先去找“感觉”,感知该模块“是什么”,要“学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由“解目”到“提趣”
学生通读目录后,要给学生“解目”,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光让学生看目录,学生往往会有云里雾里之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有关哲理是比较深奥的,如何让深奥的哲理“深入浅出”,进而让学生“热爱”哲学?老师首先要从目录讲起,不要让“空洞”、“抽象”的目录阻挡了学生的兴趣。对照《生活与哲学》的目录,可以追问学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上帝、神仙”,有的学生认为是“鬼怪、灵魂”,有的学生认为是“水、土”……对光怪陆离的回答,笔者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再让学生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学生简直是异口同声:“物质”。然后,笔者又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把学生分为两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上帝、神仙、鬼怪、灵魂”的学生作为一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土”的学生作为另一类。让学生回答自己属于什么“主义”(哲学派别),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物主义者”,还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心主义者”……笔者趁热打铁:“你们不但知道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且还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哲学就是这么简单”。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学生(个体)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还是应该用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让学生对照第三单元的目录去回答这些问题,没过多久,有个学生很自信地说:“我们学生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不仅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哲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你们这么聪明,学不好哲学才怪!”此时,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已经“膨胀”了。
3.由兴趣到求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名师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看目录,在目录中帮助学生找兴趣,兴趣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目录,知识的归宿
一个模块结束或一本书结束后,通常我们都要进入知识的复习、巩固、提升阶段。这时通过回归目录,去巩固、提升所学的知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1.翻开目录,打开记忆的闸门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良好的品格,记忆的知识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一本书或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我们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如何记忆,有些学生很头疼。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打开目录,按照目录的顺序,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放所学的知识。在回放中有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已经变得模糊,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看课本里的具体内容,以恢复记忆。如果回放一遍不行,就再回放一遍,直到记住为止。这个环节一般要花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老师在这方面要舍得时间的投入,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定会收到可观的产出。
2.说说写写,留下记忆的痕迹
说就是在独立回放、记忆一番后,同桌的两个同学按照目录的顺序共同阐述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以此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目的。结合某一具体问题,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去说,尤其是要让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多说,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锻炼、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记忆模糊的知识还要多写,写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有时候,写比说更重要,会说不会写,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肯定是吃亏的。
3.归纳整理,提升所学的知识
一本书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往往有零、乱、散的感觉,此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只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提升知识,进而去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的这一环节也要围绕目录进行。从结构体系上来看,《生活与哲学》分为四大块: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笔者让学生打开目录,让学生指出目录中的哪些内容属于唯物论,哪些属于辩证法……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老师要提醒学生看目录要从宏观到微观,即先看单元、课题、框题,再去填补框题的具体内容。如《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从宏观上看它是属于辩证法,从微观上看,第七课是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是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是辩证法的矛盾观,第十课是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而这些观点再从微观上看,它们又包括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让学生动手构建,构建好以后,这座哲学大厦就会屹立在学生的脑中,使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 : 西方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客观辩证法
一、引言
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科学哲学作为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产生离不开科学和哲学两方面的基础,但在科学与哲学正式分离之前,科学哲学只是无人问津的事物。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科学哲学以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逻辑实证主义为成熟的标志,代之而起的主要流派有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以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历史主义及以夏佩尔等人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正是由于各个学派的不断发展受到客观辩证法的制约,使人们对科学哲学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和前所未有的深度。
(一) 逻辑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主义学说,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从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将分析科学概念,寻求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和确实性作为其主要目标。它运用数理逻辑作为工具,对科学的理论结构进行静态的逻辑分析,提出意义标准和经验证实原则来区分科学和非科学,并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作为标准的科学哲学,确定了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逻辑原则和证实原则,其后的其它科学哲学派别,都延续了它的问题,都是在批判其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批判理性主义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库恩则既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又反对批判理性主义,既反对证实和证伪的经验原则,又反对他们共同的逻辑原则。拉卡托斯对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进行了折衷。到了费耶阿本德,则将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放大到极致,取消了科学划界问题,反对科学,宣告了科学哲学的终结。
(二)批判理性主义
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的局限性,批判理性主义开始扭转科学哲学的方向。它将科学哲学归结为科学方法论,将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归结为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规则作为自己的任务。在波普看来,“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因而他提出了以“猜想一反驳”为核心的科学增长模式,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理性自由创造的结果,科学理论是不断地通过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
批判理性主义仍只是从纯逻辑、纯理性方面去探讨科学的发展,而不是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去探讨和总结科学发展的规律。它所建立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仍是一个逻辑的、规范的模式,而不是历史的’、描述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与科学史、科学家的实践仍相脱离。批判理性主义否认实践经验的客观性和科学知识的确实性,还将证伪绝对化,不承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性和连续性,认为不但科学知识的完全确定性,而且相对确实性、概率的确实性都是幻想。
(三)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学派对逻辑经验主义及批判理性主义的核心信念进行了深刻批判,它不是经验通过证实( 也不是如波普尔所谓通过证伪) 赋予理论以意义。它们运用社会历史方法,同时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注重对科学理论的整体结构进行动态的考察,从科学史的整体联系的观点去评价科学理论,力图使科学哲学符合科学的实际历史。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把科学看做是人类历史的活动,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强调科学的时代性或历史性,强调科学活动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
历史主义还认为方法论是描述性的,方法论规则随着科学内容、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没有超历史的放之一切时代而皆准的方法论规则和评价标准。“历史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逻辑主义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学与社会益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的理论体现。”
四、西方科学哲学的辩证维度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之间只能够反映出科学认识和发展的某一侧面、某一环节,在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往往忽视甚至否定其它方面的问题,在强调差别时看不到联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全局、全过程,因而与实际科学和科学史都有或大或小的距离。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以夏佩尔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学派。它继承了老历史主义的整体主义观点和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以求实现对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综合。
总之,以夏佩尔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力图在对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中,实现对二者的综合,体现了当代西方哲学出现的一种综合的趋势,以及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靠拢的趋势。当然,新历史主义中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如劳丹就继续坚持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他们(包括夏佩尔在内)没有从根本上接受辩证法,也不可能在正确的基础上实现综合,不可能彻底解决科学哲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结论
科学哲学的发展以逻辑经验主义为背景,经历了否证论、历史主义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对科学理论的经验证实意义论、经验证伪意义论、范式意义论、实在意义论和非实在意义论作了深入开掘与全面铺陈。整个过程不仅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也显示出发展的连续性。如波普尔不仅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杰出代表, 同时也持实在论观点;拉卡托斯既坚持证伪主义也赞同历史主义;而同是历史主义学派的夏皮尔和劳丹, 却分属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个阵营。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虽然都以反叛和挑战逻辑经验主义开始,却有着各自的思想切入点和话语中心,彼此的立论并不直接互相冲突而可以兼容、呼应。
参考文献
[ ] 刘小春.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演变及总体特征[J].湖湘论坛,1992(1).
[2] 宋立军,张鑫.简论西方科学哲学的流派和基本观点.中国市场,2011(26).
[3] 崔凡.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整体系统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3)
[4] 赖欣巴哈H.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238.
关键词:辩证法;市场营销;大客户
唯物辩证法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大客户营销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基本指导思想和观点,并主动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处理好存在的各种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伟大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好大客户市场营销工作。
一、市场营销中的辩证法
市场营销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重要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愈加突出,市场营销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活动规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其规律性,并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1.营销实践中的变与不变
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营销观念和方法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营销观念就先后经历过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以及其它一些新的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方法也先后经历过先生产后销售,和先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再组织生产的转变,所以市场营销中的变是普遍的,这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也要注意到许多不能随意改变的做法,否则会受到教条主义的惩罚,历史上就有过因为不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就盲目改变而导致营销失败的案例。
20世纪60年代,可口可乐最重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推出新产品猛烈攻击可口可乐固有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时,可口可乐为了抵御百事可乐进攻,也随即进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并推出新产品,这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的老顾客不但不喜欢新产品,还产生了非常多的抱怨,公司迫不得已恢复原产品生产才平息了这次因为变而造成的营销事故,类似的情况还多有发生。
2.价格营销和价值营销
营销中的价格营销就是指低价营销策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首先采取的可能就是价格营销,靠大幅度的降价促进销售,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殊不知,当多数企业都采取该策略时,便会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结果是,一方面降价促销的目标可能实现不了,另一方面还会因为价格下降导致利润降低,那么受益的就只有用户。
而实施价值营销的企业却没有遭此厄运,因为价值营销不是拚价格,而是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价值,让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增加购买,促进销售。例如,海尔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价格属高的,但海尔以其产品和技术创新及真诚到永远的良好服务,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虽然价格偏高,但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大。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很多事是此一时彼一时,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市场营销的方式方法也是如此,如果说价格营销适用于消费者收入水平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时期,那么价值营销就适用于消费者收入水平高,对价格已经不敏感,更注重品牌形象时期,因此,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方法都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转变和调整。
3.薄利多销和优质高价
营销实践中还有一对矛盾――薄利多销和优质高价,那么是薄利多销好呢?还是优质高价好?现实中没有确切的答案,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的商品适合于薄利多销,有的商品则适合于优质高价。
一般来说,富有价格弹性的非生活必需品,适合于薄利多销,因为其需求受价格影响比较大,当价格稍有下降时,其需求增加很多,会刺激销售,企业会因此增加利润;而价格弹性系数缺乏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影响不大,即使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需求也不会因此增加,所以缺乏价格弹性系数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降低,不会增加销售量,只会减少企业利润,所以生活必需品销售不适合薄利多销营销策略,而是要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其售价来增加利润。所以优质高价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在市场营销实践中,要正确处理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又对立统一的问题。
4.跟随市场与创造市场
市场营销理论强调,市场营销要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这叫跟随市场,但实践表明,有时主动去创造市场,去开发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心理学上讲,人的需求是需要引导、刺激、开发的,因为人的需求一般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尝试、经历、开发之后产生,就像从来没有吃过糖果的人不知道糖果甜、糖好吃,因而没有需求一样,当他吃过了、经历过了、知道糖果甜、糖好吃了,就有需求了,很多产品也是需要先去发明创造,然后来引导,推广使用。
5.先入市与后入市
抢先进入,可获得先入为主的优势,率先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偏好,但风险较高;延后入市,在竞争者产品入市后再进入市场,可节省广告宣传费,降低先入市的风险,但会失去先入为主,率先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偏好的优势,这就是实践矛盾,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有所得有所失,要结合实际情况,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若想面面俱到,就会犹豫不决,从而失去决策最佳良机,导致全面失败。
二、大客户识别中的辩证法
大客户营销就是围绕大客户展开的市场营销,也是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大客户营销首先要做的是正确识别出大客户,然后根据大客户的特点去开展市场营销。要准确识别大客户,就要首先清楚什么样的客户是大客户,什么样的客户是一般客户。实践表明,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不同、识别标准不同,大客户和一般客户可以互相转变,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之间也是如此。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的改变,企业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识别大客户,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因为这样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早期,大客户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意大利统计学家帕累托的20/80定律,企业80%左右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来源于按销售量或者销售额排名靠前占总客户数20%的客户,就把这20%的客户称为大客户,其他客户则称为一般客户,但现在看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从销售数据来识别大客户和一般客户已有很大局限性。首先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有20/80现象,农用收割机行业中购买量超过一台的客户数量占总客户数量的比例非常低,绝大多数客户只购买一台,不具有20/80现象,另外,这种识别方法也没有充分考虑客户潜在价值,因此不具有超前性,实践中若能更多考虑其他识别因素,识别起来将会更加科学准确,像客户个性化、客户性质、客户忠诚度、客户聚合度、客户利润贡献率、客户采购集中度等,都应是识别大客户的标准,使用尽可能多的参数来识别大客户,才会使这种识别更符合实际。
过去常用市场份额(销售量或者销售额)来识别大客户,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有的客户可能市场份额很高,但对企业不忠诚,且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让企业很难满足,使企业利润率非常低甚至不获利,那么它对企业的价值就很低;反之,有的客户目前的市场份额虽然不高,但发展前景广阔,对企业忠诚,和企业关系良好,期望和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那么这样的客户就应是企业的大客户。这再次说明识别大客户标准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用发展变化眼光分析解决问题的原则。
三、大客户营销中的辩证法
大客户营销也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中的一些辩证关系在大客户营销中也是有效的。
1.大客户营销中的变与不变
首先,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营销实践中要对一般客户和大客户进行识别,然后,进行资源分配,大客户重点分配,一般客户适当分配。营销中根据客户性质进行资源分配,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基本要求,这种有重点的资源分配方法是要始终坚持长期不变的,但关于一般客户和大客户的识别标准却要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譬如,大客户的识别标准由过去常用的市场份额向大客户贡献价值转变就是一例,且从变化趋势来看,大客户的识别标准还会向更多元化方向发展,毕竟多元化的识别标准更科学准确,再譬如,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条件下会转变,大客户会降为一般客户,一般客户也会升级为大客户,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因此在大客户营销中要辨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该变的要及时变,该坚持的要长期坚持。
2.大客户营销的维系与挖掘
在大客户营销中,很多企业都犯了唯物辩证法片面性错误,很多企业为了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往往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客户的开拓上,认为只要客户数量增加了,销售额就会增长,从而轻视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殊不知,新客户的开拓成本比起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成本要高得多,所以在进行大客户营销中不能只重视新客户开拓而忽视大客户维系和挖掘,新客户开发很重要,大客户维系和挖掘更重要,否则就犯了唯物辩证法片面性看问题的错误。人们常说,拥有一大批忠诚客户是企业最重要资源,那么怎样拥有忠诚客户?就是在新客户开发中不忽视老客户的维系与挖掘,要想让大客户成为忠诚客户,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就要在开发新客户的同时,重视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和老客户团结协作,共图发展。
3.重建设,轻服务
随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越来越重视大客户识别和营销,重视和大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实践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经营者在和客户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之后,却往往忽视后期服务,致使老客户意见增大,影响了原有关系的维持和维护。要牢牢记住,客户关系的建立只是关系发展的开始,关系发展是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维护和保养,而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为大客户服务的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大客户经理服务能力不强,“一条龙”服务能力不足等等,难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客户关系的维系与发展。客户关系维系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全面看待和认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开始而没有过程,只有眼前没有长远,这是不符合大客户营销规律的,在大客户营销中要树立长远眼光,要站得高看得远。
4.不能过于依赖大客户经理
大客户市场营销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单靠一个大客户经理是难以满足大客户所有要求的,所以在大客户营销中,即使制定了大客户经理负责制,但绝不能过于依赖大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否则会影响大客户营销的效果,大客户营销既要有专人重点负责,也需各部门和相关人员配合,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对其他方面放任不管,要学会五个指头弹琴,既要有轻重缓急,又要有相互配合。
四、结语
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灵活运用。大客户营销也是市场营销,是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活动,是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开展大客户营销工作的指南,是我们做好大客户营销工作的基础,在大客户营销实践中务必坚持运用。
参考文献:
[1]蔡淑琴等.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大客户描述与识别[J].管理评论,2004年,第2期.
[2]钟和平.大客户营销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09-6.
[3]尹蕾.大客户营销研究[J].江苏商论,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