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一体化可行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一体化可行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和金融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加强国家、区域以及全球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来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东亚的几个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VAR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的分析方法对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具有着可行性。

关键词:东亚货币一体化 VAR 脉冲响应 物价 国内生产总值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亚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设想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一度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东亚各国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通过实现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一个政策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的“东亚区”,不仅可以促进内部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还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团,从而应对外在的冲击。

伴随着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研究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理论研究

Bayoumi 和 Eichengreen(1994)首次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将Blanchard 和Quah (1989)提出的VAR 模型引入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以经济冲击的规模、经济体间的相关性以及国内经济的调整速度判定组建最优货币区国家的标准。

Frankel和Rose(1998)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内生性假设实证结果证实了原假设的正确性,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的内生性使得一个国家更有可能在加入货币联盟后再满足通货区的条件。

(二)国内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在上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对东亚货币一体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最初的几年中,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研究主要是着重于定性分析。

胡坚(2000)指出,地区协调和合作机制是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提出了建立“东亚货币同盟”,从而实现“亚洲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新机制”。张蕴岭(2001)、余永定等(2002)均对东亚合作的驱动力、进程、前景、长远 目标和可能障碍等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阐述。

国内学者对最优货币区的实证研究也是建立在Bayoumi和 Eichengreen(1994 )的基础之上的。李心丹等(2003)、靳超等(2004)分别以实际汇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来衡量货币冲击,构建出VAR三变量模型;崔晓燕等 (2007)则借鉴了Huang和Guo(2006) 对经济冲击来源的分析,将经济冲击扩展为外部供给冲击、国内需求冲击、国内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

实证分析

本文将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首先在东亚区建立子区域,使得这些子区域间形成一体化,接着,通过子区域与子区域的协调最终实现东亚货币一体化。同时在该分析中,不考虑所划分的子区域内的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造成的影响。

本文研究对象仍为东亚各国,包括东南亚(印度尼西亚(Y)、马来西亚(M)、泰国(T)、新加坡(X)、菲律宾(F))、中(Z)(包括香港(G))、日(R)、韩(H))。在分析中,假设各国间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可实现外部均衡,于是我们在分析中将集中进行每个国家内部均衡的实现。在本文中以国内生产总值(Y)代表经济增长情况、物价指数(P)代表国内经济状况,用这两个变量来衡量国内的经济均衡。

样本取自于CSMAR数据库中1994年-2008年以美元标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数据、隐含平价物价指数年度数据(以1990年为基数100)。

(一)样本子区域

首先,将所研究的东亚各国分成几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中,各国的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区域内发生冲击时,则各国间可以相互协调,采取统一性的措施,使得收到的损失达到最小。

本文以序列间的相关性作为子区域的划分依据。通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矩阵,观察各国的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对各国GDP、物价指数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进行分组,将相关系数为负、较小的国家放在不同的组里,将相关系数较大的国家尽量放在同一个组里。分组结果如下:中(包括香港)、日、韩在一组,另一组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由于中国香港地区与各国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或较小,而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将其放在前一组更加合理。同时这一分组也符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各国大多数商品实现了零关税,虽然中国也被纳入,但是作为东亚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国将与尚未加入的日、韩分在一组,进行协调,期待实现东亚正体的自由贸易区,进而推动东亚货币一体化。

(二)实证结果

通过VAR模型平稳性条件可知,中(含香港)、日、韩之间建立的VaR模型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均在单位圆以内,表明模型是平稳的。

通过AIC、SC等信息指标结果,本文将在模型中使用滞后两期的VAR模型。

本文将分别对每个子区域国家之间的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运用VaR模型。通过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方面来反映是否子区域内国家间的相互作用。

YQ、PQ表示每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其中Q为本文为各个国家所取的代码,例如,印度尼西亚(Y)、马来西亚(M)、泰国(T)、新加坡(X)、菲律宾(F)、中(含香港)(Z)、日(R)、韩(H)。

那么,以物价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Pt=α+Γ1Pt-1+Γ2Pt-1+Vt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Yt=C+Π1Yt-1+Π2Yt-2+Ut

其中,α和C为常数,Γ1、Γ2、Π1、Π2为对应的系数矩阵,Vt、Ut为对应模型的残差项。

1.第一个子区域的回归结果。首先对第一个子区域(即中(含香港)、日、韩)进行计量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以物价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为了更形象的显示变化趋势,本文对以上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首先分析中(含香港)、日、韩对中国物价一个脉冲所产生的反应情况(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面对来自中国的一个脉冲,中(含香港)、日、韩均产生了较大的反应。其中,中国的反应情况最为直接,随着时间延续,反应不断加强。而日、韩反应出现了波折,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对外国、以及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影响要经过一个传递过程,所以表现出了一定的缓慢性。但是,从总的趋势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应均是在不断增强,并且是呈上升趋势的,所要进行的政策调节也应该是同向的。同理,面对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一个脉冲,中、日、韩、中国香港所产生的反应也是同向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些国家和地区间存在政策协调的可行性,即表明存在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子区域的可能性。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同样,通过脉冲响应图(见图2)来形象的反应这些变量间的趋势情况。

在此,本文以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脉冲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图形可以看出,面对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一个脉冲,中、日、韩、中国香港的反应总趋势是相同的:起初,对这个脉冲的反应都是很小的,这可能是时滞性造成的,或者是一些政策措施的对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越来越明显,且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应情况几乎是相同的,面临的上升和下降区间也是几乎重叠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这表明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很明显的政策协调的可行性。同理,面对中、韩、中国香港的脉冲,反应情况也表明,存在着策协调的可行性。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中、日、韩、中国香港存在着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子区域的可行性。

2.第二个子区域的回归结果。接着,本文将对第二个子区域(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进行计量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以物价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对象建立的VAR(2)模型为:

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在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框架下,对各变量的脉冲进行了分析,显示的结果同第一个子区域的情况类似,即面对脉冲的变化趋势存在着同向性,这表明在第二个子区域内,同样存在着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子区域的可行性。

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地区分布、政府管制等一系列阻碍的情况下,在东亚地区建立的各个货币一体化子区域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冲击所产生的反应和影响具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和同向性,这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以及措施制定具有着相关性,并且可以通过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协调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将影响时间降到最短。

建立了货币一体化子区域后,区域间贸易等的效率会提高,使得作为子区域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冲击的稳定性加强。子区域间的相互协调使得子区域与子区域的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从而建立东亚整体的货币一体化区域成为可能。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正式启动,将成为推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谭庆华.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再考察:一个基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2002(2)

2.陈,朱孟楠.东亚货币一体化:经济基础、实证研究与路径[J].金融发展研究,2009(1)

篇2

一、广告设计专业相关课程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才观念的转变,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原来单一的从理论起点开始到实际的岗位平台再进行操作的训练,逐步转为综合技能型和科技智能型。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广告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开发培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增强设计与制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实际就业打下扎实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可以探索出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提高的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实现与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对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借助案例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专业机构的操作流程对在校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实现与相关行业的有效对接。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利用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教师与学生有效提高、专业与行业的自然衔接,按照专业机构的操作流程对在校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

二、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创建及开发广告设计专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深入学校和企业开展调研,对我国广告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理清广告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探讨技工院校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第二,设计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构建“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及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学生在新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专业技能快速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广告设计专业的一体化特色教学

1.项目驱动法将实际及虚拟的案例渗透到实践教学当中。可以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联系,企业中相对可行的项目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完成,这样,一是可以让学生能真正学到专业技能;二是用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好的触动,学生也会从以往的不愿学、不想学转变为乐意学、积极学。另外,注重各种广告设计竞赛与专业教学的整体性。通过设计比赛,加强学生日后对平面设计的学习兴趣,增添对设计的认识,从获奖作品的认识与对比中获得更多启发。

篇3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货币一体化;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28-02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它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过程,也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1997年源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在其影响下迅速演变成亚洲金融危机,东盟、韩国、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冲击,世界经济也由此拖累。也正是这次危机改变了亚洲政府对过去在金融合作一度所持有的消极态度。另外,近年来,欧元的成功运行增强了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提高了欧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整个欧洲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有鉴于此,亚洲国家开始积极探讨亚洲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合作形式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构想。

一、 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

1.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最终结果将是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域国家集团。所谓最优货币区域国家货币集团,是指一些国家集体的货币通过永久固定的汇率及其他使这个区域变得理想化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成员国货币根据非成员国情况联合变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收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交易成本的直接受益和间接收益,即消除了兑换成本和在不同市场上价格歧视;(2)、汇率稳定减少了公司未来收益的不稳定性,增加了社会福利收益;(3)、因减少汇率波动而形成的价格机制,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经济主体关于价格系统决定的可靠性;(4)、因汇率风险的降低而导致的外贸交易额和贸易粮的增大;(5)、降低成员国外债风险;(6)、货币合作使成员国之间的金融约束力和政策协同力增强,货币信誉提高,抵抗外部冲击能力增强并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形成亚洲最优货币区域将彻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大大促进亚洲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2.目前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孤立于这股浪潮之外。2002年7月1号以来,随着欧元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强,其影响力的扩大,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将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幅前景使得亚洲各国(地区)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1997年的金融危机的一大教训就是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亚洲国家要想避免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其货币就不能再作为某大国的附属品,必须加强地区内的金融协调和合作,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从而稳定亚洲金融市场,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

3.许多亚洲国家或地区在汇率制度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如港币、泰铢等,这种过分依赖美元的安排严重威胁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大量国际游资对亚洲进行冲击时,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被迫大幅贬值,笔直的突然下降带来了地区内的经济恐慌,股价巨幅下跌使经济发展遭到严重打击。要消除汇率带来的风险、降低经济交往的不确定性,唯一途径就是消除美元的影响,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中解脱出来,创立亚洲统一货币。

4.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行货币一体化将使区域内的合作更加通畅,各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进一步稳定汇率,彻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促进经济的发展。货币合作的主要成在于各国丧失了各自货币政策的自,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成本将变得相对较小。

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

对实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之后,亚洲地区货币实行一体化的可行性又有多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内部贸易量分析

区域内贸易量越大,实行货币一体化所能降低的贸易费用越多,且有助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实现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作用。亚洲区域内贸易与投资比较发达,国与国之间有着较强的依存度,而且各国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虽然目前亚洲地区区内贸易额,与欧盟在欧元启动之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亚洲区内贸易额占地区G D P 的比重及区内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近年均呈增长态势,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关税优惠的范围与幅度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满足更高层次的货币合作要求。这为进行货币合作、组建货币联盟、建立单一货币联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对外经济开放度分析

由于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与跨国金融投资活动总是相伴随的,因此,衡量异国对外开放程度不仅仅以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而应综合考虑一国贸易、投资、金融三方面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情况,以准确反映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东亚地区的总和开放程度是很高的,单个经济体差异较大,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而中国、日本、韩国总的开放程度指标较低。就平均水平而言,东亚地区的开放程度要高于西欧地区,这说明以出口为主导的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各国基本属于开放经济,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因此,迫切需要稳定汇率,进行货币合作。

(三)生产要素流动性

根据蒙代尔所提出的以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为标准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理论,在同一通货区,如果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调整本国的需求变化,来保持各成员国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就必须要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调节需求转移。如果生产要素流动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本国需求变化,则会影响到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稳定。亚洲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仅从劳动力的流动方面看,就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四)政策目标的相似性分析

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溢出效应,如果两国的政策目标不同,一国为实现本国目标所执行的政策就会给别国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货币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衡量各国政策目标是否一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目前亚洲各国在通货膨胀率方面可以分为两组:低通货膨胀率组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高通货膨胀率组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国。这样,在政策上,亚洲各国在政策协调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建立统一货币区的政策协调带来了一定困难。

(五)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分析

如果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大体相同,这样,外界冲击对于区域内各国的影响将是对称的,因此,可以采取同样或类似的货币政策来抵消外界冲击,从而减少整个区域成员国的压力。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则不同国家所承担的加入通货区以后的成本就不一样,通货区的稳定运行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亚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旦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不同国家将会出现较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从而会出现国家间的冲突。

(六)政治条件分析

健康协调的国际关系是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客观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必然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为必要条件。但是,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性增大了亚洲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为了本区域的发展,各国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东盟的经济合作以及中日韩的加入。在不久的未来,相信政治合作会越来越多。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亚洲地区的经济互补与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以及政策目标的一致性等方面还不完全满足自由货币区理论。

三、结论

从分析实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亚洲地区目前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抵抗国际游资的冲击,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再从区域内部贸易量、对外经济开放度、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目标的相似性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分析以及政治条件方面分析了亚洲建立通货区的可行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在经济一体化、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各国有不同的需求,很难实现完全平等的合作。目前的亚洲地区距离建立统一货币的建立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也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为主体的、如同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合作机制。确切来说,目前亚洲地区还处于货币合作的前期准备阶段,亚洲建立通货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刘惠好.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篇4

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会计、统计实现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促进了两者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了两者在核算体系中的有效交流。现如今,企业会计业务正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统计方法有着简洁、清晰的特点,将其应用到企业财会业务中,必能有效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展开对其二者的分析与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统计在财会业务中的应用

统计在财会业务中的应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用于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财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对某些特定合作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主要利用监督货币计价等方式,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事前、日常、事后监督。除利用价值指标对货币进行监督外,会计监督还包括对货物的监督,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公共财产不会受到损失。二是用于财务预测。统计方法不仅能够检查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漏洞,还能将多层次数据放在同一平面进行比较分析,全方位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预测。而在进行财会预测时,工作人员通过整理企业财务活动的数据,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等客观影响因素、参与者的主观判断综合得出所需要的信息,并运用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某些方法,对即将举行的活动进行进一步预测,提前进行规划并加强控制,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服务的全面。在实务中,很多统计方法都可以用在财务预测上,如单变量分析、条形概率模型、回归分析法以及多元判别分析等。

三、会计与统计的关联性辨析

会计主要度量工具是货币,其任务是记录、分析并且计算经济组织内的生产情况、运行过程和最终结果,这是企业日常运营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并对企业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有重要意义。统计方法则是指在收集数据后进行整理、分析,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其一般利用数理统计推断原理,对被统计对象的特征进行测量、描述和分析,并建立出相应的数据模型,以此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在设计方案、分析可行性、预测市场等工作中都有大量的运用。两者关联性具体如下:

(一)两者联系

第一,会计是统计产生的基础。进行统计所必需的指标和相关数据都是从会计中得到,同时,统计中最常应用的记账方法所遵守的原则也来自会计原则。统计是经济组织中常用的一种管理形式,可以反映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也可以反映流通资金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会计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提炼出与统计核算相关的信息用于经济管理。

第二,统计和会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计和统计两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高度协调性和统一性,实现两者一体化是维护当前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其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是时期指标,该指标是统计核算的初始指标,同时,在会计过程中也有所反映。而在会计应用办法中,统计的平均数理论也是会计加权平均法的产生基础,可见,会计和统计是相互渗透与联系的。

(二)两者区别

第一,在核算目标和原则方面的区别。统计的目标是反映经济组织的财务流通过程,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为企业决策和财务管理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会计的目标是将企业的现金流通量、财务经营状况和最后的收支结果等信息进行归总,交由主管部门审查。

第二,在核算方法方面的区别。统计采取属地管理方法,对所有的核算资料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形成总体核算;会计则采取分级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方法。

四、推进会计与统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一)夯实人才基础

实现会计和统计一体化目标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但当前一般企业单位的基础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和统计的一体化都了解甚少,将会计资料作用于统计核算成为一大难题。如果会计资料不能及时提取并有效保存,将造成企业重要信息的流失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会计工作人员由于缺少相关统计知识和统计能力,不仅制作的财务报表水平偏低,其真实性与科学性也难以保障。因此,立足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下,财会人员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还应当具备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基本预测的能力,以及能够对经济发展参数进行计算,以此为企业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促进会计和统计的一体化,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优秀财会人才。

(二)明确岗位分工

现有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仍处于分工混杂的状态,造成会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统计工作开展也不够完善,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环节就是实现明确的分工合作,加强统计和会计人员的交流,使两者在职能上能够形成互补,积极协作,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三)善用计算机技术

信息时代工作业务开展多依赖于计算机操作,而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也确实能够为会计资料和统计资料的互相利用提供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对此,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财会工作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和进修,促使相关人员能够灵活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由此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篇5

1.课程内容分析

幼儿文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作品鉴赏、写作训练。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第一章的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第二章至第八章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知识。基本理论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宏观的认识幼儿文学,增加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自觉性;文体知识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及幼儿戏剧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体感知幼儿文学中不同文体的特点、分类、表现手法及创作和改编的要求,为学生的创作实践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作品鉴赏部分安排在第二章和第八章的各章之后,分别有相应文体的幼儿文学作品,所选的作品兼顾不同类型、不同风格,部分作品的篇末还附有点评,点评以作品赏析为主,并对重要作家做简要介绍。

学生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提升了对幼儿文学的理性认识,作品鉴赏部分恰好可以丰富学生对幼儿文学的感性认识。写作训练部分在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有专节介绍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的改编、创作知识,并在“思考与练习”中安排了相应的写作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会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把精美的精神食粮供给孩子们,是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学生在改编和创作幼儿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更加热爱幼儿,学会以一颗童心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幼儿、勤于积累素材并认真揣摩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幼儿文学以基础知识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2.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整合

幼儿文学课程定位的关键不仅在“文学”,更在于“幼儿”,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现在的“所学”能用做以后的“所教”,实现幼儿文学教学用一体化。幼儿文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选择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的知识是学生永远的期待,学生对幼儿园教学中用的多的文体更感兴趣,比如儿歌、幼儿故事、图画故事,所以在这些内容上可以适当多安排课时,同时也可调整文体的先后学习顺序。比如幼儿图画故事是学生最喜欢和关注的文体,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热点,可以提到童话的前面先学,许多图画故事都是由童话改编的,图画故事中形象的直观性会加深学生对童话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相关的知识交融起来学习,比如幼儿散文诗和幼儿散文就可以对比学习,通过具体作品的比较阅读,学生就更容易掌握这两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总之,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对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落实。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课程设置理念和课程内容分析,形成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鉴赏幼儿文学的能力;通过学习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的改编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幼儿文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2.职业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幼儿文学从教能力。通过对各种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使学生具有运用幼儿文学作品中适当内容完成发展幼儿的教育任务的能力;通过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幼儿文学作品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完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情操。通过幼儿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各类幼儿文学文体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情操。

三、教学过程设计

遵循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职业工作过程为线索,以职场情境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对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理论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五个模块的学习实践模式。理论学习,包括基础知识和文体知识两部分,教师要变知识的讲解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理论学习是学生建立幼儿文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起着知识导航的作用。阅读鉴赏,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经典作品,体会不同文体的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这部分内容既可作为教师讲授基础知识的例文,又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和改编、创作的范文,对幼儿文学的学习有很强的典范作用,学生只要多读作品,就能形成自己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幼儿文学的写作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作品创编,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阅,又是鉴赏能力的展现,还为未来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实战的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更好地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内或儿童文学博客上展示,接受评价、修改,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表演讲授,将自己创编的儿童文学作品或经典作品,在舞台、幼儿园演出,如举办童话剧大赛、故事大王比赛、在幼儿园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等。五位一体的学习实践模式,使幼儿文学教学用一体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方法

1.采用自学和点拨式教学方法。幼儿文学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大多明晰易懂,可在教师点拨下让学生自学,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己读书寻找答案,然后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重点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自学和点拨式的教学方法应是贯穿始终的,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是阅读鉴赏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各种幼儿文学文体的朗读和表演训练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作品的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采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方法。幼儿文学每一章节的学习都要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教师应避免单纯地讲知识,可以先用作品切入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谈感受和认识,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文体的特点和作品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参与探究,学习知识更主动,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又教给了方法,还培养了学生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

4.采用比较式教学方法。比较式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幼儿文学教学中也很适用。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相近文体的作品做比较阅读分析,比如学习幼儿诗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朗读同题材的儿歌和幼儿诗,感受两者不同的特点,如儿歌《小花猫》和幼儿诗《小猫走路没有声音》可做比较,儿歌《雁雁排成队》和幼儿诗《大雁》可做比较,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感受幼儿诗和儿歌不同的节奏韵律特点;幼儿文学作品也可以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如幼儿诗《大雁》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做比较,可以让学生感受幼儿诗特有的幼儿情趣和优美意境。幼儿图画故事和童话故事也可以作比较,比如把《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童话和图画故事进行比较,学生更容易把握两种文体的不同特点。以上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存在和使用的,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往往在一堂课中需要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五、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结束后,学生得到怎样的学习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幼儿文学的自我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

1.学习幼儿文学的态度和愿望的评价。学习态度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是否每节课都能按时上课,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神专注于幼儿文学知识的学习、作品的赏析,是否能够引发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从作品中得到文学熏陶和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顿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均属评价的范畴。在每节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做出口头评价,并根据学生在以上方面的表现做出记录,在学期末形成相应的分数评价。这项成绩占总分数的5%。

2.幼儿文学知识与技能评价。日常学习能力的评价是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来检查学生对于幼儿文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要及时鼓励记入平时成绩,创编书面作业每次打分,平均后满分是10分,儿歌表演记5分,要求每位学生背诵20首儿歌,记5分,幼儿图画故事小课记5分,幼儿戏剧表演记5分,在具体评价中,可依据各项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及时的口头评语和相应的分数,这项成绩占总分数的30%。发表幼儿文学作品,可酌情加分。

篇6

摘 要 军事教育和体育教育是普通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教育过程,其分属于学校的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来管理。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少院校将这两项工作集中于同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即组建新的军事体育教学部,然而目前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适应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军体教育 一体化

一、军事体育的含义

军事体育是众多体育项目分类中的一种,其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不是军事科目。军队为了提高战斗力,引用一些体育运动加以改进,使之适应军队训练的需要,从而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素质,增强团队精神。由此可见,凡是被军队采用,为军队训练和建设服务的体育项目就是军事体育项目。高职院校开展军事体育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国防意识。

二、高职院校军事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事教育与体育教育分离,各为一体。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新生开学时军训两周左右时间,而在以后几年大学时间里根本没有接触军事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国防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二)军事体育制度不健全。在现在的高职院校军事教育课程设置里面,各院校虽然都有一定学时的军事教育课,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只能组织学生进行军训和数量极少的军事理论课,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思想的基础性课程。

(三)军事体育教育思想滞后。十几年前的军事体育教学模式以及教材现在依然在使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代军事发展,所有这些造成了如今高职院校军事体育教育的落后态势。

(四)军事训练和体育课程之间辩证关系认识错误。长期以来,对军事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界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不清甚至相互混淆,这也就导致了在军事体育教育的教学思想、目标、方向以及手段等多方面的混乱。

(五)学生和教官(教师)间的关系定位不准确。大多数的教官仍然沿用部队训练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老观念,导致学生和教官间的关系相处的不融洽,学生越来越抵触教官的教学训练,从而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构建军事体育课程体系要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一)要符合体育教育基本规律。充分认识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形成与适应规律、以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体育教育基本规律。只有在遵循以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才能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训练。

(二)要符合现代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院校军体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训练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内容。

(三)要面向未来,着眼于终生体育教育。一般的讲学生学校阶段的体育训练只是终生体育教育的一个初始阶段,是终生体育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在打基础的阶段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为学生终生体育开一个好头。

四、高校军事教育与体育教育一体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能够保证军事教育和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能够把军事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育教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有机的融合,既保证军事体能训练的水平,又能丰富体育教育的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军事正当防卫进攻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军事拳脚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卫意识。

(二)能够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在军体下设军事教育教研室和体育教育教研室,学校仅仅需要增设部分军事教师即可。军事训练方面主要由军事教师负责,体育教育方面仍由体育教师负责,双方分工不分家,这样既可以经常性进行军事训练,又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一举两得,共同做好全体学生军事体育教育工作。

五、高职院校军体教育一体化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增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里增加军事训练内容,无疑会对大学生在培养国防意识和团体合作能力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够使学生在未来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多一份坚强。

(二)顺应当今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求适龄青年服兵役,我国近些年也开始征召大学生入伍,但是入伍大学生毕竟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那么大学阶段开展军事体育教育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整体军事素养,这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六、小结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军体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结合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在现有条件下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有益探索。这种模式对于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军事训练水平和体育教育水平都能起到推动作用,既能够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又能够加快完成我国的整体人才战略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任务需要,同时也能推进二十一世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促进高校院校建立起科学的军事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军事体育的由来和军事体育的概念[J].体育学院学报.2001(3):3.

[2] 刘可夫.军事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军事体育[J].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

[3] 王定福.论高校学生军训的素质教育价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35-36.

篇7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 一体化建设 建设

国家对电力进行管理时构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非常大,其建立起来后,相关部门就能够采取优秀的信息技术对用电信息内容开展合理的采集,而电路当中的部分不正常现象也得到恰当的计量和监测,此外其还可以对电能开展必要的监察,以及具体地解析用电管理的情况[1]。另一方面,其还能够对能源方面的管理状况开展一定的监控。本文根据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可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影响,详细地讨论了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的必要性

构建并不断完善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其表现包含如下内容:

(一)提高用电信息系统在社会方面的效益。构建一体化可以给安全用电提供优越的条件,对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具有科学化特点的构建,在可以有效地监控主网与配网实际运行状况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电网具体运行的能力,增加其在安全方面的性能,确保使用者可以使用到优秀质量的电量。安全是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构建时最需要注意的内容,其建设过程必须遵守预防原则,同时在具体过程中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治理,系统进行运作时,能够规范地监控实使用者的每种供电设施,并且可以即刻察觉部分系统运行出现的问题,有关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地将问题告诉给使用者,另外还能够报告给政府部门,避免形成危害性极大的安全事故。

(二)帮助电力企业增强其经济收入,给电力企业不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电力企业过去使用的信息采集方法存在的缺点很多,不可以很好地适应目前社会与行业快速发展形成的要求。由此导致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内容不断被改革和创新,在很大方面保证企业营销可以面向科技化和信息化进行发展。工作时,使用先进的方法采集电量信息,能够通过对使用者的具体用电情况开展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用电负荷出现变化的内容[2]。采取营销查看和研究平台两者自身具有的作用,便可以正确地研究和把握电能的计量,同时其还可以及时察觉部分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并取得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线损几率,由此能够帮助企业发展获取更多经济利润。

二、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在电力内容中的可行性

用电信息一体化建设系统在组成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分别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以及装备的采集层。系统中的三个层面间的关联紧密,其不仅属于相互配合,同时任何一层都是系统内不能够缺少的,技术人员需要把握好这种关联。国家采取相关措施对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开展构建时,其设计必须站在全局利益角度出发,然后再科学地设计系统构建内容设,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电力系统保持在稳定的发展状态中。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系统开展构建时,其建设方案必须根据合适的原则,确保其建设可以得到有效的进行,原则内容主要如下所述:

(一)设计必须坚持先进性原则。建设方案在开展具体的设计时,必须要和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相互符合,由此导致需要广泛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局面的出现。另外,建设方案的内容还必须考虑到以下的内容:由于公司将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政府对电价进行调整而实施政策,能够造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必须具有比较高的广度与深度。

(二)设计必须规范化。对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开展构建时,必须按照各种通信信道以及计量设施自身具备的特点,再对实际建设方案开展集中的设计,其中电能表和采集终端两个设备的设计也需要规范合适,经过这样的设计才能够致使建设系统具有集中性[3]。

(三)设计具有实用性。对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构建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每个有关环节进行设计时,必须依据用电信息具体的需要,同时综合对信息开展采集时所使用技术的特点;把各个模块操作不容易的地方完全处理,而且需要按照具体状况,开展设计时必须坚持全面覆盖和采集两个原则,有效地分析和控制电能的实际数据信息,以全预付费为基础的情况下达到必要的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可对我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其一方面能够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其的推广使用,能够达到对用电信息进行一体化的现象,可以把电力系统中的供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聚集为一体,并且有效地对其开展相关的协调工作。此外,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的建设还能够增强电力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其在平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确保其能够以全面信息化为目标而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世应.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19):143-144.

篇8

关键词:人员管理;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H17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电气工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越来越变的明确。生活品质的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电力系统的先进性,而电力系统中电力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变电站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和维护在传统工作方式中是相对独立的。变电站的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检修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生产作业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在目前和未来更加的繁杂和智能的电网中将会起到简化操作的作用,整合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减少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和物资的投入,将运行和维护的工作的效率提高,并降低其成本。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电网更加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和维护[1]。

1 变电站一体化基本原理

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就是在电力生产作业中有机的融合运行和维护,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了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即是变电运维一体化[2]。

有人尝试过以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程度来达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等方法来探讨变电运维一体化。

提高自动化程度,促使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的一体化,即是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使得电力生产作业中的运行维护更加安全可靠,达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目的。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即是不改变现有变电站硬件配置,而是对变电站相应人员的优化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主要有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原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新鲜,其与自行车结构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大体上讲,就是把运行和维护当做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把“一体化”看做自行车的车架。在变电过程中使用“一体化”这个模式将“运行和维护”有机的结合到一起[3],见图1。

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2. 1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主要有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如图2所示,将变电运行维护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两个层次,要实现运维一体化就有两个方案。

操作人员一体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如下:在变电体系中,管理人员依然还是分为运行和维护两个独立的部门,对电力生产作业中的变电过程进行单独的管理职责。操作人员一体化比起传统方式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独立班组来说人员进行有机适当的整合,从而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有能力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达到精简操作人员的目的。

管理部门一体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如下:在变电体系中,操作人员的运行和维护班组得到保留,而管理人员将传统的运行管理部门和维护管理部门进行有机适当的整合,新建的一体化部门的职责未变,但是对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在操作人员上报的情况中分析得出:当前变电过程中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判断是否进行检修,如果需要检修就需要对检修人员发出相应指令。这样会对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增加的同时,能更快的通过一体化的管理部门发出指令,达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目的。

2.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2.2.1 操作人员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操作人员一体化方式中,因为操作人员整合的主要方式是:对现有或招收的操作人员进行选拔及培训,成为变电一体化操作人员。一体化操作人员在履行变电运行职责的同时具备相关的简单检修技能,使其对变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的上报运行管理部门,如果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系统出现不正常状态,能够由运行管理部门发出相应指令。需要检修、维护的,运行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维护管理部门,由维护管理部门判断是否需要检修、维护,并且判断现场的一体化操作人员能否进行该项检修、维护,如果不能应当另行通知其他专业维护人员支援此项检修、维护。

操作人员一体化方案由于管理部门的独立,运行和维护在组织层面上还是保留了独立性,从而一体化操作人员根据管理部门指令进行相应操作,操作人员和变电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可靠性和灵活性因为一体化操作人员的出现而得到提高。在操作人员一体化模式下虽然提高了一体化操作人员的薪金,但是,一体化操作人员使得传统变电运维分离模式的人员配置数量减少了,总体看来经济性得到了提升。

2.2.2 管理部门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管理部门一体化方式中,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增加,管理人员需要适应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人员培养方案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有别于一体化操作人员。对于一体化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要根据管理人员自身和岗位特点而确定,在变电过程中具备判断变电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稳定。需检修、维护时,要结合运行特点开出相关检修、维护清单和发出检修、维护指令,从组织层面将变电运行和维护统一起来,让操作人员独立的进行运行和维护,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一体化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操作安全性提高,操作的可靠性较好。一体化管理人员相较于传统运行和维护管理部门独立的方式工作量增加,适当提高一体化管理人员的薪金待遇,和培养次数,使得管理部门一体化方式的经济性不降低的同时,可靠性、灵活性都得到提升。

3 结论

3.1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其中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实施都需要针对相应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一体化人员的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优劣程度。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人员的培养方案的完善,对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都在传统变电运行和维护的方式上有所提高或改善,但是对变电过程中的人员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一段时间的实施和适应。在这段时期内如何做好过渡阶段的工作成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解决的难题。

总之,优化人员管理实现的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相应的环境和人员支持。这与国家电网公司生变电(2012)180号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相符合。即是优化人员管理实现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可以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运维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M].浙江电力,2011,03.

篇9

[关键词]东亚;最优货币区;层次分析法;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8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8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产业安全链重构:突破跨国“链主”纵向控制的理论和对策研究》(08BJY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转移问题研究》(06JJ790018)。

一、引言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联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它是以欧元之父蒙代尔等人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场货币体制革命。该理论认为,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一些彼此间经济比较开放,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1]。这种最优货币区的主要特点是,在该货币区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区内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协调,各成员国之间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各种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2]。目前,将区域货币一体化变为现实的是欧洲,1999年欧盟的建立和2002年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着欧洲大陆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货币联盟。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几乎为零,亚洲各国也正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惨痛的后果中认识到了亚洲进行货币合作的必要性。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3的财政部长通过了日本提出的东亚货币互换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在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下相互提供干预基金,建立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清迈协议”是一个以双边货币互换为核心的紧急融资框架,按照这个协议,亚洲地区已经缔结了多个货币互换协定,其中,2002年3月日本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缔结的日圆与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协定意义最为重大。在2002年7月召开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一项提案,为未来以单一货币为目标的亚洲货币体系描绘出大体的轮廓,这项提案认为大约到2030前后出现单一亚元、亚洲央行和货币同盟。2008年5月,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10+3)会议集中讨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资金总规模,东盟和中日韩的出资比例,并于会后发表了《第十一届10+3财长会议联合声明》。拟构建“东亚外汇储备基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区金融危机。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正在逐步蔓延,亚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区域货币一体化和经济政策协调来遏制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冲击,保护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引入经济特征指数,并采用层次赋权方法(AHP)计算经济一体化指数,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与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尽管亚洲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尚存在大量障碍需要克服,但东亚地区已经初步具备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1.最优货币区理论

分析一个区域经济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首先必须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同一化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加入最优货币区,必须对加入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这是因为,统一货币区的形成,一方面能给参与者带来汇率稳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参与者失去一定的经济自[3]。我们以某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决策过程为例,来说明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重要性。如果某国与一个已经建立的货币区中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资金流动十分畅通,那么,某国加入这个货币区后,通过稳定汇率和统一货币的发行,可以使某国与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减少不确定性,这将为某国带来极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给中国带来的收益也越大。

另一方面,某国加入货币区后,必须让渡一部分经济自。假设出现一个未预期的供给冲击,使某国国内出现失业率上升和消费萎缩的局面,但某国又不能够自主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就是加入货币区所导致的损失。但是,如果某国和货币区内其它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大,那么,国内的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成为拉动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流出,在货币区内其它国家找到投资机会,失业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而得到缓解。因此,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的损失也就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形表示这个结论。

图1、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与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损失

如图1所示,收益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损失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增加而减小,两条曲线相交处(G点)就是收益与损失相等处,一国从此处开始可以做出加入货币区的决策。因此,G点也是形成最优货币区的临界点。

2.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可行性

在亚洲,东亚、南亚、西亚和中亚地理上相对独立,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都有明显差异,经济发展也各有特色[4]。既有中国、印度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也有韩国、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既有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东盟国家,也有以出口石油资源为主的西亚“欧配克”。从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来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亚洲来说是最高的,因此,亚洲的货币一体化,应当从东亚的货币合作出发,走次区域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过渡的道路,而不可能像西欧那样一次性地全盘一体化。

考察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包括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应当考察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最后是分析东亚各国的贸易依存度状况。

(1)宏观经济基本面

东亚共有10个经济体,既中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国土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亿。从人均GDP来看,在东亚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当然,韩国作为“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视。除以上几个经济体外其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其中,日本的人均GDP是人均GDP最低的印尼的40倍。从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有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且这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控制的也比较好。从总体上来说,除日本外,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比较一致,但在通货膨胀方面,各国差异比较大,印尼和菲律宾的通货膨胀明显过高。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表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这给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协调方面增加了难度。

(2)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除了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各国的产业结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一国产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实施,如果各国的产业结构相差太大,相同的政策措施会对各国产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那么各国进行宏观政策协调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就相应加大了政策联动的成本。

20多年以来,东亚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传统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尼、菲律宾都基本了工业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急剧下降。其次,除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以外,东亚各国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最后,服务业在东亚各国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在一些国家已经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之,产业结构趋同化是东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东亚实现货币一体化最为有利的一个先决条件。

(3)国际贸易依存度

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实现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是衡量建立统一货币区是否必要的根本标准。同时,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因此,任何区域共同体的设立都必须考察区域内贸易在本国贸易中所占比重。东亚各国的区域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内贸易已经达到了贸易总额的45%以上[5],而且,在贸易依存度指标上,东亚各国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各国数据都达到了很高的趋同度。与西欧1979年时的状况相比,东亚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已经基本达到了当时西欧的水平[6][7],不仅在贸易比重上相差无及,在占GDP比重上也仅是稍微落后。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量测度

为了进一步定量测度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体化指数”,并将其与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较。

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测度方面,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因此,要得出综合性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必须对选定的经济特征变量设定权重。在这方面,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个较好的工具。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经济发展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AHP应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利用AHP设定指标权重的思路是:首先建立地区经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个经济特征变量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经济特征评价指数。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对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性分析,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依存度三方面来描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而三大一级指标内部又包括一些二级指标(见表1)。

2.确定各指标权重

设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在判断矩阵中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设定的标度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通过得分加总就可以得到指标权重。首先给出判断矩阵标度的含义(见表2)。

接下来,我们分别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见表3、表4、表5、表6)。

通过打分,可以计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7)。

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的计算和比较

通过计算各经济特征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出区域内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进一步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由区域内各国家经济特征指数值的差异来确定,因此,经济特征指数的方差就成为度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可行指标。该数值越小,表明各国之间的经济特征差异越小,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Ei:

然后再计算Ei的方差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

结合东亚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计算得出其2006年经济特征指数值分别为27.14、34.55、26.44、32.19、35.20、20.59、22.28、17.89、34.17、23.8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9.52。应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出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其成员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4.93。由此可以发现,目前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接近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水平,可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发行仅在东亚内部流通的共同货币。

四、结 语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政策协调的讨论,这不仅需要我们对衍生品金融创新的风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对各国在危机爆发时的区域政策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风险,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东亚地区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之后,更有理由着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用以应对类似目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和流动性紧缩危机;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初步实现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8]。

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东亚各国可以循序渐进地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尽管东亚地区的相互贸易依存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自由流动尚需进一步的发展,经济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东亚正在成为本世纪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正逐步加强,尤其是贸易自由化进展迅速,这些都为货币合作以及建立货币区提供了经济基础。货币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互动作用也已经被欧盟一体化的经验所证明,因此,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徐明棋.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J].世界经 济研究,2003,(10).

[2]Tamim, Bayoumi. A Formal Model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1994, 41:537-554.

[3]Mundell, Robert.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1:509-17.

[4]颜华国,蔡宏波,林舒.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基于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新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5]林桦.从成本与收益看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Goodhart, Charles.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J]. EuropeanEconomic Review, 1996, 40 :1083-1090.

[7]Martin Feldste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nd Monetary Union: Political Sources of an Economic Li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1:23-42.

[8]陈淼鑫.最优货币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J].财经研究, 2002,(2).

Feasibility Study of East Asia Monetary Integration: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Xu Bin1,Zhou Shaodong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46,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China)

篇10

摘 要 本文首先从校方重视程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个方面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还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可行性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基础,同时需要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给予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多方面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学生能够在自主地选择喜爱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将体育教学同时贯穿于课内课外的一种教学模式。假如贵阳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能够采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其自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训练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校方重视程度的影响

学校方面,对于课堂体育教学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且较为详细的标准,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却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组织。许多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的,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往往开展效果不大理想,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校方就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较快较好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场地器材的保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要想较好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校方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采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特色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高校,他们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通常都已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其运动项目实践性的突出。同以前相比,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尽管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且缺乏特色,主要项目仍然是以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类、健美操类项目为主,而当前流行的跆拳道、高尔夫、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较少,由于项目的单一,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一些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他们往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素质能够处于一个上升或者保持不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其身体素质就存在便会逐渐下降。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一点便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之外,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便也能够逐渐提高。但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已经不再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受到课业考试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也鲜有时间与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其身体素质自然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贵阳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较好,除一些传统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增开了多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多个体育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之下,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内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较好的开展为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进。在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首要的便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近年来,贵阳学院不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同时也积极对老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这一举措之下,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之下,贵阳学校也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度,加大了对其场地器材的投资建设。现如今,贵阳学院已建立新的体育场馆,并且置办了多项运动器材,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这便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提高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人员对其开展的重视程度。学校各极领导都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而且积极地给予政策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才能够保证课内外正常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且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拓宽学校经费来源途径

首先,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不断促进运动器材的完善,从而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应在保证课内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将学校体育场馆无偿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要充分发挥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可以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合作,将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地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市场化动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且可将这部分收入作为俱乐部运作的经费。学校应该鼓励学校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经费。

(三)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网络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内容深度的不同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大学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尽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让学生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是大势所趋。通过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指导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以及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也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学院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系统的改革之下,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师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便为贵阳学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贵阳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题名称: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158.

[2] 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2007(04):4-6.

[3] 管庆富.吉林省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J].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2-103.

篇11

一当前农业职业院校季节性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国家对“三农”的不断重视与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农业科技发展与进步,农业行业对劳动力的选择越来越看重扎实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农业类季节性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预期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农业类季节性专业课程在具体“理实一体”的教学中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农业院校农时季节性专业课程在实际“理实一体化”的授课过程中,有些内容和技术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无法进行。如良种繁育技术课程授课时,如果第一学期安排授课,那么播种、苗期田间去杂去劣等课程内容能够顺利进行,但是成熟期收获、脱粒等技术内容就不能正常进行。如果第二学期开课则正好相反;再如作物育种技术课程中适逢暑假期间的作物有性杂交技术、花期管理等内容实际都不能正常进行。

第二,在农时期间非季节性课程与季节性专业课程出现冲突,使季节性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受到影响或不能顺利进行。如在关键农时某一门专业课程正在田间“理实一体化”教学,而且此班级另一门非季节性全校公共课程在中间的3~4或5~6节必须上课时,就会出现非季节性课程与季节性专业课程的冲突,使得课程不能正常进行。

第三,在关键农时期间,季节性专业课程之间出现冲突,使得每一门季节性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受到影响或不能顺利进行。俗语说“农时不等人”,因此在关键农时期间,同一个班级不同专业课程同一农时常常出现相互冲突。例如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与良种繁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播种作业技术“理实一体化”授课时常常一门授课另一门不能如实授课。另外,在不同班级间还存在使用工具和试验地等的冲突,使得各门季节性专业课程授课都不能有效进行。

第四,在关键农时期间,同一个教师在同一门季节性专业课程不同班级的授课过程中出现冲突,使得教师只能兼顾其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另一个班级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五,在同一个班级季节性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中,如果本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兼顾各小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完全照顾和指导到本班的所有学生,从而也影响到本班级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影响农业院校季节性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的原因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季节性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研室在季节性专业课程授课的课程安排上,还延续以往的按学期排课的方法,导致课程安排不合理。农业季节性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受到季节性农时限制的,如果把一门课程都安排到一个学期授课,那么有些授课内容就不可能完成,而且每一个实践性技术教学内容也受到农时的制约,教师在上课时势必会在适宜农时时授课,其余时间停课的现象。因而,必然会导致专业课程的有些内容和技术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无法进行和关键农时期间非季节性课程与季节性专业课程出现冲突。

第二,授课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性较差。各门季节性专业课程在具体“理实一体化”授课过程中,各专业教师都只顾从自己课程授课角度考虑,缺乏相互协调和沟通,在关键农时期间容易出现同一个班级不同专业课程间冲突,例如在作物生产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和作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课程的不同播种作业技术上的授课时就常常发生冲突,结果导致一门课程上课,其它两门就不能上课的现象。

第三,授课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足够的奉献精神。虽然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正常的教学和工作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教师素质水平,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但是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因为农业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不是在关键农时季节时一天八小时工作中能完成的,有时教学时间远远超出八小时,经常有从早到晚、双休日、节假日正常教学的现象,因此,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还必须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精神,这一点不是一般教师能做到的。

第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尚未完成。目前我国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农业类本科院校,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也很少有机会到生产部门实地锻炼,实践技能水平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农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建设势在必行[3]。在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中,安排专业教师、尤其是刚刚毕业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到农业生产、科研和销售等单位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践锻炼是受时间和人数限制的,为了确保现有的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可能所有专业教师一次性进行实践锻炼,而且实践锻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在此期间,势必会加大校内正常教学的专业教师工作量,导致同一个教师多班级多人数上课的现象。

三农业职业院校季节性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由于农业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三农”[4],其最终目标为农业生产部门及相关行业培养能从事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疾病防治、技术服务并且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5]。因而,为确保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季节性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上述季节性专业课程在实际授课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在课程安排上,季节性专业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应打破以往的按照学期、周次及学时均匀固定授课的方式,改成分学期、不按周次且周学时非均匀的灵活的授课方法。

基础课程和非季节性农时课程给季节性农时课程让路,确保农时性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当农时季节性专业课程在非农时期间,基础课程和非季节性农时课程应该利用其不上课时间来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基础课程和非季节性农时课程以及季节性农时课程授课的有效进行。

在农时短、时间紧的情况,授课时间上应在早、中、晚上适当延长每天的授课时间,必要时也可以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正常上课,确保课程授课的顺利进行。

在关键农时期间,各门农时季节性专业课程间应相互协调。(1)在课程安排上,根据各门季节性专业课程对具体农时的不同要求,应分清主次,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专业课程授课教师间应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进行各门季节性专业课程的合理安排,合理的分配各门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时间,先农时短且重要的内容上课,后安排农时长且不紧的内容上课。(2)必要时,应打破各门专业课程间的界限,各门季节性专业课程可以在各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批次的同时轮换教学。例如可以把班级学生按照此农时期间所上专业课程门数来分成几个组,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可以按小组同时上课,每小组完成本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后轮换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班级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时,因受农时的限制,本教研室的同课程教师和相关教师应密切配合,分工明确。在本校地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授课。如果地力不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按照具体情况,可以按照工作的任务量来合理均匀的分时间、分批次地进行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仇恒佳,蔡健,成海钟.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农业类专业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2]朱吉生.对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18-20.

篇12

关键词:房建;班组;一体化;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随着房建设备产权归属的改变,设备固资、维修费用百分之百下达到使用单位后,对房建设备的管理程序愈加繁杂;再者随着大西高铁、韩原线、瓦日线和吕临支线等新线的相继开通,设备责任量骤增,而目前所辖房建、供热、住宅、电照、水电等班组“各自为营、各管一摊”且存在着劳动力年龄结构“老”、专业力量“弱”、关键工种“紧”、后备人才“缺”等问题,这与房建设备高效管理、动态掌握、信息云集形成截然矛盾,如何重塑班组管理体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一、房建段班组设置及职工队伍现状与问题

目前,太原铁路房建段所辖生产车间16个、生产班组82个,具体为供热班组25个、房修班组21个、综合班组18个、住宅班组11个、机电班组2个、水电班组2个、电照班组3个;物业公司4个、非生产性物业管理班组31个;职工队伍3100余人,平均年龄51.6岁,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27.7%,高中、中专及技校学历人员占比42.5%,初中及以下人员占比29.8%;管辖着330余个普铁车站和18个高铁车站站台、雨棚等房建设备,150余个锅炉房和140余个集中供热换热站供暖系统的供热设备,190余个铁路住宅区的住宅设备。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弊端:

1.人员老化严重。自2011年12月组建以来,平均每年退休率达4.91%,五年减员近共1100余人(含自然减员、人员调出),房建设备巡检、维修人员逐渐显现出年龄老化,体能下降的缺陷,部分已不能胜任房建设备的日常巡检及维修工作,而后备年轻队伍匮乏,一定程度造成班组管理掣肘,这一问题在沿线、偏远地区尤为凸显。

2.专业技术薄弱。现房建设备巡检工作大都由原管道工职工担任,随着近年来新线、高铁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投入运行,文化程度低、技术业务低、专业水平低的“三低”问题愈发突显,存在对房建设备病害判断以及病害处置办法、方案不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判定,在设备巡检、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

3.管理模式落后。现行房建O备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图版固化显示、专人手工撰写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各种管理方式方法没有取舍,台账、记录、报表越积越多,且大都沉积在班组层面,一定程度造成管理内耗、劳动力浪费,这一问题在综合维修班组尤为突出,基础台账多达25项,需配备专职内业资料工作人员。

二、构建管理“一体化”班组的思路与措施

综上所诉弊端,在综合统筹各车间管辖范围、管理实际和人员结构,各班组工作职能、管理现状和任务分工的基础上,为提升班组管理建设水平、提高班组工作实效,提出构建管理“一体化”班组思路,主要采取管修分离、多职兼并、专业管理等三种方式开展。

1.推行房建设备管修分离管理模式。在巡检、维修人员相对匮乏的车间探索实行巡检、维修分离的模式,即房建设备巡检及技术档案管理和日常维修及抢修工作剥离,组建房建设备巡检班组,集中车间巡检人力,以做到全面、详尽、准确掌握车间所辖房建、供热、住宅等设备动态及病害。

2.融合房修、供热、住宅管理职能。在管辖范围较广、区域性集中的车间,探索实行区域划分、大班组管理模式,即撤销片区属地各类型班组,相应责任量按区域进行划分,整合组建区域性的综合管理班组,汇集房修、供热、住宅及电照、机电等管理职能,实行全面管理、综合检修,实现设备管理“一体化”。

3.塑造高铁房建设备专业管理模式。高铁车站是集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和高安全性为一体的全新铁路运营、管理领域,在管理模式、技术台账、服务标准上与普铁存在差异较大,特别是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和高标准的要求,在管辖高铁车站数量较多的车间,组建高铁维修班组,打破普铁高铁“一锅烩”、管辖归属“各不同”的管理现状,实现高铁管理“一体化”。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与对策

为配套适应班组转型发展,本着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现场控制、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原则,合理规划劳动力资源,逐步建立基于人岗匹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

1.按需设岗。根据班组管辖范围、工作职能,通过对班组工作内容的跟班作业和调研分析,来核定岗位设置、工种范围。如组建区域性综合管理班组后,工作任务不再单一,涵盖房修、住宅等设备巡检和维修,供暖设备检修及冬季焚火,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及收费等,需由巡检工、管道工、电工、化验计量工等来完成。

2.按岗配人。在统筹职工现工种、从事工作和家居地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班组岗位设置标准和工种范围进行人员调配,并实行“一人多岗、一职多能”劳动组织改革,促使职工技能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延伸,使人人都成为多面手,能够胜任本班组的工作,从而实现管理适度集中,管理效能有效提高、劳动效能充分提升,劳动组织最大优化的目标,有效避免效率低下等惯性用人问题。

3.减“非”优调。即有效减少非生产性用工,优化调配到劳动力不足的生产班组,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重点就现极大程度地造成劳动力浪费的物业管理站(中心)所辖小区设置的门卫、保洁、消监控值守和各班组内业人员等非生产性岗位,通过实行物业服务工作业务外包、基础台账电子化管理的形式进行取缔,经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调配到生产班组,实现劳动力配置结构的优化。

四、结语

铁路班组的优化设置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实质上是实现铁路行业基层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何有效构建“大班组”管理格局、优化调配劳动力资源,塑造“自力自控、保质提效”班组管理建设,是适应路局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要求,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和保障。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结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机电一体化,促进了传统产品朝着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等生产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承载者,同时也是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的体现者,在产品概念设计中,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产品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法,对产品设计非常重要,概念设计也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理论化、规范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因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具有复杂性,很多产品设计理论虽然可以对产品概念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设计理论也为产品概念设计的机电一体化进行了限制。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产品设计的质量,为了提高设计质量,需要建立产品概念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在良好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下,完成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公理化设计理论、PFD理论等,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MCD机电一体化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建立完成的、系统的产品概念设计的理念、方法、方案,可以促进产品概念设计的进行,实行产品的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在产品概念设计中,MCD机电一体化设计,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方案等,促进产品概念设计创新等。

2基于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可操作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的进行,也为工程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机械生产、加工、制造等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形成和应用,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电一体化主要是将主功能、动力功能、处理功能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电子设计、软件、设备等的结合。当前的机电一体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机电一体化自身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技术等,MCD机电一体化,主要是机电一体化方案,在产品的设计中,应用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结合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形成科学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为一体的产品设计系统,充分的利用它的功能,完成产品概念设计。为了研究基于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可操作性,我们针对产品的MCD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内涵进行分析。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复杂、重要的部分,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一个过程,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的支持和应用下,概念设计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果。应用MCD机电一体化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主要分为产品概念设计的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改进设计等,不同的环节中,有不同的子模块组成部分,例如在概念设计中,分为功能设计、原理设计、功能分析等等。将MCD机电一体化应用于产品概念设计中,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库确定MCD机电一体化方案,然后进行产品概念设计。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交换频率非常高,抗干扰能力强,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中,系统误差小,结构功能非常强,将其应用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保证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规范性、经济性,同时也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了研究研究MCD机电一体化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可操作性,我们以其在传感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先进行系统的划分,对传感器的功能、性能等进行分析,然后检验传感器子系统的传感器的功能载体,了解传感器的类型和用途,最后采用MCD机电一体化中的信息处理系统,对传感器设计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之后,进行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互感器等产品的MCD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子系统和子环节,每一个过程都比较的繁琐,稍有差错和偏差,就会造成设计制造的失败,而且产品的设计需要很长的时间,设计制造中使用的材料价格很高,所以在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如果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在使用MCD机电一体化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中,一定要对产品的概念设计理论、方法、方案等进行仔细的审核。概念设计是中最为重要的是方案设计,要确定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需要将前面的各项工作的理论等加入其中形成一个逻辑思维,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支持下,基于MCD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概念设计,具有可行性。

3小结

篇1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可靠性

1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主要故障特点

1.1 机械设备故障特点

通常说来,可能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引起机械故障,导致故障的原因可能只是一方面,也可能包含了多个原因。所以,在诊断时务必要尽可能小心谨慎一些。我们都知道,机械转动是不一样的,时间不同,形成的数据也会不一样。就本质上来看,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很明显,在针对整个运转过程时,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判断其中的某一点。除此之外,从系统角度来进行分析,机械设备故障的产生并非就是有规律可循的,且往往是随机产生,有着模糊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在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多种情况相结合来采取整合措施[1]。

1.2 电子设备故障特点

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机械和电子两种内容。在分析机械故障特点的过程中,要考虑并分析电子设备方面存在的一些故障特点。通常而言,电子设备的故障的特点,即突发性和隐蔽性,因为外界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致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还存在其他一些特点,这是在机械设备间距和电子设备之外的。例如,机器一旦不运转或没有按照制定动作来运转的时候,不少情况下,人们往往以为是机械部分的问题,然而在整个实际工作中,通常引发的都是电子电气部分引发的故障。

1.3 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分类

(1) 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这是按照故障出现是否破坏了工件以及机床来进行划分的[1]和破坏性故障相比,损坏故障在故障分类中是极为常见的。损坏工件乃至于在机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是禁止对其进行维修的,关于非破坏性故障,就要采取及时性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 2) 系统故障和偶然性故障。这是以系统的或然性进行划分的。系统性故障主要指的是先对一定条件进行满足,在此基础上所引发的一些不确定故障。而随机性故障的发生则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常说来,分析的时候,随机性故障分析起来较为艰难,一般都是要经过了反复的试验之后才能做出综合判定,故障的排除才能确保。

( 3) 诊断指标故障和无指标故障。这是以故障是否具备指示和报警来进行划分的。通常情况下,就设备具有的控制系统来看,高级机电一体化设备往往都是带有自诊断程序的,可以很好的监控整体系统的全部软硬件性能。一旦有故障出现,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自行报警,而且还会显示在屏幕之上。要与系统配备诊断手册进行积极的配合,据此来分析判断机械中所出现的故障的产生原因,与此同时,在提示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除此之外,无诊断指示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以上论述的诊断存在不完整的情况而导致的,这种故障的原因之所以会产生,主要还是因为维修人员不够熟练掌握,且不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

2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本身是存在一定独特性的[3],所以在分析故障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维方式上积极转变。首先,要深入、细致的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同时要非常熟悉各个功能模板框架,对于各部分功能的结合形式严格遵循,分析故障可能出现的形式,还要认真分析和判断影响的程度。若是有必要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故障分析,以故障出现时的基本现象为依据,针对故障形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可靠性因素,从而真正探究出故障的实质和根源。而在展开具体诊断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以下的几点内容予以高度关注:

(1) 先机后电。一般情况下机械结构都存在直观性的特点,那么首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肉眼来判断、分析看起来较为明显的故障现象。例如分析发生的变形、断裂以及卡死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就要先着手机械方面,认真检查机械部分的故障。

(2) 先外后内。要先内后外的检查所有的元件,包括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驱动元件,特别是要注重查找出故障的源头。

(3) 先干后叶。就是要先分析主要部件,分清矛盾主次,再分析次要部件,特别是要分析重点内容,要需要重点分析零件和接口部件,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顺序。[4]

3 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措施

3.1 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自身具有自动化的功能,拥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内容,且系统不同,也会具有不一样的要求,其中的一些系统集中了不同类型得电力或电力器件。所以,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十分高。一般情况下,就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主系统来看,其拥有极为复杂的可靠性。究其与工作条件、外界环境以及运转状况的关系来看,是十分密切的。所以,为了促使整个机器具备的可靠性能得到整体性的满足,就要综合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同时要使机器发生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得以避免。还要及时的检修机器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从而使机器的稳定性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从而可以在相应条件下促使配置大大增强。

3.2 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从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发展水平来看,如今已实现了完全微机化,成为了实时控制系统,其可靠性一般能够使用两种办法:一是设计时借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元器件,一旦系统有故障出现就通过诊断方法来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将其快速排除。此时,通常需要将系统的正常工作中断;一是借助容错技术,必要的时候可针对重要部位借助亢余设计进行一个具有很高可靠性的系统组合。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还能借助其他的办法获得,例如提高机械运行、控制和加工等的精度。可借助精密机械来对传统机械进行改进,在电路控制方面使用微机和PLC,借助先进数控装置来进行控制 。

4 结束语

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我们一定要寻找出有效、可行的故障分析方法。对于机械技术,有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之相结合,传统机械正在趋于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和柔性化等。全新的机电产品理念逐渐形成,而故障诊断维修技术也就相应的更加先进化、智能化。作为企事业单位生产单位中的重点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所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其他普通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尤其是在科研生产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促进设备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就很有必须不断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因而需要维修人员重视持续性的学习,将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技术牢牢掌握好。

参考文献

[1]谢书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07,04∶ 60-64.

[2]施晓东,陈仁兴.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