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体化机房方案范文

一体化机房方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一体化机房方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体化机房方案

篇1

一体化方案的“内功”

中小企业机房建设和管理者的心态是比较微妙的。总结起来,简单、可靠、灵活以及可量化的管理是中小企业最关注的因素。具体来看,中小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方面,希望能有效改善能源效率,节省空间,增加IT 业务产出;可量化地降低CAPEX和OPEX;提升场地的灵活度,对现有架构实现兼容;增强对IT环境的管控能力;设计简单,实施快速;可通过改善密度和可用性提升系统容量。

按机构的属性来分,独立性的企业和分支型的企业在对数据中心的管控需求上会有所不同;按行业特性来分,把信息化作为部分对外服务内容的政府、金融、教育行业,以及把信息化作为内部业务主要支撑的制造、能源、医疗行业,对数据中心的可用性、能效的要求也会不同。为了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艾默生网络能源推出了SmartSolution整体机房架构,分三种场景,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式,快速、整体、平衡地解决了机房供配电、机柜、制冷、监控等一揽子问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数据中心的建设效率。

现在,在整个IT业界,一体化解决方案越来越盛行。那么,中小企业是不是适合采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呢?“非常适合。”蓝富坤先生肯定地表示,“中小企业的IT应用虽不及大型IDC复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对机房的可用性、能效、可管理性、易维护性、易扩展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中小企业欠缺机房基础架构专业管理能力,这使得它们更看重品牌化的一体化方案。正是这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将需求化繁为简,快速解决机房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简单的管理界面,一步到位的系统架构设计,一次性到货、安装和开通,子系统间无兼容性问题等,都是中小企业IT管理者希望获得的服务,也是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

艾默生网络能源在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方面拥有多年的经验。蓝富坤先生认为,与其他一体化解决方案不同,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在简单集成和深度整合两方面做得更好。

一体化方案并不是将各种产品进行简单地拼凑。艾默生网络能源在机房基础架构的各个领域,如供配电、制冷、支撑、管理等方面实力均衡,基本都处于业界第一的水平。因此,艾默生网络能源最了解在子系统进行深度整合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从而确保在提升系统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用性,比如水平送风空调和支撑系统如何完美匹配;监控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向电源和空调发送符合时序逻辑的信号;在封闭廊道的情况下,遇到停电或火警,如何及时正确地操作系统等。蓝富坤表示,上述这些细节才是一体化方案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也是保护客户IT系统价值的关键。

蓝富坤先生补充介绍说:“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一体化方案不是在客户现场才进行集成的,而是在工厂内就已完成了系统级的联调,确保子系统之间无缝兼容,把客户端可能出现的调试问题消灭在了萌芽状态。这就是All from Emerson的最大意义。客户从艾默生网络能源获得的方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健康而且可以保持持久运行。”

艾默生网络能源的SmartSolution整体机房解决方案的核心应用价值集中表现在高效、经济、协同和管控几方面:从高效方面看,SmartSolution解决方案可以节电27%,将机柜的功率密度提升30%,并且可以快速部署,节省数周的部署时间,维护也十分方便;从经济上看,SmartSolution解决方案可以节省机房面积达40%,降低整体拥有成本(TCO),并可实现设备利旧;从协同方面看,SmartSolution解决方案可以减少设计环节,降低实施难度,各子系统间可以无缝对接;从管控上看,SmartSolution解决方案采用统一界面完成全系统的管理,降低了机房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管理难度。 体验式营销是有益补充

“从最近几年中国市场上服务器的销售数据看,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二、三级城市的服务器销量增速明显高于一线城市。这充分说明二、三线城市的IT市场潜力巨大。”蓝富坤先生介绍说,“艾默生网络能源将通过艾星体验中心发展计划,以SmartRowTM方案为载体,和各区域内有实力的渠道商合作,将艾默生网络能源最新的高价值产品与方案带到二、三线城市的客户身边,让中小企业可以近距离地感受SmartSolution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

艾星体验中心是艾默生网络能源联合区域合作伙伴,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的SmartRowTM展示中心。它可以让更多的客户了解艾默生网络能源这一全新的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同时,该展示中心也是中小企业客户全面了解SmartRowTM易睿中小机房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展示平台。SmartRowTM是面向20~50平方米机房的模块化整体解决方案,其基础模块是一个占地4平方米的、内嵌半封闭制冷系统的基础结构体。

谈到艾默生网络能源为什么要建立艾星体验中心,蓝富坤先生介绍说,根据艾默生网络能源的调查,中小企业客户在数据中心建设初期对IT设备具有强烈的“体验和参照”的心理需求,希望近距离对应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以此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参考依据。艾星体验中心以一套完整的SmartRowTM标准方案进行现场呈现,可以让客户亲眼看到中小机房如何建,怎样管,为客户了解设备的价值和系统功能提供了最佳体验平台。同时,艾星体验中心发展计划也是一个渠道发展计划,是对体验式营销的一次尝试,也是特许经营式销售的一次摸索。它是对艾默生网络能源现有渠道销售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SmartRowTM中小机房IT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智能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目前,SmartRowTM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中小企业的数据中心。

举例来说,在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机房项目中,由于业务量的增长导致IT设备数量增多、机房能耗总量攀升,同时机柜热密度变得不均衡,系统运维不便,此外公司也缺乏机房管理的专业人才。在采用易睿系统之后,易睿系统以整体完善的功能对客户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一响应,通过高性能的供电、高效的制冷、集中的管控等,保障了IT系统持续、稳定运转,同时帮助用户实现了对数据机房和各个业务机构的集中控制管理。项目完成后,客户对易睿系统的优异性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这种一站式整体机房解决方案的思路表示了高度认可。

未来,中小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不断受到虚拟化、刀片技术、云服务等新技术的影响,机柜空间将被更高效地利用,机柜的热密度将逐步抬升,远程智能管理/无人值守将成为用户的基本诉求,快速交付、灵活扩容也会在机房建设的规划初期就受到重视。蓝富坤先生表示,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植力度的加强,中小企业数据中心市场未来会稳步、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篇2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集中控管;DCLive IT

引言

随着电网主站调控一体化的改造和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其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已逐渐显现出诸多不足:

(1)变电站的智能管理业务系统不断上线,如视频监控系统、

故障录波系统、监控后台等等,呈现出“功能齐全,孤立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集中管理系统;

(2)变电站业务系统设备众多,一旦异常,按照“人工申请,审批响应”的运维模式,运维人员急急忙忙奔赴各站点,故障恢复缓慢;

(3)变电站运维过程无法实时跟踪记录、监控和审计,缺乏监管;变电站环境复杂,存放业务系统设备存在潜在风险;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陈旧,无法保障业务系统连续性运行;运维效率、运维监管等都是变电站运维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建设一套完善的科学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已成为必然。

1、系统方案需求

根据调控一体化项目具体情况,主站部分要求提供对调度员工作站实现人机分离和对机房内的所有调度工作中服务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所有操作用户全部位于值班室控制操作不用进机房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对于变电站厂站后台机综自系统,主要内容为:实现部署对变电站自动化远动后机远程集中管控维护,试对12座220kV,110kV变电站远程后台机系统进行维修和升级。保证自动化设备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维护效率,提高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对电网运行和电网调度的可用性,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2、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概述

考虑到调控一体化项目的主站具体环境:调度员多显卡工作站和单显卡工作站的延长需求,调度员需要一对一延长操作,我们采用了datcent EM5300系列的多显卡延长器来实现调度员工作站与管理员人机分离管理功能。并且本系统支持远程音频传输,并且结合MIS系统服务器通过datcent1664专用转换器进行切换管理。最终实现调度大厅的工位上只放键盘鼠标显示器,其他服务器都放在机房里。

考虑到调控一体化远程变电站后台机综自管理具体情况:如对12座220KV,110KV变电站远程后台机系统进行远程管理维护,部署情况:主站安装DCLive IT设施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和ICS风险控制系统:1套。每个变电站都部署:DSE108\NPC108各一台,这些每个系统需要配置1个IP网络地址要和12个厂站的网络是联通的,将这些系统通过网线连接到网络运维网络上。之后将登录到DCLIVE IT设施运营管理平台是对厂站里所有DSE108远程维护模块和NPC108远程电源管理模块通过IP的加载后实现进行统一的认证管理。

充分考虑到以后扩容问题,如果以后还要增加变电站的管理,只需单独购买DSE108,NPC108模块即可,直接就可以纳入DCLIVE IT 设施运营管理平台管理。

方案实现

主站集中管理

调度大厅内每台调度员多显卡工作站需要一对一延长的调度服务器端都安装一台EM系列的发送端延长器将信号传到调度室,在调度室安装一台EM系列的接收端,将键盘鼠标显示连接到EM延长器的发送端上,最终实现一对一管理监控。达到人机分离的目的。

调度机房的服务器,每台服务器的键盘、鼠标和显卡接口都直接连接一根服务器接口线缆攫取键盘、鼠标和视频信号服务器接口线缆再通过普通五类线连接到模拟矩阵交换机的被控主机端口;模拟矩阵交换机的用户控制端口通过普通五类线连接到 用户控制室的16台用户工作站,提供显示器控制台提供16个管理用户同时操作访问。操作用户采用取得专利的OSCAR图形化管理菜单进行登陆控制,通过鼠标、键盘点击即可进行操作访问,用户登录后,根据各自权限设置的不同只能对其权限访问内的服务器进行操作访问,还可以对声光报警的服务器音频音质及其大小等参数进行调解设定,没有权限的服务器无法显示在其OSCAR图形化管理菜单上,实现最小化访问权限控制。实现从单点技术管理、普通系统管理、区域本地管理过渡到全面集中管理、安全系统管理和远程控制管理。

变电站后台机远程管理

通过在主站调度中心部署DCLive IT设施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和ICS-M风险控制系统,在主站调度中心即可实现对12座变电站内后台机、后台机以及电源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提高效率、保障设备安全。

根据设备数量要求在12座变电站内各部署DSE108 设备1台、NPC108CP电源控制设备1台以及在主站调度中心部署1台IT 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和ICS-M风险控制系统充分考虑到以后扩容问题,如果以后还要增加220KV,110KV变电站的管理,只需单独购买DSE108,NPC108模块即可,直接就可以纳入IT 设施运营管理平台管理。

方案特点

(1)远程集中控制——通过TCP/IP方式实现管理,管理用户可以在任何网络连通的地点,轻松开关、重启和管理控制每个变电站的各类设备;

(2)设备访问控制——通过授权访问审计机制,控制运维人员的访问范围,确保运营过程规范管理,设备维护全程受控;

(3)故障自动恢复——制定自动侦测任务进行主动侦测,如发现设备异常可自动重启解决故障,实现问题故障的快速恢复,提高服务质量,特别适合无人值守变电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4)能耗优化与设备保护——通过部署基于端口电流检测的NPC等电源控制设备,可对特定设备电量电流进行监控,实现过流报警并自动断电以保护设备,同时还可帮助制定能耗优化策略;

(5)可靠性设计——可靠的故障保持设计,来电后可以自动恢复断电前的供电状态,即使变电站的设备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当前设备供电方案。

3、结论

按此方案部署的集中控管系统,可保证12座220kV,110kV远程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维护效率,提高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对电网运行和电网调度的可用性,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3

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推广,加快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焊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学,其主旨是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互进行,巧妙地融为一体,构建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地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计划与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一、一体化教学的特色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动手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二、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计划

焊工专业教学计划一体化是指对焊工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的统筹规划,并分步进行实施。对焊工专业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合理安排,教师可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模块法、目标教学法、演示法、案例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通常把焊工专业所学课程分成几个大模块,还可以把大模块细分成小模块。一体化教学以“教、做、考”为轴心,以“压力”为动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到“课内精讲,课外延伸”,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教学班级人数原则上在30人左右。每班分6个小组,每1小组实习学生人数为5~6人。建立试点班学生学籍管理专门档案,完整记录试点班每位学生课程的学习情况。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时数达到总课时数的90%以上,100%的课程有电子教案。中级焊工抽考的课程为焊接工艺与技能训练,抽考的时间为第四学期期末。注重德育教育,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节基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焊接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安全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

1.培养目标一体化

焊工专业培养目标一体化是指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把学生终生成长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整体把握学生的成长方向,阶段设计学生的培养目标。焊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焊接结构件的焊接、焊缝质量检验、简单焊接工艺制定的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2.教师一体化

焊工专业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了一体。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专任课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专业教师还应熟练掌握焊接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能进行焊接加工专业的课程开发,具有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教材一体化

焊工专业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了一体。专业课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通过实际操作等形式,开展一体化教学。公共课程成绩由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组成,比重分别为20%、20%、20%,40%。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

4.教学场地一体化

教学场地一体化就是把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构成了一体。焊工普通一体化教室用于焊工一体化课程教师讲授、演示、小组讨论等,主要设施有黑板、多媒体、电脑、椅子、焊工常用工机具。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设置了焊工一体化教学区和计算机房,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特点。

三、焊工专业学生学业一体化评价方案

1.课程成绩一体化评价

根据教学计划,课程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二大类,专业课程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公共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为主,不同性质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1)专业课程成绩评价

专业课程考核分为项目评价、工作页评价、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四部分,成绩采用百分制。工作页评价是测评学生对项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试卷卷面分均为100分,占课程成绩比例为30%、70%。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可作为课程的期末或期中成绩。

(2)公共课程成绩评价一体化

公共课程分二类,Ⅰ类公共课程考核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四部分,课程成绩评价采用百分制。Ⅱ类公共课程考核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考核三部分,考核内容与要求与Ⅰ类公共课程相同。课堂评价、作业评价由任课老师评价为主,融合学生互评与自评。期末考核由教学部门组织评价。

2.中级焊工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评价

中级焊工职业技能鉴定评价一体化,即把职业资格鉴定成绩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二部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构成一体,成绩均取得60分以上可获得中级焊工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1)理论知识成绩评价

依据焊工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焊工理论知识过程鉴定涉及德育(职业道德部分)、机械制图、电学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结构生产、焊割安全技术、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冷作工艺与技能训练等八门课程。根据《中级焊工职业标准》,确定各课程占中级焊工理论知识成绩比重。对涉及二个及以上学期的课程,其成绩按每学期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进行折算加权平均,即课程成绩=(这里是一个图片)/n。评价方式采用学校自评与鉴定中心抽考相结合。

(2)操作技能成绩评价

依据焊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评价方式采用学校自评与鉴定中心抽考相结合,把中级焊工技能过程鉴定涉及焊前准备、焊接、焊接检验三个课程模块融为一体,确定各课程成绩占操作技能成绩比重。

总之,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积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使焊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走在职业教育的前沿,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培育出优秀的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 关于供热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设计 古籍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硬件解决方案 带来简单时尚的数字音乐解决方案 海安县房产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探讨 全新思科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业务转型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提升机系统数字化改造调试中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古籍数字化的若干成就及问题分析 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内核 论电子政务开放及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医古籍数字化生僻字的处理 网秦 开放安全能力 提供企业级的移动化解决方案 军队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难点及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数字MMDS的前景探讨及前段解决方案 数字化技术与档案存储解决方案 农民土地征收问题及金融化解决方案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研究 IT解决方案:财富管理的数字化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于良芝.国外图书馆古籍保管与利用制度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11.

[4]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Section of ACRL.http://rbms.info(Last retrieved.2005-8-24.

[5]李政.中医药古籍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

[6]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http:///calis/

[7]裘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中医古籍保护工作述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

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模型

一、变换功能特征模型

系统的变换功能表达了为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的过程对象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物料、信号、能量、时间都可以做为过程对象,具有过程对象的成分、状态、种类及其它广义物理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运用广义物理量来理解它。通过对当前功能表达模型怛7J的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变换功能特征模型。过程对象性态特征和过程对象性态变换特征是变换功能的两大特征。

1.过程对象性态特征

过程对象输出性态特征和过程对象输入性态特征是过程对象性态特征的两大特征。在这个方案设计中,过程对象的输入、输出流是作为已知条件的,而系统则是一未知数,除了考察与外界对象的作用之外,其他的结构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2.对象性态变换特征

量变特征和质变特征是对象性态变换的特征。正负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属于量变特征;成分、种类及其它方面的转换是属于质变特征。

二、目的功能(效应)特征模型

支持某一变换或技术过程是任何技术系统所要达的目的。而通过系统和操作者间的交互使交换过程对象(数据、能量、原料等)所需的物理效应进行传递。

通过科学效应的显现来表达目的功能所具有的功能。通过把效应作用在原理解的基础上抽象化,以此来分析出变换功能的基本机理。该功能具有两个特征,分别是:

1.效应生成方式特征

效应生成者与过程对象有直接的物理接触的叫做直接生成;效应生成者通过“垂直因果链”的方式向技术系统传递物理效应的叫做外部传入。

2.效应生成者特征

效应的生成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技术系统和操作者直接生成,也可以通过协同来生成。部件(定性)和原理参数(定量)则是技术系统中创造所需物理效应的主动要素。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是部件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物料/信号)性态特征的两个基本类弄。输入量输出量的增大、减小和改变等量变特征是通过动态特征来表达的。输入、输出量本身的特征则是通过静态特征来表达的。输入、输出性态的变换则可以使作用原理解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输入、输出量本身的静态特征转换是压电元件装置的主要功能,也就是通过压力变换为电压而实现相应的功能;输入、输出量的动态特征则是气泡减阻装置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摩擦阻力等输出量的量变是通过流体运动粘度系数、流体密度系数和流体成分等输入量的量变来实现的。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策略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基于变换功能拓展的技术推理为第一阶段;基于技术的变换功能向目的功能的推理为第二阶段;目的功能向作用原理的推理为第三阶段。

1.基于变换功能拓展的技术推理

“技术”是指在某一功能变换过程中各子过程的类型和执行,以及过程对象和变换所需效应间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作为变换发生的方式,作用原理中的核心知识,技术具有重要的地位。如通过磨削和刀削技术可以使铅笔变得锋利。可以说,变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子过程都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变换功能域的方案解也可称为是一个技术结构。由操作者和技术系统构成的人/机系统通过技术面来达到功能变换的目的。比如:在书写时,人们运用铅笔这一技术系统,来实现铅笔书写的技术。也就是说,“技术”是联系变换功能和目的功能的一条纽带。

过程对象(名词)和功能动词(动词)可以和用来表达变换功能。因此,在对表达模型进行变换功能的拓展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而基于过程对象的变换功能向技术的推理和基本于能动词的变换功能向技术推理是变换功能向技术推理的两种基本类型。同时,基于功能动词和过程对象的推理则是上述两种基本推理的综合。

2.目的功能向作用原理的推理

定性效应生成者(部件)和效应生成者是技术系统内部的两种效应生成者。因此,效应间的关系分为定量关系和定性关系两类。如果要采用作用原理的定量推理或定性推理,则需要设计要求功能的过程对象性态变换特征(名词)是量变,也就是将作用原理解为原理参数;而通过部件性态的变换来取得相应的功能的则是定性推理,也就是把作用原理解为部件。

3.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模型

功构映射观点和域间映射观点是单一功能求解的方案生成推理进程中所存在的两种观点。从功能到结构的推理映射序列是功构映射观点中应加以注意的一点。因为在进行单一功能求解时,只有明确实现所需要功能时所选用的技术,才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研究出最佳的作用原理解。也就是按照“功能——技术——作用原理”的步骤逐步推理和找出原理方案解。

方案生成在求解问题中是一个较明显的不良定义。从可操作性方面来看,由于方案生成初期阶段的系统功能信息都不够完整。如果仅仅依靠抽象的功能层分解,想得到完备的功能结构的可能性不大。其实,功能结构的生成和功能求解是互为因果、交替进行的。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进程中,三类映射模式,十二种映射关系是与系统功能求解的三个分过程中相对应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①分解映射模式,解决变换功能、技术和目的功能的分解问题,也就是先可以通过进行分解映身来降低那些有待求解的比较抽象、复杂而难于直接求解的问题,使后续求解映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答。

②求解映射模式。运用变换功能——技术——目的功能——作用原理的方式逐层或跨层映射来解决功能求解问题,最后使我们获取求变换功能的技术解、目的功能解和作用原理解。

③衍生映射模式,解决分功能解组合不匹配问题。在技术层、目的功能层和作用原理层时,关联分功能解进行组合形成总功能解的时候容易出现接口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接口冲突处衍生出附加分功能便可消除这种冲突。另外,整体作用原理解也是在生成合理完整的功能结构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

参考文献

[1]PAHLG,BEITZW.Engineerring design:a systemtic pmcess(2nd edi-tion)[M].London:Springier,1994.

篇6

实现“征、建、管、分”四位一体,为进一步强化我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统筹管理。又好又快推进各类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第590号令)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房保证工作的通知》政发〔〕21号)和《关于市中心城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排房(居民区)规划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府阅〔〕145号)以及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排房(居民区)集中统一建设管理方法的通知》政办发〔〕2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统筹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

楼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安顿、物业管理等工作;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相关计划审定、工程质量平安、进度督查以及目标考核等工作;审定区级征收安排房房源使用和调拨;对区内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标准、安排规范等标准的制定;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规划(方案)审查。

领导小组下设的保证性住房建设工作办公室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要领导小组决策的建议、意见;督查联席会议议定各事项的落实情况;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数据统计、信息通报等工作。

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协调、管理等工作。各乡、街道办事处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二、确定工作目标

制订我区3-5年的征拆计划、选址计划、供地计划、建设计划、安排计划、配套计划等六大计划,根据市、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政办发〔〕2号文件精神。强化统筹布置,着力加快我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含洞庭新城征收安排房)建设,努力实现“房等人”目标。各项目实施主体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制订详细的年度建设计划,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按月报送计划完成情况。

三、明确职责分工

区征收安排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的工程质量及平安监督管理;基础设施和小区物业管理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管工作;制定乡村居民拆迁计划和统计拆迁、安排进展情况;指导、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人防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指导、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接收和管理等工作;农转非居民征收安排房的统筹管理和建设工作;洞庭新城、乡村居民征收安排房及“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定期向领导小组演讲工作,区房产分局:负责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保证性住房建设及征收安排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组织协调各类保证性住房项目的申报工作。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组织准备领导小组会议和根据实际情况召开有关部门参与的相关协调会;做好宣传工作,总结和推广各地保证性住房先进经验和做法,编制工作简报;组织开展保证性住房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负责保证性住房考评工作,制定相应规范和评选办法,汇总初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报领导小组审定。

区规划分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规划定点、配合项目的规划审批;批后监督检查及竣工验收;参与规划论证等工作。

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征地拆迁管理和协调工作;集体土地拆迁计划制定及拆迁进展、安排情况统计;审核安排资格。

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计划上报。区发改局:负责协调配合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立项申报;根据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计划。

区城管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环卫设施的验收、接管等工作;行使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范围内的乡村亮化、环境卫生等乡村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建设各部门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执行情况;监督、纠正各部门不正之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工作。区监察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

区审计局:负责对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等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平衡地块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指导和监管等工作。

区环保分局:负责操持、指导、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环保审批和验收等工作。

区安监局: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的平安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等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指导、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卫生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

区局:负责涉及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安排过程中的接待工作。

履行拆违工作的督查、考核、协调、指导等工作。区控违办:负责组织、协调涉及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违法建筑的强制撤除行动。

以及群众性治安捍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维护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的治安秩序,区公安分局:负责指导并依法监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平安捍卫工作。依法对危害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置。

区消防大队:负责指导、协调协助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消防审核、验收备案等工作。

交警楼大队:负责指导、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交通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

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度,各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具体实施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建设、管理等工作。及时反映存在问题等;负责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进展情况报表报送工作。

各乡、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的征收拆迁和腾地;牵头负责本辖区内的拆迁统计、安排资格审核和表格填报、安排房建设需求汇总、回迁安顿、各项目接收后的物业管理以及对拆迁户慰问等工作。

四、完善工作机制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做到六个统一”即全区征收安排房项目由区征收安排局统一发文成立建设项目管理部。统一委托市、区规划部门进行项目规划,统一比选中介招标公司,统一参与各项目招标事项(融资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理公司的招标,比选建筑设计方案等)统一项目资金调度、征收安排房源的回购(移交)制订和组织落实全区征收安排房的分户及安置方案。建立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例会制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每月开一次例会,统筹协调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工作。如需例会协调相关问题,例会召开前一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例会将及时通报全区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相关情况,并对会议决定事项形成会议纪要,统一印发各相关单位。

二)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月将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进展情况。并通报相关单位。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资料报送,明确专人负责,每月规定时间内将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建立规划方案审查机制。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项目方案设计和规划完成后。通过论证后,相关方案进入报批顺序。建项目重大设计变卦的要及时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

四)建立督查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成员单位。作为年终考核指标。

1.考核实施

报区政府督查室。项目开工以取得施工许可证为依据,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考核:主要考核各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各项目年度、月度工作完成情况由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后。竣工以取得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为依据,交付以抽签摇号为依据。开竣工和交付量统一为项目总建筑面积数(含地下室面积、商业面积和公共配套设施)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项目实施单位,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除各项目实施单位外)考核:主要考核各单位对保证性住房和征收安排房建设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情况。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行评分,并报区考评办,做为综合目标考核依据。

篇7

一、工作目标

卫计委成立以来,在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乡镇对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卫生机构监管不力,措施不到位,管理上存在软、推、拖等问题,导致村级卫生机构存在加价销售药品、采购非基药、一般诊疗费收取不规范、借证就医、操作流程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激素和大输液等较为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经县卫计委专题研究,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坚决纠正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不正之风,确保我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成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计委基妇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专项整治活动工作。

三、整治范围及内容

全县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医疗机构为本次整治工作对象,具体整治内容见《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自查自纠督导表》。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5日至18日)

各乡镇要组织开展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宣传活动,利于村部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悬挂横幅等宣传手段,深入村居广泛宣传,营造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氛围。各卫计中心要召开中心全体人员、所有村卫生室全体人员(除值班人员)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本次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洪卫计发【2015】69号)和乡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和不良行为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各卫计中心在宣传发动阶段应留有宣传图片资料、会议记录、签到记录等宣传资料以备县卫计委督查.

(二)自查自纠阶段(6月19日至6月25日)

各乡镇要按照专项整治内容及要求(见附表),结合本单位实际,成立以卫计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订自查自纠方案,认真梳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其他问题一并及时整改。各卫计中心自查自纠工作要做到全覆盖,确保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卫计中心对自查自纠出来的问题自行按规定处理,并将本乡镇自查自纠和处理情况形成书面小结于6月26日下午下班前报县卫计委基妇科。自查自纠方案、领导小组、各村自查自纠情况等资料留存备查。

(三)督导检查阶段(6月26日至7月10日)

县卫计委将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和部署,组织监察、医政、基妇、基药、财务等人员成立督查组,到各乡镇随机抽取1-2个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督导检查。对自查自纠不彻底,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仍存在严重问题的,将按照《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和乡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和不良行为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惩处,同时追究领导责任。

(四)总结交流阶段(7月11日至7月15日)

各卫计中心要及时总结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推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立足长效管理,制定督导考核机制,把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和室长津贴、工作人员绩效挂钩,奖惩严明,形成人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7月20日前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附图片资料)上报县卫计委基妇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推进新医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篇8

关键词:电气技术、"一体化"教学计划、"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过程的组织。

随着"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理念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一体化"教学,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共识。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理念的转变和策略的更新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上课时操作层面的落实。在我院"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全体教师都参与到"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中。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我结合学院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就职业教育院校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使"一体化"教学真正体现其能力本位的特点。

结合学院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就职业教育院校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从"一体化"教学特点的分析到"一体化"教学计划的修改,从教学计划的修改到"一体化"教学大纲的制定,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一体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从教学环节和模式的设计到"一体化"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从教材到"一体化"教案的编写,从专业的学习到专业考核,从单一的教室授课到"一体化"车间授课,教学场所的改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分析了以后的发展和努力方向等多个方面环节。

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多方面的一体化,它包括了教学计划一体化、教学大纲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案一体化、教学组织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考核一体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下面就个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想法,浅谈一下电气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一体化"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社会的需求,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为导向,制定一体化培养目标,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各技能模块又都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

例如:在制订技师电气专业教学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围绕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能力培养,瞄准就业实际对电气技术的需求,认真研究该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如:下页的图表)

1、电气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工程、电力拖动及其自动化等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电气设备、自动控制装置、供配电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实验、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2、电气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以自动控制、电力拖动理论为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等实施控制和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学生在掌握控制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同时,获得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先进的思想和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文明举止的行为习惯; 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法律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

(2)系统掌握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电力拖动自动化、供配电系统、楼宇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需要;

(3)具有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电力拖动自动化、供配电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试验、运行、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4)具备一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5)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计划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一体化"教学大纲

根据"一体化"教学计划,课程一旦确定以后,每一门课程都应制定出教学大纲,编写相应的教材。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此外,教学大纲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应用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要求。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方向;同时要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内容、实训内容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时数的分配。教学大纲不仅是讲授大纲,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

总之,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顺序、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反映,是"一体化"教学中重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和重要性。所以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要,围绕着教学计划,集思广义,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每一个课程分成若干个课题或项目,再把每一个课题或项目分成若干个实训。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一个课题和实训中。使学生用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学知识。

选定的教学课题满足以下要求:

(1)课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以内;

(2)学生对所确定的课题及其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

(3)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

(4)课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

(5)在课题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制定课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课题活动怎样调用学生的已有知识?

(2)此课题能否让学生感兴趣?能否激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

(3)如何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

(4)如何让学生们把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课题内容是否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材选用和编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依据教学大纲及技能鉴定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各模块内容的比例,注意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的分配。

"一体化"教材的科学性表现在书中内容体现了根据课题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性:统筹安排每一个模块的顺序,使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实用性:抛开纯理论的讲解,以生活实例和社会需求为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有效性: 用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学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电力拖动基础训练》的编写中各模块的比重为(见下页的图表)。

四、"一体化"教案

"一体化"教案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可操作性。教案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的结果,所以教案的编写在教学环节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的编写,需要老师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前,备课压力在加大,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为解决备课的问题,减轻老师的备课压力丰富课堂内容,各课题老师采取集中备课的方式。

五、"一体化"教学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是十分重要的,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加强一体化的建设。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是融教室、实训、考工等于一体。需购置和自制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在各个专业教室都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专业教室上课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以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综合性人才,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气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某一种典型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把教学与生产制造结合起来,营造一种教学工厂式的教学氛围,师生双方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室的不足属于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理论教室不但用于白天上课,而且用于学生晚上晚自习(我校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所以,不可能将理论课室改造为"一体化"教学场地。为此,我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教室的功能,将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放在理论教室,再把理论教室和实习教室有机的结合起来。

六、"一体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就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技工类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各行各业的生产第一线,所承担的工作是把成熟的技术规范、技术知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转变为产品或直接的服务。也就是说,技工类院校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种高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在从事技工类院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除要求他们在所从事的学科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要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但是从当前我院及其他技工类院校的教师队伍的现状看,现在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应该说只是少数,尚有大部分教师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并成为制约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更关系到所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潜力和就业前景。而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将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我院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打破传统的体系,成立了"一体化"教学研究室和"一体化"教学课题组及"一体化"教学责任老师(学科带头人)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体系。

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的从大型企业、公司聘请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来校教学,满足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技能。

(如下图)

七、"一体化"教学过程的组织

随着"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已经初步成型。实现"一体化"教学,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共识。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理念的转变,策略的更新是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课时操作层面的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教师必须在构建自己教学风格,教育价值,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将教案开发成丰富的情境资源,提供层次分明,逐步深入,便于拓展的题目,使学生在做这些课题时能从实际入手,从问题中找区别和联系,形成猜想和顿悟,经过思考从中总结经验。长此以往,逐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分辨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事实上,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思考,什么样的思考就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我们要求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索、发现、创新、提高,这就经常提到的问题式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每堂课上教师、学生共同去研讨、探究、学习,使学习中的师生始终处于一种共生共长的和谐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积累、培养、渐进。在这种师生的知识和能力渐生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技术能力逐步提高,视野逐渐开阔,并能进一步拓展延伸。由于课堂上师生都能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便于调整、补充、矫正,这样就搭建了师生互动的平台。

对于教师来说,能否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比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我在一体化教案的编写中,多列写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一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课上培养起来的积极的思维,饱满的情绪延续到课后,以求课堂教学的持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教学中,以一体化的教学方案为依托,总是鼓励学生先去做,做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引导启发。同时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尊重学生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生动地、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的空间。

结合问题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组合成项目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了问题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1、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形成"用所学知识去实践,从实践中学知识"的教学模式。

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的去学习。  3、发展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式地进行终身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

学生在解决和处理一个任务或项目时,通过互相讨论、查阅资料图书和上网查找资料,制定方案,决策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破了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开阔了教与学的视野,为学生发展式地进行终身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5、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教学中不允许批评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鼓励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取得成功,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6、评价特点: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一张试卷,确定学生的学期成绩或学生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总结教学过程经历如下几个环节:

(1)复习导入新课,基本知识介绍,然后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各种方法的分析:分析每个同学的想法让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利弊,选择最佳方案。

(2)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教师签字认可;

根据最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工艺流程、材料的选择,数量、工具仪表的选用。列写材料清单。老师利用学生写自己计划的时间,进行学生的设计思路检查,及时更正和修改。

(3)分组分工,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确立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各组长进行,各组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列写小组工作计划、工艺流程,总的工具材料清单。老师换身份成了仓库保管员,各组长拿材料清单进行材料的 "购买",然后把购买的材料分给自己的组员进行施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在巡回指导时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可以节约时间,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4)检查评估,首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评,然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任务的检查评估,对各种设计方案的安装进行总评,评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指出不好的作品进行批评指正。使其在学习中具有竞争意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在完成该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介绍同学们解决问题的一些较好的方法。

(5)布置课后思考作业。

课后思考作业,可以是课堂相关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课本以外的知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通过互相讨论、查阅资料图书和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破了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开阔了教与学的视野,为学生发展式地进行终身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也为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准备人才。

整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了一种开放、互动、创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互相讨论和查找资料,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破了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开阔了教与学的视野,为学生发展式地进行终身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的组织。

分组教学的好处分析:

1、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掘这些学生的技能潜力,各小组发挥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组长也可以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管理。现在每个班级都超过了50人,上课学生的管理也成了,老师头疼的问题,采用小组制,可以解决学生的管理问题。各小组组长负着本小组纪律和考核,随时汇报老师,进行小组量化评比。用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

3、实习材料的管理。学生多,实习材料的管理,同样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采用小组制,让组长进行材料的领取和检查回收,领取材料时小组长统一的进行材料质量数量的核实签字,发放材料,责任到人。材料回收时,小组长认真检查,回收仓库。

七、学生的考核

学生的考核将单一的纯理论考试调整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报告与实物制作相结合、整体与单元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法。特别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计算机网络,积极探索考核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八、努力的方向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教学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动起来的同时,老师也动起来,教学取得了初步成功,形成了教学、教研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我们将朝着更新的"一体化"教学方向发展。

篇9

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供应厂商良莠不齐、定制能力差、操作应用难度大、运营成本高、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难题。

如何建设出符合各个业态需求,满足客户定制化和一站式需求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是当前客户最迫切解决的需求。根据智慧建筑发展背景及当前遇到的问题,虹信技术服务公司提出了打造“一体化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智慧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虹信技术战略转型产品。虹信技术服务公司以智慧建筑解决方案为抓手,以弱电集成服务为目标,形成“软件平台+解决方案+集成服务”模式。

为了满足智慧建筑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该方案提出针对于六大行业具体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系统架构共分为如下五层。

用户层:定义产品的使用对象,包括公众用户、物业管理人员、运营支撑团队、系统维护人员。

应用层:定义产品的业务应用功能,包括6个具体行业应用,智慧社区应用、智慧园区应用、智慧商业综合体应用、智慧医院应用、智慧校园应用、智慧景区应用。

集成层:定义产品的平台集成功能,将IBMS智能化平台、物业办公平台、智慧社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集成。

系统层:定义产品的具体系统功能,包括综合布线、楼宇自控、公共广播、多媒体会议、安防系统、车辆管理、机房管理等。

设备层:定义产品的前端终端,包括基础设施、网络设施、感知设施等。

“解决方案+软件平台+集成服务”的智慧建筑服务模式,实现用户需求与系统的高度一致,以及软硬件的高度兼容,提升建筑品质、服务效率和水平。

统一的管理平台及高度的集成联动,有效降低了管理的工作量以及成本,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全面的应用平台,智慧建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物业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对于服务品质、管理效率以及用户感知都有积极的提高作用。灵活的系统扩展,便于新系统的增加及原有系统的扩容,为楼宇建筑品质的持续提升预留了空间。

一诺仪器光纤熔接机

广电网络建设选择:View4M双芯皮缆光纤熔接机

View4M熔接机外部采用覆胶设计,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下维持正常操作,机身采用铝镁合金设计,轻便牢固,其内部采用工业级四核CPU,GPU内置WcatPro图形加速器,响应速度更快,View4M配有4.3英寸高分辨率LCD电容触摸屏,使用更便捷。此外,View4M拥有精确的多芯包层对准技术,是市场上最可靠的熔接机之一。

View4M功能特性:特殊V型槽设计,可熔接单芯、2-4芯带状光纤、2-4芯皮线光缆,适宜广电FTTH入户建设需求;熔接时间快达14秒,加热时间快达20秒;无反光镜设计,缩短对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拆卸式SOC加热夹具;3年质保,4S服务车全国巡检。

城域网建设利器――View12R带状光纤熔接机

View12R最大特性是兼容多种带状光纤,其标配12芯、6芯和4芯带状光纤夹具,选配2芯、8芯和10芯带状光纤夹具。不仅涵盖城域环网需求,且匹配国际常规FTTH带状熔接需求。

篇10

时间:

暂定人数:男女各30人。

地点:

一、活动目的:

让一部分人成为情侣,让大多数人成为朋友,举办一个健康、活跃、有序的相亲大会。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思路:

先全体——分大组(4人)——分小组(2人) (大组和小组可并一起)一开始的热场,介绍,游戏是100%人人参与的, 之后的是大组同时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大家有一定的了解,整体上会配合协调起来 。最后小组,共同制作手工甜品,给他们自由发挥。

四、 活动规划:

12:30 男方集合

12:45 女方集合

14:00 签到入场,先到先认识;签到处安排拍照,信息留存。

14:30活动正式开始, 主持人出场。双方单位领导讲话。

14:45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全场自我介绍,互动认识、精彩游戏。(每人简单介绍,一人半分钟时间,互动游戏待定。)

16:00 分大组(4人)制作创意翻糖玫瑰花。

16: 30分小组(2人)制作创意翻糖饼干组合。

17:00 转场烧烤

17:15——18:30 烧烤

18:45 返程

五、 活动内容:

(一)开场环节

1、签到:

签到台分男生签到组和女生签到组

成员到达现场工作人员安排现场拍照,现场打印照片,在签名墙上留下照片,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按照先后顺序领取爱心编号(签到背景分为男生区域和女生区域,现场设置方便查看。)

2、自由交流:

活动正式开场之前,提供简易茶歇区,全场播放轻松音乐,提前到达现场的来宾可以自由交流。

3、开场及来宾首轮介绍(50分钟)

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及活动总体安排。让所有参与活动男女嘉宾首轮的自我介绍(每人控制半分钟以内)。

(二)游戏互动环节(内容待定)(40分钟)

1、空瓶小游戏

人员:抽取10名参与者,组成五组开始游戏;

2、猜词小游戏

人员:抽取20名参与者,五男五女,两人一组开始游戏;

3、绑的就是你

4、吸管运输

5、俩人三足

(三)分大组手工制作(30分钟)

1、现场随机抽取每4人一大组,制作翻糖玫瑰花。

2、制作好的玫瑰花提供包装装饰,可以作为礼品各自带回家,可以吃,也可以作为装饰物长期摆放,现场有心仪的对象,可以借此作为花朵送给对方。

(三)分小组甜品制作(60分钟)

1、自由配对,2人一小组,共同制作主题式样翻糖饼干。

2、需要制作翻糖饼干,提供标准的制作参考式样,也可以自己创作,自由发挥。

3、制作完成的翻糖饼干,包装完成后,可以自由分配,2人各自带回家。

(四)活动结束

篇11

关键词:井场数据;一体化;集成方案;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1-00011-03

1 概述

为了适应复杂的钻井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效益,国内外油田企业不同程度的实施了井场数据一体化集成管理应用,为科学钻井,油气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国内外油田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构建井场数据一体化集成管理应用平台是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井场数据一体化集成管理应用平台最基础工作是进行井场数据中心建设。井场各专业按照自身应用需要建立了专业数据模型,采用相应的数据存储方式,要实现井场所有专业数据集成存储和统一交互应用,首要工作是进行井场数据一体化集成。在已经取得大量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集成数据中心,需要保证信息化既有成果应用的延续性,对这种数据库集成管理方案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2 分专业数据集成管理方案

图1

2.1 主要优势

在数据模型设计上,保持专业数据库现状不变,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实现数据的互连互通和统一访问,支持局级层面应用。源头数据管理上,数据库的部署和摆放完全保持现有模式,源头数据采集后直接进到各专业应用库支持专业应用。实时数据在专业应用库层面支持基层应用。

分专业数据集成管理方案是对现有数据库的搭桥,未改变现有数据管理模式。该方案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不变,只是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实现各专业库之间的互连互通,现有应用系统也无需改造。因此管理模式上不需大的改变,推行上较容易。

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由于数据中心是对现有数据库的互联互通,避免了统一数据模型建设带来的模型设计工作量和专业数据库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迁移的工作量。

无需改变现有应用系统,继承性好。现有专业应用系统无需改造,还可以继续运行在各专业数据库基础上。

2.2 主要缺点

数据传输、加工环节较多,加大了数据出错的概率,造成了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降低了数据的可信程度。

目前专业数据库之间存在的数据冗余、标准冲突等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模型之间相互独立,业务规则难以统一,不能形成规范化的应用开发管理,将造成未来应用系统的开发混乱。许多数据源头多处产生,同样的数据多次录入,重复存储,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冗余。

分专业的数据模型不能很好支持油田集成化应用。数据集成需要对专业库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比对,数据映射关系错综复杂,数据清理、加工难度较大。同时,在数据服务管理层,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开发大量的中间件,可复用性差,开发与管理难度较大。

数据中心搭桥即使解决了数据共享的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专业数据库结构制约应用的问题。由于各专业数据库模型的结构设计不成熟,稳定性差。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的拓展,专业库标准将随之发生变化,导致数据对应关系、 数据对应用的支持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因此,结构的任何改变都将造成中间件、应用系统不稳定性的逐级放大。

数据中心难以实现有效的数据应用服务。该方案数据中心只起到了存储和简单的数据提供的作用,数据管理的分散化,造成数据提供缺乏权威性。

3 两级数据集成管理

3.1 主要优势

在数据模型设计上,该方案同方案一,参考国际标准,建立符合油田的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的统一数据模型。在源头数据管理上,数据库的部署与油田现有模式相似,源头数据库以分布式的形式建立在各二级单位,源头数据直接进到各专业应用库,经过数据审核后再提交一体化数据库。实时数据的采集直接进入专业应用数据库支持基层应用,实时数据经抽析、加工生成分析数据,经审查后加载到一体化数据库。

数据模型与国际标准接轨,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更加科学,可扩展性强,能够满足未来技术发展需要。

按照业务主题组织的数据模型能够对跨专业的综合应用提供无缝支持,实现“业务联动、信息共享”。

源头数据的管理模式保持现有模式不变,推行难度小。目前数据管理模式是从基层队逐级上报,不同的业务部门分管内部的数据资源。该方案保留了现有源头数据管理模式。

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冲击小。因为在各二级单位保留了原有专业数据库,使得原有系统能够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继续运行。

3.2 主要缺点

多套模型并存,映射关系复杂,相互间数据迁移难度大。该方案建立了一体化数据库统一数据模型,同时保留专业数据库原数据模型。多套数据模型之间存在复杂的映射关系,造成从专业数据库到数据中心数据迁移难度大。因为专业数据库的任何结构改变都会造成模型间映射关系的改变,从而导致双向的数据迁移困难。

源头数据多点存储,不能进行统一管理,从技术上无法保证源点数据的唯一。源点数据不唯一将使数据中心失去数据的权威性。缺乏了数据权威性将直接导致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无法推行。

容易造成专业应用与数据中心脱节,与专业库自成体系,使一体化数据库价值得不到体现。因为尽管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模型,但是由于源头数据直接进入专业应用数据库,容易导致专业应用数据库的自成体系运转,造成现有专业分割的局面继续存在。而对于一体化数据库的数据支持逐渐弱化为一项数据上传任务。

没有实现信息的扁平化管理,不能适应油田未来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一体化数据库,但是数据管理模式仍旧是从基层队逐级上报,层层管理,背离油田未来信息扁平化管理的大思路。

4 一级数据集成管理

4.1 主要优势

在数据模型设计上,该方案参考国际标准,结合油田的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建立一个涵盖地学研究、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所有信息于一体的统一模型,彻底打破当前信息系统专业分割的格局,形成一个与国际公司接轨的数据管理模式,既能满足各专业的应用需求,又能支持跨专业的综合应用。

在源头数据管理上,钻井、录井、测井等各专业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按照源头数据采集标准和采集管理流程,经过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后直接加载到油田一体化数据库主库。实时数据的采集直接进入专业应用数据库,实时数据经抽析、加工生成分析数据,经审查后加载到一体化数据库。

数据模型与国际标准接轨,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更加科学,可扩展性强,能够满足未来技术发展需要。随着油田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应用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数据种类、数量也将不断地增大。参照国际POSC标准设计一套科学的数据模型,可以较好地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未来的国际化合作奠定了信息基础。

按照业务主题组织的数据模型能够对跨专业的综合应用提供无缝支持,实现“业务联动、信息共享”。因为底层的数据是一套,所以某一业务数据改变,其它相关的业务应用就可以看到,大大提高了不同业务之间的联动。集成的数据组织模式可以快速、准确地提供数据服务,减少应用人员收集数据的时间,降低企业的“无效”工作时间。对提高研究人员效率和改善管理决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有效解决目前专业数据库之间存在的数据冗余、标准冲突等问题。只有数据标准统一,在应用系统中才能准确、唯一地理解数据的语义,消除数据应用的歧义性,有利于应用系统的规范化开发和持续发展。

易于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服务体系。数据中心不仅是数据存储中心,而且还是数据服务中心。通过源头采集入库的数据,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再次校核,一体化数据库为所有的应用提供按需的服务支持,应用又反过来验证和完善数据中心的数据,这样就建立起采集、应用、完善、再应用的良性数据服务循环体系。

4.2 主要缺点

与现有数据管理模式差别较大,推行难度比较大。目前数据管理模式是从基层队逐级上报,不同的业务部门分管内部的数据资源,目前所有的应用都是建立在该模式之上,因此要实现集中管理,应用系统的迁移存在较大难度。

新数据管理模式将对现有应用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现有的应用系统都是基于目前的勘探、开发数据结构设计的,大都没有能够按照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设计,系统对数据结构的依赖较大。如果数据结构改变,将会有较大的修改工作量。

数据结构标准设计的技术难度比较高。由于数据中心要实现井场所有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所以不仅保存生产源头数据,还要保存勘探开发研究成果数据、管理决策数据,既包含结构化数据,又包括非结构化数据。怎样有机地将不同类型的数据集成为一个整体,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如图形标准与专业数据集成技术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来可能要和国际同行业进行数据交换,因此数据标准要和国际标准靠拢,但目前在国内真正深入研究石油行业数据国际标准的企业或大专院校很少。

5 结论

分专业数据集成管理方案不符合未来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比较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能做到数据的互连互通,见效快,数据管理仍然是分专业管理。两级数据集成管理方案可以做到数据的集中存储,但仍然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容易造成分专业自成体系,一体化数据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被动局面。一级数据集成管理方案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统一数据服务和规范源头数据采集,避免分散管理、标准难统一的弊端,符合未来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但对当前的数据管理模式冲击较大。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发电厂 优化方案

所谓的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方案,包括很多 不同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在进行内部通信传输机制以及数据建模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形成一致的协议和模型。[1]不同的系统之间难以对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导致信息共享性较差。出现这种状况后,会导致电厂各项设备的投入资金不断增加。数字化技术包括各种开放标准、新技术以及统一的规范,通过对接口以及数据结构进行标准定义,帮助电厂电气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构建的主要内容

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构建包括横向各种专业数据进行融合、纵向系统信息进行贯通两个主要方面。

(一)横向专业数据实现融合

该工程中通过对二次设备的相关标准化进行规范或者一体化建设等措施来对不同的专业设备进行融合。例如通过保护、监控或者计量等措施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对电气二次专业进行科学横向的融合。还要对IEC标准进行统一,在进行二次系统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对间隔层、过程层以及站控层等专业数据进行融合。[2]在过程层中,需要对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这种采集的数据需要利用电子式互感器来实现转化,从而让它们成为具体的、可利用的数字化信号,在具体的传输过程中,还要对相关协议以及标准进行利用,从而完成点对点传输的工作。这种横向专业数据的融合,还能够完成组网传输,并传输给装置不同的设备,例如电能测量设备、保护设备或者测控装置等,从而保证所有设备都具有统一的信息源,避免功率损耗对设备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间隔层对二次装置的具体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时,例如设备状态监控、保护、计量以及测控时,要进行输出模块和输出模块的配置,数据模型中具有不同的装置时,可以利用网络来对信号进行交换,在现场对不同的信号进行灵活配置,从而达到提升现场工作效率的目的。站控层内部中可以对站内每一种专业功能进行融合,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享,在站控层还可能对数据模型进行统一整合,从而构建一体化的数据平台,提供给每一个受控层更多的服务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利用来实现有效监视。[3]还可以对事故顺序进行记录、实施运行报警等,例如统计、报表等。在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下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融合来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对比,利用具体的对比结合来实现对方案的具体优化。

(二)纵向系统信息贯穿

该项工程中,主要是对发电厂内部每一个专业所具有的纵向信息进行融合,从而保证共享厂站端一体化系统和其他系统所具有的相关数据实现有效流动。例如调度、上层管理等。一体化建设目标未出现改变的前提下,在每一个子系统中运用电力系统通信标准,通过对信息监控系统、电网调度系统以及集控系统等不同系统的信息进行融合,从根本上提升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不断提升发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管理工作水平,减少运行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火电厂内部所实施的新方案采用的都是国际统一实施的电气二次系统优化方案有着较为丰富的信息量以及统一的模型,能够尽可能地提升相关设备的信息量。[4]例如SIS上传变压器的绕组温度、档位以及油温时,通过SIS就能够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诊断,通过较为齐全的信息,还能够对SIS优化软件进行实施,从而保证降低整个设备运营的成本,优化系统的运行状况,降低整个发电厂的成本,提升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二、数字化技术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建设优势

通信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大都是国际统一,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在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减少速率、协议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目前很多自动化的装置都有着较多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这些差异对于系统的整体运行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通过统一化的标准运行,能够让智能 电网和发电厂实现连接,从而提升整个电厂的通信速率和相关功能。

系统二次接线在具体的数字化技术影响下,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简化,从而减少更多的电缆投资。若采取的陈旧的方案,不同的协议在装置通信过程中无法实现支持,所以,需要进行硬接线。通过一体化的建设方案,就能够从根本上对不同装置的信号进行交互,从而更好地完成信号的统一传输工作,降低电网系统二次接线所具有的复杂性。[5]对发电厂电气信息实时有效监控,还能够提升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现阶段通信反映的信息量很难通硬接线端子来集中进行反映,从而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进行掌握。

结语: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了解,在设计发电厂电气二次设备时,运用传统的方案模式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会从根本上增加信息交互难度。在进行二次接线过程中,需要进行较多的投资,通过应有数字化技术,采用统一、标准的国际指标来进行简单的信息交互工作,从根本上节约投资资源,提升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但是,在实际方案设计过程中,还要对数字化技术电厂电气二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帮助发电厂能够在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企业发扎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贺伟. 小议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09:394.

[2]段新文. 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自动化改造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03.

[3]赵永平. 论电厂电气部分安装质量管理[J]. 民营科技,2011,12:265.

篇13

0 引言

矿山充填是井下生产的重要一环,充填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山的安全生产。传统的充填系统依靠常规仪表控制充填料浆的浓度,人为因素较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充填生产质量问题。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普及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现场总线设备的快速发展,为矿山充填生产线的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冶金矿山充填的生产现状及发展需求,甘肃金川有色总公司龙首矿于2004年6月完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自2005年开始陆续在甘肃、浙江等地矿山投入使用,至今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系统构成

矿山充填系统由仪表、电气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业电视系统4个部分组成。其中测量仪表22台,包括流量(有冲板、电磁)、温度、物位(雷达式物位)、调节阀等;电气拖动设备19台,设备网变频器10台,设备网现场操作箱12台,设备智能箱2台;计算机系统1套;工业电视1套;6个点,其中2个点由云台控制,带录像功能。

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上位计算机采用工业级的计算机,Dell/1.5GHz/128MB/40GB,内置音箱。两台计算机实现冗余控制,采用标准电脑键盘便于维护更换,配置软件包括Windows2000操作系统、RSView32生产设备监控组态软件和RSNetWork现场总线(设备网)管理软件。

下位控制器采用美国岁克维尔公司生产的SLC500控制系统。包括16MHz处理器,带工业以太网接口、电源、模拟量输入输出模板以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板。设备网现场总线设备包括:设备网适配器,设备网电源以及设备网下挂的操作箱、信号箱、设备网变频器等。采用现场总线设备后,检修工作量大大降低,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2 系统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了仪表、电气、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现场设备数据传输以I/O模板和现场总线的方式实现,采用两台冗余上位计算机实现人机对话,通过下位控制器以程序指令方式实现全部生产过程的逻辑及复杂控制。

2.1 仪表电气部分

2.1.1 仪表系统

仪表测量数据的显示、报警以及调节仪表的参数设定、调节全部在上位计算机上完成。仪表信号采用2线制或4线制两种方式通过模拟量输入板直接采入控制器,采用标准的4~20mADC输入信号。

现场执行仪表(如调节阀)由控制器的模拟输出板以标准的4~20mADC信号直接驱动。

控制方案、PID回路及相关参数、连锁逻辑报警、仪表程序指令等存贮在下位控制器中。

2.1.2 电气系统

系统中的电气信号传输采用了以下方式:

(1)控制器设置于低压配电室,来自低压柜的开关量输入(DI)信号以系统配电电源(220VAC)的方式通过开关量输入板直接接入控制器,不再另外设置24VDC继电器转换隔离。

(2)开关量输出(DO)通过开关量输出板,经24VDC继电器隔离后以无源方式输出。

(3)所有电气设备的机旁操作箱、远方电气设备(如远方皮带机)、全部变频器等设备以设备网现场总线的方式通过设备网适配器下挂于SLC500控制器。

(4)所有电气设备的状态显示、故障报警、启动停止操作,以及有关数据的修改等全部在上位计算机集中完成。

(5)单台电气拖动设备的操作方式设置为机旁、检修和集中3种状态。通过机旁操作箱的转换开关选择不同工作方式。当处于检修状态时,任何地点都不能起动设备。停车功能在任何方式下都可以有效。当设置为机旁工作方式时,设备处于无联锁状态,主要用于设备检修后的试车,正常生产时设备应处于集中工作方式。

设备的启动停止、控制连锁逻辑、电气程序指令以及部分设备的报警功能等存贮在下位控制器中。

2.1.3 设备网现场总线

现场操作箱、变频器等设备以现场总线的方式与设备网相连接,实现数据和信号传输。

设备网的设备通过1747-SDN适配器下挂于SLC500控制器,网络介质采用粗缆,传输距离为500m,传输速率大于125Kb/s。

现场智能操作箱通过内配一个1747-8B8P的BLOCK/IO模块实现开关量数据的上下传输。

变频器通过可选件GM5通信卡实现包括开关量、模拟量的双向传输(包括设备状态、启动停止驱动、运行电流、工作频率等)。

2.2 上位计算机监控组态

控制系统设置两台操作站,位于中央控制室操作台上,便于生产操作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所有的工艺生产数据实时显示,可以在操作员站启停所有的运行设备,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人工干预调整。

实际生产中的人机对话通过上位计算机中的BS View32监控组态软件全面实现。

生产设备以形象化的图形在上位机上显示,并且与现场的设备动态对应,同时附有运行参数,便于生产操作工对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上位机组态画面包括:工艺流程画面、设备启停画面、工艺参数趋势画面、设备故障报警画面和生产报表正常生产时显示工艺流程画面,出现故障时报警画面自动弹出,当操作员需要启停某一台设备时,点击画面上的对应设备后启停窗口会自动弹出。

在控制系统的组态上,做到不同班次的操作人员有各自的登录权限及口令,系统自动记录登陆用户、时间以及发出的操作指令,维护工程师可以查询所有历史操作,便于系统的维护及管理。

另外,本控制系统支持在车间调度室对整个工艺流的监视,但只能监视设备及工艺流程,不能对设备进行启停操作,也不能对任何工艺参数进行修改。

常规仪表盘的数据显示、电气操作台的显示等操作,全部通过上位计算机以形象的、可视化图形方式实现。

2.3 下位控制器控制程序

整个工艺流程的控制程序指令框图如图2所示。

下位程序指令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所有控制功能的实现、设备的连锁保护、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复杂调节回路的完成等全部由存贮在下位控制器中的程序指令完成。数据采集由SCP指令完成,前级通过GEQ指令做比较,采用MOVE指令进行数据清零。

所有电气设备的机旁操作箱采用了设备网智能操作箱,指示灯、操作按钮等指令全部通过设备网总线方式传输。部分仪表测量数据的简单报警保护直接在上位计算机通过RSView32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及报警保护可以通过下位控制程序实现。有关仪表、电气、控制系统的重故障报警可以通过外部警铃向生产操作人员及时提示。

2.4 控制关键技术

(1)搅拌筒液位自动控制。搅拌筒砂浆液位的稳定是控制的关键。影响液位变化的变量包括:灰浆量、水量以及搅拌筒出口砂浆阀的开度。搅拌筒前的各供给量,包括水泥、水、棒磨砂等的量是稳定连续的,搅拌筒的液位通过出口阀的开度自动调节,以实现液位的稳定,液位的保持高度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输入,也可根据需要给出液位高度的死区误差。在给定的区域内可视为液位正常,出口阀不动作。

(2)砂浆浓度控制。砂浆浓度与水泥量、水量、砂量相关。浓度是工艺关键指标,是必须确保的。砂浆浓度指标可以通过人机界面给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随时个性调整。具体控制中以砂浆量的给定值为基准,按比例计算出需要的水泥量、棒磨砂量、水量等,这些需要各自形成闭环自动调节并稳定供给。通过浓度计实现砂浆浓度检测,根据测试值的偏离大小及时调整相关量的给定系数,数据采集由SCP指令完成。

(3)给水量自动控制。给水量控制是浓度控制的关键,水流量只与给水阀门的开度有关。水流量的控制目标值在手动方式时由操作员输入、自动方式时根据棒磨砂量按比例计算得出。

(4)给砂量自动控制。给砂量通过变频器调节。以砂浆浓度为目标,形成闭环控制,实现给砂量的自动调节。其中的控制难点在于皮带过长,造成的控制滞后,在控制方法上通过微分环节的系数设定解决。

篇14

关键词: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控制方案

一、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

(一)管道开料加工工艺。管件的开料加工是一种定尺切割加工方法。开料加工的方式主要有机械式开料加工、液压式开料加工以及电气式开料加工。机械式开料加工是通过轮带传动进行开料加工的方式,但由于其加工工艺粗糙,已经不被现代的管件市场所接受。液压式开料加工是以液压缸驱动连杆,连杆与活塞相连接,连杆与活塞同时运动带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割。现在采用最多的开料加工方式是电气式开料加工,以异步电机作为驱动系统,将切割刀具连接到异步电机的转轴上,由异步电机转动带动刀具旋转,再通过其他机构的辅助,实现对加工管件的切割[1]。

(二)管道管端成型工艺。将成型模具置于关键的端口,根据需要对端口进行加工,改变其形状是管端成型工艺的原理。管端成型工艺方法主要有机械冲压式、管端偏心回转式和NC工作机驱动成型模具式等几种。机械冲压式成型通过对管端冲压而使端口形状发生改变的成型方法。管端偏心回转式成型主要用于管端成型加工的初始阶段。NC工作机驱动成型模具式成型是应用半球形成型模具在管件沿轴心进行转动时进行移动,进行管件端口加工来改变端口形状。

(三)管道弯管成型工艺。弯管成型工艺是借助弯曲模具对管件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曲,对同一管件进行多次弯曲后而形成一定的形状,是管道一体化数控成型的核心工艺。目前,三维弯曲成型是应用最广泛的管件成型工艺,其加工方式是管件在模具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辗压式加工和拉式加工是最主要的两种加工方式。辗压式加工是事先将管件和模具装置固定,利用辊轮围绕弯曲模具的滚动进行管件弯曲加工。而拉式加工是靠弯曲模具拖动管件进行弯曲[2]。

(四)卸料工艺。在管件成型加工完成后,将产品从设备上人工卸下,然后进行分料悬挂弯管件,是管道开料加工工艺中的卸料工序。为了提高卸料的效率,开始采用机械手卸料,其原理是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滚珠丝杆将完成工件平稳地卸下取出。凭借其精确的自动卸料功能,机械手卸料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二、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的控制方案

管件数控成型加工是以开料加工、管端成型和弯管成型等加工工艺为主,精确控制好每个加工程序的过程。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处理,以提高整个加工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一套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的控制方案,能够做到对各项加工工艺的控制和转换。结合管道的一体化数控成型工艺,需要对整个管道数控加工的控制结构进行设计,得出一个完备的方案。

建立以伺服系统为核心部分的控制系统,将其作为整个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系统的控制核心。以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作为控制对象,准确的接受指令信号,自动完成对管件的加工。结合管件数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气动伺服控制、电液伺服控制和机电伺服控制系统。管件一体化加工大多选择机电伺服系统,以交流电机作为执行机构,数控成型加工控制的精确度会大幅度提高。伺服控制结构主要采用半闭环的控制方式,是针对于管件一体化加工整体机械性和传动精度较高特性的设计。

根据管件一体化加工工艺的分析,有如下特点:一,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二,具备自动精确检测的控制系统,符合管件加工工艺对精度的要求;三,操作简单,执行人员可以很容易选择需要的管件加工方式,并能够及时得到管件加工的工艺参数;四,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更加简单快捷,做到实时通讯,便于参数的更改。对管道数控加工控制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控制加工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幅度节约了成本。通过对管件加工工艺条件、要求以及成本问题综合考虑,设计了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为主体的控制方案。

结论:数控加工工艺成为了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的核心内容,确定了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为主体数控加工的控制方案设计,加速提高了数控加工工艺的完善和进步。高速化、高精度化、加工过程复合化将成为未来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目标。应用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控制,是未来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