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礼仪的共同性范文

礼仪的共同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4: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礼仪的共同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礼仪的共同性

篇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柔性管理;异同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依然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公共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现行管理范围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多作为管理内容出现,而行政管理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认清公共事业的本质,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公共事业管理无处不在,目前对公共事业管理尚无完整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以公务员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为内容,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政府有权力与职责对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即公共关系管理是社会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一种手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学专业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的设置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这一课程,但由于对管理概念的认知不清,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异同区分不清,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失,影响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发展。近几年,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输送上,必须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稳定,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性质及内容,在高校中设置合理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异同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管理方式。笔者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子领域进行研究。当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业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都具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与义务。当然,要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对二者的差别进行研究,笔者对其具体差异做了分析与调查,并阐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大学广泛开设的专业,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更大,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的管理项目与管理方法,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并不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具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教育、文化、卫生事务及保险行业,另外物业、邮政、电业局等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以服务性质的国家行政单位为主,涉及范围广。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范围的一个分支。管理范围小于公共事业管理,但是行政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公共事业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与国防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并且对于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体不同

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经济、政治和行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涉及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的领域。上文笔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畴,凡是涉及的范畴均属于公共管理范畴。行政管理的范畴则相对固定,主要是以独立的行政机关为主。公共事业的主体为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为事业单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方法以树立榜样,影响民众价值观和说服为主;研究方向以综合性的基本理论为主。近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发展,开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交叉。事实上,二者之间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行政手段强调强制性,而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强调服务性,法律是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共同遵循的规则。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实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将柔性的管理手段与刚性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 结 语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理清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谐发展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管理,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使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而言,要承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型特征,并且具有创新精神,逐渐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工具的材质、工具的动力和工具的类型是传统手工艺工具的三个要素,也是传统手工艺工具研究的基础。

一、工具的材质

工具以什么材质来制作,在今天看来是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唯一接受的前提。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强度、硬度、弹性和加工性能,决定了能制作不同加工方式和能力的工具,决定了制作的工艺手段,最终决定了制品的诸多特征。

在人类文明史上工具所能选择的材料,各个地域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尽管起迄时间有差别。就中华民族而言,工具材料和时代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

石器时期――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统称为史前时期,原始人类的加工工具以石器为代表,另见动物的角骨牙、竹木、藤草等,还会用水、火等作辅助手段。石斧、石镰、石刀、石凿、石椎、骨刀、骨针都是这一时期工具的代表。在新石器时期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已用作工具制作,如陶镰、陶锉、陶刀、陶纺轮等。

青铜时期――在我国四千年前的夏明了青铜器,从夏商周到战国,青铜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是这一阶段加工能力的标志。这一时期青铜除能制作农具、兵器外,还能制作手工工具,如斧、锛、凿、锯、锥、钻、锉、针等。有些可以替代原来的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木制工具并作了改进。如铜斧有垂直装柄的直銎斧,还有横向装柄的横銎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力。另有些工具如钻、锯是新发明的。青铜材料能根据工具的实际硬度、韧度需要,调节青铜配方,并已掌握了退火、锻打等深加工工艺。

铁器时期――战国起铁器冶炼技术成熟,各种工具都能以铁器制作,铁制工具具有更高的加工能力。这时工具除传统的斧、凿、Q、钻外,还增加了、剪、锯等。工具加工中采用生铁铸造再退火、锻打、淬火的方法,使工具更加精细。在纺织等机械工具中,辗轴、锭子等部件用铁制作,极大提高了效率。这一时期还使用金、银、铝、锡、汞、锌等其它金属来参与工具的制造。

高科技时期――二十世纪以来,不断有新的天然或人工材料被用于制作工具,人工钻石、陶瓷、合成树脂,甚至光、电、水、气都成为工具的组成材料,提高了加工能力。在现代科技尤其是材料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有些天然材料经过再加工,会在品质和使用功能上发生突变,从而被从新利用。

二、工具的动力

在石器时期、青铜时期和铁器时期,手工工具的动力为人力和自然力,十六世纪以来机械工具的广泛使用,又使工具的动力采用电力、汽力等机械力。

人力――在数千年的手工工具使用中,人力是主要动力。依靠人的肌肉的力量,驱动手工工具或机械工具,使工具产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均速运协、加速运动等达到加工目的。古代陶瓷制作中的陶轮、玉器加工中的砣机、木器加工中的锯刨凿钻等无不是用人力直接驱动。较复杂的机械工具如黄道婆发明的三锭纺车是用脚踩提供动力,用双手操纵。另有些工具是一人提供动力,另一人操纵。

自然力――古代手工艺制作中有些使用风力、水力、畜力这些自然力,如纸浆的加工、陶土的粉碎等都借助这些动力。这些自然力的有效利用,关键在于发明了能量转换构件,如风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风轮,水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水轮,畜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挽具、套具等系驾方法。

机械力――十九世纪末以来,机械工具和一部分手工工具用机械力,如电力、蒸汽力来驱动。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手工作坊都并合为有一定规模的国营或集体厂,即使手工工具,其动力也开始不用人力而用机械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能力。如玉雕的砣具用马达来驱动,不再用脚踩踏。随着机械力的使用,器物的加工痕迹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三、工具的类型

工具的材料决定了工具的形式、动力和操控方式,最终决定了工具的类型。据此,手工艺的制作工具可分为手工工具、机械工具和智能工具三大类,代表了工具的三个发展阶段。在后一阶段,前一阶段的工具仍会被保留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并不能完全被替代,有些手工艺品则是同时采用几种工具来完成不同部件或不同阶段的制作。

手工工具

手工工具在原始时代后期从通用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其制作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史前社会一直延续到现在。远古时代有石斧和石锛,以后又增加了刀、锥、钻、凿、锯、刨等,有些手工工具至今乃在使用并无法替代。

手工工具的制作材料开始于石、玉、骨、牙、木、竹、藤、草等非金属材料,以后又用铜和铁来制造。在当代许多新的材料也被用于作手工工具,如金刚石、陶瓷、高分子树脂、高强度合金等,提高了手工工具的加工能力。

手工工具的特点是品种繁多,不同的工艺制作有不同的工具,同一工艺制作所需的工具品种也非常多样,并一般由工匠自己制作,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工具也会有明显差异,都有各自具体的使用技巧和方法。这正是古代手工艺制品风格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古代已在使用,在近代得到重大发展。我国手工艺制作引入机械工具是在十九世纪后期,1885年外商上海百货商店福利公司就建立了第一个机器制造家具的工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各类手工艺的制作都普遍使用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将杠杆、轮轴、手柄、踏板、绳索等组合起来,能产生直线、曲线、旋转、击打等运动,模仿、延伸、强化和变革手工工具的功能,以完成相应加工步骤。脚踏缝纫机是近代机械工具的成功范例。机械工具最初由人力,以后又用自然力和电力、蒸气力驱动。直至近代,有些机械工具仍用畜力驱动。1843――1860年间,上海城北门外由英国伦敦宣道会麦都思开设的墨海书馆中,采用铅字排版和铁制印刷机,因无电力,就用牛来牵引驱动。

机械工具的结构复杂,通用性强,一般由工厂制作,工匠采购适合自己的工具而使用,在操控上不需要非常高的技巧性,如木工的电锯、电钻是典型的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制作的工艺品,更规整、统一,在痕迹上和手工工具也有明显区别,表明了其制作年代。

智能工具

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完全由人来操控,而智能工具则由人工智能来操控。广义上说,机械工具中整合了数个工序步骤的复合工具,也是智能工具,人的指令通过机械结构来完成。在今天智能工具由智能控制系统和机械工作系统两部分组成,人的指令通过数字化来实施。分别替代人脑和人手的部分功能的智能工具已完全不需要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的使用技巧,不会因操作人员的变更而有区别,电脑绣花机、电子提花织锦机、智能雕刻机、三D打印机都是智能工具的代表。产品没有制作技艺上的个性是其特点或缺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手工艺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智能工具的推广使用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工业4.0版的拓展,会有更为先进、复杂的智能工具来替代目前还在使用的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传统手工艺能否再称之为“手工艺”已是科学发展的“论理”话题。智能工具的功用、性质、发展趋势及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影响和导向,是需作专门研究并预测的大课题。

手工艺工具的材质、动力和类型是一个不断发展递进的过程。每一时期,每种手工艺都有相应的制作材料,使用动力和操控类型,每种手工艺后一时代,往往保留着前一时代工具某些材质、动力和类型。

深入研究手工艺工具,对传统手工艺及其技艺的认识、传承和保护具有直接的意义。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基础是材料、工具和技艺。这三者中,材料的加工必须依赖合适的工具,同时只有在相应工具的使用中才能形成技艺。也就是说,传统手工艺的工具是其全部技术基础的核心。舍弃了传统工具,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的保护必然成为空谈。

(《中国工艺古董教程》绪论节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

图片说明:

1.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人在建筑中采用榫卯结构,加工工艺成熟,应已有专用的制作工具

2.较粗两件为兽骨骨针,中空,可以锥洞后穿线,适用于厚重的兽皮。较细一件为禽骨骨针,顶端有穿线针眼,适用于织品。均有明显使用痕迹,半石化。甘肃采集。

3.扁平,一侧有锯齿。壁孔用于捆扎把柄,孔两面对钻喇叭口,中蜂腰状,和同期玉器加工工艺相似。

4.红陶,直径5.1厘米。中有孔,轮四侧各一对蚁鼻孔,可穿线固定。纺轮较轻簿,使用时惯量小,适用于成纱较细的丝毛类纤维。

5.明万历汇贤斋?本《鲁班经》附图,工具式祥和使用方法至今无明显变化。

6.传统制墨工艺有制烟、合料、杵捣、锤炼、印脱等流程,全部采用捣杵、铁锤、压杆等手工工具制作。2009年拍?于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7.筒车以木制齿轮传递动力,宋代出现。类似齿轮结构古代用于石磨、水椎等水力、风力或兽力机械。(张柏春图)

篇3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必然性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社会经济的每一次变革都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理论更进一步发展。20世纪,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也形成了巨大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这一理论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理论“股东至上”逻辑的颠覆,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以下就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做一具体分析。

一 、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重视利益相关者问题

工业化的结果之一即是造就了大批企业,但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左右,全球企业开始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密切相关,从而促使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重视利益相关者问题。

二、“新所有权观”的出现,打破了股东为公司唯一所有者的传统观念

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讨论公司治理以所有权为起点“是彻底错误的,是高水平的误导”,股东也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他们只能拥有企业的一部分。传统理论把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而仅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股东既然只是拥有公司的利益者之中的一员,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股东的利益会或者应该优于其他利益相关者。张维迎从契约理论的角度阐述新产权观,论证了股东不应该是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他认为,从企业作为一组契约的结合点的角度来看,企业没有真正的所有者,财产所有权是契约达成的前提,而企业所有权是这种达成契约的交易的结果,从事后来看,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在不同状态下,企业所有权分别归股东、债权人、工人或经理所有,股东只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公司所有者。企业法人所有权是相对独立的,不同于股东的财产所有权,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所有权。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在此基础之上,“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是没有道理的”。

三、 人力资本的兴起,使利益相关者(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

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经营者及职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20%;而70年代以来,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到了90年代后期,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0%。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一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此外,随着物质资本价值和重要性的下降,知识、技术等精神资产的力量的上升,企业各方契约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而拥有知识资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力量增强,各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必然要突破原有的模式,股东利益至上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四、 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因而应拥有企业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并且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等级,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用脚投票”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他们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日益减少。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却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首先,在有限责任、合同不完全的前提下,债权人由于对企业投入的是专用性很高的资金,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则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就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虐待”,更何况在企业所有权为状态依存所有权的情形下,债权人实际上也承担了大量的剩余风险。其次,雇员在边学边干中获得了高度专用于本企业的技能,一旦转为他用,其价值或降低或荡然无存,所以,雇员的专用性资产也和股东的股票一样处于风险状态。可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是关系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投入公司的这部分资产是处于风险状态的。为激励专用性资产进入公司,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剩余收益,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

五、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降低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使得民主制度得以真正贯彻

在物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经理人员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发生成本。在股东利益至上的传统公司法人治理模式中,由于股东人数众多,不可能亲自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和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于是股东选举董事会并由董事会来监控管理者。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甚至可以决定董事会的活动日程以及董事会所获取公司信息的类型和数量。这严重影响了董事会对公司真实情况的了解,同时由于众多小股东的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得物质资本所有者对公司地监控总体上出现弱化的趋势,公司经营者可以自由自在地追求他们的利益,导致成本的上升。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会激励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益更加关注,比如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银行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则在企业的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即雇员具有信息优势,债权人具有专业优势,将他们纳入公司治理,可以改善原来委托—关系中监督动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制衡,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共同治理模式使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之间签订了一份隐形保险契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企业的隐形保护,这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向企业投入更多专用性资本时无须担心遭到企业的敲诈,从而这种长期合作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此外,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有助于将民主制度引入公司治理内部。传统公司理论将公司管理的选举与被选举权赋予股东,而公司利润真正的创造者却被排除在外,这无疑是对民主制度一种抹煞,而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权利获得公司的管理参与权,使民主制度在公司内部得以真正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宏辉.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3.

[2] Margaret M. Blair. Ownership and Control-Re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M].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5:195-203.

[3] 张维迎. 所有权、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J]. 经济研究,1996,(9):23-27.

[4] 费方域. 谁拥有企业:股东还是利益相关者[J]. 上海经济研究,1996,(9):46-48.

篇4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摘要: 医疗服务费是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体现,调整医疗服务费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焦点。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分析医疗服务费调整通过提升医师技术价值从而对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患者就医行为以及医药企业营销行为的影响,构建医疗服务费对医改影响的因果关系图,分析了医疗服务费调整的关键作用,即促使医方合理用药,提高诊疗质量;促使患者就诊分流,满意度提高;促使医药企业以药品质量赢得市场。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坚定医疗服务费改革的信心,并及时采取保障措施,一是医院管理制度上保障医务人员价值实现,二是加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吸纳患者的分流。

关键词 : 医疗服务费;公益性;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49-05

基金项目:江苏省省级重点专业类(公共管理)建设开放课题;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SJB6300075)。

作者简介:肖增敏(1978-),女,天津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管理/卫生政策;杨莉(1977-),女,回族,江苏南京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管理;王莉(1972-),女,安徽铜陵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0 引言

医疗服务费即指医疗技术服务费,主要包括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项目的收费。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偏低,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同时药品加成制度给医院和医生放开了一个价值补偿的渠道,然而这种“以药补医”的方式扭曲了医务人员价值,必然导致过度医疗[1]、医疗总费用不合理上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医患矛盾不断加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早在2009年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随着新医改的深化,2012年以来,我国17个城市的部分公立医院先后进行“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费”的政策性试点,2014年国家更是在《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公布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这种凸显医疗机构“医”的价值和作用,打破“以药补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2]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以药补医”导致的价值扭曲的现状,有不少学者强调要端正医务人员伦理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让医学真正回归仁心仁术[3-4]。然而早在近代,医界就对于侧重于医学的伦理功能、不理解医师强调职业报酬的言行并用传统的伦理学来限制的状况进行了抗议,呼吁让医师通过劳动能够获取正当职业报酬,收取诊金[5]。诊金即为医疗服务费。因此,在现代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仅仅希望通过精神境界的高要求改善医患关系,实现公益性是不现实的。作为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病因,而且还要考察患者的社会病因以及心理病因,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且高度重视疾病的预防以及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怀[6]。可见,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药品和检查费上,而应该用自己的知识通过综合诊察提出全面的治疗方案,这就亟需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积极性。有学者通过数据研究指出目前的医疗服务费不足以补偿医务人员劳动价值[7],建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薪酬制度,合理解决医药卫生人员待遇,可以调动其主动规范服务行为的积极性[8],提高医疗服务费才能革除“以药补医”这一违反了市场经济下劳动者价值规律的制度以及改善由此造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和人性的扭曲[9]。然而,面对已经高企的医疗费用,也有人担心医疗服务费的提高会不会带来新一轮医疗费用的上涨,使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严重[10],从而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改革宗旨。

1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及本研究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其基于对系统行为与内在机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发掘出系统可能的变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构成了复杂性大系统,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相互之间产生传导作用,因此根据一时的表象很难得出具有长远意义的结论。任何改革都可能存在着短期的效果和长远的效果,二者往往并不一致,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则可通过分析系统内部存在的相互作用来把握改革措施的长远效果,从而有助于预测改革结果并对改革过程及时干预或提供保障。同时系统动力学也为我们对复杂大系统进行子系统分解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将复杂问题条理化,从而更便于从子系统入手分析所关注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

学界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虽未完全达成一致,但基本都认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适宜性以及质量和效率的内涵[11-12],而从新医改的直接目的来看,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关心是否看得起病和看得好病以及看病是否方便,这是民众感知的公益性的具体体现。而医疗服务费的提高关系到医务人员、患者的利益,而伴随切断药品加成措施的实行以及医生的诊疗行为的变化又对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产生影响。即,医疗服务费对医生和患者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医生的行为将传导影响到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医生、患者及医药企业三者的行为变化必将在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及药品质量和价格上体现出来,这些都关系到公益性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从医生、患者和医药企业的行为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医疗服务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另外,公立医院目前对医疗服务费调整的一个直接目标是对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损失的弥补,然而让医疗服务费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模型构建的假设前提是调整后的医疗服务费能够反应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并且不同的医术水平其医疗服务费不同。

因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通过因果关系图理清受医疗服务费影响的医生、患者和医药企业三者的行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得出医疗服务费的调整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综合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2 医疗服务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分析

2.1 医疗服务费对医务人员行为的影响

2.1.1 医疗服务费提高减少过度医疗行为 医疗服务费对医务人员诱导需求的动机具有负向影响,这是因为代表医疗服务价值的服务费的提高使得医生不再依赖开大处方获得收益,从而诱导需求的动机变小,因而可以减少过度医疗,加之医疗服务费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从而使得患者的自付医药费用减少,促进患者满意度的增加。使患者满意度高的医生将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若医疗服务费能够进行市场调节,则该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定价会有所提高。因此,“医疗服务费诱导需求的动机过度医疗医药费用患者满意度就诊数量医疗服务费”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医疗服务费的提高触发该循环过程,通过医疗服务费的调节和吸引更多患者使得医务人员能够通过医疗服务费这一体现医疗服务价值的收费而获得收益,最终不再依赖药品提成。并且医疗服务费在一定范围的市场化调节又促使医务人员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这不仅保障了优秀医务人员的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当然医疗服务费也不会因此陷入无限增长,这是因为它还受到其他因果关系的影响。

2.1.2 医疗服务费的提高可增强医生自身价值认同感

医生能够仅靠医疗服务费就获得满意的收益是对其医疗服务劳动价值的尊重,有利于医生自我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提升,这有助于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诊疗质量的提高则带来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提升了该医生的声誉。能得到越多病患的认可和赞誉,则该医生越认同自我价值。而医务人员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型医务人员对高的物质报酬的要求,在保障一定物质需求的情况下,自我实现的追求反而会降低对医疗服务费的追求。这一过程的因果关系图见图1。

图1中有正负两个反馈回路,从负反馈回路中可以看出,即使受市场调节,医疗服务费也不会一直增长,将在医生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中形成平衡,因此医疗服务费将趋于稳定。而正反馈回路则使得优者越优,差者越差。目前我国医生的声誉受到社会的部分质疑,这也导致医生对自身价值认同感降低,职业幸福感下降,许多医生阻止子女学医就是该问题的体现。这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影响了诊疗质量,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因此,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必须提高医疗服务费,切断药品加成,让医务人员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拿到应有的报酬,提高医务人员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2.2 医疗服务费对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

2.2.1 医疗服务费提高稳定综合性大医院就诊患者数量 医疗服务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前来就医的患者数量,促使常见病进基层就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三级综合医院医生工作量,使得这些医生能够抽出时间精进业务,提高诊疗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又吸引了有真正需要的患者到三级综合医院就诊。这些过程见图2。

分析:图2中有两个负反馈回路,医疗服务费与患者数量互相影响,形成负反馈,这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与市场挂钩的医疗服务费不会无限上涨,会在一定水平上稳定下来,稳定下来了医疗服务费使得不同水平的医务人员有不同的服务费水平。同时,医疗服务费对患者数量的影响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延迟作用,这是由于医疗需求在短期内具有刚性特点,引导分流的作用在远期才能体现出来。而患者数量与医生工作量、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形成的负反馈回路,则预示医生工作量会通过反馈回路的调节稳定在某个水平上。

2.2.2 医疗服务费提高可引导患者就诊数量的分流

当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普通疾病患者数量因为医疗服务费的提高而减少时,那么客观地促使这部分人群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这样积累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经验。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多,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也会有所增加。在收入提高和经验积累双重作用下,有利于激发基层医务人员价值感的提升,从而基层医务人员有积极性精进医术,提高诊疗质量,从而吸引普通病患者更愿意到基层就诊。

以往人们不信任基层诊疗质量,不愿到基层就诊,则基层医疗机构接诊很少,基层医务人员没有工作成就感,从而留不住高水平医务人员,这加剧了基层的困境。当前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收入,配置医疗资源,吸引了不少优秀医学生。医疗服务费的差别化也使得到基层就诊的普通病患者数量增多,分流了综合医院的就诊数量,客观上缓解看病难问题。因此,医疗服务费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起到了引导患者就医的分流作用,不仅促使老百姓小病进社区习惯的形成,还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价值,吸引优秀人才,同时还能将综合性大医院的医生从重复性低难度的诊疗中抽出身来花更多的时间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攻克医学难题。

2.3 医疗服务费对医药企业营销行为的影响 医生追求诊疗质量,则意味着对用药合理性的要求提高,这将使得医生对医药企业的种种不正当营销手段变得不再敏感,甚至是抵制。受到医务人员用药行为改变的影响,医药企业也会重新设计营销策略,不得不在药品质量上多下功夫,从而以质量赢得市场份额。而药品质量的提高则有助于诊疗高质量的实现。因此“用药合理性要求医生对医药企业回扣促销等的敏感度医药企业药品质量诊疗质量用药合理性要求”形成正反馈回路。

在现有的“以药补医”的模式下,不少医生更重视的是如何开出更多的药,而对用药合理性关注较少,而为了开辟市场,医药企业契合医院和医生的需求,使出各种不正当营销手段,医药代表满医院跑,更使得用药合理性成为空谈,导致了恶性循环。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则需要医务人员重视诊疗质量,而这正是前述的医疗服务费提高的影响结果。打击医药企业的不正当营销行为不如改变滋生这种行为的土壤,即改变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变开大处方盈利为依靠医疗技术的提高来盈利。这才能有望扭转医药企业在医院的不正当营销方式,回归医疗与药品为患者健康服务的正确轨道上来。

3 医疗服务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综合影响机理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医疗服务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影响的综合因果关系图,见图3。

在图3中,两侧的反馈回路分别表示的是医药企业药品质量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质量所受的影响,中间的五个反馈回路表达的是医疗服务费提高对患者满意度、诊疗质量以及医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其中,通过医疗服务费的提高降低医务人员诱导需求的动机从而减少过度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从物质角度的分析,而通过提高医务人员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医务人员重视诊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提升医务人员声誉的过程是从精神激励角度进行的分析。另外对医生工作量和就诊患者数量的影响则反应在负反馈回路中,说明提高医疗服务费对这二者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即通过自我调节,能够使得医生工作量和患者数量稳定在某个水平上。

通过图3发现,医疗服务费最直接的作用是降低医务人员对过度医疗的依赖和患者就诊的选择,这将对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就诊数量的分流、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基层诊疗质量和医药企业药品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意义。首先,要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石作用,引导患者普通病到基层是关键举措。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医疗服务费的提高对患者分流的影响具有延迟作用。因为当前我国综合医院就诊患者普遍很多,患者的就医行为的变化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受到医疗服务费的影响,具有短期刚性特点,但患者出于自身利益的综合考虑所做的就医选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变化。另外,当前环境下,医药企业对医生及医院的不正当营销行为一直或多或少的存在,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医生的行为选择。医患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医生作为患者的人,对患者有利的选择也必须首先成为对医生有利的选择才能真正成为医生愿意采取的行为。因此,让诊疗质量的提高成为医生主动的追求才是解决大处方的有效途径,这就必须要让医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医疗技术通过诊疗质量的提高获得应有的收益。而带动患者分流和促使医生追求诊疗质量提高的关键举措就是调整医疗服务费以及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化调节。提高医疗服务费满足了医务人员利用技术获得收益的经济人的需求,进而激发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自我实现需求,使得诊疗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医生的主动追求,促使医患利益一致化。因此,通过医疗服务费的调节,使得医生、患者、医药企业等众多微观个体的微观行为选择最终将促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实现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宏观改革效果。

4 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①医疗服务费关系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对二者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通过医务人员行为的变化又影响到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

②医疗服务费的提高肯定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的价值,依靠高的医疗技术获得高的收益是对医务人员的正当物质需求的尊重;而得到正当物质回报的医务人员积极追求医疗技术和诊疗质量的提高,进而实现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获得精神回报。这不仅提高诊疗质量,还避免了不合理医药费用的支出。

③医疗服务费对患者就诊起到了分流作用,使得普通疾病患者进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这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还有助于减轻综合医院的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不盲目追求到大医院就诊也间接节约了医疗费。

④医务人员是医疗系统最基层最核心的力量,通过广大医务人员对诊疗质量的高要求而使医药企业的某些不正当营销手段失去作用,转变为通过药品质量赢得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青睐。

因此,医疗服务费通过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医药企业的行为影响,有助于提高诊疗和药品质量、降低医药费用,并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提高社区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最终有助于医疗公益性的回归。因此,我们要对“调整医疗服务费、打破‘以药补医’格局”的改革坚定信心。

4.2 建议 任何一项改革要获得成效都不是单因素在起作用,虽然医疗服务费的调整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具有可预期的积极作用,但这些作用的发挥还必须配合必要的保障措施。如,在改革阵痛期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对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

①加强宣传引导,保障改革阵痛期的顺利度过。首先需要新医改执行者坚定信心切断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费。由于患者的就医行为短期内不会立即改变,同时医务人员对诱导需求和风险预防性检查的行为也不会立即改变,因此,医疗服务费的提高短期内会使得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有所提高。但随着改革作用的逐渐显现,过度医疗减少、诊疗质量提高以及用药合理性加强,加之医疗保障的作用,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将趋于合理。为了顺利度过改革阵痛期,在提高医疗服务费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辅助措施的执行力度。如,加强宣传,让医患双方都能正确认识其目的和意义,将医疗服务费按合理比例纳入医疗保险等。

②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创造医务人员发挥价值的良好环境。医疗服务费是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的体现,因此在医院管理制度上就必须将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与报酬挂钩,回归到依靠自身医疗技术获得高额收益的正确轨道上来。另外,医院及相关部门也必须通过制度对医疗风险责任进行合理界定,成为医务人员坚强的后盾,让医务人员无后顾之忧的去救死扶伤,冲锋陷阵,而不是因为医疗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而选择自卫性医疗措施。切莫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成为医务人员明哲保身背离医疗公益性的始作俑者。

③重视对基层资源的配置,引导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分流。医疗服务费对患者就诊选择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拉动作用则要靠基层医疗机构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主动选择到基层就诊。否则提高医疗服务费只会成为阻碍普通病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门槛,这绝非改革的初衷。而我国医疗资源呈现不合理的倒三角结构,广大的社区医院以及乡村卫生院高质量医疗资源少,诊疗质量低。因此要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服务作用,就必须增加对基层的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通过医疗资源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合理配置和对患者就诊行为的引导,才能促使我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

5 研究局限及展望

本论文从医疗服务费的调整这一角度入手,探究了医疗服务费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医药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阐释了医疗服务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存在两个局限,这需要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第一,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复杂性大系统,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错综复杂,但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本论文并未立足于整个医疗系统,然而要发挥医疗服务费调整这一核心改革措施的成效,还必须有更多的保障措施,这就需要从医疗卫生大系统出发进行分析,这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本论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仅对医疗服务费的影响方向进行了逻辑分析,从定性上阐释了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然而涉及到影响程度则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即进一步地应用系统流图和数据仿真进行分析,这也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恒鹏.管制的内生性及其后果:以医药价格管制为例[J].世界经济,2011(7):64-90.

[2]高社.对取消药品加成的再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3(10):27-29.

[3]郑大喜.医疗活动中的利他主义与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0):26-27,30.

[4]毛启刚.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8):621-622.

[5]尹倩.身份寻求与角色冲突:近代医生诊金问题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92-98.

[6]戈文鲁.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6):22-24.

[7]赵明,马进.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与医务人员劳动力价值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35-36.

[8]方铁红,陈家应.我国卫生改革政策的价值选择:社会公平[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6-8.

[9]蔡昱,龚刚,张前程.以医师价值之回归革除“以药养医”—基于理论模型视角的论证[J].南开经济研究,2013(1):40-52.

[10]马泳.公立医院“药事服务费”背后的利益博弈与调适[J].医学与哲学(A),2012(9):60-63.

篇5

关键词:功能主义;直译;忠实;信息 

一 功能派翻译理论

1 德国功能主义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理论核心,将研究的焦点由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所产生的预期效果[1],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为功能派的创始人,德国学者赖斯于1971年率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方面的关系,来完成对翻译行为的评定。由于当时赖斯的理论仍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的,是一种相对较灵活的对等,因此这种功能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等值。

而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奉行功能派的观点,阐发“译文功能论”的概念,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y)这一功能派的主要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不是译文与原文的贴切程度,而是译文在目标语这个特定环境下预期达到的某种或某几种效果。而后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忠诚”[2]的概念,认为“翻译是创作出一种具备某种特定功能的目标语文本。该文本与原文的关系,应当根据目标语环境下的预期功能或某种特定要求加以明确”[3]。从这里可以看到,诺德认为译文虽然需要“忠诚”,但却不一定是原文的刻板再现,而是可以根据某些要求加以改变的。译者需要处理自己同原文作者,读者乃至出版社书商等之间为明确译文预期效果而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从而突现译文的某种特定目的。

2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独特性

从这里可以看到功能派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翻译活动的焦点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不再纠缠于文词句段等字面处理手段,而是着眼于如何再现原作的预期效果,或是实现翻译发起方(initiator)对译文效果的特定要求[4]。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特定的预期效果决定了译文的处理手段。根据功能派的理论,原文是译者为达到预期功能所使用的信息源之一,不再具有唯一的决定性意义,而应当服从服务于预期功能;但削弱原文绝对性的工作并不是无限发挥的——功能派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原文功能与预期设定功能在宏观上存在一致性的特点上,即预期功能无论怎样变化,也不会完全背离原文所体现的初始功能,于是翻译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有了足够的保证,这也是诺德提出“功能+忠诚”的原因所在。不过这种尺度的把握同样也是争议的焦点:如果保证“忠诚”?如果不最大程度地忠实原文反而根据功能对原文进行调整,又何来准确有效的译文?

二 有争议的“直议”

那么,究竟为什么翻译要忠实原文,又当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忠实的直译”呢?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功能性翻译策略与再创作的本质区别,认清功能派理论与直译的辩证关系。

1 早期直译理论发展

忠实,就是准确翻译,就是“正确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意思”[5]。这是直译理论一个比较公认的概念。但如何做到?围绕这一问题却存在着千百年的争议。

早期的直译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就是以希腊语翻译《圣经•旧约》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所谓的翻译就必须是逐字逐句地对应,强调的是原作的绝对尊崇地位,译者没有权力进行修改,任何照顾读者理解的处理都被认为是叛道离经,是不可容忍的。这种翻译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虽然这种观点只是翻译理论发展初期的阶段,但直到近现代仍有相当多的支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鲁迅和前苏联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iadimir nabokov)。鲁迅主张“宁信不顺”,宣称宁可因译文不通顺而令读者“痛苦”,也不改原作原貌[6],因而也留下了后人存疑诘难的空间;而纳博科夫主张绝对精确地制作复制原作,主张宁可用注释来解释,也要保存译作与原作间高度的形似,甚至在他翻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全文1200页,但译文仅有228页,其余的全是注释。极端的结果就是矫枉过正,乔治•斯坦纳和劳伦•g•莱顿都曾撰文批评称这是极不现实的做法[7],因为这种做法的本质就是否认翻译的存在,即认为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复制原文;而否认翻译,虽然未必就一定是假命题,但经验主义并不能作为科学验证的依据,在人们真正了解语言了解翻译之前,这么做无疑是比较武断的。

2 近代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而实质上,这种早期的翻译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死译”。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曾在区分翻译类别时,明确指出了直译与死译的界限(literary translation vs interlinear translation):他认为直译中,目标语文本放弃了源文本的语法形式,而保留了源文本词语的意义;而死译则是同时复制源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于是目标语文本自身的语法结构也遭到破坏,就很难承担交际的责任了[8]。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语言的使用场合,也就是有没有根据目标语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直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而近代语言学的发展,又为直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不再拘泥于词句等形式上的简单对应,转而开始认识到潜藏在形式之下的内容的重要性,研究“深层结构”。这种理念认为不同话言虽然形式各异,却应当存在更高层次的普遍意义,一种超越语言这种表层载体而为所有人理解的深层“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形式的转化,体现成为各种可以理解的语言[9];而反其道行之,就是翻译。这种观点的拥护者很多,而真正的支柱却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这种意见更多地强调“功能对等”,取代传统的形式对等,是直译理论发展的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这种理论的视角是对内而非对外的,虽然不断精研内在语义结构,却没有办法看到外在因素对意义的影响,道路难免会越走越窄。[10]

尽管如此,但直译理论在坚持原文这个目标上却一直是最彻底的,面且其相对精确性也位列各类翻译策略之冠。虽然由狭义的假直译(死译)发展到广义的真直译,忠实的标准及内容不停地经因着变化与修订,但忠实原文,准确把握原文意思,却是始终也没有改变过。林语堂先生说过:“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成的语意。”[11]。忠实原文,所忠实的应当而且必须是原文原意,而问题仅仅是出对“忠实”标准坚持程度上的差别。

三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直译特质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坚持“直译”的

本意其实就是为了更加全面而准确地传递信息,使读者能够在较少干扰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获取“源信息”。直译的“直”主要是指坚持信息的真实度,而在文本的具体处理形式上则渐渐开始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而这种尝试也正是功能派的灵感来源。也就是说,功能派与直译也是可以找到共同点的。

1 功能、解码与信息真实

功能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源文本作者在特定的语域背景及特定的语境下,预期自己的作品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在这里,语域背景成为解读作品,实现作品价值所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想完整地通过译作在目标语语域背景下再现原作的预期效果,还是想通过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语域背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源语文本。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在文本信息编码的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方式,乃至解读这种信息的背景知识,都将走完整解码信息所不可或缺的,或者说,这些也是信息的组成部分;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要素,而仅仅是将文本的意义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姑且假定这一步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没有潜在的语境来进行二次解码,作品仍是不知所云的,因此这样的翻译活动就是没有意义的。 功能派认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必须考虑预期功能,这实际上就是将那些被传统意义上死译理论者所忽视的背景,视作与原文文本同等显要的要素,将其视为构成完整信息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解码原文时,就完整地考虑文本信息在特定背景下所能够表达的“真实”信息,并在编码时,将完整表达信息视作翻译的最优先目标,在翻译时从目标语语域背景出发,将该背景下所缺乏的要素实体化,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表达,或是将冗余要素剥离,删除多余的信息,目的就是达到一致的效果,奈达对此虽有论述,但他对此的认识是“黑箱”式的,即不明述具体的中间过程,只表述最终的结果,这虽然是翻译认识上的进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而功能派则提出了相对明确的处理原则,以形式上的背离来换取信息按收的真实,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破坏原意,反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多地保留了原意。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准确”,其实也正符合了直译理论的目标。

2 “功能”,灵活的直译

功能派所阐述“目的”“功能” 的理论,往往做出读为乱译,理由是功能派理论褫夺了原文的绝对化地位,而只将之视为比较主要而非唯一的信息源,更多地强调译文的“目的”以及目标语的语境,因此与其说是翻译,倒不如说是再创作。但这样做的理由,都是为了更完整而准确地传递信息,牺牲形式进而保留意义,这又何尝不是传递“真实信息”的翻译,何尝不是“直译”呢?

功能派的翻译活动同样是在源信息的基础上加以处理,也并没有背离信息准确性的原则,更不是肆意地自由发挥,仍然是固守翻译的种种策略,即使是最“自由”的“发起人决定目的”式的策略,仍然是要以源信息为依据的——毕竟“功能”仍是翻译策略之一,与再创作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种处理的结果,其实无不符合“直译”的标准,因为它真正地做到了广义上的“忠实”,不是忠实了原文的文本,而是忠于作者原本的意图,或是意图之一。换言之,完全有理由将功能派的翻译策略视为直译的一种变体。

3 忠实的“原意”

而另一方面、功能派理论中发起人(initiator)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则是另一处争议较大的地方,因为发起人对原文的期待也许并非原文所要表达的本意,那么在发起人预期目标的影响下,翻译未必能够达到“直译”的标准。

而事实上,发起人也是原文作者的预期对象,他对原文的预期,也不可能超越原文预期功能。而功能派的处理策略,则能够动态地分析种种可能的目的,从中提取更有针对性的某种或某几种目的,进而以译者兼读者的身份,更好地解读原文的功能。也就是说,发起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化而非削弱或是取消了原文的预期效果,因而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地支持着原文原意,自然也无法将之剔除于“忠实”这个看似严格实则弹性的标准之外。也就是说,这种处理应当并且有理由归于广义的“直译”范畴之内。

无论是手段还是目标,功能派事实上并没有背离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虽然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形式,但却是以牺牲形式为代价换取信息的忠实,这种做法不但在效果上远远优于传统意义上的直译策略,而且究其实质,根本就没有摈弃直译理论中的种种理念,是一种更大程度上的忠实,也是当之无愧的直译。

四 结论

由于突现理论创新的缘故,功能理论在阐释时过多地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削弱原作对译文的决定性作用,于是往往被误读为背离直译的忠实标准,也造成了自己在理论上的尴尬处境。但事实上,当深入研究功能派翻译理论之后,人们会发现功能派的这种翻译理论,其实不过是对直译系统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无论是从信息内容角度还是文本预期功能角度,功能派理论都是在忠实地围绕着源语文本进行更为合理的处理——只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与传统观念在形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而误读的情况才屡屡发生。究其实质,“功能”和直译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否认功能派理论中的直译因素,不但是对功能理论的误解,也是对直译标准乃至整体翻译理论的误解。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在与原文近似度方面的差别,是哲学概念中“量”的差别,是译者根据具体翻译要求加工信息时所作处理的差别,是从属于直译标准这个宏观体系的,而绝非“质”的差别。刻意地将功能派中的直译成分剥离,否认功能理论的直译特征,不但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不符合翻译实践的。只有进一步摈弃传统的语法式的翻译思想的束缚,把握“功能”的真正目标,才能在翻译实践领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47-49

[2] nord,c & katharina reiss (1997)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m]manchster:stjeromepublishing

[3] nord,c(1991)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publishingpp28

[4] schaffner,c(1998)(ed)translation and norm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5]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6]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

年代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传统社会;行会;伦理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13-02

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今,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顽疾。这其中,行业道德水平的滑坡又构成了经济活动中道德失范的主要内容。尽管社会对此大声疾呼,但行业道德失范现象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维持经济活动中道德秩序的主导力量。行业道德缺失将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为此,有必要对行业道德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梳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行会是行业道德规范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纽带。行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和程度的产物,是各行各业的工商业者为了防止恶性竞争、排除外来压力,确保行业市场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团体。

学术界通常认为,行会起源于隋唐时期,如:全汉升在《中国行会制度史》中就指出,“行”这一名称最初记载于隋代[1]。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各种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要平衡各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业内部之间的关系,需要有相应的机构来承担这样的角色,行会及行会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宋代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唐代原有的对市场有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的“坊市制度”完全取消。使得行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宋代,各地各行业对行会的称呼就多达数种,主要的称谓有“行”、“市”、“团”、“作”,也有“堂”、“公会”等称呼[2]。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的配套设施得到了完善,人们对商业活动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阶层都摒除了原先对商业活动的抵制的心态。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认可和提高,相关的经济活动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社会整体对商人阶层没有贬低的看法,甚至不少人将商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相提并论认为两者均为衣食之源,从而出现了“农工商贾皆有益于世”的局面。观念改变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行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各行各业均组织起了自己的行会,如理发业、糕点业等。以便更好的规范和维护商业行为,与此同时,相应的行会制度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成熟,出现了诸如会馆、公所等组织。可以说,行会已是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3]。

其功能主要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行业内的统一价格、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传统社会中不同行会都设有各自的“行老”或“行头”。行老类似于本行业最高行政长官,同行业之间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及与经济活动有关联的行为都会由本行业的“行老”来协调处理。而“制定价格”就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行为。“行老”会统筹本行业的所有企业主的经营状况,根据当时的经济水平制定本行业产品的批发或零售价格,并责令各企业主或铺户按照已制定的价格买卖经营。同时,对不按照价格执行的企业主或铺户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以确保价格的有序和规范化、维护了市场秩序。如在《春渚纪闻》卷四《宗威愍政事》中有笼饼行,金兵攻打开封前,每枚7文,宗泽守汴时,市价每枚涨到20文,宗泽责问饼师,店家回答说:“不能违众”[4]。

2.规范经营行为、杜绝经营欺诈。行会的“行老”除了规定本行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外,在对外经营方面也有明确的诚信规定和措施。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规范度量衡。各行在自己的行会场所设置校验过的标准量器,要求其会员在进行交易时不得“浮称抬盘”,或者要求成员定期将量器送去校验,需有官方证明后方准使用。

3.规定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为了维护行业的正常运营,保证行会的良好声誉,行会往往要规范内部成员产品的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如在《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中收录的省城盐号条规中规定,“凡吊仓货、水货引盐,倘盐内泥沙包削卤湿太过者,即鸣值年,传知同行,庶免暗中受亏。”[5]

4.规定行业内部的经营范围、规范经营秩序。传统社会中,行会对成员内部的经营活动范围等均作了细致的规定,以确保行会会员间的平等的利益。如,北宋时期,东京的民间吉凶宴会,或假赁各种用具,或请人“吃食下酒”,安排座次等,都由“四司人”代为操办。而“四司人”,“亦各有地分,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亦不敢过越取钱。”民间办丧事,“凶肆各有体例,如方相、车舆、结络、彩帛,皆有定价,不须劳力。”[6]

5.为了维护经济活动的秩序、行会对本行业的服装、衣着举止等有自己行业的特殊规范和要求。《东京梦华录・民俗》中记载有:“诸行百户,衣巾装著,皆有等差。香铺人顶帽披背子,质库掌事,裹巾著皂衫角带,街市买卖人各有服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色目人。”[7]服装的统一,有利于规范行业的经营秩序。在行业内,统一着装有利于规范行业的经营秩序,避免不良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很容易从统一服装中辨别行业的经营内容,也就不会出因行业的混乱而出现购买行为的偏差。

6.行会对行业内部的用工问题也有明确的要求、避免恶性竞争。行会对收徒的人数、年限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对学徒及雇工人数的控制,一方面是出于保证同行间的平等,限制成员间的恶性竞争的需要。在当时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行会需要保证其成员均能从这有限的份额中获得利益。而对学徒及雇工人数的严格控制,则有效地控制了每一个行会成员的生产经营规模。否则势必造成某一成员的规模扩大,而其他竞争力弱的同行则被挤出这一市场,最后的结果势必形成某一商号的市场垄断,这样的结果是行会不愿意见到,也是统治者们不想看见的[8]。

7.行会在保证行业按时向政府纳税问题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行会的“行老”还会代表本行业与政府沟通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在宋代,工商业者对当时政府的纳税有“科索”、“和买”、“免行钱”等类型。“科索”主要包括人力和物力两部分。物力不管多少,只要是政府充用的,都需要向政府交纳相应的供应物资;人力是指征募为政府服务的人员“和买”类似于科索,是各行业在政府无偿供应物品之外,以一定的价格向政府必须提供的购买物品。“免行钱”类似于现今社会的税收。是指将各行业所需向政府交纳的“科索”、“和买”中的人力和物资转化为现金交付。从而免除行业原来所需要向政府提供的人力和物资。从某种意义上讲,“免行钱”是现今社会税收的雏形。“免行钱”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工商业的发展。避免经营人力的分散,保障了各行业的经营的劳动力和时间。各行业的税收以及与政府沟通协调等事宜都会由其行会和“行老”出面,按时按量纳税,保证行业的经营环境和秩序[9]。

1.行业内部的道德维度:经济伦理学在用工和工资问题上要求行业要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明确用工尺度、保证员工合理的工资、避免恶性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现象的产生。这些在传统社会中是通过行会的规范功能来完成的,行会明确了行业内部的用工问题,统一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避免恶性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的情况出现。同时,对用工的人数和年限作了明确规定,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行会的这一功能正是行会道德维度的体现,有利于行业内部良性秩序的建立。

2.行业之间的道德维度。为了维持行业间的正常秩序,传统社会中的行会,一方面,要制定行业内统一的价格,避免价格恶性竞争,维持市场的健康秩序。另一方面,行会要规范行业的经营行为,杜绝经营欺诈。与此同时,行会还规定了同一行业内的产品生产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行会的对行业间产品质量的要求、经营行为的规范正是现今经济伦理的价值导向。

篇7

关键词:共同生活型同居 一方死亡 财产 处理

不婚而同居的准婚姻现象目前在我国已经普遍存在,且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宽容、认可,并且接受。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同居跟结婚不一样,结婚是获得了法律的承认的,当事人是不可以随便解除关系的,解除关系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一种行为,可以随时出于当时人的意愿而终止关系。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地反对同居,而是采取一种暧昧态度。既不保护也不惩罚,既不赞扬也不否定。这种相对不稳定的同居关系往往会引起财产的问题,尤其是共同生活型同居关系中的财产分割。

一、共同生活型同居关系的界定

(一)共同生活型同居的概念

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或者以秘密的两性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同居分为共同生活型同居、重婚型同居、姘居、通奸。

共同生活型同居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关系的结合。这种同居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 从主体看,当事人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如一方或双方有配偶,则构成事实重婚。

其次,从内容看,当事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并为群众所公认,它和其他形式的不正当两性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

再次,从程序看,当事人未进行结婚登记。这是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主要区别。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共同生活型同居关系根据同居开始时的时间以及同居开始时双方的年龄或者一方死亡时双方的年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婚姻关系、另一种是非法同居关系。

在1986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前,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死亡,如果死亡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死亡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

《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后,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一方死亡,如果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否则为非法同居关系。

自1994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起,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关系对待。

(二)共同生活型同居关系与其他同居关系的区别

同居关系除了共同生活型同居外,还有重婚型同居、姘居、通奸等同居关系。共同生活型同居与其他形式的同居有本质区别。

重婚型同居是指男女一方或者双方有配偶而以婚姻的形式公开在一起生活的行为。这种已经有了合法的婚姻关系,后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的行为属于重婚。重婚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法律重婚,指前婚没有解除,又与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另一种是事实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事实上形成婚姻关系的。它与共同生活型同居的区别是共同生活型同居的双方都没有配偶,双方行为不违反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而重婚型同居的男女一方或者双方有配偶,其行为违反我国伦理道德观念,并且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则构成犯罪。所以本文不对重婚的财产进行阐述。

姘居是指男女一方或双方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秘密的共同生活,但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两性关系。它与共同生活型同居的区别是姘居的男女一方或者双方有配偶,共同生活型同居的双方都没有配偶;姘居不以夫妻名义同居、是秘密的同居,共同生活型同居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是对外公开的同居;姘居是违反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共同生活型同居不违反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通奸是男女一方或双方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秘密发生两性关系的行为。它与共同生活型同居的区别在于它不以夫妻名义、不共同生活,一般是秘密的、临时的关系。

二、 共同生活型同居期间财产的界定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构成事实婚姻的共同生活型同居的财产界定适用婚姻法律中有效婚姻关系处理,没有构成事实婚姻的共同生活型同居的财产界定按照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一般共有属于共同共有的一种变通,它将同居双方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界定为双方共同财产。不同的是,第一、婚姻关系中的共同共有在一定的期限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以吸收一方婚前财产为双方共有的财产,而一般共有关系双方不得因为期限的缘故将一方在同居关系前的财产吸收为共有财产;第二、婚姻关系中的共同共有一方在一方死亡分割财产后,有权利继承死亡者的财产,而一般共有关系双方在一方死亡分割财产后,没有权利继承死亡者的财产。

根据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及其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共同生活型同居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的财产按照下列原则界定:

第一、同居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一方或双方的劳动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但另一方当事人对取得该财产的当事人在取得该财产时有资助,或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有辅劳动及提供生活帮助的,则该收入或财产应为一般共有。可根据当事人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份额。

第二、同居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从事的工商业经营和承包责任田的当年收益归双方共有,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或个体企业上的投资归双方共有。

第三、同居前双方合资共同购置的财产,为按份共有的共同财产。

第四、同居前,亲友赠与双方的结婚(主要是指农村举办婚礼而未领取结婚登记证的同居关系)礼物,视为共同财产。

第五、个人婚前所有的房屋或其他财产,由双方长期共同使用、经营、管理、修缮的,如果属于事实婚姻的,转化为共同财产。没有构成事实婚姻的,归一方所有。

篇8

关键词:医院管理 人力资源统计 对策

医院人力资源统计工作是通过对人事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调查,开展统计分析,形成系统、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信息,从而为医院各级管理者进行科学论断提供依据,并为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人事统计是技术性、专业性、服务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是指导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对人事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调查,开展全面统计分析,形成系统、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信息,从而为医院各级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各职能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1、医院需要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

世界经济的竞争已被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从物质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关键因素,故在医院推行人力资源统计也变得更加必要而迫切。医院的竞争力已不仅取决于经营规模的大小和财产物质的多少,还要取决于其是否拥有雄厚的富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提供的是较特殊的劳务,而非物化商品,提供的服务责任大、技术性强、风险高,决定了人才在医院中无可取代的地位及特殊作用。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特殊资产,是医疗机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是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源泉,已成为医院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将人力资源作为医院的资产,运用统计的方法对其加以确认、报告和计量,以满足医院人才信息的透明度需求。所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谁争取到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增强医院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要吸引外部人才,留住优秀医护人员就必须满足他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从而实施、开发、设计各种吸引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医院就必须考虑人力资源权益的确认和计量,考虑如何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进行分配。这些都要求统计工作能够掌握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权益、价值等诸多方面的详细信息。我国医院大部分都是差额补助的事业单位,若管理层宏观管理不善,将影响大批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情绪。故如果统计工作能够基于人力资源的经济特征,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层就能通过报告来掌握到院内各科医护人员组合情况,从而促进医护人员的合理调配,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从宏观上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制,引导科室医护人员合理流动、达到各科室人员需求平衡。此外,传统统计中将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只作为投入的附加成本,不但导致提供的统计信息失真,也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且可能诱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造成医院管理中缺乏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发展预测、发展效果分析,不利于医院有关各方进行分析决策。

2、医院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人力资源统计未得到广大管理层的重视认同,并且起步较晚。虽然一些医院在人力资源统计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统计的应用还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目前在国内医院中,由于非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若其中允许人力资本参与医院收支结余分配的理论一旦成立,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大势必影响院内各科室的资源分配,所以科室将会阻挠人力资源统计的推行,也将会阻挠实践过程中的真正实现。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升的空间。目前有许多医院的统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只是接受简单的培训。对于统计工作也只能够应付简单的一部分,而对于专业问题并没有能力解决。在人力资源统计这一新兴理论问题面前更是难于应付。

3、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管理对策

3.1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规划

医院人才的规划既要注重培养能承上启下的“骨干”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带头人型的“领军”人才,同时也要避免人才浪费和人才队伍的断层,坚持不懈地抓基础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片面的理解“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要客观的看待“倒金字塔”人才结构存在的利与弊。应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人才梯队建设。只有让每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各司其职,让高、中、低职称的医生人数按照自上而下逐级增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才能真正落实,人才也才能安于其职,使其稳步发展。

3.2科学的定岗定编,完善科室聘用机制

因岗设人,将实际需要与职称聘任结合起来,对专业统计人员按合理的高、中、初级比例进行聘任,可进行高职低聘,对落聘或不符合岗位需要的人可创造条件在院内外流动。

3.3不断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这就要求不仅要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还要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医院一方面可以制定人才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公共、卫生、工商管理等专业吸收懂经济、善经营,具有管理专业理论和管理技能的人才,将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要加速统计人员的职业化进程,逐步将一些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理论引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梯队,结合医学院实际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形成一套与之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来推动人力资源资本增值,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3.4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

所谓主诊医师负责制,是由1名主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医师)、1名副主诊医师(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医师)和1名住院医师组成的一个医疗小组,主诊医师率领该医疗小组全权负责实施患者门诊、住院、手术、会诊、出院后随访等一系列医疗活动。主诊医师的数量不根据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多少,而根据床位的多少来规定。主诊医师负责制改变传统的工资、奖金分配机制,不与技术职称挂钩,与岗位挂钩。

3.5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职业生涯是是指职业、职位的变动以及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有的工作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个人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人际背景和兴趣、爱好等各种因素来设计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必须为每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发挥特长和挖掘个人潜力的机会,医院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医院自身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员工个人理想的实现,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更能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尊重,最终实现医院和员工的双赢。

人力资源统计是对人事工作实行科学化管理和检查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制定人事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将医院的统计制度加快完善,同时保障人力资本的正确投入,保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具体引导。

参考文献

[1]陶代兰.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118―119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0,246―248

篇9

一、创新是“一卡通”劳资管理的前提条件

创新是动力、是效益。尽管许多人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一旦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有些人就颤颤惊惊,好像刺激着什么,害怕影响他个人切身利益,怕“理发师”为他刮“胡子”、剪“辫子”,丢了自己私房钱。但是,创新是新生事物,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企业劳资管理规律,符合人的生命生活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人的胡子不刮、辫子不剪,时间长了就会变脏,就会被人厌恶、抛弃。生活如此,企业劳资管理也有似于此,一个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不创新就会失去竞争力而衰败。尽管某企业管理模式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就会显得不尽完美,必须废弃那些过了时的、失去存在条件的消极因素,补充当代先进的积极因素,锐意创新,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才能使个人和企业有发展空间。否则,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打个人“小算盘”,就会失去企业“聚宝盆”,所以,为了企业振兴发展,我们每个职工必须下决心把“胡子”刮掉,把“辫子”剪掉,加入创新行列,才能顺应时展潮流,赢得最佳经济效益。所以创新是实行“一卡通”的前提条件。为了让职工理解“一卡通”功用,了解职工对“一卡通”认识上的偏差,大平矿成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一卡通”发放领导小组,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各区队调研,经过调查得知,实行“一卡通”得到了大部分职工认可,但也有部分职工不理解,有些职工反映各类补贴、奖金随卡发放,灵活度降低;有些中层干部认为:“一卡通”使用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增加了,实得收入有所下降;个别职工认为:所有收入集中在一张银行卡上,可支配的零花钱少,尤其是妻子拿住银行卡,自己的零花钱就更少。针对这些情况,劳动科领导组织人员定期到各区队苦口婆心的做这些职工思想工作,解难释惑,向他们讲解个人与企业、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发人深思的话语使得这些职工茅塞顿开,解除了心中顾虑,达成了共识,为使用“一卡通”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二、措施是实行“一卡通”关键环节

措施既方法、制度。也是战斗中战略战术,一场战斗,战斗员若只有较高的素质,而指挥员素质不高,缺乏高明的战略战术,纸上谈兵,就会被对方伏击或夹击而失败,可见战略战术在战斗中多么重要,因为战斗中敌我双方是一对矛盾,而指挥员是关键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一发而动千钧,指挥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战斗的胜负,可谓重中之重。由于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是战斗胜负的关键,同样,使用“一卡通”的措施也是“一卡通”实施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一卡通”发放整体效能,劳动科在多方调研、专题论证、全面会审的基础上,印发相关细则,对实施工作做了详细安排,逐步推行一卡通发放。对基层区队发放程序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立“一卡通”长效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纠查,将奖金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实行两个捆绑发放:结合岗位特点,将职工所有奖金津补贴与当月工资捆绑发放;将工资卡与个人身份证等重要信息捆绑实行实名发放;同时,及时开发同步短信提醒程序,方便职工第一时间查询对帐,全面掌握工资信息,提高了“一卡通”发放的公开性和便捷性。

三、成效是实行“一卡通”的风向标

篇10

1. 概述

1.1 施工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项目经营者对具体的工程施工项目全方位的管理,囊括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进度、工程成本及文明施工等等具体的、正规化和标准化管理。是建筑工程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实施的重要保证。

成功的实施施工项目管理不仅给工程项目及施工企业带来丰实的经济效益,能使得项目和企业能够稳健地、持续地发展。大量的工程管理实践表明,施工项目管理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建筑施工企业是施工项目管理者,负责工程的所有施工项目;2)项目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自投标开始计时到竣工验收为止为一个运作周期;3)工程变更也就是根据施工阶段具体问题及要求的改变而变化的有序过程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1.2 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项目施工中的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长时间以来,并没有能够引起工程相关部门的重视。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进度管理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在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同时加强进度管理,确保质量到位的同时尽量缩短工期。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构架与先进模式,合理安排资源供应,是保证工程按期完工,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2. 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进度控制的统一性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是企业组织机构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主要表现为遴选一位优秀的项目经理,创设一个工作高效、组织施工得力的项目经理部两个部分。

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选用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政治理论知识丰富,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过硬,能够将项目经理部高效率地运转,使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都能很快的化解,为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缩短工期成为了可能。

3.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的统一性

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经济效率,并赢得社会的认可。要创造出经济效率,质量低下和工期过长都是不行的,质量低下容易造成返工,延误工期,还容易留下隐患对工程后序的经营影响很大,过多的担心质量无限制地延误工期也必然导致经济利润的低下。相反,控制了质量能满足业主或设计的要求,又很快的把产品交付给业主,必然能够得到业主及其社会的高度认可,在这一点上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是统一的。

3.1 落实质量工作和有序施工的相关性

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如果在工程施工中不注重工程质量管理,轻则返工,造成工程成本的提高和工期的延长,重则影响整个工程的存废。在保证质量是工程有序开展的前提,有了质量的保证,工程才会有序地深入,最终圆满完工。

3.2 资源管理和进度控制的相关性

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这些都是项目施工的宝贵资源,加强施工项目的资源管理能有效的控制好工程进度。加强资源管理就是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和控制资源配送进度。可以想象如果工程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等施工资源管理不到位导致其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进入现场则必然拖后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具体的应该从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来加强管理控制进度:1)对人员的管理,创设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思想鼓动宣传,增强工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帮助工人在思想上就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推动工程又好又快地施工;2)加强材料质量的把关措施,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定要在用料前将材料的质量关把好了,如果等到阶段性工程实施中或结束后检测出因材料问题而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返工,增加了工程成本,延误了工期。同时也要意识到:材料的持续供应是工程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材料的供应上,应从总体进度着眼提前做好采购计划,真正做到早计划、早落实;3)施工机械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标志,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使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是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具体的施工中应该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在设备的使用上,应采用新设备及检测仪器,节省机械化使用时间能有效缩短工期。

3.3 施工工序管理和进度控制的相关性

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也是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的一个环节,在施工现场大的环境先要保持好,材料工件有序地堆放,道路保持畅通无阻。在施工工序管理上尽量做到“以预防为主”,即把工程质量控制从事后检查转向施工前。

工序质量的管理可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再经过分析检验,进而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作出评价。其步骤是:实测――分析――判断。具体的做法:1)严格遵守整个施工工艺的流程;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包括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环境等等条件的质量;3)工序活动效果必须及时检查,综合统计其质量状况并予以分析,及时且动态地掌握质量情况,保证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始终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4)设置强化管理的质量控制点,使工序的开展始终处在优良的受控状态。

4.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与进度控制的统一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内容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在工程施工中成本和进度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现在仍然有人认为是对立的、矛盾,其实则不然,两者是统一的。

4.1 强化合同功效,同时实现控制成本和工期

成本超预算和工期的延误大多是原于工程中出现太多的变更,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各相关部门就签订好工程合同,用合同来制约并督促个相关部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作速度,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具体上:1)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包括质量设计,速度的检查、评审等等;2)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定,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实现质量、成本和工期同时控制。

4.2 多级管理模式控制成本和进度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

建立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强化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即要求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都要有精打细算的成本管理意识。

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签订劳务合同,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并提出具体的工期要求。

5. 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囊括了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各个方面标准化的管理,是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的重要保证,使得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 李政训.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系列手册:项目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第二分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延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王瑞堂,阮海华. 关于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浅析[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 (6).

篇11

关键词:;配电管理;电力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统计表明,公共建筑耗电量是普通建筑的5倍,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m2年耗电量在50到300度之间,这个数字较普通建筑要高出3倍~5倍。为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同时为解决各种新型负载所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笔者在许昌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电气设计中,采用了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并帮助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1工程概况

某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4.4万m2,总投资1.9亿,主要由会议中心功能区(会议中心、综合剧场、展览厅等)和商业功能区(商场、餐厅、宴会厅等)两部分组成。该项目两路高压进线,共计有一个高压配电室、三个低压配电室;高压柜12台,低压柜48台,变压器4台,其中1#、2#变压器为1600kVA,3#、4#变压器为1250kVA。

2系统结构情况

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结构共分为三层: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间隔设备层。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结构,监控装置都是单元式的装置,完全分散安装在低压开关柜上,利用监控后台,完成当地监控。

2·1主控层

主控层监控微机实现当地全部功能,还可实现复杂的规约转换功能,实现预留接口与第三方设备、系统通讯(变压器的温度等)。主控层电力监控软件不仅实现对全系统电力情况的实时监控,还实现企业网对于系统数据的访问和共享。

2·2通讯管理层

通信管理层用智能通信管理器控制所有现场控制层的保护装置、监控装置和第三方设备。各种带通信接口的装置,如UPS、直流电源、智能电度表等第三方设备均可接入上级监控系统,或者经本站通讯管理机接入。配置两台CEIEC-1280智能通信处理器,负责将高低压柜上的监控装置的数据通过RS-485总线采集上来,CEIEC-1280可以采集16条RS-485总线,其中每条RS-485总线可以连接8个~10个左右的PMC系列监控装置。CEIEC-1280将区域内的所有数据采集后输出1路TCP/IP方案的网络信号,该信号和监控中心的交换机连接。

2·3间隔设备层

各间隔需要监测的DI点比较多,包括断路器位置信号,隔离开关位置信号,接地刀闸信号,远方就地位置信号,跳闸回路监视信号,控制回路断线监视信号,弹簧储能信号,分闸闭锁信号等等需要很多DI点;同时很多电动开关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遥控需要很多DO点。PMC系列保护监控装置拥有大DI/DO点,可独立接入这些信号。监控装置屏幕可同时显示各电量参数、报警信息,使得查看具体运行情况可以更加直观,分析起来更方便。

3配电室设备配置

3·110kV进线柜保护监控

配置PMC-651F实现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限时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灵敏接地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弹簧储能监视、TV断线,事件记录功能,故障录波功能。并可实现高精度测量V,IP,Q,Cos,fkWh,kVarh、最值记录、1msSOE等功能。

3·210kV联络柜保护监控监控

配置PMC-651D实现母线充电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灵敏接地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弹簧储能监视、TV断线。事件记录功能,故障录波功能。并可实现高精度测量V,IP,Q,Cos,fkWh,kVarh、最值记录、1msSOE等功能。同时配置一台PT切换箱。

3·310kV变压器柜保护监控

配置PMC-651T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限时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灵敏接地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弹簧储能监视、TV断线。事件记录功能,故障录波功能。并可实现高精度测量V,IP,Q,Cos,fkWh,kVarh、最值记录、1msSOE等功能。

3·410kVPT测控装置

电源投入之前,需要对PT的电压量测量,配置两台530A实现测量每一回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U、I、P、Q、Cos、kWh、kVarh、f可用于监视断路器、刀闸状态和控制输出继电器;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支持MODBUS通讯方案。

3·5备自投装置

PMC-68301#、2#两条进线互为备用,三个断路器之间的“三选二”,需要进行备自投,则需增加一台PMC-6830。可实现1#、2#进线备自投,过载闭锁备自投,进线断路器状态监视,两段母线PT断线监视及全失压监视,并具有测量和事件记录功能。

3·6低压进线测控装置

在低压重要出线回路加装智能监控仪表PMC-530A, ,实现测量每一回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 U、I、P、Q、Cos

3·7低压配电回路测控装置

PMC-53M三相数字式多功能测控电表为低压配电回路配置,实现测量每一回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U、I、P、Q、Cos、kWh、kVarh、f;可用于监视断路器、刀闸状态和控制输出继电器;实现和2个光电隔离开关量输入、2个开关量输出;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支持MOD-BUS通讯方案。

4系统的主要功能

4·1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对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计算

①实时计算各线路的功率因数;②实时计算各线路的有功、无功功率值;③实时计算每日、每月各条线路的有功,无功最大、最小及平均值;④实时显示各变压器温度值;实时计算每日、每月各变压器温度最高、最低与平均值;⑤实时显示各高压进线的频率、谐波分析情况;⑥实时显示、统计各回路各时段的电度值,对电能数据进行分时计费统计,应根据用户要求具有多种分时计费(峰、谷、平值等)方案和费率的种类。实时显示、统计各回路每日、每月、每年的有功电度总值和无功电度总值;⑦实时显示电容的投切状态以及手动/自动状态;⑧数据采集周期、方式、参数等可由用户在线定义,状态量的变化应优先传送。

4·2报警处理

设置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并产生不同的音响报警及闪光,自动推出相应画面,对应事故、故障设备的图形发生闪动变位,窗口提示事件内容及处理指导。报警信号可在监控主机上人工确认复归。预告信号部分:线路过负荷、系统自诊断故障、母线电压越限、电流越限、变压器温度越限、装置异常或装置通信故障等。事故信号部分:保护装置动作、开关变位。

4·3事故追忆显示画面

保护动作发生时,系统自动启动相关的测量数据记录以毫秒级的分辨率正确记录下来,进行显示、打印和存储,供系统进行事故追忆,可任意选择想要查看的事故追忆数据。

4·4越限自动跳闸及遥控跳合闸控制

通过电流、电压、有功等遥测值越限实现自动跳闸,通过监控主机能实现断路器远方跳合闸,并记录跳合闸动作。

4·5运行及配电管理功能

系统具有交接班记录、运行记录、操作票管理记录、检修维护记录、技术资料管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继电保护定值管理记录等功能、系统具有自诊断及自恢复功能系统。

4·6故障录波和谐波分析系统

系统具有故障录波和谐波分析功能。发生事故时,保护装置可以进行故障录波,并将故障波形传送到后台系统。系统可以存储故障波形数据,并可以以波形曲线的方式查看、打印故障录波,供事故分析、处理。

4·7安全性管理

系统软件设置支持多种权限分区和密级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工程师、一般值班操作人员等提供分级密码,并对所有操作自动进行带时标事件记录,可建立良好的反事故措施。

5结语

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运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保障供电连续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改善电能消耗方式,促进节能降耗;监控电能质量问题,减少故障风险;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参考文献:

[1]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1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程技术领域对数据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在具体的应用之中,工作者基本是利用已有的统计软件或数学软件的统计包来进行数据分析工作。目前有大量的通行统计软件,比较著名的是SAS、SPSS两种,另外常用的Excel数据表格软件也可以进行日常的统计分析。这些软件给出的结果基本就是数值、图表和直接的结论,如是否相关、回归系数是否显著等等,没有很详细的统计解释与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统计知识的话,很难对这些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解释。因此,对那些需要在将来的研究和工作中需要大量使用统计软件的研究生,有必要在其硕士学习阶段专门开设课程,进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建议单独开立一门公共必修课《数理统计》。

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在本科时系统地学习了数学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数理统计部分讲授点估计包括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区间估计的概念,针对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理论,对非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没有任何介绍,因此本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对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深化。而工科研究生在后来的工程实践中却要大量用到各类较为深入的统计方法,如最小乘估计法、核估计和局部线性估计等非参数估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单(多)因素方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可靠性计算与分析等内容,需要了解最好线性无偏估计、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偏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因果序列、P一值、平稳序列等很多概念,这些内容都是在本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是不可能介绍的。因此,为了适合后续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工科硕土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开设进一步介绍现代应用统计方法的《数理统计》课程。并有专门的配套教材供讲课使用。

《数理统计》课程的内容应该是本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数理统计内容继续和深化,不宜重复,应该是将其中的思想方法延伸发展,以那些内容为基础,介绍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统计等统计方法如何应用。课程的着力点应该有两个:一是各种方法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了解这些统计方法的直观意思,体会其科学合理性;二是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训练,要求学生们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对象、使用步骤、中间量的计算公式有很好的了解。

对于工科硕士生而言,重点在于正确地使用统计方法、正确地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给出统计结论。至于那些统计证明与推导过程并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反映到具体操作过程就是某位同学会针对自己要处理的问题决定应该使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在他(她)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对软件给出的数值结论能做出正确的统计解释与分析,这两点做到了,那么《数理统计》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实际上很多应用面广泛的统计结果会用到很深入的矩阵演算理论、复变函数理论、现代概率理论,让工科硕士生去学会这方面深奥的数学理论是基本不可能的。

篇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司治理全球趋同研究”(06BJY05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明辉(1974-),江苏金坛人.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审计。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地区)出于提高治理效率以提高竞争力的目的,纷纷对其公司治理加以改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但是,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一国公司治理的变迁必然受到其原先路径的影响。因此,即便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也不会发生完全的趋同;公司治理的差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关键词:路径依赖;公司治理趋同;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1-0065-05 收稿日期:2007-07-10

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早期的初始条件对其后的制度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公司治理本质上是一种界定投资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层各方相关权利和义务并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治理制度的形成都是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依照其自身特有的路径不断演进、自我增强而来的,这就决定了一国(地区)的公司治理在改革过程中不可能完全脱离其原先的路径。这一特征,将成为阻碍公司治理全球趋同的重要力量。本文拟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对公司治理趋同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的含义 所谓路径依赖,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理论最早是生物学家在研究物种进化时提出。David(1985)和Arthur(1988)将其推广到技术变迁上。David(1985)以QWERTY键盘的发展过程为例,分析了在技术变迁过程中存在着的路径依赖现象。Arthur(1988)指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带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巨大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成本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用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促使人们产生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自己的对手。细小的事件和偶然的情况常常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Roe(1996)通过偶然存在的狼窝对其后道路选择的影响说明,“今天的道路取决于过去开辟的路径”。Roe(1996)进一步提出了三种形式的路径依赖:(1)弱式路径依赖可以解释为什么幸存的制度以特定形式存在。在弱式路径依赖下,一种制度结果并不一定比另外一种制度更有效率,可能每种制度都不错。(2)半强式路径依赖――将导致无效率的路径。(3)强式路径依赖。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路径依赖,均意味着最初的条件会对其后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存在下来的并非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North将路径依赖理论应用到制度变迁上。North(1990)认为,“有两种力量规范制度变迁的路线: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复杂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制度的巨额初建沉没成本、组织的学习效应、正规制度和非正规制度的相互适应效率以及协作效应,导致了制度报酬递增机制。一国的经济发展一旦走上某一轨道,在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作用下,其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所以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产生了大规模的收益递增,而递增的收益又决定了制度变迁的不同轨迹:当报酬递增普遍发生时,制度变迁得到巩固和支持并沿良性循环轨迹发展;当报酬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制度变迁就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且愈陷愈深,最终锁定在无效率状态。既有方向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North(1990)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反馈的不完善、不完全的政治市场产生巨大交易费用,决定路径依赖不可避免,进而决定如果初始制度选择不正确,将导致低效制度的长期持续的路径依赖;反之亦然。制度创新主体初始选择的差异进而导致制度变迁路径的差异,其原因在于偶然事件的不同和行动者主观模式的不同,而决定这两者不同的因素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之差别。

青木昌彦和奥野正宽将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定义为:在进化时,由一整套具有互补性的制度所构成的经济体制,因各自的历史初期条件不同而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平衡状态。

综上,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制度的变迁要受到其初始条件的影响,初始条件的差异,将导致制度变迁的路径以及结果的差异,除非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

二、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一)公司治理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它们规定了“在公司中由谁作出投资决策、作出什么样的决策、投资回报如何分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的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可以说,每一个国家的模式或机制都是建立在其特有的文化、历史、技术因素基础上的。不同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差异反映了每个机制产生的路径的差异。而路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公司治理机制开始于不同的时间、处于不同的地点,并且每一个路径都反映了依据国家、社会、经济环境而做出的特定决策的总和。

Bebchuk andRoe(1999)指出,一国的公司所有权结构模式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有两种来源:结构驱动的路径依赖和规则驱动的路径依赖。(1)所谓结构驱动的路径依赖,是指公司所有权结构取决于该经济开始时的所有权结构,其原因在于:(a)由于沉没性适应成本、制度互补性、网络外部性、既得利益效应以及多重最优选择等原因,有效的所有权结构将部分取决于初始环境下公司和周围其他公司所具有的所有权结构,因此,初始时点各国公司治理的差异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b)由于内部的寻租行为,即使现有的所有权结构不再有效,也仍将具有持续性,因为相关的团体将会阻扰对所有权结构的改变,以避免减少其利益。(2)所谓规则驱动的路径依赖,是指初始的所有权结构将通过其对管制公司的法律规则的影响来影响以后的所有权结构①。一国的公司法律规则对公司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公司规则自身也是路径依赖的,它们将决定于经济开始时的公司结构。因此,初始的所有权结构将影响那些有效的规则自身(进而影响公司结构)以及那些可以决定选择何种规则的利益集团的政策。无论是结构趋同还是规则驱动的路径依赖,都决定最初的历史条件对目前的公司治理有着重要影响,一国经济中任一时点的公司治理都依赖于该国早期形成的结构。

(二)相关国家公司治理形成与变迁中的路径依

赖 目前,众多国家公司治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体现出了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

1.美国的外部控制机制。美国公司治理的特征是强管理者弱所有者,主要依赖于外部市场机制来约束经理人。Roe(1996)指出,美国之所以会形成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的公司结构,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路径依赖。

在Andrew Jackson总统任内,在全国设有营业机构的美国第二银行倒闭。1823年,Jackson否决了对美国第二银行重颁许可证,这一决定导致在整个19世纪美国金融机构一直处于弱小的状态。并且,从此以后,美国存在强烈的分解银行系统的倾向。1863和1864年颁布的《国家银行法》更是严格限制银行的权力,把每家银行限制在单一的行政区域内,并规定银行不能持股。到了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由于缺乏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就产生了融资问题:大的产业需要吸纳大量的全国性的资本,而强大的、运行良好的金融机构的特定组织形式尚未出现。在此背景下,美国采用了其他的替代方法,包括发展高质量的证券市场以便公司从全国市场上融资,从而弥补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缺乏。因此,对银行持股的禁止和银行系统的普遍弱势,有助于强化金融市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Jackson当时的决策,就不会有美国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分散的所有权,也就不会出现经营者控制。

除了发展证券市场外,美国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制定反垄断规则以促进竞争,制定了经济和法律制度,采用补偿制度来激励经理和董事,提高董事会的地位使之与经理层制衡,采用敌意接管以约束经理层。由此可见,美国以外部市场控制为基础的治理结构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

篇14

[关键词]电子档案;传统档案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81-02

前言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办公条件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正在不断进行完善。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办公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改变传统办公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办公上的自动化,但是,可能会对企业机构的内部档案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此,针对当前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为建立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出一份力。

在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盘片和磁盘等一些化学磁性材料为平台的文字资料,当然,其中也包括是电子文书和电子信件以及电子图纸等等方面。

但是,电子档案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电子档案管理必须要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这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复制并且存储在不同的介质当中,利用者只是需要获得相应的使用权,就能够随时查阅相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各种信息。

一、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共同点分析

(一)档案管理信息的完备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电子档案形成的基础之一,并能够将其迅速将信息资源转为电子化资源,这是当前电子档案管理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但是,在电子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传统档案管理的有效支持。在当前企业和管理机构中,信息资源是不会自动地进入到网络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活动的开展者直接以电子形式提供上网服务外,还有一部分是需要依靠具体传统档案馆进行搜集和整合资源,之后就将这些信息资源完整地输入到档案中,只有转录为电子档案后才能网上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好电子档案的效用。虽然有了电子档案,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努力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通过建设更加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开展今后的各种活动。同时,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必须要有传统档案管理的信息作为保证,尤其在当前电子档案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应的前提下,就必须要充分好传统档案的保障作用。

(二)电子档案逐步拓展了传统档案的信息资源

总体上说,由于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量都是非常大的,想要轻易地将各种信息资源搜集到档案中去,才能更好地进行使用,在利用电子档案资源的时候,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利用电子档案管理调出实际档案的所在地和具置,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使用,这种比传统的档案管理寻找方式更加便捷,这是当前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两者结合的完美体现。

(三)在档案管理基本原则上的一致性

所有的档案管理方式都是在继承前者档案管理方式上形成的,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两者也是这种关系,都是充分利用技术条件来进行一系列的整合改进形成的,在工作管理方式上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达到工作的高效率,同时,对于其自身的服务方式和质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这是当前信息时代所赋予电子档案管理新的职能,使得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

二、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分析

(一)档案的归档时限上有所不同

现阶段来看,电子档案和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归档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区别,其中,电子档案可以在文件办理之后随时都可以进行归档处理,又或者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统一进行归档整理,通过计算机的方式制成文件形式,通过网络传送到档案部门中去,让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进行相应的认证,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接收,并记录相应的归档信息,详细记录档案分类号,严格限定相应的访问等级,这样就能够方便用户进行相应的查找和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文件的安全系数,从而确保归档的效率和完整率,更为重要的是,严格遵守了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使得文件传送更加方便快捷,有助于避免档案管理的资源流失,以及相应的病毒侵害。

(二)归档方式上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电子文件所采用的电子编码技术,其中文件的内容上的可以进行相应的编辑和更改,使得在原文件上不留下一点痕迹。同时,还可以删除和更改某些鉴别文件中的关键性信息,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疑问,需要鉴别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困难。所以,相应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更改信息时候,就特别要注重数字签名和信息上的认证,切实做好相应的加密保护措施。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保护文件在传送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以免发生各种错误,使得电子档案的法律凭证更好地进行确立。

(三)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上的不同

在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上,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编目上与传统档案管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中,电子文件与纸质的文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子文件可以实行文件的一级管理,并且,档案管理部门在接受文件的同时,可以相应的给每一个文件编制一个文件名称,同时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归档号,严格根据上下行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给出相应的文件号。

在文件归档时,可以更好地进行主题词著录,只有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地进行检索,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查找相应的文件和各种附件,极大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四)两者在保管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电子文件的载体上可以会发生变质的情况,但是,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以及新的存储介质产生和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所以,档案管理在接收一份电子文件的同时,必须要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进行备份,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损失。但是,这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最佳的办法就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管理部门和文件形成部门之间进行高度合作,在当档案管理部门接收相应的电子文件时,必须要对格式进行相应的转换,使得所有的文件格式以统一的方式进行保存,这样就能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后,能够及时准确地读取出之前所存储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五)两者查询方式上的不同

在电子档案和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在查询方式明显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电子档案查询方式上,必须要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上,用户先进行注册、登记,才能成为获取相应电子文件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在用户成为会会员之后,就可以随时进行远程登录进行查询各种资源,同时,用户还需要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相关费用。而传统档案管理,并不需要进行获取相应的需求,而是可以直接进行查阅相关信息,两种从查询方式上可以看出,电子文件查询方式上更加方便快捷,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查询流程较为繁琐和困难。

(六)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不同

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人员上,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看,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熟悉计算机各种流程的专业性人才,只有在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知识,以及各种载体使用性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名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同时,管理者必须要对自身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实时更新,熟练运用和操作各种运用软件,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对于传统档案管理人员来说,管理工作并需要太强的专业技能,只需要对相应的用户进行登记,日常负责打理各种管理方面的事务便可,所以,从两者管理人员的素质上,可以看出,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还是需要对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上进行高度关注,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才能更好地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