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23: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育心理学破窗效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心理效应;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
[ 中图分类号 ]G 451.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32-02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规律和心理效应,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辅助和引导者”,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职责,同时也承担着是辅导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育人作用非常重要,对大学生的人生起着相当关键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可以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经验,提高工作效果。
一、互悦机制――辅导员要学会欣赏学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普遍的心理规律喜爱引起喜爱。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两情相悦”。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方是否喜欢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希望被人喜欢并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是每一个人的自然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确实也能够自己体会到:当自己被别人喜欢或者欣赏的时候,我们也会对那个人产生喜欢或者欣赏的情绪。可以说,互悦机制是一种对等吸引的心理效应。
“互悦机制”运用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真心地喜欢学生,学生也就会同样喜欢我们,即体现为师爱生、生爱师,师生关系融洽,气氛愉悦和谐。作为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做学生大学生活指路明灯的重要角色,辅导员的工作渗透在学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与学生建立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育人的基础,在这种关系背景下,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才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互悦关系,得不计回报地先付出对学生的爱,同时还应该具有爱心、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心关怀学生成长,细心体贴理解学生,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真情关怀和由衷欣赏。
二、“自己人效应”――辅导员应做学生的“自己人”
心理学中有一种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效应叫“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而自己人效应的特点就是人们往往会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运用在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艺术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指导,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被学生视为“自己人”。
作为辅导员,如果要在工作中利用“自己人效应”,首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人而非管制对象,怀着一颗关心关爱的心去陪伴和引导学生的成长,然后再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自己人”。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自己人”,第一要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放平心态,用平等尊重地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了解并理解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关怀和尊重。第二要善于找出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例如性格、特长、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通过这些共同点建立起师生更进一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接受并喜欢自己,为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际之间的距离会大大地缩小,辅导员的教育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晕轮效应――辅导员榜样的光环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也独具优势。如果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好的形象,那么就有了一个积极的光环,学生就乐意接近并信任辅导员,以辅导员为榜样。一个有威信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等,都容易在学生眼中形成积极的光环。大量调查表明:品德高尚、学时渊博、工作严谨、态度务实、处事公正的辅导员产生亲和力,辅导员的敬业精神、责任观念、人生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应该谨记这样的一句话:“你能走多元,就能带你的学生走多远”。所以我们要重视教育者本身的积极光环对教育的有利影响,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
四、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艺术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在教育工作当中,“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也是这样,不宜对学生突然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可以从一个小要求开始,让学生先完成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给予其肯定和鼓励,随后提出一个比之前的要求略有一点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像这样使用目标分解法,循序渐进原则,激励效果更会奏效。
五、破窗理论――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破窗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完好的东西,便没有人去破坏;而破坏了的东西,就会遭受更大的破坏。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常常印证着破窗现象的存在。例如干干净净的墙上,如果某天突然有人贴了一张广告,不出几天,这面墙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许多的广告。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本来并没有路,如果有人从中抄近道,不出几天,这条绿化带里就会出现一条不少人都走的路。
实际上,班级管理当中,破窗理论也普遍存在。如果辅导员经常批评学生:我们这个班整体素质差,管不好了。这种暗示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集体的认知,强化学生的消极情绪,推动学生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久我们就会看到这个班级的问题不仅没有改善反而问题会出现得更多。因此,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在班级管理中,要多运用表扬和肯定的激励艺术。表扬是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给学生多一些表扬,能使学生树立信心,强化学生好的行为。辅导员应与学生多交流,及时捕捉学生当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学习标兵、进步现象要及时给予好评和表扬,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积极强化,并且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同时,辅导员也要注意及时地发现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给予其及时的引导,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进行及时地纠正和教育,避免因为小问题的放任而使更多学生接受到辅导员纵容的信号,最终导致更大的问题。
六、结语
在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当中,还有许多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总结和提炼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寻更适合自身职业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中德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36-01
一、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中的误区
高中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通常心理发育较为滞后。德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开展的课程,教育内容涵盖课堂内外,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然而,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界限,残留传统教育中为德育而教育的痕迹。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旨在通过理论教育让学生规范生活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关注,德育成为了一门专业性的学科,而非与学生生活发展紧密关联的思想性内容。学生生活和德育理论的游离,容易导致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让德育变成了无根之水。导致学生有道德认知而无道德情感,有道德知识而无道德信仰,有道德言说而无道德行为,学生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德育工作如不能贴近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出现各种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迅速,高中生作为社会和大学的人才预备军,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其在今后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德育教育需要与社会发展相衔接,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衔接。激烈的社会竞争赋予人才全新的定义,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更需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与人良好沟通和交流,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如拼搏精神、抗压能力等,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孟子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高中生的学习经验较为丰富,生活阅历不断增加,其情感上的认知也愈加丰满,具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如德育工作的开展模式单一和单向,很难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心理学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
(1)结合南风效应,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述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北风和南风比试谁能将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吹送大风,天气转凉,行人纷纷裹紧大衣。而南風徐徐而来,行人觉得温暖,很快脱掉了大衣。南风的生理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人在鼓励和温暖中很容易放松自己,接受积极性的暗示,主动提升自己。而批评则有可能增强人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培养人的积极性。
(2)结合破窗效应,建立教师的公信力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一个实验。实验结论是,当一个人打破了窗玻璃,且未受到惩戒,窗户没有及时修好时,会有更多人受到暗示,纵容自己去打破更多的玻璃。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为了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应当结合破窗效应,建立自己的公信力,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在第一个学生“打破窗户”的时候,严肃处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才能让其他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后果,实现自我约束。
(3)结合皮格玛利翁效应,帮助学生积极上进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用希腊神话中的王子为名,设计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为教师提供了一份具有优秀学习潜力的学生名单,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保密。在八个月后的智能测试中,凡名单中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为,教师深信某一些学生具有天赋,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对这些学生另眼相看,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爱,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中对自己产生信心,进而积极上进,成绩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4)结合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迁移理论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实践表明,学科成绩好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保持良好的成绩。而成绩差的学生很难提高自己的成绩。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正迁移影响下,自我规范较好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好习惯,而负迁移下,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坏习惯的妨碍,对今后的德育教育产生影响。据此理论,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强调良好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性,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正迁移,逐步归正自己的行为习惯。而对于受负迁移影响的学生,教师可以挖掘他们身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优势,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提高德育学习效率。如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事务,或结合其网络知识较好的优点,让其帮助其他学生提高计算机能力。学生在正迁移中能够认识到上网的优势和弊端,乐于接受教师制定的管理计划,科学上网,合理分配时间。
[ 参 考 文 献 ]
[1]赵云龙,赵建新.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711-713.
[2]杨强,叶宝娟.感恩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3):610-616.
[3]沈永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角色扮演技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严明纪律
课堂纪律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严厉而明确的纪律要求是保障。但有的体育教师却放弃了主阵营,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体育不是必须要学的,体育课成了学生的自由市场,爱来才来,来了还捣乱。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身为一线教师,我深深感到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难度,作为体育教师,或者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在体育课堂纪律的阵地上,我们难道应该拱手相让吗?可不可以作一些适当的探讨呢?
一、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动力问题
学习动力是需要和学习目标及其诱因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决定学生是否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1]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力量。它由学生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构成。为了解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情况,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学习动力不足;只有4.35%的学生对上课的内容很感兴趣,大部分的学生(84.78%)认为对上课的兴趣“缺乏”;很少有人(2.17%)能在课余经常锻炼以及阅读相关的书籍。
二、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课纪律严明的必要性
终身体育观告诉我们,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绝对的,长期的。[2]体育课,因其室外活动时间占大多数,于是一部分学生就觉得不需要讲纪律,教师也主动放弃此阵营。但事实上,严明体育课堂纪律能够培植并以期形成学生对体育课的认同感。纪律让学习活动有序和有效,培植并形成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培养集体团队意识。这既是体育训练活动中常常要求同组队员所具备的,又是处身社会,借以立身处世的规矩。为了体育课堂变成安全、有序、引人入胜的场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必须得讲纪律。最后,能保障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全面教育,培养特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其体育学习的兴趣,监督其持之以恒。
三、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堂违纪行为分析
1.客观原因
如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学生听不懂或听不清;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恰当或不公正;等等。
2.主观原因
如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怕脏,怕累,惧怕各种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学生或师生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等等。
3.从众心理
也称之为“群体思维”。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一致,以至于使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3]有的同学本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对体育学习没有主动性,存在可有可无的心理。对体育课堂纪律的漠然,不有意遵守,不刻意破坏,一旦有人牵引违纪,自己就会身不由己地跟从,并认为不是罪魁祸首而无愧疚感,对事后的惩罚,认为法不责众。
四、“破窗理论”对体育课堂管理的启示
1.“破窗”现象及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他把后者的车牌摘掉了,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了。而前者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现象。“破窗”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心理暗示作用的图景:一扇破的窗户,或者是一个脏乱的公共场所,容易引起人们的消极猜测,即使做了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有事;而完整的窗户,或是有序的环境,则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它无言地告诉人们,别干坏事,有人在注意你呢!另外,“破窗”理论还揭示了“破窗”现象背后的从众心理,只要有一扇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好,就会很快引发第二扇、第三扇窗户被破坏,从而导致更恶劣的事件发生。
2.“破窗理论”给体育课堂管理的启示
(1)认清现状:学生群体存在差距。把观察应用于课堂,是收集教与学活动材料的方法。[4]由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表现、行为习惯等都存在着发展中的不平衡,产生体育课纪律的涣散性。应提高课堂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技能练习密度,分层教学。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5]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分层教育,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就不会满心怒气了,而会平心静气,坐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听之任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听之任之,将无法收束。
(2)端正态度:激励、鼓舞,一个都不能少。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对“破窗理论”,可以理解为该试验揭示了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毁坏已经坏了的,完善更加完美的。我们应该采用“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方法,以期见贤思齐。体育教师因为专业及训练特点的原因,往往脾气比较火暴,处理问题不太注重方式方法。但是,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高校学生,切忌采用简单或粗暴的教育方法。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有了被尊重的需求和发展的需求,以激励、赏识为基本方法,以严格与宽容相结合为基本策略。在受教育群体中,一个都不能少。
(3)知己知彼:正确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事半功倍。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正确地运用心理暗示经常会产生奇特的教育效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了一个标签,人的发展常常会如标签上标明的那样发展,当人自认为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人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消极的标签会给人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标签会给人积极的暗示。体育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自然就会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无形中对学生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在出勤率、体育课堂的纪律保证率上就会大有提高。
(4)未雨绸缪: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尤其是初始课,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根据“破窗理论”,如果犯错的人未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难以控制。对其他学生而言,有消极心理暗示,将迅速扩散不良影响,滋长邪气。应坚决果断,破除“破窗理论”的消极心理暗示,除污铲垢,绝不手软。“破窗理论”体现了前馈控制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包含了反馈控制的思想。其基本原理为,在不良结果发生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其第二次发生。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二是否定型。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体育课堂上,教师对待违纪的学生,除了处罚得当的事后处理,更要未雨绸缪,警戒,有效地把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两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备无患。
五、结语
奥苏贝尔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有意义学习中很有作用,这是一种选择。美国精神病学者格拉琴认为,学生是理性的,他们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好的选择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行为,不好的选择就是大家不能接受的行为,违纪就是错误的选择。这种选择理论,启发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纪律的主人,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师的帮助体现在:强调学生有选择的责任,指点选择的方法,强化正确的选择,改变错误的选择。
“救救孩子!从根本上遏止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趋势。”让我们还是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免疫学专家冯理达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的呼吁来结尾。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线体育教师,我真心呼吁:教师本其行,学生守其职,锻炼本领,学习技术,提高素质,就从整顿体育课堂纪律开始。
作者单位:杨忠东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
刘子华四川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华,陈鹏,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51.
[2]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4.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20.
关键词:心理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19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启示我们,在新形势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要将心理学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一、心理效应概述
(一)心理效应的含义
心理效应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情境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的数量很多,有的学者收集到200余条,这些心理效应的命名方式也多种多样,如,以人的名字命名:阿斯伯内多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以动物的名字命名:鲶鱼效应、青蛙效应;以活动命名:跨门槛效应、角色效应等。心理效应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积极心理效应、消极心理效应和中性心理效应,积极心理效应可以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人们获得成功;消极心理效应会导致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偏差。
(二)心理效应的特点
心理效应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差异性、不自觉性。普遍性指的是心理效应的广泛性,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存在于各种地方,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家庭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客观性指的是心理效应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和客观刺激,它作为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存在性。差异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其一,不同的刺激得到的心理反应不同,具有差异性;其二,心理效应的表现形式、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三,同一种心理效应对于不同个体的作用程度不同,具有个体差异性。心理效应的不自觉性所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心理效应是学习和社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它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习得行为,它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心理反应。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映效应
首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就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初次接触时给教育对象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虽然多是表面的、浅层的东西,但是往往也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并且影响以后对该人的认识。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作罗森塔尔效应,亦称期待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古希腊神话中一位主人公的名字――皮格马利翁命名了这种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赛普勒斯的国王,他擅长雕塑,并且在雕刻一个少女塑像的过程中倾注了全部心血,并深深爱上了自己塑造的少女形象。上帝为他的痴情而感动,于是便赋予这尊雕像以生命。二人最终结为夫妻,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所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从中抽取几十名学生,并告诉老师说他们是预测中发现将来有发展前途的好苗子。几个月之后再来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到老师的赞许与认可。研究者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他们倾注心血、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受到鼓舞进而激发其内在潜能,获得很大进步。当教师受到心理学家的暗示后,不自觉地将这些学生视为人才而青睐有加。教师认为他们有发展潜力,期待他们成为天才。这种期待心理无时无刻不反映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从而对这些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暗示和激励,使他们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因此在行动中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效应又叫作期待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同样应当对教育对象充满期待,将他们当作有发展前途、发展潜力的人才来对待。
(三)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从霍桑试验中得出的一条规律。20世纪初,美国一些学者在霍桑电气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其中有一个研究叫“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2万多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们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结果这一实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工人们在工作中会积聚许多不满情绪,但这种情感的压抑却无处发泄。这一实验给了工人们宣泄自己情感的机会,压抑在内心的种种不满情绪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发泄。工人发泄了不满情绪之后,心情就会舒畅,工作也变得积极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以该实验地点的名字来命名为“霍桑效应”,即由于受到特别关注和有效的情绪宣泄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因此这种效应也可以叫作宣泄效应。这一效应表明,如果人们感觉到自己的言行受到了关注、意见得到了认真对待、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他们往往会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如果将这一效应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断定,如果被教育的对象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他们同样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又叫维特效应。这种效应指的是在群体当中,人们会在情绪上互相感染,行为上彼此效仿。这一心理效应源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之后,整个欧洲出现了相继模仿维特自杀的现象。这个效应其实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注意强调群体当中的典型模范效应。
(五)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源于美国麻省理工教授洛伦兹。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天气预报。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一个问题:细小差异可能导致巨大反差。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自己的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煽动几下翅膀,有可能会在一个月以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风暴。蝴蝶效应也用来比喻一个微小的事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巨大变化。
三、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合理借鉴首因效应,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初次接触教育对象时,一方面要努力克服首映效应的消极影响,不能通过初次接触就对对方贴以“标签”,形成思维定式,不能只凭第一印象对人下结论,而应当在全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合理借鉴首映效应中的积极因素,在初次与教育对象接触时,要适当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比如:不要穿奇装异服,穿着要得体大方、整洁、素雅;讲话要面带微笑、目光亲切,说话声音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人数和场地的大小而定,不能太低或者太高,音量要适度;交谈时可以加上一些手势,加大对某个问题的形容力度,充分运用无声语言传递信息;站着要挺拔、自然、轻松,坐着要端正、文雅、自如,步态要从容、平稳、充满自信。与矫揉造作相比,自然大方才是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善自己的言谈举止、形象气质,争取给教育对象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己的内在人格魅力奠定基础。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才能让学生们在第一次见你时就“深深喜欢上你”。
(二)充分借鉴皮格马利翁效应,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自信心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充分借鉴皮格马利翁效应,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那样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对所有教育对象一视同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等生”“落后分子”,我们一定要对他们寄予期待的目光,赞赏、鼓励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恰当的机会让其得到充分的表现;要通过言语、目光、行动上对他们的期待与关怀,让其备感温暖,他们就会被感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就会取得显著的进步,甚至产生奇迹。同时也能让他们从自卑者蜕变为自信者。
(三)正确借鉴霍桑效应,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基础
要想正确借鉴霍桑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当关注每一个教育对象,让每一个教育对象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这种内在激励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比实物奖励更加有效。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到教育对象当中,紧密联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到教育对象当中,要加强与教育对象的联系,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愿与心声,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绝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这种联系不仅仅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还应该贯穿到课堂之外。课堂上的联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走出课堂,走进宿舍,与学生谈心聊天、充分互动。这个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者正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心理医生、知心朋友、长辈。正确借鉴霍桑效应不仅能够在教育对象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而且能够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感情,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基础。
(四)善于运用示范效应,在受教育者中传递一种正能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示范效应。在群体中要树立模范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受教育者中要营造一种正能量,要避免不良风气、不良习惯的蔓延。班杜拉曾说:“大多数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做好,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身作则,自身言行是否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因此,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着眼于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教育对象中培养一批模范典型,发挥带头作用,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善于缓解紧张的气氛,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沉闷、死板的窠臼。思政工作者只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创新、寓教于乐,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科学借鉴蝴蝶效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科学借鉴蝴蝶效应,提高思政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既要对可能发生的小问题防患于未然,防止发生连锁反应;又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要见微知著,勤于观察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把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善于洞察细小问题的发展趋势,对小问题要做到三个“不”,即“不忽视、不轻视、不蔑视”。这正如老子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亡羊补牢、不能依靠“消防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将可能预见的问题最小化,防止发生恶性连锁反应。
(六)注意破窗效应的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面向时代,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加入新元素,必须采取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灵活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会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落入刻板和守旧的俗套,才能推陈出新、生机盎然。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中,要巧妙借鉴某些心理效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还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借鉴心理效应,有利于改善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自信心。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借鉴心理效应并积极实践,才能够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满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1).
[2]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3]赵艳波,刘绛华.论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求实,2014(7):88-91.
[4]丁江.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95-97.
[5]范树成.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1(8):53-56.
[6]黎颜.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0-51.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教师素质包含有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以及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理素养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是“育人”的必备前提。学校美术在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调对学生的“美育”与“德育”功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对学校美术教师的心理特征进行归纳,并对不良心理问题作出分析与判断,探讨与之对应的策略是当前美术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于外部环境的心理问题
1.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不良心理问题。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与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变化上。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间往往是一种单向的授受关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新型课堂强调教师的引导、合作与参与,这种以民主、平等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很难让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所接受。传统美术教学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新型课堂中则更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与情感教学的重视给了教师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以宏观概念把握教学。在教学手段方面,新媒体、新设备以及网络教学的发展尤其让一些老教师感到措手不及,跟不上时代潮流。这些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很容易让适应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产生或矛盾、或抵触、或无助、或焦虑的不良心理问题。
1.2多重社会角色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被赋予了“蜡烛”、“春蚕”、“人梯”的光荣称号。这种褒奖给教师带来光荣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认知观往往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普通角色,这种普通角色与社会“圣化”的高期望之间势必产生巨大反差,容易造成教师的自卑心理。另外,来自家庭与日常生活的各类琐事都对教师心理会产生影响。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如若不能及时化解,很容易被带入课堂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3美术教师的社会地位。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与“德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美术学科在学校中一直处于不重视的地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这种观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一现象自然会让美术教师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很容易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散漫、懈怠的状态。这类似于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教师最初或许是一种积极求进的态度,但由于学校的不重视,给美术教师贴上了一个“作用不大”的标签,就会使其产生既然不好,是破的东西,就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的消极心理。这不但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个体隐形心理
2.1偏好心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在学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更为喜爱、重视,而天资不好,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受到歧视。这种偏向心理有时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产生的,很难进行自我控制,并且具有顽固性倾向。教师一旦形成某种心理偏向,便很难逆转。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偏向不但制约着教师的决策力与判断力,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易于产生不求上进、情绪低落的不良心理。
2.2个人主义心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思想观念与创作过程中追求自由思想、个性特色与创作风格。基于这一学科特征,许多美术家甚至美术教师在长期的学习、创作中,或多或少的养成了“个人主义”心理。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常常是极端强调个性教育,忽视集体意识教育,或是一味从自己的判断、好恶出发褒扬自己认可的作品,而否定与之喜好不符的作品。在这种“个人主义”心理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学很难达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智与观念的目标,不利于学生自身素养与能力的拓展。
2.3不信任心理。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品质已经成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贯穿于教育本身。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总抱有一种“不信任”心理。如担心课程内容被学生难以理解而进行拖沓沉长的讲解,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由探究、体验与发现的机会,难以让学生对美术这门体验性强,具有过程性的学科保持积极持久的兴趣。担心学生的课余策划做不好而“亲自上阵”。对学生主持的一些活动都“事必躬亲”,不敢放手,生怕出错。实践证明,这种“不信任”心理完全是多此一举,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各项能力得以充分提升。
3角色意识与职业态度
3.1职业态度与职业情感。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个人作用往往比其他学科显得更为重要。尹少淳在《理想与现实中徜徉》一书中写到:“如果说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法制’特征比较明显的话,美术教学则是‘人治’的因素更为突出。”具体来看,美术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情感以及意志等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心理学中,教学态度与风格是说明教师行为的一贯性概念,指教师在教学中所持有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美术教师的职业态度具体可以体现在工作意志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上。对于广大美术教师而言,或许并非人人热爱美术教育事业,但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基本的责任心是应该必须具备的东西。有责任感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才可能有所思、有所悟、进而又所得。认真负责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对美术教师情感的要求是基于职业态度之上的更高要求,美术教师的情感体现在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美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势必对学生给予影响,在欣赏教学中对优秀作品的真情感受当以激昂、婉转、生动的语言或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时,学生的心灵会被这种强烈的感情所同化。
3.2重美术本体轻教育功能。美术教育从字面上可以分解为“美术”与“教育”两个领域。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体系既具有完整的知识技能系统,又有着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品德与人格的养成上。在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美术教育的倾向有所不同,在基础美术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而非美术本体。对这一问题,中外一些思想家也早有相同的见解,如中国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其把教化与人伦放在首位,强调了绘画的道德教育意义。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道德教育是美术教育最早、最重要的目的。然而,由于美术教师多来自专业院校并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在意识形态上有较强的艺术家心理,这种心理使其注重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教育意识与教育知识相对淡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会一味强调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对学生情感体验、想象创造、道德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长远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美术教师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低、生活压力大、再加上新课改的影响使一些教师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个人因素,如个体性格、个人观念、艺术家心理等等。因此,对美术教师进行心理调控,强化其人格力量,可以从社会与个体这两个方面着手。
4加强社会对美术教师的认同与关怀
在美国,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已列入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为什么在美国艺术课程被如此重视?如能读一下《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就不难找到答案。标准指出,未来社会的竞争不能单纯地只考虑经济和技术方面,更要意识到精神和智慧的竞争,而艺术则具备培养学生精神与创作的关键作用。可见,美术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仍远远不够。这需要从社会及学校各层面加强对学校美术教育的认识,建构全社会对艺术教师的正确观念,合理客观地评价美术教师在“教书”尤其是“育人”方面做出的贡献。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增强美术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使更多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又有教育热情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进而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与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应努力营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注重教师队伍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如邀请有关专家适当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同时也可结合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困扰,化解不良心理倾向。
5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5.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指一个人感受自我存在的经验。已有研究发现自我观念影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在教师个人认识中建立对自己性格、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正确认识,进而把这种认识贯穿于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面对自身不足与缺憾并努力做出改进。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合理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树立美术教师的职业自信心,不断提高心理成熟度。在日程生活及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因各种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虽然教师都有控制不良心理、情绪的共识,但往往很难从中脱离。这种情况下与其强行压制倒不如顺势利导、引入教学。曾听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术教师因爱犬的死去而情绪低落,在课堂上她没有压制自己难过的情绪,也没有失声痛哭倾诉自己的悲痛,而是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和爱犬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谊,然后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生活中的动物。教师在这样一节课美术上不仅倾诉了心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爱动物的的意识,真可谓是一堂生动而成功的美术课。
5.2养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人们常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如此,对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亦如此。根据个体的不同,每个人所持有的兴趣爱好也会各不相同,如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则可能喜欢唱歌、户外、养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保持健康心理的良方,也能对已经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起到发泄的作用。如在压力过大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以运动的方式合理发泄,不但能摆脱内心的不快,而且还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增强体质,何乐而不为呢?再如,通过舒缓、优雅的音乐来放松紧张的心理同样也是很好的心理保健方法。
5.3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知识、技能易于老化,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才能紧跟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勇立潮头的自信心理。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各种新观念与新设施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若教师能有“问道在先”的优势,那么面对新课改只会是一种契机而非挑战。再如,美术教师重美术轻教育的心理与其缺少教育理论知识与观念的实际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在掌握丰富教育理论与观念的基础上,才可能在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由此可见,美术教师最需要在专业技能之外优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并结合自身个性和聪明才智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在教学成果中获得满足,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美]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李勇.心理效应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下),2012(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