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的审美作用范文

艺术的审美作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9: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的审美作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的审美作用

篇1

关键词:通感 文学艺术 审美作用

通感这种积极修辞方式在修辞学领域已经被大家研究讨论得比较深入和全面了。通感不仅能调动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使人们更好地多方面地感知事物,从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同时,通感还能够调动人们的联想与想象,让人们从不同角度感受美,全身心地沐浴在美的光辉里,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运用通感,可以产生奇妙的美学效果。下面。我们着重从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通感的这种审美作用。

通感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作用也很大。它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可以塑造形象,创造意境,使形象丰满有神,意境含蓄有味。由于通感多方面诉诸人的感觉,因此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等待着,等待着,

载着你遗体的灵车,

碾过我们的心………。”(李瑛《一月的哀思》)

和总理遗体告别时那种悲痛欲绝之情在机体觉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为我们所感知,但很难把它描述出来,现在用肤觉(碾过)来表达,这一感觉的移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失去总理的悲痛心情,读来不但富有诗意,含蓄有味,而且感染力很强,几欲催人泪下,最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朱自清《绿》)

这是写温州的梅雨潭。湖水微漾,光亮,洁净,这些都是视觉可见的,可作者用“滑滑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这样出其不意的肤觉上的感受去形容,似乎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柔嫩感跃然纸上,顿时把读者引入一种新的境界,使人充分感受到梅雨潭的明澈,可爱,如同亲眼见到它的湖光潋滟之色一样。这样写新鲜感强,给人多方面的美感享受。同时,语言也优美传神,生动形象。

通感的运用与作品的意境、情调是协调一致的,它使得作品更富有韵味、情致。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句传达出一个幽微淡雅的意境,它与整个作品的意境是一致的,读之正如“东风徐来”、“幽花初开”,“高楼月上,短笛斜吹”给人以美感。假如写“缕缕清香”仿佛远处天边隐隐的雷声,虽然二者也可以找到一些相似点,但由于“隐隐雷声”中包孕着“雄浑”与“悲壮”,“缕缕清香”里蕴含着“典雅”与“恬淡”,二者的意境不同,风格不同,只会使人哑然失笑。

我国自古以来的艺术作品都很重视意境的虚实相间。太虚则浮,太实则滞,只有虚实搭配,才能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作品气韵生动。通感就是使虚实相间的一种好方法。通感首先对事物有具体的感觉,但它又不限于某一感觉,能调动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因此,通感可以少胜多,留下大片空白,让读者用联想与想象去补充。达到虚实相间、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巨大的美的感染。如: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红杏”是视觉形象,“红杏枝头”这是春天的实景,但一个“闹”字形成视听通感,它不但写出了红杏的鲜红耀目,开得热烈,而且还激发了我们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蝴蝶的翩翩飞舞,似乎听见了蜜蜂的嗡嗡小唱……因此,王国维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这一个“闹”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统一,将春天的蓬勃生机刻划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

通感在音乐别重要。在音乐创作中,音乐家总是力求把听觉转化为视觉,追求音乐的形象和色彩。如:在德彪西的《月光》中,我们感到了月夜的恬静。幽邃的远山,粼波潺的溪,清风和明月;而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则把我们带到绿色满园的春天,山涧漫溢着春潮,生命在田野欢舞……欣赏音乐时,运用通感,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而欣喜,而悲伤。正如巴金在《家》中描写的“清脆的,婉转的笛声,好像在诉说美妙的故事。它从空中送到楼房里来,而且送到众人的心里,使他们忘记了繁琐的现实。每个人都有过一段美妙的梦景,这时候都被笛声唤起了。于是,全沉默着,沉醉在回忆里,让笛声软软地在他们的耳边飘荡。”这样,就使我们驾着通感的小舟,在音乐的海洋上漫游,能够畅行无阻。我国古代伯牙鼓琴表现高山,钟子期说:“巍巍乎若高山”,又弹奏流水,钟子期则默然神会,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至传为知音美谈。钟子期在欣赏琴声时,就充分运用了听觉与视觉的通感,由此可见,通感在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在音乐欣赏中,只停留在音乐听觉上,没有感情的波动与形象的联想(亦即利用通感)得到的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美感,这是不无道理的。

我国绘画艺术历来很重视神韵,力求静中有动,追求画面的旋律、节奏。明代画家徐渭的《驴背吟诗图》使人感到一种驴蹄行进的节奏感,似乎听见了驴蹄“的的答答”的声音,活灵活现,这是画家微妙的音乐感觉在画上的传达,而这传达是画家运用视觉与听觉通感的结果。画家运用通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含蓄地表达出画意,如:宋朝设置了规模很大的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有一次,出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要求作画。好多考生不知从何下手,运用视觉艺术绘画来表现嗅觉的“香”。而有一考生则画了一幅很成功的画,繁花压枝,落花遍地,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马蹄,蹁跹飞舞。“香”是嗅觉,它在画面上是很难直接表达的。但这考生,运用视觉与嗅觉的通感,巧妙地画了几只蝴蝶,因为蝴蝶喜爱花香,这就很好地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一画意,而且增加了盎然的春意,妙趣横生,衬托出了游人赏春以后的愉快心情。欣赏画时运用通感,可以扩大美感范围,如:白居易《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视觉与听觉通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感受美,领略美的风光。雕塑要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就会运用通感。希腊晚期雕像《拉奥孔》就是很好地利用通感的一例。温克尔曼在《关于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里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里说:“在极端强烈的痛苦里,这种心灵描绘在拉奥孔的脸上,并且不但是在脸上,在一切肌肉和筋络所展现的痛苦,不用向脸上和其它部分去看,仅仅看到那因痛苦而向内里收缩的下半身,我们几乎会在自己身上感觉着。”至于那稍微开启的嘴也使我们仿佛听到拉奥孔痛苦的微呻与叹息。这是视觉与肤觉、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在雕塑中的运用。假若没有通感的运用,雕塑的艺术魅力不知要逊色多少,甚至一尊雕塑只不过是一块刻过的石头罢了。建筑中的“窗”、“柱”的配合,间架结构及比例等形式就犹如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因此,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颐和园长廊给人的感受,与一部狂想曲毫无二致。苏州园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音乐的旋律。在建筑中,实用和美往往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篇2

[关键词]改革;重要性;启蒙;审美观;总之

一、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六门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法门类,如:幼 儿 健 康 教 育和幼 儿 社 会 教 育之 外,还 增 加 了专 门 培养。训练幼儿园教师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能力的教材。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在其他一些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而且,对原有教材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删简,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因此,反映幼儿教育时展的要求与趋势,适应了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美术教育启发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新生儿就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感受美的反应。比如给新生儿看不同的图形,对那些结构好的图形,如同心圆等。

他们注视的时间就比结构不好的图形长些。给他们看正常的人脸图

和把眼睛、鼻子、嘴都弄错位的歪曲的人脸图,他们对正常人脸图注

视的时间就比错位人脸图长些。这似乎也说明连新生儿也具有一种

倾向于B美C的感觉反应。同样,幼儿也具有明显的爱美倾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且会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以使自己得到对美感受的满足。诚然,年幼儿童的美感只停留在直观感受的水平上。

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把他们对美的肤浅感受和体验加以引伸。幼儿对美的感受的肤浅性多表现在他们只是从色彩是否鲜艳、形状是否熟悉和好看以及对他们自己的功用上。引伸就是帮助幼儿认识面对的事物或美术作品为什么美,它展现给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层次进行引导。

2、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发现美。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美丽的世界,年幼儿童眼中的世界更是美好的,充满着奇异色彩的大千世界。在客观上,大自然中,社会上,人们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无不存在着美。的确,不是没有美,不是缺

少美,问题在于人们会不会发现无处不在的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大多数场合是靠自发性、靠客观事物某种特色的鲜明性的吸引,自觉地去发现美的情况是很少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诚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美术活动给幼儿奠定下日后发展发现美的能力、奠定下能发现与他人感受不同的美的能力的基础。

3、通过美术教育指导幼儿创造美。

美术中的画画和造型操作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有些动物

也有其高超的操作本领 。如被称为灵巧缝纫女的缝叶莺用大型树叶

叶片和植物纤维等缝合成的口袋形的窝巢,被称为优秀纺织工的织

布鸟,能用植物纤维编织成上有实心巢颈,中间有大空心的巢室,底

下有开口的飞行管道的精巧的吊巢,更有大家都熟知的蜜蜂的蜂巢,

那精确的尺寸、精巧的几何体结构,足可以算得上巧夺天工的建筑。

因此人们习惯于把蜜蜂叫做高超的建筑师。可见,这些动物的造型能力都远超过了人类幼儿期的儿童。但是,不管动物的造型能力多么高超,建筑本领多么精巧,也只停留在接受它们的祖先的遗传,继承祖祖辈辈传递下来的本事。幼小的孩童尽管本领稚拙,可是在他们身上却蕴育着创造性潜能。发展幼儿对美 的 感 知 和 体 验 的 作用,对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的意义。然而美术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更

突出的意义还是在于开发幼儿创造美的潜能,培养幼儿创造美的形

象的能力。

诚然,幼小儿童还不能自觉地意识到她在创造和谐美。但是这种创造意识已经以潜意识的形态蕴育在她的头脑中,创造和谐美的能力也已经以潜在能力的形态隐含在画面的形式美中,并为以后发展创造美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是幼儿美术教育培养创造美的一个重要任务。审美能力包括发现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幼儿美术教育里需要说明的是表现美的能力在审美能力中的地位的问题。我们认为创造美的能力本身包含着两重意思:其一是一般所指的表现能力,其二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表现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审美教育只能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础能力、启迪创新意识。因而应该定位在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水平上。所以说,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

一种学科的意义在于这个学科的性质和它对于学习对象的功能。幼儿美术这种艺术,具有一般艺术的性质和功能。对幼儿来说它

也是一种游戏,具有游戏的性质和功能。幼儿美术作为年幼儿童表现

篇3

关键词 共情;艺术经验;审美愿望;中介作用

分类号 B824.6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3.001

1 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末,有关艺术与审美的讨论中就会提到共情一词,最初用的词是德语einfühlung(Gladstein, 1984)。在艺术体验中,个体通过自身的感觉运动系统对他人心理状态或情感进行模仿,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Freedberg & Gallese, 2007)。艺术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感觉、知觉、运动系统的参与,进而提升个体在认知和人际互动方面的表现(PhillipsSilver & Keller, 2012)。具体而言,参与艺术活动,反复练习了某种视觉、听觉或动作模式的技能,使之与时间空间相协调,或者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达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些技能要求个体具有预测事件、识别他人意图以及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适应的能力(Sebanz, Bekkering, & Knoblich, 2006)。艺术活动中建立的知觉-表现的关系(percep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能够解释个体共情能力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艺术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来探讨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并且尝试说明审美愿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共情是指个体进入与他人相似的认知或情感状态的能力(Sevdalis & Raab, 2014)。目前的研究者认为共情是社会认知的核心,并且在感觉、知觉、行动和情绪之间起到联系的作用(Decety, 2010)。Goldman(2009)提出的模仿论是目前解释共情心理机制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模仿认为个体通过进入和他人相似的情境中,模仿他人从而计算和预测他人的情感状态(Gallase & Goldman, 1998)。例如,当一个人失恋并悲伤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能体会到对方这种悲伤,是因为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失恋这种情境中,从而理解和体会对方的悲伤情绪。而且这种共情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有模仿他人的能力(Arkway, 2000)。艺术经验能够影响个体的共情,正是因为艺术活动使我们进入一个模仿的共情过程。

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音乐、舞蹈、表演等不同领域的艺术活动都与共情能力有关。音乐作为一种交流信号,最早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模仿,倾听者通过模仿后的体验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这个机制便是共情的过程(Egermann & McAdams, 2013)。有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共情能力(Kalliopuska & Ruokonen, 1993)。Goldstein(2011)的研究也发现对被试进行一年的艺术训练(视觉艺术和音乐)后,被试的共情水平明显提高。舞蹈作为一个个体动作模仿的过程,也被证明可以培养人的共情能力(Behrends, Müller, & Dziobek, 2012)。同时,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个体能够通过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来获得一些情感信息,然后经过大脑区域的模仿从而体会到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种带有情感的身体活动使观看者自身的情感过程得到激发,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情(Christensen & CalvoMerino, 2013)。

在表演领域,戏剧理论学家们研究不同人的共情能力发现,表演艺术可以提高个体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Verducci, 2000),这是因为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感受所要诠释的角色,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演员对剧本角色的模仿并产生共情的过程。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如有研究表明演员的共情得分虽然比非演员的高,但差异并不显著(Goldstein, Wu, & Winner, 2009)。

上述研究大多基于短时间的艺术训练,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比较小,并且只是以某一种艺术形式为分析对象。本研究以长期从事艺术活动的专业人士对研究对象,同时在研究中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活动形式,希望进一步确认艺术经验与共情之间的关系。

艺术经验影响共情能力的过程,目前尚缺少解释。审美愿望(aesthetic desire)是审美的动机成分,在艺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美愿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关注程度,代表了个体发现美好刺激的全部动机(包括和艺术相关的刺激和非艺术刺激)(Lundy, Schenkel, Akrie, & Walker, 2010)。马斯洛相信人有审美的需要,即对美的欣赏和追求的需要,并且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关注能够使个体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有研究表明,审美愿望强烈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Lundy et al., 2010)。在音乐赏析中,个体的审美愿望越强烈,对音乐的敏感性越强(Gordon, 1965)。也就是说,在艺术活动中,审美愿望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关注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更加深入地体会艺术所带来的感受。

一方面,艺术经验丰富的人审美愿望更强烈。人们经过艺术训练之后会影响人们对艺术的情感反应,艺术方面的专家相比于新手更能理解抽象艺术,也对这种抽象艺术更感兴趣(Millis, 2001)。随着艺术经验的增加,表演家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妆容和服饰,关注事物美的一面,从而希望给观众带来最大程度的美的享受以及审美愉悦。Manesi(2015)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观察带有斑纹的蝴蝶的图片能够提升被试对美的欣赏以及审美的态度。因此,艺术经验的增加能够提升个体的审美愿望。

另一方面,审美愿望高的人也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Lundy(2010)等人在审美愿望的测量研究中提到,审美愿望得分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艺术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愿望,同时唤起人类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地共情他人(Smyth, 1996)。因此,从事更多的艺术活动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审美愿望,同时审美愿望强烈的人会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为审美愿望对艺术经验与共情的中介作用提供实证研究证据。

艺术活动是需要身体多感官参与和协调运动的复杂活动,但是艺术经验与个体心理过程的关系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艺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共情的模仿论都指出,艺术经验与共情能力有密切的正向关系,然而目前的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对其中的心理过程也缺乏探索。本研究以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管理专业,以及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艺术经验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审美愿望的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调查了280名艺术及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男生135人,女生136人,9人未报告性别,平均年龄为18.55岁,标准差为3.08)。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自北京市某艺术院校(音乐专业63人和舞蹈专业77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自该艺术院校非艺术专业(文化管理专业62人,以下简称文管专业)和另一所北京市普通高校(经管专业78人)。

在调查中询问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艺术专长,艺术专业大学生100%具有艺术专长,并且在校主要从事艺术学习、艺术实践,同时也会进行大量艺术赏析;艺术院校文管专业学生有80.3%具有某种艺术专长,目前在校并非专业从事艺术学习和实践,但是有较多的艺术赏析经验;普通院校大学生中有11.5%具有某种艺术专长,同时其日常学习中跟艺术有关的活动非常少。

2.2 研究工具

2.2.1 艺术经验问卷

参考Chatterjee等 (2010)的艺术经验问卷,根据本研究的调查情境进行了修改,以考察被试日常从事各类与艺术相关活动的频率。问卷包含三个项目,分别为“您每周从事各类艺术学习的时间大约为多长?”“您每周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的时间大约为多长?”“您每周用于各类艺术欣赏的时间大约为多长?”。题目所指的艺术学习、活动与欣赏包括绘、音乐、戏剧、文学、舞蹈、雕塑、影视制作、景观建筑、工艺品等,但不包括电子游戏、影视剧、动漫、流行音乐。问卷采用7点评分,0代表“几乎没有”,1代表“1~2个小时”,2代表“3~4个小时”,3代表“5~6个小时”,4代表“7~8个小时”,5代表“9~10个小时”,6代表“11个小时以上”。将三个项目的分数平均,作为被试艺术经验得分,分数越高代表艺术经验越多。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6,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2.2.2 审美愿望问卷

本研究将Lundy等人(2010)编制的审美愿望量表(Desire for Aesthetics Scale,DFAS)进行了中文修订。由具有良好双语能力的心理学研究者进行翻译,并请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回译,然后由另一名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心理学研究者进行比对,确定最终中文题目。问卷共有36个项目,为单一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评价,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审美愿望问卷评价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对美的偏好和兴趣。典型题目如:“如果我要养一只宠物狗或猫的话,我非常在意它看起来有多漂亮”,“周围环境是否美好会影响我的心情”,“当挑选储蓄卡或者信用卡的时候,我并不关心卡片背景设计是不是吸引人(反向计分题)”。为确保中文版问卷具备良好的测量学指标。首先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通过题总相关和区分度检验,删除其中的2、19、24、26题,剩余32个题目。对这32个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Cronbach α系数=0.76,信度良好。英文版原始问卷为单一维度,因此,将所有项目分数平均,反映审美愿望,分数越高表明审美愿望越强烈。

2.2.3 共情问卷

共情测量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C;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该问卷由四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幻想(fantasy)、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共情关注(empathic care)和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共22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评价, 1代表“完全不像”,5代表“完全像”。 Cronbach α系数为0.70。分数越高表明共情能力越强。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施测过程为集体施测,向被试统一发放问卷并统一收回。最后会要求被试填写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龄、专业等。施测过程要求环境保持安静,并告知被试希望认真填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软件,并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2.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可能会导致共同方法偏差,参照以往研究进行了如下控制和检验(周浩, 龙立荣, 2004)。施测程序方面的控制主要包括:

(1) 选取信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进行施测,尽可能减少研究中由于问卷的局限性对研究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2) 采用匿名的方式施测,确保被试能够放心作答,没有掩饰的必要。

(3) 部分问卷有反向计分题。

(4) 对问卷的指导语和计分方式做出适当区分和转换。统计上的检验包括,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Harman’s单因素检验法来检验问卷的共同方法偏差,第一个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11.95%,小于40%的临近标准,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中并没有某一个因子解释力很大,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

4.2 美愿望对艺术经验与共情的中介作用

对艺术经验、审美愿望和共情三者关系的分析表明:审美愿望在艺术经验和共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艺术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共情能力,同时艺术经验也能够通过审美愿望的中介作用对共情产生影响。审美愿望是审美的动机成分,有研究表明,和那些对审美不感兴趣的个体相比较,那些在审美愿望量表上得分高的个体更可能产生高峰体验,体验到由审美所带来的愉悦感(Lundy et al., 2010)。随着个体从事艺术活动的时间增长,艺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仅仅会增加他们与艺术活动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他们的审美愿望也会变得强烈,即会越来越喜欢关注事物美的一面。正如表演者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形体以及服装是否得体,因为他们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尽可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随着个体艺术经验的增加,个体的审美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进而提升个体的共情能力。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考察了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以及审美愿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发现艺术经验高的大学生共情能力也高,这验证了之前的假设。同时审美愿望对艺术经验和共情的中介作用表明,艺术经验不仅可以提升共情能力,而且还会通过影响审美愿望来间接提升共情能力。这一结果为提升共情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研究被试选取的专业为音乐、舞蹈、文化管理和经济管理,涉及的艺术门类和总样本量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还需要选取更大的样本量,进一步检验该结论的可靠性。同时,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审美愿望在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有关艺术经验影响共情的心理过程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另外,本研究仅为相关设计,未来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证实艺术训练对于提升审美愿望和共情能力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从事和艺术相关活动(无论是舞蹈还是音乐)的人确实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并且,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具有更强烈的审美愿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只关注物体的实用功效开始向同时关注物体的装饰功效过渡,即人们越来越追求艺术和美的价值。与此同时,随着艺术经验的增加还会提升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使我们的审美愿望更加强烈,强烈的审美愿望可能促使我们发展出更好的共情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区分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个体共情能力的影响,建立标准化的干预方案,可应用于学校情商教育,企业领导力教练、团队合作训练,人格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治疗。总之,本研究探索了艺术活动在提升个体心理能力中的作用,揭示了艺术活动在心理干预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55-157.

周浩, 龙立荣 (2007).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Arkway, A. (2000). The simulation theory, the theory theory and folk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98(2), 115-137.

Behrends, A., Müller, S., & Dziobek, I. (2012). Moving in and out of synchrony: a concept for a new intervention fostering empathy through interactional movement and dance. Arts in Psychotherapy, 39(2), 107-116.

Chatterjee, A., Widick, P., Sternschein, R., Smith II, W. B., & Bromberger, B. (2010). The assessment of art attributes.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8(2), 207-222.

Christensen, J. F., & CalvoMerino, B. (2013). Dance as a subject for empirical aesthetic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 the Arts, 7(1), 76-88.

Decety, J. (2010). The neuro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humans.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32(4), 257-267.

Egermann, H., & McAdams, S. (2013). Empathy and emotional contagion as a link between recognized and felt emotions in music listening.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31(2), 139-156.

Freedberg, D., & Gallese, V. (2007). Motion, emotion and empathy in esthetic exper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5), 197-203.

Gallese, V., & Goldman, A. (1998). Mirror neurons and the simulation theory of mindread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12), 493-501.

Gladstein, G. A. (1984).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contemporary empathy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0(1), 38-59.

Goldman, A. I. (2009). Mirroring, simulating and mindreading. Mind & Language, 24(24), 235-252.

Goldstein, T. R. (2011). Correlations among socialcognitive skills in adolescents involved in acting or arts classes.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5(2), 97-103.

Goldstein, T. R., Wu, K., & Winner, E. (2009). Actors are skilled in theory of mind but not empathy.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9(2), 115-133.

Gordon, E. (1965). The musical aptitude profile: a new and unique music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6), 12-16.

Hayes, A. F.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alliopuska, M. , & Ruokonen, I. (1993). A study with a followup of the effects of music education on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empathy.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76(1), 131-137.

Lundy, D. E., Schenkel, M. B., Akrie, T. N., & Walker, A. M. (2010). How important is beauty to you?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re for aesthetics scale.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8(1), 73-92.

Manesi, Z., Van Lange, P. A., & Pollet, T. V. (2015). Butterfly eyespots: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e on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conservation attitudes. PloS one, 10(11), 1-20.

Millis, K. (2001). Making meaning brings pleasure: the influence of titles on aesthetic experiences. Emotion, 1(3), 320-329.

PhillipsSilver, J., & Keller, P. E. (2012). Searching for roots of entrainment and joint action in early musical interaction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2), 26-37.

Preacher, K. J., & Hayes, A. F. (2004).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36(4), 717-731.

Sebanz, N., Bekkering, H., & Knoblich, G. (2006). Joint action: bodies and minds moving together.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2), 70-76.

Sevdalis, V., & Raab, M. (2014). Empathy in sports, exercise,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5(2), 173-179.

Smyth, T. (1996). Reinstating the person in the professional: reflections on empath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4(5), 932-937.

Tomasello, M., Carpenter, M., Call, J., Behne, T., & Moll, H. (2005).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intentions: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ogni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8(5), 675-691.

篇4

【关键词】盆景艺术;审美教育;幼儿美育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幼儿园在室内种植并摆放盆植,用于绿化幼儿园室内环境。盆植即盆中栽植,它是将花草树木随意种于盆内,任其自由生长,不进行任何艺术处理的一种非艺术品。①在盆植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化的改造与创作,加之以艺术化和人文化的元素,便可使之成为盆景艺术。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如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深受世人喜爱。它在对自然进行审美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上,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小型的花草树木、山石池水、屋宇亭桥等基本要素进行艺术加工后布局于盆钵内,以优美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自然与人文景观。②它以盆为“纸”,以树木山石及配件等材料为“绘”,故又被誉为“立体的画”。③盆景艺术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趣味、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适合运用于幼儿园的审美教育。

一、盆景艺术的组成部分及审美价值

盆景艺术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树木盆景以表现虬曲苍劲的古木或枝叶扶疏的森林为主,山水盆景则是将山石与水景相结合,用以模仿雄伟或是秀丽的山水景象。④二者的表现内容皆可根据所占空间的大小,划分为主景和点缀之景两个组成部分。作为盆景中主景的树木和山水是创作者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以艺术手法表现的自然之景,其景宛若天成,在盆景中代表的是艺术化的自然。作为盆景中点缀之景的配件,其种类丰富多样,有亭台、楼阁、回廊、下棋者、放牛娃、垂钓渔翁、撑船老叟等,代表了艺术化的人文景观。盆景因此既包含自然之美,又包含人文之美,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艺术品,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和价值。

(一)盆景的自然之美

盆景艺术将自然之景浓缩于一盆之中,是大自然的缩影。就表达主题而言,盆景艺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材料在盆钵内以“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来展现宏伟多姿的大自然。就其创作材料而言,它是一种活的艺术形式。盆景艺术主要运用植物、山石、水等自然原始材料,其材料具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属性,并充满自然生机。就其产生的目的和原因而言,盆景艺术于一盆之内尽情展现自然风光,可摆放于室内外,用于美化人们生活,它的产生是人们喜爱并且亲近自然的一种表现。

(二)盆景的人文之美

作为盆景艺术中点缀之景的各式配件虽然体格小,但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代表的是人文之美,在盆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画龙点睛之妙。这种人文融于自然、自然不可缺少人文的审美追求和布局设计完美地诠释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审美追求不仅体现在盆景艺术中,还在我国诗歌和山水画中皆有所表现。如柳宗元的诗《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如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此外,我国早期山水画大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起衬托作用,后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它开始独立于人物画而自成一科。在此时的山水画中,自然山水、树木虽已占据画面绝大部分位置,但大多数山水画仍保存有人文元素。代表人文的各式建筑以及人物等景在画面中所居之位虽小,然而这类点缀之景却突出了自然的宏伟壮阔,且在自然之美中融入人文的元素,在给自然注入活力的同时又展现了画面的人文之美。

(三)盆景的艺术之美

盆景艺术的主景所运用的创作材料虽属自然,但其中对树木山石的选材、修剪、粘接组合以及打磨等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审美理想,表现的是艺术化的自然。点缀之景主要是用陶瓷、泥塑和木雕等工艺塑造而成的各式建筑、舟船以及人物,属于我国民间艺术的范畴。盆景艺术结合中国山水画与园林艺术的审美理念,创作者对主景和点缀之景的位置摆放苦心经营,将艺术化的自然与艺术化的人文合二为一,使其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具有包含自然和人文气息的艺术之美。

二、盆景艺术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审美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此提高幼儿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增强幼儿生活乐趣。⑤盆景艺术集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于一身,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文化知识,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情操。

(一)促进幼儿亲近自然,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盆景艺术是一种将自然与人文和谐地融为一体的艺术。无论是在树木盆景还是在山水盆景中,占主体的都是树木山水等自然元素。以各式建筑和人物为代表的人文元素则被置于树木山水之间,相比于主体的树木山水,这些建筑和人物虽显得较为小巧,但恰恰是这种小巧突显了自然的宏伟与广大。通过对盆景艺术的欣赏与创作,幼儿移情于盆景中的人物,仿佛自身已融于自然,并由此对以树木山水为代表的大自然产生一种崇高的审美感,以此促进幼儿亲近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提高幼儿艺术修养,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盆景艺术与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立体山水画的盆景艺术,它具有与山水画“澄怀观道,坐以卧游”⑥的相同功能,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结合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触摸的特点,盆景艺术适合幼儿作为审美对象进行欣赏。盆景艺术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幼儿可以全方位地对其进行观赏,并且在观赏过程中可以亲自触摸感受。盆景艺术又是一种活的艺术,幼儿在近距离观赏时还可以闻到植物、山石和池水等自然的味道。盆景艺术具有可观、可感、可触、可嗅的特点,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综合地对盆景艺术进行感受和欣赏,不仅可以对盆景艺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解与喜爱。此外,盆景艺术中作为点缀之景的陶瓷、泥塑和木雕制作精巧生动,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观赏亦可增加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三)增长幼儿文化知识,培养幼儿道德情操

盆景艺术不仅有着优美的造型、深远的意境,并且还蕴含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点缀之景中的亭台楼阁、木桥回廊等建筑和各式人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此外,盆景主体树木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丰富的涵义,且与人的品德相联系。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并将山当作“仁”的形象化表现。⑦孔子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⑧高诱于《淮南子·墬形训》中作注道:“山仁,万物生焉,故为积德。”⑨老子则是对水情有独钟,提出了“上善若水”,认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⑩各类植物因其种类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松柏象征着坚强不屈,梅、兰、竹、菊象征着君子的美好品行等。引导幼儿对盆景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使他们增长知识,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装饰幼儿园环境,美化幼儿生活

盆景艺术运用自然材料,如植物、石、水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具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功效。作为显性课程资源的盆景艺术可以增加幼儿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促进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丰富幼儿的知识并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而作为隐性课程资源的盆景艺术则可以运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可引导幼儿将他们所创作的盆景摆放于室内。这不仅可以弥补室内缺少植物绿化的缺陷,而且还具有装饰环境,美化幼儿生活的功能。

三、结语

盆景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与创作。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过于强调手法技巧,而应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盆景艺术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对盆景的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进行全面地欣赏,并在此基础上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应让幼儿接触广泛而并非精深的知识。盆景艺术具有极大的创作自由和审美趣味,并且符合幼儿好玩、好动的特性,适合用于幼儿园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武忠.中国盆景艺术鉴赏[J].中国园林,1997(5).

[2]朱良志.天趣: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J].学海,2009(4).

篇5

【关键词】粤剧艺术;审美教育

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地区,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粤剧便是众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特点,部分人群对其也有着难以言明的热爱。首先,粤剧是我国传承的文化之一,经过近700年时光的锤炼早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其次,粤剧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据调查,我国有近40%的人群对其有着深厚的热情。由于这些观众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为粤剧体系的展现提供了动力。在长期的粤剧艺术实践中,对于审美教育起到的作用则相对明显。

一、粤剧艺术的审美教育手段

(一)“以情感人”

众所周知,粤剧的题材无不取自于生活,而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又无一不透露着对于情感的表达。所以,基于情感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从情感处着手。以《六月飞霜》为例,《六月飞霜》又名《窦娥冤》,此间蕴含的情感可谓匠心独具,采用东汉年间“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进行改编。主要讲述一位书生为偿还高额债务,将其女抵押他人,从而引发的后续故事,最终结果则是窦娥被人诬告毒害杀人,被昏官处斩。在临死前,许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而后,虽是六月天气,却突然天降大雪,这漫天大雪似乎是在诉说着窦娥冤屈。至此,戏剧的情感已经被尽数引发,能够使观看的人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这部剧所带来的情感共鸣。但也万幸,这部剧却被赋予了一个尚且令人宽慰的结局。窦娥的父亲最终官爵加身,并为窦娥一事平冤昭雪。这部《六月飞霜》虽然是我国著名的悲剧之一,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对情感的体现,都已经有了极高的水平。所以,使用粤剧进行审美教育,以情感人必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潜移默化”

其实,无论是粤剧艺术还是审美教育都是以人为载体开展的活动。但是,基于意识对人的教育,并不一定是通过表演者对观众使用强制手段达成的,而是有欣赏者在对粤剧艺术欣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以及审美得到提升。此外,粤剧艺术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止于此,通过粤剧艺术的展现方式,能够有效地对人本身的现实情感乃至精神面貌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教育作用。但是,基于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人在长时间处于粤剧艺术的氛围内,或者在对粤剧艺术有着较高层次的理解后,更容易对自身的精神状态以及审美进行提升,并且是自主状态下的提升。而且,当知识获取到一定程度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质变,也就是转化为人对其的精神感悟,而这也正是潜移默化的体现方式之一。

(三)“寓教于乐”

通过对粤剧艺术的分析,从本质上讲,艺术的审美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因为艺术本身的审美能力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其对应的审美教育则是以审美教育价值为基础,从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意义与艺术价值。在一般情况下,艺术家大多也会采用化真为美的手段,将生活上蕴含的情感融于艺术中,并以艺术的特殊形式展现出其本身存在的真实,然后供人享受,此为寓教于乐。而根据当前的粤剧艺术形态来看,在生活节奏较快以及工作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对粤剧艺术产生好奇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等于变相地扩张了粤剧艺术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中,人们出于对粤剧的好奇以及基于粤剧艺术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感受粤剧艺术。但是,要想有效地利用粤剧艺术进行审美教育,就需要保证粤剧艺术足够优秀,能够对刚接触的人群有着足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张粤剧艺术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目的。

二、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雄厚的国家,不只是粤剧艺术文化,在其他领域上的文化都经历着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并且在这千百年的时间内,我们的先人也对其作出了不断完善的工作。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秉承先人的意志,将传承的文化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以至于在增加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所以,对于粤剧文化也同样如此,要想有效地实现审美教育,不止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也要对粤剧文化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将完善的精神文化带给更多的人群。从艺术上进行传承和创新,让粤剧艺术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篇6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一、民间西兰卡普中的艺术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1.艺术体验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风俗习惯闻名。其中,人们将土家摆手舞和西兰卡普织棉喻为土家民间艺术的两朵奇葩。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手工织棉,“西兰”―“被面”,“卡普”―“花”,“西兰卡普”就是“带花的被面”的意思。西兰卡普具有制作手法奇特、成品美观、表达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是土家民族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文化外在的体现,传达着土家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民族风貌和奇特的工艺制作方法,就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借鉴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品味它的美学价值和借鉴价值。

2.艺术构思

由于西兰卡普的图案大都是人们手工制作而成的,曲线较少,结构上以直线为主,多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方式,制作方式单一。着眼于整体观感出发,西兰卡普是比较典型的平面构成。如在制作时,多采用垂直、水平或斜线有规律地排列、交织,形成各种有序的几何图案或者无序的其他图案。这种构成使色彩丰富、线条明显的主体图案和色彩、线条简单的次要图案,产生了繁复与简单、单调与复杂的对比,使明显的图案更为突出,使西兰卡普的图案不仅具有线条的运动感还有疏密有度的秩序感。因此在作品中都要考虑点线面。掌握规律并在实践中运用。在包装外观,造型设计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基础,运用卡普的装饰性图案,古朴简单原始、传统韵味浓厚雅俗共赏。在对西普兰卡进行包装时,还要对其图形与包装结构的结合方式进行巧妙地处理,不同的图形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视觉效果上更能取胜。歌德曾经说过:“自然对象只有在自然中才是自然的,艺术家一旦涉入,在其中穿插自己的思想,那自然对象就不能称之为自然对象了。艺术家在创造中使之前那个自然对象更具价值。”通过民间中的对象,在经过艺术的构想加后得以升华,这升华的过程源于生活的提炼。

大自然谨慎地向我们所显示的色彩是无比微妙的,它们激起艺术家的灵感,为装饰图案的色彩变现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卡普原汁原味的色彩中体现出大自然的基本配色规律,这种色彩的搭配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土家族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自己民族的喜爱与自豪。作为忠于艺术的我们如果能及时从自然中汲取色彩的精华和做好传承民间艺术精神。那么作品的色彩表现将会更加广阔。西兰卡普在色彩的运用中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在同一画面中具有强烈的色彩冲突。在这种色彩的强烈反差中,又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的和谐与宁静的感觉。因此,在把西普兰卡色彩的特点在包装中得以运用时,可以用纯净肃穆的黑色打底,使其他颜色的对比更为突出,主题和图形特征更为明确,从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除黑色外,红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以红为主,以黑为辅,在包装的设计中错落有致的出现,使之更加具有活力,再在包装中适当的添加其他色彩,使包装整体色彩具有对比感和层次感。最后,适当处理各种色彩在包装中出现的比例和所在位置,对整体效果进行估计,使包装在色彩上达到完美与协调。正如马克思说的“某种意义上还存在着一种规范和不可企及的标本的意义“。

篇7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凋亡:神经保护

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脑外伤后的作用开始被研究者关注。本文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CTT)对脑外伤的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试剂:CTT(BIOMOL公司产品),TUNEL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产品。

1.2 动物模型制备:2~3月龄健康SD大鼠64只(250~300g/只)雌雄各半。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侧脑室注射CTT)和对照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每组按处死时点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6小时8例、24小时8例、3天8例、7天8例。用10%水合氯醛3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经侧脑室注射CTT或生理盐水各10ml。第二天利用Marmarou等学者的自由落体撞击法制造脑外伤,撞击重量50 g,撞击高度1.5米。

1.3 神经症状评分:脑外伤后在各处死时点采用Longa和Kat-sumata等的方法观察并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1.4 TUNEL法测凋亡:大鼠经过生理盐水和4%多聚甲醛快速灌注后,完整取出脑组织,注意软脑膜剥离干净。将脑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浸泡3~4小时后。移入30%蔗糖溶液4℃下浸泡沉底2天。固定后的脑组织作20 μm厚的冰冻切片,再经TUNEL试剂盒处理后苏木素染色,400倍光镜下记数阳性细胞数。

1.5 统计方法: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作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见表1、图1。

2.2 CTT对脑外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在实验组和对照大鼠的海马部可以见到一定数量的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见图2、表2。

3 讨论

MMPs是一组与锌有关的金属蛋白酶,主要功能是降解和再塑造细胞外基质。该酶在正常的胚胎发育,组织塑型和一些疾病如膜性肾病、多囊肾、动脉粥样硬化、多种结缔组织疾病、关节炎和肿瘤转移等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中使用的CT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的抑制明胶酶MMP-2和MMP-9,而对MMP-8,MMP-13,MP-14等无抑制作用。

篇8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声乐演唱;地位;作用

1.前言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主要探究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本质和规律,它事关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声乐作品的歌词曲谱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展现的载体,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完全经由歌唱家演绎出来,进而对观众产生感染力的作用,使歌唱家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乐表演艺术以它的大众性,娱乐性,欣赏性,及鼓舞性艺术价值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对声乐演唱的成功实现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美感,燃起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2.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

2.1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客观性和主观创造性

艾伦 科普兰曾经说过:音乐必须具备真实的风格,并结合作品产生的一定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风格范畴,在认真依照表达有作曲家创作真实意图的乐谱前提下,把握好音乐作品多个方面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如实表现出作品本身的真实内涵。对于声乐作品的歌词,更要关注其所包含的情感,因为一幅完整的声乐作品是乐谱和歌词的和谐统一,乐谱和歌词之间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是互相渗透融合的,作曲家在领会歌词所表现情感的前提下,往歌词里添加上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曲子的创作,所以歌唱者要首先理解作词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保证声乐表演艺术的客观性,确保作品感受本身的优先地位。其后再考虑赋予作品更多的表现活力,诸如李斯特,雨果 沃尔夫,舒伯特,舒曼,他们依托着歌德所作《竖琴师之歌》最本初的想法感受,结合《竖琴师之歌》创作出各不相同的乐谱,诠释了不同涵义的感情,如此保证了作品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此外,声乐艺术还讲究主观创造性的个性化表现,这是由表演者的不同表演个性和风格决定的,声乐表演者通过采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表演的独特创造,展现出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殊魅力,从而使得观众在表演欣赏中获得独具个性的艺术审美享受。

2.2 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声乐表演带着极强的历史时代烙印,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音乐产品。同时,声乐表演者在诠释历史作品时,应紧随时代的进步,在尊重声乐作品历史意义和个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历史作品内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对作品做出全新独特的演绎,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意义,同时结合自身的独特艺术审美情趣和内在情感凸显出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从而实现历史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效融合。

2.3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外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通过使传统美声唱法和富于抒情花腔、戏剧的女高音完美融入到歌剧表演艺术中,实现听众艺术和审美上的双重享受;在声乐表演艺术的表现性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提内利曾经为了表演好歌剧《犹太女》 中犹太人埃利埃卡的内心世界而亲自深入犹太人家中去体验感受他们的文化、、及日常生活这些深刻反映着犹太人思想和灵魂的事物,最终使内心真实的感受生动再现于音乐中,获得观众高度喝彩与称扬;在声乐表演艺术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上,歌唱家卡拉斯除了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表现卓越外,她还擅长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性,带给听众的不仅是高超巧妙的表演技巧,而且还有丰富完美的情感内涵,令人感动不已。在我国的传统唱论中也特别讲究这样重视表演艺术技巧和表演艺术精神内涵的“声情并茂”美学标准,它完美实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最佳境界,使人们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熏陶。

3.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1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在声乐歌唱技巧的运用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歌唱技巧作为声乐表演最基础的条件,它与歌唱者的音声吐字表现息息相关,歌唱的呼吸本身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只有包含情感色彩的技巧性呼吸才能使歌唱艺术展现出完整性和艺术美感,从而带给人美的享受。在歌唱音色和音响方面,歌唱者首先要控制好演唱的响度使观众听见听清,通过准确调节和平衡好语调,节奏,音区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等的轻重强弱规律,实现声乐艺术美的相得益彰之妙,从而使观众更真实可感地体会到作品的情感内涵,获得声乐艺术上的美享受。

3.2“声情并茂”声乐艺术美学标准的运用

声乐作品内在思想感情的完美诠释除了需要歌唱者具备优秀歌唱技巧和嗓音效果外,还需要歌唱者深刻剖析作品的内涵思想,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辅以一定的艺术加工理解,从而实现声乐作品艺术内涵和美感的展现,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声乐艺术效果。“声情并茂”作为声乐艺术的美学标准,歌唱者通过运用这一标准,忘我地投入于声乐表演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艺术想像力,不断丰富和酝酿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表演从内而外的真实自然流露。真切动情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歌唱者的表演技术要素和艺术情感的和谐统一,声乐艺术表演的“歌中有情,情中带声”的沁人心脾艺术效果能使观众到达回味悠扬的境界,即所谓的声情并茂完美实现了字、声、情体系的有机结合,在一定层次上提升了歌唱技术和艺术的新高度。

4.结语

当前,声乐艺术美学在艺术表演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对歌唱艺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活动是由创作―作品―表演―欣赏的系统过程组成的,艺术的情感表达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最为重要,它创造了声乐表演的艺术美,实现了声乐演唱中艺术美的展现。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歌唱者内在审美意识的直接体现,丰富了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增添了作品表演的魅力。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为声乐演唱注入了艺术的灵魂和生命,提升了作品的格调和趣味,给观众带去美好音乐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 丁超. 初探声乐表演艺术与大众审美取向之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47-48

篇9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作用 策略

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随着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改革逐渐升温。其中针对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在普通高校、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了有限的针对性研究。他们或从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或从大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标准的角度论述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彰显其课程审美意义;或从大学语文的功能性方面强调审美性的核心地位。然而这些研究或只停留在文本层面,广度上有待延展;或在研究方向的精准度上有待深度探讨。

笔者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一线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教材、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进而对本学科的功能作用做出如下定位: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以其人文性为核心,工具性为基础,审美性为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切入点,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地位作用

如何定位大学语文的功能作用?首先必须从教学对象出发。与普通高校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底子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对路,更有甚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厌恶学习;2. 与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同中有异,相同点如第一条;不同点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多数学生的专业与艺术相关,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感性、发散、灵活,多年的艺术熏陶使得他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较为深刻。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必修课,如果继续沿用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方法,必定会被学生排斥,最终走入绝境。同时我们更加不能无视:正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给大学语文教学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它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就是审美。大学语文的审美借助文学作品实现,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这正是艺术类学生的兴趣点和较为自信之处。如果教师把审美教育当作大学语文教育的切入点,从审美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会因产生共鸣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这就会成为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得以实现的切入点和关键,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促进其对专业艺术学习的理解。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策略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革才能顺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一)教材的编订、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考评制度是审美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

1. 教材的编订。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2012年以文化部、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牵头编订的《大学语文》,采用“主题+文选”模式,兼顾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围绕几个核心思想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既能突出经典,又能与学生艺术专业契合,体现了编者的别具匠心和教育理念,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首选教材。

2. 教学方式方法。

契合的教材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教学过程的成功还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单纯的、封闭的审美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教学对象为首要标准,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为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1)篇目的选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专业特征、性格特点及学习方式,选择能被他们接受的篇目。如针对舞蹈、戏剧专业的学生,无须给他们选择《大学》《中庸》等艰涩拗口的文章,只需选择《论语》《孟子》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录或故事,更能激发这些从小就擅长背诵的学生的兴趣。

(2)教学形式的选择。

以诗歌为例,过分的讲解反而会毁灭其艺术美,不如采用朗诵比赛的形式。为了保证最终效果,每次活动的准备、教师指导和演练必须在课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结果。首先制定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制约下进行下一步准备工作。其次,为了保证读音准确,每个人或小组必须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要想把感情读准确,必须理解诗歌意思、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甚至需要细细体味诗歌的内涵,还可以上网搜索诗评或诗歌鉴赏之类的文章,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再次,为了把诗歌朗诵到位,还需要反复练习,包括运用相关的动作与表情等。这样,大学语文课堂就真正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再如,对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或经典的戏剧,可以让表演专业的学生排练,进行巡演或专门展演。在此项活动中又衍生出来另一批团队,如剧本创作组、导演组、美工组、摄影摄像组等,几乎可以实现全员参与。

(3)审美教育过程中思维训练模式的选择。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已经成年,拥有较为成熟的思维逻辑,并且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高考。因此,大学语文的任务并不是教给学生一个专制的、“正确”的结论,而应当是敞开审美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形成醇正的趣味和品位。例如对于鲁迅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司马迁《垓下之围》等作品,教师与其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不如还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干脆来个辩论赛,让学生们各抒己见。

(4)教学设备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应选择不同的教学设备。例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完全可以以人为教具,让舞蹈系的学生跳一段同名舞蹈,跳的过程中可配以诗歌朗诵;学习曹雪芹的《黛玉葬花》,可以直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视剧或戏曲。这都会对审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5)提升职业能力的选择。

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中,一定也要贯彻这一理念。例如,讲到徐志摩的《偶然》等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社会中寻找那一刹那的美或感动。那么如何将这种审美感受记录并传达出来呢?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可以用手中的相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可以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描写出来,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用画笔描绘或者把图片和文字制作成PPT呈现出来。这些都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表现内心情感的方式。

3. 教学考评制度。

教学考评制度一定不能死板,要体现动态评价的原则: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项目展示考核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涉及范围很广博,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通晓古汉语、古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具有极高的教学艺术修养、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亲和力。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分支健全的师资队伍并在教学中实现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三)大W语文的课程体系建设即配套课程的建设与审美教育相辅相成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所占课时有限,而审美教育却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为了保障教育效果的实现,需要建立并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可以以一系列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实现。如《名著影视作品欣赏》课作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的配套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在刚刚结束大学语文学习的大二第一学期,对大学语文课起到了延展和强化的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恰恰抓住了学生的艺术性这一本质特征,投其所好,并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寓美于教,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能力,涵养了品质,最终体现了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积蓄了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艺术;启蒙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艺术具备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具备以上特征与功能的艺术,是美的高级形态。总之,艺术在本质上是真善美的,是创造性的,在功能上,则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使人发挥创造性,富有生命力。

篇11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美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8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科学和艺术一直是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界定的争论。而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艺术的发展需要科学观念和技术的指导和推动,而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中也需要艺术的观念使其更加生动和谐。“翻译艺术建立在一定文化和文学修养以及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翻译技能;翻译科学则是翻译艺术中规范化的结晶。”因而,翻译既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此外,从狭义的艺术定义来看,“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翻译则可被清晰的界定为一门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人们更加注重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就翻译而,人们因而也十分推崇翻译的科学地位。不过,在这个目前对物质利益有着狂热追求的时代,也应看到精神财富给人心灵的指引。因此,本文将从文学翻译出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探寻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翻译与翻译美学

“文学翻译是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用自身和社会的审美理想反应社会生活。

具体说来,文学翻译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例如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当时希腊帝国解体,罗马帝国逐渐强盛,罗马帝国在征服希腊的同时,迫切需要认识和学习希腊的文化。大量的古希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拉丁文,因而文学翻译起到了积极的认识以及教育作用。当然,审美作用也同时得以体现,这一时期也是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时期。

中国译论的美学渊源深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这一说法也成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美学命题。中国古代的译经名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启了后世的“文”、“质”之争。其后,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归纳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一总结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美学命题。其后,马建中在《拟设翻译书院译》中提及“善意”,即“夫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在此基础上,傅雷提出“神似”的翻译标准。这一翻译标准将翻译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相结合,彰显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钱钟书提出“化境”,“读者读起来不像译本”,“而精神姿质依然故我”,至此,文学翻译被推向了艺术的极致。

在当代,翻译美学的研究得到了纵深的发展。从译学的美学理论基础,到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研究,再到审美意识的探讨等等,都将翻译美学升华到一个系统的高度。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将翻译美学做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在翻译审美的文本阅读中,将文本审美结构分成了三个层级:即语言结构美、超语言(超文本)的语言美、风格美。本文将从此种审美解构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文学翻译实例,简析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三、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一)语言结构美

音韵是语言的音乐语法,是流淌在语言结构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音韵之于语言,就像乐器和乐器演奏出的音符一般。音韵是语言音乐美的体现,能陶冶读者对于语言艺术的审美情趣。

篇12

插图的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如:目的性、实用性、通俗性、形象性、直观性、创造性等等。儿童读物插图除了插图普遍具有的美学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内涵和美学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有下述几方面特性。

趣味性――“趣”指表现在艺术作品中能给人以美感的生活情趣。趣味是审美欣赏中的一种偏好和情趣,可体现为儿童这样一个群体的审美倾向。儿童读物插画普遍具有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这是儿童读物插图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有趣味的插图才能吸引儿童的关注和兴趣,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才能吸引儿童接着读下去,才能起到图书的作用。

幽默性――儿童读物插图具有有趣、可笑、意味深长的审美特性。幽默是运用夸张、比喻、转换、对比等手段,通过反映情节中的某些现象和情感变化等来间接、含蓄地传达某种意念和信息。幽默感是儿童读物插图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插画家们用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描绘的对象进行特别的观照,赋以一种幽默型态的表现,使情节更加妙趣横生。同时,反映和提示出平凡事物表面下掩藏的深刻本质,让儿童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引发出深度的思考。

幻想性――儿童读物插图常常让读者产生幻想,以某种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未实现的事物进行想象。插画家在绘画时绘入了浪漫、神秘、甜美的意绪,也有忧伤、不安、恐怖的情怀,这些情绪给读者们带来进行想象的空间。

拟人化――儿童读物插图中常常将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动物、植物、器具等)予以人格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比如动物会说话、房子长了脚、云朵有表情、花朵们跳舞等等。插画家们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生动活泼、天真可爱、幽默风趣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奇特性和亲切感,容易受到儿童读者的喜欢和欢迎。

稚拙感――很多插画家表现画面时常常故意使用幼稚笨拙的表现技法,因为这种感觉更接近孩子本身在绘画上的表现方式,更有童趣,更让孩子觉得熟悉和亲近,也更易于儿童接受。

夸张与变形――儿童读物插图创作中的夸张与变形是常见的特性。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各种对比因素及变形等方法,对画面形象的某些典型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变形是在夸张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对自然原形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改变,使其偏离正常的标准、比例、结构、性质形态,它完全是插画家的一种主观意识行为。变形是夸张的需要,变形与夸张互为联系,相互依存。夸张以不改变对象基本形为前提,而变形则既可改变形象的基本形和固有特征,也可改变其局部特征。在儿童读物插图中,夸张与变形的形象比比皆是。夸张与变形使原有的事物的基本形得以改变,从而特征更加的突出,使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会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也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篇13

一、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环境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是众多环境系统的融合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领域。环境艺术是以设计符合民众精神和生活双重需要的生存空间为最终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事物发展方向,融合当地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贴近自然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全球人民对于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贴近自然风格,力求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

(二)要有整体化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宽广,现如今,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呈现出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要趋向民族化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发展具有个性和共性。现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渐渐偏向于民族特色,如日本的建筑物偏好室内设计全部显示出日本民族特色。总之,传统环境艺术中欠缺的元素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从民间艺术入手,发挥民间艺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传统民间艺术是指将传统艺术按照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如诗词等的艺术创造不属于民间艺术范畴内。传统民间艺术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是普通老百姓,其创作的艺术品也是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服务的,所以传统民间艺术再发展并不仅仅是以审美价值为主要生存支柱,期间,传统民间艺术的种类离不开以下两种类别:

1.生活服务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可以归纳到生活服务类的艺术品种类繁多。为底层百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劳动等一般生活物质资料服务的艺术品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百姓创造的不同厨具等;服务于生产劳作用的,如纺织车;服务于穿戴方面的民间艺术种类最多且发展最为繁荣,如衣服上的不同刺绣图案;服务于百姓居住需求的主要有石头、木材、土等材质使用和各种家具的样式和摆设等。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生活服务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在日复一日中形成了民间文化氛围,体现了社会底层对于生存质量的追求。

2.精神信仰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主要为底层百姓提供精神信仰服务的主要有为祭祀祈福所用的贡品,如各种纸扎供具。第二种服务于精神类的是娱乐所使用的,如民间传统中的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种戏曲种类和游戏,如各种面具、玩偶,灯谜等。第三种是表达情感和内心需求的,如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品。

总之,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实用性、传承性、工艺性。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现代,其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特点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

传统民间艺术带有地域性导致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区域内的人民拥有不同的民族归属感,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也因此带有地域个性的标志。如北方的服饰特点以皮、毛材质为主;南方的服饰特点以布、丝等材质为主。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会将年画等粘贴艺术品运用到北方建筑室内设计中,将其发展成壁纸等艺术品,而南方应多潮湿天气,较少使用到这些民间艺术品。

(二)装饰性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间艺术在历史中主要发挥其实用性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主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装饰性功能。如剪纸艺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产业结构链。而许多建筑物的室内装饰中喜欢用到民间艺术品,如蓑衣、中国结等成为装饰品。

(三)情感性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了中国民间数千年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传统民间艺术品种富含精神文明的元素,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民间传说故事的使用,白蛇传故事中的断桥、油纸伞等元素的使用,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中带有民间百姓对美好事物的祝福之情。

(四)民族性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国百姓生存的哲学,反应了百姓的审美特点。总之,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那些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元素具有独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借鉴。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运用的几大特点,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可以总结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着审美作用和非审美作用。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着普通民众上千年的精神艺术。首先,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简练的审美特点,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人们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性;其次,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上具有和谐对称性,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继承到这种形式美感,形成现代环境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点,如上海“新天地”商业休闲街区中对民间建筑材质的保存和应用,使得上海的整体环境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第三,传统民间艺术中内容的运用,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元素,体现了精彩纷呈的审美感受,如北京民间文化习俗在王府井环境改造中的使用,使得王府井的休息场所、灯柱等富含了民间文化内容,糖人制作的铜像、糖葫芦铜像等的规划设计,使得王府井富含生活的真实性,使得王府井包含了浓厚的传统韵味,拉近了国内外民众同王府井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丰厚的审美感受。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共鸣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其中包含对家人的情感、对时代的情感等。人们可以通过民间艺术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文化运用其情感特点,为一些建筑设计、装饰品等赋予情感文化,从而提升人们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归属感。如民间文化中运用五颜六色的布条来制作幼儿的衣物,表达对于新生命的祝福和慈爱之情。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五彩的布条设计成室内装饰用的抱枕、地毯等物品,表达对屋主的祝福,同时也表达屋主对来客的欢迎之情。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能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祥和氛围,起到缓解现代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如民间元宵赏灯猜灯谜的习俗,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一些城市会在商业主街道上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从而营造了快乐祥和的气氛,增添了现代人们生活的惊喜。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化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中蕴含丰富的道德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艺术的使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现代人们的作用。如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图案,往往带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义。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二十四孝”的铜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篇14

关键词:声乐教育;文化审美;教育文化;教育文明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0-02

文化审美是声乐教育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价值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当竞争只是以追求美为终极目的时,声乐教育的诸多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通常人们认识的声乐教育,是指以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方式为烘托,以声乐技能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活动。现代声乐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合艺术,并不断涌现新的声乐项目,它们在融合艺术方面尤为突出,吸取了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精粹部分,并加以“制作”和“再创造”,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节律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是艺术审美给了这些声乐教育声乐项目以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力。通过与多种艺术的融合,声乐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声乐教育原有的内涵,具备了独立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了审美、欣赏、娱乐等多重功能,而这种多重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这些声乐所展现的是一种活跃、动态的形象。它们通过流动的线条组成变幻的动态形象、通过的不同姿态传递着情感、通过力量与技巧展示出声乐的节奏与韵律,使这些声乐项目或变幻飘逸、或高贵典雅、或惊险刺激、或热情奔放而独具魅力。这些充分说明这类声乐教育声乐中已表现出艺术的基本特征,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

一、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主体

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能够附注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上,具有覆盖和跨越整个文化领域的性质。除了专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之外,其他各种文化产品都有可能有条件地进入审美领域,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可能与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密切关系,但它又并不等同于这些文化现象本身。只有教育主体以审美态度来对待某种文化现象时,这种对象才进入文化审美领域。从审美主体方面,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来说,进入审美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审美态度――即暂时把使用功利等方面的考虑放在一边,专以欣赏的眼光注视音乐,以欣赏的耳朵倾听音乐,在心理上处于一种音乐审美期待状态。

二、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追求

音乐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声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声乐教育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审美主体指从事审美活动的人。审美客体指审美的对象及美的事物。这两者之间构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缺一不可。声乐教育审美的过程就是音乐的美作用于主体的感官器官,激发音乐主体的审美活动,进而在情感上产生与客体的美相契合的倾向。

三、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意识

声乐教育审美的实现在象征的意义上就是自由的实现。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审美价值占统治地位的境界,是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艺术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声乐教育审美意识是在声乐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者的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声乐教育美感的产生具有直觉的特征,对美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在审美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性心理等都可以影响美感的发生。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差异也是人的一种解放,同时它又让对象保持它自己的自由和无限,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它的实现才表现为自由。

四、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方法

声乐教育审美作为一种超生物的自由的感觉,是和一个时代价值结构的全部复杂性相对应的复合的感觉。主要表现为声乐教育审美观念和时代、民族、阶级、科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以时代性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美的事物也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这种丰富同时也是声乐教育审美的丰富,是自由本身生命力的成长。声乐教育审美的心理结构及其活动方式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建立形式的基础。审美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的过程。声乐教育审美分为一般的审美方法和辨证的审美方法。一般的审美方法主要包括感受法、鉴别法、诠释法。以感受法为例,声乐表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造型美,全面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辨证审美方法主要包括形与神的审美辨证、情与景的审美辨证、虚与实的审美辨证、曲与直的审美辨证等。声乐教育审美方法的多样化,导致了审美主体认识世界的自由,音乐审美也就愈自由。

五、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形式

声乐教育审美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声乐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表现了声乐的美。如果声乐教育美没有变化、差异和多样性,那就只有单一,无须交流,也无可交流了,人类也就失去了自由。声乐教育中的美绚丽多姿,但就其基本内容来看,音乐能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人体美,实践证明,长期参加声乐教育声乐的人各种优美的静态,以及他们之间各种动作和谐的编排与组合,往往综合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由于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各项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的动作技术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其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给人的美感也不一样。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阳刚美和柔性美两大类,而且绝大多数声乐项目都是融刚性美和柔性美于一体的。此外,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也是声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比如,大型的合唱表演时,多名声乐演员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在优雅的乐曲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统一的歌唱,同伸同屈,波浪起伏,就犹如一幅雄伟美丽韵图画,给广大观众以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声乐教育美随着自由的发展,审美主体心灵处在不断充实、丰富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在超越那个它所享受的目的而上升到更高境界的意义上,声乐教育美作为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中介,也恰恰是自由的象征。直觉、创造、愉悦等都是人类自由的主要特点,也是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主要特点,自由是人类生命力的升华,它通过认识和驾御必然性,有意识的按主体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动力。

总之,美本身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声乐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声乐教育的美是否被意识到与审美主体是否有健全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有关,及与审美主体的感觉和修养、心境有关。审美主体愈自由,声乐教育美就愈丰富。在声乐教育美的王国里,作为一种和伪价值相对立的真正的价值,审美主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人的本质――自由。因此,声乐教育美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2]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