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2: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一体化进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和林格尔县本着打基础、利长远的原则,既考虑自身条件,又把握首府呼和浩特市乃至整个呼包鄂经济区的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科学合理编制了城镇乡村的产业、建制镇、新农村、园区建设等规划。在规划的编制中,突出规划的前沿性,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在规划的执行中,坚持 “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做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确保城镇建设有章可循。在城乡建设管理中,注重“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从建立市容市貌、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坚持做到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使城乡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城镇主要街道、居民区小街小巷卫生呈现出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良好局面。
以打造首府卫星城为重点,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吸纳能力
和林格尔县把打造首府卫星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按照突出“两大组团”、建设“三大区域”、加快绿化和水域体系建设,形成“哑铃状”城市格局的建设思路,为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建设新城区,拉开城市框架。2008年,投资1.1亿元,建成了城关镇到经济开发区全长11公里的和盛路,形成了“两条道路”平行连接“两大组团”的卫星城基础框架;在城关镇北部打通了连接“两条道路”的东二街,把办公、文体活动等场所建在新区,推动了城关镇向北发展;在开发区南部开通了翔宇小区至和盛路的城市道路,把一些休闲娱乐的项目置于此区域,推动城关镇北进、开发区南扩,促使“两大组团”快速对接。今后还将开通东西两条道和南北三条连接道路,并合理配套休闲广场、公共活动场所,通过分步实施,逐年推进,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新格局。
改造旧城区,完善城镇功能。在完成镇内“三横四纵”道路框架和地下管网改造的基础上,开展了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小街小巷硬化,停车场及第四、五供热源建设等基础性工程;完成了环境整治、电缆入地以及出口整治等美化工程;开展了环城绿化和公园、街景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5万亩,建成了环城关镇绿化体系;加大了商贸城、办公楼、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近年来,新增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
拓展开发区,提高承载能力。抓住首府工业向旗县转移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我县产业的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开发区集中;继续加大对开发区周边乡村的改造力度,为开发区配套商贸区;建设住宅区,为开发区入区企业配套高档次的居住区;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建设休闲会馆、文体活动中心,为开发区配套休闲娱乐区。积极争取首府呼市到经济开发区的市政道路――金盛路建成通车,为加快推进首府“一核双圈”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目前,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8平方米。
以培育壮大“四大支柱”产业为重点,提升工业化和服务业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力
做大经济开发区,做强食品加工业。和林格尔县始终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努力打造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完成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天然气入区工程,绿化、美化、水系建设同步推进,引进工业企业50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00多亿元,财政收入40多亿元,安排就业人员2.5万多名,其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在扶持蒙牛向集群化发展的同时,扶持与其配套的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使蒙牛由“中国牛”走向“世界牛”。同时,加大对中粮可口可乐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肉产业、薯产业、林产业和绒纺产业集群。加大开发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力度,提高承接项目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打造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条件。
打造电力园区,培育电力产业。依托交通、水源和煤源优势,编制了36.7平方公里和林县电力园区总体规划,为周边山区农民转移集中留足了发展空间。目前, 2X660MW的电厂正在筹建中,同时随着经济开发区丰华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和蒙牛澳亚沼气电厂上网发电,电力产业正成为和林县域经济的又一个强力支柱。
建设石材建材园区,发展石材产业。按照把石材产业打造成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思路,开工建设了以引进大型加工企业为主的石材建材园区,园区内建成了主干道路、地下管网、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昌宇石业、泰圆、锦鑫、魏都4家大型石材加工企业已投产。4家企业投产后,年加工板材可达60万平方米。计划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石材、建材对财政的贡献超过1亿元以上,成为和林县又一支柱产业。
打造大南山旅游园区,壮大三产服务业。和林格尔县把完善大南山旅游园区建设作为壮大三产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在完成东山书法艺术园、11公里生态旅游道路的同时,狠抓了修路、栽树、上水等基础性工程,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大南山建设成为40平方公里以上,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园区。目前,已形成的盛乐百亭园文化景观游、开发区工业游、园中园农业游和博物馆鲜卑历史文化游,正在成为首府呼和浩特市乃至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共安排就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
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聚集能力
在乳产业基地建设上,针对奶牛品种不纯,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引导川区奶牛养殖户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全县60%的奶牛进行了改良,后备奶牛优良率达90%以上;强化以发展规模化牧场为主攻方向的奶源基地建设,建成了27处高标准奶牛牧场,并积极推广奶联社的做法,努力使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发展相适应。
在肉产业基地建设上,把转变肉羊养殖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舍饲育肥作为工作的重点,引导山丘区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先后建成规模化养羊小区10处、养羊专业村115个,扶持培育了13个工厂化养羊大户,全县肉羊存栏达到60万只以上。
在马铃薯基地建设上,针对马铃薯品种退化、单产不高和农民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在提供优良品种、引导转变种植方式、发展机播机收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种薯基地建设力度,成立农机联合体,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程度。在东南山丘区五个乡镇,开展了马铃薯中棚温室试验示范,努力实现薯业生产的增值提效,促使向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现在,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年提供商品薯10万多吨,成为山丘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沙棘柠条基地建设上,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依托现有40多万亩沙棘、120多万亩柠条的优势,先后引进了宇航人公司和丰华生物质能热电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
目前,和林格尔县初步形成了川区以乳业为主,山丘区以肉、薯、沙棘柠条为主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在北部川区形成了集龙头企业、高科技、产业基地为一体的产业化示范带,起到了“对内示范、对外展示、适用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大了舍必崖乡和浑河沿岸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产业化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统筹能力
立足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实施扶困助学、结对助学等制度,从机制体制上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撤并乡中学和农村小学校点,完善县城中小学校基础设施,配置较高档次水平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基本实现了小学生在城区和乡镇寄宿制小学就读、中学生在县城就读的目标。
立足病有所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在加强全县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重点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完成了乡村干部职工教师医保工作,完善了在职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
立足劳有所得,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开设了卫生保洁等公益岗位,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2004年以来,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万多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立足老有所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纳入农村低保10488人,城镇低保5525人,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实现了应保尽保;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土建筑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概念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指的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市场繁荣的城镇与科学技术落后的农村进行整体规划统一。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与乡村的互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调整乡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生产链。减小城镇和乡村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落差。使城乡实现真正意义上经济发展平等,使整个城市、乡村生活生产统一、绿色循环发展。城乡一体化指城镇和乡村经济、政治、文化打破以往的生产常规,进行更优组合,逐渐缩短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统一规划发展,有利于更新乡村思想观念,优化乡村经济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与城镇形成产业、经济互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一体化也是城镇和乡村发展规划政策的改进。
(二)乡土建筑概念及范畴
对于现代的高楼大厦来说乡土建筑在空间利用、功能分区、私密性、保暖性、耐久性、安全性、便利性都大大不如前者。在近几年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关中原有的乡土建筑拆迁的拆迁,翻新的翻新,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风貌。仅有极少地区和交通欠发达地区还保留着原有的乡土建筑风貌,其中咸阳和渭南地区保留较多,宝鸡和西安地区相对较少,损坏状况严重。乡土建筑是传统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总结气候变化规律而建造的,它有很强的乡村农场小院子民间风味。乡土建筑包括农村房屋、寺庙、祠堂、餐馆、商店、拱门、桥梁等乡土建筑本质上是一个当地性在他的家乡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外部表现。这些外部表现再经过美化加工、雕刻就会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三)关中乡土建筑的特征
关中的乡土建筑不同于现代混凝土钢筋式建筑,它主要是泥砖混合结构,墙体厚实、高大、独特,正是这种独特的建筑构造,造就了它那特殊的特征。它不同于江南阁楼建筑的小巧,不同于沿海地带现代建筑的华丽,而是与北京四合院相似的庭院式建筑。1.关中乡土建筑的恒温性关中地处内陆,早晚温差较大,为了保持温度,关中的建筑大都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式建筑。由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所以关中乡土建筑的墙体厚实,在冬季可以很好的达到保温的效果。受每年春季风沙的影响,传统的建筑墙体总是很高,既可以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又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阳的效果,使得整个庭院处于阴凉之中。厚实而高大的墙体在一年之中充分体现了它恒温性的特点,比如三原柏社村的地炕窑九很好的展现了独属于传统建筑的恒温性。2.关中乡土建筑的私密性关中乡土建筑基本单独一户人家的居住一个院落,房屋布局基本与四合院相似,从前向后一般一次为门房、庭院、厅房和正房。由于传统的建筑墙体较高,较厚,所产生的隔音效果就相应的较好,单独一户人家有足够的空间处理家务事而不必担心隔壁邻居听见看见。这种墙体高大的乡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保护了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相较于现代建筑就没有太好的隔音效果,现代建筑墙体较薄,隔音效果差,私密性相对不如传统的乡土建筑。3.关中乡土建筑的节约用地性传统的乡土建筑将几个独院式院落纵向依次排列建筑,各独院用空廊连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空间。横向连院式院落是一种各单独院落既能相互连通,又分别具有各单独的院落。通过数道门墙把各个院落进行横向连接,每个院落都有各自的内外进出口,每个小型院子既有自己单另的空间,又可以联系其它院落。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即保护了各自日常生活的私密性又可以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让人与人相处变得自然,友好。
二、关中乡土建筑的分布和现存状态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空间结构;商贸流通业
城乡一体化背景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将乡村与城市结合,实现以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资源环境以及市场为彼此所利用,从而完成城乡两地经济、空间、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来讲,城乡一体化并非是指城乡之间要达到无差异,而是要将区域的各生态群落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生活、生产活动的合理分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得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权利以及生活质量等个方面在整体上相差不大,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各要素在两地之间自由、平等的互换,形成以工惠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关系。当下,我国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时期,同时,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首先,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49%,城镇的人口数为6.6亿,较之欧盟要多1/4,是美国全国总人数的两倍之多,城镇化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近中期水平,且其发展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现已高于80%。其次,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已初显成效,农村面貌大大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了590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的公路新改建总计达156万公里,至此农村的公路通畅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电网覆盖率方面,农村现已大于了95%,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以同等价格用电。此外,在能源节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普及以及新型医疗覆盖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
首先,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域面、通道和节点三个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以及交通网等技术设施建设;而节点包括有乡镇、城镇企业的聚集地以及乡村聚落处。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间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形成了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对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创新尤为必要。空间节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的重要保证,并要求各区域内的节点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级规模。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乡村地区仍旧保持着绝缘配置局面,彼此之间关联很小,约束了农村的节点规模,使得城镇与农村二者之间不能够均衡发展,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其次,村落的在空间面域上呈现碎片化。由于我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按照农村户口来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使得农村的可用土地被进一步碎化。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4公顷,如果按每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个农户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顷,且这0.7公顷的土地还会分布在4、5处。农村生产的这种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使得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由于地少,农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很低,加大了农业类新技术的研究动力和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小面积的土地分布使得农户普遍形成候鸟式在乡间和城市之间的迁徙,以求土地劳作和打工两不误,农户劳动力没有办法无顾虑地顺利转移向第二、三产业,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此外,当下的城乡之间的空间通道联系仍不够密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村镇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7%的农户还没有配有卫生间,2%的村庄还没有通上电,57%的行政村还没有公路通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通信以及道路设施大多只与一等级的城市和网络形成衔接,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城镇空间结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轮廓分明,山西省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1.6%。山西省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为芮城县张村南,为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同时山西省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当前山西省共有11个市,119个县(市、区)以及1215个乡(镇、街道)。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见,当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镇当中,城镇化率达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数据可说明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经逐步向城市型社会的社会格局进行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较为深入地推进。1.受地势影响,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响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情况。山西省山脉多,地势不平坦也对山西省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阻碍。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东部和西部虽然占地面积大,但是由于多为山区,而只分别有3个地级市和1个地级市。全省城镇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区域流通节点密集、东西部流通节点少,极大地制约了城镇商贸信息流、物资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动和发展。2.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发展水平各异。根据山西省政府2014年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2014年底乡镇人口分布和各地级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图1、图2所示。由山西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看出,当前山西省11个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阳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这三市所分布的区域正好位于山脉多发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对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这些大中城市多为工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镇建设快,商贸流通快;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商贸流通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极其落后,甚至没有。3.乡镇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空间通道建设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镇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处东部和西部的城镇以及乡村来说,交通道路建设存在极大的不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2014年山西省公路货运输量来看,2014年太原市货运量达到14206万吨,临汾市货运量达到12877万吨,晋中市达到9911万吨;而晋城市只有5042万吨,阳泉市只有4489万吨,朔州市仅有2253万吨,各个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差异十分大。
(三)城镇空间结构再造的建议
1.着手城乡整体规划,对城镇的空间节点进行重构。立足于区域视角对城乡进行整体的规划是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点。与传统城市规划不相同的是,城乡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应当要同时包含乡村和城市,而不是仅仅将乡村作为城市规划的背景;也不仅仅是对城乡用地的进一步建设规划,还要同时对生态敏感区域、农田以及绿化隔离区等各类土地的统一规划。针对当前农村用地的特点,对于农村空间结构的创新应主要着力于集中建设方面。首先,在市域或县域层面上,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进行研究,并就此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对相邻的村镇进行协调,从而构造中心城镇——一般性城镇——中心村落——基层村落的网络体系;而在镇域的层面上,要对村庄的布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时兼顾周遭的零散村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居民规模小、密度大、服务对象分散、浪费土地的局面。2.以城乡的产业分工为基础,对城镇的产业空间体系进行重构。空间结构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决于产业空间的配置。城乡一体化对村镇的空间配置提出要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又错位的要求,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城乡分工逐渐体现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农村分散工业向中小型城镇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逐渐会由中心城市转移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病和城市病,同时还可以将城乡之间过度竞争和产业同构的问题有效解决,从而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中小型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将技术及经济力量向农村转移的中介和农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节点。同时,农村以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来满足周边城市对农村要素和资源的需要,从而取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并更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原则上农村不再在农村进行工业相关布置,而是积极地将工业引向城镇。3.城乡共建为基础,对村镇的空间通道体系进行重构。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统能够与之适应。公路是目前村镇只要采取的运输方式,而村镇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线等主要是在考虑大区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公路干线作为带动区域路网骨架而存在,带动该片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其建设却不足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村镇公路建设是能够保障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来看,村镇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和交通连贯性为基础,向着等级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其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致,建立与发展模式匹配的场站层次和路网结构。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分析——以山西农村为例
(一)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山西农村的流通主体趋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领域的主体以个体农户、供销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等为主。这些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见图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农村经纪人就有50万,其中,已初具规模的超过10万人。农村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超过16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73亿元,年盈余额达17.5亿元。农村的流通客体规模逐渐扩大,流通市场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建成框架。此外,当前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山西省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商贸发展中“卖难”“买贵”等问题。
(二)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落后。一方面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山西省中个别省市由于地势原因,流通体系建设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够满足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和农村流通市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当前山西省流通体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农村市场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两端的农村市场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北部山脉多发的农村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此外,农产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集贸市场,市场中多采用摊位式的运营方式,由于现代化设施缺乏,市场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鲜等服务还没有配备。粗放式的运营模式使得农产品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2.流通主体与市场衔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单个批发商、经纪人以及个体的商户,而山西省的农村人口数量少,个别农村地区的农民甚至没有能够走出大山,因此这些流通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也不高。我国的农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通常是独自生产、耕地的面积也较小,农民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农场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够直接与运营商、批发商等中介结构达成协议,在流通市场中没有主动权,议价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运营商和批发商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远不能扮演农村流通主体的角色。由于流通过程和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流通各环节不能够有效畅通衔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能真正成为流通主体,使得市场需求与流通的农产品不能够有效衔接,不能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从山西省农村的基本条件着手,完善并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带来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村级的网站,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积极吸收外界有关日用品和农资的信息。对农村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分布分散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质量。其次,要根据流通市场的多层次主体,对信息的主体进行多层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为高效的流通信息体系。对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要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操作、电子化的交割形式,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最后,要对农村流通网的物流网进行升级,对第三方物流、网上订单等更为先进、便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引进先进流通方式以缩小城乡差距
要将先进的城市流通方式向农村引进,进一步缩小城乡流通方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并将城市的先进物流手段引进农村,从而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鼓励农村的流通企业抓紧接触并应用订单农业、电子商务、连锁市场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实现流通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鼓励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向社区菜场以及便利店的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山西农村发展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将当地传统的小店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通过加盟来实现连锁经营,为农村小型的流通企业提供统一管理、采购、核算以及配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流通对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综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收的根本途径之一。城镇空间结构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而城镇的流通业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推动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当下的城镇建设流通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从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明.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3(10)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22)
5.高柳珍,吕文鹏.渠道创新视角下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2(5)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 马鞍山
中图分类号:F291. 1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1)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2)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明显,两者走向对立;(3)城市与农村相互协调合作,城乡差异缩小,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即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又明确提出了“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时代的前列。
从城乡发展的历程和具体表现来理解,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包涵了5个方面的内容:(1)城乡一体化是各方面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作用的不断发挥,一体化的水平会逐步提高。(2)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有序流通。(3)城乡一体化刻画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关系,农业对工业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工业对于农业有促进作用。(4)城乡一体化既突出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在功能上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同时,城乡一体化还突出城乡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城乡在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中彼此补充、彼此融合。(5)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是逐步缩小社会成员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差别,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基于以上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的全面融合、协调发展。
二、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评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该市自2008 年 4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扎实推进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如何?一体化的优势和不足在哪?下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这是亟需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下文将基于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较为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分析马鞍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由于城乡一体化指标与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现代化指标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一体化的指标主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马鞍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中国社科院提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来选择。
为准确选择出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确定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和2011年的目标值,我们邀请了该市有关专家学者、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在上述三个指标体系共有的 71 个指标中,确定出与一体化内涵最为接近的指标 32 个。然后采取发放调查问形式,征求各方对 32 个指标认可程度。排在前16位的分别是:社会保障覆盖率(以新农合参保率、新农保参保率为代表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基尼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城市化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居民住房(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民)、市区绿化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表达,这样指标数就为15。最后,根据城乡一体化目标应该高于‘全面小康目标’而与‘基本现代化’等同的原则,确定了每个指标2011年的目标值。
(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及评价。
将以上选取的15个指标分成四类:城乡经济发展类指标、社会发展类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类指标、生态环境建设类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赋值有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各指标2011年的实际值、2011年目标值、权重见表1。
通过计算,截至2011年底,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分值为97.62,处于较高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没有达到预期值的指标中,2011年人均GDP(美元)的得分为8.92,占2011年目标值的99.14%,说明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得分为7.65,占2011年目标值的95.69%,说明离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化水平得分为6.90,占2011年目标值的98.71%,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农村恩格尔系数得分为3.48,占2011年目标值的87.06%、说明离2011年目标值差距较大;居民住房中的城市居民人均得分为2.69,占2011年目标值的89.71%,而农村居民人均得分为2.49,占2011年目标值的83.11%,说明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住房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都离目标值有较大差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得分为5.88,占2011年目标值的98%,虽然离目标值差距不大,但是农村自来水的普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加快步伐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三、推进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城乡经济总量,优化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近年来我们也看到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不断地招商引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马鞍山全市生产总值近几年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经济总量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全市GDP更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但是经济总量水平依然无法与一些沿海城市或长三角中等城市相比,同时这也造成了投资规模与消费规模的不协调。所以今后马鞍山市经济总量尚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促进经济增长应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优化城乡经济产业结构。马鞍山市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过小,马鞍山市委市政应府在以后的规划中着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给予减税、人才、服务等各种支持,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业、咨询业等等,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向高、精、尖转变。
3、继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同时可以减小农村恩格尔系数。(2)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市政府要响应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要采取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打压房产价格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加快廉租房的建设满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同时努力调控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过快增长,减少各种税费如流通费用,减少农民自己建房的成本,提高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缩小就业方面的差距。完善并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与维权,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缩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着力推进城乡对外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农村供电、供气、电信等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和供水设施建设;加快治理被污染的河流;继续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及时改造危旧房屋;争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两年内达到100%。
4、突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县域统筹主体。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力量,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经济。其中,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直接载体。因此,马鞍山市应以当涂县为平台,在体制和政策上为该县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感谢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055和2011SQRW041)和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167)的资助。
(作者:吴友群,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廖信林,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烨军,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陈伯君.城乡一体化:成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2006,( 3):19-21.
[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21-23.
[3]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16-22.
[4]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8):43-55.
One
农村循环经济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表现
工业一体化
城市大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发展联合,组成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大企业集团,从而可以弥补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缺陷。例如,随着我国城乡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转化为开拓工业利用新领域提供机遇和平台:包括以新材料、新燃料和生物新材料为主的工业产品,以生物建筑材料、纺织材料为标志的工程材料等等 。
资源一体化
构建以资源链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物质流动方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产品加工,有效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循环农业发展强调城乡统筹,把城市、乡村建设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构建城乡工、农等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接模式,实现城乡共生良性循环发展。
科技一体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农村科技要紧跟城市步伐,只有科技达到或接近城市技术标准,才有利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围绕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加大对农村的人才培养力度及技术推广应用,做好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依靠新品种、新技术重点推广示范,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储备能源。
Two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生活水平提高,节能意识淡薄
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电器、汽车等使用渐次普遍,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村耗能量也快速增加。农村目前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式资源利用方式,对水、电等能源的依赖性大,生物能源以及太阳能等用量少,导致了近年来农村的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在观念上,农村消费方式向城市看齐,低碳意识薄弱,也增加了碳排放量。
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造成公共服务的提供向城市倾斜,延续了城市偏向的惯性思维,忽视了对农村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的管理和投入,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启动和开展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和能源循环利用的项目及试点工作大多是以城市为背景提出的,如开展园林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城乡规划着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缺乏对低碳、生态以及循环经济的重视,同时规划也没有很好地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特别是对于循环经济的统筹规划。
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目前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和人民群众增收难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整体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的。在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技术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缺乏政府和大型企业对农村的技术扶持,在技术引进方面也缺乏相关金融财政等的政策支持。此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以及完善的环境质量检测系统等等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Three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及措施
建立体制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调整对于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逐步推行城乡统筹的环境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固然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外部性使企业不愿意承担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污染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行为,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外部运行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才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有效而且持续下去。
例如: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包括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和循环经济金融政策。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使用为主要方式,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以秸秆风化等技术,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低能耗为主要目的,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建立完善的排污处理系统。积极发展节约型高效农业和集约型绿色产业,积极拓展设施农业规模,放大绿色品牌效应,延伸绿色产业链条,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实现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例如,新疆支持农民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肉苁蓉),既防沙治沙,又保护和发展了名贵中药材大芸,每亩价值3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收入。内蒙古发展沙产业有新突破,过去在沙漠中生长的沙柳3~4年就自生自灭,后来用沙柳造高档包装纸,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又解决了污染问题,嫩枝桠还可做牛羊饲料,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既防沙治沙,又发展了产业,收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此外,在西部草原推行“草场围栏”,就是一个恢复治理草场退化、防治鼠害、发展畜牧业等一举多得的经营生态环境的典型。
培养生态意识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基本理念,广泛普及生态环保基本知识。建立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认真开展环保知识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成立环保协会,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发挥公众参与作用。
2013年,北京市以“人人行动 美丽中国”为主题,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宣传教育,倡导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注重运用手机短信、微博、网络电台等新媒体和动漫、游戏、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文化艺术手段,加强与青少年的联系,扩大与青少年在生态思想方面的交流沟通。通过骨干培训和项目资助加强对青少年环保社团的培育和扶持,积极选树生态环保优秀典型。
加强经济规划
主动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做好相关规划协调工作,在保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原则进行科学的城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在制定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区域开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不均衡的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
例如,江苏无锡市“十二五”循环经济规划指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加快推动产业改造,形成完整的循环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并根据无锡主体功能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结构,结合无锡沿太湖经济带、沿沪宁线经济带、沿锡宜线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等4个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及相关产业的共生和循环特点,重点发展相应的循环经济,确定了15大重点园区,并确定重点行业率先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利益引导
落实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和土地等经济政策,加快开展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制度。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建立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环保型产品开发、有机肥推广、清洁能源和可爱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农村文化,建设
前言
新一代党的政策出台,党的十指出,走进基层、服务群众、重点推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的发展迅速与否与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更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最近几年以来,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我国的农村建设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可能还处于落后阶段,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的滞后导致的。
一、 对农村文化细微剖析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还是处于原始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耕田种地,随着现代化的建设,有了良好的耕种机器,收入也是年年高升,而且,就连同他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而真正发生改变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我国大力倡导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的[1]。
(一) 农村文化独有的内涵 。如果说到内涵,我们必须要问什么是内涵,农村文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农村文化简单来说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当地文化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我国不同农村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就是代代相传的民俗民风和质朴的生活习惯。在当代社会中,多元化的冲击使得很多东西无法清楚的分辨出来,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守护的,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农民的根本,没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更不用谈什么风土人情,乡村文化。实际上他们拥有的是最难割舍的也是最深刻的,像是民间文化、民歌民谣、民间曲调,这些都具有典型的乡土气息。这是祖祖辈辈的沉淀,是历历代代的精髓,是人们文化传承的根本[2]。几千年来纲常礼教深入人心,贯穿着历史变迁的各个年代,可以看出,农村文化独有的乡土风情,总体上缺少城市中表现出来的理念特征,所以,传统文化的改良是必须的,但还是要保留最基本的美好,除旧革新,赋予它新的内涵。
(二) 农村文化的特点 。通过我们之前对农村文化的解读,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了什么是农村文化,然而不管怎么说都逃不出这几个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物质文化。像是种地,生产等,这些文化都具有它独特的韵味,还有就是精神文化,也是农民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哪种文化积淀,都是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他们具有传统的保守意识、小农思想、知足常乐的简单需求,这种思想也是老一辈典型的表现特征。然而作为新型农民,有着敢想、敢拼、敢做、具有学习性、冒险性、探索性的精神,所以面对从城市带来的种种冲击是他们更加向往,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放弃传统的男耕女织想要跑到大城市闯一闯的人,想要在新的天地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是因为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年轻人,使得城乡文化更加快速发展,得以融合。还有就是制度,我们的乡村管理制度很多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有些制度就必须被废除或者是更改,这对于农村的发展传承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一代城乡发展的必然结果[3]。
因此,在当代的农村,这里的文化秉承这传统的观念和现在社会的冲击,创新与保守并行,但是这样也使得城乡发展得到融合,现在正是处于这种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农村文化的引导与熏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更是政府当务之急需要重点解决的事情。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一) 政府的投入不足 。农村文化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指引,在政府大力引导的前提下必须要让农民们自己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自发的形成一种良好的文 化氛围,在这其中政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在农村,文化无法达到产业化,有些人对文化的认识还很少,甚至非常少,所以就更不愿意自主建设学习文化知识。然而有良好的文化建设的引导,会使农村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也是阻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让狭隘的小农思想转变为懂得进取、懂得创新,有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对农村的经济文化也会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 对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在大部分农民的心里,经济基础的提高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农民群众甚至会被讥笑不务正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农民文化意识的浅薄性。除此之外在消费水平上也体现的很明显。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而且根据调查显示,城乡在文化上的消费水平差距甚远,很多农民不注重自身文化修养,不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正是这些非物质遗产延续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4]。对这种想法或许知道的人很多,但是实际做起来的却很少。
(三) 农村文化设施贫乏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较大的投入,虽然目前来讲发展并不均衡,但是对于文化的建设是不能少的,有很多经济落后的乡村,我们还没有来的及将先进的文化建设带到其中,这也是阻碍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对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国家大力倡导农村文化建设,各个政府之间也要对此高度认识,对文化建设的大力投入也是使农村走近新社会的标志之一,在政府的经费投入使用之后,还要对其增大监管力度,做到健康积极的普及文化知识,以各种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细微的小事来引导,这样农民对新型的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容易,让老百姓自己加入到其中来。
(二) 打造农村文化 。目前,农村文化和城市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其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农村的乡土文化气息繁重,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行发展,政府的大力引导教育还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特点、文化氛围,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心理,来为每一个地方打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气氛当中。拥有自己的文化品牌[5]。政府要加大力打造农村文化的先进形象,让传统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承,让古老固化的文化改革创新,发扬农村建设,带动当地文化,创建品牌意识,这样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相应的辐射作用,即使品牌又是文化,这样的转化姿态,何尝不会快速发展。
四、 总结
党的十指出,加强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建立良好的新农村文化,有力整合,展现自己的文化氛围,享受自己的风土风情。展现自身的功能与活力,实现战略化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及人民正在严而有序的进行。加强文化构建,巩固党的地位,夯实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发展现代化,推动全中国的科学使命。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曾世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成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张卫静.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业旅游;新模式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所谓“城乡一体化”,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而农业旅游的发展,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要,快速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文明素质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旅游,进一步进行产业融合,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旅游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农民与农村的提升变革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农业旅游新模式主要就是要根据产业融合的特点,将农业、旅游业、农村、农民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糅合,系统的规划农业旅游的发展。
融合过程中,农民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农民变成农民与市民双重身份,又转变为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经营者、服务者。其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城乡一体进程的加速,农民要更快地适应其新身份。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这将直接影响游客对农业旅游的评价。
融合过程中农村本身也发生了巨变。从原来只是农民生活劳作的乡村转变成为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因此,在农村硬件的建设上要进行大力提升,尤其是卫生状况。在保留农村乡土特色、民俗风情的基础上,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保障。
2.传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我国开发农业旅游已经经历了十几年,在这期间,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多种多样,目前仍具有生命力并市场表现良好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2.1乡村休闲游模式
是指以农村生活、农村环境、农业生产为主要核心内容,开发具有乡村氛围的休闲旅游产品的模式,主要的项目有:休闲渔业垂钓、划船、烧烤等活动;通过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可提供农业劳作、骑马、垂钓、狩猎等项目;开发建设特色农庄,以方便游客休闲、度假、娱乐、食宿等。这种模式在江浙一带发展普遍,比如“杭州双流农庄”“淳安县千岛湖乡村港湾”等。
2.2农业观光游模式
这是新型农业的一种,指利用农村现有设备与地理条件、农产品、乡村自然环境与生态等乡村资源,经过合理规划,发挥乡村休闲游的旅游功能,提升游客对乡村、农业以及现代农民的认知与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游客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活、可住宿、度假、游乐等,享受乡土情趣,了解农民生活。这种模式是传统农业旅游的基本模式,全国各地有许多成功的典型案例。
2.3自然生态游模式
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乡村地区,可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模式,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污染的恶化,城市居民寻找郊区绿肺、青山绿水的意愿不断攀升。杭州生态建设提出了“多样、和谐、健康、安全”的目标,可以说是自然生态游的典型成功案例。各地推出的诸如“溪地漂流”“天文观星”“森林漫步”“竹园绿肺”等项目皆是自然生态游模式。
2.4农家度假游模式
是指依托著名旅游景点、生态优势或民俗风情,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围绕“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乡村建设模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生活体验活动。
2.5民俗文化游模式
利用本地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开展考古、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活动。如“梅家坞茶文化村”、各地少数民族体验游等。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农业旅游发展新形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旅游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可以考虑引入以下要素,以保障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疗养美容
在清幽宜人的绝美山水中疗养,在先进设施的保障下放心的美容保健,如今,这样的疗养美容旅游在世界各国风生水起。如日本、新加坡、瑞士等旅游国家的美容旅游项目。我们的乡村可借鉴这一模式,比如将中国传统中医与美容相结合,在农业旅游的项目中增加种植中草药、开发药膳;也可以种植具有美容疗效的植物,游客可在专业指导下,制作手工纯天然的美容护肤用品,如手工香皂、减肥茶、精油等等。这一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
3.2艺术
利用农村天然美景,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如摄影、绘画、音乐、民俗等艺术活动的爱好者来乡间田间地头采风,既满足其旅游与艺术的双重需求,也是提升农业旅游地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良好机会。更可以进一步对农产品进行艺术深加工,使旅游纪念品独特化。
3.3网络现实相结合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旅游模式,精明的农庄主在现实经营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网站,在网上建立虚拟的田地、农庄、鱼塘,展示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可以对现实田地通过网络进行认领,由游客指定种植的种类,在网站上实时更新种植进程,认领者也可利用休闲时间亲自来照顾农产品。这一模式满足现代人种植的心理需求,又不受其时间有限的影响,广受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3.4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内地酝酿引进,在北京开始辐射全国开展,拓展训练逐渐被社会的院校和企业所接受。目前拓展训练普遍的做法是把拓展与旅游项目相结合,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设计各项户外拓展项目,一次增进团队成员感情,促进内部磨合与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农业旅游同样可以与拓展训练相结合,设计一些艰苦的拉练、农业劳作等项目,完成拓展训练目标。
3.5素质教育
开发学生市场,尝试各类农业科普活动,如乡村夏令营活动等。让孩子远离城市,走进乡间田野,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民生活,了解父辈艰辛。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艰苦奋斗的美德。
3.6婚庆
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800多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新婚人群愿意把积蓄的31%用于婚庆有关的消费。可见婚庆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而现在的年轻新人越来越追求时尚、健康、文明、个性化的婚礼。农业旅游正可以满足其需求,设计与农业旅游相关的主题特色婚礼,将婚礼与休闲郊游结合起来,在典礼之余,可以体验自然风光与乡土风情。为此,乡村旅游项目可以规划婚庆场地、婚庆流程设计、纪念品开发等针对性项目。
4.城乡一体后农业旅游发展方向:旅游式的田园城市
无论是现有的传统农业旅游项目,还是今后可以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旅游项目,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农业旅游的一种新的形态将是旅游式的田园城市。这是指在保留乡村生活元素中自然、生态、恬静、和谐、健康的部分,同时又具备城市的生活品质,提供较多的社会发展机会。以农业为核心,旅游为驱动,并利用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实现乡村硬件设施的提档改造和服务系统的完善。这样乡村旅游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民才能真正成为“田园市民”。
结语
本文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为背景来分析农业旅游,力图总结具有实践意义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使从业者能开发新思路,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促进农业旅游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兵.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
[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2013.7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社区金融小额贷款;供需收益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0-0063-06
引言
中国“十一五”规划指出,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其核心之一。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双向流动,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阶段是指城乡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初级阶段,另一阶段是指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城乡一体化趋势。在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农村金融市场不景气,农村金融机构处于风险大、成本高、利润低的境地,金融发展环境亟需改善。而城乡一体化后一个阶段是指城乡居民的社会地位、劳动者素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与所享受的现代文明出现趋同的发展趋势,也即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融合为一体的状态。目前,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地区大多处于城乡一体化初级阶段,离城乡一体化的后一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
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可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大类,其中正规金融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中国农业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涵盖:农村合作基金会、小额信贷和私人借贷等。前者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后者构成前者的补充形式。农村正规金融的改革在不同层面逐步展开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其改革方向是效益指向的商业化,这种改革的趋势对于弱势的农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不断调整其职能方向,目前已经演变为专门服务于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银行,其原有的职能定位面临挑战。由于贷款业务局限于负责保障粮、棉、油的收购和储备资金供给,基本上不涉及农村一般资金需求的提供,因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
2. 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贷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移,信贷重心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而涉农贷款比重显著降低,其在农业领域的贷款主要流向较大规模的工商企业。目前农业贷款所占比重已经下降至10%左右,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趋下降。这表明,农业银行也开始偏离“服务农业”的基本宗旨,逐渐从农村金融体系中退出。
3.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惟一可以与农行和农发行相抗衡的金融机构,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覆盖范围,业务深度和地位不可忽视。围绕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理念,其发放的涉农贷款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信用社在商业化的导向下,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开始实行选择性贷款,贷款结构呈现非农化的趋势,普通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金融服务业务范围不断收缩,在实质上起的是抽走资金的作用。
4. 邮政储蓄原来是只存不贷,其结果只能使本来就不丰富的农村金融资源加速外流,加剧了农村金融供求的矛盾。由于邮政储蓄的60%以上来自县以下农村,其吸收存款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十分稀缺的农村资金非农化不断加快的过程。现在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正处在试行阶段,虽有放款业务,但效果还不太明显。
以上表明正规金融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不断减弱,农村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资金缺口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正规金融提供的贷款只占农村贷款客观需求量的30%以下。然而紧缺的农村资金资源正在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加速外流,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贷款难”的尴尬在农村极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并在农村内部融通资金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可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应以合作制为主导还是商业化取向的争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合作制为主导;第二种观点是商业化取向,甚至放弃合作制;第三种观点是折中的,认为商业化和合作金融应共同发展。第二,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基本上达成如下共识:(1)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消费、投资以及应对风险上都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当前正规金融体系还未十分健全和发达、现代的金融机构尚未惠及许多农村地区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信息、关系、社区法则等各种社会资源,从而化解了因资源稀缺和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制约,放松了居民的融资约束,不失为一种次优的选择。(2)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农民建立现代信用观念――资金的有偿使用和增值收益,还可以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三,在农村金融抑制方面,供给型金融抑制与需求性金融抑制共存。①
二、成都市锦江区“社区金融小额贷款体系”分析
成都市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锦江区的“五朵金花”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经典案例之一。而为了解决劳动者家庭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中的融资问题,锦江区建设了社区金融小额贷款体系。该体系实行“自愿申请、严格审批、联保互保、分期还款、政府贴息”的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把金融机构作为载体,其运作模式如图1和图2。
综合图1、图2分析,可以得到很多政策启示。第一,政府建立创业培训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技能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为以后及时还款奠定基础。第二,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小额贷款日常检查、定期评估制度,确保援贷款、贴息贷款用于自主创业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第三,建立社区金融小额贷款担保金,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发放贷款的积极性。第四,建立贷款申请者自律联保管理机制。凡申请贷款的借款人必须加入区创业促进会,按平等自愿的原则组成不少于5人的自律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实行联保,共同承担还款义务。第五,建立信用社区考评以及申请者个人信用档案与失信惩罚相结合的双层监督管理机制。
在锦江区社区金融小额贷款体系中,政府起了主导作用,其承担了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项目审查、信用评估等多项任务,这是由城乡一体化初期的特定阶段决定的。在城乡一体化初期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环境相对恶劣,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入中后期以后,农村金融市场繁荣,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就会进入农村市场,必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此时政府职能也应相应减少。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一)农村金融市场供需收益模型分析
考虑到目前中国农村居民除拥有一定的不能交易的、也不可以转让的土地外,其他财产相对较少,可假设借款人需要借入必要的而且是全部的营运资本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考虑到农村居民资产性收入较少的现实,可认为借款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贷款的偿付情况将主要依赖于其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实际分布状态。假设农户得到金额为L的贷款,并可在投入经营后实现R×L的产出收入,而具体的经营收益率R是分布于区间[a,b](a<b,b>0)的随机变量,R由取决于各种影响生产经营状况的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及经济因素。同时,假设农户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进行经营。
由不等式组可以看出,影响农户贷款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经营项目预期收益、贷款利息、金融机构的贷款机会成本及其经营成本。其中生产经营项目预期收益越高,预期收益的确定性越大,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成本越低,农民更易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市场和政府是影响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由供求定律可知,在排除政府干预的条件下,贷款利率应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由于政府对农贷的利率限制,金融机构向农户贷款的利率只能处于低利率水平,这使得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获得的收益难以弥补其经营成本。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商业性的,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和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使得减少农业贷款甚至退出农贷市场成为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其直接后果就是政府限制利率政策的良好意愿造成了农户贷款愈发困难的局面。由于农业自身弱质性,贷款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偏低且具有较大风险,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进一步淡出农业产业,而转向城市资金收益率高、风险较小的贷款业务更是可以理解的。
从农户的角度看,将借贷资金投入生产领域的预期收益越高,农户贷款的意愿应该更强。不过,这里其实已经假定贷款农户不仅只有生存意识,还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机能。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金融需求才会保持良好的状态。否则,政府制定的信贷配给,金融机构开发信贷产品将成为一厢情愿的努力。由农户的收益L×?籽(?兹,r)×R看,农户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很多不确定因素。提高农户未来收益的稳定性,增大获得良好收入的概率,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概率就相对增加,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获得良好收入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的经营项目。最开始的假定是农户把贷款资金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现实情况是部分农户开始向非农生产领域发展,收益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所以,提高农户的创业能力是城乡一体化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
根据供需收益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如何增加农户预期收益的确定性,不仅影响农户的金融需求也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
2. 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不具备以低利率支持农业贷款的内在动机,在城乡一体化初期,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或财政拨款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
3. 降低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经营成本是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贷的难点和重点。
4. 在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提高农户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总函数分析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而且,农村金融的萎缩,使得其在满足农村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逐步减小。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要在两方面促进其发展:一是反映金融发展广度的总量扩张,表现为金融机构数量、贷款总规模、证券等资本的数额、可贷资金的供应量、金融相关比率等金融总量指标的增加。二是结构的优化,即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创新措施,促进金融结构的变迁,特别是通过改善金融产品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市场主体多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的金融供给到底如何构成(安排)?基于中国目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特点,我们把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作为函数,把影响制度安排的各种因素作为变量,试图建立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制度总函数,并据此推导其改革方案。考虑到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我们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构成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组合,其中包括政策性机构、商业性机构、合作性机构以及非正式金融四个层次。假设农村的金融制度安排为I,则有:
我们进一步假设,合作金融为外生变量,其值固定不变。在农村金融领域中,针对中国农户经营的特点,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存在一定的优势,例如内部资金融通的便利性和信息索取成本低的低廉性,但是其只在合作金融处于小规模时成立。一旦合作金融走上规模经营的道路,合伙人内部的“搭便车”行为、信息搜集的成本问题、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严峻性就会凸显,再加之资金实力、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结算渠道等各方面的限制,合作金融难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中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的信贷文化,我们认为合作金融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会比较有限,从而进行简化。所以,制度函数实质上简化为:
1.关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由于良好的商业性金融运行机制会促进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从而发挥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资源的功能。所以,政策性金融只是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的一种补充。考虑到政策性金融供给和商业性金融供给存在互补的一面,其影响因素可以进行交叉分析。(1)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Besley是这样定义市场的有效性:即在“一方的获利,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的情况下,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会完成所有可能的交易,直到交易的边际成本为零,完全有效的市场要求参与者有充分的信息,并对其在收益最大化过程中的所有交易成本做出充分的估计。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是指:它能使市场的参与者利用一切机会来实现经济效益。在金融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农村金融是有活力的,不会存在资金供需紧张的困境,因此,市场的有效程度与政策性供给成反比,而与商业性金融供给成正比。(2) 产业化支持。市场机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而且,农村经济的脱困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市场化制度取向,会给农村经济有力的引导,促使农村经济产生活力和后续发展的动力,从而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按照中国农村目前的情况,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应与市场化取向的要求相统一。产业化的支撑,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基础,是不同类型资金流向农村的依附,因而,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将对商业化金融供给产生重要影响。(3) 政府行政能力,其中包括政策意图、政策执行力度、政府公信力等因素。如果政府加大支持农村发展的战略,就会在政策上、舆论上、资金上进行倾斜。通过较强的政府公信力作为平台,政策意图就会在全社会得到贯彻,引导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强化最终执行的效果。所以,政府行政能力较强,就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源(比如商业性金融的资金)而减少政策性资金的支持。(4) 其他金融的供给。由于该制度供给函数中的各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供给的变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供给的变动。而且,其他金融服务的配合,如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担保、租赁等在农村市场的渗透和普及程度,也会产生影响。
2. 影响非正式金融的因素分析。存在于中国农村领域的非正规金融是适应体制内金融难以满足旺盛的资金需求背景而产生的。较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其具有适应农村融资需求的比较优势,如较低的获贷门槛,信息搜集的成本较低,适应小农经营的小额借贷等。其影响因素有:(1)资金供需缺口。依据需求定律,供需矛盾的突出将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非正式金融交易的出现。非正规金融正是在该背景下出现的。资金供需缺口的扩大或者缩小将直接导致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增加或者减少。(2)政府态度。由于非正规金融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很多交易处于非公开状态,政府态度以及其是否拥有合法地位,将直接影响提供非正规金融者的成本,从而在根本上决定非正规金融的供给。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创新动态体系构建
在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总函数对影响农村各类金融的因素分析之后,我们主张把城乡一体化分为初期和中后期两个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只有构建一个动态的金融体系才能适合不同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1. 城乡一体化初期阶段。在城乡一体化初期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一方面,农民创业需要资金支持,这会促使农村金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追求利润的金融机构,考虑到发放农村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往往仅提供少量农村贷款,最终造成农村金融供给有限的局面。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初期,需要建设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强化政府行政能力,辅之以产业支持、技术支撑和政策倾斜的综合金融体系。表现在制度函数中,就是扩大f(X)的比重。该体系包括六个层次:(1)政府建立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因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需收益模型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提高农户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农户预期收益的确定性不仅影响农户的金融需求也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锦江区的社区金融小额贷款就规定:申请人在参加了劳动“SIYB”创业培训后,持《再就业优惠证》或《家庭创业优惠证书》,方可向指定的银行申请小额贷款。(2)发展产业化的农村经济。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总函数分析可知,产业化的支撑,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基础,是不同类型资金流向农村的依附。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对商业化金融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五朵金花”就是依靠“乡村旅游、产业支撑”的发展方式,打造了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3)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当农户不能按期还款时,由担保基金代为清偿。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户小额贷款领域。(4)建立贷款申请者自律联保管理机制,进行信用考评。锦江的小额贷款运作模式就成立了不少于5人的自律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实行联保,相互监督,共同承担还款义务。这些都是对申请者的有效监管措施,较好地降低了银行放款风险。(5)深化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可考虑建立专门的政策性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试点改革和经验推广。要加大对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小企业贷款、消费贷款和中间业务“三旺”,以与农业银行形成互补。在农业银行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发挥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农业银行通过自身的资金优势、网点优势、技术优势和队伍优势可以发挥国有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更大影响力和牵引力。在资金融通方面,农业银行要重点满足农村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农的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并承担一定比例的涉农贷款。(6)引导和监督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有必要对目前民间自生自灭的各种非正规金融严格监管,限制和取缔不正常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正常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承认其合法性,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浮出水面,以竞争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孙雷,佟健,李配法.农村建设中农户融资需求研究[J].济南金融,2006,(12).
[2]郭晓鸣.农户金融需求: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魏红欣.中国需要“尤努斯”式穷人银行家[N].国际金融报,2006-10-18.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李静.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制度环境[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6]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徐永祥.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企业经济,2006,(11).
[8]王建花,兰庆高,侯竹君.从农村金融需求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2).
[9]熊熙宝,王筱宇.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实困境和改革对策[J].农业经济,2006,(12).
[10]魏灿秋,罗怡.全面实施农户小额贷款的困境和出路[J].财经科学,2005,(3).
[1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12]杨莲娜.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J].金融与保险,2005,(10).
[13]陈亮,杨静.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1.1城乡二元户籍固化了农民工社会身份
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形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是讲,拥有不同的户籍就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并且这种制度有很大的滞后性,因此也就带来社会身份的继承性。使得农民工(农民工)很难改变自身社会,二元户籍制度的出现,尽管同属一个国家的公民,却出现农民户口和城市户口两种不同户口,随之就把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一分为二,也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同一国民分成了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在社会学意义分为比本地人与外乡人,限制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自由流动,也限制了不同地域人口的流动,使得农村远离城市文明,使得城市人更加裸的排斥农村人,使得本地人排斥外地人。尤其是,在大程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当随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此时农民工恰当地补充了这一空缺。农民工群体为整个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能像城市人一样成为城市的主人,而是始终是被称为农民工,也就不能改变原来的农民身份,严重固化了其社会身份,这正如费正清所说的:“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中为数极多的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的家庭”。使得两种人类居住状态的对立,更是使得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对立。
1.2城乡二元户籍捆绑农民工经济利益和限制政治权利
城乡二元户籍把户籍分成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同时也就直接限制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而只有那些具备城市户籍的人才能拥有农民工没法获得的权利和能力,使得农民工没有资格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列如农民工子女教育很难在城市里就读,医疗卫生没有城市医保条件,由于农民工依然是农村户籍不能享有和城市人在城里同等的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没有权利参与城市社区基层自治权利。也不能自由迁移到城市社区,难以获得城市户籍,只是城市里的次于市民的“二等公民”,因此在政治权利直接被限制。
1.3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准入门槛
目前国内各大中国小城市落户政策相继出台,但是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农民工这样的群体很少能满足其落户条件,这无疑在根本上又设置了障碍,无论是投资型落户还是技术型、还是限定了学历标准,这种户籍制度并不有利于农民工,强化了农民工入市的物质基础,对于在一线城市落户只是在理论的可以实现,这种城市梦对于农民工来说是不现实的。很多城市对落户条件至少是购买住房,这无疑加大了负担,只有投资买住房才能迁移户口,而其他方式难以落户。加之目前全国各地高房价,对于收入较低农民工来说,积蓄有限无力承担自购住房,住房成为实现城市户口难以逾越的鸿沟,使他们市民化进程受阻,高昂的市民化成本更是一部分农民工成为市民的一个关键的经济困。
2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2.1产权不明晰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产权不明晰是农村土地在制度上最大的缺陷,使得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支撑的根源,大大的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力整个市民化进程,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土地的确权,在《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事实上,这个“集体法人”在实践上和现实生活中很难被法律意义上确定下来,只在理论上存在着,就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实践上看,这样的“法人”是难以成立的。尽管农村有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都是不能作为集体所有权的“法人”。因此这就使得农村土地的所有权被架空,成为“模糊”或者“空壳”的状态,所有权的法人被“模糊”或者“空壳”直接导致了农村土地在法律事实上缺乏保护性,这样的后果就是农村土地很难成为农民工的财产。
2.2产权不明晰,难以形成土地市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能力
当随着整个现代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候,城市用地不断向周边农村扩展,许多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扩大城市用地需要,加大了整个城市的版图时候,政府完全控制了土地进入非建设用地的通道,替代农民集体成为土地的所有者和城市土地的经营者,这种所有权的转化在法律上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含糊不清的,因此这种非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阻断了土地拥有者和使用者直接交易的机制,很难形成土地的市场价格,而是行政主导下的利益博弈,容易造成土地价格的扭曲。使得农村土地资源难以进入统一、公平、自由、法治、开放的土地市场,从而降低了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
2.3土地流动性差,土地资源的聚集难以形成,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流动性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转移农村人口,现实向城市永久性迁移,行最终实现人地分离。这就涉及到进城农民工对土地的处置问题。但是,在目前土地制度下,由于土地权利几乎不具有流动性,很难实现土地资源的聚集效应,因为农村土地被划分一个个碎片,而且这个土地每一个碎片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拼图,不像人可以自由流动,自由组合,最终聚集成为一股强大社会力量和资源,在这种流动性很差情况下,对于农民工来说是陷入两难境地,使得农民工进退维谷。既不能自由离开农村土地,又不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农民工要真正实现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就必须无偿放弃在农村承包的土地和拥有的房产,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直接的物质利益损失。也就是直接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影响是巨大的,基于这种土地流动机制不健全,和土地资源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很难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不利于农民工对土地的投资和实现规模化经营,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大大打击了农民工进城的积极性,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大多数被撂荒或者低价转包给他人,因此农村土地很难成为农民工的财产,仅仅是被闲置在农村地区的资源而已。尽管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承包期内可以自由流转的权利。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并不清楚,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在立法上的不科学导致进城农民工不能进行合理化处理在农村的土地资源,而为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获得必要的资本积累。也不能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后也就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3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作为城乡二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传统体制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前实现优先发展工业,而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完全打破这一格局,依旧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不仅在不同的城市与城市之间也不能实现自由流动,而且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步伐依然艰难前行,而要全面、系统、广泛的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目前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依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为把两种劳动力市场割裂开来,一种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另一种是次属劳动力市场,因此带来的巨大差异和比平等。而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也被称为“非正规就业”。城镇居民在首属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也被称为“正规就业”这种就业方式所引起的就业标准、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劳动待遇上差异和不公正不亚于城乡二元户籍带来的差异和不公正。
3.1“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的准入标准不同,就业准入不平等,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农民工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群体会遇到重重阻碍和限制,这无疑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不能与城市社区对接,就算了离开农村,也不能在城镇永久性立足,没有解决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之本,正规就业对农民工是最有力、最有效、最根本的动力所在,因为在次属劳动力上实现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福利较低的特点,这不仅歧视农农民工,更重要是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经济成本与社会资本都被提高,而由于非正规就业尝尝面临一些缺乏法律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保障,次属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和不健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不高。欺诈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时有发生,造成了农民就业风险增加,因此对于农民工流向城镇的流动阻力依旧巨大。规范农民工就业的次属市场运行机制,则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就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弱化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首属劳动市场与次属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也就造成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职业分割,而职业分割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造成积累性的贫富差异。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还在于“乐业”,职业上的差异性使得农民工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就业的方式主要是临时就业,这样农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短缺。对于增强农民工技能,改善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对于增加农民工收入和提高市民化能力是重要路径选择,但是在目前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下,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与资金投入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农民工培训面临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空间与时间上都受到限制,培训的质量难以保证,缺乏系统化的培训,这在很在程度上影响了非正规市场转向正规市场的发展。所以农民工职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就制约了农民工就业能力,最后也就削弱了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能力。
4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4.1社会保障水平低,无法抵御农民工面临的风险
制约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目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分担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负担,为了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政府给予企业鼓励,积极帮助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进而给予企业优惠补贴,同时政府也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标准和社会参保费率。尽管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民工整个群体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但是同时也就降低社会保障的质量和水平。
4.2社会保障门槛高,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制约其市民化进程
目前的城乡二元保障制度主要是按照属地原则管理,以农民工的参保登记地为标准,按照一定的基数和费率进行。而参加社会保险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需要连续缴纳一定的年限方能提取社会保险金,但是基于农民工流动性和农民工作面临的风险性考察,农民工很难实现连续性的一定年限的缴纳社会保险,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缴纳社保保险的标准,因此这倒连续性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限制和地区之间不同标准的限制无疑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有一个难度。
4.3城乡二元保障制度转换程序繁琐,地区之间差异大,增加农民工保障成本,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进程;主成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不仅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而且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人们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直坚持不变的建设重点。在国内,有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研究结果各异,学者们对于现状的观察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也都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在评价和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问题上,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了相同的计量方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
笔者收集的大量资料显示:AHP方法在权值的分配上存在着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过大,而且同样的评判因素若取不同的权重集则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专家们很难就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中的复杂指标权重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所以笔者试图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途径――主成分分析法。与AHP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在处理相关数据的过程中是完全客观的,不含任何人为因素和单位不一致的指标干扰。同样是化繁为简的计算过程,主成分分析法在指标的选取上要求更高更准确,而且其计算过程直接省略了指标之间相关性检验,所有指标的分类都取决于最后的分析结果,相比AHP更为科学和客观。
近三年来,江苏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省经济发展质量迅速提高,稳踞全国的经济实力前三,并且上升势头不减,顺理成章惠及民生、改善居民生活的重任也被推上了日程。苏南地区一直在改善居民生活这方面表现优异,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普遍感受到了自身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可是苏南五市的个体差异依旧明显存在,本文都将通过计量软件SPSS的计算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计量方法的应用及结果的解释
(一)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由于本文是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角度来比较和分析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所以经过参照现有的相关成果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笔者反复斟酌和筛选后选取了与之相关的8项指标。
x1地区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发展水平与财富。x2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x3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x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则该家庭所在地区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该家庭所在地区较富裕。为体现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文章采用的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面的三项项指标(x5x6x8)也是因相同原因而采取。x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项指标都是以一年时间为计量单位。从经验上来看,这两项指标都是倾向于体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x7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和x8乡村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都是笔者依据现有数据计算得来的。其中x7是为了表现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而x8则是可以说明农村居民的就业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居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关于指标需要补充的是,由于不同指标笔者收集的数据单位不相一致,所以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先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无量钢化的处理,进而再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苏南地区的总体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可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的得分排名:
表1: 2008年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情况排名
表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实力得分,其中笔者选取的指标个数有限,主要倾向于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面。对照表2的结果不难发现,单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这两个方面来测量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苏南五市的优势十分明显,占据了前四名和第六名,说明前面笔者提出的假设成立,即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上,苏南地区依然是江苏省的第一梯队,而且远超出绝大多数省内的其他地区的城市。再从得分情况来看,苏南地区除了镇江的得分为负以外,其余四市均为正。而且如果按分值分为正负两大阵营,那么即使镇江为负,也属于第二阵营里的领头羊,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结果也是不难预测的。早在2005年,苏南五市已经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的阶段,江苏省整体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领先全国13年,其中,苏南地区的经济推力不可忽略。
(三)指标系数的对比分析
表2: 2008年苏南地区与江苏13市的指标权重对比情况
单独做苏南地区的主成分分析后,笔者发现,在同样的指标和方法下,其结果更具有解释力。如表2所示,苏南地区的主成分2的各个子系数都比江苏13市的“突出”。根据苏南地区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将其两个主成分,在第一主成分中第一、二、三、五、六、七项指标的系数较大,这几个指标起主要作用。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反映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第五、六、八项的系数较大,体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可以将第二主成分看成是代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活质量提高的综合指标。而通过表2的系数对比,发现,两次计量的结果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对主成分2的解释。
从表2中发现有三项指标的系数在这两次的结果中正负情况恰好相反,即x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8乡村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这是笔者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苏南地区的计量结果来看,确实如此。
(四)苏南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
表3: 2008年苏南五市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局,《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笔者挑选出计算过程中的主成分1里系数中最大的前两名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以及主成分2中系数最大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1.地区生产总值
单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苏州遥遥领先于其他四市,将近是镇江地区生产总值的五倍,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两倍,无锡和常州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才与之相当。苏州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发展的又快又好,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这种经济基础也非一朝一夕所建成。先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早期的土地政策倾斜,加上长期累积而来的各种经验,使得苏州正在朝着各方面都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城乡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2.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方面,苏南五市中,镇江是最弱的。财政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起到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财政收入正是政府职能有效性的外在体现。镇江在这项指标上远落后于其余四市,说明其政府职能的有效性亟需增强,这是影响其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在反映居民生活的质量改善指标中,镇江和南京的表现可能更佳,苏州地区虽然近几年投资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目光,但是其有效的控制人口,并加大对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力度,从而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管理水平和福利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二、结论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江苏省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问题,主要侧重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这两个方面。而笔者通过两次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一体化得分和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得分,利用对比分析再结合图例,充分验证了现在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是全省最高的区域,还通过分析计算所得的两大主成分中的指标系数,从而得出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经济发展类的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但是居民生活类的指标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通过分析得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这项指标对同一区域不同城市的差异是产生重大影响的。这些结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每个城市长期重视的决定性指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如果说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的经济引擎,那么苏州就是苏南地区的核心发动机。关于这一点的共识,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上也可以得以体现。2008年苏州实现生产总值6701.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而这两项指标在2008年全省同级城市排名中都位居第一。通过本文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苏州也是得分最高,说明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虎添翼。所以,苏南五市之间的差距缩小战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地区的经济建设上。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来看,苏南五市的差距相比经济发展方面较小,齐头并进的趋势明显。单从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这项指标上看,2008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额比上一年的同指标差额要缩小3.847%。而且文中代表居民生活改善的综合指标(F2)得分最高前两名分别是镇江和常州,不再是常胜将军苏州,虽然在权重大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上苏州依旧占优势。这也说明了改善居民生活是苏南五市的共同目标,只是体现方式各异,现在需要的是保持并增进这种势头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程度。
综上,通过从两个不同视角的观察和分析,可认识到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又是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部分,苏南地区的推进模式也为全省甚至全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士运,孙久文.我国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与评价[J].北京社会科学.2010(4):28~35
[2]李习凡,胡小武.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9):70~75
[3]刘伟,张士运.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评价定量化研究 [J].生态经济.2009(8):61
[4]曹明霞,包宗顺.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预算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7):452~45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方高校;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29-02
党的十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说,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为切入点,重点通过对“三农”问题的破解,搭建城乡平等发展平台,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来推动城乡互动,实现一体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持。党的十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虽然使它们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却走上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痛苦之路。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曾一度凸显,其教训是深刻的。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也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综合考虑我国发展实际而抉择的结果。因此,破解二元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历史课题。
1.人才(尤其是农民)整体素质低下,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的优秀人才通过外出就学、创业而“逃离”农村,老弱病残滞留在农村。农村在遏制人才外流和引进人才,实现人才回流方面拉力严重不足。人才在城乡分布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凸显。
2.生态环境恶化,给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比如,甘青宁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国土地沙化面积的90%以上。发源于甘、青两省交界的黑河,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黑河中上游地区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沿河地区的用水量与日激增,使原本富庶的额济纳绿洲变成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河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甚至一些河段的水质已经严重超标,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清洁能源、沙尘治理等高科技技术提出了要求,迫使地方高校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培养科技人才。
二、地方高校角色演进
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是组织的基础。从最早的古希腊雅典大学,到第一所近代大学――哈利大学,再到威斯康星大学,纵观这些世界高校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高校经历了从单一的教育功能到教育与科研并重,再到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过程。其中,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科学研究既是专业教育的需要,又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撑;社会服务职能则是高校职能的拓展。1862年,美国颁布《莫雷尔法案》,开创高等教育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先河。潘懋元(1984)认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将更加凸显,高校已从“象牙塔”式的社会边缘机构变成了维护社会系统运转的核心机构。因此,高校应履行研究者、服务者、教育者三大角色。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履行人才输送机、环境保护者的角色。
1.人才输送机。区域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可以由三个因素组成: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人类。人才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竞争是经济竞争的先导。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是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曾做过一项调查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之间,获得体能、技能、智能社会所需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社会得到的收益分别为1:10:100。也就是说,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再具有智能,创造的财富又提高10倍,可以养活100个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科技与人才的拥有与使用则决定着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切实推动科技人才下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农民实现体面劳动,让农村成为吸纳人才的主要阵地。
2.环境保护者。传统工业的生产活动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这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为其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生态工业是将生产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建设“循环型社会”,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长期矛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道路。区域发展要确立本区域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应转向培养环境人才、无形资产管理人才、循环经济管理人才,使地方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地方高校角色履行的保障机制
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而政府投资又取决于能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履行自己的角色,结合自身的优势,科学定位,融入地方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才能与政府实现双赢。美国的社区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典范,其最大的秘诀在于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融入社区,促进社区发展,面向社区公众开展终身教育。
1.加强地方高校的战略管理。1972年美国学者申达尔和哈顿最早在高等教育中发展战略规划,1978年霍斯默基于此。提出相关理论。寇普认为高校战略的选择应彰显优势并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周江林(2003)认为,地方政府如果想突出区域特色并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高校为后盾。徐敦楷(2003)认为,高校确定战略时,应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体现战略管理的理念,使战略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刘国瑞(2003)认为普通高校发展应坚持特色战略,加强观念与制度创新。薛家宝(2004)提出了高校发展的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三种基本战略。程中勉(2005)认为,高校战略联盟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高校创新与知识学习,有助于消除“巨型大学病”,有利于高校整合优势特色和降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曹健(2010)运用波特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了高校发展的五种作用力。所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应凸显比较优势,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核心竞争力,并与其他高校联盟、互动,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改革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功能的迫切需要。要明确社会尤其是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科学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力,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各种能力的培养整合、衔接。一是将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与学校的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结合,运用导师制将学生的学习、训练与毕业论文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注重社会调查与实践。学生只有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才能了解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城乡差距及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社会调查与实践一般安排在平时周末和每年的寒暑假进行。每年寒暑假按照特定主题组织学生在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学生在这一个月期间不仅要完成社会调查任务,接受技能培训,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城市高校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角色认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6).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龙献忠,许烨.教师职业角色发展的嬗变及伦理反思[J].高教探索,2012,(0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认识误区 发展 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优化变迁会渐进地发展为城市。城乡外在形态的一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乡权益地位、文化、社会等内在差异的缩小和趋同。
误区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抑制城市、发展农村。对城乡一体化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势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抑制城市的发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着沉重负担等,相应地在城乡一体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发展农村而基本不关注城市。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确实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乡来谈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城市发展了才能给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乡村发展了,粮食充足保障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增多了,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站在城和乡两个系统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它没有说明由乡到城的发展转化,没有揭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存在不同阶段和目标、是一个城乡逐步接近的动态过程。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规划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承认并适度保持城乡并存为基础,以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弊端为出发点和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1.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在大家所谈的城乡一体化大多是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状态。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分离、对立仍占主导地位时的一体化,现阶段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措施可能就不适用于来推进未来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必然促使城乡关系发生由分离对立到相互促进转化再到趋同融合的渐变。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可以指导我们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所谓“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接近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系统,是一项涉及社会深刻变革、利益重大调整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所以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一体化,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围,也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必定是多样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和道路。
5.城乡一体化指标的相对量化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结果,是一种城乡状态。制定或评价某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可以设计出规划建设一体化指数(指标),产业发展一体化指数(指标),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数(指标)等多个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村内道路铺装率,排水管道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相对的,是与一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必须要有对应的指标和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实质平等、社会心理等方面是否一体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重点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在现阶段,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形态的都市现代农业和适合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的各类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社保、医疗、救助等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泛泛来讲,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口性质差别,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国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随着就业和福利在流动的,应该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解决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在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电、邮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生态等基本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些资金怎么解决?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承担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由国家承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提供,而在农村却由农民自己解决,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乏和滞后。因此,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必须重点关注资金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财政投入并且还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应该还存在难度,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戈.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农机化研究,2005(2)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职业教育 淮阴区职业教育
引言
党的十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强调,指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在于“乡”,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双赢关系。目前我国已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进入传统农业向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呢?立足长远,除了需要国家在政策与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外,还应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农民素质的提高。在此笔者以淮阴区职业教育为例,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
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先行条件。2005年,我国召开职业教育大会,会上决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10年我国又制定并推出了《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规划的有效方法,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淮阴区整体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淮阴区职业教育现状
淮阴区原有职业高中两所,分别为淮阴区职教中心和淮阴区职业高级中学。两所学校秉承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采取“南北联络,东西联合”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不断努力,先后在上海、无锡、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起丰富的就业网络,并成功与上海、山西等多地职教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同时两所学校选取机电、计算机和电子三个专业为重点发展对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专业办学特色,先后为淮阴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多次受到省、市乃至国家的表彰。2009年,淮阴区政府对淮阴区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全新规划,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将两所原有职业高中进行合并,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一所四星级职业高中,从而为淮阴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城乡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提供保障。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淮阴区职业教育也不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淮阴区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和淮阴区的产业优势有着明显的错位,极大地削弱了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作用。淮阴区职业学校的优势专业在机电、电子和计算机等几个方向,而淮阴区目前的产业优势却在机电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制造和化工三个领域。
2.2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淮阴区企业对所用工人的文化、技能和素质要求不一致,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2.3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不足。近年虽然政府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职业学校仍存在基础建设落后、设备老化、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4)专业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教师,而现有的教师很少为真正来自企业的技术性老师,多为普通教师转成,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
3.淮阴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3.1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再认识。
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社会认可度并未获得大幅提升,出现了“老师热、家长冷;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其明白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剧,广大农村急需大量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满足这一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2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虽然1994年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仍不健全,职业教育的发展缺少规范、稳定的制度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在《职业教育法》的大原则下,加紧对《青年劳动保护法》、《失业对策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技能鉴定法》等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建立起一个由政府做主导的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3.3调整专业设置,拓宽职业学校资金渠道。
淮阴区职业学校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本地企业需求,对现有专业配置进行调整,在保持原有特色专业的同时,增强对化工、机械制造等当地急需领域的人才培养。同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体制,政府逐年增加投入的同时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让学校通过市场的方式拓宽经费来源。
3.4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具有专业技能老师的引进,同时加大对现有老师的培训,使其能够承担相应的专业技能教学。此外可开展与其他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通过优势互补,弥补自身劣势专业教学经验的不足,实现多专业、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结语
淮阴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是一条长期且艰苦、复杂的道路,当地政府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采取因地制宜的合理措施,以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为切入点,对城乡职业教育的总体资源进行公平、合理、有效的分配,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只要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并主动寻求发展机会,就必然可以为淮阴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的农村职业教育开辟全新局面,迎来农村职教发展的春天,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会廷.河南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10):31-33.
[2]时全丽.论高职教育在农村地区文化引领功能的发挥——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4(2):83-84.
[关键词]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77-1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是城市化,保持快速稳定的城市化发展势必需要城乡结合之路。但我国采用的是城乡二元化制度,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城乡结合遇到重重困难。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的社会养老保险都是由县级政府进行分开管理,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分开化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致使劳动力资源无法优化配置,制约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城乡二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通过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来实现统一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强化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连接。这种做法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劳动力转移时损坏养老保险待遇,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城市化发展。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是国家履行义务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一项,它需要国家强大的支撑力通过制度的完善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国家对公民的养老义务,国家应为公民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制度。国家应尽快将整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体系,避免居民因户籍变换或是搬迁引发的公民的利益受损,更好的履行城乡居民养老的义务。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居民的生活具有巨大影响。在整合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时,介于它广阔的涉及面,它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全部未享有国家养老保险的公民,恰巧是这一部分群众大多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在失地后经济条件就更加严峻。将这部分人划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则标志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构完成。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制度的完整化,这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变我国几千年来的养老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可知,几十元的基础养老金,看似虽然很少,但对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许多贫困老人都多次向民政中心表达自己的感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带给广大群众生活上的巨大改变。相比较未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投诉数据地区,城区办事处所收到的信件案例明显减少。由此可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无形中促进了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目的实现。同时,这也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奠定殷实的基础。
(二)构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度逐渐加快。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随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将城镇无就业居民与农村居民划入养老保险体系,完成了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全面覆盖。极大的改善了我国城乡居民以及失地人口的养老条件,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养制度上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群众的参保人数已有近5.1亿人,同时,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有7.2亿人。2013年9月,我国各级政府用于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已超过1800亿元。已有1.58亿人已在领用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实施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人们皆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标准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为我国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重复参保与养老金追还工作。自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以来,通过监督机构查出了许多重复参保人员,他们领取了大量的基础养老金。经监督机关查证大部分重复参保人员参保了城乡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保险政策。同时,还存在领取基础养老金人员去世后仍然发放基础养老金的现象存在。基础养老金待遇追还工作实施的难度系数较大,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由于保险涉及的群众面较广,第二,我国法律中还未有关于重复领取基础养老金的相关政策。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较晚实施,这不仅是因为二元化的制度还有着历史、经济方面的原因,因此不能直接实施现有的养老保险体系与系统。参保人员信息数据库无法共享导致部分群众重复参保,领取多份基础养老金。我国城乡保险系统中存在的漏洞目前只能依靠居民的自觉、地方政府和社区监督检查来避免。
(二)养老保险软件和保险险种之间的对接工作。我国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还属于起步阶段,每个省区所采用的养老保险软件系统也不一样。每个省份采用不同的数据库,一些人由于工作等原因流动时,居民的参保信息无法随本人加入其它省份,导致参保信息无法对接。介于以上原因使得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者在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时不得不到区级保险机构进行申请,审核等程序注销原有的参保资料再办理其它的保险,给居民带来的极大的不便。目前应尽快将集中养老保险种类完成联网工作,完成数据共享,保险软件统一,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重复参保的情况发生。避免重复参保造成的养老金重复领取,控制社会保障基金流失的现象。完成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廖承红,张士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模式研究――基于浙江、北京和重庆三模式的比较[J].开放导报,2012,(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