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2: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乡一体化进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和林格尔县本着打基础、利长远的原则,既考虑自身条件,又把握首府呼和浩特市乃至整个呼包鄂经济区的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科学合理编制了城镇乡村的产业、建制镇、新农村、园区建设等规划。在规划的编制中,突出规划的前沿性,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在规划的执行中,坚持 “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做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确保城镇建设有章可循。在城乡建设管理中,注重“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从建立市容市貌、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坚持做到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使城乡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城镇主要街道、居民区小街小巷卫生呈现出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良好局面。
以打造首府卫星城为重点,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吸纳能力
和林格尔县把打造首府卫星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按照突出“两大组团”、建设“三大区域”、加快绿化和水域体系建设,形成“哑铃状”城市格局的建设思路,为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建设新城区,拉开城市框架。2008年,投资1.1亿元,建成了城关镇到经济开发区全长11公里的和盛路,形成了“两条道路”平行连接“两大组团”的卫星城基础框架;在城关镇北部打通了连接“两条道路”的东二街,把办公、文体活动等场所建在新区,推动了城关镇向北发展;在开发区南部开通了翔宇小区至和盛路的城市道路,把一些休闲娱乐的项目置于此区域,推动城关镇北进、开发区南扩,促使“两大组团”快速对接。今后还将开通东西两条道和南北三条连接道路,并合理配套休闲广场、公共活动场所,通过分步实施,逐年推进,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新格局。
改造旧城区,完善城镇功能。在完成镇内“三横四纵”道路框架和地下管网改造的基础上,开展了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小街小巷硬化,停车场及第四、五供热源建设等基础性工程;完成了环境整治、电缆入地以及出口整治等美化工程;开展了环城绿化和公园、街景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5万亩,建成了环城关镇绿化体系;加大了商贸城、办公楼、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近年来,新增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
拓展开发区,提高承载能力。抓住首府工业向旗县转移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我县产业的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开发区集中;继续加大对开发区周边乡村的改造力度,为开发区配套商贸区;建设住宅区,为开发区入区企业配套高档次的居住区;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建设休闲会馆、文体活动中心,为开发区配套休闲娱乐区。积极争取首府呼市到经济开发区的市政道路――金盛路建成通车,为加快推进首府“一核双圈”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目前,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8平方米。
以培育壮大“四大支柱”产业为重点,提升工业化和服务业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力
做大经济开发区,做强食品加工业。和林格尔县始终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努力打造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完成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天然气入区工程,绿化、美化、水系建设同步推进,引进工业企业50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00多亿元,财政收入40多亿元,安排就业人员2.5万多名,其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在扶持蒙牛向集群化发展的同时,扶持与其配套的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使蒙牛由“中国牛”走向“世界牛”。同时,加大对中粮可口可乐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肉产业、薯产业、林产业和绒纺产业集群。加大开发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力度,提高承接项目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打造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条件。
打造电力园区,培育电力产业。依托交通、水源和煤源优势,编制了36.7平方公里和林县电力园区总体规划,为周边山区农民转移集中留足了发展空间。目前, 2X660MW的电厂正在筹建中,同时随着经济开发区丰华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和蒙牛澳亚沼气电厂上网发电,电力产业正成为和林县域经济的又一个强力支柱。
建设石材建材园区,发展石材产业。按照把石材产业打造成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思路,开工建设了以引进大型加工企业为主的石材建材园区,园区内建成了主干道路、地下管网、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昌宇石业、泰圆、锦鑫、魏都4家大型石材加工企业已投产。4家企业投产后,年加工板材可达60万平方米。计划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石材、建材对财政的贡献超过1亿元以上,成为和林县又一支柱产业。
打造大南山旅游园区,壮大三产服务业。和林格尔县把完善大南山旅游园区建设作为壮大三产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在完成东山书法艺术园、11公里生态旅游道路的同时,狠抓了修路、栽树、上水等基础性工程,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大南山建设成为40平方公里以上,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园区。目前,已形成的盛乐百亭园文化景观游、开发区工业游、园中园农业游和博物馆鲜卑历史文化游,正在成为首府呼和浩特市乃至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共安排就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
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聚集能力
在乳产业基地建设上,针对奶牛品种不纯,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引导川区奶牛养殖户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全县60%的奶牛进行了改良,后备奶牛优良率达90%以上;强化以发展规模化牧场为主攻方向的奶源基地建设,建成了27处高标准奶牛牧场,并积极推广奶联社的做法,努力使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发展相适应。
在肉产业基地建设上,把转变肉羊养殖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舍饲育肥作为工作的重点,引导山丘区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先后建成规模化养羊小区10处、养羊专业村115个,扶持培育了13个工厂化养羊大户,全县肉羊存栏达到60万只以上。
在马铃薯基地建设上,针对马铃薯品种退化、单产不高和农民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在提供优良品种、引导转变种植方式、发展机播机收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种薯基地建设力度,成立农机联合体,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程度。在东南山丘区五个乡镇,开展了马铃薯中棚温室试验示范,努力实现薯业生产的增值提效,促使向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现在,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年提供商品薯10万多吨,成为山丘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沙棘柠条基地建设上,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依托现有40多万亩沙棘、120多万亩柠条的优势,先后引进了宇航人公司和丰华生物质能热电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
目前,和林格尔县初步形成了川区以乳业为主,山丘区以肉、薯、沙棘柠条为主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在北部川区形成了集龙头企业、高科技、产业基地为一体的产业化示范带,起到了“对内示范、对外展示、适用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大了舍必崖乡和浑河沿岸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产业化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增强城乡一体化的统筹能力
立足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实施扶困助学、结对助学等制度,从机制体制上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撤并乡中学和农村小学校点,完善县城中小学校基础设施,配置较高档次水平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基本实现了小学生在城区和乡镇寄宿制小学就读、中学生在县城就读的目标。
立足病有所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在加强全县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重点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完成了乡村干部职工教师医保工作,完善了在职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
立足劳有所得,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开设了卫生保洁等公益岗位,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2004年以来,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万多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立足老有所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纳入农村低保10488人,城镇低保5525人,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实现了应保尽保;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土建筑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概念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指的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市场繁荣的城镇与科学技术落后的农村进行整体规划统一。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与乡村的互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调整乡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生产链。减小城镇和乡村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落差。使城乡实现真正意义上经济发展平等,使整个城市、乡村生活生产统一、绿色循环发展。城乡一体化指城镇和乡村经济、政治、文化打破以往的生产常规,进行更优组合,逐渐缩短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统一规划发展,有利于更新乡村思想观念,优化乡村经济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与城镇形成产业、经济互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一体化也是城镇和乡村发展规划政策的改进。
(二)乡土建筑概念及范畴
对于现代的高楼大厦来说乡土建筑在空间利用、功能分区、私密性、保暖性、耐久性、安全性、便利性都大大不如前者。在近几年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关中原有的乡土建筑拆迁的拆迁,翻新的翻新,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风貌。仅有极少地区和交通欠发达地区还保留着原有的乡土建筑风貌,其中咸阳和渭南地区保留较多,宝鸡和西安地区相对较少,损坏状况严重。乡土建筑是传统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总结气候变化规律而建造的,它有很强的乡村农场小院子民间风味。乡土建筑包括农村房屋、寺庙、祠堂、餐馆、商店、拱门、桥梁等乡土建筑本质上是一个当地性在他的家乡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外部表现。这些外部表现再经过美化加工、雕刻就会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三)关中乡土建筑的特征
关中的乡土建筑不同于现代混凝土钢筋式建筑,它主要是泥砖混合结构,墙体厚实、高大、独特,正是这种独特的建筑构造,造就了它那特殊的特征。它不同于江南阁楼建筑的小巧,不同于沿海地带现代建筑的华丽,而是与北京四合院相似的庭院式建筑。1.关中乡土建筑的恒温性关中地处内陆,早晚温差较大,为了保持温度,关中的建筑大都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式建筑。由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所以关中乡土建筑的墙体厚实,在冬季可以很好的达到保温的效果。受每年春季风沙的影响,传统的建筑墙体总是很高,既可以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又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阳的效果,使得整个庭院处于阴凉之中。厚实而高大的墙体在一年之中充分体现了它恒温性的特点,比如三原柏社村的地炕窑九很好的展现了独属于传统建筑的恒温性。2.关中乡土建筑的私密性关中乡土建筑基本单独一户人家的居住一个院落,房屋布局基本与四合院相似,从前向后一般一次为门房、庭院、厅房和正房。由于传统的建筑墙体较高,较厚,所产生的隔音效果就相应的较好,单独一户人家有足够的空间处理家务事而不必担心隔壁邻居听见看见。这种墙体高大的乡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保护了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相较于现代建筑就没有太好的隔音效果,现代建筑墙体较薄,隔音效果差,私密性相对不如传统的乡土建筑。3.关中乡土建筑的节约用地性传统的乡土建筑将几个独院式院落纵向依次排列建筑,各独院用空廊连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空间。横向连院式院落是一种各单独院落既能相互连通,又分别具有各单独的院落。通过数道门墙把各个院落进行横向连接,每个院落都有各自的内外进出口,每个小型院子既有自己单另的空间,又可以联系其它院落。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即保护了各自日常生活的私密性又可以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让人与人相处变得自然,友好。
二、关中乡土建筑的分布和现存状态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空间结构;商贸流通业
城乡一体化背景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将乡村与城市结合,实现以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资源环境以及市场为彼此所利用,从而完成城乡两地经济、空间、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来讲,城乡一体化并非是指城乡之间要达到无差异,而是要将区域的各生态群落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生活、生产活动的合理分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得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权利以及生活质量等个方面在整体上相差不大,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各要素在两地之间自由、平等的互换,形成以工惠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关系。当下,我国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时期,同时,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首先,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49%,城镇的人口数为6.6亿,较之欧盟要多1/4,是美国全国总人数的两倍之多,城镇化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近中期水平,且其发展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现已高于80%。其次,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已初显成效,农村面貌大大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了590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的公路新改建总计达156万公里,至此农村的公路通畅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电网覆盖率方面,农村现已大于了95%,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以同等价格用电。此外,在能源节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普及以及新型医疗覆盖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
首先,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域面、通道和节点三个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以及交通网等技术设施建设;而节点包括有乡镇、城镇企业的聚集地以及乡村聚落处。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间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形成了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对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创新尤为必要。空间节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的重要保证,并要求各区域内的节点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级规模。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乡村地区仍旧保持着绝缘配置局面,彼此之间关联很小,约束了农村的节点规模,使得城镇与农村二者之间不能够均衡发展,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其次,村落的在空间面域上呈现碎片化。由于我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按照农村户口来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使得农村的可用土地被进一步碎化。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4公顷,如果按每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个农户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顷,且这0.7公顷的土地还会分布在4、5处。农村生产的这种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使得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由于地少,农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很低,加大了农业类新技术的研究动力和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小面积的土地分布使得农户普遍形成候鸟式在乡间和城市之间的迁徙,以求土地劳作和打工两不误,农户劳动力没有办法无顾虑地顺利转移向第二、三产业,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此外,当下的城乡之间的空间通道联系仍不够密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村镇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7%的农户还没有配有卫生间,2%的村庄还没有通上电,57%的行政村还没有公路通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通信以及道路设施大多只与一等级的城市和网络形成衔接,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城镇空间结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轮廓分明,山西省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1.6%。山西省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为芮城县张村南,为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同时山西省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当前山西省共有11个市,119个县(市、区)以及1215个乡(镇、街道)。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见,当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镇当中,城镇化率达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数据可说明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经逐步向城市型社会的社会格局进行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较为深入地推进。1.受地势影响,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响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情况。山西省山脉多,地势不平坦也对山西省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阻碍。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东部和西部虽然占地面积大,但是由于多为山区,而只分别有3个地级市和1个地级市。全省城镇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区域流通节点密集、东西部流通节点少,极大地制约了城镇商贸信息流、物资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动和发展。2.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发展水平各异。根据山西省政府2014年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2014年底乡镇人口分布和各地级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图1、图2所示。由山西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看出,当前山西省11个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阳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这三市所分布的区域正好位于山脉多发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对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这些大中城市多为工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镇建设快,商贸流通快;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商贸流通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极其落后,甚至没有。3.乡镇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空间通道建设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镇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处东部和西部的城镇以及乡村来说,交通道路建设存在极大的不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2014年山西省公路货运输量来看,2014年太原市货运量达到14206万吨,临汾市货运量达到12877万吨,晋中市达到9911万吨;而晋城市只有5042万吨,阳泉市只有4489万吨,朔州市仅有2253万吨,各个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差异十分大。
(三)城镇空间结构再造的建议
1.着手城乡整体规划,对城镇的空间节点进行重构。立足于区域视角对城乡进行整体的规划是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点。与传统城市规划不相同的是,城乡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应当要同时包含乡村和城市,而不是仅仅将乡村作为城市规划的背景;也不仅仅是对城乡用地的进一步建设规划,还要同时对生态敏感区域、农田以及绿化隔离区等各类土地的统一规划。针对当前农村用地的特点,对于农村空间结构的创新应主要着力于集中建设方面。首先,在市域或县域层面上,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进行研究,并就此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对相邻的村镇进行协调,从而构造中心城镇——一般性城镇——中心村落——基层村落的网络体系;而在镇域的层面上,要对村庄的布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时兼顾周遭的零散村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居民规模小、密度大、服务对象分散、浪费土地的局面。2.以城乡的产业分工为基础,对城镇的产业空间体系进行重构。空间结构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决于产业空间的配置。城乡一体化对村镇的空间配置提出要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又错位的要求,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城乡分工逐渐体现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农村分散工业向中小型城镇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逐渐会由中心城市转移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病和城市病,同时还可以将城乡之间过度竞争和产业同构的问题有效解决,从而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中小型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将技术及经济力量向农村转移的中介和农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节点。同时,农村以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来满足周边城市对农村要素和资源的需要,从而取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并更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原则上农村不再在农村进行工业相关布置,而是积极地将工业引向城镇。3.城乡共建为基础,对村镇的空间通道体系进行重构。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统能够与之适应。公路是目前村镇只要采取的运输方式,而村镇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线等主要是在考虑大区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公路干线作为带动区域路网骨架而存在,带动该片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其建设却不足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村镇公路建设是能够保障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来看,村镇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和交通连贯性为基础,向着等级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其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致,建立与发展模式匹配的场站层次和路网结构。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分析——以山西农村为例
(一)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山西农村的流通主体趋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领域的主体以个体农户、供销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等为主。这些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见图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农村经纪人就有50万,其中,已初具规模的超过10万人。农村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超过16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73亿元,年盈余额达17.5亿元。农村的流通客体规模逐渐扩大,流通市场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建成框架。此外,当前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山西省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商贸发展中“卖难”“买贵”等问题。
(二)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落后。一方面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山西省中个别省市由于地势原因,流通体系建设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够满足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和农村流通市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当前山西省流通体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农村市场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两端的农村市场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北部山脉多发的农村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此外,农产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集贸市场,市场中多采用摊位式的运营方式,由于现代化设施缺乏,市场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鲜等服务还没有配备。粗放式的运营模式使得农产品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2.流通主体与市场衔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单个批发商、经纪人以及个体的商户,而山西省的农村人口数量少,个别农村地区的农民甚至没有能够走出大山,因此这些流通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也不高。我国的农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通常是独自生产、耕地的面积也较小,农民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农场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够直接与运营商、批发商等中介结构达成协议,在流通市场中没有主动权,议价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运营商和批发商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远不能扮演农村流通主体的角色。由于流通过程和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流通各环节不能够有效畅通衔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能真正成为流通主体,使得市场需求与流通的农产品不能够有效衔接,不能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从山西省农村的基本条件着手,完善并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带来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村级的网站,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积极吸收外界有关日用品和农资的信息。对农村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分布分散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质量。其次,要根据流通市场的多层次主体,对信息的主体进行多层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为高效的流通信息体系。对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要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操作、电子化的交割形式,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最后,要对农村流通网的物流网进行升级,对第三方物流、网上订单等更为先进、便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引进先进流通方式以缩小城乡差距
要将先进的城市流通方式向农村引进,进一步缩小城乡流通方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并将城市的先进物流手段引进农村,从而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鼓励农村的流通企业抓紧接触并应用订单农业、电子商务、连锁市场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实现流通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鼓励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向社区菜场以及便利店的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山西农村发展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将当地传统的小店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通过加盟来实现连锁经营,为农村小型的流通企业提供统一管理、采购、核算以及配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流通对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综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收的根本途径之一。城镇空间结构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而城镇的流通业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推动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当下的城镇建设流通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从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明.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3(10)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22)
5.高柳珍,吕文鹏.渠道创新视角下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2(5)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 马鞍山
中图分类号:F291. 1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1)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2)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明显,两者走向对立;(3)城市与农村相互协调合作,城乡差异缩小,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即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又明确提出了“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时代的前列。
从城乡发展的历程和具体表现来理解,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包涵了5个方面的内容:(1)城乡一体化是各方面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作用的不断发挥,一体化的水平会逐步提高。(2)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有序流通。(3)城乡一体化刻画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关系,农业对工业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工业对于农业有促进作用。(4)城乡一体化既突出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在功能上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同时,城乡一体化还突出城乡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城乡在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中彼此补充、彼此融合。(5)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是逐步缩小社会成员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差别,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基于以上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的全面融合、协调发展。
二、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评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该市自2008 年 4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扎实推进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如何?一体化的优势和不足在哪?下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这是亟需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下文将基于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较为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分析马鞍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由于城乡一体化指标与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现代化指标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一体化的指标主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马鞍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中国社科院提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来选择。
为准确选择出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确定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和2011年的目标值,我们邀请了该市有关专家学者、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在上述三个指标体系共有的 71 个指标中,确定出与一体化内涵最为接近的指标 32 个。然后采取发放调查问形式,征求各方对 32 个指标认可程度。排在前16位的分别是:社会保障覆盖率(以新农合参保率、新农保参保率为代表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基尼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城市化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居民住房(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民)、市区绿化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表达,这样指标数就为15。最后,根据城乡一体化目标应该高于‘全面小康目标’而与‘基本现代化’等同的原则,确定了每个指标2011年的目标值。
(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及评价。
将以上选取的15个指标分成四类:城乡经济发展类指标、社会发展类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类指标、生态环境建设类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赋值有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各指标2011年的实际值、2011年目标值、权重见表1。
通过计算,截至2011年底,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分值为97.62,处于较高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没有达到预期值的指标中,2011年人均GDP(美元)的得分为8.92,占2011年目标值的99.14%,说明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得分为7.65,占2011年目标值的95.69%,说明离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化水平得分为6.90,占2011年目标值的98.71%,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农村恩格尔系数得分为3.48,占2011年目标值的87.06%、说明离2011年目标值差距较大;居民住房中的城市居民人均得分为2.69,占2011年目标值的89.71%,而农村居民人均得分为2.49,占2011年目标值的83.11%,说明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住房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都离目标值有较大差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得分为5.88,占2011年目标值的98%,虽然离目标值差距不大,但是农村自来水的普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加快步伐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三、推进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城乡经济总量,优化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近年来我们也看到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不断地招商引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马鞍山全市生产总值近几年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经济总量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全市GDP更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但是经济总量水平依然无法与一些沿海城市或长三角中等城市相比,同时这也造成了投资规模与消费规模的不协调。所以今后马鞍山市经济总量尚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促进经济增长应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优化城乡经济产业结构。马鞍山市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过小,马鞍山市委市政应府在以后的规划中着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给予减税、人才、服务等各种支持,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业、咨询业等等,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向高、精、尖转变。
3、继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同时可以减小农村恩格尔系数。(2)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市政府要响应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要采取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打压房产价格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加快廉租房的建设满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同时努力调控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过快增长,减少各种税费如流通费用,减少农民自己建房的成本,提高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缩小就业方面的差距。完善并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与维权,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缩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着力推进城乡对外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农村供电、供气、电信等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和供水设施建设;加快治理被污染的河流;继续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及时改造危旧房屋;争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两年内达到100%。
4、突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县域统筹主体。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力量,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经济。其中,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直接载体。因此,马鞍山市应以当涂县为平台,在体制和政策上为该县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感谢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055和2011SQRW041)和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167)的资助。
(作者:吴友群,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廖信林,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烨军,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陈伯君.城乡一体化:成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2006,( 3):19-21.
[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21-23.
[3]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16-22.
[4]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8):43-55.
One
农村循环经济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表现
工业一体化
城市大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发展联合,组成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大企业集团,从而可以弥补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缺陷。例如,随着我国城乡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转化为开拓工业利用新领域提供机遇和平台:包括以新材料、新燃料和生物新材料为主的工业产品,以生物建筑材料、纺织材料为标志的工程材料等等 。
资源一体化
构建以资源链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物质流动方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产品加工,有效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循环农业发展强调城乡统筹,把城市、乡村建设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构建城乡工、农等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接模式,实现城乡共生良性循环发展。
科技一体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农村科技要紧跟城市步伐,只有科技达到或接近城市技术标准,才有利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围绕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加大对农村的人才培养力度及技术推广应用,做好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依靠新品种、新技术重点推广示范,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储备能源。
Two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生活水平提高,节能意识淡薄
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电器、汽车等使用渐次普遍,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村耗能量也快速增加。农村目前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式资源利用方式,对水、电等能源的依赖性大,生物能源以及太阳能等用量少,导致了近年来农村的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在观念上,农村消费方式向城市看齐,低碳意识薄弱,也增加了碳排放量。
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造成公共服务的提供向城市倾斜,延续了城市偏向的惯性思维,忽视了对农村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的管理和投入,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启动和开展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和能源循环利用的项目及试点工作大多是以城市为背景提出的,如开展园林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城乡规划着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缺乏对低碳、生态以及循环经济的重视,同时规划也没有很好地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特别是对于循环经济的统筹规划。
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目前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和人民群众增收难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整体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的。在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技术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缺乏政府和大型企业对农村的技术扶持,在技术引进方面也缺乏相关金融财政等的政策支持。此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以及完善的环境质量检测系统等等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Three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及措施
建立体制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调整对于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逐步推行城乡统筹的环境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固然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外部性使企业不愿意承担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污染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行为,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外部运行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才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有效而且持续下去。
例如: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包括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和循环经济金融政策。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使用为主要方式,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以秸秆风化等技术,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低能耗为主要目的,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建立完善的排污处理系统。积极发展节约型高效农业和集约型绿色产业,积极拓展设施农业规模,放大绿色品牌效应,延伸绿色产业链条,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实现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例如,新疆支持农民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肉苁蓉),既防沙治沙,又保护和发展了名贵中药材大芸,每亩价值3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收入。内蒙古发展沙产业有新突破,过去在沙漠中生长的沙柳3~4年就自生自灭,后来用沙柳造高档包装纸,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又解决了污染问题,嫩枝桠还可做牛羊饲料,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既防沙治沙,又发展了产业,收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此外,在西部草原推行“草场围栏”,就是一个恢复治理草场退化、防治鼠害、发展畜牧业等一举多得的经营生态环境的典型。
培养生态意识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基本理念,广泛普及生态环保基本知识。建立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认真开展环保知识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成立环保协会,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发挥公众参与作用。
2013年,北京市以“人人行动 美丽中国”为主题,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宣传教育,倡导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注重运用手机短信、微博、网络电台等新媒体和动漫、游戏、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文化艺术手段,加强与青少年的联系,扩大与青少年在生态思想方面的交流沟通。通过骨干培训和项目资助加强对青少年环保社团的培育和扶持,积极选树生态环保优秀典型。
加强经济规划
主动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做好相关规划协调工作,在保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原则进行科学的城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在制定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区域开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不均衡的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
例如,江苏无锡市“十二五”循环经济规划指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加快推动产业改造,形成完整的循环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并根据无锡主体功能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结构,结合无锡沿太湖经济带、沿沪宁线经济带、沿锡宜线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等4个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及相关产业的共生和循环特点,重点发展相应的循环经济,确定了15大重点园区,并确定重点行业率先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利益引导
落实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和土地等经济政策,加快开展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制度。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建立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环保型产品开发、有机肥推广、清洁能源和可爱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