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2: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卫生间环境卫生制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教师办公室卫生标准
1.及时处理办公室内杂物,无用的要及时清除,用品摆放有序。
2.办公室地面整洁。
3.办公室桌面物品摆放有规则,不凌乱。
4.在无人时办公椅要放入办公桌桌面下。
5.不在办公室墙上乱张贴。
6.电脑、电话机、热水瓶等要妥善并保持清洁。
7.洗水池保持清洁,无水垢。
8.办公室门窗无灰尘,卫生洁具摆放整齐,废纸篓保持基本清洁。
二、教室卫生标准
1.教室地面要保持清洁,做到无污迹、无垃圾。
2.玻璃窗明亮,门窗、黑板干净。
3.天花板及墙角没有蛛丝。
4.墙壁要保持洁白,不随便涂写。
5.桌凳要按学校要求整齐。
6.窗帘要按学校要求捆绑。
7.教室门前要三包。
三、宿舍卫生标准
1、地面:室内地面无垃圾、痰迹、积水,物品摆放整齐。纸篓倾倒及时。人离开后凳子一律摆放整齐。
2.墙面:墙面清洁,无张贴物,不钉钉子无挂钩,墙面墙角无蜘蛛网。
3、床铺:起床后,床上物品一律叠放整齐、有序。
4、桌面:桌面保持干净、无杂物,物品分类放置整齐;
5、卫生间:无异味,地板、洗手盆、厕盆无污垢,洗手盆台面干净,洗涮用品摆放整齐。
6、其他:阳台保持清洁,无垃圾;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异味;皮箱、棉胎等不常用衣物放置整齐;风扇定时清洗;不私接电线,不违章用电。
7、宿舍长每天应根据宿舍安全、卫生点检标准对房间卫生进行确认。
四、厕所卫生标准
1.厕所地面要保持清洁,墙面无破损
2.厕所通气照明好,有水冲洗,有洗手盆池。
3.专人清洗污垢,定期消毒杀虫。
4.天花板及墙角没有蜘丝。
五、环境卫生检查评比
1.把环境卫生工作列入“文明班级”评比。
2.环境卫生实行包干责任制。
3.实行每天二扫一检查制度。
二扫:早上早读前和中午午休后各打扫一次。
一检查:由值日教师、值日生每天检查。
4.德育处、年级长不定期突击检查。
5.检查项目:纸屑、杂物、物品摆放等
六、检查情况通报
检查结果,当天公示在班级德育量化分扣分情况表,并由值日领导在该周值日总结上公布。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一
2
一、健全组织领导
2
二、环境卫生管理要规范化、经常化
2
三、美化校园改善环境质量
2
四、加强校园卫生管理
3
五、检查情况通报
3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二
4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三
6
一、校园环境卫生区划责任
6
二、校园环境卫生组织检查
6
三、校园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6
四、校园环境卫生通报考核
7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一
一、健全组织领导
学校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要务,由校长亲自负责学校全面卫生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切实落实学校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二、环境卫生管理要规范化、经常化
1.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健全制度狠抓落实,提高师生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校园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调动广大师生开展整洁行动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营造好的整洁行动氛围。
3.积极开展有学校自己特色的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积极性。
三、美化校园改善环境质量
1.定期检测教室课桌、黑板的采光情况,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
2.必须保持教室、宿舍、阅览室等公共活动场所的空气流通,做好通风设备设施的管理。
3.做好学校周边环境、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减少或禁止噪音,保证教学、工作、生活的正常开展。
4.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随时清除生活垃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5.抓好学校校容校貌治理、消除“四害”、校园清洁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6.绿化学校环境,学校要投入部分资金美化优化学校环境。
四、加强校园卫生管理
1.每日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活动室、办公室、实验室、厕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清扫与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开展卫生设施安全检查。对公共场所特别是宿舍、食堂和洗手间的洗手水龙头进行全面检修,确保畅通可用,水龙头不足的要及时增设。
五、检查情况通报
建立定期的突击检查评比制度,学校卫生工作小组成员要对学校环境卫生进行天天检查,并进行统计评比,奖惩分明,记载及时,资料齐全。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二
为保持学校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安全,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提升卫生管理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1)检查范围: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多媒体室、阅览室、实验室、保健室、体育馆、活动室、食堂、厕所等。
(2)各班教室及走廊卫生由各班负责,各专用教室卫生由专用教室管理员负责。卫生保健老师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3)各办公室卫生由各办公室负责,工会负责检查。
(4)学校公共区域部分由保洁人员负责清扫,每天早晨一次大扫,其余时间及时保洁。由后勤部门统一安排并检查。
(5)必须保持教室、电脑教室等人员密集空间的空气流通,做好通风设备设施的管理。做好周边环境、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减少或禁止噪音,保证教学、工作、生活的正常开展。卫生保健老师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6)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随时清除生活垃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由后勤部门负责定期检查。
(7)为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卫生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或健康合格证,才能从事本项工作。由后勤部门统一安排并检查。
2021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三
环境卫生是学校一日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师生的环保健康意识,提高校容校貌整治力度,推进校园“四化”建设,为全校师生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一、校园环境卫生区划责任
(一)教室、寝室、公地卫生:由学生负责打扫。
(二)教师办公室卫生;
由本年级教师负责打扫。
(三)行政办公室卫生:由处室负责人负责打扫。
二、校园环境卫生组织检查
(一)学校德育处负责全校公地卫生(包括教学楼厕所)划分,学生会卫生部负责教室、公地、寝室卫生检查。
(二)校长负责行政办公室卫生检查,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教师办公室卫生检查,教导处负责教学功能室卫生检查。
三、校园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要随时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教室、办公室、公地、楼道、厕所一天三次清扫(早读课前、午自习前、下午放学后),学生寝室一天两次清扫(早读课前、晚自习前),仪器管理室根据实验开出情况清扫,具体标准如下:
(一)教室清洁标准:必须达到亮、净、齐、美四字要求。
即门窗玻璃明亮;地面、墙面、桌面干净;桌凳物件摆放整齐;布置美观。
(二)公地清洁标准:必须达到四无。
即地面无吐扔物;无枯枝落叶;花坛里面无杂草;花台瓷砖无污点。
(三)楼道清洁标准:必须达到扫、擦二净。
即楼梯扫的净,护栏玻璃、消防栓、灭火器箱、扶手栏杆擦得净。
(四)寝室清洁标准:必须达到“五线一干净”。
即衣服晾晒一条线,水桶摆放一条线,洗漱用品摆放一条线,被子折叠摆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每天地面打扫并保持干净。
(五)厕所清洁标准:室内无异味,尿槽、便槽冲洗无污垢,地面干净无积水和污渍,洗手池干净无堵塞,墙面光洁无污迹。
(六)办公室清洁标准:地面扫清无灰尘、无废弃物,墙面无污迹、无蜘蛛网、标语无缺损,桌面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堆放有序。
(七)仪管室清洁标准:实验台上使用过的仪器全部清理,且分类归位,做到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四、校园环境卫生通报考核
(一)学生会每天把班级卫生检查记录单,学生寝室管理员把寝室卫生检查汇总,统一上交值周行政领导,由行政值周领导负责统分,将结果公示在门厅黑板上。
(二)每周一升旗仪式,学校对各年级卫生积分前50%的班级进行表彰,颁发卫生流动红旗。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人生环境;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77-03
和谐的人生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人生环境。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1]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最密切的四种关系维度入手,帮助他们建构和谐的人生环境。即在自我身心关系维度上,实现身心和谐;在个人与他人关系维度上,实现人际和谐;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维度上,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以促进其身心和谐
身心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培育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保障。因此,优化大学生的自我身心环境、促进大学生自我身心和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当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稳定性的特点以及针对性教育相对较弱、因人施教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和优化大学生的自我环境。
优化大学生的自我环境,在整体上要重视发挥高校身心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锻炼身体、调节心理,保持身心健康。主要途径和方法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心理咨询、毕业教育等机制,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课程实施相关的身心健康教育。这些常规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对优化大学生的自我环境将起着主要的基础性的作用。除整体性关注以外,还要注意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如环境区域(城乡)层次、经济状况(贫富)层次、年级分布层次等。以年级层次为例,低年级学生会受到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化解和疏导,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对他们的自我身心环境的关注,可以有针对性地从环境适应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给他们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高年级学生来自就业、考研和经济方面的压力会加大,问题也比较多。减压或者说促其身心和谐的最好办法,主要是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关注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的未来。如果说整体平台、层次截面是解决普遍性问题的话,那么,具体的个体关注就是解决特殊性问题。生活中,由于家庭变故、天灾人祸、失恋、事故等都可能对具体的某个学生的自我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否则就可能由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破坏自我环境,危害身心健康。对此,高校有必要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问题层次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发挥心理咨询师、班主任、辅导员、亲人、室友等相关人员的角色优势,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总之,化解身心矛盾、优化自我身心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需要加强体系性的探索和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正视大学生人际环境,以促进人际和谐
人际环境是人生环境的重要维度。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情绪情感和精神品质,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大学生的人际环境,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升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促进人际和谐。[2]
优化大学生的人际环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问题,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关键。对个别有交往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找出产生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学校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调研和心理咨询工作,将被动咨询与主动介入相结合,要经常性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难题和困惑,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调适能力。其次,教育大学生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基础。平等待人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前提。要教育学生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互相尊重。诚信是促进人际和谐的保证,要求真心诚意、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宽容是促进人际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求交往双方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消解人际间的紧张气氛。互助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学生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养成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好品质。再次,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是促进人际和谐的手段。大学生交往真诚自然,这是好的。但适当学点交往技巧,有助于人际和谐。如: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关注交往对象的需要、兴趣和感受;要学会使用敬语,适当地赞美对方;要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等交往技巧。第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是促进人际和谐的根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根本作用,直接影响人的交往需求和交往吸引。如果道德品质有问题,那么即使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巧,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是优化其人际环境的固本之举。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最重要的关系维度。社会环境是人生环境的现实基础,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和谐精神的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重要的社会条件和发展平台。当前,大学生在认识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对社会认识的错误表现有:“无知型”,即一头钻到书本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否定型”,只看到社会的负面,充满抱怨和愤怒;“旁观型”,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置身世外。基于这样的认识,当然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更不可能成为有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适应社会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水平,关键在于促进大学生把握好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只有科学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大学生首先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定位”。[3]一是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把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人具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但是人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否则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因此,把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是人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二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个人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个人需要不能以损害社会需要为前提,任何忽视或有悖于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不仅不能得以满足,还可能有误入歧途的危险。三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自觉维护乃至于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作为独立的个人和整体的社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个人利益,而社会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应当自觉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利益冲突时提倡和鼓励服从社会利益。四是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义务,把享受个人权利、自由和承担责任、义务统一起来。[4]要教育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好自己的社会义务,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得到满足、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地实现。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两种“价值定位”。一是个人维度的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认同是一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发现和肯定,张扬了个人的主体意识、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要求。但是,自我认同的另一面也蕴含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处理不好,极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危害是较大的。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同,即形成一种既能充分实现个人的发展,又能与社会价值目标相融通,使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的关系模式。要实现这种理想化的自我认同,就要教育大学生主动摒弃个人主体中心化的自我观,培养自我与社会互利的辩证唯物主义自我观,既反对传统的个人与社会的单向度的依存和服从关系,也反对无视社会、唯我独尊的个体认同模式,要在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确立自我的位置、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要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规范灌输与个体主体性的培养相统一的教育原则,克服“过分强调社会规范”或“过分重视主体个性”的片面做法。二是社会维度的社会价值共识。社会价值共识是特定社会基于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特点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共同的价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就是我国的社会价值共识,遵循这种社会价值共识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修养好、品德高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大学生尊重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对人有制约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对自然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从人的视角看,人类从早期的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到近代工业文明以后的逐步成为自然的主人。正当人类沉浸在征服自然的喜悦中的时候,独具慧眼的恩格斯适时地发出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遗憾的是人类并没有放慢恣意征服的脚步,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近年来,很多基于人祸而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天灾,终于使我们体认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自然环境观念状况,将关乎人类的未来。因此,在大学生人生环境教育上,高校有必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更加重视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德育”[7]这一新的领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德育目标,需要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和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自然,树立整体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把改造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要树立整体生态观,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结合起来。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醒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同程度。其次,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环境责任意识。环境道德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它把道德的领域从传统的人际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关系,并将友爱、平等、善恶、良心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倡导人们自觉地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显然,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以及消解当前的环境问题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再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非生态发展之路。
人生环境视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内容,既彼此关联又各有侧重,各自在整体的人生环境中居于特殊地位并发挥作用,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模式。自我环境是人生环境的心理基础,它制约并影响一切关系层面的人生环境,和谐自我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体;人际环境是人生环境的现实展开,是社会环境的具体体现,对自我环境有着持续的影响,和谐人际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美好的情绪情感,便于情感交流和行为协调;社会环境是人生环境的现实基础,它使得社会实践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有了体现和依托,和谐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和谐精神的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自然环境是人生环境的存在前提,是人生环境得以展开的空间存在形式,和谐自然环境有助于开启大学生的生存哲思和培养他们的环境道德责任感。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生环境维度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视域,通过突出和加强人生环境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营造和谐的人生环境,促使其健康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9,85-86.
[2]文学禹.和谐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77.
[4]陈友放.创造和谐的人生环境[J].前沿,2008(8):134.
2004年至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在全省范围开展建设生态省决定和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检查、跟踪督查。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继续组织跟踪督查,重点是检查各地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同时对历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中提出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各地落实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调研。6月7日,我们听取了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局的专题汇报;6月25日至7月5日,由常委会及农资环委领导带队,组织了5个督查组,分赴全省11个市进行了跟踪督查。听取了11个市,23个县(市、区)政府的汇报、实地察看了65个企业、单位和污染治理现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取得新进展
从这次跟踪督查的情况看,省政府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全省执法检查中提出的意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搞好整改,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一定的控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狠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省建设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区域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去年,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里出台了《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市级换届考察实绩分析操作办法》,把“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有关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纳入实绩分析量化指标内容,从机制上、制度上引导各级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在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去年又出台了《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对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责权利统一”、“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和“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补助钱塘江源头地区的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我省生态补偿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健康发展。去年,安吉县成为国家首个生态县,湖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衢州市、桐庐、镇海等9个市县(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义乌市于今年5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现场验收。全省已累计建成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2个省级生态乡镇。
(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执法检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开展了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如期完成。以编制实施流域污染整治规划为龙头,大力开展水系污染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7年上半年,钱塘江满足Ⅲ类水指标的比例从2004年的51.1%提高到64.4%,提高13.3个百分点。甬江流域余姚江水系经过整治,已经由原来的五类水恢复为三类水。以加快实施电厂脱硫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北仑发电厂投资11.5亿元,对现有发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今年已全部投入运行,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8万吨以上。加快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的整治和“摘帽”工作,已有8个重点监管区达到了整治标准,经省政府同意“摘帽”,有3个已经省整治办组织的现场验收,剩下的5个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也有明显进展,全省味精行业已全面完成污染整治,率先实现省域范围内全行业COD和氨氮指标达标排放,削减氨氮排放量75.1%;水泥行业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全省关闭68条机立窑,提前一年完成机立窑淘汰任务。与此同时,各级人大以执法检查为契机,督促政府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省人大挂牌督查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整治。特别是前几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几个进展不大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衢州沈家化工园区污染问题。衢江区政府经过艰苦的工作,提出园区整体搬迁方案并制定了搬迁补偿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促进区内企业转产、搬迁。目前,园区内的49家化工企业已关停36家,其余13家化工企业已签订了关停承诺书,整治工作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整治,历经三年多,去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鳌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了“削减产能,以环境容量控制生产总量”的整治思路,并于11月起对制革基地实行全面停产整治。经过半年多的企业重组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目前,已有38家企业完成内部改造并通过验收,恢复了生产。通过这次整治,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69家重组为39家,减少76%;转鼓从原来的3300多只削减到469只,削减8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鳌江水质开始有所好转。此外,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东阳市南江流域医化行业污染整治和青田黄蝉钼矿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等也都取得积极的成效。
(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管理逐步规范。这次跟踪督查,我们把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作为重点。从检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市级和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有61座,处理能力达525.1万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万吨;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8座,处理能力29543.3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00吨。同时还建成工业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10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针对前两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的各地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去年以来,省政府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省政府明确列入“811污染整治行动”计划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内必须建成。有关县市政府筹措资金,创新机制,克服困难,全力抓好工程建设。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深人现场,加强具体指导。从我们实地检查的几家在建污水处理厂情况看,工程进展顺利。在纳污管网建设方面,温州市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把管网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去年财政增加投入,市区新建管网30公里。市区杨府山中心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率从2004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80%。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日处理污水30万吨,前几年由于纳污管网不配套等原因,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嘉兴市政府从去
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管网建设,污水入网率逐步提高。目前市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已达70%以上,每天污水处理量达25万吨以上。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去年省政府还出台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监督机制和收费政策,规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控手段,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全省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率逐步提高。
(四)环保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811污染整治行动”确定的6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已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到去年底,全省已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1200套。这为加强我省环保执法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一年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工作,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百厂千次飞行监测”行动,今年五月份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促进污染物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火电、热电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历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严肃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了一批超标排污企业。去年,全省共办结环境处罚案件9829件,处罚金额2.8亿元。今年上半年办结环境处罚案件4590件,处罚金额1.5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跟踪督查和“回头看”,也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我省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江河的水质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到位。从我们这次检查接触的情况看,各级领导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认识总的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各地进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正确处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污染减排关系上还存在差距。口号很响、行动迟缓;决心很大、措施不多;强调客观原因、回避主观努力等现象依然存在。如有的地方对挂牌的整治项目没有从治本上下功夫,这边整治完成,异地又冒出来;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筹资去搞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而不愿意还欠帐,搞“地下工程”,以致于污水管网建设成为不少地方城市建设的瓶颈。还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不从主观上找原因,片面强调土地指标紧等等。这些都说明,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还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污染减排任务相当艰巨。从我们调研情况看,省政府已将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污染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市。各地也都作了动员部署,层层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要真正落实。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难度不小,主要是,在思想认识上,各地对污染减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在措施上,目前多数地方主要还是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治理上做文章,还没有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特别是我省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很大比重。今年以来这些行业快速增长,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4.4%,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压力。另一方面,部份河段水质还没有根本性好转,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任务仍然艰巨,部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需试运行三个月才能计算削减量。我省在建的27个项目即使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计人到今年的减排量。因此,减排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完成COD减排任务的关键环节,有关县市正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我们也感到,在一些地方也存在重视工程建设、忽视管网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如不注意解决,势必影响污水处理厂效益的发挥。特别在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上,还有不少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营体制改革尚不到位,有的还未建立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有的收费偏低,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导致亏损经营。有不少污水处理厂同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于运营商对纳管的工业污水水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管理措施,时有大量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超标排放、偷排入网的情况,超过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标准和处理能力,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是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渐趋突出。近年来,我省一些江河湖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加剧,个别地方情况严重。在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必须把治理面广量大的农业面漂污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方面,省里实施了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村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山区,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一些好的措施较难实行。不少农村基本上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同时,对一家一户的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农村河道水葫芦疯长,淤泥堵塞现象严重,因此,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规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以资源节约中求发展,从环境优化中求发展的理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总结经验,拓展生态补偿的渠道和途径,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增强生态补偿的透明度,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把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政府执行力是否强,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强检查考核,并将各地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省政府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环保重点监管区整治任务的市县,除了采取经济的手段督促其完成外,还必须严肃政纪,追究当地领导的责任,真正把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下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到年底即将结束。三年来,通过兴建污染治理工程,开展环境整治,削减了排污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继续单纯依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污染治理上做文章,要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发展理念,运用污染减排这个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调整结
构。改变增长方式上来,从源头上实现污染减排。省里要抓紧制定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以环境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现状为依据,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加强新建项目准入把关,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并做到“三同时”,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边还旧帐,边欠新帐。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落后的生产能力,治小汰劣,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按照农业产业化规划,搞好畜牧小区建设和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减量增效”工程的开展,抓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强化环保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运行管理,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率。到今年底,我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建成。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配套和运行管理上来。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项目代建制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专业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经营,改变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市场主体不健全的状况。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制度,抓紧研究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保证污水处理厂能保本微利,维持正常运行。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省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完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达标排放。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排污企业人网水质的监控,确保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达到入网标准。对超标排污的,必须严肃查处,不仅要限期治理,还要加倍征收排污费。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
1. 总则
1)为使公司卫生管理工作有所遵循,建立并保持整洁的办公、经营、生活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公司有关卫生工作事宜。
2.环境卫生管理
1)环境卫生的优劣反映了一个集体的人员素质状况,保持环境整洁是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公司员工应相互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共同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
员工负责搞好个人工作周围的环境卫生,卫生区域由负责划分办公室主任安排值日人员打扫。
2)卫生标准要求如下:
A.办公桌椅干净无污点(包括表面、背面、腿),办公用品摆放要有序,杯壶摆放整齐。
B.门、窗、玻璃、门框应按时擦洗,做到干净无浮尘。
C.墙壁应干净,墙角应无灰尘,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在墙壁上乱钉钉子、乱挂杂物。
D.室内文件框及其它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干净。下班后桌面整洁、桌椅摆放整齐。
E.地面应天天拖洗,保持干净,垃圾应倒在指定地点。
3)卫生间的卫生管理:
A.卫生间:
a)不得在卫生间内乱泼乱倒、乱丢杂物。
b)不得在卫生间内放置杂物。
c)不得在卫生间内乱涂乱画。
d)使用卫生间后,及时冲水、拖地。(全员可共同监督)
e)值日人员必须保持卫生间干净整洁,做到无异味、无积水、无杂物。
B.卫生间的清扫、保洁工作,作到无积垢、无异味、干净清洁;
C.负责将垃圾送到公司内指定堆放处,并定期将其清除出公司区。
D.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清洁工作。
4)行政部门指定专人每天9:30分对公司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卫生间一天检查2次以上,相关人员应配合检查,办公室检查人员有权对违规行为开具"整改通知单"和"惩罚单"。如卫生不合标准,第一次由办公室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如不见好转,直接进行通报批评。若连续被通报批评2次以上,记入当月考核记录,并进行相应负激励。
5)每天各区值日人员需在9:10以前将卫生清理干净,9:30分准时工作。
6)行政部门卫生检查人员直接对公司负责,需本着认真、公正的心态检查卫生,如监督不到位,卫生不合标准,除对当天值日人员通报批评外、部门负责人及卫生检查人员同负50%的连带责任。
相关说明:
1、部门经理有权在不降低以上规定范围的前提下,将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细化。
2、建立现场环境保障流程:
1.明确各部门卫生包干区域、工作人员清洁卫生值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