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礼仪的概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礼仪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很好的对接行业岗位的需求
目前,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课程一般都为考查课,课时量也很少,许多学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往往把礼仪课设为大班教学。这种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学内容的选取也没有结合行业岗位的要求,礼仪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
目前,专业教师对酒店以及企业岗位的职业礼仪只进行概要性的阐述。教学方法多以老师讲述、学生倾听为主,根本没有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礼仪训练的目标。
(三)教学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手段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礼仪课程的教学场地一般设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缺乏有效的训练和职业引导。此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激励,教学流于形式。
二、提高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礼仪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礼仪意识,营造职业礼仪的教学氛围
职业礼仪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一定的职业氛围和职业形象的塑造。心理学研究证明,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礼仪环境氛围是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礼仪的基础。
1.加强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酒店业竞争激烈,已由原来的硬件设施竞争转为服务礼仪软件竞争。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入学后即应接受职业礼仪方面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礼貌意识和规范的职业礼仪意识,通过播放礼仪教学片、带学生到酒店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酒店前台、餐厅、客房等各种服务礼仪在酒店管理工作中的普遍运用,体会到职业礼仪在实际酒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及时找准职业定位,了解职业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课堂教学中礼仪氛围的营建,对学生进行礼仪熏陶。首先,教师要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带动学生。其次,要善于运用酒店管理礼仪规范营造教学氛围,使教学成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礼仪、用礼仪的途径。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着酒店行业的制服,并按酒店管理职业礼仪来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模拟教学的“仿真度”,让学生通过塑造职业形象感受职业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他律”作用。
3.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营造讲礼仪、重礼仪的氛围。作为中职院校学生,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礼仪素养的养成和自身形象的塑造。学校要将职业礼仪的培养延伸至整个在校期间,渗透到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营造友善、微笑、亲和的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活动项目可以结合校园生活设置,如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晚会礼仪展示、小品等,让学生在校内获得礼仪训练机会,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同时,通过墙报、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工具,传播正面信息,引导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气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二)优化教学模式,对接职业需求
强化应用教学礼仪教学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锻炼的充分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的礼仪理论,更要注意理论的实际应用。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中职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对职业礼仪知识的认识难免空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课堂延伸到酒店和其他工作环境当中,激发学生对礼仪素养的认识。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景模拟法即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酒店服务场景,让学生扮演与酒店礼仪相关的角色,再由教师和学生对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直观认识。案例分析法即通过观看示范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查找酒店服务中出现的礼仪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吸取教训。
2.精选教学内容。酒店职业礼仪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中职院校在授课时有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关键的要素是任课教师必须要对酒店管理实务中的岗位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能将教学内容紧密对接酒店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要求,针对酒店员工的服务特点和目标,以客人的消费心理为轴线,分析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将要运用到的社交礼仪知识,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多种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实施重点教学,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3.强化实践训练。酒店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礼仪风范,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酒店服务礼仪训练课与理工科的实验课一样重要。原则上实训课的比例不应低于整个课时的一半。实训课主要从酒店对员工服务理念和服务姿态的管理与要求入手,结合仪容训练、形态训练、表情与语言训练、常用礼节训练、模拟综合训练等内容,形成系统、科学、应用性强的实训项目,进行强化训练。
(三)完善教学配套,提高教学水平
1.建设一体化的职业礼仪实训室。职业礼仪素养的认识和实践离不开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这就需要建设一体化的职业礼仪训练室,让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提高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直观性。实训室应具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整的形体训练设施以及同步录像的条件,利用软硬件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实训环境,强化规范用语、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训练。
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医院档案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相关的管理,但是目前大多医院所聘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该专业毕业的,普遍存在档案知识不够丰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不够强,在管理的过程仍然会出现相当大的失误现象[1]。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问题往往是医院管理过程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分,加上管理人员在学历、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造成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不太均衡的现象,如部分人员表现较好,而小部分人员缺乏专业导致部分工作完成不够完美,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档案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
绝大多数的医院在档案管理这一块上并未制定出符合自身医院档案管理的合理制度。通常医院都采用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档案的处理方法,如人事档案由相关的人事部门负责,医疗病例方面的档案由相关的医疗病例部门负责,而并未成立单独的档案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失去了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这样各部门在某一环节上的脱节不仅会导致信息资料收集的效率不高,而且往往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资料的不全,不利于整个医院的管理。
3.医院管理者档案管理意识较差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医院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是医院管理的侧重点,而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往往缺乏意识和重视度。管理者对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会严重影响工作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工作者常常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处理档案上不够重视,工作马马虎虎,这也是很多档案出现资料的不全的主要原因。
4.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缺失严重
用房紧张的问题时常会造成医院一再缩减档案管理室的面积,大多数的医院档案管理室比较狭小,空间往往不够用,使用起来不方便。管理水平的低下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医院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医院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仍然采用手工的形式,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并未在医院档案这一领域被完全推广。手工收集资料,不仅会造成效率较低,而且会导致资料缺失严重,完整度不够。
二、新医改下改善档案管理的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日益深入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医疗事业的改革,在这样的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改进档案管理的方式,以适应并帮助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高低不齐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医院应尽量的采用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也要加强部门成员有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地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使其工作和管理能力与时俱进,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激发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喜爱,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在工作中适当的增加鼓励和奖励的政策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
2.改善现今档案管理的模式
档案管理受到原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创建一个新的档案管理部门,可有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部门中可以根据其他部门的区别和需求分为病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几个不同的小部门,形成独立化,系统化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避免资料的缺少安全性的问题。在成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要学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适当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在档案人力方面的管理和档案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以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2]。
3.加强医院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
管理者的一举一动牵动并影响着工作者的行为,当管理者重视,加强档案管理时,工作者也会落实要实处。因此,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普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
4.更新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如今,信息化已经渐渐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信息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高效化,系统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医院的需求已经强烈的要求档案管理方式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医院自身而论,建立一个强大的档案网络体制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3]。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档案资料保密性的建设。当然,在这一环节中,对管理人员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有关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总结: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必须随着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帮助医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现在的档案管理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医院应学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有效的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保证医院整个发展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秀良.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科技资讯 ,2011年(第6期):219-221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新词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本文以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为指导,分析了名词+名词组合,形容词+名词组合以及拼缀词意义构建机制,并且讨论了合成组合后新词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作为语言现象中的“新贵”,新词频频出现在广告、影视、文字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因其创新、鲜活、意味深长、时代气息浓厚,一直以来倍受语言学家、年轻人以及一些追求时尚人士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词,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名词+名词组合和形容词+名词组合的新词是一种语言活力的标签。没有新词的诞生,该语言也即将会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成为死亡语(dead language)。然而,对于新词意义的构建过程,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在认知语义框架中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曾经有人尝试用概念隐喻解释,但由于概念隐喻是一种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映射,关心的是确定概念关系及对他们做出的阐释,较少关注即时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认知机制,所以阐释力较弱。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需要的是一种理论,能够“对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出更为深入的揭示。”(王文斌,2004)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
2. 概念合成理论
上世纪末,由Fauconnier 为首的一批美国学者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该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里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使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utual Packet)(Fauconnier&Turner 1996:113)。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4个空间构成的:两个输入空间(InputI, Input II),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以及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该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自该理论提出以来,Coulson(2001)等人就意识到该理论在阐释词义合成方面的作用,但他们的着眼点大多集中在批评概念隐喻理论和结构分析理论等解释模式的缺陷,说明用概念合成理论解释词义构建过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却未能从积极的一面较为系统地论述词义构建层面的概念合成机制。
3. 概念合成理论(CBT)对于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英语中新词的形成方法尽管多样,但完全由新造、外借等途径形成的新词只占极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新词都是通过对语言中业已存在原材料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3.1 CBT对于“名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在新词中,“名词+名词”型的合成是最主要的形式。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构建模式:联合型、偏正型、隐喻型。
联合型的新词是指把两个成分合并在一起,产生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即包含A的某种含义又包含B的某一方面,但又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比如:社会角色日益模糊的今天,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称呼“妈咪先生”。不妨分析一下,这样的人首先是一位男性(InputI),但又不仅仅是一位男性,因为他还具备妈咪的一些社会特征(比如照顾家庭);另一方面,这个人又仿佛一个妈咪(Input II),做着妈咪的工作,尽管不是女人。通过两个词各自激起的心理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组合,并在层创结构中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即指在家中即当爹又当妈的男人),这种组合过程也正是一种新范畴/意义构建的过程。
偏正型是指前面的名词说明后面的名词,具有修饰作用,中心意义由后面的名词表达。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比如,问题女孩、纳米飞机、健身俱乐部、网恋等等。以“纳米飞机”为例,在这种构建中,两个词分别作为两个心理空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即纳米可用作飞机材料),然后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会不断完善。换句话说,人们会在大脑中作一个潜意识的转换——用纳米材料作的飞机,在经过合成空间的进一步加工,形成层创结构从而解读了这个新词的意义。
隐喻型指的是名词的某些特征映射到中心词N上,产生某种隐喻效果,从而产生新的合成概念,构建新词意义。这样的组合方式往往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比如:豆腐渣工程、蜗牛邮件、灯笼裤、铁军。这些类型的名词同样是两个名词激活的概念作为输入空间并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结构通过扩展,使得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得以完成认知运作。“豆腐渣工程”通过一系列映射——合成的过程最终解读的意义是那些偷工减料、质量差的工程,好比豆腐渣不堪一击;“蜗牛邮件”指周期长,邮件延误,好比蜗牛一样慢的邮件;灯笼裤是指一种中间肥大、两端紧的裤子,穿在身上好比撑开的灯笼;铁军指那些吃苦耐劳、刚劲顽强、无坚不摧的集体。
3.2 CBT对“形容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Fauconnier(1994)认为心理空间就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形容词和名词所构成的输入心理空间在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具有层创结构的整合空间,组合后的词有的已成为常用语词,有的可以引申其它意义,产生新的概念。这类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形容词不改变名词的性质。比如: popular songs(songs liked by many people),无论怎样变化,它永远都是“歌曲”。这种新词在概念合成框架中的意义构建类似于偏正名词的认知机制。这里就不再赘述。另一种类型是形容词改变名词性质,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多。比如,cold bench, black income, pink collar等。以 “cold bench”为例,形容词 “cold”激活的心理空间显然要和“冷”有关,寒冷、冰冷、冷清诸如此类;而中心名词bench又使人唤起另一个心理空间:板凳、座位、位置等等。二者共同映射到合成空间,经过进一步完善、扩展、结合百科知识,不难得出最终的词义——冷清的接待。
当然有的时候形容词与名词搭配还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在合成空间中会生成若干个合理的层创结构。这时候就要通过各种语境信息。比如,口气,场合,上下文甚至是说话人的手势表情来判断,找到最佳关联,解读新词意义。
3.3 CBT对拼缀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所谓拼缀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通过截段或是紧缩方式构成的词。比如汉语中的“娱记、房改、足协、外企”等,英语中的“email(电子邮件), blog(博客), smartdrv(智能驱动器)”。
周启强,白解红(2006)曾在Fauconnier&Turner (2002)对语义合成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合成过程中原型词之间语义关系的不同特点,把拼缀词划分出4个类型。这些类型背后隐藏的是同一个认知机制——概念合成。以email为例,它是electronic 和 mail 的合成词。“电子”能够激活人们对现代科技的很多认识:计算机、网络、方便、快捷等,“邮件”激活传统邮件心理空间,包括寄信人、收信人、邮编、信封、邮票等等。两个输入空间有很多对应关系(即映射):网络系统对应交通工具、信息对应邮件内容、使用者对应邮递员、电对应燃料或人力。它们的共同点(类空间):人、邮箱、邮件、邮政编码。这些特征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层创结构中,通过三种整合运作: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最终得到email的意义,即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件。
4.结语
词汇的形成与其意义构建是语义研究的基石和重要课题之一。新词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特点,有的还会固定下来,成为大众词汇。阐释新词意义构建的认知发生机制对于英语词汇意义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不仅能够统一解释很多新词意义构建的整个过程,并且对于很多活的语言现象,诸如仿拟、委婉语等也会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思路为未来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空间。
参考文献:
Coulson,C. 2004. Review of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J].Cognitive Linguistics15/4: 575-594.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M]. New York:CUP.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新词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本文以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为指导,分析了名词+名词组合,形容词+名词组合以及拼缀词意义构建机制,并且讨论了合成组合后新词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作为语言现象中的“新贵”,新词频频出现在广告、影视、文字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因其创新、鲜活、意味深长、时代气息浓厚,一直以来倍受语言学家、年轻人以及一些追求时尚人士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词,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名词+名词组合和形容词+名词组合的新词是一种语言活力的标签。没有新词的诞生,该语言也即将会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成为死亡语(dead language)。然而,对于新词意义的构建过程,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在认知语义框架中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曾经有人尝试用概念隐喻解释,但由于概念隐喻是一种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映射,关心的是确定概念关系及对他们做出的阐释,较少关注即时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认知机制,所以阐释力较弱。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需要的是一种理论,能够“对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出更为深入的揭示。”(王文斌,2004)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
2. 概念合成理论
上世纪末,由Fauconnier 为首的一批美国学者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该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里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使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utual Packet)(Fauconnier&Turner 1996:113)。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4个空间构成的:两个输入空间(InputI, Input II),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以及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该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自该理论提出以来,Coulson(2001)等人就意识到该理论在阐释词义合成方面的作用,但他们的着眼点大多集中在批评概念隐喻理论和结构分析理论等解释模式的缺陷,说明用概念合成理论解释词义构建过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却未能从积极的一面较为系统地论述词义构建层面的概念合成机制。
3. 概念合成理论(CBT)对于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英语中新词的形成方法尽管多样,但完全由新造、外借等途径形成的新词只占极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新词都是通过对语言中业已存在原材料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3.1 CBT对于“名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在新词中,“名词+名词”型的合成是最主要的形式。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构建模式:联合型、偏正型、隐喻型。
联合型的新词是指把两个成分合并在一起,产生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即包含A的某种含义又包含B的某一方面,但又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比如:社会角色日益模糊的今天,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称呼“妈咪先生”。不妨分析一下,这样的人首先是一位男性(InputI),但又不仅仅是一位男性,因为他还具备妈咪的一些社会特征(比如照顾家庭);另一方面,这个人又仿佛一个妈咪(Input II),做着妈咪的工作,尽管不是女人。通过两个词各自激起的心理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组合,并在层创结构中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即指在家中即当爹又当妈的男人),这种组合过程也正是一种新范畴/意义构建的过程。
偏正型是指前面的名词说明后面的名词,具有修饰作用,中心意义由后面的名词表达。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比如,问题女孩、纳米飞机、健身俱乐部、网恋等等。以“纳米飞机”为例,在这种构建中,两个词分别作为两个心理空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即纳米可用作飞机材料),然后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会不断完善。换句话说,人们会在大脑中作一个潜意识的转换——用纳米材料作的飞机,在经过合成空间的进一步加工,形成层创结构从而解读了这个新词的意义。
隐喻型指的是名词的某些特征映射到中心词N上,产生某种隐喻效果,从而产生新的合成概念,构建新词意义。这样的组合方式往往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比如:豆腐渣工程、蜗牛邮件、灯笼裤、铁军。这些类型的名词同样是两个名词激活的概念作为输入空间并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结构通过扩展,使得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得以完成认知运作。“豆腐渣工程”通过一系列映射——合成的过程最终解读的意义是那些偷工减料、质量差的工程,好比豆腐渣不堪一击;“蜗牛邮件”指周期长,邮件延误,好比蜗牛一样慢的邮件;灯笼裤是指一种中间肥大、两端紧的裤子,穿在身上好比撑开的灯笼;铁军指那些吃苦耐劳、刚劲顽强、无坚不摧的集体。
3.2 CBT对“形容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Fauconnier(1994)认为心理空间就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形容词和名词所构成的输入心理空间在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具有层创结构的整合空间,组合后的词有的已成为常用语词,有的可以引申其它意义,产生新的概念。这类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形容词不改变名词的性质。比如: popular songs(songs liked by many people),无论怎样变化,它永远都是“歌曲”。这种新词在概念合成框架中的意义构建类似于偏正名词的认知机制。这里就不再赘述。另一种类型是形容词改变名词性质,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多。比如,cold bench, black income, pink collar等。以 “cold bench”为例,形容词 “cold”激活的心理空间显然要和“冷”有关,寒冷、冰冷、冷清诸如此类;而中心名词bench又使人唤起另一个心理空间:板凳、座位、位置等等。二者共同映射到合成空间,经过进一步完善、扩展、结合百科知识,不难得出最终的词义——冷清的接待。
当然有的时候形容词与名词搭配还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在合成空间中会生成若干个合理的层创结构。这时候就要通过各种语境信息。比如,口气,场合,上下文甚至是说话人的手势表情来判断,找到最佳关联,解读新词意义。
3.3 CBT对拼缀词意义构建的阐释
所谓拼缀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通过截段或是紧缩方式构成的词。比如汉语中的“娱记、房改、足协、外企”等,英语中的“email(电子邮件), blog(博客), smartdrv(智能驱动器)”。
周启强,白解红(2006)曾在Fauconnier&Turner (2002)对语义合成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合成过程中原型词之间语义关系的不同特点,把拼缀词划分出4个类型。这些类型背后隐藏的是同一个认知机制——概念合成。以email为例,它是electronic 和 mail 的合成词。“电子”能够激活人们对现代科技的很多认识:计算机、网络、方便、快捷等,“邮件”激活传统邮件心理空间,包括寄信人、收信人、邮编、信封、邮票等等。两个输入空间有很多对应关系(即映射):网络系统对应交通工具、信息对应邮件内容、使用者对应邮递员、电对应燃料或人力。它们的共同点(类空间):人、邮箱、邮件、邮政编码。这些特征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层创结构中,通过三种整合运作: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最终得到email的意义,即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件。
4.结语
词汇的形成与其意义构建是语义研究的基石和重要课题之一。新词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特点,有的还会固定下来,成为大众词汇。阐释新词意义构建的认知发生机制对于英语词汇意义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不仅能够统一解释很多新词意义构建的整个过程,并且对于很多活的语言现象,诸如仿拟、委婉语等也会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思路为未来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空间。
参考文献:
Coulson,C. 2004. Review of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J].Cognitive Linguistics15/4: 575-594.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M]. New York:CUP.
Fauconnier, G. 1997. Mapping in Langue and Thought [M]. New York: CUP.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刘正光. 关于N+N概念合成词的认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刘正光. 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周启强、白解红. 英语拼缀构词的认知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3)。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酒店管理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F7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39-02
一、《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学习过程
(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转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课程进行设计。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小组讨论、案例研讨、项目操作、团队合作等方式,采取“探究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兼顾学生需求和兴趣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也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在课前安排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讲解世界著名酒店及酒店集团,让学生分团队准备讲解内容,团队自行组织上台汇报,既让学生了解酒店业的发展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营造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氛围。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本课程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内容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教学
校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实战性较强的项目,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分小组模拟酒店服务场景,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研讨,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流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
提供大量的来自真实酒店企业的案例供给学生阅读研讨,在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以及最后上台陈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企业调研法
为了强化学生对酒店企业的认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深入到合作酒店了解酒店实际运营状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争议等现实问题,最终提交调研报告,其中对酒店有借鉴意义的报告会直接呈递给合作酒店。通过深入酒店观看酒店员工真实的工作状态、体验酒店的整体氛围,提高学生对酒店的认可,找到归属感。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经验的对比和联系,构建学生自身对行业的了解和认知。
(三)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外的实践和锻炼。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布置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锻炼其搜索、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所以此轮改革也进行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课下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酒店集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该酒店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以课堂主题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身临其境深入到酒店企业,与职业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解工作内容,直观地感受自己今后的工作环境,学生对此活动反响较好。
(2)请职业经理人进校园讲座,为学生介绍酒店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树立专业信心。
(3)布置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专业名人传记或酒店集团的成长史,并撰写读书报告,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专业的认知,熏陶专业氛围。
(四)改革平时成绩构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注的是课程背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大了课程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的比重(由原先的占总评成绩的30%增加到50%),突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性考核。具体构成如下:
出勤10%(5分)、课堂表现10%(5分)、作业20%(10分)、读书报告及交流20%(10分)、专业调查及交流20%(10分)、课前酒店集团介绍20%(10分)。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对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提供了思路,推动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同时促进了课程内容的全新设计,总体上推动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
(一)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基本完成了课程“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赋情感”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掌握了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建立起了该门课程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基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初步树立起学生酒店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
通过课程中的酒店调研环节,使大部分学生从大一入学对专业的一无所知、迷茫到对专业初步建立了了解和认知。有同学表示“通过对酒店企业的实际考察调研,使我从被调剂的不满与毛躁变得开始热爱酒店管理这个专业与酒店的工作,为我以后的专业实习与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有同学表示“酒店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在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我们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在学习了相关酒店知识,参观了五星级酒店之后,我们对这个专业充满了期待,使我对酒店管理专业充满了热情与信心。”这种类似的感想不止一个两个学生有,很多学生们都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和实践加深的了对专业的认知,并初步建立起专业兴趣,为学生今后从事酒店行业打下了基础。
(三)提升专业能力,拓宽专业视野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每个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态度养成的目标教学过程。案例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完成,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小组给出案例分析结论。不仅培养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方法和社会能力,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同时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
另外,第二课堂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毫无保留――一句承诺成就万豪传奇》《雅高――一个酒店传奇的诞生》《金牌标准》等专业书籍。通过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及读书报告分享会,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有的学生感概“在读此书之前,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客房工作量比前厅繁杂许多,后来才知晓前厅部工作的繁冗程度是最大的了……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酒店这个行业。”也有学生指出“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酒店管理≠服务员≠端盘子,因为这是一个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如何把它们运用好才是重点。”
三、《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体会
(一)加深了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解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对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深刻体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意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能力发展和成人、成才教育相结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探讨、互动、平等、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为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营造一种自我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备课的时候要“备学生”,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重视“备教材”“备课堂”,而忽视“备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要一改常态,重视“备学生”。不管是开课前,还是授课过程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不仅要了解所教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更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诉求。只要真正了解学生希望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想要达到知识、能力、人格上的需求,才能根据学生现状,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本门课程面对的是大一的学生,面对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对专业缺乏认知,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职业导向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模糊)、对抽象理论理解差的现状。而这个现状如果不解决,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专业学习主动性差,对专业不热爱,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进而导致学风差,大学学习没有目标,就业对口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开课前要思考如何通过本门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来实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
(三)课程教学要符合市场需求、结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的过程,其培养途径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这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脱离实践环节。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岗位职业能力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从大一学生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基本达到1:1。
四、《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企共建,学做一体,服务地方经济。利用吉林省实践合作教育基地(长春香格里拉大酒店)及其他合作教育基地(长春凯悦酒店、长春益田喜来登酒店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与实践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领域的多方位合作;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专业调查的机会,将专业调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酒店管理实践中,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另外,聘请校外专家、酒店企业第一线的管理者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他们的讲授或开设的讲座(酒店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前景分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行业动态,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树立从业信心,培养专业兴趣,塑造职业素养提供保障,逐步形成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能力,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一、企业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企业项目管理(EPM)与单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企业项目管理所关心的是企业所有项目目标的实现。一个企业在同一时间内可能会有很多项目需要完成,如何经济、有效地同时管理好众多的项目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
为了一些经济方面的原因和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企业项目管理常常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多项目管理。所谓“多项目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在组织中协调所有项目的选择、评估、计划、控制等各项工作。
二、企业多项目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成本极小化及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成本可简单看做是企业获得各种资源付出的代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计算成本时不仅要考虑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增量成本、个体成本,还必须要正确估量机会成本、隐性成本、沉没成本和社会成本。显然,在单项目管理时我们更多地只能考虑各种短期的、明显的成本开支,因此就会出现尽管某一个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了项目目标,但并未给整个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与机遇。但采用多项目管理后,企业就可以从多方面克服单项目管理带来的弊端。例如采用多项目管理后,尽管人员属于职能部门,但他们能够为适应项目的变化需要而在各项目间流动,当某个项目因为用户要求暂时停工,或者其他项目进度吃紧时,就可以将项目成员调配到其他项目中去。这样通过在项目间共享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全面降低公司及每个项目的成本。又例如某种资源稀缺,但几个项目同时需要使用这种资源,在进行多项目管理时,我们就能在充分考虑计算这种资源用于不同项目时的机会成本,做出合理决策达到资源的最优使用。综上所述,采用多项目管理能从企业的高度上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机会成本,克服短期效应,追求企业利润极大化与持久化。
2.能调整各项目进展节奏及优先权满付的灵活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尽管多个项目的目标均应全面实现,但是在某一时间段各个项目对资源要求的迫切性并不完全相同,同时交付的时间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通过采用多项目管理后,更能有效调整各个项目节奏,使产品交付更具有灵活性。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均包括明确需求阶段、可行性分析阶段、项目计划阶段、项目执行阶段及项目结束阶段。由于每个项目的背景不同,项目目标存在差异,因此项目各个阶段的划分也是柔性的。采用单项目管理时,我们更多追求的是尽可能压缩各个阶段的周期,使项目越早结束越好,这样必然带来资源的严重冲突。但采用多项目管理后,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宏观调控,在最终全面实现各个项目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及实时调节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进展节奏,缓解资源需求高峰,做到张弛有度。
3.有利于充分利用及提高企业核心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可以优化产品及企业结构,可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素质。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制高点的系统工程。对于单项目管理来说,它是以一个项目为主体,以实现项目目标为最终目标的管理过程,这种目标必然制约了其推动技术创新的能力。例如在开发新产品时需要某种企业目前尚未拥有的技术,而要获得这种技术可以采用购买及自主开发两种手段,当购买的费用远低于自主开发的费用时,若是单项目企业一般会采用购买方式。但采用多项目时,若这种技术还能同时用于其他项目、甚至将来的项目时,就可能考虑采用自主开发的方式。即使是引进了这种新技术,企业也会依靠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去吸收、消化、改造与实施,从而转化为企业内部持久性的技术源泉。另外,在多项目管理中通过有效的项目组合,一方面能使企业的基础核心职业技能所有项目共享,这样这些技能就能得到良好应用。另一方面,能将不同项目的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技术,拓宽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城中村(village in the city);城市化(civilization);理论框架(theory framework);意义(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中村,从广义上讲是指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简而言之,就是 “都市里的村庄”。随着城市化,城中村作为历史遗存,日渐脱离主流社会,以一种落后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各省政府因地制宜方案指导城市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城市空间拓展。
本文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廓清认识,为改造实践指明着力的方向,从规划设计层面上就城中村改造的进行探讨。并结合一个案例陈庄村,对城中村改造的意义进行总结。
一、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1、城市政体理论(Urban Regime Theory)――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基础。张庭伟先生的城市政体理论(Urban Regime Theory)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发展的动力――市政府(所谓“政府的力量”),工商业及金融集团(“市场的力量”)和社区(“社会的力量”)三者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城市空间的构筑和变化所起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由斯通(Stone)、罗根(Logan)和莫罗奇(Molotch)所创建的政体理论是从发达国家中城市政策的演变分析中得出的。该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变化是政体变迁的物质反映。谁是“政体”的成员,谁是“政体”的主导者,会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变化。城中村改造实质上反映的也是政体力量的对比:当政府力量在从中占据主导地位时,政府主导的改造拆迁就成为必然选择;当企业(市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时,城中村改造就会朝着企业的意愿发展;当业主(社会)力量足够强大时,城中村改造就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利益。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就是协调好各种政体力量的利益关系。2、城中村改造的利益格局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业主与改造单位三方的利益,其中政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其它两方代表各自的利益,城中村改造的实质是调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利益均衡。
(1)政府与改造单位的关系。该关系主要涉及规划与地价两方面问题。规划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政府在确保达到城市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改造单位的利益,确定适当的开发强度,分担合理的市政配套设施。地价方面主要考虑政府如何采取地价优惠或补贴的方式,给开发建设单位让利,确保改造项目得以进行。因此,确定合适的开发强度与地价就成为平衡二者关系的焦点。(2)政府与业主的关系。该关系主要涉及房地产权确认及保护小业主利益问题。与一般国有土地不同,城中村因土地产权不清晰而产生了大量违法建筑,给城中村改造带来很大障碍。因此,解决改造前后房地产权确认问题是处理政府和业主之间关系的主要内容。当然,通过完善改造政策、采取措施以防止出现楼房烂尾、业主无法回迁等问题,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3)改造单位与业主的关系。该关系涉及拆迁安置补偿,主要考虑改造单位以何种方式、标准对业主进行安置补偿的问题。该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个市场问题,政府不宜直接介入。总而言之,解决土地产权问题是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前提。3、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须把握几个原则性问题除产权、规划、地价及拆迁补偿安置外,具体到特定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还须解决要不要改造、改造主体、改造目标和改造模式等原则性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是解决产权、规划、地价及拆迁补偿安置等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后者的方式和内容。(1)正确判断要不要改造。一个城中村要不要改造,不仅仅取决于其物质环境状况,更要考虑其背后种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特别要与所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经济结构及人口结构相适应。
(2)明确改造的主体。一般来说,政府、企业、业主都可以成为改造主体。具体到特定项目,这取决于三者的意愿和彼此力量的对比。一般说来,如果涉及市政基础设施等公共利益,由政府为主改造就比较合适;如果是纯粹的经营性项目,则由企业为主可能就比较合适;如果业主是一个具有足够开发实力和资质的法人,由业主组织改造也是理想选择。当然,各方之间进行合作也是一个改造途径。(3)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目标。改造目标既要符合城市规划标准,又要切合实际情况。改造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中村的现状情况。
(4)确定合理的改造模式。针对不同的改造目标和现状情况,有不同的改造模式可供选择。
二、 陈庄沟城中村改造案例
1、为什么要对进行改造
陈庄沟城中村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供水电力通讯杂乱等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对其进行改造已成为必经之路,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2、造后将会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本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76690,总建筑面积561806。其中地上面积489636,地下70320,多层住宅144574 ,高层294162,商铺46300,幼儿园3600,社区服务用房1000,容积率2.38,建筑密度28%,绿地率40%, 建成以后将会带来以下变化。
(1)、环境的改变:陈庄沟城中村的规划和建设兼具了居住与商业办公功能,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营造了一个绿色、经济实用的良好居住环境。
(2)、住房条件的改变: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个性化和实用性兼具的原则,把建筑的空间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舒适两房、温馨三房、奢华四房,凸显了社区生活。设计上巧妙的减少室内交通面积,增加客厅面积,将宽敞式大客厅搬入居室;起居室与客厅比例适宜,空间划分合理;大飘窗的开阔视野,空气清新流畅,光线充足。
(3)、房产价值的改变:村民住宅转变为证件齐全的商品房。这些房产可以进行租赁、自住或出售,提高经济收入。
(4)、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改造后达到的效果
规划布局合理,外观新颖,小区内道路主干相接,环绕相连,花坛、草坪、花园分布合理,绿化面积、容积率、密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划要求。小区内还设有大型超市、幼儿园、公用车棚、公用停车场及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体育健身器材的完备,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健康、优美现代生活氛围浓厚的花园式小区。 一是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群众文明意识,促使群众和谐向上,保障群众同享城市改革发展和文明进步成果,积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二是进一步推进全市“四城同创”,增强城市生机与活力,强劲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进一步解决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四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土地使用效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五是进一步深化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优化社会公共管理方式,解决居民的居住、出行、医疗 、教育、社保等保障问题。
三、结束语
在城市化大潮中,对在城市建成区内以原农村居民点为依托形成的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城市形象为目标的。在重视城市利益的同时也要重视村民的利益,通过产权、规划、地价及拆迁补偿安置四方面问题来平衡好政府、业主与改造单位三者之间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毛丽芳.“二元”: 国家之痛 [J].城镇聚焦2002(3)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1]张竞之,刘彬,刘慰华,等.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22-23.
(一)在世界舞台上,亚洲是以统一体的形态出现的,从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与地理环境看,亚洲人生活在统一的亚洲社会环境之中。
当亚洲社会开始发展道路时,人们无法摆脱统一的共同体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特别是,西方社会个体性与亚洲社会整体性价值之间冲突,使人们往往在价值与事实之间徘徊。
亚洲法治是亚洲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并创造性地发展的社会规范体系,是亚洲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宪法的出现及其在亚洲社会中的发展是亚洲文明的重要标志。正是亚洲法治的历史和社会功能以及亚洲法治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提供了亚洲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的契机,进而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地区。
亚洲社会是以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和思想体系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文化背景从客观上形成了亚洲体系的相似性。
从亚洲宪法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中,传统文化发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在东亚、南亚还是西亚,文化的共同体意识客观上形成了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的法律基础。有学者认为,包括儒学在内的东亚传统文化是东亚文化发展上必不可少的层层阶梯和环节,它的一切积极成果是推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根据和动力。[3]东亚传统文化是东亚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的体现,反映了东亚人特定的生活方式。在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东亚民族以理智、客观的态度比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既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本国国情的因素,又要保留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因而合理地协调了东西法文化之间的价值。
由于亚洲宪法体系赖以生长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不同,亚洲宪法体系的形成过程因国而异。我们知道,亚洲近代法制的形成过程就是移植与借鉴西方法律制度的“引进”与“加工”的过程。移植西方文化是形成亚洲宪法体系的外部因素。当然,西方文化对东亚法形成的影响并不是通过直接的途径,而是经历了文化价值的比较与选择的复杂的过程。比如,东亚国家属于儒家文化圈,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东亚国家合理在法治发展模式与调整其方向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分析儒家文化是揭开东亚法现代化奥秘的一把钥匙。就其产生的道德与伦理基础而言,东亚法是在国家与个人价值没有合理分化,法的理念缺乏具体化的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故东亚社会中的法还不能达到脱离伦理要求的完整的自由的规范体系。在西亚,伊斯兰法文化直接影响了伊斯兰国家宪法体系的统一性。1990年7月通过的《开罗伊斯兰世界人权宣言》序言中规定“宣言的重要性在于指导成员国的全部生活”,“重申伊斯兰乌玛在文明和历史中之作用,它是真主所创最佳社会共同体,赋予了人类以普遍与均衡之文明,构建了现世与来世之和谐……”。文化的统一性客观上提供了宪法体系上的共同性。[4]
对亚洲宪法体系的比较研究必然涉及到其背后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亚洲社会整体上所表现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社会结构,在宪法文化的层面上表现尤为突出。在亚洲社会,宪法不仅仅是一种规范的创制与运用,而且是一种蕴含于特定文化背景,表现人文关怀的文化现象。宪法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一命题是当代法学界普遍公认的观点。
宪法文化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它反映着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宪法价值的认识与情感,特别是反映一个民传统文化中孕育的宪法的特定价值。在战后西方国家法学中之所以兴起研究法律文化的学术热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学者们在东方法律制度的研究中发现,探讨东方法律文化乃是寻求东方法律制度与基本精神的基本途径。如果只停留于法律制度表面层次而忽视其文化价值的话难以得到有关亚洲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即“要真正理解东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必须同时研究东方的传统法律文化,光有法律的比较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进行法律文化的比较。”[5]
在西方,美国学者埃尔曼(H·W·Ehrmann)的《比较法律文化》一书可视为研究东方法律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作者在其著作中认为,法律文化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念,它涉及法律的性质、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法律制度的组织及应用,法律的制定、适用、完善及其讲授,律师和法官的训练方式和习惯,民众对法律的想法,人们求助于法律的目的,阶级结构与法律制度运用与否之间的关系。这一法律文化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作者强调法律制度运用过程中的文化背景的意义,同时对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法律文化特征进行宏观的论述。此后,在西法学者的论述中东方法律文化、东亚法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为比较法律体系,形成与现代世界法文化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
从亚洲各国宪法文化发展的历史看,亚洲宪法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结构,其形成与存在的基本特点是文化冲突中形成融合,即在不同法文化的冲突中寻求自然和谐与融合。比如,作为共同体的东亚法文化通常包含着如下因素:中国传统法文化、西方法文化、本国固有法文化以及融合中形成的新的法文化形态。在传统东亚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为法文化在东亚的初步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当然,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不能代替东亚各国古老文化体系中曾经存在过的传统因素。
当然,亚洲宪法体系的统一性是以亚洲宪法文化的特殊性为基本条件的,没有特殊性价值所谓的文化统一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亚洲的不同地区宪法文化在保持共同体价值的同时,各自保留着能够体现其传统的合理文化,呈现出宪法文化的多样性。当东亚各国面临西方法文化的冲击时,各国所表现的文化心态与接受文化影响的具体内容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国家所采取的态度相对而言是比较开放的,而有些国家则采取了消极和被动的态度。同样的西方法文化影响,就其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中国宪法文化主要是通过日本被动地接受了德国宪法文化的影响,日本战前接受德国宪法文化的直接影响,而战后又大力移植英美宪法文化;新加坡除受中国法影响外,还受英国宪法文化的影响,宪法文化体系中英国法的色彩比较浓厚。越南宪法文化则主要受法国宪法文化的影响,表现大陆法系的特点。因此,在分析亚洲立宪主义历史与价值时,既需要统一性眼光,同时也要从不同的传统与文化出发揭示各国宪法制度的具体运行过程。
(二)法治既表现为人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同时也是具体的实践过程。
在古老的亚洲大地,实行立宪主义,建立民主的制度需要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选择宪法发展道路。以人治治理国家生活的传统社会结构中不可能出现法治的价值体系,即法律统治并不一定带来法治的良好状态。因此,法治是通过良好法律而实施合理统治的一种治理国家生活的方式或者通过法律的合理运用实施社会控制的思想体系与制度。
由于缺乏实施的社会历史条件,缺乏立宪主义文化传统,传统亚洲社会中自然不能产生实施的系统理论与制度。尽管在亚洲各国政治文化传统或社会结构中包含着一定形式的立宪主义因素,但它毕竟是片段的,没有形成为具有整体性理念的政治道德基础。如在东亚社会,所谓法律体系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实现社会正义的作用,但在儒家政治文化体系下,从制度层面和理论层面上法律体系只作为规范体系发挥有限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宪法应具有的社会正义价值。东亚社会中形成的法治观念是东亚各国在实现法的近代化过程中通过各种不同途径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比如,日本法学界一般认为,“法治”概念来自于西方近代。[6]这一点也是东亚国家法学者们的普遍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东亚社会中存在过的“法治”一词与现代法治的内涵是不同的。有些东亚国家的学者在分析东亚法治与西方法治时也提出法治概念的历史联系性问题。如韩国古代的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中,到了三国时代有关法治的学说也随之产生。但古代法文化与司法中出现的法治只是刑罚的一种表述,以具备完备的法典为标志。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出现的“法治”不等于西方近代的法治。法家主张的君主“垂法而治”、“以法治国”等等,都是强调君主要用法律来治国、治臣、治民、治别人,并不涉及君主本人守不守法的问题。[7]法家所提倡的法治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论述的法治是不同的,不能以东亚国家古典文献中曾出现过的“法治”一词来说明古代法治与近代的历史联系。可以说,传统的东亚社会中只存在法的规范,而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完整意义上的近代法治理念与精神。东亚社会中的法治是法的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即在废除人治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吸收西方法治思想,实现东亚法的近代化。
传统亚洲社会没有完整的法治历史,这是由东亚社会本身的文化与历史条件所决定。但是,不能以这一事实为基础,简单地得出亚洲传统与法治价值完全是无缘的,经过法制的近代化过程,特别是亚洲各国移植吸收合理的法治原理后,有可能在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寻求既符合立宪主义普遍性价值,又符合亚洲合理的传统文化的宪法体系。在立宪主义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中,亚洲人以其政治智慧,丰富了立宪主义实践,建立了富有亚洲特色的立宪主义模式。
源于西方的法治理论可以被东亚社会结构所采纳或借鉴,立宪主义在亚洲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型的法治模式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相同的,即人权的尊重与保障,其最高价值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而人本身又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之中,以不同的体验理解与认识立宪主义的价值。因此,形成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成为立宪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有学者认为,“从现代制度变革的层面上说,亚洲国家的现代制度的生成过程是一个集民族独立与民主建设于一体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亚洲国家的立宪过程不可能如同西方那样有一个自然长成的过程。”[8]特定的社会背景、悠久的文化传统、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得亚洲立宪主义比其西方立宪主义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亚洲立宪主义模式是在西方立宪主义思想与理论的移植与借鉴中形成的,在具体制度的选择上往往以西方为参照系。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因为传统的亚洲社会中虽然存在法律制度及其法文化,但没有形成立宪主义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在传统的亚洲社会结构下,国家高于社会,个人权利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权力,由此形成人权价值缺乏保障的国家权力优先与至尊的社会结构。在亚洲宪法的近代化过程中,西方立宪主义所具有的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东亚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在痛苦的思索中感受到法治理想与制度的作用,以各种形式了解西方,试图引进西方的立宪主义制度。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法律改革几乎都经过了法律移植过程,不仅有同一种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法律移植,也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法律移植。
从比较宪法的角度看,亚洲是世界上法律移植最频繁、数量最多,而且是移植形式多样化的地区。自然迁移、强行移植、刻意仿效等移植形式存在于亚洲的不同国家实践过程之中。有的学者认为,基本人权的理念和立宪主义思想,是在西洋社会里经长久的历史的涵育,逐渐演进成长而来,一旦移植到东方世界来,因东西方传统思想不同,社会要求有别,加上政治结构的迥异,就形成与原来理念与思想不同的发展。[9]在立宪主义原理的移植方面,亚洲国家的确创造了其他非西方国家值得借鉴的经验。
亚洲立宪主义模式是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立宪主义价值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法治在亚洲社会中的本土资源。立宪主义精神源于西方社会结构,但立宪主义中包含的某些因素又在亚洲传统结构中曾以不完整的形式存在。当亚洲人引进西方立宪主义原理时,人们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在法治原理的移植过程中,可以寻找其相互结合的传统的因素。牟宗三先生认为,民主和人权保障在中国的建立是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内部的生命”的要求,这种政治上的“现代化”,有助于成就儒家的价值理想。[10]牟宗三先生同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已经包含着民主和人权的种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思想,已经产生和发扬了“理性”的“内容”上的表现(又称为理性的“运用”上的表现,即民主的精神和尊重人权的精神)。[11]总之,立宪主义的道路是在具体国家的不同背景下出现的,立宪主义一旦出现便与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结合为一体,表现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亚洲立宪主义之所以在文化的冲突中寻求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亚洲法律文化具有的同化能力。立宪主义理论与制度的移植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律文化是否具有同化能力是评价移植社会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化能力主要是指本国的法律文化对他国法律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亚洲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之间既存在相互的冲突性,同时也有相互的适应性,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助于人们在文化的选择和竞争中强化法治的社会适应性。当然,同化能力并不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它需要实施移植主体的能动作用。主体对移植对象的选择和移植内容的分析、判断是文化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基础。从法人类学的角度看,不同民族法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分,体现不同民族法律信念与情感的法律文化应当具有同等的价值,具体宪法制度发展与完善过程不应影响人们对法律文化价值认识的平等观念。
亚洲立宪主义模式在人与制度的相互关系上遵循着独特的原理。在亚洲社会,法的确立与运行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即法律制度呈现出人间化(person)的特色,实体的合理主义得到长时期的维持。形式的合理主义在亚洲社会中是不够发达的观念,其原因是受到了儒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一点上东亚立宪主义显然不同于充满非人间性的西方立宪主义观念。从主体上,法治实际上是众人之治(民主之治),人治是一人(或凡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12])。亚洲社会法治从其主体上看,也是众人之治,体现民主政治,体现现代法的精神。这一点上亚洲法治与国际社会公认的法治观念之间并不存在法治思想原理上的冲突。当法制度的设计与运用者的意志同社会公众的意志之间达到融合与协调时,法治可以保持自身的价值。特别是现代东亚社会中维持这种法治状态是完全可能的。以亚洲文化的价值与传统为基础强调治者的道德水准,使人在法律制度框架内发挥作用是亚洲社会法治的重要特征之一。立宪主义作为治国的原则与价值体系,除其表现的普遍性原则外,其实践过程是多样化的,表现其特殊的运行形态。如从立宪主义实践过程看,东亚社会中合作与团体意识的价值高于竞争本身的价值,法律秩序的最后形成往往依靠合作的价值得到实现,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竞争原理并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拥有广泛的市场。亚洲社会的集体、合作与“和”的社会意识奠定了亚洲团体主义精神的基础。
近年来出现的非西方法治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法治的理性精神要建立在各个民族平等地位之上,文化价值的多样化是法治赖以生存与生长的文化背景。现代法治理论与制度是西方社会法治与非西方社会法治实践的升华与总结,并不以西方法治为其惟一的构成要素。在立宪主义发展上,特别是立宪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人们习惯于单纯以西方的标准作为衡量法治的客观尺度与参照系,往往忽视非西方法治的应有价值与理性精神。立宪主义思想与实践最早源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这是公认的事实,但立宪主义模式=西方立宪主义的命题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西方立宪主义是西方社会文化体系的产物,它并不代表多元化的世界法治实践。正如达维德所指出的那样,欧美法反映在欧洲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表达在这个环境中形成的思想观点,认可在这个环境中形成的制度。[13]
亚洲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立宪主义实践是推动亚洲立宪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亚洲立宪主义的发展又在客观上推动世界法治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法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影响下,非洲立宪主义模式、拉丁美洲立宪主义模式将会显示其民族性的特色,在世界发展多样化的背景下人们必将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的立宪主义价值的多样性。
(三)亚洲立宪主义是以亚洲法文化为背景而生长的模式,反映了亚洲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与发展需求。
亚洲立宪主义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困扰人们的难题是,如何超越立宪主义工具性价值,寻求具有正当性的立宪主义体制。
由于亚洲立宪主义生长的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人们对立宪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评价上,容易陷入工具主义的思维模式,往往把立宪主义理解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或工具性意义,忽略立宪主义所包含的价值性。特别是,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立宪主义价值体系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条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后来者,广大亚洲国家能否走西方社会走过的道路?亚洲国家应借鉴哪些经验?适合亚洲现代化的立宪主义模式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从工具性价值走向价值体系是亚洲立宪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瞩目。学者们对亚洲经济发展过程与成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与研究。在工具性价值的反思与批判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成功的经济发展应当是经济与立宪主义的一体化,立宪主义所倡导的人权保障与有效的权力控制是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立宪主义是不断变化的开放性、动态性结构。随着社会的变迁,亚洲立宪主义所体现的价值也要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洲人有必要重新审视立宪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合理地确定立宪主义在亚洲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亚洲宪法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课题是多方面的,其中建立亚洲立宪主义共同发价值体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思考方式与研究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野,对于亚洲历史与现实中曾经出现过的、正在存在着的以及将来发生的许多宪法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与研究,亚洲立宪主义具有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没有得到理论解释。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我们“自然而然地把中国作为西欧的对照物,而不是并立体系来加以考察,总的以西方近代化过程作为既定指标衡量中国的问题,这就使我们难以看清一些属于我们自身的问题,更难于把握欧洲、亚洲及中国各自的问题”。[14]
回到亚洲社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考和分析未来亚洲立宪主义是亚洲学者共同的学术使命。基于立宪主义价值的普遍性,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亚洲区域法治发展的一体化,以区域合作的形式发挥立宪主义在亚洲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有些人认为,在法治发展领域,建立亚洲区域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亚洲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与来自不同历史观的认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又影响法治发展过程的多样性,难以在亚洲寻求共同的法治思想基础与原理。但事实表明,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亚洲法治的整体形象、适应法治国际化的趋势,必须形成一定形式的区域一体化,以共同性的法治原理调整东亚社会的现实生活与发展进程。实际上,法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并不矛盾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补充统一性的作用。在以多样性社会结构为特征的北美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多样化的欧洲社会正努力实现以欧盟宪法为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在文化与社会结构十分多样化的非洲,以人权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发展非洲法治的重要形式。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建立亚洲法学交流合作机制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东亚法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法治发展。在亚洲社会,法学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涉及理论与制度层面、现实与历史等方面的不同课题,法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公法领域,各国制度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寻求区域性法治发展模式是东亚法学者们需要考虑的现实课题。在保持亚洲立宪主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亚洲立宪主义实践融入到世界立宪主义发展的整体过程之中,强化亚洲立宪主义实践的国际性,推动亚洲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四)亚洲立宪主义是充满争议的学术命题,能否把亚洲地区中存在的立宪主义的不同形态概括为整体意义上的“亚洲立宪主义”?这一学术命题本身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在多次国际或国内学术讨论会上,作者听到一些学者对是否存在“亚洲有立宪主义吗”提出疑问,更有学者提出:所谓亚洲立宪主义政治哲学的命题实际上是为权威政治提供合法性基础。对亚洲立宪主义学术命题的各种批评或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争论实际上是学术范畴之内的问题。作者认为,长期以来,亚洲地区宪法实践的发展并没有纳入到整个学术视野之内,人们的学术评价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系的,我们生活在亚洲,却对亚洲社会结构与宪法的存在形式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无法树立亚洲人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宪法世界中关注亚洲地区的宪法实践,在世界宪法学体系中把亚洲宪法学纳入整个宪法学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整个宪法世界和宪法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会受到影响。至于如何评价立宪主义在亚洲的实践是一个学术问题,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见解是正常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宪法文化的多样性趋势的发展,有关研究亚洲宪法的成果不断出现,举办了一些与亚洲宪法有关的区域性或国际性会议。但从宪法学发展的总体水平与趋势看,对亚洲宪法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缺乏必要的学术关注,与西方宪法相比较,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基于这种状况,深入研究亚洲宪法以及立宪主义的理论对推动亚洲法治的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认为,无论从外国宪法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还是从亚洲各国相互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看,研究亚洲立宪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有利于树立亚洲人的主体意识,以文化相对主义角度反思立宪主义发展历史,确定亚洲立宪主义的历史方位;其次,非西方社会宪法制度与宪法理论的研究是比较宪法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亚洲宪法又是我们所研究的重点。立宪主义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所积累的治理国家的经验与各种规则等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次,亚洲立宪主义的研究会产生积极的实践价值。我们知道,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伴随与之相适应的立宪主义,对于中国来说,根据一定原则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立宪主义经验固然重要,但从立宪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文化与现实功能而言,来自于亚洲立宪主义的实践具有更直接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地处东亚,有着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应认真研究亚洲宪法发展的经验与过程,借鉴其教训与成功的经验。第四,在国际化时代,对外政策与宪法的价值联系越来越紧密,合理的外交政策直接受宪法价值的影响。与亚洲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和谐的亚洲是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积极而主动的外交政策必须建立在对各国宪法制度加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这种意义上,宪法学界重视研究亚洲宪法问题,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基本结论是:西方立宪主义价值体系反映了西方的文化与经验,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具有普识性价值,不同文化与不同文明可以在平等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超级秘书网
(五)为了得出上述的结论,作者在本书中具体采取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与宪法社会学研究等方法,并力求在亚洲社会结构的统一性中解释其多样性特点,并在价值与事实中探讨亚洲立宪主义发展模式。
[关键词] 收益管理 服务业 易逝性产品
收益管理作为一项在国外运用超过40年的先进而成功的管理理念,近年来正被国内的企业逐渐认识和引进。然而,全盘照搬国外收益管理系统在中国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在清楚收益管理的研究对象、深刻理解收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收益管理之路。
一、易逝性产品的五大特征
易逝性产品是指产品不能储存、产品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快速递减。它是服务行业的主要特征,也是收益管理的主
要研究内容。一般说来,易逝性产品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存货时效性强
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保质期限或者销售期限。一旦过了该保质期或销售期,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收益的机会也随之永远地消失了。
2.需求波动性大
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随着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周中的各天、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而发生巨大波动。
3.生产或服务能力相对固定
尽管市场需求波动频繁,但由于建设周期及技术操作的原因,产品或服务供给能力相对固定,短期内难以调节。
4.固定成本高,运营成本低
最初的投资十分巨大,但是每额外销售一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却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在酒店、航空、广告业等。
5.需求可以按不同的市场分类
由于不同的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偏好不同,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对服务或产品的价格敏感性以及消费时间、地点、方式的不同对产品市场进行细分。
二、收益管理的定义及核心思想
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简称RM)是一种谋求收益最大化的新经营管理技术,主要通过建立实时预测模型,分析细分市场的需求行为以确定最佳销售或服务价格和存量控制策略,最终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其核心思想是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价格销售给适当的顾客,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1.通过价格来平衡供需
传统的方法是: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就增加产品的生产量;反之,就减少产品的生产量。然而产品的需求量在短期内是不断波动的,RM思想就是通过调节产品的价格来调整供需以达到平衡。
2.根据细分的市场来制定价格
传统的方法是:根据产品的成本制定产品价格,尽量盈利最大。然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同样产品都有不同的期望。RM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意愿对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因而既能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又最大化了企业收益。
3.把产品尽量留给最有价值的顾客
传统的方法是:企业在提供服务时都遵循“先来先到”原则,以示对于所有的消费者都一视同仁。然而对于供不应求的产品时,该原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RM思想认为企业应该将产品保留给能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往往倾向于较晚消费产品。
4.使用信息技术来制定决策
传统的方法是:凭直觉和经验来预测消费行为,从而做出决策。然而,消费者却不断的区分比较市场上的多种可以选择的产品,并且在不断地改变其消费行为。RM思想就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细分市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每个被细分市场的每个微小的变化,从而预测其消费行为。
5.尽量开发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传统的方法是:根据操作员的经验、以往的消费行为或者是一些常用的规则来制定产品可以销售时间和价格。然而,不同的顾客对相同产品有不同的认知价值,因此企业应该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不同时刻顾客的认知价值有充分了解。RM思想就是确定产品销售的最佳时间和最优价格以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收益管理的四大应用
1.需求预测
预测是收益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影响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后面的定价、存量控制和超售策略提高可靠的数据。但由于预测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所以要进行准确的预测是不容易的。现有的方法,如定性、时间序列、回归分析、Pick-up以及Hotel-winters等,在对易逝性产品进行预测时,效果都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2.动态定价
动态定价是指企业依据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及不同时刻顾客对于产品价值认同的差异,将产品设定为不同价格的过程。如航空公司将旅客划分为对时间较为敏感的商务乘客和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休闲乘客。商务乘客一般倾向于较晚订票,而休闲乘客通常较早订票。为此,在销售早期,航空公司一般销售折扣票;而在飞机起飞前期,航空公司则销售全价票。
3.存量控制
除了定价,存量控制也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存量控制指通过开放或者关闭某一价格等级的方式,把未售出的产品适当地分配到其他价格等级的策略。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民航业中的舱位分配问题。由于存量控制策略完全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因而即使不考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问题,同样能为企业提升效益。
4.超订
摘要: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是旧路改造常用的方式,俗称“白改黑”,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白改黑”旧路改造设计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关键词:白改黑旧路改造 ,设计与施工
Abstract: the concrete pavement transform for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commonly used methods, commonly known as the "white to black",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detailed introduction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s and the common question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al.
Keywords: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具有快速、经济、环保的特点,且改造后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美观性增强,被较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把白色混凝土路面改为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艺克服了水泥路面的弊端,又大大节约了成本。但很多路面做完后,很快路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或面层出现网裂现象,如何避免该现象出现?笔者结合了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在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细节,并加强施工管理,经过运营期的跟踪观察,路面上没有出现裂缝和破损,现就该路面设计及施工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借鉴。
一、需对旧路做调查评价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是在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合理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其中调查的内容有旧路面的损坏情况、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等。其调查的方法和评定标准可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的规定进行。
二、某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长约1609.96米,道路为三幅路型式,建筑红线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分隔带宽2×2米;非机动车道宽2×7米,人行道宽2×8.5,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12%灰土+15cm10%灰土,非机动车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线均已按规划建成。机动车道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整体结构破坏较轻,但局部路面出现破碎和沉陷,部分路段横向接缝破坏较为严重,宽度达到3~5cm,并出现错台现象,因此决定对该路进行大修。
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为了有效防止原有路面的裂缝及横向接缝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形成反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及横向接缝处铺设1米宽土工布,在整个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加铺6cm(平均厚度)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满铺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再铺设5cm厚的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细节:
1、路面上现有病害必须全部进行处理:a、破碎沉陷板需挖除后重新浇注新板。b、把横向接缝内的杂物全部清除,用压缩空气机吹净横向接缝灰尘,用嵌缝料(沥青玛蹄脂)将横向接缝填平。c、横向接缝之间的错台超过2cm时,必须用沥青混凝土把错台抹平,然后再铺土工布。d、局部脱空板应进行压浆处理。
2、使用铣刨机对路面进行整体铣刨,铣刨厚度原则为5mm,以达到刻痕拉毛,施工时要求把铣刨后的路面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浮尘,防止沥青面层出现推移。
3、采用聚酯长丝经无纺针刺而成的土工布,厚1.95mm,单位面积质量140g/m²,该土工布渗透性好,可以均匀吸收沥青并达到饱和,使之与路面黏结致密,其独特的单面烧毛工艺,使土工布铺放后不致被车辆轮胎带起。施工时要求用钢丝刷清扫横向接缝两侧80cm的范围,然后铺1米土工布,铺设土工布的横向接缝两侧各60~70cm的范围内喷洒粘层油,以热溶沥青为最佳,每平方米沥青使用量1~1.2kg,沥青温度要保持150~170度之间,喷洒沥青的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10~20cm,喷洒均匀,土工布要随粘层油的喷洒而同时展开,纵向搭接宽度10~15cm,搭接部分的粘接料用量须为0.4升/平方米。铺设后人工及时使用铁制滚轮碾压密实,防止土工布黏结不牢,出现折皱现象,对路面连接起到反作用。
4、土工布铺设完毕后,在整个路面(包括土工布)喷洒粘层油(热溶沥青),然后摊铺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不要因为土工布下面喷洒了粘层油,有局部渗透,而放弃上面粘层油的喷洒,该层粘结油对基层与面层的连接起关键作用。
5、铺设自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格栅搭接长度纵向不小于20cm,横向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混凝土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格栅与原路表面黏结牢固。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运送沥青混凝土的车辆出入,禁止车辆在格栅层上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沥青混凝土余料,以防止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损伤。
6、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在10cm~13cm之间,水泥路面虽然被覆盖在沥青路面以下,如果面层太薄,旧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很快被反射到面层,另外,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要求上面层厚度不小于4cm,设计上面层为5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避免面层太薄出现脱落现象。
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由于设计图纸进行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也严格按规范及规定进行了施工,也选用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但在施工时仍出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被摊铺机、车辆及行人带起的现象,格栅被带起后,摊铺面层时格栅出现皱折,如果不及时处理格栅可能会起反作用,使上面层与下层无法黏结,面层很快出现脱落。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用钉子把格栅的重要部位进行固定,虽然是自粘玻璃纤维格栅,但由于现场情况不同、机械设备和人员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合格现象,采取辅助措施保证了玻璃纤维格栅的设置。
2、根据摊铺机的宽度铺设格栅,按摊铺机的宽度预留上搭接宽度即可,不要把整幅路面全部铺上格栅后再摊铺沥青混凝土,并且要求前面铺设好格栅,后面紧跟摊铺面层,避免其它车辆及行人在上面行走。
本文作者:李琪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存在问题的根源
当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出现规模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比较利益较低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在粮食补贴、粮价调控、平衡产销区利益关系、粮食保险等方面政策力度不大或政策不到位,缺乏对粮食主产区的针对性。(一)粮食补贴额度较小、政策不灵活2011年,中央财政发放“四项补贴”合计1406亿元,其中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占“四项补贴”的比重为71.9%。同期,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65855万亩,平均每亩粮食作物累计得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约60.9元,按每户农户的主粮种植面积为5亩计算,两项补贴额为304.5元,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355.8元,两项补贴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4.1%。可见,我国粮食补贴的额度很小,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不明显。从粮食补贴的政策上看,粮食补贴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粮食种植品种挂钩,也不与粮食质量和农民的生产能力挂钩,影响粮食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二)粮食价格调控手段单一、调控成本较高我国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为主要手段进行粮价调控,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对于最低收购价并没有区分粮食品种和粮食质量。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简称《预案》),规定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02元,较去年有明显上调,但《预案》中取消了品种的价差,也没有体现质优价高、优质优价的原则,这使得设立最低收购价能够促进产量增加、但却起不到提高粮食质量、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的作用。另外,粮价调控政策成本较高,以山东省为例,按照山东省2012年7月底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夏粮中小麦总产为218亿公斤,政府要拿出14.8亿元补贴收购费用。大量资金用于粮食流通环节,必然会使种粮农民在整个利润链中的收益比重下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三)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我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通常是“工业弱省、粮食强省、财政穷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主销区,虽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收益普遍较低,而粮食主销区粮食加工产品收益较高,而当前缺乏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导致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经济差距逐渐加大。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由于分工不同而形成的收益差距,影响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四)粮食自然灾害保险体系不健全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目前,在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全面展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各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体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工作由乡镇干部完成,但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不充分,宣传不到位;由于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赔付额大,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加之政府尚未建立对保险公司的补贴机制,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考虑到经营风险大而不愿参与农业保险;农民的收入低、参保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的粮食再保险和巨灾保险机制才刚刚起步,粮食保险的法律法规还属空白,对于处理保险理赔过程中出现的纠纷无法可依。
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粮食价格长效调控机制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的目标就是建立“农民种粮不赔本、种好粮不吃亏、多种粮多赚钱”的政策支持机制。首先,完善粮食主产区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需结合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粮食品种、粮食质量、种植面积、生产成本,划定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公布之前,组织利益相关者召开听证会,在兼顾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消费者能承受的原则指导下,综合多方意见,确定最低收购价,报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时,要保证政策的灵活性,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时,必须执行最低收购价。当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时,应立即停止执行预案。其次,政府还要运用多种间接经济手段平抑市场粮价。如,当市场粮价大幅上涨时,释放一部分政府粮食储备平抑粮价,当市场粮价大幅下降时,通过政府补贴种粮农民进行调控,还可以鼓励粮食企业到水土资源丰富但租金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粮食基地,利用国际资源补充国内粮食缺口,以稳定粮食价格。再次,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要尽量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市场机制失效的地方。(二)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首先,进一步优化粮食主产区粮食补贴结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除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外,还应考虑粮食质量和生态环保的要求,因此,粮食补贴也要体现上述三种原则。我国现行的四项农业补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收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另一类是生产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其中,只有良种补贴体现了对粮食质量因素的要求,而生态环保方面的补贴至今尚未制定。其次,提高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良种、农用机械、化肥、农机收割用油等相关生产资料的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粮食补贴的标准与力度,减轻农民种粮的成本与负担。进一步扩大和放宽补贴的品种和范围。对于农民种植相同面积的不同粮食作物,应获得相同的补贴,从而鼓励种粮农户增加复种面积,减少季节性抛荒。再次,积极推进对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专项补贴,如粮食直补向规模种植农户倾斜,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补贴。最后,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适时调整补贴的标准和品种。(三)完善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应该形成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产销区之间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自给能力,形成产销区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局面。一方面,粮食主产区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支持增产、高产、优产生产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构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粮食主销区要承担反哺粮食主产区的义务,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主产区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新技术研发、农民技术培训等,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粮食主产区粮食企业可以在主销区建设储加销基地,主销区粮食企业也可以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设立收购点,办加工厂。另外,建议建立国家粮食安全基金,由中央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向粮食主销区企业及非从事粮食生产的城乡居民征收,用于补贴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并作为先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有力补充。(四)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虽然巨灾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损害程度极高,往往给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做好巨灾防范预案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的重要举措。由于商业保险公司难以开展巨灾保险业务,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将巨灾保险纳入到政策性保险范畴。巨灾保险的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拨款,利用财税杠杆的刺激作用,鼓励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巨灾共保体支付一部分再保险费,以及从农户提交的年度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共同建立巨灾保险专项基金,该基金还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期权、期货等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来补充。
【关键词】医疗改革;政策网络;政策主体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内涵
政策网络理论是将网络理论引入政治学和公共政策学而形成的一种分析概念和框架,主要用以分析政策过程中主体之问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政策网络联系之中的利益和权力这两个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利益是政策网络中各方行动的动因,权力是促进目标达成的最有力手段。因此不管是通过利益诉求还是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组织、团体,其最根本的考虑就是自身的生存和利益目标的达成。
二、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后,我国对医疗进行了改革。改革包括:医疗卫生机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方面的改革,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医疗改革中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医疗社会化程度较低,相当多的公众靠自费就医。目前虽然我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是覆盖面太小。
2 医疗经费不足。由于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造成医疗经费的不足,这使得人们必须自己承担医疗费用,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不高,农村^口的收入就更加低了,难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
3 公立医疗机构追逐市场利益,公益性质淡化。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的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是运行机制却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依靠患者的就诊费用维持其运行和发展。
4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目前,全国超过的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只有不到20%医疗资源被分配在农村。
5 政府对医疗市场监管不力。由于缺少政府的有效监督,我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值过高。
三、医疗改革问题的政策网络分析
在医疗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医院、患者在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了政策网络。根据政策网络的原理,医疗改革中这三个政策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影响和决定医疗改革政策的走向,所以理解医疗改革中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就需要对医疗改革中的这三个政策主体的利益进行分析。
1、政府
医疗改革对政府而言是―个减轻负担的过程,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国家减少对医院的投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医疗改革后,通过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医疗行业,从而减少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投入。
2、医院
在医疗改革中,医院自身利益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医疗改革前的只管医疗,而不管费用,转变到改革后的大部分费用都是自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院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加收入,维持自身运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增收:一是医生通过对病人开大处方,多开些价格昂贵的药,多用高新仪器检查以增加收益。二是来自医院和药商间的药品回扣,一种药物往往会以高出其出厂价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的价格被卖给患者,医院从中获取暴利。
3、患者
在医疗改革中,由于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急剧减少,使得医院需要靠不断的创收以维持其自身正常的运转,导致这个沉重的负担落在了患者头上,使得患者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方。从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有病不敢去看病的怪象。
通过对医疗改革政策网络中的政府、医院、患者的利益分析可以看出:医疗改革中各个政策主体的利益分配是不公平的,正是忽视了患者这个政策主体的利益,从而导致了医疗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医疗改革的不成功。
四、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医疗改革问题的对应策略
政策网络的理论认为,一项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执行,是该政策网络中的各政策主体互相斗争、妥协和努力的结果,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利益都不能成功。根据医疗改革中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结果,结合政策网络理论,针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坚持医疗改革的公益性本色
医疗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强化了医院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逐利倾向,导致由于药费太贵或者医疗费太高,老百姓看不起病。因此医疗改革必须首先明确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医疗改革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单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或是医院追求最大化的利益。
(二)完善医疗改革政策网络的参与体制,加大公众的有效参与
医疗改革将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之间的利益重新进行了分配,但是最终改革的结果都是由公众来承担。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公众的利益诉求,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意见和需要,积极鼓励公众对医疗改革政策的参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强化公众参与医疗改革政策:一是建立良好医疗评价体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建立听证会制度。在政策制定之前,先将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布于众,广泛的征求群众的意见;在政策制定后,政府召开听证会,将政策措施公布于民,进行一段时间的征询意见,等群众通过以后再正式实施。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公众可以按区域组成一个个医疗监督的社会团体,对政府和医院的政策和行为进行监督并就一些医疗问题与相关方面进行交涉。
关键词:质量;质量成本;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27 -03
制造企业经历了从产品导向、制造导向、销售导向到今天的竞争导向阶段。在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质量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当前的竞争导向阶段,质量及质量成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量成本和质量经济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质量和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
(一)质量的定义
在产品及制造导向阶段,人们普遍的将质量理解为产品技术特征符合规定要求(设计要求)的程度。被称为质量的“符合性”定义。
克劳斯比认为:质量意味着免于不良―没有那些需要重复工作(返工)或会导致现场失效、顾客不满、顾客投诉等的差错。
20世纪60年代,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质量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的观点,被称为质量的“适用性”定义。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的定义: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产品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看是否符合公差,公差只是判断标准,并不表明产品内在质量的好坏,内在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质量特性偏离设计中心值的大小来决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定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ISO8402:1986将质量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ISO8402:1994作了一点小的修改, 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ISO9000:2000的质量定义却有了实质的改变, 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固有载体是实体,固有的特性是指存在于实体的一组永久性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或者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或期望。实体的固有特性必须尽可能满足要求,固有特性与特定时间点的要求越接近,其质量水平越高,反之质量水平就越低,该定义是完全站在顾客的角度来定义的。
而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反映顾客对企业产品的满意程度,顾客对企业的产品越满意,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不单单体现在质量上,还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对产品价格的要求上,从质量的角度来讲,企业不但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所以在考虑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要尽量保证最低的质量成本。
(二)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其综合的第一次将企业质量活动中预防和鉴定的投入与产品质量不符合所导致的损失一并考虑。并且能够形成汇总的质量成本报告,使其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本企业质量问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以及与中低层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其进行质量决策的重要依据。
朱兰(J.M.Juran)在他的质量手册中曾经谈到质量成本,认为它是“矿中之金”,并指出质量成本是指,由于不好的质量导致的成本,即由于质量低劣而引起的成本。所以所谓的“矿中之金”是指为了消除低劣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减少的成本总额。
克劳斯比在ITT推行质量成本,并出书解释如何降低质量成本。他认为质量成本不仅包含那些明显的因素,比如报废和返工、返修的损失、甚至于处理投诉和担保等问题在内的相关管理成本的损失。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该概念以“零缺陷” 为目标,鼓励流程中的每一个人尽量“第一次就做对”,力争不产生劣质的产品或服务,从而避免返修、返工等活动,降低质量成本。
田口玄一博士认为,质量成本包含产品给社会(包括工厂和用户双方)带来的损失。他从统计学及目标值入手,强调设计的可靠性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来自台湾的质量管理专家林秀雄则将为了改进产品品质的发生的成本,即质量改进成本,和不良质量造成的损失一起称为品质成本。
根据ISO9000族国际标准中把质量成本定义为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其中前者主要包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后者主要包括内部故障损失和外部故障损失。
总的来说,上述关于质量成本的各种界定,大体上还是围绕费根堡姆最初的质量成本定义而有所发展。
基于各自的质量成本理论,这些质量大师们还探讨了质量成本的曲线,试图找到最佳质量成本。费根堡姆认为,当产品质量很高时,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必然会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质量成本曲线的两端则是无穷大。
朱兰的质量成本曲线,则更多地强调质量预防和质量检验的投入成本,随着质量趋于无穷好呈指数上升,而内部和外部损失则随着质量趋于无穷好,呈线性下降,相比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曲线,朱兰的质量成本曲线,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竞争环境下的情况。
田口宏一博士的质量成本曲线,从质量工程的角度入手,假设L(m)=0,L’(m)=0,计算设计特性相比目标值的偏离度从理论上造成的损失。体现了设计特性,目标值和符合范围之间的关系。
二、从合格率的角度谈质量成本理论
基于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曲线,如果将合格率y带入质量成本曲线考虑。
如图1,假设每件的不合格品的损失为L,则每件合格品承担的损失为:
设C2为每件产品投入的预防和检验成本,P为C2和合格率,不合格率关系的系数,即单位合格品多负担的不合格品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该成本曲线指出质量投入和质量损失之间的倒数关系,并且指出在合格率接近100%的时候质量投入接近无穷大。
但是随着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以及六西格玛理论的出现和在实践中统计和运用越来越多,人们在日常质量管理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这样传统的质量成本数学模型不能解释竞争中高质量企业的质量成本低于低质量企业的质量成本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夸大了追求卓越质量的质量成本,导致企业管理者在质量投入上有所担忧,也不利于激励企业追求卓越质量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根据所研究领域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函数的质量成本数学模型,希望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有的调研企业实际数据,回归拟合出图2类似的高质量管理水平公司的质量成本曲线。
有的基于“学习曲线”理论,即随着工人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际生产经验的积累。考虑不同质量水平条件下,实际预防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会大幅趋于平缓,而接近于一个常数。如图3所示:
上述这些研究的目的都是试图告诉企业管理者,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不会导致无限的质量成本的上升,但是又显得过于理想化。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田口质量损失曲线,质量损失指被考核指标偏离目标值都将导致的产品损失,包括社会损失,偏离目标值越大则损失越大,假设L(m) = 0,L’(m) = 0 将质量损失函数在目标值m附近进行泰勒级数展开:
相比传统质量成本曲线,新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通过计算,当y趋向于100%时,质量成本不是无穷大,而是趋于一个常数 a1+a2。
√由于a1和材料制造成本有关,a2包含技术能力因子A。突出了质量成本和产品材料制造成本和技术能力的关系。
√从田口方法的出发点考虑,考虑y>100%的质量成本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田口损失函数是围绕目标值m的点的泰勒级数,如果实际特性值远离m值并且不可能达到m值附近,则该模型理论上不太适用。 (下转第42页)(上接第28页)
三、企业竞争力与质量成本的关系
根据上一节关于企业质量成本的理论研究和质量定义的内涵, 如果将顾客满意度量化为产品的合格率,那么按照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当企业为了完成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即理论上百分之百的顾客满意度需要投入无穷大的质量成本时;或者说,要保证企业的质量成本最低,只能维持在较低的合格率,也就是较低的顾客满意度上。这样的企业实际运作中,企业总是纠结于质量成本和质量改进之间,这样的企业缺乏竞争力。
只有当企业有能力在量产中接近百分之百合格率的时候,企业才能在既定的质量成本条件下,完成和生产顾客相对满意的产品;甚至于在有限提高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能生产出超出百分之百顾客满意度的产品。
我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波特五力模型建立起一座沟通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之间的桥梁,五种力量中蕴含着三种战略思想,那就是总体成本的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的战略、专一化的战略。超出百分之百顾客满意,意味着切实可控的总体成本,专业领先及不易复制的差异化。
导致竞争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购买者议价能力的直接提升,同时由于较低的质量成本,和领先的技术能力,提高了进入门槛,削弱了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新的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表明,质量和质量成本作为技术能力是否达到顾客满意度的一种表征,本身就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具体的表现,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必然要努力保持时刻的质量成本优势,持续质量改进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田口玄一.中国兵器工业质量协会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工程学[M].1990.
[2]汪邦军.质量成本曲线方程与质量改进的经济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 (2).
[3]朱兰.质量控制手册[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4]Crosby, P.B.Quality is Free [M].New York:McGraw-Hill,1979.
[5][美]A.V.费根保姆.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6]洪晓久.质量成本的数学模型与分析[J].上海质量,2003,(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