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卫生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对卫生的意见和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卫生的意见和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卫生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健康事务的重要形式,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目前卫生监督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基本情况

XXXX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是隶属于XXX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正科级,核定编制x人,领导职数x人,现有工作人员xx人。目前卫生监督机构早已打破了以往的监督模式,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得到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强化现有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目前卫生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工作人员第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0.7%,具有公卫、医疗及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4人第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7人为在职本科,2人为非相关专业在职本科学历。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万人配备1-1.5名卫生监督人员。而我区卫生监督机构仅达到每万人配备0.65 名专职卫生监督人员。近年来我区卫生监督机构编制不增反降,近五年没招录专业对口新人,最年轻的在编监督员年龄也达到了36周岁,人员年龄结构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1卫生监督办公经费不足,信息建设落后。近年来拨付除了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国家“双随机”监测等工作专项经费外再无其他多余经费拨付;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落后,许多新的监督技术手段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3.2、卫生监督能力体系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为满足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的需要,因经费原因没有根据国家要求配备更新必要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防护设备,未建立本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

3.3办公设备老化严重,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卫生监督以前配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执法取证工具已使用近多年电池老旧,无处保养维修,且老设备不具职业卫生场所监督的防高温、防爆、防尘等要求。办公用台式电脑购买年限5年内的仅有6台,其余可用于正常开机办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均在8年以上,硬件老化发热严重死机卡顿是常态。

3.4培训经费不足,严重制约本级卫生监督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卫生监督机构是一个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行政执法部门,没有培训经费的保障就不能及时学习到内地发达地区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不能快速的提高本级卫生监督机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一线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应该参照其他省份或上级相关单位政策享受一类防疫津贴;卫生监督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辖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辖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热门诊设置、传染病报告管理、传染病防控相关消杀等工作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以上工作均需要深入传染病防治一线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科学增加监督员编制数量;按辖区常住人口20万算,所需监督员编制数为20至30人,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卫生监督工作量较大,至少保障25人以上的编制数量,同时执法车辆也要做响应增加,根据《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建议至少每5名监督员配备一辆执法车辆,一般公务车辆另算。

2、同时严把监督员准入关,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就要把好监督员的入门关,优化年龄结构;提高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在监督员队伍中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卫生监督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

3、对卫生监督机构各类经费,应得到政府全额保障。

首先,为保证卫生监督机构的战斗力,除了按国家要求配备足够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防护装备、取证工具、办公设备外,每年因根据实际需要给与一定数量经费的用于更新维护以上设备装备。

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本级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水平,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能力,在日常监督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

篇2

【关键词】翻译;旅游文化;文化输出

【项目】2013年河南省政府招标资助课题:河南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旅游文化输出为例。项目号:2013B049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25-2.5

一、引言

河南旅游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河南是个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产品中有底蕴深厚的古都文化、根文化和佛文化,有名扬天下的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还有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美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和开封。近些年来,我省在旅游产品文化包装上也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受到海内外旅游者的好评。河南省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河南省旅游景区到2015年达到年平均接待量为海内外游客四亿人次的目标。然而河南省的旅游翻译却并没有提出相匹配的目标和要求,依然存在着如译文“过信”、“人本”不足、缺乏协作与监管等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打通旅游文化、翻译的复合型人才奇缺,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强度”受限。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当前国际较量的重要内容和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亦是我国各省、区进行文化改革发展、提升形象、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的必然突破点。由于文化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及柔性力量,故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构成的最重要元素;旅游是体现文化软实力价值的载体之一。拥有厚重旅游文化资源的河南,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首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增强旅游文化软实力。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软实力基础建设的核心部分,曾经在“西学东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下,要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人所知,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谈提高软实力就是句空话。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的重点是中译外。旅游翻译是翻译活动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其他翻译一样,旅游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转换的标准和翻译策略问题,译者也同样需要具备熟练的翻译技巧。译得好,会有助于游客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风情的感悟,适当唤起他们心中的美感和向往,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甚至导致心理反感,影响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水平的“中译外”人才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内集旅游和翻译为一体的符合型人才亦是奇缺。在河南省“旅游立省”的大环境下,旅游翻译存在的问题遏制了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翻译在提升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打通中西的高水平中译外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外宣效果打折。尽管旅游翻译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但受文化、国情、社会民生等方面诧异的影响,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学者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现象,如王秋生(2004)在《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中提出并讨论了在南京旅游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英文标识;、张草(2013)谈到了徐州的旅游景点翻译,汪翠兰(2006)作为我省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景区的一些翻译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担任着重要角色。翻译工作的进行要以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深度了解和掌握为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方法和理论,完成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传递。但是,以河南省几个名胜景区的翻译为例,可以看出,这些景点的相关内容的翻译并没有遵循翻译理论、利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这归根结底在于旅游翻译中缺乏中译外的高素质人才。

篇3

【摘要】 药品常规检验中微生物学检查最为重要,只有进行方法学验证才能保障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对目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中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的限度检查标准,为建立有效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规范管理。以防止药品安全监管失控现象。

【关键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问题及建议

几乎所有药品在应用于临床前都要进行安全性检查,一般分为“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就是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检查项目包括:酵母菌数、细菌数、控制菌、霉菌数检查。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验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是否无菌的检查方法称之为无菌检查法。检查项目包括:厌氧菌、需氧菌以及真菌检查。自1980年颁布《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以来方法基本成熟,1995年颁布的《中国药典》又提升为国家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最明显的是标准中的可操作性不够、不统一、不集中等问题。

一、目前的现状分析

1、检查验证试验来源: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其中冷门产品、老产品更是没有进行此项检查,药品检验所抽查时也找不到相应的检验方法。有的畅销产品、新产品正在试验中,但也无法提供此项检验的方法。有的企业已经完成检验但以技术保密为由而不愿意提供给药品检验所,担心如按此方法检验产品不合格给自己找麻烦。这样使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很难正常实施监督的权力。

2、检查验证方法的执行:“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这是《药品管理法》中的规定。未经微生物限度检查合格不得销售或者使用。但是实际上只要药品微生物学检查项目合格,也不论是否经过方法学检验都可以进入市场而且也不影响销售。因此,为了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必须完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严把生产企业源头,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必须进行监督抽查,加强规范管理。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是执法机构,是执行法定质量标准的职权部门,而不是在抽验过程中探索建立新方法。

3、检查验证方法的权威性: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和药品监督检验所的检验肯定有一定的不同,而且98号文件中也指出“同一个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同,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比如无菌检验法中需要用黑曲霉为对照,因为黑曲霉有很大的毒性,必须用专业的净化工作台或者实验室,只有达到一定实验条件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查容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其别是对药品中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尤为突出。“当供试品有抑菌活性时,应消除供试液的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对所检的药品中每种药品的抑菌或者抗菌程度都不清楚。生产企业大部分并不委托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查验证,而且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证明生产企业也不认可;生产企业给提供的检验方法,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也不认可。当前,很大一部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缺乏权威性。

4、建立检查验证方法困难:由于微生物培养周期长、微生物限制检验方法工作复杂,必须经过多次的试验,这就使得部分抽查工作很难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全国各地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名称不同规格的药品、不同名称的药品、同规格不同辅料、原料、生产工艺的药品,全都建立或者审核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这一工作量是巨大的。对于一线的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日常工作量更是繁多,而且从时间、经费和人力上都无法正常进行科学研究。

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建议

1、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过渡时期方法:在统一检验方法未出台前,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行业方法或者自己制订的内控方法对生产的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者“无菌检查”,对于未经验证的,不予以出厂销售或者使用。各级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对抽查的药品在未统一之前仍可使用原方法进行检验。

2、尽快统一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为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各生产企业都要用“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98号文件指出“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是中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药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菌特性”,而且随着药品的成分或者原检验条件改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统一。对于同一种药品,可能存在多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各个方法之间在试验相对误差、检验方法科学性、检验系统的适应性、检验方法重视性、试剂、检验仪器设备的简便易得性、经济节约性等各方面都有差异。国家可以在征求生产企业和监督机构意见后,再依据现在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科学、可信、准确、可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并提交给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品种、原料、辅料、剂型等分类报上,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整理出合理的验证方法并公布。

3、药品微生物限度缺项检验:药品监督工作中不能因为难以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而对规定检验的项目进行缺项检验。

4、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增加经费:“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比正常检验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各地负责机构应追加相应的检验试验经费。

参考文献:

[1]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5(09)

[2]单亚.《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及有关规则的讨论[J].安 徽医药,2006(03)

[3]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 [J].中国药学杂志,2007(01)

篇4

论文关键词:检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207566

篇5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承载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命。本次研究以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探究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途径。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这一阶段将团队精神培养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实质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培养

自进入21世纪,“团队”以及“团队精神”两个词汇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走向专业化以及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团队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人才团队能力较弱以及团队精神培养不全面的状况,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发挥体育教育的潜在价值。 一、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现代我们亦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当前,教师既然已经能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则更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本就是一个大的团体,一个班级、一个小组是这一个大的团体中的小团体,很多时候都能够展现出团队的价值。如一次运动会、一次学校举办的活动、一次代表学校去参与的项目,都会依据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努力获得荣誉。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快乐,更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友情与感动。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1]。 二、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在中学阶段抓好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各学科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对团队精神培养所能够发挥出的实效性较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为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指明方向。 (一)以团队观念的树立为基础

其一,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渗透团队精神以及团队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现针对性引导,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想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正确观念的认知内化,根据意识主导行动;其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度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多手段设计活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团体意识与团队凝聚力。活动性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互助体验中增强参与意识,放大学生在完成特定目标之后的成就感;其三,团队的构成要素是个体,个体所表现出的向心力是团队精神得以展现的根本目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角色意识,使中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更自信的完成团体任务。当学生获得“挑战自我”之后的,则会为整个团队的集体荣誉努力[2]。总之,团队观念的树立是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基础,不单单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 (二)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

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对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在合作学练法方面:传统中学体育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仅仅是凭借教师所发出的信号做出被动调整,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师无法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资料,并且对体育教学评估结果产生影响。而合作学练法扭转了这种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合作学练法的运用,将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目标,教师将目标定位到每一个同学身上,这种状况能够敦促每一个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以团队利益为基本目标,互助协作练习,最终为共同目标所努力,为实现团队精神的效果最大化做出努力。组织竞赛法:这种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综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组织竞赛并非争强好胜,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而是将这种劣势心态转变为优势行为,达成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都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自身作用,为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服务[3]。 (三)以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为保障

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教学及其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激励学生,以学生心理需求为根本目标,让学生可以实现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之上投身到体育学习与实践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助于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发生转变,进而影响中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将团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加深对团队精神的重新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样重要,通过不断交往与互相帮助,为班级凝聚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展评优活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对日常教学开展集体以及个人的评比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氛围,表现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励,在激励他们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在团结协作中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升华。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是提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实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洪军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1.02:191-192.

篇6

一、对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分析

结合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土建类学生培养模式的定位,我们认为“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是指土建类大学生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那部分能力,它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凝练出的、独有的,并且能够使个体在就业创业甚至职业发展过程中拥有比较竞争优势,进而促成个体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取得主动的综合能力。

一般认为,土建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包含三个层次(见图1)。最低层次是作为个体的基本能力,中间层次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最高层次是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基本能力包括个性品质、沟通表达、鉴别是非、身体素质等,它是土建类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必备前提;专业能力是指从事土建类相关职业应具备的识图能力、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其专业素养,该部分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土建类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导向;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又常被认为是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是土建类大学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其关键是创新意识的养成。只有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才可能拥有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将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的信号,在塑造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实际就业工作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测性。一般来说,个体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难以衡量和测评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参加诸如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题毕业设计等具有创新特征活动的统计,从而认定土建类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第二,独特性。就业核心能力是一种独特的、具有个性特色的优势,不能轻易地被模仿。对于具备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中,其所呈现出的这种差异性,往往会成为应聘和升迁的关键因素。第三,持续性。大学生创新意识可通过培养在短期内形成,但它也只能作为衡量就业核心能力的一个信号,而非全部。因为后者的培育要靠长期的积淀和提升,其一旦形成便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

二、具备创新意识土建类学生的就业实证

本文以某高校土建类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了该院系2009—2012年的“毕业生参与创新意识培养活动”(以“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题毕业设计”参与者为例)与“当期全体就业”相关数据,并以其中的“高质量就业率”为研究切入点,进行了以下举例与分析,以此证实“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信号”的现实存在,并以期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1.数据对比与分析

2.数据举例

(1)某高校土建类学生近四年就业相关数据

(2)某高校土建类学生近四年科研立项情况

从图2的对比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09—2012年期间,某高校土建类“全体学生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两项指标并不能找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因某些外部因素的存在(如国内房地产经济低迷、建筑工程市场萎缩、基础设施投资放缓、高铁建设安全隐患等),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处在两项指标的最低点。但针对“具备创新意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率”指标而言,则是逐年递增的;从实证数据来看,该类学生成功克服以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种种负外部因素,其主要原因可以被看作是“自身拥有的创新意识经培训和锻炼从而固化、形成为一种被市场和企业认可的综合就业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其就业的核心能力信号,在素质培养和就业实践环节,可充分提升土建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把创新意识养成作为就业核心能力提升信号的举措

1.构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四化”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构,普通高校土建类大学生的培养,应充分具有前瞻性、国际性和创新性,面向基层、注重实践,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打破高等教育以往的常规定式,准确预测土建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土建经济的增长规模,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总之,只有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作为提升就业核心能力的信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开拓型、创造型和应用型的“良才”。主要途径:一是创新意识培养普及化,使观念上的认同转化为行动上的体认;二是创新意识培养常态化,要使相关活动纳入、融进教育教学环节并持之以恒;三是创新意识培养全程化,从意识养成、实践锻炼到创业精神几个方面实施全过程培养;四是创新意识培养特色化,在“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下要突现土建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2.以制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注意到“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也都处在“零敲碎打”和“盲目徘徊”的阶段。我们认为,普通高校应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是否提升的信号,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加强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锻炼,并依托建筑行业和企业,提倡土建类大学生开展实题研究和毕业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创新”。主要途径:一是建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导师制,并纳入教学工作量和职称评聘考核范围,通过利益机制激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二是拓宽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土建专业重视技术应用的特点,鼓励并吸纳一部分企业高级人才指导毕业生开展实题设计;三是在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形成方面,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利益关系,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化的土建类人才培养道路。

3.深化教学改革逐步规范大学生创新活动

土建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针对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应用性能力,在教学安排上要突出两个特点,即科研起点要“准”,课题设计要“实”。我们认为,普通高校亟须尝试以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意识养成。主要途径:一是科研立项和毕业设计要找准定位,要契合生产一线的需求情况,避免从事“空中楼阁”式的项目和题目;二是探索创新意识与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大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诚信和道德教育,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技术的实用性,养成良好的科研态度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杨磊,邬承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作为就业能力信号的博弈分析[J].经济师,2012(1):113-114,116.

篇7

[关键词] 肝硬化;综合性心理护理;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111-03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1]。肝硬化病情较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伴发焦虑和抑郁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大[2]。近年来研究发现综合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控制,增强治疗效果[3,4]。本研究观察了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肝硬化患者80例,均来源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0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并经超声或CT等检查证实。排除标准:伴有肝性脑病、肝癌或病情恶化发生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Child-Pugh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时间均为8周。综合性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掌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心理护理与心理疏导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境和乐观情绪,积极参与治疗。②认知干预: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介绍肝硬化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使患者认识到肝硬化需长期治疗。③饮食和行为干预:养成良好饮食和行为习惯,遵循低盐、低脂、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原则,对血氨增高者限制蛋白摄入;有腹水者采用低盐饮食,严禁烟酒及辛辣、粗糙和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排便通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肝功能指标 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1.3.2 心理健康状况[6]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分。SDS和SAS量表均含20个项目,分4级评分,其中轻度抑郁53~62、中度抑郁63~72和重度抑郁>72;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和重度焦虑>70分。

1.3.3 治疗遵医行为的评估[7] 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5项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根据是否遵医例数计算百分比为遵医率。

1.3.4 生存质量的评估[8] 世卫组织推荐生存质量表进行评价,此量表由7个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均采用1~5级评分,计算其总评分,项目评分越高说明其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变化

两组干预前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8周后,两组ALT、AST均明显下降(t=2.39、2.36、2.97、3.02,P < 0.05或P < 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值更明显(t=2.24、2.22,P < 0.05)。见表2。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8周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t=2.37、2.30;2.90、2.86,P < 0.05或P < 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值更明显(t=2.21、2.23,P < 0.05)。见表3。

2.3 两组干预后治疗遵医率比较

心理护理组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这5项的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χ2=7.44、6.65、7.31、6.27和4.51,P < 0.05或P < 0.01)。见表4。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8周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上升(t=2.91、2.36,P < 0.05或P < 0.01),且心理护理组上升值更明显(t=2.14,P < 0.05)。见表5。

3 讨论

肝硬化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肝硬化病程迁延不愈、症状不易改善、病情常复发,晚期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等各种并发症,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或抑郁等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肝功能的反复异常,从而引起患者肝功能的逐渐恶化,降低临床治疗的效果,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9]。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肝硬化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10,11]。李维玲等[11]研究发现心理干预能提高肝硬化患者治疗遵医行为,有利于其治疗和康复。冯华[12]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肝硬化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巩固其治疗效果,稳定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组结果发现干预8周后,心理护理组肝功能、SAS和SDS评分下降值比常规护理组更明显,且心理护理组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遵医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能提高其治疗遵医行为。同时研究也发现干预8周后,心理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上升值比常规护理组更明显,提示综合性心理护理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核心内容是心理干预,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心理疏导方式,改善其心理情绪障碍,提高了其心理应激能力,并结合认知、饮食和行为干预等方面护理干预,改变以往错误认知,纠正以往错误的饮食和行为习惯,使患者认识到肝硬化需长期进行治疗,提高其治疗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总之,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并能提高其治疗遵医行为,增强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肝硬化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Erwin Biecke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ascites in liver cirrhos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1,17(10):1237-1248.

[2] 武文柳,兰凤敏. 心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4):49-51.

[3] 芦宝莲,王阳,罗建英,等.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80-81.

[4] 邵丽婷,熊飞.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109-110.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华传染杂志,2008,23(6):421-429.

[6] 梁月连,黄焰,谢丽珍.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34(12):2350.

[7] 郑翠玲,翟德翠,张志刚. 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32-33.

[8] 侯彩秀,赵红莉,桑亚华,等. 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0,20(3):52-54.

[9] 周俊卿,李红.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8):104-105.

[10] 张立平,冯亚平,张天骄. 护理干预对肝硬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09,30(18):2110.

[11] 李维玲,袁梅.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25-126.

篇8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单位:332000 江西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1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满意程度划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每组患者各计90例。选取同时期9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A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8.5±3.6)岁,初产产妇78例,经产产妇12例;B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9.3±2.7)岁,初产产妇69例,经产产妇21例;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7.6±3.8)岁,初产产妇68例,经产产妇22例。以上患者自年龄、孕程等多个方面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糖尿病确认。患者确诊后即进行饮食治疗,限制该组孕妇饮食摄入能量指标[2]。7 d后分别复查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标以及3餐餐后2 h时间内血糖指标。以上指标未达到满意程度的孕妇继续进行胰岛素治疗,此过程中结合患者血糖指标具体波动情况进行胰岛素用量调整。

篇9

关键词:超声;血清HCG;异位妊娠;诊断

异位妊娠(Ectopie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1],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导致的异常妊娠过程,其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腹痛,主要是现代不当的生活方式所导致[2]。超声对EP的诊断价值极高,本文考察超声诊断联合血清HCG检测的效果,对8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术及病理确诊异位妊娠患者,两组患者均行HCG和超声检测,且均获知情同意,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80例,年龄20~38岁,平均(28.1±1.9)岁;停经31~72d,平均(51.6±5.3)d,放置宫腔内节育器18例。全部65例患者均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伴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后行二维B超和血清β-HCG检查,超声提示附件区存在包块,并在保证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结果进行符合率比较。

1.2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PHILIPSHD11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系统,阴道探头为6.5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屈膝,检查前尽量排空膀胱,将涂有耦合剂的套在阴道探头之外以隔离,如有必要应垫高臀部位置,将探头缓慢置于阴道后采用多个切面扫查。声像图中应观察特征为:①子宫体积大小、形状、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增加及宫内宫外妊娠囊是否存在;②盆腔部及两侧的附件部位声像图是否异常,有无包块存在,子宫直肠窝处、盆腔等是否存在游离液性暗区;③如有包块存在,判断包块的各项特征如大小、形状,回声强弱程度,周围血流情况等。

血清HCG检查:抽取患者的静脉血5ml,15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进行检测,血清β-HCG≥5μg/L提示阳性。

两组结果均与手术和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符合率,其中联合检测只要单一结果呈阳性即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经检验方差齐性后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80例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中,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68例,准确率为85.0%(68/80),漏诊8例,误诊4例,误漏诊率为15.0%(12/80),其中经腹部超声直接诊断11例(16.2%),经诊断57例(83.8%);超声声像图显示异位妊娠发生部位多见于壶腹部,为60例(88.2%),峡部为4例(5.9%),伞部2例(2.9%),宫颈部1例(1.5%),宫角部1例(1.5%);超声检查出的68例异位妊娠中全部都有可见包块,其中多为混合型包块(52例,76.5%),孕囊型包块为16例(23.5%),包块内部及周边区域有明显血流信号49例(72.0%);盆腔液性暗区为32例(47.1%),可见心芽搏动3例(4.4%);子宫体积呈正常大小为38例(55.9%),略微增大为30例(47.1%);子宫内膜呈现正常厚度为18例(26.5%),增厚为50例(73.5%);声像图显示多为不均质低回声或稍高,附件区有混合型回声。

65例手术和病理确诊患者中,血清β-HCG≥5μg/L者54例,阳性诊断率为67.5%;两组患者联合检测,阳性患者符合76例,符合率95.0%,与超声诊断和血清结果均差异显著(P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多为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性反应导致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从而使孕卵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最终引起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近年来此类疾病比例正在逐年上升[3]。超声检查安全、迅速,操作简单,正常妊娠的患者4~5w即可通过超声检测,可以获得可靠的声像图,能够发现较小的盆腔包块,其作为最方便、最简洁的异位妊娠诊断措施,目前使用率较为多见,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表现均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误诊、漏诊的现象常有发生,易使病情延误,危及生命[4]。

诊断过程中应当仔细的询问患者月经周期、性生活史、停经史、宫腔节育器放置史等,以及有无腹痛、阴道流血、腹部包块症状的产生,并将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阑尾炎等急腹症相鉴别,并根据各自不同的超声表现严格鉴别,提高诊断的正确率[5]。

本次结果显示,8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血清β-HCG≥5μg/L者54例,血清β-HCG阳性符合率67.5%,超声复检证实68例为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符合率85.0%,漏诊8例,误诊4例,误漏诊率为15.0%(12/80);超声检查结果结合血清β-HCG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5.0%,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李亚里.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要略及进展[J].医学杂志,2013,38(5):395-399.

[2]张平贵,龚晓明.再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008):563-565.

[3]张水仙.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应用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9):933-934.

篇10

(一)成立组织,下发方案。

6月17日,县卫生局、县纠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对卫生行业民主评议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县卫生行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机构的通知》。由县卫生局局长和县监察局分管任组长,县卫生局和县纪委、县监察局和科室人为,全系统行风评议工作。各县级医疗卫生也分别成立了以院长(主任)为组长的评议。局里的《实施意见》中了评议范围为县级医疗卫生,并布置了评议内容、评议方法和,整个评议从6月中旬开始到11月底结束。

(二)动员,要求。

6月20日,县纪委、监察局、纠风办人,县卫生局班子、县级医疗卫生主要人参加了省纠风办、省卫生厅的全省卫生行业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电视电话会议。6月25日,县卫生局了县级医疗卫生、各乡镇卫生院人会议,对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了的布置和动员。会议分析了我县卫生行业行风建设的问题,对全系统行风评议工作了四点要求:评议方案规定的程序要到位。把宣传、检查整改、组织评议及总结三个按要求分阶段,到位。要查纠问题。在评议过程中要查纠自身的问题,要向患者、向行风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然后疏理各自的问题,整改措施。要惠民措施。当前反映最为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措施。四是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积累既是对工作的检验,也有利于各自理清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各医疗卫生也都按局里布置了由全体员工参加的动员大会。

(三)督促检查,工作平衡。

7月18日,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卫生行业民主评议阶段性工作汇报会的预备通知》(安卫办〔〕13号),要求各县级医疗卫生抓紧宣传、检查整改阶段的工作,在规定内规定任务,并写出阶段性工作小结,交流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宣传情况,公开评议内容及投诉渠道情况,征求意见情况,已征集的意见、建议等。各接到通知后,都紧急行动起来,查漏补缺,使规定任务地予以。基础上,7月28日上午县卫生局了卫生行业民主评议阶段性工作汇报会,了各前一阶段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了布置安排:要求各写出《民主评议意见汇总及整改措施》,在9月中旬开好评议大会。还下发了《全省卫生行业民主评议行风检查表》,要求各对照检查和填报,到7月26日各均已填报完毕。8月28日了省纠风办和省卫生厅组织的医院行风明查暗访。9月26日了市纠风办和市卫生局组织的医院行风明查暗访。

(四)征求意见,整改。

篇11

一、改进行风架桥梁,真心实意听民声。医疗卫生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医患关系。当前,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对医疗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政府、医院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了医院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医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等,拉大了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引发了患者的不满。滕州市卫生局在认真分析研究上述两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医疗条件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医疗行风建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个别医疗机构和部分医务人员收“红包”、开单提成、开大处方、乱收费等的行为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部分医疗机构就医环境差、服务态度冷硬,影响了医疗效果,也成为医疗纠纷的重要诱因。因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无法及时解决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对此,滕州市卫生局着眼提高群众满意度,主动架设医患沟通桥梁,于2012年6月组建了全省首家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出院病人回访中心,开展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回访工作以“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职能,强化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电话回访、入户回访等形式,认真听取出院病人及其家属对全市各个医疗机构的意见建议,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分门别类,按类梳理,逐条解决,按时反馈,架起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相互了解的桥梁。各市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按照部署积极开展回访工作,做到问题及时解决,误解及时沟通,服务延伸开展。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累计回访病人6.37万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累计自行回访病人13万余人,解决各类问题3688个,对36个一线科室、47名医务人员分别给予了相应处理,预防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126个。

二、专业回访融真情,扩面回访求实效。滕州市医疗机构服务人口多,每年出院病人约18万人次,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病人回访中,滕州市卫生局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回访要体现温馨,耐心细致;另一方面,避免仅对个别病人调查回访,力求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对此,他们围绕提高回访质量,建立了专业回访队伍,科学设置回访内容和回访样本,确保了回访实效。一是建立专业回访队伍。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素养是做好回访工作的前提。市卫生局按照了解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熟悉医院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强、沟通技巧好等要求,从全市七家医院选拔7名拥有两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临床一线人员担任回访员。回访员通过查看出院病人各项记录,在准确了解每一个回访对象个人基本情况、住出院情况、疾病的种类、发生的费用、出院时的医嘱等内容的基础上,以健康指导为切入点,了解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她们用温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科学的解释,拉近了医生与病人的距离,让病人在真切感受到医院的关心的同时,主动表达真情实感。二是建立回访制度机制。市卫生局在市中心人民医院设立回访中心办公室,配备微机、服务器等办公设施,打造了专业回访平台。建立健全了《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制度》、《回访管理暂行规定》、《回访中心服务理念》等制度规定,制作《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监督卡》,卡上有明确的监督内容和监督电话,病人入院后,将卡发放给病人或家属,使医护人员随时接受病人监督。三是全面设置回访内容。出院病人回访不是单纯的群众满意度回访,回访内容既包括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也包括在医院住院期间对所接触的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医疗质量、服务流程、后勤保障、医德医风、医疗收费的评价及意见建议等,同时还为病人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醒病人回院复诊,实现了对病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全覆盖。四是科学选取回访对象。只有从更大范围、各个社会阶层中广泛选取抽查对象,才能使回访群体更具有代表性,才能真实全面反映医疗服务状况。病人回访中心对卫生系统所属21家镇街卫生院、市直3家二级以上医院的出院病人建立了回访库,细分了各个科室,按照随机抽样原则确定回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回访人数不低于出院病人总数的1/3。同时,为增强代表性,回访对象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不同阶层人员,也有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各镇街卫生院对市回访中心选取后的其余病人开展回访,确保每个出院病人都能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回访的覆盖面。

三、原汁原味录内容,不增不减查问题。在有些调查活动中,有人习惯于把了解到的情况、意见建议先进行一番“过滤”、“剪辑”、“包装”,或者刀砍斧削、抹棱去角,或者妙笔生花、添枝加叶。这样上报的内容大都走了调、变了味,也失去了调查回访的意义。在回访过程中,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按照“内容原汁原味、问题不增不减”的原则,把出院病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实事求是地反映上来,真正做到“事”要“实”,“实”要“是”。一是严格问话流程。回访中心制定了问话提纲,要求回访员严格按照问话提纲,实事求是地对每一位病人进行回访,坚持做到不诱导、不提示,完全尊重每位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权。同时,为加强对回访的监督,对所有回访均进行电话录音和登记。二是规范分类整理。建立了工作台账,对出院病人提出的表扬、批评、意见、投诉等进行登记。截至目前,已有1869名医务人员受到了病陪人的表扬,累计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1226条。三是认真汇总分析。对回访信息做到每日归类、每周汇总、每月形成书面报告,并将汇总分析结果反馈至市卫生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呈报至枣庄市卫生局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以及市政府纠风办。四是定时通报结果。每轮回访结束,市卫生局通过印发《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回访情况通报》,总结回访基本情况,对各医疗单位、科室满意度进行排序,通报受表扬人员,公布病陪人所提批评、意见、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原原本本反馈给各医院,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各医院每周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通报本周回访情况和市回访中心通报情况,对满意度高的医护人员公开表扬,对存在的问题通报批评。回访工作成为了滕州市反映医疗服务水平的“晴雨表”。

篇1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市卫生局《年市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对学校生活用水与传染病防控等监督检查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并于2012年2月1日-5日对辖区的学校、托幼机构学校卫生开展了一次扎实的卫生监督工作,现将检查情况向区政府汇报,希望区政府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检查发现的基本情况

区现有中学7所,小学23所,托幼机构22所。根据《检查计划》并结合我市学校“健康饮水”行动的要求,市卫生监督对以上的全部学校和托幼机构全面实施了监督检查。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建立、教室、宿舍、厕所、护栏体育用具等的消毒,晨检、新生入学查验、传染病报告、登记以及以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自备供水水源卫生防护状况等等。学校传染病检查方面,大部分学校有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传染病的防治和疫情报告工作,建立了晨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课报告制度并落实到位,但有个别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记等制度不健全,有的虽然建立了晨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记等制度,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个别学校无设医务室及专业校医或保健教师,学校对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缺乏,未及时在校内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学校饮用水检查方面,其中有1所学校使用分散式供水,4所学校使用自建式供水,其余47所学校均使用市自来水公司供水。有部份学校教师办公室使用桶装饮用水,但没有向学生开放。所有学校都能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供、管水人员都能持有有效的健康证上岗;采购的桶装水能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件及水质检测报告单。但正在使用分散式供水和自建式供水的学校,供水设施落后,没有配置水消毒处理设备,供管水人员没经过任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就上岗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员均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和监督意见书,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改进措施及建议

1、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协调联动,对学校及幼托机构负责人、专兼职保健管水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卫生知识培训,使其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杜绝隐患。

2、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幼托机构协商解决学校纯技术人员短缺,无医务室(卫生室)的问题,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

3、建议区政府牵头,召集卫生、教育及市自来水公司,共同商议如何解决学校饮用水卫生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正在使用分散式供水和自建式供水的农村学校,及早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以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4、希望政府、卫生、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充分认识到传染病及饮用水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得有任何侥幸、麻痹和松懈思想,切实做到组织健全、责任明确、落实到人、措施到位。

篇13

我把关于承包学生食堂的具体工作实施细则及经营方针、管理措施等,简要汇报如下:

一、经营方针

以服务学生为核心,靠优质的服务,靠不断翻新饭菜品种花样,赢得荣誉;以实惠、卫生、可口,薄利多销为基本原则;听从校方的管理,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食品卫生法》,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让学校放心,让师生满意。(公文超市欢迎您,投稿成为会员)

二、管理措施

1、严把进货关。坚持杜绝来路不明的各种货源进入食堂。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由专人负责进货,定点进货。不合格的菜、肉、鱼、油、佐料等,坚决不要。

2、严把处理关。进入食堂的蔬菜,在细加工之前,一定要摘好洗净,在干净的水池中清洗3遍以上,然后,转入干净的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在细加工之前,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容器分开,工作区分开,杜绝交叉感染。保证煮熟、煮烂,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加工食品,保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3、保证做到不合格或霉坏变质的食品不上柜台,剩余饭菜不上柜台,加工失误(过生或过糊)的饭菜不上柜台,天天重复的饭菜不上柜台。

4、工作人员要讲究仪容仪表。上班期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并做到衣冠整齐,干净卫生。同时,必须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女的不浓妆艳抹,不留过肩长发,男的不留胡须。

5、搞好室内卫生,不准有蚊、蝇现象。保证碗、筷餐前消毒,(煮沸和用特定消毒措施处理)做到无水垢、油垢现象。确保卫生安全。

6、厨房要保持设备整齐划一。工作台、餐具、炊具、地面、墙面按时消毒,干净无异物。冰箱保持干净卫生,分档分类存放食物(生熟分开、肉类、鱼类、海鲜类等分档分类保存)。

7、工作人员必须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尊敬校方的领导和老师,爱护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8、严格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态度和蔼。上班期间严禁干私活,严禁接朋会友,严禁带小孩,严禁脱岗、串岗,严禁打闹、吃零食及其他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严禁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烟头,随地吐痰,聚众喝酒等,不得穿着工作服去厕所。

9、全体工作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消防安全常规常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标准,确保不出问题。要作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停。注重节约。珍惜食堂和学校的一草一木。

三、人员配备及要求:

1、面食人员:6—7人,厨师2人,蔬菜加工员6人。

2、对所有人员先进行体检,然后按有关规定,定期和不定期体检,如有特殊情况,像重感冒等都要暂停上班。

3、保证按点、按时开饭,聘请的工作人员数量服从于校方的实际需要。

4、对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5、对工作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管理。鼓励他们不断推陈出新,一旦其合理建议被采纳,则视具体情况给予物质奖励。

四、尊重校方的指导意见,加强与校方的交流和沟通

一是定期向校方汇报工作情况,征求校方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定期了解师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按时交纳承包费、水电费和其他应交的费用,不拖不欠。

篇14

这是一部亟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加快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流行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和基础性工作,对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9月22日,吉林省建设厅厅长柳青在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说出了出台这部条例的必要性。

但是,目前,在我省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配套;管理执法力度和效果不尽人意;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全适应发展要求;环卫作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还很滞后;环卫设施选址难、建设难、欠帐多,环卫设施建设运营水平低;个别城市市容环卫管理经费还很紧张。这些都限制了城市市容环卫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与群众对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要求还有差距。

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现行的《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90年代省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有些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为了创建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十分必要。

这是一部凝聚各方面劳动和智慧的地方性法规

省政府及省建设厅高度重视这部条例的制定工作。省建设厅把制定《条例》列入重要日程,于2006年就着手起草,并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同年7月初稿形成。2007年11月形成了《条例》(送审稿)上报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进行了多次认真修改,形成了《条例》(送审稿)。2008年8月20日经省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办事机构对这部条例的制定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年初就列入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是今年要出台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规。在2008年9月22日、11月24日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第六、第七次会议上,组成人员认真审议了这部条例,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条例草案日臻完善。同时,收到省政府报送的《条例(草案)》后,省人大财经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省内进行了调研;召开了立法咨询员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发函征求了部分省人大代表和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9月11日,财经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提出一些审议意见。一审后,法制委、法工委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到吉林、通化、四平进行调研,召开立法咨询员座谈会征求意见,并就个别问题征求了省政府意见。法工委根据各方面意见,对草案先后修改了三次。11月5日,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形成了草案修改稿。

社会各方面对制定这部条例也给予了极大关注。2008年10月13日,《条例(草案修改稿)》在吉林日报上全文刊登,向社会各方面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截至10月30日,共收到社会各方面以来信、来电、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81条,采纳39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有的认为,城市化管理的乡镇、县城与大城市的基础条件、发达程度、人文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不应用同一标准要求;有的认为,对垃圾费的收取不能制定统一标准,而应根据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标准。

这是一部让城市靓起来的地方性法规

2008年11月28日通过、2009年4月1日起施行的《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共8章74条,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城市市容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确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法制委员会认为,如有些开发区就在建成区内;建制镇是否按照城市化管理;有些自然保护区无法实行城市化管理等,原表述不够准确。因此,建议修改为“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成区以及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第二条)。

(二)明确了条例的主管部门。法制委员会认为,由于各城市规模不同,因此,建议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统一表述。另外,考虑到建制镇、街道办事处在市容环卫工作中具有一定职责,建议在条例中原则明确。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建制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关工作。”

(三)建立责任制度。由于过去法规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盲点多,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增加管理难度和行政成本,管理效果差。因此,第二章第十条至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

(四)强化规划调控作用及推动环卫产业化发展。城市环境卫生事业要发展,就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就必须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还必须吸引社会投资,实现产业化发展。条例第五条至第八条对这些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如,第五条规定:“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兴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设施,兴办相关企业。”这样规定有利于各地明确环卫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五)加强环卫设施建设,保障公共利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多元化,目前各城市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定点难、建设难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卫设施只拆不建、不配套、不同步建设和欠新账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社会反响强烈。其原因在于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手段无力,难以纠正违法行为。因此,第四十九条规定:“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毁或者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因建设需要必须拆迁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五)设立有关行政许可事项。《条例》根据需要、依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上位法合理设立了一些行政许可,如,设置户外广告审批、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环卫设施拆迁许可;占用城市道路许可;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核准及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