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耕地测量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变更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一般来说,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了初始地籍调查与变更地籍调查两个部分的内容。初始地籍调查主要是对于申请登记的总体权属、用途以及界址位置进行调查,并且完成相关地图的绘制和档案的建立。变更地籍调查则是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后,通过对地籍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进而保证地籍资料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核查来减少地籍调查的误差,提高地籍调查的准确性。变更地籍调查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繁琐,并且变更范围较大,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变更的任务较为紧急,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地籍测量是对于地籍平面进行测量,主要包括了交通、水域、附属设施、房屋、行政境界等,并同步的进行地图的绘制与修编,为后续土地登记与设定提供基础。
2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门通过组织人力,对于土地的使用者、所有者、土地级别、利用类别、境界等进行查清,实现对土地使用的确权。
首先,土地资源管理人员要做好对宗地权属的明确,并且确定权属界限。通过对于相关权属材料的,对于宗地现存的权属进行确定,并且将界址点进行喷涂,在制作出工作地图,纳入调查材料当中。在进行权属界标的设定上,要保证明确、美观、准确与稳定,并且保证界标的中心靠近建筑物的垂直投影点。另外,在界标的喷涂上要保证距离地面保证足够的距离,字体美观、正规、容易辨认。在出现纠纷时,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合理用地的原则来进行解决,减少矛盾。
其次,宗地图的绘制。绘制宗地图时,要对于界址的位置、点、线进行明确的记录,作为后续土地所属权判定的直接资料,尽量保证以现场绘制为主要绘制形式。宗地图上要表明门牌号、宗地号、宗地使用者名称、界址点、界址类型、边长等。另外,还要对于建筑物、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等相关资料进行详尽的记录。
最后,对于相关权属资料进行归档和整理。在进行权属状况审定时,要做好现场的核查,并且对于相关产权人员的证件进行出师。如果权属调查过程中,土地使用者人员不在现场,则要出现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证明。宗地的明明要保证命名通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项目齐备。例如,行政单位需要填写行政名称,相关集体、外资、个体等都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针对于不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则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并且做好详尽的填写。
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后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保证地籍测量技术水平,才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合理。
第一,定位技术的应用。通过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位置测量的结果,改变了传统测量的不足,提高了测量的成功率和测量效率。在GPS控制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选择方便接收信号,视野开阔,地籍稳定的区域,并且保证远离大功率干扰设备。进行图根级测绘时,需要应用GPS-RTK定位技术,对于整体测量精度进行高度的保证。并且保证足够的观测次数,减少观测误差。
第二,野外的数据采集。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要保证采集草图的符号标准,并且与地籍图具有一致性。针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符号,可以采用替代法和自定义的方式来进行标注。草图的绘制要尽可能的与实际地籍要素向一致,保证低级要素关系明确、准确。草图上好做好相关的标注,对于一些编号、界址点等信息内容做好标注。在采用全站仪采集时,要保证所测长度小于350米。野外数据采集是地籍测量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具有较高工作难度的一环。野外数据采集采集需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并且克服野外的艰苦环境, 保证测绘的效果。
第三,内业数据采集。在进行内业数据采集时,要采用专业的采集软件,并且对于采集数据进行编辑。在地籍图的标示上,要保证界址点、线、街道、地籍号、土地类别、街道名称、门牌号等信息的有效标注。与此同时,相关符号的标注也要遵守有个规范,保证地籍图内业数据的科学、准确。在完成地籍图的编辑之后,要对于编辑图的大小进行设定,并且结合实际内容的多少来选择合适的大小,一般主要以A3、A2为主要的选择。
第四,外业数据采集。外业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对于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汇总,通过相关检测设备的使用,结合最新资料,保证所采集资料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另外,还要对于资料上标注的重点内容,实行外业重点测量。一般来说,GPS-RTK定位技术也是外业测量的主要技术选择之一,并且也要严格的按照平面控制来开展。GPS-RTK定位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保证相位中心和特征点重合,并且保证测量的精度符合其测量要求。在进行外业测量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的对于地籍图进行完善,并且针对于地籍图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和调整。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测量第五的正确、完整,并且与实际物理位置的关系相一致。
4结束语
变更地籍调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且与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关测绘人员需要具有专业测绘能力,并且具备足够的权属调查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进而保证权属变更工作的顺利完成。地籍测量工作是完成权属调查的重要手段,两者需要紧密的连接,相互配合,进而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关城市的地籍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数据库的建立更是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推动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相关工作者必须要争取的看待变更地籍调查工作中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切实的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邵金强.浅议地籍调查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4(06)
[2]张辉.基于城镇地籍图的地形图修测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
[3]赖康,黄志行.日常地籍调查中测绘方法的探究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3(11)
[4]姜丽娟.关于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权属调查[J].城市建筑.2013(10)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irregular polygon area measurement, calculation and mapping metho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xcel batch calculation graphics area, and will Excel batch points (or Word document) one-time into the method of AutoCAD graphics.
关键词:不规则多边形面积测量ExcelAutoCAD
Key words:Irregular polygon Area measurementExcelAutoCAD
中图分类号:P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农业建设和土地管理中,经常会遇难到面积测量和计算问题,如市政建设、矿区建设中征用土地,农业建设中的耕地面积、植树造林和水库汇水面积的测量;地籍测量中的宗地面积和用地分类面积等。对于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等都比较简单,本文将重点讨论不规则的任意多边形的面积测量、计算与成图的方法。
面积测量的方法
不规则多边形是按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计算其面积。获得多边形顶点坐标的测量方法很多,主要有:(1)导线法。可以采用经纬仪配合钢尺量距导线、全站仪测距导线;对于少量点不能到达可以采用交会方法补齐。(2)极坐标法。对于范围较小,通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一般将测站设在待测土地中央且地势较高的地方;(3)GPS RTK测量方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大、拐点较多的情况,只需卫星接收信号良好。
无论是采取哪种测量方法,都应将各拐点统一顺时针编号,以方便计算与成图。
面积计算
野外测量所得各点坐标1(x1,y1)、2(x2,y2)…i(xi,yi),一般按下列公式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计算:
S=i(yi+1-yi-1)(公式一)
S=i(xi+1-xi-1)(公式二)
上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本文从略,公式一、公式二可以用来相互检核计算结果。公式中循环参数i=1~n,当i=1或i= n时,会出现x0,y0或xn+1,yn+1,这些坐标值按下式计算:
x0=xn,xn+1=x1
y0=yn,yn+1=y1
使用全站仪或GPS测量时,可以将测量成果一次性导进Excel表格计算,如果是文本格式(.txt)转换成Excel格式(.xls),如图1所示将某工程15个拐点坐标一次性导入,在D2、 D3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公式=B2*(C3-C16)/2,=B3*(C4-C2)/2 ,D列中其它各行填充即可,D17=SUM(D2:D16),,至此完成面积计算。
图1 某工程征地面积测量计算表
绘制图形
由于有时多边形的拐点较多,一一展点绘图相当繁琐,这里可以充分利用面积计算时的Excel表格。首先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2="point "&B2&","&C2,填充至最后一行(F16),选择F2至F16所有单元格,复制(ctrl+c)。打开cad,设置点样式,在命令行中粘贴(ctrl+v),全部点一次生成,依次顺序连接各点。
同样,在Excel中,G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text j bc "&B2+2&","&C2+1.5&" "&2.5&" 0 "&A2,填充全列并复制,粘贴至cad的命令行中,所有点名一次标注完成。
图2:某工程征地范围图
参考文献:1.《测量学》(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顾效烈 鲍峰等编著。
2.《AutoCAD2004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李志尊 王保平等编著。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绘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不管是什么工作都要确保信息数据的绝对精确,地籍测量收集数据同样如此,在地籍测量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任何环节出现偏差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有效确保地籍测量数据信息的高精度,就要使现代测绘新技术与地籍测量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地籍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积极促进地籍测量工作更上一个台阶[1]。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各式各样的测绘新技术会为地籍测量贡献自身一份力。
1.地籍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意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人口逐年递增,这一情况自然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缓解这一社会压力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应的土地政策,以促进国家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地管理、利用。就目前我国整体情况而言,国家土地形势仍旧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以土地沙漠化问题为例,土地沙漠化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降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相关报道指出,我国土地整理增地潜力可到达8300万亩左右,8300万亩地中有效耕地面积在4300万亩左右,这一数据表明,若要实现“到2020年全国完成土地整理不少于6.5亿亩,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不少于2300万亩,新增有效耕地不少于3700万亩”的目标还有着一定的差距[2]。土地整理质量受地籍测量成果重要影响,地籍测量涉及到地籍调查、测量技术,测量工作者要想对地籍数据信息进行测量,有必须要得到相关专业的培训考核。地籍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全面性、一致性及规模性,可以将杂乱无章的区域界限完善以促成和谐成果,确保土地界定流程流畅开展,为项目权属划分、地域界限划分等平面地理区域及平面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3]。
2.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类别
社会经济发展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建筑物,造成地籍设施变得愈来愈稠密。地籍测量的开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好不多种不同类别的干扰源,各式各样的环境干扰因素等。随着现代测绘新技术不断研发创新,很大程度上提升地籍测量时间的掌握难度,使得地籍测量工作难以有效展开。相关测量管理部门务必要结合应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去获取地籍测量工作数据,关于现代测绘新技术可分成下述类别:
2.1雷达探地测量法
雷达探地,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运用探地雷达进行地籍测量的方法,它并不具有破坏性。探地雷达测量法只能运用在检测地籍档案上,对于跟踪测量并没有帮助。相对来说,它只是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作为其他测绘方法的辅助,并不是最主要的测绘方法。伴着地籍测量工作的进行,地籍测量会受到环境因素与地形的影响,雷达探地测量法可以应付一些特别情况,获得想要的结果。
2.2电磁感应测量法
电磁感应测量法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地籍测量方法,电磁感应测量法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平行间隔小的地籍环境进行精密检测,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及类型采用不相同的线方法进行测量。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抓样法对现场的环境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针对的测量方法去检测地籍的施工条件。倾斜线法作为地籍测量重要方法中的一种,它简单而实用,可以被作为小的时间间隔,是几乎没影响的场地条件。它通过在地籍环境中搭一根线,再通过采用抓样法或者充电方法的地籍测量,最后完成地籍测量的目标。
2.3瞬态瑞雷面波测量法
瞬态瑞雷面波测量法无论在深度测量方法还是在平面环境中都得到了普遍运用。对于水泥水管涵洞的测量可以采用瞬态瑞雷面波测量法,而在测量的精度要求上就要相对应的降低。瞬态瑞雷面波测量法在测量城市地籍管道时,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确定其平面位置,也能达到测量精度提出的相关要求,唯独对于测量深度的确定却不能保证。对于管道的深度,我们可以根据面波色散特性的特点去确定非常态的速度区域。
2.4地震成像法
地震成像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测绘技术,经常被运用到城市的地下测量中去。城市地籍测量工作过程采用此法,可以获得一个美好的成果[4]。通过地下衍射波性产生的管线作用,我们能更加清晰的观测到地籍测绘点的位置。地震成像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地层的环境条件和脉冲多多少少会影响它的作用,偏低的脉冲能量会生成微弱的波群,它会加大对寻找管道位置的难度,还有波形也会受到异质性的干预。
2.5高密度电阻率法
对于不是开挖管道的位置,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准确的确定其位置。但是高密度电阻率法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对于城市深埋的非开挖管道,它必须事先布置很长的测线。由于场地条件的约束,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点就是通过电极安排可以获取许多观测信号。对地籍数据信息进行研究以及合适的演练,可以更加清楚的确定其位置以及目标的范围。
3.地籍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3.1地籍测量中野外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
地籍测量中野外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直接开展地籍图纸、地形图纸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各个界点的坐标均能够运用上述两种模式展开运算、测量,还可通过将各个界点的坐标测量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就两组信息数据展开整合比对工作,再结合相关的程序软件进行自行的调节控制,从而得出最终的地籍数据图纸[5]。
3.2地籍测量中数字摄影测量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及遥感技术包括矢量地图比较技术、影像比较技术以及叠加分析技术。在地图测绘实践过程中,地籍测量作业人员应当结合工作事情选取针对有效的测量技术,同时也可以选取多种技术展开一并配合应用,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地图测量准确度、代表性,最终达到提高地图测绘质量及对目标点的有效监控、测量。
3.3地籍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地籍测量过程中,务必要获取两方面的数据信息,即土地特征数据信息及土地地理位置坐标数据信息。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得到有效应用,可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输出,而别GPS测量技术有着十分高的定位精确度,在地籍过程中即使不通视也不会对测量成果造成影响。针对未完成的基准控制点所处的偏远地区均能够展开高精密的定位测量,还不会受限于人类视野范围制约。GPS测量技术调节的网络几何图形不再是地图测量的影响因素,各个节点相互间距离均能够结合实际灵活的展开布控、GPS测量接收仪器逐步推陈出新,愈发的智能化,其不断缩减的质量、体积,为测量作业人员提供了便利。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地籍测量是必经之路,各级部门单位务必要不断提升地籍测量机务能力,全面开发引进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开展好每一项准备工作,获取令人满意的地籍测量成果。伴随测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新技术不但会在地籍测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还会在其他相关地籍测量工作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张国庆. 地籍测绘技术的精度要求及测量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217-218.
[2]张雷雷. 试析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上旬刊), 2010,(12):120-121.
[3]黎程. 应用GPS技术的城市地籍测量控制网建立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0,(26):67-69.
Abstract: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works i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With the higher demand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he GPS-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rveying and mapping method i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Handheld RTK technology is an upgrade edition based on GPS-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t has more advantages. Taking Geo XH6000 handse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connection process of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ts positioning precision, and found that the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asically been mature. Exploration on the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xamples is more suitable for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关键词:土地整理;手持型RTK技术;应用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handheld RTK technolog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67-02
0 引言
近几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GPS-RTK测量技术是测量中常用的手段,GPS-RTK测量技术就是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的系统。手持型RTK技术是在GPS-RTK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和改进的,它不仅具有GPS-RTK测量技术的所有特点,而且还有更加快捷、高效等特征,相对于其他测绘仪器和测绘方法,它更加适合应用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
1 土地开发整理概述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国家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分为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我们可以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不同,把土地开发整理分为三个类型: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测绘工作在土地整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面积大,或者是小块土地,但是十分的分散,这就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不便,常规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就受到了局限,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且精度也可以满足要求。
2 基于Geo XH6000的手持型RTK测量技术
2.1 基于CORS站的手持型RTK连接过程 Geo XH6000手持机单点定位时其平面误差10cm左右,我们把该款手持机与某个CORS站相连之后,形成手持型RTK时,其精度则可以大大提高,其平面坐标精度可以提高到3cm左右。由于现在的GPS接收机都是使用世界大地坐标系(即WGS-84坐标系),所以我们要进行七参数法将其改为地方坐标系。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具有蓝牙通讯技术并且能够使用WAP功能上网的手机一部、需要手持机一部、外部源(可以是单个CORS基站也可以是VRS)等设备。手持型RTK技术数据采集数据流程图见图1所示。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GPS手持机通过蓝牙通讯技术与手机连接,使GPS手持机可以连接互联网(如手持机具有无线上网功能,可以直接使用)。②使用手持机连接CORS站。③创建数据采集文件,进行数据采集。④内业数据处理,导出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编辑。
2.2 基于CORS站手持型RTK的精度分析 为了验证基于站CORS站手持型RTK的精度,我们在10个国家四等水准点上做了实验,我们基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CORS站,使用Geo XH6000型手持机,进行手持型RTK技术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10个点中最大的点位误差是0.035m,整体中误差是0.027m,可以看出它的测量精度已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3 手持型RTK较之传统RTK的优势
使用传统的RTK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我们至少有两台接收机,其中的一台作为基准站,其它的接收机作为流动站,然后进行数据的采集。手持型RTK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只需拿着手持机即可,更加方便、快捷。具体的手持型RTK较之传统RTK的优势如下:①手持机的重量轻、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提高工作效率。②手持型RTK的作业距离可达到70km,作业距离比传统的大幅提高。③CORS站是永久性固定的,比常规RTK基准站更稳定,可以提高测量精度。④由于手持型RTK与CORS站相连接,可以避免常规RTK基准站受外接蓄电池供电时间的限制。⑤手持机与CORS站通过无线网络(如GSM/GPRS/CDMA)通讯方式进行连接,所以抗干扰性更强,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确保了定位质量;⑥手持型RTK可以进行实时定位,又可以进行事后差分处理。
4 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实例
以辽宁省盘锦市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我们使用的是Geo XH6000手持机进行的外业数据采集。然后用相关的软件导出数据,在CASS中展点、绘图。具体步骤如上面所述,将其成果图如图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为了检验传统RTK与手持型RTK的测量结果差异,我们在一个地块上,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了相同的48个点位,我们使用传统RTK使用花了50分钟完成,使用手持型RTK花了30分钟完成,在时间比较,手持型RTK大约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在内业处理中,我们随机挑取了其中的20个点,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手持型RTK与传统RTK测量结果的最大差值是0.69m,中误差是0.047m,说明手持型RTK与传统RTK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手持型RTK测量精度也有可能更高。
5 结束语
本文简介了Geo XH6000手持机和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相关原理,并在校园和野外都做了相关实验,经过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通过多次的实验分析,现在手持型RTK测量的先进技术已经能够实现;②通过在不同点位,不同地方的测试,验证了手持型RTK技术测量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完全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一般测图的要求;③通过使用手持型RTK与传统RTK,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对比发现,手持型RTK测量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测绘行业的重视,各个城市的CORS站建立的越来越多,这无疑将为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大助力。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持型RTK测量技术一定会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刘峻明,晏向阳,汪懋华.土地开发整理GPS辅助现场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2008,1.
[2]张贵豪,王佩贤,赵立.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GeoXH Handset in the Checking of Arable Dynamic Balance[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上海,2011:359-364.
【关键词】界址点;地籍测量;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需要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通过地籍调查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还可掌握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界址点的标定及意义
1.1 界址点的定义及作用
界址点是权属界址线上的特征点,由此可知,房屋及其用地的范围、位置是由界址点来确定的,同时,通过界址点坐标,可以获得房地产数量,通过界址点的等级,可以了解房地产的质量,因此,界址点及其成果是房地产测量信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界址的认定
界址的认定须由本宗地和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单位用地,要由单位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如果土地使用者或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到场指界的,应由委托的人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相邻双方同指一界,为无争议界线;如双方所指界线不同,则两界之间的土地为争议土地。
1.3 界址点等级的划分及选用
《房产测量规范》中规定,界址点分为三级:一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m;二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10 m。
1.4 界址点的标定
界址点的位置,应在权属调查确定界址线的同时通过规定的法定程序标定,一级、二级界址点必须设立固定的标志。界址点的标志分为两种,一种是定位标志,其中心表示界址点点位,一般埋设在空旷地区或没有固定界标处,也可以埋在固定的坎、坡及道路沿上。另一种是标记标志,标志指示出界址点所在的位置,一般设立在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转角处,即硬界上。
1.5 界址点的编号
界址点的编号以丘号的编立单元进行统一编号,在同一编号单元内,则按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逐丘顺序编号,同一丘内的界址点则按顺时针顺序编号,各界址点编号前冠字母“J”注记,如J1,J2……Jn。
1.6 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外业测量结束后通过内业平差计算得出各界址点坐标成果。界址点一般应以编号单元为单位编制成果表(2006 年10月;宗地单位全称:中山市民众镇沈某厂房用地)如表1 所示。
表1 中标志类型填写“混凝土、石灰、钢钉、喷涂”等,间距为同一权属界线上相邻界址点之间的距离。
2 界址点测量方法
2.1 直接法
界址点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角度或距离交会法测量,精度要求如表2 所示。
2.2 间接法
街坊内部复杂地段隐蔽的界址点施测困难,可采用间接法求得,但不超过界址点总数的5%。其方法为: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尺量取有关边长,在计算机上用AutoCAD环境,采用内插、外延、距离交会法等求得。用直角推算时,定向边不应短于推算边。
【关键词】GPS RTK;精度;注意问题
1. GPS RTK原理
GPS RTK是一种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定位测量系统,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链组成,基准站连续跟踪全部可见GPS卫星,流动站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出的信号,利用RTK软件进行相位差分处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由于RTK采用OTF算法,当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步跟踪4颗以上卫星,在PDOP
2. 工程概况
通辽市水利勘察设计院为响应通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西辽河通辽市城区段哲里木大桥至东外环路大桥间进行河道“综合治理”,施测了1:2000地形图18平方公里。测区属平原区,主河槽布满沙柳,河滩多为耕地,有几处险工及几处房屋。此时正是7月,若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且浪费人力、财力。经过论证,决定用GPS静态定位技术进行首级控制,然后用RTK技术做图根控制进行地形测量。
3. RTK仪器介绍
本次测量使用3台套拓普康公司的Topcon Hiper双频GPS接收机。它将GPS+天线、GPS+接收机主板、通讯板和锂电池集成为一体,GD-20个通用通道,能够接收和处理最多20个GPSL1/L2和WAAS信号。整周模糊度初始化采用OTF(L1,L1/L2)技术,发射和接收电台是内置PDL电台,采用UHF通讯,速率为38400b/s,使用标准天线的20W基准站电台,作业距离可达20公里左右,静态定位精度:平面3mm+1ppm×D;高程5mm+1ppm×D;RTK实时定位精度:平面10mm+1.5ppm×D;高程:20mm+1.5ppm×D,FC-2000测量手簿具有300MIPS超快运算速度的Hitachi SH4微处理器162.2MHz。
4. 技术设计
经过资料收集,找到1个国家三等三角点,1个我院原测量D级GPS点,根据现场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供使用。根据现场情况,在现有堤防及公路附近做永久控制点,并综合考虑GPS基线向量网,决定以佟德店国家三等三角点和D级GPS点V4为基线采用同步方式中的边连式布设E级GPS控制网。该方案的特点是: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始终保持有一条边相连,有较高的图形强度,以保证控制网的精度。以四等水准点V4为起始点,联测五等闭合水准路线。使用RTK进行地形图测量。
5. 作业实施
使用拓普康随机静态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得到的同步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最弱点位中误差等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作业过程中采用的是任意点建站,在采集WGS84坐标时,将RTK记录模式设定为自动记录模式,平面精度设定为±2cm,高程精度设定为±3cm,超过此限差的测量数据不得记录。通过坐标校正求的各点的转换参数,小于±2cm。
为保证图根点及碎部点精度可靠性,在RTK作业过程中每次开始测量开机之后和结束测量关机之前均在已知点或基点桩上进行重点检测。作业期间在9个点上检测了48次。
6. 精度分析
本次测量实施,采用GPS RTK方法,其成果精度主要取决于GPS RTK测量的数据质量。除了在实测过程中采用高于技术设计要求的精度控制指标外,对GPS RTK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外符合检查,包括已知点检查和异站重点检查。平面及高程检测较差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表明,实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图根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
7. 影响精度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
7.1 应用GPS RTK技术进行测量时,其误差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
(2)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误差;
(3)观测误差和地面接收设备的误差;
(4)采用软件的数学模型误差。
7.2 针对以上误差来源,结合RTK工作的特性,在具体工作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测区开展工作前,可先做一下星历预报分析,尽量挑选卫星数多、卫星图形结构好的时段进行作业;在电磁波密集的大中型城区作业时,应做电台信号传播实验,选择适当的频点以避免RTK电台信号被其它电磁波信号干扰。
(2)基准点应安置在地势高、对天通视条件好的高等级已知点上,有利于基站卫星信号的接收和电台数据链的发射。
(3)选用质量好的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能够较好的降低因接收设备带来的误差,而好的数据处理软件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模型削弱大部分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和信号传播过程中带来的误差。
(4)多进行检测,包括已知点检测和异站重点检测,这是保证RTK数据可靠性的有效方式。
(5)求解准确的地方坐标系转换参数。GPS RTK测量是在 WGS-84坐标系中进行的,而工程实践中多是在平面坐标系中进行的,这就存在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联测均匀分布于测区的平面坐标系已知点以求得高精度的测区平面坐标系转换参数。
(6)初始化的问题。现在的GPS RTK设备一般都支持动态初始化,在作业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整周模糊度是否处于固定状态。对于cm级精度要求的RTK作业,浮动解的精度都是不可靠的。
(7)RTK作业距离的问题。目前RTK作业距离受作业精度要求和数据链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控制在约5Km达到cm级的精度指标是比较可靠的。
8. 结语
结合实践的项目可以看出,RTK技术地形图测量中,精度能满足规范要求的精度,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节省人力、财力,作业效率提高很多。为以后各行业地形图测量选择仪器设备、测量方法提供参考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一、细化法律规定,以贴近农村实际,体现以人为本。
《土地管理法》第77条第1款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立法者仅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如何实施行政处罚作了规定,但并未考虑到村民建造的住宅是否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的土地类型是耕地还是建设用地,而一律规定限期拆除。如此一刀切的规定,没有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旦移交到法院,也不利于法院的强制执行。不妨参照《土地管理法》第76条的规定进行修改,对村民的违法建房,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先采取没收措施,再允许村民回购,这样既能解决村民的住房需求,还能避免司法强制执行中出现的不利后果。
二、对如何没收及处置违法建筑物作出详细规定,便于执法部门的实践探作。
《土地管理法》第73条和第76条规定,对于在非法转让、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予以没收。但是至于如何没收,没收以后如何处置,是拆除还是再利用,应当移交给哪个部门保管,建筑物被没收后,该建筑物所占用的集体土地应当如何处置等,《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都没有作出详细规定。违法建筑物一旦被没收,就属于国家所有,但是其占用的土地所有权性质并不因建筑物的没收而改变。仍然属于集体所有,房地权属不一,直接影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违法建筑物没收后的进一步处置。对此,法律应当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以方便执法部门的实践操作。
另外,对于部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建筑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处罚时应当部分予以没收,部分予以拆除。此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实践中应当如何执行,法律亦应当有明确说法。
三、借鉴《城乡规划法》,强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违法建筑物的拆除责任。
《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本条规定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辖区域内违法建筑物的拆除责任,规划主管部门不必再将违反城乡规划法需要的案件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既减轻了法院的执行负担,又较好地解决了违法建筑物的拆除问题,确保案件能够得以执行。
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的行政处罚决定,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其强制执行权,对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只能移送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困难,导致土地违法案件执行率极低,对成片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厂房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借鉴《城乡规划法》第68条之立法规定,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违法建筑物进行的权力。
四、加大对“以租代征”中出租方的惩处力度,必要时增设刑事责任条款。
现行法律对“以租代征”行为的惩治手段比较软弱,《土地管理法》第81条仅规定了“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惩治力度的不足,导致更多“以租代征”的发生。因此,建议加大对非法出租集体土地的惩治力度,必要时增设刑事责任条款。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执法监察总队 王高强)
“粮仓”更要加大保护力度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集中连片,素有“粮仓”美誉。为保护“粮仓”优势,海伦市国土资源局近几年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加大土地占补平衡和整理力度,效果颇为显著。
质量与数量占补双平衡。首先,一直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减少相挂钩策略。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对本市耕地质量状况作出科学评定,全盘掌握不同等级耕地的数量、分布。针对不同的情况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使节约用地得到严格的政策支持。
其次,为了杜绝土地利用过程中“多占地、占好地”、“低效用地”等现象发生,海伦市国土局把约束机制引入到耕地质量考核的标准中:凡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将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收缴与耕地质量等级挂钩,等级越高则缴纳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越高。另一方面,对占用的耕地进行等级评定,补充耕地不仅要在数量上与占用耕地相等,而且在耕地质量上也要相当。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农地生产力。2006年,海伦市被确定为国土资源部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海伦市国土资源局在认真调查分析农村土地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计划实施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工程5个。其中,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区涉及土地总面积7090.21公顷,土地整理规模6666.16公顷,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581.07公顷;省级项目区涉及土地总面积7165.80公顷,土地整理建设规模6668.82公顷,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269.78公顷。
经过土地整理,海伦市的耕地面积达到293853.87公顷,其中旱田280968.0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5.6%;水田12324.77公顷,占4.2%;菜田561.09公顷,占0.2%,人均耕地面积0.54公顷,高于全省人均耕地0.31公顷的水平。按照《黑龙江省农用地分等》标准,项目区基本农田经过整理后,耕地质量至少提高一个等级以上,亩产提高150斤~200折,成为高产稳产农田。
严格管理新增耕地。落实粮食增产的成果,必须严格管理新增耕地。海伦市国土资源局首先加强了新增耕地权属管理。通过对整理后净增耕地权属管理合法的调整,不但将新增耕地落到图斑、台账上,更落到土地所有权证书中,明确权属,防止今后土地利用中可能引发各种纠纷。其次,加强新增耕地的经营权管理。要求土地所有权单位要把净增耕地作为机动管理,按照机动经营管理的规定,实施竞价发包,签定年期5年以下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达到所有权单位增加积累和承包人增加收入的目的,确保粮食产粮。如今,通过对耕地的集约利用,海伦市耕地总面积达293853.87公顷,农业总产值达到156800万元。
(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土资源局 周志国 胡太祥 李淑媛)
应用DEM计算土方量更准确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重要措施。而土地平整工程中土方量计算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可塑性,其平整精度不但影响到土地整理后的土地质量,而且关系到投资大小等问题,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土地整理项目需要一种具有广泛用户基础、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且计算结果精度较高的土方量计算软件与方法。
获取正确的数据是建立DEM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直接影响DEN的精度,而且直接影响费用开支。常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地面测量――利用自动记录的测距经纬仪(常用电子速测经纬仪或全站经纬仪)在野外实测。这种速测经纬仪一般都有微处理器,可以自动记录和显示有关数据。还能进行多种测站上的计算工作。
现有地图数字化――利用数字化仪对已有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数字化仪有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和扫描数字化仪。
空间传感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进行数据采集。
数字摄影测量――这种方法是由航空遥感,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来建立空间地形立体模型,量取密集的数字高程数据,建立DEM。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空间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它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综合考虑这几种方式,选择地图数字化和GPS测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数字化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地形图,然后配合外业测量采集离散的高程点。
根据项目区现场踏勘来看,区内地势较平坦,不宜大面积田块平整增加土地平整土方量,应尽量依据自然地形、地势,合理设计高程,使挖填土方量最小,同时满足机械作业、灌溉、农作物耕种的要求,土地平整内容主要对荒草地、田坎、零星水利设施用地、杂乱的交通用地进行平整。
关键词 高差 坎儿井 古代测量
中图分类号:S277.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Measurement Methods of the Ancient Karez
Yitikal Abdullamu, Reyihan Yibulayimu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Abstract Karez is an ancient undergrou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For years,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istory, culture, origin and propagati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valu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larger study, but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Karez little research project, the paper documentation, interviews, fieldwork method of Turpan Karez project studied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ancient Turpan Karez engineering elevation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which enrich and improve Karez for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the doctrine of Karez have a very important study academic value.
Key words height differences; Karez; ancient measurement
1 新疆坎儿井现在的基本概况
坎儿井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工程设施,历史以来,为发展新疆戈壁绿洲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很多优点。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坎儿井自身也显现出一些缺点,古老的坎儿井正面临衰退之势。为了摸清目前新疆坎儿井的基本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从2002年起,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整个新疆范围内的坎儿井进行了普查,公布了普查结果(2004年底)。统计显示,坎儿井的数量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1784条减少到现在的614条。至今909条坎儿井已干涸,261条坎儿井己消失,共计减少坎儿井1170条。在这1170条坎儿井中,不可恢复、报废的坎儿井有963条,尚可恢复的坎儿井有207条。从统计数据来计算,新疆坎儿井平均每年减少23条。
以新疆坎儿井数量最多的吐鲁番地区来看,1950年,这里有耕地24万亩,现在耕地120万亩。近10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仅靠坎儿井供水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只能打机井抽取地下水。目前,吐鲁番盆地的机井数目超过了9000眼,大量的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使得地下水位持续降低,显然,深度通常只有2米的坎儿井无法蓄积地下水变成为干枯的井渠。普查表明,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曾达到过1237条,现在只剩下404条。10年前,吐鲁番地区农田灌溉主要依靠坎儿井,但现在坎儿井水占灌溉用水的比例已不足20%。
2 新疆坎儿井的起源学说
关于坎儿井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考古界与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研讨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2.1 本土自创说
新疆水利厅坎儿井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新疆的坎儿井是2600 年前,新疆各族劳动人民为了发展生产,在与干旱作斗争的过程中,在挖阴沟、掏泉等开发利用地下水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逐步创造出来的。
2.2 汉代关中井渠传入说
认为“井渠”即坎儿井,由陕西经敦煌传到白龙堆,再由白龙堆传到吐鲁番。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从汉代直至近现代“屯垦”、“戍边”,大量内地人员不断迁入西域,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带来了中原凿井术,他们和当时的各族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将这种技术加以改良和完善,并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继而开创了吐鲁番的井渠,后来又几经改进,终于挖出了较完善的坎儿井。
2.3 波斯(今伊朗)传入说
最先提出新疆坎儿井自古代波斯传入的是美国人文地理学家亨廷顿,他于1906 年2 月到吐鲁番考察,并在《亚洲的脉搏》一书中谈到新疆坎儿井。伯希和于1906~1907 年到吐鲁番考古,他认为吐鲁番坎儿井的地下水道与伊朗的坎儿井类似,因此推断坎儿井之法,自波斯传来。
3 坎儿井工程结构
坎儿井是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山地-盆地)地形条件,在高山融雪水潜流处寻其地下水源,每隔一定距离打一竖井,然后在井下修通暗渠,依次沟通竖井进行引水下流。坎儿井是不需任何动力将山前地下水自流引出地表的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设施。坎儿井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等四部分组成。竖井是开挖或清理暗渠时供施工与维修人员开挖运送土方的通道,也是通风口。一条坎儿井的竖井分布疏密不等,上游部分比下游部分竖井之间的间距长,一般上游段竖井间距约60~100米,中游段竖井间距约30~60米,下游段间距约为10~30米。竖井的深度,一般越靠近母井竖井越深,从母井至出水口由深变浅,母井深度约40~70米,集水段深度约20~40米,输水段深度约3~15米。其横断面,一般高1.2~1.5米,宽0.7~1米。暗渠是坎儿井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集水段的功能是截取和汇集地下水,是坎儿井的源头部分。输水段是暗渠输水通道,把集水段汇集的地下水引出地面。明渠是暗渠出水口至涝坝之间的水渠,是把从暗渠里流出的地下水引入到涝坝进行蓄水。涝坝是坎儿井末端的蓄水池,其主要功能是蓄水池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利用势能进行农田灌溉以及调配坎儿井水量,使坎儿井水得到充分利用。一条坎儿井的长度一般为3~5 公里, 最长的超过10 公里以上,最短也有数百米。坎儿井结构详图见图1。
图1 坎儿井工程结构示意图
4 坎儿井选线及母井位置的确定
坎儿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坎儿井工程勘探到施工需要进行踏勘选线、出水口位置的确定、母井位置的确定、贯通测量等工作。勘探选线阶段,首先由知识渊博的坎儿井匠人根据土壤湿度、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来确定坎儿井的路线并确定出水口与母井的位置,坎儿井的路线以及出水口与母井位置确定后,在母井位置点A处进行挖掘直到挖出地下水,量取母井位置A点到地下水位的水深,然后用高差测量的方法测出出水口位置B点与母井位置A点之间的高差,最后进行母井水深与AB两点间的高差之间的比较(参见图1)。比较的结果如果>,出水口位置和母井位置基本确定,可以进行坎儿井的施工等工作。如果,为止。
5 竖井开挖深度的确定
坎儿井竖井开挖深度确定方法(图2),根据坎儿井匠人确定的坎儿井路线以及母井位置和深度,从母井位置开始向下游出水口方向进行竖井开挖深度的测量工作。
图2 竖井开挖深度示意图
母井的位置以及开挖深度确定后,第一口井的开挖深度根据数学当中几何学矩形原理可以得出。
= + ′ (1) b = ′ (2)
在式中,为母井开挖深度,′为母井与第一口井之间的地面高差,为第一口井的开挖深度。
第一口井的开挖深度确定以后,根据图4按几何学原理可以确定第二口井的开挖深度3式与4式。
= + ′ (3) c = ′ (4)
第二口井的开挖深度确定以后,根据图4示意图可以依次类推第三口井至最后一口井的开挖深度。
6 古代坎儿井的测量方法
无论是坎儿井工程勘探阶段还是竖井开挖深度确定阶段,都需要进行高差测量,特别是坎儿井的勘探以及施工当中都要进行测量工作,如母井位置的确定、出水口位置的确定、竖井深度的确定以及暗渠的贯通都要进行高差测量等工作。所以,探讨研究古代坎儿井勘探测量技术,对全面了解和解释古代坎儿井工程勘探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6.1 水面法
水面法的基本原理和现代水准测量原理相同,如图3利用一个三脚架上放一个平板,上面再放一个水盆带水,这是盆子里的水面给我们提供水平视线,两边不远处放两个木杆,木杆约长3~4米,通过水面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木杆水平线高度所对应的位置上做标记画黑线或者系红色带子,测出两木杆标记处的高度,取差值,即是两点的高差。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B点的高差: = ;
图3 水准仪
6.2 等边三角形法
如图4是利用重力对物体作用与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简便的实用方法是:找一个三边一样长的板子利用细绳来绑它两个顶点,绑绳子的那边中间点上在帮一个细绳挂着一个石头什么的,然后把绳子一拉调两边高低,中间挂的细绳恰恰来到等边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式,测两边绳子的高低a与b,计算a和b之间的高差。
图4 水准仪
以上两种测量仪器是当时人们所使用的水准仪。用它们进行测量又方便又准确(图3,图4)。
7 坎儿井的高差调整
据所集的资料与查问,很多坎儿井师匠说明他们以前解决坎儿井高差调整时简便地利用坎儿井里面的水来调整坎儿井的高差。主要方法如下:(1)水流:如果水流的速度太高了,说明这里的高差分得太高了,也可以说斜率太明显了,坎儿井里斜率太高的话,水流速会太高就容易发生倒塌问题。如果水流的速度太慢了就说明该地高差分得不太明显。(2)水深:师匠们一般利用坎儿井里用筐子来定水深(一般框子高度30~40cm)。如果筐子在水里沉下去了说明这里高差高度比较低,如果筐子在水里根本没有沉下去是说明这里高差高度较高。师匠们就这种方式来调整坎儿井里的水深从头到尾是一种深度。
做这两件事可以解决实际挖掘坎儿井时所有出现的高差问题和一些安全问题。
8 结论
在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技术研究当中,几何学和测量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长距离坎儿井的勘探和施工中,如果高差测量不准,母井、地下水位与出水口的位置就很难确定,同时竖井的深度也会出现误差,最终暗渠的贯通也会偏离,影响井下通水。所以,坎儿井的勘探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方法的确定。而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主要包括测量母井位置和竖井深度。
参考文献
[1] 钟兴麒.吐鲁番坎儿井.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2] 中国科学新疆综合考察队等编.新疆水文地理.科学出版社,1996.
[3] 胡月明.吐鲁番探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4] 力提甫・托乎提.论kariz及维吾尔人的坎儿井文化.民族语文,2003(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新疆坎儿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 阿达莱提・塔伊尔.新疆坎儿井研究综述.西域研究,2007(1).
【关键词】RTK技术;土地测量;精度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土地测量是指借助测量学知识,对沙漠、山地或平原等各种类型的土地形态进行测量,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整合,是土地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测绘工作,主要测量的特征有土地平整度、地形地貌、土地可利用度等。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地域等的不同,在测量工作中会出现各类不同的问题,而这些也并不是传统的手段所能解决,所以就需要引入新的测绘技术――RTK技术。这一技术也在土地测绘工作中占得到广泛的应用,RTK技术的精度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其精度颇受土地测绘工作者的关注。
1.RTK技术的相关介绍
1.1 RTK 测量技术的定义
RTK ,全称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是全球定位导航技术中的动态定位模式。该技术依赖于GPS卫星等各个站点实时传输来的数据进而实现三维的定位。这种定位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的级别,而且测量的时间控制在一秒以内,在测量界是一次革命性创新。
1.2 RTK 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RTK 测量技术之所以能完美的完成测量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动站、参考站、 GPS卫星和测站点等的共同努力。其中,参考站的功能就是将它观测的值以及坐标的信息都传送给流动站,而流动站除了来自参考站的数据信息,还要接受卫星观测到的数据,并深入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RTK系统在实时传输这些数据的过程中运算等距离内的测站点 的三维坐标,并形成有效的数据测量 。
1.3 RTK 测量技术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而言,RTK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就是该测量技术的定位精度非常的高,而且测量到的数据十分安全可靠;其次就是该测量技术方法操作十分的方便,便于使用;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的人员少,而大大提升了测量的效益。
2.土地测绘中RTK技术的应用
2.1在测量地籍中的运用
在地籍测量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严格对外部的大范围进行控制,通过RTK技术,对地籍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若测量的是较简单的区域边界,也就是说测量区域内或其周边范围没有大型的建筑物,那么对该区域的测量可以直接使用RTK技术,省去很多的测量环节,可以较为真实的记录到区域控制点周边的坐标;若测量的是较为复杂的区域边界,也就是说测量区域内有大型的建筑物或高压电影响GPS的信号情况,在对该区域进行测量要找到能够安装GPS接收器的控制点,通过布点测量才能充分的发挥出RTK技术的优点,能够对该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2.2在界定建筑用地中的运用
对建筑用地的勘测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其测量数据要同国家大地坐标的标准规格相符合,通过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精度。通过RTK技术的使用,其测量的数据能够符合大地坐标级联测要求,有效降低控制点数量,准确获取真实的土地坐标信息,同时,RTK技术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可分享的优点。其基本流程如下:审查文件―到现场进行勘探―测绘―复核结果―绘制工程图―报告撰写―存档,同时,RTK技术可以简化勘测程序,能有效提高国家级大型工程的效率。
2.3在测量违法占地中的运用
我国对违法占地情况的描述有未批先建、农村私宅、不经批准改变土地用处等,这些情况的共同之处有:面积小、数量大、分布零星。基于违法占地情况的这些特点,给查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通过RTK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对违法占地测量的效率,在保证精确度的同时减少劳动力的大量浪费,有效保障我国的耕地总数。
3. RTK测量技术的精度
RTK的测量精度是该技术的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因为该技术精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量技术的精准程度,也就间接的决定了测量工作的质量的高低。
3.1 RTK测量技术的精度的评定方法
RTK技术的精度测量的方法有许多,本文主要终点介绍其中一种――多历元观测方法。在以往的测量精度的方法中,大多是要求在相同的观测情形下,多次的重复的观测所要测量的未知量,然后把这些多次观测到的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精度测量的结果,但显然的,这种方法在RTK的精度测量中是不可行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RTK的测量中,各个历元之间的的观测条件是不可能相同的,这样就根本不能完成定权的任务。第二个原因就是并不能采用多历元得出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来得到精度值。另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在RTK测量技术中,即使对取了多个观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得到的精度也不会变得更加精确。具体原因就是,差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少量GPS观测的误差,但是在最终的数据的计算中,误差还是存在的,再加上系统误差的存在,得到的数据的精度就会大打折扣。
3.2 RTK测量的平面精度评定
RTK测量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文会做一定的介绍。因此,在测量的数据中必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差。而且在最后需要得到的平面直角坐标的数值,这样误差会更大,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误差模型。要建立误差计算模型,必须在RTK的基准站设置完毕之后,检验基准站的坐标输入、天线高度、转换参数是否正确。从而才能更好的评定RTK测点的精度。
4. RTK技术精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1)RTK的测量点要尽量避开高压线、发射台、房屋等因素的影响,选取开阔的平地。RTK技术的作业要有至少5颗卫星支持,其几何图形的因子数值要低于6(含6)。
(2)若需要移动基准站,则需要到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测。其一是为了保证对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正确设置,其二是为了检测控制点之间的兼容性和对方便图根精度的评定。
(3)RTK技术的双差固定解置信度规定为99.9%,因此,在RTK技术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放样的过程中,需要观测员的高度集中,对出现异常的高程值及时上报处理,避免引入粗差,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曹延村. 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7).
[2] 王运旗,王峰,高乔基. GPS-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1(16)
[关键词]高压天然气 管道竣工验收测量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84-01
1.工程概况
受广州市煤气公司(现名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高压管线的两个区间段竣工测量验收工作,管线长度约71km。测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跨越白云区、花都区、萝岗区等行政区域,主要道路与河流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机场高速、深海高速、北二环、华南快速、G105国道、G106国道、116省道、广从公路、广花二路、石井大道、山前大道、北兴大道和流溪河等。测区西、北侧地势较为平坦,交通较为便利,东侧丘陵、山区、植被较发达,地势陡峭。管线多次穿越河流、道路、耕地、鱼塘、果园、村庄、厂房、林地等,途经山区约20公里,地势较复杂,局部通视效果较差。
2.控制测量及碎步采集方法
本项目难点之一是控制测量,由于现场多数地方为山区,交通条件很差,工作环境很不理想,通过梳理工程范围内已知控制资料,能够提供本项目使用的控制点非常稀少,若采用常规控制测量,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故针对本院的技术设备及人员情况,控制测量采用GZCORS技术布设一级图根控制点,该技术可以快速、动态、精确获得厘米级控制点,与传统的导线控制测量比较而言,可以有效地减少穿越山区管线段测量过程中对树木和植被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控制点的精度。为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RTK控制点采用点对或者三点一组的方式施测,点对通过引测附合导线形式进行检核控制点,点组通过对点对的边长及夹角进行检核,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测量标准及院测量标准执行。
碎步采集在树木茂密及地形修测较多的线路上,按要求布测二级附和图根导线或者支点,并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GTS3005N全站仪外接电子记录手簿(E500或者PDA)存储管线点和地形碎部点数据,采集数据通过数据线直接传输到计算机,通过计算解析出碎步点坐标,再通过计算机辅助制图,制作最终产品。此工程模式特点可以减少人为对数据的记录,避免了人为错误,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管线探测
本项目采用RD8000地下管线探测仪2台,仪器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并有多种工作频率和多种信号加载方式可供选择。
3.1 单一管线的探测
本项目目标管线为金属管线,大部分管线周围无其他介质干扰,管线单一,根据目标管线与覆盖的周边介质的明显物性差异及良好电磁通导性,采用低频电磁感应探测技术追踪探测目标管线,确定其平面位置和埋深,并通过选择改变信号加载方式的对比探测方式,以提高探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 平行管线的探测
本工程探测难点之二是平行管线的探测,在项目范围内有约7公里高压天然气管道(直径711毫米)与中压燃气管道(直径为426毫米和529毫米)平行埋设,其埋深约为1.3-3米,间距0.6-3米 。由于埋设的平行管线间距小于2倍埋深,在一定的激发方式下,并行管线上产生感应电流,它们产生的二次场相互叠加,使基于线电流特征的定位、定深方法的应用条件误差增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工程根据平行管线埋设特点,选择远端接地的直连(接地电极沿垂直管线走向的方向>100 米)激发方法,并现场试验确定最佳频率,使目标管线上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并使邻近的非目标管线上的感应电流相对于目标管线而言可以忽略。用峰值法、零点法等多方法进行比较验证和反复探测,逐步对每条管线分别激发、探测,并分析出管线位置及埋深。而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开挖、扦插、探地雷达等方法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1]。现场平行管线如图1所示。
3.3 长距离以及超深管线的探测
本工程难点之三是长距离及超深管线的探测,由于本工程距离长,而且大部分穿越山区,多处穿越河流,在这些关键位置,很多采用定向钻技术铺设管线。其中,非开挖施工的管线共25处,最大穿越距离700米,总穿越长度达4.5KM.同时,由于部分管线检测桩现场被破坏或者无法找到,还造成探测过程中实地长距离没有管线检测桩,无法在合适的管线探测距离直接链接管线加载电信号探测。而且由于要目标管线为了穿越山体、河流,采用定向钻施工方法,造成探测目标管线埋设很深,超深地方达到10米以上埋深,有的甚至超过20米以上,这完全超出了仪器探测范围。
对于埋深在5米左右及距离超过2公里以上无加载电信号的目标管线,我们采取尽量大的发射功率,同时减少接地电阻(如接地端地面干燥时,应浇水以减少接地电阻),形成最佳阻抗匹配,通过增大通过管线电流的方法,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来确定深埋管线的位置和埋深。同时对于超长距离管线还采用多种激发方式,多种频率,并在目标管线能直接加载信号的两点区间,通过在不同点加载信号后,前后反复探测比较来确定目标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
4.数据成果及质量
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高压管线竣工测量项目的成果资料经项目管理部及业主单位内、外业检查、审查,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提交的成果资料符合合同要求,技术方案合理,布设的控制点满足测量精度,探查与测量数据准确,作业方法正确,技术指标符合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本项目完成工作量包括以GZCORS-RTK技术沿途布设一级图根控制点203个,采用全站仪施测二级附合图根导线67条(计二级图根点数543个);探测管线总长度70.949km,管线点共1938个。经院级采用全站仪设站检查的方法,检查地物点152个;隐蔽点检查采用物探仪实地探测方法进行,定点后量取与原探测点之间的水平偏差,及深度偏差,共探测管线点107个。检查结果109个隐蔽点平面中误差3.7cm,埋深中误差3.5cm;107个测量点平面中误差2.0cm,埋深中误差1.5cm,其检查结果均符合限差。
5.结语
本工程采用成熟的GZCORS技术,实时三维定位,从而使控制测量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使项目工期较传统测量方法大大缩短。同时,采用上述探测方法,解决了二管并排、三管并排管线的探测问题,很好的确定了目标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但由于地下管线探测是一种运用物探方法确定地下管线空间位置的技术,其应用前提是目标管线必须与周围介质有着明显的电磁性差异,并且其差异所产生的信号能够被地面的接收装置识别。因此,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对于超深、超长及管线周围有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漏或误探测的情况,故对于该类特殊情况,值得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深入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字:土地调查;测绘;更新
随着全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城乡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的土地调查成果不能满足实际土地开发的需要,土地调查的资料难以跟上数据更新的速度,制约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土地的保护和土地市场秩序的维护也有不良的影响。因为顺利地完成土地调查能够保证土地开发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将现代化的测绘方法运用到土地调查当中,是维护土地市场秩序、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快速性,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土地调查当中。
一、土地调查的步骤
1、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路线
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流程有现场勘探、平面测量、修测、图片编辑、建筑现状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与完善等。测量的具体方式是将城镇的地籍调查最终数据按照1:500的比例,对不断变化的土地进行修测与补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全站仪解析法进行测绘,将测点的具置明确标注在草图上,并通过相关软件传输到电脑,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在调查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土地调查体系。
2、土地现状的分析技术路线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调查技术路线,利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出待开发土地现状的数据分布、空间分布,并且通过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结构等不同方面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进行评价。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开发利用度,是和其他相关区域的比较结果,它既具有时间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间的可比性。土地现状的分析可以让土地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对于人类产生较大的效应,从经济、环境、社会等角度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3、土地潜力的分析技术路线
在经历过上述两个总体步骤之后,要进行土地的潜力分析。待开发土地的潜力分析通常采取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这两种方法,在土地功能与适宜程度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测绘技术得到高精度的结果,将待开发土地以功能进行分区,从多种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实际功能,并且利用电子技术将土地的潜力展现出来。
二、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技术,其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好、速度快等显著特点,通过提供的三维坐标让土地调查者获得空间数据,以达到空间定位的目的。GPS技术与掌上电脑的结合,则给土地的野外调查提供了便利。将数码的摄像头与GPS集合到一起,运用到掌上电脑上,最终实现地形的测量的变更,解决变更区域中形状不规则、区域不明显等不良因素,并且利用数码摄像头还可以对野外土地进行拍摄,替代人工绘图不便,减轻工作量。同时,利用掌上电脑与GPS技术结合,还可以满足野外工作中时间长的问题,达到连续工作和数据储存的要求,并且及时满足图形的更新,使土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2、“3S”集成技术
“3S”集成技术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综合而成,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对于土地进行实时的观测、分析和应用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3S技术日渐成熟,其在土地调查中发挥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等效用,并且在土地更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中变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相关的影像数据,然后与土地调查的更新技术进行汇总、叠加分类,并让专业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变换范围和数据结果。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大大加快了土地调查的速度和效率。
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点的空间信息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的系统支持,对地球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描绘。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已经成为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地理信息系统朝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4、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高效手段,在我国的土地调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首先,遥感技术对于重点城市的土地勘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对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土地管理。然后,遥感技术对土地调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形图为资料,与原有的土地现状图进行对比,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改,最终达到更新的效果。
5、数据的处理与提取
数据的处理与提取是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利用计算机将土地利用图和遥感技术的影像图相互叠加,按照类别分层处理影像中待检测出的特征值,并且按照特定的规范,选择出与以上数据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对比,检测出变化的区域。然后,通过近年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相关系列的土地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案。
三、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在土地调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可以改善传统测绘方法更新困难、精度低、效率低等缺点,实现准确性高、灵活性高的测量。现代化的测绘方法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类型、数量、现状及分布,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解决实际的问题,以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面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本文对土地调查的过程做出简要分析,并指出测绘的几种方法和具体应用。希望全文能够给相关人员一起启发和思考,促进土地市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夏先丽;韩明;文广;赵俊华;;利用WorldView-1卫星立体影像测绘1∶5000地形图的试验[J];测绘通报;2010年01期
[2]郭贵海;;“地籍测绘”教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1期
一、考核目的和意义
我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水质安全,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开展此项考核,是检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考核结果关乎今后中、省对我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的正常拨付和奖励。因此,全县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
二、考核范围
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所列,我县全境均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范围之内。
三、考核内容和指标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内容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自然环境质量指标包括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各项考核指标数据由县环保局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要求收集、整理。我县不能独立完成的监测数据,由县环保局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获得。
生态环境状况指标包括林地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水域湿地覆盖率、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等,其中林地覆盖率由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草地覆盖率由县农业局负责提供;水域湿地覆盖率由县水利局、林业局负责提供;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由县国土局、城建局负责提供。各部门必须按照真实、科学、及时的原则,与县环保局协调一致提供考核数据。
四、技术规范和标准
自然环境质量状况中的水、空气、声环境质量监测,依据《市监测方案》规定,按照相关的技术规定和标准执行,从样品采集、流转、分析到数据审核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并进行三级审核,同时建立电子和纸质档案。其中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有关要求。
生态环境状况指标中的林地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水域湿地覆盖率、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等指标解释按照国家林业、农业、水利、国土、城建等主管部门概念。
五、监测时间
按照《市监测方案》要求,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自2011年5月起实施。
关键词:工程测量;土地开发整理;勘测内容;成图方法;具体应用
Abstract: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 which requires new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eeds of it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can be very good to ease the land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press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in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and put forward his own view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surveying; mapping metho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土地开发整理是对资源的合理管理。土地开发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中低产田、闲置地等实行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的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量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1、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概述
为保证测绘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勘测成果及勘测内容。在以往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地物,即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貌,即把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而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不仅涵盖地形测量的两大要素,还需要表示地块的范围、面积、权属及地类等。
2、土地开发整理勘测与变更调查要点
土地登记相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如何结合起来,是我们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勘测前,在一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出开发整理地块的范围,再到实地找到其对应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有权属关系,还需要权属双方清晰界定每个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位置和界线,由此,才能进行勘测,最终得出详实面积和勘测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如果依然采用原权属界线,但当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权属界线已不明显,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将权属界线进行准确的放样,因此,它们的权属关系没有改变,实际变更的只是地类而已。如果确实需要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实地进行划分,确定界线,按土地详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相应的认界手续,编制符合土地详查规程的权属图,并及时确认土地权属,然后进行土地登记造册。
3、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与成图方法分析
3.1 测量方法。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勘测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须在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测区基本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需要。一般情况下,顾及到作业的方便.经济合理.条件的限制及其适用意义的考虑,近几年勘测的面积大多数在1000 亩以下,所以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自开展这项业务以来均未联测国家控制网。
3.2 关于坐标系。由于GPS的普及,在实施单位不作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测量单位一般都采用“自由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坐标。它不同与于过去的“自由坐标”。“自由定位”是通过GPS 接收机接收四颗以上卫星所发出的信号来确定点位的经纬度,也就是地理坐标,然后再由经纬度换算出大地坐标(三度带)。一般来讲,只要观测条件保持在最佳状态,卫星信号没有人为干扰,其精度基本能满足要求。
3.3 比例尺问题。近几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地块勘测的过程中,比例尺一般不作具体规定。只要不跨幅测量,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地块面积的大小,图幅的清晰程度以及图纸幅面,自行调整安排比例尺。从以往测量情况看,比例尺大致在1:500-1:3000之间,个别比例尺达到了1:5000。
3.4 成图方法。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再加上测绘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的成图方法高效、快速、美观,只要将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绘图仪中输出彩色或黑白图件。
①地形地类叠加线划图
土地开发整理实测的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利用分类现状图进行叠加,形成数字化1:2000比例尺地形地类叠加线划图。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线划图是以土地分类图斑按比例反映了地类现状的关系,但在零星地类、点状地物和线性地类的反映上存在着不足。地形测量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施测,与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图的成图时间不同,图面表示不同,比例尺也不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土地用途确定是以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图为基础的,地类位置是不能更变的。因此两者叠加图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在编绘规划设计图时可以据实调整,不会影响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布局设计和工程量计算的精度确定。
②线划图与影像图叠加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资料在全数字摄影测量仪下,由内业测图生成数字化正射影像图。项目区的影像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项目区的各类地物地貌形态和相互关系,但由于成像时间与影像图的摄制效果都与实地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需要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对地物投影差进行校正。如将数字化正射影像图与项目区实测的数字化地形地类线划图二者结合,则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出项目区地形地类现状及形态关系,能真实详尽的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分类现状,规划设计人员若能准确的使用叠加图,就能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分类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工程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前期申报、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老旧村庄、废弃村台复垦、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水系、林网、坟墓的分布、道路交通网面积、界址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申报的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规划、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图的设计。只有提供准确的各属性信息,供各协作部门决策、协调,才能作出合理的规划决策。 4.1 坎上坎下均测。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4.2 细部测量注明。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5、结论及建议
5.1 关于确权定界。测量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排头兵,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权属定界,当牵涉到多方利益时,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场指界。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避免日后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5.2 关于地类的确定。地类的确定基本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但当实地地类.界线发生变化时,只能在万分之一土地详查变更图上截取其相对位置展绘到勘测图中,虽不可行,但也只能如此。
关键词:GPS-RTK,土地整治,土地规划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introcucing the principle of GPS-RTK technology and stating the concept of land management plan,the paper simply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ocess in land management plan with GPS-RTK technology applied. Through a specific example, the paper states the GPS-RTK technology is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land management plan, and can get an effective application.
Keywords: GPS-RTK; land management; land planning
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土地利用越来越多,如何合理科学地规划利用土地资源也愈发重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需明确现状的地形地区分布情况,其中包括多种测量,是既不同于地形图测量,也不同于对一般土地现状图的测绘。传统的测量是利用经纬仪与水准仪共同完成的,之后发展到使用全站仪。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GPS技术日渐成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中,将实时、动态采集数据的GPS-RTK技术应用于土地整治规划,能全面提高当前土地整理的现代化水平,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2. 基于GPS-RTK技术的土地整治规划
2.1 GPS-RTK技术作业原理
RTK的构成包括基准站数据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流动站数据接收设备三个方面[1]:。其工作原理是: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在基准站上,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不间断地观测,同理在移动站上安置接收机接收信号,此时,基准站与移动站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同一卫星发射信号。同时,基准站接收机获得的观测数据通过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获得差分的改正值,实时利用传输设备将数据发给移动站,移动站同时获得两种数据,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际可以获得基准站与移动站间的三维坐标差及精度X、Y、H,由已知的基准站的坐标得到各移动站点的WGS-84坐标,再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相应的平面坐标及海拔高。具有全天候作业且精度高等优点。
2.2土地整理规划概述
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之前,必须先进行土地测绘以获取整理项目位置、形状及土地利用状态等信息,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提供现状底图,满足土地整理方法可行性、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2]。
土地整理数据信息的获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获取方法有多种,如社会调查与统计、现场踏勘、传统方法测量及现代化的3S技术等。当前,进行土地整理规划的主要对象是视野空旷的农田,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周围无高大建筑物,视野开阔,能接收较强的卫星信号及信息干扰小。根据上述特点,可以尝试利用GPS-RTK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工作。
2.3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
当前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主要采用非连续以及连续测量两种方法,其流程为:获取测区资料,准备测量人员及软硬件对测区布设控制网,对测区内的地物要素、高程点、边界及地类界线等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并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并进行整饰及区域填色,量算完地类及分区面积便可打印输出,由此进行土地整理规划[3]。
3.应用实例分析
湖南某地占面积为382km2,其中耕地面积为72.1 km2,水田53.2 km2,旱田18.9 km2,为了进行土地整理规划,对测区内的居民居住地、耕地及道路等按照1∶5000地形图比例尺进行测绘。该地测绘过程由两个部分构成:GPS静态测量和GPS-RTK地形测量。项目前期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布设控制网;后期则采用GPS-RTK独立点测量和连续采集地形点测量方法测量地物要素[4]。
根据收集的测区资料,选取与其距离最近的两个国家控制点A1、A2当作已知点,然后布设B1、B2、B3、B4四个参考点,选取这些点足够覆盖整个测区。在一个基准点上安放接收机,在剩下的基准点及控制点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对于所有观测时段,要求同步观测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而不同观测时段则采用边连接的作业方式。该测区的控制网布设成如图3.1所示。
图3.1 测区控制网布设图
利用GPS-RTK测量时,每5s采集一次数据,对于测区内的独立地物采用点测量模式,线状的地物则采用线模式进行作业。
上图中各控制点的平面精度均优于2 mm, 高程精度则小于4mm,两者均符合控制点精度要求,可作为控制点使用。
3.1 RTK数据的整理
根据运用GPS-RTK测量点位坐标结果中误差以及要求的测图精度剔除观测值中的粗差。由于CASS只能接受特定格式的数据,其最基本的形式为:点名、坐标、高程,因此需要将RTK的计算结果转换成基本的格式并将数据导入CASS软件。
为了确认GPS-RTK的定位精度,试验选取1个GPS-RTK测量基准网点架设基准站,对距离基准站4km范围内的移动站施测4个5"级控制点和E级GPS控制点,并测出5"级控制点的坐标,其测量平差结果如表3.1所列。
由上表看出,x及y方向最大中误差分别为0.2cm、0.16cm;最小中误差分别为0.1cm、0.08cm。中误差均值为0.2cm,因此,认为运用GPS-RTK测量的点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3.2碎部测量点精度分析
对于点位精度,其误差为±0.1 mm,满足精度要求。对于地形、地物,根据规范要求,图根点的平面坐标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1mm,按1:2000比例尺换算,即实地点位误差为±20 cm。而RTK测量的数据点位中误差为±1.5-2.0 cm,完全满足精度要求;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6mm,也满足精度要求。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2等高距,即±1m,满足精度要求。
3.3成果图绘制及输出
利用CASS数字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导入经过格式转换的野外实测点的数据文件,依据绘制的草图内容,进行地物及地形的编辑及绘制。参考相应地籍图、地形图的社会成图标准及具体情况,绘制土地利用整理现状图。
4结语
GPS-RTK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达到厘米级,不存在误差累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土地整理规划实践中,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外业工作量,还能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土地整理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娇,王军成.RTK工作原理及优缺点[J].信息化建设,2009,9
[2] 冯钧森. 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09,16(7)
[3] 程利标,郭敏.GPS-RTK技术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