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形地貌测绘范文

地形地貌测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形地貌测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形地貌测绘

篇1

根据河北省政府关于2014年全面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行动的安排部署,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承担了全省3155个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和帮扶方案编制工作所需的1∶1000地形图的测制任务。河北省第二测绘院第四测绘工程处负责正定县23个行政村的1∶1000地形图的测制任务。

1 概况

1.1 正定县自然地理概况

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石高铁、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40多条国内外航线。

本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由105 m降到58 m,坡度一般为1‰。地势坦荡。本县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497.9 mm。

1.2 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我处于2014年2月15日接到生产任务通知单,并在当天,刘建斌处长正式授权高奎作为我处在本项目中的项目经理。2月16日项目经理高奎到地信处领取正定县23个村的正射影像及线化图。于2月18日进入测区。开展工作以后,共计投入人员18人,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师2名,司机2人,其余都是素质良好的技术人员。投入的仪器设备:Magellan PR500 GPS6台、DELL计算机15台、HP1280打印机1台、HP500绘图仪1台、全顺面包工程用车2辆。于3月1日完成全部外业测绘工作,内业数据检查修改于3月4日全部完成。3月5日交生产处正定县23个村数据。

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1 遥感测绘

遥感测绘是指在测绘领域利用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的传感器,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在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应用电子计算机或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加工处理成为能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用的记录磁带,经分析判读,揭示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

2.2 遥感测绘的原理

太阳光是一种宽谱带电磁波,当它透过大气照射在地面上再通过大气反射时,人们用装载在飞机上的摄影机接收到这些遥感信息并记录在胶片上,经过冲洗晒印就得到了遥感图像,这种图像经过解译、必要的地面调查和验证,可以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这就是遥感方法的一般工作过程。遥感信息与电磁波的发射源有关,与大气对电磁波的传输特性(散射、折射、吸收)有关,与地面的反射、散射特性有关,还与传感器的接收性能和信息处理设备的性能有关。

除了利用太阳这种天然的电磁波源以外,还可利用目的物自身辐射的电磁波。物体在任何温度都辐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热辐射。接收红外线热辐射和其他电磁波作为遥感信息,同样可以达到探测地面物体和地下构造的目的。

2.3 遥感资料

目前我局有覆盖全省范围内的分辨率为0.48 m的航空摄影数据,航摄时间为2010年6月―2011年4月,采用DMC相机进行航摄,相机焦距为120 mm。该影像的时效性能够满足本次航测成图的需要。

2.4 遥感影像的正射纠正

2.4.1 纠正的原因

遥感图像在成像时,由于成像投影方式、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传感介质的不均匀、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等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遥感图像相对于地表目标存在一定的几何变形,图像上的几何图形与该物体在所选定的地图投影中的几何图形产生差异,产生了几何形状或位置的失真。主要表现为位移、旋转、缩放、仿射、弯曲和更高阶的歪曲。消除这种差异的过程称为几何校正。

2.4.2 纠正的目的

借助于地面控制资料,将数字图像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

3 作业方法

3.1 外业调绘

外业调绘方法利用航测内业初编的线划图叠加正射影像图作为调绘的工作底图,与实地对照巡视,主要工作为内业采集数据的数学精度检测、地理名称调绘以及其它地物地貌的调绘等。

外业调绘应判读准确,描绘清楚,图式符号运用恰当,注记准确。

新增地物、影像模糊地物、被影像或阴影遮盖的地物应到实地进行补测。对于新增地物的修、补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的方法。

3.2 数据编辑

内业数据编辑采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地物、地貌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按图式的要求进行,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应正确合理的表示,各类要素的分层、线型、符号按照软件规定处理,各类注记字体、大小按照“图式”要求执行。数据最终成果为AutoCAD2004的dwg格式,文件名为“图名.dwg”。

4 质量检查

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作业实行“二检一验”制度。首先河北省第二测绘院的作业员对调绘、高程测量、数据编辑与整饰等进行了自查自校,然后院质检处按规范、设计书要求对本测区的测绘产品进行了进行二级检查,最后河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验收按《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有关规定执行。验收结果为合格。

篇2

关键词:山顶,山谷,山脊,鞍部,地貌特征线,地貌特征点,数字化测图

 

山区地貌真可谓是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基本形状。

山区地貌的测绘,传统的有大平板仪测图,或小平板仪测图等。由于测站点距碎部点比较近,作业员可以根据所测的地形点,随时就可以将地形勾绘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地形来说,就能用较少的地形点,逼真地将它们的形状反映在图纸上,这是平板仪测图的优势。

现在我们用全站仪或RTK测图,颠覆了传统的作业模式,这是野外采集数据,成图则是依靠程序来完成。如果野外采集数据不到位,计算机就无法正确表示出真实的地貌。

因此,要用数字化正确表示好山区地貌,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采集地形点。

首先,来了解一下几种特殊的山区地貌:①山顶,较四周显著凸起的高地称之为山,山的最高点叫山顶,尖的山顶叫山峰。。山的侧面叫山坡,山坡倾斜在20°——45°的叫陡坡,几乎成竖直形态的叫峭壁,下部凹入的的峭壁叫悬崖,山坡与平地相交之处称为山脚。。②山脊,山的凸棱由山顶延伸至山脚者叫山脊,山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③山谷,两山脊之间的凹部称为山谷。两侧称为山坡,两山坡相交部分叫谷底,谷底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④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山脊处,形状象马鞍,所以称之为鞍部。

山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这些曲面是由不同方向和不同倾斜的面所构成,两相邻倾斜面相交处称为棱线,山脊和山谷都是棱线,也称地貌特征线,(又称为地性线)。

在地面坡度变化的地方,比较显著的有山顶点、鞍部的最底点、谷口点、山脚点、坡度变换点等,这些都称为地貌特征点。

我们掌握了山区地貌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有选择地在上述的特征点上采集数据,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几种典型地貌特征点上采集数据的方法:

要使等高线能以最恰当的形式表示地貌形态,则必须了解各种地貌的固有特征及其地貌表示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求测量人员除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地貌学常识。下面介绍几种特殊地貌地形点的采集方式。

1.山顶地形点的测绘

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按其形状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平山顶等,不同形状的山顶,用等高线表示的方法也不一样,采集地形点的位置也有区别。如图,(图中的数字表示在测图中采集地形点的位置,以下同)。

1.1尖山顶

尖山顶的顶部附近倾斜比较一致,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大小相等,在这个位置采集地形点,除了在山顶最高位置外,它的周围也要适当采集一些点。

1.2圆山顶

它顶部的坡度比较平缓,然后逐渐变陡,等高线之间的平距,在离山顶较远的山坡部分较小,愈至山顶,平距逐渐增大,在顶部最大,测绘时山顶的最高点要采集地形点,在山顶附近坡度逐渐变化的地方也要适当采集一些点。

1.3平山顶

平山顶的顶部平坦,到一定范围时坡度突然变化,因此,等高线之间的平距在山坡部分较小,到山顶时平距逐渐增大,采集地形点时要特别注意。

2.山脊地形点的测绘

山脊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按形状可分为尖山脊、圆山脊、和台阶状山脊。如图:

2.1尖山脊

其特点是两边山坡比较陡,山脊线比较明显,测绘时,顺着地性线均匀地采集地形点就可以了。

2.2圆山脊

由于山脊部分比较宽,采集地形点时要特别注意沿山脊的最高处采集地形点,另外,在山脊的两侧,坡度变化的地方,也要采集一定数量的地形点

2.3台阶状山脊

采集地形点时,应注意山脊部分至两侧山坡变化的位置,除了在山脊最高处和坡度变化处采集地形点外,还要在台阶的上方及下方地形变换的位置采集地形点,以控制台阶的形状。

3.山谷地形点的测绘

山谷是指山地的两侧高,中间低的狭长地带,山谷也分尖底谷、圆底谷和平底谷。如图:

3.1尖底谷

测绘时,只要顺着谷底的最低处采集地形点就可以了,有些山谷中有小溪,采集地形点的位置应在小溪中间。用单水涯线表示溪流,并示以流向。

3.2圆底谷

除了在谷的最低处采集地形点外,还要在山谷两侧地形由缓到陡的变换处各测一排点。。以控制圆形山谷的形状。

3.3平底谷

这种地貌在黄土高原地带较多见,测绘时,只要在山谷两边的地形变换处采

集地形点即可。

4.鞍部地形点的测绘

鞍部属于山脊上的一个特殊部位,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地方。如图:

尽管鞍部有窄短,窄长,和平宽等形状,在测绘时要掌握一个原则,鞍部的最低点必须采集地形点,鞍部的最低点和山顶的最高点,两点之间的地形点应均匀地采集。鞍部的等高线,其形状应为两组近似的双曲线。

5.地性线的运用

地性线可分为山脊地性线和山谷地性线。一般情况下山脊地性线用长实线表示,山谷地性线用虚线表示。这些地性线相互连结,便构成了所测地貌的骨干线网,从而确定了地貌的基本起伏状态。如图:

数字化测图,由于其全野外采集数据,室内成图的特点,往往野外作业人员忽视了对地性线的使用,随便采集一些数据,便生成等高线,这样所成的地形图往往与地实地地形不太相符。

因此,在测绘山区地貌时,除了认真采集上述那些地貌特征点外,还要灵活使用地性线,根据所采集的地形点,在计算机上建立DTM,生成等高线,再参照地性线,对等高线进行适当修改,再依照地形图图式,将所测地形要素完整地表示在图面上,最后,将图面加一整饰,这幅山区地形图就完成了。

篇3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 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P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是一项以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为城市的合理规划服务为目的,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并以规定的点、线、图示符号、文字以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工厂、矿山设计与施工;矿山的储量计算;各类工程设计与施工,条带状地形图一般用于铁路、公路等的设计与施工。

2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的权属界线,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型、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共同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都是涉及图形的测绘,因此在图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1)测图成果都是大比例尺

(2)依据的基础理论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是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量测角度、距离、高程,并依据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来确定地面界址点活地物特征点的平面位置。

(3) 遵循的测图原则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遵循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测图基本原则。

(4) 测图方法相同

大比例尺数字测量和地籍测量均是先控制测量、图根测量,再碎部测量。测量成果输入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5) 采用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相同

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都是采用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当面积小于25测区时,一般不经投影而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6)采用的图幅分幅方法及编号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测量的图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标网格的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整数码,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短线连接。

4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不同点

(1) 测图目的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以客观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为目的,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应用范围较广。地籍测量是以权属管理工作为目的,专门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应用范围狭窄。

(2) 工作量不同

地籍图测绘的核心是以反映宗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来表达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利用现状的,地籍图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应导致了成图作业方法的高要求,所以地籍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大很多。

(3)测量点位精度要求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成图比例尺关系很大,一般是指图上的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位的测定精度。地形测量规范要求:重要的地物与地物轮廓对于附近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6mm,次要地物与地物轮廓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8mm。地籍测量的精度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精度和地籍图测绘精度,《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临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1mm,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因界址点为地籍图的主要因素,界址点的坐标精度代表了地籍资料的定位精度。界址点的图上位置精度是影响地籍图面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相同比例尺的情况下,地籍测量队细部界址点的测定要求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一般地物点的点位测量精度要求高。

(4) 图上标示的内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只强调客观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具体的专业内容往往留给用户应用时自行填补。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首先应考虑表示权属、权属关系、土地用途等一系列内容。地籍图上所显示的现象如地籍号、地类号、权属界线等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无法直接测量的。此外、地籍测量要求地籍图上所标示的内容与地籍调查锁搜集的信息内容必须完全吻合,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5)测图要素选择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要求标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比较详尽。地籍测量的测图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地籍图上反映的地物较少,不要求反映地貌。虽然地籍图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但他们是作为地籍要素的一些环境因素而表示的,起定位和衬托作用。

(6)依据的规范和图示不同

地籍图测绘是以表示地籍调查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平面图,作业依据是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专门的地籍图图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依据是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和相应的地形图图示符号。

5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资料与大比例尺地形图

(1)利用地籍测量资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测量是以坐标数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作为界标物的道路、水面界线、房屋、各类墙栅等地物都有较好精度的点位坐标。因此,我们可利用地籍测量提供的房屋拐角点及地物特征点的点位坐标,及时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以保证成图的现势性。

(2)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必须有众多的地物要素作衬托,才能清楚地表现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费用,又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在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结束语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两者虽然在表示的内容上、取舍上各有侧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之间却有着紧密地联系。加强整个城市的各个部门的测绘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测绘,对避免重复测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才能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测绘资源共享的同时,使测绘工作的发展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杨德麟等,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简介

航空摄影是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测制和更新国家地形图以及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资料源,在空间信息的获取与更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阶段进入数字化摄影测量阶段,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今VirtuoZo NT就是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使用的软件之一。

2.工程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广泛。目前高速已延伸至山区,而山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极为复杂,基础资料相对缺乏,造价高,设计周期长,高速公路路线选线难度大。为了提高山区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现在已经采用航测数字化生成数字线化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基础资料的勘测,从而对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全面的提升。

3. 前期准备工作

按任务要求准备测图所需的资料,下图为测图前的生产工序:

4. 数字线划图的制作

VirtuoZo NT可以测绘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从1:10000、1:5000至1:500甚至更大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本软件自带的数字测图模块,线划半自动提取功能,可大大提高作业员的作业效率。通常根据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测绘需要,确定好能满足其精度要求的比例尺,在确定了地形图的测绘范围后,我们对全测区进行了全野外像片控制和像片调绘。然后利用已经建好的立体模型,使用VirtuoZo NT进行数字线划地形图测绘。

4.1利用VirtuoZo NT进行地形图测绘的注意事项:

4.1.1熟悉规范、图式、测区专业设计书等有关的技术规定;

4.1.2测绘面积以定向点连线为准,最大不大于像片上连线外1厘米。且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cm(18cm*18cm像幅)或1.5cm(23cm*23cm像幅)

4.1.3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平地、丘陵地10~20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稀少地区8~15个。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1~3个。

4.1.4 测绘地貌

地貌表示以等高线为主。同时恰当配合各种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地貌元素。在图上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等应符合实地真实情况。

等高线应仪器上实测。当相邻两计曲线间距在图上小于5MM的等倾斜地段,只测绘计曲线,首曲线可以插绘;

等高线应真实地反映各种地貌的形态及其特征。山头、鞍部、倾斜变换处、山脚等首曲线不能显示出地貌特征和地貌形态时,应加测间曲线,以至助曲线。凹地及凹凸难辩的地形应加绘示坡线;

森林密集覆盖区,当只能沿树冠描绘等高线时,应加树高改正;

立体观测难以照准的阴影云影部分,图上面积大于2平方厘米的用草绘曲线表示;

典型地貌如沙丘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应在专业设计书中提出具体要求,必要时应制作典型地貌详片。

4.1..5接边和结尾工作

像对间的地物接边差不大于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两倍。等高线接边不大于1个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当相邻两个基本等高线间距在图上小于地物接边限差规定时,等高线接边限差按地物接边限差要求执行;

每像对测完后,应经检查才能从仪器上取下。

每幅图测完后,应认真进行自校和资料清理工作,图历表、手簿要齐全,并填写完整。

5. 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

数字高程模型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能够进行土石方和模型分析的三维地模数据,地模数据即地面高程模型(DEM),它是利用测图数据及采集的特征点线构三角网,然后根据一定的格网间隔内插生成DEM。虽然制作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说野外实测、在地形图上量取、利用摄影测量方法等。但是野外实测人力财力投入高,工时比较长。在地形图上量取精度比较差,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使用VirtuoZo NT的数字测图模块进行点、线提取,在进行线提取时全部使用折线而不能使用流线。点线提取完成后,利用VirtuoZo NT的导出DXF件功能生成三维的DXF,将其输入专门的公路设计软件(CARD-1)即可。5.1 数字高程模型的采集原则及文件格式

5.1.1 .采点原则

能真实反映实地地形,在地形变化处采点,采集方式按《公路规范》7.2.4的规定,采点密度一般具体工程具体要求。

5.1.2 特征线的采集要求

地形变化处全部要采集出来,例如陡坎上下边缘,山脊,沟渠、坑塘的上下边缘等断裂线进行三维数据采集,特别强调陡坎上下边缘线,绝不可只有上边缘线而无下边缘线,或只有下边缘线而无上边缘线,如遇公路,则公路路基边缘线、坡脚线均应存在,对于断裂线所经过的点(或称断裂线上的点),均应当是上面提到的采点时已存在的点,断裂线不得相交。等高线归为特征线。

5.1.3 文件格式

除点、特征线外,文件中不需其它任何数据。将在VirtuoZo NT中采集完的数据文件经检查无误后导出生成两类符合CARD-1的文件,一类是点文件,文件名为 *.ASC;另一类是断裂线文件,文件名为 *.POL。此软件采集的点、线密度合理、位置正确、精度可靠,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了可靠保证。

最大限度地采集重要的地形特征点是保证DEM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基本前提。

6. 结论 VirtuoZo NT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是航空摄影测量内业的一次转折性的革命,使高速公路勘测设计进入了一个更为全新的阶段,从而形成了“一体化、智能化、简便化”的应用模式,在高速公路勘测技术中大规模使用航测数字化测图技术,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的“数字中国”规划已经提上了日程,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数字城市”的建设必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具有其独到特点和应用优势,而VirtuoZo NT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作为摄影测量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低位,因此VirtuoZo NT在城市领域的应用必会越来越广泛,必将推动“数字城市”乃至“数字中国” 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规划、改善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测绘报2007.9.10

2.适普软件公司《VirtuoZo使用手册》

篇5

关键词:地质;测绘;现代技术

要想了解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就先要明确地质测绘技术的基本概念所谓地质测绘技术就是采用相关的定位仪器和设备对现有的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进行绘制和反映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为开展各种地质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由此可见她质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洛种地质工程的开展都需要相关的地质测绘技术做支持而相应的仪器和设备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质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地质测绘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导航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几种不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论述。

1 工程地质测绘

所谓工程地质测绘就是对即将开展的工程项目进行当地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成分的相关测绘工作。一般来说这种测绘工作以宕石工程勘测为主主要是对现有的环境下的宕石种类以及宕石的基本特征甚至是地貌等进行测绘。这种测绘工作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设备应用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信息池就是说有助于工程人员了解区域内的大致的基本地质情况。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因其具有投资少、工作时间短、工作范围的跨度小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地质测绘的准确数据肩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宕石样本的采样工作,因为宕石的种类越全面所得到的数据的准确度也就越高相应的地质测绘的结果的价值也就越大工程项目的开展也就越顺利。

2 工程地质测绘的问题研究

2.1宕石的研究

宕石作为地质测绘过程中的主要测绘对象之一对于整个地貌的测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宕石的种类和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基本地质形态所以在地质测绘中,工作人员要认真的研究地表上的宕石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尽可能的推测出当地的地质变化过程和特点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地质测绘指明方向提高了测绘效率。

2.2地质构造的研究

地质的构造是研究整个区域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尤其是现代构造活动的进行和活断层的形成,同时她质的构造还限定了各种不同特性的宕体的位置掩体的完整性和选定建筑区域内掩体的稳定性。作为一项地质测绘重要的因素研究构造还必须以具体的地质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地质历史的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进一步的认识结构面的组合规律,同时还要对其构造惊醒详细的统计,以便于宕体定量的模式化。

2.3地貌的研究

对于地貌是宕性、构造和近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地貌可能判断表层沉积的成因和构成根据各种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等关系河以确定地貌形成的顺序这些可以了解各种动力地质功能的发展成因。对地质构造地貌主要研究在外力的作用情况下洛种地质构造的具体的活动表现,以及不同宕石组成在不同的地层在地貌上的表现。

2.4水文和自然地质的研究

地质特征中不仅包含相应的土壤和宕石结构还包括当地的水文特征,水文环境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深度钻探的项目。一般来说水文的地质研究可以从地下水的性质、水量、水质等方面入手查明各个水系含水层的特点。这项研究与自然风土现象和构建工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地质的探索主要叙述建筑区域是否可能受到现代自然地质的危害,研究自然地质也是有助于预测工程地质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启然地质现象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便于查明产生原因和促进发展的条件。

3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得准确的三位立体的空间做标。通过获取地面的摄影显示一系列高精度分辨率的数字三位的图像来表达地面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整个空间数据及信息的存储、应用和看见的平台应该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相结合。对于现代的地质测绘技术主要应用远程距离的通讯设备手段和测绘系统的实时动态应用遥感技术的有效地结合,就可以解决检测、定位和勘测等问题,使地质的测绘工作从原有的静态过渡到静态,扩大测绘的工作范围和时间河以快速的获取空间精确地信息系统资料。地质图是显示地壳表层宕石的分布、地质结构分布、地层年代、地质应用范围等地质现象的地图作为地质行业工作极为重要的图件。地质图首先将地壳表面的所有地质现象作为点、线、面、注明不同的符号等然后把普通地质地图作为原图,通过正射投影将这些地理空间真实投影到地理底图上,以完成地质现象的透明化表达的效果来更具体化的描述地质表面准确信息。三维表面建模技术利用透视学的原理表达地表的变化这种透视立体的图形更好的反映了地形的立体三位状态河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同一个地形作进行各种不同的立体形态的分析和审查。地质现象的三维效果能更好的表达出地质现象的变化情况便于工作者分析地质空间分布效果规律根据不同视角审视地质空间的分布。

4 地质测绘的作用和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六们通过地形图的使用更快、更准确的掌握了人们生活的信息。然而测绘资料也是绘制地质地形图的基础步骤因为要想构建高质量的地质勘测图形关键在于依靠准确的、详细的绘制的资料使空间的信息及时获得处理和更新。作为现在地质测绘技术大地控制测量成果的平差计算,以往用对数表人工计算,进度慢、差错多,现在也普遍涉及到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橡GPS后处理软件、控制精灵遥感技术等等汉提高效率也减少误差出现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范围。地形测量是长期以来的测图方法,以大平板仪测图至今在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已经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了采用全站仪、RTK一天的工作量已是大平板仪所不能比拟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测绘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认识到了地质测绘的重要性并开始对测绘技术的新功能提出要求。我们正处在社会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方向很大影响着地质测绘的发展趋向这种趋向体现在理论的概括性扩大规业绘技术的综合程度提升。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规业绘必将会适应时代的发展道路并且全力的建造现代的测绘技术,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总结,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鹏,王文龙. 论现今地质测绘技术与发展[J]. 价值工程. 2012(15) [2]赵长龙. 探究多功能地质测绘事业[J]. 知识经济. 2010(15)

篇6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 地形测绘 数字化 数字测绘 测绘问题 测图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化测图是建立在传统的白纸测图基础之上的,是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设备,通过计算机和自动化成图处理软件,运用灵活的定位防护,以数字信息的形式来表示地图的信息,对地图信息进行收集获取、转变、传输、识别以及存贮及处理、显示等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过程。同传统的测图方法相比,数字化测图不仅仅是测绘方法上的进步,更是测绘技术上的飞越。随着数字化地形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数字化测绘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的大平板地形测绘模式,并形成未来的主流测绘模式。

二.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野外采集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

此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线状地物,如电力线、暗沟、河沟、电缆及通讯线及各种管线等在图内应该是有始有终,由于测绘人员的技术缺陷或责任心缺乏,导致在拾取地形点时经常被忽略。

(2)地形变化处的地形点不全面,沟或坎上有点,而下面少点或无点,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出现失真,难以准确的反映实际的地形情况。

(3)野外草图绘制不细、不全。在野外绘制草图的人员通常都是测绘现场最繁忙的人,而对技术性要求较高,即便是绘制草图,也应该是按照正规图的标准来进行绘制,草图绘制的好坏,是最后成图能否符合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在绘制时,对地貌或地物的连线关系要保持同实际一致,各测点的顺序不能记错,更不能颠倒。现场绘制草图的人员要准确绘制表示地物的相关位置,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草图绘制过程中,绘制不详细、不全面都会造成成图后地形地物不全、不清,影响巨大。

2.等高线处理不合理。

在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等高线基本上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运用等值内插法,按照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接成曲线,之后按照不同的圆滑方式,进行圆滑而生成。在实际地形测绘中,并非是所有野外采集的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即依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也有可能出现失真,因而在实际测绘时,需要采用必要的人工干预,通过人工删除自动组网中无法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人工干预对绘图人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要求较高。例如,在坎或沟上的点不能和远离坡下的点插绘等高线,一旦插绘,会导致生成的等高线出现穿入地下或悬空,导致局部的地形面目全非。等高线不能穿过建筑物或道路,有时需要在建立DTM模型时充分考虑,而有些需要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删除或修剪,一旦这些工作未处理到位,所绘制的数字地形图都无法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地形。

3.绘制过程中自检工作处理不到位。

同常规测图相比,在图纸审核过程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要比传统测图多一些。除开野外采集数据不准确及等高线处理不合理外,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也是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如果注记或植被的符号压线或覆盖地物、沟或坎上的高程标注于坎下或是下面的高程标注于上部等现象,依旧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些现象只要经过仔细检查,完全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都同绘制人员的职业责任心缺失有关。

三.提高数字地形测绘的相关措施。

1.全站仪测碎部点时避免发生错误的检查。

在全站仪测碎部点过程中,通常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照准的起始方向上出现偏差,导致测的碎部点的坐标存在错误,而使用全站仪录入碎部点数据时,作业人员不能随时检查,给后续的成图带来了麻烦。为了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在测站点上,要先把全站仪对中、整平,输入后视点和测站点的坐标,用对中杆棱镜对准后视,之后在利用全站仪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将测量的坐标和已知的后视点坐标相比较,检查的结果可以检查后视点点位和测站点的正确与否。全站仪测量时,在照准起始方向后,要在测区内寻找一个电视天线、避雷针等较高的明显目标,并在照准之后记下该方位角的读数。之后,测量一定数量的碎部点或是间隔一定时间后,都要照准此明显目标,来检查全站仪是否存在方向偏移,以此来减少全站仪测绘误差。

2.做好全站仪的检验及校正。

全站仪是高精度测量设备,其工作状态及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全站仪虽然在出厂时通过了出厂检查,并经过严格的检验,但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搬动及运输等操作,导致可能造成仪器出现测量偏差。另外,由于全站仪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出现部分项目或条件发生不可避免的偏移,导致测量无法满足基本要求。为了避免仪器误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异常,要根据仪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全站仪的作业前检验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对全站仪的检验项目包括:仪器光轴的检验、仪器常数的检验、十字丝和望远镜水平轴保持垂直的检验、管水准轴和仪器竖直垂直的检验、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及垂直角零基准的检验等项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校正,保证设备的稳定性,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提高绘制测站草图水平。

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也要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及时绘制测站草图。测站草图的具体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地物地形或底面的轮廓、细部点的标号和属性、测站起止细部点的编号、草图绘制人员及测量时间等相关信息。在绘制好测站草图后,要及时上交。在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的坐标数据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和控制点一并展开测绘。在数字地形图测绘过程中,要注意提高绘制测站草图的水平,通过细处完善,来提高地形图的精度及测绘准确度。

5.提高等高线绘制的准确度。

一般在进行等高线注记时只注记曲线,而且注记字头应该指向高地或山顶。对于地貌复杂的地方,要注意配置并要保持地貌的完整。标注高程点一般选择标注在较为明显的地形点和地物点上。等高线修饰中,如遇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路堤、双线道路、陡坎、湖泊、斜坡、坑穴、水库、双线河、池塘及双线渠等,标注要中断,在等高线的坡向无法判别时,还应增加示坡线。

四.CPS RTK测绘技术应用。

GPS RTK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 Rea-l time Kinematic) 定位, 它是GPS发展到现在的最新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GPS RTK实时动态定位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其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1台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

GPS 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应用于数字地形测绘中,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不受气候条件及通视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并具备自动观测、信息自动接收、自动存储的能力, 减少了内外业的传递过程。GPS RTK优势十分明显,与传统方法相比,GPS RTK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了解放了铁路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绘的效率,为数字地形测绘工作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其优点主要有:

1.实时动态显示经可靠性检验可达厘米级精度的测量成果。

2.彻底摆脱了由于粗差造成的返工,提高了GPS作业效率。

3.作业效率高,每个放样点只需要停留2~4s,其精度和效率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

4.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厂区控制网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GIS前端数据采集等诸多方面。

5.如辅助相应的软件,GPS RTK可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充分发挥GPS RTK与全站仪各自的优势。

五.结束语。

利用仪器进行全数字地形图测绘时,要保证测图地物点的精度,要能逼真的反应地貌形态,要反应出细小地物和地貌的形态,要根据地貌特征点线来绘制等高线,要熟知各种地形图符号,要保证地形图符号和定位线及定位点以及实物的位置要相匹配,同时要确保使用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满足规定的要求,通过细节重视,技术提升,来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数字地形图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剑 论数字化地形测绘中几个常见问题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期

篇7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测绘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都能够严格按照预算展开。建立工程控制网,就是要建立统一的空间参考框架,为测绘工作确定基准位置,确保测绘工作顺利展开。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测量包括两种测量方式,即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1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运用平面控制系统,对水利枢纽地区以及水利工程建筑物地区测图。与其他的工程项目有所不同,水利工程项目测区相对独立而狭长,所以在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的选择上,要根据位置、大小设定平面控制系统。如果要对重要的工程建筑物所在区域进行测量,就需要考虑到测绘区域内的投影长度变形问题,通常变形值的界定范围为每平方公立5厘米。在设定坐标系的同时,考虑到投影变形,需要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通过坐标转换来完成,即采用换代计算的方法,将国家大地点的坐标转换为测量区域所在中央子午线处的坐标,也可以建立独立的独立坐标系统,要将起始数据确定下来,计算出国家大地点的坐标和该点至另一个大地点所形成的方位角即可。

1.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高程控制系统。中国采用正常高系统作为准点的高程系统,原点高程为72.260米,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要根据工程实际对高程系统进行选用,以使系统运行与工程所在区域的基础资料相匹配。高程控制测量中,选择高程系统还要尊重当地的使用习惯。

2水利水电工程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为规划选址和建筑物布置提供参考依据。地形图的测绘要遵守国家行业测量规范,在具体当地测绘工作中,还要考虑到当地地形特点。

2.1地物测绘

地物测绘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控制点、居民点、地质勘探点、道路、输配电线路、管线、独立地物以及气象设施等细致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要将测绘的区域划分为工程区域内和区域外。对工程区域内的建筑,要仔细测量建筑规模和高程,并确定建筑的性质,在地形图上标注。工程区域外的建筑,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放宽测量范围,对测量内容合理取舍。另外,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测量,要从工程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工程的建筑测量要仔细,而建筑物内的测量则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测量内容进行取舍。工程测量内容以及所获得的数据都要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2地貌测绘

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理环境复杂,以依山邻水之地居多,进行地貌测绘,不仅程序复杂,而且操作困难。对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貌的测绘中,要使用等高线,以专用的地貌符号表示地貌,并做好高程注记点。为了提高测绘质量,不仅需要将高程点保留下来,还需要勾绘等高线。对于地貌复杂的环境进行测绘,要将地貌碎部特征绘制出来,就要运用绘间曲线,还需要将部分高程注记点和比高保留下来。在部门地形图中,还要将经济价值的地貌以及植被绘制出来。

2.3水下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测绘中,水下地形测量是重点环节。测量的过程中,要确保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全面而准确。如果在水下有重要的沟渠、涵闸,在地形图中使用特定的标记标注出来,注上底部高程。

3水利水电工程的断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土石方施工内容较多,诸如削坡、填高以及挖深等等。工程施工中,都要涉及到断面测量,测量是否准确对工程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

3.1横断面的布设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横断面的布设要求间距控制在50米至200米之间,不仅要对断面间距充分满足,还要考虑到一些断面形态变化,比如,河道的急转弯出、主流的入口处等等。为了确保横断面布设的合理性,还要根据区域内地形特点开展实地勘察,以对断面间距进行适当调整。

3.2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的测量,是量取横断面的间距,然后明确中心线高程所呈现的变化情况。沿线地物投影所处中心线位置也需要通过纵断面测量确定下来。纵断面的测量是否存在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比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进入到河道疏浚环节,往往会将河道的中心线确定下来。如果是加固河流堤防,则需要确定堤顶线。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总工程量计算中,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精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测绘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以使工程量概算与真实值趋近。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地形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1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土地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所谓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根据标准精度对土地境界、权属位置以及面积和土地应用类型以及分布等专门测量情况进行确定,同时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资料信息,为土产权地登记也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测绘技术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基础建设中具有行政行为的体现,对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和落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地籍测量操作,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精准的地理参考体系,地籍测量建立于地籍调查基础之上,表现出勘验取证等方面的法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其操作技术标准应当满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之要求,具有非常大的强势性。在地籍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目前最先进的测绘技术、测绘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同时,地籍测量将地籍测量外业与测量内业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综合作业整体,这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的专业测量而言,地籍测量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参考数据和信息。作为基础行政行为,土地地籍测量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当前国内地籍测量工作之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有土地,并使之能够更为合理的应用,以保障土地所有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勘验取证。实践中可以看到,地籍测量建立在地籍调查基础之上,因此表现出勘验取证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主要利用了一系列的测量手段和技术,对土地实施全方位的勘查与验证,并且为土地产权的变更、登记等,提供了有效的证明。

第三,规范性。地籍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土地法律法规之规定。同时,地籍测量中的各项技术均为当最为先进的测绘技术,而且测绘方法也比较科学合理,比如普通测量、数字测量、面积测算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均为目前最为规范和前言的。土地测量过程中,选择何种形式主要根据土地管理、房产管理部门对图形、数据以及布局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测绘形式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是将地表地貌、地物作为最重要的测量部分,利用数字、符号、文字、图、线以及点等,对地形地貌之景观以及地物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描述,并利用三维空间予以客观、准确的表示。下图是重庆地图。

对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其主要将地表上的某项地貌作为具体的描绘对象,并利用现有的规范面、线、点以及图例等形式,利用数字、文字以及注记等,对地形地貌以及地上物进行面熟。从实践来看,该工作非常的专业,可准确、客观地描述出所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并采用三维坐标形式将其描绘出来。由此可见,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较之于地籍测量这一较为全面的测量方法而言,大比例尺测量就会显得非常的粗糙,而且地籍测量过程中逐渐趋向数字化测量模式,比如应用先进的GPS系统和设备、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等等等。从本质上来讲,地籍测量与测绘大比例尺两种操作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区别。土地测量过程中,不可将二者完全分离开来,而是应当在测量开展之前,确定采用那种测量方法更为高效和经济。

四、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从实践来看,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和方法方面。对于地籍测量而言,其重点在于权属要素,即权属界线、地物要素等,对传统地形测量中的高程点、管线以及等高线等要素,没有太多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地形测量而言,除了对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等因素不予标示外,通常对地表上的地物和地貌等,均应当予以标示,同时依照比例尺、用户要求等进行合理的取舍。地籍测量过程中,通常对地貌和布设的管线等因素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野外信息采集、编辑成图等方面的工作量就会随之大幅度降低,然后续制作宗地图以及入库工作量都非常的大,而且因入库而对拓扑要求非常的严格。对于地形测量而言,它对测量成图中的各种要素要求都非常的高,而且野外采集、内业编辑公路也较为繁琐,然地形测量后续编辑成图过程却非常的简便、快捷。基于此可以看出,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将地形图成图,则应当将地籍权属界线和相关注记删除,对地形要素进行适当的补测,其中主要包括测线杆、高程点、检修井以及交通附属设施等内容。

第二,精度方面的比较。较之于地形图而言,地籍图显得更为精确一些。若制作地形图,首先应当对地籍图进行分析;若制作地籍图,也要对地形图进行分析研究,二者虽然在精度上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三,应用软件。地籍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以MapGIS系统居多,地籍测量为后续各项工作无缝连接而使用测量成图模块。实践中若仅对地形进行测量,应用软件有较大选择空间;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实现地形成图,可应用原软件、或者把原格式转为所需格式。

结语:地籍测量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地籍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同时它与地形测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地籍测量水平, 应当在各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满足精度之要求,为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冯栓祥 王建业.浅谈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J].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2012(09).

[2]徐冬东 李科检.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

篇9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数据采集,碎部点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为GIS提供数据源,广泛用于测量工程、水文、工民建、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领域。数字地图(Digital Map)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数字测图主要作业过程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光盘等)。 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1数字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1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 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

1.2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

1.3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

1.4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2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3全站仪碎部点采集

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地形测图。地形测图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地形测量中需要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绘到图纸上,这些特征点又称为碎部点。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全站仪测量方法和GPS-RTK测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全站仪测图方法。

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解析碎部点测量解析碎部点测量

4在等级控制点、图根导线点或支导线点上按极坐标法直接测定下列碎部点坐标

4.1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主要拐角点,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点;

4.2道路、河流、沟、塘的特征点,桥、闸的特征点;

4.3主要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电力、通讯线路上的电线铁塔;

4.4图幅拼接线上的若干明显细部位,保证必要精度;

5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几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

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对于一些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 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采集三个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别就行了。

碎部点测量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在正确设置好测站与定向点(包括仪器高和占标高)后,首先要对相邻已知点的边长及高差进行检核,不符值在5厘米以内可以直接采集碎部点,超过5厘米的应查明原因,选择正确点使用。散点高程施测采用全站仪,在碎部点采集完后,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宏观上要分布均匀,微观上要注意测量道路交叉口,桥,闸,宅基地等位置高程点,高程点注记取位至厘米。对于民房密集区可采用DS3水准仪加密散点高程。

6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草图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细部点编号及属性,地物、地形、地貌轮廓,本测站起止细部点编号,测量时间,草图绘制人员。只要绘制好测站草图,才有利于内业电子成图及查图。草图应列入上交资料。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与CASS软件直接通讯到微机中,与控制点一并展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 地形测量 作业流程 比例尺 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025-01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市场中的各行各业。目前,计算机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量测绘领域中,即数字化测绘,数字化测绘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法具有效率高、精确度高等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数字化测绘的普遍应用,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例如作业流程不规范、过度重视比例尺概念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数字化测绘中种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利于地形测绘的准确性,本文将通过对数字化测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同时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 作业流程不规范,应提高作业人员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数字化地形测绘的作业模式通常分为数字测记法和电子平板法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即是数字侧记法中的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绘。数字化地形测绘流程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概略编图及详细、核实编图等,其中常见的问题有等高线处理不当、数据采集不全面及作业人员意识不足,具体如下文所述。

1.1?作业流程中的常见问题

1.1.1?不能正确、合理的处理等高线问题

等高线即指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并且是编制数字化地形图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等高线处理的妥善与否将大大影响到编制地形图的精确性。通常数字化地形测绘中的等高线大都以野外采集地貌点的高程为根据,同时通过等值内插的方法将高度相等的各点进行连接而成的。然而在实际野外采集地貌点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的实现所有地貌点都按着等值内插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使经过计算机自动处理形成的地面模型出现较大的误差。而针对此种状况,应在计算机在自行等高线编制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即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从而确保地面模型的真实、准确性。

1.1.2?不能有效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在对复杂地形进行数据采集时,通常会出现多点、漏点及草图标记不全等问题,从而不能有效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复杂的地形下,通常会有较多的沟、坎,以致相关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出现坎上有点或沟下无点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等高线的准确绘制,从而很难切实的体现出真正的地形情况。多数情况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草图标记不全的现象,主要针对于暗沟、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及管线等。由于草图是验证成图是否符合规范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数据采集时绘制的草图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数据记录有始有终,并尽量避免出现乱序、错记、漏记等问题的产生。

1.1.3?作业人员工作及责任意识不足

上述问题的出现,大都与作业人员的工作及责任意识不足有关。通常如果作业人员对于数据采集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够、责任感不强就会出现多记、漏记和草图标记不全的问题,亦或是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不能认真的对草图的标记进行核实,从而导致标记误差的出现。

1.1.4?应对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于作业流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实现。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包含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可以有效增加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并提高工作意识,而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切实地提高其工作技术水平。

(1)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数字化地形测绘是一项整体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是通过多个环节的工作积累而成的最终结果,因此无论是其中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地形测绘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而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可有效的增强其责任感,进而督促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完善性,例如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沟坎及植被等,作业人员在进行草图绘制中都能够做到有始有终、明确标识。同时在数据采集后,能够针对绘制的草图进行自检工作,即核查工作,如此可有效降低草图的失真率。另外在计算机进行制图时,作业人员应适时适当的对其进行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以确保地面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2)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实践证实,在进行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是确保优质地形测绘的因素之一。例如在人工干预计算机编制数字地面模型的工作中,需要作业人员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然而要实现此项工作的高效性和优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保证优质地形测绘至关重要。

2 过度重视比例尺概念,而应以具体的测绘要求为根据

传统的地形测绘因为其作业过程中自身的某些原因,必须要经过将其分为不同比例尺才能完成绘图工作,从而导致某些作业人员存在着过度重视比例尺的问题。然而由于目前数字化地形测绘本身就具有无级缩放、分层储存及精确度高等的特点,作业人员只需根据本次数字化地形测绘的具体要求设置计算机相关数据,就可以实现比例尺的作用。因此相关作业人员应逐渐淡化比例尺的概念,并将重点转向数字化测绘的具体要求,这将有效提高地形测绘工作的效率。

3 数字化测绘仪器硬件设备质量不过关,应加强对其的控制

要完整的运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地形测绘工作,优质的数字化测绘仪器及设备是前提,通常需要的数字化测绘仪器包括全站仪、计算机、GPS接收机及绘图仪等多种设备。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本身就属于一种要求精确度极高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正式工作前应加强对其相关仪器、设备等相关硬件的管理与监督,以有效确保数字化测绘所需仪器硬件设备的高质量,进而为数字化地形测绘实现质的升华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由前文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行业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数字化测绘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的实践证实,相关人员应明确数字化测绘的精确度并不是单单的由作业人员的技能而决定,而是与作业流程中作业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直接的关联。另外作业人员应清晰地认识到比例尺概念与精确度的关系,并适当的淡化比例尺在数字化测绘中的概念,从而明确数字化测绘的侧重点,以此来有效确保数字化地形图的高效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华幸才.数字化测绘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9).

[2] 安家骁.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几个地形测量问题的探析[J].中国地名,2011(8).

篇11

1.工程地质测绘

1.1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与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矿区内的实地勘探,了解矿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为后期的地质规划设计与施工提供精准的实地数据,因此,就其内容上来看与其他测绘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地质工程测绘主要包括测区内的地形地貌研究、以测区内的地质构造确定岩层走向等,工程地质测绘还需要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整理,为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若工程区内已进行过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测绘,那么工程地质测绘只需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些补充的工作即可。

在地质测绘过程中不仅会运用到单一的技术,更多地会应用到综合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辅助下,工程地质测量的精确性与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工程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工程地质测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1]。

1.2工程地质测绘的准备工作

在对工程建设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前需要充分搜集有关勘查区的地质资料,对工作区已进行过的工作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并根据当前工程区的工作进度恰当安排后期的工作。首先,工程地质测绘前需要搜集相关的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图、地摄影、航空摄影、卫星照片以及地质报告等,地质测绘人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整理过程中,根据勘查区的地质特征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可利用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编制有关的图表与说明书等,针对关键性的问题,地质测绘人员还需要进行实地校核、补充、修正[1]。

工程地质测绘前需要选择露头良好、构造简单地段测制地质剖面图,并根据地质剖面图掌握岩性特征、岩层顺序、地层厚度等确定测绘时岩层的填图单元与标志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或岩相变化大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多条剖面。

在地质测绘过程中的地质点的记录需要有专门的记录本,地质点要统一编号,同时在记录地质点时要全面并重点突出,对于相同的地质点可以简略记录,但是对于重要的地质点则要尽可能地采用素描和照片,并补充文字说明。在工程地质测绘结束后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包括整理记录、清绘地质草图、断层延伸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2]。地质测绘人员需要熟悉平硐、钻孔资料,这样才可以推断地层、断层以及变化规律,为勾绘地质界线提供依据。

2.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就我国现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情况来看,地质测绘方法主要包括相片成图法、平面控制测量法、实地测绘法等。

2.1相片成图法

相片成图法是最为常见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摄影的图片,结合掌握的工程区地质资料,将判明的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环境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调绘在统一相片上,在相片上标注需要调查的若干地点与线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地调查,实地校核、补充、修正,最终将调查结果转绘在地形图上,制成工程地质图。

2.2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是地形勘探工程测量的基础,只有保证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准度,才可以满足相应比例尺地形图与勘探工程测量的需要。平面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边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三角测量以及导线测量等,在选择测量的方法时需要根据工程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平面测量方法。地质测绘人员在布设控制网时需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使控制网的布设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并利用工程区周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控制点为起点,利用三角形传递的方法在工程区布设GPS控制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工作步骤,有效提高地质测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的是平差计算,传统的平差计算会采用人工参照对数表计算,这样不仅会影响测绘进度,测绘的精确度也普遍较低,随着科学计算的发展,计算机在平差计算中的作用逐渐凸现出来,通过计算机计算平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误差也降低许多,因此,平面控制测量在工程地质测绘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3实地测绘法

当工程地区没有地面摄影或航空摄影的图片时,工程地质测绘就需要进行实地测绘,通过野外工作以获取地质测绘数据。一般的,实地测绘法包括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路线法指的是沿着选择的路线,穿越测绘场地,将沿线所测绘或调查的地层、地质现象、水文地质、地质界线等填绘在地形图上。路线一般可分为直线型与折线型,尽可能地选择露头或是覆盖层较薄的地方,且观测路线方向应与岩层走向、构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向垂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量并获取更多的工程地质资料,为后期的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依据。

布点法是工程地质测绘中最为基本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大、中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2]。布点法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与测绘比例尺的要求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路线与观测点,通常情况下,观测点会布置在观测路线上,但是在选择观测点时仍需要根据观测目的与要求进行选择。

追索法属于一种辅助测绘方法,指的是沿地层走向或某一地质构造线进行布点追索,其目的在于查明局部工程的地质问题,通常情况下,追索法都是以路线法或布点法为基础进行的,再实际工程地质测绘时应搭配使用。

篇12

[关键词]数字地图 地形图 图式 变化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 P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82-2

1引言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上表示各种地物和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颜色的规则和标准,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之一,由测绘主管部门立法颁布实行。

地形图图式是一个活动的载体,其负载的各种符号、形状、大小、多少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物地貌等各种形式自然变化和人类人为的各种活动,这样中国就有1964年版、1974年版、1977年版、1996年版、2007年版的《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图式的变化和修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07版图式中各种地物的表示更加简捷,符号更加形象和完整。新版《图式》的出发点,着眼于数字化地形图的出图及入库,抛弃了手工绘图,便于识图。更能适应数字测绘现状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新版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2解读

通过07版新图式与96版旧图式相比,07 版新图式变化较大。新版图式中符号尺寸的尺

寸说明比较详细到位、分类(层)较明确,新版《图式》在符号的尺寸及符号间相互关系上更趋于严谨,便于出图。调整并规范了《图式》符号的标准结构,提高了在应用领域的兼容性。新版《图式》的变化及特点有以下几点:

(1)地形图颜色规定不同。96 版图式对于地形图颜色规定采用蓝晒复制或单色印刷,视用图需要可以使用黑棕绿三色印刷。而07版图式规定地形图颜色除可使用单色外,也可用四色(CMYK),按规定色值进行分色。

(2)新版《图式》在符号与注记上共分为九个类别: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与原有的96版《图式》的符号与注记进行相比,将96版《图式》的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划归到居民地及设施,将地貌和土质拆分开,土质划归到植被与土质分项。

(3)增加、删除及更改了部分符号

增加符号

居民地及设施:新图式对居民地内单幢房屋中增加了“有地下室的房屋“符号并提出了“突出房屋”概念。新增了管道井、海上平台、电话亭、垃圾场、独立大坟、、古迹、遗址、文物碑石、地震台、科学实验站、单柱广告牌等符号。温室、大棚在新图式中有专门的符号。对于学校、医疗点、体育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剧院、电影院、电视台、电信局、邮局等建筑物除按照房屋表示其性质和层数之外,还应配合对应的符号表示其用途。

水系:增加了渠首的概念。增加表示拦水坝长度,并采用三值标注的方法表示。

新增了输水隧道、建筑中水库、干出滩中河道、潮水沟、水中岛、沙洲、地热井、往复流向、船闸等符号。

交通:新增了地铁、磁浮铁轨、轻轨线路、快速路、高架快速路、长途汽车站、停车场、街道信号灯、收费站、服务区、地下通道、公路零公里标志、水运港客运站等符号。

管线:新增了电缆交接箱、电信交接箱符号。

境界:新增了开发区、保税区界线符号。

植被与土质:新增灌木行树、特殊树、人工绿地等符号。

删除符号

删除了旧图式中的挡土墙、立体交叉路、迹地等符号。

更改符号

测量控制点:96 版图式的GPS 控制点更名为卫星定位等级点曰把导线点符号和图根点符号进行了对换。

水系:涵洞由原来属于道路交通类改为水系类。

居民地及设施:依比例的围墙符号由原来的短线改为黑块。碑、柱、墩、彩门、牌坊、牌楼、钟鼓楼、塑像、雕塑、庙宇、宝塔、经塔、水文站、卫星地面站、喷水池、电视发射塔等符号变化较大。

交通:新旧图式中1:2000 铁路符号区别较大,火车站及其附属设施中的各类符号均有变化。新图式中公路的分级更为明晰,表示方法也更为丰富。“车行桥”系列符号与旧图式中的铁路桥、公路桥、双层桥系列符号相对应,但新图式中不再使用铁路桥符号,桥面人行道的表示由实线改变为虚线,引入公铁双层、并行桥的表示方法。

境界:新图式中的境界类符号,除村界外,其他境界符号都有所变化。

地貌:96 版图式中属于水系类的“等深线、水下等高线、水深注记”符号在2007版图式中调整到地貌类符号。独立石符号、不依比例的坑穴符号、山洞、溶洞符号、石质的陡坎、陡崖符号、崩崖符号、陡石山符号有变化。

植被与土质:2007版新图式中菜地、水生作物地、果园符号、独立灌木丛等符号均有变化,幼林、苗圃符号对应于旧图式中的“未成林”符号,符号做了简化处理。

符号变化较大的如表1。

3 2007版图式的不足之处

符号不够丰富。符号的制作,需要结合现代化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型产物,如商业繁华中心、机场、车站等场所中立体停车场的符号未予设计。

由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新版《图式》未能跟得上数据入库方面的要求。如公路等级采用圆圈,在符号制作及入库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各种注记字体相对偏小,增加了成图软件对符号色值,字体和线型的制定难度等

新版《图式》与《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颁布时间不一致,造成脱节

《图式》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测绘生产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式》符号的更新应本着不仅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规划、建设,数字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还要考虑在应用领域的兼容性等原则。

4结论

地形图图式是用来识别地形图的标识,标准的图式能够科学的反应实际场地的形态和特征,是人们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工具,是测图者和使用者沟通的语言。本文通过对新版图式的解读,希望能帮助广大测绘工作者更快领会新版图式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秦自成,申仲舒,李兆丰.新旧版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解读.浙江测绘,2012(2).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S].

篇13

【关键词】 质量指标 地理精度 数学精度 逻辑一致性 图面整饰质量 数据质量

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传统地形图的数据表现形式,无论是屏幕显示还是回放图纸,着眼点是生产编辑出符合国家规范和图式标准的地形图,其质量指标包括数学精度、地理精度、逻辑一致性、图面整饰质量和数据质量。现对这些质量指标的检查进行概略归纳。

1.数学精度

地形图的数学精度包括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和接边精度。数学精度检查时应注意所抽检的图幅或区域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检要素要齐全,所检点位应有唯一性,检验数据应准确可靠,统计计算应科学规范。

数学基础检查应在计算机上用理论值坐标检查四个图廓点、公里网、经纬网交点及控制点坐标是否正确。

平面精度可采用解析散点法和间距法进行检查。将实地采集的各种地物地形要素的坐标和间距与在计算机上采集相应的数据相比较,较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规范规定的数值。

高程精度包括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精度。利用一定的手段检测高程注记点的高程数据,利用三维坐标散点法采集地貌数据与原测数据相比较用以确定地形图的高程精度。同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化地形图的等高线绘制、高程注记点的标注及存放层的情况进行检查。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精度不应大于规范的规定。同时,等高线的高程不应与相邻高程点的高程或地物产生地理适应性矛盾,并能显示该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

接边精度检查,检查所拼接图幅在接边处各种要素是否齐全,形状是否合理,属性是否一致,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及跨带拼接是否准确。保证所有相邻要素的接边不能出现逻辑裂隙和几何裂隙,各种要素拼接自然,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正确性。接边出现超限时,应首先在内业进行检查,必要时到实地检查接边。

2.地理精度

地理精度主要反应各种要素的完整性,是否存在多余要素和遗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是否齐全,规范和技术设计规定的测绘要素是否在图上得到了表示。对于航测成图来讲存在较多困难的阴影遮盖处的地物补测是否全面,微小地物如各种检修井、电力线和通讯线杆测绘是否全面,阳台、台阶是否存在丢漏,各种人工地貌测绘是否全面。

⑵ 综合取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综合取舍过大,造成某些微小要素丢失和局部失真的现象,建筑物是否存在不恰当的综合,是否存在要素多余和不应上图的要素进行了表示。

⑶ 地物之间位置关系是否正确,地物地貌之间的表示是否协调,交通、水系、电力电信和管线网络系统性如何,是否存在由于符号丢漏或者运用不当造成相关要素之间产生逻辑矛盾的现象,如水系与道路交叉时没有桥梁或涵洞符号、等高线直接连到建筑物上等现象。等高线与地貌符号配合是否自然等,是否逼真地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

3.逻辑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对于数字地形图来讲主要体现在概念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几何一致性和拓扑一致性这四方面内容。

⑴ 概念一致性包含要素类型一致性和数据集一致性。要素类型主要包含点、线、面和注记等。对于不同比例尺地形图要素来讲,哪一种地物是用点状要素,还是用现状要素或面状要素来表示都有明确的规定,各种注记采用哪种字大、字体以及何种字库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数据集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地形图数据的层次上,哪种地貌、地物放在哪个层中,层的颜色、名称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因此概念一致性也就是要素类型和数据集的一致性,即要素类型和数据层次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⑵ 格式一致性包含数据归档、数据格式和文件命名。对于便于对地形图数字的永久保存和信息化管理来讲,数据的存储介质和目录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数据的文件格式以及文件名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对地形图数据格式的一致性、规范化就没有数据的信息化,更谈不上今后对地形图数据的入库等一系列管理和开发。

⑶ 几何一致性包含几何噪音、几何异常、几何冗余和综合取舍。几何噪音就是地形图数据中是否有微短线或微小面,这些在地形图数据中不代表任何实际的地物或地貌。几何异常主要是一些折线、回头线、重复线或自相交等现象的线,这些现象的存在有些(折线、自相交)就把地形图图形与实际状况造成了矛盾或不一致的现象,有些(如回头线、重复线)会使地形图数据量增大。几何冗余主要是代表线状地物的线上的节点是否能够很好的表达地物或地貌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一条线上的节点越少而且能够逼真的表达地物或地貌越是符合现代生产数字地形图的要求,同时对于代表地物或地貌的同一条线上的节点不能重复。综合取舍对于成图比例尺的不同而取舍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⑷ 拓扑一致性包含有向性、连续性、闭合性。有向性就是指一些用有方向的符号来代表地物或地貌的线,如地形图中的坎、斜坡等都是用有方向的线性来表示具体地物、地貌的实地特征。连续性就是表示地物或地貌的线条要连续,不能任意中断,要符合实际地物、地貌的特征。闭合性就是表示地物或地貌的线条要闭合,如大比例尺中的房屋、池塘等要素,小比例尺中的池塘、街区线等。

总之,逻辑一致性对于现代生产数字地形图来讲,不单单停留在图形的表面,有些还有更加深层次上的要求,如有些要满足逻辑学、拓扑学和结构数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形图的数字化、信息化,实现数字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利用,最终实现各个领域的信息化。

4.图面整饰质量

主要检查图式符号和线划的规范性如何,符号配置是否协调,线划是否清晰;注记尺寸和字体是否符合图式要求,注记位置是否恰当,注记密度是否合理;图面是否清晰易读,具有较好的层次性。

图廓外整饰首先应依据图幅结合表检查地形图的图名、图号是否正确;检查图幅结合表是否正确;检查航摄日期、调绘日期是否正确;检查图式版号是否正确;检查平面、高程系统是否正确;检查等高距是否正确;检查测图机关注记是否正确;检查附注是否正确等。

5.数据质量

当下CAD图形编辑能力较强,目前测绘生产所用的图形编辑检查软件基本都是在CAD平台下二次开发的成果。图形数据编辑的总体质量要求是:各种地物的编码与图层不能有矛盾;线段相交,不得有悬挂和过头现象,房屋应封闭,各种辅助线应正确;注记应尽量避免压盖物体,其字体、字大、字向等应符合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GPS技术 地籍、地形 测量工作

前言: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指利用导航卫星来测得地球的地理地貌的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深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赖,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多种学科实践、教学中。现如今,随着GPS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逐步完善,GPS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为实用、应用最广泛的导航系统,为地籍、地形的测量工作提供了便捷。本文主要对GPS技术加以介绍,说明其在地形、地籍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

1. 关于GPS技术的主要概述与主要特点

1.1 GPS技术的主要概述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程中,GPS技术逐步得到完善,它可以快速、高效、准确的得出精确地三维坐标与其他重要的信息[1]。GPS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导航、野外考察、与地籍地形测量中,较之前的测量手段更加灵活、方便,使得这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空间。GPS技术的基本定位原理是通过卫星不间断地发送卫星自身的参数与各种信息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数据,最后传输给最终系统的技术。近几年GPS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它在各种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1.2 GPS技术的特点

GPS技术的特点使得其在地籍、地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增加了地籍、地形测量工作效率,使得测量工作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GPS具有的高精度定位的特点,测量精确性大大提高,测量数据更为准确,经过实践证明,GPS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作业领域的不同精度要求的作业;GPS技术还具有布点灵活的特点,在地籍、地形测量中可以方便灵活地选取测量点,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这一特点对于GPS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GPS技术的适应性很强,在测量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小,几乎不受外界条件的束缚,这使得GPS技术得以测量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地籍、地形,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大地测量工作中;GPS的操作简便的特点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人员的使用,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更广泛的应用于地籍、地形的测量工作中。

2. GP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2.1 GPS在地形测量中的原则

使用GPS技术进行地形的测量,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只有按照原则行事才能发挥出GPS技术的最大优势。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点进行测量,测量点必须实测,不可以估计测量;测量图必须通过划分为不同的单元,然后再逐单元的测绘,单元的边界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如此一来,更加方便地形图[2]的观测;还有,在观测同一类地物地貌时,需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只有按照原则进行地形测量工作才能在GPS系统中详尽的反映出地貌。

2.2 GP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具有精度高、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地籍、地形的测量工作,使用其来进行测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地形测量的工作效率与质量。GPS技术的操作过程几乎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误差较小,还能降低劳动作业的强度,可以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地形测量中,GPS技术通过使用其自身的各种部件能够很好地测量地形地貌,从而在全球定位系统中显现出不同的地貌地物组合,形成模拟的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人们便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查得不同位置的地理信息,得到最新的地质变化状况,也可以坐在家里观遍世间的美景,还可以为国家安防系统提供巨细的地形地貌文献。GPS技术的应用对地形测量颇有益处。

2.3 GPS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GPS技术虽然比较便捷,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加以重视,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的测量问题。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电源电缆与天线的连接畅通,只有确定连接后才可开机;开机后,系统会显示相关构件的状态,只有确定一切正常,才能输入需要测量的位置的具体信息;在记录各项观测数据的过程中,不得随意地改变参数,否则会导致系统出现故障;在地籍、地形测量中,还需要对气象条件加以观测,对于气象条件的观测需要严格的按照要求来进行,避免产生信息错误的情况;一次测定完成后,必须要检查测量数据,确定所有预定作业项目均已完成才能结束观测。

3.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 GPS技术在各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常规测量存在着的一些弊端促使测绘工作选择使用GPS技术,GPS技术能够使得各种控制测量技术在精度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工作时,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测绘,大大提高了测绘的工作效率。GPS技术还可以避免精度不符的情况发生,因为它可以实时的指导定位结果,一旦不符合精度要求,便可立即重新进行测量。

3.2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工作是土地管理措施之一,一般是指在特定的土地上标明土地的所有者与土地面积等一些参数。在地籍测量中,一般可以通过界桩位置来确定土地的面积范围,进行土地划分。在GPS系统中可以利用在绘图上标注界桩的位置来实现土地的划分,然后再该面积的土地上输入其所有者等其他信息,这样便可充分、全面的录入所有的地籍信息,为日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了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GPS技术的应用策略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是极其必要的,在了解GPS技术的基础上,对GPS技术的应用策略加以分析。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GPS技术的策略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地区地域的地籍分布和控制管理,就需要应用GPS技术来熟悉整个地区的地貌、地物,进而绘制测定区域的控制网略图[3]。公路中线及横纵断面放样也是应用GPS技术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公路施工中工作人员只需将坐标点输入GPS系统,便可得到详细的地质、地貌信息,为道路施工人员提供了方便。另一个GPS技术的应用策略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土石方数量的计算,GPS系统可以方便的利用断面法计算出土石方数量。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籍测量提供了便捷的测量手段,使得地籍测量工作更为简单。

结语:GPS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籍、地形的测量工作中,为地质测量工作人员提供了不少方便。GPS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实用,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全球导航系统,在地形、地籍测量中,GPS技术的使用使得测量过程得以简化,测量结果更加精确,为地籍、地形的测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涛,李佳.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和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2]. 韦成亮.GPS技术在地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研发,20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