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镇地籍测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测绘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也得到了的广泛地应用,同时对其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国早期的测量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城镇工作生活的需求,所以必须依照先前技术,经过不断的完善,研发出符合我国当代城镇要求的新测绘方法。我国当代测绘技术不仅能为地籍测量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还可以建立强大的地籍数据库,能够方便资料的详查和系统的土地登记。使其相应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提高。我们在以下的文章中,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的意义及测量技术模式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一、地籍测量的意义分析
地籍测量工作是为了完成城镇的规划建设所采取的一项探测技术,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土地境界、土地所属权等多项内容的准确划分,通过在完成这项测量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效的反映出这个地区的土地地质情况、土地发展状况、土地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状况等,通过测量工作开展我们能够提前做好该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计划,确保其建设规划符合城镇土地发展要求。
通常开展土地地籍测量工作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能够为国家做好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信息,通过了解城镇土地管理和规划发展现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发展计划,有利于做好国家土地管理工作。其次,测绘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城镇土地开发状况,对于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通过及时的地图更新和记录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控,保护我们的不受侵犯。最后,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获取对于城镇开展现代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建筑商能够直接利用已经获取的资源数据开展建设规划和建设工作,节省了建筑资源,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于国家而言,加速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推动我国城镇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建设。
二、城镇地籍测量应用模式的分析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段,所以,国家在对城镇地籍测量技术也进行了全面投入与建设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我国的地籍测量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地籍管理体系和数据库建设,确保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保证所获取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地籍测量最大的要求,就是地籍测量的精度,那么在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其不适应的测量发展模式,不断的变更发展模式,使得其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地籍测量模式进行划分,比如包括一些GPRS定位测量、数字化测量和扫描等,通过对其进行不同模式的划分,使得不同的测绘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数字测绘技术测量模式
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产业,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绘制成像,这是当前数字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也是现代测绘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数字测绘可以得到野外基础地形图以及野外基础地籍图,这些数据资料为我国的国土管理、房产开发以及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在地籍测量中,地籍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会直接受到测量模式的影响,不同的测量模式采集到的地籍数据会直接影响地籍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的好坏。而数字测绘则会为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提供可靠标准的数据。另外,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相对较好,那么就可以多方面的供许多部门使用,无需重复测量,这也节约了测绘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测量的质量需要以科学化的流程作为保障,并且还需要注意测量工具的使用与搭配。另外在这举例说明,根据某区域数字地籍图的编辑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利用数字测绘技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把Microstation生成的图形文件引入MAPGIS后,再加入地籍要素。然后再由MAPGIS软件生成图形交换文件*.EBF文件、*.EBP文件、*.ATT文件和*.NOT文件。最后执行入库前的数据检查,若无错误则可以入库。当直接应用MAPGIS软件成图时,则需调用该软件的“编辑外业文件”功能,来编辑*.EBF文件和*.EBP文件,再执行“入库数据检杳”和“数据入库”功能.这样就律立了她籍管理信息系统。可见图表
地籍数字化成图软件成图工作流程图
(二)GPS 测量模式
这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测绘方法及测绘技术,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完成地籍测绘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定位追踪仪器来开展地籍测绘,那么在测绘过程中,GPS定位测量方式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其具有实时性、全球性等特点,在地籍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定位和测绘工作开展,通过利用动态差分法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同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地籍信息,对于完善城镇的土地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测量误差,避免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浪费资源。动态差分法在完成测绘过程中,当前一种是利用接收机接受信号,然后将接收到信号进转化,再传输到绘图软件中,将其地质情况完整的测绘出来,第二种就是接收机、全站仪、微电脑以及绘图软件组成,这种系统配备比较齐全,同时能够进行任意比例的地籍测绘工作开展,在完成测绘工作时,能够提高测绘的精确度,但是相对程序复杂一点,那么在完成地籍测绘过程时,需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合的地籍测绘。
(三)遥感测量模式
遥控感应式地籍测绘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地籍测绘方式,在当前的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利用,由于其高效率的测绘工作开展,明显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航空摄影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航空采集到的相片作为数据收集对象进一步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的地理信息,然后经过绘图软件处理后,就可以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对于测绘工作的开展,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式,提高了工作开展的安全效率,不需要进行实地测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测绘技术。
四、地籍测绘技术的影响
数字国土,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政策,其必须应用到当代城镇测绘技术中,并且联系地籍信息系统,三者关系密切。现代地籍测绘主要负责提供数据,而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则是为了能够有效的管理土地资源,为地籍测绘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存放在系统中的土地属性、分布以及相关的图形信息,将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在各个级别上提供相应的应用分析基础。利用空间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将数据库中的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数字国土不仅仅包括广泛的信息还有涉及范围较大的数据资源,其最重要的数据便是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图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而数字国土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以地籍测绘结果作为基础,通过现代地籍信息系统以及地籍测绘建立起数据清晰的数字国土。
结束语:
现如今,测绘技术与地籍测量的紧密结合,为地籍工作降低了难度,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这为土地建设工作和土地普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现代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从而自发形成了目前最高效的一套数字化测绘方案。同时,由于我国城镇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应用中,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课题, 谋求新发展,促进新技术,有力地推动地籍测量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莉. 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130.
[2]刘沙明. 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简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224.
城镇地籍调查是我国自上而下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和职责。而地籍图作为城镇地籍调查的重要依据和技术资料,它的测绘工作在地籍调查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作者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自身在这项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地籍图测绘方法。
关键词:地籍调查;地籍图;界址点
近几年来,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已逐渐进入将健全与完善土地市场作为核心内容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将土地融入市场的范畴,如果它的归属权不清晰、地理位置、边界以及土地面积不准确,就会大大降低各种地籍资料的可信度,进而导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管理土地资产的行为缺乏基本的凭证和依据。城镇地籍调查是土地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和预前性很强的工作。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针对怎么提高地籍图的测绘速度,怎么充分高效地利用现有成果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地籍图测绘方法。
1、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是地籍图测绘工作的开始工作,同时也是整个地籍调查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保证。针对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工作以及对平面控制点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重视城镇当前存在控制点的效果,并紧密联系国家或者城市坐标系。在对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上,精度一定要达到测定界址点的要求和标准;在设计的密度方面要达到测区内部对地籍细节测量的要求;在点位的设置上一方面要符合测图的需求和标准,另一方面还能够与附近的界址点保持良好的通视效果。
2、地籍宗地边长的勘测丈量与界址点的测定
对宗地草图的勘测,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勘丈。针对面积不大的宗地,要使用已经检验过的钢尺对界址边进行丈量。并且对每个尺段读数二次,取两数的平均数作为相应界址的边长;在对界址边进行勘丈、对界址点进行确定过程中,要注意对界址点的栓距进行注记,以表明界址点的具置、跟附近地物的相关关系与条件距离,方便以后在进行测绘或者装绘地籍图的时候,能够适当地将界址点及界址边当作绘制界址点、界址边附近相应地物的控制点和控制线。这个要求以及工作流程,在时候出现界址标志损失,需要重新恢复的时候显得特别重要
3、测绘地籍图、装绘地籍图的方法
相比地形图的测绘过程,地籍图的测绘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地形图的测绘通常情况下布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和图根点上,方便在进行设站的时候能够尽量控制最大的范围。然而实际上,在这类控制点或者图根点上设置站点时对于规定范围内无法测量的地物要素,通常是通过皮尺进行调绘,或者通过平板仪支导线来对其测绘的。所以在这些地区进行测绘时就会存在很大的误差,甚至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如果直接通过地形图来充当地籍原图,就会很大程度影响地籍调查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如何通过现有的地形图促进地籍图测绘速度的提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高效实用的作业方案。其过程表述如下:
(1)首先,要将已经获得的各级导线点、图根点以及界址点坐标绘制在在1 :500或者1:1000比例的薄膜上面,然后将宗地的相应界址边连接起来,并利用已经勘丈过的界址边长对其进行检查,通过这个途径,就能保证对宗地形状的真实反应。
(2)假如地籍图的图幅内是新建的区域或者地形地物较大变化的地域时,可以通过界址点和界址边当作相应宗地的临界控制线,然后根据地籍要素和控制线的联系制定出相邻宗地边界内的地籍条件和要素;而对于大多数宗地就没有必要设置站点,这种做法可以极大提高地籍图的测绘速度,保证地籍图的准确绘制。
(3)如果调查范围存在或者部分存在地形图,就可以将已经绘制好的控制点、图根点与界址点坐标的薄膜,放置在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宗地的草图上多注记的界址点、界址边界和地物的相关关系以及条件距离。进行透绘操作时,还要特别注意宗地边界部分的地籍要素,还有宗地内的其他要素等。重要的是,进行透绘的时候还要主义检查地形图的变形,发现并纠正地形图上的错误。
4)地籍图的测绘和检验
当作完上述工作,或者完成对某个街坊区域的工作后,将薄膜图放置在一个小平板上,对存在问题的界址点以及界址边与相邻地物的位置关系进行实地检查,这个过程可以不设站点。一般情况下,界址点与界址边跟相邻地物的位置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界址点存在于一些特殊位置或明显的地物,比如墙角或者房角。这个时候检查界址点有没有与地物相吻合,在地物上的相对位置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准确地表现出宗地界址边上地物的归属与特性。(2)当实际界址点与明显地物不相符时,需要对界址点到其周围地物的平面距离进行丈量,以检测与图是有没有不一致。(3)针对设置在空阔地方的界址点,要对界址点到其周围明显地物的平面距离进行丈量,以检测与测图是否相一致。(4)当界址点、界址边周围出现新增加地物的时候,要将界址点及界址边作为新的控制点和控制线,进行相应的地物的绘测。(5)实际情况中以及拆除了的地物要从图上及时地删除,对新增加的地物要进行补测。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关系的描述分析中,务必要注重界址点和界址边与其附近地物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GPS技术;地籍测绘;技术设计;控制网;精度
中图分类号:P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部门依法展开了土地调查、地籍测绘等工作,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工作过程中使用了GPS技术。所谓GPS技术,即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定位与导航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由于GPS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不仅灵活性、高精度等优点得到更好完善,并且测绘精度、速度和经济效益都大大优于其他常规的测绘技术与方法,已逐渐成为城镇地籍测绘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1 静态GPS技术测量方法
利用GPS定位技术,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它主要由GPS接收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来决定。控制测量主要使用HD8200X静态机,采取的是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式。该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中海达HD8200X静态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根据基线长度和要求的精度,按HD8200X静态机外业的要求同步观测四颗以上的卫星数时段,时段从30min至几个小时不等。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5mm+1×10-6D),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采取这种作业模式所观测的独立基线边,应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以利于观测成果的检核,增强网的强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2 GPS网的技术设计
GPS网的技术设计是GPS测量工作实施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GPS网的图形设计和GPS网的基准设计。
2.1 测量的精度标准
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对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GPS网的用途。精度指标通常均以GPS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形式为
mR=δD+pp×D
其中:mR为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误差(mm);δD为与接收设备有关的常量误差(mm);pp为比例误差(ppm);D为相邻点间的距离(km)。
根据GPS网的不同用途,其精度可划分为表1所列的五类标准。
表1 不同级别GPS网的精度标准
2.2 GPS网的图形设计
根据GPS测量的不同用途和GPS网图形设计的一般原则,GPS网的独立观测边均应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图形的基本形式包括三角形网、环形网和星形网。
三角网的三角形边由独立观测边组成。几何图形几何结构强,具有良好的自检能力,能够有效地发现观测成果的粗差,以保障网的可靠性。同时,经平差后网中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分布均匀。但其观测工作量较大,尤其当接收机的数量较少时,将使观测工作的总时间大为延长,因此,通常只有当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接收机数目在三台以上时,才单独采用这种图形(如图1所示)。
图1 三角形网
环形网是由若干含有多条独立观测边的闭合环所组成的网,这种网形与经典测量中的导线网相似,图形的结构比三角形稍差。环形网的优点是观测工作量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自检性和可靠性,其缺点主要是,非直接观测的基线边(或间接边)精度较直接观测边低,相邻点间的基线精度分布不均匀(如图2所示)。
图2 环形网
星形网的几何图形简单,但其直接观测边之间,一般不构成闭合图形(如图3所示),所以其检验与发现粗差的能力较差。但这种网的主要优点是观测中通常只需要两台GPS接收机,作业简单。因此,在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等快速作业模式中,大多采用这种网形。它广泛用于工程放样、边界测量、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
图3 星形网
2.3 GPS网的基准设计
在全球定位系统中,卫星主要被视作位置为已知的高空观测目标。所以,为了确定接收机的位置,GPS卫星的瞬时位置通常归化到统一的地球坐标系统。现在全球定位系统采用的是WGS-84坐标系统,是一个精确的全球大地坐标系统。而我国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及1980西安坐标系。通常在工程测量中,还往往采用独立的施工坐标系。因此,在GPS测量中必须确定地区性坐标系与全球坐标系的大地测量基准之差,并进行两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3 GPS控制网的布设
3.1 GPS平面控制
研究区附近有国土局、房管局2000年施测的D级GPS控制点,经勘查这些点点位保存完好,外业检查这些点点位精度良好。作为本研究区的首级控制,在整个科学城2研究区内均匀地进行E级GPS点布设(平均边长为2000m),共埋设30个E级GPS点,编号为E00151~E00180;E级GPS点均埋设永久性标石,采用混凝土现场灌制标石或水泥路面刻字标志:标心采用规格统一的Ф12mm,长8cm的不锈钢标志,标志顶部刻有“+”标记,作为测量距离与坐标的中心位置。E级GPS网观测使用经检查合格的中海达GPS接收机,外业每时段采集数据超过50min,要记录开关机时间、仪器高等相关测站信息,GPS网平差计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按下述内容及要求进行检核计算。
1)同步环检核
采用单基线处理模式时,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见表2。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步环,可不重复检核。
表2 限差等级
2)异步环检核
在整个GPS网中选取一组完全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W应满足:
其中:Wx,Wy,Wz为坐标分量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δ为相应级别的精度(其计算公式为: ;a、b为仪器精度;d为相邻点间平均边长)。
3)复测边检核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n为复测基线边数;δ为相应级别的精度)。
3.2.2 布设一级导线与图根
在E级控制网基础上,地形变化较大地区加密一级导线及图根导线点,再加以GPSRTK图根点,以满足测图的要求。
1)水平角采用方向法观测,一级导线观测三测回,图根导线观测一测回,支点左右角观测一测回;垂直角采用中丝照准法观测,一级导线观测二测回,图根导线观测一测回;斜距采用对向测量,一级导线观测二测回,图根导线观测一测回,支点采用二次棱镜高法各观测垂直角和斜距一测回。
2)一级导线观部分采用GPS方法进行测量,观测时间为45min,GPS平差计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GPSRTK图根点采用二次测量,取其坐标平均值。
3)本研究区的边角网观测记录采用手工记录,经初步计算和检查后,选用清华山维NasewV3.0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数据输入格式选用HSZ格式,斜距输入,平差选用一次迭代、单次平差。
3.2 精度统计
坐标平差的各项技术指标统计见表3、表4。
表3 GPS一级导线网精度
表4 精度检查结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静态GPS卫星技术作为地籍测量中一种测绘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城镇地籍测量的误差,而且也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会不断深入,静态GPS测量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广阔,在城市测绘工作中也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籍图;测绘要素;精度指标
1 引言
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它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地籍测量有其特殊的行业背景,不能简单地把地籍测量工作与地形图测绘工作等同看待,但是两者依据的测绘理论与方法是一致的,当前的新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也大有用武之地,结合测区地形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规范取舍测绘要素,按照《图示》综合表示图上内容,就成为当前地籍测量的研究热点。通过点位图形库层面划分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充分发挥“两图”优势,从而避免重复测绘,不断提高成图质量和作业效率,以适应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2 地籍控制测量
2.1 图根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点一般采用GPS布设高级控制网,然后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加密。根据测量规范,GPS控制网要求达到D级网精度,一般要联测3~4个高等级控制点,布设GPS点时尽量保证点位分布均匀,观测环境良好,并且能够长期保存。完成GPS静态观测与平差计算以后,利用导线测量方法加密图根点以满足测图需要,导线的布设方有符合导线和闭合导线,尽量采用符合导线,少用闭合导线。此处不推荐采用GPSRTK的方法加密图根点,因为RTK测量的对中和置平误差较大,城市地区信号的遮挡和干扰比较严重,不容易达到精度要求,而全部采用GPS静态测量则代价较高,故用GPS控制和全站仪加密的方法布设图根点在当前来说是高效并且可行的。
2.2 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
GPS观测的高程精度较低,故图根点的高程一般要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获得。这里亦不推荐采用水准测量引测高程,因为图根点之间距离往往达到数百米,水准测量架站次数过多,整条导线误差容易超限,而采用三角高程还能平面和高程同步观测,架站次数减少一半,大大加快了效率。为了保证精度,需要采用2”全站仪进行观测,测量前必须对所有仪器、棱镜进行校正,斜距两个测回,垂直角四个测回。
3 地籍图测绘要素
地籍图应该表示界址点、独立地物、道路、水系、管线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表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3.1 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应该实测,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对明显的界址点用极坐标法测定其坐标值,对无法由仪器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可用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然后利用实测的界址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量算宗地面积。
3.1.1 界址点测量的资料收集整理
进行界址点测量时,应该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首先要根据收集到的土地权属资料和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在工作底图上标记出界址点的位置以及宗地的用地范围、权利人和姓名,并在图上统一编制界址点点号和宗地号,注记出与地籍调查表中相一致的实量边长。然后制作界址边长误差表,根据实量边长和坐标反算边长之差来反应界址点的观测精度。
3.1.2 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界址点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角度半测回并进行2C差校正,距离测一测回。仪器在每个测站开始作业时都必须用控制点或以前测量的界址点进行检查校正。对于墙角处的界址点,在照准棱镜时会产生目标偏心的问题,包括横向偏心和纵向偏心。对于横向偏心,要求界址点P和棱镜中心P’ 到测站点A的距离AP=AP’,即放置棱镜时必须使P 、P’ 两点在以A为圆心的圆弧上;而对于纵向偏心要求棱镜位置放置后能读出PP’ ,用实测距离减去或加上PP’,尽可能的减少测距误差。
3.2 建筑物(房屋)测绘
建筑物测绘是城市地籍测量的重点工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保证测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测绘房屋均以墙基脚为准,并标注建筑物材料和层次。临时性的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及建筑物轮廓凸凹在实地上小于0.2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可用直线直接连接,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并注记“天井”二字 测绘居民地要求准确反应实地各个房屋的轮廓和建筑特性,房屋一般要求逐个表示,主要房屋、附加房屋和同一房屋有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的都应分割表示,居民地范围要以相应的线状地物符号或地类界表示清楚;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大的门顶和街道两侧、楼前的台阶应予以表示,私宅的门顶和台阶不表示,台阶按投影测绘,但若不足3级,悬空楼梯一般不表示;街道两侧用铁皮木板玻璃砖等材料装饰的商业实地宽度大于lin的商业门脸,外轮廓用虚线绘出范围;未封闭的阳台或全封闭的阳台均用内实外虚的方法表示,飘楼及大于lm的飘檐等悬空建筑以虚线描绘其外轮廓范围,飘楼加注飘出的层数。落地的阳台室外走廊及有支柱的室外走廊可综合房屋内表示,悬空阳台用虚线表示,似飘楼而其下有承重柱的楼房以《图式 中的廊房符号表示,两端及中间支柱按实地情况配绘,不依比例的支柱不论其形状如何均用直径lmm的圆圈表示;房屋四角有加固垛时,按加固垛测绘房屋,当房屋四角无加固垛但边墙有时按房屋角测绘;郊区居民地门前的水泥院落需要在适当的地方标注“水泥”,面积l0m 以下的非住人房屋、街道旁占用人行道的简易房、电话亭、正在拆除的房屋、建筑工地内临时用房、庭院内建造的非永久性的简易小屋、楼顶的楼梯间以及简易厕所等等均不表示。
3.3 独立地物的测绘
独立地物一般有对应的地物符号,对于没有统一符号的,可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取舍。对于山顶的电视发射塔、微波传送塔等应测出来,而电视接受天线和楼顶避雷针可以不用表示,固定的交通岗亭要进行测绘,而广告牌、公汽牌等则可以省略;桥梁、广场、街道的路灯要表示,而单位内部的装饰灯不表示,街边公园以及单位内部的大花坛(大于l5m )需要测出来,测区内的散树和路边行树不用测;测区内的塔、亭、阁及景点内的假山石应择要表示;企事业单位学校大门前或大门内正中横卧地面的名称牌,宽在2m以上的需要依比例用虚线表示,符号内加注“厂标”或“校标 等。
3.4 管线与垣栅的测绘
管线与垣栅是城市地物中非常重要的地物,表示其拐弯点要准确测绘。对于1万伏以上的电力线必需测绘,其他电杆不表示,检修井和污水篦子不用表示;围墙、栅栏、栏杆等一般应该测绘外线,围墙测绘外边线,遇门要断开表示;上部为栏杆式围墙的,当底座的围墙体高出地面1.0m时按围墙表示,否则按栏杆表示;当围墙与房屋交接或围墙与房屋的阳台、门廊等交接时只测单实线,不需绘围墙符号,当房屋搭建在围墙上时(如靠紧围墙的简易房),宜将围墙表示完整。
3.5 注记
单位名称、行政村名、自然村名、道路名称、公路等级、建筑材料及层次注记尺寸按《图式》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原则上要求标注权属单位的标准名称,同一院、大楼有多个单位时,注记主要单位名称即可;居民地、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河流、山丘、桥梁等名称均需实地调绘,单位名称前为县级名称的可省略;建筑物应注记结构、层数、材料于房屋范围线的适当位置,注记位置应指向明确、明确、醒目、易读,尽量不要压盖符号。
4 精度指标
图根点对测绘成果起质量控制作用,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成果的精度,因此图根点的测绘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来完成。一级图根点用GPS静态方式联测国家已知点得到,然后再一级图根点的基础上用导线测量加三角高程的方法加密得到二级图根点。一级图根点精度指标参见GPS测量规范D级网的精度指标,此处主要介绍二级图根点精度指标。
4.1 图根平面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其中n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小于500m时,其坐标闭合差不大于0.02m,方位角闭合差限差为:,相对闭合差可适当放宽。基本精度指标为: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干±0.05m,相邻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25m。
4.2 图根高程测量精度指标
平面图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数据采用三角高程测定,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工作同时进行。s为边长(km),HC为基本等高距,D为距边长(km),仪器高和觇标高(棱境中心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中数。
关键词:地籍测绘;数字测绘技术;测绘控制导线;数字化测绘方法
前言
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这也使土地资源紧缺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合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做好土地资源的全面规划,这就对城镇地籍测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成图速度快、坐标精度高等特点,将其在城镇地籍测绘中进行有效应用,可以有效的确保测绘的精度,所获得的地籍信息准确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1 地籍测绘概述
地籍中主要是记录土地及地下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信息,通过图形、数据及文件等形式进行记录。地籍信息的获取,可以利用地籍测绘来实现,地籍测绘通常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种测绘行为,在具体测绘过程中,需要利用测绘技术来对土地的地籍信息进行整理,具体操作步骤以测绘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及动态更新等为主。在地籍测绘中引入数字化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测绘的精度和地籍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地籍测绘所获得的数据,是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后续施工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地籍测绘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测绘质量的全面提升。
2 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地籍测绘中的方法
2.1 建立测绘控制导线
建立高等级的测绘控制导线是测绘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具有较高手精密度的测绘仪器,执行严格的测绘步骤,并实现对基本控制点坐标的获取。近年来,GPS技术和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应用十分广泛,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地籍测绘工作中三角测量形式,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控制导线的准确性,而且使测绘人员劳动强度得以降低。在具体对基本控制导线进行布设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布设时利用静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利用GPS中自带的平差软件,在获取基本控制导线点坐标时更具便利性。
二是布设基本控制点可以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利用这种方法时是在已有的基本控制导线点位上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具体的操作程序及标准要求,当获取到坐标点位后,需要对坐标点位进行平差处理,以此来对测绘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消除。
三是在布设基本控制导线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较近的已知的基本控制导线坐标。
2.2 数字化测绘方法
2.2.1 实时动态差分技术
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主要是针对于城镇地籍信息测绘中一些较开阔而且建筑物较少的地带,在具体测绘过程中,测绘得到的坐标点位及地籍信息要随时输入到电子手簿中,并进行关系草图绘制,当测绘工作完成后,则需要将获取的坐标点位输入到电脑中,然后利用电脑成图软件成图。利用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不仅具有工作效率和测绘精度的特点,而且对工作现场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这也是在当前地籍测绘中较为常用的测绘方法。
2.2.2 全站仪测绘
当所测绘地区存在着建筑物遮挡,或是电磁波信号无法对其进行覆盖时,界址点或是地物等地籍信息则可以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测绘。需要在测绘前建立基本控制导线,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全站仪来进行碎步测量,并利用全站仪来存储所则得的地籍点坐标,草图在现场即可绘制出来。等测绘工作完成后,可以利用全站仪中的存储的坐标信息和现场的草图来完成地籍图的绘制。利用全站仪对地籍进行测绘,能够实现对地籍死角的有效测量,同时与全棱镜设备进行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测绘效率,降低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
2.2.3 数字摄影技术
在地籍信息测绘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摄影设备来获取地面地籍信息,在内处理后所获邓的信息在电脑在进行匹配,完成地面模型的创建,并利用专业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近年来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全数字摄影技术以其成图面积大、良好的经济性及精确度等优点,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2.2.4 扫描成图作业
扫描成图作业主要是充分的利用已有的地形图或是地籍图,通过扫描软件来将原始测绘图扫描到计算机中,以此来将获得的栅格图变成矢量图,从而获取数字化地籍图。但这种由原始图所获得的地籍图,必然会受到原始图精度的影响,需要成图后对基本信息进行补测和修测,并进一步核实一些重要地籍信息点位,避免存在错误或是大的误差。
3 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详细的地籍调查工作
地籍测绘工作开始之前,要深入调查与其相关的所有地籍要素,同时清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面积及界址线等关系,并进行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在对地籍点位标注时,所输入的属性信息要保证完整性,并建立健全数字测绘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3.2 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等设备进行地籍测绘时,首先必须建立基本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的要求必须满足委托方允许的控制等级。一般地基测绘工作中,测绘等级分为一、二级,依据《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有5″、8″、12″三级,5″级导线点必须建立在四等以上的控制网中进行控制。
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密度要求:1:500的地形图分幅图大于等于3个,1:2000比例的分幅图不少于4个,埋石点的位置、坐标信息、点位等级等方面的信息应记清楚,防止混淆。
在进行一级和二级控制点布设时,要求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及各种交会测量方法,对图根控制点进行加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布设图根导线长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并要对左右角及圆周角闭合差进行测量,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平差。
4 结束语
在地籍测绘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有效的提高测绘工作效率,确保了测绘精度,而且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求,使测绘工作变得更为轻松,所获取的测绘数据及地籍信息,能够为后续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马策,文雪巍.基于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特点及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