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
试想,如果一个只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天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的是多么的可怕。但是,当今小学教育体系却是一个类似于制造考试机器的程序,将学生的天性禁锢,将学生的其他才能忽略。这样违反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有所更改。
一、小学儿童学习综述
(一)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由于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幼儿阶段主要是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为本质的定义。所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比如主导活动的转换,幼儿将开始系统的接受教育,取代原来的游戏活动。家长方面,需要在过渡期亲自辅导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引导孩子认识主要活动已经成为了学习。让孩子有准备的面对学习任务。老师方面,不应该过于强调纪律性的培养而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更不能保证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关注学生言语、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不要强求孩子的听课认真程度,因为此时孩子的生理水平还不能有高度,长时间的注意,老师应该耐心的引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
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任务往往让低年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会怀念幼儿时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那段时光。所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是提炼人类的知识宝藏,为未来发展及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做准备,需要打好基础。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以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他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的额影响主题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学优生的学习策略比学困生更有效,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转化,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自觉的地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合适的时期引导孩子学习外语将会极大减小他们在以后学习外语的难度。有研究认为,十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如在此关键时期给予个体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儿童语言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中的机能主义认为儿童习得语言首要动机在于交流观点和为人理解。所以儿童语言习得以后,老师要给他(她)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其应用,鼓励与他人交流。此外,老师还应尽量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愉悦的情景活动,这不仅是儿童快乐的来源之一,而且也是培养他(她)们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发展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对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注儿童的学习障碍,在如今如此功利,急切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如果一个孩子本身就患有学习障碍,而老师给予积极的关心,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日后的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耐心的指导和关心这些同学,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1.3中等年级的发展关注
一般将学生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所以,老师应当关注中等年级的思维发展。老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加大关注,增加关心,让孩子顺利发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鼓励为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较为完善,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考试分数为导向,过分强调成绩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很多家长评价孩子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即是考试成绩的高低,长期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应该从生命毕生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实现对孩子的培养。
综上所诉,当今小学教育,并没有注重结合幼儿发展做出教学指导,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应试教育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老师应当结合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心理教育学是以优化人类的心理机能、开发人类心理潜能、促进人类心理全面发展和维护人类心理健康为目的的新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和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心理教育实践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1]。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逐渐认识并利用自身心理机能和发掘自身潜能的历史,人类从学习直立行走到用语言进行言语交流,从简单的石器制造到现在的太空遨游等等,其实质都可以看做是人类对自身心理机能的开发利用的结果。因此加大对人类心理机能和潜能的研究和开发,不仅可以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将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教育学自提出以来,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认识视角,对其具体含义、目标和方法等问题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和阐述,认为对于心理教育学的界定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教育学就是研究一切有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开发个体大脑机能和维持个体心理和谐状态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行为或活动的规律和过程的学科。而狭义的心理教育学则是指以开发和提升个体心理机能、维持个体心理和谐状态为目的,以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和前提,研究外界通过何种方法和原理对个体进行影响使之达到社会需求或个体期望的标准的教育性活动。
二、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从整个人类的演化进程来看,心理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心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却只有短暂的数十年的光阴。因此对国内外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等的心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心理教育学理论的建构和方法技术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古代心理教育思想探究
古代的心理教育思想主要蕴育在教育活动当中,同时通过制定某些制度,如刑罚法律、教育制度和伦理制度等社会规范,影响个体心理各项机能的发展。中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一般包含于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中,比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卦辞和爻辞,包含着对人的意志、品行和人格的教育与规范等;《尚书》中记载了舜帝希望通过典乐来健全人格教育,至禹帝时更是把舜帝的人格教育总结出九种优秀的人格特质的事例,表明在当时已经开始注重通过外在教育塑造人们优秀的人格品质;《孟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诫人们想成大事,就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等。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的“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告诫人们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只要做到“省察克治”、“胜私复理”和“行知合一”,就可以成为儒家理想中的圣人,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教育的典范。同时,教育制度的设定也有利于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如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下,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和数六种等基本的才能,这些不仅是生活必备的能力,对人心理机能的开发利用同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如礼即礼节,学习礼节,尊长有序,是一种品行教育,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乐即音乐,演奏音乐有促进心境平和、陶冶情操的功效,这和舜帝的想法是一致的。西方古代心理教育思想主要产生和发展于古希腊时期的“和谐教育”思想和“自然教育”思想当中[3]。“和谐教育”思想即希望通过教育的实施使人的知性、德性和心性得到和谐发展。如古典课程“七艺”和算术、几何学及体育等基础课程的设置,其作用和周朝六艺的相同。“自然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提出对于儿童的教育应该根据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和卢梭等[3]。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应该依据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编排,每一科目都应该仔细的分成若干阶段,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促进其心理发展的目的。卢梭认为教育应该是在儿童自由地、自然地发展的基础上施加适当的辅导和训练,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来进行特定的任务教导,如幼儿期主要进行身体动作和基本感觉的培养,儿童期则通过对外部感觉和各种活动培育情感、独立性和信心,少年期的重点是开发智力,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青年期要进行心理和道德的联合教育,培养慷慨、同情心和友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此外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要求候选者“品行端正”、“德才兼备”。隋朝开始的科举制,更是期望通过对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使读书人拥有“治国、平天下”之大能。虽然这些制度的实施主要目的并不是心理教育,但是也产生了心理教育的效果,如对于人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四大发明”,所以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归入“隐性”的心理教育当中。
(二)国外心理教育学的建立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产于美国,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韦特海默于1896年在费城建立了一个心理学诊所,他强调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来矫正儿童的偏激行为。这一观点标志着心理教育治疗作用的开端,也标志着人们更加注意心理卫生健康问题[4]。但是国外心理教育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在康德的《论教育》一书中单独列出一章“心理之训育”来探讨心理教育方面的问题。康德由于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提倡理性和自由,推崇道德教化,认为教育只不过是帮助儿童完善理性和使之成为完整的人的工具,通过教育将某些东西灌输给儿童并使这些东西依靠儿童本身发展出来,所以“心理的训育”是外在教育和自身心理发展共同的结果。最早的心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是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在苏联具体的时代环境下,在自己的帕夫雷什中学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根据男女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生活背景的特点,对学生的感知、记忆和认知思维等心理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通过“自然教学”、课外阅读和劳作等多种渠道拓宽心理教育的实施路径。教育家如裴斯泰罗齐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建立。裴斯泰罗齐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观点,即教育应是在人自然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辅导。他认为教育应该与心理研究相结合,教育过程应该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对儿童的教育课程设计和结构上也要建立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而且这种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应该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单独的,以此促进学生心理的整体的发展。赫尔巴特也认为教育中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整体,并且要和学生的整个观念系统相联结。赫尔巴特认为综合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编排和系统联结的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整体的发展。裴斯泰罗齐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融入心理学知识,提倡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施加教育,这些理论不仅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而且避免了由于儿童心理发展不到位而造成了学业困难或者使儿童产生自卑、厌学等问题。此外,很多学者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著作也大大地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如197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苏联学者彼得利斯的著作《发挥你的潜能》,本书是一本指导个人自我教育的心理教育教材;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杜•舒尔茨出版的评价“成长心理学家”的观点、方法和人格模式的著作《成长心理学》;1982年,英国学者理查德•尼尔森所著的《咨询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的单列出一章,从心理咨询心理学角度概括性地阐述了心理教育的理论观念和一系列实践;1982年,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出版的专门谈“教思维”的著作《思维的训练》等等[5]。
(三)国内心理教育学的建立
我国直到1989年陈中永教授《心理教育学论》一文的发表,第一次把心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新学科来进行论述。陈中永教授根据国内外心理教育的研究指出心理教育学是针对心理机能的训练和教育的,心理机能是主要的研究和教育对象,并不是作为教育成果的附属品,这也标志着我国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学的正式诞生。陈中永教授此后发表多篇论文来讨论心理教育学的建设问题,如《论心理教育研究的社会意义》、《国外心理教育研究及其启示》和《心理教育的未来发展》等。陈中永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心理教育学研究》一书,是一本把心理教育提升成一门学科的高度来看待的专门著作。这些作品促进了我国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尤其对心理教育学学科理论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与心理教育学相关的理念并作出了很多的研究,如王国维先生和班华教授等。王国维先生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提出可以把人的能力分为两种:身体的能力和精神的能力,而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就是体育和心育,并且认为智育、德育和美育是“心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近代学者首次提出的有关“心育”的问题[6]。1989年,班华教授认为“心育”就是心理教育,是指培养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7]。在此后的研究中,班华教授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关“心理教育”的理论,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是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是促进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8]。除了上述的几位学者的研究,还有很多的学者就心理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也有很多学者将理论带入了实际生活进行了实践。主要的心理教育的相关著作有:1995年,申荷永、高岚出版的富含中国文化的《心理教育》,陈家麟教授的《学校心理教育》;2000年,王希永、瑞博出版的《心理教育概论》,肖仕汉出版的《学校心理教育研究》;2001年,沈贵鹏出版的《心理教育课程论》;2003年,刘晓明出版的《视阈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选择》;2007年,崔景贵出版的《心理教育范式纲要》等等。这些理论著作的问世,不仅为以后的心理教育学研究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很多理论的方法也为心理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也展现出心理教育学极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途。
三、心理教育学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教育学建立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多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新的研究取向、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积极型心理教育
积极型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其理论来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9]。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研究心理学的视角都更加关注人的正常的、向上的、健康的和成熟的个体心理,心理教育学也应如此,应该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和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机制,以达到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开发利用人类的心理潜能目的。
(二)以进化的视角研究心理教育学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都坚持人类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认识论也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心理教育学研究应该以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类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激发人类心理潜能的问题上大有作为。
(三)与脑科学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学
心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机能,而心理又是脑的机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教育学研究时,可以和当前的脑科学的研究相结合,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心理教育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0]。同时,由于现在的脑科学的发展,可以利用脑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的心理教育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形象化和个性化,从而向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迈进。
四、心理教育学未来发展展望
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载体之一,应针对初中阶段所安排的体育锻炼内容,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往往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如身体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参加对抗性项目,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开展协调、技巧性项目,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力性项目,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过多或过早地目睹了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意志品质差,缺乏自信,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体育学习和测试。
3、人际交往缺陷
中学生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4、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5、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交代不清楚,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饱受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同时,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此外,在器械教学过程中保护和帮助不当,如保护和帮助的位置和时间不当、手法不娴熟或是保护多余,以及因天气不佳、练习场地混乱等引发的外界环境干扰,也是造成心理发展障碍的原因。
二、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个体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造成心理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形成某种集体心理气氛。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态度诚恳、亲切、耐心,注意言传身教,使学生产生温暖的感觉,引导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来对待学习,从而战胜困难、克服恐惧。此外,教师还要关怀和鼓励学生,营造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激发练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加强学生身体基本技能的训练
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检查、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
3、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启发、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还可采用直观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如对某些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型讲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训练,使学生自我比较,从而产生练习的欲望,以增强自信。
4、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每一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不愉快”,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乃至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终身学习;学习成果认证;学习型社会;老年教育;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一、从“教育”到“学习”:理念的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终身学习”理念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修订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将“教育活动”定义为“有意识的活动,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旨在引发学习”,且进一步将“学习”定义为“个人通过经历、实践、修习和听讲而在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或者行为方面的获取或改变”。请您为我们详细解读这两个定义。
杨进: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得到了普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潮流开始转向“学习”,从“终身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包括我们现在倡导的“学习型社会”而不是“教育型社会”,我非常认同这个转变的过程。我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活动”的定义有三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一是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二是交流在其中必不可少;三是最终目的,即引发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习”的界定也非常严谨,我认为这其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主体是学习者个人。第二,这个定义的排序是经历、实践、修习、听讲,把经历和实践放在前面,把听讲放在最后。我们不要认为教育仅仅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这只是学习的一种途径,即听讲。这里我想引用的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第三,涉及的方面包括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行为,而不仅是我们常常说的“知识”。第四,获取或改变,获取是增加,改变是调整,这两个方面的结果都很重要。
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重新认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我们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发学习者自主学习。我曾经看到一所小学的体育课本,其中有一节的题目是“跑”,上面对于“跑”的定义是大腿带动小腿做循环运动。我没有研究过体育教材,但我认为过度的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我再举一个例子,我20世纪70年代去法国的时候,接触到了由伊里奇提出的著名的“非学校化社会”思想,抨击现代学校制度的种种弊端,这一思想席卷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非学校化”浪潮,振撼了70年代的国际教育界。
二、学习的三种形式及其认可:现状与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通过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的渠道获得的。您曾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参与起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的指导意见》。请您简要分析这一文件。
杨进: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学习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将考试分数视为学习成果,通过分数衡量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态度、价值观,以及执行力等能力。我们对学习成果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社会生活需要多种多样的能力,我们不能只盯着考试分数。
我们通常把学习分为三类:正规学习(formal learning)、非正规学习(no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我认为“非正式学习”这个译法不妥,这是站在传统教育的立场上去评判的。什么是“正式”?什么又是“非正式”?很多态度、价值观都是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获得的。我认为应该译为“无一定形式的学习”或者“未定形式的学习”。
相关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通过非正规的和无一定形式的渠道获得的,约占75%~85%,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衡量的能力往往只是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取的那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的指导意见》有利于推动我们对75%以上知识的衡量和认证。比如老年教育,它是成年人的一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并没有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可。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应遵循哪些原则?
杨进:主要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学习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局限于对15%的传统知识的认证。第二,对传统的学习体系与制度加以改造,使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就像一扇旋转门,学习者可以来去自如,要为学习者的需要服务,把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为体制服务。第三,对已有学习成果的认可。例如,一位女士通过在家照顾生病的家人、向社区护理人员学习、进行网络学习等拥有了较高的护理水平,她只需再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护士职业证书,没有必要再去护理学校学习。丹麦的一位教育学家将学习分为四类:日常生活的学习、学校的学习、互联网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学习。区分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正规还是非正规,有形还是无形,而在于是否有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我们目前的学历体制只是认证了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缺少对其他学习活动的认证。因此,我们需强调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成果认证的重要性。
《世界教育信息》:国际社会在促进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的成果认证方面面临着何种挑战?
杨进:挑战是存在的。一个是教育系统内部人员观念的转变,还有一个是教育体系的过时和死板,以及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过,现在不仅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学习成果的认证,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受终身学习理念,着手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的成果进行认证,如菲律宾等。韩国建立了学分银行系统,菲律宾发放主要记录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多元学习体系护照,这些国家都在积累经验,不断前进。我国应认识到自身教育体制的不足,从体制出发改变现状。
三、国家资格框架:
连接各种学习途径的“立交桥”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一些地区和国家建立了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全面融通的国家资格框架,建立连接学习的“立交桥”,把技能、胜任力和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一方面,国外有何另您印象深刻的做法?
杨进: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根本是对所有学习成果的认证。对学习成果的认证需要有明确的定义、能够反映将有可能获得的资格的标准。“资格”包括学位、文凭、各种证书等,实际上是对学习者所完成某阶段的学业和拥有的知识、能力的“奖励”。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就是实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等值与融通。近年来,很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连接各种学习途径的“立交桥”。例如,英国是最早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其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的建立。2000年,为了对不同资格进行比较,英国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NQF),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了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 and Credit Framework,QCF),以促进学习者的学分转换以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推进终身学习进程。欧盟于2008年正式通过了欧洲资格框架,其目的是在欧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资格互认参照标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颁发的各级资格证书,重视学习结果的认证。在欧洲资格框架的基础上,欧洲还制定了一系列学分和资格认证体系,用于认证学习结果。目前,东盟也正在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资格认证框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学习借鉴,建立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把知识和技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否则,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这方面无法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
我国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困难在于管理体制不够灵活。虽然我们在认识上、理念上已经发生转变,但是在制度体系层面仍需做大量工作。值得高兴的是,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已经将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写入文件,但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建设学习型社会:
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界教育信息》:正如您提到的,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请您谈谈对学习型社会的看法。
杨进: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适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一个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依靠每个省、市、县、村的共同努力。
我觉得,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抓手就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刘延东副总理在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过,让城市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我觉得这就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定义。城市中的很多资源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甚至医院、工厂、街道。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者也无处不在,小到新生婴儿,大到垂暮老人,都是学习者,从摇篮到坟墓,这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努力建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曾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型城市是学习者的城市,学习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促进终身学习的根本目标。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老年教育:
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教育部将出台并实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请问您对老年教育有何看法?
杨进: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后期阶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资源需要对老年人开放。在美国学校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很多退休人员和年轻的学生一起学习。南非种族制度的废除使黑人有了上学的机会。为了弥补老一辈黑人曾经失去的入学机会,南非的教育体系灵活处理,让他们也获得入学机会。因此,在南非就出现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上学、一家三代同时毕业的情景。学习是一项基本人权,我国13亿人都是学龄人,都有学习的权利。我国的教育体系、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应该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教育内容也应该更加丰富,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权利。老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许没有其他教育那么高,但教育不能简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而且,老年教育能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思考,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明确表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年龄而歧视、剥夺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
六、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回归本质,服务社会
《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多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请您为正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高校提出一些建议。
杨进: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稀释”了高等教育资源。许多地方院校为提升学校形象、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纷纷转型,并改名为大学。在我看来,学校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要满足学生、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是应用。但现在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率不太理想,这就说明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离。所以,对于那些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高校,我认为这不是转型,而是回归本质。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数量非常高,但转化率却不到20%。很多院校教师是为了成果而科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科研。
因此,传统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
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中去,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统一起来,对塑造其健康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敏感期,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这种心因性的矛盾不但会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也有可能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时间不长,师资力量、理论基础等方面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地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同时,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随着社会群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有严重化的趋势,大学生中因为心理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体育教育成为承担大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做出了调整,不仅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科工作的开展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
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的,通过对人的了解和分析,解读教学现象并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水平,以符合人对教学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目的就是将心理学的精髓融入到教育发展应用当中。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大力组织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和应用,教育更加注重心理教育、德育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其作用正逐步凸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心理学的根本思想正是通过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发展并挖掘学生客观存在的潜能,促进教育成效最大化。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为此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人大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特别是仍在读书的学生,思想里的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参与认知等起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作用。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人的客体条件不同,对方法的接受和吸收程度也会不同,例如同样一种记忆方法可以帮助A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生搬硬套到B学生身上效果可能就不明显,教育心理学讲究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调整方案和验证其方法的适应性,从而找到最优方案。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教育的本身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同时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本源能量与驱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保持求知欲,不满足于仅限于课本的知识,使其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注重思维拓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知识水平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学者是瑞士学者裴斯泰洛奇,他倡导的是一种遵从自然的思想。德国学者赫尔巴特则认为教育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为此进行了多次验证。1913年,有关著作中关于教育心理学内容的研究部分主要是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与个体差异等。而西方当时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侧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教育心理学的本质认识存在着局限性。而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直到近代教育心理学才真正的开始。20世纪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课题很多是围绕三大定律开展的。这个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才慢慢走入正轨。40年代教育心理学引入了儿童性格及其他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50年代,新兴科技的兴起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学科传播与影响角度来看,教育心理学在当时都是从发展阶段逐步向成熟阶段过渡。6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从纸上谈兵向应用科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美国首先提出了要将理论转变为实践,而在随后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家有了更多新的尝试,教育心理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的21世纪,人才的培养被视作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际化竞争使得人才教育与培养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寡也是体现国家实力的表现,同时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因此,在人才已然成为一种资本的时代,教育心理学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实践中,挖掘出人无限的潜能,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教育心理学目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发展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是教育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时展的客观需要,也只有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才能在祖国人才培养方面找到更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所想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老师从中了解从别人角度看到的自己的心态,更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本质上实行教学,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但代表着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课程,将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牵扯着祖国的下一代,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
四、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一批专家学者在积极消化吸收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得以不断拓展,个别领域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然,当代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手段创新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等。结合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教育心理学今后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 研究内容系统化
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动机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内容展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这些理论必将逐步走向融合;在理论观点上,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吸收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的同时,我国自身的有关研究也将全面系统地展开,并及时融合到已有理论体系中去,使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系统。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一开始注重学逐渐转到注重教,以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必将出现“学教并重”的格局。单一的学或单一的教都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以学习心理或教学心理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模式都存在极大缺陷。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熟知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并动态地监控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或反思过程,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身教学效果。因此,不仅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2 研究方法综合化
教育心理学研究较多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但随着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生理化取向。此外,多层线性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模糊数学等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也将日益受到重视,从而给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带来方法学上的支持,为教育心理学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当然,过分强调数字化和高科技也有不妥,还要看到质性研究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结合起来,实现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 研究取向多元化
综观我国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诸多研究取向[1]。1)建构主义取向:建构主义对当前教学设计、知识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心理健康乃至教师的培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必将继续存在下去。2)后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主张多元化,反对还原论,倡导怀疑、批判和否定,反抗传统,它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研究以及学科教学心理、网络教学等方面。3)社会认知取向:近年来,受社会认知取向影响,教师效能、班级或学校效能等集体效能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4)认知主义取向:在认知主义理论影响下,已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形成诸如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和动机研究等研究热点,几乎成为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主流。
4 研究情境生态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心理实验的生态效度提出质疑。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情境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应该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生态性,应尽量创设相对自然的研究情境,以有效揭示个体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心理机制。为实现研究情境的生态化,还应注重研究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学科心理学问题,今后的研究主题可能不仅要研究人们如何学习等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更要研究人们如何学习写作、计算和阅读等更为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研究贴近教学实践,真正改变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
5 社会因素与个体差异研究并重
以往因学科特性及其研究方法所限,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的探讨多集中于学校情境,对校外的各种社会变量少有关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应只局限在学习的本质、过程、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上,还应重视师生交往,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教养方式、经济地位,乃至社区环境等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当然,在强调社会因素的同时,个体差异研究仍应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2]。随着对人类研究的不断深入,个体的独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通信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包括不受严格的学校教育时间的限制和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空间限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新情况一方面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应在教学情境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使其个性得到鲜明发展。此外,要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为教育实际服务,对个别差异的测量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即使勉强度过几年大学生活,将来面对社会的竞争,很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疾患。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属于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否则,对自己的神态举止特别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二、造成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造成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2.社会现实的影响
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学生学费的经济来源。虽然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但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此类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在一些高校的有关调查中发现,产生此类心理问题的同学大多数学习成绩和活动表现都很一般,甚至还有一些同学为自己是贫困生而羞耻,进而生怨,从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针对这类情况,心理专家指出,如果自卑、自闭心理淤积过久,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3.应试教育制度
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渡保护,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和学习与生活、就业的压力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使大学生心智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
三、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1.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有效地使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直接顺利开展。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心理问题早发现和主动干预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因此在大学新生中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及时发现有困扰的学生,通过预约咨询主动提供帮助,可以防患于未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
引言
信息化教学能力属于教师专业教学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利用信息与传播技术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素质过程中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进行充分利用。根据中学语文学科来讲,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是为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结合多种信息资源构建语文信息化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方式。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中学需要重视的问题,从而构建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信息化综合素养。
一、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点,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不断的应用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的提高市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现代教师专业化教学是指教师以自身为主体不断强化语文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知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学水平,以此促进中学教师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在就是未试用社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对自身专业化教学水平进行提升,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在教室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一要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并将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到学生学习中能够培养出符合我国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第二点,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或者运用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是逐渐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学生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内,对于知识信息的学习逐渐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学习的丰富资源,信息技术亦能够改变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因此,中学应积极开展线上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比如微课、慕课、网易云课堂等各大学习平台。以此来扩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性。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来讲,学生信息知识学习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
二、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一)强化信息化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整合
中学语文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主导。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教师信息化通识知识。信息化通识知识是指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互联网教学方式、在网上收集语文教学资源以及制定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等。将信息化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促使教师深层了解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具备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理念和原则,根据信息化知识与语文教学进行课堂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并将其应用到到语文教学实践中。
(二)开展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探讨
中学管理人员应鼓励教师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强化语文教学的交流教学质量,学校是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的综合能力。目前来讲,中学语文教师的数量有限,所。彩内容。为落后,为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需要学校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积极收集信息教学知识,以此来确保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开展进行语文知识探讨会,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学的欠缺点,亦能够促使语文教学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和研讨会,突破传统区域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另外,开展教师之间的友谊竞赛,比如,校内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从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自主意识,有助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质量。
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
提高教师自主、积极的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形成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以此满足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教学,因此,高校可以建设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与改革是提升学校语文教育的重点,学校不仅要完善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亦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与保障。多个学校和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开展优秀信息化课程评选等活动,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层的挖掘以及收集,并能够将优质的资源通过学校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共享,提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引导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对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培训
学校应注重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以此来确保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根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教师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标准性的教学培训制度,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难以满足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完善的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流程,以此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学校可以在校内进行培训,利用教师富余的时间进行培训,根据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水平进行针对性培训,与此同时,可以对教师培训的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以利用优秀教师作为培训主导,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实践培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构建不同的培训课程并鼓励教师自行选择,根据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欠缺点选择适用的课程内容,以此来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影响较大。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学校重要的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亦能够扩展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霍帅. 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获取途径的相关研究[D].延边大学,2014.
[关键词] 精心备课 营造环境 优化课堂 达成目标 挖掘因素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活动是在学科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掘并利用好学科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只有关注到每一个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才能使之更好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一、从学情出发,依据学科和教材特点及学生心理需求精心备课
提倡教师写个性化教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备线条,备思路,可以说,教案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在内容上,不只是看书写工整,字数多少,而且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利于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做到:在研究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的接受心理,要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研究教法时,要多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考虑,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方法;要充分预料课堂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复杂心理变化,对指导好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考虑如何调控好课堂上随时发生的问题和如何抓住有利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很积极。
比如,我校“数学问题本位新探索”子课题实验教师,就很好地探索出“以点备课”的新思路。即教师首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将各知识块依据其自身特点化分为知识点,然后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将各知识点按其特点和学生思维需要灵活的、科学的交叉重组,为我所用。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调控手段,教学中“以点引线,以线带点”促使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在课堂上要保持愉悦的心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活跃、和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学科渗透的关键。而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自觉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心和成功带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具体表现为态度和语气要和蔼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口气,用激励性的语言,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低年级教师应尽量说易于学生接受的儿童语言,从语气、语调到表情,从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到着装发型,都努力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实验表明,儿童只有在心境愉快的情境下,情感才真实,思维才活跃,想象才丰富,个性才能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努力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努力使环节间的导语过渡自然亲切,内容趣味化,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点拨、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从而以最佳的学习心理获取知识。课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伙伴,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心理安全自由的低重心的良好的 “学习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及被赏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乐于学习。比如,一年级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时,精心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坐在月亮船上不停的划动着,美丽的画面与音乐相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通过老师的范读、范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很好的体现了“心理渗透快乐识字”的教学理念。再如,一位中年级教师讲的《一件运动衫》,当出现小男孩和康威老先生的画面后,适时插入了一首《爱的永恒》,乐曲的旋律一下子打动了学生情感的闸门,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情感达到了,也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会中体验成功
心理渗透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地直接依据,因此要求实验教师课前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化。课上各种教学手段都要努力为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认知目标的基础之上,去发展情感和心理目标,在学会中,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以往我们的老师往往对此不够重视,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或者有认识,但研究的不够。试想,如果一堂课的任务都不明不白,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设计混乱,学生参与低效,谈不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谈何心理渗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并围绕目标积极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五、针对学科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的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语文课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就可积极挖掘语文课的资源,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学《将相和》时,一为高年级老师就确立了心理渗透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3个故事,领悟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启发学生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和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课文中的3个故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宽容、豁达和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品格。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英语创新教育的意义
英语创新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就是要改变学生以记忆词汇和规则为主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转而以启迪式和发现式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不仅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在他们身上培植出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今后能够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认知未来世界的能力、探索客观真理的能力、解决人类重大课题等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通过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也会促成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培育出教师的创新精神,并逐渐积淀为意识成果,最终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外环境。
第二章 英语创新教学模块
在英语基础教育中提倡和推行创新教育应该采用什么途径和方法是我们努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学习直接构成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载体。因此,将常规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赋予创新学习的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并能在他们身上培植出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为了不使实验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我们研究把一堂课中有可能产生创新教育效果的一个教学片段扩展成为一个有其独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的创新教学过程。我们把这个被扩展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称为一个创新教学模块。模块教学法是本研究采用的最基本、最主要、最能显示特色的方法。通过教师课前有意识的设计创新教学模块,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解决疑难问题和重要问题,促进教学双方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块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但却不是孤立的一个片断。创新教学模块因其具有明显的、能启发、激活和构成创新思维的功能,所以在教学中的投放能形成创新教育的亮点,对整节课产生辐射作用,并能改变整节课的教学结构。适量的投放创新教学模块,能使学生思维品质获得显著改变,促进学生英语技能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促进教师的教育方式向着创新性教育方式发展,形成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
我们研究的立足点是英语创新教学模块的内容选择途径,模块特征、结构和功能,投放原则和策略,并期待通过模块的连续投放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学生英语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英语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模块设计研究;2)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育模块投放研究
第三章 研究过程及效果
第一节 英语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模块研究
一、英语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模块试设计与试投放研究
此阶段的模块教学试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模块的设计和模块的投放。我们希望通过对英语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模块的设计和投放能够探讨以下问题:模块的内容选择途径,模块的命名、特征、结构和功能,模块的投放原则和策略。
尽管我们已有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但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我们来说是新的课题。我们学习了***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创造力和直觉》〔汤川秀树 1987〕,《思维心理学》〔汪安圣 1992〕,《创造心理学》〔周昌忠 1986〕,《创造性思维是学习的基础》〔卡尔梅科娃 1981〕,《需要 ━ 创造论》〔章韶华 王涛 1992〕,《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蔡克勇 张秀梅 1999〕等理论, 对创新教育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48个模块,在初一、高一各班试投放。通过对这些英语创新教学模块的定性研究,我们归纳出了模块设计的六个基本内容:
1、模块内容:模块内容的选择以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学习为基本内容,把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教学作为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载体。运用恰当的创新教学策略,使常规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富有创新性,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的同时,发展和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才能。模块的质量要求:(1)模块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发展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是有效的;(2)模块的设计和使用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3)模块的投放不破坏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是教学的有机组成;(4)模块是一个教学片段,但不是一个孤立的片断,它辐射并影响模块前段和后段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使整堂课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又突出创新教育的功能。
2、模块名称:模块名称要反映此课堂教学片断的内容,通过阅读模块名称即可大体知道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如:《印刷术的发展》、《三峡大坝的利与弊》、《我的英语报》、《钱币》、《由登山想到的 ...》、《“求职”在课堂》、《广告》、《自己动手 收拾行囊》、《物品的价值》等等。
3、模块功能:模块的投放要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两个目标。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会英语和提升自己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以发展创造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技能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英语创新教学模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学生在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了英语技能,或在训练英语技能的同时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英语知识学习的模块还是英语技能学习的模块都须包含学科能力目标和创新能力目标。
4、投放时段:模块的长度一般为15-20分钟,但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如综合性学习,也可长达1-2个课时。模块不是孤立的一个教学片断,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整堂课要以模块为核心,辐射并影响模块前段和后段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既能使整堂课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又能在模块投放时段突出创新教育的功能。
5、观测记录:在创新教学模块投放的过程中,观测学生的各种行为,并将所观测到的内容于课后记录下来,用于投放效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中。
6、分析评论:教师学习分析评论模块的设计和投放效果,是为后期英语创新教学模块系列设计和系列投放做准备。通过学会评价模块的设计和投放效果提升教师自身的设计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方式向着创新性教育方式发展。
二、英语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模块系列设计与系列投放研究
对英语创新教学模块的内容选择途径、命名、特征、结构、功能、投放原则和策略有了初步轮廓后,创新教学模块设计与投放研究进入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实验阶段。
根据实验的性质和任务,教学中投放的具有创新性质的模块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要求。模块在质量上必须在创新教育上有突出的功能和价值,全部模块之间有各种功能的搭配,总体兼具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的特征,形成合理有效的模块系列。我们选定在高04级5班进行两个学期的模块系列投放,以评估创新教学模块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的效益。我们两学期共设计和投放了56个模块。从英语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功能来看,模块涉及了词汇学习,语法学习,阅读理解,英文写作,口语交际,单元复习,总复习,主题辩论等形式。从创新教育的功能来看,有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的模块,这些模块起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具体和流畅的作用;有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模块,这些模块能发展学生的类比能力、质疑能力,突破思维定势;有培养思维独创性的模块,这些模块唤起了学生的创造兴趣,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有提高学生思维严密性和深刻性的模块,这些模块对学生逻辑思变能力的发展有教好影响。
模块《新建的汽车厂》的设计者拟从不同于教材的角度,让学生从另一侧面去思考汽车工业带给了我们哪些利和弊。模块《诡计》的投放者引导学生层层剖析故事,步步引出观点,分析事物的表面特征,探究其背景原因,剖析人物思想动机,最后抛出问题:电脑工程师彼尔是如何摆脱跟踪逃出旅馆的?这两个模块的特点是为学生设计出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运用开放性的评价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关于汽车工业带来哪些利弊,有学生说,汽车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造成很多事故。车祸多了,就有更多的人进医院,就需要更多的医生和建更多的医院,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极大的浪费。关于电脑工程师彼尔是如何摆脱跟踪逃出旅馆的,有人推测主人公乔装打扮后走出旅馆的;有人推测主人公躲在货梯中等跟踪他的人走后再离开旅馆的;有人推测主人公拉响火警警报器趁乱逃脱的;有人推测主人公就躲在511房间里,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既然彼尔可以自己逃出旅馆,为什么还要他的朋友帮忙?大家为之一震。任课教师瞬间做出了聪明过人的反应,“同学们,你们说呢?”一位学生很快做出妙答:“如果彼尔等到摆脱跟踪他的人再去乘飞机就晚了。”学生的“节外生枝”给课堂添上精彩的一笔。开放性的教学,师生都没有预先准备好的一套内容,双方都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能有效地激活师生的创造欲望,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质疑,促成无数的奇思妙想产生,促成课堂中新因素的产生,训练了师生双方的思变能力,有利于师生创造能力的共同提高。
我们不仅进行模块系列的设计和投放研究,同时还进行散在的设计和投放。散在的设计和投放是指每一位英语教师设计并在各自班上投放1-2个创新教学模块。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在于每位英语教师都能提高自己创新教学模块的设计能力,积淀创新教育意识,促进教育的方式向着创新性教育方式发展,最终形成创新教育的环境。
第二节 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学模块投放研究
一、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育模块
隐含在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是重要的创新知识,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介,转化的过程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活化。英语创新教学模块必须体现英语语言的基本学习法则。这种既包含创新功能又体现英语学习法则的教学模块称为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学模块。
二、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活动特征是建立英语学科思想方法的依据
研究语言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活动特征,即人们是怎样学会外语的,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英语学科思想方法体系或教学法则。
在理论上,我们借鉴了著名心理语言学家有关母语和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证明,人们学会外语和学会母语的心理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儿童在母语环境中接触母语并在交际中使用母语自然学会了母语。这种学会母语的方式被称为母语的习得。母语习得模式表明,人们首先习得语言,后发现语言规则,再在交际中运用规则创造出无数的新句子。这种“语言第一、规则第二”的学习过程在二语/外语学习者身上也体现得十分充分。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具备基本语言能力的学生比不具备基本语言能力的学生学习规则和内化规则更快更有效。
二语习得研究者还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内部天生有个语言系统,又称内部大纲。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实际上受到两个语言大纲的牵制。一是国家规定颁布的教学大纲,一是学习者内部的语言大纲。规定大纲的学习顺序与内部大纲的习得顺序是不一致的。教师更多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在要求学生建立语言学习系统,而学生确在按自己的方式构建内部大纲。这样,规定大纲与学习者的内部大纲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其结果自然是许多学生无法学会教师教授的东西。二语习得错误分析研究还表明,学生并不会按照教学大纲来构建自己的内部大纲,他们总是在按着自己的方式构建内部大纲。他们构建内部大纲时,不仅使用了母语习得中学会的归纳和过度归纳学习策略,还将母语习得的策略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而正迁移则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了外语学习。过度概括错误和迁移错误都是学生在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在过度概括时,他们用已知的外语知识;在迁移时,他们用已知的母语知识。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活动中,正确的语言输出和错误的语言输出总是凸显出不协调。他们认为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则总是此时正确彼时错误,而且产生这样的语言错误是没有任何可见的理由,有些甚至还是“永远不可更改的错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生交互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归咎于教与学的失败,削弱了双方的信心。其实,这是外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正常的现象。学生在构建他们的内部大纲时,正确与错误总是无休止地交替更换着,内部大纲在循环式地被打破、再构建,一直朝着正确的语言系统发展。
学生在构建内部大纲时,习得活动和学得活动在交替进行,习得的语言和学得的语言分别产生且功能不同。S.D. Krashen著名的输入监测说认为:外语的习得主要是把输入变为吸入,输入语被理解了,习得就会产生;一旦习得了足够的语言,学习者就能够开口说话和写作;语言主要是习得的,学得的语言只起到修正的作用。Bialystock认为,习得的语言处于学习者潜意识层中,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支配着学习者的语言行为,是产生高度自然流畅的输出语的操作系统。使学生“浸润”在英语环境中,是他们获得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使用着两个学习策略: a 采用了母语习得中的学习策略:归纳概括,又常常过渡归纳概括。如当他们获知被动语态的构成后,他们会造出The math problem was worked out by James himself的正确句子,也会造出 Our plan for a short trip was maked yesterday的错误句子,就是因为他们过度归纳概括了被动语态规则:所有过去分词的构成都是在动词后加ed。类似的过度归纳概括错误比比皆是,数不胜数。b 迁移自身已有的母语规则来指导二语学习,又时常负迁移。如他们会发现They often sit in the classroom与母语规则相似,就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造出He often sit in his own room的错误句子来,甚至在许多与母语规则差异甚大的地方也使用母语的规则来遣词造句。语言学家们把学生使用这些学习策略引起的学习行为称之为学习者在构建自己的内部语言大纲。学生更倾向于在运用语言时遵循自己的内部大纲。这个现象在被控制的语言运用中不太明显。在不被控制的语境中,更自由、更自然、更注意语义时,这种现象就十分明显。
语言习得者的内部大纲是潜意识的建立起来的,这种潜移默化的结果需长期不间断的“浸润”在目标语环境中才能产生。学习者最初学习外语的阶段是他们构件自身内部语言系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只接受语言而不输出语言。当自身语言系统构件到一定程度时,学习者就能开口讲话和写作了。与之相反,我们原来一直认为语言学习者是通过训练语言输出来内化语言规则的。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是通过接受输入语来内化语言规则的。还有证据表明,既使学习者不经过语言输出也同样能够有效地或者说更有效地内化语言规则。以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为例,在最初的语言学习阶段,学习者都有一段“沉默”阶段。正如婴儿不会生下来就能讲话。在它的“沉默”阶段,它一直“浸润”在成人的语言之中。一个不会讲英语的儿童,甚至可以是成人,初到讲英语的国家时不能够讲出英语一样,他们都经历了一段“沉默”阶段。在“沉默”阶段,学习者只接受语言而不输出语言。这一阶段却是他们构建语言系统的重要阶段。当学习者自身语言系统构建到一定程度,他们就能开口讲话了。类似成人为儿童念故事书一样,儿童听过多少遍以后就能讲出故事的大概,而且语言流畅且正确无误。这一语言学习过程也证明了学习者构建语言系统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输出语总是在语言规则形成后才能发生。
自然学习者不是一级一级地分别掌握语言规则,而是从一开始就完整地(不分级地)接触语言。他们只会注意到最明显最基本的语法现象并学习掌握之,在后来的学习中再逐渐地完善。学校的学生不是自然学习者,但自然学习者学习语法所使用的策略却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
习得只有在语言交际中才能发生。交际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交际是无意识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在交际时注意的是语言意义,有意义的信息差促成习得活动发生。交际是内化语言规则的唯一手段,只有交际活动才能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由于在学得的学习活动中语言知识是通过操练分别掌握的,学习者一次只能掌握一个为表达某一语言结构的技能,结果语言的有机结构被肢解。这些散在的支离破碎的语言是不能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的。只有在交际时,学习者才能够将平时散在的语言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块儿,构成为某交际活动所需的语言系统。交际活动越频繁,学习者所需构建某功能系统语言的时间就越短,速度就越快,语言表达就越流畅。学习者正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断发展语言能力的。
三、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基本内容
我们根据上述7个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活动特征确定了英语学科的思想方法体系或教学法则:
l.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让学生首先接触学习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新的语言规则,再在交际中运用并内化规则。
l 不要认为学生的内部大纲与成人标准的语言体系相差甚远,就阻止他们建立自己的内部大纲。我们不仅不能阻止他们建立自己的内部大纲,还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内部大纲。
l 学生只获得语言知识是不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习得英语的环境,使学生“浸润”在英语中,这是他们获得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l对待学生在课堂交互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必须采取更宽容些的姿态。在一些活动中,可以有选择地纠错,如忽视与前面学习无关的错误。在另一些活动中,完全不要纠正错误,如果纠正错误会扰乱学生专注意义表达的话。应减少学生怕出错的焦虑,维持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不要过多干预学生运用归纳和过度归纳、正负迁移等自然学习法则,只有他们自身内部的暂时语言系统形成了,才会有语言输出。
l在教学中,不要强迫“鼓励”学生说英语,要允许他们有“沉默”阶段,学习速度不同的学生的“沉默”长短也应不同。评价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在有效学习,不是衡量他/她说了多少,而是看他/她是否真正意义上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专心于身边的互动学习,是否在动脑筋。教师只有在学生的内部语言系统较为成熟时再鼓励他们开口讲话。这样,一些学生就不会因为过早要求他们用英语说话引起高焦虑和不专心了。
l 在教授某一语言结构时,应先教授那些最明显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一段时间后,待学生对这一规则已能较正确熟练使用时,再在合适的时间和地方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余一些细节。不要纠缠或过多纠缠语言的结构,要将理解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义上,始终让学生明白语言结构是为语言意义服务的。
l 课堂上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交际活动中要注意:a.语境尽可能真实; b.完全不要纠错,降低学生的焦虑度,维持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只需在心里记住学生犯的最基本的错误,在后来的学习中,在恰当的地方,再巧妙地安排强化训练;c.交际活动的设计应是让学生完成某项任务。
四、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学模块设计和投放
在英语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教学模块设计和投放中,我们沿袭了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并注意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英语学科思想方法,更有效地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培养相结合。
新增的英语教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前期的研究。重“教”更重“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创新教育研究更有实效,突显创新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功能。
我们继续在高04级5班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模块系列投放。模块突出了英语学科思想的各个方面,全部模块之间仍有各种创新教育功能的搭配,总体兼具培养和训练学生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特征。两学期共设计和投放了51个模块。
除了模块的系列设计和投放研究,我们继续保持进行散在的设计和投放。每一位英语教师设计并在各自班上投放1-2个创新教学模块,继续提高教师自身创新教学模块的设计能力。
以模块《广告》为例,它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功能,也体现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科思想。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通过让全班学生为某胶水厂设计一则广告和评价个别学生自己设计的商业广告两项贴近生活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课堂上使用的几则广告是学生自己用电脑或美工制作的),并以一个“你可以就同学设计的广告中的某些地方或提出问题、或给出建议、或部分的或全面的评价”包含了三个难度系数(问题━易、建议━中难、评价━难)的问题来吸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由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可供优、中、差三类水平的学生自行选择,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从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少学生敢于挑战自我,能够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就绝不挑易的回答,大部分差生的勇跃参与及表现出的自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令人难忘。整堂课学生都“浸润”在英语中,教师也没有纠正学生的“口误”。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受到了尊重,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成就感一直持续到了最后并形成。从同学自己设计的几则商业广告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感受到他们的创造欲望和激情。
《广告》教学活动目的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活动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之。活动的内容设计还促使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的环境设计真实,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活动中不同难度问题的提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条件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一个既令人高兴也令人感慨的现象是:一些开放型的、兴趣广泛的、我们普遍认为的“差生”,敢于跨越某些思维的极限,从而获得全新的与众不同的思想;而一些墨守陈规的“好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敢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难以获得创新的灵感。模块《广告》投放时两个“优秀学生”与设计者谢蓉佳(班上“最差生”之一)之间的对话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一现象。一位学生问番茄酱广告的设计者:“你的产品怎么没有名字呢?这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如果记不住产品的名称,是广告设计的最大失败。”他是在用课文中学到的关于广告设计的知识来质疑对方。设计者说,“我的产品有名字,XXX就是产品的名字。”“那不是产品的名字,X是未知数,XXX表示某某谋。”“众所周知,有一则广告的产品名字是XX。我想你也知道。如果你能记住XX,你就一定能记住我的XXX。”另一位同学质疑设计者,“你的广告设计非常不合理。我们都知道,斗牛看见红色就进攻。而你的斗牛刚开始看见斗牛士手中的红披肩还进攻,当斗牛士打开红披肩,上面出现一瓶XXX番茄酱时,斗牛立刻停止进攻,反而后腿几步,卧在地上看着番茄酱流口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儿。”“你知道吗,这就是创造。”看见质疑者不满意该回答,教师立刻补上一句:“什么是创造?跨越常规一步就是创造。”此话令众多同学点头称是。上面这段对白的确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它为全体学生带来了如下好处:这一过程促使学生个体把自己的思维水平、思维品质与他人的和集体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通过内在活动进行比较,从而矫正自己的思路,调节思维方向,改进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情态动词》是知识性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块,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第一、规则第二”的语言学科思想。教师在教授该项语法时将理解放在了第一位,使学生在理解了情态动词含义的基础上很好地把握住了情态动词不同结构的用法。通过投放此模块,实现了学生学习和运用情态动词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教学步骤如下:
1、复习must、can’t、might。教师拿着一张画着一个外国人的图片问全体同学:Is he Chinese? (Ss: No, impossible.) He can’t be Chinese. He must be English or American. Is he American or English? (Ss hesitate.) I’m not sure,either. Englishmen and American men look quite the same. He might be American or he might be English. I just now used the modal verbs: must, can’t and might. When should we use must? (Ss: When we are very sure about something or somebody.) When should we use can’t? (Ss: When we are very sure about something or somebody that isn’t …) When should we use might? (Ss: When we are nor very sure about somebody or something.)
2、引入must have done、can’t have done、might have done。教师对前排一学生耳语,那位学生立刻走出教室并关上了门。教师问全体同学:Where is Hong Guo? Has he gone to Beijing? (Ss: No, impossible. He was here a moment ago.) He can’t have gone to Beijing. He was here a moment ago.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 might have gone? (Ss: He must have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He might have gone to the toilet.) You gave perfect answers. And you correctly used the modal verbs: must have done and might have done. When should we use must have done? (Ss: When we are very sure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or somebody who did …) When should we use can’t have done? (Ss: When we are very sure about something that didn’t happen or somebody who didn’t do …) When should we use might have done? (Ss: When we are nor very sure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or somebody who did …)
3、学生看图叙述故事,要求在叙述时使用must have done、can’t have done和might have done。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架子上的蛋糕不见了。谁拿走了它?是高个儿的约翰还是矮个儿的汤姆?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编故事。他们在故事中自然地、正确地使用了must have done、can’t have done和might have done的句子结构。如:
John must have taken the cake because he was tall enough to get it.
Tom can’t have taken the cake because he was too short to get it.
Tom might have taken the cake because he might have used a ladder to get it.
John can’t have taken the cake because he is always a good boy.
在教师精妙设计的语境中,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must、can’t、might的用法)中理解了新知识(must have done、can’t have done、might have done)的结构和用途,并在教师安排的活动中学会了正确运用它们。与此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构件英语句子的能力同时得到训练,达到模块设计的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功能目标。
第四章 总结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对英语创新教学模块内容的选择途径、模块的特征、模块的结构和功能、模块的投放原则和策略有了明晰的认识并能设计出符合英语学科特点且能改善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的模块。
我们的教师能够在模块内容的选择上以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学习为基本内容,把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教学作为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载体,运用恰当的创新教学策略,使常规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富有创新性,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的同时,发展和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才能;模块在投放时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两个目标;在模块投放的过程中,教师学会了观测学生的各种行为,评价模块的设计和投放效果,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对自身及对课堂的监控能力。
我们是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的。我们对课本原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组合,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创新活动。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从传授式向着师生围绕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双边多向、多边多向的教学方式转变。
学生的英语技能、创新思维、意识、欲望和能力通过培养得到发展。我们在常规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的能力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l 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空前提高,越来越多的班级采用全英语教学。
l 学生正确构建英语句子的能力增强。在说话和写作时,能在专注语言意义的同时分出小部分注意力在语言结构上,其流畅快速的表达能力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l 学生对新语言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明显改善。
l 学生的推理能力增强。
l学生的思维更流畅。他们不墨守成规,面对问题情景,提出的不同类型答案越来越多,时有独创观点产生。
l 多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创新活动,其创新热情和欲望高涨,创新能力增强。
实验证明,英语创新教学模块投放发展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书目:
[1]《创造力和直觉》汤川秀树 ﹙著﹚
[2]《思维心理学》汪安圣 ﹙著﹚
[3]《创造心理学》周昌忠﹙著﹚
[4]《创造性思维是学习的基础》卡尔梅科娃﹙著﹚
[5]《需要 ━ 创造论》 章韶华 王涛 ﹙著﹚
[6]《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蔡克勇张秀梅 ﹙著﹚
[7]《创新教育模块化路经》总课题组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