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

试想,如果一个只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天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的是多么的可怕。但是,当今小学教育体系却是一个类似于制造考试机器的程序,将学生的天性禁锢,将学生的其他才能忽略。这样违反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有所更改。

一、小学儿童学习综述

(一)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由于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幼儿阶段主要是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为本质的定义。所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比如主导活动的转换,幼儿将开始系统的接受教育,取代原来的游戏活动。家长方面,需要在过渡期亲自辅导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引导孩子认识主要活动已经成为了学习。让孩子有准备的面对学习任务。老师方面,不应该过于强调纪律性的培养而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更不能保证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关注学生言语、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不要强求孩子的听课认真程度,因为此时孩子的生理水平还不能有高度,长时间的注意,老师应该耐心的引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

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任务往往让低年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会怀念幼儿时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那段时光。所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是提炼人类的知识宝藏,为未来发展及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做准备,需要打好基础。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以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他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的额影响主题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学优生的学习策略比学困生更有效,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转化,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自觉的地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合适的时期引导孩子学习外语将会极大减小他们在以后学习外语的难度。有研究认为,十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如在此关键时期给予个体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儿童语言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中的机能主义认为儿童习得语言首要动机在于交流观点和为人理解。所以儿童语言习得以后,老师要给他(她)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其应用,鼓励与他人交流。此外,老师还应尽量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愉悦的情景活动,这不仅是儿童快乐的来源之一,而且也是培养他(她)们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发展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对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注儿童的学习障碍,在如今如此功利,急切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如果一个孩子本身就患有学习障碍,而老师给予积极的关心,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日后的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耐心的指导和关心这些同学,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1.3中等年级的发展关注

一般将学生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所以,老师应当关注中等年级的思维发展。老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加大关注,增加关心,让孩子顺利发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鼓励为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较为完善,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考试分数为导向,过分强调成绩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很多家长评价孩子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即是考试成绩的高低,长期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应该从生命毕生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实现对孩子的培养。

综上所诉,当今小学教育,并没有注重结合幼儿发展做出教学指导,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应试教育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老师应当结合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篇3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篇4

心理教育学是以优化人类的心理机能、开发人类心理潜能、促进人类心理全面发展和维护人类心理健康为目的的新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和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心理教育实践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1]。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逐渐认识并利用自身心理机能和发掘自身潜能的历史,人类从学习直立行走到用语言进行言语交流,从简单的石器制造到现在的太空遨游等等,其实质都可以看做是人类对自身心理机能的开发利用的结果。因此加大对人类心理机能和潜能的研究和开发,不仅可以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将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教育学自提出以来,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认识视角,对其具体含义、目标和方法等问题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和阐述,认为对于心理教育学的界定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教育学就是研究一切有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开发个体大脑机能和维持个体心理和谐状态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行为或活动的规律和过程的学科。而狭义的心理教育学则是指以开发和提升个体心理机能、维持个体心理和谐状态为目的,以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和前提,研究外界通过何种方法和原理对个体进行影响使之达到社会需求或个体期望的标准的教育性活动。

二、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从整个人类的演化进程来看,心理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心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却只有短暂的数十年的光阴。因此对国内外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等的心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心理教育学理论的建构和方法技术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古代心理教育思想探究

古代的心理教育思想主要蕴育在教育活动当中,同时通过制定某些制度,如刑罚法律、教育制度和伦理制度等社会规范,影响个体心理各项机能的发展。中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一般包含于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中,比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卦辞和爻辞,包含着对人的意志、品行和人格的教育与规范等;《尚书》中记载了舜帝希望通过典乐来健全人格教育,至禹帝时更是把舜帝的人格教育总结出九种优秀的人格特质的事例,表明在当时已经开始注重通过外在教育塑造人们优秀的人格品质;《孟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诫人们想成大事,就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等。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的“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告诫人们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只要做到“省察克治”、“胜私复理”和“行知合一”,就可以成为儒家理想中的圣人,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教育的典范。同时,教育制度的设定也有利于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如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下,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和数六种等基本的才能,这些不仅是生活必备的能力,对人心理机能的开发利用同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如礼即礼节,学习礼节,尊长有序,是一种品行教育,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乐即音乐,演奏音乐有促进心境平和、陶冶情操的功效,这和舜帝的想法是一致的。西方古代心理教育思想主要产生和发展于古希腊时期的“和谐教育”思想和“自然教育”思想当中[3]。“和谐教育”思想即希望通过教育的实施使人的知性、德性和心性得到和谐发展。如古典课程“七艺”和算术、几何学及体育等基础课程的设置,其作用和周朝六艺的相同。“自然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提出对于儿童的教育应该根据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和卢梭等[3]。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应该依据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编排,每一科目都应该仔细的分成若干阶段,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促进其心理发展的目的。卢梭认为教育应该是在儿童自由地、自然地发展的基础上施加适当的辅导和训练,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来进行特定的任务教导,如幼儿期主要进行身体动作和基本感觉的培养,儿童期则通过对外部感觉和各种活动培育情感、独立性和信心,少年期的重点是开发智力,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青年期要进行心理和道德的联合教育,培养慷慨、同情心和友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此外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要求候选者“品行端正”、“德才兼备”。隋朝开始的科举制,更是期望通过对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使读书人拥有“治国、平天下”之大能。虽然这些制度的实施主要目的并不是心理教育,但是也产生了心理教育的效果,如对于人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四大发明”,所以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归入“隐性”的心理教育当中。

(二)国外心理教育学的建立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产于美国,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韦特海默于1896年在费城建立了一个心理学诊所,他强调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来矫正儿童的偏激行为。这一观点标志着心理教育治疗作用的开端,也标志着人们更加注意心理卫生健康问题[4]。但是国外心理教育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在康德的《论教育》一书中单独列出一章“心理之训育”来探讨心理教育方面的问题。康德由于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提倡理性和自由,推崇道德教化,认为教育只不过是帮助儿童完善理性和使之成为完整的人的工具,通过教育将某些东西灌输给儿童并使这些东西依靠儿童本身发展出来,所以“心理的训育”是外在教育和自身心理发展共同的结果。最早的心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是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在苏联具体的时代环境下,在自己的帕夫雷什中学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根据男女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生活背景的特点,对学生的感知、记忆和认知思维等心理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通过“自然教学”、课外阅读和劳作等多种渠道拓宽心理教育的实施路径。教育家如裴斯泰罗齐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建立。裴斯泰罗齐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观点,即教育应是在人自然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辅导。他认为教育应该与心理研究相结合,教育过程应该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对儿童的教育课程设计和结构上也要建立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而且这种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应该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单独的,以此促进学生心理的整体的发展。赫尔巴特也认为教育中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整体,并且要和学生的整个观念系统相联结。赫尔巴特认为综合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编排和系统联结的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整体的发展。裴斯泰罗齐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融入心理学知识,提倡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施加教育,这些理论不仅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而且避免了由于儿童心理发展不到位而造成了学业困难或者使儿童产生自卑、厌学等问题。此外,很多学者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著作也大大地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如197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苏联学者彼得利斯的著作《发挥你的潜能》,本书是一本指导个人自我教育的心理教育教材;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杜•舒尔茨出版的评价“成长心理学家”的观点、方法和人格模式的著作《成长心理学》;1982年,英国学者理查德•尼尔森所著的《咨询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的单列出一章,从心理咨询心理学角度概括性地阐述了心理教育的理论观念和一系列实践;1982年,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出版的专门谈“教思维”的著作《思维的训练》等等[5]。

(三)国内心理教育学的建立

我国直到1989年陈中永教授《心理教育学论》一文的发表,第一次把心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新学科来进行论述。陈中永教授根据国内外心理教育的研究指出心理教育学是针对心理机能的训练和教育的,心理机能是主要的研究和教育对象,并不是作为教育成果的附属品,这也标志着我国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学的正式诞生。陈中永教授此后发表多篇论文来讨论心理教育学的建设问题,如《论心理教育研究的社会意义》、《国外心理教育研究及其启示》和《心理教育的未来发展》等。陈中永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心理教育学研究》一书,是一本把心理教育提升成一门学科的高度来看待的专门著作。这些作品促进了我国心理教育学的发展,尤其对心理教育学学科理论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与心理教育学相关的理念并作出了很多的研究,如王国维先生和班华教授等。王国维先生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提出可以把人的能力分为两种:身体的能力和精神的能力,而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就是体育和心育,并且认为智育、德育和美育是“心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近代学者首次提出的有关“心育”的问题[6]。1989年,班华教授认为“心育”就是心理教育,是指培养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7]。在此后的研究中,班华教授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关“心理教育”的理论,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是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是促进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8]。除了上述的几位学者的研究,还有很多的学者就心理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也有很多学者将理论带入了实际生活进行了实践。主要的心理教育的相关著作有:1995年,申荷永、高岚出版的富含中国文化的《心理教育》,陈家麟教授的《学校心理教育》;2000年,王希永、瑞博出版的《心理教育概论》,肖仕汉出版的《学校心理教育研究》;2001年,沈贵鹏出版的《心理教育课程论》;2003年,刘晓明出版的《视阈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选择》;2007年,崔景贵出版的《心理教育范式纲要》等等。这些理论著作的问世,不仅为以后的心理教育学研究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很多理论的方法也为心理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也展现出心理教育学极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途。

三、心理教育学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教育学建立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多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新的研究取向、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教育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积极型心理教育

积极型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其理论来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9]。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研究心理学的视角都更加关注人的正常的、向上的、健康的和成熟的个体心理,心理教育学也应如此,应该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和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机制,以达到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开发利用人类的心理潜能目的。

(二)以进化的视角研究心理教育学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都坚持人类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认识论也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心理教育学研究应该以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类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激发人类心理潜能的问题上大有作为。

(三)与脑科学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学

心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机能,而心理又是脑的机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教育学研究时,可以和当前的脑科学的研究相结合,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心理教育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0]。同时,由于现在的脑科学的发展,可以利用脑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的心理教育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形象化和个性化,从而向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迈进。

四、心理教育学未来发展展望

篇5

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载体之一,应针对初中阶段所安排的体育锻炼内容,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往往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如身体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参加对抗性项目,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开展协调、技巧性项目,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力性项目,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过多或过早地目睹了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意志品质差,缺乏自信,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体育学习和测试。

3、人际交往缺陷

中学生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4、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5、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交代不清楚,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饱受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同时,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此外,在器械教学过程中保护和帮助不当,如保护和帮助的位置和时间不当、手法不娴熟或是保护多余,以及因天气不佳、练习场地混乱等引发的外界环境干扰,也是造成心理发展障碍的原因。

二、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个体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造成心理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形成某种集体心理气氛。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态度诚恳、亲切、耐心,注意言传身教,使学生产生温暖的感觉,引导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来对待学习,从而战胜困难、克服恐惧。此外,教师还要关怀和鼓励学生,营造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激发练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加强学生身体基本技能的训练

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检查、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

3、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启发、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还可采用直观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如对某些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型讲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训练,使学生自我比较,从而产生练习的欲望,以增强自信。

4、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每一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不愉快”,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乃至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