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含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一体化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内涵 上海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68-02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范畴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

1.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四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规划学界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2.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实质是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空间、社会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实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城乡一体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经济的联动。城乡一体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服务。而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速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地区扩散,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渗透融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社会的趋同。加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为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整合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等各种资源,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空间的融合。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着眼于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着眼于优化城乡互动的产业形态,着眼于构筑持续承载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空间。

制度的一体。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构建城乡平等又有所区别的政策和制度框架,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加大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力争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加强城乡协调,联手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3.科学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应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改造为城市,而是要正视城乡区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还包括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拉平,而是要在城乡实现同样贡献获得同样收入。四是城乡一体化不是要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停下来,而是要继续繁荣城市,让城市具有更大的辐射功能,以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要求

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审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已具备了有利的发展基础,为上海加大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上海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从经济总量看,上海GDP已从1991年的756.45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12.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半年以上平均常住人口和年度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从产业结构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1年的3.8:61.6:34.6调整为2008年的0.8:45.5:53.7,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财政收入看,2008年上海实现地方性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是1991年的13.6倍。

第二,城市化水平领先,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同步加速,在空间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水平在全国也遥遥领先。以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口径计算,2008年上海城市化率为87.5%,远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呈同步加速发展之势。上海城市郊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郊区化;二是工业的郊区化,中心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向郊区和外省市转移;三是中心城区迅速扩容,连续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上海郊区城市化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1966”城镇框架体系,在郊区重点建设9个新城和60个中心镇,并推动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在郊区推行“三个集中”发展战略且成效显著;三是工业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第三,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确立,从交通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城乡交通网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它既有利于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又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源配置空间,增强城市集散功能。近年来,上海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基本构建了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郊区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和信息网络的构建,将在扩大上海对内对外吸引和辐射空间的同时,推动上海城乡经济合作和跨区域发展。

第四,城乡分割制度壁垒开始破冰,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确立了上海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制度基础。首先,上海户籍制度初步解冻,城乡居民身份和社会地位渐趋平等。上海规定2001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子女,均可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同时,还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趋向整合。上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的社会化,人寿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市场化,残疾人、困难户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单核强中心”的城市特征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设置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立足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经济社会相互开放、高度融合。上海是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单核强中心”特征十分明显,中心城区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城市面貌、产业能级等方面大大优于郊区,集聚了全市大约80%的服务业,个别地区(卢湾区)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93%,其强大的向心效应使得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而郊区基本处于均质化发展态势,城市功能发育迟缓。为此,有必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散,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的拓展,增强郊区的“反磁力”作用,从而实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跳出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所有工作和居住在上海的人口敞开胸怀。2008年上海外贸依存度高达163.3,实际利用外资100.84亿美元,在沪常驻人口超过15万,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31家,并吸引了2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274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安营扎寨。有鉴于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必须立足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破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的二元结构,努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国家对上海寄予厚望,上海要在全国率先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早在本世纪初,中央就赋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历史重任,同时,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促使上海在未来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特别是在当前上海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

三、基于上海发展实际的城乡一体化认识

综上所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实质是缩小上海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成果,赋予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简言之,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是在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明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重视发展城市社会事业的同时,引导新增的优质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致力于提高郊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和水平,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在上海城乡之间获得统筹安排,实现城市和郊区居民同等水平地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二是上海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受惠,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实力同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让市民和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三是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居民和农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5)

2.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3.张建军.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4.吴,何民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中思网,2008.11.27

篇2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简述我国农业生产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人口减少而粮食产量和产值保持增长的奇迹,对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资源互补,经济互惠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把具有地理和行政区划特征的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问题与产业一体化对应起来,提出产业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是推进产业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从单一的农村城市化或农村城镇化,逐渐转变为更有组织、更大规模的以城市圈或都市圈为特征的区域经济的集群发展模式。一个多年前就被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概念,因为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与产业一体化产生了交叉,这一交叉是怎样产生的,又将怎样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呢?

城市化、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涵义

城市化现象是在上世纪中期以后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一种具有地理区划特征的社会学现象,指的是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向一个较小的范围迅速集合,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城市,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社会劳动时间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现象。这里的城市指的是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高度集中的大都市。随着世界经济体系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一些非农业的、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也开始呈现城市化的特征。以便利居民生活和商品交换为目的的聚集愈显发达起来,这种城市更多的是指“城镇”,例如我国的义乌就是这种类型。

城市是以工业化为主要生产手段,拥有大规模、成熟、专业的交易市场的地方,而乡村,虽然也存在着少量的简单加工作坊和小规模的交易行为,却是以农产品生产为显著特征的地方。如果撇开农村和城市的地理特征,而仅仅从农村和城市主要的产业类型来划分,则可以将农村看作是第一产业聚集地,而城市则是第二、三产业聚集地。由此看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城市和乡村(农村)产业层面的一体化。

从概念的产生看,“一体化”最初是应用在企业发展的研究中,指的是企业利用社会化生产链中的直接关系,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实现供、产、销联合的战略。一体化战略通常有纵、横两个向量。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同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有序组织的规模化生产则是横向一体化的表现。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应用,目的都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体化的概念也不断转借和扩展。在应用技术领域,一体化概念得到了很好发挥,芯片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创新就是一体化概念发挥的集中体现。而同时,经济学、社会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范畴的一体化理论也不断创新,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货币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建一体化等概念层出不穷。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涵义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并不是简单重提,而是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涵义。首先,从概念本身的表述来看,“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表述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从增加的“经济社会”四个字就能清晰地展现,新的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将城市和农村统一职能,把农村发展成为具有工业化生产性质和商品交易繁荣的城市。一体化的首要目标是在经济关系上实现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农业化生产的互补,而实现这种互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生活同质,也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如此看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至少有两个阶段:经济一体化阶段和社会一体化阶段。由于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不可能脱离经济生活独立存在,而经济生活也绝不是社会生活的唯一内容,它同时还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所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阶段注定不能分割,必然是紧密关联的。经济的一体化需要有社会的统筹规划作为基础,需要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作为保障;而社会的一体化需要巨大的经济需求作为动力,借助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来实现。也就是说,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互为因果的一个总的过程。我们可以先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社会一体化两个角度分别考察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过程。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

传统上,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建国以后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和国家统计局的2005、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所做的曲线图(见图1)显示,虽然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始终超过城镇人口,但自1980年以后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而农村人口比例持续下降。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接近总人口数量的46%,如果考虑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形成的民工潮,造成了由于流动人口数量难于准确统计而出现的统计出入,则农村实际务农的人数会大大少于农村户籍统计数据。即占人口54%的农村人口并未全都从事农业生产。按照几年前某些农村2/3人口进城务工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保守地认为有至少1/3的农村人口是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那么第一产业的实际务工人员应该不会超过人口总数的36%,即不会超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统计的农业人口总数。

与农业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相反,我国的农产品产量和农业产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极大提升。这是因为农产品产量的上升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但这一答案无法解释农业人口减少和农业产值增加的关系。

为什么农业人口大幅下降而农业产量和产值还继续上升呢?根据对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虽然粮食产量存在3~4年的短周期波动,但自1949年以来,粮食产量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以后,粮食产量屡创新高。1978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年产量达到了30477万吨,实现了粮食产量历史性的跨越。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再次跨越历史,达到40732万吨。这次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推行的,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赋予了农民生产的自以及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再次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1985年到1989年,由于前期农产品显著增加导致的产粮过剩,和特区开放导致的第一次民工潮,对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倒退和徘徊的境地,直到1990年才再次实现飞跃,而这之后,连续十年的粮食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虽然2000年以后,由于国际粮价的持续低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使更多农村人口外流,但我国的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1990年到2009年的这20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化肥和农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但自从我国进入WTO、以及欧盟等经济体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之后,化肥、农药等投入在粮食增产和增值的过程中日益失去作用。粮食产量的增长受粮食单产、播种面积等非耕地总量因素的影响日益明显。以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为代表的良种繁育技术对粮食单产的显著增加有着决定性的贡献,而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之后一次大胆的农村体制创新。它从根本上形成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经济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农业人口减少而农业产量和产值增加的真正原因可以归纳为农业生产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重结果。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简单地说就是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分解成具体且独立的组成部分,由各专业工作队伍协作完成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从产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而言,这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正是农业产业一体化向纵横两个方向拓展的具体表现。而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将农业一体化的触角伸向了第二产业,在产业分解和融合的现实中将人为隔离的农业和工业联系起来,提出了农业和工业乃至服务业一体化的新要求,而这正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城乡社会一体化的任务

虽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呈现出迅速扩张的局面,但许多困难仍然影响着这种体制创新基础的稳固、困扰着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扩大。总体而言,困难突出地表现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制度保障不到位,思想认识混乱,管理和经营缺乏科学指导。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生产秩序混乱,合作组织成员权益得不到保障,效益难以提升。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要求,对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改进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经济体制的创新已经走到必须向制度创新阶段推进的地步。而制度创新的目标正是城乡社会一体化。

城乡社会一体化根本而言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扫除机制体制障碍,通过资源的流动和福利的均衡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同,城市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生活上都远较乡村为好。对更好的生活条件的憧憬导致乡村人口大量外流,城市基础设施和资源压力乃至社会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反过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侵占和破坏了大量的农用耕地,使农业陷于人力和土地资源双流失的境地。2007年,爆发全球性粮食危机之后,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对国际粮价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我国农业的稳定,不仅是自身战略安全的需要,也是对国际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经济运作方式而言,我国农业稳定的出路已经摆在眼前,但还缺乏对农业与工业资源互补,以及农业与服务业资源流通的体制支持。

结论

通过产业一体化的改造,实现农业、工业、商业、物流、教育、科研、信息等产业的协作和互惠,完全有可能使生产力快速发展。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已经初现端倪,城乡社会一体化正亟待推进。只有变体制障碍为体制基础,充分融合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才能尽快通过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改造,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人口研究,2007,31(2)

篇3

国家汉办2007 年《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文化与交际”进入国际汉语教师五大标准模块,中华才艺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势必将会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现在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课时不足,课程内容单一,师资力量有限。

秉承“把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我校在近几次大规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大量缩减了课时。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已经缩减到24学时。很显然,极其有限的学时,不够理想的授课时间无法让学生只通过课上时间将中华才艺技能进行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此课程尚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材与课程大纲,我校的做法是将此课程进行模块设计,模块的设定主要依据对我校留学生才艺需求的调查结果以及教师的基本判断。因此我校的中华才艺课程目前的问题是课程内容不定,有的内容过于陈旧,有的内容过难,学生无法在极其有限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技能。另外,中华才艺课程对师资的需求比较高,学校很难进行师资储备,因此我校主要是按照板块由具有某方面才艺特长或从事过某项工作的自有教师共同承担,这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师资的问题,但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不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授课情况并不够理想。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对此课程进行科学地设计。

一、课程设置

尽管目前各校留学生数量不同,来源不一,但是都有着对于中华文化体验之需求,鉴于目前汉教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没有成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和参考,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培养方向、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点以及中华文化的代表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我校位于东北地区,主要面对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汉语教学培养学生,总结历年来的中华才艺教学,结合培养目标,依据24学时的课时要求,我们认为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太极拳、剪纸、京剧、书法等。

由于功夫电影在过去几十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有对于太极拳的体验要求。太极拳不仅仅是武术的一个类别,它还具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因此太极拳对于留学生来讲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也是留学生们首选的文化体验项目。剪纸艺术是在我国影响力很大的传统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留学生们对于凭借剪刀等简单工具即可创作出一副生动的艺术品的剪纸工艺非常惊奇。而剪纸中代表的文化意味也让学生们无限回味,如喜字、福字、鱼跃龙门等。因此剪纸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能够让留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唱腔发音很有特色,服装精美,京剧脸谱很独特,这些都成了吸引留学生的重要特点。书法是汉语书写工具的艺术表现,深得留学生的赞赏,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一笔一划,结构安排,无处不是艺术。书法能够使留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体会中国文化。

二、课程设计(以太极拳模块为例)

目前中国才艺课程的开始一般都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来进行,对于我校的24课时的课程设计3个模块比较合理,因此以下采用其中一个模块来说明中国才艺课程的课程设计。

太极拳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武术项目,因此虽然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对此已有涉猎,但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8个学时里面真正抓住太极拳的精髓,因此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太极拳非常专业,因此教学内容需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喜闻乐见的,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如“杨氏24式”,动作较为简单,而且动作衔接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教学方法

中华才艺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辅以视听法、模仿法、情景法等。

(三)教学设计

太极拳模块共设8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分四次课进行讲授。

篇4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乡一体化;现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城市和农村行政区域范围内,要求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消失,城市和农村结为一体,城市边缘区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仅在于主体产业和景观上的差别。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政策、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在城乡规划一体化中由于忽略乡镇同步推进,而只重视城市产业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同时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人来来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2、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农村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水电、交通、通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家,而国家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相较而言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不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良好的社会资源均向城市聚集,这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表现,会不断地拉大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3、城乡规划布局不合理,整体协调性不足

因受短期利益驱使,在城乡规划中制定的发展计划不够长远。布局空间不够集中,中心区域功能不强,工业空间、产业及人口等集聚度不高等现象广泛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同时还要将各方面进行有机组合以促进其协调发展,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上还都存在较大差距。

4、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性也不高

城乡规划过程中上至城区、下至乡村之间还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尽可能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对于规划布局不够集中的产业与人口很难形成集聚与优化组合,还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成为制约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除上述几方面情况外,城乡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劳动力就业、土地开发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医教卫生及环境等方面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二、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对策

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失衡现象,要尽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个主要矛盾。在依靠中央向“三农”倾斜政策的同时,还要靠城乡直接互动,从战略上逐步实现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现行城乡分割的体制是一个最大障碍。因此要从体制上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打破,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型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

将目前城乡规划分立的局面统筹为城乡统一规划,结合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布局,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将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统一向农村进行延伸进行管理,以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要逐步改革深化,采取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公平统一,针对农民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歧视性政策以及乱收费要尽快进行清理解决,为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保障,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就业的服务体系要逐步健全,构建适合农民就业实际的社保体系,提高对农民就业应享有合法权益的必要保护。

4、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要加快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打破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练习。

(2)加快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更新。

(3)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实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4)推进水利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结合供水、防洪实际需要,建设城乡统筹的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以江河防洪、微水节灌工程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

(5)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构建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最终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的管理体制,使城乡实现统筹发展。

5、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网中使农村人口无后顾之忧,从而拉动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落入一个贫困的陷阱,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社会上,而农村人口的保障完全依赖于个人。这样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口的转移,阻碍农业的发展,阻碍城市一体化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加快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改革。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尽管不少,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乡规划进程中,要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为重点,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为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志在必行的大工程,必须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世纪桥,2010,(10).

[2]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3]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5).

[4]冯常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2).

篇6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

第一,城乡关系上最现实的问题是“三农”,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且根子很深;第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也就是说,必须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样一个实质,也可以说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换句话说,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要落脚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加大?就是因为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深刻背景和深刻程度。

这有三个理由:第一,历史的原因。各国普遍存在的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国的具体情况虽有所不同,但二元结构是普遍的。第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其特殊之处,这就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个背景特别重要。当时我们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这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带来两大问题。第一,钱从哪里来,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资从哪里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靠内部积累,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让农民做贡献,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二是让工人做贡献,实行低工资政策。第二,人到哪里去,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大量的劳动力没地方去,这就是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在资金和就业难题的面前,走向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体制,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生活福利制度,从供给制度到社会事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第三个原因,在近几年进入城市化加速过程以后,继续存在“城市倾向”。在指导思想上,在政策的设计上,忽视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有些方面扩大了城乡差距,甚至有损农民利益。

由这三个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三农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浙江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决策。正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所以有必要讨论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是什么关系。现在,有许多市、县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这些规划当中,对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已经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表述是“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这样一个表述,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要讲清三句话:第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结构;第三,目的是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或者说城乡居民有相同的共享现代文明的基本权利。

按照这样的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理解上,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在二者的基本关系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其核心是解决城乡居民多方面存在的“两种身份”,解决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第二,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充满着公平的理念。但这个公平的理念不能离开效率,不能过度地损失效率来达到公平。第三,要研究和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倾向。可能会产生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简单化,例如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把产业、生态等等都戴一个一体化的帽子。这个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如何来实现,并不是十分清晰。就产业来说,在一个县的城乡一体化中,一个县的产业能否一体化,如果一个县的产业是一体化的话,那区域的产业分工会怎么样?生态一体化,一个县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的一个部分?第二种可能产生的倾向是理想化。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要有一个过程,从城乡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社会保障做起,要考虑到国情,考虑到过程,考虑到条件。要有一个推进的时序。如果没有一个时序,在实践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或者是要求过急,或者是做不到,或者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三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陈锡文主任讲的钱、粮、地、人、权五个字,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虽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在于“发展”,发展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从公平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大致算了一下,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大致是2.4:1,按的基数,到20__年,假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8%,农民收入年均增幅提高到9%,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1个百分点,到20__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1。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12%,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4个百分点,到20__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9:1,接近1990年差距的水平。要达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水平,比如全面小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5:1,现代化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1,距离尚远,谈何容易。因此,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就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环节。

增加农民收入,至少要解决四个问题,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文化、科技、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具有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第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既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更要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设施。

第四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的分工、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

篇7

关键词:水务一体化;改革;优越性;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日益加快,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水资源,已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科学选择。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我灌域旗县区和水利基层单位进行了调研。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机构设置原则,革除了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职责,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就是说形成了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使水资源合理综合规划与防洪、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节水以及水景规划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统筹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配置区域内外水资源,实现城乡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区域联网供水来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乡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强化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城乡水资源的水质,提高了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5.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为理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城乡水价体系和标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而且有利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水价政策,促进城乡供水事业的共同发展。

6.推动水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水务一体化管理为之提供了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克服部门分头管理带来的产业发展不配套问题,对水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是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支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结果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内河水、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重。几个部门管理,却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2.水资源意识淡薄。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多的是洪涝灾害意识,很少有人知道“水资源”这个概念。虽然很多人意识到周围的水质在变坏,但很少有人会从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个水资源管理体制作为切入点来考虑。

四、关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1.积极进行职能整合和转变,切实做好水资源公共管理。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能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一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二是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比如价格调整,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三是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激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引到节污水处理上来。

2.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全灌域水资源重新作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统一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洪、农田水利、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我灌域水利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全面启动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典型的水事案件。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地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

4.统一管理,使水务成为大市场。

统一管理后,可对公益部分和市场部分作出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的政策。分清水的公益职能和市场运作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5.强化宣传,营造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氛围。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以达各个部门理解与支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而推动汉水资源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只有推行这样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特性,而自然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的自然属性要求把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利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者简介:曾海兰(1976―)现主要从事灌溉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六)、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不够,水务技术规范标准有待补充完善。

四、解决措施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四)、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五)、推动水务市场产业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准确定位,要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市场监管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政策引导,间接调控,强化监管,组织制定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六)、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篇9

关键词:城乡水务 一体化管理 问题

1.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1水务的含义

水务即涉水事务。水务一体化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亦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1.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

2.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水资源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支持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行政辖区范围内防洪、水资源、供水、排水、水环境、污水处理与回用与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乃至农村水电等所有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水管理体制。

2.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2.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2.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的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的行政执法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3.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3.2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3.3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3.4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3.5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3.6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不够,水务技术规范标准有待补充完善。

4.解决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4.2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4.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4.4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4.5推动水务市场产业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准确定位,要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市场监管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政策引导,间接调控,强化监管,组织制定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4.6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5.结语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特性,而自然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的自然属性要求把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利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盖瑞杰.我们是怎样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的[J].河北水利,2000年01期

篇10

论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驻马店市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的驻马店市,是一个拥有九县三区的典型农业大市。近几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以建设豫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提出了驿城区、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遂平县、确山县“三区两县一体化”的规划政策。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5年底到2010年底的五年时间,驻马店市城市化水平已由16.76%提高到29.8%。然而这样的城市化水平与先进市、县相比,仍然较低,同时也远远低于河南省同期的城镇化率38.8%。由此可见,驻马店市在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需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研究

(一)明确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

各个地方在不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状况是不同的。准确把握一个区域城乡一体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尤为关键。根据罗雅丽,张常新在文章《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中城乡一体化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实际意义,对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以及评价。笔者选取五个指标作为划分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的依据。以15%,30%,60%,90%作为划分城乡一体化五个级别的依据,以各个区间的临界位为参照,确定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五个指标说明如下:

1、城(乡)人均GDP(美元),其指标含义为经济富裕,目标值为5000美元(4500美元)。

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该指标表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其目标值为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

3、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最主要的数量指标,用U表示,U=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其目标值为城市化率>70%。

4、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用W表示,W=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其目标值为城乡收入比>50%。

5、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反映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反映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水平,用L表示,L=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其目标值为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大于50。以上五个指标中,前三个指标为评价城乡发展水平指标,后两个指标为评价城乡协调化指标。

2010年,驻马店市人均GDP为14117元,折合美元约为2239美元,大于1500美元,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步入城乡初步一体化阶段。2010年,驻马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5:41.8:30.7,第二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比重,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前期阶段。2010底,驻马店市城市化水平29.8%,离世界大部分国家7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驻马店城乡一体化发展处于城乡一体化初步阶段。2010年驻马店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8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0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35.5%,驻马店城乡一体化发展已进入中度阶段,但离目标值还有一定的距离。2010年驻马店市二元对比系数为36.6%,二元结构特征较明显,发达国家一般在52%-86%,根据该指标,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根据以上指标,结合驻马店市城乡发展实际,从总体上判断,驻马店市处于城乡初步一体化阶段,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较好。由此可见,近年来驻马店市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城乡之间的关系明显增强,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二)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就

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驻马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2元,2000-2010年均增长12.01%;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4861元,2000-2010年均增长9.82%。

(2)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驻马店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182.87元,2000—2010年均增长11.67%;2010年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70元,2000—2010年均增长约10.7%。

(3)城乡居民消费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驻马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分别比2009年下降0.1个和1.6个百分点。

(4)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住房商品货币化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和居住水平提高。

2、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2010年末驻马店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6.61万人,比上年增长8.0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61万人,增长4.33%;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13.19万人,比2009年增长2.9%。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4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85万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54亿元,农村低保对象3.43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0.55亿元,救助54.52万人次。

3、城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扩大

2005—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36.677亿元,年均增长52.2%,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03.994亿元;农村投资完成632.6834亿元。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村投资也呈现出与城镇投资齐头并进的好势头,2008年、2009年、2010年相继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14.3亿元、153.58亿元和171.64亿元。

(三)驻马店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虽然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处于城乡初步一体化阶段,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驻马店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1、“二元结构”体制是驻马店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工农分割、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造成了城乡政策的差异,特别是土地、户籍、就业、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不同,制约了驻马店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最明显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看,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2:1。由于收入的差异,导致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也相差较大。2010年城乡消费支出比为2.77:1。由此可见,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作为农业的城市,其改革的步伐较慢。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驻马店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近几年驻马店市城市化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驻马店市城市化水平10.5%,2005年为18.7%,2010年为29.8%。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区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驻马店市是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转移难度就大。虽然近年驻马店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劳务经济,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定成效,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仍然很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城市转移,加大了驻马店市的就业压力。另外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难符合现代化工厂的要求。

3、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是驻马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目前驻马店市农民增收的渠道有粮食等农作物生产所得收入和劳务输出所得收入,但是农民仍主要是靠粮食农作物生产来维持生活,农民增收渠道较单一。对于那些不具备城市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仍是农民主要的生活和收入来源,农业生产率低下直接造成农民收入低下,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篇11

关键词:城乡关系空间组织综述

一、理论研究

我国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研究的动力始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同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的引进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框架,开始涉及城中村、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城市化等热点领域,关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第三阶段即21世纪初期至今,研究的中国特色显著,内容与理论结构日趋完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张庭伟、周一星等学者为首,在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及空间组织研究道路。社会学家(1984)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沿海地区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提出在我国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来解决城乡空间组织问题,以乡镇企业的复兴来平衡城乡经济实力的差距。进而又在1985年,提出他的“小城镇,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提出“一体化”的概念。骆子程(1988)进一步对“一体化”概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新型城乡关系,是具有分工、协作、开放特性的社会经济统一体。随后,《中国城郊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进一步强调,城乡一体化也应该具有城市市区与城郊一体化的含义。而张庭伟(1984)等学者则关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动力机制变化,较早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探讨了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总之,这一时期多数学者都集中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和城乡不平等关系上,并寄希望借助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城镇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学者(钟荣魁,1994)对城乡一体化提出异议,并认为城乡一体化有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真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城乡关系研究逐步进入城乡发展的热点问题领域,从多角度对城乡空间的研究框架基本形成。崔功豪(1998)等提出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城乡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被动城市化,其发展受到城乡经济张力、城乡文化渗透力等因素的影响。顾朝林(1994)、胡序成(1998)等侧重于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地域空间特征与城乡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郭焕成(1998)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研究。而甄峰(1999)则提出,农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 郭荣朝.城镇化研究综述[J].绥化师专学报,2004(1):23-26]。杨培峰(1999)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指出空间重组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新战略后,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主题下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战略上宏观、措施上微观,跳出了在特定区域、基于特定现象研究城乡关系的圈子,在区域宏观大循环中看城乡,注重城乡互动联系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策略的细化研究。吴良镛、顾朝林、陈建军等学者密切关注长三角、京津唐等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宏观区域,研究广域上城乡统筹的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以及发展模式等;崔功豪、许学强、王伟光等从区域产业化视角看城乡关系,研究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化演进背景下,工农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所引起城乡关系和空间组织波动;吴志强、黄坤明、徐同文等则针对新时期政府、体制、产业等的新变化,详细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结构特征和空间组织等,并进行了子系统的划分。

综观我国学者近30年的理论研究,虽然围绕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实质、动力机制、模式等,并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不足:①研究视角和领域多样化,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②应急性课题研究居多,前瞻性研究较少;③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测度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实践应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较早。早在1986年,上海市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且以安亭镇、七宝镇等为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也陆续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其中江苏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思路,稳步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积极制定城乡就业、户籍、医疗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和设施共享。而苏南地区更是走在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前列,他们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推进,积极强镇扩权,发展现代农业,充分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并创造性地提出“三集中、三置换”策略。除此之外,浙江的绍兴市、嘉兴市,山东的莱芜市、寿光市也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硕果累累。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于十六届三中全会“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之后。2004年,湖南省长沙市提出“一体规划、以人为本、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三化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河南省济源市在2004年大开发型城市战略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城乡经济增长主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点,注重城乡产业资源的培育和扶持,通过城乡产业要素的流通,拉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口再就业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基础较为薄弱,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四川省成都市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历程。初步做法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产业层面上,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强化产业支撑。同时,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进行尝试性试点。甘肃省华亭县则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初期行动中,注重用工业化思想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实行以支农资金和重大项目为两股劲力促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但从实际实施的效果看,由于当地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巨大、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城乡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败与城乡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空间呈现由东到西的阶梯状布局,因此,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程度、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展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2]程水源,刘汉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

[3]陈承明,施镇平.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

[4]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与对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4

[5]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1

篇12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向标,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泉,是我国全面促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转变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并重点对城镇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而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86-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6)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1.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要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有必要弄清“城镇化”和“城市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少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容易被混淆和误读.“城镇化”是城市化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主要侧重于建制市与建制镇,相比较而言,“城市化”的侧重点在于建制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城镇化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城乡一体化又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乡一体化概念含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乡一样化”,同时也不代表“转乡为城”.它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交通条件、资源分布、人口结构、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医疗保障、教育模式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完善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配比融合机制.从现阶段看,城乡一体化需要进一步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目前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进行剖析与实施,它不是在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上解决农民问题,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范围内实现系统规划和完善,统筹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不相适应的地方.

1.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一个政府引导与自身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需要合理考虑和统筹各个发展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部分,同时也要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明确各个因素的作用及对总体发展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地域社会经济不断地朝着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方向迈进.这是一个不断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改变自身发展轨迹的动态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这种轨迹或许有章可循,但必须要始终注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照搬照抄异域的发展模式.就当前看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最理想的发展目标.

2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其动力机制是维持和改善城乡之间相互联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是由内外动力共同构成的作用有机体.以下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机制.

2.1 地域角度

我国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专家是结合特定的城、镇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有学者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水平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社会人口动力状况是城乡一体化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下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融合程度的主要力量[1].

不同学者一致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这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地域特征与阶段特性,使得各地域之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反映了各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相关联的前提下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毫无争议的是: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2 主体角度

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两大主体,有学者[2]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型.现结合学者三种模式并根据当前情势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自下而上”的动力,首先重点分析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而说明小城镇在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提出要加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以实现由小城镇聚集发展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这种模式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动力强调以“城”为主体,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心城市所固有的向心力和聚集作用,可以吸引周边小城镇向中心城市聚拢,具有引导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与重新配置的功能,此外,中心城市相对基础设施和科学视角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态势,两者在地域上具有紧密的联系,可根据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选择周边小城镇所能提供的资源,如土地、原料、劳动力、技术等,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双向互赢”的科学发展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模式主要涉及的是城、乡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其实际意义即把前两个模式加以综合汇总,也就是对前两种模式的概括与总结.在实际过程中,三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交集的,可以归结为“以城为主,辅之以乡,审时度势,以优治劣,协调发展”.

2.3 动力角度

2.3.1 内外部动力因素

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指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内部能够根据自身已有条件因素,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推动和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因为区域内部本身就有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所以区域内部就会产生一定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劳动力的来源、城市工业企业的发展竞争需求、农村对城镇化进程的期望等等.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使得各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不约而同的产生共同利益诉求,从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伴随着各种因素的深入和发展,这种内部动力愈加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各方面因素互取、互补不可阻挡的共同倾向.在这些因素中,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因为其发展的过程和最终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性,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此外,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居民已经深入认识到这一点,明确现代化、机械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改变过去以人力为主的农业生产风貌,代之以机械化大生产,这正好顺应了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被解放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恰好可以填补城市劳动力需求的缝隙,形成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2.3.2 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相对于内部动力因素的来自区域外部能够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因素.例如:外资的引进、资本的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强制干预与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等,它们能够相互作用而产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外部推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提高地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以拉动地域外部的资源,对区域内的乡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外资的引进与资本的流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全国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典范,它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政府的指导与财政帮助,使得美国GLG产业成功入驻,为小岗村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 宿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实例分析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及目标

总体战略:利用宿州市原有的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据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潮流,又好有快发展.

总体目标:全市国内GDP由2002年的196亿元到2020年700亿元;2007常住人口617万,预计在2020把人口稳定在690万以内,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300万.

3.2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

城镇一体化水平预测: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22%,2010年28-30%,预计在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45%.

3.3 城乡发展一体化空间结构

依据城乡动力机制中的地域角度的分析原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由集聚-扩散过渡,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体化格局.以宿州市为中心,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县城为次中心,扩散至各县城周围的乡镇,充分运用各乡镇之间的发展优势来促进宿州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形成“南部老城区-中部新城区-北部符离集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3.4 城镇发展的新动力

结合我国其他地域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先例及经验分析表明,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小城镇联动机制的形成.20世纪末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协调运转与高速发展,就农业领域而言,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出现了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全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数量大大提高,其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发展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3.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随着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新世纪的道路发展.而发展必将和原来条件产生冲突,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宿州市现状而言,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政府的政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宿州市政府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根据宿州市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城乡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2)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在这个阶段当中农村人口较以往会稍大规模的涌向城镇,而这必将导致住房、治安、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引导、协调各方,统筹发展.

(3)以宿州市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扩散效应、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发展是目前宿州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在扩散中会产生相应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

(4)空间地域的合理规划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要求,宿州市要根据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用地规划做科学的分析,进而进行决策,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宿州市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果,任平,周介铭,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35-37.

〔2〕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

〔3〕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56-260.

〔4〕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067-9069+9323.

〔5〕王彩红.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与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2011(7):280-281.

篇13

[关键词]霍华德;田园城市;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12-0054-03

党的十报告把实现城乡一体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中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也是一个城市化过程中的世界性命题。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霍华德与“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出生于伦敦一户商人家庭。青年时移民美国,后来回到伦敦,成为一名议会记录员。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许多社会问题有了独特的思考和认识。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由于缺乏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公共卫生、环境污染、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当时伦敦事实上已陷入一种社会抗议和规模性的混乱当中。

霍华德勾画出“田园城市”图景,给当时英国社会和人民打了一剂“强心针”。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后来成为名著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第二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书中阐述了人类生活的三种模式:“城市生活”、“乡村生活”和“城市――乡村一体生活”,它们犹如三块磁铁,吸附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惟有城乡一体化的生活,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1],而迸发出新的希望与新的文明。霍华德提出:实现全社会美好生活的途径,是打破现有格局,在大都市之外建设自由合作的田园城市和田园城市群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三个基本点:

首先,“田园城市”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人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建设应以人为中心对城市面积、人口布局、居民社区等作出精良规划。城市应体现它应有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集聚的功能,城市应拥有足够的园林、绿地,以保证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霍华德为他的“田园城市”设立了一个象征性的“水晶宫”,其既是购物中心又是城市花园,距离最远的居民也不超过600码即548米――它不是单纯工程性的或片面技术效率性的,而是着眼于为人性发展和公共交往提供富有生气的公共空间,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公共场所。

其次,“田园城市”的精髓,是城乡一体化。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是一种社会城市,也是一种城市簇群。它以乡村为背景,甚至乡村就是居民优美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人们可以步行到田园和农场。城市之间通过市际铁路连接,为人们提供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机会。“田园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今天一些现代城市中的“新城”和“卫星城”只有形式的连接而无本质的耦合,是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联姻和快乐结合。

再次,“田园城市”的本质,是规划和推行各项社会改革。土地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它既制约城市发展的空间,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与形态。霍华德认为,城乡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土地租金不同。城市之所以比乡村租金昂贵,是因为大量人口赋予了土地巨大额外价值。霍华德尝试给出一个解决办法,在1898年提出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社会,就要逐渐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田园城市”构想意在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解决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城市过分集中、乡村加剧衰竭这样一种惯象。

二、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三重审辨

我们今天城市化所经历的路程,有些类似于英国100多年前所走过的道路。在霍华德那个时代所经历的“城市病”和“乡村病”,也是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田园城市”构想问世已逾100多年,但霍华德开出的解决城市问题的药方,对今天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审辨一:城乡一体化是一种臆想,还是一种逻辑?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表现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的后继结果,事实上是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发展整个脉络看,城乡一体化是个漫长过程。

从城市生态上说,城市与乡村不仅应是一个物理的整体,还应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整体。因此城乡一体化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种逻辑结果,差异在于对这种“逻辑”认知自觉或滞后。

审辨二:城乡一体化是乡村城市化,还是城市乡村化?城乡一体化要实现的是一种内在平衡状态,即城市内部功能的平衡、乡村内部结构的平衡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并不意味着城市要放慢甚至停下发展的脚步,降低水平去迁就乡村发展,而是要在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城市和乡村高层次的融合。这种平衡将不降低或破坏,而是有助于城市和乡村的统一与和谐,使其成为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因此城乡一体化既不是单纯的“乡村城市化”,也不是单纯的“城市乡村化”,而应是两者“愉快的结合”。

霍华德指出,把城乡一体化片面理解为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都是有失偏颇的。如果乡村都“城市化”了,形成一种“城市连绵区”,是很可怕的。用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新的城市形式,而是一种“反城市”。反之,如果城市都“乡村化”了,亦是很可怕的,从城市文明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倒退。

审辨三: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技术修补,还是一种社会改革?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改革思想,即塑造一种城乡一体的全新社会结构形态,用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的社会结构形态,通过城市功能的分散而不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对人口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有效的转移。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只有伴随以有效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田园城市”。我国正处在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主要任务由解决温饱转变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只有通过社会体制领域的创新变革,才能优化人的发展境遇,促进思想观念和文化层面的转变提升,并创造良性社会环境,为扩大人们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活动,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在现阶段,中国城乡一体化有这样几层突出的含义:其一,它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二,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城市层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在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要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大胆借鉴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英国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工业革命同步。城市化初期,英国出现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霍华德正是针对这一社会现实,研究构想了“田园城市”的图景。他主张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最终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城市。1899年霍华德组织成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和实践他的主张;1909年“田园城市协会”更名为“田园城市和城镇规划协会”,旨在促进田园城市建设和城镇规划;1941年更名为“城乡规划协会”,并推动了英国《新城法》的出台。1946年至今英国建设了28座新城。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新城”没有形成霍华德所构想的“田园城市”簇群,但作为一项从大都市疏散人口和扩大就业岗位计划,新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应吸取英国城市化初期盲目发展、无序增长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借鉴英国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经验,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把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保障。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是通过以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作为实施途径的,它不是对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对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变革。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归根结底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不是把所有的乡村变为城市,实现空间上的“一体化”,而是通过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的统筹实现公民文化、公民心灵、生活习俗、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一体化。由此,中国城乡一体化本质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态下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

在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按照“世界城市”的目标,规划和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务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重镇,体现了人类城市文明的高层级形态。理想的“世界城市”必然是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而非城乡分割型的城市。

霍华德构想的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更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城市。而这正是“世界城市”的终极目的。按照“世界城市”建设的标准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不仅要按照“世界城市”的容貌和标准,高水平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要注重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才能站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高质量地推进城乡发展进程。

(四)尽快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基于对财政的考量,深入探索了城市的公共财政体制。霍华德从土地问题、城市收入来源、城市财政支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由于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城市偏好、工业偏好,以及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安排,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公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建立适度倾斜于农村的税收制度,加大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投入力度,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把“人”放在城乡发展的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而且提供了人性成长和发展的公共空间。人们生活在“田园城市”可以享受新鲜空气、干净水源,也可以享受与大都市一样的就业、教育、医疗条件,还可以享受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社会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软件的建设与发展,更要注重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要看新修了多少条路、增加了多少公交,还要看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多大程度的解决,更要看人的综合素质、公民的幸福指数等是否得到了切实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人是核心,是灵魂。道路宽广、环境优美、设施健全,都是为“人”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六)立足于现阶段实际,既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又不延宕发展时机,分阶段、按步骤稳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起步较晚,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建设不能一刀切,要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霍华德认为,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树或一个动物,它是有机的,应该在成长的每一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要有整体规划,而且要根据社会发展最新状况,形成阶段性推进规划。

此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利用后发优势,形成动态追赶、局部超越态势。推进城乡一体化绝不在于数字和指标的“好看”,而在于引导整个社会向着优质城市的方向更好、更快、更科学地发展。需要予以警示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在谨防急躁冒进的同时,力戒形式主义和政绩竞赛。由于城市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推进这项工程必须有前瞻意识,能科学预见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地解决好各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本处入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物流;文献综述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 integr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of research, cover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ntext, necessity and power mechanism, the integr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and so on.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urban-rural theoretical macroscopic, while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logistics angle, while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urban-rural interactive logistics system is less. Therefore, the future study of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 should focus on starting from the micr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rity, combined with new technologies, new idea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deas.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提出并开始了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探讨,并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尤其是在党的十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使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提出已有三十多年,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物流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在近十多年,本文在对国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物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物流互动发展规律,以期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物流关系研究

1.1 基于城乡物流基本概念研究

城市物流是指槌鞘蟹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垃圾废物等在内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1]。

关于农村物流的概念,学界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已有的学者在不同角度对农村物流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大致可归纳为如下[2-6]:农村物流指在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包括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其相关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包括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农村逆向物流。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特殊性、多样性等特点。

在概念认同上,学者对于城市物流这一概念达成了一致,但在农村物流这一概念上却出现了分歧和争议。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城市流通体系与农村流通体系发展差异较大,而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从一开始是以城市为中心来展开的,因此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相对缓慢,这便导致了城乡物流发展呈现出“二元”形态。另一方面,物流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基于这两点,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物流虽然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存在的,但它只是城市物流的一个延伸,并不能完全脱离城市物流而单独存在。

1.2 基于城乡物流差距的比较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村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由于种种原因,城乡物流发展也呈现出“二元”形态,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从多个学者相关研究[7-12]可发现城乡物流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物流市场方面,农村物流市场相比于城市来说,市场体系分割,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缺少大型的物流市场主体。其中农户作为农产品市场主体之一组织化程度低,没有承担起其主体角色,不成熟的市场主体,有限的流通渠道,难以保障农村市场需求与供给,使农产品流通陷入“小流通”与“大市场”的矛盾之中。(2)城乡物流功能方面,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物流网络、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上。由于农村物流分散性、特殊性的特点导致农村物流网络不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设施落后、密集程度低,远远没有城市物流高效、便利、快捷。(3)城乡物流环节方面,物流环节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信息和客服八个环节,农村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不高,环节之间流通不畅,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成本偏高,农民增收困难。(4)城乡物流配套体系方面,农村物流表现为物流政策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物流技术落后、金融体制不完善、专业物流人才匮乏等。

1.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物流关系理论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为解决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内涵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动,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空间上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城乡物流是城乡之间经济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刘宝认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小农经济体制的阻碍、农村和农业物流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在发展现代物流进程中“重城市、轻农村”等原因导致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城乡“二元”形态,并导致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因而提出了协调城市与农村物流联动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的破解思路[13]。丁俊发指出城乡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首要解决的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的矛盾,以达到供求的相对平衡,保障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其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14]。

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城乡物流有助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赖盛中认为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双向物流发展滞后制约农村消费增长,因此应从城乡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专业人才多元主体、创新模式等多方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城乡物流发展,从而促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消费[15]。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消费的制约,以及城乡互动流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村消费并深入探讨了其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互动物流体系主要通过丰富流通业态、加速流通组织创新、整合提升流通网络等方面来促进农村消费[16-20]。

2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的互动物流体系,并不是要求城乡物流一样化,而是为了我国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协调,最终达到城乡之间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一体化。这是我国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一元结构形态过度的必然阶段。城乡物流的薄弱环节是农村,难点是农产品的“卖难”问题,重点是促进农产品和消费品的双向流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消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1 农产品流通视角下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农产品具有易腐易逝性、季节性、随机性等特点,这也给农产品物流增加了难度,导致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农产品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物流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许多学者为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当前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分为四种: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超对接运作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李敏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从农产品物流视角分析了其物流活动的技术经济特性,提出优化资源利用科学配置物流要素,立足城乡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经济理论,进行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做好战略选择组织模式规划等一系列建议[21]。王彩霞分析并指出了湖南果蔬农产品物流环节过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在物流主体中发展核心企业,构建果蔬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一体化运作模式[22]。白晋湘提出在湘西以怀化、张家界、吉首为中心城市的区域内构建“乡村超市+城乡配送中心+城市生鲜便利店”城乡物流一体化模式[23]。郎喜庆等结合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了其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并进行对比,提出了适合安徽省城乡统筹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24]。胡云涛以“盐源苹果”为例,从城乡双向物流的流通物Y生产主体、流通主体、物流主体三个角度,探讨了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双向流通模式及相关对策[25]。

2.2 农村物流视角下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现状还不足以内生出具有辐射城市市场能力的物流主体,因此怎样解决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从政府职能角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转变:(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2)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物流市场各主体组织完善起来。(3)完善物流体系政策法规,弥补市场不足,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6]。从农村物流发展角度,史晓艳、吴委哲提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连锁超市并结合城乡客运一体化―小件快运网络,形成农村物流动态联盟,实现物流服务从城市向农村的延伸[27-28]。上官绪明结合农村物流特征,将农资、农产品、农村居民消费品相关市场信息整合,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的农村物流系统城乡双向流通优化模式[29]。梁晓音、张毅提出基于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体系,并对政府部门、农企合作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部门战略实施进行了部署[30-31]。针对农村物流配送的问题,张强波提出城乡一体化农村连锁经营配送理论,运用配送网络规划的三阶段控制模型等构建了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配送体系[32]。彭永涛运用超网络模型对城乡物流配送网络进行了优化[33]。

2.3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现实当中许多学者将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城乡统筹的含义是指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关系的高级状态与最终目标,城乡统筹则是走向这一目标的路径,并是贯穿城乡一体化的主线[34]。秦星红等基于城乡统筹运用SWOT全面分析了重庆城乡物流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中心和以连锁经营为框架的两种城乡统筹双向物流模式[35]。董威选取浙江松江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得出城乡物流业产值、城乡公路里程、城乡物流量等因素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并提出城乡物流一体化相关对策建议[36]。夏春玉等通过对沈阳蒲公英和南京苏果两家企业案例研究,讨论了消费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所主导的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形式整合批发企业的农产品、消费品城乡互动双向流通模式,并提出相关系列政策建议[37]。密海英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对其的影响,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功能完善、信息平台内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区域物流网络配送信息平台相关建议[38]。王秀荣提出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整合、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可持续和协调发展原则、系统目标整体最优化四项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原则。同时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基本框架,并给出了相关推进建议[39]。

3 城乡物流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

任保平以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指标特征和各种评价方法特点采取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对我国1991~2008年进行测度考察,得出了加大农村流通主体培育、构建城乡双向一体化流通体系、加强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三方面建议[40]。卢美丽从城乡物流一体化框架构建的总体方向、内容建设、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并对A、B、C三地物流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评价[41]。姚舜等选取地区物流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发展环境为一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春地区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该地区以长春为中心扇形的极核式物流网络空间结构[42]。高志飞通过对城乡物流一体化相关内容建立起的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综合分析,选取了因子分析法,然后对山西省情况进行了评价[43]。濮帅综合对物流系统的多种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综合选择了德尔菲法、熵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代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进行评价[44]。

4 研究评述

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以城乡物流一体化为目标的研究成果涉及城乡物流基本理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布局与对接模式等多方面内容。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基于城乡物流基本理论、农村农产品物流模式探讨、物流体系框架构建等问题的定性研究,也有基于城乡物流与经济影响因素、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城乡物流一体化水平发展评价等问题的定量性研究。

针对已有文献,笔者对当前研究状况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看法:

(1)研究内容方面。首先,目前研究虽涉及城乡物流的诸多方面,但多数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农产品物流以及农村商品物流网络上,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更应注重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一体化的视角协调城乡双向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真正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实现城乡一体化。再者,针对我国生鲜冷链农产品物流理论与实践远远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国内研究还不够具体化,应该与多门学科包括食品科学、农学、车辆运输、管理学、运筹学等相结合以达到理论与现实技术实践同步。最后,结合当前社会趋势,随着技术及理念发展,可更加注重与其它新兴领域诸如“互联网+”、信息网络、云物流、物联网等相结合进行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2)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如策略探讨、路径探讨、体系框架和对策建议等,少量定量研究多为现代物流理论中常用方法在农村物流的应用,对于城乡物流关系理论研究部分也多是浮于表面的影响因素或系统评价分析,只是提供了宏观对策及模式运作,而对于具体细节方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等定量分析。因此,笔者认为以后研究重点应更多的从微观视角入手,定量研究城乡物流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聂家林,沈晶. 苏北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60-62.

[2] 吴震,朱亚伟. 论农村物流的中心题[J]. 中国合作经济,2007(9):54-55.

[3] 周建勤,鞠颂东. 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 物流技术,2007,26(2):40-42.

[4] 谢水清. 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1-53.

[5] 王新利. 我国现行农村物流模式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70-72.

[6] 李宏宇.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6(2):235-237.

[7] 宋宇. 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11(3):32-35.

[8] 钟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 商业经济研究,2012(22):33-34.

[9] 吴委哲,郅慧,李t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 物流技术,2014,33(1):47-50.

[10] 周凌云,顾为东,赵钢,等. 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J]. 现代管理科学,2013(7):39-41.

[11] 焦瑞,余晓琼.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02-13204.

[12] 李仕蓉.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J]. 物流技术,2014,33(1):34-36.

[13] 刘宝. 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 经济问题探索,2008(4):47-49.

[14] 丁俊发. 城乡经济一体化与物流业发展[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5(8):8-10.

[15] 赖盛中. 基于促进农村消费的城乡双向物流发展策略[J]. 江苏商论,2012(2):3-6.

[16] 储东涛. 搞活城乡流通驱动农村消费[J]. 江苏农村经济,2009(4):28-30.

[17] 张学海. 农村商品流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79-81.

[18] 臧泽华. 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及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J]. 商业时代,2015(29):11-13.

[19] 汪月. 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蚌埠: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0] 刘根荣,种Z. 促进消费视角下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研究[J]. 经济学家,2012(9):29-36.

[21] 李敏,吴群琪. 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经济学思考与展望[J]. 物流技术,2015(4):1-3.

[22] 王彩霞,喻凤香,黄大喜. 湖南省果蔬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形式探析[J]. 物流科技,2014(10):45-47.

[23] 白晋湘. 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2-65.

[24] 郎庆喜,陈艳红,赵冰,等.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13):300-303.

[25] 胡云涛,张治国,王麒均,等. 基于双向流通的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研究――以“盐源苹果”为例[J]. 农村经济,2014(11):121-124.

[26] 赵萌,邬文兵.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战略探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1):31-35.

[27] 史晓艳. 从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发展引发的思考[J]. 科技视界,2014(23):366.

[28] 吴委哲,郅慧,李t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 物流技术,2014(1):47-50.

[29] 上官绪明.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视角的农村物流系统优化模式及对策[J]. 江苏商论,2012(1):68-70.

[30] 梁晓音. 基于个人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体系构建[J]. 商业时代,2014(17):29-30.

[31] 张毅.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E物流模式构建[J]. 商业时代,2016(5):143-144.

[32] 张强波. 江苏城乡一体化农村配送体系的构建[D]. 镇江: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3] 彭永涛,杜建国,罗建强,等.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配送网络优化研究[J]. 软科学,2016(5):136-139.

[34] 吴丽娟,刘玉亭,程慧. 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 经济地理,2012,32(4):115-120.

[35] 秦星红,魏光兴,周靖. 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3):114-117.

[36] 董威,周伟燕,许燕琳,等. 城乡y筹环境下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浙江松阳县为实证案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0):3-5.

[37] 夏春玉,张闯,梁守砚. 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 财贸经济,2009(10):106-112.

[38] 密海英.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物流配送信息网络平台优化[J]. 物流技术,2014(13):426-428.

[39] 王秀荣,刘照军,刘承秀. 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与推进建议[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12-14.

[40] 任保平,魏婕. 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测度及其评价[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