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机构在实现原理和组成内容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展成为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广义执行机构。广义执行机构是由是驱动元件与执行件(或执行机构)组成的可控执行机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广义执行机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控性,它的输出运动是由机构参数和输入函数共同决定的,改变控制程序就可使同一机构系统实现不同需要的输出运动或改进机构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因此广义执行机构具有传统机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更大的设计空间。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装置,如果没有电机这样的装置,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我们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原始的电机的功能却是单一的,就是接受电流以后转动,转数是恒定的,然而,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速度要求却是多种多样的,由它带动的机械对转数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化。
一、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总体设计要求
盖板能够实现可靠的打开及关闭是实现远程操控系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可靠地执行勤务和值守任务的保障,也是远程操控系统实现从勤务状态到戒备值守状态快捷、可靠、准确转换的关键。因此,为使此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在远程操控的各种工作状况下均能可靠地工作,其总体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1)应保证盖板在关闭状态下,密封可靠.具有防雨、防潮、防盐雾侵入等功能,并且使关闭后的盖板结构牢同,具有防盗、防撬和防撞击功能。保证此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在承受较大的外力撞击后,仍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盖板仍能正常、轻松地开启。(2)盖板的开启和关闭应平稳、可靠、快捷,并可同时实现自动扁闭和应急人工手动启闭。具有机电联动互锁功能,保证自动启闭可靠、准确,手动扁闭轻松、方便,不误动,不锁死。(3)此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结构应尽量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以便于在整个系统中的结构布置。(4)所控制的盖板在开启位置同样应保持锁定状态,并能保证在承受高频、强冲击载荷作用下不致松脱,从而造成误关闭的现象。
根据以上总体设计的要求,初步设想盖板采用骨架式蒙皮结构,为防止盗撬并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盖板的启闭门轴以及启闭用机电器件在盖板关闭的状态下均应藏在平台本体的内侧。盖板关闭的锁定装置考虑采用具有防盗撬功能,能同时承受纵横向载荷的卡板式机械电子双控互锁式门锁,要求门锁在盖板承受较大的撞击后,仍不失效且能正常开启。另外,卡锁装置应与盖板自动启闭驱动和传动装置实现联动。当采用电子开锁时,应在开锁同时,接通驱动电机和电磁离合器,使盖板自动启闭。而当采用机械开锁时,则应切断驱动电源并使离合器分离。
2.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组成和接口
本文所研究的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机械部分、电驱动执行部分、信号检测及控制部分,机械部分主要包括盖板、滑轨、减速器、丝杠等构件。电驱动执行部分主要包括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以及卡锁电磁铁等构件。信号检测及控制部分主要有单片机、各传感器及数据传输总线组成。机械部分和电驱动执行部分完成整个过程巾的运动和能屠传递,信号检测及控制部分负责监测和接收盖板的状态信号,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变换等处理,并发送指令给驱动电路,以完成规定动作。
二、各组成部分方案设计
1.机械传动部分设计
本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的传动机构主要由电机、减速机构、离合器和丝杠等组成。通过驱动电机,经减速器带动丝杠转动,然后再通过与之配合的螺母把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盖板的平行运动,从而控制盖板的打开与关闭。减速器采用齿轮减速,主要是考虑其体积小,重量轻,传递转矩大,并且启动时转动惯量较小。采用滚珠丝杠主要是考虑其传动比大,轴向推力大,可使盖板肩闭轻松方便,另外,滚珠丝杠为非自锁丝柙,其传动具有可逆性,当位于减速器与滚珠丝杠之间的离合器脱离时,盖板町采用手动启闭,而不会由于传动链逆向自锁而卡死。
2.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工作流程分析
此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要实现远程控制,通过操作上位机发出指令来控制远程的电机正反转以及停转来控制盖板的打开和关闭。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盖板的位置和工作情况,并把盖板的工作状态反馈给上位机。在本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中主要是对盖板打开以及闭合的控制、卡销电磁铁和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经过各方面的考虑,其中包括成本的考虑,选择采用位置控制的方式。通过对被控对象位置的检测达到系统控制的目的。盖板开启至工作位置时的锁定可采用常闭式电磁铁控制锁定销的运动来实现。在开启位置卡锁电磁铁断电将盖板锁定。而要将盖板关闭时,电磁铁工作,盖板解锁,即可在动力驱动下关闭。盖板的锁定机构要同时具有手工解锁功能,以备手动启闭盖板之需。
三、信号检测与控制部分方案设计
在盖板平台的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可以从上位机获得控制指令和运动数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机驱动器处理后控制直流电动机,从而控制盖板的运动。主控模块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对此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进行统一安排和调度,它通过分析监控平台传送的控制指令、系统状态和全局环境信息,规划盖板运动的轨迹并完成相应的运动控制。控制部分实现的功能:(1)实现盖板的开关动作:在单片机的作用下,控制电机实现盖板的开关动作。(2)实现微机软件控制盖板: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信,完成盖板的开关动作。其中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单片机控制外部电机的转动以及单片机和上位计算机的通信。这两个功能正是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关键技术,本论文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着重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不占用太多的空间。(2)操作简单:操作人员通过远程计算机实现盖板的开关动作。(3)程序简单:无论是计算机还是单片机的程序都很简单,不占用太多的程序空间。(4)成本低:使用最为简单的控制方案。本系统对盖板的控制更加智能化,开关过程更加可控化,可以利用一个单片机控制多个盖板的开关动作。甚至可以通过微机和单片机的连接,在用户的可视化窗口上随时控制盖板的开关,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智能的盖板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盖板检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分为:(1)微机及控制软件:提供用户微机程序界面,并将用户对盖板的操控转化为控制指令发送到下位机。(2)单片机控制单元:监测和接收外部状态信号,并发送指令给驱动电路,控制盖板的开关。(3)驱动电路:驱动盖板的电机动作,带动传动机构实现盖板的开关。(4)检测部分:利用传感器检测各器件的状态,并进行反馈。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促使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并日益成为此类执行元件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慧君,张青,田志斌.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的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11―12
[2](日)曲泽真渊.电动机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0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前言
在电网正常工作的流程中,变电站都是其核心的内容,无论是在发电,配电,输电等任何一个环节,变电站都是不可缺少的。智能化的变电站不仅仅满足了电网智能化的需求,更是将电网运行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但是这种效率上的提高以及智能化的普及还有待加强,所以这需要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采用高科技进行建设。目前,就中国的情况来看,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太缓慢,很多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只是对其中个别的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投入,并没有全面的一体化。所以为了支持国家电网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工作需要被重视起来。
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2 基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的分析
2.1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组成
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是指变电站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能够在信息共享和通讯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变电站信息处理的统一化,能够集中地管理和监测,实现变电站的自动控制。旨在发展一个能够对变电站信息统一管理,数据自动分析,系统自动运行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分为两个部分,也是两个重要的安全分区,分为安全A区和安全B区。安置在安全A区的监控系统主要是能够随时掌握电网运行的状态和各项参数,采集电网运行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并且实现自动化的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还必须要经过安全A区的一项特定的数据检测系统过滤掉多余和不真实的数据,然后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通过通讯设备传至共享区域。安全B区的主要作用就是采集并且处理智能变电站的安防和消防等安全信息,分析变电站的外界安全,维护变电站的运转环境,同时也将这些信息采集和分析之后的数据传至共享区域。
2.2 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功能
首先是安全A区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和参数,分析变电站的运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变电站监测系统的安全A区所分析的数据产生异常则表明变电站的运行存在不正常的因素,需要立即安排故障排除的工作。其次是安全B区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外部环境,变电站的运行不仅仅需要变电站内部运行正常,还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安全B区的监测下,变电站的外部环境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就会报警,工作人员接到警报就会立即处理异常因素,所以一体化监控系统从内而外的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掌控起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3 一体化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包含了三个网络,首先是站控层网络,这层网络主要的设备就是监控主机,操作员小组,安全区通讯网关机,数据库和服务器等等。监控机主要的作用就是采集电网运行的各项数据和参数,监测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操作员小组则是实现人和机器的高效合作,方便人能够及时的获取变电站的异常信息,及时作出事故判断,安全区通讯网关机则是保证电网系统内部的及时通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数据库则是用来收录有效数据,方便后期的维护以及查询。第二层网络是间隔层网络,间隔层网络主要针对的是变电站的主体运行,间隔层网络主要的设备就是电网数据服务器,继电保护装置。而这其中又包含三种模式,即单套测控装置接单网模式!单套测控装置跨双网模式和测控双套配置模式,在配置时应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过程层的主要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最后一层网络我们称之为过程层网络,这层网络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实现通信和数据的共享以及数据的整合,所以这层网络的主要设备就是数据库和智能控制机。三层网络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拥有着不同的设备,各自掌控着电网运行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
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发展前景
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进行,要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我国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征:紧密联结全网,支撑智能电网,高电压等级的智能化变电站满足特高压输电网架的要求,中低压智能化变电站允许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远程可视化,装备与设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从我国广大地区变电站走向智能化趋势以及国家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积极推广,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市场或许会成为安防行业新的蓝海。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普及也将成为视频监控市场新的增长点。
4 总结
随着国家电力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一体化监控系统并不能满足目前国家电力发展的需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工程。纵观整个电力行业的一体化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不计其数,存在太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内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也正在积极的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人们正在不断的努力将一体化监控系统发展的更为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发展一定能够满足甚至是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并且前途一片光明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协助。
参考文献:
[1]刘国钧,陈绍业.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组成[M].北京:高等电力工程学校,2009.
[2]谢希德.基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N].中国电网,2012(10).
[3]陈茜,潘丽丽.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组成[N].中国电网,2012(12).
[4]陈白露,崔岩.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重要功能[J].中国电力网,2010(09).
王广武 张 颖 邯郸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河北邯郸 056106
【文章摘要】
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水平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将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原则、安装要点以及安装方法,以期为建筑机电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建筑;机电设备;电动机;安装技术; 安装调试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施工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只有对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合同、图纸设计、质量、组织、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经济、安全、舒适以及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住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建筑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建筑系统是将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脑技术充分结合起来,自动处理、判断和分析各种设备监控信息的一种现代化技术。而在建筑设备自动化安装工程中,电动机调试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本文探讨了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原则、安装要点以及安装方法,以期为建筑机电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帮助。
1 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原则
1.1 树立创优意识
优质工程要依靠严格的管理、精心的组织以及严密的计划来获得,所以在工程的准备阶段,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 认真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坚持树立创优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个工程任务,对计划方案进行精心编制,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2 优化图纸设计管理
所谓优化设计,主要指的是将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设计图或者施工图作为基本前提,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为基本依据,对施工图进行绘制,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依据。设计图纸是施工前期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建
图5 水平27 度方向像素点相关性计算 筑施工全过程唯一的指导和参考。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图纸设计管理可以为设计图纸的完整性提供保障,一方面要确保图纸数量的完整,另一方面还要保障内容的完整。只有进一步优化图纸设计管理,才能实现施工设计图的有效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1.3 组织管理
在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工程中, 组织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组织管理的失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的施工进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应该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组建一支执行力较好的管理团队,认真做好组织管理责任分工和计划,建立畅通、简洁的组织沟通交流渠道,确保信息真实、全面、及时的反馈和传输,同时要处理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为组织管理义务和权利的落实提供保障。
2 安装主要设备
2.1 安装远程处理机
一般来说,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 与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是完全透明的,可以利用不同的PRU 对同一个系统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空调机组是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的主要目标, 所以在机房中或附近布置好PRU,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运用后剩下的输出输入接口用来对照明控制、水位信号以及水流量计进行连接。
2.2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中,要搞清楚每条线路需要用到的导线,尤其是专门导线,比如水位浮子开关线路、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以及湿度温度传感器线路等,这些线路通常需要屏蔽线。一般来说,控制电缆、信号与电源线都应该分管敷设,其中网络控制器、数据显示通道、网关以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工作地应该连接在单独接地干线上。由于智能建筑中需要安装的电子设备有很多,这些设备所属的系统也不同,并且这些设备的功能、抗干扰能力以及工作频率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所以在布线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并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2.3 安装输入设备
在安装输入设备时,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尤其是方便维护和调试的地方。由于传感器的类型有很多,每一种传感器的产品要求、设计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安装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一定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比如水流开关、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流量计以及蒸汽压力传感器等就不能安装在管道焊缝上,而风汽压力传感器、风管型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及室内温度传感器等则不能安装在出风口和蒸汽放空口处。
2.4 安装输出设备
在安装输出设备时,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安装方案。比如电动阀门的箭头、风阀箭头就应该与水流方向、电动阀门、风门的开闭保持一致。当出现电动阀门的口径没有和管道口径保持一致的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管件渐缩的解决方案,但是阀门的口径通常应该高于管道口径2 个档次,并进行精确计算,尽量与设计要求相符。此外,通常在回水管上安装电磁与电动调节阀。
3 安装主要机械设备的方法
3.1 安装冷水机组
正式安装前,应该将平面设计图作为基本依据,对施工现场进行放样画线,将机组中心线的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对设备进行基础处理,设备基础处理符合施工要求后,再开始安装设备。设备运行到达基础位置后,运用地脚螺栓套穿,并将垫铁放置在地脚螺栓两边,将设备放下,对垫铁进行调整,使设备底盘保持水平状态, 并压实垫铁。
3.2 安装水泵
安装前,现依照设计图纸确定水泵位置,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水泵放置在基础位置上,将地脚螺栓上好,使水泵中心线与基准线基本保持一致,运用垫铁对设备底座进行调整,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运用水平尺检验;找平找正后,开始灌注混凝土;找正联轴器,泵与两连轴节端面、两轴水平度以及电机轴的同心度之间的间隙满足验收要求;试运转水泵,先对电机进行单独运转,转动方向正常,转动不存在任何异常情况后,再对联轴器的连接螺栓进行安装,安装之前,先用手将水泵轴转动,如果没有出现杂音、卡阻等异常情况, 可以进行下一步安装。人工启动泵之前, 应该先将出口阀门关闭,然后将电机启动,等泵运转正常后,再将出口阀门逐步打开,使其保持工作压力,并对水泵的轴承温度进行检查,确保运转正常。
3.3 安装燃油锅炉
安装然后锅炉时,应该坚持便于维修、整齐排列以及流程合理的基本原则。正式安装前,应该将平面设计图作为基本依据, 先进行放样画线,将机组和锅炉的中心线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对设备进行基础处理, 设备基础处理符合施工要求后,再开始安装设备。设备运行到达基础位置后,运用地脚螺栓套穿,并将垫铁放置在地脚螺栓两边,将设备放下,对垫铁进行调整,使设备底盘保持水平状态,并压实垫铁。
4 电动机的调试方法
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与安装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动机是电梯、水泵、风机等各种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电动机调试包括诸多内容,其中有电动机故障检查、运行以及启动等,在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后, 通常需要调试各种系统,目的是对安装调试、制造以及设计的质量进行检验,对设备持续工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检测设备性能,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4.1 认真检查电动机及控制系统
在启动电动机前,应该认真检查电动机及控制系统,一般来说,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电动机的频率与电压与所接频率和电压是否一致,接法是否正确,电压电源是否稳定;(2)运用兆欧表对电动机各相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需要注意的是,测试前,应该先将电动机的外部接线拆除。如果测试结果显示绝缘电阻值偏低,应该先烘干电动机,然后再对绝缘电阻进行测量,完全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3)对保护电器的整定值进行检查,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静、动触头是否接触良好,对电气控制装置的型号规格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规定;(4)对电动机的和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定运行正常。检查电动机的轴承是否缺油,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间隙处存不存在杂物;(5) 对电动机机组周围进行检查,查看有没有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杂物,确保电动机组的顺利运行。
4.2 重点检查内容
在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全面的检查,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检查电压是否满足运行要求;(2)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与电动机之间是否正常传送;(3)在电动机运转的过程中,检查是否存在噪音或杂音,电动机旋转的方向是否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4)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对电动机的状态进行全面观察,有无烧焦味或冒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是施工机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施工自动化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建筑机电一体化工程中,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叶.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方法探析[J]. 法制与经济( 中旬),2012,9(7): 117-118+120.
[2] 刘晓斌. 探究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及电动机的安装调试[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19 (8):99.
[3] 郑辉, 林莉.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的管理[J]. 现代妇女( 下旬),2013,10(13):230.
[4] 黄友志.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9):250.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一体化监控 方案设计 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166-01
1 引言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各个组成部分系统性能参数和信息的技术监测和显示,是保证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变电站智能化的必须采取的方法。
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技术内容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自动化体系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处于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该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分析
变电站高级应用都是基于变电站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传统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只能显示二次设备的故障信息和动作信息,仅仅进行设备故障的查找和分析,这些只能限于变电站设备的保护和检测工作,不足以达到智能变电站的要求。新时期的智能变电站应该独立完成对综合测量控制信息,设备保护控制信息,设备状态检测信息等相关信息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加清楚的进行变电站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变电站设备故障问题的定位。
3.2 智能变电站调度中心需求
由于运行要求的提高,调度中心对智能化的需求也逐渐加大,目前调度中心会对接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这些数据都是从变电站输入而来的,如果能够在数据信息的产生根源处进行检测和监控,这样能够更加及时的进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检测,还能够及时的为调度中心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调度中心的信息处理量,这样就对于变电站调度中心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调度中心需要实现所有变电站的监视控制功能,进行各个调度中心信息的整理与收集。
3.3 智能变电站生产管理系统需求
国家智能电网发展迅猛,生产管理系统成为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生产管理系统是对于设备的检测系统进行及时的状态检测,采集设备频率和设备的配置信息,保证生产管理系统始终保持在安全工作区域内,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生产管理系统对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变电站内部设备信息检修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变电站生产管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网络由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过程层网络三部分组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各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防火墙实现隔离。各个部分能够与变电站主要系统实现交互信息功能,信息传输通常是通过整理正反及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网关机完成。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为了信息安全必须设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实现与远方调度中心数据通信环节。
通常情况下,站控层由计划管理终端、工程师和操作员工作站、数据服务器、图形通信网关机、综合应用服务器、数据集中器、监控主机、数据通信网关机等几个部分构成。站控层的主要组成设备有:保护装置、工程师和操作员工作站设备、数据服务器、PMU、工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一体化监控系统监控主机、测控设备等。监控主机的作用是负责在网数据的安全,在安全区内对采集的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存储。数据浏览服务实现是通过工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将采集的数据直接送到调度中心来完成。(监控系统网络图如下)(如图1)
间隔层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网关机器、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应用服务器系统、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系统、外界环境检测系统、计划管理终端设备系统、安防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主要设备。其中综合应用服务器系统主要实现各个变电设备以及辅助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对于外界收集的所有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输入到数据服务器系统中进行保存。数据通信网关机器主要是实现数据服务器系统的数据模型和调控中心之间数据信息的相互交换,从而能够为整体系统提供远程信息查询和信息浏览服务。
综合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是完成信息传递,借助正反向隔离设备数据信息,经过数据通信网关机完成全站的信息交互。在站内送出数据信息,同时接受主站的控制命令。数据服务器作为存储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储存变电站模型数据、操作产生的相关数据、图形、报警数据、故障波形、在线监测信息数据等。计划管理终端完成数据、信息的调度、检修管理、保护定值单的管理工作等。
5 结语
完善监控系统核心技术,积极探索创新的系统方法和集成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现有系统设计方案,提高系统智能化设备的质量,拓展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更高、更强功能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刚,夏勇军,蔡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现状和展望[J].湖北电力,2010(S1).
关键词:光纤总配线架;标准;分类结构;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3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光进铜退、光纤到楼、光纤到户的快速推进,接入网建设已经迎来了以FTTx为主的光纤接入时代,大量接入光缆汇聚至OLT、传输、数据等不同机房,机房内的光缆成端数量不断增加,光跳纤的数量也日益增大,对光跳纤的管理及灵活调度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但受传统ODF架自身跳纤管理能力、可扩展性的限制,主要造成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管理混乱
现有进局光缆分布在各个专业机房,且都设置有ODF光配线架,多数业务都需要2个以上专业机房跳纤才能实现,机房之间光缆用量较大,走线及跳纤混乱,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不便于调度和维护。
(二)界限不清
传统的ODF架“小而全”的布局结构,模糊了建设和维护的界面,容易造成跳纤的反复缠绕,不利于灵活调度,不适合更大容量的建设。
(三)层次不清
接入层光缆和中继层光缆成端在同一ODF架内,接入层光缆的频繁施工、维护不能保障中继层光缆安全性,存在隐患。
随着接入网光纤化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以上问题会日趋严重。为此,今后在机房规划建设中应考虑安装光纤总配线架(MODF),用以汇聚海量的接入光缆,逐步解决维护、管理、安全等问题。
二、MODF简介及相关标准的建立
光缆总配线架(Main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简称MODF,以下均简称MODF)应用了MDF的全部使用及维护方式,具有直列和横列成端模块。直列侧连接外线光缆,横列侧连接光通信设备,可通过跳纤进行通信路由的分配连接,具备水平、垂直、前后走纤通道,便于大容量跳纤维护、管理及扩容,并可安装链路测试端口。
MODF目前尚未有国家、行业标准,主要参照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Q/CT2354-2011《中国电信光总配线架技术要求》,以及国内外光纤配线架厂家的企业标准。
三、MODF适用范围
MODF适用于接入层中心局(OLT局)及类似的中心机房,用于接入设备光缆与外线城域网主干光缆的集中成端、连接调度及监控测量,同样适用于大中型传输机房,但要分别设置接入层MODF和中继层MODF。
四、MODF分类与结构
MODF主要分为熔配一体化型和熔配分离型两大类(架高度分为2600mm、2200mm、2000mm三类)
(一)熔配一体化型MODF
熔配一体化型MODF:由连接外线光缆的直列侧和连接光通信设备的横列侧配线架组成。直列侧和横列侧可以是一体化机架或者是分离式机架。机架主要由机架顶座、底座、骨架、门(需要时)、光缆固定开剥单元、接地、直列模块和跳纤收容单元、横列模块、水平走线槽及附件等组成。
以下按照一体化机架和分离式机架分别介绍:
1.一体化机架。一体化机架的直列架与横列架为背靠背架构,双面操作,并架结构较为固定、单一。直列机架由若干个成端盘组成1个单元,采用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组件。横列机架可采用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或72芯跳纤框组件。直列架详见图4.1,横列架详见图4.2:
2.分离式机架。分离式机架由光缆熔纤终端架与设备侧配线架组成,两者为两个独立的光纤配线架,组合较为灵活,可以实现全正面并架结构或背靠背并架结构。直列机架由若干个成端盘组成1个单元,采用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组件,横列机架可采用72芯跳纤框或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组件。详见以下结构图4.3:
直列架(线路侧)横列架(设备侧)
分离式机架双面并架方案(两架正面和背靠背并架组合),详见图4.4:
分离式机架的光纤总配线架组合较为灵活,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机房容量也可以组成多架全正面或背靠背跳纤场。
(二)熔配分离型
熔配分离型MODF:由熔纤架和配纤架组成,二者配合使用。熔纤架是将所有光缆引入接地,并与尾纤接续功能集中在同一子架中的机架。机架由光缆固定、开剥、捆扎、接地等组成,两侧为熔接盘熔接区。详见图4.6:
配纤架是将所有成端功能集中在同一子架且实现光传输路由调度功能的机架。机架由外线成端区、内线成端区、尾缆固定区、跳纤区组成,各区相互独立。外线及内线均采用可翻转的跳纤单元框。详见图4.7:
熔配分离型MODF的并架方案主要以全单面操作为主,具体组合方案详见以下示意图:
方案一:1架熔纤架与4架配纤架并架示意图,详见图4.8:
配纤架(设备侧)/配纤架(线路)熔纤架配纤架(线路侧)/配纤架(设备侧)
方案二:熔纤架也可以与分离式MODF架的横列架配合使用,具体为1架熔纤架与4架分离式MODF架的横列配纤架并架方案,详见图4.9
配纤架(设备侧)/配纤架(线路)熔纤架配纤架(线路侧)/配纤架(设备侧)
以上是目前主流厂家生产的MODF的组合、并架方案。双面架的外线侧与设备侧界面分工较为清晰,但需要双面操作;全正面架可以背靠背安装或对墙安装,操作方便。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管理模式、操作习惯以及外线侧和设备侧的容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架和并架方案,建成一个扩容性好、跳纤管理清晰、使用灵活的大容量跳纤场。
五、MODF应用
(一)MODF安装场景
MODF的安装应尽量靠近OLT或其它设备机房,同时考虑出局管道、楼内竖井、槽道等物理通道的路由、容量等因素,可分为同层设置(或同机房)和不同层设置,具体设置可参照以下优先顺序选择:1.在现有电缆总配线室空间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优先选用电缆测量室设置MODF;2.在现有电缆总配线室空间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MODF设备尽量与OLT设备同机房;3.在现有OLT或传输机房空间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同层设置或不同层设置独立的MODF机房。
(二)MODF安装对机房的要求
MODF机房尽量选择一个长度足够的机房,使得MODF尽量处于一列摆放,形成一个跳纤场。如果分成两列摆放,列间跳纤只能走机房顶部走线架,不利于维护。MODF与其他设备同机房设置时,机房面积应根据机房的终期容量,综合考虑MODF、OLT、专线接入设备及电源等设备需求空间和预留空间;不同机房设置时,只需考虑MODF所需空间和预留空间,同时要考虑在线测试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
(三)MODF与设备之间连接建议
MODF与设备之间连接时,建议选用尾缆。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可选用双头或单头(在MODF设备侧熔接盘熔接)的尾缆。详见图5.1:
六、结束语
随着MODF的推广和使用,逐步会解决现有机房光缆管理混乱、扩容难、维护难等问题。但是每一种新产品的引入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这就促使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与现有网络的融合演进和长期的部署方案,以满足未来用户的大量业务需求。
参考文献:
尽管有人质疑,单一供应商提供的一体化方案可能将用户锁定在单一厂商的解决方案平台上,从而影响日后系统的升级,但是在数据中心领域,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大潮已势不可当。几年前,当机房一体化解决方案刚刚问世时,质疑声甚至是批判声不绝于耳。但是现在,机房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成了主流厂商一致的选择。
机房设计实现“两化”
4月7日,台达电子集团(以下简称台达)在北京正式推出可靠、节能的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UPS产品开发处高级产品经理李南将InfraSuite最核心的设计理念概括成“两化”,即集成一体化和系统模块化。
集成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架构(NCPI)所涉及的各种部件全部集成在一起。以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例,它将供电系统、IT设备机械支撑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管理系统全部整合在一起,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可以降低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拥有成本,同时提高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可用性。采用集成一体化架构的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布局合理,机房显得整齐、美观。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更便于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
系统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已经被广大的行业用户所接受。在IT领域,刀片服务器、集群技术等无不以模块化的技术理念为基础。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面,从模块化UPS产品开始,人们逐渐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运用到整个机房的构建中。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所有组件都是标准化的模块,可以轻松连接,快速安装。李南表示,系统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机房的边成长边投资。以前,采用传统的设计理念,为了满足业务高峰期的需求,机房在建设初期通常会过度配置,从而导致设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用户如果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就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系统扩展,从而避免资源浪费。
一体化方案是不是万能的
台达为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用户提供了不同配置的InfraSuite解决方案。从目前来看,InfraSuite解决方案比较适合数据中心机房,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数据中心机房。从台达提供的数据来看,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数据中心机房都可以采用InfraSuite解决方案。台达分别为小型和中型数据中心用户提供了最优价格、高性价比和最优性能等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里,InfraSuite解决方案是否也有用武之地呢?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UPS产品开发处总监陈冰介绍说:“InfraSuite解决方案非常适合用于IT机房。政府部门、制造或零售企业、能源及交通等行业的企业等都是InfraSuite解决方案的目标客户。InfraSuite解决方案中采用的HIFT系列UPS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480kVA,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电力保护需求。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通常会将机房划分成多个区域,采用分区供电、制冷的方式。针对这种需求,台达也可以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除了模块化的HIFT系列UPS以外,台达也有传统的UPS产品,能够满足工业环境的电力保护需求。”
台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遵循国际标准化的设计原则,例如台达加入绿色网格(Green Grid)联盟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第二,台达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可以实现对机房PUE值的持续监控和优化。
从Inside到Outside
台达是一家技术至上的公司。台达每年会将全球营收的5%用于技术研发。据台达资深副总裁张明忠介绍,台达用于研发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总投入远远高于台达年收入的5%。“从HIFT系列模块化UPS到机柜,再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nfraSuite解决方案,台达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领域的发展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台达在技术和行业应用方面的长期积累。”张明忠表示。
创立于1971年的台达,到今年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40年。面对蓬勃兴起的数据中心市场以及行业用户对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40岁的台达将再次面临业务转型的严峻挑战。以前,许多用户的数据中心机房里可能摆放着台达的UPS,但是用户并不熟悉台达这个品牌,因为台达以前的业务以ODM为主。张明忠表示:“如今,台达面临的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实现从台达Inside到台达Outside的转变,在市场上树立起台达自己的品牌形象。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推出标志着,台达已从一个单纯销售产品的公司转变成一个销售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
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公司,台达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成为UPS和数据中心市场上排名前三的供应商。为实现业务的转型,台达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业务调整:第一,台达在总部成立了专门的品牌行销部门,目的是将更多的内部资源用于品牌行销,并且不断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联系,提升品牌知名度;第二,台达内部以前是以产品线为业务主导,而现在则以区域市场为主导,将全球市场划分成几个大区,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台达在各区域的本地化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能力。
产品链接
InfraSuite的空调及监控产品
台达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主要包括UPS系统、空气调节、机柜及管理系统等,其中UPS、机柜已经推出市场多年。InfraSuite方案新增的部件主要是空调和机房监控管理系统。
主持人: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郭涛
对话嘉宾:
APC公司英飞产品经理 于颖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代表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兼行销部总经理 林清民
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机业部产品经理 刘蔚敏
机房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建设要标准化
APC公司英飞产品经理 于颖
标准化已经遍及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从中受益匪浅。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可谓是标准化的典范,通过对其产品、运营以及设备实行标准化,该公司成为了同行业中起飞最准时、成本最低廉、品质最高的航空公司之一。
标准化为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带来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NCPI) 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标准化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用户的关注和认可。
在NCPI中,标准化是以模块化为基础的,模块系统必须充分考虑组件设计、功能和相关性,而不仅仅是组件的简单叠加,需要制造商进行仔细的工程设计,按照在标准化级别与用户灵活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方式进行模块化。NCPI中存在各种级别的有效模块化设计的可能性。以InfrastuXure(英飞集成系统)为例:模块化电源系统――可互换的UPS电源和电池模块,在电源、冗余模块和运行时间方面均实现了可扩展性,而且能够进行热插拔,从而在不需要停止运行系统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标准化的模块化布线,将布线细分为行级模块或机架级模块,避免了混乱并易于出错的布线状态,并简化和加速了断开-重新排列-重新连接的流程;机架级模块化制冷系统――英飞InRow RC机柜制冷单元将房间气流细分为各机架局部控制,以便对高温区域进行精确制冷;围栏式机柜气流解决方案――将机架、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集成为一个独立的封闭“房间”,以隔离和冷却发热量密集的IT设备。
模块化NCPI可以根据当前的IT需求进行部署,并且能在以后添加更多组件。这种系统规模优化能力显著降低了总拥有成本。模块化设计在重新配置NCPI以满足不断变化的 IT需求方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安装、升级、重新配置或移动模块化系统时,独立组件、标准接口以及易于理解的结构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费用。
对于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的大型IT运营中心而言,模块化结构便于各个数据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可以对主要 NCPI设计方案的所用元素进行修改、补充或删减,在不影响其他设计部分的情况下,调整各数据中心之间的规模或功能差距,从而使各数据中心共用基础设施的程度达到最高。标准化在优化NCPI投资方面势必成为最关键的环节。
不追求集成化方案中设备的单一品牌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兼行销部总经理 林清民
从最初保护设备到保护数据,再到当前强调网络可用性、用户投资保护和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UPS的作用经历了很大的转变,甚至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含义。事实上,这一变化是和整体信息化建设、用户应用发展息息相关的。从应用需求来看,机房整体解决方案是2006年乃至未来几年UPS应用发展的趋势之一。用户也需要集成化、模块化的整体机房设备,这种整体式的方案可以大大方便用户的选型、采购、安装、维护和扩容,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对于以投资来考量产品和方案性价比的机房用户,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现代企业的整体机房设备有各种子系统,如动力配电子系统、不间断UPS电源子系统、监控管理子系统、接地子系统、温度调节及清风子系统等。作为机房供电的核心部分――不间断UPS电源系统是具备独立功能的子系统,包括发电机模块、UPS模块、直流电源(电池)模块、配电柜模块以及模块间的电气连接等,这些模块都是整体机房设备不可或缺的单元。
从集成化的方案出发,科华公司可以提供从需求分析、方案规划设计、设备技术集成和维护的全面服务。同时,我们并不追求集成化方案中设备的单一品牌,而是注重设备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品牌优势,充分体现“按需定制”的客户应用价值,着重利用我们UPS及配电设备的成本优势和服务网络优势,突出电力环境建设的专业特长,使用户在供电系统方案方面获得更佳的适应性和更优性价比。
科华公司设计的端到端机房解决方案,将配电、UPS系统、监控、防雷及布线等统一到一个更大的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和实施,既强调整体的完整性,更注重专业性、个性化和按需定制,更关注客户应用价值,做到各种设备匹配合理运行;赋予机房系统更大的扩展空间、更低的维护成本,并实现边成长边建设,帮助用户合理分配和有效保护资金投入。
每个用户的机房特点和电力环境都不尽相同,科华的优势在于,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专业化方案实施能力和主动式三级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适用的、价格更合理的整体机房设备和方案,满足用户对供电系统、整体机房的安全、可靠和超值回报的需求。
一体化方案中的设备应采用同一品牌
金融、证券、邮政、电信等行业整体机房设备都在向集成化、模块化发展,集成化和模块化是未来整体机房设备的发展趋势。艾默生网络能源端到端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正在朝着集成化、模块化发展方向努力。
低压配电自动切换解决方案、备用电源解决方案、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直流不间断解决方案、机房气候调节解决方案、交流不间断解决方案、户外柜式机房解决方案等几大模块构成了网络能源端到端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端到端一体化网络能源方案中,艾默生提倡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都采用同一品牌,这样,在设计、生产、制造中,厂商就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从而在技术上、工艺流程上保持统一,使设备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匹配,让整套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发挥出更佳的性能,同时也避免因兼容问题而导致系统故障。
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的全部产品都由艾默生自己研发、生产,采用了类似于数据大集中的集成化电源管理的端到端一体化技术,即由艾默生为用户提供全部与动力相关的整体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辅以一站式服务。这样,不但解决了系统不兼容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出现故障时因多个供应商之间的相互推委而延误系统恢复的宝贵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减少关键设备与负载之间的故障点,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模块化产品可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利益
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机业部产品经理 刘蔚敏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新技术及新应用层出不穷,小到芯片,大到IT设备及各种复杂系统,在处理能力和功能更强大的同时,体积更加小巧紧凑,同时,运行客户核心业务的不同设备和系统间关联性日益密切,这使得IT设备和系统的机架化、模块化、高密度化成为趋势。加之IT及关联行业的技术、设备、扩容更新频繁,让本来就复杂的机房规划、建设、维护等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增加。基于上述原因,用户对机房从规划建设到安全供电、高效制冷、便捷使用和维护、智能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向纵深推进,作为信息化基础施设之一的数字中心机房的建设投入逐年上升,其投资在各级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总投资中占相当比重,而在传统机房的建设模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机房工程市场由数量庞大、层次不一的机房工程商/系统集成商分散占据,用户机房(尤其是占机房总80%以量上的中小型机房)建设缺乏机房专业规划,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和整体规划,会出现因标准化不足而导致工程质量、建设周期难以控制、以及机房后期扩容困难等突出问题;在传统机房建设过程中,用户或项目总包方同时面对多家供货商和工程部门,出现问题时经常出现互相推委现象;机房设备的分散采购,不能享受供货商针对集中采购所提供的种种政策优惠,造成单一项目工程造价偏高;协议方服务体系的协同性不够,在遇到紧急故障情况时,可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响应。
经过对国内机房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士达于2005年成立整体机业部,力推传统机房建设模式由工程化向产品化方向发展,通过机房方案的标准化设计、规模化生产、渠道化销售、模块化施工,实现机房的标准化和低成本建设,打造全新的机房产业链模式。
2006年6月22日,科士达公司在IT应用整合趋势背景下,融合机房各系统主流技术,推出国内首款一体化柜式机房――“金守护”系列。它基于“整体机房产品化”和“机房机柜化”的设计理念,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整合了动力输入、智能配电、浪涌保护、环境监控、温度调节、布线管理和安全防范、智能管理、KVM等机架式功能模块,为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核心IT设备营造一个高可靠的运行环境,并可根据用户业务扩展需求,实现系统的弹性部署。在管理方面,用户可灵活选配KVM模块,可以实现使用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对机房内的服务器设备进行集中和远程模式管理,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低系统故障时间,提高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以金守护一体化柜式机房为核心的机房物理平台建设方案,能有效降低传统机房建设中因专业和产品线跨度较大、经验缺乏而可能带来的机房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宕机或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同时也杜绝了出现异常状态时供货商间的相互推委。该系列产品使得小到一台机柜,大到中大型机房数据中心,从基础物理环境规划、构建、到后期的维护扩容更加容易,并可轻松的与用户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保持同步。
方案特点:
1.集成的机柜机房系统
将机房重要设备运行所需的使用环境浓缩于机柜中,所有的产品均经过集成测试。
2.灵活的配置方案
方案部署快速,具有随需定制的特性。
3.先进的热量管理
全通风设计的机柜,具有超级网孔门,可提供最高的通风面积。配置智能化温度控制风机,可全面满足要求的服务器散热要求。
4.完善的线缆管理
多种形式的线缆出入口,可满足高密度布线安装的要求。机柜内部“专用布线通道”设计让电源、数据、通讯线缆各行其道,更加安全可靠。
5.专业的配电系统
采用模块化配电系统,将市电输入分配、智能化UPS电源保护、电源分配单元容入机柜,最大限度的提供安全电源。
6.实时的环境监测
全面监控机柜内环境及设备运行状态,智能化的监控软件,可自动监测机房环境,并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系统根据预设方案自动行动。
公司a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和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公司客户涵盖通信、金融、互联网、医疗、轨道交通、航空、能源等众多行业。公司产品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目前,公司拥有精密空调设备、冷水机组两大类产品,十三个系列产品线。佳力图依托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等优势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此外,佳力图还凭借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佳力图品牌产品已经连续多年销量稳步增长。
佳力图始终专注于机房环境领域技术的开拓,依托于雄厚的研发实力,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以提供机房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宗旨,2014年推出了冷水机组系列新产品。该机组能够更好地与佳力图的精密空调系列产品兼容配套使用。凭借独创的自由冷却节能技术和先进的磁悬浮压缩机节能技术,磁悬浮冷水机组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降低能耗,逐步取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2015年,佳力图荣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绿色建筑节能产品证书”;2016年,佳力图荣获中国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国高效数据中心优秀产品”和“中国高效数据中心优秀解决方案”。
佳力图拥有一支专业售后维护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服务机构覆盖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佳力图设立“400”客服电话,确保7×24 时能够向客户提供检测抢修服务,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佳力图向客户承诺“24小时内解决问题、排除故障”。
员工是佳力图力量的源泉,佳力图用员工的智慧和创新的方法解决客户希望解决的问题。佳力图保持产品的安全可靠和品质优良,并鼓励一切大胆可行的创意。佳力图在责任和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佳力图追求卓越,努力成为世界知名机房空调专业制造商和机房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在为国际市场设计和提供高科技的产品同时,佳力图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此外,佳力图还创造一个令员工感到自豪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017年6月22日,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上,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加。
此次大会,通过学习“一带一路”倡议,以“加速数据中心现代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全面阐述未来数据中心价值和创新,并整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搭建交流平台,驱动企业数字转型升级。
在此次大会上,佳力图获得“2017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首选品牌 ”荣誉,这是对佳力图在坚持服务数据中心,坚持为数据机房提供绿色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工作的肯定与认可。
在此次会议中,佳力图工程师梁炎浅谈当前数据中心的发展和能耗现状,从自身的产品、技术、方案、应用案例等多角度向与会的专家及嘉宾展示佳力图在中国绿色数据中心领域的研究成果。
梁炎表示,一直以来,佳力图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方案创新,目前针对数据机房的节能需求精心研发出氟利昂系统解决方案和冷冻水解决方案,并在二者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组合,利用两者特点,提出了多种的水氟转换解决方案,以适应于不同机房的需求。此外,佳力图在为用户提品解决方案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集控系统解决方案,确保系统的运行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减少维护工作量,并提高系统可靠性。
最后,梁炎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佳力图多套的应用案例。佳力图提供了四套一体化解决方案。
1.风冷自然冷却一体化解决方案。佳力图风冷自然冷却水、冷冻水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中小型数据中心开发,系统简单,便于维护,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改变,自动在压缩机制冷模式、自然冷源模式和混合模式之间切换,实现自然冷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安全、智能、高效节能。
2.水冷磁悬浮一体化解决方案。佳力图水冷磁悬浮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中大型数据中心开发,可使主机和末端智能联动,更精确控制温湿度。温湿度可根据机房热湿负荷优化控制。此外,磁悬浮机组可实现无极变频调节。同时,通过智能防喘振技术,数据中心可稳定、可靠运行。
3.iMDC集成模块化数据中心。佳力图iMDC模块化数据中心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方案集成机柜、冷却、供配电、布线、监控和平台管理等所有子系统,支持机房新建和旧机房改造的方式,单机柜功耗最大可以达到15kW。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是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在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中拥有2600多个营业点,这些网点不仅构成了全社营业系统的主体,并且深入到全区各盟县基层,在地理空间上分布极为分散,所以网点IT系统建设水平、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以及系统的绿色节能成为决策层在选择系统方案和承建方时重点考察的内容。
在对全区营业网点供配电一体化项目招标时,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提出了以下具体需求:
1. 机柜要求具有防尘、防鼠、防虫功能,具有智能散热风扇,前面板为玻璃门设计;
2. 有对机柜内设备和环境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油机、UPS电源、温度、湿度、烟感、消防等)的监测功能,可实现智能化控制;
3. 具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和电涌保护措施,并具有油机的接入口;
4. 具有电源输入输出(包括UPS的输入输出电源分配)及UPS的手动维修旁路功能;
5. 采用机架式UPS,延时超过1小时;
6. 要求具有电源防雷和设备防雷功能。
另外,除对设备的具体需求外,还将“功能先进,稳定可靠,智能灵活,方便维护,绿色环保,性价比高”定为方案建设的整体性要求。
市场调研分析
实际上,作为国内UPS市场和机房一体化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科士达一直在积极跟踪和研究金融行业IT系统建设最新趋势和需求。科士达在对国内各大银行网点IT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专项调查中发现,在传统固有的“强中心、弱边缘”的建设思路和模式下,数量庞大的营业网点往往不能得到与数据中心同样的重视,建设方案中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低、可靠性差、不易管理,以及设备供应商和项目承建方技术实力良莠不齐等综合因素,直接导致了金融行业网点系统的IT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总体上处于低级阶段。现实状况是网点设备应用环境恶劣、网点无机柜、线缆无序、网点接地环境差、系统控制与监管难、网络管理与维护难等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银行网点IT基础设施系统目前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以及在实际建设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科士达从稳定可靠、部署灵活、方便运维、绿色环保等角度出发,在业内率先提出符合新阶段网点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银行网点IT基础设施一体化绿色智能解决方案”的全新建设模式,在这一建设思路和模式下,国内银行网点将在被重视程度和建设模式上获得根本性的提升和改善。
方案选型
基于金融行业银行网点的整体需求并结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全新的网点IT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思路,科士达设计了以科士达“金守护”系列网点级专用一体化柜式机房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方案以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为基础,通过增强网络机柜功能,构建一体化IT设备运行环境。其构成包含ATS、综合配电、UPS电源、电池、防雷、智能管理、线缆管理、机柜、温度控制功能,可满足农村信用社IT设备的要求,使网点内的IT设备及辅助设备能够长期在符合运行标准的室内环境中正常运行。
方案设计如下:
1. 方案为一个24U标准机柜,有防尘、防鼠、防虫功能,占地面积仅为1.5平方米。
2. 整体设计简洁、实用,可扩展性较强。
3. 采用供配电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UPS后备时间为60分钟。
4. 预留双路电源接口,可接入市电和发电机。对于有发电机的网点可直接接入,如暂时没有发电机,则预留接口。
5. 提供市电的分配,可为空调、照明、激光打印机、碎纸机提供电源控制。
6. 提供UPS输入输出控制,为路由器、交换机、终端机、存折打印机、监控录像机提供高品质的不间断电源。
7. 电池机柜内部安装,与机柜形成整体。
8. 丰富的机柜线缆管理附件,提供有序的线缆管理。
9. 完善的风道管理,可温控的散热单元,实现节能和减少噪音的目的。
10. 可显示配电环境(如电压、电流),有使用环境超限报警(温度、烟雾)。
11. 在UPS主机、配套电池、机柜散热、电磁干扰及噪音屏蔽等方面融入节能和绿色环保设计功能。
12. 可与自治区联社中心机房、盟市、旗县网络汇聚点的动力环境检测软件对接,实现远程监控并统一管理。
方案特点
【关键词】 基站设计 共址建设 移动通信
随着通信网络的持续发展,站址资源逐渐成为移动基站建设的首要难题,选址问题越发突出,不仅严重拖慢了移动基站建设的进度,而且造成建设方建站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新建移动基站建站模式成为运营商重点关注的方向。
一、研究背景
在基站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客户需求、建设场景、塔型特点、各地风压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当期的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及长期的运维成本,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安装便利。
二、不同建设方案的分析比较
基站选址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基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要了解地形地貌环境、人口分布、收集网络类投诉,有现场测试资料,结合现网已有站点信息,利用软件进行模拟的同时,通过现场勘查,确定最佳的站址位置和初步建设方案。在选址时,切忌盲目追求高度,不要一味解决目标区域覆盖即可。移动通信基站的机房、塔桅、供电、配套设备是基站开通的必要条件,下面就各类情形下其不同方案进行分析。
2.1 塔桅建设方案
2.2.1确定基本风压
根据质检总局的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附表E.5 全国各城市的雪压、风压和基本气温”中查出50年一遇的标准下拟建铁塔地区的基本风压(kN/O)≤0.35,取0.35;0.40、0.45取0.45;0.50、0.55取0.55。
2.2.2确定塔型
根据无线规划、建设征地及市容美化等方面的要求,选定采用三管塔、角钢塔、单管塔或拉线塔等塔桅类型。
2.2.3确定塔高
根据无线专业天线挂高的要求,确定塔高。
2.2.4确定其他特殊要求
如铁塔需要加装Logo、小微波,或者铁塔位于山区、A类粗糙度地区及抗震设防基本烈度9度地区,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处理。
2.3 基础建设方案
基于建设方标准塔桅产品模块化,综合考虑土质情况(砂土、粉土、黏性土等)、铁塔塔型(铁塔形式、塔高、风压)、基础形式(人工挖孔桩、机械钻孔桩、筏板基础等)、水位等因素,同时考虑城市绿化带、农村开阔地等施工环境因素,来确定基础施工方案。
2.4 机房建设方案
基站机房类型分为土建机房、彩钢板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室外型一体化机柜、租赁机房、框架机房。不具备自建机房条件,但有可利用建筑物房屋的,可采用租赁机房的技术方案,租赁时应尽量选择屋内空间规整的房间作为机房。
2.5机房配套建设方案
机房配套主要包含机房空调和基站消防监控系统。
2.5.1空调配置
基站室内温度范围为室温≤30℃(在此温度范围内空调不工作),湿度范围为20%~85%;夏季空调室内降温启动温度为30℃,室温降至26℃时停止工作。
2.6.2消防配置
基站消防由无源型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结合的方式组成。
无源型自动超细干粉缁鹌髂芘缟涞浇涣髋涞缦洌ū芾灼鳎、开关电源、主设备、蓄电池等设备。每具干粉灭火器保护面积为3m2。
2.6.3监控配置
基站现场监控单元的数据采集设备,可采集环境量(温度、湿度、烟感、红外、水浸、防雷模块工作状态、交流缺相/过压/欠压等参数)、电量参数(三相电压/电流、蓄电池组总电压/电流等),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所有监控数据通过4G网络(监控单元配置4G模块,配置一张4G SIM卡)传到监控中心。
基站监控设备配置如表1所示:
三、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体现在对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要求上。但选址问题越发突出,使移动基站建设越发受限,建设进展缓慢。本文通过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案例,分析移动基站建设方案,从土建与铁塔、主设备、配套设备、等多个方面对基站建设成本、实用性、经济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使得移动通信基站采用最优化的建设方案。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能源价格;空调系统冷热源;直燃溴化锂一体机
引言
在销售和购买冷热水机组的过程中,商家和用户十分重视比较冷热水机组的价格,却忽略冷冻机的运行费用和其它配套费用巨大这一事实:以冷冻机的平均寿命25年计,在对冷热水机组的所有投资中,初投资约占8.3%,运行费用约占91.4%,制冷剂添加费约占0.3%,因此,我们在选择冷热水机组时,不能只考虑到初投资。下面以某超市的冷热源的选择为例,比较两种冷热源经济性[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杭州某小区配套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5600,地上建筑面积约22180。地下部分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地上除局部为办公空间外其余均为商业用房。
2.负荷估算
本大楼夏季空调冷负荷约为346万Kcal/h,冬季热负荷约为180万Kcal/h。最大燃气消耗量约为300N/h,空调运营时段相对集中。
3.能源价格
杭州市区目前的能源供应仍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经初步核实,杭州市区:
普通商业用电电价约¥0.92元/KW·h(常年);天然气价格为:夏季/¥2.20元/N,冬季/¥2.50元/N。
天然气由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供应,气源稳定;供气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当地政府还有可观的节能政策补贴。
电力来自华东电网,虽入网电站有火电、水电和核电等,但总体上高峰用电仍显紧张。
4.空调冷热源
冷热源是空调系统的心脏,其造价和能耗在空调系统总造价和总能耗中均占相当大的比重,其设计选型的正确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和运行维护的经济性。
空调冷热源的确定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诸多因素有时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必须全面公正地综合分析以下因素:
1)地域特征2)项目特性3)经济性4)使用特性5)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空调冷热源,技术可行的备选组合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统电制冷机组+燃气锅炉
2)传统溴化锂直燃机
3)溴化锂一体化直燃机
4)冰蓄冷系统+燃气锅炉
本设计站在冷静、公正的立场,在统一的技术数据平台上,在此特对以上几种设计方案在本项目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综合的定性分析。
5.方案分析
本项目需要对空调系统特别首先是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综合初投资必须有较好的控制,然后对系统运行的经济节能性有充分的把握,最后要求系统的维护管理必须便捷可靠。
1)冰蓄冷系统+燃气锅炉:本项目中,此方案在运行经济性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不但系统复杂、占机房面积较大、初投资较高,而且对系统设计和管理维护提出更高要求。
2)传统电制冷机组+燃气锅炉:本项目中,此方案虽安全可靠,但经济性较差,没有突出的优点;不但初投资不能完全控制、占机房面积较大、系统比较复杂,机房施工质量难以全面保证,而且由于设备、材料采购繁琐,系统的管理维护相对麻烦。同时并不能省掉燃气配套增容费(冬季采暖必须用)。
3)传统溴化锂直燃机:此方案冷热源一体,按工况分部位使用,设备相对使用寿命较长。其能源利用的社会效益较高。主机部分管路系统相对简单,安装和维护快捷方便。可放于地下室或屋顶。
4)直燃溴化锂一体机:此设备冷热源一体,并且良好地集成了变频控制循环水泵、冷却水塔、设备和热工控制系统以及全部机房管路,按工况分部位使用,设备相对使用寿命较长。其能源利用的社会效益较高,而且运行时热损耗小。主机部分的管路接口最简单(即接即用),安装和维护非常快捷。该设备最适合直接露天放于屋顶,即相当于一个冷热源项目的交钥匙(EPC)工程[3]。
直燃式溴化锂一体机,相对于传统的电制冷机组加燃气锅炉的方案,在初投资方面,虽然其设备价格较高,但在其他重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1)强弱电配套省:一体机主要能源为天然气,可减少约820KW空调主机系统配电相应的配套增容费、设备材料费、相关施工安装费和每年的用电贴费等等,综合节省配套强弱电费用至少¥2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直接、可观。
2)机房面积省:节省机房面积至少300m2,增加车位,可增值约¥270万元,一体机放置于屋顶,可减少地下室冷冻机房、锅炉房、换热站、配电间、控制室、值班室、卫生间、维修工具间以及相关的高、低压配电房等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至少约300,土建费用的节省和增加车位的升值,给建设方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3)工作效率高(之一):不操心设备和材料,建设方完全省去对传统空调系统中主机房部分的众多复杂设备(冷水机组、冷却塔、热水锅炉、换热器、膨胀定压补水设备、变频循环泵组等)和繁杂材料(管材、管件、阀门、仪表、保温材料等)进行独立、逐项、分类的考察、选型、质量确认和采购,建设方省时省力省心,工作效率提高,既避免了走弯路,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4)工作效率高(之二):不操心施工和验收,一体机设备放置于屋顶,机房系统高度集成。项目建设省去了逐项对空调设备、管路、配套强弱电系统、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以及与设备房有关的消防系统等的设计选型确认、安装、调试等环节,同时大大简化了建设方和有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整个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节能性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估考核的过程,相反却提高了技术性能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使建设方省时省力省心,工作效率提高[4]。
5)安装费用省:安装费和土建配合费,至少可省¥100万元,一体机已将机房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完全不用再在施工工地进行复杂的现场安装,这样不但可大大节省施工费用,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还能充分保证施工安全性。
6)施工工期极短,安全性高。
7)运行费用省:一体化机由于其系统设备先进并高度整合、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智能系统先进精确,机房部分热损耗小,因此具备相当的节能潜力和效果,也必然减少管理成本。
8)管理简单、维护快捷:一体化机没有传统空调系统中复杂的设备和系统维护,其管理十分简单直接,维护非常便捷可靠,设备厂家统一的售后服务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也灵活放心。
6.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系统,不但要考虑初投资的可控性和经济性,还要考虑长期运行的经济节能性,以及采购、安装和管理维护的简单便捷性等。经综合定性比较,本项目宜优先采用直燃溴化锂一体机系统。(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张学助,张竞霜.简明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中职教育;网络技术专业;经济实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3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网络技术人才。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中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多年,认为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共建经济实用型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对学校和学生都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教室
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教室,形式上是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在功能上不仅能实现理论教学,而且能够实现实训操作。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亲自搭建网络、配置网络、动手调试,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该教学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二、如何做到经济实用
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企业网络系统的设计、搭建、运行和维护等工作。所以,网络实训的特点就是以分组实验台的形式,模拟局域网络。实现网络教学活动。许多学校一开始就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招标形式,由网络系统集成公司全套安装、配置、调试好网络机房,然后让学生直接使用,这是当今网络机房组建的一种普遍形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网络专业知识的兴趣,加强学生爱护机房设备的责任心,利用学校现有条件与网络专业学生共同构建经济实用型网络机房,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下面介绍笔者辅导的网络技术班级组建一体化教室实例。
1 教室环境改造。①学校安排,对教室进行电路改造,确保30台左右电脑的用电安全:②配备好电脑的桌椅;③确保校园网通往教室的接人点有效;④确保教室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⑤教室加挂窗帘,给教室门窗进行加固。
2 客户端电脑的配备。充分发动全班学生,学习电脑组装技能,自己也配合学生一起说服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自行购置组装电脑或二手电脑,当然要确保电脑能运行XP、WIN2003和P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于是,学生都很用心学习电脑装配技能,并且多次到电脑市场实地了解行情,最终买回了自己满意的电脑,为网络一体化教室建设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3 服务器与教师机合二为一。一般的网络机房中都配有一台服务器和一台教师机,为了更经济实用,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笔记本电脑既可当服务器,又可做教师机,一举多得,平时也可选择学生当中性能配置较好的电脑临时充当服务器。
4 网络设备支持。为实现一体化教室建设,真正模拟完成企业网组建,还必须要有网络连接与管理的设备,如两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层交换机、两台路由器、一台无线路由器,这些设备造价都比较昂贵,一般几千上万元一台,又是全体学生要共用的,需要学校支持,为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建议配备两组网络设备即可。
5 网络搭建。当组网的物理条件具备后,笔者借助局域网搭建这一项目课程,带着全班学生分析需求、设计拓扑、布线连接,一起实现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从各组提出的架设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学生自制T568B标准双绞线,依照设计图纸,摆放电脑、铺设线路、调试设备,完成搭建。我们最终选择的设计图纸和布局图如下:
6 网络教学应用。一体化教室的硬件准备好之后,软件建设也必须跟上来。首先要求学生机中必须装上多媒体教学系统客户端软件,当然教师电脑中也要装有教师端软件,这是为了更方便开展实训课堂中的演示教学管理。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各自电脑中安装VM虚拟机、XP和WIN2003系统,PotoShop、Dreamweaver、Office等一系列等常用软件,从而确保网络教学能有序进行。
经过以上实例讲解,我校与学生共同搭建的学生学习与实训一体化教室。它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投入相对较少,学生家庭也能少量投入,却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责任心;实用性则体现在,一体化教室完全能满足教学需求,而且在组建机房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网络专业技能学习和增长的过程,更为灵活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没完全弄懂的技能点,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做实验,直到掌握为止。
三、如何形成良性循环
网络理实一体化教室应用起来后,结合班级建设和课改活动,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整体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 班级引进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学生都知道,自己的“爱机”需要良好的卫生环境,教室布局有特色,也非常规整,学生都希望保持好这个宽敞明亮、整齐有序、洁净温馨的学习“家园”,自然会养成爱卫生、会整理的良好职业素养。
台达集团国内子公司—中达电通总经理游文人先生,中达电通关键基础架构(MCIS)产品处总监陈冰女士、关键基础架构(MCIS)产品处高级产品经理李南先生出席本次媒体会,并为全新一代台达InfraSuite灵动小机房解决方案揭幕。
中达电通总经理游文人为到场媒体代表介绍了台达集团整体情况,指出:台达集团成立逾40年,产品覆盖了重工业、轻工业、发电、照明、市政、汽车等多个领域,可为客户提供全系列产品的解决方案。多年来,台达以“环保 节能 爱地球”为企业经营使命,孜孜不倦地做了大量节能减排的工作。其中,台达关键基础架构(MCIS)事业部,聚焦在效能与电源管理核心技术,开发系列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与电源管理产品,确保企业关键性营运操作的持续性与最佳化成本效益,支持企业在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不断地提升竞争优势。而今天会的主角——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是台达MCIS事业部又一全新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必将成为深受用户欢迎的新一代机房方案。
来自中达电通MCIS产品处高级产品经理李南,结合自己在数据机房行业多年的经验,与到场媒体分享了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诞生的原因、产品特性、以及在诸多行业已获得的成功应用案例。李南指出,过去,数据机房厂商常将客户目标集中在大型数据中心用户,而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诸如银行分部、证券营业部、高校电教室、煤炭监控等行业的迅速扩张,急需快速建设大量面积在50㎡以下、地点分散的小型机房。传统机房复杂的前期规划、漫长的建设周期,已经无法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
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因应此类需求,顺势而生。它将供配电及监控一体化系统、机柜系统、制冷系统三大核心整合一体;灵活易搭建、智能易管理,为小型数据机房用户提供了高性价比、高可用性的完美机房解决方案。考虑到行业用户搭建机房需要尽可能的“傻瓜化”,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的施工,客户只需提供电源线与数据线,即可快速安装、运行,是目前柜式机房市场上最方便的解决方案。而针对金融、零售等行业用户不断增加的扩容需求,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采用系统模块化设计,支持容量从5KVA起的随需配置。而它提供的电源管理、用户管理、环境监控三大软件功能,也可帮助以上诸多行业用户实现可靠监控、智能管理的需求。
最后,李南先生指出,面对市场上诸多的数据机房解决方案,台达InfraSutie灵动小机房,不但拥有诸多显著的性能优势,更值得自豪的是台达MCIS产品一贯稳定、可靠、值得信赖的品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