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乡供气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14
[中图分类号] F301.2;P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02- 03
我国的地籍管理规划中明确指出:土地调查的任务就是促进土地统一分类、统一调查、统一登记和统一统计,基本实现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的统一管理,从而使土地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土地调查中反复提到的就是“统一体系”。然而,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在当前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中,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一直处于分开工作的状态。不同的工作人员从事不同区域的土地调查与管理,造成了接边图形和统计面积的困难,部分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由于土地调查数据不清造成的权属混乱并产生纠纷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土地调查和土地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并在调查的过程中制定和应用全国统一标准和精度,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数据系统。实施“在内业上以图管地,在外业上以证管地”的“高科技的地籍”管理方式,就必须走一条管理规范、科学、严谨、适用的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之路。
1 统一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土地管理部门的统一和整合
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制约和限制,以及城乡土地资源存在的明显差异,使得我国的土地调查工作被人为地划分为农村土地调查系统工程和城镇土地调查系统工程两项,并且从事调查的机构和从事管理的部门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调查出现了数据重叠和图形接边上的矛盾,同时还加大了管理的工作量。统一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工作,就是要对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和融合,对土地调查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与分配,避免人员的重叠与交错,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调查人员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2 有利于促进户籍制度和土地整理工作有效进行
现在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持续上升,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等政策逐步建立,特别是城镇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城乡差异在逐渐减小。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的变化每天都有,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也是大量交错和结合,城乡区域的概念也在逐渐模糊。同时,近几年由于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人口转移,很多农村人口逐渐定居在城镇,这就无形地加快了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之间的相互流动速度。再者,土地整理工作的不断实施,就使得废弃的独立工矿用地有变成良田的趋势、所属的建设用地有变为村庄的趋势。因此,统一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工作,加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系统、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正规化水平,促进户籍制度和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3 有利于促进土地调查工作的综合性管理
在现有的土地调查管理模式下,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调查的侧重点不同。城镇土地侧重点是宗地,而农村土地侧重点是地类。实施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就可以使农村土地在原来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权属的管理,使城镇土地在原来以土地权属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类型的调查。同时,在此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信息资源较为完整、准确度较为合理、现实性较为良好的土地调查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可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工作的综合性管理质量和水平。
2 统一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优势分析
2.1 一次调查,两套成果
在一套技术方案的指导下,通过数字化的新型测量技术,使用同一工作底图,就可以得到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组成城镇土地调查和农村土地调查两套成果,这两套成果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调查工作的效率,从而达到节约土地调查成果经济成本的目的。
2.2 避免干扰,实现对接
地类图版与宗地的统一是城乡土地调查一体化的基础,它为同步进行地类管理与地籍管理提供了基础,同时避免了对宗地和地类利用电脑进行自动分析时出现的冲突、交错和缝隙等。从而使得大数据在管理中实现无人工干预的自动验算以及纯自动化的功能。
2.3 数据位置,保证一致
统一的城乡土地一体化土地调查的实施,能够真正保证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在空间位置定位上与统计数据结果上的一致。
2.4 数据对应,全面应用
建立城乡土地调查一体化数据系统,实现城乡土地调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全国的土地统计数据都建立在每一个图版的准确的面积上。并且通过城乡土地一体化调查可以逐步实现调查和数据的对应化,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地籍管理、耕地的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不动产登记等各个方面。
3 统一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具有利用价值的数据,调查成果衔接性不畅
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地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现有的三种土地调查在标准、方法、技术和制度等多方面都难以满足土地调查日趋变化的需求。在以往的这三种土地调查中统计出的数据甚至还经常会出现在范围划分、土地分类、调查精度等方面与现实的土地需求相矛盾的地方,因而对土地调查数据利用价值有较大影响。现在,二元体系的城乡土地调查要逐步转变为一元体系的城乡土地调查,从数据上实现全面衔接,这样才会有利于对城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和全面统计。
3.2 缺乏统一的数据坐标系统,调查成果共享度不够
为了使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调查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我国曾经出台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这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就为城镇土地调查和农村土地调查划分统一了分类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同时也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数据系统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城镇土地数据系统和农村土地数据系统在数学基础、调查方式及精度、地类分类编码、比例尺、覆盖区域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见表1,影响了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调查成果的共享利用,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目标的实现。
3.3 缺乏统一的数据精度,调查成果应用值不高
通过调查分析,由于调查方式的不同,加上城乡土地一体化调查精度的分区不够准确,导致农村土地调查的比例尺是1∶2 000,而城镇土地调查的比例尺为1∶500。在现有的数据资料中,农村土地调查的精度会更为粗略,而且不同精度间数据缺少相互换算,很多因为精度不够而缺乏应用价值。
4 统一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方法和途径
4.1 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方法
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工作应统一调查程序和方法,严格按照“三个步骤、五个阶段”进行,即按照先准备、再外业、后内业的步骤,落实好准备阶段、权属调查阶段、地类调查阶段、地籍测绘阶段和内业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做到调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人员准备、资料准备、技术准备、组织准备。这是进行土地调查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城乡土地一体化调查的精度和仪器精度有提前的运筹。
(2)权属调查阶段:权属调查阶段主要包括界址调查、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宗地草图绘制、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填写土地权属调查表等。
(3)地类调查阶段:地类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图斑调查、线状地物调查、零星地类调查和填写土地调查记录手簿等。
(4)地籍测绘阶段:地籍测绘阶段针对调查精度不同,测绘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5)内业阶段:内业阶段主要包括对外业资料进行整理和对土地调查数据系统进行建设等。
4.2 建立城乡一体化统一数据库系统
基于目前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有着如此迫切需求,应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中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并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就必须要求土地调查工作在数据统计方面建立并应用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系统。建设要以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系统为主,同时还必须规范并整合市(地)、省、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从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系统。城乡土地一体化数据的建设主要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1阶段为建库准备,第2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第3阶段为数据入库,第4阶段为成果归档,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4.3 建立城乡一体化统一数据精度和标准
在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标准体系的建立,一旦有了标准体系,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由于城镇和农村的土地调查数据,在数据组成、数学基础、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土地一体化调查要对土地调查数据重新整合,从而实现城乡土地调查数据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属性内容等多方面的统一和衔接。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必须符合已经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部门标准。同时,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别需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实际问题的需求,对原有数据进行一定修改和补充,从而制定一套具有适用性、层次性、系统性的数据标准规范。针对不同地区范围的土地调查工作对数据的统一要求,制定出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标准,实现城乡土地调查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亮,姜栋.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理论与方法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6):79-83.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站点设置;选型设计;系统特点
1 前言
常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自动控制系统按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设置,全厂设一处中央控制室,管理全厂生产过程,各工艺单体设置基于PLC的控制设备,处理局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自动化系统采用由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分散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控制、数据采集功能为一体,完成整个净水厂的过程控制、工艺流程显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
自动化系统建成完整的厂区光纤冗余以太环网,实现各单体的自动化控制,并有与管理调度系统接口。PLC控制器通过采集现场仪表的生产实时数据和控制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现场工艺的要求,实现净水处理的过程控制、顺序控制、连锁控制、设备的开机、停机等各种操作,完成净水处理的自动控制。现场控制站的PLC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上位机交换数据,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实现远程控制。
2 设计说明
按照控制对象的功能、设备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在反冲洗泵房、加药间、脱水机房分别设置PLC控制站,各PLC控制站与中央控制室之间以光缆环网相互连接,在水厂每个滤格各设一个PLC控制子站,通过现场总线与反冲洗泵房PLC通讯。
在管网沿线测压点、各闸门处,采用可靠廉价GPRS移动通讯技术采集与传输数据,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全厂运行自动化。
根据所有被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全厂各关键节点的工艺参数,建立全厂实时运行数据库和历史资料数据库,用于运行优化和设备维护指导。
同时中央控制室预留与水厂MIS系统连接的接口以便使生产过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连,共享数据。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站点的设置
常山县城乡供水工程共设置3座PLC控制站及4座滤池PLC子站、7个源水管网沿线闸门及测压点PLC子站、4个城区管网测压点PLC子站。
3.2 控制方式设计
主要的工艺设备设中央控制、就地控制、现场控制三层控制模式。中央控制由水厂中央控制室完成,具有最低的控制优先级;就地控制由各个PLC控制站完成;现场控制则在设备或仪表的现场控制箱、按钮箱、变送器等上操作完成,具有最高的控制优先级。
中央控制层设有“自动/手动”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手动控制由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站上进行设定和控制。
就地控制设有“远动/自动”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远动方式是由中央控制室远程控制,自动方式是由就地的PLC控制站实行自动控制,
现场控制层设有“远动/本地”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远动方式是由该设备或仪表所联接的PLC控制站远程控制,本地方式是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的控制箱、按钮箱或变送器上进行手动操作和设定。
当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或通信发生故障时,就地控制级可降级行使对所在单体的控制功能,维持污水厂的正常生产。
当现场PLC站发生故障时,现场设备可通过“远动/本地”选择开关切换实现手动操作。
当PLC数据通讯网络出现故障时,现场PLC控制站根据最后接收到的数据仍可继续工作。
3.3 人机界面的设置
在滤池子站设计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终端。触摸屏采用和PLC同一进口品牌,为西门子品牌,且采用TFT真彩产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很好的兼容性。
3.4 控制网络的设计
基于整个网络系统的整体构架,控制网络设计采用二层网络结构:即控制层和现场总线层。二层网络基于完全开放的、成熟的、先进的技术。
二层网络设计一致的应用层,信息的共享、访问避免任何特殊的编程和特殊的网关设备。网络保持功能的集成。在任何一级网络上,都能够在同一介质上实现系统透明浏览、编程组态、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和系统诊断。网络上一般性的信息访问不影响系统实时控制性能。
3.5 阀门控制子站设计
每个阀门及测压点配1个控制箱,箱内按控制5台电动阀门的电器配备制作,箱面安装压力显示仪表;
箱内PLC用西门子300双通讯口产品,箱内预留阀门井排污泵三相插座及维护单相插座、凝露检测除霜加热装置;
配置三相电源防雷器及压力信号防雷器;
每个阀门及测压点与水厂中控室的通讯方式为:GPRS与VPN互备方式。
3.6 测压点设计
每个测压点配1个控制箱,箱面安装压力显示仪表;
箱内PLC用西门子200产品,箱内预留维护单相插座、凝露检测除霜加热装置;
箱内配置单相电源防雷器及压力信号防雷器;
每个测压点与水厂中控室的通讯方式为:GPRS与电信光纤互备方式。
4 PLC系统选型设计
4.1 PLC控制器的具体选型
本方案推荐SIEMENS公司的S7系列PLC(S7-400S7系列的大型PLC系统与S7-300S7系列的中型PLC系统)组成。
I/O点数预留有20%余量,PLC机架必须20%的槽位余量。
主站CPU选择西门子S7412-2DP,包括CPU在内的所有I/O模块及通讯模块均具有带电插拔功能。
远程控制子站及原水闸门控制站采用西门子CPU314C-2DP产品。
城区管网监控站采用西门子S7-200产品。
4.2 S7-400系列PLC系统特点:
S7-400自动化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它所具有的模板的扩展和配置功能使其能够按照每个不同的需求灵活组合。
功能强大的PLC,适用于中高性能控制领域;解决方案满足最复杂的任务要求;功能分级的CPU以及种类齐全的模板,总能为其自动化任务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实现分布式系统和扩展通讯能力都很简便,组成系统灵活自如;用户友好性强,操作简单,免风扇设计;随着应用的扩大,系统扩展无任何问题
扩展:最多有21个扩展单元(EU)都可以连接到中央控制器(CC);通过接口模板连接(IM);集中式扩展;用EU进行分布式扩展;用ET200进行远程扩展。
功能:高速指令处理;用户友好的参数设置;口令保护;系统功能;用户友好的操作员控制和监视功能(HMI)已集成在SIMATIC的操作系统中;CPU的诊断功能和自测试智能诊断系统连续地监视系统功能并记录错误和系统的特殊事件;模式选择开关。
通讯:SIMATICS7-400作为DP主站,可通过集成在SIMATICS7-400CPU上的PROFIBUS-DP接口(选件)。
通过多点接口(MPI)的数据通讯:多点接口(MPI)通讯接口集成在SIMATICS7-400的CPU中,它的用途很广泛:编程和参数设置;控制与监视以及;灵活的配置选择;作为DP主站;在同等通讯伙伴间建立简单的网络结构;多种连接能力:MPI支持最多32个站点的同时连接;通讯连接,S7-400CPU可同时建立最多64个站的连接;最多32个MPI节点,数据传输率最大为12Mbit/s。
4.3 S7-300系列PLC系统特点:
集成接口:直接集成在CPU内的接口,可使用现有的总线技术来建立一个高性能的通信环境。
多接点接口MPI:对于和PG/PC,HMI系统及其它的SIMATICS7/C7/WinAC自动化系统进行通信而言,通信是一种经济而又实惠的解决方案。最多可连接125个MPI节点,通信速率为187.5Kbit/s:
在不同的控制器之间传输过程数据;用这种方法,例如,一个CPU可以存取第三方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PROFIBUSDP:能将SIMATICS7-300连接到开放式型现场总线PROFIBUSDP(根据EN50170),因此可建立起较大型的分布式结构系统。这可扩大通信的范围,从SIMATIC控制器到来自第三方制造商的现场设备均可进行通讯。和已有的SIMATICS5或SIMATIC505系统的通信更是不成问题。
关键词:供水 城乡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92-02
浙江省乐清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第一个乐咸水厂建成以后,乐清专门成立了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专门从事乐清的农村改水工作。到1993年底。全市共建成自来水厂122座,受益村共632个行政村。78万余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动各镇、乡、村的干部群众,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基层农村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不同形式因地制宜的各个突破,逐个建设。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但为现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可以将其当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成立了供水集团,统一了乐清的供水系统,合并了二大供水企业(原自来水公司与农村供水公司),结束了乐清多龙治水的局面,保证了乐清的供水质量。保障了乐清人民的安全供水,乐清城,供水一体化建设从此真正拉开了帷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统一建设、统一供水、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无论是水厂兼并改造还是新的延伸接水,全部都是按照城乡供水规划和标准执行,尤其在管理上大面积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截止2010年底,“一户一表”收费户达到147000奈户,企业的年有效售水量达4800余万吨,全年水费金额达1.13亿元,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迭10.86亿元。尽管如此,企业在迅速扩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因为是新问题所以既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其他兄弟单位有效办法可参照,全凭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置和处理,这些处理从现在角度回头来看,大部分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尽如人意乃至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影响,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如人意的,应该说对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体制和管理模式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企业性质。两个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合二为一需要很多部门来协调解决。2005年供水集团成立之前,原市自来水公司为国有性质,市农村供水公司为集体事业性质,集团组建后定性为国有控股企业,员I的有些待遇,包括工费标准、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的缴纳标准都不一样。合并以后职工反映很大,屡屡在职代会上强烈提案。而且原农村供水公司内部体制也较复杂,有多种成分,有集体事业性质的。有企业合同制性质的,也有农聘工。为了解决平衡集团内部的员工待遇,集团采取了多种的解决办法:一是与社保部门协调.调整部分缴费标准,原标准馅低的适当往上调,束缴纳的追加统缴,使员工的养老垒和医保金缴蚋标准基本平衡,解除了所有职工养保和医保的后顾之忧。二是员工原档案工资标准偏低的,采取企业内部进行微调。然后进入档案,差距仍然较大的采用考核奖励的办法,按考核的点数形式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工资是浮动的,让员工感觉企业内部待遇分配基本合理,这样平息了职工的情绪,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对原农村供水公司编外的农村小水厂农聘工进行整编。多余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并实行按工龄补偿金的办法,使多余人员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平安过渡。
2.管理模式。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后。地散面广,管理难度相对增加,虽然统一执行集团用水审批,设计规范,水质要求,收费标准,但鉴于原农村小水厂设备管道老化陈旧,水耗偏离.居住人口稀稠悬殊,地域偏远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实行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办法。集团供水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分(子)公司――水管所。以各水管所为基层管理服务单位,属于紧密型的管理范畴.集团下属的物资公司和安装公司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属于宽松型管理范畴。二是实行线块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乐清市地彤地貌成带状。背山面海.腹地不深,蓄水能力较差,境内南北长66.22公里,东西宽仅32.35公里,全市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全市按集雨面积和独自成溪可分为四个流域,即大荆溪流域,芙蓉黄金溪流清江流域。虹桥淡溪流域,钟前水库的白石溪流域,它们互不相关,独流入海,因此我们的管理也是按照自然流域成块状设置机构。设置虹桥水管所、南清芙分公司、荆雁水管所、柳市分公司。这样我们便把业务线状管理和块状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地域分散、流域独立自然条件不利的客观问题。
二、资产和资金问题及解决办法
1.溃产问题。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资产的性质,存在的形态都有所不同。原自来水公司的各类资产按国有企业的规定。规范入账,来源明确。性质单一,报表台账齐全,折旧按规定计算,资产的原值、净值都十分清楚。而农村供水公司则不同,资产性质相对复杂.大部分资产定性为集体性质,而这个集体性质又没有特定明确的对象,属于一种抽象的集体概念。大部分水厂的建成都是利用公办民助的方式。例如1987年柳市项目水厂的建设属于浙江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大的农村水厂,工程总造价2806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一是向世界银行贷款40%;二是省、县配套资金分别为5%和1096;三是利用群众集资45%约1200余万元,按当时柳市区人均分摊人均出资17元。其实世界银行贷款仍是在水费中筹还,其性质还是柳市人民负担.所以总造价的85%仍然是群众集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分析,该工程属于民办公助,资产属性为集体性质,企业也是集体事业性质,在后来的集团组建中,对资产的认定曾有过一段激烈的争论,政府为了稳妥起见.最后采用托管的办法先将这一部分资产管理起来。具体托管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委托其时作为农村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农村改水办公室进行托管,资产的具体经营单位为乐清市供水集团,作为经营单位必须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而改水办负责人直接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任副董事长,负对资产的监督责任,这样可以直接对资产进行监管。
2.资金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城,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无法回避的太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供水企业的自身财力是鲍对办不到的,供水集团的自身财力也非常有限,账面上的自有资金可用于扩大生产再投入的一年不足1000万元。而建设资金每年需要四五千万元。如此大的缺额资金只能采取多渠道的办法。一方面我
们向市政府施压和要求。以求得市政府和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在市财政和当地乡镇财政中争取安排部分资金。另一方面集团出面向银行系统贷款.由于供水集团的历史原因,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房产证很少,而且还要用于几个大水厂的建设和改造贷款,要分出一部分房产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贷款已不可能,即使可能也是杯水车薪难解旱龙之渴,因此我们与多家银行谈判。哪家同意质押的就向哪家银行贷款,而且长期挂钩循环贷款,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用陆续收取水费确保还贷保证供水企业的信誉不受损害。再一方面要求接水用户自筹一小部分。并且可以用不同形式出资,比如政策处理费用及凿路挖地费用可以用劳动力投入的多种方式解决。
多方筹资的最后难题在于集团财务的账务处理,按国赍委和审计部门的规定,凡国家财政和群众集资部分不得计提折旧。若是这样的话供水企业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但在今后的运行中设备管道的维护雏修,以度更新改造的资金就没有来源,成无米之炊了,供水企业不但缺乏发展后劲.到了一定时期还危险。为此,我们努力说服国资委和审计部门,分析透彻,据理力争,最终相关部门同意部分资产计提折旧.这样能基本保证正常运行和今后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来源。
三、管理问题殛解决的办法
城乡供水一体化后。管理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头痛问题。因为城市与农村实际存在着各种条件的差异,比如观念的差异。经济的差别,环境条件的不同,尤其是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都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宣传工作。
1.服务问题。作为公用性的供水企业,因为资源的关系目前虽然是垄断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实也是服务企业,如何搞好服务大有文章,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回避、不可小视的重要性。服务首先遇到的是观念问题。因为农村农民习惯于过去那种随便用水。无论在山边取水,还是在河塘里取水或地下取水,一般都不需要计量交费,因此用水缴费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工作人员上门收费十分反感,不理不睬,他们不但惜水、节水,而且还偷水盗水,甚至毁坏水表无法计量。供水之初毒户每月用水不足一吨的户数不少,有的经检查发现在水缸上面装水表夜间滴水不计量。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宣传自来水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是要向他们说明供水企业的买水、制水、供水、售水整个过程的繁锁复杂。而且投资很大、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决非单纯的盈利企业。“水也是商品”,把这一概念溉输到用户的头脑中,还常在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电影借此进行法制宣传和科学用水的宣传,希望他们接章守法,遵照供水企业的章程合理用水。除了对他们的宣传外,我们还要对内部员工的教育,要搞好服务必须先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教育员工认识到这个过程是必然的.村民们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耐心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为了稳定和谐发展,理顺供售关系,还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把关系确定下来。为此。我们采纳了律师的意见。以供售双方签订合同成为买卖关系而不是福利关系,使双方的权益都受法律保护。公正公平。
2.水价问题。供水价格对于供售双方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供水企业因资源的关系目前属于垄断企业。物价部门对于水价控制得非常严格,原则上只能是保本微利,各项成本审核程序要求很严。其实,供水企业肩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有些投资不但超前,而且投入和产出也不成比例。好在城乡一体化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大小平衡,东西兼顾,才使企业稳定下来。
水价问题还碰到一个水耗的分摊问题,按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应控制在15%以下。而一般企业都很难达到,乐清供水集团产销差率平均迭30%。尤其是象我们城乡供水一体化走得比较早的企业更是难以控制,因乡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管网长,陈旧老化严重,加上人为的破坏及偷盗水,产销差率高居不下,在水价测算时其水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标准以外的部分究竟怎样分摊,由谁负担?全部由用户负担显然不合理,而全部由供水企业负担也有失公平。所以也只能协调谈判.要求物价部门适当放宽点。一般测算放宽到23%左右。
本文就新形势下的电力集体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进行浅析,首先分析了集体企业在历史渊源背景下员工培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探究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以使电力集体企业提升培训效果和效益,从而增强其自身实力,加快市场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
市场化;集体企业;员工培训
新形势下的电力集体企业已经被改革和市场推向了竞争大潮。坐、等、靠、要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要扎牢根基,立足市场,观念的转变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挖掘尤为重要。为此,把握症结,有针对性建立新型电力集体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成为必然。
1 新型电力集体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尽管电力集体企业走入市场化以后愿意适应形势而做改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未完全脱离原来主业管理模式下的惯性思维和依赖,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不强,造成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和力度不够。
(二)培训期望不高。集体企业改制不久,人员缺乏,精力有限,对培训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和思考,一些重要、关键的培训项目得不到实施,造成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期望不高。
(三)培训机制有待完善。首先,对培训需求没有进行认真的、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多为常规的、重复的、形式化的培训项目,培训与需求脱节。其次,集体企业时常采用员工培训员工的方式,这使得培训的信度和效度降低;即使请外部的专家进行培训,也大多采用单向灌输方式,使得员工感到枯燥、困乏、厌倦、无兴致。再次,集体企业大多的培训项目省去了效果评估和后期跟踪环节,没有对参培员工从培训反响、知识技能提升、态度转变、效能提升等多个维度进行调查、考核和评价,使得培训流程有头无尾,效果不佳。
2 新型电力集体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思考
(一)树立竞争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集体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依赖主业的思想,把主业视作大客户而不是“衣食父母”,平等合法参与市场竞争,牢固树立市场基础。必须以不断增强和具有竞争力的员工团队投身市场竞争,才有可能使集体企业在全面开放的电力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充分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是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新型集体企业应该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天对培训的投入是为了明天在企业竞争力、市场份额、信誉度等方面有更多的产出。
(三)要认识到员工培训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培训可能无法立竿见影,但可能几十年有效。因此,集体企业需要系统思考,前瞻思维,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切实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员工培训计划,并认真的付诸实施。
(四)积极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立图书室、阅览室、读报角,多开办一些读书班、学习班,适时举办专项讲座,分专业开展技术技能比武,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和座谈、征集学习心得,深入挖掘学习先进典型、评先彰优等活动,着力营造“想学、懂学、能学、善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员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1、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计划。①企业培训计划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前提,与发展方向相适应。②要摸清企业自身人力资源“家底”,掌握现有人员素质现状,充分调研和了解企业当前或近期培训需求。③培训计划要按照“广泛参与、自下而上、综合审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制定,特别要注重收集员工自身的培训提升愿望。④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入职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内部培训、委外培训等要综合平衡,兼而有之。⑤要针对每个具体培训项目,视不同的培训对象,设定不同的培训预期,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
2、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实施有效的培训。①可采用灵活、便捷的现代化培训手段,如刻制光盘、内部网上共享下载等。②可以在部门之间开展岗位交流,以提升工作协作。③外部培训可采用外派培训或者引入外部讲师进行培训,以开拓员工的眼界和思维,使企业的管理与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接轨。④要注重“体验式”培训,敦促培训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现场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提高培训的生动性和有效性。⑤培训计划要在不影响生产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实施,如果不能协调妥当,那培训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会日益激化,失去受训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培训也只能是空谈。
3、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可参考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四级评估标准:反应评估――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满意程度;学习评估――员工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等;行为评估――员工在培训后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结果评估――培训使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业绩。具体可由培训归口部门和业务部门针对上述四个方面,分别采取检查培训记录、汇报反馈、问卷调查、书面考试、实操验证、行为考察、交流谈话、数据采集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等手段进行。培训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重点测评学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员所在的业务部门重点评估学员经过培训后,其行为变化和绩效的提升情况。
4、对培训评估、考核结果加以应用。要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把培训评估、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如:可以对学以致用,工作绩效提升明显的个人进行加薪;对取得的培训技术、技能应该成果进行专项奖励;在岗位调整、职务变动、职称评定、个人机会竞争时对参加过相关培训的人员给予优先考虑;对学习楷模、竞技能手、创新勇士进行评比表彰等。
南水北调工程从1958年开工到全线展开,已时过52年。南水北调工程是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水资源配置项目,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基础性战略工程,也是惠及几亿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南水北调工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对于缓解北方地区缺水以及地下水超采问题、促进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对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是在建设活动中创造的知识成果,反映了项目管理工作的真实过程,为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和条件。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对提高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发展水平,增强项目整体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0年,国家档案局与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南水北调征地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南水北调移民、项目档案内容包括各建设项目、迁建、移民、实物淹没、扶持开发、环保、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载体历史记录,档案工作包括项目移民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数字化处理、专库建设、提供利用等,并明确指出工程项目竣工前验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是,由于未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和项目档案资金支持列入其项目计划,中央财政没有对南水北调占地移民和项目档案工作给以必要和必需的资金投入。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置移民和项目建设集中地区。这两个地区安置移民占整个水源工程项目安置移民总量的100%,征地移民工程项目占整个项目约80%。据这两个市有关部门反映,目前因一期、二期移民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整、不规范,移民上访、政策落实无据可依,给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基础薄弱,所涉各地方政府无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南水北调移民项目所产生的档案资料尚未移交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管,更未形成多种载体与介质备份及数字化处理。照此状况,根据国家关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不可能按时进行档案验收,势必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验收造成不可弥补的困难和损失。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齐全完整,为安全建设好南水北调工程提供基础依据,建议: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和项目档案资金支持列入其项目计划。可采取分级负责和分期列入计划的办法:第一步,比照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档案人均60元的政策,由中央财政支持,抢救性地解决迫在眉睫的档案资料收集、建档问题。第二步,由中央财政补助支持,各工程项目主管部门配合,解决其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实现其档案共享共用。第三步,由中央财政补助支持、地方政府分级承担的办法,解决在国家综合档案馆设立专库保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