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课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 地理 课外实践活动 意义
引言
高中地理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地理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在课堂中对概念的解释和延伸比较也比较困难,学生也很难很快接受,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对添加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该内容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且理解起来更加轻松,所以,地理实践活动的提出使地理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应该受到更多学校的重视和广泛地应用。
一、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内容一般需要根据学校与老师的各方面条件和环境决定,一般可分为六类:第一类,主要是进行野外考察,野外考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是最基本的内容,大致包括河流、地质、海岸、地貌、湖泊等方面的考察,也包括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貌等内容的考察;第二类,主要是指观测活动,一般是对地学要素或者自然景观进行系统全面地观察和测量,通过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得出结;第三类,模型测绘活动,地理教学模型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比如地貌模型、地球仪模型、地质构造等,通过测绘活动,可以绘制学校的平面图;第四类,是指调查活动,主要针对我国各区域环境的调查,如农村环境、自然灾害环境、农业环境等;第五类,是指科技设计与写作活动,任何科技的设计与调研都应该进行总结和写作,形成小论文形式,学生也可以根据相关内容提出个人的建议或者看法;第六类,主要是指群体类活动,如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等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比赛,使学生在愉悦兴奋的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
1.能够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更需要多功能的“创造型”人才,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为塑造该类型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现代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地理课外实践需要老师领导学生开展活动,但老师只在实践过程中起到启示作用,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消化和理解课堂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应用能力,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一般描述的是空间现象,在课堂中学习这些概念和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最后也只会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亲临其境地思考、观察以及接触到大自然,对地理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同时也丰富了知识和开拓了眼界,从而加深了对课本知识与实际实践关系的认识,使地理教学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部分学校有地理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降水、湿度、气温等观测,如果可以每天都进行该实践活动,就可以形成校内的“天气预报”,这样的活动安排能够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释真实的现象和问题。
3.能够体现出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每个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地理课外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地理课外实践活动除了能够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之外,也能够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轻松、积极、活跃;其次,在活动中也能够真正的学会动手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增长见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拓宽参与面,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充分地培养和发展,使教师在地理学科中得到良好的地理教学效果。
结论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地理学习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同时也能通过实际的地理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就会使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所以地理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地理课外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使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应用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晓. 信息技术模拟地理课外活动实践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周关阳.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 聊城大学,2015.
[3] 赵小漫.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郭四化. 撷“课外”之妙 探“实践”之趣――略谈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J]. 中学课程资源,2014(07):29-30.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好课 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57-01
什么是一堂好的地理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地理课应具有如下几条“标准”。
1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得正确、明确
地理教学目标是指导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的标杆、调控地理课堂教学的利器、是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准绳。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地理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无章法可循。可见,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尤为重要。
第一,设计地理教学目标需要依照行为目标陈述法来设计。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行为程度(degree)。例如,对于“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这条标准[1],行为主体是学生,可省略,行为条件是“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行为动词是“说出”,行为程度是“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第二,表述地理教学目标时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三维目标的顺序来进行归类式设计,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归类;二是依照某个主题将不同领域目标综合起来进行融合式设计,即分若干条教学目标设计,每条教学目标中含有三维目标的多个方面。第一种表述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第二种表述方式在现今的一线教学中可能不如第一种表述方式更常用,但这两种表述方式都是正确的。
2 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扎实、悯熟
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口头语言表达技能、“三板”技能、组织技能、结课技能等,都关系着地理课堂教学的推进。地理教师只会讲解是不够的,必须要将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等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悟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地理课程的属性与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就决定着空间性是地理教学中的特色。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就必须加强地理教师的“三板”技能。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今天,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当下,地理教学的“三板”技能也被师范生和新教师有所忽略。其实,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三板”技能的展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三板”的认识和学习行为,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能力的形成。可以说,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是否扎实和悯熟,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3 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良好、和谐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处于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近几年,地理学案教学的普及较广,不能因为使用了地理学案,而狭隘地理解地理教师的地位下降了。其实,能否准确、科学地运用地理学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是对地理教师的新的挑战。地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体现在口头上,还要体现在行为上,而在行为上体现关爱时,需要注意方式。对于九零后的学生,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更要关注教育方法。只有正确看待和处理地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地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地理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4 地理教学评价开展得积极、及时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便是开展地理教学评价和进行及时的地理教学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能否达成地理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地理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地理教师设计或筛选若干道较为典型的习题,进行当堂检测,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若较多学生出现同一问题,需要地理教师给同学们放慢进度地再讲解一遍,若是个别学生出现不懂等问题,也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值得说明的是,地理教学评价时,要积极开展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笔者认为,不注重地理教学评价和进行及时反馈的课,不注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课,是没有意义的地理课。
5 地理教学中有一定的缺憾、不足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指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可以说,无论教师准备的多么充足,总会在课堂教学时或多或少留下一些遗憾之处,而恰恰是这些遗憾,才使得这堂课“完璧有瑕”,才促使教师更加上进。追求和谐的课堂是应当的,但刻意追求完美的课堂反而会显得有点矫揉造作。因此,地理教师应勇敢、坦荡地面对有缺憾的课。与此同时,地理教师也不能因为这条“标准”而随意认为,反正到最后都是有缺憾的课,那么就不用认真备课和上课了。这样的态度要不得。笔者提倡,在地理教师尽全力的备课基础上,充分展示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自然地生成,这是职业精神之必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意识到出现了缺憾的环节,要坦荡地面对,并机智地处理,下课后,要对这些缺憾之处进行反思。不拍有缺憾,就怕不改进。笔者相信,只要地理教师力争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那么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会更快,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佳。
【关键词】地理第二课堂;地理小制作;地理小论文;地理小调查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在很多方面具有独特而又显著的教育功能,成为地理课堂的延续和补充。《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活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我在地理课上,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小制作、地理小论文、地理小调查等活动,并合理规划设计,顺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地理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就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意义谈几点个人认识:
1 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地提高了
我曾带领八年级学生做“我们家乡所属水系的(沙颍河)调查”、“学校北侧小黄河古道主要污染源调查”。在课堂上,给学生明确的分工,对调查做周密部署。回到学校以后,小组之间做充分的交流和论证。在汇报成果形式多样,有班级办成墙报、有的班级开展演讲活动、有的班级进行正、反方辩论对抗赛……,似乎整个学校都沸腾了。自从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以来,很多以前不愿意上地理课的同学,都爱上地理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课堂、课后学生提问的多了,对地理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人多了,看地理课外书的人多了,不愿作笔记的少了,课堂上打瞌睡的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越来越高。
2 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师生关系更趋融洽
随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逐步改变,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自然就多了起来,这时,老师就成了学生解决疑问的好帮手,课余时间或自习课,进办公室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的学生多了,常常是师生共同讨论、调查、查资料,想办法做出质量较高的作品,共同想办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师生接触多了,老师帮助的多了,自然地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精神和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一种群体的活动,须分工合作,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了完成任务,一般都离不开与小组人员的合作以及与小组外人士(如指导教师、社会力量、调查对象)的沟通合作。如做地理手抄报的同学,他们先进行分工,有的同学负责在网上查资料,有的同学到图书馆看报纸、书籍找资料,有的同学准备好做手抄报时要用到的颜料笔。一切准备就绪后,再集中一起商量如何排版,字写得好的同学负责抄内容,擅长画画的同学负责画画等等。最后一起修改,看哪里的颜色要深一点,哪里的颜色要浅一点,最后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就完成了。比如做《学校平面效果图》,全班48位同学,分成四组,活动结束时,我们在地理上进行评比。他们有的请教美术老师或者地理老师,有的请教数学老师,用多大的比例尺把学校的平面图画出来。从选材料到完成作品的过程,都必须有合有分,共同商量,共同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一件作品的难道比较大,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还要互相鼓励,最重要的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关键词:同课异构 特征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9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同样教材、同等进度的“同名课”,以此比较不同教师在新课导入,教材理解,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风格的异同[1]。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教学策略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1 同课异构的特征与意义
1.1 异中求同
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各位教师所使用的教科书不同,所教授的学生也不同,但是遵循的课程标准必须一致,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所教授的课程达到创新点,通过对比各种教学策略,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共同教育价值体系。
1.2 同中求异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之中虽然参考的课程标准相同,但是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比分析各个教师相互之间对于新课导入,课程结构的安排,教材的理解,教师上课的风格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差异,这样教师之间反思与讨论可以有更多的话题[2],这种话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一线教师的授课水平。
1.3 同课异构可以帮助教师相互之间优势互补
对于相同的教材内容,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每种教学方式都会有优点同时也暗含着缺点,教师通过同一节课,相互之间切磋,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之中的缺点,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3]。同课异构易于比较不同教学效果之间的区别,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能力。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我们可以容易地比较受教育者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行之间可以发现对方的不足,易于同行专家之间做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反思专家的点评,找出自己的得与失[4]。
2 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探析同课异构的魅力
《宇宙中的地球》处在高中必修人教版的第一章第一节,是学生高中地理课堂的第一节课,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节课,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结合《宇宙中的地球》大量的听课笔记以及反复观看授课录像,整理出比较典型的两种结构的授课方式,对于这两种不同结构授课方式笔者将从新课导入,教材理解,授课结构,教学风格将给大家做一下比较。
授课方式一:在新课导入上用运“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诗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是从已知到未知过度,在授课结构上采用的是从地球往外太空讲解,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教师授课风格普遍严谨,逻辑性强。
授课方式二:在新课导入上用动画影视等,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认为应该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授课结构上采用是从外太空到地球,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教师授课风格比较活泼,自由,开放性强。
通过这一节课的两种教学结构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由于地理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同,导致他们在新课导入,授课结构,教学风格等差别比较大。
3 专家名师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副教授苏 老师观点:赞成讲解《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的时候,应该从地球开始,一直讲到总星系,主要是由于总星系范围太大,学生们对总星系没有宏观概念,学生对于星系这个概念太虚无缥缈,所以,“从小到大”易于学生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讲师殷水清老师比较赞成应该总星系开始讲解,逐步找到落脚点地球,主要是因为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符合我们科学探究的规律,科学探究的规律一直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逐步靠近,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中学生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方式。
北京市高级地理教师都炜认为应该从外太空讲解,最后落脚点是地球,如此讲解可以把地球的运动联系起来;除此之外,由于现在学生见多识广,接触过很多的天文知识,外加一些科普宣传作用,学生们对于天文知识很了解,所以,以“从大到小”的授课方式讲解这一节课,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地理学教授刘宝元教授认为无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讲解这一节课,作为一线地理老师应该在讲解之前相互之间做讨论,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可以找出一套比较合适的教学结构。
4 总结与建议
通过《宇宙中的地球》两节典型授课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每一种授课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课异构”为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利于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所以在选择某一种授课的方式之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内容,通过重新整理教材的基础上形成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所要教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以前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设计课程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授课之时,尽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形势下,中学一线教师应该多个角度去审视教材,思考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打开教学思路,快速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课程与教学,2008,(6).
[2]李云吾.互补共振:“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目的[J].教研分析,2007,(10).
[3]肖若茂.“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4]刘晓军.教育科学的“求真”“向善”和“趋美”——对“同课异构”现象的思辨[J].四川教育,2011,(2).
[5]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
现代地理教育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自主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活动课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地理活动课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的课堂。
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意义
1、开展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完美个性,健康心理,优良品质,是课堂教学中不易实践的内容,在教师带领下的活动课中,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互动交流,有互动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比在课堂上更自然、更真实,他们的思想、情绪、观点、行为、个性、品质、心理活动更易表现。地理活动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如教材中讲到地球一章时对其中涉及的天文知识,只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应有计划的安排天文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活动课中创设道德感情境、美感情境、理智感情境和综合情境,让学生发现、欣赏自然和人类经济建设的美,对祖国、家乡、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对前人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崇敬之情,以此激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理想。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谚所包含的丰富知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济建设成就,均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乡土地理内容成了创设好活动情境的主要阵地,让学生深入乡情调查研究,发现、欣赏、赞美家乡自然之美,经济建设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同时也找出家乡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培养主人翁精神。
地理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寻找北极星、四季星座及其行星,日食、月食的观察,气候现象的观察,到野外进行地质地貌观察,测定气温、气压的变化,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激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道从最熟悉的现象来思考自然的奥秘、探究科学的道理。养成勤动脑的良好习惯和细观察、善始善终的品质。把这些观察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逐渐发展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学生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土地利用、水资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调查性活动。把家乡当作调查的主要阵地,通过调查使学生在调查中学习,把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当作学生学习的课堂,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在调查之中获取信息的目的,并在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然后每个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调查性活动能促使学生去博览群书,这种学习的意义是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如果学生深入实际调查,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也使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锻炼。
“集体组织,自由活动”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个人的活动,也可以是小组的活动。自由活动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彻底摆脱对老师的依附,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也避免了教师有意无意的干涉,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意识,形成独立人格;学生自由组织学习群体,有助于在群体中培养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自由组织的活动群体会使他们感觉到轻松,互相信任。小组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辩论,使活动达到,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二、设计地理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趣味是学习的先导,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活动课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色、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2、知识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设计应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即源于教材,落实于教材,加深扩展学生知识领域。注意知识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因此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有时也可以是多学科集为一体,使知识不仅得到纵向迁移,也得到横向迁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3、实践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的设计还要提倡多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而且要倡导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动手设计,这有利于学生突出个性,表现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提高。
4、有序性原则
在地理活动课设计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应当致力于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加快发展自己。因此,关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尤为关键。必须运用有序性的地理教学原则,设计地理活动课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三、开展地理活动课的具体操作
1、结合教材设计活动课。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的活动课,安排了“小型演讲会”,主题是:正确了解地球在变暖;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2、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社会问题等。例如,七年级《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布置学生搜集天气预报资料、观察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
3、设计网络活动课。
高中地理课的学习由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内容组成,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整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这两板块既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所在,又是进行迁移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重点所在。通过必要的迁移,实现了自然、人文地理的“理”与区域地理的“地”有机联系、有机渗透,从而实现“地”“理”的有机统一,这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精神,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而获得意义。一切新的有意义的言语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形成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并不存在。……”“温故而知新”。所以,高中地理课的教学离不开迁移。
一、在知识的新授中迁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课堂创设积极的情境,开展迁移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具体、生动、亲切感人的情感‘移情’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来,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钻研,同老师一起探索‘地理课王国’的奥秘。”0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太阳光照图是自然地理中最难的部分,也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初中地理中的经纬度分布、高中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等,必须要对这些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对这类图形进行有效迁移,才能解决这类困难。
二、在知识的比较中迁移
通过对相似点、重点、难点知识的比较,再辅以典型例题的分析,在比较中迁移,以提高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什么不同?在知识比较中,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实现气候知识的迁移。再如“长三角”与“珠三角”比较,通过比较,对课本“珠三角”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的知识实现了迁移,从而加深了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的再发展的认识,理解了我国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自觉地顺应了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在练习、试卷的讲评中迁移
作为高中毕业班,实际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大搞题海战术是不对的。在练习、试卷的讲评中,要注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在知识迁移前,要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为下一步的知识迁移做好准备工作,以典型例题的讲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并做好练习、试卷的复评工作,对练习、试卷要反复体味,加深理解。比如在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这一类练习时,先要学生复习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再归纳、总结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然后再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学生就能自己很快掌握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觉得轻松。
四、在第二课堂中迁移
1 开展调查分析和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容易出现有“地”无“理”和有“理”无“地”这两种不良现象,如何更好地使“地”和“理”有机结合?开展调查分析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理性认识实现迁移,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有机统一,真正的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比中工厂、家庭生活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发展中的有机农业等均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内容列入调查分析中。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考察,还是从事社会调查、走访等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搜寻、分析……这样迁移既能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的转变。
2 积极撰写小论文
一、精心设置导语,先声夺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是一个章节每一节课的开启,好的导语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象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吸住。导语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
1、结合众所周知的形势背景引出导言
如在学习“世界人口”时,我以学生对世界人口数量及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了解及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在座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导入,以学生熟悉的事例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出要学习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也可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难点,在导言中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向学生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再次回到出发地,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只用了79天。为什么是80天呢?引导学生进入“国际日界线”这一概念的学习。
二、提高互动性,激发求知欲
课堂中,提高师生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互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及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何提高互动性呢?
1、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设计问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方面,找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易中设难,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回答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案例。
2、开展小组讨论
于一对些较难的问题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师生充分互动相互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江黄河时通过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合作学习,从流域面积、长度,流经城市,流域等方面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开展大比拼,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
三、采取技巧,将问题简单化具象化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将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介绍一下两种:
1、运用比喻,将问题简单化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常起到“调味品”的作用,将知识趣味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例如,我们可把足球强国意大利的主体轮廓图形比作一只长筒靴,而西西里岛比作一只足球;将非洲的轮廓比喻为一把火炬。再如,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可指着《一月、七月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因势利导:这弯弯的等温线是否更像一个安图享受的人呢?
2、运用实物,将知识具象化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课堂上,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将地理事物形象化,直观化更有助于他们理解。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将各种典型地形的图片投影出来,同学们在观察归纳后便都明白了。再如讲到“矿产资源”这一节时,学生对石英、方解石、硫铁矿等矿物比较陌生,我便将相应的一系列矿物标本呈现在大家面前。
四、增强课堂故事性,提高学生兴趣
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放弃传统的说教、灌输教学方式,把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融入教学。这样是的课堂知识更容易理解,且学生兴趣更高,印象更深刻。如在“地球运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已经绕太阳50圈了,还准备在转二三十圈呢!”你能不能判断爸爸的年龄?或者“一对双胞胎姐妹,先出生的反而叫后出生的为姐姐,”你能不能给与解释呢? 这种方法既使课堂教学生动、风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注重激励学生,强化学习热情
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得到肯定激励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渴望再次成功的需求。成功激励是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有效方法。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学生的这种探究精神,维持这种积极情绪。如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或发现了新问题或提出了新观点或考试进步了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平时,只要班上某位同学有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
六、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注意力
一、生动导入,引起“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加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地理教师想要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极为重要。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和深度的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或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生活事例或一些社会时事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
例如,在讲授初二地理的“时区”教学时,时差的概念,学生通过旅游、夜间看体育直播赛场的情况来体会;各国采用的时区:让学生在观看NBA系列直播,美国当地时间和中国时间的比较中,分别对这些加以理解体会,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我还要求自己上课要态度积极、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在课堂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打造轻松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观察以往的课堂教学,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生怕出错,怕遭到同学耻笑,受老师责备。所以,大多数同学采取默不做声,不动声色,缄默不言的态度。并有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紧张异常,没有安全感,更无平等、愉悦的感觉可言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好处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不再板着脸上课,该和学生开玩笑的时候也会开个玩笑,逗学生笑一笑,有时学生在课上捣乱,不要生气发火,而是开个玩笑,或者冷处理一下。这样既解决了课堂上的异常情况,又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上课时如果心情轻松,学生的表情自然,心情就会比较好,课堂效率也势必有所提高。其实这点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也深有体会。激情、幽默、轻松的语言交替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这种新的学习观的形成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我针对气候类型多而复杂的特点,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小组探讨一种气候类型,上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述和相互补充,并且由其他小组评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既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要认真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讲课时予以解答。例如,在讲授《地壳运动》教学:通过地壳探索的新资料了解地壳环境环境,使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知识,更能获得前沿的科学信息和资料;并且讲述地震发生时怎样防震减灾的知识等,学生都感到都很满意,而且还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既排除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念。当前,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实事求是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积累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1.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意义
1.1 开展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完美个性,健康心理,优良品质,是课堂教学中不易实践的内容,在教师带领下的活动课中,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互动交流,有互动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比在课堂上更自然、更真实,他们的思想、情绪、观点、行为、个性、品质、心理活动更易表现。地理活动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如教材中讲到地球一章时对其中涉及的天文知识,只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应有计划的安排天文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活动课中创设道德感情境、美感情境、理智感情境和综合情境,让学生发现、欣赏自然和人类经济建设的美,对祖国、家乡、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对前人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崇敬之情,以此激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理想。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谚所包含的丰富知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济建设成就,均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乡土地理内容成了创设好活动情境的主要阵地,让学生深入乡情调查研究,发现、欣赏、赞美家乡自然之美,经济建设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同时也找出家乡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培养主人翁精神。
地理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寻找北极星、四季星座及其行星,日食、月食的观察,气候现象的观察,到野外进行地质地貌观察,测定气温、气压的变化,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激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道从最熟悉的现象来思考自然的奥秘、探究科学的道理。养成勤动脑的良好习惯和细观察、善始善终的品质。把这些观察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逐渐发展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 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学生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土地利用、水资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调查性活动。把家乡当作调查的主要阵地,通过调查使学生在调查中学习,把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当作学生学习的课堂,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在调查之中获取信息的目的,并在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然后每个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调查性活动能促使学生去博览群书,这种学习的意义是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如果学生深入实际调查,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也使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锻炼。
“集体组织,自由活动”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个人的活动,也可以是小组的活动。自由活动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彻底摆脱对老师的依附,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也避免了教师有意无意的干涉,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意识,形成独立人格;学生自由组织学习群体,有助于在群体中培养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自由组织的活动群体会使他们感觉到轻松,互相信任。小组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辩论,使活动达到,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2.设计地理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2.1 趣味性原则
趣味是学习的先导,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活动课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色、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2.2 知识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设计应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即源于教材,落实于教材,加深扩展学生知识领域。注意知识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因此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有时也可以是多学科集为一体,使知识不仅得到纵向迁移,也得到横向迁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2.3 实践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的设计还要提倡多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而且要倡导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动手设计,这有利于学生突出个性,表现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提高。
2.4 有序性原则
在地理活动课设计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应当致力于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加快发展自己。因此,关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尤为关键。必须运用有序性的地理教学原则,设计地理活动课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3.开展地理活动课的具体操作
3.1 结合教材设计活动课。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的活动课,安排了“小型演讲会”,主题是:正确了解地球在变暖;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3.2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社会问题等。例如,七年级《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布置学生搜集天气预报资料、观察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
3.3 设计网络活动课。
通过网络开展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用计算机展示地理谜语、地理漫画,让学生在计算机中拼中国省区轮廓图、世界海陆分布图,观看澳大利亚特有动植物、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录像,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进而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往往能先声夺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从感觉上刺激学生,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起到搭石铺路的作用,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如: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时,播放歌曲《新疆好》,并配上新疆地区的景观图片,倾听:“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优美动听的歌曲,以及新疆迷人的自然景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课堂中所呈现的教学图片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教学内容。
二、课堂中动手演示创设情境
在地理课教学内容当中,有许多现象如果只是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单一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也会很差。而一些很难用口头表述的内容如果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相对就容易让学生感知,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讲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这个难点,可用一个地球仪、一个台灯演示地球的运动。地球仪对着灯光,绕着地轴自转时,观察地球仪上出现的现象。再虚拟地球的公转,把地球仪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地球仪表面受灯光照射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教学结论自然生成,效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如果再让学生模仿教师自己演示一次,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堂中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如果设计得巧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如果太过简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学生也就不会重视。而太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使教学活动“冷场”。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在讲《海南省》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一个咱们本地人过年时去海南,一下飞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因为其他人都是穿衬衫,就他一个人穿着羽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说海南人不怕冷?让学生适度地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直接将本课教学任务的核心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通过看书学习来验证自己结论。如果学生说得对,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如果说得不对,学生会从心理上重视这一知识。所以说问题可以使一节课变得精彩无比,提高课堂实效。
四、课堂中用直观图像创设情境
绘画并不是美术的专利,在地理教学中,绘画同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山脉、地形、河流的轮廓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当然如果是有现成的教学挂图来向学生呈现,更易于学生感知。
现在许多教师钟情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是创设情境的好帮手。多媒体设备融合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呈现的学习内容更加的形象、具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而且信息容量远远大于其他教学方式。
五、利用身体语言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时,教师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姿势都可以向学生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些因素可以起到强化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注意等作用。而且恰当的身体语言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恰当的身体语言甚至可以使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转变本本的“教材观”,灵活运用新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和中图版等。教师不仅要从地方的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材,更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科学地把握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地理课。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改”教材,但是,这样的“改”显然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而是建立在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对新课标要求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二、转变空泛的“说教观”,联系生活实际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新课改把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地理课程在“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时,要从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等角度,拓展学生生活的视野。学生生活视野的拓展,不仅要从衣食住行出发,更要放眼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通过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解生活意义,以致力于更加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创造。在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转变沉闷的“课堂观”,强化课堂互动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大多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只有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导致课堂教学主要被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是课堂言语互动行为的主要类型,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很容易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形式的单一。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地理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性互动方式,使课堂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变单向的信息传递为双向互动,在师生交流和生生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丰富的课堂互动,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打破过去单一的学习观,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宽容、尊重、自由和平等,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准确性 科学性 教育性 启发性 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学信息的最基本载体,是联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最重要媒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精心锤炼教学语言,赋予教学语言强烈的艺术色彩,是每位地理教师增进教学技艺,提高业务水平的基本要求。
(一)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讲究地理吐字准确。即注意一般字在地理学科中的读音。如地壳的“壳”在地理中不读“ké”,必须读“qiào”,不能将准噶(gá)尔盆地读成准gé尔盆地、波罗的海、斯堪的那维亚中的“的”不读“de”,而读“dí”,兴都库什的“什”不读“shén”,而应读“shí”,济南的“济”不读“jì”,而读“jǐ”。此外,语意表达要准确到位,做到地理概念的描述不模糊、地理判断推理不模棱两可。例如,“寒潮”与“寒流”、 “降水”与“降雨”、“天气”与“气候”、“荒漠”与“沙漠”、“地形”与“地貌”、 “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冰雪”与“冰川”、“水位”与“水头”、“褶皱”与“褶曲”、“生物圈”与“生物界”等地理概念组,均是一字之差或仅是字序相差而意义搬家的,教师在表达含有这些概念的教学内容时,就必须准确把握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抓住各概念的本质,必须做到措词准确,描述精确,决不可乱用词语,似是而非。
科学的语言是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准确、语句合乎逻辑。“印度位于我国的哪个方向?”学生回答:“我国的南部”,教师必须纠正、强调:“印度位于我国南面”,并解释其道理。当发现学生回答“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教师立即纠错:“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是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种在细微之处把握地理语言的用词,讲究的是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语言表达还应注意逻辑性,即教师讲解地理内容的语言符合地理客观规律,符合地理思维规律,用具有内在逻辑的语言来推理具有内在规律的地理知识。各种气候的成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其中的逻辑规律。在讲解“地中海气候”时这样说:“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大陆的西岸。这里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夏季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移来,这里受下沉气流控制,气候表现出炎热干燥特征;冬季时,西风带移来,西风从海上吹来,带来温和湿润的气流,并多锋面气旋活动,气候表现出温和多雨特征。”短短几句话,将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分说清楚,并且“夏季——原因——特点”;“冬季——原因——特点”对称讲解,条分屡析,逻辑性强。地理教师在运用讲解性语言讲授时,一定要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逻辑推理。有些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而另一些教师的讲授又失之肤浅。要做到讲授深浅适度,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思维的顺序都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二)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
地理教师的职业要求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施加影响和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教育作用。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内容的教育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描述、论证、举例、引文等都有内容意义,这些内容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使学生接受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我读了我摘录的一段话:“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比我国高好几倍。而且,木材可以再生,但日本人不这样想,他们严厉禁止砍伐森林,却大量从我国进口木材。札幌的港口异常繁忙,很多船是从大连来的,装的都是我们东北的原木。而站在札幌的一个制高点上极目远眺,我们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甚至就在港口卸木材的岸边,那些比运来的原木还要粗的大树毫发无损地站立着,一车车木材从那一排排茂盛的大树边上通过,运到他们的城市里。他们用我们的原木做成方便筷、牙签,用完了再回收,做木浆出口给我们,一进一出,净挣我们一倍的钱。”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具有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自觉、自省精神和使命般忧患意识。二是语言态度的教育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提问、评价时,态度和蔼可亲、平等友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地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指教师的语言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表及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参与学习,才是有效的。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听起来如同嚼蜡,学生是不情愿听教师讲课的。地理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原则,要求地理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时,应当通过设置悬念,控制语调的变化,加强连贯性、适当的减速以及稍事停顿,选用启发性的词语等增强语言的启发性。如经常使用修辞手法,设问、反问 、比喻、比拟、排比等,能实现地理教学讲授语言的点拨、点染、引导、引发功效。例如,“我国行政区划中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单位就像一所学校内部的年级、班级和小组”; “荆江如‘九曲回肠’,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我国三级地势阶梯的排列顺序就如自西向东下楼梯”;“地球就像是一个半生不熟的鸡蛋,其内部三个一级圈层就像是鸡蛋中的蛋壳、蛋白和蛋黄”; “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就像是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之间的关系”; “风景秀丽的广西漓江已成一半青来一半浊的‘鸳鸯江’”等等教学用语均具有扩展想象意境、降低理解难度、加深记忆印象的独特表达效果。
(三)注意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 地理新教材 新课改 困惑
地理新教材贯穿了一个“新”字,即用新理念、新信息、新资料、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手段研讨地理新问题,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一个“合”字,即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相配合、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融合、文字与图像相结合;注重了一个“学”字,既特别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强调了教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真正学会、会学;突出了一个“动”,每节教材中都安排有“活动”内容,让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很强的操作性,为学生的思考、讨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突出了学生地理分析、综合等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强调了一个“用”字,提供给学生的是与其生活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习的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并尝试着学以致用。
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老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践存在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初高中知识如何衔接。
初中地理重在讲“地”,高中地理重在梳“理”;初中教材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上比较薄弱,而高中教材(特别是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讲究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原理的严谨性和推理的逻辑性。这样使得初高中教材在衔接上有些突兀、不自然。比如说初中就已学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而在高中地理中却指出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
困惑之二:对新教材“三维目标”的要求不易把握。
尽管新课标教材已经减少和降低了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但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目标仍有被冲淡的可能性。为了留给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机会,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用时需增加。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也要增加更多的教学用时,以引导学生活动。这样,课堂就不容易达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事实上,三维目标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如何设计适当的学生活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困惑之三:“探究式”与“接受式”。
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其实,作为学习方式之一的“接受式”学习,有机械接受、被动接受、有意义的接受等几种形式。现代教育应该在实践中“执其两端而用之”,那么两端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困惑之四:对答题思路的多样化和基本思路的疑虑。
地理教学讲究艺术,在授课中不要讲全、讲完、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来填补空白。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答题思路往往是多样的。在教学中,老师们都知道一些问题的基本答题思路,三五分钟一道题就能轻松完成。例如:水稻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有哪些?这是农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4个方面分析回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老师教学生用基本的答题思路去解决问题,那么教学内容就会很顺利地完成。而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开放性地思索回答,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答题思路。如果每一节课都要启发学生探究答题思路,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只能探究两三个问题,教学环节往往不完整,讲到哪里是哪里。
困惑之五:认知交流中的“多媒体霸权”。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地理课堂,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粉笔、黑板、嘴巴”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这也让老师成了放映员,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整堂课师生共同被计算机牵着鼻子走。像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其“度”的问题如何把握?再说在一些乡村学校,比如说我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不能在每一间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全校只有两三间的多媒体教室,如果每个教师都要上多媒体课的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教师为了引入课题,费尽苦心,或拍来录像,或用Authorware制作动画,毕竟不是专业的,搞得非常辛苦。
困惑之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一、导课要短小精悍
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因此,新课开始时的导语要精心设计,要像磁石一样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但导语一定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我们可以漫画创作进入,或播放录音录像引入,或讲故事导入,或巧用名人名言导入等。生动活泼又自然地引入新课,会让学生顿有耳目一新之感,并能迅速集中注意力,随即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颇有掷地有声,先声夺人之势。总之,好的开头可以起到“引人入胜”之功效,使学生兴奋、积极而主动,愿意学、好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学习目标要明确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简单、科学,使学生容易看懂,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启动、激动、调节和自我评价的心理作用,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努力的方向,可见学习目标是很重要的。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通常在教师备课教案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教师心中是明确的,但最关键的是学生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怎样做到让学生心中有数呢?我认为应该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准确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我们可以利用课前一两分钟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的一角,或借助多媒体打出来。目标内容以知识目标为主,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隐藏在讲课当中,知识目标内容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目了然。知识目标的设定还需注意的是:定位要准确,有层次,既不能降低也不能拔高,该会运用的不能降低到知道;该了解、知道的不能要求运用。所以展示目标注意表述词的运用,如了解、理解、知道、掌握、应用等通过这些关键词,让学生清楚学习目标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什么地方。同时,每讲完一个内容让学生回顾一下目标,时刻提醒学生把握课堂主线,抓住课堂脉搏。
三、教学方法要科学得当
课堂教学是教师讲解知识、传授经验、总结规律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采取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就会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兴趣,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并且使学生产生高度的责任心,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真正地成为了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时间,把讨论、交流引入课堂。并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读图和用图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能运用地图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
四、合作讨论要有实效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尊重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会自学,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顺应时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就是新课改的形式之一,这种想法其实并不成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点提问,多点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虽然讨论场面随处可见,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实则这种流于形式上的讨论,只是表面上看似热闹。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只是乘机放松一会儿,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求教师设计的讨论题目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有思维的空间,避免对不对,是不是选项问题的出现。重点在学生们易错、易混的地方设疑,或结合教学内容,在本课的重点、难点处设疑等。其次,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小组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否则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因为独立思考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印象才会更深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知识。而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经过认真思考后,对问题有个初步认识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讨论。那样的小组讨论才会碰撞出火花,才会有效果,才会有意义,才算得上真正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否则,只有好学生说,后进生听,甚至不听,这样的小组讨论后进生不但得不到锻炼进步,反而为他们创造了说话的机会。这样的讨论就是走形式,毫无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人才。最后,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评析,有时,还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原因,这样做更有益于学生理解。切不可因为时间紧迫,教师就含糊做答,学生迷迷糊糊,一定要做好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