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诵读 重要性 《将进酒》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赏析示例选的是李白的诗歌《将进酒》。在鉴赏诗词基础上,让学生在吟咏诗词上进行指导,对于让学生吟咏诗词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在这个单元教学中至关重要。我准备分三步来上:第一步,指导诵读,在此基础上感知全诗;第二步,鉴赏分析,除了分析全诗,把握感情外,还重点赏析名句,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坎坷中见豪情的人生观;第三步,合作探究,李白的诗酒人生,诗仙酒仙的李白,为何如此嗜酒,他经历了怎样的失意人生,如何看待他的这种放浪行为?无论是哪一步,诵读都至关重要,一切都要以此为基础,才能真切感受李白的感情。
诗歌是美的艺术,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1],“其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世界”[2]。诗歌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全诗。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童蒙须知》里说:“余常谓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心到、口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如果在第一步开始时就做得不够,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何谈之后的鉴赏探究?我在这首诗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我对自己诵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之前学过,再加上从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应付绰绰有余,一切只要按部就班,就没有大问题。所以从一开始,我对《将进酒》这首诗歌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没有通过深刻的诵读,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没有灵魂交流的思考,怎么会有激情碰撞的火花?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诵读要求不够严格,在听了名家诵读之后,只让学生齐声朗读了经典名句,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朗读,甚至没有做更高层次的背诵要求。放松要求,导致学生不重视。无论我的初衷多么美好,忽视“读”,造成的结果就是师生都没有重视诗歌“读”的重要性,无法做到和诗人神气相通,产生心灵感应,直接影响对这首李白的名作《将进酒》的理解和把握。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4]如何从文字的符号里见出意象?――诵读。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意。”看来,诵读诗歌十分有必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更好地传情达意,更深地体会诗人的感情。不仅如此,对于写作也有好处。周振甫在《论诵读》中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5]
李白这首诗用了旧题,却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很适合诵读。一方面“情读”――通过研讨分析鉴赏诗句,把握情感。初步诵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美读”――在鉴赏全文之后创造性地诵读诗歌,读出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再通过诵读感受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诗歌内容。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感情。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6]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找和抓住一切诵读的机会。首先是晨读,校园里的书声朗朗一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重要时机。其次是课前五分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学生一起诵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段落,增强学生诵读的热情,提高诵读兴趣。最后,将诵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同时对诵读的要求和技巧加以指导,比如重音、停顿、语调、情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蕴含的感情,从而与作者形成心灵感应,神气相通。
《将进酒》的教学,我受益良多,感受最深的是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性。除了反思自己的失败教训外,也有意外发现,教学相长,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我很惊喜,虽然我说了很多,但更希望学生学有所思,不只是重复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我在以后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吸取教训,重视“读”,深刻认识“读”的重要性,认真再认真对待,多多诵读,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启发他们思考,才能更贴近诗人的心。
参考文献:
[1]万福城,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2]曹明海,主编.感应与塑造[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3]叶圣陶.阅读教学论集[C].新蕾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4]朱光潜.诗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我科2010年11月9日收治1例误服过量伤风止咳糖浆发生药物中毒的患儿,经救治成功,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3岁,因误服伤风止咳糖浆30ml后出现皮疹,惊厥4小时由家人急诊抱人院。入院查体:T 37.4。C,HR 141次/分,R 36次/分,BP 74/31mmHg,SP02 88%,WT 13kg。患儿呈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存在,呼吸促,口周轻度发绀,全身皮肤潮红,可见散在性 大小不等斑片状丘疹,间中烦躁不安,双上肢抖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双肺无干湿罗音。即予吸氧及心电监护,静脉注射地塞米松3 mg及速尿10mg,5%GS 250ml加维生素C 1g静滴,10%水合氯醛5ml保留灌肠镇静,口服33%硫酸镁10ml导泻对症、支持治疗。30min后患儿安静,2h后神志转清醒,呼吸平顺,缺氧改善,皮疹、惊厥症状消失,病情好转,给予停氧及心电监护后患儿不再出现不适,于第2天上午治愈出院。
2 讨论
2.1 伤风止咳糖浆每100ml含盐酸异丙嗪O.1g,愈创木酚磺酸钾2.5g,氯化铵1g。正常小儿剂量每岁0.15一lml/次。若口服过量就会出现抗组胺类药的中毒症状:(1)中枢症状如嗜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儿童可出现烦躁不安,惊厥等兴奋症状。(2)胃肠反应:可见口干、畏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3)其他反应:皮肤潮红,皮疹,偶见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本病患儿出现嗜睡、烦躁、惊厥、皮肤潮红、皮疹等症状。
2.2 对于口服中毒的患者宜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清除胃肠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愈早,愈彻底,愈好,但由于患服药时间已超过4小时,又处于嗜睡状,间中烦躁,惊厥,若给予催吐或洗胃处理,会因患儿不合作,刺激引起惊厥、误吸造成窒息。
2.3 本病是由于家长疏忽造成的。针对患儿家长感到自责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热情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详细向家长宣教预防性措施。
3 护理
3.1 置患儿于抢救室,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专人护理,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3.2 持续低流量吸氧。
3.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正确及时使用利尿、解毒等药物。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保证人量,维持有效循环量。
3.4 烦躁、惊厥时给予镇静,止惊剂,并保证患儿安全,加床栏,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及碰床。
3.5 给予33%硫酸镁口服导泻,使毒物尽快排出。
3.6 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瞳孔,神志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及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7 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关心、体贴患儿,处置操作熟练、准确,以取得信任,消除恐惧心理。对家长予以安慰,解释,争取合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科普知识,药物、消毒剂、蔼鼠剂等要妥善保管,以防小儿误食而中毒。若发现误食后,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患儿身心造成不必要伤害。
作者单位:535000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 龚棣;介绍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现代医院管理;2004年04期
[2] 张水玲,刘淑珍,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52-3
[3] 李金梅,周以玲。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路径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667-8
[4] 孙贵豫,李宜,许吟,杨爱菊;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01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首先,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其次,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第三,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武装,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尤其是礼仪修养)为己任,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
(一)注重礼仪的作用。
1.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2.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3.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有哪些相关文章:
1.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3.浅谈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
4.什么是个人礼仪修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思考
一、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是它的较低层次的内容,礼仪反映的是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基本素质。文明与礼仪是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从身边小事做起,以礼处事。而这些行为将对社会起到净化和美化作用,最终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礼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1)做人需要礼仪。礼仪是人的行为准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往往通过待人接物的礼仪反映出来。讲究礼仪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每个人从小应该接受礼仪教育,从举手投足开始,以及在所有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合乎礼仪的规范。因为,礼仪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渠道。礼仪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的交往规则,指导着人们的一举一动。(2)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讲礼仪。在社会主义中,各行各业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应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它要求从业者最起码要做到礼貌待人、文明服务,而这正是一个人礼仪素质的外在表现。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讲究礼仪礼貌,具有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可以使服务对象受到热情礼貌的情感感染,从而促使其自身在本职工作中也能自觉地以礼待人,最终在全社会规范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
(1)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在讲究礼仪方面给子女做出榜样。每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师,都是自己的父母。在家庭中开展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重在使他们养成习惯。再次,家庭之中对子女开展礼仪教育,要具有连贯性,尤其是子女入学之后。父母应始终把子女视为接受自己礼仪教育的学生,监督他们,教育他们,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长处,使家庭教育职能得到充分长效的发展。(2)充分的发挥学校的礼仪教育主渠道作用。首先要开设礼仪课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礼仪有关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成为他们今后行为的指南。其次,要结合校内校外实际,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开展礼仪规范竞赛等形式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礼仪知识。再次,学校可以结合本专业特点,采取邀请劳动模范讲述切身体会、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以此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礼仪的重要性的直观认识。(3)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开展礼仪教育,不仅学校、家庭需要高度重视,更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必须形成强大的讲究礼仪的氛围、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职业学校的学生即将成为明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更应认真从社会舆论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明辨是非,自觉的修正自己的行为,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做贡献,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礼仪方面的准备。
四、礼仪修养的方法
(1)要加强学习。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刚应该抓紧时间,利用良好的条件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不能贪多,应该懂得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应该循序渐进。(2)要注意实践。进行礼仪修养,要避免“纸上谈兵”,应把学到的礼仪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而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注意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行为,使礼仪修养得到提高。(3)要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自律就是指自己定出要求,自觉遵守执行。自我要求要以“严”为本。自律性还表现为“慎独”,所谓“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它的核心是强调自觉,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他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培养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目标。礼仪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否则收效甚微。职业院校作为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提高的长期渐进过程,它必然要涉及人们的思想与道德、认识与情感、意志与行为等诸多方面。为了促进这个过程,就必须十分自觉地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并持之以恒。只要肯下功夫,是能够达到礼仪修养的理想境界的。
早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在一日之间进行的第一个集体项目,因此对于孩子适应环境、培养孩子的团队活动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也有重要意义。例如,早操中,教师应该放一段歌曲,让学生随着歌曲进行早操锻炼。通常我们选择的歌曲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便于为幼儿所接受,有助于幼儿教育。“好宝宝,有礼貌,进园问声老师早,见人点头微微笑,大家都夸宝宝好”。这类歌曲有助于幼儿在美妙的清晨中接受礼仪思想教育,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谣,将礼仪的种子种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并且在之后生活中,时时浸润,使这颗礼仪的种子很快长成参天大树。
二、幼儿礼仪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主要教育活动,由此可见,教育教学在礼仪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在进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教并重、德智相容的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并将礼仪教学渗透其中。例如,我们要在教学各个环节都注重礼仪教育。在学生上学、上课、进餐、下课等各个环节都注意礼仪教学。例如,在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对孩子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站姿、整理桌面等进行教学,并在平常教学中让孩子保持,逐渐养成讲究礼仪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孩子以后全面健康发展[2]。
三、幼儿的礼仪教育要在游戏中进行锻炼
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还是孩子自主进行的一项重要行为,因此在幼儿游戏中进行礼仪教育十分重要。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因此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自主参与当中,从而有助于孩子在玩中实践礼仪,从而促进礼仪养成。因此设计幼儿游戏的时候,应该设置趣味性强,并且含有丰富礼仪实践机会的游戏,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模仿,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礼仪的学习及实践。例如,我们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的时候,可以给幼儿设置“喜洋洋购物吧”的活动,在购物吧中,幼儿将遇到形形的人,面对这些人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呢?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礼仪模仿、实践,对于其中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就在游戏中促进了学生对于礼仪的学习及锻炼,有助于学生礼仪的真正养成[3]。
四、幼儿礼仪要在家庭中同步进行
幼儿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需要家庭与学校相配合。家庭中父母亲要配合幼儿园教师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环境,让幼儿一直处于有益的环境中,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礼仪的养成。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的时候,应该多组织走进家庭、走进班级等活动让教师与家长多沟通,从而在教育步伐上保持一致,有助于幼儿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
五、结语
关键词:酒店专业 设置 茶艺课 意义
酒店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翘楚,企业招聘人才的热门,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重要学科。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酒店中高端客人在康乐消费和餐饮偏好上越来越追求时尚绿色,古朴归真。茶文化起源于上古神农氏,兴盛于唐宋,近现代传播到全球,讲究和静清寂陶冶身心,与咖啡、葡萄酒齐名为世界三大名饮。中华茶艺不仅是酒店行业接待世界各地客人时提供的精品服务,同时能体现职业教育修身立德,德技双馨的办学理念。所以,酒店专业设置茶艺课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塑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都必不可少。
一、茶艺可以弘扬时尚健康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漫长岁月,几乎从每一页历史文卷中都可以闻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深厚绵延的文化,历久弥新的艺术。
人们走进茶馆,不为解渴,而为宁静的气氛、高品位的娱乐,是最时尚的文化消费。在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心体会精神的美。唐代刘贞亮曾有诗言:“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人心浮气躁,学习、工作、家庭等等压力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导致各种心理失衡。茶文化提倡的和诚处世、不分尊卑、奉献爱心为现代人灵魂的解脱提供某种出口。
另一方面,茶本身的保健功效也令现代医学惊叹不已。经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饮品。如咖啡碱,一般每150ml的茶汤中含有40mg左右,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碱的毒害。如茶多酚物质,在绿茶中的含量一般为干茶重量的15%~35%,可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抗衰老、抗辐射。如丰富的维生素B族、C族,在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中离不开茶饮,正是因为茶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维持消化系统正常机能。此外,多种矿物质如钙、镁、铁、锰,以及氨基酸等,都是健康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二、茶艺课培训提高学生新兴的就业技能
茶艺作为茶文化表现的具体载体,是当下新兴的服务项目,酒店专业增加的精品课程,可以拓宽学生就业技能和职业选择。但是做好一杯茶,使其成为艺术,让客人赏心悦目,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首先,茶艺是一种礼仪,不同于普通的商务礼仪培训,茶艺服务讲究的是清新淡雅,不卑不亢。比如服装不宜鲜艳,要与环境、茶具相配。春天要穿淡淡的衣衫,冬天要穿暖暖的小袄,着旗装改良或者汉唐风格的服装。
其次,茶艺注重手的保养和手势的柔美,茶艺工作要求从业者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手上不要戴戒指,最多带玉质的镯子,一定不留长指甲,更不能涂甲油,因为在泡茶过程中,客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茶艺人员的手上,看泡茶的全过程。另外手的熟练操作以及动作柔美自然程度也会影响客人饮茶的心情。温壶、温盅、置茶、冲水、分汤、敬茶都需要长期坚持练习,除泡绿茶的水温需80℃外,其他茶类多需95℃以上热水,初学者被热水烫伤是经常的事。
最后,茶艺还是一种讲学,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温婉并且善于倾听。做茶过程中,茶艺人员要为客人讲解茶的名称和产地,沏泡的工具和步骤,以及品茶的技巧,及时解答客人询问。
三、茶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义礼智信,茶艺培训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继承,体现在就业教育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三十多年,各行业生产蓬勃兴旺,但是在金钱面前有很多人迷住双眼,不讲操守,没有底线。如果学校的毕业生不知敬畏,到企业不守制度,对客人的服务没有真心,那么职业技能培养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学茶艺,就是叫人把利益放下,把心放下,淡泊从容地面对世界。在一期一会中,珍惜当下的人、事,不强求过往,不辜负期望。通过茶艺课训练,学生塑造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德行基础。
四、茶艺课技能训练为学生开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茶艺服务可以跨界融入餐厅和康乐服务部门,也可以独立经营,茶艺师已成为高档酒店和一线城市的热招人才。学生通过茶艺技能训练不仅了解茶的制作与品饮,而且对诗词经典、历史风俗、养生保健、心理健康都要有一定涉猎。学校培养的茶艺师可以经过国家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茶艺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技能,就可以为就业广开新途径,也可以为服务行业中这一朝阳项目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高职;礼仪教育;现状;实施途径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重视礼尚往来。礼仪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礼仪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的频繁变得越来越重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并不断加强自身礼仪修养,以便投入到日益职业化、规范化的工作和生活中。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拟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就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加以探讨。
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状况
高职学生的礼仪认知状况在笔者对不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72%的学生认为礼仪很重要,认为一个人的礼仪素养在很多时候对做事成败有关键性影响。17%的学生认为重要,但觉得还不至于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较之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言重要性不大,觉得可以在具备其他能力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自己注意就可以了。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礼仪不会掩盖其光芒,只要有过硬的本领和超人的才华,有无礼仪素养无所谓。4%的学生认为讲究礼仪有虚假之嫌,认为礼仪就像一个框框,限制了言行,约束了个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能随性发挥,而是隔阂受限,不够真实,表示自己会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会刻意用礼仪束缚自己。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礼仪的重要性认知是存在差异的,但多数学生认识到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感觉到了其在人际交往、个人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部分实习返校的学生认识到礼仪对生活和工作具有协调促进作用,因此认为礼仪很重要,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校礼仪教育开展状况很多学校的礼仪教育流于形式,不够普及,我校30多个专业,将礼仪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实际开设的仅有6个专业,而这6个专业中有5个是旅游类专业,1个是文秘专业,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职业礼仪层面,而其他专业均未开设礼仪课程。本地其他兄弟院校也均未开设礼仪课程。笔者通过对3所院校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学生的礼仪知识获取途径多来自网络和看礼仪方面的书籍自学,还有的来自学校或社团组织的礼仪讲座,很少有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礼仪知识,可见礼仪课程的开设率较低。近90%的学生认为礼仪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愿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礼仪知识,而且获取礼仪知识的主要途径应通过课堂教学。因此,礼仪作为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普及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教学状况虽然有的学校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就礼仪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很多教师在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践应用重视不够。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融会贯通,对自身修养和个人品行的提升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对礼仪产生错误认识,认为礼仪侧重说教,停留在简单的照本宣科阶段,从而感觉枯燥,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2.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礼仪培训,对礼仪知识的获取大多是通过自学,对礼仪的认识停留在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因此,教学比较随意,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缺乏对学生学习礼仪目的的正确引导,由此使学生形成了“礼仪就是规范言行举止、讲究穿衣戴帽”的肤浅认知。礼仪教学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但很多礼仪课程的教师自身不修边幅,说话做事缺乏技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教学形式单一。礼仪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个特色决定了礼仪课的教学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应生动灵活、寓教于乐,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倡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但现在的礼仪教学多为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削弱了教学质量与效果。“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懈怠,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较差,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礼仪教学的需要。
高职学生礼仪教育实施途径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立足社会、为人处世所必需的。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一个具备良好礼仪素养的人深知如何自尊、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更懂得如何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礼仪使人际之间的感情更容易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之后,应引导学生树立长久的“习礼意识”,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习惯。
强调礼仪知识普及的重要性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普及礼仪知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生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同时也关系到学校的精神面貌。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普及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改变将礼仪课当作公选课不加重视或根本不开设礼仪课的状况,礼仪课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之一应提高到必修课的地位。
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环节经过我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努力,礼仪课程已经被作为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我校旅游专业礼仪教育的具体做法是:(1)不断进行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礼仪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求主讲教师讲课要注意理论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已经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特色,利用模拟实训、视频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课程组教师实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攻关的形式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2)加大实践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实践环节是礼仪教学中最为欠缺的、但却是最关键的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礼仪课的实践环节主要集中在站、坐、行、表情、手势、举止、体态、仪容仪表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根据贯穿课内课外、贴近专业特点的原则,从“强化实践意识、树立当下实践的理念、创建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建立了实践课教学体系。我校的礼仪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还注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践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礼仪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包括认识性实践、理解性实践、拓展性实践三个环节。
1.课内实践——认识性环节。课堂模拟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模拟演示礼仪规范,加深理论学习的效果。利用课堂讨论、演示、播放影视片等方式,创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针对礼仪课实践性强的特点,我校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大胆创新,在教学计划上将礼仪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设置为1︰1,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单双周交叉进行。同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由不同的教师授课,积极引入校外人才,给学生讲授化妆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并根据礼仪课的教学内容,研究探讨上课形式,排练礼仪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塑造形象、提升素质。
2.课外实践——理解与体验性环节。课外实践是礼仪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通过组建义务礼仪服务队进行课外实践,使学生克服胆怯羞涩的心理,进一步掌握礼仪服务的技能技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反响良好。义务礼仪服务队承担了我校历届运动会的颁奖仪式礼仪服务,并根据学校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接待活动的服务工作,学校各项活动均有礼仪队队员的身影。通过课外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实训效果很好。
3.社会实践——拓展性环节。我校与当地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实践。我们经常选派学生参与马鞍山市大型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如马鞍山市户外旅游节、马鞍山市团市委大型颁奖会、马鞍山市旅游行业先进表彰大会及马鞍山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等市级重大的庆典活动等,深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利用马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我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刻牢记“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马鞍山人”的承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增砖添瓦。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用出色的礼仪服务展现了自己,服务了社会。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礼仪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增强了责任心和自豪感,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关键字:中职学校 礼仪教育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随着交往的日益扩大,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从礼仪行为中体现自己的修养和风度,增强个人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人们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礼仪言行,更是提高自信心、重塑健康人格、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1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弘扬中华文化,推进社会文明
中国有着优良的文明传统,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礼仪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素质的缩影,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2)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优良品质
人的礼仪、礼貌、礼节受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支配,而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又是通过人的礼仪、礼貌表现出来的。可见,道德蕴涵着礼仪,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有效载体。礼仪讲究细节,从最基本的行为入手,通过可操作、可实践的礼仪行为教育及相关的实践训练,在教会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朝着良好行为的方向发展,把抽象的、概括的道德教育具体化、明确化、深入化,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使学生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品质。所以说,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学生的 自我形象,使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3)形成和谐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渴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学生就能顺利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封闭、自卑、情绪激烈等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明显,甚至有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不良情绪体验,他们更需要借助礼仪的学习、应用,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并凭借它去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心理问题。此外,礼仪实践能指导学生塑造良好形象,讲究仪容仪表之美,并在外在形象的改变中获得精神上的振奋,久而久之,自卑心和羞怯感会逐渐消失,自信心则逐渐增强,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4)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职场竞争力
任何一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礼仪的约束。行为举止符合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标识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则难以被多数人所接受。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良好的礼仪也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礼仪规范要求也是现今多数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之一,学习和运用礼仪,已不仅仅是个人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企业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尤其是中职生这样面临直接走上社会的群体,良好的礼仪教育是他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应用礼仪有助于他们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使其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形成良好校风
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养成教育,纠正违背礼仪规范的言谈举止,使现有的行为转变成应有的行为,是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大力开展礼仪教育,能够立竿见影地看到学生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见证。而一个处处可见良好的礼仪风范的校园,必是一个校风良好的校园,因而说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确不为过。
2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应当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以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的根基
①制定《学生礼仪常规》
我们以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制定了《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学生礼仪常规》、《学生礼貌用语》,其内容涉及礼仪的诸多方面:着装礼仪、进校礼仪、课堂礼仪、环境礼仪、交通礼仪、公共礼仪、课间礼仪等,便于学生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②创编《礼仪操》
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和行业职业要求,我们将日常礼仪、职业礼仪、航空礼仪、商务礼仪等课程中的礼仪肢体动作提炼出来,以基本礼貌礼仪态势为基本元素,创编《礼仪操》,并配备了音乐,让学生通过做礼仪操,改变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形体状态,培养其良好形象和健美身姿。
(2)礼仪进课堂―礼仪教育的保证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礼仪的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我们在礼仪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法改革、师资培养与配置等方面加强研讨,并且落到实处,切实有效地实现学生礼仪教育。
①专业课程进行规范的礼仪教育
我们的专业课程开设有《礼貌礼节》、《公关艺术》、《礼仪修养》、《市场营销》、《餐饮服务》、《前厅服务》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风俗,宗教要求等知识,了解礼节礼仪的要求。
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坐姿、站姿、走姿等肢体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塑造姿态美,优化气质风度,强化内在修养。
②在基础课程进行人文知识的熏陶
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旅游历史、英语、地理等课程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
(3)礼仪活动―礼仪教育的强化
我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如开展 “礼仪使我如此美丽”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礼仪知识专题宣传、主题班会、讲座等,特别是每学年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的 “校园礼仪之星”比赛,通过抢答、情景模拟、场景分析、礼仪形象展示等形式,使礼仪知识形象化,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间,达到普及礼仪文化的目的。
(4)礼仪考核―礼仪规范的落实
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促动是不可少的。
学校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在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设立学生礼仪示范岗、教师礼仪督导岗,对学生入校仪容仪表要求进行示范和检查,各专业部设有礼仪部,每日进行礼仪督导、检查评比,把学生在校的礼仪表现与“星级班级”、“星级学员”、“奖学金”、德育学分等各项评比挂钩,对学生礼仪养成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
作用。
(5)礼仪实践―礼仪思想的深化
实践是深化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礼仪实践过程中有了直接体验和感悟,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仪要求,使礼仪思想进一步深化。
学校实施的“校园酒店式管理”情景育人模式中,专门设有礼仪岗、校长助理、处室服务等岗位,使全校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有参与礼仪接待工作的机会。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感悟礼仪的魅力。
(6)礼仪表率―礼仪教育的引领
做一名讲文明知礼仪的教师,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做讲礼仪的表率也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学校通过为老师举办礼仪知识讲座、与学生一起做礼仪操、在师德要求中纳入礼仪的相关要求、实施“尊重的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让全体教师做礼仪教育的引领,全校形成师生讲究尊蕈、强调沟通、力求互动的礼仪文化氛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作为联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精神的要求。职业学校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更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是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是极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楼世洲,周国权,潘正文.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发展研究,2001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孔子使道德成为普遍的社会调节力量,按照孔子伦理思想,由于同情心是人人都有的,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然是会见诸于每一个人的,使一种德的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基本选择和常态,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协调机制。孔子还重视教化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化能够激发人情感,使人为善。孔子将人的真情实感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刚毅木呐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通过“慎终追远”能够使“民德归厚”,这些礼仪激发了人们的内在情感,使人们去以孝为梯,道德感得到了强化。推而广之,能够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教进行规范,人们就能够自觉达到一定的道德要求。孔子看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表现了对人性向善的信心。在料现当代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重视道德作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战略尽快实施,用道德来建构和谐文化。
三、孔子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的启示
当前,现代化潮流正在中国激荡,随之而起的,是思想意识的鱼龙混杂,是伦理思想的纷纭复杂,是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磨合。文化和谐,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主流文化,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文化对民族文明进步和发展壮大发挥了母文化的纲领性作用。它的外山之学主导了数千年间中国社会全面的组织功能,为家庭建立起完善的伦理秩序,为社会构筑起良好的道德秩序,为国家发展出稳定的政治秩序。它的心性之学为中华民族成员提供了完善人性、追求祟高的生命意义系统,提供了物为心用、利由义统的价值标准,提供了天人合一、群己和谐的行为规范。数千年它有效地护持着这个东方涣涣大国的民族统一,社会稳定,民生福社,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惟一文明未曾中断的伟大民族。
孔子的社会伦理从宗法观念出发,比较重礼崇德,这有助于克服现代社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只以机械划线、工具解决等弊端;他的社会伦理思想从群体意识出发,强调群体重于个体,主张义务重于权利,这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的片面性;他的家庭伦理由尊尊亲亲的家族情感出发,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人情友情日趋淡漠的时期,可以经由唤醒亲情意识而增强人间爱心和责任意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义利之辨,由于强调义重于利、义先于利的原则,这有助于缓和人们竞争的无情、夺利的冷酷而使社会趋于和谐;他的吏治伦理中的德仁址京则,由于强调官员的道德约束和仁政责任,对目前权力和权力制衡者的共同腐败、权力的广泛滥用等社会问题都会有限制作用;他的秩序伦理中的角色差别理论,能使社会成员更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差别的天然存在,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权责。总之,孔子的重礼祟德、群己关系、权责关系、重情厚义、以义为先、官德仁政、角色权责等伦理思想,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和谐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礼让”和“文明”的含义。“明礼”不仅要求人们申明、倡明“礼”,更要求人们注重“礼”的实践。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明礼”,其中的“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涵盖了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与之相关,“礼”的内容体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规范。
”,狭义的“礼”指个人礼仪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对于个人礼仪而言,第一,要讲究仪表整洁、仪容大方。作为文明公民的外在形象,不能将穿着打扮简单视为个人的私事。美与善密切联系,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整洁得体的仪表,是社会文明对人的起码要求。第二,要注意语言文明。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出他的文化水平、思想感情和道德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说脏话,尽力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此外,还必须避免在公共场所中大喊大叫。第三,运作仪态要大方得体。那些粗俗的举止行为,不但不雅观,而且还可能导致误解,影响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此外,在公共场所中,男士应对女士礼让,年轻人应对年长者礼让,发生摩擦时要彼此宽容谅解,要注意不做违反社会规范和伤风败俗的事。
诚信的基本内涵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主要是指诚实、诚恳;“信”主要是指信用、信任。“诚信”的含义,主要是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只有积极倡导以“信”为美的社会风气,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际信任关系。
诚信是可贵的。从家庭来看,家人总是互相依赖,一起生活着的。假如,家庭中缺少信任,家庭还会和睦安详吗?因为有了诚信,我们才能更加畅快的与家长沟通。从而再也不会发生“你不了解”之类的话语。大家彼此相信,互相珍惜。
关键词:类书;地方民俗资料;民俗考究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07-02
一、《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概说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是一部专科性民俗资料的类书,它专门汇集地方志中的民俗资料,所辑地方志绝大多数为1949年以前所纂,每种志书注明卷数及版本年代,下分“礼仪”“岁时”“信仰”“生活”“民间文艺”“民间语言”等类目。本书由丁世良、赵放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东北卷、华北卷、西北卷、中南卷、西南卷、华东卷六卷,共十册。
这些民族资料的编选力求保持了地方志文献记载的原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编选中会有不同程度地留露出编纂者个人积极或消极的意识的现象,但总体上保持了该地区民俗资料的原貌。同时,这部书为便于读者查阅原书,各地方志与现在行政区划对应关系基本上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排列方式进行编排,只是其中的个别处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1]。
二、同地区和不同地区民俗考究
何为“民俗”?研究民俗,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民俗的含义,对民俗这一概念有所界定。《说文解字》解作:“俗,习也。”《汉书・地理志》说:“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2]可见民俗的基本特点是地域性很强,同时也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尤其是下层民众相沿成习的行为习惯。所以可以这样理解民俗: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中广大民众所创造、沿袭的生活文化习惯,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世代相传、相沿袭的行为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生活习惯。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久而漫长的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区别他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的民俗。
如果要了解和认识某个地区的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先了解其民风民俗。看一看这个地区人民的吃、穿、住、行;看一看这个地区人民的工农商的经营方式;看一看这一地区人民的节日信仰等等。各地民俗正像一部电影,向不同于自己生活区域的世界各民族展示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风姿。正如《中华全国风俗志》所说:“盖风俗乃历史产物,乡间习俗,皆有渊源,一事一物,俱关文化,故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一切。”[3]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关于新乡县的记载采用了两个版本:一是《新乡县志》(清 乾隆十二年刻本 三四十卷);一是《新乡县续志》(民国十二年刻本 六卷)。
(一)同一地区不同时期风俗考究
从《新乡县志》和《新乡县续志》两个不同的版本出发,可以比较新乡县不同时期的礼仪民俗和岁时民俗,从中可以探究民风民俗的变迁,以考察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期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1.记录条目
《新乡县续志》中的内容明显较《新乡县志》繁富,而且较为详尽。同时,其记载的方式、语气较为接近现代书面语,较容易理解阅读,也更接近现代人的风俗习惯。
因为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因此可以从后一版本的记载情况去考证前一版本的记载情况。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其民风民俗必然会受到影响,民国十二年刻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的有关民俗的记载明显较乾隆十二年刻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民俗记载详细,其中不乏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研究新乡县不同时期的的不同风俗了。
《新乡县志》与《新乡县续志》两个版本最大的不同是在都记录了“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的同时,后者多出了“生活民俗”“信仰民俗”两大条目。
虽然仅多了两大条目,但从“生活民俗”的衣饰以及“信仰民俗”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考察新乡县地区的生活习惯、生活信仰。关于信仰的问题,民间信仰的对象纷繁复杂,有关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也有纯粹出于人们头脑想象的。民间尤其对神敬重有加,这些神有的来自宗教,如观音、佛祖等;有的来自古代神话,如“灶神”“财神”等等,当然并不排除自己的祖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种禁忌,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俗,研究这种信仰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崇拜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对其民族精神、原始宗教观念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分类内容
《新乡县续志》对内容的记载较为全面和详尽,如“礼仪民俗”中,不仅有《新乡县志》记载的婚礼、丧礼、祭礼,且对相关记载增加了更为详尽的叙述,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同时还增加了生育、宴会方面的记载,每一步骤的记录都很详实,读后很容易就了解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性以及处世方式。
(二)不同地区风俗考究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了全国各地区的有关民俗,因此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民俗礼仪风气,考察二者异同的同时,也可以探究两地区民俗的形成背景及其原因。
有关河南省民俗记载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里的中南卷,内容十分详实,其中包括新乡县的“礼仪”和“岁时民俗”的县志和续县志。而山东省莘县和新乡县毗邻,这样通过两地区民俗的相关比较考探两地区的民风民俗的同异。无疑,两个相毗邻的地区民间风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莘县和新乡县虽然隶属于不同省份,但因相距较近,其风俗彼此相互影响。
1.生育礼仪方面
如《新乡县续志》“民俗礼仪”中有关生育的记载:“初生男女,三日报喜,抬礼盒用米面、鸡酒之类,男用雄鸡,女用雌鸡;母家但受酒,余物各添少许,鸡之雄者配以雌,雌者配以雄,仍令抬回,亦有牵羊者,须舔配一羊,否则折羊钱。越五日,母家备礼叩喜,男家择吉请酒,谓之‘吃面’。母家赠小儿以首饰、衣物之类,厚薄不等,亲友亦以鸡酒致贺。弥月后,母家来接女回,谓之‘住满月’。”
这段记载与莘县现今当地的生育习俗几乎完全一样。在莘县当地,孩子刚出生的第三日也要报喜,正中午时大放鞭炮,以煮熟的五碗面条请长辈祭祖,其中两碗“送奶奶面”摆在床前,然后烧香焚纸,磕头祷告求神祖保佑大人小孩平安健康。同时也要给同族近家送喜面,近家则以鸡蛋、红糖等贺之,一般总是按照男单女双的规矩。最重要的是给产妇娘家报喜,这是生育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喜的重要内容。通常是在第三天由女婿和同族长辈亲自带着红鸡蛋等去报喜,母家相应回敬之。第五日是最热闹的日子(也有九日、十二日的),这一天叫做“送粥米”,也叫“送祝米”、“送米”、“吃面”等[4],称谓不同而已。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亲朋好友都携礼前来祝贺。尤其是产妇娘家更要讲究,姥姥要携带婴儿的衣帽、鞋袜、玩具、童车、童床以及鸡蛋、红糖、米面、挂面等前来贺喜,同时姥姥还要给婴儿一些“见面礼”,称为“看钱”。临走时男方家要回些红鸡蛋、糖等礼品以示谢意。这一日也是男方家请吃酒宴的日子,众亲友汇聚一堂,甚是热闹,女方娘家人是贵宾,婴儿的父亲、爷爷要给产妇娘家人敬酒。到了第七日,要在大门外栓一红布,以谢绝任何亲友街坊的拜访,寓意是谢绝来客以免孩子被看丑(可能有迷信的意味)。满月后,母家要接女儿和宝宝回娘家,叫“住满月”。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生育礼仪方面莘县和新乡县几乎一致,只是省却了向娘家报喜中的鸡、羊等较为繁琐不便的礼仪。
2.岁时民俗方面
除了“礼仪民俗”方面的相似性,在“岁时民俗”各方面也保留了先辈的习俗。如《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的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的习俗。
如“正月”的记载:“元旦”,五更起祭神、祭祖,爆竹之声远近无间,天明方止。食饺子,无贫富老女皆更新衣。亲族朋友交相拜贺,所至皆款以酒食,上元节后始渐疏。……初五日,曰“破五”,此日不准剪破衣物。
“十二月”的记载:八日,杂米菽诸国为粥,谓之“腊八粥”。二十三日,“祭灶”。二十四日,扫梁栋间尘。……“除夕”,易门神,换春联,互馈年礼,辞岁。夜食饺子,谓之“填坑”,有“守岁”者彻夜不眠。
综上所述,莘县和新乡县两地区的生育和岁时风俗习惯几乎一致。从当今的风俗可以佐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同时,文献的记载也可以使后人更全面地深入了解风俗的变迁,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意义重大。
三、民俗资料考究的当代意义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对了解各地方、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进行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将会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编纂新的地方志和促进移风易俗,研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相关课题,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区域特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和人民智慧的体现形式。因此应大力加强民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特别是民间文化的发掘、研究,这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历史的长河,齐鲁大地的区域文化以纯真质朴而又充满活力的方式迅速崛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这些特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精神、辛勤劳动、卓越智慧的结晶和体现。深入挖掘,认真研究这些文化遗产,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实现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发掘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巨大。同时,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强省、强国。
――――――――――
参考文献:
〔1〕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Z].北京:书目出版社,1991.1.
〔2〕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58.
〔3〕胡朴安.插图本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1.
关键词:演讲;礼仪;技巧
演讲是演和讲的结合,它是一种艺术,一种激情,也是一种智慧。它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直观性、现实性和艺术性的主要特点。其构成的主体是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和环境。这四个要件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若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演讲活动。演讲的同时是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达到影响、说服和感染他人的目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演讲者注重礼仪是十分关键的,它对于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赢得听众的青睐,从而增强演讲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演讲分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有声语言传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态势语言强化有声语言的效果,并对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
一、有声语言礼仪技巧
(一)凝练
凝练的主特征是用语集中而丰满、简洁而味长。凝练的风格是恰切运用蕴含丰富、意义深刻的词语和修辞方式,由演讲者从表达演讲内容出发,使句义的缀合以单独连接为主而形成的。例如,一位演讲者对女英雄刘胡兰的赞颂:为让十五岁的你看什么叫死,敌人一口气铡死了六个同志,你让誓言变成画面,没眨眼就走过去,其实你早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你告诉剑子手:你是倒下又站起的,你是站起又倒下的,尽管当你的头枕在铡刀另一边。这段演讲这段演讲,使刘胡兰的形象气吞山河、光照日月,运用的就是生动凝练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为给演讲平添余音不尽,悲壮感人的音响和色彩,他选用的词语寓意高深,铿锵有力,音节整齐,适境得体。
(二)朴实
“理不直指,情不显出”,语言的自然天成,是一种美的极致。朴实的语言特点是使语境语义纯净、真诚、厚重,形象亲切、生动、感人,少用比喻而多用白描,做到不加雕饰,清新自然,平自如水,质朴无华。这样演讲者的感慨情致和见识,自然熨贴地表露出来。例如:也许,平庸会对你说:保你一生快乐,哪条大路平稳走哪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果这样,临终时你依然在平地上,你在平地上走了一辈子;而别人他已经站在你的平地之上了,因为别人在高峰上尽管只攀援半步。些美好哲理的表达,却是通过朴素简明的语言来点拨的,这段演讲以高瞻远瞩的境界开拓攀登之路,语言流畅,气势磅礴,境界大方,鼓励听众走向希望,走向憧憬,迈开无所畏惧的坚实脚步。
(三)绮丽
绮丽多用形容词语和比喻,是与朴实对应的语言风格。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句子的整齐组合,以及比拟等修辞方式,力求达到情感浓郁,绮美绚丽。演讲者为使演讲灿烂可观,出神入化,丝丝入扣,情景交融,必须恰如其分地感触的硬软以及声调的响亮与沉郁,把握语言色彩的明暗。例如:我们的心声呀,就是我们只有付出,索取不属于我们,就是我们开始自由呼吸的时候流出的,流出殷殷的血丝,流出皎皎的天真,,流出绿绿的幼稚,流出积蓄已久的真挚的爱,我们一定能养育出那牛羊那鲜花,养育出那森林;我们毫不犹豫地仰起那红润的迷人的嘴唇,尽管当五彩的世界还在梦中。这段演讲一气呵成,蝉联而下,通过每段落内部的意思衔接,以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的画面,深厚的情感,绮丽的语言,表示了事物之间的连锁、因果关系。
二、态势语言礼仪技巧
(一)用整个身体进行演讲
演讲时的身姿为不显得过于僵硬,要做到挺拔,双脚略微分开,身体的重心平稳,身姿应挺雄抬头。面前有演讲桌时,,切忌在胸前抱臂或把手背在后面,要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身体的前面。另外,要注意的是,像站着纹丝不动,装腔作势、心神不定,慌里慌张,身体靠着演讲桌,手撑在演讲桌上,仰面朝天,双手插兜等动作都会影响听众的情绪。最后要注意诸如晃腿、摸脸、摇头、摆弄领带等一些细小的动作,也会降低演讲效果。
(二)具有丰富的表情
演讲者应最恰当、最灵敏、最鲜明地显示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构筑起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做作的表情显得虚假,自然才显得动人真挚,面部表情贵在自然。同时,还应能够和演讲内容合拍,顺乎自然随着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情绪发展而变化,做到该丰富、生动。同时应注意,神情慌张会影响听众的情绪,难以传达出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内容情感,应注意,表情拘谨木讷,故作姿态的感情,会影响演讲的感染力和鼓动力,会使听众感到虚假或滑稽,影响演讲效果,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三、其他礼仪技巧
(一)服饰的要求。男士的服装一般以青年装、中山装、西装为宜;女士不宜服装过于艳丽,不宜穿戴光彩夺目的服饰,不宜穿戴过于奇异精细,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总体上服饰应以整洁、朴实、大方为原则。
(二)亮相时的要求。上场时,务必大方自然,亮相得体。上场后首先环视一下全场,接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向听众致意。
(三)开场白的要求。开场白一般包含几种,没有固定模式。一是提纲式开场白。演讲开始前,为,使听众有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先把自己要讲的问题扼要地介绍一下,然后脉络清楚,顺藤摸瓜,一气呵成。二是即兴发挥式开场白。为使听众在感情上产生哄鸣,可以把演讲者与听众一开始就紧紧地联系起来,根据会场气氛拟一段即兴开头。
(四)好奇式开场白。为使听众产生一种非听下去不可的兴趣,把一些与演讲内容有关的罕见的问题先提出来。作为一个老练的演讲者,除了注意他的仪态外,还要精心预备他的演讲内容。如果有一个与演讲内容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也可用它作为开头。
(五)声音的要求演讲时,声音要响亮。音量的大小根据会场的大小和人员的多少而定。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易失去自然和亲切感,过低会使会场出现不应用的紊乱。
总之,在进行演讲时,必须注重演讲的礼仪技巧,把演讲的综合性、直观性、现实性和艺术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的兴趣,才能起到宣传性和鼓动性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省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先旭:《演讲礼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所谓商务日语,广义上是指任何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以下分支的所有学科的日语,其中包括金融、经济管理、广告文案、法律文书、商务函电等一系列方面。狭义上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对日语的使用。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之隔,不仅仅是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同时日本也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方。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日贸易与投资稳步发展。中国涉及对日贸易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在商务活动中,已经赋予了现代商务日语更深层次的东西,它不仅是指对外贸易业务中的日语,还包含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
2商务日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在对日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商务日语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掌握新的信息。也可以把握某种新产品或者新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水平。熟练掌握商务日语有利于在贸易谈判中达成交易共识。只有达到无障碍沟通,才会让双方商务谈判成功。从事日语商务的人要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懂得日本的商务礼仪、商务知识,有较高的商务素养,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人的国际商务形象。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达到商务的目的,是商务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这与个人知识背景、经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密切相关。
3商务日语的翻译策略
3.1正确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说到翻译理论,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就是翻译三原则:“信、达、雅”。用恰到好处地表达方式忠实地反映原文内容,在语言形式上要符合原文风格、审美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镜”说等翻译理论。掌握翻译理论可以正确指导翻译行为。翻译技巧不同于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是对翻译活动的宏观指导,翻译技巧则是翻译者的经验结语。翻译理论较抽象,翻译技巧则具体明确。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针对的是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可等同。要想做好翻译工作,既要懂得翻译理论,又要能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减译法、分译法、合译法等。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采用了各种修辞的语言表述。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但难采用直译法就很难把意思表达清楚。即便是同意修辞,在不同的场合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寓意。此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是为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并且使译文合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增加一些词语或减少一些词语。分译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合译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
3.2注重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相互尊敬的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必须懂礼仪、守礼仪。商务礼仪是商务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商务活动中,周到的商务礼仪有利于树立自我形象,表达出尊敬、友善、真诚等感情,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进而有助于商务活动的进行。一个企业的成员礼仪周到,就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支持,就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优势。日本也是礼仪之邦,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注重礼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更有必要了解掌握日本的商务礼仪。这能够促进相互理解,对商务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装、领带是日本男士在商务活动中比较适宜的穿着。干净整洁是其发型发式统一的标准。并且要经常地注意修饰、修理。男士的西装一般以深色的西装为主,避免穿着颜色非常艳丽的西服。女士发型发式方面注重庄重、大方。必须化妆,主要以淡妆为主。着装需要严格地区分职业套装、晚礼服及休闲服,要按照场合适当选择。日本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国家。哪怕是小小一张名片,在递出名片、接受名片时的行为动作都有明确的礼仪要求。
3.3了解文化背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对于商务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也会对翻译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在贸易过程中使用商务日语,应该充分考虑到双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如日本人人称代词“你”(あなた)的使用频率很低。多用姓名加表尊敬的结尾词(如:さん)来表示。再如在公司内部谈话时,跟我们一样对于上司要用尊称,但是当员工面对其他公司的工作人员,提到自己的领导时,不用敬语表达。如果继续对自己的上司使用敬称的话,就是对公司之“外”的人不尊敬。这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内”“外”之别。在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也有助于商务活动的进展。日语翻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字表层的含义,应该考虑到日本文化因素。
3.4掌握商务日语表达方式日本人在日常会话时特别讲究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说话时,会体恤对方心情,达到“和”的目的。尤其在商务活动中,更加注重语言表达方式。注重“上下关系”和对上司及前辈的礼仪,是日本公司的重要特点之一。要达到关系融洽,掌握职业化的商务日语表达方式极为重要。在商务日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中最具特点的就是日语敬语表达。所谓敬语就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话题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差异,而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敬语还可以下分为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日语的另外一个显著的语言特点是暧昧表达方式。所谓暧昧表达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采用间接、含蓄、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在商务场合中,日本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为充分考虑到对方,即使是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表达方式、语气委婉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使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结语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小学生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个方面:
1.学校礼仪教育观念的淡薄,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2.家庭教育的失误。影响了儿童文明礼仪的发展。
3.社会环境的影响,制约了儿童文明礼仪的形成。
二、实施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有章可循。学校通过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研究,组织教师从“基本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编写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开设文明礼仪课,以使学生尽快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学校积极和《江淮晨报》联系,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学校《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研究进程和中期研究成果。同时,学校在各种评优活动中,也突出了文明礼仪的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一是在建设学校文化方面突出文明礼仪教育,我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五彩生活、学做合一”。我们赋予“五彩”五种寓意,即多彩、出彩、精彩、异彩、喝彩。生活是多彩的,教育要学会喝彩,让每个人出彩、精彩,不同的人展现自己独特的光彩(异彩);“学做合一”则既是教育的理念,也是教学的方法,强调从孩子的角度去学习与行动,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将学习与儿童的生活体验联系。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礼仪的观念。二是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文明礼仪小标兵”等活动的评比。通过评比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近期,我们积极和街道、社区联系,利用“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平台,开展了“文明礼仪进社区之文明旅游”的主题活动。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旅游的重要意义;学生代表向社区居民发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讲究以礼待人、守秩序不乱插队等文明行为的倡议。虽是稚嫩的童音,却深深地打动着在场每位听众。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灵
学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德育目标。目前,学校正在着手《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该教材的框架将从“礼仪哆咪”“礼仪成长屋”“礼仪小达人”“礼仪万花筒”“礼仪星星榜”等方面入手。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采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礼仪教育,然后再进行礼仪素材的搜集及教材的编写。力求让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首先,学校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自理教育等结合起来。其次,通过学校的“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定期召开家长会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微信等。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既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同时也促进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