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篇1

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仅仅涉及到表面现象。通过广告宣传或免费、赠送等方式以吸引注意力,耗费巨大而收益未必很大,是因为未曾抓住问题的实质,这是大多数网站亏损甚至倒闭的根源之所在。怎样才能持久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或眼球,怎样才能让网民心甘情愿地打开钱袋,才是问题的实质。根据网络经济的本质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分析,网络经济应该是“娱乐经济”,这才是网络经济的灵魂之所在,这才是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根本区别。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娱乐”是“使人快乐”或“快乐的活动”。影视巨星为什么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他们极高的知名度又来自何处?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们给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同样,一家网络公司能否成功,能否赢利,不在于它提供的是内容还是产品和服务,关键在于能否“使人快乐”。当前很多网络公司的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不能“使人快乐”。根据调查,中国的网民多是15岁至30岁的年轻人,上网的动机多为聊天和玩游戏。成年人上网的,很多也是奔着游戏活动而来。网上丰富多彩的游戏项目,确实令人精神昂奋、沉迷忘返。这说明,在广大网民的心目中,网络经济其实就是娱乐经济。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互联网能带来在现实社会中难以享受到的快乐。

人的本性是寻求快乐。婴儿的第一声大哭,是喜极而哭,因为他来到了精彩之极的人世。从此的道路,便是追求快乐的人生道路。在整个童年期,人们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本性;热爱玩耍和娱乐。不管是做游戏、玩玩具还是读书、说话、与人交往,对他们都是一回事,都是在娱乐。此后,人们逐渐融入社会,在多种因素的干扰下,追求快乐的本性开始被掩盖,甚至被埋没。人们更多地是痛苦和焦虑。但是,追求快乐的本性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曲折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的这种本性所受到的束缚就越来越小。收入水平很低时,消费仅仅是为了温饱,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个阶段的消费,与动物寻求食物和筑窠的本能活动并无二致。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阶段,人们就会追求美味和鲜衣亮服,因为这会使人们感到快乐。人们还会追求一些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日用品,如电视。收入进一步上升,人们会追求一些娱乐活动,如旅游、听音乐、唱卡拉OK。而且,与收入上升相适应,单纯的娱乐活动、精神文化消费在人们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这充分说明,在消费过程中,人们体现了追求快乐的本性。这种本性所受到的最大束缚,是收入上的限制。随着收入的上升,这种限制将会越来越小,人的追求快乐的本性将会暴露得越来充分。

网络技术为满足人们的快乐天性提供了最佳手段,这是传统经济所无法做到的:

第一,互联网拥有最丰富的信息库,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拟,使人们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充分享受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丰富感受和如梦如幻的情趣。

第二,互联网把远在天边的人聚集在虚拟空间,使很多志同道合者得以相互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再加上共同磋商和探讨,有助于开发快乐的源泉。更何况让别人分享快乐,会使自己的快乐成倍地增长。

第三,互联网把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厂商都汇聚在一起,让消费者任意选择和讨价还价。消费者既可以找到使自己满意的产品,又能付出使自己满意的价格。难道这不是消费者最大的快乐?

篇2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化;重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7-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

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

网络经济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农业信息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相较而言,更具复杂性、分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市场供求信息、管理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信息手段想要获取、处理这些信息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可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广泛搜集信息,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网络化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使生产决策尽量与市场贴近,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

篇3

关键词:网络经济基本属性原基生产原基材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阐释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问题关系网络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解答,是我们推动网络经济沿正确道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我们曾经认为网络经济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也曾认为网络经济是由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或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推动要素的经济等等。

但是,作为对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基本属性问题的认识,上面的解答显然是不够深刻的。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的科学解答,首先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来解决一般方法论问题,即对客观存在必须把握其本质和内容,必须掌握普遍的联系和内在的发展。其次应从经济层面来解决两点:第一,网络经济仍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的,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而消费,特别是物质消费是生产、交换、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供给和需求仍然是网络经济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金融运作和金融创新在网络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金融创新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再次应从科学技术的层面来解决动力问题。科学理论的发展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网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它构成网络经济的起点。所以,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解答,是把一般方法论、经济性问题、科学技术性问题有机统一起来而形成的。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认为,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依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是,网络经济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原基生产。所谓原基生产,是建立于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基础上的,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为基点的多样化消费,并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的总和。该基本属性有三个要点:技术革命、金融创新的结果和过程是网络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不等于网络经济本身,目前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等是网络经济的先导,是网络经济基础建构的表现;物质需求是人类需求的基础,不论社会经济形态如何变化,这一性质不会改变。所不同的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必然使物质需求的范围更宽、要求更高,物质需求的供给将更充足,物质财富不断地涌现,非物质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新的非物质需求多样化;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的内在规定性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就是原基生产。那么,原基生产的内在规定性就是科学解答网络经济的关键。为便于内在规定性的研究,本文设定原基生产就是以原基材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并且假定:原基材不存在科学技术的障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发现并实现原基材;原基材的产生不存在社会机制和社会伦理的制约;原基材及生产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所谓原基材是一种同质的劳动对象,是用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化而成的,具有一般通用性的、同质的物质材料,或者说有无限多样性使用价值的产品。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原基材是劳动对象,因而不是最终消费品,是中间产品,是一种生产资料;与传统种类繁多的中间产品或生产资料不同,原基材质上是完全相同,因而只有一种;原基材可以由所有物质(任何物质)产生或获得;原基材有无限多样性的使用价值,可生产所有最终消费品。

设:B代表原基材,B的同质集合为:

B={b1,b2,b3,...,}bn(1)

式中,b1,b2,b3,...,bn为原基材的物质材料(产品)因素,且有b1=b2=b3=...=bn,即b1,b2,b3,...,bn完全同质。(1)式为原基材的数学表达式。

从相互联系中能更进一步理解B,又设M代表非原基材,C代表最终消费品,M和C的集合分别为:

M={m1,m2,m3,...},mn

C={c1,c2,c3,...},cn

式中,M所代表的非原基材就是用于生产原基材的物质材料因素,但不包括满足有效需求的最终消费品,m1,m2,m3,...,m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物质材料因素;C表示由原基材形成的最终消费品,c1,c2,c3,...,c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最终消费品。B、M、C的关系有公式:

{m1,m2,m3,...},mn={b1,b2,b3,...},bn={c1,c2,c3,...,cn}

即:M=B=C(2)

(2)式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原理:

原理一,所有非原基材M可以向微观层面转化或备制(记为M-B)为同质的原基材B,原基材B又按有效需求重组或构造(记为B-C)所有最终消费品C。以符号M-B代表转化或备制,B-C代表重组或构造,这一原理又如图1所示。

原理二,若设B的基本单位为Xo,即b1=b2=b3=...=bn=Xo,则重组(B-C)某一数量的一种或若干种C的基本单位总量和M的基本单位总量与B的基本单位总量相等,(2)式又可表示成:

MXom=NXo=CXoc(3)

(3)式中,MXom代表M的基本单位总量,NXo代表B的基本单位总量,CXoc代表最终消费品C的基本单位总量。(3)式可视为价值形式,也是一种价值观。

原基材这一范畴是理解原基生产,进而科学解答网络经济关键点。它的提出有着革命性意义,从自然和社会看,自然资源的匮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已为人类社会提出了许多严峻的课题,迫切需要从传统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基材范畴提供了必然的方向和思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原基材范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内在要求的具体体现;理论意义上的原基材范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基本慨念,它与现实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极值。原基材范畴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清晰路径,使我们能透视现实,进而把握未来。必须强调的是,原基材的提出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物质内部共性就是原基材,换言之,如果物质内部存在共性,那么这个共性我们就称之为原基材。只是我们对这个共性即原基材,还处于逐步认识的过程中。

原基材为劳动对象,将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样式。从生产力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原基材消除物质资源稀缺性,物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人力资本的决定意义突显出来;劳动对象的变化比劳动资料的变化更具有决定意义,原基材之前,不论劳动资料怎样变化,人们始终依赖于现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原基材之后,依赖性已不存在,劳动资料的内容和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高科技、信息、金融、网络、知识等成为基本的生产工具,并获得空前的拓展空间。随之,原有的基于物力资源的管理必然转变为基于人力资源、技术、信息和满足需求的管理。新的劳动对象,使劳动力、劳动资料、管理均产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进而生产力的飞跃使直接生产关系彻底改观,经济结构会发生巨大改变,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将实现高度的统一和均衡。通过上面的分析,进一步定义原基生产就是: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体的劳动者,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金融、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等劳动手段,直接按消费者的需求,备制原基材,从而构造最终消费品的活动。原基生产包含四层含义: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具有相应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主要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一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和设备;二是金融,即金融机制、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专用设备;三是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主要是网络数字终端制造技术和设备等。从生产力发展标志这一视野,把新的经济形态称为网络经济,应当说是恰当的。原基材的备制(M-B),就是按最终消费品的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把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还原为一般通用性的物质材料。最终消费品的构造(B-C),就是按最终消费者的特殊的、个性化的、有效的需求,直接重组原基材成为最终消费品。

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的内在联系

从经济运行来看,原基材、原基生产的具体意义在于:所有物质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原基材,物质资源稀缺性不复存在,社会生产将彻底改变,其意义非同寻常;直接生产过程表现为原基材备制和最终消费品构造两过程;最终消费品的价值实现信息和最终消费品的内部技术结构参数是主要经济信息,信息依靠网络来完成其运动。从对原基材和原基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基生产与传统生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原基生产实现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飞跃,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立在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知识之上。从这个意义讲,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内涵。未来的经济都是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但网络经济更具有阶段性、技术性特征,需深入研究。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是以一定的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变化,以交换和消费方式、行为的多样性及变异性表现出来。这些多样性及变异性始终都是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和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人的需求来展开的,它们是网络经济的外在形式。而原基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物质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方向,因而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所在。

原基生产对网络经济具有决定性。在经济运动中,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虽然现代经济活动中非物质生产的供给和需求大比例提高,但上述规定并没有改变。原基生产决定着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数量和方式,原基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走向、基本性质、进程和阶段特征,决定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方式。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网络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这一系统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按再生产的过程和环节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原基生产系统、交换系统、分配系统和消费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原基生产子系统是网络经济系统的中心子系统。按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和层次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非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构成,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是主体,原基生产是该子系统的基础。按环境因素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自然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构成,原基生产体现了三个子系统的共同要求。可见,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就是原基生产系统。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标志。网络经济的产生过程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规律,由萌芽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组成。这四个时期的进程取决于原基生产的发育状况,只有当传统生产被原基生产取代,原基生产成为主导,网络经济才真正形成,并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目前,网络经济正处于萌芽期,但未来形成期的到来是必然的。通过对网络经济和原基生产相互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

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网络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格局,并且经济运行机制和方式也得以改观,经济关系和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发展也根本不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很多,现简单列举一些主要的表现:

物质资源稀缺性被物质丰盈性所代替,生产的物质资源可能性边界及地域性限制不复存在,物质生产的选择成本倾向于零。生产要素中,物力资本作用倾向于零。收益递减规律适用范围缩小;人力资本作用倾向于无穷大,收益递增规律适用范围增大。所有制关系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和信息,是以对新知识和信息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受益为基本特征的所有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杰.假如网络也有生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4

网络经济中的若干概念和规律,与传统经济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下面仅粗线条地列出其中的部分重要差异。为了醒目起见,用实心园表示传统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空心园表示网络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一、概念的对比:

 无对应概念    注意力经济

 无对应概念    学习曲线

 企业    虚拟企业

 空间    虚拟空间

 社会    虚拟社会

 营销    网络营销

 制造    灵活制造

 规模经济   供给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

 劳动分工    知识分工

 劳动价值    知识价值

 劳动生产率    知识生产率

 经济管理    知识管理

 无对应概念    网络效应

 竞争    网络竞争

 贫富差距    数字鸿沟

 大规模生产    定制、个人化、特定化。

二、原理的对比:

 物质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信息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产品和服务分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企业与企业分离。   

 产品和服务的边界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模糊,企业与企业的边界模糊。

 供给不足   

 需求不足

 以供给为中心   

 以需求为中心

 稳定均衡   

 不稳定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

 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递减

 规模收益经历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递增

 供给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需求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负反馈起主要作用   

 正反馈起主要作用

 垄断受到限制   

 垄断是竞争的结果

 垄断会降低社会福利   

 垄断会提高社会福利

 产品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网络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有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资产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经济 特征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特征如何?网络经济将来的路在哪里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的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网络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它以知识为核心,以网络信息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目标的距离。在网络经济形态下,传统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网络经济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基础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二、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七个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1.快捷性

消除时空差距是互联网使世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之一。首先,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联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把地球变成为一个“村落”。其次,信息网突破了时间的约束,使人们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网上经济活动更少受到时间因素制约。再次,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节奏大大加快了。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应是对市场变化发展高度灵敏的“即时经济”或“实时运作经济”。最后,网络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球化经济。

2.高渗透性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出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三大产业分类法也受到了挑战。为此,学术界提出了“第四产业”的概念,用以涵盖广义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经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了。对于诸如商业、银行业、传媒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来说,迅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还催生了一些新兴的“边缘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间的相互结合和发展新产业的速度大大提高。

3.自我膨胀性

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突出表现在四大定律上:

一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 :这一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命名的。1965年,摩尔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价格则减半。实践证明,30多年来,这一预测一直比较准确,预计在未来仍有较长时间的适用期。

二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 Law) :按照此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

三是马太效应 (Matthews Effect) :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垄断局面。马太效应反映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中一个重要因素——主流化。“非摩擦的基本规律其实很简单——你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大,你获利就越多,也就是说,富者越富。”

四是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据美国激进的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未来10年),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提高,吉尔德断言,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跃,费用的走势呈现出“渐进曲线”(Asympototic Curve)的规律,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

网络经济的四大定律不仅展示了网络经济自我膨胀的规模与速度,而且提示了其内在的规律。

4.边际效益递增性

边际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显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在工业社会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边际效益递减是普遍规律,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与此相反,网络经济却显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增性。

(1)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信息网络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二是信息传递成本,三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及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部分的边际成本为零,平均成本都有明显递减趋势。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收集、处理、制作的信息也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呈下降趋势。因此,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则随之缓慢递减,但网络的收益却随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2)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在网络经济中,对信息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网络能够发挥特殊功能,把零散而无序的大量资料、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信息使用具有传递效应。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经济特征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特征如何?网络经济将来的路在哪里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的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网络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它以知识为核心,以网络信息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目标的距离。在网络经济形态下,传统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网络经济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基础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二、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七个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1.快捷性

消除时空差距是互联网使世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之一。首先,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联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把地球变成为一个“村落”。其次,信息网突破了时间的约束,使人们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网上经济活动更少受到时间因素制约。再次,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节奏大大加快了。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应是对市场变化发展高度灵敏的“即时经济”或“实时运作经济”。最后,网络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球化经济。

2.高渗透性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出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三大产业分类法也受到了挑战。为此,学术界提出了“第四产业”的概念,用以涵盖广义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经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了。对于诸如商业、银行业、传媒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来说,迅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还催生了一些新兴的“边缘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间的相互结合和发展新产业的速度大大提高。

3.自我膨胀性

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突出表现在四大定律上:

一是摩尔定律(Moore''''sLaw):这一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命名的。1965年,摩尔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价格则减半。实践证明,30多年来,这一预测一直比较准确,预计在未来仍有较长时间的适用期。

二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Law):按照此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

三是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垄断局面。马太效应反映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中一个重要因素——主流化。“非摩擦的基本规律其实很简单——你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大,你获利就越多,也就是说,富者越富。”

四是吉尔德定律(Gilder''''sLaw):据美国激进的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未来10年),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提高,吉尔德断言,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跃,费用的走势呈现出“渐进曲线”(AsympototicCurve)的规律,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

网络经济的四大定律不仅展示了网络经济自我膨胀的规模与速度,而且提示了其内在的规律。

4.边际效益递增性

边际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显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在工业社会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边际效益递减是普遍规律,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与此相反,网络经济却显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增性。

(1)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信息网络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二是信息传递成本,三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及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部分的边际成本为零,平均成本都有明显递减趋势。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收集、处理、制作的信息也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呈下降趋势。因此,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则随之缓慢递减,但网络的收益却随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2)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在网络经济中,对信息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网络能够发挥特殊功能,把零散而无序的大量资料、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信息使用具有传递效应。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

5.外部经济性

一般的市场交易是买卖双方根据各自独立的决策缔结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只对缔约双方有约束力而并不涉及或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契约履行产生的后果却往往会影响到缔约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个体或群体)。这些与契约无关的却又受到影响的经济主体,可统称为外部,它们所受到的影响就被称为外部效应。契约履行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可好可坏,分别称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非经济性。通常情况下,工业经济带来的主要是外部非经济性,如工业“三废”,而网络经济则主要表现为外部经济性。网络形成的是自我增强的虚拟循环。增加了成员就增加了价值,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成员。形成螺旋型优势。

6.可持续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特定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知识、信息同样是支撑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信息与知识具有可分享性,这一特点与实物显然不同。一般实物商品交易后,出售者就失去了实物,而信息、知识交易后,出售信息的人并没有失去信息,而是形成出售者和购买者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局面。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传统工业生产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害,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直接性

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解释网络经济带来的诸多传统经济理论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姜奇乎先生提出了“直接经济”理论。他认为,如果说物物交换是最原始的直接经济,那么,当今的新经济则是建立在网络上的更高层次的宜接经济,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是经济形态的一次回归,即农业经济(直接经济)一工业经济(迂回经济)一网络经济(直接经济)。直接经济理论主张网络经济应将工业经济中迂回曲折的各种路径重新拉直,缩短中间环节。信息网络化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突破传统流程模式,逐步完成对经济存量的重新分割和增量分配原则的初步构建,并对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历史性重构,压缩甚至取消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三、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新千年之际,美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了10个年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并由此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给网络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失去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美国经济经过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做出一些调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不过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而已。

我们说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奇迹。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小化;人们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从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经营决策服务,并大大加快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人们通过由计算机网络联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实施真正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见,网络经济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够立即产生多少有形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所有产业都构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使企业有可能实现财富迅速积聚和跳跃式发展。

网络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生产、跨国经营活动等将更加活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方式和规则等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及其快速增长,必然使其影响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并对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一个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它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快速、机动、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四、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网络这一重要的科学技术,使其进一步推动经济更大的繁荣.。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经济一定会成为世界的主导经济。

参考文献:

[1]萧琛:《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9

[2]纪玉山:《网络经济》.长春出版社,2000

[3]乌家培:《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网络经济;现代企业管理;影响;对策研究

引言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也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为主导、以互联网等先进传媒为载体、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世界步入到了网络时代。

1 网络经济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具体来说,网络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便捷性;(2)直接性;(3)可发展性。

2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2.1 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单纯地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终端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

2.2 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金融系统、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2.3 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企业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2.4 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2.5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机构的影响是:从企业内部来说,要直接触及到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使管理层次分明,并不断减少,管理幅度明显变宽,决策更多地向客户靠近,向经济前沿靠近;从企业外部来说,要求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互相渗透更容易,让同行企业形成以专业化联合的、共享过程控制和共同目的为基本特征的企业间组织方式。

3 网络经济中企业管理的创新及对策研究

3.1 将知识管理上升为企业管理的新重心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纽带,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向,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计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3.2 优化组织结构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首先,组织设计的基础应由传统的物资流转向价值流和信息流;其次,组织设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效率性转向适应性;最后,组织能力强化的重点应由资产的竞争性转向员工和企业的学习性。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的简化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来提高其反映能力,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

3.3 加强生产管理,促进供应链的网络协同

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让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网络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协同,使相关企业能够协同性地加强实施关键的业务流程,并能充分利用同一资源或进行同步化作业,共同承担责任,确保质量和履行各自的义务。

3.4 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网络意识

随着网络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发展,现代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出适合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需要充分了解本企业的管理状况,全面地认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运用创新管理理念,运用新举措,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4 结束语

网络经济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若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就必须通过制定或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及时、主动地适应社会网络经济环境,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网络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于伽.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J].经济视角,2005(7):21-22.

篇8

[关键词] 网络经济信息技术生产变革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为开端。从1993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它的发展势头之迅猛超出了所有预言家的想象。面对网络经济发展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场面,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对网络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对生产变革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电子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后果而形成的整体。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占据中心地位。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高科技产业。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网络经济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网络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网络化连结而形成的经济

所有的经济主体以及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已经或者将被互联网连结在一起。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管理中间层次减少,协调作用加强,行业相互渗透。

2.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

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

3.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性经济

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

4.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性经济

网络经济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而创新来自创造性。

5.网络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网络经济下,信息和知识作用的加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且,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引起的其他几乎全部资源的共享,能够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物资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这些特征使网络经济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符合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网络经济所引起的生产变革分析

1.社会经济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的变革

在网络经济影响下的现代社会,虽然土地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料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源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经济资源被发掘了出来,包括人的劳动和知识,以及由人的劳动和知识创造的各种技术和文化,其别重要的就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大体上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派生出来的,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状态和运动的信息,即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人员流、技术和知识流等在网络上变成了信息流,在网络上整合这些信息,运用于协调生产或者组织商品流通,或者运用于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另一种信息资源是独立的信息资源,它是信息生产者运用信息技术直接创造出来的,以独特的形式投入生产并形成产品,成为生产者直接可以利用和消费者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如游戏软件就是这样的信息产品。

2.劳动者的变革

(1)劳动者本身的作用和地位的变革。体力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下降,脑力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上升。而且,脑力劳动者也逐步从繁琐的脑力劳动,比如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归类和大量重复计算中解放出来,而更多地从事策划、设计、决策等活动;新型的从事信息分析和知识生产的劳动者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种,使劳动分工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纯粹处理信息的工作和行业,比如编写软件,制作网页,等等。

(2)劳动参与者的改变。劳动的参与者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被雇佣者,而可以是世界各地的专家,也可以是产品的顾客,甚至可以是完全不知名的网友。许多网络产品,都可以在网上先放出免费的测试版,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在使用了测试版之后可以提出各种意见,供生产者参考。

3.劳动工具的变革

传统的机械化工具体系进步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具体系。数字化使得各种生产过程更精密,更科学,更容易管理、统计、指导和调控。而智能化可以让机器更科学地生产,让机器自动、自主的生产。由于工具的进步,人类生产从直接参与体力劳动,逐渐发展到不直接参与体力劳动。并且,由于生产工具的高度发达,目前已有很多劳动已经是人类无法直接参与的,其中除去一些高危险的科学实验,比如火山口探测,核辐射检测,等等,一些安全的常用产品的生产也已经是人类无法直接参与的了,比如计算机芯片的制造。

4.劳动对象的扩大

劳动对象从传统的土地、物品,等等,扩大到了数据,信息,知识等领域,虽然信息等劳动对象早已出现,但直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才成为一些专业劳动的对象,并且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任何劳动者都能轻易参与的。比如编写软件这样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编程知识才能制作出复杂和实用的软件。

5.劳动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劳动组织和管理方式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式演变。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等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和技术的出现以及大量使用,使企业可以直接依靠信息技术管理生产,调整经营模式;网络通信手段改变了生产的组织模式,网络和电话会议可以连通世界各个角落,并且每天都在举行。有些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车间可以只有1个~2个技术人员就可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生产大量产品。

6.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信息技术向所有行业的渗透,以及信息产业本身的产生和扩大改变了产业和产品结构。

(1)信息技术向所有行业渗透。不管是多么古老的行业如农业,还是多么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都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把自己武装了起来,这在某种意义上使他们变成了现代产业,或也成为了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一般可以分为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输提供各种物质手段的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硬件产业;为信息处理和应用提供各种软件以及提供消费品的软件业;涉及广阔范围的信息服务业,如新闻媒体、咨询、电信网络服务等。

(2)信息技术大大推进了服务业的发展。首先是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既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软件服务产业的发展,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服务、软件批发与零售业、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反馈、管理、租赁、维修与保养等,也包括通讯服务产业,如电话与电报、无线电与电视广播等。其次是传统服务业的提升,特别是打破了传统服务业的地域限制,导致了新兴服务业的产生。

7.生产体系的变革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最终使生产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体系逐渐瓦解,创造了许多新的生产体系,如柔性生产体系、准时生产体系、精益生产体系等。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网络经济 电子商务 企业

近两年来,人们对网络经济的热情迅速升温,大量资金、人才和其他要素资源纷纷向网络概念聚集,对网络经济的讨论乃至争论也一直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是我们讨论网络经济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形成的网络经济,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不能因为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泡沫”,而否定网络经济本身,以及它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按照这个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各类网站企业或网络公司只不过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它们中的一些不景气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兴企业的破产。

二、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

可以这样断言,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看来,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至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长方面。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

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这里并不是说企业可以忽视发展科技,而是要把技术研发看成是工具、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的。

(2)企业经营方式。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这不仅要求交易双方和服务部门的商业信用和支付的银行信用高度成熟,而且要求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其间,一些传统的规则和惯例的确在发生变化。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网上交易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扩张和普及,就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是由于,一方面每个采购合约中投标企业数量增加,增强了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谈判可以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虚拟垂直一体化”就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描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国际品牌为龙头,通过原厂委托制造(OEM)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其极端的形式是全部产品均为外包生产,品牌公司只负责设计和营销。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4)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5)企业组织结构。网络经济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从而使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运行的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又为应对这种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推动着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经济时代严密的企业层级制组织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下,非层级制正呈如鱼得水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趋势。

三、中国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时代背景,已容不得我们对信息化和网络经济有模糊的认识和肤浅的理解。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言,企业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为此,我们只能丢掉幻想,积极参与,勇于创新,急起直追。

对中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经如此紧迫地逼到了各行业企业的面前。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发展网络经济已不单纯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或是商务模式的选择问题,而是适应和顺应国际潮流,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惟一的选择,任何忽视和等待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彻底转变观念,中国企业才能够通过学习来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调整、变革企业的战略构想、运作模式和组织构造,以求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合作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篇10

近两年来,人们对网络经济的热情迅速升温,大量资金、人才和其他要素资源纷纷向网络概念聚集,对网络经济的讨论乃至争论也一直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是我们讨论网络经济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

网络经济的实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形成的网络经济,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短短的4年时间,因特网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5000万,而达到这一规模,收音机、电视和电脑则分别花了38年、13年和16年。证据表明,因特网的出现完全可以与印刷术、蒸汽机、电话和装配线等相媲美。

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不能因为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泡沫”,而否定网络经济本身,以及它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尽管一哄而起的网络“激情”所导致的一轮“泡沫”已经破灭,网络经济大潮并不会因而停滞不前,相反,在股市的喧器和震荡之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同时,人们也日益清醒、冷静地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扎根于实体经济。生产力变革的最终实现,取决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否进一步整合。只有当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使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才有可能消除,尽管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因此,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应当这样定义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按照这个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各类网站企业或网络公司只不过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它们中的一些不景气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兴企业的破产。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

可以这样断言,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看来,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至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长方面。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

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这里并不是说企业可以忽视发展科技,而是要把技术研发看成是工具、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的。

(2)企业经营方式。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这不仅要求交易双方和服务部门的商业信用和支付的银行信用高度成熟,而且要求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其间,一些传统的规则和惯例的确在发生变化。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网上交易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扩张和普及,就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是由于,一方面每个采购合约中投标企业数量增加,增强了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谈判可以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虚拟垂直一体化”就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描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国际品牌为龙头,通过原厂委托制造(OEM)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其极端的形式是全部产品均为外包生产,品牌公司只负责设计和营销。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4)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5)企业组织结构。网络经济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从而使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运行的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又为应对这种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推动着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经济时代严密的企业层级制组织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下,非层级制正呈如鱼得水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趋势。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经济还会继续展示其巨大的变革力量。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

中国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时代背景,已容不得我们对信息化和网络经济有模糊的认识和肤浅的理解。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言,企业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为此,我们只能丢掉幻想,积极参与,勇于创新,急起直追。

对中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经如此紧迫地逼到了各行业企业的面前。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发展网络经济已不单纯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或是商务模式的选择问题,而是适应和顺应国际潮流,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惟一的选择,任何忽视和等待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彻底转变观念,中国企业才能够通过学习来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调整、变革企业的战略构想、运作模式和组织构造,以求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合作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篇11

[关键词]网络经济;现代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77-01

1、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1 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单纯地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终端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

1.2 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金融系统、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1.3 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企业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1.4 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1.5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机构的影响是:从企业内部来说,要直接触及到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使管理层次分明,并不断减少,管理幅度明显变宽,决策更多地向客户靠近,向经济前沿靠近;从企业外部来说,要求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互相渗透更容易,让同行企业形成以专业化联合的、共享过程控制和共同目的为基本特征的企业间组织方式。

2、网络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企业对网络经济的影响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不少现代企业家或企业经营者并没有真正理解网络经济的意义,没有意识到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他们通常认为,网络经济只会对高科技的新兴产业产生影响,而对于传统产业中的企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企业内部大量的商业活动都会通过网络进行,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受影响的现代企业的范围既包括高科技的新兴产业范围内的企业,也包括传统产业范围内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

2.2 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滞后的现象,现代企业没有把信息化、网络化上升为企业自我发展战略的高度,没有把握住网络经济提供的市场机会,也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都不高,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客户关系和上下游产业链条等未能按照网络经济提供的手段加以处理和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等尚未按照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优化重组。

2.3 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不够深

目前,国内众多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仍不够深入,误以为建立起企业网站就代表了企业运行中运用网络技术的全部。主要原因是网络知识普及不到位,对网络经济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理解的偏差。许多现代企业将网站建立后,就忽略了日常的管理和维护。网络是企业进行宣传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建成网站后没有对自己的网站进行有策略的宣传。而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相结合最终级的产物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特点是面向顾客、服务为先,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企业提供的最优秀的服务与产品。因此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结合,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拥有电脑、联网、建立网站等,而是企业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包括开发、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升级,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客户的需要。

3、现代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现代企业正确认识网络经济的影响

第一,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既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指具体管理方式的创新。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使其由一种管理模式变成另一种管理模式;二是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下,改变其具体管理方式。由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才可以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革命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营造,或是没有建立良好的能为企业成长服务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为顾客服务理念。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在风险和变革中成长。网络经济形态下的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充分研究产业的市场及竞争状况,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网络经济时代取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尽快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网络经济的基石。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竞争优势也不再仅限于成本和差异性,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由于一手资料的收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能得到调查的结论,现代企业可以收集二手资料,帮助企业研究市场变化、判断市场走势。通过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现代企业就会在提高对信息资源利用的同时,开发更多的信息商品,提高在网络经济中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3.3 加深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

一是加强生产管理,促进供应链的网络协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让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网络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协同,使相关企业能够协同性地加强实施关键的业务流程,并能充分利用同一资源或进行同步化作业,共同承担责任,确保质量和履行各自的义务。二是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网络意识。随着网络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发展,现代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出适合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需要充分了解本企业的管理状况,全面地认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运用创新管理理念,运用新举措,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4、结束语

网络经济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若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就必须通过制定或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及时、主动地适应社会网络经济环境,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网络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网络经济 网络环境 运营管理

一、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对成长方式的影响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优势不再集中在资金、技能和规模等几个方面,而是体现在快速和创新上来。谁最先发现潜在市场,挖掘新的商机,谁就最新抢占市场份额,成为该行业的领跑者。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再是靠效率靠规模,而是依赖于革新创造,这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成长方式。

(二)对经营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将极大地影响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脱离常规的买卖双方交易的模式。网络经济除了买卖双方交易的模式外,更多强调的是供应商模式。供应商通过对产品营销渠道的挖掘,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可能会占取更多的利润。

(三)对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可以通过定牌生产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品牌公司只需负责设计和营销。此举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1)企业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资源既达到增加企业效率的目的,又避免了常规的硬件投资,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2)企业只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必将自己耗费在低产能的工业生产中,如此一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必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网络经济让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更新,从而使管理更具效率。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既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网络化,企业内部决策的层次越来越清晰,管理的幅度越来越宽,决策越来越分散;又表现为企业之间组织的网络化,形成了以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的为基本特征的企业间组织方式。

(五)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无论是任何企业都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来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销售方式不但充分体现了网络营销成本低廉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销售方式上快捷的重要特征。在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之下,人员通常情况下需要在营业场所对产品进行销售或者是上门对产品进行销售,这样不论在物力上还是在财力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耗,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网络营销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六)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

网络经济将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最后达到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电子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成为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动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运营管理的策略

(一)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网络意识

随着网络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发展,企业越来越觉得管理创新的重要性,需要能够创造出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有效传输,及时向目标市场发出相关信息,从而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职工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职工可以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等,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及实施方案,从而达到合理参与管理,发挥集体智慧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二)加强网络型组织结构建设及流程再造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型组织结构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通过信息网络的有效利用,使得企业原有组织结构变得简单化、扁平化,管理层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要想及时掌握重要商业信息,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建立一种速度型机制。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组织结构就必须具有柔性,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实施组织流程再造是一种系统工程,是一种组织创新模式,流程再造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对企业组织运行基础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重新组合,并且对相关制度做出一系列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流程能更好地运作,产品质量、服务以及速度等多项绩效标准都能得到明显性地改善,从而为利益相关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三)加强生产管理,促进供应链的网络协同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要在内部生产管理有所加强,使得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实施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经济效益大大提升。通过网络的有效利用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协同,使得与之相关的企业能够协同性地加强实施关键的业务流程,并能充分利用同一资源或进行同步化作业,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保证质量以及履行各自的义务。因此,企业应建立起企业间更为紧密的网上协作环境,满足信息的共享和及时上传下达的要求,实现高效率的网络协同工作。

(四)进一步发展网络营销,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在网络营销中,企业交易成本可通过对网络的应用大大降低,企业在经营中可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展开市场调研、搜集相关资料、对市场进行分析、与客户等展开即时地交流沟通,还可通过在网站上重要信息以及对意见的收集等。网络营销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了,通过互联网消费者能够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网络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选择。

总之,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网络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进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正梅.论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1(05).

篇13

网络时代金融服务的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提供任何方式(any style)的金融服务。显然,这种要求只能在网络上实现、而且这种服务需求也迫使传统金融业的大规模调整,主要表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运用和依托网络拓展金融业务,而且这种金融业务必须是全方位的、覆盖银行、证券、保险 、理财等各个领域的“大金融”服务。

     事实上,网络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网络金融大潮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0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在亚洲的蓬勃发展、不少地区的网络金融业务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如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均表示将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渣打银行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网上楼宇按揭、外汇买卖、个人零售和公司融资业务;东亚、永亨银行表示计划分拆电子银行上市;大新银行也打算利用其私人银行安新银行的银行牌照,设立一家独立的电子银行。显然,网上银行服务已经逐步成为银行必须提供的金融服务之一,否则银行就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我国内地的情况看,网络金融的发展已经迅速起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的网上支付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据报道,由中国光大证券和光大集团其它成员共同组建的光大银证数据网络公司将于2000年4月到5月开始内地的网上股票买卖业务。伴随着内地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已经越来越逼近中国金融业。

在传统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要素的构成是有形资产和劳动力,基于其经营的金融产品的同质性、价格易于同一性等方面的原因,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一般都是采取增加规模效益性地增加营业网点、外延式扩大营销渠道的大规模无差异营销策略。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加强,处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的网络银行的出现已经是时代所趋的必然了。以有形资产和知识资本为资本构成要素,经营无纸化、理念化、数字化的金融产品,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时空限制,实际上,不知不觉,我们早已置身于网络银行之中,早已从电子货币和网络服务中体会到“无需等待,无需远行”的快捷了。

目录

网络银行的产生背景

遭遇网络时代

全球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网络银行概述

网络银行的基本特征

网络银行的主要业务

网络经济时代的金融游戏新规则

网络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存在

篇14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网络经济下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的复杂性,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更是在政府规制方面造成了严重阻碍。王京歌(2012)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环境下的垄断行为的涌现使得政府的规制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与监管相比,进行公众监督的效果会更好。郝然(2Ol2)指出针对网络经济{页域的垄断,应在保护网络用户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强化政府规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与公共监管体系。同时坚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原则,推进市场化发展,开放网络经营者的相关端口,通过用户互通达到共赢的效果。张晶、王影(2013)侧重于法律法规的角度支出要通过构建立法体系和加强执法能力来实现对垄断行为的规制,除此之外.技术的进步、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与国际接轨也是保障网络市场正常运行的措施。何萌(2012)强调,在政府规制中,必须从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维护交易秩序的角度出发,进行适度干预,同时要协调好国家制定的法律、自发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技术构建的代码四个方面。李璐(2013)提出对网络垄断的规制要找准垄断形成原因以及规制的目标,进而才能制定出有正确的指导性的法律法规,才能对网络产业进行公平有效的监管。

政府反垄断的目标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因为竞争对经济增长和维护消费者利益都是有利的。政府进行管制要适时、适度,退出管制要平稳、坚决。实施管制时要首先对市场失灵的现象要有明确的认识。在管制中,要采取积极的方法逐步使垄断市场转变为竞争市场。也即.要通过管制来促进竞争并最终解除管制(潘绅姝,2011)。对网络经济进行有效、适当的政府规制,将会发挥网络经济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福利,许多规制政策及方法仍需要不断创造和改进。石俊华(2007)指出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是以网络经济这一新形态的特征和规律为基础的,规制的实施要以协调好、保护好知识产权以及大型跨国企业利用为前提,其目的不仅是保护市场有序竞争,也是为了完善企业创新机制,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垄断性竞争。周颖(2OLO)指出面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新特征,相应的规制政策也应及时调整,注重限制厂商的垄断行为而非垄断地位,要建立新的垄断衡量指标体系。l王庆功(2009)强调信息产业的垄断市场结构以及垄断行为都会对绩效产生影响,而政府在对结构和行为进行规制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产业中的垄断的具体特征及其影响。充分分析后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维护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促进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利用技术创新的有利因素提高消费者福利,实现良好的市场绩效水平。

2网络经济下的垄断

2.1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现状分析

2.1.1对垄断的认识

在法律意义上,垄断是指经营者违公共利益或法律,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或协同行为,或者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排斥或控制其他正当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的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实质上限制竞争的经济行为。垄断具有以下特征:垄断行为的主体为特定经济领域中的少数经营者;垄断的目的在于限制竞争并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在客观上.垄断行为表现为经营者单独或以联合、合谋方式独占市场,滥用经济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垄断行为具有违法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能使竞争者平等竞争,阻碍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2.1.2网络经济下垄断现状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一美国,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是最为迅速最为完备的,即使是这样,在互联网产业中垄断的现象也避元可避的出现了:其国内主要的网络产业都被一家或几家具有优势的公司或寡头所垄断。Facebook垄断社交网络;微软在Pc操作系统领域占有绝对优势;苹果主导在线内容;亚马逊统治零售市场等。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出台之时,中国的网络产业还处在不断地自我发展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但是,从2007年发展至今.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已经接近成熟,至少在一些极为重要的网络消费市场上,先期进入的企业已经将市场瓜分完毕,企业的垄断市场地位显露无遗。在搜索引擎市场,截至2013年11月,百度、360搜索、搜狗分别以61.18%、22.14%、12.01%的市场占有率占据前三。且360欧索连续上涨,在2013年一年中,市场份额增长幅度已经超过100%。腾讯公司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总收人为135.476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l1.5%,比去年同期增长40.4%。目前,在即时通讯市场有QQ、微信、MSN、飞信及其他通讯产品.微信在中国用户数迅猛增长。于2013年第一季度末,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228.4%至1.944亿。2012年9月.淘宝网注册用户达到7亿。在C2C电子商务市场中.有淘宝、拍拍、易趣等品牌,目前淘宝占据移动购物市场份额79%。支付宝注册用户截至20l2年l2月突破8亿,日交易笔数峰值达到1.058亿笔。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有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等平台。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支付宝、拉卡拉和财付通分别占据的市场份额为64.4%、24.2%和4.1%。通过对市场份额的分析,百度、腾讯、淘宝和支付宝在网络经济这一产业中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而且,腾讯公司更是利用其垄断优势.通过QQ客户端捆绑搭售如QQ浏览器等产品,并且禁止装有360的用户登录QQ并限制其自有产品,如QQ管家等,严重侵害了用户选择权。百度更是利用其支配地位,推出竞价排名。但在同属免费产品的前提下,却对用户提供质量有差异的服务,如其对互动百科网站及网页进行了降权及屏蔽,而对自己经营的百度百科优先排名。网络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它造成的后果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对网络垄断的规制也就自然的区别于对原有产业的规制,因而需要对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现象进行新的调查、分析、评价,以便找到更为合适的举措对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现象进行管制。

2.2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形成依据

从经济学来看,网络经济是具有网络经济效应等网络经济学特征的网络产业。其包括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互联网以及利用了网络技术的相关产业。而正是网络特殊性导致了垄断的形成。

2.2.1网络效应的存在

网络效应即经济学家所说的网络外部性,外部性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本文中所指的是正的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需求方规模经济的源泉,与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同,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增,一利一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随着其他使用者数量增加而增加。对消费者群体而言,边际效用递增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数量增加,潜在消费者购买产品获得的效用(满足感)将大于已购买者在购买该产品时获得的效用(满足感)。同时网络经济中供给方规模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网络经济中的产业具有高固定投入和低边际成本,一旦研制成功,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产品生产越多,产品平均成本越低,获得利润越容易,生产规模可无限扩大,在网络经济中供给方规模经济可以在更大的市场上不断延伸。因此,网络外部性吸引更多用户加入该网络,并导致网络扩张中的正反馈效应,在正反馈作用下,信息产品市场迅速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急剧提高,市场垄断性迅速增强,形成独家垄断。

2.2.2市场进入壁垒的产生

产业组织认为,市场进入壁垒是导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产品市场,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上形成标准,这种技术的优势便自然地构筑起后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达不到一定的临界规58模厂商将被淘汰,因此.市场的临界规模水平便构成新厂商进入市场的壁垒。此外,锁定效应也导致进入壁垒的产生,对于一项技术而言,不同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存在差异,而在不同的环境中转换成本是动态的,当转换成本高到不能转换供应商时,消费者就被锁定。从转换成本对消费者产生的锁定效应来看,市场进入壁垒是消费者在身不由己的选择中设定的。一旦大部分消费者被一个厂商锁定,这一厂商就有很大的市场势力并形成垄断。最后.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导致垄断的因素,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在网络经济下,知识产权保护与网络效应的结合使得企业即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维护一定的市场垄断性。微软之所以能控制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本国知识产权保护,进而在全世界各地的销售中获得垄断利润。

2.2.3信息产品独特性

网络经济下的产品时信息产品,以数字来编码传输信息导致垄断市场更易形成。对=f=物质产品来说,其消费具有排他性,一个人购买并消费后,该物质产品就不存在了,不能同时为多人所消费,而且,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会计学中往往会有折旧费的计算,物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总会有磨损甚至消失。相比而言,信息产品除非由于更新而被淘汰,否则就不会消失。信息产品可以同时为多个人占有使用,尤其是使用次数越多,点击率越高,其效用也就越高(边际效用递增)。信息产品具有永久性,能长期存在,这也是网络效应的基础,信息产品的长期性,非排他性使得网络经济下更容易形成垄断。此外,信息产品包括软件和硬件产品,他们都遵循信息产品生产和经济规律,具有信息产品基本特征。信息产品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一旦被开发出来,其复制成本很低,尤其对于软件产品,这也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也是网络能快速发展的保障。

2.2.4技术竞争与行业标准的限定

在网络经济领域,技术竞争成为各企业主要的竞争形式。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信息产品成为主导产品,由于信息产品的特点、高度的技术竞争以及网络效用的综合作用,使得信息经济下出现了竞争与垄断被同向强化的趋势,市场越开放,竞争越激烈,技术创新速度越快.市场垄断程度越高;同样的,垄断性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由此形成了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此外,在网络经济下,信息产业技术不相容,而且信息产品存在标准化竞争,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成为产品标准化的制定者。信息技术市场的不相容行决定了谁掌握先进技术,谁就制定标准,占据垄断地位。企业技术优势或劣势会自行强化,出现累积效应,在正反馈的作用下,劣势企业失去市场,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则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而占据并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

3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规制

在腾讯和360纷争中,腾讯公司利用其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规模推出类似360安全软件的QQ医生软件,企图在安全软件中也产生垄断。而360则直接针对QQ软件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导致腾讯与360不能兼容,用户必须在其中做出选择。在这场争斗中,一方是为巩固其垄断地位,一方是为其垄断地位,但在没有良好管制的前提下,恶性竞争则直接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因此,适当合理的对网络经济进行规制是必须的。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垄断危害极大,但是在网络经济中,垄断,竞争与技术创新三者是互为激发、相互促进的,垄断促进了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增加了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此,传统经济下的规制政策并不能完全适用,要结合网络经济下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规制政策。

3.1明确规制对象

垄断包括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两个方面,在网络经济下,判断企业垄断程度的主要依据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垄断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或者说少数企业在投入或产出中占据了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比重的市场结构。网络经济下由于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及锁定效应等因素导致了垄断结构的形成。如果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品开发设计、对产品的定价措施、销售产品的渠道安排、对产品的促销业务及该企业的横向、纵向或者混合的扩张等行为是针对交易对方的,其目的在于限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为交易对方制定不利的交易条件或者索取高额价格,那么此种行为即是垄断行为。如果过分限制垄断市场结构也就意味着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技术创新和组织经验的抑制,整个经济也就失去了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该对垄断结构放松规制。而垄断行为则是滥用市场势力以谋求高额垄断利润的活动,此外,网络时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及企业规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使垄断不一定和大规模相连,垄断产品的价格也不是传统垄断下的高价。判断企业垄断程度在于是否滥用垄断地位,排斥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制对象应该是垄断的市场行为而非市场结构。

3.2调整规制目标

传统经济下,政府规制目标在于限制垄断地位、保护竞争者利益。在网络经济下,信息产品虽然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但处于垄断地位的某些厂商向市场以及消费者提供的却是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一味的打破垄断的做法极有可能在打击市场中的垄断企业积极性的同时,损害到消费者的福利,最终影响市场绩效水平。所以政府应转变以往的传统经济下的限制垄断地位,保护竞争者利益的规制日标,制定出在网络经济下的新的规制目标:有效限制市场垄断势力的形成,完善创新机制,提高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要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垄断与传统经济的垄断存在差别,因而要转变对垄断的认识。在网络信息产业中,网络经济市场结构的主要形式是寡头垄断市场,它也是大部分垄断市场中的主要形式,而这一市场结构的形成则是由网络外部性、外部性所产生的正反馈效应以及网络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网络垄断规制的目标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经过竞争形成的垄断地位并非是法律要规制的对象,网络垄断状态的产生拥有一定的必然性,互联网垄断与竞争并不是必然相悖的.甚至还会促进创新。但当厂商运用其市场实力以不合理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时,规制政策就应当加以限制.以维护市场价格和创新方面的自由竞争。

3.3建立新的指标体系

根据谢尔曼法,占80%的市场份额或者更多就达到了垄断。而在网络经济下,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企业不断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来获取巨额利润。市场结构本身就带有垄断或寡头龙孤单的性质。因此,在网络经济下,仍用传统的观念,一旦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了60%以上的份额,就对其进行抨击和坚决的反对,这是不可取的,在损害企业利益的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福利水平。企业销售量的多少、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不能准确界定其垄断性质和程度,判断企业垄断程度大小应该根据企业垄断行为。而基于传统市场结构提出的衡量垄断的指标如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等的适用范围在网络经济下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根据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垄断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结合市场结构、企业政策、企业行为来建立新的指标,对滥用市场势力排挤对手、妨碍技术进步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规制。

3.4完善法律法规的支持

在网络经济领域,由于具体操作中的困难性、复杂性和专业性,只有一部反垄断法是不够的,需要颁布专门的细则条例对其特殊性做出特别规定,以便于在实践中实施。在美国《克莱顿法》、《谢尔曼法》中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泛普及使得我国的反垄断法对互联网垄断的规制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我国的反垄断法也对垄断行为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但其惩罚方式并未有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诉求,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我国引入了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震慑力度不强以及对受害者权益的弥补力度不够的缺点,至少为民众在反垄断法中扮演监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法律机制。而且,为了体现作为社会本位的反垄断法对公共利益的强调,行政机关对滥用市场势力的企业的处罚应该达到在威慑违法者的同时,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因此,罚金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放到受害者手中.这样,不仅保护了受害者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消费者作为监督者的责任感,进而激发公众监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