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一体化设备市场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国家的工业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依靠微电子技术来加强对于传统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对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进行研究,让其在工业生产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探究的是机械制造业向机电哟提花方向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发展
机械制造业要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的。企业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就需要在机械制造业中广泛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等新型的技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的机械制造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我们企业的结构会有一个深度的改造。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积极的推动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投入使用使得我们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性能、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撑下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造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其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现代的制造系统中以数控技术为代表。这种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让机械设备的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等等优势。新的技术的引进可以改变传统机械制造业单一化、技术含量低等一些不足之处,帮助企业实现集成化的生产、自动化的生产以及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企业自身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使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当前阶段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手段。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在目前的机械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爆弱、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管理不合理。要让我们机械制造业与国际化市场接轨就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
2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方式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是找到一条真正符合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机电一体化发展道路。我们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首先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于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改造,要积极的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并且尽快的投入到企业生产之中。特别是对于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一定要针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改良,不能照搬全收,这样盲目的使用国外技术是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其次要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研力量的投入,科研人员要尽快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企业对于国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依赖性不能太强,要想在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具体方法分析入如下:
2.1依据当前发展形势做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划
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的。国家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对企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据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投资少、收效高、环保节能的发展途径。国家要对生产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使用做出其宏观上的指导。
2.2积极改造传统的生产设备,改善企业管理状况
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市场需要,现在微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领域非常的广泛,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改造传统的生产设备。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管理者如果不够重视技术上的革新那么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很难实际的运用到企业生产之中。又或者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在后期操作和维护人员分配上管理不到位也很难让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创造应有的价值。
2.3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要与国际市场相融合
目前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开发,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是越加的紧密。所以我们的机械制造业要积极的参入到国际市场之中,这就需要机械生产者积极的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要发展我国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质检的差距就需要积极攻克机电一体化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2.4重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推荐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企业生产之中运用得非常的广泛,我们国家的现在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教育单位应该改革自己的专业设置,增加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并且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加入计算机学、CAD制图等等更多实用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企业也应该定期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积极引导技术骨干人员钻研机电一体化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业之中的作用非常的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取得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熟让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和生产效率得到一个深刻的改革。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他将全面的推进我们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小勇.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科技风,2016(05):15.
[2]黄滨.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电子工业技术,1992(03):31.
[3]王丽霞.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方便的发展方向[J].中州大学学报,2000(12):30.
[4]王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07):25.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改革创新;信息化
一、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概述
(一)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概念。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主要是解决运输环节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衔接以及配合不畅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个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效益。从目前集装箱一体化的运输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式:联合运输、多式运输以及分段联运三种形式。其中联合运输指的是将一定数量单件货物装入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为单位进行运输的形式,能够大大减少不同货物单件运输的成本。多式运输指的是以集装箱为媒介,利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虽然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但是统一的承运人,统一的运价,能够减少环节中产生的中间费用,实现门到门,门到站以及门到场和站到站等多种运输方式;分段联运指的是托运人和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不同的承运人负责各个区段的运输,通过之间的相互对接实现整个全程的运输。
(二)我国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日益繁荣,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之后,已经正在朝越来越成熟的阶段,并且成为了我国经济贸易中重要的运输方式,但是从目前来看,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我们去加以强化和解决。
(三)集装箱一体化运输系统的构成要件。分析集装箱一体化运输系统的构成要件对于准确找准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集装箱一体化运输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从构成要件看,主要有三个要件:首先,设施和设备组成的硬件,集装箱干线以及支线码头和内陆枢纽站,各个运输环节的相互衔接以及干线干口和集装箱的专业码头;其次,运输组织和管理形成的软件系统,组织协调是一体化系统的重要软件系统,其内容较为繁杂,需要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加以实现,从微观上的企业组织生产,到宏观的市场行情,政策指导以及运输系统的经营机制等方面;最后,信息服务系统,作为大型的运输系统,集装箱规模大,运转数量、频率、环节较长,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货物和市场对接都需要高效组织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
二、江海粮油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目前来看,交通运输业呈现膨胀式发展的趋势,虽然在基础设施上不断完善和加强,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硬件设施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港口和枢纽站建设不完善,港口和枢纽站是保证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设施,从目前港口建设和枢纽站建设来看,一方面,建设较为老旧,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跟不上大宗贸易的需要,另一方面,港口设计和建造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够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去布局港口建设;其次,运输设备老旧,现代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装卸设备专业的运输车辆跟不上发展需要,导致装卸和运输的速度慢,效率差,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最后,集装箱结构和专业集装箱的品种不够丰富,不能满足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货物运输需求,一些集装箱还是多年使用的老旧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行业规范不严,组织管理混乱。软件建设在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行业规范不严格,监管不力,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行业准入条件存在漏洞,导致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规范不严对于整个运输市场来说,相当不利,并且法律规范不严格,在运输操作上,存在较多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壁垒;其次,企业管理不严格,组织管理混乱,运输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导致运输脱节,在运输环节组织不利,管理混乱,很容易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效率;最后,运输一体化人才的缺乏,虽然一些企业设立了运输部门,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撑,运输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信息沟通不畅,服务质量不高。作为大型的运输系统,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从目前集装箱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来看,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化服务平台并未建立,受到整个市场尚未成熟的影响,整个集装箱运输市场还未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一些企业只是建立了自己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整体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信息沟通不畅,信息的质量不高,存在着严重信息过剩和信息匮乏两个极端,有效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增加了整个运输的成本;其次,服务质量不高,信息共享能力弱,服务质量贯穿整个运输环节,服务质量低,一直是运输业的一大诟病,由于没有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信息的共享能力有限,市场不能有效沟通,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
三、江海粮油集团实施集装箱一体化策略分析
(一)加大硬件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对于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来说,在硬件设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求高效组织,对于港口建设和枢纽站需要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其次,改善老旧设备,更新换代新设备,对于装卸车等专业设备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运转效率,实现高效运转,并且丰富集装箱种类,满足不同货物的需求。
(二)建立集装箱一体化标准,强化组织管理。在软件设施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高效、统一管理机制,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并且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建立信息通报和决策协调机制,打破集装箱运输的部门分工壁垒,实现协调与合作,其次,建立行业规范,加强监管和监督。集装箱运输一体化要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规范市场行为,形成良性的竞争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转,完善立法监督,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对于资质不合格的要坚决取缔;最后,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运输部门的整体素质,从而为一体化运输决策提高科学依据,减少企业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和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集装箱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在信息服务方面,需要做好以下价格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满足运输觉得需要,并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提高运输的服务质量,充分重视服务质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服务直质量,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共享信息服务,通过企业合作,加强联运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最后,及时收集市场信息,科学决策一体化运输模式,并且加强信息反馈能力,及时低于市场风险,降低企业风险,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总结: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作为大型集团企业,江海粮油集团实行集装箱一体化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它能够大大减少运输成本,并且通过现代化集装箱运输技术能够带动企业其他领域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是一种可供销售的活动,是以等价交换的形式为满足企业、公共团体或其他社会公众的需要而提供的劳动活动,本文所讲的物流服务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活动,通过市场交换可实现物流服务的价值。
在物流服务模式的理论研究方面,有许多关于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的表述,比较典型的是孙贤伟、张忠明在《我国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及其发展研究》一文中阐述的将物流服务模式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和类物流业服务模式五种,这种分类方式对于物流需求企业在进行自营或外包物流决策以及分析物流产业结构时具有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但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壮大和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发展,这种分类方式对于指导物流服务市场供给主体更好地服务于需求主体方面意义不大。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我国的物流现状出发,以促进物流市场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提出新的物流服务模式种类,旨在指导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二、物流服务的涵义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并未对物流服务进行定义,《物流术语》修订稿第三稿中增加了物流服务的概念,将物流服务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
物流服务首先属于产品,并且是无形产品,因此具有无形产品的特征,它并不改变货物本身的性质,只是以货物为媒介,通过对货物实施储存、运输等功能实现其时间和空间价值,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一致性和不可储存性,同时,由于物流服务产品质量好坏与客户的主观感受有关,很难进行完全客观定量化的评价,因此,对不同的客户以及不同的产品,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物流服务模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笔者将物流服务需求分为单功能服务、多功能服务及一体化服务需求三大类,并以此为依据,将物流服务模式分为单功能物流服务模式、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和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三种,对于每种物流服务模式其发展要领分析如下。
1.单功能物流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有许多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或部门)转型(或分离)而来的,这些企业以运输或仓储为主业,在物流市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单功能物流服务模式的提出就在于指导这类企业的发展。
单功能物流服务模式是具有相应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单一功能(如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由于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系统最强大和最主要的功能,单功能物流服务模式又可以分为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和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
(1)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
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是拥有适当的运输设备(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设施(货运站、港口、机场)、必要的装卸设备等的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专业运输服务的物流服务模式。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的内容既包括点到点的货物运输,也包括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在多式联运中发挥主导作用),还包括物流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所进行的JIT运输等,在服务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联合其他物流企业共同完成运输任务。我国目前已经有部分物流企业向该方向发展,如常州交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佳宇物流有限公司、渤海石油运输公司、汕头市水运总公司、芜湖县弋江航运公司等。
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企业的发展要领如下:
①要能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运输服务。由于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的服务功能单一,只有通过专业化的运输服务才能在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市场中立足。专业化运输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专业化的运输设施和运输设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尺寸、标准上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都要能够满足不同货物、不同货主对运输设施与设备的要求。
·要能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通过高效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减低物流成本或提供其他企业无法提供的物流服务。如:多式联运服务,针对不同的需求者,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通过合理的选择,实现有效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JIT运输服务,用适当的时间、将正确的货物送达到正确的目的地。
②要有相对完善的运输网络。运输业是规模经济行业,较大的运输量和较强的运输组织能力能够保证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服务。拥有相对完善的运输网络可以使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大量减少回程空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发挥规模效益。
③要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终端产品市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趋明显,需求企业要求为其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具有较强的反应机制,因此,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如EDI、GPS等)为支撑,快速地响应客户以满足客户需求。
(2)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
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是拥有适当的仓储设备(货架)、仓储设施(仓库)以及必要的装卸和拣选设备等的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的物流服务模式。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的服务内容既包括货物的保管服务,也包括适当的加工包装以及流通服务。以仓储服务作为切入点进入物流市场也是许多物流企业的选择,如广东鱼珠物流基地有限公司、浙江元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州华盛达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
仓储型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企业应把握好的发展要领主要有:
①要能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仓储服务。与运输主导型物流服务模式相似,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只有通过专业化的仓储服务才能在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市场中立足。专业化仓储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要有专业化的仓储设施与设备:在数量上,要有一定量的仓容以满足客户需求,在质量上要有适应不同货物储存条件的特殊仓库,如冷藏、冷冻库以及危险品仓库等,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主体对仓储设施与设备的要求。
·要有高效、专业的仓储管理能力:仓储主导型物流服务涉及的货物品种较多,不同的货物由于化学、物理性质不同,其储存条件也各不相同,并且各需求企业的不同货物的进出频率也不一样,只有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才可以合理地兼顾各项因素提高仓储效率,从而降低仓储成本。
②要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信息化程度能提高物洗企业对货物管理的便利性和服务效率,减少货损、货差,同时也为物流供需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保障。
③要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仓储主导型服务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例较大,服务对象相对固定能保证一定量的货源,并且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加以及仓库利用率的提高,物流企业的单位服务成本相对降低,从而发挥规模效益。
2.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
根据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外包物流服务中,企业对包含多种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如生产制造企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希望提供三种以上物流服务的企业需求比例高达73%。针对这种需求现状,笔者提出了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它是指物流服务企业为需求方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流服务内容的一种服务模式。
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企业应把握好的发展要领主要有:
(1)要有相对丰富的服务内容。与单功能服务模式相比,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提供相对丰富的服务内容,因此,多功能物流服务企业需要至少提供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内容。
(2)要有较强的技术性。物流服务的技术性既包括物流服务实际操作的技术性也包括对物流服务内容管理、组织协调的技术能力,通过较强的技术能力,可以实现相对现代化的服务内容并做好物流服务内容之间的互相协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3)要有实现物流系统局部优化的能力。实现物流系统局部优化是多功能物流服务模式相对单功能服务模式的另一大优势,虽然企业还不能做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但通过多功能物流服务已经可以做到相对较优。因此,多功能物流服务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整合、组织能力,使所负责的物流部分实现局部优化。
3.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随着制造、零售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期望物流企业为其提供包括方案设计和物流实际运作在内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是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流服务,并将这些服务一体化的一种服务模式。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是许多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新科安达等。
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企业应把握好的发展要领主要有:
(1)要有一体化服务的策划能力,寻求到一体化服务的利润空间,并据之明确一体化服务的内容及方式。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单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功能性物流服务的组合,扮演物流参与者角色,而是需要将多个物流功能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的衔接,然后进行整合,对客户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扮演的是物流责任人角色。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一体化服务的策划能力才能为需求方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
(2)要有很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按上述确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的服务难度很大,需要企业有很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将所提供的各服务环节整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目标是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
(3)要能与物流需求方长期合作结成战略联盟。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企业需要新建专门的物流设施,购置专门的物流设备,深入分析需方企业物流过程,为需方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这使供需双方的风险都很大,所以双方应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来降低供需双方的风险。
(4)要有很高的信息化水平。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战略同盟的关系,双方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只有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信息交换,物流企业才能为需求方适时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
四、结束语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困境;对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社会发展的人才缺口不断增大,而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就是为社会不断培养人才,为了企业发展的的需求培养新型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了解市场发展需求,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人才进行培养,进而弥补社会人才的缺口,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困境的分析
对于目前机电一体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地方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境,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与工业技术发展不匹配
就目前发展现状,对于职业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从机、电两个方面出发,对于电的关注着重重视,以往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以机、电、计算机三个方面发展,对于这种发展方式,不能适应我国新型工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新型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于技术人才的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型人才,对于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机械加工、机械制造、电气控制、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课程,对教学专业进行调整,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2教材落后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对于现阶段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多数教材都是可以在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适用,部分教材不能适用的原因是,教材内容与现代化机电工业的发展不同步,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不到作用,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这类教材的内容里不但没有对新时代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国外的机电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缺乏对国外机电一体化的教学的研究。所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没有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发展的目标。
1.3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
目前的职业教学多数职业教学方式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效果,教师通过备课的方式来应付学校的教师课程检查,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是否全部接受、理解置之不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特别地表现出学生自己的优势,对于学生的发展趋向一直都是统一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老师教学费劲、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教学上的问题还有硬件上的不足,学校在实践设备上准备不充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的地结合起来,缺少实践能力。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阻碍了机电一体化快速的发展。
2机电一体化教学策略
对于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在对困难的解决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几个策略。
2.1构建适应市场发展的教学体系
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教师不断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指导相互结合,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要想更好地培养人才,需要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符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的保障。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结合地区工业的发展特点,所以在建立的过程中,要求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色、个性化、多样化等特征,进而可以更快地培养出适用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2重组教材,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依据职业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对教材编制的过程中,要适用本校的学生,在教材整合的过程中,要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就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很多职业学校都是使用通用性的教材,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不明确。所以,需要编写合适的教材,学生通过针对性的建材引导,进而学到专业知识,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不断激发,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加快学生的专业化培养,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在对学生进行校外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保持密切的联系,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考虑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先进设备、企业文化,同时邀请专业的技术骨干参与教材编写,并对教材进行严格审核。在对课程体系编写的过程中,以实践理论学习相结合为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学生发展的目标。对课程进行深入探讨设计,防止出现内容重复的问题。文化知识以够用为编写目的,对专业化的知识进行模块化的编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就业,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需要以企业明天发展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学生在实践中要了解企业的先进设备、生产技术、方法,进而扩展学生的视野,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不断地去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3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相接轨
对于职业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学生来说,毕业后可以直接在生产一线进行工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会带来更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创新。学校在置备实训设备的过程中,由于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单一性比较强,都是以单个的课题为主,综合性很差,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综合性的设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降低了对学生的培养速度。所以,在构建学校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综合性,把气动、传感、电机传动、自动化装配、物料输送以及人机界面等为一体的综合实训体系,只有这样的教学体系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化能力,学校教学可以更好的与企业同步化,完美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从课堂到工程实现零距离接触,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专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电一体化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25
Abstract Combin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tronics student skills, the author conduct research talent demand situation for the social market and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mechatronics students and personne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ere obtained at present, while providing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tronics; talent demand
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面宽,应用广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领域广,为了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企业需求情况,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特对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1 专业设置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目前扬州正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以汽车、食品机械、智能交通、化工机械、传动关键零部件等专业和成套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型制造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前进步伐并且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更新,因此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教育业和服务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机械、汽车、化工、船舶、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千亿产业产值增幅全年均保持11%以上。上海大众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新增10万辆车、尤妮佳二期、江淮10万辆皮卡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清华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东大科技园、扬大科技园开园运行,促进机电行业深度发展。
2015年,扬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5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5.19亿元,增长13.9%,增幅列全省第二;其中税收收入242.22亿元,增长1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5元,增长11%。产业层次提高效果非常之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调整优化,而且建立健全有区域特色的机电类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加科技、人力、知识等重要环节的投入,成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的扬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新”计划深入推进,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496项,新引进高校院所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54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推动“长三角”及扬州地区经济繁荣,对五大千亿产业做大做强,对向高端发展、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更是扬州区域经济建设、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对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扬农集团、牧羊集团、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的调研,发现随着石油化工、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占据企业设备的绝大部分,传统机电设备只占很小的比例;进口设备比例大,国产设备比例小;高端技能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已经变的密不可分,从而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的高效性从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员工,然而在另一方面又非常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技术型员工。总体上看来,从事机电行业的人员数量非但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情况就变成了,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更高了,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向既“懂机”又“懂电”的方向发展。因此,与工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短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行业生产及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随着企业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引进、嫁接以及改造的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十分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成为现代设备制造和生产过程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从简单的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FMS)、机械加工中心以及机械手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机器人、无人生产车间和将设计、制造、销售、管理集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涉及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人民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如集成电路自动生产线、激光切割设备、印刷设备、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化、微型机械、飞机、雷达、医学仪器、环境监测等。
(2)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对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一些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从收集的数据分析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只是全市机电类企业的一小部分,但有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等一些基本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数控机床操作仍占较多的份额,而一些机加工的市场需求仍在加大,尤其是对熟练机加工人员需求很迫切。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出现了上升倾向。另外,对懂得机电知识并且能从事机电产品营销的人员也有大量的需求。生产线的操作工的需求却在下降,大大小于前两年。企业对产品质量更高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专注于员工的质量,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不仅全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而且更关注人的社交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明确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敬业精神,培养吃苦精神,有纪律性,有责任心,并且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3)高职层次机电人才需求量。在传统行业中,高新技术行业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产业的革命渐渐开始,然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确是在传统产业革命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科学新兴领域。目前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具有强大先进的功能,在精度、速度、动力的优势下,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具有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同时向先进的控制管理过渡,如自适应控制、自组织、资管理等模式,最终向智能化发展。当今,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有着大量的市场前景,所以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国内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员的需求量是有增无减。目前省内高等技术工人严重紧缺,而且中年人较多,制造业工人中具备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不多。这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调查显示,针对目前在职的机电技术人才的现状,大部分单位对此的满意度很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动手能力和工作实际能力较弱,在工作后通常需要职业培训;另一个方面是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的发展滞后于现代技术的革新,在新技术面前无所适从。绝大部分的企业表示对技能型机电人才的渴望。同时,在江苏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高级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的所占比重很低,因此厂家不得花重金邀请国内外机电专业人员来服务,但是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本地区人才市场的这种巨大需求,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专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看重的不仅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加看重的是工作、学习态度还有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对于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是:课程的理论知识不要太深,但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以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彻底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配备多个技能模块。专业课程种类与课时的合理搭配。就本专业而言,由于学生主要从事的是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维修等方面,所以在技能训练的课程应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而在必备技能方面需要达到应有的职业资格等级工的基本要求。
(3)对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配置的建议。为了达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在时间、场所、教师上的统一,充分利用已建国家级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电气工程实训中心,最高限度地建设与生产实际条件相吻合的实习环境,对机电专业特别加强液压与气动、电气设备维修、PLC、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钳工工场、机械拆装实训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并在校外加强机电类实习基地建设。
4 结论
在未来发展和发扬有特色的机电专业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要做好十分充分的社会调查,并结合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找到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的定位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苏教财[2012]177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513 754005Y,201513754004Y)
参考文献
[1] 郑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
[2] 王敏.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11):251-252.
[3] 张刚,张晓东.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