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范文

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

篇1

一、市客运市场现状分析

全市人口45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7.9万人。境内主要境内有张石、京张、宣大、京藏等高速公路,110、207、109、112四条国道和19条省级公路和村村通公路里程2116公里,实现576个行政村通油路。市现有道路运输企业2家,全市共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11个、三级客运站4个,四级客运站31个、五级客运站58个、简易站82个、候车亭832个、招呼牌1275块。客运班线共计1211条,客运车辆2574部。其中省际客运班线为99条,客运车辆为204部;市际客运班线为59条,客运车辆为83部;县际客运班线为337条,客运车辆780为部,旅游包车车辆135部,农村客运班线716条,客运车辆1372辆,总客座位数约45015个。

二、规划原则和思路

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是在对城乡客运现状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在充分掌握当地现状特点以后,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从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市各个地区的实际能力,初步制定出了适合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规划措施以及规划目标。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综合型交通运输线路”这三个方面的规划理念,同时还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保证群众利益、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等原则。

三、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目标

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坚持“政府主导、保证群众利益、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原则,最终实现能够顺应城乡客运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城乡的客运市场秩序,有计划、有步骤的在满足条件的县开通市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和村、存到村之间的农村公交线路,建设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提高服务、运营管理的水平,根据当地的农民出行的具体需求制定城乡客运体系。

四、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重点问题分析

(一)建立客运场站

市拟建3座汽车客运站,形成围绕主城区的桥东区、桥西区、高新区和远离主城区的宣化区、下花园区分别布设客运站,在便利区域旅客出行的同时,重点辐射各主要对外联系方向的站场格局。经过省厅审批,交通部门准备在花园建立客运枢纽站,预计于2014年动工,相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投入使用。农村客运站实现客运站入乡镇,候车亭进乡村,村村都通客运班车。要加快站点建设促进农村客运发展,要求“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站建设到农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这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重大举措。

(二)城乡公交网络层次的划分

根据主城区的发展规划延伸、拓展到城区边缘,便于换乘;对衔接县城至各乡镇的客运网络分片合理设置;合理构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客运网络;规范客运营运,实现公交化运营模式,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门到门运输服务。重点规划将市区—宣化客运班线、市区—怀安客运班线、市区至下花园客运班线、市区至万全等客运班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同时通过现有农村客运班车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改革现有承包经营模式,逐步实现公司化管理,公交化运营的模式。按照“先试点、再推广、后完善”的工作要求,将蔚县、怀来、张北作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的试点县。

(三)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实施阶段

按照“统一规划、逐渐推进”的原则,全市围份“试点、执行、完善”三个阶段推进、扩大城乡公交的实施范围,实现从农村班线想城乡公交的逐渐过度。

1.试点阶段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试点,开通乡镇之间的城乡公交。城乡公交线路设立的依据应该是根据各个乡镇农民出行的需求以及一些农家乐、旅游景点、工业园区的对外出行、联系的需要,主要适当的增加线路和车的班次,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一些线路客流量的出行特点,并建立快车、普通车线路。通过与物价部门联合进行市场调查,合理确定城乡客运的运价水平,根据公路客运与公交客运票价,在客流密度、行程距离等方面的差异,合理确定城乡客运的票价。

2.扩大阶段

根据在怀来等地区的试点经验,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宣化、蔚县、沽源、康保、张北等地推行怀来的成功经验,不断延伸和开通新的交通路线至各个下针,进一步明确价格补偿、线路、站点以及运营组织、配套政策方面的具体问题,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

3.完善阶段

逐步改善城乡客运、公交车辆的智联,改进城乡公交的组织营运以及政府补贴制度,延伸各个县区已拥有的城乡客运到各个行政村,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城乡客运。

五、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工作难度高。为了保障客运一体化的公益性,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发挥出政府的领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优势。

(一) 加大宣传力度,多部门协同合作

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对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是不断突破传统“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中交通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所以,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并成立针对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工作指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成立市政府分领导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交通局、市财政、规划、国土、建设、城管、物价、公安等多部门共同参加,统一指导、协调全市城乡客运事业发展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市在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中,政府的补贴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最关键因素。在政府补贴中,城乡公交是体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虽然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方经济欠发达。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使城乡公交真正与城市公享受同样的税费负担,进而使其达到同等票价水平,保证农村客运的公益性。推进市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要确立“城乡联动、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稳妥推进的原则,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城乡一化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力争使城乡客运、镇村公交享受到与城市公交一样的待遇,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城乡客运健康、快速发展。

篇2

关键词:城乡客运 一体化 对策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中,坚持“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统筹谋划、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大胆尝试,积极摸索,总结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并积累了宝贵经验。按照《广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全市各县(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对辖区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M行了初评,从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比率、城乡道路客运车辆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城乡道路客运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城乡道路客运信息服务一体化水平、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政策一体化水平等7个方面作出评价。评价显示,我市城乡客运服务水平能适应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尤其在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返乡探亲,商品交换、农产品流通、城乡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以及城市居民走入乡村,发展农村地区特色旅游,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围绕“打破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老百姓安全、便捷、优质交通出行”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工作,努力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市(含县、区)共有城市公共交通企业26家,公交线路174条,公交车辆2095辆;拥有农村道路客运企业37 家,累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81条,农村客运车辆1631辆。全市累计完成公交化运营改造的农村客运线路67条,累计开通城乡(含镇村线路)线路87条,覆盖全市564个建制村,投入车辆348辆,受益群众近180万人。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0.45%;乡镇通公交比例达到60.96%,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到34.1%。

二、组织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客运经营组织模式,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客运线路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中增加对农村冷线的捆绑搭配。选择条件成熟的客运线路或片区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优化城乡客运资源,促进集约经营,提高经营效率。要改革农村客运班线管理方式,适度扩大农村客运经营自,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班线,可采取与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灵活运输组织方式,探索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班或赶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提高客车通达深度。平乐模式:在成功引导微型客车平稳退出市场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做好城乡公交开通工作。实行起步价1元,采取分段收费办法,及时批复城乡公交运价。荔浦模式:荔浦县自2011年在广西第一个率先实现“乡乡通公交”以来,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从“人、车、路”三个方面入手,按照“一个理念、二个100%、三个优化、四个到位、五个创新”的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认真解决城乡公交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公交客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州模式:支持农村客运站经营者组建农村公交公司,更好地发挥农村客运站的功能和作用。对70岁以上持证老人、残疾人、退伍军人实行免票和学生优惠票制度。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并制定推广应用方案报县政府。

三、成功做法

――在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认识上有新突破。六年多来,我市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方式,认识到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服务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而实施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部分县结合当地实际,遵循“先易后难,梯度发展”的原则,对具备开通公交的线路先行试点,成功后再辅开;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线路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待成熟后择机发展,保证发展质量。

――在发挥地方政府主导性作用上有新突破。发展工作中,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我市全州县、荔浦县农村客运公交化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为推动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奠定重要基础。

――在探索公交发展模式上取得新突破。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行公交的方式上做到分层次、分区域、因地制宜,稳妥发展、安全发展。包括:对市城区公交推行向城郊周边延伸服务范围的发展模式,达到与市区公交网络的无缝衔接;对县城与县城、县城与辖区乡镇之间采取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改造的发展模式;在乡镇至建制村之间试行“镇村公交”的发展模式。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涌现出荔浦、兴安、平乐、全州等四个公交发展的先进典型。

四、存在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地区公路等级较低,乡村等外公路及单车道道路还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山区公路弯道、陡坡多,路况复杂,不利于农村客运车辆或公共汽车安全通行,成为阻碍公交发展的一大因素。公套枢纽场站如停车场、保养场、停靠场、调度中心等建设不到位,部分公交线路的站点站牌配备不全或损毁严重。

(二)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机制还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投放以及企业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等方面缺少政府公共财政补贴及税费政策扶持,虽然部分县区已经实施了地方财政补贴政策,但补贴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未取得足额财政补贴补偿,造成经营困难,服务质量下降。

(三)公交车运营安全和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

农村地区地域广大,固定停靠站和公交候车亭建设跟不上,公交车或公交化运营的车辆随意停靠现象还比较突出,乘客上下车安全没有保障,大部分通行乡镇的公交线路运营里程较长,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另外,公交发展势必要触及现有农村客运经营者的利益,处理不当易引发行业不稳定。

五、今后工作思路及设想

(一)认真编制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

要本着“统筹规划、城乡一体;以人为本、便民惠民;安全便捷、畅通有序”的原则,以政府名义尽快编制本地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

(二)坚持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原则,将城乡公交统一纳入各县、区政府公共服务范围予以大力支持;坚持公车公营,公司运作原则,城乡公交经营企业要按照公车公营的要求规范经营行为;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原则,因势利导,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确保稳定;坚持规范发展,安全运营原则,城乡公交运营过程中应实行“四定四统一”的经营模式,即定线路、时间、站点、班次,统一排班、调度、管理、结算。

(三)建立政府财政补贴机制和扶持政策

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都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同样要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公交优先”相关政策力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运营补偿机制,出台补贴政策,解决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难,促进公共交通发展。

(四)进一步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辖区内城市公交设施建设用地的优先保障。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三是加强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维修、维护,确保服务乡镇村公交线路或农村客运线路畅通,车辆安全通行。

篇3

关键字:城市公交, 城市客运,一体化,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就是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农村客运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营运模式、统一车型、统一车身颜色、统一票价等多种统一的客运交通,从而改变过去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城乡道路的衔接、城乡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协调、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的完善是基本的要素。因此,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目标为:统筹城乡公交客运各环节的管理,综合配置枢纽布局、线网优化、体制配合等,协调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等方式运营。

1.城市公交客运二元化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交通与农村客运基本上处于独立阶段,即二元化管理模式。

城乡公交客运的二元化管理体制一般形式是城市公交、出租车客运归市政等城市规划机构管理,城乡客运、道路客运等归交通局管理,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在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等诸。由于农村客运管理松散,农村客运非法营运现象普遍,扰乱了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另外,乡镇资金缺乏,对客运的投资较少,导致乡镇客运难以实现定点定班定线;乡镇客运需求量较少且分散,导致公交线网密度较低,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不均衡性使得乡镇客运发展极不平衡。同时,乡镇道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也为客运出行带了诸多不便。

作为城市和乡村公共交通组织形式,皆为城乡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乘客的集散、送达,还是线路、站点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应加快城乡客运的融合,从体制上、管理上、运营上建立的城乡运输体系,实行城乡运输统筹规划、协调安排,推进我国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实现。

国内外典型城市建设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经验

国际经验

随着一些国家城镇化趋势明显,城乡公交客运的衔接需求日益凸显。国外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如下:

1.政府设立统筹管理机构,协调城镇交通运输体制

美国在一些城市设立“都市区规划机构(Metropolitan Planning Organization ,MPO)。MPO是由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资助下强制设立的区域交通决策机构,由城市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组成。它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交通决策体制,根据区域的规模和复杂性、交通特性以及实际的状况,建立远期交通规划(LRTP),改进并维持其至少20年。该规划设计区域内交通问题的协调和决策。MPO为美国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西部,以六个MPO主席为代表组成了主席协调委员会(Chairs Coordinating Committee,CCC),从更大范围上统筹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保证城乡、城镇交通在体制上、空间上得到更好的衔接。

2.建立多元化的城市换乘枢纽,实现多方式零换乘

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交通枢纽,提高城乡交通客运换乘的便捷性,从而实现城乡公交客运的无缝衔接,可以使城乡交通线网紧密融合,并且可以增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大巴黎区的建立与其公交系统的协调是分不开的。巴黎市区的交通主要由公共交通承担,以地铁等轨道交通为主。巴黎政府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多方式的换乘枢纽,使得其公共交通线网得到有效衔接,交通枢纽、场站、线网等都得到了良好的鞋套,便利交通覆盖整个大巴黎区,实现了整个大巴黎区的交通客运一体化。

(二)国内经验

1.统一政府管理体制,协调交通机构改革

由政府组织协调,改革城乡交通管理体制。成立统一的政府城乡交通管理机构,实现“一城一交”的城乡大交通管理模式。北京市于2003年成立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将交通建设、运营、管理等职能归于交委,实行城乡客运的统一管理。成都市在2005年同样成立了交通委员会,在该体制下,除涵盖了城市公交、城市客运、城乡客运、乡镇客运、出租车客运等运营管理之外,还融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职能,同时铁路、航空等方式的综合客运协调工作交与交委,从体制上实现了大交通管理机构。济南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尝试。成立交通运输局,统筹城乡公交客运的管理,实行统一规范的行政法规,建立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提高运转效率,使得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在管理体制上得到了有力保障。在市场准入方面,建立服务质量招投标制,保证客运服务质量水平。

2、加大优惠力度,统筹财政补贴

统筹城乡财政补贴,加大乡镇财政支持力度,保证乡镇客运的公共性。乡镇政府财政缺乏、客运需求较少、运营效益较差,使得城乡交通优惠政策二元化。建立切实可行的票价折扣政策,根据各乡镇政府的情况,加大市政补贴强度,扶持农村客运发展。北京市城乡公交基本实现与城市公交同等折扣,同时建立权责明确的财政扶持制度。区县客运补贴由其自身财政负责,市级财政大力支持;在一些营运税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甚至减免。济南市根据乡镇客运需求的分散性特点,允许农村客运顶先不定车;支持农村客运自主吸纳车身广告;对贫困地区的交通折扣优惠与城市公交折扣相当;交通部门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的调研,发现并解决客运经营者的实际问题。

3、加强城乡客运市场监管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城乡客运缺乏行而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城乡客运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的监管不力,导致农村客运市场畸形发展。为此,济南市成立了城乡客运协调办公室,加大打击套牌、无证等非法营运车辆,重点消除车匪路霸的威胁,加强监督道路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客运市场,提高城乡客运的服务水平,创造公开、公平、规范、有序的营运环境,促进城乡客运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小结

篇4

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客运;绿色环保 ; 节能措施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industry in Chin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integration proje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traffic the sam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have played a very good adjustment role. How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us facilitat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ople, and deepen exchang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has become in today's society,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green; energy-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在城乡道路通畅、场站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乡客运网络体系高效运作、城乡客运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有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客运资源,争取效益最大化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城乡客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农村客运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营运模式、统一车型、统一车身颜色、统一票价等多种统一的客运交通,从而改变过去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专家认为,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客运“散、小、多、乱、差”现象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全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都在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陕西等多个省市的城乡客运全部由交通运输部门统一管理。

2、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过的要求实行“五个统筹”重大决定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

3、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内涵3.1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也就是一体化发展,它是发生在城乡道路尤其是农村道路十分畅通,场站等基础设施水平比较高,城乡客运实现网络化运作的时期。这是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2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不是忽视各种客运方式的差异,而是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调发展,有机衔接,方便换乘。 3.3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是多向的,不是单方面的,不简单是农村客运公交化或城市公交延伸营运线路扩大经营区域的问题,而是各方要找到共同的节点,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4城乡道客运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建立道路客运系统,客运管理系统,交通衔接系统,重点是方便换乘、零距离换乘的衔接系统。 3.5统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内部关联的紧密程度,即要达到设施平衡,运作协调,管理统一,要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以法律和体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各种作用和组合优势,对城乡道路客运规划与计划,投资与建设、运营与控制、价格与票价等进行综合协调。3.6统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体现的是道路客运的“协作、协调和协同”,即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立足于各种客运方式的有机联系、协作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多赢。

4、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城市公交与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不够。 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客运服务是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传统观念,城市公交一般在城市市区经营,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城乡道路客运则为城乡居民长途出行提供服务,两者的市场相对分割。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行政区的变化,城市市区和郊区的界限很难界定,造成两种运输组织形式的市场相互渗透,城乡道路客运市场和城市客运市场认识上的相对分割违背了运输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无论是城乡道路客运市场,还是城市客运市场都具备了道路旅客运输的基本特点、基本属性,应视为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加快两者的融合,将城乡道路客运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城乡道路客运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服务规范,保障城乡客运服务的稳定性,保持运输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避免产生过度竞争或垄断。 通达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是大经济区域或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城市公交是区域交通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理顺管理体制,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协调沟通,有利于城市公交与道路运输的衔接和旅客的零距离换乘,有利于形成“大公交、大交通”的格局。

②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客运和短途道路客运逐步开始融合,传统的城市客运和短途道路客运分治的管理体制也逐渐变得不适应。尽管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在逐步打破体制坚冰,但在基层,体制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 传统的多部门分治模式是长期延续下来的模式,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没有形成精简、高效、统一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不利于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而对于以交通部门为主的模式和“一城一交”模式而言,虽然减少了职能交叉,在体制上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仅限于公共客运的运营管理,而由其他部门负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及服务定价和财政补贴,如果协调机制不跟进,统筹协调依然受体制掣肘而困难重重。③推进城乡客运优先发展的共识不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目前已被广泛接受,被认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共交通优先即“人民大众优先”,其原则是鼓励客运交通普惠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从该原则来看,不应只涉及城市公交,服务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出行的短途客运也是体现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客运,也应当成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重要主题。但是目前关于公共交通优先的认识尚未统一到统筹考虑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上来,对农村客运的公益性的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关于城市客运和农村客运在发展政策方面的不衔接。如:城市公交在政策上享有财政补贴,短途客运不享有;城市公交税收在当地政府关照下往往享受优惠,短途客运不享有;在运营上,公交型车辆、停靠站点设置和超载似乎是城市公交的独享的权利,短途客运则处处受有关部门的限制。要解决短途客运与城市公交有失公平的矛盾,必须在观念上有较大突破,认定短途客运也是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客运,与城市公交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公共客运性质完全一致④客运线路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1)线路重叠,造成运力浪费。随着南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道路状况的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南通公交公司和南通汽运集团都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新增或拓展了部分经营路线,从而出现了城市公交客运和农公班线客运相互渗透重叠运营情况。线路重叠导致了运力过剩,有的营运线路的平均实载率不到30%。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以及企业的亏损。(2)线路重叠造成经营矛盾多。由于各自受利益驱动,相互争夺客源,不时会产生经营纠纷,影响了和谐稳定。(3)线路资源配置不合理,线网分布不均匀。城乡客运市场“二元分割”,农村居民出行不方便,热点班线争破头,偏僻线路无人跑。农村班线客运的线路基本上都是在县乡道路上运行,在这些主干上由于人流多,所以班次很密,运力配置趋于饱和,但离县乡道较远的村也想开通一些通达工程的线路,但由于新线路客流量少,开行亏本,公司不愿意开通这些线路,财政补贴机制没有试行,即使开了,也是亏本经营。⑤农村客运亏损严重,财政补贴难以落实到位 农村公交车主要的运行线路在乡镇,它的特点是客流量少,流向、流时不固定,运价水平低和车辆油耗高、农民消费水平低,它享受不到城市公交的种种优惠政策,面临入不敷出全面亏损的尴尬。以海安“村村通公交”为例,实施“村村通公交”初期适逢春运,在短短的1个月内实现营收205万元,表面看,这份成绩单似乎马马虎虎,但接下来的淡季,每月都出现亏损,全年到底会亏多少,暂时无法预测,虽然当地政府给予每年200万的定额补贴,仍不能弥补亏损。⑥市场监管难度大 目前,阻碍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黑车”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了“黑车”与城乡公交争抢客源的现象。监管打击非法营运作为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打击“黑车”的数量也数以百起,但由于“黑车”机动性强、灵活性高、廉价等特性,使一些群众还是愿意乘坐“黑车”。而交通部门的执法手段有限,执法环境恶化,执法地位不高,对非法营运取证又难,多数乘客也不配合,导致“黑车”打击举步维艰,陷入打击难、难打击的困境。5、加快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有关建议。5.1统筹协调,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客运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是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道路客运与城市公交应统筹协调发展。要树立“大公交、大交通”的理念,在制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时,除了注重城区的公交事业发展外,还要考虑市区到县(市)城区、县(市)城区之间及县(市)城区到中心乡镇的城乡公交发展。既要发挥城市公交资源网络化的优势,又要关注农村公交所发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作用,既要关心城市群众出行,又要关注农民群众的进出城需求。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长期运行在城乡道路上的农村公交的作用,科学投放运力。这样既能减少政府的负担,又能化解因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而造成的运力资源浪费和矛盾,使城市公交的有限运力在市区市政管养路段上运营,为合理分布城乡公交线路网和方便新村、小区居民出行提供运力保证。5.2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新路子。建立对公交线路专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及考核制度,完善市场的准入机制,打破垄断经营,对公交站场实行公用化、社会化,实行站场基础设施、线路与营运企业的分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对营运线路、站点、服务质量的监管,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培育市场主体,使政府在城市公交的投入,能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目前营运重叠、矛盾突出的线路,可在统筹规划、尊重历史、方便群众、确保稳定和谐的原则下,采取组建股份制公司联合经营、区城分工、特许经营等办法,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站点共用,利益共享,以达到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营运效率和服务质量,消除经营矛盾,确保市场和谐稳定的目的。5.3政策优惠,扶持城乡公交发展。农村公交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公交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使农村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公交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有责任为农村百姓提供价格低廉、方便、舒适、快捷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要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政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立足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农村公交的低票价的定价和价格体系,加大财政对城乡公交车的营运性亏损、政策性亏损的补助,以及对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定性计划任务的企业给予专项经济补偿,并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于新增、更新及公司化改造涉及的车辆收购和车辆电子信息服务设施等,政府应提供财政、信贷支持及政府补贴等。农村客运站是城乡公交网络的节点,是城乡公交的基础条件,农村公交的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途径停靠站亭建设应列入政府公共用地规划,要优先预留、保证建设用地,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必要的补助,使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逐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道路运输企业是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要保证南通道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得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道路客运、城市公交,都具备了道路旅客运输的基本属性,两者协调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和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6、因为没有及时的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所引起的问题实例

2005年8月,长治市襄垣县,因运营襄垣至侯堡的城乡公交影响到了襄垣至长治班线的经营效益,引起班线车主的强烈不满,车主和司乘人员因此连续上访并集体罢运,所有班车停放在该县县城长达半个月之久。

2005年10月17日,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到义井村的农村客运班车晋AK5197遭到40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员和车辆堵截,该车和部分乘客被强行扣留。

充分说明,客运体制上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社会城乡客运健康发展的瓶颈。

7、城乡“二元”体制存在的隐患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部分省市的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一直沿用“二元”管理体制,即,城市市区和郊区的公共客运由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市区和郊区以外的道路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城市客运出租汽车及其停车场由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出租车若经营公路客运业务,则由交通部门管理。

在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站场设施不断完善、客运车辆不断增多的条件下,本可以通过整合客运资源,充分发挥城乡客运各自的优势,以实现连接城乡、通达四邻的纽带功能,但由于现行“二元”体制的人为分割,导致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出不了城,农村客车进不了城,不仅影响到交通运输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影响道路客运“门对门”的运输优势和城市公交组织化、集约化优势的发挥。城市周围线路客运竞争激烈,偏远农村线路客车时开时停,热线过热,冷线过冷,造成运力浪费和短缺共存,制约了交通运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8、针对于城乡一体化的特性所提出的解决措施

篇5

城乡客运一体化不仅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规范城乡客运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客运竞争环境、保障城乡客运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必然选择。但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在这方面,省社旗县早在年就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年,由于当时社旗县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参与农村客运经营的车辆多、车型杂、车况差、档次低、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经营者之间恶意竞争,争客源、抢线路、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农村客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经过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一种成熟的、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

如今,当你走在省社旗县的乡村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新农巴士”——城乡公交车,在绿树掩映的村镇之间忙碌地穿梭着,它们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盎然生机和活力。目前,社旗县已开通23条城乡公交客运班线,投入营运客车143辆,日发班次586个。从6:30—18:30每隔10—15分钟就有一趟班车。农民群众从家门口乘车可直达县城,中途不用换乘。现在无论你走进哪个村庄随便问一位农民朋友,他们都会很高兴地和你说,自从“新农巴士”开到村口以后,进城既方便又省时,票价也比以前便宜不少。

社旗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引起了省、南阳市多家媒体的关注,省、南阳市的电视台和报纸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也吸引了外地许多县市有关部门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是政府主导,城乡统筹规划,“路、站、运”协调发展。社旗县委、县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客运的建设和发展。在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时,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站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保证路通、车通、站成。

二是大胆创新,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年,社旗县在省率先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将城乡客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成立了两家客运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对开通的城乡客运线路实行“十统一”:即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价格标准、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在车身上统一喷涂“新农巴士”标志和宣传标语,采取公交式运营。这一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开创省农村客运改革之先河,也走在了全国农村客运改革的前列。

三是优化运力结构,合理布局线路。该县始终坚持实用、方便、经济、安全的原则,积极引导客运经营者尽量选择适合在农村公路上行驶,且价格低、能耗小、效率高的车型,对车况差、能耗高、安全性低的车辆强制其退出客运市场。在审批客运线路时,本着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延伸线路、冷热结合、捆绑经营的办法,合理布局班线,另一方面对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差、客源分散、经济效益低的线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农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

四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坚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并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创文明班线、文明客车、文明司机等活动,增强从业人员的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和法规意识。

五是加强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农村客运点多、线长、面广,在监督管理上存在很大难度,但是社旗县运管所,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打击农用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微型小客车非法参运现象,并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不断优化农村客运环境。

由社旗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

一、推进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必须打破多头管理、政令不统一、利益分割的不利局面,建立由交通部门统一管理、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体制。近年来,虽然各地交通部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不统一,相互缺乏有效衔接,公共客运场站资源不能共享,税费政策不一致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给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优化整合交通资源,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从而确保城乡客运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发展。

二、推进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必须由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均衡协调发展。在审批线路时,交通主管部门必须进行实地考查,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扩张运力。对农村的支线、冷线,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提高道路运输经营者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保证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