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方案范文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方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方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工作部署,通过对县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试点,以点带面,3-5年内在全市范围逐步推广,建立科学合理、城乡一体、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为全市人民出行提供均等化的客运服务,构建和谐交通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改革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年8月31日—9月30日)以县为先期试点单位,由县政府作为稳定责任主体、新运交通运输有限公司作为安全责任主体,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制定出原经营主体退出、新经营主体进入的具体方案,科学实施,强力推进,财政、安监、民政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公交化试点按期运营。

第二阶段(年10月1日—12月31日)结合县改革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确定向各县(市)推广的改革模式,由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具体方案,报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核定。

第三阶段(2012年月1日—2015年月31日)各县(市)逐步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力争将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全部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措施到位,稳步推进。

(二)实施改革前应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和运输业户的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新运交通运输有限公司作为试点改革工作的主体单位,要认真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具体组织实施,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全力打造统一管理、统一票价、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和承诺的城乡一体化品牌线路。

(四)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改革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政府作为辖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责任主体,负责全面组织实施改革工作,要拟制好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涉及人员和企业的思想稳定工作。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利民便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施惠于民”的发展理念,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城乡运输组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工作目标

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部实行公司化、公车公营模式经营,有效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在我市13个乡镇办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方便快捷、安全畅通的城乡公交客运体系,实现行政村100%通达城乡公交车的目标。

三、职责分工

(一)交通运输管理局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乡公交客运企业经营资格审核、运力调控、经营权确认等城乡公交改造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

1、负责编撰行业发展规划;

2、负责公交车经营权审批许可事宜;

3、对经营者进行资格审查,核发《经营许可证》和营运车辆的《营运证》,以及车辆的年度检验工作;

4、组织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

5、监督、检查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经营活动的服务质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发展改革、公安、交警、城管、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办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1、公安部门要对组织罢运、拦截公交车辆、煽动群众上访等阻挠、干扰城乡公交改造工作的行为予以重点打击,确保客运市场有序营运。

2、交警部门要维护好市区各街道交通秩序,查纠各营运客车司机的准驾车型、车辆超员超载等行为。

3、城管部门要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整治。

4、国土、规划及各乡镇办要对客运场站、候车亭选址用地给予支持配合,提供便利条件。

5、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取消火车站站前广场营运客车临时停靠点,全部营运客车必须进站经营。

6、各乡镇办要配合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步骤

1、城乡公交线路:

年11月底开通市区至乡公交线路,以及环107、108、109路公交线路;

年12月底完成公交公司36辆城乡结合部农村公交线路的上档升级改造;

年5月底完成白塔至蝉房公交线路,完成新开通市区至镇、镇至村的2条公交线路;

年底完成市区至村公交线路;

年6月底完成至村方向公交线路。

2、农村班线:

年11月底完成市区至柴关乡公交主线路以外的15条农村道路班线(柴关乡8条线路、册井乡7条线路);根据公交线路开通时间分别完成蝉房乡、刘石岗乡、綦村镇农村道路班线。

五、服务设施

(一)车辆配置

客运车辆要符合交通运输部规定的《燃油消耗量达标车型》目录要求,应采购节能、环保、新能源车型或双动力车型。

1、城乡公交车应采购新型公交车型;农村班线客车应采购中型中级车型。公交车、农村班线车辆都要单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配齐三角木、防滑链、消防器材等硬件设备设施。

2、车辆必须按规定在车头上方、车尾后视玻璃设置线路代号,便于乘客辨认,同时标明该线路起讫地;车内设置老、弱、残、孕专座,张贴站点票价表、监督电话等标识。

3、车辆技术状况达到二级以上,每日进行一次日常维护及安全技术检测,每3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必须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二)线路、站牌设置

1、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监督经营企业按照规定的线路、时间、车型等组织营运,科学调度车辆。因客源或道路维修等因素确需调整线路的,要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批准后,提前5日向社会公告。

2、站牌必须标明起讫点、本站首末班时间、沿途停靠站点、监督电话。

3、班次密度低于10分钟的线路,站牌必须标明班次间隔时间,超过10分钟的线路,必须在市区和沿途停靠站上按核定的班次,标明每个班次到达本站的时间。

4、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对站牌设置进行审批,要加强对站牌日常检查维护工作,确保字迹清晰、完整无损。

六、营运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解决好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步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整合客运资源,实行公司化、公车公营模式

1、要合理确定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经营企业,经营企业要准备充足的资金,用于收购车辆和新车购置以及线路的补偿,并负责开通全市13个乡镇办、市区和环白塔镇区域的公交线路,负责开通除公交主干线以外的支线农村通客车的客运班线。

2、要按照省、市关于清理客运挂靠经营的文件精神要求,委托有资质的中介公司对原车辆评估后,进行收购、兼并整合。要坚持收购补偿标准相统一的原则,防止发生矛盾和纠纷。

3、对已收购的车辆要按照相关规定注销车辆牌照号和营运手续,车辆交正规回收单位并出具相应手续,不准旧车流入市场。

4、要对农村班线车辆按比例进行收购、兼并。对兼并收购客运车辆列表备案,并根据比例确定公交、农村班线投放新车数量。

(二)营运服务

1、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改造区域,结合道路通行条件,确保区域内行政村城乡公交通达率100%;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公交车在原票价基础上下降30%,农村班线在原票价基础上下降15%。

2、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设立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专户管理,经营企业每年要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标准为2万元/车。经营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和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主体,如发生安全事故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除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公交客车停、歇业必须遵守国家、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管理规定。

4、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承包公交客运线路和车辆。

5、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建立车辆档案和从业人员档案,配备专人负责管理。

6、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人员对所有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及时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如发现安全隐患,应采取强制整改措施。

7、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配套的培训、考核、奖罚措施。

8、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

七、监督管理

(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做好线路审批、投放车辆数量的控制、市场调查准入工作,严格经营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加强对客运市场秩序的日常维护、监督和检查等行业管理工作。

(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应当建立服务质量投诉受理监督制度,设置投诉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和社会监督。投诉者应当提供有关证据。经营企业受理投诉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答复,投诉者对答复有异议的,可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投诉。

篇3

[关键词]新形势;交通运输经济;困境;改善措施;探析

[DOI]10.13939/ki.zgsc.2015.11.103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也不断推进。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是一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当然,也只有如此的发展战略才能够在交通运输行业得以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可以说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之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何改善交通运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是值得探析和研究的重要的问题。

1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

(1)当今社会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众所周知,交通运输在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噪声污染、交通事故以及汽车尾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交通运输网在建设过程中环境破坏等。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以及建设“两型”社会的号召,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及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技术问题、交通运输结构整体性与合理性以及燃料成本等阻碍性的问题,降低外部环境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客运与货运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和落实,相关的交通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以及安全服务观念差,外加开车的司机在客运以及货运时违章操作、疲劳驾驶等因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交通运输企业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在运输中不顾及生命财产安全,出现超载以及超速的现象。另外,相关的交通运输人员不遵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没能在工作中很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几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受到了威胁,所以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将交通运输管理的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3)由于地形地势、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滞后以及资金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道路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呈现着不平衡的状态,制约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4)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其不利。在这些地区建设交通道路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建设成本高、工程量大、资金投入也比较大。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的金融管制加强,资金流通变得困难,所以在交通运输建设中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资金成为遏制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建设的这些制约因素逐渐显现出来,交通运输经济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要想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现状,就需要解决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瓶颈,制定出相应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交通运输经济在新的形势下继续良好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的改善措施

(1)将科学技术融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含量,发挥科技在交通运输道路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交通高速公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相互协调建设,实现科技资源与资金资源等的整合,彰显科技对产业的引导,把高新技术作为指导,不断加强交通运输道路网的建设和拓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的布局,使其更加合理。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园以及产业的自身实际考虑在内,促进交通沿线产业群的建设,大力发展沿线各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和完善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交通运输的货物以及服务的流动性,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利用农村资源,在城乡之间建设交通运输线带动当地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制订相应的农村发展计划,将本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扩大农村的规模,提高乡镇的聚集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区际的空间与城际的范围,消除“断头路”的存在,促进城市与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交通运输道路建设中的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和借鉴,促进交通道路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要及时地交流与互相帮助,各个省市之间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规模效应”,即经济落后的城市得到发展不仅不会阻碍经济水平高的城市的发展,相反,还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实力强的城市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城乡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3)协调交通运输建设的各个方面,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城乡经济,缩小城乡的差距,减少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建设的阻碍作用,逐步消除城乡经济的不平衡性以及差异性,从根本上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运输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率,在保量的同时要做到保质,降低养护以及重修所造成的资金与资源的浪费;建立相应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协调各个方面的因素,保证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积极作用。

(4)在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资金是交通建设的基础。我们应该拓宽交通建设的筹资渠道,除了大力发展本地的经济之外,国家、省、市等应该适当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这是解决交通运输建设资金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发行交通运输建设债券也是解决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的有效方法,相比于其他的筹资手段,交通运输建设债券具有方案多样化、成本低、手续简便以及付息方式灵活等优点,这种发行交通运输债券的方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实践。通过发行交通运输的债券,可以拓宽交通运输建设的融资渠道,保证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供应,促进交通运输建设计划的实施。在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单一的筹资方式对于建设资金问题的解决根本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采用合理的多样化的筹资方式,确保交通运输建设目标按照预期的方式完成,进而推动经济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3 结 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的要求等新的形势之下,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差、城乡发展不平衡、技术发展滞后以及建设资金筹资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困扰,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交通沿线的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群,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协调好交通运输建设的各个方面,拓宽交通运输建设的筹资方法。在新的形势下要解决交通运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改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式,促使交通运输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运输发展

引言

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我国当前的交通运输状况来看,交通供需很难保持平衡,这又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实践证实,交通运输方式太过单一,根本解决不了交通供需出现的失衡问题,必须各种运输方式结合,形成一体化运输。而铁路运输想要在一体化中保持甚至加大占有率,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创新协调发展,提升运营效率,这样才能在一体化运输系统中取得更多效益。

1交通运输一体化内涵

交通运输一体化是为了更好适应经济发展,多式联运的一种集约高效的一种运输组织方式,能够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体化运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基本观念,使交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统一规划了每个区域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使交通运输得到集中管理。若能实现一体化运输,运输方式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单一,且其综合性也将变得更强。这样不仅了使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同时也使运输方式达到衔接目的,交通运输充分发挥其组合优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其整体化功能。此外,一体化运输可适应当前如此大的交通运输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一体化运输融合了综合运输理念,是一个全新的交通系统。一体化运输使交通运输业变得更加完善,它包含了许多内容,既要发展运输方式使其实现一体化,还要对交通运输进行整体规划,使交通运输得到统一管理。当然,一体化运输可达到集中管理交通信息目的,使交通运输得到全面控制,通过对交通需求及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使交通运输服务变得多样化。

2铁路运输之于一体化运输定位

一体化运输离不开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一体化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较于汽运、海运、航空、管道运输等有着安全、高速、重载、长距、低成本、受气候影响小的特点,也就是这一特点起决定性作用。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也不断在发展,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尽管如此,铁路运输依旧占据了中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比重,其优势不容更改。铁路运输想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必须重视一体化运输,准确定位出铁路运输应具备哪些服务功能。首先,铁路运输应借助自身在中长距离运输中所占据的独特优势,主要负责运输煤炭或是金属之类的大宗货物,也可运输谷物等散装货物。其次,铁路运输应搭上快递这一便车,负责行包快运以及集装箱等运输。再者,铁路运输需充当客流运输;最后,铁路运输还有通勤运输这一身份,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市区、组团等。

3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的发展途径

3.1将不同运输方式紧密衔接

交通工具拥有各自的集散中心,想要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必须依靠交通枢纽,它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过去,交通运输建设只关注运输场地有没有得到合理规划,不懂得如何布局转运地点。由于主管部门没有重视这些问题,没有对交通枢纽进行合理布局,致使其达不到实际要求。城市建设若忽略了交通结合处,将导致运输方式无法进行快速转运,或是影响其顺畅性。有的地方建设交通枢纽时,经常发生交通阻塞,这使得交通很难达到较高的运输效率。从以上几种情况来看,只有合理规划交通枢纽,按照现有的运输条件使每种运输方式保持密切衔接,进而得到合理的交通布局。规划铁路枢纽过程中,需做好以下两项工作:①铁路枢纽必须合理;②铁路枢纽可利用相应的交通工具,与其他枢纽进行无缝衔接,对于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城市或是部分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制定规划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

3.2优化运输结构

对结构作出优化调整的同时,充分发挥运输方式所具备的优越性,以满足对交通运输提出的需求,包括种类和规模以及数量等。铁路运输应继续根据其特点侧重于高速、重载这两个方面。客运及小件物流产品可继续发展高速铁路的优势,利用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加快周转;煤炭、矿物等的运输继续发展重载铁路,增加重载化程度,利用组合万吨方式增加开行两万吨、三万吨列车,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时建设电气化程度高、线路质量过硬的新型重载路线,为进一步的四万吨、五万吨重载列车试验做好准备。

3.3加强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体化运输必须利用新型科技信息技术,只有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管理,使其代替单一运输,将每种资源集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从铁路信息系统当前的分布情况来看,它覆盖了多个不同的领域,同时设立了各种系统,如各级调度指挥系统、客货运系统、统计工作系统等系统,操作不便,效率低下。一体化运输要求建立一体化联合运输系统,利用物流网、大数据等高效灵活的完成一体化运输。铁路方面需进一步整合目前各种分散型软件系统,对调度指挥、施工管理、客货运管理、统计信息采集、机车车辆管理等子系统进行整合,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提取运输信息,建立大数据,一方面减少人工操作避免人工失误,另一方面利用寻找发现运输规律,进一步提高效率,降本增效,提升其竞争力。

3.4开展高速客运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拥有越来越大的客运量,同时旅客周转量也在不断提高,其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6%、8.8%,甚至比货运增长率要高出许多。从这点来看,我国的人员流动相较于货运,其比例要大于后者。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一直延续下去。想要加快运输速度,或是提高运输效率,必须重视服务质量的优化,加大高速铁路的建设力度。高速铁路可使国家具备更大的运输能力,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保证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我国虽然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且其运行态势也相当不错,但仍需要进行合理统筹与规划。只有加强铁路提速,才能使铁路运输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

3.5发展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属于一个新型产物,其主要通过发展经济与贸易,当然也可将其视为运输业进入到另一个经济增长区。从目前的运输行业来看,必须合理调整其经营方式,适当改变其思维理念,这样才能使物流业取得更好发展。要发展铁路运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使铁路在运输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可通过制订与其相符的物流发展计划,对经营措施做相应调整,除了增加更多的物流设施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制度,使技术得到全面提高,进而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由于铁路覆盖了广阔的面积,它主要分布在各个火车站,只有对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合理布局,才能使铁路运输拥有更多的职能。传统的铁路只能用于装卸和运输,而如今更多地侧重于一体化服务,它可监控所有的货物并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顾客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4结语

通过实施一体化运输,使运输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还能减少流通成本,对发展交通服务也有一定推动作用,满足更高的社会要求。只有对铁路运输的各个枢纽进行合理布局,将运输方式保持紧密衔接,使铁路运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断优化铁路运输当前的结构,建设出更好的客货系统,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运输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铁路建设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一体化运输的大环境里更好的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磊.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对策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4,24:108.

[2]王双.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篇5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全省2011年“镇村公交”发展计划的通知》和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镇村公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2012年完成燕尾港、侍庄2个乡镇“镇村公交”开通工作,确保“十二五”完成50%乡镇开通“镇村公交”目标。

二、运营模式

(一)经营主体

成立县镇村公交客运有限公司,作为县“镇村公交”运行主体,单设帐户,独立核算,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公司化运作。

(二)经营机制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镇村公交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镇村公交”实行“五定四统一”(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服务标准,实行低票价制度,运行线路覆盖乡镇范围内所有行政村。

(三)车辆配备

车辆配备实行公司化运作,安装GPS设备,选用的车辆要符合《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有关标准,根据我县农村道路特点,购置小型客车,车宽为1.9-2.0米,车高2.58米、车长为4.8-5.5米,座位数为13-15座。客车数量依据“十二五”镇村公交发展规划确定,统一车辆标识,便于群众识别乘坐。

三、保障措施

(一)实施政府补贴机制

“镇村公交”是我县公共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为减轻企业运行负担,确保“镇村公交”运转正常,对出现的经营性亏损采取先全额、后定额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根据试运营情况另行评估确定。客运企业购车由县财政补贴20%购车款。

(二)完善配套设施

交通运输部门根据“镇村公交”发展要求,保证“镇村公交”的通行公路符合《省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通达标准》文件的相关规定要求,并负责完善镇村客运线路沿线停车场地的规划建设和安全标志、标牌及信号灯设置,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配套建设港湾式停靠站等设施。对已建成的农村公路,设法增加会车道密度和硬化路肩,确保“镇村公交”安全运行。“镇村公交”运行线路大修、修补、增加会车道等需要征地、搬迁、积土、树木补偿和相关问题的矛盾处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篇6

对于我国而言,未来面临着从第二大经济体迈向第一大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从产业大国、贸易大国迈向产业强国、贸易强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走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城市化道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破解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约束,化解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发展战略任务。而要完成这些战略任务,对物流规模、结构、效率、布局、智能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想实现现代物流更好地发展,就要在布局、能力、技术设备、组织经营、信息、结构等方面加强优化与协调,不断促进物流网络的完善,加快物流结构的优化,逐步实现物流效率的提高。同时,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物流核心竞争力,促进物流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物流与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促进民生物流和应急物流的发展以及物流发展环境的改善,实现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等。

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业需要从单一运输、各自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延伸交通运输业务范围,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体制政策这三个层面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促进现代物流业更好地发展。

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层面来讲,就是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加强集疏运通道、城际通道和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构筑国际战略运输通道;公路要与铁路、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主动衔接。

从交通运输服务层面来讲,要大力发展一体化运输、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全球联运能力。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设计方案能力;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整合运输资源,加快国际化步伐。与此同时,推动运输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可持续运输;推动技术创新,广泛应用EDI、ITS、GPS、GIS、ETC、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篇7

【关键字】“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道路客运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全省道路客运行业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全省道路客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发展重点和目标要求。全省各级运管机构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市场运作、共同推进的原则,以“两化”(公司化改革、公交化改造)为抓手,实施“双十六”试点工程、开展农村客运“清零行动”,总结经验、稳妥推进,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合深入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总结试点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2015年完成了全省152个设区市、县(市)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共评出AAAAA级市县16个、AAAA级市县19个、AAA级市县88个、AA级市县28个、A级市县1个。到“十二五”末,全省县城2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将达31.5%,31%的乡镇将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全省公交化改造的客运线路覆盖13500个行政村、惠及1966万人,促进与城市公交有效衔接,农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二、京津冀道路客运协同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

根据交通运输部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重点任务分工,重点推进了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完成了市场调研工作,摸清了市场现状、经营模式、管理体制等情况,为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并经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会同北京市运管局、天津市运管处协商确定了先期试点线路。选择平谷-蓟县(南)、平谷-蓟县(北)、平谷-三河线路作为先期试点线路,圆满完成了公交化改造任务。同时,积极推进全省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工作。组织对全省联网售票系统建设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编制上报了《河北省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唐山、邯郸、沧州、衡水、张家口等地基本实现了设区市市域联网售票。数据交换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售票服务系统、清分结算系统、客运信息监测系统均已开工建设。按照行业引导、企业运作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由全省10余家客运企业发起并出资组建了运营企业,负责全省联网售票中心运营管理工作。

三、包车客运市场监管强化新举措

一是进一步规范了省市际包车客运标志牌管理。2012年7月1日及时启用了全省包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了包车客运标志牌的申领和发放,推进了包车客运信息化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包车客运市场日常监管。2015年7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包车客运市场日常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进一步规范包车客运市场管理,严格落实属地运管机构源头监管职责和包车客运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包车客运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就加强包车客运市场日常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三是部署开展全省旅游包车客运市场百日专项整顿活动。会同省交管局、省旅游局联合制定下发了《2015年全省旅游包车客运市场百日专项整顿方案》,对百日专项整顿活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安排。会同省交管局、省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对全省旅游包车客运市场百日专项整顿活动进行督查的通知》,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专项整治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四、节假日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

假日道路旅客运输工作趋于常态化,道路运输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节假日期间,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客运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和省厅春运工作部署要求,提前准备安排,合理调配运力,加强运力组织,开展情满旅途等文明服务活动,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落实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圆满完成每年春运、“五一”、清明、端午、“十一”等道路旅客运输组织任务;圆满完成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道路客运组织及安全管理工作。

五、客运市场日常管理实现新突破。

一是以加强汽车客运站管理为抓手,对全省一、二级汽车客运站站级进行了重新复核。共有28个一级、106个二级汽车客运站通过复核,对13个二级汽车客运站作出了降级处理。完善了站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强化了汽车客运站基础管理,提升了各等级汽车客运站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从2014年1月1日起,建立了新增省市际道路客运班线推行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以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确定经营主体。三是简化了我省进入京津省际客运班线许可程序,对京冀、津冀间客运班线原许可要素不变且正常运营的省际客运班线办理延续经营、经营期限内更新车辆行政许可等事宜,不再互相发函征询意见,由车籍地省级运管机构直接办理许可手续。此举大大简化了许可手续,受到经营者普遍好评。

篇8

今天局党委召开交通工作会议,刚才听了陈局长的工作报告,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运管处全体人员有信心更有决心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作为,开拓进取,为推进交通运输“十二五”计划的全面实现开好局。围绕陈局长工作报告和目标责任书要求,针对运管工作实际,我们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确保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是今年市人大代表一号议案,是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矛盾突出,难度很大,但做好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按照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至去年开始就多次开展调研,几易其稿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意见》,上报市政府获得通过,目前我处按照《工作意见》的要求,完成国有控股新公交公司的组建、参股民营客运企业的公开招标、公交发展规划编制和部分公交车辆的订购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修改完善下线中巴车车辆和从业人员处置方案,落实新公交公司出台对现有中巴车从业人员的优先录用条件和相关薪酬待遇标准,协调镇江对现有a2驾驶证增a1培训工作,制定需改造线路的布局走向,运力配置和班次安排以及突况下的应急保障预案等束带作,确保实施工作的平衡顺利进行,下一阶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举全处之力,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市政府推进工作意见的要求,整合我市城乡客运资源,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客运基础设施,优化营运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全省一流、镇江领先的市、镇、村三级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网络体系。到底要全面完成投放公交车100辆,开通公交线路20条,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标准候车亭100座,公交回转场1处的目标任务,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覆盖率、镇村公交通达率双100%,按照“五定”(定线路、定时间、定票价、定班次、定站点)、“三统一”(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标准规范运行,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品位,满足全市城乡居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加强运输行业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紧紧抓住运输管理过程中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管理,优质服务,促进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继续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出租车制度化、常态化、经营行为管理,积极开展出租行业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深化出租车经营行为记分考核,促进出租车驾驶员文明服务意识,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规范公交车的运营行为。对市区三条公交线加强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考核,确保公交车正常准点。强化新客运站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汽车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

三是加强维修和驾培行业管理。强化汽车维修驾培企业信誉考核和记分考核,在维修企业大力推行“诚信维修、放心消费”活动。加强驾培企业智能化管理工作,实行网上监控,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四是加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手段在行政执法中的运用,重点打击无证从事客运出租等违法行为,维护运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做好安全工作。重点对危货运输企业开展跟踪考核和安全检查。建立与本地重点行业相适应的应急求助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认真履行运输行业“三把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

三、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树立服务为民的运管新形象

一是端正执法理念。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注重提高执法队伍办案、处置突发事件和案卷质量三项基本功。以省厅开展的“运政执法规范年”活动为契机,端正执法理念,杜绝“钓鱼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严格对运政执法人员工作业绩和行为规范考核。制定完善具体的考核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制度,基础工作规范制度和奖惩制度,使运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实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罚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查处分开,重大案件集体通案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四是狠抓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廉政责任制,领导率先垂范,正确处理权力与服务的关系。把执法人员廉洁从政和执法工作置于社会群众监督之下,实行政务公开。

篇9

关键词:厦门BRT;快速公交;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25-01

2008年8月31日,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首期正式通车,一期工程将有3条线路通车及29条配套的链接线。BRT为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的简称,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BRT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交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厦门BRT一期工程共建5条线路(简称4+1),即1号线、2号线、环岛干道线、成功大道线和联络线,总长115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它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1)专用公交线路: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

(2)先进的车辆: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

(3)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

(4)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5)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定位、实时营运信息、先进车辆调度等技术手段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平。

BRT优先通行权对其它车辆的影响在道路资源紧张的城市开辟专门的BRT专用道势必挤占其它车辆行驶路线,使路况更加拥挤,导致“快了一条线,堵了一大片”的情况发生。同时,有些BRT站台设置在路中间,乘客在路边和BRT车站进出车站时,容易产生交通违章,导致交通状况陷入混乱和低效率,这是与BRT建设的初衷相违的。厦门城区主体在厦门岛上,受制于由于土地紧张、建筑密集、交通复杂等原因,BRT项目无法如其它城市一样开辟专门BRT车道。因为这样不仅挤占宝贵道路面积,更因为市区内密集的路口和红绿灯而无法提升BRT的通行速度使BRT的优势无法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厦门BRT创新性的采用了建设高架桥作为BRT专用道的方案。这一方案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专用高架道保证了BRT的专用路权和交通优先权。同时可以为将来建设轨道交通提供方便,一旦时机成熟,可直接在高架路上铺设轻轨,避免重复投资。

BRT大大提高了厦门城市交通效率,其低能耗、低财政负担、低污染、低出行费用、低土地占用的优势在改善厦门交通状况上的作用非常明显。BRT平均运行速度比普通公交高50%,且安全性更高。BRT专用高架路不减少目前车道数量、不对目前交通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交叉口给BRT带来的延误、保证准点率。

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是厦门实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方向,是推动海西中心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新突破的重大举措。根据总书记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厦门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中坚持“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把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四区的发展带动起来。BRT是厦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和提升岛内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一项目大大缩短岛内外的距离,实现“10分钟交通圈”,进一步推动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以同安区为例,(BRT)2号线(同安线)通车后,原来四五十分钟的路程将被缩短到十几分钟,真正在空间上实现了现岛内外一体化。

BRT对厦门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改善创造了更好的环境。BRT在推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为整个城市的楼市、零售业乃至金融业创造了新的商机,打造了多个行业发展的增长点,使岛外成为厦门经济动力十足的“第二引擎”。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要的支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捷的交通缩小了资源流通的时空距离,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厦门BRT的建设推动了本地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尤其对岛外投资环境、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大大加速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同安为例,BRT同安线将未来的环东海域新城与同安老城区连在了一起,使同安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为同安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商机。

厦门BRT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BRT按乘坐里程计费,起步价为0.3元,其票价远低于实际运营成本,因此厦门BRT运营仍然要依靠政府给予的补贴、补偿政策。为BRT配套的链接线车辆的功能与公交车等同,但却不等价,刷卡0.3元的价格很多时候提供的是0.9元的公交提供的服务,这两者收费差价较大,导致链接线全线亏损。目前为止,厦门已经停止运营多条BRT链接线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从现状来看,厦门BRT在商业化运营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模式,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利用场站设施市场化运作来增加收入,尽可能减少财政补贴。其它诸如如何利用“削峰填谷”手段来解决客流量峰谷差的问题,如何防止其它车辆驶入BRT专用车道等问题亦无完善的解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RT的效率,制约了BRT的发展。

尽管厦门BRT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但其以一种创新性的公共交通运营方案把居民集中居住片区、主要交通枢纽、就业集中区串连起来,为百姓们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为厦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BRT路网的不断扩展,将会有更多的厦门居民能享受到其安全、便捷、准时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显明,姚洪伟,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城市公共交通[J].城市公共交通,1999,(2).

[2]杨敏.我国发展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问题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3,(6).

[3]周玉民.公交专用道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北京规划建设,2000,(6).

[4]杨晓光.有关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路)之设计要点及优先控制管理系统[J].城市规划,1997,(3).

篇10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提出建设“城市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三大主体任务,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于交通工作中,创造性地落实在行动上。

一是围绕临港型工业经济发展,认真抓好深水大港连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完善。

目前,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设计院正在着手连岛工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根据20*年末专家论证的初步意见,我市可以建设3-5万吨级的深水泊位,一旦该工程启动实施,对于加快东部工业集聚区发展,对于积极探索以港兴城带动经济发展,发展新兴工业,实现城市、交通、港口一体化的综合发展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将与设计单位及相关研究单位进一步开展波浪、水环境、港区及航道泥沙回淤问题和陆域填筑的软基处理和水工结构方案的专题研究,尽快完善建港条件的研究并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翔实的依据。

二是围绕城市化发展,再掀重点工程建设新。

要抓好在建重点工程的续建工作。石松一级公路路基在20*年全面进入沉降预压期;长屿、沈家两座分离立交桥全面完工,其余大、中、小桥完成80%;76省道复线城南段路基、隧道全面完成,桥梁完成80%;上半年完成石松一级公路和76省道城南段的路面和安保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大溪客运站完成结顶。要积极向上争取,努力克服土地报批困难,争取开工建设81省道林石线、1*国道泽国复线工程、新客运中心工程松门客运站和龙门港工程。

三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连网和管理。

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要素和基础保障,交通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交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实举措。在率先完成了“村村通”双百目标的基础上,今年要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连网贯通工程,使区域支线相互贯通,镇与村、村与中心村,中心村与自然村道路合理衔接,成线成环。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年要对县道坦龙线、吴坑线进行改造;继续实施第二轮民间桥梁中100座危桥的改造。把乡村康庄工程这件好事做好,实事办实,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落实“建养管”并举的原则,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完善配套。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交通安全设施的补助;结合市里组织对81省道沿线两侧整治的部署,切实抓好81省道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改善路容路貌,提升公路养护的层次;探索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建设,将农村公路纳入行业管理范畴;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逐步提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

四是做好一批“十一五”期间计划上马项目的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沿海高速*滨海连接线、肖浦线、1*国道大溪段以及泽国客运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做好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

(二)服务“安全便捷出行”,着力抓好交通行业建设和管理。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把交通定位于服务业,并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对做好交通工作,加强行业管理,做大交通运输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它意味着,交通作为传统产业,要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要全力推进交通管理服务以人为本大转型,加快交通运输市场发展,加强全行业管理,为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构建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立足预防,明确职责,落实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加强春运、五一、十一、台汛期等季节性安全工作,确保全市交通系统安全形势常年稳定。建立协调运作的应急指挥系统和智能化数字化交通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将现代通信技术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实时作出反应和处置,提高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2、以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为重点,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改革的目标是朝着“干线公交化、支线网络化、经营公司化、管理员工化、服务优质化”,逐步形成一个区间网络化,镇村辐射化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六月份前完成对建设局城市公交管理职能移交的接收工作,我们要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借鉴经验,做细工作,进一步深化公路短途客运线路改造,顺利完成第二轮短途客运运力配置。

同时,我们要把推行客运企业质量信誉动态考核作为客运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继续抓好;强化运力的宏观调控,把握好客运市场的准入条件,从严控制资质审查,在运力调控和线路审批上,控制“量”的增加,提高营运效率,防止运力的盲目投入。

要继续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下决心转变增长方式,调整运力结构,引导支持客运车辆向中高档发展,货运车辆向重型货车、厢式货车和集装箱车辆发展,引导外海船舶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推动运输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发展,形成龙头,带动行业发展。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尽快出台扶持水运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促进*水运业的繁荣发展。

要以全国开展农村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全面落实农村渡口改造的各项工作,实现全市渡口达标率95%以上的渡口渡船专项整治目标。要根据省市部署,配合乐清市做好乐清白沙渡口在我市温峤镇杨公岙渡埠的选址及政策处理工作,争取年内顺利设渡。同时,把石塘镇隔海村设渡事宜摆上议事日程,与石塘镇政府妥善协商,争取各级支持,启动隔海渡的设渡工作。此外,积极完善渡口基础设施及相关安全附属设施,大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三是拓宽思路,探索物流发展新途径。

要引导和培育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我市区块经济的特点,充分结合甬台温铁路网和我市公路港口的发展方向,研究我市物流业的总体思路和物流园区的规划,积极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政策,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着重引导现有运输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争取政策扶持,通过网络平台为货运企业提供信息。突破点是鼓励一两家大吨位车辆较多货运企业向四级货企发展;泽国货运站引导该站由单一的站场出租向现代管理模式的物流中心发展;支持畅达物流公司的快运业务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运输格局。此外对货运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市经济发展特点的货物运输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促进货运市场的公平竞争,保证实现其车进场、货归仓、信息归点、场内交易、货畅其流的目标。

四是加强维修检测、出租车行业管理

*维修企业目前面临技术结构调整。我们要从行业管理角度引导企业不断研究和改进维修技术。扶持建设有特色的、上规模的、上等级的、高标准的维修企业,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高的目的。

出租车行业管理开展以“三项竞赛”活动载体,重塑出租车城市文明使者形象。优化主体结构,引导企业实施资产重组,通过兼并、收购、联营、联合等形式,把出租企业做强做大,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行,亮出出租品牌。同时,完成出租行业协会(分会)的组建,加强指导,引导交流与协作,促进出租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五是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确保规费应征不漏。

要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创新稽征思路,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在优质、高效、文明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在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上有新的提升。要加强银行联网征缴工作,积极探索营运车辆联网征费工作,进一步方便群众。要进一步推进公路稽征村级联络员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人缘优势,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千方百计确保公路、水路、通行费等各项规费的稳定增长。

六是加强交通法制工作。

坚持依法治交,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路政管理、道路运输、水政运输等行政许可,加强监督检查。要对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几年以来的实践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关系,积极与省市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本市内交通各执法、管理机构,探索交通执法新模式下交通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分工和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要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努力方向,结合《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采用多种形式,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队伍人员管理,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预防、减少和杜绝行政执法错案的发生。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要突出打击无证经营,持击车辆外挂行为,规范驻点经营管理,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路政工作在总结以往治超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正常性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流动检查,做好治超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公路沿线控制区的管理,实现1*国道永久性违法建筑为零,有效控制省道、县道违法建筑。加强标志标线管理,保证标志标线规范、齐全、醒目。继续加大养路费征收工作的宣传,加强对逃、漏缴规费的稽查工作。

(三)服务“和谐交通建设”,着力抓好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交通要按照发展固和谐、民主保和谐、文化育和谐、公正求和谐、稳定保程序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和谐交通。要通过多种办法,构建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构建交通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和谐关系,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构建交通建设、交通运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最终构建内外协调、充满活力的和谐交通。

1、要时刻牢记服务宗旨,自觉坚持执政为民。

交通是造福于民的事业,我们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输市场资源配置,都与沿线群众、从业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工作推进中能否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方法。在工作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多地考虑方便社会公众,保障公众安全,维护公众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群众对交通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为群众做些什么,始终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实办好。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依靠群众,运用民主科学的手段把群众利益问题协调好、解决好,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成为和谐社会的推进者。

2、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廉洁从政。

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自身抓好,从具体事情做起,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则,规范党员干部职工的行为,切实抓好教育、制度、监督这三个环节。严格执行“施工队伍不介绍、经营活动不参与、营运线路不干预”的“三不”等规定。要继续对廉政建设进行总结反思,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体制、干部人事管理、交通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机制上进一步改革、完善、深化。继续围绕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工作目标,高标准,严要求,防止反弹,确保公路无“三乱”现象。通过努力,打造阳光行业、廉政交通。

3、继续深化“正行风、树形象、满意在交通”活动,进一步搞好交通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和交通文化建设。

篇11

摘 要:经济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各项体制的转变,现有道路客运体制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其阻碍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分析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客运 道路 对策

客运一体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方便居民出行的桥梁,也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影响要素众多,且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制约因素,进而影响其发展速度。所以说,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一体化客运体制问题重复

城乡一体化客运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过程,虽然已经逐步完善起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制度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审批不清晰等问题,给道路客运能力的总量控制带来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客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审批、办证、审验等手续的办理不仅难度大,而且还给经营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平等竞争的问题异常突出,严重破坏了道路客运的正常秩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公交公司依靠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保持较低票价的基础上依然盈利颇丰,而公路客运则只能被动提高票价,甚至被迫超载,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说,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2、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是两部针对道路运输的重要法律法规,在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这两部法律法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将城市公交、出租车以及道路运输贯穿在一起的法律法规却没有。法制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城乡客运一体化中解决各种问题时,只有以法律为承托,才能将这些问题顺利解决。

3、城乡道路客运规模小、经营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城乡客运市场经营还不够规模,数量多、规模小、成本高、经营分散是城乡客运经营的基本特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2013年底客运经营主体达46.4万户,拥有营运客车140.9万辆。户数多、车辆少、从业人员少,真正具有规模的客运企业不足3%,没有形成规模就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自然规模效益就大打折扣。而再看公交企业,在一个城市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公交公司垄断经营,因国有身份享受着很多的政策优惠和补贴,所以相对来讲缺乏竞争压力。从市场准入来看,客运市场还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重视“量”而忽略“质”是形成主体多、小、散的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盲目进入必然会引起盲目竞争,形成了“百家齐放”的过度竞争局面。

4、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初级水平,受经济水平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我国公路大多是三、四级公路,还有一些等级外公路,整体水平较低。公路施工承包方水平低,一般只在原有公路基础上修筑,无法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养护水平较差,甚至一些公路从来没有养护过。农村公路主要是“以通为主”,客运站点布局不合理,对客运一体化建设造成很大影响。

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对策

1、调整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改革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国家层面上讲,城市客运与道路客运已统一到交通部管理,但实际上许多城市这两大职能仍然分离。所以说,目前主要的任务是理顺内部机制,科学化重组职能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以人为本,从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出发,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大交通管理模式,实现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上的一体化。

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目前道路客运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应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建设方案,建立一套作用清晰、层次分明的城乡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对城乡客运的运政机构管理、线路审批、车辆投放、站点规模和设施、司乘人员上岗标准、企业规模、服务水平、监督机制、评价体系、扶持政策等做出明确、统一的法规界定,只有在法律的作用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下去。

3、建立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首先,调整经营主体。通过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客运公司,成为产权清晰、自我约束的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利的市场主体。减少客运户数、增加客运规模,积极推行一线一公司或一片一公司的经营制度,使道路客运向规模化、专业化、专一化方向发展。其次,完善经营资质管理。搞好客运企业的经营资质管理,合理分析、路线优化,同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竞争原则,实施线路经营招投标制度。最后,实施统一的市场退出政策。对客运线路的经营效率、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如果运营资质达不到要求,就应责令其退出市场,实行优胜劣汰。

4、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要注重内外规划的有效衔接。道路规划建设及功能要与当地经济水平、人口流动特性相适应,尽快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高其等级。考虑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应按照行政区域不同,对道路的技术等级要求及服务功能不同。在站场建设方面也要讲究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解决运力分配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或重复等问题。站场数量、规模、布局要合理,建立自上而下的适合规模的站场。

总之,我国客运管理体制改革表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众多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公勇 胡光明.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5).

篇12

一、工作重点

在巩固第一批村居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全托管、半托管、自我服务等多种环卫一体化运行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工作力

度,强力措施落实,确保6月底前,将“三线三河”沿线的262个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具体名单附后),使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

盖率达到60%以上。

二、工作要求

1、做好一批收尾,巩固整治成果。环卫管护中心要会同有关乡镇(街道)对第一批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进行摸底排查,拉出单子,明确责任,确保5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村居覆盖收尾工作。同时,各乡

镇(街道)要按照“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要求,与环卫一体化村居签订责任书,完善农村环卫设施、环卫管护队伍,把任务目标落实到村庄,明确到人,形成环环相扣、衔接有序、推进有力的运

行机制。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指导考核,保证农村环卫作业规范化运行,提高城乡环卫作业质量。

2、严格验收程序,推进二批覆盖。按照“镇村为主、部门配合、系统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6月15日前,由乡镇(街道)牵头,水务、交通运输、公路、环卫等部门协同配合,对乡镇(街道)辖区

积存垃圾、河道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第二批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村居,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工作重点和工作步骤,以集中清理农村“三大堆”和治脏、治污、治乱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

综合整治,逐步将第二批262个村居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范围。对实行全托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要按照“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的工作要求,严格验收标准,及时纳入接管,并将环卫

设施配备到位,实现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的常态化。对采取半托管、自我服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及乡镇(街道)要加强管理指导,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3、坚持示范带动,提高环卫标准。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按照亮点突出、特色鲜明、运行规范的要求,抓好不同类型的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实施“美化、净化、硬化、绿化

、文化”工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向更高层次纵深发展。

4、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健全完善“五个一”为核心的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即建立完善一套农村垃圾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保洁员工资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一套农民环卫意识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落实制度,健全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人员到位、设

施到位、管理到位、考核到位,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培育不同层面的示范村典型,用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真实可信的典型引导各村开展工作。市环卫管护中心等有关部门要创

新宣传教育手段,扎实开展“做一天环境卫生义务保洁员、宣传员、监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卫意识、文明意识。新闻中心、电视台、政务网等媒体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倡树先进典型,加大曝光力度,努力形成老少皆知、人人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第二批村居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工作,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市政府督查室要对环卫一体化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

篇13

对此,2011年9月2日,交通运输部在《关于对在苏浙沪省际毗邻地区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表态,“全力支持在苏浙沪省际毗邻地区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工作。”同时,也要求进一步明确对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方式。《意见》指出,省际毗邻地区开行公交化客运班线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借鉴城市公交的运行服务方式,对省际客运班线的运营方式进行适当的变革和调整,但其性质仍属于省际道路客运,应当按照省际客运予以管理。

《意见》还指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行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应当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背景情况

根据相关资料,2008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长三角地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总体纲要。2009年2月,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江、浙、沪两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联合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长三角两省一市将在共同制定的合作协议框架约束下,按拟定的发展规划与方向,优势互补、协作融合,使长三角道路运输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

2010年,上海市与江苏省在总结原上海南站至江苏昆山的省际客运班线公交化发班的经验基础上,试点开通了上海嘉定至江苏太仓的毗邻地区公交化班线(又称“太嘉线”)。当时,该条班线以特例的形式,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事实证明,“太嘉线”的开通,较好地解决了两地居民的出行需求,也为接下来更多线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为进一步总结“太嘉线”的试点经验,适时出台江、浙、沪两省一市发展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进行的指导意见,2011年3月,江苏、浙江、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上海召开了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工作专题会议。

在此次会议协商的基础上,两省一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初步形成了《关于在长三角毗邻地区发展省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的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并且将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中客运班线的功能明确定位为:“为了适应两省一市区域客运交通发展需求,满足城乡、毗邻城市(镇)接壤区域的公众出行,是在目前省际客运班线运行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模式,而采取的变革与调整,是对既有道路客运形式的拓展,不是对省际公路客运或城市公交客运的替代。”

基本原则

鉴于对城际公交国家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出台,因此交通运输部的《意见》就成了唯一一个官方依据。江、浙、沪三地先行先试,以《工作方案》的形式对城际公交的意义和属性予以界定:

实行江浙沪毗邻地区省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是对既有道路客运形式的拓展,是在目前省际客运班线运行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模式而采取的变革与调整,不是对省际公路客运或城市公交客运的替代。这就为以后类似线路的开通提供了方向和范例。

按照《意见》要求,江、浙、沪城际客运公交化要坚持既有线路改造为主、新开线路为辅,保护好既有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公交化运行线路服务质量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

根据《工作方案》,两省一市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遵守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公车公营。倡导采用“模拟线路公司”的形式,按照“联盟体”、“捆绑式”的运营方式,产权经营属性必须实现“公车公营”。

第二,区域适当。原则上以连接两个相邻地区间的市民出行为主,线路设置不宜跨越第二个市(镇)通大到第三个市(镇)。

第三,接驳合理。线路以主客流段线路为主,两端要与所在地区公共交通主体枢纽或者轨道交通站点等重要交通设施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便于市民通过换乘等方式通达至城市主城区。

第四,协商开行。按照“协商开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客运市场供求状况和方便旅客出行等因素,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打破行政区域划分,选择条件成熟的线路开行。

第五,安全规范。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应更加注重服务保障与安全运行,线路开辟应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第六,同线同价。按照“同线同价”原则,对开地区之间应事先就双方核定票价的差异进行协商,最终实行统一的执行票价。

运营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开行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的运营企业要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行,即:统一调度营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车型标准,统一车辆标识,统一执行票价。运营模式上按照“成熟一条,发展一条”的策略,尽可能对经营同一起讫地的既有客运班线进行整合,在逐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公司化、集约化经营。

线路长度原则上在50公里以内。站点设置上,一方面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的线路一端原则上设置在省际客运站,另一端可视情况设置在城市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站点。进入上海市一端的线路终点站做到尽量与轨道交通最末端车站衔接,并且选择公交枢纽站作为班线站点停靠。另一方面,车辆进入上海市境内后,原则上不再设立中途停靠站点,而是根据所在区域内公交、轨道交通配套情况,选择邻近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枢纽站进站下客。另外,车辆通行在高速公路路段以及路况较差、上下坡度较大,转弯半径较小的路段时,不允许停站,但在城市道路可视情况设置停靠站点。

线路开通后,发班方式为:运营企业提前就开行的班次信息报送至双方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部门审核,经双方协商同意后,在正式予以许可的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班线上,允许企业根据客流情况,采用循环发班的形式,及时调整班次;但是,班线的首末班车时间和最大行车间隔必须事先向乘客公示并保持相对稳定。

运价则由运营企业参照省际班次客运运价审核原则,报相关物价及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在实施过程中,行业管理部门将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规律,适当予以政策支持;同时,根据市民出行需求,采取特定的票价优惠措施,但必须同线同价。

《工作方案》规定,开行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线路的地区行业管理部门将按照“始发地监管”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各项行业监督、检查措施。同时,倡导通过省际客运班线经营权考核等方式,对相关班线的规范管理、营运安全、优质服务、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评议考核。

对运营企业来说,《工作方案》要求,开行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的运营企业应当在许可的途径站点上、下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改变行驶线路,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不得擅自更换客运车辆。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台账和档案,并按要求报送有关信息。开行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的运营车辆应当切实履行安全例检制度,并随车配置灭火器、救生锤、手持式安检仪等设备,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三品”上车;要按照车辆核定人数载客,严禁超载运行,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具体案例

嘉兴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公交管理科副科长夏雪亭给本刊记者介绍了浙江省首条省际公交嘉善—枫泾省际客运班车公交化运行情况。

据了解,嘉善、枫泾两地百姓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及生活往来,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为方便嘉善、枫泾两地人民的交通出行,基于公路运输的管理体制因素,1973年初,由当时的浙江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与上海市枫泾镇政府协商,由浙江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出资在枫泾投资建设了一个三级车站(原枫泾火车站东侧),相继开通了“嘉善—枫泾”、“嘉兴—枫泾”两条客运班线,极大地方便了嘉兴、嘉善、枫泾三地及公路沿线老百姓的交通出行。

自1991年起,根据政府要求,浙江省汽车运输总公司进行体制下放,原来的浙江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嘉兴中心站嘉善汽车站下放到嘉善县归属嘉善交通局管辖后设立了嘉善县汽车运输公司。同时,枫泾汽车站及“嘉善—枫泾”班车也划归嘉善县汽车运输公司经营管理;为确保该线运行秩序,经两公司领导协调,嘉兴—枫泾班车的日常管理由嘉兴汽车运输公司口头委托给嘉善汽车运输公司进行管理。

1995年底,根据嘉善县政府要求,由嘉善县汽车运输公司和嘉善旅游总公司合并组建成立了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因320国道拆迁及枫泾公交新站的建设规划实施,由枫泾镇政府牵头,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市公交总公司在枫泾镇政府进行了友好协商:由上海市公交总公司出资进行新的枫泾公交车站建设、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使用权(主要是确保嘉善—枫泾班车进入站务作业);原属于嘉善方枫泾汽车站枫泾镇政府予以无偿拆迁。

在此条件下,“嘉善—枫泾”、“嘉兴—枫泾”作为省际毗邻客运班线,在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日常监管下,其开行情况和经营状况一直相当稳定,为两地百姓的交通出行也作出极大的贡献。

但是,2010年5月,因上海世纪博览会的举办,由于经营方式落后、讫点客运站无法满足世博安保要求等原因,“嘉善—枫泾”、“嘉兴—枫泾”客运班车停运,两地百姓出行受到较大影响,且对恢复线路营运的呼声十分强烈。

上海世博会举办结束后,在交通运输部《意见》的指导下,在两地政府的努力下,两省运管部门积极协调,改变经营方式,提升经营模式,以客运班线公交化运作的形式开通了嘉善—枫泾的省际公交。

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方讨论,确定上海交通大众客运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嘉善—枫泾省际公交开通的主体单位。经过两家运输企业各项功能工作的筹备,于2011年12月28日起正式开通“嘉善—枫泾”省际毗邻客运班车,并实施了公交化运行服务。

据统计,目前该线路共投入6辆38座(载客36人)10米高一级座位客车营运,日运行42班次。自班车自开通以来截至2012年6月30日,共运行7060班次,运送旅客323643人次,日均运送旅客1740人次,总营运收入104万元。目前该线路日均营运收入为5727元,平均单车日营运收入为955元。但是目前该线路仍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截止2012年6月30日,该线路经营总计亏损16.639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亏损12.6317万元,第二季度亏损4.0073万元。

究其原因,基于客运班车的性质,实施的公路客运人公里运价制度,但由于沿途站点多、运距短等特性,平均票价为3.5元左右,与投入车辆的价格及消耗成本相比不匹配,处于低价位、高成本状态。但对于市民而言,现行票价仍高于公交票价。

因此,夏雪亭认为,在对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车推行公交化运行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线路客源:设计开行线路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客源情况分析和投入运力的成本消耗分析,确保线路开行的可行性。

第二,车型结构:投入使用的车型必须要有合理的定位。因运距较短,因此在车辆符合安全等级的基础上,不仅要注重车辆的舒适性,更要考虑运能。

第三,票价机制:通过车型结构的调整,执行更加合理的票价机制,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公交化运行服务的省际毗邻客运班车。

第四,扶持机制:作为客运班车实行公交化运行服务,势必加大单车运行班次密度,增加空驶里程,增加成本费用支出。但其高密度的运行方式能更好地对市民提高出行便捷度,应当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撑,按照公交性质给予国家燃油消耗补贴和地方财政补助。

篇14

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事业,是惠民工程,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村居民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县城品位和形象、方便群众出行的必要措施。为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改善县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步伐,结合目前运营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制方案如下。

一、工作背景

XX县的城乡公交目前由2家公司经营。两公司一家经营县城内的免费公交,另一家经营城乡公交,均为免费运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公司为服务区域的百姓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出行服务。但是由于两公司管理体制不统一,管理方式存在差别,在线路设置、线网规划上避免不了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现有线路的运营模式和运输能力已无法满足周边群众和企业员工出行需要,群众要求开辟新线路,满足出行需求的呼声强烈,因此,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对于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更好的服务全县百姓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发展现状

XX公司成立于XX年X月,是从事城市、城乡客运业务的公益企业。当时在县委、县政府对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下,经过竞标评定等程序而成立。公司位于XX县XX村,现有职工XX人,线路XX条,运营车辆XX辆,其中,扬子江XX辆,恒通XX辆,纯电动公交XX辆,备用车XX辆。营运公交线路XX条,日运行XX万公里,日运送乘客达到XX人次左右。截止2018年12月底,资产总额XX,负债合计XX元。

XX公司于2013年8月2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隶属于襄垣县交通运输管理局。主要承担襄垣县城内免费公共交通客运业务。公司现有公交车辆82辆,其中少林客车26辆,宇通客车14辆,亚星牌标配纯电动公交车8辆,宇通牌纯电动公交车_辆,_轨电车2车。目前拥有公交线路3条,90个站点,日发车400余趟次,年运行里程200万公里,年运送旅客1000万人次。

三、工作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推进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投资建设,构建城乡公交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节能环保、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

四、改制方式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城乡居民出行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实际,经过反复论证,拟定改造方式如下:

(一)整合重组

1、组建新公司,隶属县交通运输部门业务管理。

2、发挥国有企业优势,解决遗留问题,为政府分忧解难。人员原则上全部接手,管理人员自愿。新设立公司的班子成员充分听取县委、县政府意见,任职过程中出现履职能力差的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

3、重组后的公司实行公车公营,员工化管理,统一服务标识标牌,统一公交服务。借鉴长治公交路队化经营管理模式,是公交改造客运班线的创新和突破,杜绝了个体客运车辆挂靠非公有班线经营主体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服务短板,解决了现有客运市场多元化体制、无序恶意扩张所带来的矛盾和乱象,确保了百姓出行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和交通有序发展。

4、根据服务区域的布局特点,将线路进行整合,优化开辟新线路,降低运营成本,便利百姓出行需求。

(二)委托经营

将A公司经营的免费公交线路委托给B公司经营,两公司的责、权、利不变,各自履行,除管理人员之外的驾驶员、车辆交由B公司经营管理,A公司不参与管理,世通公司交委托经营费用。

五、工作计划

1、高标准配置运营车辆,满足城乡居民安全、舒适、环保、快捷的乘车需求,树立城市形象。根据县城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加运营车辆班次,加大发车频率,缩短群众出行候乘时间,以满足群众安全、经济、舒适、便捷的乘车需求为出发点,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客车,减少城市污染,提升城市品位。

2、统筹城乡规划,持续推进行业发展,规划设计新增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从以人为本、便利群众的角度推动公交客运一体化协调发展。首先着手对城乡公交接点布局进行整合,让通往乡镇的公交线做到“无缝衔接”,提高群众坐车进出城的时效。其次,对公交线路走向进行统筹调整,消除“热线车次过剩、冷线通达不足”的局面,提高公交覆盖率和通达率。视其情况,适时开设新的城乡公交线路并对部分不合理线路进行优化,以满足城市发展及居民出行需要。

3、运用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把公交车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公司新上车辆无线定位,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智能化公交服务功能,把公交车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4、深化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服务,打造公交品牌。